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实词辨析

2024-05-21

高考复习实词辨析(精选6篇)

篇1:高考复习实词辨析

【考点精讲】

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②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③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辨析近义词常用以下四种方法: 1.结构分析比较法

通过对构成近义词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的分析,找出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 ①你这种想象是非常奇特的。

②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③他对着大海,上天下地地遐想个没完没了。

上例中的“想象、联想、遐想”是一组近义词,含有共同的语素“想”,都有“对不在眼前的事物用脑筋思索出它的形象”的意思,都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但由于它们的另一个语素不同,语素间的结构关系也不同,所以也就有了细微的差别。“想象”是联合式合成词,着重于想出事物的具体形象;“联想”是偏正式合成词,侧重于由别的人或事物而想起其它类似的人或事物;“遐想”则着重指比较悠远地去思索或想象。2.句中对照替换法

把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经过对比、分析和替换,找到它们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搭配关系以及词性、句法功能方面的差别。这种方法需要找一些或自造一些例句。例如: ①他们两个人正估计情况,交换意见.

②为了交流经验,互相提高,纺线也开展了竞赛.

为了找到“交换”与“交流”的差别,我们可以仿照这三句,试着给这两个词替换一些“交换”或“交流”的对象,则可以发现,“交换”一词主要与“实物、礼物、纪念品、资料、产品、眼光、俘虏”等具体名词相搭配,有时也与抽象名词“意见”等搭配;而“交流”则一般都与“思想、经验、文化、物资”等抽象名词相搭配。这样,我们也就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差别:“交换”着重于“互换”,即双方互相给予某种东西;而“交流”则着重于“对流”,即双方经常地互相流通或给予.由此可知,上例中的二词不能互换。3.运用反义词推究法

通过近义词的各自相应的反义词的不同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例如: ①敌人的退却是虚假的,要引我们上钩才是它们真正的企图。②你以为她拒绝我,是故意地虚伪么? 要辨析上例中的“虚假”与“虚伪”的细微差别,可通过它们的反义词来判断.“虚假”与“真实”构成反义词,着重于“假”,指情况与实际不相符合,多用于形容事物的内容、证据、情况、情节、因素、成分、成绩等较抽象的事物,有时也用于人的言行;而“虚伪”与“诚实”构成反义词,着重于“伪”,用于形容故意作假,不诚实,多指言语、行为、作风、态度、道德、品质等有关人的言行表现。应试思路: 此外,要多侧面多角度地仔细辨别,全面考虑,不可先入为主,主观臆断,信马由缰,凭想当然办事。要善于通过上述五点来选择突破口,灵活运用平时解题时积累的各种方法,准确、快速解题。

虚词使用的错误主要包括关联词语使用的错误和单个虚词使用的错误两个方面。(1)关联词语使用的错误

①错用关联词语。即没能很好地理解上下句的关系,把用于彼关系的关联词,用于此关系的句子之间。②滥用关联词语。一个句子如已有表示某一关系的词语,就不能再用表示这一关系的关联词语。如“„„的原因,是因为„„”的句子就是经常出现的这类错误。③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我们要记住一些经常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以免误用。④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一个复句,如果各分句主语相同,则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后;如果各分句的主语不同,则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前,否则就错。(2)单个虚词使用的错误

①介词使用错误。介词的主要作用是与后面的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等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但要注意有时多用了介词会导致缺少主语,少用误用会导致语意不清。②副词使用错误。副词的作用是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可作状语,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等,不作定语。这些都要注意。③助词使用错误。助词是附着在别的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起辅助作用,表示一些附加意义的词。包括结构助词“的、地、得、所”、时态助词“着、了、过”和语气助词“啊、呢、吗、啦”等。其语法特点,一是不作句子成分,二是最没有实在意义,三是除“所”外都读轻声。不能误用、混用。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虚词考查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其实掌握虚词的使用错误及修改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1)贪多滥用

所谓滥用,就是不该用的地方用了,造成语意不明。一般有关联词滥用、介词短语滥用、重复矛盾等几种错误。对于这一毛病,修改方法是把滥用的虚词删除。本品是用银花、连翘等中药配制而成,并且具有祛寒退热的功能。

此句前讲配制,后讲功能,两者之间并无语意上的并列关系,故“并且”这个关联词就滥用了。(2)苟简漏用

漏用就是少用,少用了虚词,会造成语意不完整或语病。这一类错误主要有单个虚词漏用、关联词语少用。对于这类毛病,修改的方法是把漏用的虚词补上。这种习性是动物长期求食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这个句子缺少了一个虚词“在”,没有词语与后面的“中”呼应,使得介词短语不完整。(3)搭配乱用

这一类错误主要有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和一些习惯性短语搭配错误。像这类习惯性短语搭配有:从„„出发,以„„为出发点(为主、为核心),从„„起,把„„看作,把„„作为,由„„组成,从„„中,在„„上等等。

对于这类毛病,修改的方法是选用配对正确的词来换掉配对不恰当的词。

只要你能在一小时内完成这篇两千字的文章,虽然够不上发表水平,也可以录用你。句中“虽然„„也”是不能搭配的,结合语境,在这里当选用“即使„„也”。(4)位置倒用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对于这类错误,我们的方法是: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各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前面。尽管他行车超过三十万公里,却从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

此句中关联词“尽管”放在句首导致这个句子缺少了主语,“他”应放在“尽管”之前。(5)易混误用

虚词中很多是属于易混虚词,对于易混虚词误用,我们的方法是辨。平时要对这些近义虚词特别当心,尽量分清它们细微的差别。

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这个句子因没有分清“再”与“又”的区别而误用了“再”。“再”与“又”尽管都表示一次又一次,但“再”表示的是动作还没有发生,是将来时态;“又”表示动作已完成,是完成时态。上述五种错误是虚词使用中的主要错误,如果我们对此能熟练掌握,那么对虚词的使用就不必再恐惧了。【典型例题】

1.(2013?北京卷)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创作而形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A.原形处置融化B.原型处治融化 C.原型处置熔化D.原形处治熔化

.(2013?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境悠远。

②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A.而是 点染 星汉 如梦如幻 B.总是 浸染 星云 如诗如画 C.却是 绘染 星光 诗意盎然 D.只是 渲染 星斗 诗意朦胧

.(2013?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家庭的____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____,人民苦不堪言。(3)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全体职工都____总经理罗阳献身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____打动。A.熏陶 青云直上 为„„而 B.熏染 青云直上 为„„而 C.熏陶 扶摇直上 为„„所 D.熏染 扶摇直上 为„„所

1.(13届烟台高三上期中测试)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市房管局加大了对乱喷涂、乱书写小广告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 了违法小广告蔓延反弹趋势,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做出了贡献。

②对于景区“井喷”式客流,各地假日办 游客高峰应急预案,交警、辅警、志愿者全力以赴保障旅游平稳运行。

③市文化局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为主要目标,加大了对文化市场重点领域的 力度。

A.遏制 启用 监督 B.遏制 启动 监管 C.遏止 启用 监管 D.遏止 启动 监督 【答案】B 【解析】遏制:制止,控制。遏止:用力阻止。启动:开始工作。启用:开始使用。监督:察看并督促。监管:监督并管理。

A.在刚刚召开的十八大中,“人民”一词出现频度之高,着眼民生的话题之多,都昭示了日后施政的重要方向。

B.时至今日,“酒鬼酒事件”浮出水面,而中国酒业协会当日下午更在官网发表申明称,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

C.山东汉子牛作涛在广州珠江边,目睹一名陌生女子落水后,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下水救人,不幸牺牲。他的这一英雄壮举令人荡气回肠,肃然起敬。

D.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豪车,住豪宅,一饭千金,却很少把钱用于公用事业。

3.(13届浙江温岭中学高三提优冲刺三)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在许多版权保护壁垒森严的国家,一旦发现用假冒奢侈品的人,轻则假冒品被没收,重则锒铛入狱,麻烦缠身。

B.儿时的我们率性天真,想哭就哭,不会在乎鼻涕流下来是不是美观;想笑就笑,不会去想咧开的嘴是不是很难看。

C.你跟他们说白,他们偏偏回答黑。明明大家都

篇2:高考复习实词辨析

第三案高考·练兵

1、、(10年山东卷)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戚,让人难以释怀。..

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

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D.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

【答案】D

【解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释怀”:①抒发情怀。②放心,无牵挂。文中应用“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古稀”指人七十岁,源于杜甫《曲江》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最小的82岁,应用“耄耋”,或者改为“已过古稀之年”。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2、、(10年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_______。这是一座_______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____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______的。

A.陵墓

B.陵寝点缀

虽然绝无仅有 独树一帜 独一无二 举世无双 镶嵌装饰装点即使固然尽管C.墓茔D.墓室

【答案】B

【解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陵墓:指帝王诸侯的坟墓,现多指领袖或先

烈的坟地,亦泛指坟墓。陵寝:古代帝王陵墓的宫殿寝庙,借指帝王陵墓。:墓茔:墓地,茔地。墓室:①犹墓庐;②犹墓穴。坟墓中放棺椁的处所。点缀: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镶嵌:①将一物体嵌在另一物体中;②比喻深深地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装饰:打扮,修饰;装潢;点缀,装点;指装饰品;犹夸饰。装点:装饰点缀;点缀品;张扬,夸大。虽然:即使如此;犹即使。即使: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固然:连词。①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②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尽管:①副词,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②〈方〉副词,老是;总是;③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独树一帜: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3、(09年北京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环境恶化的正

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的地方,现在只

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画

山水

A.遏制次序善于B.遏制秩序擅长

C.遏止秩序擅长D.遏止次序善于

【答案】B

【解析】近义实词可以从适用对象或范围、感情色彩、词义轻重、搭配习惯诸方面辨

析。遏制:重点是“制”,控制住/遏止:重点是“止”,使停止。显然,目前对于环境恶化只能控制还不能使其停止,排除C、D。善于:范围广/擅长:主要用于专业特长,如擅长绘画。画山水,应该选用“擅长。

4、、(09年湖北卷)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刚刚苏醒的大地上,袅袅炊烟弥漫开去,远处传来汪汪的狗吠声,一切显得那么静..

