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稿师徒结对新教师专业成长调查表

2024-04-25

用稿师徒结对新教师专业成长调查表(通用8篇)

篇1:用稿师徒结对新教师专业成长调查表

临朐县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专业成长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感谢您参与问卷调查,本调查问卷是为了解当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情况而编写,采用不计名填写形式,调查结果仅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资料,请您不要有所顾虑。请您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当前教育状况的理解作答,在最符合真实情况的选项上打“√”。真诚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您的基本情况

学历();是否师范类毕业();任教科目();任班主任()年;性别();获得荣誉或奖励:

①优秀班主任()次;②各类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次; ③论文、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获县级及其以上()篇;④发表论文等()篇;⑤班主任基本功、教学基本功比赛();⑥公开课()节

教育教学方面

1.您认为备课较难确定的是()

A、教学目标B、教学重点C、教学难点D、教学方法E、板书设计F、其他(自填)

2.您认为授课中较难把握的是()

A、教学时间B、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C、知识的连贯性D、教学重点、难点E、其他(自填)

3.您认为上好一堂课最关键的是()

A、学生的积极配合B、认真备好课C、教师授课的方法D、教师的知识底蕴 F、其他(自填)

4.您认为影响您教学效果的因素有()

A、自身工作态度B、自身的教学能力

C、学生素质D、班主任或其他教师的配合F、其他(自填)

5.对于课堂教学,您感到()

A、游刃有余B、基本胜任C、心里没底D、有些困难

6.您认为自己适应课程改革情况()

A、完全适应B、基本适应C、有一定差距D、不太适应

7.您是否在课后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A、有时会B、经常会C、每一节课后都会D、从不

教育管理方面

1.您愿意做班主任吗()

A、评职称需要B、服从学校安排C、不愿意D、积极争取

2.您是否经常进行安全、法纪方面的教育?()

A、经常教育B、偶尔说说C、很少教育D、没有

3、在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中,你的态度积极吗?

A、很积极B、一般C、只是布置让学生自己做D、很冷淡

4.对于任教班级学生发展的不良倾向,您会()

A、直接批评学生B、直接交给班主任或年级组长处理

C、与班主任或年级组长沟通后再做处理D、私下与学生交流

5、对学生不良现象(乱丢垃圾、男女关系过密、抽烟等),您会()

A、直接批评学生B、婉转地指出,加以教育C、不管不理

6.您认为学校需要实行班主任“师徒结对”吗()

A、需要 B、不需要 C、无所谓

科研方面

1.您对学校实行“师徒结对”的作用和效果()

A、完全否定 B、基本否定 C、基本肯定 D、完全肯定

2.您认为“师徒结对”多长时间最合适()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3.哪种听评课形式对你的帮助最大()

A、优秀教师和自己合作备课、听课、评课并研究改进

B、优秀教师听自己的课并点评

C、听、评骨干教师的课

D、听、评其他教师的课

4.现阶段希望的培训形式()

A、联系实际结合课例的教研培训B、专家结合实际的理论集中讲座

C、本学科优质课观摩D、听其他学校教师的课

专业成长方面

1.您阅读教育专业杂志的情况()

A、经常 B、比较经常 C、一般 D、不经常 E、从不看

2.您是否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3.您最喜欢的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方式是()

A、专家讲座 B、现场观摩交流 C、自学 D、学校培训

师德修养

1.您对当教师的看法()

A、喜欢当教师 B、不喜欢 C、一般 D、找工作难,暂时先就业

2.您认为您从事教师工作的追求是()

A、把学生培养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B、让学生能考个好成绩

C、实现自身价值D、没有什么追求

3.您认为工作中是否存压力()

A、没有压力,工作轻松B、感觉有压力,但能适应

C、压力很大,还可承受D、经常感到紧张、焦虑和畏惧

4.您认为自己会()

A、很快成熟,成为优秀教师B、需要经过一定的实践锻炼才能成熟

C、可能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D、工作一段时间可能会辞职

5.您经常关注()

A、工作责任B、获得他人的尊敬和好评

C、经济利益D、通过学习、工作促进自身不断发展

6.您个人职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A、特级教师B、教学骨干C、一个好教师 D、一名普通教师 E、学校行政F、教育系统干部

6.如果有机会转入其他公务员的行业,你的想法()

A、立刻转入他行B、有想法转走但得比较收入水平

C、没有转走的想法D、看是否有升迁的机会

7.在生活方面,您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A、经济收入 B、住房 C、家庭情感 D、工作压力

8.您工作中最苦恼的事(可多选)()

A、学生难教难管B、待遇低,收入少。

C、工作压力大,太累。D、工作时间太长,没有自己的时间。E、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F、很难得到同事的认可

G、很难得到领导的认可H、工作上很努力,但教学成绩还是不高。I、与同事关系不好处理J、与领导关系不好处理

K、与学生关系不好处理

有待斟酌

1.现阶段您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

A、具体的教学指导B、学生的配合C、经验传授D、生活上的关心

2.您评价一节课的标准是()

