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和月亮的生死恋的诗歌

2024-05-05

太阳和月亮的生死恋的诗歌(共10篇)

篇1:太阳和月亮的生死恋的诗歌

太阳和月亮的生死恋的诗歌

你叫太阳我叫月亮,

月亮离不开太阳。

无论太阳走到哪里要去何方,

月亮总是跟着太阳。

亿万年前咱俩在苍穹里流浪,

尽管有星斗的陪同仍还是迷茫。

虽然你走路提着灯笼放光亮,

仍旧皱着眉头到处乱撞瞎乱闯。

因为没有照明的指路灯光。

我在苍茫的星海里更难寻方向,

你还能看见前面的障碍物阻挡,

我不是碰在星体就是撞到星座上。

和你见面时我己经是遍体鳞伤,

全身血肉模糊阵阵头晕带目涨。

要不是你定会钻进黑洞的饿肚肠,

成了黑洞的一顿香浓的肉面酱。

茫茫的星海里数你心地最善良,

你的心态诚恳柔情又温和。

见我这样的流浪弃儿也不嫌脏,

还要带着我去寻找光明和希望。

和你在一起总算结束了凄苦的流浪,

在广阔的`星海里孤独了万年长。

忍饥挨饿没有谁来施舍填肚肠,

饿急后爬到银河岸边喝些救命汤。

孤苦零丁到如今总算有靠项,

没有毁在半路途也是命不该亡。

你把我当做亲妹妹给以照顾与温和,

更让我看到了生存的出路和希望。

你是我的情哥哥从此陪在你身旁,

我为你唱歌跳舞一块儿做伴当。

再也不用去受孤独凄凉和流浪,

去寻找充满生机繁花似锦的好地方。

相亲相爱直到白头到老恩爱长,

一块儿自由自在地生活无惆怅。

为苍生建一个甜蜜永恒的天堂,

繁衍生息爱溢情流和鸟语花香。

用你的光和热给以温暖和明亮,

让他们用爱意支配生活和向往。

给那里的蛮荒栽种青春绿浓成汪洋,

让生命之光伴我们一块儿永明亮。

夜晚我用你的爱光驱赶寂寞与凄凉,

走夜路不用摸索能看清方向和希望。

让生命的青春伴鲜花雌雄爱河长流淌,

看着他们甜情蜜意我也做个月下娘。

在茫茫的宇宙中建立一个美天堂,

让生命之花成为永恒的鲜艳长开放。

让青春之光成为主题情爱翻波浪,

他们和我们欢乐无限一直到地老天荒。

篇2:太阳和月亮的生死恋的诗歌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幼儿园最近有个省级课题《基于幼儿行为的教学诊断研究》,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前期老师们就一个教学活动中该看幼儿哪方面的行为进行了讨论,并结合黄迪老师、沈燕芳老师的一个语言教学活动和一个音乐教学活动进行了相关的讨论。对教师教学观摩的内容进行了细化、相对量化的处理。在此基础上对一个教学活动进行评议、研讨,园内的老师戏称这样的过程叫“剥皮”。

第二轮的研讨是针对我们几个教龄相对较长的老师的常态课进行“剥皮”。我在全园老师面前展示的是一节小班的诗歌《太阳和月亮》,因为是常态课,所以没有去其他班级进行试教,想尽可能的以自己的常态教学引发大家的思考,在评议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日常教研和教学反思能力。

四个年段的老师分别就教师走动、应答、教师的肢体动作、教师情绪情感的控制方面对我的教学活动层层剖析,现在就课的设计流程以及老师们对我实施的评议情况进行简单汇总,:

活动目标:

1、感受“白天真热闹、夜晚静悄悄”两者视听觉对比形成的动静交替及诗歌所营造的艺术氛围。

2、体验“热闹”与“安静”所带来的不同情绪,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3、尝试替换诗歌中的部分内容,较完整地表达“太阳出来了,xx醒来了”、“月亮出来了,xx睡着了”。

(实际实施下来整个教学活动在用了24分钟,相对小班下学期来说,量大了些,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活动准备:

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两幅不同意境的背景图,太阳、月亮的图片以及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片。(图片的量太多,反倒影响小朋友的注意力,另外特征还可以再明显些)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朋友 1认识太阳公公和月亮阿姨。

问幼儿:他们是谁?太阳公公是什么时候出来的?月亮阿姨呢?(老师的声音充满了神秘感,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教师的走动和肢体语言较少。)

今天太阳公公和月亮阿姨想请小朋友帮它们找到自己的朋友。太阳公公说:“我喜欢热闹。”月亮阿姨说:“我喜欢安静。”(小朋友出现了月亮婆婆这个词,老师可以顺应孩子的想法,这也是尊重孩子的表现)

问:太阳公公和月亮阿姨要找的朋友是怎么样的?

