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自制教具案例

2024-05-20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案例(通用8篇)

篇1:初中物理自制教具案例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自制教具论文:探究实验创新和自制教具

【摘要】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义和策略做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是对自制教具的作用和方法的研究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自制教具

在教学中的实验创新是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现象有独到的解释方式,对实验方法有新的改进。实验过程中要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而实验者则要求开拓思维,潜心观察,才能有创新灵感,创新实验与普通实验根本区别在于创新实验的目的不是在验证和重复教材中的方法,而是在发现新的方法,所以研究创新型实验关键在于要在特定环境中自主发现“新”问题,也就是要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对出现的问题不要回避,特别是出现与教材不同的地方,就是创新的亮点。

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改革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课外实践和小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应渗透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的教育。

自制教具就是实验创新的一个方面的应用。如“电流做功演示器”,巧妙地把几个功能同时制作在一个教具上,一具多用,以提高教具的利用率,该教具能演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磁能、光能等实验,玩具电动机,线圈小灯泡的一端在制作时先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如将电池的正极接通,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可以看到铁锤敲打动作和听到撞击发出的声音(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当电池的正级接通线圈,可以看到悬挂在线圈上方的小磁铁泡沫塑料块在跳动(电能转化为磁能),再把电池的正极接通小灯泡时,就能看到灯泡发亮(电能转化为电能),这个实验从多个方面逼真地演示了电流做功现象,对学生理解概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又如,学生在初三实验——自制水果电池中,别出心裁地把水果电池连接到音乐贺卡上使其出声发光,同时调整电池的负极来验证二极管的简单导电性,同时鉴别水果电池的两极哪个金属片是正、哪个是负。

一 自制教具的作用和设计原则

自制教具,是教师和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的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具或学具,是教学仪器与实验器具的必要补充。自制教具,不需要高深的专业知识,而是需要我们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自制教具不追求结构的复杂,而是需要新颖的创意。

随着新课程标准和全面贯彻实施,传统的实验教具已跟不上教材变化的需要,很多仪器已不适应在教材中使用,急需补充新的教学仪器和实验用具,这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教育发展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但是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具的开发、研制、定型、生产需要漫长的过程,导致仪器与课本不配套,而自制教具填补了这一缺陷。正规仪器在设计制造时,因考虑成本和工艺等问题,制造得很小很紧凑很复杂,这些非教育因素会影响观察效果,如实验室中电磁铁和有些模拟用的仪器太小,而改进后自制教具反而比原有教具好,如,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我采用了对通电线圈同时上下方置于磁铁中观察到通电导体运动。自制教具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教师与学生很好的学习与动手动脑的训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积极鼓励与支持学生参加自制教具的活动,对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自制教具,成本往往较低,能节省资金,利用废旧物品,既节省经费,又在制作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

自制教具,是应用科学技术知识与教学经验结合起来的创造性活动,是在创造性思维基础上产生的。设计的原则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教育性:具有一定的教育目的。(2)科学性:有一定的理论做基础。(3)简易性:结构合理,制作方法简单,演示操作简单。切忌为了追求美化效果把教具设计得复杂,只要能进行鲜明的演示即可。当然,有些东西不适合自制,有些材料不宜用来自制教具。如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等,由于无合适的设备,无法保证精准的测量。有的材料比较危险,不宜直接取材制作,如水银、农药和带有放射性的材料。有的材料使学生过敏,如有些植物、有毒的动物等。

二 自制教具的步骤

明确制作目的,是为了探究哪些问题,需要哪些器材,加工工具及加工方法,在制作前做好准备,以确保制作成功。

明确制作要领,主要弄清必要的结构、工艺方法,了解现有的制作条件。确定工作程序和操作顺序。先用简易材料如纸板、铁片等做成样品模拟来检验可行性。根据样品加以改进制成成品。在课堂上检验实际效果。如需标准,需要加以说明。写出说明书、用途、维修等。

如,导体和绝缘体检验板:(1)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2)准备条件:水、油、布、盐、金属等;木板、螺丝刀、图钉、电线等工具。(3)制作方法:取一块40cm×20cm×0.8cm的木板刨平安装导体和绝缘体。尽管自制教具有比较大的作用,是实验创新的一个重要体现,但也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自制教具不好用;教师不会用;老师不愿用。我们应特别强调“活用”,要突破教材、课堂的限制,尽一切可能开展实验创新活动,要从“教实验”转变为“用实验教”,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篇2:初中物理自制教具案例

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自制教具是教师备课的一个方面,也是师生共同经历的活动。下面从新课程条件下自制教具的必要性,在培养师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能力、提高科学素养这几方面来说明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方法。仪器(教具)是实验的物质基础,没有教具,我们的实验就成了无米之炊,实验探究就会变成教师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试卷上考实验,结果并未提高学生素质。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这种投入也只体现在教学楼、学生宿舍的变化,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改观、减少学生学习费用、对学生的补助方面。而教学仪器的补充、添置这一重要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忽视了。“普实”搞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有许多农村中学的分组实验开展不起来,除了学校领导不够重视,教师认识不足、不认真抓外,主要原因还是与仪器配置标准低,数量太少有关,农村学校由于财力的限制,也拿不出钱来补充、添置必要的仪器。