谧。[来源:Zxxk.Com]

B.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C.演讲是一种艺术。演讲中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

D.水面镶嵌在高峡深谷中,平滑得像绸缎一般,稍微抖一抖,波纹便荡漾起来,精致..

且迷人。

【答案】B

【解析】特立独行: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也泛指特

殊的,与众不同的。这里用来指历史,对象错误。

5、、(09年天津卷)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为:“信”是忠于原作,“达”

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

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偶然妄自尊大

B.解读偶然夜郎自大

C.解释偶尔妄自尊大

D.解读偶尔夜郎自大

【答案】C

【解析】“解释”与“解读”一组词语的区别就在于两个不同的词素;“释”

在对概念等做出诠释,而“读”多是对文字作主观认知上的处理;“偶然”和“偶尔”

都含有“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但“偶尔”常修饰动词,语境中修饰“飘落”,“偶然”常修饰名词;“妄自尊大”和“夜郎自大”都是“狂妄的自高自大”的意思,但是“夜郎自大”常以名词的性质出现,一般不作谓语,而“狂妄自大”作形容词,在语境中作谓语。

6、、(09年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况且荣誉B.国事何况名誉

C.国是何况名誉D.国事况且荣誉

【答案】C

【解析】运用搭配法和括词造句法选用词语,比较好。如:共商国是/国事访问;况

且„„还/“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不能;荣誉称号/名誉侵权。

7、(09年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______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

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______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

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______显得犀利有

余,老练不够。

A.感受依托未免B.感触依附未免

C.感触依托不免D.感受依附不免

【答案】C

【解析】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思想

情绪;感触侧重思想情绪。依附:附着,依赖依靠。依托:依靠。依托侧重有所凭借,借托。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 :副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科尔曼年轻气盛” 正是“老练不够”的原因。此处是对科尔曼作客观评价,没有批

评的语气。

8、(09年江西卷)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

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答案】B

【解析】A项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不能用来直接形容人。C项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感情色彩不对。D项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临:面对。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句子是指演讲者思想的高度,不是“占据的地势

非常有利”。

9、(08年北京卷)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来源:学|科|网Z|X|X|K]

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成,稍稍倾斜地平置于长

方形基座上。四周的石砌边缘内,着匀称的海滨卵石。碑石“耳”字形,有如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

A.雕铺呈贴

B.塑铺像画

C.塑摆像贴

D.雕摆呈画

【答案】A

【解析】 雕: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塑:用泥土等可塑材料制成人物形象。

铺:把东西展开或摊平。摆:安放,排列。呈:具有(某种形式);呈现(某种颜色、状态)。像: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贴:把薄片状的东西粘在另一个东西上。画: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从语境上看,用A组词语最为恰当。

10、(08宁夏、海南)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

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注重学英语是好事,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有魅力的语言之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们自己应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某些人以能讲英语为荣,说话时夹上许多“洋文”,而母语的使用白字连篇,真是出尽“洋相”。

①总要②却是③更④但⑤随着答案①总要夹上②却是白字连篇③更应该④但同时⑤随着中国

解析做此类题,要注意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表达效果,注意关联词语的“暗示”

作用,如第一句,“„„是„„,„„也要„„”,分明是转折关系,所以“但”应加在“同

篇3:高考复习实词辨析

1. 载体与运载体

载体与运载体都有承载、运输的意思,与物质的运输有关。

不同的是:载体位于细胞膜上,其化学本质是一种蛋白质,一般是运输细胞所需要的离子、小分子,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过程中都需要载体。载体具有特异性,一般来说一种载体只能运输一种相应的分子或离子。运载体是基因工程中运载目的基因的工具,其突出特点是携带目的基因通过生物膜。常使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最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质粒是存在于细菌及酵母菌细胞中的小型的环状DNA分子。质粒也具有特异性,质粒与目的基因必须具有部分碱基序列相同,这样才能被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形成相同的粘性末端,从而使目的基因插入运载体。

2. 芽体与芽孢

芽体是出芽生殖中,由母体生出的小突起,芽体与母体形态结构相似,但体积较小。芽体在母体上生活一段时间,长大后从母体上分离脱落,成为能独立生活的新个体。芽体上又能长出小的芽体。水螅、酵母菌在条件适宜时常常进行出芽生殖,这种繁殖方式简单,繁殖速度快,使种群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占领生存空间,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芽孢不是繁殖形成的个体,而是具有芽孢的细菌在度过不良环境时的休眠体,一个细菌只能形成一个芽孢,在营养缺乏,恶劣的环境中,在细胞内形成芽孢。芽孢具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等能力。日常医疗卫生机构常用的消毒方法,如巴氏消毒、煮沸消毒、酒精消毒、来苏尔消毒等方法,均不能将其杀灭。如炭疽杆菌的芽孢污染的土壤,在20-30年后仍可在土壤中检测出相当数量具有感染力的芽孢,仍可引起放牧的牲畜发病、死亡,造成炭疽病流行。

3. 无丝分裂与二分裂

无丝分裂与二分裂都属于细胞分裂,分裂过程中都没有染色体的出现,都有DNA分子的复制,分裂后都形成了两个子细胞。但前者发生在真核生物高度分化的细胞中,如肾小管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而且分裂过程也不同,前者先分细胞核再分细胞质,而二分裂发生在原核生物中,先分细胞质再分细胞核。原核生物主要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4. 极体与极核

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动植物的雌性亲本产生的,所含染色体数都是本物种体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不同的是:极体是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伴随卵细胞产生的,最终退化消失。在生殖过程中不起作用;而极核位于植物胚珠内的囊胚中央的两个核,它的形成首先也是通过减数分裂,之后再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它的基因型与卵细胞相同,两个极核受精之后形成受精极核并发育成种子中的胚乳。

5. 胚囊与囊胚

胚囊是被子植物胚珠的重要部分,位于胚珠中心,呈膨大的囊状结构,共含8个细胞:即1个卵细胞、2个极核、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由植物的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大孢子,大孢子再经过3次有丝分裂形成8个细胞。

囊胚是动物个体发育中,受精卵经过卵裂形成的球状胚体,动物的胚胎移植一般在囊胚期进行,易获得成功。

6. 生长激素与生长因子

生长激素与生长因子都与生物的生长有关,是某些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生长激素是动物的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生理作用是促进动物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骼的生长。人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

生长因子是微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必需的,某些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必须从外界补充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包括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它们是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因而缺乏生长因子微生物将不能正常生长。

7. 夹膜与囊膜

夹膜是许多细菌细胞壁外围绕着的一层较厚的粘性、冻胶样的物质,由多糖构成,其作用是保护细菌,使其不被感染的动物的抵抗机制(如吞噬细胞)吞噬杀死。因而有荚膜的细菌不易被杀灭,没有荚膜的细菌容易杀灭。荚膜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没有荚膜或者荚膜丢失的细菌仍可存活。

囊膜是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SARS病毒、HIV病毒等在核衣壳外包绕的一层外膜,其成分主要是脂质、多糖、蛋白质,其中蛋白质具有特异性,囊膜也不是所有病毒都具有的结构。

8. 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对应的。

神经中枢是反射弧的一部分,主要对传入神经传来的兴奋进行分析综合处理,并发出相应的指令。通过传出神经支配效应器的活动。

联系:神经中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部分,是突起和胞体汇集的地方,在脊髓横切面上呈蝶形结构区域。

9. 渗透与扩散

渗透作用是水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而扩散是一种物质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物理运动。渗透一定是扩散,但扩散不一定是渗透。渗透作用的要点是:(1)跨膜(2)作用物质是溶剂分子(一般是液体);而扩散可以是气体分子。

1 0. 消化与氧化分解

消化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主要指人或动物体不能直接吸收的大分子物质,在酶的催化下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而氧化分解是在细胞内将有机物脱氢氧化或者加氧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1 1. 抗原与过敏原

抗原是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并与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具有大分子性、异物性、抗原性,抗原侵入机体后会引起人体发生免疫反应。

过敏原只会使有过敏反应的人(属于免疫异常)发生免疫反应,并且要再次接触过敏原才会引起过敏反应。

抗原侵入机体之后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而过敏原第一次接触有过敏反应的人时,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的粘膜细胞膜的表面。

1 2. 干扰素与抗生素

干扰素是由效应T细胞所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化学成分是糖蛋白,有抑制病毒侵染寄主细胞的作用,对所有病毒都能起作用,因而没有特异性,也对治疗癌症有一定的疗效。

