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2024-05-12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精选8篇)

篇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传播的构成要素

传播主体——传播者

传播客体——受传者(或受众)

传播信息 ——内容

传播渠道——媒介

传播效果——反馈

大众传播的定义

专业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五大先驱

拉斯韦尔的贡献: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播的三功能说倡导并亲身实践了内容分析法

卢因的贡献:首创了“场论”和“群体动力学”,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 提出了著名的“把关人”概念

拉扎斯菲尔德的贡献:创建了“舆论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 倡导并确立了实地调查法 霍夫兰的贡献 系统研究了“劝服传播与态度改变” 倡导并确立控制实验法

施拉姆的贡献: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形成了传播学,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壮大,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

传播学的两大学派

美国经验学派:经验学派,顾名思义是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所谓经验性方法,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

欧洲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两大学派的比较

经验学派VS批判学派

研究内容:如何传播VS为何传播②研究方法:经验事实VS价值判断、思辨全面 ③研究取向:只知拜佛VS只想拆庙

我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

1.中国传播学人才培养方式与传媒市场的需求不匹配

文化创意产业: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

传播学人才培养方式:应试型为主,应用型为辅;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课程的安排脱离市场需求,与社会接触少难以得到真正的锻炼

2.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继承和发扬

①儒、释、道三足鼎立

以佛养心,以道养身,以儒治国。

3.本土化的传播学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如:中国古代的传播思想

当代中国媒体应保持的传播态度

社会主义政治背景下传播的核心

篇2: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作者:四重自然

主题:根据舆论的八个构成要素,结合大众传播活动的特点以及一些传播学知识,讨论如何利用大众传播活动,从舆论的各要素来引导社会舆论,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既然要谈大众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引导,那么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大众传播。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这个定义从大众传播活动的基本过程出发,较为全面概括了大众传播的特点:

1、传者角度: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社会中的职业工作者)

2、媒介角度: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专业化媒介)

3、对象角度:社会上的一般大众。(泛大众)

4、属性角度: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文化属性。(双重性)

5、性质角度: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互动机制弱,没有灵活有效的反馈渠道)

6、制度角度: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根据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的概括和胡远珍教授的讲解,作者综合概括得出的结论。)

理解这些特点,是利用大众传播活动这一复杂社会现象,来引导另一个复杂社会现象——社会舆论的“金钥匙”。那么社会舆论究竟是什么,它又是由那些要素构成的呢?我国新闻学者陈力丹在广泛研究总结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以下定义: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搀杂着理智和非理智成分。(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这个定义深刻揭示了舆论的内涵,以较强的逻辑性涵盖了构成舆论的八个要素:舆论的主体,舆论的客体,舆论的自身,舆论的数量,舆论的强烈程度,舆论的持续时间,舆论的功能表现,以及舆论的质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社会舆论都只考虑经济利益,忽略了社会责任和文化结构上可能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因此要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引导。而大众传播是引导社会舆论的中流砥柱,研究大众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是舆论学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下面我将根据舆论的构成要素,结合大众传播活动的特点,来谈谈大众传播活动如何引导社会舆论。

一、舆论的主体——公众。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是由自由的、对于外部社会有一定的共同知觉或者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他们在舆论调查的分析报告中被看作是集合的存在,但在现实是分散的、均质的、孤立的、原子式的存在的舆论主体单位——个人,在大众传播活动中被称作“受众”。大众传播通过影响“受众”,从而引导舆论主体。

舆论主体单位并不能直接认识自己,他看见的只是“镜中我”(库利《社会组织》)。舆论主体单位通过社会对个人的评价和期待,从而形成自我人知伴。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信息社会的到来,舆论主体单位得以在感受外部世界方面自我扩张,不知不觉中习惯于接受和操作各种自身无法接触的“感性世界”的信息,而生存在另一种“拷贝世界”(沙莲香)中。由于大众传播媒介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营造的“拷贝世界”具有对“感性世界”的复制特征,和现实生活中舆论主体单位的孤立性和分散性,所以舆论主体单位更趋向于把“拷贝世界”作为自我认知的“镜”。“拷贝世界”从而深入影响舆论主体单位的心理、意识、观念,以至于舆论。

