十二怒汉读后感

2024-04-24

十二怒汉读后感(共9篇)

篇1:十二怒汉读后感

《十二怒汉》读后感之

——“两大原则”的重要性

在美国司法制度中,陪审团制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绝大多数的案件都是由陪审团参与审理的。其陪审员都是通过从最普通的民众中随机抽样产生的,因而陪审团制度是美国民主政治的必要组成部分。

影片《十二怒汉》展示的就是在1957年的美国,陪审团讨论一宗谋杀案的过程。

美国陪审团制度的利弊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美国自建立陪审团制度以来,也一直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此项制度。然而,如何才能使陪审团制度真正体现其民主政治的作用,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呢?

从影片《十二怒汉》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由12名陪审员组成的陪审团,他们职业不同、身份和地位不同,家庭背景、知识水平、个人性格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他们在法院却行使着一项相同的使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整个讨论的过程,经过陪审员相互之间的碰撞和激烈的争论,投票结果由11:1到一致通过无罪,让我们的心也随之波澜起伏,从一开始对大家各种不在乎的态度的气愤,到最后对大家维护公平正义的感动。

因此,要使陪审团制度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首先要从陪审员入手。通过观看电影《十二怒汉》后,我认为陪审员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陪审员应该认识到陪审团制度的重要性,认真对待自己担任的这份工作,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的责任心。

从影片《十二怒汉》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陪审员因为急着去看球赛而想草率的结束,他们想不经过任何讨论就直接投票。其中的推销爆米花的陪审员总是在讲他的工作或是笑话,在大家讨论案件时玩起游戏。

这一幕幕不禁让人感到愤慨,他们在从事的工作是决定是否将一个人送上电椅,他们决定的是一个才18岁的孩子的生命。但是他们却不经过任何讨论,仅凭自己的个人感觉,轻易地举起手,认为被告有罪。这种没有社会责任感和不尊重他人生命的行为是多么的可耻和可怕,他们将破坏政治的民主和法律的正义,他们将枉害多少人的生命。

其次,陪审员应该抛开个人偏见,从案件事实出发,分析和思考案件,从而

做出是否有罪的决定。

我们可以看出,影片中的开传呼公司的陪审员和感冒的陪审员都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而把自己对于被告的偏见加进了对被告是否有罪的判决中,他们顽固的认为被告无药可救,就算在存在很多合理怀疑的时情况下,他们仍坚持己见。

然而,作为一名陪审员是要决定一个人是否有罪,这是一件极其严肃的问题。它不仅关乎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更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和生命。所以,陪审员应该抛开自己的个人偏见,而从案件的实际情况分析和考虑问题。正如影片中的建筑师一样,他客观的从案件中找出疑点,提出合理怀疑,而并非向其他人一样,轻率地做出决定。

不仅作为陪审员时我们应该做到以上这两点,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树立责任感和抛开个人偏见的重要性。

不管做什么,责任感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怀着一颗责任心去做事,才能重视工作的重要性,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在生活和学习中,个人偏见经常会遮蔽了我们发现真理的眼睛,人们通常执着于个人偏见而无法认知事情的真相。所以,我们应该撇开个人偏见,从事情的实事出发,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这将使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少走许多弯路。

树立责任感和抛开个人偏见不仅是作为陪审员应该具备的素质,而且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应该认识到这两项原则的重要性,它们会使我们离成功更加接近。

篇2:十二怒汉读后感

我的选修课是法律影视鉴赏。之前没有选过这一类的选修课。在这个课堂上接触到许多关于法律的电影,可能是因为没有任何法律基础的缘故,上法律影视鉴赏课时,总觉得有着说不清的隔膜。《十二怒汉》是我在这门选修课里面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在我大一的时候稍有看过。虽然经过了两年时间,忘的差不多了,但是在这门课上再次看到,印象倒是更深刻了。

《十二怒汉》这部电影原名《12 Angry Men》,整部影片没有什么场景的变化,除了法院大门、法庭就是会议室。简单的场景,内容却很精辟,一个十八岁的孩子被指控弑父,本来证据链条很清晰,因为有个老人证明看到男孩往外跑,一个铁路对面楼里的女士证明看到男孩用刀刺伤他的父亲,男孩说自己当时在看电影,却无法说出电影的片名和演员。杀人用的匕首是男孩从二手店里买的。一切都这么完整,陪审团的十二名成员因为意见不和而进行讨论。这个人只是从逆向思维来考虑,因为他们的意见能直接导致男孩是否被执行电椅或将男孩释放。疑问从声音开始,挨着铁路,那么吵的环境,老人说能清楚的听到争吵,并清楚的听到是谁在争吵,女证人能否清楚的通过火车看到对面房间内的打斗,再从房屋的结构开始推敲,一个腿部不好的老人,如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看到杀人凶手,然后又根据死者身上匕首插入的角度分析凶手的身高,女证人因为视力问题不可能在睡觉时清楚的看到火车对面屋内的打斗。这一切挽救了一个十八岁男孩的生命,也许这个男孩会学坏,但这并不能因此让他受到不应该他受到的惩罚。故事没有展现出孩子获得新生后的表情,也没有陪审团在法庭上的强辩,静静地结尾,让人想了很多!《十二怒汉》全剧拍摄主要就是在一个房间,十二个陪审团员针对一个案件的讨论,九十六分钟的时长,没有因为景色的缺少而让人觉得乏味,整部片子非常精彩,那个最开始提出无罪的人,他没有肯定那个嫌疑犯是有罪的,只是他觉得有值得怀疑的地方,之后其他陪审员层层推进,找到了自己认为怀疑的点,从一人认为无罪比十一人认为有罪,到最后的十二个人都认为无罪,这个过程让我有些感触。