而抗生素也称“抗菌素”,是一类具有特异性抑菌和杀菌作用的有机物。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现可人工合成。抗生素对病毒不起作用。

1 3. 密码子与外显子

相同点:外显子和密码子都与蛋白质合成有关。

密码子是m 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密码子共有64个,其中终止密码子3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密码子在m RNA上是连续的、不间隔的。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一个氨基酸有一个或几个密码子,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

外显子存在于DNA上,是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的编码区中能够编码蛋白质的碱基序列,其碱基数目往往成百上千。外显子在编码区中的排列是不连续的,被不能编码蛋白质的碱基序列———“内含子”隔开。不同基因所含外显子中的碱基数目是不一致的。

1 4. 非编码区与非编码序列

原核基因和真核基因都是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非编码区都是非编码序列,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也都是编码序列;而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由编码序列(外显子)和非编码序列(内含子)组成。非编码区一定是非编码序列,而非编码序列不一定都位于非编码区。

1 5. 无土栽培与植物组织培养

无土栽培是一种溶液培养法,用营养液代替土壤介质培养。培养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所有矿质元素,培养的一般是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是完整的植株。

而组织培养是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而再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其原理是依据细胞的全能性,固体培养基中除了含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外,还需加入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及蔗糖。

16.光合作用强度、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强度是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光合作用效率与光能利用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差异是比值中的分母不同。

光合作用效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

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能量/种植面积内所照射的光能。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套种、间种都能提高光能利用率,但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合理密植(考虑通气、增大叶面积)二者都能提高。

17.基因重组与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重组包括:(1)有性生殖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2)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基因连锁和互换。(3)基因工程中的DNA重组。

基因的自由组合特指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随机、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18.自生固氮微生物与自养微生物

自生固氮微生物是固氮微生物中的一类,指土壤中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微生物。

而自养微生物是从代谢的方式,就同化作用而言的,是指能够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无机物,转化合成复杂的有机物,并存储能量的过程,如硝化细菌、硫细菌等。自生固氮微生物与自养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比如圆褐固氮细菌是异养型,而蓝藻是自养型。

19.HIV与HLA

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是英文Human(人的)lmmunodeficiency(免疫缺陷)Virus(病毒)的缩写。HIV能攻击人的免疫系统,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HL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是Human(人的)Leucocyte(白细胞)Antigen(抗原)的缩写。每个人的白细胞表面都带有与别人不同的HLA,如果将别人的器官移植给病人,病人的免疫系统就能认出是(非己)而加以排斥,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经过器官移植成功的病人需要服用免疫排斥抑制剂。

20.单细胞蛋白与单克隆抗体

单细胞蛋白又叫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实质是单细胞微生物菌体,细胞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80%,比大豆、鱼、肉都要高。氨基酸组成齐全,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因为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快,通过发酵工程生产效率高。如今单细胞蛋白用于食品加工、饲料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单克隆抗体是指用单个B淋巴细胞在特定抗原刺激之后进行无性生殖形成的细胞群,所产生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单克隆抗体与普通抗体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目前人们已经将抗癌药物连接在单克隆抗体上,制成“生物导弹”,更有效地治疗癌症,而且不会杀伤正常的细胞。

篇4:高考文言实词复习有真味

一、一词多义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又如“爪牙”,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蚓无爪牙之利”的“爪牙”是用其本义;“祈父,予王之爪牙”(《诗经》),这里是用“爪牙”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士,是用其比喻义。

二、古今异义

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不相同的词,其词义演变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2)词义缩小。如“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后一意义不用了。

(3)词义转移。如:“偷”,古义是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4)词义弱化。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

(5)词义强化。如:“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6)感情色彩变化。如“爪牙”,古代是得力帮手之意,是褒义词,现在是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7)名称说法改变。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为“少”等。

(8)形同义异。如“相如前进缶”中的“前进”,句中是两个单音词,“走上前献上(缶)”,现代汉语是一个词,“向前方行进”的意思。

三、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中学课本里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这个范围。如“莫”,在“至莫夜月明”句里,“莫”是古字,“暮”是今字,词义应按“暮”解。因此,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对正确理解文言文的词句意义,关系很大。

四、偏义复词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1)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句中的“异同”用义偏在“异”,不在“同”。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例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要区别出来。如《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不相从许”中说“专由”,就是说“自专”或“自由”,“从许”即是“相从”“相许”,此为同义复词。

阅读时,遇到偏义复词,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什么语素表示词义,什么语素只起陪衬作用,然后予以正确的解释。

五、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的活用。①活用为一般动词。如:左右欲刃相如。②名词作状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③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名词带宾语,且这个名词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④名词的意动用法。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2)动词的活用。①活用为名词。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②动词的使动用法。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篇5:2018年高考复习文言实词大全

(《诗经・邶风・静女》)2.按:①查验,追究。“上官按之不得实”(2012・·四川卷)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握住。“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宴》)。③控制,抑止。“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④用手向下压或摁。“则以平板按其面”(《活板》)。

3.拔:①超出。“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2011・·湖南卷)“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成语“出类拔萃”。②攻下。“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拔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鸿门宴》)。④提拔。“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

4.败:①败坏,毁坏。“有难成而易败者”(2011·北京卷)“于是纵散约败”(《过秦论》);“奈何欲以乱败郭氏”(《段太尉逸事状》)。②失败。“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③打败。“夏四月辛已,败秦师于殺”(《殺之战》)。④凋残,衰落。“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秋声赋》)。⑤失败,战败。“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5.报:①答复。“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2010·全国卷I);“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报任安书》)。②报告,告诉。“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③报复。“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④报答,酬谢。“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苏武传》)。⑤报效。“孟尝高洁, 空余报国之情”(《滕王阁序》)。⑥奔赴。“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6.暴:①迅疾,突然。“子何绝我之暴也”(2008・福建卷)“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2007・全国大纲卷Ⅱ);“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聊斋志异・狼》)。②暴躁,急躁。“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③通“曝”,晒。“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④凶恶,残暴。“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7.被:①通“披”,穿着。“被鹤氅衣”(2013・山东卷);“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②表示被动“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③蒙受,遭受。“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④④通“披”,披散。“被发行吟泽泽畔”(《屈原列传》)8.本:①农耕。“衡山之民释其本”(2016·北京卷)。②草木的根。“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③本来,原来。“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④探求,考察。“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⑤抄本。“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指南录后序》)。⑥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是无难,别具本章”(《狱中杂记》)。

9.比:①并列,靠近,相连。“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2009·天津卷);“屋比延烧,不足忧也”(2011·江西卷);“比岁蠲,比岁免”(2007·江西卷)。②比较,相比。“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③及,等到。“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④比拟。“自名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⑤合。“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道遥游》)10.鄙:①轻蔑,看不起。“习举子业輒之曰”(2012・·四川卷);成语“鄙夷不屑”。②见识浅薄,地位低下。“则相与笑之曰:鄙”(2010・湖北卷);“若真鄙儒也”(2009・北京卷);“鄙陋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③边邑,边境。“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2008·江西卷);“蜀之鄙有二僧”(《为学》)。④作为边境。“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11.敝:①破旧。“乃易其敝衣”(2010・天津卷);“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成语“敝帚自珍”。②疲惫,困乏。“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赤壁之战》)。③损害。“因人之

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④谦辞。“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崤之战》)。12.病:①批评。“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2011·湖南卷)。②疾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③困苦,困乏。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④枯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生病,患………病。“病目眚”(2016・江苏卷);“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赤壁之战》)。⑥祸害。“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2009·浙江卷)。

13.薄:①迫近,引申为进攻。“遽薄京师”(2010・山东卷);“乱而继迁薄我,必败”(2010・江西卷);“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2009・全国新课标卷);“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薄暮暝暝,虎啸猿啼”(《岳阳楼记》)。②浅薄。“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③轻视,看不起。“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④缺少。“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⑤淡薄。“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⑥厚度小。如成语“如履薄冰”

14.部:①统率。“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2012·重庆卷)。②官署。“还部白府君”(《孔雀东南飞》)。③分类,门类“名属教坊第一部”(《琶琶行》)

C 15.长:①执掌。“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2011・全国大纲卷)。②与“短”相对。“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③遥远。“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经・蒹葭》)。(④长久“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⑤长长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⑥列在首位的。“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石钟山记》)。⑦年长。“群贤毕至,少

长成集”(《兰亭集序》)。(⑧增长。“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⑨一直,经常。“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⑩助长。“堕军实而长寇仇”(《崤之战》)。16.彻:①穿透,通贯。“铁騎来追,灌射皆彻甲”(2011·全国新课标卷);“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滕王阁序》);“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②通达,明白。“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③尽,完,到底。“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持:①挟制。“持府县短长”(2014 广东)②拿着。“取武阳所持图”(《荆轲刺秦王》)。③主持。“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苏武传》)。④搀扶。“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 焉用被相矣”(《季氏将伐颛臾》)。⑤保持,坚持。如成语“持之以恒”。⑥约约束。“亦以是持其身”(2008·湖南卷)。