托马斯公理认为:“如果人将某种状态作为现实把握,那状态作为结果就是现实。”现代的舆论主体单位生活在“拷贝世界”中,基本上把确认自己所处环境的状态委托给了大众媒介,通常把“拷贝世界”表现的状态视为真实。如果大众传媒在“拷贝世界”的复制过程中把握好是非判断的标准,将直接影响到舆论主体,以及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舆论的客体是指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都是舆论客体,它们通常是在变动过程中成为舆论客体的,其主要特征是带有很强的争议性。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客观存在,无法人为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大众传播活动,引导和避免某些社会现象和问题成为舆论客体,以达到引导舆论,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在我国,常用的方法如下:

1、树立榜样。党和国家通过大众传播活动,把当前社会需要的人物类型的品质和光辉事迹加以传播,使这种人物成为人们心目中偶像,形成舆论。

2、塑造媒介人物,与树立榜样相似,只是这里的人物、品质和事迹都是虚构,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

3、大众传播活动制造“媒介事件”、“准事件”(布尔斯廷,1961年提出),塑造片面舆论客体。

4、大众传播活动制造合理“宣传性现象”(艾丰,1982年提出),突出舆论客体的某个方面,以满足引导舆论的需求。

三、舆论本身是指“一切不同见解、信仰、想象与渴望的综合体”。(时善华)“信念在舆论本身的各种存在中处于核心位置”。(陈力丹)我们要引导社会舆论本身,必须先从引导舆论主体单位的信念入手。信念这里是指人们在接触外界之前,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关于现实世界图像、信条、价值观。

舆论主体单位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是模仿过程,“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G塔尔德),在以大众传播为主导的信息时代,“拷贝世界”对于舆论主体单位信念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大众传播在复制“拷贝世界”的过程中,严格把关,抵制“文化垃圾”、“文化泡沫”以及“四俗现象”,尽量避免使舆论主体单位不健康信念形成的因素。

舆论本身也是一种社会文化价值和社会意识的体现,根本上还是来源于“感性世界”。“关于舆论的社会影响来源四方格”理论(普赖斯,奥斯哈加)中,把舆论本身直接纳入社会规范(包括传统)的影响,诸如社会价值观、基本人伦关系和行为举止关系的确立、社会主流文化的熏陶、宗教或准宗教信仰的发布等,都会对舆论本身产生影响。由于大众传播活动具有单向传播、面对受众广泛特点和穿越时间空间的能力,所以把社会的传统价值和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相结合,塑造社会规范,是大众传播活动的分内之事。前不久的易中天、于丹现象,在某种程度上都履行了大众传播的这一职责。

四、舆论的数量是指舆论的一致程度。由于舆论主体单位本身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对同一舆论客体会产生不同的观念和主张。同时,“影响不一理论”(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指出,由于舆论主体单位的差异性,在面对舆论客体时,舆论主体单位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再选择性做出行为。因此,面对同一舆论客体,社会上往往会出现两种甚至多种舆论,如果某种舆论超过总舆论的三分之一(陈力丹),将会处于优势地位,其他舆论因影响小而渐渐消失,使得舆论数量减少。大众传播利用其“放大镜”的功能,“放大”处于弱势地位的舆论,争取公众,改变舆论趋向单一的趋势。相反,如果社会上舆论数量过大,没有主流舆论,大众传媒可通过传播活动,打造主流舆论。

五、舆论的强烈程度主要表现为行为舆论和言语舆论,言语舆论更多的表现为内心态度。如果某种舆论过于强大,就会产生“沉默的螺旋”,影响社会稳定。这时需要大众传播活动进行舆论分流,保持舆论平衡。

在讲舆论的数量时讲到舆论主体单位的差异,在引导舆论数量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这个差异性,按照“议程设置理论”(麦康),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表达观念的同时,精心设置议题、表现方式、思考角度等,并投其所好,引起注意,以改变舆论主体注意力。基于大众传播的广泛性,大众传播的内容一旦得到传播,便会渗透到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中,在群体压力和群液体感染力的影响下,强大的舆论会慢慢从内部瓦解。