2、为太阳公公和月亮阿姨找家

提供淡黄色和深蓝色背景纸,请幼儿把喜欢热闹的太阳公公和喜欢安静的月亮阿姨送回家。分别弹奏两段不同风格(欢快跳跃的、舒缓轻柔的)的音乐。(钢琴的伴奏让小朋友进入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老师的话语也很温柔,小朋友的神情很愉快,很专注)

3、找朋友

他们的朋友在哪呢?分给幼儿不同的图片,鼓励幼儿根据图片的特征将他们(与儿歌内容有关的玩耍中的小动物、睡梦中的小景物)送到不同的背景纸上。(教师音乐伴奏)(这部分小朋友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送图片形式较好,整个氛围很唯美。)

(二)、利用图示学习诗歌

1、都送对了吗?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是太阳公公的朋友? 这幅图看上去感觉怎么样?(在这里老师出现了一个失误,忘了纠错的环节,有教师认为可以巧妙掩饰、当时一个有意的错误,而这时我紧张了。这里也有教学设计上的失误,可以相对应的图片分给邻座的小朋友,让他们在有比较中分辨哪张该送到白天的背景图上,哪张该送到晚上的背景图上。时间的延长和这个环节有关,就错环节有了较浓的科学成分。)同样,这些又为什么是月亮阿姨的朋友呢?这幅图呢?看上去怎么样啊?(静悄悄)

2、完整欣赏诗歌、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太阳和月亮》,听„„(教师用两种不同的语调示范朗诵: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兔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月亮出来了,小鸟睡着了,小兔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问:刚才诗歌里说到了谁,把他们从小图片中找出来,按顺序排排队。教师根据幼儿的摆图分段朗诵)

2、随钢琴伴奏完整朗诵第二遍,可请小朋友轻轻地跟着朗诵。

3、起念念这首好听的诗歌。

4、两组念分别念太阳和月亮的部分。

5、换后再念一遍。(该部分教师的走动只陷入黑板、钢琴之间,可走到幼儿中去,并加入适当的肢体动作进行情绪情感的渲染,老师教的成分比较重,可适当蹲下来让肢体和心灵更走近幼儿)

(三)、根据学习创编诗歌

1、还有很多的小图片没有被念到诗歌里,它们好着急,小朋友动动脑筋,也把他们编到诗歌里吧。

1、太阳出来了,除了小鸟、小兔、小朋友之外,这里还有谁也醒来了,先请小朋友找三幅图,也把他们编到诗歌里去吧。

2、月亮出来了,除了小鸟、小兔、小朋友睡着了之外,还有谁也睡着了,也请小朋友把他们编到诗歌里去吧。

3、看图示完整跟念。(因为图片太多,背景图上的排列有些幼儿看不清,教师可以指着图示引导幼儿创编)

3、同样的方式再找两组图片。请幼儿自己按诗歌的规律朗诵。

4、根据三组不同的图片幼儿朗诵三遍不同的诗歌。(教师为幼儿音乐伴奏)(这部分是否有必要值得商榷,可换成另外的形式)

(四)、结束

小朋友学得真棒,外边的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热热闹闹地在太阳底下做游戏吧。

(我想,对于如何上好一趟小班年段的诗歌教学活动每个老师可能都有不同的认识,对于诗歌教学特定的学科要求或许我考虑了很多,但对孩子的接受程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语言启迪、情景创设、孩子兴趣点的激发还需多去实践、思索。很多时候,教学的时间长了,也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状态。)

在对我的教学活动进行层层剥离之后,又简要分析了另两堂课教师教学组织方面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如教师和幼儿的互动,走近幼儿、语言使用的夸张诙谐等等,杨老师的精神状态、动作的夸张、语言的灵活运用以及沈老师对待孩子的亲切态度,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如何让教育更有艺术、并寓于无形的玩乐之中,是我们活到老、学到老的课题。

篇3:太阳和月亮的生死恋的诗歌

关键词:太阳文学,月亮文学,比较,文化

“太阳文学”和“月亮文学”是在一节对外汉语课堂上中西文学比较的小组报告中被一再提及的说法。“太阳文学”对应着西方, 而“月亮文学”则对应着中国。这种观点真的就能概括中西文学吗?我们在文学比较中遵循的:下定义——找例子——论证定义的方式真的可靠吗?本文仅从班级几位同学关于文学比较的报告, 以及提出这一观点的高旭东教授的文章入手, 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的认识。