18.宠:①以……为宠。“多惠政,赐金带宠之”(2010·全国卷1)。②荣耀。“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岳阳楼记》)③宠爱。“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屈原列传》)。④尊贵。“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19.除:①台阶。“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2014·重庆卷);“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②授予官职。“除福州观察使”(2010・江西卷);“除知台州”(2016・天津卷);“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③整修,修理。“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④清除,去掉。“而燕国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⑤革除。“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原君》)。⑥流逝,过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20.畜:①通“蓄”。“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2010湖北卷)。②家畜。“拥众数万,马畜弥山”(《苏武传》)。③养育。“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齐桓晋文之事》)。④蒙养。“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报任安书》)。⑤饲养。“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寡人之于国也》)。

21.厕:①置身。“安可厕请君子间”(2011·四川卷);“而足下厕其间”(《与高司谏书》)②厕所。“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22.次:①第二。“亮知荆州次当受敌”(2013·湖南卷);“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报任安书》)。②停留。“舟次彭泽”(2011·福建卷)。③临时驻扎和住宿。“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崤之战》);“半日而拔,次于新林”(2008·辽宁卷);“次顺义”(2015・广东卷);“军皆定次,将乃就舍”(2015·山东卷)。④顺序。“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 进”(《荆轲刺秦王》)。⑤旁边。“列坐其次”(《兰亭集序》)。⑥量词,回。如成语“三番五次”。

23.刺:①用篱撑。“见一丈人,刺小船”(2013·重庆卷);“刺船而去”(2011·四川卷)。②扎,用尖利的东西刺。“引佩刀自刺”(《苏武传》)。③揭发,指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④讽刺。“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屈原列传》)。24.称:①称颂,称赞。“犹称所长而达之”(2012・山东卷)。②声称,声言。“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相称,符合,适合。“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④称为。“幸蒙大恩,赐号称王”(《苏武传》)25.乘:①追逐。“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2009・全国新课标卷)。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读书三十乘”(2016・浙江卷);“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③冒着。“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④登,升。“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氓》)。⑤驾(车),坐(车),骑(马)。“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⑥趁着,凭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26.诚:①果真,如果。“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2007·福建卷);“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②减心,诚意。“愿陛下矜悯愚诚”(《陈情表》)。③实在,的确。“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7.冲:①要冲,交通要道。“当涂兵之冲”(2015·浙江卷)。②虚,谦和淡泊。“则则思谦冲而自牧”(《谏太宗十思疏》)。③向上冲。“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向前冲闯。“其原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雁荡山》)。

28.当:①承担,担当。“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②相等,相当。“请者必当其人”(2011・天津卷)。③阻挡,抵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④执掌,主持。“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⑤应当,应该。“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颇蔺相如列传》)。⑥占据、把守。“一夫当 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⑦正当,在……时候。“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8)必然,必定。“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⑨假使。“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⑩面对。“木兰当户织”(《木兰诗》)。①当作。如成语“安步当车”。

29.登:①考中。“登景泰二年进士”(2013·全国新课标卷1)。②升,由低处到高处。“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③上路,登程。“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④即刻。“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烟”(《孔雀东南飞》)。

30.第:①科举考中。“有风儒张覃者未第”(2013・广东卷):“第明经”(2011·浙江卷)。②住宅。“儿日时尝戏画地为大第””(2010·・重庆卷)。(③次第,次序。“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活板》)。④只,但。“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黄州新建小竹楼记》)。⑤假如。“藉第令毋斩,而成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31.典:①主管,掌管。“太祖典禁旅”(2013・北京卷)。②文献,典籍。“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③典章。“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张衡传》)。④前代的文物、制度、故 事。如成语“数典忘祖”。

32.笃:①执着。“老而弥笃”(2014·四川卷)。②深,甚,也可特指病重。“义笃而辞质”(2015・福建卷):“值母病笃”(2012・安徽卷);“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③局限。“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秋水》)33度:①推测,估计。“度吾所能行为之”(2009・北京卷);“将军自度何如也”(2013・·湖南卷);“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2012・安徽卷);“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廉颇蔺相如列传》)卷);“将军自度何如也”“(2013·湖南卷);“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2012·安徽卷):“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②渡过,越过。“我欲固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③考虑,衡量。“王试度其功”(2007·湖湖南卷);“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④标准,限度。“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⑤比较,衡量。“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累大”(《过秦论》)。(⑥制制度,法度。“必合古人矩度”(2015·安微卷);“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⑦常态,容度。“或多惶惧,失其常度”(2008·江苏卷)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③次、回“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9)谱曲。“子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

34.夺:①改变。“帝不能夺”(2008·安徽卷);“其父见其志不可夺”(2014·山东卷);“亦不能夺之矣”(2011·江西卷);“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②夺取。“夺项王天下者, 必沛公也”(《鸿门宴》)。③失去,丧失。“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寡人之于国也》)。35.多:①赞许,推崇,称赞。“盖其性所多也”(2014·浙江卷);“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2014·湖北卷);“人用是多疑名”(2012·北京卷);“蒙正败,士以此多公”(2012·江苏卷)。②与“少”相对。“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E 36.恶:①怎么。“是恶得不贫”(2011・上海春季高考卷)。②罪恶。“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指南录后序》)③坏,不好。“顺君宣恶言,而君畏置之”《廉颇相如列传》)。④讨厌,憎恶。“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原君》)。(⑤嫉炉。“表恶其能面不能用也“(《赤壁之战》)。

37、法:①效仿。“法天道,顺人心”(2010·全国大钢卷1)。②法令,制度。“略依古礼,不得过法”(2008・北京卷);“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③)法律,刑法。“假今仆伏法受诛”(《报任安书》)。④方法。“其法用胶泥刻字”(《活板》)。⑤尊称佛家的事物。“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梅花岭记》)。

38.发:①打开。“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2010·天津卷);“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涂有饿莩而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②显露,表现。“由是振发于乡里之

间”(2014・浙江卷)。③头发。“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④派遣。“单于子弟发兵与战”(《苏武传》)。⑤拿出。“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五人墓碑记》。⑥发出。“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⑦发布,颁布。“遂发命,遽兴姜戎”(《役之战》)。⑧泄露。“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苏武传》)。⑨发动。“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⑩出发。“留恋处,兰舟催发”(《雨霖铃》)。(11))抒发。“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土之悲哉”(《五人墓碑记》)。39.反:①返回,这里指收回。“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2011・北京卷);“旬有五日而后反”(《道遥游》;“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②与“正”相对。“日影反照,室始洞然”(《项脊轩志》)。③反叛,造反。“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苏武传》)。④反而。“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师说》)。⑤反复。“信誓且旦,不思其反”(《诗经 民》)。⑥类推。“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⑦追念。“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屈原列传》)。⑧违背。“其宰曰:“免,是反子之义也”(《崔杼弑其君》)。

40.犯①冒着。“犯风而罢虞人”(2009·山东卷);“触风雨,犯寒暑”(《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②触犯,冒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

41.方:①比作。“诸人咸以君方乐广”(2012・辽宁卷);“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2011・浙江卷)。②并行,并列。“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赤壁之战》)。③正在。“余方心动欲还”(《石钟山记》)。④四面,周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⑤规律,道理。“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⑥将。“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⑦在,当。“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伶官传序》)。⑧方向,方位。“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衡传》)。42.访:①询问。“访以海上事”(2013·天津卷);“穆公访诸蹇叔”(《崤之战》)。②得求。“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石钟山记))43.①本分。“不取一毫越理犯分”(2012海南)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此臣所以服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出师表》),②料想,断定。”德自分死矣”(2009北程)“自分已死久矣”(苏武传)“臣自分废黜”(2015:上海数)。③分开。“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④分给,“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⑤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舟首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4.伏:①佩服。“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2014·全国大纲卷)。②)趴。“君不如肉祖伏奔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③下对上陈述时的敬辞。“伏性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倒下。“④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⑤藏置,埋伏。“常能为汉伏射杀之”(《苏武传》)45.讽:①背通。“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2017·天 津卷):②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邹忌讽齐王纳谏”。

46.服:①服役纳税。“据据四十里之民,不服政期年”(2008·重庆卷)。②降服。“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2008・广东卷);“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过秦论》)。③从事,做,担任。“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训俭示康》)。④习惯,适应。“到京师服水土”(《长亭送别》)。⑤信服,佩服。“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47.复:①再,也。“终不复言”(2010·北京卷);“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使秦复爱六国之人”(《阿房宫赋》);“明年复攻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恢复。“武气绝,半日复息”(《苏武传》)。③还。“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④答复。“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タ”(《孔雀东南飞》)。⑤重复。“山重水复疑无路”(《游山西村》)。⑥夹层。“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

48.赋:①征收赋税。“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2016·北京卷);“岁赋其二”(《捕蛇者说》)。②吟通,创作。“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③体裁名,一种韵文,盛行于汉魏六朝。“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④赋税。“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

G 49.于:①冲。“修篁干霄”(2012·福建卷);“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十干云霄”(《兵车行》)。(②请求。“而未尝干人荐举”(2010・辽宇卷)。③才能。“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2009・辽宇卷)。④盾牌。“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季氏将伐颛史》)。⑤河岸,水边。“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千兮”(《诗经·伐檀》)。⑥与“湿”相对。“床头屋漏无干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⑦枯竭,空虚。如如成语“外强中干”