六、舆论的连续性,也叫舆论的韧性,即舆论存在的时间长短。正面社会舆论长期持续稳定存在,会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气氛,有效抑制负面舆论的产生。而一些陈旧的舆论长期存在,对舆论的正确引导会产生巨大障碍。大众传播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巩固正面舆论,抵制负面舆论。一方面要求大众传播要有强大的韧性,另一方面要求大众传播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培养具有先进积极思想和与时俱进观念的新型舆论主体。

七、舆论的功能表现即影响舆论客体。根据舆论的定义,舆论存在的综合表现是能够以自在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舆论客体。如果舆论在村在的范围内没有对客体产生影响,这种舆论便算不上是舆论。所以大众传播不存在对舆论功能的表现的引导。

八、舆论的质量是指舆论所表达的价值观、具体观念以及情绪的理智程度,它不是舆论构成的必要因素。大众媒介在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的时候,要分析具体舆论,是煽动性舆论,还是自发的群众舆论等等,都要对它做出正确评价,不能盲目引导。

以上从舆论的构成要素方面,浅谈了一些如何利用大众传播活动引导社会舆论,我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舆论在社会中所发挥的影响越来越大,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保持社会稳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论述会有一定用处的。

篇3: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一、高校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构成要素

( 一) 传播主体

高校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主体主要指学校管理者、教师及学生队伍。他们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根据成员所处的身份, 传播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高校管理者。他们在传播过程中起到统筹兼顾、指引方向作用, 是传播的瞭望者, 是传播内容的“把关人”, 最后的传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管理者的掌舵, 所以管理者须意识到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重视对其传播建设的投入。

二是教师。他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 在社交媒体传播中有着重中之重的地位, 其传播往往是最直接的、最有针对性的。为取得良好的校园文化传播效果, 作为传播主体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和掌握社交媒体, 借助社交媒体的网络功能开展大学生文化教育工作。

三是学生。他们也是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的主体, 可分为两个类别即学生骨干和普通学生, 学生骨干是传播的重要策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他们保障着传播的主要运行, 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校园文化信息, 分享校园资讯。另一方面, 每一个普通学生也都是传播主体, 一方面学生可能有意识地通过手机制作、编辑信息进行一级传播, 或者对于他人推送的校园文化信息进行二级传播或多级传播, 学生也可能在网络交流过程中无意识地对校园文化进行传播。

( 二) 传播内容

高校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内容是指被校园文化传播者选取的, 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开来, 使之能被广大师生接受, 并对受传者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的校园文化的信息, 这种信息通常以图像、声音、文字等符号来表示并传递, 是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核心部分。[1]传播内容主要分为办学环境、办学特色、校园风气、管理信息等。传播的本质即传播内容的传递和交流, 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关键就在于传播内容能否吸引广大师生、能否影响学生。因此传播内容必须要带有高校自身的特点, 要在明确受众的基础上进行传播, 重视文化的普及传播, 提升传播对象的总体素质。

( 三) 社交媒体

在新媒体时代下, 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媒介主要指社交媒体, 较之传统媒体, 目前大学生了解世界的渠道更加依赖于社交媒体, 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地了解世界各地的社会资讯, 打破了以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次, 受社交媒体的影响, 大学生形成了社交媒体独有的表达方式, 其内容简洁、风格俏皮。社交媒体极大丰富了人们的交往圈, 给高校校园文化传播带了巨大空间, 传播者应利用掌握好社交媒体, 以求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 四) 传播对象

由于新媒体自身的传播特点, 扩大了传播对象群, 每一位大学生都是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的对象, 学生是文化传播的目的, 是信息的最终接收者, 也是传播效果的最终验证者。因此在校园文化的社交媒体传播过程中, 传播者要注意引导, 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媒体素养, 重视传播过程中的德育文化宣传, 传播中树立正面积极的典型, 引导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提升自身修养, 表达形式应尽量时尚轻快, 内容上应选择生动活泼的内容, 采用温和式的传播以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另外高校还要注意培养学生骨干作为“意见领袖”, 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 五)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整个传播过程的最终检验, 也是传播的最终目的。高校校园文化传播者必须考虑传播的目的, 具体应取得以下三层传播效果:一是确保学生能通过接收社交媒体的传播内容而及时迅速地获取最新的校园文化信息。二是高校传播者通过多渠道传播内容的不断渗透, 努力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最终个体的提升将促使学校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三是要及时把握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 及时发现并消除低俗的不良信息, 制作高水平的积极信息进行传播, 最终引导校园文化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高校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模式