篇3:十二怒汉读后感

一、电影叙事手法

首先, 两部影片都将戏剧性冲突的“点”放在了群体矛盾上, 而非重点凸显单个角色的特质。这就令每个人物个性鲜活且具有张力。通过陪审员们一次次的心理自我认定与道德正义之间的激烈博弈, 将他们的阶级立场、社会地位、心理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与影片当中层层递进的逻辑推理, “有罪”和“无罪”的两方阵营不断被打破与重构, 使得影片引人入胜, 精彩纷呈。

其次, 《十二怒汉》通过12位陪审员的口述和辩论向观众还原了真实案情。《十二公民》在此基础上, 在影片开头部分加入了情景再现, 并且在分析“老人能否在15秒内走到门边”时特意制造出画外音, 使得“众人假想的案发时老人的脚步声”承担起了重要的叙事作用, 烘托了案情的紧张严肃氛围。

二、符号学象征

罗兰·巴特在《符号学原理》中提到:所指不是“一件事物”, 而是该事物的“心理表象”。[1]符号表征在电影当中的体现更是可圈可点。

封闭空间。两部影片都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封闭空间作为场景。《十二怒汉》在拥挤狭小的陪审室中展开剧情;《十二公民》的地点在学校的体育馆。同样都是一张桌子, 12把椅子, 简单的陈设和复杂的案情、激烈的辩论争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差, 没有场景的转换, 自始至终都凭借剧情的精彩脉络和演员的精湛演技来叙事。

电风扇和雨。在两部影片当中, 这两种事物在叙事功能上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十二怒汉》里, 刚开始出场的所有演员都显得十分闷热急躁。在公平正义尚处于劣势, 也就是投票结果6︰6之前, 电风扇一直都是坏的。而在票数持平的时候,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天降大雨, 电风扇竟然莫名其妙地正常运转了。这也在侧面隐喻了接下来的一切将会向好的形势转化。同样的, 《十二公民》也是在正反两方票数相等的时候, 外面开始下雨了, 电风扇开了, 此时此刻, 每个人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静的情绪。

证物 (刀) 。作为案情的主要物证, 8号陪审员拿出的他在街上购买到的弹簧刀成为案情的关键所在。它不仅证明了被告有可能是被冤枉的, 更说明了司法的严谨性和公正性。

三、文化背景

《十二怒汉》的文化背景主要依托于美国法律的陪审团制度, 体现权力应该交给人民而不是法官, 所以12个陪审员必须要一致通过投票才可以判定被告有罪。中国虽然提倡民主法治, 但依旧奉行的是“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的判定方法。因此, 《十二公民》的电影主创在进行本土化改编的时候巧妙地将拍摄背景放在了法学课的“虚拟法庭”上, 使得剧情设定合情合理。

《十二怒汉》集中体现了美国社会的阶级歧视问题, 以及对人性价值的思考。对于一个贫民窟的孩子, 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 便被“画地为牢”, 自然而然地被扣上问题少年的帽子而很难博取同情。因此, 电影很好地契合了美国倡导人性自由的理念, 是对宽容与苛刻的反思。《十二公民》则集中反映了中国的贫富分化、地域偏见、代沟矛盾和空巢老人等深刻的社会问题。尤其在电影当中, 将被告设定为弑父的河南富二代, 更加激起了众人的愤怒与不满, 以及国人对河南人普遍存在的心理偏见, 再加上其中一个陪审员“空巢老人”的身份认同, 就使得影片的戏剧冲突进一步激化。罗马国际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对该片给予高度评价:“这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反映中国现实的群像作品, 对经典的本土化做得十分到位!”[2]

四、结语

国产电影在现下这个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环境中正逐步走向成熟, 包括翻拍电影在内的众多本土电影也在多年的求索中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十二公民》作为好莱坞经典电影的翻拍作品, 不仅成功地完成了影片的在地性与母本的完美结合, 也为今后的翻拍作品树立起一道新的标杆。

摘要:翻拍电影已然成为时下最为风靡的电影潮流之一, 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 导演们总是在绞尽脑汁、花样百出地呈献出各种形式的翻拍电影作品, 供广大观影者欣赏。尤其是2015年上映的《十二公民》, 该片翻拍自奥斯卡最佳影片《十二怒汉》, 影片一经上映, 在国内获得了极佳的口碑。因此, 本文旨在比较分析这两部电影, 以此探寻中美翻拍电影在专业视阈下的异同点, 为今后的翻拍电影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翻拍电影,叙事手法,符号学,文化背景

参考文献

[1]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29.