一、具体文本比较是否有普遍适用性

当我们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时, 许多人习惯挑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或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进行条分缕析的分析。这种方法在具体比较某两篇佳作上本无可厚非, 但若用它们来代表中西文学, 或许就有失偏颇。同样是看月亮, 张若虚看到的是“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而普希金从月亮中则看到的是截然相反的东西。是的, 这两篇佳作很好的论证了“太阳-月亮”说, 但我们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 那就是文学是情感的抒发。月亮同样是这轮月亮, 两位诗人因个人情绪、心境不同, 抒发的感情自然会不同。“文学文本都是具体的, 我们读到的诗、散文、戏剧都是具体的, 它的出现一定是机缘化的, 是此时此地此人各种条件关系交合的产物。”而以某一篇或几篇具体的文学文本来代表整体, 未免显得大而无当。如果中国文学就像月亮一样, 阴柔、静美, 那“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岂不屈哉, “壮士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该归为哪类?连婉约派的代表李清照亦尚有“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之语, 又作何解?如果西方文学有如太阳, 总是充满了希望, 那又如何来解释“sentimentalism”, 如何解释英国作家Laurence Sterne的《感伤旅行》?以这样的方式论证“太阳—月亮”文学说, 固然可以举出很多例证, 也同时可以举出很多反例。就像另一组讲民俗比较的同学说中国人喜欢太阳, 喜欢红色, 因为红色象征热情和喜悦 (当然我对此说亦存疑) ,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驳了“月亮文学”的说法。每个人心中都自有日月, 有热情的一面, 也有内敛的一面, 至于诉诸文学表达, 这不是中西的差异, 而是个体的差异。

任何情感与作家相遇, 都是一种机缘。他们狭路相逢, 不吐不足以为快。这些情感是人类所共通的, 而这种机源却是随机的, 它在某一时刻撞击某个作家的心灵, 不论他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 是什么肤色, 什么年龄, 作品都可以从作家笔下流淌而出, 让所有同有此感的人读到此处为之一震。我们说不出它到底好在哪, 但是我们被触动了, 我们有了通感, 可总有些东西只能是“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我们不能将诗文的本原之因还原为某种特质, 不论这特质是像月亮, 太阳, 还是星星。“尽管作者的确是有感于‘什么’而文思喷发, 只能说这‘什么’是创作的导火索, 而导火索不是炸药, 炸药才是本因。”然而这炸药是什么, 作家莫可名之, 我也莫可名之, 不过我认为, 这本因, 绝不是民族性格。

在这里, 我并不是要否定具体文学作品分析的方法, 而只是对其以偏概全的态度存疑。在我们进行具体文本分析的时候, 不能被某些思维定式和理论框架所囿, 要首先考虑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文学是什么?想要定义文学实在太难, 文学有太多的功用, 文化的、社会的、哲学的、经济的, 可他们都不是文学本身, 而只是借助文学为其所用。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驱逐了诗人, 而他本身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诗人, 怀着诗人的浪漫情怀规划着自己的政治抱负, 他的无法实现的“理想国”, 不是每个诗人心中住着的另一个世界吗?文学就是文学本身, 任何附加的价值都不能代替它, 而只能降低它自身的价值。也许当我们学会做减法, 不要给文学贴上太多的标签和不属于其自身的价值时, 我们才更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二、是比较文学还是比较文化

在做文学比较的这组同学开讲之初, 有位同学拿《刮痧》为例, 来对中西文学进行比较, 这是个很有趣的切入点, 也很具有“比较”的优势。但是这部作品, 更多反应的是文化的差异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而非文学的差异, 把其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案例进行分析也许更适用。的确, 文学离不开文化, 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和精神生活都浸淫着文化的因素, 可文学与文化并不等同。好的文学作品, 一定不是着力来描写文化之间的差异, 并把这种差异的揭示作为写作的目的的。恰恰相反, 一部优秀的作品, 往往跨越了文化的边界, 让不论东方还是西方的读者都能感受到灵魂的震颤。就像W.B.Yeats那首著名的情诗“When You are Old”:“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中国古代诗论认为“善言情者, 吞吐深浅, 欲露还藏, 便觉此中无限”。Yeats没有读过中国的诗论, 可他的诗不正暗合此意吗?