目前社交媒体带来的改变, 不仅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角色定位和相互关系, 而且也是使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及大众传播实现了完美结合。

( 一) 基于社交媒体的人际传播

目前该模式在当下已经十分普遍。在校园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人际传播模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1、传播地位更平等。社交媒体给予了校园文化人际传播的传者与受者间在交流过程中“控制权的潜在平等”, 每个人都有发起传播、控制传播内容、停止传播的自由。

2、传播环境更宽松。社交媒体平台给人们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 其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人际传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人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传播内容就更加自由。

3、意见领袖地位弱化。传统的人际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处在一个绝对的信息优势地位, 往往是信息传播源, 而社交媒体环境下“意见领袖”就成为了传播环节中的一员, 社交媒体剥夺了其绝对的声音优势。

( 二) 基于社交媒体的群体传播

高校的校园文化传播也往往属于群体传播,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传播反馈性增强。基于社交媒体的群体传播是一种双向性的互动传播, 反馈性较强, 每个学院、每个班级乃至每个宿舍都有自己的QQ群、微信群, 师生都可以作为传播者在群里交流、发言, 相互之间互动反馈, 并通过群体传播最终形成积极的群体意识, 群体凝聚力就越强, 有利于校园文化的传播。

2、提高熟人传播效果。社交媒体环境下, 微信群每个成员都可以拉自己其他微信好友入群, 会产生传播的扩散效应。社交媒体扩展了群体传播的熟人圈子, 提高了群体传播效果。

3、传播从众行为增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 群体成员间交流时会形成的一致性意见, 最终会产生一种群体倾向, 这种群体倾向能够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同意见, 从而产生从众行为。社交媒体平台上, 群体传播的从众行为明显增强。

因此, 高校社交媒体传播要更加重视意见领袖的培养, 学生骨干应当努力提高自身新媒体素养, 增强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 通过发表有深度、有建设性的言论, 努力引导群体意见的方向, 避免消极信息的不可控传播, 最终使舆论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 三) 基于社交媒体的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的优点是受众十分广泛, 便于信息的快速普及, 也可以迅速帮助高校建立起校园文化的品牌特色。大众传播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大众传播的新形式, 社交媒体可以深入高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 [2]所有校园文化信息, 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大众传播。社交媒体给予了大众传播新的特点:

1、增强受众主动色彩。社交媒体传播的参与者身兼传播者和被传者的双重身份, 可以主动接收或传播信息, 传播者也可以及时通过社交媒体获得受众反馈的信息, 让传播活动更加积极。

2、为传播去魅。大众传播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受众接受程度较差的问题, 起到为传播去魅的作用, 因为社交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是传播主体, 甚至传播者就是你认识的某个人, 这种传播形式让受众更易接受传播的信息。

基于社交媒体的大众传播也具有一定的负效应。社交媒体的大众传播因为是口碑传播、直接传播、主动传播, 具有很强的不可控性, 所以很容易卷入谣言、虚假信息的漩涡, 而且这种不良信息一旦产生, 由于社交媒体的规制还不健全, 就可能瞬间形成负面的舆论浪潮。因此高校要重视基于社交媒体的大众传播, 要努力发挥其优势, 尽力规避其劣势, 积极开设有专职人员运营的校园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站、论坛等, 并通过社交媒体向大众推送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殷莺菁.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 2011.

篇4:逆转新闻传播过程的5W要素分析

关键词:逆转新闻;传播过程;5W模式

“逆转新闻”一词最早出现在2013年底新华网《盘点2013十大逆转新闻》一文中,它指那些引发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新闻,随着新闻报道的不断深入导致最初的报道与事实主体不符甚至截然相反的新闻现象,大众的态度也随新闻事实真相的不断呈现,而表现出立场的急剧转换。