篇4:十二怒汉读后感

1957年,希德尼·鲁迈特(Sidney Lumet)的电影处女作《十二怒汉》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位出身于电视界的导演将写实的风格带入电影中,赋予电影一种舞台剧的即视感。独特的表现手法,精密的推理过程,使得该片被誉为是他最成功的一部电影,被主演亨利·方达称为“最不后悔主演的一部电影”。《十二怒汉》讲述了12个人围绕一宗谋杀案审判展开讨论的故事:贫民窟的18岁少年因涉嫌谋杀自己的父亲被送上法庭审判,12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组成的陪审团将对男孩的命运作出裁决,孩子的生死就掌握在他们的手中。在看似无懈可击的证据面前,12个陪审团员却未能达成一致,激烈的讨论之后,男孩最终得到理想的结局。本文将从电影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和现实意义来分析《十二怒汉》所展现的内涵。

一、 矛盾冲突产生的巨大张力

电影从一个仰视角度的镜头拉开了序幕——庄严的法庭,人群来来往往。导演别出心裁,采用一镜到底的方式,通过一个长镜头,展现了法庭外的景象,人员的交替使镜头得到不断地延伸,画面的纵深感瞬间得到体现,可谓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而此时在法庭内却是一片沉默,庭审正在进行中。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恐惧无助的孩子百口莫辩,百无聊赖的法官无所事事,心不在焉的陪审员交头接耳。审判仿佛已经失去意义,陪审团的裁决仿佛也只是走个程序而已。强烈的对比使得法庭内的肃杀气氛更加明显。

法官轻描淡写的话语,将孩子的生杀大权丢给陪审团,而自己则置身事外。这沉甸甸的责任感为之后尖锐矛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随着镜头的推移,陪审团的成员汇集到一间小房间里进行最后的讨论。这时导演充分发挥自己对于场面调动的良好控制能力——所有的情节都发生在一间封闭的屋子里,没有其他的台词,没有多余的演员,没有无谓的煽情与感慨,没有穿插的故事,也没有花哨的叙事手法。导演仅仅只是平实地按照时间顺序推进故事,却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给人振聋发聩之感。这就是导演功力深厚的地方。并且再一次地运用长镜头的手法:狭窄的空间里,镜头在人群中来回游走,却不显凌乱,每个镜头交替都是那么自然,每个人的动作和表情在连贯镜头的对比下都分外鲜活。同时,长时间无切换的镜头也给人一种压迫感,窒息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就这样直接地传达给观众。

窗外,云层猛烈地翻滚,逐渐逼近地面,一场大雨正蓄积着能量。房间闷热难耐,狭窄的空间,坏掉的风扇,陪审团也变得压抑浮躁起来,一心想要速战速决,这都为尖锐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

镜头接着推移,陪审团员进行了第一次投票,看似毫无悬念的投票却变成了11:1,11票有罪,一票无罪,有罪与无罪的观念差异使得矛盾在这里迎来第一个小高潮。陪审团沸腾了,成员们看向这名认为无罪的8号陪审员,铁一般的证据面前,这名反对的陪审员完全是在挑事。在众人的围攻下,这名8号陪审员似一名孤胆英雄,顶着众人的压力:“或许我不相信他的证词,但11个人都认为有罪,我真的很难举起手来,送那个孩子坐上电椅。”人性在这一刻得到了凸显。在牢固的证据面前,生命的重量,责任的重量同样不容忽视。对于生命的重视使得8号陪审员不能轻易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在激烈的争辩下,8号的仁慈和其他人的坚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场面瞬间陷入了僵局,矛盾尖锐起来。

这时,编剧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展现。一项项证据被摆上台面:遗落的凶器折叠刀,楼下老人的证词,透过飞驰的火车目睹案发经过的女士,以及漏洞百出的男孩的证词。8号就在这狭窄的空间中,以一人之力,逐条进行质疑反驳。坚固的证据慢慢瓦解,人们的内心也发生了动摇,投票的结果渐渐变为了6:6,以为会是毫无悬念的结果此刻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带有阶级观念的10号陪审员与一心寻求真相的8号陪审员之间的激烈冲突使得剧情的发展到了高潮。“出身贫民窟的人具有的劣根性,他们杀人不需要理由。就算有人死了他们也不会关心。”人生观的巨大冲突使得矛盾这时到达了顶端。偏见不能成为判决的理由,生命的重量不能使我们冤枉任何一个无辜的人。

二、 言辞交锋间丰富的人物形象

单一的场景,单一的情境,在狭窄的空间里,仅通过语言来展示人物的性格,这是十分艰难的一件事情。可影片中的演员们通过仅有的台词和眼神,却能细腻地展现人物性格,不得不说,这也是电影成功的关键。12个人物,12种性格,既是社会的缩影,同样也是百态人性的缩影。

8号陪审员是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当所有人都怀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来做出决定时,出于对生命的敬畏,8号陪审员却无法轻易对一个孩子进行死亡审判。正是他的这一份勇敢与怜悯,让他能与所有人为敌,使得故事有了戏剧般的转变。当人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闲聊时,他只是静静地站在窗边。他的背影显得是那么的孤独,宛若中国古代那些决战于武林的剑客,那么地苍凉与悲壮。电影并没有对8号陪审员进行过多的介绍,仅仅在洗手间的交谈中透露出他是一位建筑师。他就是生活中最普通的那些人,可是却书写了一系列的不平凡。他严谨,在抉择一个人的生死面前他无法根据情感草率地做出决定,无法随意附和别人的想法人云亦云;他善良,即使没有证据能证明孩子的无辜,他依旧愿意赌一个可能,赌孩子的一个生机。他看到了孩子眼里对生的渴望,他看到了孩子眼中的绝望与不甘。所以他赌,赌一个生命延续的机会;他富有正义感,真相扑朔迷离,那就抽丝剥茧,据理力争。在闷热的房间里他大汗淋漓地与他人理论,只要有疑惑尚存,那讨论就不能停止。在他的信念中,公道、正义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我们不能原谅任何一个犯人,但是我们也不能冤枉任何一个好人。