我们在做中西文学比较的时候, 总力图求异, 却忽视了文学的特质和文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的精髓所在。曹雪芹写《红楼梦》不是为了写贾宝玉如何“阴柔纤弱”, 司汤达写《红与黑》主要也不是为了描绘于连这个人物如何“充满了主体意志的扩张性, 性格的上的侵略性, 对所追求女性的占有性。” (高旭东教授语) 我们从这些作品中品读人性, 至于它借助何种人物形象来传达, 这关乎的是作者的个人体验与经历。如果我们要非要进行对比性的文学解读的话, 完全可以把作品分别还原到曹氏所在的十八世纪的清代和司汤达所处的十九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 对这两段时期做一番历史、社会、政治方面的比较, 来分析两位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何以差异如此之大。高教授用这两部作品来代表“月亮文学”和“太阳文学”, 并以其为佐证, 未免有些武断。个人认为, 高教授的比较, 更亲近文化, 而远离了文学作品本身。

孙筑瑾先生在《中西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视角问题》一文中有这样发人深省的一段话:“中西比较文学研究中经常发生这种情况:研究者从引发他进行比较的一些随意择取的相似点开始, 到了文章的最后, 很快!研究者最初的模糊想法就得到了证实, 这些关于某些趋同点的想法常常伪装成自命不凡的结论。”在这里, 我并非要故意抨击高教授的观点, 只是对其提出这一理论的开端部分有所质疑。高教授说西方文学充满了“阿波罗理性光照”, 而中国文学则是“夜色朦胧的月亮文学”。可是别忘了, 如果我们真的要去追溯希腊神话的源头, 希腊神话中可不止太阳神阿波罗一个形象, 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对西方文学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每当傍晚时分, 她登上银光闪烁的月亮车驱车出巡时, 阿波罗还要为她边弹琴边唱歌呢。要说到中国的神话, 盘古开天辟地也不得不提, 那盘古还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呢, 跟阴柔的关系也不大。而后羿射日更是具有偶然性的故事, 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 后羿要射下九个太阳, 那是因为太热了, 万物都无法正常运转了, 我倒更觉得这体现了中国古人刚毅勇猛的一面, 和偏爱月亮没有什么关联。

另外, 当高教授拿出孔子和老子作为“月亮文学”的理论支撑的时候, 却忘记了基督教对西方文学深刻的影响。这种宁静与中和并非中国所独有的。班扬用毕生精力来写《天路历程》, 写人如何历尽艰辛地找到自己真正的故乡, 而《红楼梦》里“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 繁华落尽, 到头来, 不还是要寻觅一个终极的归属?海德格尔认为“异乡”是一种人的生存状态。对“回乡” (精神家园) 的渴望, 一直都是中西文学中不衰的主题。

普希金一篇名为《月亮》的诗歌这样写道:“孤独、凄怆的月亮, 你为什么从云端里出现, ……你忧郁的脸容, 引起我悲伤的浮想。”而宋朝的苏轼也可以俏皮地说:“新月如佳人, 出海初弄色”。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 都可以意气风发, 也可以哀婉低诉, 区别不在于文化的决定论, 而在于每个作者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 生存环境, 心理素质和个人感知力。

这两点思考, 说到底都是在追问同一个问题:文学到底是什么?很多学者喜欢用经验思维中的功用主义思路, 对不同地域的文学下定义, 概括、论证、分析, 并引来一批批后学者在其经验框架的基础上增光添彩, 不断地论证其正确性。大家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完全忽视了每部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有些文学作品之所以历久弥新, 称得上经典, 绝不是因为其代表了某种文化, 迎合了某个理论, 折射了某些主义, 而是因为其“填充了某种空当, 弥合了人类分裂的自身”。“没有匮乏, 就无所谓审美, 就无所谓创作和欣赏。”“中国古人用‘不足’来解释文艺的起源, 大体说来, 不足就是匮乏, 就是生存本体论上的匮乏, 这可以看成‘艺术产生于匮乏’的中国式表达。”从这一层面来看, 中西文学中的“同”远大于“异”。我想, 如果中西文学比较能从这个层面入手, 套用唯美主义的一句话“为文学而文学”, 而不是“为文化而文学”, 或是“为比较而文学”, 也许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王乾坤.文学的承诺[M].三联书店, 2005.

[2]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7.

[3]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篇4:月亮和太阳都亲近的城市

这是一座繁华了千年的岁月古城

这是一座有着似火激情的狂欢之城

这里有着晨钟暮鼓,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泸山

这里有着碧波清澈、鸟飞鱼跃的恬静邛海

这里有着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梦里水乡

这里的一切,都被染上了春天的气息、浪漫的色彩

这里是一个让人快乐、放松、亲密的地方

这里有太多的故事和岁月,值得让你去慢慢品味和感悟

这里是

入夜的邛泸,静谧空旷。泸山脚下如豆的灯光已经亮起,邛泸的夜就这样降临了。此时的余晖还没有落尽,灰蓝色的天空、深蓝色的海沉静而迷人。看天上云飞云走、看月光散满海面……邛泸的景致留给心中有梦的人,这样的夜晚,相信上帝也醉了。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邛海泸山景区是游客到西昌的第一选择。