50.更:①交替,轮流。“诸侯更相诛伐”(2017・北京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活板》)。(2)改变,更换。“更若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洗盏更的,看核既尽”(《赤壁 赋》)。③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仰头向相鸣,夜夜达五更”(《孔雀东南飞》)。④互相。“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周处》);“母孙二人,更相为命”(《陈情 表》)。⑤另,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雀楼》);“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石壕吏》)。⑥更加,愈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⑦还,还是。“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孔雀东南飞》)。

51.工:①擅长。“工草隶虫篆”(2017·山东卷);“工丹青”(2013·江西卷);“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大铁椎传》);成语“工于心计”。②工匠,有技艺的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师说》)。③精巧,精致。“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深情”(《扬州慢》)。④工时。“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52.攻:①加固。“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2014・江苏卷)。②进攻。“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③研究。“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④琢磨。如成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3.固:①坚决。“兴叩头流涕,固让曰”(2012:山东卷);“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本来“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③顽固。“独夫之心,日益固”(《阿房宫赋)》),④巩固,使……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⑤牢固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⑥险固的地方,“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⑦确实,“固一世之雄也”(《赤壁赋》)54.:顾:①回头看,“公仰视木顾使者曰”(2011:重庆卷)相如顾赵史书曰“(《廉颇蔺相如列传):“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北”(《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②只是。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2011湖北卷);“吾每念常痛于骨髓,计不知所出耳”(《荆轲刺秦王》);“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起者”(《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项脊轩志)》④探望,拜请。“三顾臣于草之中”(《出师表)。⑤考虑,顾及。“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⑥反而,难道。,“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⑦关心。“三岁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55官:①做官,“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2011“广东:)。②官职,职,位。“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③器官。“方今之时,臣以神遇面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④官吏,,官员。“夫秋,刑官也”(《秋声赋》)55广::①扩充,,扩大。,“自示不广”(2011:上海春季高考)“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②宽阔。,“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广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面东南飞》), 57.归:①使……归。“先生赎而归之”(2011, 安徽卷)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出嫁。“年二十以归吾”(2010·江苏卷);“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③归依,归属。“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原君》)④归还。“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⑤趋向,归向。“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赤壁之战》),⑥返回。“归而求救国之策”(《指南录后序》)。⑦(称赞。“而世遂以全节归之“(2015・湖北卷), 58.过:①过分,过于,“或过称其文字”(2012·浙江卷)“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②错误,过失。“过而击之也”(2009 山东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③访问,看望,“过立恭宿别”(2009・安徽卷);“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④超过,胜过。“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⑤责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⑥经过,通过,“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工之侨献琴》)59.:恨:①遗憾,“九死不恨”(2013,上海卷):“比三者,吾遗根也”《伶官传序》);“间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出师表》),②怨恨。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柳毅传》), 60.横:①意外。“何乃横得重名”“(2013·辽宁卷)。与“纵”相对,“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送友人》),③连横“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候(《过秦论》),(④横放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赤壁赋》),⑤遮盖,遮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⑥广阔,,宽阔。“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⑦凶暴,暴烈,如成语:横征暴敛。

61,怀:①衔恨。“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2012:全国 新课标卷),②想着,趁着。“怀良辰以孤往”(《归去来兮辞》)。④怀,藏。“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⑤心怀,情意,。“新妇谓府史,感君区区怀”《《孔雀东南飞》)。⑥思念,。“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⑦怀抱,胸,前,“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项脊轩志》)

62会:①适逢,恰巧。“会天疾风”(2009 山东卷)“会兴辽东之役“(2009 全国大纲卷):“会所导火灭”(2013: 福建)”会暮,,约诘朝合战”(2010, 全国卷)“会使南北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会其怒,不敢献”(《鸿门宴》)②会见,“单于会武官属”(《苏武传》),③会合,会盟。“王许之,,遂与王会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当

然,应当。“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⑤宴会。“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信陵君窃符救赵》),⑥见面。“虽与府吏邀,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⑦时机。如“适逢其会”。

63惠::①赠送:。“惠之谷”(2011四川卷))。②恩惠。“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谏太宗十思疏》),③仁爱,宽厚。“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赤壁之战》),④,柔和,,柔顺。“是日也,天朗气清,风和畅”(《兰亭集序》).⑤通“慧”聪明。“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64,及:①等到,“及即位”(2013·江苏卷):“及再遇阵没“(2010 全国卷):“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身死国灭”(《伶官传序》)。②接近。吗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指南录后序),③比得上。“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④和,同。“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⑤涉及。“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⑥来得及。“战、守、迁皆不及施”(《指南录后序》)。⑦极其,非常。“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阿房宫赋》)。⑧赶上,追上。“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65疾:①憎恨。“下之疾其上甚矣”(2016:山东卷)“诏书疾恶党人“(2013上海);“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天下之被其君者,皆欲处题于王齐粗晋文之事3)。②病,“臣少多病,九岁不行”(《陈情表》),③快,急速,“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秋声赋)④疾苦,痛若。“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⑤锐利,敏健。“草枯鹰眼族,雪尽马路轻”(《观猎》)。⑥痛心“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原原列传》),⑦强。猛烈。“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66.籍:①登记。“遂受而籍之以归”(2013・北京卷);“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2011・重庆庆卷):“籍之以为厢兵”(2010湖北卷);“悉籍记之”(2010·四川川卷);“籍吏民,封府库库,而待将军”(《鸿门宴》)。②没收。“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2012江西卷)。③泛指书籍。“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④杂乱。“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67.计:①打算,谋划。“吾用休,社稷计耳”(2008·安徽卷);“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计算,结算。“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③计谋,策略。“探石发穴,靡计不施”(《促织》)。

68.济:①加上。“今又济之以雪”(2014·湖南卷)。②渡过。“若济大水有舟楫也”(2011・山东卷);“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③成就。“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赤壁之 战)。④成功。“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69.加:①超过。“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2011·湖湖南卷)。②增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③把一物放在另一物的上面。“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④施加。“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治东阿》)。⑤益处。“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⑥更,越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70.家:①定居。“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2010·安徽卷);“某年十七时,家随州”(《与高司谏书》)。②家庭,人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③学术或艺术流派。“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④娘家。“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⑤卿大夫的封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季氏将伐颛臾》)。

71.假:①借给。“诸贵假以劲弓”(2013·湖湖北卷);“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②借助,借用。“闻君义甚高愿假榻”(2012・北京卷);“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 学》)。③假期。“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滕王阁序》)。④临时的,代理的。“武与副中郎一亡毛”(《报任安书》)。⑥暂且。“吾未哺食,请假设草具”(《段太尉逸事状》)72.间:①暗中。“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探”(2014・重庆卷):“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间或,有时。“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③抄小 路。“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④机会。“至京口,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⑤离间。“馋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⑥中间。“一日之内,一宫之间”(《阿房宫赋》)。(⑦量词,用于计算房间。“因作小楼二间”(《黄州新建小竹楼记》)。⑧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⑨窥伺。“乃为崔子间公”(《崔杼弒其君》)⑩乘机。“崔子因是,又以其间伐晋也”(《崔杼弑其君》)。0D夹 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73.见:①现成的。“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2010・湖南卷)。②看见。“吾儿,久不见若影”(《项着轩志》)。(③)拜见沛公且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④被。“秦城恐不 可得,徒见欺”(《廉颜蔺相如列传》)。⑤出现,显现。“层见错出,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⑥召见。“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荆轲刺秦王》)。(⑦显露。“才才美不外见”(《马说》)。③我。“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74.将:①率领,带领。“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2016・北京卷);“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②将领。“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过秦论》)。③愿,请。“将进酒,杯莫停”(《将进酒》)。④和。“暂伴月将影”(《月下独酌》)。⑤将要。“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⑥扶持扶助。“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75.矫:①假托。“杖矫命者,逐之”(2012・江苏卷);“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2011・江西卷);“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魏公子列传》)。(②举。“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 去来兮辞》)。③匡正,纠正。如成语“矫枉过正”。

76.劫:①威逼,胁迫。“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2012・·湖南卷);“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②劫持,强夺。“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77.结:①凝聚,聚合。“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2011・全国大纲卷);“寒风摧树木,严严霜结庭兰”(《孔雀东南飞》)。②结交。“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如列

传》)。③构筑,建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④编结。“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⑤订立。“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孔雀东南飞》)。

78.进:①推荐,进用。“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2007・天津卷)。②超过。“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③到朝廷(做官),晋升。“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情表》)。④前进,与退”相对。“其进愈难”(《游褒禅山记》);“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⑤进献,进奉。“于是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⑥进谏。“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出师表》)79.加:①施加,施以。“君有加惠于其臣”(2009・天津卷);“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超过。“而乐无加乎此”(2009・安徽卷)。③增加,增益。“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④夸大,虚夸。“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⑤更,更加。“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寡人之于国也》)“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⑥致。“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②⑦放上,加上。“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鸿门宴》

80.竟:①最终。“景淳竟死”(2012・北京卷);“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屈原列传》)。②从头至尾。“何竟日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③完毕,终了。“竟朝置酒”

(2009・北京卷);“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④终于,到底。“平原君竟与毛遂偕”(《毛遂自荐》)。