与8号陪审员相比,3号陪审员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冲动暴躁,不记名投票后,当他听闻有人认为无罪时,他未经确认,便随意指责别人,冷嘲热讽;他傲慢无理,即使知道自己错怪了别人,自己可能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他也绝不肯轻易承认自己的问题,绝不轻易认错;他固执冷漠,8号陪审员激动地反驳看似无懈可击的证据时,他始终保持着傲慢的状态,讥诮不屑,然后坚决反对,他对被告这个被控杀掉自己父亲的孩子有着难以言喻的痛恨。8号陪审员与3号陪审员之间的交锋使得场面一度陷入了僵局,判决仿佛永远也没有结果。这时,大概许多的观众都会对3号陪审员这种毫无理性的行为深恶痛绝,但是当故事最后,在众人的压力下,3号陪审员拿出了他与儿子的合照泣不成声时,观众们才真正理解这个男人心里的苦。他是一个可怜的父亲,叛逆的儿子与他争吵之后便离家出走,再无音讯。儿子是他心中的一根刺,他之所以如此痛恨这个涉嫌弑父的男孩,正是因为男孩触碰到了他心中那根深埋已久的刺,他对于儿子的牵挂、愤怒不断膨胀,而被告,就成为了他宣泄的出口。此刻,3号陪审员的形象变得更加鲜活。人都是复杂的,都会有各种的情绪,正是有各种的情绪,才显得真实可爱。

三、 理想情境下的现实意义

一部优秀的电影,他的目标不仅仅是让我们享受一场视觉盛宴,感受到或激烈,或柔美,或壮烈,或豪华的场面,更是要让我们在短短的一百多分钟的时间里有所感悟,体味人性,品味人生。

不同于英美律政剧中大篇幅的法庭对峙剧情,《十二怒汉》将重点放在了12名陪审员的争锋上。电影没有着重于阐述被告是否真的犯有罪行,而是着墨在陪审团员找寻真相,追求真理的过程。12名不同文化程度、不同阶层的人汇聚到一起,对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命运作出决定。12个人,正好代表了12种不同的人生观与处事原则。深思一层,当我们遇到陌生人需要自己的帮助时,我们是会袖手旁观,漠不关心;敷衍了事,草草解决;还是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电影中,亨利·方达所饰演的8号陪审员演出了我们人人心中都期待的那一个英雄的角色。在一个孩子的生死面前,在众人都认为有罪的时候,他能抵挡众人的非议,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站出来与众人为敌,据理力争,并扭转乾坤。我们都能想象到与众人相悖会承受多大的压力,8号陪审员甚至连姓名都未曾透露,他与那少年素不相识,却能顶住压力为少年辩解,为他争取那一线的生机。正是这些平凡的普通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决定直接关系着一个年轻人的生死,因此在力量的博弈中,激发出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良善才更加打动人心。一个人,既不为名,也不为利,却为了一个陌生人而费劲心思,正是处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正义的执着。

“如果你们能提出合理的怀疑,法确定被告是否有罪,基于这个合理的怀疑,你必须做出无罪的判决,如果你们找不出合理的怀疑,你们必须基于良知,判决被告有罪。然而你们的决定必须一致,如果你们裁定被告有罪,本庭将会对他施以严厉的惩罚。最高的刑法会是死刑。”虽然只是法官轻描淡写的话语,但是却将生命的重担压在这些普通人的肩上,突如其来的责任感同时也伴随着强烈的使命感。每个人都是不平等的,个人与个人的差距是存在的,法律却能让人得到平等的对待,也只有法律能让每个人获得同等的公平。这一刻,男孩得到公平的机会就掌握在了这12个人的手中,这沉甸甸的责任使得每一个人都不敢懈怠。法律赋予的权力使得他们不仅要承担对生命的责任,更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对责任感的追索,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正是这部电影的核心,也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在电影体现社会责任感,传递正能量,也是每一个电影人应该坚守的初心。在心中有信念,对生命存敬畏,对正义有坚持,对良知有坚守。这才是电影真正打动人之所在。

结语

篇5:《十二怒汉》观后感

《十二怒汉》这部电影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亨利・方达、李・科布、马丁・鲍尔萨姆等主演,讲述了在法庭上,一位被指控杀害了自己父亲的十八岁男孩,由十二个人最后审判他是否有罪,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十二怒汉观后感字欣赏。

看《十二怒汉》的过程中,我不停在思考,老师布置这项作业的用意何在,是希望我们借这部电影思考如何在群体生活中保持独立理智的批判性思维,还是在组织管理中如何进行科学而理性地决策,又或是在社会中如何推行有效的民主制度?围绕一个贫民窟少年的血案,电影的135分钟大量时间都是在一间闷热的会议室进行的交错对话,给我带来的是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从制度角度看个体与群体

一部1957年拍摄的电影,我想放在现在仍然会重复这样的场景和对话。随着碎片化信息的涌入和大部分人对有效信息筛选和组织能力的不足,人们的主观印象和偏见渗透到几乎每一个生活和工作的细节里。看见的都不一定是真的,更何况听见的,就像片中开篇大部分人对嫌疑犯的推测都基于对贫民窟、不良少年的刻板印象,而草率地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电影的妙处在于将12个人关在一个会议室里,让他们彼此进行逻辑质疑和讨论――很快,一个成长于贫民窟的人就反驳了他们的主观臆断。不要从别人的嘴里认识世界。