马可波罗在游览邛海后,写道:“碧水秀色,草茂鱼丰,珍珠硕大,美不胜收,其气候与恬静远胜地中海,真是东方明珠”,千百年来,居住邛海边的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天又一天,伴随着从泸山上传出阵阵晨钟暮鼓唤醒一个个清晨,送走一个个黄昏。泸山上的晨钟暮鼓已经成为这里的人们的集体精神记忆。这里不是惊艳之美,不是浩大之美。这里是家园之美,是每一个到过这里的人的精神家园。

旅游地图:

邛海:四川省独自拥有的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曾有有人说,“邛海和西湖一样柔媚,唯西子浓妆,邛池淡抹,各有千秋,而邛池尤以恬静胜”。在这里,赏月、观鸟、滑水,游览风情小镇和邛海公园都是不错的选择。

邛海距西昌市中心5000米,市内可乘坐14路、22路公交车及汇通公司的环海公交到达。

泸山:海拔2317米,东临碧波如镜的邛海,西濒蜿蜒秀丽的安宁河,北有历史古城西昌。古人曾用“松花水月”来描绘泸山邛海风光。在这里可以游览中国目前唯一以陈列、研究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为主旨的专题性博物馆——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泸山第一殿光福寺、始建于明代的玉皇殿及有明代皇宫藏画——“鱼篮观音”的观音阁。

泸山距西昌市中心5000米。市内可乘14路、22路公交车到达山脚下,转乘旅游专车或索道上山,也可步行上山。秋冬季节登山注意防寒。

螺髻山:地处我国著名的“康滇古陆”中段,横跨西昌、普格、德昌三市县,其因海拔4359米的主峰也俄额哈峰状如青螺形状而得名。素有“西子浓妆、峨眉淡抹、螺髻天生”之美誉。有古冰川刻槽、鬼斧神工的冰川角峰刃脊、瞬息万变的高山气象、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海、星罗棋布的冰川五彩湖泊、天下独绝的温泉瀑布、深幽奇险的西溪仙人洞“七大奇观”,引人入胜。

螺髻山距西昌市30公里。可乘坐旅行社专车或包车到达,也可在市内火把广场客运中心乘坐到螺髻山的公交车。

篇5:小班诗歌《太阳和月亮》

设计意图:

《太阳和月亮》是一首简单而有趣的诗歌,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诗歌中运用拟人的手法,从孩子所熟悉的动植物入手,形象地呈现了白天与黑夜的画面,贴近孩子的生活,容易让孩子理解。活动拟通过图片与音乐合一的视听形式,营造美的氛围,不露痕迹地引导孩子感受“白天真热闹、夜晚静悄悄” 两者对比所形成的动静交替以及诗歌的意境,引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白天的热闹与夜晚的宁静。

2、尝试用合适的语调和动作朗诵与表演。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白天和黑夜。

材料准备: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两幅不同意境的背景图,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片(太阳、月亮、小鸟、小树、小花、小草、小朋友醒着及睡着等)。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情景引入

指导语:天渐渐亮了,太阳升到了天空中。小朋友们都从睡梦中醒来了,我们会做什么呢? 夜深了,月亮悄悄爬上空中,这时候我们会做什么呢?(教师引导幼儿伴随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二、完整欣赏和理解诗歌。

1、教师配乐朗诵诗歌,引导幼儿感受诗歌意境。

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你觉得好听吗?里面讲到了谁?(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教师无伴奏朗诵诗歌,结合图片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1)在白天背景图上操作小图片,并结合提问理解第一段诗歌内容:太阳出来了,是什么时候?谁醒来了?为什么说白天真热闹?(教师结合图片和动作引导幼儿朗诵诗歌第一段)

(2)在夜晚背景图上操作小图片,并结合提问理解第二段诗歌内容:月亮出来了,是什么时候?谁睡着了?黑夜是怎么样的?(教师结合图片和动作引导幼儿朗诵诗歌第二段)

三、学习朗诵诗歌。

1、完整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尝试用欢快和宁静的语调朗诵诗歌。

2、配乐再次完整朗诵诗歌:引导幼儿结合音乐及动作表演,完整朗诵诗歌。

四、发散想象,拓展诗歌内容。

1、白天,太阳出来了,除了小鸟、小树、小朋友醒来了,还有谁会醒来呢?(引导幼儿完整表达“太阳出来了,××醒来了)

2、夜晚,月亮出来了,小草、小花、小朋友睡着了,还有谁会睡着呢?(引导幼儿完整表达“月亮出来了,××睡着了)