对于时下逆转新闻的不断上演,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宏认为,逆转新闻并非今天才有,这种伴随式的新闻现象从新闻产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存在了 ,只是在现今网络传媒生态下显得非常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等认为,新闻反转剧的发生是媒体专业与道德素养缺失的表现,并提出公众需要通过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清醒围观冷静表达使舆论不随着新闻报道而发生“过山车”式的变化 ,才是新闻发生反转时的应对之策。由此不难发现,在现今的媒介生态环境下,逆转新闻的发生不仅仅是新闻媒介单方面的因素,也是由于传播过程中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本文试图基于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5W模式,对逆转新闻的传播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传播过程中每个引起新闻反转不断发酵的环节与因素。

一、逆转新闻的传播者主体分析

根据拉斯韦尔5W模式,传播过程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的目标受众以及传播效果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传播者又称信源,指传播行为的主体和引发者,是传播系统的主体 ”,传播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者组织。

如果说逆转新闻这种传播现象一直是伴随着新闻生产,那么在新媒体发展还未如此迅速之前,其传播的主体基本上是新闻生产单位即新闻媒体。当下发生的新闻反转现象中,不乏来自新闻媒体的“作品”,第一时间传播独家新闻是当今媒体的生存之道,媒体在求新、求快的过程中极易因抢夺时效而产生失实报道。“大连男子开房就被抓”一事在《杭州日报》上几经反转才落下帷幕,杭州日报官方微博还给当事人冠以“影帝”的称号,殊不知最后被网友反讽自身才是真正的“影帝”,并因报道失实向当事人致歉。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新闻反转现象的传播主体逐渐呈现出网民化的传播趋势。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自媒体的普及,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新媒体的使用者。简单来说,大众可以利用这些平台用以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因而新媒体也是逆转新闻传播的“重灾区”。观察者网刊发的《新年第一天,先来回顾下2015十大反转新闻》一文中有六、七條反转新闻都来发端于新媒体。包括“中国老人日本碰瓷”“安徽大学生称扶老人被讹”“四川男子暴打女司机”以及“派出所民警无人办公让群众等候”等事件都是来自于网友的微博、论坛、QQ的爆料。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发出者可以是每一个人,网民所发出的信息都可能且容易成为新闻反转的源头。同时,由于新闻媒体长期累积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依旧存在,如果对信息真伪全面不加以核查而只对“速度”的过分追求,就无疑会扩大事件的态势,导致未经核实的碎片化信息过早传播,一旦事实与报道不符就极易引起新闻舆论的反转。

二、逆转新闻的传播内容分析

逆转新闻的内容基本来源于社会新闻,社会新闻大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本身就具有广泛性、趣味性与人情味的特点。与其他的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新闻相比,社会新闻在专业性上来说要求较低,其传播比较不容易触及法律底线,受众也容易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来。

逆转新闻的传播内容主要包括有公共道德、官民冲突、国民素质、弱势群体 等几类,这些几类新闻或新闻人物带有明显标签符号,内容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受众的刻板成见与固定偏见,容易引起公众情绪化。逆转新闻发生的当事人所处的身份、地位悬殊越大,越能够击中公众的某种心理“痛点”,往往这些内容能够“撩拨”社会存在的仇富仇官与国民素质道德问题的情绪,受众会不自觉地运用自己以往的认知与经验对发生的事件有认同感或代入感。去年10月,“中国老人日本碰瓷”的反转新闻中,在事情经过的始末究竟如何还不得知的情况下,一则中国老人日本碰瓷索赔10万日元的消息在网络疯传,仅凭“中国老人”“碰瓷”的标签,网友们都忍不住站出来批判一番,“丢人都丢到国外去了”“中国人碰瓷都走出了国门”,似乎提到的“中国老人”就与“被讹”“碰瓷”有关,说到“城管”就与“打砸抢”有关。逆转新闻的内容与受众具有一定的心理上或地理上的贴近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受众的认同或反感的情绪,越带有噱头的新闻内容越会引起受众的关注。

三、逆转新闻传播媒介分析

传播媒介即传播渠道、手段或者工具,它是传播内容的载体。逆转新闻的传播媒介形式多表现为融合媒体传播,兼具有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特点。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之快,博得受众关注度的威力已经让传统媒体开始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力图在传播速度与影响力上占据高地。速度与时效是新媒体的先天优势,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导致对其他媒体的议程设置 。