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已往配置的仪器(教具)虽然仍起主导作用,但部分仪器已跟不上教材变化的需要,很多在教材中已不适用,急需补充、更新教学仪器、实验器材,这是目前初中物理教学需要,也是发展教育的需要。新教材中涉及到的实验问题,有许多是需要学生“动脑动手”的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做这些试验,可能也用不上技术含量高的教具,许多都可用自制的简单教具来完成,因此,在实验仪器不足的情况下,自制教具不仅有必要,而且有现实意义了。教师除了充分利用现有仪器,应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需要自制教具,同时还应该提倡、鼓励、组织学生自制教具,引导他们动脑筋想办法利用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简单材料、废旧、废弃的物品,制作物理课中需要的教具,在学生中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竞赛,这样,在使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我校是一所大型的农村中学,学生多,班级多,教学仪器严重不足,已配备的分组实验仪器是按每校13套配置,许多分组实验的开展都是四、五个人一组,能得到动手机会的学生少,多数学习稍差的学生在实验课上看实验,一堂实验课下来,收获很少。而且,许多演示实验用的仪器全校就只有1件,许多教师为做实验而不得不调课措开,在这种低水平的条件下谈课改,困难大,效果很差。通过对现行教材的研究,我们注意到,有些分组实验是可以用自制的教具来完成,如:《探究声音的产生》、《测平均速度》、《研究摩擦力》、《研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研究平面镜成像》、《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还有课本上设置的许多有趣实验、演示实验都可以用自制的教具来完成。本着这样的想法,也算是进行校本科研,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这几年中我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利用一点休息时间,自制了55种教具共140余件,部分教具到达了较高的水平,有一件获得市级教具制作竞赛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市级《小制作、小发明竞赛》,有一件教具《风力发电机模型》获得二等奖。在“人教版”物理教科书规定的近124个演示实验中,我制作的教具可用来完成53个。我校的分组、演示实验近几年来始终能正常开展,这与我做的工作有很大关系。

通过自制教具的创造活动,不仅能节省开支,解决教学仪器不足的问题,保证实验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教具的制作和使用,还具有以下好处:

1、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表明:自制教具的结构及使用方法简单,很直观,能帮助学师生领会、理解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使用自己自制的教具很熟练,很能够说明问题,产生的效果很好,有一些自制的教具比上级部门配置的仪器还好用,正像李政道教授所说的:“自己制作的教具,永远比买来的好。”

2、自制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在开展的课外科活动中,结合实验问题,鼓励学生就地取材,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动脑、动手做一做教具,学生成功时就会对物理科学产生兴趣,体会学好物理知识的好处,品尝创造发明的乐趣,就会产生爱学物理的想法,学习的主动性、求知欲就会加强。通过开展这些低成本的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开拓学生的眼界,扩大了知识面,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学生体会到生活、技术中的物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3、开展自制教具活动,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对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学,开发研究自制教具有着重要意义,这不仅可以改善实验教学的条件,而且对师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科技素质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都有好奇心,这是产生创新的内在动力。自制教具从设想开始到动手设计、制作定型,要经理思考、论证。从发现问题到设计出教具,师生的创新思维会得到培养,动手能力会得到提高。

作为物理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习,多作研究,就能制作出符合教学需要的教具,就能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所作为。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2011年秋季期 六麻初中 林江海

本学期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确定本年度教学工作重点为: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改变教育观念,加强课堂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管理,强化质量意识,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努力推进课程改革,结合新教材内容和我校学生实际,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灵活扎实地搞好教与学的实践活动,圆满完成了开学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现将本学期的物理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与新课程同行,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在课改新形式下,我校重视物理教师的岗位业务培训,加强了物理物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实现了“为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而教”的现代教育理念,增强物理教师的整体素质。

(1)组织物理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内容。

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为进一步转变广大物理教师的教育观念,把广大物理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我们利用周三下午以教研组的形式,加强物理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采用理论联系实际、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要求每位物理教师每天自学《走进新课程》一书中的一问,做好读书笔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人手一份,认真理解对照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每月记一次教育随笔,每节课后记教学后记。并经常交流,使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物理教师心中,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2)开展了“拜师带徒,青胜于蓝;互帮互学,齐头并进”活动、群体教研活动、物理教师基本功达标活动,提高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二、抓常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物理教研组除要求每周互听一节课的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每人一节课活动,作出了听课计划和具体时间安排,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了全面听课,同时还组织物理教师进行了评课活动,评比出优秀课堂教学进行校内展示。抓住课改实践的主要方面和着力点,在知识技能练习、课外作业布置、发散思维训练、质量检测等方面进一步进行有益尝试。(2)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习物理兴趣

我们特别重视实验教学,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探究实验我们都是尽力去做,同时还指导学生大力开展家庭小实验,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既加深了物理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3)优化课程结构,突出特长培养。

授课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计划,并根据学科特点,本学年继续组织开展了特色星期三活动,把每周三下午定为活动课时间,通过物理社团共开设4个活动班,使每位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己选择活动班,广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特长,还给学生的自主空间,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2011年秋季期九年级物理科组总结

本学期以来,我们物理科组在学校的领导下,经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改变教育观念,加强课堂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管理,强化质量意识,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努力推进课程改革,结合新教材内容和我校学生实际,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灵活扎实地搞好教与学的实践活动,圆满完成了开学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现将本学期的物理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现总结如下:

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组内老师互相听课。每位老师都上好一节研讨课。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教研组各位老师认真坚持作业全批全改。

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每两周安排两位老师开公开课,集体集中备课,并且每次课后都及时进行组内评课,组内相互研究、相互学习气氛好,相互帮助提高大。

加强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提高毕业班教学的质量,初中毕业班物理教学要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要求教师利用活动单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教学和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在新授课的同时,初三教师共同研究历届中考试卷,交流往届教学经验,从而明确方向,为今年提高物理中考成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我们初中物理组全体老师都有较强的责任心,积极主动的相互学习,所以我们组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每两周请两位老师开公开课,集体集中备课,除了备教学内容外,还备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年级组内可以说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交流备课情况和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到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正是因为大家精诚合作,物理科教学能正常进行并能完成各种工作计划。