附:诗歌《太阳和月亮》

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篇6:守住太阳和月亮诗歌

父亲,犁耙和牛,在岁月的地头

将时光从泥土的深处翻出

晾晒于春风

谷雨前的一场雨,干净利落

种子的心事,在一个别致的.世界里

拔节。田埂上的小草,习惯了季节与顺从

篇7:太阳和月亮幼儿园诗歌

太阳出来了,

小兔醒来了,

小狗醒来了,

白天真热闹。

月亮出来了,

小花睡着了,

小草睡着了,

夜晚静悄悄。

★ 太阳说课稿

★ 太阳和月亮作文800字

★ 太阳和月亮周记

★ 太阳和月亮作文400字

★ 简单的《太阳》说课稿

★ 望月亮说课稿

★ 太阳的诗歌

★ 关于月亮的诗歌

★ 与月亮有关诗歌

篇8:太阳公公和月亮妹妹

夕阳下,一片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大地依然沉默,偶尔几只大雁划破天空,飘满沧桑。

黑夜来了,气温逐渐降低,冷得让人有点忧伤,但更冷的是在另一旁依然发光发热的太阳公公。星星疑惑地眨着眼睛:为什么月亮妹妹不肯接受太阳公公的爱呢?

“你们不能结合。”上帝说道。“其实……你们是兄妹。当年,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我和女娲私通生下了你们。因为违反了天规,所以你们注定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一个炽热发亮,一个冰冷如霜;一辈子受尽相爱之苦。”

“你这狗贼!”说罢,月亮抽出宝剑向上帝刺去。上帝大惊,躲闪不及,利剑插进胸口。

“哈哈哈哈,看!”说罢,上帝用手拔出宝剑再往身上连插几下。“我跟作者早以打好关系,让我拥有不死之身。”这就是为什么当年耶酥肯钉十字架原因。

“走吧,老公。这作者就一神经病,这戏剧没法演了。”月亮对太阳说。

“不不不,你没看过电影吗?我们是主角耶,最后还是会赢的。”太阳耸耸肩膀说道。

“I LOVE YOU!”

“I LOVE YOU TOOl”(铁达尼号的主题曲响起)

上帝看得眼红不已,心花怒放!原来月亮和太阳并不是上帝所生。当年上帝和女娲在狗洞“中西结合”后生下了水狗这一畜生,不料这水狗天天搞独立,既不去西方极乐,也不成佛,弄得上帝跟女娲头痛不已。为了顾及中美关系,只好捡太阳和月亮回来养大,说水狗是从石头爆出来的。月亮越长越芙蓉,上帝的淫心也越发膨胀。

秋风下,两片落叶缠绕着旋舞空中:邪恶的地心引力欲把他们扯下大地使他们枯萎而死。两片黄叶必须在变成灰叶之前找到春风,才能续以生命。

“但上帝拥有不死身,任何武器都伤不了它。”月亮对太阳说道。

太阳:“上帝肯定有一个致命弱点,只要我们找到它的弱点,就一定能够打败它。而且,能攻克这一弱点的武器在世上只有一个。我们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找到了“宝藏”,但是你却死了。为了救你,我必须在三天内找到也是世上唯一的一颗‘还魂丹’。但是,这颗还魂丹被两只法力高强的仙鹤守护。我同样也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后终于把你给救了。然后你在黄土风沙的家中等我上京赴考衣锦还乡回来娶你。不幸西门庆爱上了你,趁我不在家来侮辱你。在关键时间,在远方的我突然心绪不宁觉得你有危险,然后一个跟斗云十万八千里回来救你,等等等等反正最后我们赢了,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篇9:太阳公公和月亮妹妹(终结篇)

我的太阳公公啊……

月亮为了以后的生活,三天后与上帝结婚。上帝吩咐嫦娥侍侯月亮的起居饮食。

“你美比仙子,纯赛白鸽。”嫦娥一边为月亮梳妆一边说道。“彩虹艳丽不及你的一半,玫瑰殉丽难比你的红唇;造化生你,你比它更为华贵:你行走路上,遍地开花;你飞翔空中,大地失色;啊……给我一个吻,可以不可以?说着说着,情到浓处的嫦娥还跳起舞来。“我不爱上帝,我的容貌只为太阳存在。”月亮忧郁的脸上深藏唏虚。周围华丽的皇室装束与一颗孤单落寞的心形成鲜艳的对比。“主啊,这你就跟不上潮流了。现在鲜花配牛粪可火热啦。你看你看,满街都是美女配有钱肥猪。经济社会啦,哪还有什么真爱?何况太阳已经……”“不,他没死,他一直都存在,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太阳……”

上帝刚吃完饭,饱暖思淫贱,刚踏进门就听见月亮高歌,不禁心花怒放立刻强行和月亮行“风花雪月之事”。嫦娥识相回家喂兔子。经过“七十二变三十六式”的摧残后,月亮变成月牙被扔在天上。

星星暗淡无光,乌云阵阵飘过,一切显得苍凉。

忽然,天上下起了流星雨——“陪你去看流星落在这地球上,让你的泪落在我身旁……”——“是太阳吗?”月亮惊喜地四处张望。

“没错!我就是天堂和地狱的使者,正义与邪恶的化身:改良社会风气,提高国民素质,摧残千万幼女,风靡万千少女,拒绝所有妇女的东淫西贱南咸北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上帝!”原来,上帝刚摧残完月亮还觉得不够爽,决定再来一次。

月亮大骂:“什么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做鸭啊?”