81.就:①跟从。“不暇就师穷经”(2012・浙江卷)。②靠近。“唯当就蚁封耳”(2012・湖北卷);“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③变成,造成。“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④接受。“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殺之战》)。⑤赴任,就职。“除著作郎,不就”(2008·全国大纲卷Ⅱ);“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⑥完成,成功。“轲自知事不就”(《荆轲刺秦王》)。⑦登上。“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82.举:①兴起,发动。“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2012・广东卷);“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②称职。“苟其职之不举”(2007・辽宁卷)。③举起,抬起。“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④推荐,推举。“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张衡传》)。⑤攻克,占领。“成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⑥举出,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⑦升起,扬起。“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⑧全,都。“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动”(《道遥游》)。⑨举止。“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孔雀东南飞》)。⑩拿。“吾不能举全吴之地”(《赤壁之战》)。

83.居:①任职。“未有居郎署者”(2014・四厂川卷);“侯居常三年”(2015・湖北卷)。②聚集,搜集。“居善药”(2010・北京卷)。③停留。“客当居此以伺焉”(《柳毅传》)。④处于。“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⑤占据,占有。“为留守者居半”(2007・・四丿川卷);“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谏太宗十思疏》)。⑥居住。“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捕蛇者说》)。⑦坐。“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⑧积蓄,储存。如成语“奇货可居”;“子孙不肖而居厚实”(2015・安徽卷)。

84.具:①记录。“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2014・上海卷)。②完备,详尽。“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2010・福建卷);“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2010・福建卷);“此人ー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③器械,器具。“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④准备。“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タ之卫”(《崤之 战》)。⑤拟写。“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⑥全,都。“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85.决:①判定,判决。“卒之付御史决”(2014・广东卷);“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苏武传》)。②同“诀”,辞别。“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苏武传》)。③自杀。“于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④决断,决定。“受制于人,吾计决矣”(《赤壁之战》)。⑤决战,分胜负。“孤当与孟德决之”(《赤壁之战》)。⑥必定,一定。“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

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86.绝:①非常。“绝难乘,少能骑者”(2012湖北北卷);“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②绝交。“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③隔绝。“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④横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⑤停止,消失。“大声发于水上,噌呟如钟鼓不绝”(《石钟山记》)。⑥陡峭的。“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⑦断绝。“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K 87.堪:①胜任。“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2013。浙江卷);“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孔雀东南飞》)。②经得起,忍受。“所在征敛,人不堪命”(2009・全国大纲卷工);“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③能够,可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

88.苦:①为……所苦,苦于……。“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2011・广东卷);“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②使……受苦。“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苏武传》)。③困苦。“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④痛苦,悲苦。“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史)89.课:①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讲授或学习“讲章句,课文字而已“(2009四四川卷).(②征收赋税,差派劳役。“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宋书

孝武帝本纪》),③劝课,督责“劝课农桑”(《后汉书·卓茂传》),(④税款,税。“免其课役”(《隋书).⑤占ト,“有日者能课,使之课,莫不奇中”《冷斋夜话》

90.克:①能够。“吾不克救也””(2008·江西卷)。(②)战胜,攻破。“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秦晋崤之战》)③克制。“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91.科:①分推,推派。“不以科兄弟”(2014·天津卷)②科举考试的科目或等第。“设程试之科,重金爵之赏”(《博弈论》),③条款,段落。“科条既备”(《战国策・·秦策》)。④课税,征税。“假此科敛丁口”(《促织》)。⑤法令,刑律。“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L 92.劳:①慰劳。“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2012江西卷);三岁贯女,莫我肯劳”(《硕鼠》)。②劳劳动。“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原君》)。③辛苦,费力。“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 劳”(《送东阳马生序》)。④功劳,“面滴相如徒以口否为劳(《廉颜相如列传》)。⑤使……,劳累。“无竹之乱耳,无案之劳形”(《陋室铭》)93.勒:①铭刻。“勒石纪之而还”(2013·全国新课标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做》)。(②编纂。“勒为一书”(2013·四川卷)。

94.累:①屡次。“居易累以忠鲠遭摈”(2007·渐江卷);“与林邑累相攻伐”(2013·全国大纲卷):“累召不应”(《张衡传》)。②累积。“有累三四序而不者矣”(2011·天津卷);“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乐羊子妻》)。③接连,连续续。“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屈原列传》)。④通“蔂””,装土的筐子。“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祸兮福兮》)。⑤通“缧”,捆绑犯人的绳子,引!申为囚禁,牢狱。“不以累臣衅鼓”(《崤之战》)。⑥堆,重叠。如成语“连篇累牍”。95.离:①遭受。“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2011・湖北卷):“犹离忧也”(《屈原列传》)。②通“蓠”,香草。“扈江离与辟芷今,纫秋兰以为佩”(《离骚》)。③离开,离别。“臣侍 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④分开,拆散。“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季氏将伐颛臾》)。96.敛:①收缩,退缩。“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2011·全国新课标卷)。②收敛。“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琵琶行》)。③募集。“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④聚拢。“其色惨淡,烟霏云敛”(《秋声赋》)。

97.论:①判决,判罪。“将论囚”(2014・广东卷)。②文体的一种。如《六国论》。③讨论,研究。“每与臣论此事”(《出师表》)。④①评定,衡量。“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98.落:①使……衰败,衰落。“遂以此落其家”(2013·天津卷);“门前冷落鞍马稀”(《琵琶行》)。②叶落,花落。“惟草木之零落分”(《离骚》)。③下落,下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④座,所。“孟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⑤)丢了,漏了。如成语“丢三落四”。

99.履:①踏,行走。“履苍莽中”(2012·福建卷);成语“如履薄冰”。②登上。“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③鞋。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孔雀东南飞》)。

100.路:①简要。“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2011・北京卷);“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报任安书》)②通“掠”,夺取。“进兵北略地”(《荆轲刺秦王》)。(③大致。“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赤壁之战》)。④谋略,计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六国论》)。

M 101.冒:①顶着。“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2012·全国大纲卷)。②冒失,冒昧。“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③蒙,盖。“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活板》。④冒犯,触犯。“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黔之驴》)。102.命:①指挥,命令。“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2014·江西卷);“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归去来分辞》)。②指示。“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崤之战》)③指派。“今将军诚能命孟将统兵数万”(《赤壁之战》)。④取名,命名。“命曰琵琶行”《琵琶行》(并序)]。⑤命令,政令。“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⑥性命,寿命。“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⑦生活,生存。如成语“命途多舛”。N 103.年:①收成。“是岁,大有年”(2010・安徽卷);“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齐桓晋文之事》)。②年纪,岁数。“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年份。“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所植也《项脊轩志》)。④时间单位。“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⑤寿命。“小 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道遥游》)。

104.内:①通“纳”,使……进入。“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2010·四川卷);“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②以内。“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③家里。“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④内心。“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⑤里面,内部。“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内在的。“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离骚》)。105.能:①和睦。“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2012・山东卷)。②能力,才能。“才能不及中人”(《阿房宫赋》)。③有才能的人。“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④有能力做到,能够。“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2015・湖北卷)“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⑤及,达。“盖尔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神山记》)“于是益知候之为难能也“(2015·湖北卷)⑥善于,“假舟相者,非能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⑦如此,这样。“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6.平:①安定。”南城之政平”(2013·渐江卷);“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②平坦。”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③公正。“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苏武传》)。④铲平,削平。“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107.迫:逼近,靠近,“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2008江苏卷)。②危急,急迫。“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2011・湖北卷);“此迫矣!臣请人,与之同命”(《鸿门宴》)。③逼迫,强迫。“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孔雀东南飞):“都县逼迫,催臣上道”(《陈情表》)Q 108.期:①希望,期望,期待。“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2017·浙江卷);“期为君子之归”(2012·湖南卷)。②期限。“未登程先问归期”(《长亭送别》)。③服丧一年。“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④至,及。“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⑤时候。“谁为我临临期成此大节者“(《梅花岭记)。⑥约会,约定。“与若期一月还之”(2007・全国新课标卷);“遂与大夫期十日”(2009.山东卷)。“会合不可以期”(福建卷)。⑦看待.“自恨期人之浅也”(2007・浙江卷)109.奇:①以…为奇,惊异。“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2007山东卷)“开奇之,曰:“公辅才也。”(2009・广东卷);“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2017·山山东卷)。②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③美好,适宜,“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孔雀东南飞》)。④奇特的,罕见的,不平常的。“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神山记》)。110.启:①陈述,禀告。“山涛领选,启武帝”(2008·全国新课标卷);“贞累启固辞”(2017・山东卷);“府更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孔雀东南飞》)。②开,打开。“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核舟记》)111.起:①起任。“起佐邯”(2011·福建卷),②出身、任用。“以章献起于寒微”(2009·广东卷)。③站起。“秦王惊,引而起,绝袖”(《荆轲刺秦王》).④起床。“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六国论》)。⑤开始,开端。“项伯亦拔剑起舞”(《鸿门宴》)。⑥源起。“辛辛苦遭逢起一经”(《过零丁洋)⑦起义,起事。“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⑧突起,耸立。“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张衡传》)112.且:①将要。“使者采木且及柳”(2011·重庆卷);“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②尚,尚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③况且。“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并且。“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⑤暂且。“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113.倾:①钦佩。“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2014・辽宁卷)。②倒下。“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③倒出。“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④用尽。“倾家竭产(《三国志・蜀书》)。