如果先投票再进行讨论,会不会受别人的投票影响自己下一轮的投票?群体的大部分一致往往会使个体质疑自己的决策――这需要个体极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判断能力;那么如果先讨论再进行投票又会不会因为别人的观点,影响自己的投票?不同的个体意见的不一致如何达成最终群体的统一――这取决于群体的责任意识和一致对真理的尊重,绝对不是因为一场比赛或一场闷热的雨就应该仓促结束的审议。

所以,理性地看,最后无论结果如何,有可能挽回一个少年性命地是因为在这个会议室里建立了一套制度,一套规避了个体偏见和群体不理性的好的制度,好的制度坏人可以退下去,坏的制度好人都无法站出来。

当然,每个制度都会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民主最大的好处就是,以一个大的基数去减少群体性错误的偏差(这是我觉得的大多数“民主”能实现的)。前一段时间看了一部电影《一出好戏》,讲的就是群体对于个体,或者说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让我想到路西法效应――就是一个环境情境对于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恶劣的环境下,好人也变成恶人。只有在一个受到保护的制度里,一位有独立思想且能够坚持自我的人,才能理性地讲事实、说道理,不受情绪影响,不受权威压迫。

二、从管理角度看的个人与组织

经常有关于人治还是制度治理的争论,建立一个好的制度考验管理者对公平、公开、公正的追求,也考验其胸怀和智慧。《十二怒汉》通过戏剧化的一层又一层细节的剖析,一次又一次观点的冲突,也将两个对立群体不断打断再重组。起初的对立是观点的对立,然后是理性思维的逐渐合理到接纳,再到思维模式的对立,经过反复考量证据的可信度后,直到最后那个才被说服的人,在我看已经无关对错和是非,而是人性的对立――这与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又何其相似!

片中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我们来到这里是肩负责任,而不是只是吵架和通知。十二位怒汉,好像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愤怒的故事,影响着他们的决策。那唯一一位坚持自己观点的人,确实给管理者现场演示了:如何让大家接纳自己的.建议、如何在少数的场景中说服大多数、如何让自己的决策变成大家的决策,也让人思考一个问题:其实大多数人的观点是很容易改变的,如何去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因具体情境而定,也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在工作的经历里,也曾遇到过不同类型的决策者,有武断型的:一言堂自己拍板,有狡猾型的怕担责任者:共同签字共同决策,也有智慧型的:一票否决制和多数肯定制。在这里,我倒觉得每一种类型的管理者其实都无所谓对错,放在不同的环境和背景下都有其权力的发挥作用。电影给我提供了一种思路,是如何逐渐争取小部分,扩大阵营以后再争取大部分。

三、从政治角度看的公民与社会

《十二怒汉》通过一个案子,以陪审团制度如何审案,充分展示了民主的意义。政治其实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细节,每一个被偏见影响的公民,在无人伸张正义的时候可能影响的是群体的失智甚至社会最终的走向。今天被冤枉的可能是一个贫民窟的劣迹斑斑的儿童,明天可能就是在文革中受到挤压的知识分子,历史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和故事。

美国的公民权利一直受到尊重。但,民主是如何推行的则更值得深思。

记得以前看刘瑜的《民主的细节》,里面有几个观点使我印象较为深刻:民主并非完美,过分民主可能会导致“过度防御”,决策时间过长;民主需要不停地使用它,激活它。《十二怒汉》用民主中的冲突来阐述如何使用民主、激活民主,这才是我们并非盲目高喊民主口号,真正寻找到适合我们的意识形态该思考的。

四、关于现实应用的几点思考

回归到现实中,电影固然揭示了很多值得更深程度思考的点,然而如何从制度、管理、政治角度来推行这样的制度值得人琢磨,也许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考虑如何结合。

求真求实的意识。如果8号陪审员是一个和大多数人一样盲从的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待一个案件乃至一个生命,故事的走向肯定不一样。独立的意识和人格是这个社会最难能可贵的,用第一性原理去判断事物,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是所有事务科学决策的基石。

增加基数的范围。在查询了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以后发现陪审团成员的数量以及陪审通过率的要求,这些都与案件的指控罪名有关系。如果“十二怒汉”只有三个人可能结果又不一样――趋同率会更高;后来美国的陪审团成员更注重多元化,包括增加女性、各种族、各教育层次。给我的启示是,理性人的产生应当适度的扩大范围,只有充分公开透明,最终的结果才能更趋向于最理性化。毕竟基数的扩大,又多了互相制约和监督的可能性。

篇6:《十二怒汉》观后感

从历史上看,苦难的俄罗斯有着多姿多彩的个性,人道起来像个圣人,霸道起来像个疯子,浪漫起来像个诗人;时而像个美丽的姑娘,时而像个醉酒的汉子,时而又是个仰望苍穹的哲学家。但众口一词的是,俄罗斯的艺术有着伟大的传统,从古典音乐、文学、戏剧、诗歌、舞蹈到电影,都达到过必须仰视的高度。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改变,面临前途的迷惘与彷徨,以及对好莱坞大片的盲从,电影业出现了短暂的停滞。然而,毋庸置疑,《十二怒汉》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佳片,影片向世人生动展示了面临民族矛盾的俄罗斯现实之创痛,以及人性与社会冲突引发的诸多思考。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导演的《十二怒汉》,借用了1957年美国经典影片《十二怒汉》的框架结构,他将故事的背景置于俄罗斯与车x臣深远而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大环境中,把一个有关司法体系、法律制度、人性对于公正与真理不懈追求与坚持的故事演绎得更加深邃。