A、自我感觉好B、学生评价好C、完成了本节课教学内容

D、达到了授人以 “渔”的目的3.您喜欢的评课方式是()

A、肯定您的授课方法B、指出您授课中的不足

C、既肯定又指出不足D、对相关问题进行争论

4.教学中遇到困难,您经常会()

A、主动地向有经验的教师寻求帮助B、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

C、知难而退,不去理它

5.您认为向指导教师请教最大的困难是()

A、指导教师没有时间B、自己没有时间

C、指导教师借故推辞D、指导教师不理不睬

6.“自我关注”情况()

A、得到积极的教学评价 B、感到适合做教师

C、为专业人士所接受D、领导在场时好好表现

7.您觉得自己的课堂教学最让学生满意的是()

A、个人魅力 B、语言谈吐 C、教学艺术 D、板书设计

请您就学校在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方面的工作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或建议。

篇2:用稿师徒结对新教师专业成长调查表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更快地立足岗位,加快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我校将开展 碧湖小学教师成长“六个一”工程师徒结对工作,特制订此协议书,将有关责任作如下规定:

一、师傅徒弟要求。

师傅:

1、指导徒弟开展日常教学工作,对徒弟的备课、修改、教学反思与评课等 进行审阅,提出整改意见,每个月至少听徒弟一节课。

2、每一个学期至少为徒弟上一节课。

3、每学年带领徒弟一起做一个课题。

4、每学期指导徒弟完成至少一篇较高水平的论文。

5、每学期师徒共读一本教育类书籍。

6、每学年至少开展10次以上师徒活动,活动结束后对徒弟的工作态度和水平进行一次评价。

徒弟:

1、在师傅的指导下开展日常教学工作,主动把备课、修改、教学反思与评 课等,交师傅审阅指导,虚心听取师傅的意见,并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每月至少上一节课邀请师傅指导

2、每学期至少听师傅一节示范课。

3、在师傅的指导下每学年至少完成一个课题。

4、在师傅的指导下每学期完成一篇较高水平的论文、案例等。

5、每学期师徒共读一本教育类书籍。

6、每学年至少开展10次以上师徒活动,做好记录,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水平进行一次总结。

二、评价

通过展示学习成果,建立师徒交流档案,及时记录结对期间的表现及成果; 举行汇报课,课例实践研究等形式总结学习成果。师徒进行捆绑式评价,期末根据双方所取得的成果与档案材料,评出优秀结队师徒,给予奖励。

结对双方签名

师傅:徒弟:

篇3:用稿师徒结对新教师专业成长调查表

“师徒互助机制”实质上就是“青蓝互助机制”。它和过去我们所说的师带徒制度、导师制等相近, 只不过“师徒互助机制”是把师徒双方都作为发展的主体, 通过师徒双方正式的教育教学研究行动和涉及工作、生活的非正式交流以及优秀教师文化的建立和优质资源的共享, 实现师徒互助和师徒互促基础上的共同发展, 从而达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蓝成于青而利于青”的效果。

一、建立师徒互助机制的意义

师徒互助机制是整体加快和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 具有深远的意义。具体体现在:

1.“青蓝互助机制”是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师徒帮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以“传帮带”为主要内容的青蓝工程就成为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策略。的确, 新入职教师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新工作岗位的适应, 学习期间的理论如何应用于工作实践……师徒互助机制有助于青年教师加快角色转换, 缩短岗位适应期和成熟期, 促进青年教师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教育教学岗位的基本要求, 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因此, 师徒互助机制的建立十分必要。

2.“青蓝互助机制”也是“名师示范和发展工程”。

“青蓝互助机制”不仅是青年教师的希望工程, 也是“名师示范和发展工程”。青蓝互助活动为名优教师施展自己的才华, 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和人生价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

3.“青蓝互助机制”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和学校办学声誉的提升。

教师的发展决定学校的发展, 教师的质量决定教育教学的质量。“青蓝互助机制”给名优教师和青年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和充分交流的平台, 使青年教师与名优教师在知识水平、教学经验、综合能力等方面相互渗透, 互为补充, 共同提高, 是成就学校骨干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摇篮。一支优秀教师队伍的打造, 必定对一所学校的办学声誉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师徒互助机制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1.成就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高起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就曾谈到:在教学中遇到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 经老教师一点拨, 就有豁然开朗之感。的确, 现实中有的青年教师即使是研究生毕业, 即使在大学里系统地学到了一些知识, 到了教育教学实践中依然有很多困惑。“师徒互助机制”让青年教师从一踏进工作岗位就幸运地拥有了教学和管理双导师, 使其面对崭新的工作任务时不会忐忑无助, 面对棘手的问题时不再是孤军奋战。相反, 他们从起步阶段便从师傅那里获得了科学有效的引领和指导, 以至于在教材的处理、资料的收集、课堂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的引导、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家长的交流沟通等诸多方面, 均能尽快进入角色, 很快适应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要求, 通过自身努力和博采众长, 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自信心都能处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 有助于自我激励和后续的自我发展。