通常一个新闻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起社会的关注之后,报纸和电视也会随之将报道的注意力的转移到新媒体所关注的热点上。新闻媒体很容易为了抢得第一时间落点而缺乏对新闻的核实,信息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多,真假难辨。引爆“上海女逃离江西男友家”事件的正是最初源于篱笆网(一个网络生活社区)上一位网友所发题为《有点想分手》的帖子。华西都市报、重庆商报等诸多新闻媒体的官方微博对该文进行转载报道,并随后登上了腾讯、凤凰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网站。随着“上海女”与“江西男”的矛盾在网络上愈演愈烈,《人民日报》、《法制晚报》等各大主流媒体的评论也纷纷接踵而来,无论转载或是评论,这种直接引述帖子的行为客观上就会误导受众是对新闻事实的肯定。新闻反转剧已经呈现出了小平台发布,引起网友和各种大V热议后,新闻媒体在未求证新闻真实的情况下转载报道导致不实信息作用于已有的信息环境,并进一步扩大事态的趋势。

四、逆转新闻的传播受众分析

受众即传播活动中的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反馈方。在现今的媒介生态环境下,逆转新闻的受众群体是大部分网民,具有信息受传者与传播者相结合的特征。

相比传统媒体固定受众群较为匮乏的反馈机制,新媒体技术赋予公众拥有公开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与机会,个人在享受未经甄别的信息流通便利时,习惯了第一时间表态,享受话语权的同时陶醉于情绪化与极端化的表达,这就会导致集体非理性的产生。在“四川男子疯打女司机”的新闻反转过程中,开始仅凭网络上的一段暴打视频,网友们将舆论的矛头对象了这名男子,对男司机下手之狠表示震惊与愤怒,对女司机持有同情态度。随着男子将行车记录仪上的视频公之于眾后,网友们又将舆论矛头指向女司机,甚至不少网民为这则暴力事件拍手称快,并对该女司机进行“人肉搜索”等舆论监督越界和违法的行为。本来一起交通事故只需要走正常的法律途径即可解决的事情,但网友最后却成为了事件的“离场介入者” 。

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介选择性报道所构成的“拟态环境”会直接影响受众的思维定势与认知判断,换句话说,很多时候影响受众的并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媒介信息环境培养出的受众认知与片面零碎的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碎片化信息在不断转移受众注意力的同时受众的判断力与洞察力也随之弱化,不明真相但急于“站队”的网民往往只会使舆论激化,加速推动新闻事态的反转。

五、逆转新闻的传播效果分析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一方面它是受传者在接受信息之后,引起认识,态度行为方面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是否达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者目的。

据人民网舆情检测室的监测数据,“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事件发生之后,以“上海女”作为检索词大致统计,自2月6日至2月14日,这一周的时间里该话题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热度,相关新闻有9000多条,论坛与博客文章6000余条,微信文章5千余篇。以@成都商报微博发起的“见到第一顿饭后想分手”为核心话题展开的网络讨论,截至2月14日,阅读量已有1.1亿人次,话题讨论量近10万条。诚然,碎片化的信息会使新闻媒体在短时间内博得受众眼球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受众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一时的关注与参与,也得到自己情绪的宣泄,媒体乐于报道,受众乐于围观。

但从长期来看,每一条新闻都是构成社会生态的细胞,受众的思维与观念在潜移默化之中都会被它所承载的价值观影响着,受众的行为会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现实环境。人们关注的往往会超越新闻本身而映射到自己,老人摔倒到底应不应该扶起,面对社会不幸应不应该持有同情心理,新闻反转剧消费的恐怕是受众对新闻媒体与社会的信任与善意。当受众对媒介环境产生怀疑时,当“狼来了”的故事不再有人相信时,威胁的是媒体长期累积下来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逆转新闻传播过程的要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网络新媒体时代,反转新闻的频繁发生不仅仅是新闻媒介单方面作用的结果,网民的媒介素养,信息爆炸式的媒介环境,迎合受众焦虑情绪的内容,以及缺乏思考急于表达的受众都是能够引起新闻出现反转的因素。面对越来越多的新闻反转现象,新闻媒介需要思考自身媒体责任的同时,受众也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不做快时代媒介的“消费品”。

参考文献:

[1]刘宏,逆转新闻频繁出现说明了什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年7月28日,第007版.