114.趣:①催促。“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2011・重庆卷)。②赶快。“贼非吾主敌,盍趣降”(2010・全国新课标卷)③乐趣,兴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④通“取”。“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⑤通“趋”往,到。“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始得西山宴游记》 115.趋:①快走。“道济趋下阶”(2007・江苏卷)。(②奔赴;趋向。“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③行走。“盈盈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④古代的一种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史记・

萧相国世家》)。⑤古同“促”,催促;急速。“若不趋降汉,今为虏矣”(《汉书・高帝纪上》)。

116.去:①离开,消失。“然去而不复念也”(2009・浙江卷);“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②过去的。“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淂阳城”(《琵琶行》)。③除去,失掉。“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去死肌,杀三虫”(《捕蛇者说》)④距,距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鸿门宴》)。⑤表示动作的趋势。“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琵琶行》)。⑥通“莽”,藏。“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传》)。

117.全:①保全。“全活甚众”(2014・天津卷);“千万不复全”(《孔雀东南飞》);“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②完全“墓中全乎为五人”(《五人墓碑记》)。③完整。“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R 118.然:①这样。“其父不愿其然”(2013・江苏卷);“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劝学》);“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②“然”同“燃”,燃烧。“再四皆不然”(2007・辽宁卷)。③但是。“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鸿门宴》)。④…的样子“杂然相许”(《愚公移山》)⑤是的,正确的。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119.任:①承担。“吾居长,当任罪”(2008·四川卷)②委任,任职。“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③听凭,任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④信任。“王甚任之”(《屈原列传》)。⑤任性。“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东南飞》)。⑥责任,职责。“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受任于敗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120.辱:①使……受辱,侮辱。“而又辱之”(2012·浙江卷);“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耻辱。“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岳阳楼记》)。③埋没。“故虽有名马,衹降于奴隶人之手”(《马说》)。④污黑。“大白若辱,大方无隅”(《祸兮福兮》)。⑤敬辞,相当于“屈尊”。“而又辱之”(2012·浙江卷);“曩者辱赐书”(《报任安书》)。

121.若:①你,你们。“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2014・湖北卷);“若入前为寿”(《鸿门宴》)。②这,这样。“以若所为求若所欲”(《齐桓晋文之事》)。③好像。“其翼若垂垂天之云”(《道 遥游》)。④至于。“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⑤如果。“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⑥相当。“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122.如:①到……・去。“郑伯如晋”(2008·江西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沛公起如厕”(《鸿门宴》)。②依照,遵从。“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 传》)。③像,如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④及,比得上。“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⑤若,假如。“如其不然,万勿置后”(《狱中上母书》)。S 123.善:①认为…好。“上过其羊所,善之”(2012・上海卷);“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②好事,好的行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③与友好,亲善。“素与郭善,登门造访”(2007・广东卷);“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④擅长,善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⑤善良,好心。“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苏武传》)。⑥好好地。“不如因善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124.尚:①推崇。“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2014・湖南卷)。②盛行。“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讦”(2010・辽宁卷)。③尚且。“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廉颇蔺相如如列传》)。④还,仍然。“如仆尚何言哉”(《报任安书》)。(⑤自负,骄傲。“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125.舍:①寄居。“而舍县之大家”(2014・山东卷)。②房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③放弃,停止。“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④建房居住。“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⑤安置。“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廉颇蔺相如列传》)。⑥放下,放开。“夫人请之,吾舍之矣”(《殺之战》)。⑦三十里为一舍。如成语“退避三舍”。

126.身:①亲自。“身为四代之史”(2014・四川卷);“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②自已。“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2010・辽宇卷);“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③身体。“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④生命,性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127.绳:①约束,制裁。“交通贵戚,吏莫敢绳”(2014 全国大纲卷);“绳吏之法尤峻”(2014・福建卷);“不痛绳之”(2013・广东卷);成语“绳之以法”。②木匠用以取直的墨线。“故木受绳则直”(《劝学》)。③衡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病梅馆记》)。④绳索。“绿绿碧青丝绳”(《孔雀东南飞》)128.胜:①尽。“不可胜计”(2014・福建卷);“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②超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③能承担,能承受。“民不胜其苦”(2012・江西卷);“沛公不胜杯构,不能辞”(《鸿门宴》)。④战胜。“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勢”(《六国论》。⑤优美的景色。“旧时栏楯,亦遂增胜”(《项脊轩志》)。⑥胜利。“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129.时:①等候。“时其半度,可击也”(2012・全国大纲卷)。②经常,常常。“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③按时。“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秋水》)。④当时。“时方与客围棋”(《淝水之战》)。⑤季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⑥时俗。“六艺经传皆通习,不拘于时”(《师说》)。⑦时候。“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130.识:①知晓。“识其父兄子弟成在”(2010・广东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②辨别。“独其为文犹可识”(《游褒禅山记》)。(③认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④记住。“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⑤见识。“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131.使:①假如。“使堤土石幸久不朽”(2014・北京卷);“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②派遣,命令。“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列传》)。③使,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 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出使。“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屈原列传》)。⑤使唤。“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⑥使者。“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⑦主使,指使。“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五人墓碑记》)。⑧使命。“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赤壁之战》)。

132.事:①供奉,侍奉。“愿得只履事之”(2014・湖北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孔雀东南飞》);“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事件,事故。“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过秦论》)。③军事行动。“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④事业。“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⑤事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⑥情况。“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鸿门宴》)。⑦事情。“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 钟山记》)。⑧事例。“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⑨件,副。“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木兰诗》)。(10)从事。“不事文墨久已“(2016·江苏卷)。133.释:①消除,免除。“以释天下之疑”(2013・辽宁卷);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原君》)。②)解下。“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殺之战》)。③释放。“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屈原列传》)。④舍弃,抛弃。“故释先王之成法”(《吕氏春秋・察今》)。⑤放下,放开。“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卖油翁》)134.私:①独占。“臣不敢私,愿以助军”(2007・四川卷)。②偏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私下,秘密地。“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苏武传》;“私见张 良”(《鸿门宴》)。④私语,低声说话。“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琵琶行》。⑤私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陈情表》)。135.适:①往,到……去。“籍每适浑,俄顷輒去”(2007・山东卷);“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记》)。②出嫁。“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③顺从,适合。“处 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④舒适,满足,享用。“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前赤壁赋》)。⑤恰好。“而适类于予”(《愚溪诗序》)。

⑥刚オ。“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⑦通“谪”,流放,贬职。“发闾左适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涉世家》

136.寿:①使……长寿。“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2012天津卷)。②长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龟虽寿》)。③祝寿,祝福。“若人前为寿”(《鸿门宴》)。④年寿,寿限。“尔何 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殺之战》)。

137.属:①托付,嘱托。“公曰:“以属狱。””(2008·重庆卷);“遂属其家通明”(2009·江苏卷);“属鼎治,鼎论如法”(2014・山东卷);“即以其事属之”(2014・福建卷);“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2012・全国新课标卷);“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②连接。“继迁兵相随属”(2010・江西卷);“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三峡》)。③撰写。“少聪敏好学,善属文”(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自幼好学,善属文”(2014・全国新课标卷);“未及属稿”(2010・福建卷);“衡少善属文”(《张衡传》)。④隶属。“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⑤种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⑥同类人。“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⑦亲属。“然后属疏远”(2017・北京卷)。138.数:①屡次。“数困棘闱,随例应里选”(2007・湖北卷);“诸群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2009・江西卷);“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2014·全国大纲卷);“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②几,几个。“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伶官传序》)。③数目,数量。“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④列举罪状。“至豪民第门,摔使 跪,数之曰”(2007・福建卷);“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⑤天命,命运。“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⑥计算。“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⑦音cu,细密。“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⑧责备。“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晏子治东阿》)。

139.率:①大致。“率一斛得八斗至者”(2014・上海卷);“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梦溪笔谈・采草药》)。②率领。“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过秦论》)。③一概,全,都。“率倜傥非常之人”(2009・江苏卷);“六国互丧,率赂秦邪”(《六国论》)。④轻率。“子路率尔而对曰”(《论语》)。

140.爽:①差错。“进之布指算,不爽”(2007・江苏卷);“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2011・安徽卷);“女也不爽,士式其行”(《诗经・氓》)。②清爽。如成语“秋高气爽”。141.伺:①窥探,窥视。“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2007・江苏卷):“故常伺孔明之开阖”(2010・湖南卷);“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原君》)。②守候。“振声激扬,伺 者因此觉知”(《张衡传》

142.素:①一向,向来。“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2008·湖南卷);“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2009·四川卷):“素习知山川道径”(2014・广东卷)。“素号难治”(2010海卷);“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②白绢。“十三能织 素,十四学学裁(《孔雀东南飞》)。③白色,雪白。“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崤之战》)。④平素。“素所自树立使然也”(《报任安书》)。⑤不加装饰。“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⑥白白地。“被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肃:①恭敬。“不觉懔然,心形俱肃”(2012·湖北卷)②恭敬地迎接。“开门肃茂先入”(2016·浙江卷)。③庄重,严肃。“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张衡传》)。④清冷。“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三峡》)

14.遂:①于是。“为宁浦太守,遂居交阯”(2013·全国大纲卷);“援不至,遂没焉”(2010・全国Ⅱ卷):“国事遂不可收拾”(《指南录后序》)。②竟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③成就。“四者无一遂”(《报任安书》)。