2.有利于创建学校的合作共享文化。

在一般学校里, 最常见的教师文化是个人的、目前取向和保守的教学文化, 这不论是对那些正处在建立专业自信过程中的新教师, 还是对那些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 但仍需不断寻求专业发展的老教师, 都是一种障碍, 无助于教学向更深层面探索、向更高标准看齐。教师不断追求教学的卓越必然依赖于合作共享的教师文化, 合作的教师文化基于教师之间的开放、互信与支持。而师徒互助机制能使经验丰富的名优教师乐意把自己的教学专长奉献出来, 供青年教师观摩和分享, 新教师也因此获得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同时, 师徒互助机制也促成了良好同事关系的建立, 使教师之间能够在知识和信息上充分交流, 共同分享, 在思想、信念、态度等方面相互影响, 从而构建了以教师的教学和发展需要为基础的、以教师自主和自愿为前提的自然合作共享的教师文化。这种文化对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持续成长将产生重要影响。

3.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以辽宁省实验学校的青蓝互助活动为例, 青年教师入职后工作量都比较少, 在教学进度和课表编排上我们会适当调整, 使他们每天都有时间走进师傅的课堂, 观看师傅如何实施教育教学。听后可以及时与师傅探究为什么这样设计, 为什么这样处理, 课前设计和教学目标达成有无不合之处, 原因何在……这样做不是为了单纯的模仿, 而是通过师傅的智慧引领, 建立一种“学习—研究—实践—再学习—再研究—再实践”的成长模式, 从而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师傅每周也要走进徒弟的课堂, 听后让徒弟先反思自己的教学, 之后结合课堂实际指导其进行教学改进, 不仅是备课和上课、作业设计和批改、命题、学生工作、班级管理等, 有时细致到教师课堂上肢体语言的运用、教学语言的锤炼、个别学生的关注指导等。可以说, 师傅对徒弟的指导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大大减少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弯路, 缩短了新教师的成熟周期, 成就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4.推进了名优教师的专业成长。

师徒互助不仅对新教师有促进作用, 对优秀教师同样也有促进作用。很多教师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或遇到高原期, 或遇到职业倦怠,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赋予他们新的责任。师徒互助机制让优秀教师在履行责任时意识到自己过去没有发现的问题, 迫使他们去思考, 去探索。同时, 机制中的捆绑评价, 如青蓝互助展示活动中徒弟上课、师傅评课策略, 师傅教育教学面向徒弟的全面开放等, 都会给师傅带来学习和发展的动力。师傅必须要坚持学习, 及时更新观念, 做到与时俱进。青年教师身上也有许多可贵的东西, 如学科知识的新鲜程度,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计算机、外语能力以及跨学科能力都比较强, 由于年龄上的优势跟学生更容易亲近等。师徒结对也为师傅提供了一种学习的“场”, 在相互学习和切磋中, 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了新的飞跃。

5.有助于教师梯队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提高质量成为世界教育永恒的主题, 而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的质量。因此, 师资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教师梯队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辽宁省实验学校借助师徒互助机制创建了合作教师文化和《教师梯次发展目标》, 引领教师成长。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 学校最大限度地发掘校内外名优教师资源。青年教师有师傅, 名优教师既做青年教师的师傅, 又拥有自己的专业导师。师徒互助机制在形式、期限、性质、内容、要求、管理办法、考核机制等方面, 都具有灵活性与多样性, 成为现代学校管理中有利于教师梯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帮助学校打造了一支结构层次化、实践专业化、发展可持续化的教师队伍, 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有利于学校优秀文化的传承。

对于新教师来说, 不仅需要快速提升教育教学技能, 还需要尽快融入学校优秀的文化中, 喜欢这个团队, 热爱自己的工作。他们初入工作岗位, 跟什么样的人, 就决定了他们学什么样的人, 有怎样的工作状态。师傅是学校里的优秀教师, 他们身上体现着学校优秀的教风和光荣的传统, 蕴含着宝贵的文化教育资源。借助师徒关系, 通过师傅对徒弟指导过程中的潜移默化, 能使学校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

三、师徒互助机制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

师徒互助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 需要具备以下前提条件。

1.建立师徒互助新观念。

传统的师徒概念就是师傅把自己掌握的技艺本领传给徒弟, 但现代的师傅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一个教学技艺的传授和继承问题, 更要在不妨碍其专业自主和个性发展的前提下, 帮助青年教师提升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自己的榜样力量影响青年教师敬业、爱生和奉献;同时以师表之风范传承学校的优秀文化, 从整体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另外, 师徒之间不是单一方向的学习, 向青年教师学习也是师徒互助中的重要内容。虽然师徒双方可能在资历、年龄、教学经验等方面有差距, 但在专业地位上他们是平等的。可以说, 现代的师徒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中的双主体, 具有平等交流的权利和发展机会, 他们需要在平等、互助的自然合作文化中互学、互助、互补, 最终实现共进。