科学故事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011年秋季期

六麻初中

林江海

教师在课内外,适时地向学生讲述科学故事,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科学家的工作、学习情况,了解科学发展到来龙去脉而且能培养学生对科学是兴趣和热情,能产生多方面的教育作用和效果。

一、增强学习兴趣

激发研究动机

由于科学故事本身具有的趣味性能强烈吸引学生,因而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讲述科学故事能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增强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兴趣。例如讲“浮力”时,教师若能结合讲“曹冲称象”的故事;讲“重力”时,若能结合讲“苹果落地”的故事就会改变课堂上枯燥烦闷的气氛,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感到生动具体,趣味盎然,并且课后印象深刻。

科学故事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由于它是特殊魅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促使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二、扩大知识领域

促进课外阅读

课外讲述科学故事,不受教学内容的限制,范围可以更广。它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领域、促进他们课外阅读和课外探索,是很有作用的。例如在晴朗的夜晚在校园和同学聊天时,可以给学生讲述“天狗吃月”的故事,科学家应用数学计算发现海王星的故事,“阿波罗” 载人飞船登月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通过课外阅读获得更多的天文知识。再如学校举办运动会时,存在一个运动员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如何获得最好成绩的问题,可以给学生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出发,教师给学生介绍“博弈论”、“运筹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军事、生产、体育比赛中的应用,进而鼓励他们阅读有关书刊,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

三、进行思想教育

增强爱国情感

在科学发展中,贯串着科学家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忘我工作、勇于探索的事迹。教师可从科学家工作学习中汲取引人注目,感人至深的情节,用故事的形式将给学生听。如华罗庚的父亲在杂货店里顽强自学,阿基米德吃饭洗澡时还在思考问题,法布尔如痴如迷地观察昆虫,伽里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落体实验,居里夫妇在破旧木棚里提炼镭,达尔文随“贝格尔”号环球科学考察,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等等。这些故事必将会给学生重要启迪和感召,不仅能激励学生珍惜时间学习,而且培养他们不计名利、锲而不舍、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个性品质,振奋他们追求真理、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献身科学的精神。特别是讲述我国古今科学故事,如指南车的传说,蔡伦造纸的故事,张衡制造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徐霞客不畏艰险考察祖国的山水,詹天佑修筑中国自己的第一条铁路,钱学生冲破美国重重阻扰返回祖国,邓家先隐名埋姓为我国原子科学事业贡献一生等等,还能唤起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激起他们报效祖国建设四化的决心和报负。

四、培养辩证观点

学习科学方法

篇3:初中物理自制教具案例

一、自制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 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理论的概括和创造思维。因此, 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作为初中物理最主要的目标之一。自制教具一般取材简便, 制作容易, 虽没有华丽的外表, 但实验的全部物理过程都能观察到, 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物理现象的本质。例如:用激光笔、量角器、平面镜、白纸、铅笔做光的反射, 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 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关系, 从而很容易地观察到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可见, 自制教具能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自制教具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中学阶段做光学实验时, 由于光学实验仪器比较精密、易碎, 教师在做实验前都会先讲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才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实验过程中, 学生也都小心翼翼, 生怕把仪器搞坏。学生处于被动实验状态,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受到了压制。以光的折射和全反射为例, 实验室提供的仪器是用激光发生器产生一束激光照射到半圆形玻璃砖上, 旋转平面镜和半圆形玻璃砖改变入射角。在操作的过程中, 用于反射激光的平面镜容易打碎, 半圆形玻璃砖没放置好的话, 容易掉到地上损坏, 这些都使得学生做实验时畏手畏脚, 不敢大胆尝试。而且激光发生器比较笨重, 不容易搬动。因此笔者对《光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进行了以下改进:

器材:有机玻璃板、激光笔、蓝墨水、电池

制作:该教具主要由有机玻璃板、激光笔制作而成。外框架用有机玻璃板制作, 刻一个半径12cm的圆槽, 让激光在该圆槽上随意旋转, 以改变入射角。用有机玻璃板作了一个圆形容器, 内部装入水 (滴入几滴蓝墨水) , 代替了原来的半圆形玻璃砖。圆形容器的后面刻了一个刻度盘, 标上角度值。

使用说明:激光头可任意旋转, 改变入射角。在转动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到全反射的条件以及在光疏介质光密介质中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关系。

创新之处:该实验装置轻便, 易携带, 用有机板做成的圆形容器代替光学玻璃砖, 不怕摔,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

三、学生自制教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增强创新意识

学生自制教具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到创造性地设计出新教具,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能力和思维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可以体验创造的无穷魅力, 从学习中体验, 在体验中学习。在《简谐运动的图像》一课中, 实验室提供的仪器是用沙摆演示简谐运动的图像, 上课教师演示时, 有个学生觉得演示完后, 图像不能竖起来, 学生看不见图像的形状, 而且沙子不好收拾。他提出能不能制作一个实验过程整洁、实验现象更明显的仪器来演示简谐运动的图像, 经过多次反复的设计方案和验证, 最终完成以下制作。

器材:激光笔1个、自制旋转镜1个、钢条1根、平面镜1个、小型电动机1个, 电池

制作:让钢条可以自由摆动且悬点固定;在钢条上粘一块平面镜, 同时激光射到振动钢条上的平面镜并反射到旋转镜上, 调节旋转镜的转速, 就可在屏上看到稳定的正余弦曲线。