上帝:“没错!这就是现代喜剧大师周星弛的后现代无厘头表现手法!”

“上帝,求你放过我,清白之躯你已夺去。我欲乘风归去又恐被你摧残。”

试想,以上帝的本性哪能如此轻易放过月亮,但因为上帝是周星弛的忠实影迷,所以做事必须飘浮不定,出奇不意。

自由女神在向月亮招手。华丽璀灿的天宫从此将少了一位无比华丽的美人。

就这样,上帝放月亮走了。但出于嫉妒,上帝把月亮贬落凡间九世做狗;目的是自己碰过的女人不须别的男人再碰。作为上帝,它不允许自己的尊严受到一丝侮辱;作为老公,它不能容忍自己的妻子对自己不忠。

但上帝错了。出于对上帝的报复,月亮疯狂地使出浑身解数:什么人与动物,狗跟猪。狗跟阎罗王,狗跟屎……总之应有尽有一呼百应,弄得上帝颜面扫地。

终于,上帝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上至天庭,下至地狱无不为之颤抖……

篇10:太阳旗下的生死逃亡

1943年春天的一个傍晚,父亲外出干活没有像往常那样回家。正当母亲焦急不安的时候,一起干活的叔叔跑来告诉说:“大哥被日本宪兵队抓走了!”妈妈急忙赶到宪兵队打听情况,得知:我父亲已经和其他30多个青壮年一起,被押上两辆挂着太阳旗的日本军车,开到地处中俄边境的东宁去了。

初春的东宁,连绵起伏的群山仍旧覆盖在茫茫白雪之中。和我父亲一起被抓了“苦力”(劳工)的青壮年被日军分成两组,押进了三岔口界河附近一个灯光昏暗而又幽深莫测的山洞。他们的任务是:白天在里边挖洞,晚上往外背石头。劳工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每顿吃的是橡子面窝头,一碗清得见底没有油花的咸汤,睡的是草垫子,盖的是水泥包装袋。

更为恐怖的是,他们很快得知:以前在这里做工的人,大多不是累死就是饿死。与父亲一起被抓来的难友中,也开始有人累病了。有的人半夜睡下,第二天早晨爬不起来,就被拖走活埋了。父亲后来知道了自己所做的苦工是修建军用炮台和秘密地道,是日本鬼子准备和苏军打仗用的。从工程的规模看,已经干了好多年了,不知有多少中国人默默地死在这无人知晓的边陲荒野。

在这几十名劳工中,父亲认识了一个比自己年长几岁的山东老乡,他叫刘刚,像个老大哥一样,处处照应父亲。有一天干活的时候,刘刚悄悄对父亲说:“在这儿当苦力,很难活着出去,要想活命,必须想方设法逃出去。”

地下工程是隐蔽进行的,明处没有什么显眼的设施,只有一些看似平常的边界碉堡。鬼子对于劳工监视得很紧,附近山上都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平时,除了不能干活的重病号会被拖走活埋外,凡是逃跑的劳工被抓获后,都要被送到后山的狗圈里,让狼狗活活撕碎吃掉。为了能够活命,父亲和刘刚每天都琢磨着怎样从鬼子的魔爪下逃生。

机会终于来了。深秋的一天下午,刘刚告诉父亲:明天鬼子要派两个劳工跟车去拉补给。如果能得到这个差事,就可能有机会逃离虎口。刘刚闯荡东北多年,在日本人开的株式会社里干过活,懂得日语,与负责派工的工头也能说上话。知道这个信息后,他找到工头,得到了带父亲一起下山的许可。

难友相携 逃出虎口

这天上午,父亲获准和刘刚一起跟随两个日本兵到镇上去拉补给。车走到半路的山岗上,两个鬼子下车撒尿。公路两边是茂密的草丛和树林,刘刚朝我父亲递了个眼神,对鬼子说:“太君,我们这两天着凉闹肚子,请求下车方便一下。”可能是因为刘刚会日语,再加上鬼子对指派出公差的劳工戒备较松,就指着后边路旁的草地说:“去那里,要快快的!”说完,两个鬼子就背过身去抽起烟来。