2.建立师徒双确认制。

名师出高徒。要带出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 首先要选好“师傅”。学校科学规定带教者的带教素质, 带教人选要符合素质要求, 教师自愿申报, 学校审核确认, 使其在有高度认同感的前提下带教。其次, 学校建立了带教者培训与支援机制, 以有助于互助活动的开展。此外, 新教师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指导教师。最后, 要在充分尊重结对双方意愿的基础上, 通过正规签约仪式结成互助对子, 开展有效的互助活动。为了避免“点对点”带教的局限, 还要将年轻教师团队放在学科和行政团队中集体“带教”, 以保证青年教师的个性发展,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师徒的共同成长。

3.制定明确的互助目标。

要想使师徒互助机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必须建立明确的师徒互助目标。一方面, 学校要从系统论、工程论的角度出发, 制订详尽的“青蓝互助”规划方案, 明确青蓝教师专业发展的总目标以及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 从个性化成长的角度, 师徒双方进行三年自我发展规划的设计, 协商确定阶段发展目标和具体的互助计划。科学的“青蓝工程”规划方案和目标的制定, 使师徒互助效果得到了有效保障。

4.拥有互助的时间保障。

许多新教师刚参加工作时没有适应期, 工作量往往和老教师一样, 以致过早地“淹没”在琐碎的工作中, 无法求实、求精地教学;而指导教师也由于教学任务繁重, 指导上难免敷衍。日本教师研修制度中明确规定, 初任教师和指导教师的课时量和工作量可以适当有所减少, 减少部分由辅导教师来分担。英国则规定, 初任教师享有国家所授权的支持和指导, 减少“10%课时数和减轻职责”。国内也有很多人呼吁为提高带教效果应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所以, 学校就应该考虑适当减少师徒双方的工作量, 给新教师一定的研修时间, 给老教师充足的指导时间, 从而保障师徒互助的有效性。

5.注重师徒互助评价机制的建立。

现实中, 为什么有的学校青蓝工程没有实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 更缺乏过程的管理和评价, 致使青蓝工程流于形式, 互助目标责任得不到有效落实。因此, 为了保障师徒互助活动的有效开展, 学校需要设计严谨的“师徒互助”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 将师徒互助情况纳入教师的年度发展性评价、职称评定、评优选先的条件。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综合评价激励, 让“青蓝工程”开花结果。同时要特别注重学习互助过程的扎实推进, 注重进行过程的管理和评价, 过程落到实处, 结果才能自然生成。

6.定期进行总结展示和分享。

为使师徒产生不竭的互助动力, 需定期开展师徒互助情况的总结和分享。可以通过互听常态课进行周分享, 还可以通过青年教师月邀请课进行月分享, 通过青蓝互助展示活动进行学期分享, 通过互助成长交流进行学年总结等。

总之, “师徒互助机制”更好地融洽了教师之间的关系, 在师徒之间架起了一座心桥, 打通了师徒专业发展的通道, 让每一个渴求专业成长的教师在传承、促进过程中深深领悟了学校教育的本质, 从而把个人成长融入到学校和教育发展的宏阔背景中去, 推进了教师、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

摘要:师徒互助机制为青年教师和名优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交流共享平台, 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本文从建立师徒互助机制的意义、师徒互助机制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师徒互助机制作用有效发挥的前提条件三个方面论述师徒互助机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师徒互助,教师专业成长,有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贻复, 张徐顺.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谈“以老带新”[J].人民教育, 1985 (9) .

[2]郑琰.青怎样出于蓝[J].基础教育课程, 2006 (32) .

[3]苏军.经典“师徒制”模式受挑战[J]内蒙古教育, 2011 (9) .

[4]陈海凡.初任教师的入职引导制度:以日英为例[C]未发表硕士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35) .

篇4:校企师徒结对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校企合作 师徒结对 专业化成长

“校企师徒结对”不同于传统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期间临时性的师徒关系,它是一种更稳定、更长远的结对关系,并且通过学校层面签订师徒结对协议、颁发聘书予以确认,师徒结对活动的机制更趋于常规化,内容涉及课程教学、专业建设、技术指导、创新实践等各方面。

一、校企师徒结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价值分析

(一)开展校企师徒结对是职业教育对接企业需求的“催化剂”

从教育的起源来说,职业教育发轫于企业员工培训,因而职业教育主动对接企业需求、职业学校教师扎根企业拜师学艺,正是职业教育在本质上的一种回归;而从教育的发展来说,与普通教育的相对独立不同,职业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职业教育只有时刻保持与企业、行业、产业的密切联系,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因而,通过“校企师徒结对”推动大量的一线教师到企业拜师学艺、顶岗实践,必然能够有效地扩大、密切校企联系,也更有益于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乃至融合。校企之间良性的互动和融合,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开展校企师徒结对是职校教师优化企业实践的“稳压器”

事实上,近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要求下,大多数中职学校已经建立起了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培养培训的制度和体系,但是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不少中职学校的教师下企业实践往往安排在暑期进行,其应付任务的痕迹明显,至少呈现出三大弊端:首先,几乎都是短期行为,没有延伸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其次,在实践企业、指导师傅的选择上,往往呈现较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整个下企业实践显得十分盲目;第三,在实践内容方面,几乎都是依据企业的安排,缺乏自主意识,更没有系统化、长效化的构想和设计。