创新之处:用光代替沙子描绘单摆的振动图象, 使图象更加简洁;利用旋转镜对光的反射, 使反射光线在水平方向匀速扫描, 代替用手匀速拉动硬纸板, 使图像更加准确;将图像显示在竖直屏 (墙壁等) 上, 更具可视性。

四、自制教具有助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教师自制教具是在深入理解教材, 充分了解学生, 精心备课的过程中, 发现现有实验仪器的不足, 从而萌发的一种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 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比如设计、取材及教具结构等等。制作、思考过程中, 可提高完善教师的专业素养, 体现着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教师用自作的教具来授课, 针对性强, 能有效突破教学上的重难点, 把知识点讲透, 学生也容易理解。所以, 教师经常制作教具可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实现师生素质和谐同步发展。

篇4:自制教具激活初中物理教学

一、体现在课堂上

1.自制教具,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走出困惑。使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能够进一步使物理知识充分地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让复杂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简单明了。

2.自制教具,增强演示效果,改善实验教学

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说:“一次演示实验所使用的材料越简单,学生越熟悉,就越想透彻地获得所验证的结果。”“实验的教育价值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自制的仪器,虽然经常出毛病,但它却会比用仔细调节好的仪器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二、体现在课外

1.自制教具,丰富学生课后生活,培养创造精神和科技意识

自制教具进行课堂实验不仅能收到很好的实验效果,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可以通过自制教具为主题进行自制教具的科技竞赛,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来进行物理实验,或者把生活中的废品变废为宝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等活动。然后经过组织评比把优秀的作品应用到我们的理科实验教学当中来,以此补充原有实验器材不足的状况。

2.自制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观察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豐富的想象、理论的概括和创造思维。自制教具和利用生活中常见材料进行教学活动,一般取材简便,制作容易,虽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更加有利于学生在自然的情况下进行观察。

3.自制教具,享受科学探究的快乐,培养科学方法

教师自制教具和利用生活中常见材料进行教学活动,在学校教学仪器和教具设备相对欠缺时,创造了许多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领悟到许多科学方法。由于生活中有大量可以用来进行教学和自制教具的材料,回到家后,学生也能学教师寻找一些常见材料进行制作和探究,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从材料选择、设计实验、分析、归纳、进行小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尝试用科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了许多科学方法。

总之,自制教具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师生共同动手制作教具,改变教与学的方式,突出事物间的本质联系,提高教学针对性,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优秀品质,还可开阔学生眼界、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推进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龙山学校)

篇5:初中物理自制教具案例

1、自制教具能充分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自制教具从设想开始到动手设计、制作、试用,最后定型,都要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论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创造地设计出新教具,师生的能力和思维都得到极大的发展,从中可体验到创造的无穷乐趣。

2、利用学生喜欢实验的特征,激发兴趣,促使“我爱学”。“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实验的热爱,组织好实验教学。根据教材要求和特点,精心组织教材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同时还要想方设法自制教具,增设一些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演示实验,努力使物理课节节有物。

3、自制教具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麦克斯韦说过“实验的教育价值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自制的仪器,虽然经常出毛病,但它却会比用仔细调节好的仪器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在中学实验室里教学仪器数量有限,使用一般都强调要按步骤操作,如果非正常损坏,则要赔偿,甚至罚款。因此,学生普遍存在害怕心理,使用时小心谨慎,不敢越雷池一步。学生处于被动实验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压制。而自制教具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损坏了可以再制作,这是商品仪器无法比拟的,它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学生通过自制的教具,能加深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如在“音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课后的小制作,小实验,就可以知道古代的编钟为什么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如我在讲大气压强时,取两个粗细差别不大的试管套起来,并在它们的间隙中倒进些水,当把两套着的试管忽而倒过来朝下时,学生会想到细试管要掉到地上,可是,细试管却徐徐上升,意外的结果有力地诱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开发实验器材,力争做到一物多用。如何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实验器材,让实验器材的性价比更高,这是新课改对实验老师提出的新课题。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开动脑筋,不断尝试将实验室里的器材加以组合或开发,可以让一个器材完成更多的实验探究。比如:试管,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试管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利用试管探究音调问题。用嘴对着空试管吹,让其发声,再在试管中加一些水,再对着试管口吹气,让学生去体会声音的不同,从而去感觉音调;在学习大气压强的时候,可以做“大小试管”的实验(图1),让学生体会大气压强的存在。在学习浮力的时候,可以利用试管制作浮沉子(图2)演示上浮、悬浮、下沉。还可以制作潜水艇模型演示潜水艇原理(图3);再如:激光笔和平面镜是用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我们还可以用它改变光传播路径的功能将桌面发生的微小形变加以放大(图4),使学生看的更清楚。以上实例说明其实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多思考、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开发更多的实验,让实验器材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1

图图1. 用身体做实验。身体是学生自身的物理实验资源,每个人都有且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通过切身的体验更能加深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可让学生用手摸自己发声时声带的振动;在学习杠杆的应用时,可让学生用手拿字典,感受费力杠杆省距离;在研究摩擦力的时候,可让学生两手心相对,感受两手滑动时摩擦力的存在。通过增加两手的压力,感受摩擦力的变化;学习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可让学生双手互相搓一搓,体会温度变化;学习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时,让学生吸气和呼气体会体积变化等等。实验简单,又加深印象,一举两得。

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大气压强的理解仅限于课本上的那几个实验,在这节教学中,我使用实验室中常见器材,设计制作了瓶“吹”气球实验,课堂演示收到相当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需要的器材:圆底烧瓶、彩色气球(未充气)、开水。

操作过程:

1、在烧瓶中加少量的开水,并立即将气球嘴倒套于烧瓶口颈。

2、将留在瓶外的气球其余部分全部塞进烧瓶内,注意气嘴仍应紧套在瓶口颈上。

3、随着烧瓶中开水冷却,可以看到在瓶内的气球被瓶逐渐被“吹”大起来了,气球鼓大甚至可紧贴于烧瓶内壁。

同学们先是惊讶于气球怎么给吹大了,然后就明白了,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效果非常好。

对身边的废旧物品进行合理利用,可以制作很多的物品实验器材,能解决很多问题。一个身边丢弃的饮料瓶,就可以制作探究声音的音调、演示光的直射、反射、折射现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演示力的作用效果、探究液体压强等等演示器材。一只铅笔头,就可以演示诸如压力和压强、杠杆等10余个演示实验。曾经有一次,一个学生用一个废弃的矿泉水瓶,给我演示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让我大为惊叹。

取一个玻璃瓶,配好一个插有玻璃管的胶塞。瓶内放入锌粒,倒入适量稀盐酸后,将瓶塞塞紧,把气球嘴套在瓶口的玻璃管上扎紧,不一会可看到气球被瓶内生成的氢气充起来,如图6.2-1所示。把充足氢气的气球从瓶口拿下来,再用线扎紧气球嘴,一松手,气球在空气的浮力作用下会飞向天空。

【注意事项】

将盐酸倒入瓶里时,注意不要把盐酸洒出瓶外或粘附在瓶口处。以免烧伤手和烧坏其他接触物。【编者提示】:

本自制教具可辅以“浮力”部分的物理实验教学。

例如:在演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我补充演示了这样一个实验:取一个大家常吃的大萝卜,中间拦腰一切,取其带根一半,中间挖空,然后将其用力按在一洁净的平底盘子里,这时,拎起萝卜根,会连盘子一起带起,用很大的力才能将它们分开,由于所用的材料极为简单(半个萝卜,一个盘子),又来自学生身边,学生深信不疑又极想弄清其中原因,教师趁机分析引导,使学生真正明确地认识到了大气压的存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2、增强演示效果,完善教学效果3、3、启迪思维,激励创新

6、自制教具,让物理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物理。

1、自制教具让学生感受物理就在身边

2、自制教具有利于体现物理课程理念。

3、自制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自制教具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5、自制教具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6、自制教具能补充教学仪器不足,不配套的问题。

纸对同学们来说是再普通再平常不过的,然而利用它却能做许多物理实验,你想体验一下探究的乐趣吗? 找一玻璃小球,将它放在纸上,迅速地拉动纸片,可看到玻璃小球保持静止,此实验可验证玻璃小球具有惯性。若慢慢地拉动纸片,可使玻璃小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因为玻璃小球受到了摩擦力作用,可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用纸做一个纸锅,加人适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过一段时间后,虽然水会沸腾,但纸锅却不会烧坏,这验证了水在沸腾时,虽吸热但温度却保持在沸点不变的结论。

同时,还可以用一张纸与装满水的杯子,可做水和纸不掉落的“覆杯”实验。做法:取茶杯一只,装满水,然后用硬纸片平压在玻璃杯口,用手按住把杯子倒置过来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改变杯子的杯口朝侧面,情况也是水不会洒出来,从而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朝各个方向都存在大气压强。

在杯子内放满大米,用手按紧,取一根筷子从手指的缝隙中用力慢慢地插入米中。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整个瓶子就会被提了起来。这就是利用摩擦力实现的筷子提米实验

当然,在生活中玩具人人都喜爱,很多玩具也是利用物理原理设计制作的。所以,玩具是一种难得的课程资源。玩具的开发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又一条基本途径。

以上介绍了利用身边的日常生活用品做实验的一些案例,这类实验可以称之为“低成本实验”。低成本实验不是一种解决仪器不足问题的无奈之举。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老师们仍然热衷于此,并且乐此不疲,就在于低成本实验充满着无穷的魅力:

① 将一个事先在瓶底转了一个小孔的洗发水瓶装满水,盖好瓶盖向学生展示,造成瓶子完好无损的假象,然后请一个学生上来帮忙举起瓶子,教师很随意的打开瓶盖,由于学生没有思想准备,看到水忽然从下面流出来,一定会有异常举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产生了新奇感;

篇6:自制物理实验教具的意义

自制教具的意义

物理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本方法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要求老师教学时要做大量的演示实验,还要求给学生创造条件进行课内和课外实验探究。但大多数农村学校实验器材和教具不能满足教学需要,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大胆创新,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自制教具,引导学生制作学具,并应用于实践,可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本人就自制教具在农村物理教学中的意义谈谈自己的见解和做法。

一、自制教具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情感好奇作为思维和兴趣的先导,是中学生思维上的一个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成功的起点。在教学中,利用自制教具适时适度地进行演示,有意识的创设好奇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述“物体的浮沉” 时,根据课程特点,我选择了大型饮料瓶、气球、金属体和棉线等制作了一个沉浮子演示器。新课开始,出示自制教具(学生惊讶:老师要干什么?)接着老师演示:一手托住瓶身并用力轻压,气球沉浮子下降,同时像玩魔术一样,另一只手加以指示,且口中念念有词:“上……下……”把学生带进一个神奇变幻的境界。顿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一起:老师真有这么大的本事?此时不失时机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物体的沉浮……。这样,利用自制教具创设好奇情景,因势利导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将有极大的帮助。

二、自制教具可以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 自制教具,让物理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物理。

篇7: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摘要】: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由于新课程物理实验数量的增多和教材内容的更新,现有教学仪器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学实践表明,广大师生积极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低成本的物理教具,在解决教学仪器不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抽象概念直观化、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关键词】: 物理教学 自制教具 现实意义 教学仪器 物理实验 培养创新精神 多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 新课程 抽象概念