刘刚拉着我父亲的手,跳下车,跑到离车有10多米远的路旁草地里,蹲下来说:“咱俩朝身后的树林里跑!”这时,父亲才看清刘刚下车时竟然拎着一支偷偷摸到手里的日本快枪,顿时对他心生敬意,恐惧的心情一下子消散大半。他俩瞅见鬼子兵还在背着身子抽烟,就猛然转身朝着茂密的树林冲去。当鬼子兵听到身后的草丛有异样的声响,朝这边打枪的时候,他俩的身影已经被树林遮掩住了。

生死逃亡路

在鬼子的枪声中,父亲和刘刚发狂似地朝着树林深处飞跑。跑出约六七里路的时候,依稀听到大股追兵出动搜捕的声音,这时尽管已筋疲力尽,他俩还是拼命地朝着树林深处奔逃。下半晌两点多钟,俩人遇到一处泉眼,便喝着清凉的泉水,商量往什么方向跑,到什么地方去落脚。

深秋的中俄边境,秋风萧瑟。以往经常出没于此的渔人猎户踪影皆无,农民也早已被强迫迁往边境禁区之外。沿边境一侧,日本“关东军”国境守备队的碉堡成群,岗哨林立,如果不尽快走出这个区域,随时会被日寇抓住处死。

太阳偏西时,他俩决定:干脆越境到苏联去。经过一片树林后,他们看到了远处苏联边防军的瞭望塔。两人不知从哪来了一股劲,不顾疲惫和饥饿,朝着瞭望塔奔去。俗话说:“看山累死马”,他们连跑带颠地走了1个多小时还没到跟前,这时,夕阳西下,大森林里很快就黑下来了。朦胧中,刘刚看到附近有块界碑,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这下安全了。”

他俩赶紧摘些野果、蘑菇充饥,找了一个背风的土岗子,厚厚地拢了些落叶,想歇一宿。可是睡下不一会,俩人都感到肚子疼得厉害,脑袋也涨得像要炸开一样,浑身上下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折腾到天亮,才发现彼此的脸已经肿得变了模样。刘刚说:“不好,咱们是吃下毒蘑菇了。”

不一会,他们发现不远处,有两只狼正悄悄朝着他们逼近,两人一动也不敢动,这时,刘刚扣动了快枪扳机。清脆的枪声和狼被击中的惨叫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寂静。很快就有一阵紧似一阵的狗叫声传来,有人操着俄语和日语命令他们放下武器,举手投降。刘刚和父亲被苏联边防军包围了。

审讯中,苏联边防军怀疑他们是企图潜入苏联窃取军事情报、进行破坏活动的日本间谍,这给我父亲和刘刚的身份认定带来不少麻烦。经过一周的拘押审问,苏军从他俩的口供中进一步得知日军构筑军事要塞的最新情况。

一天下午,他们又被带到审讯室,进行问话的是一个肩抗苏军少尉军衔的中国人,他自我介绍说:也是山东人,现在是东北抗日联军第88旅的军官。接着他询问了刘刚和我父亲的打算。刘刚表示愿意留下参加抗日联军。那个军官看刘刚很机灵,就直接把他安排到侦察连去了。

父亲思念家中年近古稀的双亲,希望早些回家。那个军官说:“现在回去等于送死,等战争结束后再回去吧。”于是我父亲被安排进当地一家工厂当工人。

初期,刘刚还有时间和父亲来往,后来由于苏联进入了紧张的对日战争准备阶段,父亲就很难看到刘刚的影子了。又过了1年多,1945年春天,苏军快要光复东北的时候,父亲听说 88旅侦察员在回国执行特遣任务的战斗中,大多数都牺牲了。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1945年8月,抗日联军与苏联红军一道解放了东北,父亲回到了家乡牡丹江。在这年金秋时节的一次群众大会上,父亲突然发现刘刚站在主席台侧面的一群军人当中,他急忙跑过去和他打招呼。难友相见万分激动,但由于时间紧迫,未能痛快淋漓地畅叙一番,又依依不舍地分手了。

解放后,父亲进工厂当工人,一直到退休。

但是,父亲并不知道自己和难友刘刚那段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与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相连。在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他对自己曾越境求生的事儿讳莫如深。南下工作的刘刚在“文革”期间从部队转业后,更是因为在苏联当过侦察员而背上“苏修特务”的罪名,险些在批斗中送命。

刘刚在广东离休赋闲后,一直惦念当年的难友,他花了很长时间,辗转找到了我家地址,1995年末,他写来了回顾尘封往事的书信,这时父亲已经去世了。

那段历史为什么让两位虎口余生的老人终生不忘?东宁的深山里埋藏了哪些秘密?60多年过去了,有多少人知道那些劳工生死攸关的挣扎与反抗?

20世纪90年代初,那里建立了由我军高级将领李德生题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的纪念碑,东宁要塞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上一篇:我的诞生小学生优秀作文下一篇:起点初三高分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