影片从一个男孩在车x臣战火的回忆中开场,全片结构紧凑,主题严谨。12个来自不同职业和不同社会地位的陪审团成员聚集在一起,商议车x臣少年对其继父的一级谋杀指控。其中一位陪审员力排众议,他要求其他人至少再讨论一下这个案子,但这个要求却激怒了其他陪审员。在他们看来,当调查员和公诉人已经控诉这个被告“有罪”之时,他的罪行就已经先行论定。随着一个个人物的内心自我挣扎而改变观点,人性的张力开始涌现。最终持反对意见的那个人说服了其他十一个人,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整个方向,从而使正义得以伸张。凭借人性的良知,少数战胜了多数。

在现代法治社会里,一个常识是,正义不仅应得到伸张,而且公道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这就是所谓的程序。然而,为何人民都感觉到了真相,往往偏偏主审大法官充耳不闻?人性的良知与道义,才是避免每一个置于法律弱势地位的人被不公正对待的最后的安全阀。

诚然,完善的法律制度的构建需要有大量专家和顾问的存在,但它同样需要局外人、普通人的常识与判断。社会和强权不能随意认定一个人“有罪”就对其任意处罚;否则有一天丧钟同样会为那些并非坏人的人而响起。

篇7:十二怒汉观后感

此部影片中十一票赞成,而一个人因为发呆就投了反对票,其实他的本意只是对生命的尊重.(人文主义)因为他在反应过来之后,:这也太草率了,我们需要讨论一下,我并不是反对而是你们都投赞成,那我就反对吧.就此拉开了十二怒汉的讨论.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大家都一个看法,一个观点,似乎没有问题,而这恰恰是最大的问题.其背后一定有原因,大一点就是独裁,小一点就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特色.此时我想到了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那是为一个白马非马都能争得昏天地暗,多么幸福的争论呀!而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让言论名副其实的自由呢??我想大学生应该承担起这个任务,作为未来的主人,我们应该学着批判,为社会送入一股新风!像蒋方舟那样。现在这样算什么呢?我看到我的高中都组织了反日钓鱼岛游行,而我们却被教育好好待着,别出去乱跑,内心不免悲哀……

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就知道了原来大家都是在赶时间,所以就匆匆投票,有的人是为了参加歌剧,有的是为了接女朋友,而这些却成了他们忽略一个生命的理由,而现在的我们呢?中国的社会呢? 苏丹红鸭蛋、孔雀绿鱼虾、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带花黄瓜、爆炸西瓜、地沟油……私人性极大的发展,利益至上已经吞噬了作为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小一点,我想到了红绿灯,我们中国式的过马路,把自己的生命都那么不在乎,那别人的呢外国人说了一个不过马路的理由当你要闯红灯的时候,你要想到此时恰好有一个小孩子在注视

着你……我们是否也需要这些呢?利益的腐蚀性不亚于权力的腐蚀性,我们社会什么时候能摆脱呢?或许说状况再轻一点呢?

第二个反对的人是一个犹太人,讽刺的是他是在厕所里思考的,因为在那里他思维才更清晰.这时候他说了一个词:理性.而理性思考恰恰是公民社会所需要的。孔子的一位学生颜回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就连忙用汤勺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就把它吃了。恰巧这时孔子走进厨房,还以为颜回在偷食,就把他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经过解释,孔子才恍然大悟。孔子非常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理性是什么呢?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呢?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理性了。我找到了一些,或许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们所需要的更多的是去act。尽量超脱于自身的地位、身份、利益,必须讲公共理性,学会换位思考。俗话讲,“公道不公道,打个颠倒” 摆事实,讲道理,实证数据和逻辑分析相结合,而不能以感觉代替事实,用直觉判替逻辑推理。直觉对我们理解现象是重要的,但通常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严谨的逻辑分析,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由直觉导出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

篇8:十二怒汉读后感

2015年5月15日在我国各地上映的电影《十二公民》, 便改编自这部经典作品。该片由著名话剧导演徐昂执导, 集结了北京人艺的众多知名演员, 可谓阵容强大。影片中, 12名“学生家长”受高校邀请组成“法庭陪审团”, 围绕“富二代弑父”这一现实案例展开激烈辩论, 他们的讨论将决定被告的“生死”。陪审员们来自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 彼此互不相识, 在密闭的废弃体育馆内, 12名陪审员必须达成一致, 才能结束审判。起初, 11人投票认定“富二代”有罪, 只有一位陪审员坚持案件存有疑点。12人对于现有证据展开分析, 果然疑点重重。随着讨论的逐渐深入, 每个人所代表的阶层观念与长久积压的生活情绪都爆发出来, 最终陪审团达成一致, 认定被告无罪。