传统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其存在的随机性、偶然性、盲目性,导致实际的成效并不明显,而采用校企师徒结对式的下企业实践培养由于其规划性、系统性、针对性,使得下企业实践的成效更加长远且稳定。

(三)开展校企师徒结对是职校教师跻身技术前沿的“孵化器”

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系统的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模式,因而职校教师走的几乎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成长路径。所以,若想我们的职校教师昂首阔步走在技术的前沿领域,若想我们的职校学生游刃有余于职场的千锤百炼,必须借力于“校企师徒结对”,求索于企业实践中,从而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四)开展校企师徒结对是职业学校提升师资水平的“试金石”

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成长为专业技术领域的行家里手,在校企师徒结对的学习中,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革新、项目开发等工作,并且应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通过“校企师徒结对”,职业学校的老师需要从“学徒”成长为技术上独当一面的技师,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

二、校企师徒结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解析

(一)整体规划是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基本保障

首先,学校应将校企师徒结对定位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必须建立由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室、专业部、实训处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专业教师校企师徒结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通过学校全体教师会议、教研组长会议、专业教师会议等形式宣传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目的和意义,定期组织校内交流活动,在校内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其次,学校必须制定出台相应的活动方案和实施办法,如制定《关于建立开放式、跨界性的教师‘技术成长团队暨校企协作式授课的实施办法》《校企师徒结对工作暂行条例》等制度,就参与师徒结对的专业范围、结对师傅的要求、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内容等相关情况进行明确规定。同时,结合活动方案和实施办法的要求,每学期制订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活动计划,指导推进活动开展。

再次,学校将师徒结对纳入学期教师绩效工资考核以及专业教师继续教育范畴,作为专业教师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先进评比、专业带头人选拔、出国培训与教学骨干推荐的重要参考条件。

(二)导师遴选是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关键举措

在开展校企师徒结对过程中,师徒对应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一般稳定期是1~3年,只有稳定的师徒结对关系,才能保证指导内容的长效性和深入性,也才可能形成有价值的成果。也因为如此,企业导师的遴选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企业导师应该具有一定资质。如学校开展校企师徒结对对企业导师明确如下要求:参与结对的企业师傅应当是企业、行业中的专家能手,一般至少应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并在该行业工作满五年及以上。此外还应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条:行业中的领军人物,在同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企业内公认的技术骨干,具有工程师及以上的技术职称,具有高级工及以上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其次,企业导师来源应有一定的方向。一般来说,学校可以允许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自行选择结对的企业导师,但对于那些之前很少接触企业的专业老师,应该提供一定的平台和资源库。比如,学校在2006年发起成立“平湖市校企合作研究会”,2012年升格为“平湖市校企合作促进会”,目前有会员单位42家,主要是平湖市机械、光机电、服装、箱包四大支柱产业的骨干企业,专业老师可以从这些会员单位中寻求结对的技术导师;此外,学校还是“嘉兴港区石油化工协会”“平湖市服装行业协会”“平湖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平湖市五金紧固件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依靠行业协会与更多的企业单位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拓宽教师培养培训的资源和范围。

再次,学校层面应积极固化校企师徒结对关系。学校应在每学年初,通过组织“校企师徒结对启动仪式”等活动,邀请专业教师的企业技术导师来校,并由学校出面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导师签订结对协议,由学校出面颁发聘书,以强化企业技术导师的身份认同感。此外,学校还应积极与企业技术导师所在企业联系沟通,争取企业的支持,在安排技术导师来校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或接纳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等方面提供便利。

(三)规范活动是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根本命脉

首先,常效化的活动时间。一方面,学校要求结对教师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在每年暑期赴导师所在企业实习10~20天。此外,要求每个“师徒对”每月至少活动一次,可以是企业技术导师来校与结对的专业教师开展实践技能指导或个别交流,也可以是结对的专业教师去企业技术导师处学习实践。

其次,互动型的活动形式。在互动型的校企师徒结对活动中,学校专业教师既可以获得来自企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企业技术导师来校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开展技术指导、课程教学,能够帮助专业教师充分挖掘校内教学设备的使用效能,体验充满企业元素的专业教学。

再次,专题性的活动内容。学校要求每个“师徒对”以学期为单位,确定本学期的重点研究或学习方向,可以在课题研究、技术案例、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有侧重点地进行研讨。校企师徒对的活动专题,必须与学校科研项目相结合,即带着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结对活动;必须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以充实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专业教学模式,提高专业教学实效;必须与学校专业发展相结合,以进一步储备学校专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并为学校的专业发展提供富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必须与自身专业发展相结合,着力提高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拓展专业外延。

(四)绩效考核是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重要抓手

1.定量考核。学校要求每个师徒在每次开展活动后都要详细记录该次活动情况,内容涵盖活动时间、地点、主题、情况记载以及反思和体会。以学期为单位,每个师徒对上报本学期结对活动开展情况,汇总活动数量,每月活动不足一次的为不合格(详见表1)。