[2]黄楚新,王丹,逆转新闻的成因及应对应对策略——从媒介素养的视角分析,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10期.

[3]林坚,科技传播的结构和模式探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04期.

[4]王超群,从新闻反转剧看媒体官方微博报道的失范与规范,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4月.

[5]元开放,逆转新闻产生的原因探析及规避策略,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第16期.

[6]“离场介入者”,即特定社会事件中,不在事件现场的非利益相关方借助虚拟空间的开放性和表达的自由机制,对该事件进行表达实践。

篇5: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给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觉形成的企业员工的群体意识及行为规范。

1、企业宗旨

企业宗旨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理想,对企业经营战略、经营方向发挥着导向作用。

2、企业的价值理念

企业价值理念集中体现了员工群体的价值评价和取向,企业精神的核心。通常表现为员工对劳动、为人、处世、辨别是非、善恶、好坏的价值评价。

3、企业道德行为准则

篇6:体育品牌的构成要素

体育品牌的构成要素

品牌由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组成,这是品牌的最基本的概念。但是,现代品牌已经超越了区别的功能,成为企业形象和文化的象征,消费者从形象和文化中能感受到消费该品牌产品或服务带来的心理上的价值利益。因此,品牌最持久的含义是其价值、文化和个性,它们构成了现代品牌的实质。故此,我们完全可以认同这样的说法,即品牌哲学,价值一,构成品牌最为重要的要素是它的个性特征与文化内涵。

早在00年的时候,国内一些研究品牌的人士就提出了“品牌人性说”。“品牌人性说”也被称之为“品牌人格化理论”。它认为一个真正的品牌就象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个性的健康的大活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立的相貌、性格与行为方式、气质,在广泛的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给社会提供着一种独特的人际交往价值。相貌、性格与行为方式、气质和人际交往价值构成了人之为人的四大关键要素。因而,有的专家认为,一个真正的品牌也应该象人一样,有着自己独立的相貌、性格与行为方式、气质和人际交往价值,并且一一对应着品牌使用者(人)的就应该是品牌属性(相貌)、品牌个性(性格与行为方式)、品牌内涵(气质)和品牌利益(人际交往价值)。

篇7:品牌设计的构成要素

来源:品牌设计

品牌设计就是对一个企业或产品进行命名、标志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及推广、文化理念的提炼等等,从而使其区别于其他企业或产品的个性塑造过程。上知品牌设计公司为大家揭秘品牌设计有哪些构成要素。

一、产品形象产品形象是品牌形象的基础,是和品牌设计的功能性特征相联系的形象。潜在消费者对品牌设计的认知首先是通过对其产品功能的认知来体现的。一个品牌设计不是虚无的,而是因其能满足消费者的物质的或心理的需求,这种满足和其产品息息相关。当潜在消费者对产品评价很高,产生较强的信赖时,他们会把这种信赖转移到抽象的品牌上,对其品牌产生较高的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品牌文化形象品牌文化形象是指社会公众、用户对品牌所体现的品牌文化或企业整体文化的认知和评价。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行为的集中体现,也体现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对其消费群和员工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品牌文化和企业的环境形象、员工形象、企业家形象等一起构成完整的企业文化。品牌背后是文化,每个成功品牌的背后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土壤,都有一个传达真善美的故事。

三、品牌标识系统品牌标识系统是指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对品牌标识系统的认知与评价。品牌标识系统包括品牌名、商标图案、标志字、标准色以及包装装潢等产品和品牌设计的外观。社会公众对品牌的最初评价来自于其视觉形象,是精致的还是粗糙的、温暖明朗的还是高贵神秘的……通过品牌标识系统把品牌形象传递给消费者是最直接和快速的途径。

篇8: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要素分析

一、档案信息生产的内容分析

根据传播学中的内容分析, 档案生产的产品要符合社会的主流文化特征。过去众多的档案生产产品主要侧重于公务利用、学术研究、落实政策或工作查考等方面。而在当今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趋势下, 档案生产产品要逐步倾向于为广大公众服务, 与个人的历史、文化探索等需求联系起来, 真正发挥档案信息的作用, 为大众服务。为此, 档案信息生产工作在选材上要选取能够吸引人注意力、具有特色的产品, 并可采取多种形式, 注意宣传档案的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 凭借档案特有的稀有性、珍贵性吸引注意力, 如可以介绍档案工作和利用档案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典型事例, 或介绍馆藏档案内容、价值和作用。