作为一部翻拍影片, 《十二公民》上述的情节、结构与原作《十二怒汉》基本一致。然而改编者巧妙地将中国的本土特色移植进影片, 表现出对于中国社会各类现象的思考。“富二代”、“干爹”、“文革”等众多社会现象被引入影片;片中人物都被改编为中国不同社会阶层的代表, 出租车司机、房地产商、大学教授、河南小保安、北京“土著”等巧妙地对应原作中每个人物的特征, 通过台词呈现出当下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和内心倾诉, 使得这部影片具有中国本土的灵魂。

一、“腾笼换鸟”的改编与借鉴

与原作《十二怒汉》一样, 《十二公民》遵循传统戏剧的“三一律”原则。主要场景设定在一个单一封闭的房间内, 12个人围绕一张桌子讨论, 所有的情节依靠人物间的论辩进行推动。这样的呈现方式与舞台戏剧类似, 人物情节围绕固定场景的单一中心事件展开, 目的是使得戏剧情节紧凑, 逻辑严谨。然而这对于剧作就有极高的要求, 虽然《十二公民》保留原作的情节结构, 然而人物的背景、台词等细节基本来自原创改编。该片赋予12名陪审员更丰富的个人背景, 为每个人诉说的观点补充了一个十分相近的前史。这样的改编, 清晰深刻地描摹出12个人所各自代表的社会阶层, 以及不同阶层的人们代表的立场和心中潜藏的“愤怒”。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影片的概念化和代表性, 使影片呈现出尖锐犀利的现实意义。然而, 概念化的改编亦导致一些问题。影片中, 每位公民的前史经历都是在讨论中由自己说出的, 如同一场心理治疗式的自我剖析。这样的自白式阐述更多属于话剧的表现方式, 并不符合电影的美学。舞台戏剧是基于假定性的艺术, 而影视戏剧更基于真实性的呈现 (生活逻辑的真实) 。《十二公民》中12个人的阐述出来虽详尽表现不同社会阶级矛盾的现实性, 但不符合人与人真实沟通时出现的“模糊地带”, 让每一个人物都欠缺几分真实的“人性”, 而更像是一个个扁平的符号。

但叙事或许并非导演最关心的, 导演徐昂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没想拍法律戏, 我就想拍十二个中国人坐在一起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舞台式地处理, 话剧式地表演某种程度上放大了现实中的“现象”, 而能使观众更接近作者要探讨的“本质”。这种“腾笼换鸟” (1) 式的改变与处理, 借鉴的更多只是外来经典的“躯壳”, “躯壳”中流淌的是本土鲜活的“血液”。由于12人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 使得影片具有很大的社会覆盖面, 大多数观众都可能在其中找到自身阶层的代言人, 从而产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共鸣。

二、舶来品经典的本土化意义

中国并非是翻拍《十二怒汉》的先行者, 日本与俄罗斯已于先前对该片进行过本土化的改编。中、日、俄三国翻拍片的故事人物各自不同, 艺术手法各有千秋, 但表象背后揭示的社会问题都入木三分, 令人警醒。

1991年由中原俊执导、三谷幸喜执笔改编的《十二个温柔的日本人》, 将关注视点转向日本女性。被告是一个饱受家庭暴力的主妇, 被认定谋杀了丈夫,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复杂讨论后, 12名陪审员宣布被告无罪。该片着重体现了日本社会文化上级对于下级的压制, 男性对于女性的轻视与侮辱。影片在保留了不同阶层与地位的身份冲突外, 还加入了日本本土的“辈分”和“性别”冲突, 具有现实的影射意义。

而不同于《十二怒汉》充满火药味的激烈讨论, 日本的版本里陪审员间的对话格外客气礼貌, 而这一表面上的谦和, 实则反映出偏见的根深蒂固。“温柔”的表面下潜藏着更深层的“愤怒”。陪审员们压抑着内心愤怒, 却让冲突根源更强烈。美国作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曾经在著作《菊与刀》中剖析过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以“菊”与“刀”暗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日本社会有很强的等级观念, 每个人都本分地守住自己的身份限定, 随大流, 保护团体意识, 个人的意见往往不受重视。因此, 女性没有话语权, 在家庭中、在社会上只能温柔礼貌, 唯唯诺诺, 符合“群体”对于“个体”的要求, 而没有个人的主张。《十二个温柔的日本人》刻意凸显的“温柔”, 更深刻地揭露日本社会的现实问题。

而2007年由俄罗斯著名电影大师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导演的《十二怒汉:大审判》, 则将关注点转向俄罗斯的民族矛盾。被告是一位车臣族的孩子, 被指控杀死曾在车臣战争之后领养他的前苏联军官。车臣作为一个与俄罗斯武装斗争了几百年的民族, 其在该案件中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弑父”的不孝子, 更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积压几个世纪的愤恨。因此, 这部影片呈现的层面更丰富, 背景更广大, 12个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显得格外渺小, 而他们的判决又重如泰山。影片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个法律事件, 更是陪审员, 以及给男孩做不利证明的公众在内心里对男孩所产生的不利认知。法律在此处不仅仅是审判的工具, 更是审视人们灵魂的明镜。影片的最后当陪审团宣布男孩无罪时, 人们将一只困在讨论室的麻雀放生到蓝天, 然而对于车臣人和俄罗斯人而言, 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电影无法解答。