表1 校企师徒结对活动情况记录表

2.定性考核。学校组织进行效果检测,一方面检测专业教师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为以后工作提供改进的依据。一是进行即时性效果检测,即检测专业教师学会了哪些专业技能,掌握了哪些专业知识,了解了企业哪些情况等;二是进行持续性效果检测,即检测专业教师是否有了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比没有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教师进步快等;三是进行广泛性效果检测,即检测其他专业教师对挂职锻炼的看法,对学校专业建设、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毕业生职业能力、发展后劲的影响等。

三、校企师徒结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成效评析

(一)教师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

通过将近两年的校企师徒结对活动,学校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技能、职称结构、双师型比例等方面得到较大改善,教师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目前学校有平湖市名师2名,嘉兴市学科带头人4名,嘉兴市名师3人,嘉兴市名校长1人。2012年以来,学校不少专业教师在校企师徒结对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革新、项目开发等工作,并且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二)教师业务竞赛成绩突出

通过近两年的校企师徒结对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业务水平飞速提升,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能力竞赛、教学设计竞赛、创新作品大赛等赛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自2012年以来,学校仅数控加工技术、电子运行与控制、化学工艺、服装设计与工艺四个专业的教师就获得了30项省级以上竞赛成果。

(三)专业教育教学成果斐然

通过近两年的校企师徒结对活动,积极推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幅提高,教育教学成果斐然。

自2012年以来,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中职学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2012学年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成果20项、2013学年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成果12项。2012学年(2013年度),学校886名学生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单考单招)考试,上线822名,上线率达92.8%,上线人数名列嘉兴同类学校第一。机械(数控加工技术)、工美、化工、计算机、体育五个专业的上线率均达到100%,共有113名同学进入省各专业前100名。

【参考文献】

[1]中国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china.com.cn/,2010(3).

[2]孙泽平,田书芹.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2(4):105-107.

[3]韩秋黎,冯正良.“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发挥作用机制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11(1):57-61.

篇5:新教师师徒结对总结

我和杨晓康老师虽然不在同一所学校,在交流上有点不方便,但是,她总是能抽空来我学校,听我上课,并为我亲自上示范课,然后不厌其烦得和我一起讨论教材以及课堂上碰到的疑难问题,交流教学感受。对我课上的一些不足之处给予建议。当我遇到问题时,她总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

这两个月我成功地开了一节公开课,并且所教班级在历次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杨老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是她让我学到了以下几点重要的教学经验:

一、上课主要先抓备课,必须做到心中有纲,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法,又备学法,既备知识,又备能力。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我在备课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1、课前备课,做到“有备而来”。我认真阅读各种教科参考书,既备教材、教法,又备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内容,既要考虑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要考虑新知的横向衔接;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突破难点;既要体现出完整的教学过程,又要注意好各环节的过渡自然。并制作了各种有趣的教为课堂教学做好服务。

2、课中备课,灵活安排简单易操作的数学游戏活动。我通过游戏引入新课教学时,为了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我在实施教学的时候,总是尽量设计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游戏及活动,将教学内容层层铺开,把枯燥乏味的课堂变为生动有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玩中获得新知,通过反复的趣味操练来巩固所学新知。在活动中学生们都乐于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情感态度和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学效果良好。

3、课后备课,总结教学经验。每上完一单元,我都及时对该单元作出总结和反思,写出教后感,肯定本节课成功的地方,探讨该单元的不足之处,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二、认真上课,体现以人为本。《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便要求,历史课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词汇、句型的听说认读和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为此,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

1、巧设导入,培养兴趣。每节的教学我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洽在学习历史的氛围内。

2、图文结合,掌握新知。根据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运用实物教具、肢体语言来启发学生,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并借助动作、表情等手段掌握其义,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获取新知过程,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在遇到难解得题时,我不厌其烦,耐心教导学生认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培养他们认读的能力。在学习新知的同时,还适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

3、巩固新知,在完成了每节课的新授任务后,抓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游戏活动将教学内容层层铺开;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以简单易操作的趣味性、多样化游戏为主来实施教学,从而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机会,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他们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自学,不断积累知识。

由于本人在教学方面经验甚少,在教学的同时,时时虚心向资历深的教师请教,和我们办公室几个历史老师一起学习有关数学方面的教学教法,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扩大视野;经常上一些历史网站,更多地进行网络学习。在高老师的指点下,我收集了许多优秀教案,还看了一些历史优质课教学光盘,在模仿、琢磨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当然杨老师的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也都给予我很大的熏陶和感染。她工作热情很高,认真细致踏实,大胆干练,见多识广这些都永远值得我学习。杨老师经常的检查我的备课本、听课笔记以及作业批改等,我还有很多需要向师傅学习,以师傅为我的榜样,因为她的态度时刻影响着我,我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详案,设计教法,上好每一堂课,课后认真细致批改作业,进行辅导补差工作。

我感到师徒结对象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使我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总之,这两个月以来,在杨老师的悉心指导、栽培下,我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今后我要更加主动地、虚心地向她多学习,多请教,努力工作,积极创新,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为学校作出我应有的贡献!