二、档案信息生产的媒介分析

如果说信息是物质过程的思想内容, 符号是表达信息的外显形式, 那么, 媒介就是负载符号的物质实体。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等新媒介不断产生, 为档案信息的聚焦与提供利用、信息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对于档案信息生产工作来讲,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新的传播媒介使档案信息资源传播服务面向用户、贴近用户的心理和感情并影响人们的行为, 不仅要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还要对用户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实践表明, 档案中蕴涵的历史知识不是没有用户, 而是缺乏具有足够吸引力的传播方式。故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档案生产工作, 通过网络编辑技术将档案的原貌展现在读者面前, 同时集文字、声音、影像、图片、动画、音乐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生产产品大大增强了可读性与可查性, 更容易获得广泛的用户。

三、档案信息的用户分析

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代表的用户研究确立了用户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用户中心论”的提出, 使得用户不单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 还是信息、媒介以至传播者的最终检验者, 用户成为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又一个活跃因素。作为传播主体的档案信息生产者, 需要认真研究不同用户群体的特点, 根据用户的动机和需求, 采集、加工和传播具有鲜明个性和吸引力的文献信息, 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用户的内在动机, 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接受传播活动。另外, 还要适当地利用用户的外在动机, 使其逐步转化为传播者所希望的那种积极的、主导的内在动机, 进而提高传播效果, 促进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过去档案信息生产工作处于“以我为主”的局面, 利用者的意愿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这与档案生产工作的服务属性相背离。在当今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 信息传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互换的, 绝大多数信息都是公开、共享的, 信息交流是双向、立体的;每一个公众都可以从自己的需要出发, 控制接受信息的内容、数量、时间、品位、组合, 自主接受信息, 不受制于媒介。

四、档案信息的传播效果分析

档案信息传播效果是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效果问题是整个传播活动的中心, 贯穿于传播活动的全过程, 设定效果的实现需要传播者、用户的良性互动, 需要具有相当质量的信息和畅通无阻的传播通道, 其协调运作的结果, 就是满意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获得。档案信息的传播效果包括用户的认知效果和情感效果。档案生产产品的传播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一方面, 档案信息的原始记录性使之比其他信息更加真实、可靠而成为人们的首选;另一方面, 网络上多媒体化的档案信息对人们感官的冲击力、对情绪的感染力更强, 有利于传播效果的获得。情感效果是使用户长期关注档案信息的重要因素, 而信息传播者要想获得良好的情感效果, 就必须在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注意启发和激起用户的感情共鸣, 达到与用户在情感上沟通的目的。为此, 档案生产产品应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档案的原生信息进行加工, 使之便于理解和记忆。此外, 档案信息生产工作若想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还需要建立一种信息反馈机制。信息反馈是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信息回流, 是将信息资源开发及传播中所产生的有关作用和效果的信息搜集回来, 并对信息资源的再开发起调节、控制作用, 以提高信息开发工作的科学性。通过分析反馈信息, 使档案生产工作者掌握生产的规律性, 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档案生产工作, 传播档案文化。

五、档案信息的发布分析

档案公布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 传播者在公布档案时应十分熟悉并严格遵守《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严格限定于自己的公布权限, 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技巧, 公布可以公开传播的档案内容。在遵守法规的同时, 要灵活应对某一时期计划传播的内容, 如对于那些涉及科学、技术、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档案, 可视具体情况早于30年开放, 而对于涉及国家安全、领土完整、民族团结等的档案, 则可以晚于30年开放。同时, 对某一时期可以开放的档案, 在实施公布时, 还需进行选择, 使之与用户的利用需求达到最大限度地吻合。此外, 还要尊重用户在获得档案信息上的平等性, 既要重视有明确利用需求的利用者, 又要重视那些有潜在利用需求、可能会随意浏览的接触者;既重视公务档案的用户, 又重视私人档案的用户, 发挥公布后档案信息传播范围广的优势, 不断扩大用户群。

六、档案信息的宣传分析

上一篇:建筑节能工程自评报告下一篇:个人求职简历中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