《十二公民》在中国内地上映时, 海报上印有这样的宣传语“言无刀锋, 却能杀人”。中国没有陪审团制度, 影片中的陪审团设定完全是架设在一个高校的课堂实验里, 国人并没有在法律上真正评判发言的空间, 然而影片的现实意义却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削弱, 反而在更大的空间得到关注。随着网络的普及、联系的方便, 人们时刻都可能在现实或虚拟的空间里行使言论的“权利”。放眼近十年“虐猫女”、“彭宇案”、“李刚案”等不胜枚举的社会事件爆发后, 大量“公民”基于个人的立场和经验, 第一时间便给事件定性, 在网络上发表评论。然而事件的“真相”如何, 却并未真正关心。《十二公民》强调的“公民”, 正是在警醒人们反思这二字的意义。公民, 是依法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 然而就像影片中的人们那样, 人们总是基于自己的立场、阶层、价值观, 思考问题, 一切从自己出发, 时刻重视自己的“权利”, 却没意识到在履行“权利”的同时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片中9号陪审员, 一个经历过“文革”的老者告诉大家, 想给一个人定罪很难, 但想加一个罪名, 太容易, 证明一个人有罪需要复杂的取证, 严密的逻辑论证, 而加一个罪名, 大家一起动动嘴就行。就这一句话, 将西方的“有罪”、“无罪”转化成中国式的“罪”与“冤”。

三、当代“拿来主义”的思考

美、日、俄、中四个版本故事结构都是相同的。不同知识、财富、阅历下的人们思想的交锋揭示了“地位决定话语”、“屁股决定脑袋”的社会现实, 人们通常无法拥有理性的判断, 在“公正”的名义下, “偏执与偏见”大行其道。不同阶层无法理解, 无法宽容, 才是这些社会悲剧的根本。然而, 这四个国家的版本却又各自揭示本国独有的社会现象, 反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民具有的劣根性, 以及不同社会基础下法制的意义, 而且几部影片皆广受好评。这充分说明, 经典并非不能复制, 翻拍并非一定是“东施效颦”, 改编重在以继承经典激发新的创造力, 任何文化的舶来品都需要以强大的原创力作为根基, 这是当今电影行业“拿来主义” (2) 的根本。

我国电影每年都会涌现大量翻拍的影视作品, 有海外翻拍, 也有不少国内经典的“再现”。但优秀的作品实在屈指可数, 原因在于大多只取其形, 而未给予新的灵魂。影视戏剧的翻拍改编, 在保留经典的主干核心的同时, 应当加强对于细节的丰富, 融入作者新的理解和思考, 一味地“冷饭重炒”, 只图在商业上获取可乘之机, 最多只能捏出一些昙花一现的作品, 观众对翻拍作品的热情早晚会冷淡下来。期待在未来看到更多像《十二公民》这样, 有思考, 有诚意的改编作品。

参考文献

[1]徐昂, 徐枫, 柴斯卡, 王止筠.当“对话”成为大银幕的主角[J].当代电影, 2015.5 (5) :75-76.

[2]宫丽彦.面对生死裁决, 你将何去何从?———评析法律影片《十二怒汉》[J].法制与经济, 2011-06.

篇9:十二怒汉观后感

开始的时候,刚到休息室里的时候,这可以作为比赛的开始,有罪和没有罪的比分是11比1,这个时候屋子的温度很高,风扇也不能开,导演在极力的营造出一种紧张而且闷热的环境,而且只要一燥热就会导致人不能冷静的思考,一个人要说服一个人就只能靠喊叫和咆哮。

比分到了10比2的时候,有罪方要了第一次休息。之后就是在洗手间里的放狠话环节,很常见,但又很重要,这里有一种推力在推着比赛继续发张。

回到比赛之后,比分变成9比3,又突然必成了8比4.

当比分到了6比6的时候,开始下起了雨,温度突然就凉了下来,风扇也开始工作了,人们也都突然冷静下来了,尤其是那个打开电扇要看球赛的人物,直接将自己的一票投给了无罪。还有就是搞广告的那个人物,思维飘忽不定,他所有的动作都特别的符合一个广告人的特征,从一开始把衣服挂到衣橱里到把眼镜带上摘下的小细节。可谓6比6是电影高潮和尾声的一个转折点。6比6之后有罪方又要了一次休息,接下来虽然开始进入最难攻破的时间,但是故事的结局已经显然易见了。

6比6之后,比分变成3比9,有罪方先开始进攻,结果变成没有人愿意听,全部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座位,一个在冷静环境里,暴躁的人被人所不接受,而且他的论点显然不能被人所接受,完全是为个人习武所发表的偏见,直到他被禁止说话。突然比分又有微小的变话,4比8,原因是广告人物不能左右自己的决定。

我觉得最精彩的对峙环节是那个觉得一生没有什么建树的老人,他细微的观察,最终说服座在他对面的一个人,他一个人搬回3分,现在的比分变成11比1.

最后一个也是电影的结局,是一个被孩子所伤的父亲被自己说服的过程,他开始极力的咆哮,可是在这个已经成定局的比赛中,压力和无声的劝服,全都促使着电影的结束,和一个最终的决定,12比0,无罪对完胜。

这不是一场游戏,但是确实有比分,不能把这个比赛叫做辩论赛,因为辩论赛的力度不够。

影片的环境和背景设计都十分的到位和讲究,没个人物的刻画都细致入微,而且地道的符合每个普通人的性格特征,挂着的衣服的4个人,表明这个人的生活是很严谨的,而剩下的8个人生活可能更加的随意,没有什么过多的约束。

上一篇:2011年沾化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下一篇:时村中心校校本部教辅资料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