【分类号】: 【正文快照】:

物理是以实验为研究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仪器(教具)是实验的物质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原有的仪器(教具)有一部分已不适应教材变化的需要,应该补充、更新。由于仪器(教具)的配置有一定的周期,根据教学实际自制教具就显得十分必

重要性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自制教具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关心社会、热爱自然的科学素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自制教具所取材料,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或一些废弃物,对这些物体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具有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爱护环境就在身边。

二、自制教具是师生创新的源泉

(一)自制教具,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教师的教学独创性

自制教具是教师在把握了深入理解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三者联系后的产物,是满足教学需要的工具,是教学效果的有效支撑和补充。自制教具中涵盖着很大创造因素,它在设计、取材、局部结构等方面都渗透着教师的心血,体现着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二)自制教具是引发学生直觉兴趣和创造动机的“导体”

教师在构思和制作教具过程中,就体现着教具使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符合教学的需要。同时自制教具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生动有趣,有利于消除学生在探究中的神秘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

能。学生的创作不再满足“欣赏”和“照搬”,而是“品头论足”甚至“百般挑剔”,想法创作,从而点燃了创新的欲望。

三、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激发兴趣——新课的导入

好奇作为思维和兴趣的先导,是中学生思维上的一个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成功的起点。在教学中,利用自制教具适时适度地进行演示,有意识的创设好奇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述“物体的浮沉” 时,根据课程特点,我选择了大型饮料瓶、气球、金属体和棉线等制作了一个沉浮子演示器。新课开始,出示自制教具(学生惊讶:老师要干什么?)接着老师演示:一手托住瓶身并用力轻压,气球沉浮子下降,同时像玩魔术一样,另一只手加以指示,且口中念念有词:“上……下……”把学生带进一个神奇变幻的境界。顿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一起:老师真有这么大的本事?此时不失时机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物体的沉浮……。这样,利用自制教具创设好奇情景,因势利导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将有极大的帮助。

(二)放大情景——更形象直观

演示实验主要是把要研究的现象展示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配合讲授或师生、生生讨论完成教学任务,它是一种最有效、最直观的教学手段。自制教具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对其研究的情景现象起着放大、直观的作用。

(三)扩大视野——变演示实验、小实验为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有资料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乐于接受老师采用实验的方法上课,并且 “也想做老师做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器材,只好作罢”。可见中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这需要的是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例如,我在“液化演示实验的改进”教学课后,鼓励学生课外收集材料,主动制作学具,共同探究液体的汽化以及气体的液化等实验,从而理解液化石油气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在教学中利用自制教具鼓励学生模仿、创新制作学具,注重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扩大了学生活动的视野。

(四)补充实验课程资源

通过实验能再现人类探索的漫长历程,认识人类探索的途径、方法和

结果。研究表明:中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常常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作为自然学科的探究更是如此。可是,在现今中学理科实验配备中,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教育理论的仪器设备并不多。新课程的综合性和生活化、整体化、情景化的特点为老师专研教材教法、潜心实验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有用心探索,悉心教研,制作更多、更精良、更实用的教具,以弥补现有教材和教具的不足,才能体现新教材、新课程的优势。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而所有物理实验的开展都离不开恰当、合适的实验器材,随着教学仪器配套与达标活动的开展,教学仪器日臻完善,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一方面教学仪器不可能一应俱全,特别是我们这些县级及乡级中学教学仪器尚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经常使用成套仪器进行教学也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和对物理产生高深莫测的神秘感,从而影响了学生物理的兴趣和信心,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如何充分发挥自制教具的作用,已成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对此进行了探索,认为其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收下几方面:

1、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对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只要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以满腔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物理课堂就会变得开放、活跃,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自然会倍增。

由于自制教具所用材料多自此学生的身边:一个杯、一只蛋、一把梳子、一个碟子„„,都可以成为自制教具的原材料,在教学中使用这些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制作的教具,用它们产生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让学生从“知”的环境中发现“未知”,学生会倍感亲切,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和学习兴趣,好象真理的发现者就是他们,自己成了学习物理的真正“主人”,从而不再觉得物理理论是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研究物理并不神秘。这样,对物理的神秘感破除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激起了,学好物理的信心也就树立起来,课堂上不再拘谨、胆怯,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开始敢于大胆发言,使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从而调动起了学习物理的积极主动性,特别是差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对物理有了积极的学习兴趣,也就变得爱学、好学、从而学得比较好了。

2、增强演示效果,完善教学效果

麦克斯韦说:一次演示实验所使用的材料越简单,学生越熟悉,就越想透彻地获得所验证的结果。虽然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投入的增长,使得各校的教学仪器日臻完善,但适时使用自制教具却能增强演示效果,起到意想不到的好作用。例如:在演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我补充演示了这样一个实验:取一个大家常吃的大萝卜,中间拦腰一切,取其带根一半,中间挖空,然后将其用力按在一洁净的平底盘子里,这时,拎起萝卜根,会连盘子一起带起,用很大的力才能将它们分开,由于所用的材料极为简单(半个萝卜,一个盘子),又来自学生身边,学生深信不疑又极想弄清其中原因,教师趁机分析引导,使学生真正明确地认识到了大气压的存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启迪思维,激励创新