师徒结对 徒弟阶段总结(十月)

彰武县蒙古族中学袁 丽 佳

篇6:新教师师徒结对总结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教师被社会所赋予的期望值很高。对于教师个人来说,繁重的课时量、来自教学和学生家长的压力,都使我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经验的缺乏,情况的生疏,往往会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陷入被动的窘境。

我很荣幸能成为邱磊老师的徒弟。宋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一切都让我感觉特别踏实。作为徒弟,我成了师徒结队活动中的一名受益者。一年来,我一直担任高三教学。邱老师对我非常关心,每次问他问题,如:怎样设计教学?课堂上要关注什么?如何复习?等等,他总会不厌其烦地向我说想法,总是倾囊相受,让我受益匪浅。他也非常谦虚,我每次对他说感谢时,他总是说:咱们是相互学习。

师徒结对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这也成为大多数徒弟向师傅学习的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这学期,师傅听了我好几堂课。每次,他都认真记录我的教学过程,在各方面(如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态、评价语,板书……)及时给我点评。在评课时对我的指导不仅表现在理论层面上,更是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环节中,甚至对学生的每一句评价语言都悉心琢磨,使我铭记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帮我发现了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他还根据我的教学内容将自己的设计也详细地向我讲解,有时还会模拟做我的“学生”,让我像给学生讲课一样讲一次。平时师傅在他的课中有什么好的举措,有什么难点或关键点,也都会及时地与我交流,使我的课堂尽可能地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真让我受益颇多。

我听师傅的课也有很大收获。宋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条理性强、思路清晰、很有自己的想法。他的课给人感觉从容不迫,特别容易理解,课堂气氛也很好!做到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发现物理的美,欣赏科学美并及时把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在生活中体会科学的奥秘。在多次听师傅课的过程中,我慢慢体味到了他思想的灵动,并且准确地把握住了每一节课的闪光之处,在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

通过这一年的师徒结对活动,我体会较深的是:就是在师徒共同教研中,让徒弟教学能力获得较大提高。下面我就从徒弟这个角度再具体谈谈我的收获:

1、如何正确看待听课?师傅告诉我听课可以帮助我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和平时一样,不必紧张。我们应放下包袱,富有激情,这样对学生的感染力就会更大。同时也让我寻找到了我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2、如何备课?因为我要在课前向师傅阐述备课的构思,所以备课时会特别注意课堂的教学设计。也就是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

3、要善于利用评课机会查找不足,做一个有心人。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在对某个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这样处理比较得当,但又不知其效果会如何,而我的师傅在听课时是可以从听者的角度来体会学生的反应情况和所取得的效果。这种感受师傅会在评课时及时地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作用,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4、听师傅的课我学到了什么?在听师傅的课的过程中我也有很大收获。邱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条理性强、思路清晰、有创新、课堂富有激情与活力。他的课给人感觉从容不迫,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如行云流水一般,水到渠成,课堂气氛也很好!在这样反反复复的学习过程中,我感悟到了宋老师课堂教学的真谛,对我以后的教学将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篇7:师徒结对 新教师发言稿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次机会代表“师徒结对”的新教师们在这里发言。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新老师向提供这样宝贵学习机会的校领导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以后工作中对我们进行悉心指导、耐心帮助的师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教师,这个称号一直都带着高尚而神秘的色彩,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无限的憧憬,能以这样的身份重新回到校园,始终使我兴奋不已。兴奋于我能拥有活力而单纯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伙伴,兴奋于我能在许多可爱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尽我绵薄之力,兴奋于我加入了一个光荣而富有人文关怀的集体„„但是,在教育事业中,光有热情和信仰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新教师,我们对教学理念认识的深度还不够,教学经验有待丰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模式有待创新„„此时的我们就像蹒跚学步的孩子,每一步都走得趔趔趄趄,需要大人的引导和帮助,很庆幸,学校给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每一位新教师都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师傅”,做我们的引路人,做我们的灯塔。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因此我们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以下几点,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具备强烈的责任感、进取心,树立勤奋、拼搏、奋斗精神。不断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师德修养,用爱心、诚心、耐心、信心、真心去教育学生。其次,不断加强学习,完善自我,时时处处不忘“充电”。做到多听课、多备课、多教研、多反思„„常听师傅和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他们优秀的教学方法,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真诚坦率地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勤于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经验、优化教学技能。虚心学习师傅在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进行教学互动和怎样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然后进行思考、总结、改进、成长和提高。通过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师傅的指点,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案、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更加突出。

篇8:用稿师徒结对新教师专业成长调查表

关键词 师徒结对 活动 促进 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18-02

学校的生命在于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要实现学校长盛不衰,关键的关键是要有一支结构合理、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所以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提高质量,充分发挥校园名师、研修班教师、骨干教师等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在其指导下,迅速适应并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造就一批在县、乡镇内有影响的学有特色、教有特色的名师,形成金字塔形教师队伍结构,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动态提升,以更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根据县人民政府安排部署,县总工会决定全县教育系统内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师徒结对活动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教学异样的风景线,让我们曾经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让我们给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教育提供了捷径,让我们大山旮兄也能感受到全省最优质的教育教学,让我们眼前忽然一亮,在教学中教学行为发生了质的改变……

一、立足课堂,扎实教研,名师支撑名校,名校成就名师

课堂效益是教育教学生命力,教研教导是课堂教学推进力,教师素养是学校发展原动力。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立足于课堂,不注重校本研修,那么就无从谈教育教学质量,也没办法谈办教育,更别说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所以能成为名校,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只有名教师才足以支撑一所名校,只有名师才‘能发展和成就学生。而名师的根基还是在课堂,立足课堂是我们永恒的日标。于是为提高教师素养,提升学校品位,我县以总工会“师徒结对活动”为契机,以“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理念为引领,扎实开展一二三工程。强化一种观念,即发展学生,成就教师;抓住两个重点,即细研教材,磨厉基本功;做好三项工作,即找准一个先导,寻找一个榜样,搭建一个平台。于是在县城关一完小举办了六节同课异构的教育教学观摩活动,上课教师由主要是博南镇的师傅来承担,全县的语文师傅和城关一完小的全体语文教师参与观摩。六位老师都上《陈嘉庚办学》。在这次研修活动中,我切切实实体会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魅力。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没有教学智慧,不能把控课堂,不能有机生成课堂,当一切成为模式化的时候,你的课堂也就失去了生命。因为其中有五节课的上课教师都是从网络中下载了课件后修改,教学方法Lj手段、教学过程都大同小异,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包办代替、速战速决:问题提出以后,要么让学生随便思考或“合作”一下,便迅速要求作答,不管学生说得如何,稍作甚至不做评价就公布答案;要么问题才说完,不待学生思考顺口说出答案,然后学生“是不是”“好不好”……在这缺乏生成性的“告诉式课堂”上,学生完全是在教师的“迫不及待”中被动学习的。只有陈义锦老师执教的《陈嘉庚办学》别出心裁,匠心独运。她将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对课文做了简单的导入后,提出几个目标明确、紧扣文本核心知识方法的主问题,引领学生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学生在主问题的引导和驱动下,在预习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学习文本,多元化思考,教师做个别指导,答疑解惑;学生讨论交流,向学习小组和全班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讨论、交流、汇报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倾听,不断反思,及时发现他人或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完善,也可以针对同一问题从其他角度进行发散和交流,从而实现课堂的开放化和学习交流的多元化、广泛化,也能实现对更多学生的关注。至今陈义锦老师上的《陈嘉庚办学》还在我的脑海中回荡,时刻提醒我,教学的实质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知识、获得方法、形成思维、培养能力、使他们能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后能实现自身价值,适应社会需求。

二、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汲取营养

“送教下乡”活动,是为了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最大限度发挥“城乡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是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学龄人口和教师供求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和谐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典型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改变了过去的教研指导方式,将教研重心下移,面向比较偏远的山区乡镇;到课堂上、师生中,了解农村学校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师课改中的困惑……整个活动中,教研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调研、教研与教师培训相结合,发挥典型教师传、帮、带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有效促进送教和受教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推动新的课程改革。

2012年的10月份的一个周末,由继续教育网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在县城关一完小举行,各乡镇的语文师傅和教研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城关一完小的万育贤老师上《孔子>,黄德卫老师也上《孔子》,赵慧萍老师上《月光下的启蒙》的第一课时,全国课堂教学竞赛第一名的获得者方茹老师上《月光下的启蒙》第一课时,全国课堂教学竞赛另一个第一名的获得者陈文老师上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一次听课,真的让我的内心非常震撼。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生活于课堂,常常感觉其中涌动着一种“力”,一种生命的力,让我的激情、梦想、创造活泼泼地喷发出来……越来越强烈地,有一种意念非常冲动地撞击着我的心灵:享受课堂。方茹老师和陈文老师都融入学生中间,主客不分,你说我辩,自在交流,不吐不快,其乐融融,分明感觉课中弥散着一种气氛,如同轻轻拂面的和风,如同似有若无的天籁,给人一种人性流淌的惬意,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生机;师生都融入文本了,心灵一起跳动了,在那一刻,自我、现实、一切的—切,都远远地遁去了,全身心被一种情感占据了,好像进入一种澄明之境,让人感动,让人沉静……这种久也不能散去的感觉,就是一种语文式的人文精神n巴。要把课上到这种状态,上到人的心里,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亲密对话。教师应先与 文本亲密接触,自己被打动了,人、文交融了,再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找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通道,营造自由对话的场景,让“我”融于“我们”之中。语文课是一种最自由的精神对话,是一种最需要自由的精神创造。最真的感情,是在自由的心境中流露出来的;人文的雨露,是在真诚的对话中浸润心田的。

上一篇:描写身体健康语句下一篇: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