初中学生年龄小,好观察,爱动手,而自制教具所用材料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寻找,因而老师演示使用后学生就会产生自己动手做一做的欲望,老师再予以适时激发引导,使学生产生“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的创造动机,激励学生发明创新,想方设法使教具变得更加完美、适用,这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用物理学的观点重新认识自己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和现象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例如在学习长度测量时组织学生制作了刻度尺,在初中物理总复习阶段再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应用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设计多功能刻度尺,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们设计出了装有小灯泡照明可在黑暗环境使用的刻度尺、装有凸透境既可测长度又有放大作用的刻度尺、在柔软绳子上带有刻度既能测直线距离又能测地图图上距离长度的刻度尺等多种方案,使学生开阔了思维;同时,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不但要亲自动手寻找合适的工具、材料,还要动脑考虑解决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如何使装置更恰当、合理,如何使产生的现象更清晰、明显,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积极的思维能力,及判断、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

4、前期操作,训练技能

不论老师还是学生自制的教具,一般制作都比较简易,例如用身边的物品制作的简易测力计、杠杆、验电器、电学实验用开关和灯座等,通常都是就地取材,易制易修,且可达到人手一个,因而在教学中使用时就不怕弄坏,在课堂与课下都可放心让学生去观察、触摸,甚至拆卸、重装,这样,可训练出学生熟练的实验技能,然后再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仪器进行实验,学生们有了前期的操作训练,实验时就会少出错,甚至不出错,顺利完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又训练了其实验能力,教学效果自然不错。

5、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勤俭意识

物理教具是用来做物理实验,帮助学生接受物理知识的辅助工具。因此,它的制作必须符合物理原理和科学理论,即教具必须既能反映出所要学习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物理理论,而它的制作自身又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理论,这就要求学生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把物理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践,然后在总结经验,检验、检查自制教具的合理性、科学性及不足,通过来回、反复反馈,既应用理论解决了实际问题,又用实践证明了理论的正确,从而培养了学生正确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

同时,在教具制作中,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如何变“废”为“宝”,利用生活中一些废弃物如小铁丝、废铁片、木材下脚料、用完的一次性针管(注意消毒)等,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教具,既节约了资金,降低了教育成本,又可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勤劳俭朴的优良品质,间接地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

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这种类似的

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6、自制教具,让物理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物理。

自制教具让物理实验更贴近于生活,拉近了物理实验和实际生活的距离。尽可能选用学生所熟悉的、简单的、常见的材料做物理实验,能使学生富有亲切感、新奇感、熟知感,重视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赞扬他们的创造、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天生好奇、好动、好玩、有极强的创造力和求知欲,平时对他们的小制作、小发明多加以鼓励和赞扬,是激发他们学习物理兴趣和创新意识的一种好方式。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多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或者和其他同学合作设计、动手做课外小实验。课外小实验自由度大,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改变条件,控制实验的进程,深刻感知实验现象。通过课外小实验1还能养成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掌握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总之,自制教具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师生共同动手制作教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优秀品质,还可开阔学生眼界、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对推进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广大师生大力开展。

二、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

1、自制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我们要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各类优秀人才,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正是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学校重理论教学、忽视实验教学,重知识灌输、忽视能力培养的现象相当普遍。

自制的教具、仪器一般都比较简单,其特点是就地取材、易制易修。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们在教学过程中大可以放心地让学生充分接触,因此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自制教具的过程是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制作,转化为实物、成果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和运用,更重要的

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自制教具的这种功能,是任何现成仪器所不具备和不能代替的。

2、自制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对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只要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以满腔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教学效果自然会倍增。实践证明自制教具中呈现出的新奇物理现象和成功的制作,能自然地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

麦克斯韦说过“实验的教育价值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自制的仪器,虽然经常出毛病,但它却会比用仔细调节好的仪器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在中学实验室里教学仪器数量有限,使用一般都强调要按步骤操作,如果非正常损坏,则要赔偿,甚至罚款。因此,学生普遍存在害怕心理,使用时小心谨慎,不敢越雷池一步。学生处于被动实验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受到了压制。而自制教具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损坏了可以再制作,这是商品仪器无法比拟的,它更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自制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勤俭意识

据统计,初中物理学科的160多种必备教仪中有60多种能用自制教具替代。如果能发动师生自制这些教具,就可以节省一笔可观的开支。目前,我市使用的沪粤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对一些常规的实验进行了简化,所需的自制教具较多。教师若不能利用自制教具,就难以达到教材对实验设计的要求。

自制教具已成为教学仪器的必要补充。在教具制作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如何变“废”为“宝”,利用生活中一些废弃物如饮料瓶、小铁丝、废铁片、木材下脚料、用完的一次性针管(注意消毒)等,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教具,既节约了资金,降低了教育成本,又可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勤劳俭朴的优良品质,还间接地对学生进行了价值观教育。

三、自制教具对落实新课标的价值

1、自制教具的使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情感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功能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用学生熟悉的材料组建的新结构来创设学习情境,学生能够从“知”的环境中发现“未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与当前面临的现实产生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他们在课堂上会表现出情绪兴奋、兴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产生这一效果的原因就在于自制教具所持有的“新、奇、疑”。这里的新并非是教具外观,而是指用学生熟悉的物品、材料组建的他们生活经验中少有的结构(也包括与教学场合的不协调)。比如在物理课堂上出现鸡蛋、易拉罐、饮料瓶、玩具等生活物品和材料时,场合的不协调会使学生们感到非常新异、兴奋;奇是指教具所呈现的物理现象是学生意想之外,比如鸡蛋放入浓盐水中浮起来,这是学生预先没有料到的,可谓奇意之所在;疑是指学生对所看到的现象一时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做出解释而产生的疑问,在他学习之前难以做出正确解释的,这便是疑意之所在。可见,自制教具及其实验所特有的“三要素”,从静和动两方面改善了课堂结构,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学习动机,更深层次地培养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情感。

2、自制教具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重要目标,而自制教具活动对达成这一目标所独有的教学功能,应该再度得以重视发挥。实际上,用生活中易得材料、物品或废旧材料充当实验器材或稍做简单加工制成教具、仪器,并应用于教学之中,这本身就是潜在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教育。由于学生熟悉教学所用的自制教具,其巧妙的设计、独到的构思,还将给学生以创造性的启发和激励,而其不完善、不理想之处又可促使学生产生“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的创造动机。特别是自制教具中蕴含的丰富的创新思路,无不潜移默化的启迪着学生。例如:用饮料瓶可以演示“大气压”、“液体压强特点”、“力的作用效果”、“帕斯卡桶裂实验装置”等等。这类自制教具从整体上反映出废物利用的创造思路,细微之处又各自不同地表现出“改变、更换、代替、放大”等创造思路。另外,利用生活中易得的材料或物品(如小皮球、乒乓球、橡皮筋、粉笔、纸张、文具等)做物理实验,体现了“重组、借用”等创造思路。更有意义的是,实验中借用的往往不是该种材料或物品的生活用途,而是某种物理属性。例如,可以借用硬币的形状、小皮球的弹性、直尺的绝缘性、鸡蛋的密度、泡沫的绝热性等,来做相关的物理实验。自制教具所体现的“一物多用、废物利用、借物它用”等思想,正是启迪智慧、开拓思路、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钥匙。

3、自制教具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使学生在愉悦的精神状态下学习和从事各项教育活动,要使学生的多项素质都得到培养,要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自制教具活动,不仅会使其猎奇、好动的自然属性得以调动和引导,而且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更会使学生在教具制作过程中经历失败的苦恼和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最终成功的喜悦。这对于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心理素质的增强,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提倡自制教具并不完全是针对实验条件而言的,是针对促进学生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的作用而言的。因此,自制教具应该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应成为被淡忘的“角色”。

篇8:初中物理自制教具案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做好一切有成效的工作的先决条件。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的时候, 他们的注意力往往较为集中, 他们会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自制教具中呈现出的奇妙的物理现象和制作上的成功, 能自然而然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学生一旦从实验中有所收获, 他们的兴趣就会更加稳定, 就会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继续攀登, 从而喜欢物理, 热爱科学。例如, “会自行滚动的易拉罐”是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的一个课外小实验。教材用单摆实验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而对于动能和弹性势能也可以相互转化只配了一幅插图, 并未用具体实验来演示。这样, 学生就不能透彻理解该知识点, 而这个课外实验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于是, 教师将课外实验变为课内实验,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会滚动的易拉罐, 做好后进行实验, 观察易拉罐的运动情况。当易拉罐在水平地面滚出后, 它会自动滚回来, 如此往返几次, 最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这一现象说明动能、弹性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实验效果十分明显。同时, 学生对易拉罐在运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机械能不断减小也有了充分的认识。这个实验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安全性好,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二、增强演示效果, 完善教学活动

物理中的演示实验是一种高效的直观教学方法, 它能刺激学生的感观, 启迪思维, 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自制教具能增强演示效果, 易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完善教学活动。例如, 在讲“气体的压强”这一课中的用马德堡半球实验演示证明大气压存在时, 教师补充演示了这样一个实验: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大萝卜, 用小刀从中间一切两半, 取带根的一半, 中间挖空, 然后用力将其按在一个干净的平底盘子里。这时, 用手拎起萝卜根, 学生发现盘子也被带起来了, 用较大的力才能将二者分开。此实验所用的材料极为简单, 半个萝卜、盘子来自学生身边, 学生会倍感亲切, 并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时, 教师趁势分析引导, 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 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激励创新, 培养科技意识

初中生年龄小、好奇心重, 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使用过自制教具后, 他们就会产生自己动手制作的想法。这时, 教师就可再根据实际情况, 鼓励学生改进创新, 想尽一切办法使教具变得更加适用、完美。例如, 在讲“物体的浮与沉”一课时, 不得不提到浮沉子。教师用普通饮料瓶、透明吸管、回形针等材料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吸管浮沉子。首先, 教师以魔术表演的形式演示吸管浮沉子的浮沉 (假装有特异功能, 一只手握瓶子, 另一只手指挥其浮沉) , 激发学生兴趣后再分发材料让他们制作出这样的一个浮沉子。事实证明,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制作出这样一个浮沉子。有的浮沉子放入水中后直接沉底, 还有的浮沉子露出水面的部分太多。针对这些问题, 教师适时加以点拨, 学生经过反复讨论和实验, 总结出以下改进方法:如果浮沉子沉入瓶底, 则剪取的吸管长度还要再长一些;如果浮沉子露出水面的部分太多, 可将吸管剪短一些或用手挤压吸管, 让其吸入一些水, 直到只有1mm~2mm露出水面即可。这个简单的自制教具实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四、节约开支, 培养勤俭意识

自制教具一般都是针对现有实验仪器的不足而设计制作的, 能为学校节约开支。近年来, 学校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充实物理实验室, 如果能动员师生利用身边的废弃材料自制一些教具, 就可以为学校节约一笔可观的开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教育学生眼勤、手勤, 时刻留意生活中的那些自制教具所需的废旧材料, 及时分类整理。另外, 在教具制作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变“废”为“宝”, 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如饮料瓶、易拉罐、废弃的海绵、小铁钉等, 制作出各式各样的教具。自制教具一方面可以节约开支, 降低教育成本, 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 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结束语

总之, 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师生共同动手设计、制作教具, 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 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技意识和勤俭意识, 值得广大师生大力开展。

参考文献

[1]闫正梅.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物理, 2013 (16) .

上一篇:圣诞的气息优秀作文下一篇:简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