145.审:①果真,确实。“如审有机关”(2015・・天津卷)。②觉察。“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③审讯,审判。“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狱中杂记》)。④详细,周密,仔细。“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促织》);“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促织》)。

146.说:①通“悦”,高兴。“先群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乡乎?”(2008·重庆卷);“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2016・山东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②说服,劝说,。“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2008·辽宁卷);“鲰生说我曰”(《鸿门宴》)。③)文体的一种。“为一说,使与书俱”(《黄生生借书说》)。④讲,讲明,叙述。“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琶行》);“及都下,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⑤言论,说法,主张。“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

147.稍:①渐渐,慢慢地。“后以军功,稍迁仪同三司”(2008·宁卷):“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苏武传》)②稍微。“乃使人复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促织》)。③公家给的粮食。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送东阳马生序》)。

148.投:①扔掉。“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2013·湖南南卷);“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滕王阁序》)。②扔,抛。“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③投宿,临时住宿。“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石壕吏》)。④投入。“于是怀石,遂自投泪罗以死”(《屈原列传》)。⑤投奔,投靠。“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149.推:①追究。“推辱主帅”(2013・广东卷)。②变化,发展。“圣人不凝滞与物,而能与世推移”(《渔父》)。③推行。“善推其所为而已矣”(《齐桓晋文之事》)。④推测,推断。“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列传》)。⑤推究。“今者推其实迹面较之”(《与与高司谏书》)。⑥推荐。“今少卿乃教以推

贤进士”(《报任安书》)。

150.脱:①假如,如果。“脱道中牛死”(2014·湖北卷);②脱落,掉落。“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秋声赋》);③脱下,取下。“抛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孔雀东南飞》)。④逃脱。“予自度不得脱”(《指南录后序》)。⑤疏忽,轻慢。“轻则寡谋,无礼则脱”(《殺之战》)。⑥冒出。如成语“脱颖而出”。

151.委:①委派。“君奉委巡察”(2012・安安徽卷)。②丢弃。“委尸填满沟壑”(2010・广东卷);“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③随从,顺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 心任去留”(《归去来今辞》。④寄托。“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过秦论》)。⑤呈献。“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152.谓:①评价。“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2012·湖北卷)。②告诉。“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鸿门宴》)。③叫作,称作。“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④认为,以为。“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指南录后序》)。⑤说。“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⑥商量。“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⑦算作。“谋及子孙,或谓死君乎”(《殺之战》)。

153.闻:①使…知道。“使者以闻”(2012·上海卷);“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荆轲刺秦王》);“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②听到,听见。“闻其声,不忍食其肉”(《齐桓晋文之事》)。(③)听说。“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荆轲刺秦王)。④闻名,出名。“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⑤见识,见间。“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秋水》)。⑥传闻,消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报任安书》)。①声望,威望。“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154.微:①精深微妙,深奥。“使圣人微旨不传”(2017·浙江卷);“其文约,其辞做,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②隐匿,引申为悄悄地,偷偷地。“引入,微指左公处”(《左忠毅公逸事》)。③小,微小。“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陈情表》);“听臣微志”(《陈情表》):“微风鼓浪,水石相搏”(《石钟山记》)④地位低下,卑微。“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⑤轻微,轻。“动刀甚微”(《庖丁解牛》)。⑥稍微,略微。“各微侧,其两相比者”(《核舟记》)。⑦(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微太子言”(《荆轲刺秦王》):“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⑧小数名。寸的百万分之一。常喻指细小的事情。“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155.务:①致力于,从事。“休直方不务进趋”(2008・安徴卷);“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②事情,事务。“必用此为务”(《货殖列序》)。156.为:①介词,引进动作的原因,因为,为了。“王命秣者加豆,不为止”(2012・重庆卷);“何为其然也”(《赤壁赋》)②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给,替。“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③介词,引进动作作的目的,为了,为着,因为。“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垓下之围》)。④介词,引进动作作旁及的对象,向,对。“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⑤介词,引出施动者,表示被动。“为天下笑者”(《过秦论);“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⑥是。“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情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⑦做,干。“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⑧担任。“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阿房宫赋》)。(9)治理“为国以理,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⑩变成,成为,凝结成。“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道遥游》);“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冰,水为之”(《劝学》)。(11)演奏,弹奏。“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琵琶行》)。(12)撰写。“为说,使与书俱”(《黄生借书说》)。(13)心情。“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157.完:①偿付,缴纳。“如是而后赋可完”(2007·江西卷)。②保全,保护,使不受损失。“而郑氏数千指独完”(2008四川卷)。③完备,完整。“完壁归赵”(《廉蔺相如列传》);“不能独完”(《六国论》)。X 158.息:①繁殖。“岁余,羊肥息”(2012・上海卷);“消息盈虚,终则有始”(《秋水》)。②停止。“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③喘气,呼吸。“武气绝,半日复息”(《苏武传》)。④叹气。“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秋声赋》)。⑤休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孔雀东南飞》)⑥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道遥游》)。⑦子女,儿子。“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⑧利息。“此我产业之花息也”(《原君》)。

159.徙:①调任。“乃徙公治之”(2010・上海卷):“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②迁移。“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道遥游》)。160.向:①崇尚。“知向濂洛之学”(2013・·四川卷)。②先前。“向者,通判监修”(2012·安徽卷);“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③对着。“望洋向若而而叹曰”(《秋水》)。④原来的。“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桃花源记》)。⑤奔向,趋向。“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 北》)161.谢:①道款,谢罪。“降跽谢过”(2009·安徽卷);“敬恒皇恐,长跪谢”(2013·天津卷);“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廉颇相如列传》)。②辞别。“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③感激,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④推辞,谢绝。“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⑤告诉。“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⑥请问。“使君谢罗敷”(《陌上桑》)。162.修:①整治。“公修公族,家修家族”(2011・山东卷);“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②修理“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③修建。“乃重修岳阳楼,増其旧制”(《岳阳楼记》)。④修饰,装饰。“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⑤长,高。“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⑥美好。“老冉冉其将至今,恐修名之不立”(《离骚》)。

163.徐:①缓慢。“徐至庭前”(2011·四川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②稳重、温和。“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国语・越语下》)164.许:①期望。“公复以循吏许之”(2012·江苏卷);“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鬟已先斑”(《书愤》)。(②答应,允许。“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左右。“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④赞许,赞同。“时人许以远致”(2008・全国新课标卷);“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齐桓晋文之事》)165.寻:①不久。“寻知代州,移深州”(2010·全国卷1)遂大困,寻死富阳”(2010·福建卷):“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媒人去数日,寻遺丞请还”(《孔雀东南飞》)②)寻找。“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③古代以八尺为一寻。“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西塞山怀古》)166.相:①仔细看,审查。“相田时度力,敝者葺之”(2015・湖南卷)。②容貌,相貌。“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③帮助,辅佐,辅助。“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④辅佐君主的大臣,即宰相,丞相,相国等。“此为宰相听事诚隘”(《训俭示康》)。(⑤互相。“卒相与欢”(《廉颜相如列传》):“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⑥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或从单方面出发,而非互相的关系。“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⑦古代主持礼节仪式的人。“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67.效:①模仿,效法。“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2007・安徽卷)。②效果。“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③效验,证明。“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采草药》)。④献出,贡献。“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苏武传)168.鲜:①少。“上友间鲜不相庆”(2015福建卷);“既五叔伯.终鲜兄弟”(《陈情表》)。②鲜艳,明亮,鲜亮。“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169、信:①确实,实在。“乐正夔一足,信乎?”(2007 天津卷)“海客谈瀛洲,烟微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②信宿:连宿两夜,两三天。“茂先为停信宿而出”(2016·浙江卷)。③凭证,信物。“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④诚信的,讲信用,诚实不欺。“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⑤)随意,随便。“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⑥通”伸”,伸张。“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⑦使者,送信的人。“自自可段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⑧可靠的。“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⑨相信,信任。“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陸下亲之信之”(《出师表》)。Y 170.延:①延请,邀请。“时吴氏家延师儒”(2014·山东卷;“邓愈镇江西,数延见”(2011・全国大纲卷):“延坐后堂”(2012・福建卷);“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2007江西卷)“延余两人坐”(2009・安徴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②迎击。“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③伸长、延长,延续。“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过秦论》)。④蔓延,扩展。“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赤壁之战》)171.遗:①赠送。“往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2007・安徽卷)。“遗其珍物”(2010·浙江卷);“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苏武传》):“厚遗秦王完臣中底子蒙嘉”(《荆轲刺秦王》)。②遗失,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③遗漏,忽略“小学面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④送交。“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赤壁之成》)。⑤遗留。“忠烈遗骸,不可问矣”(《梅花岭记》)。⑥遗弃。“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赤壁赋》)。172.已:①停止。“奋力大呼,得贼乃已”(2012·全国大纲卷);“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2011・山东卷);“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②治愈。“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③已经。“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项脊轩志》)。④太。“死而湮酒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173.易:①更换。“何以易之”(2008・天津卷):“不能易也”“(2017・北京卷);“就院易一员往漕闱”(2012·全国国新课标卷);“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齐桓晋文之事》)。②平坦。

“河上之丘家不可胜数,犹以为易也”(2011・北京卷)。③轻视,看不起。“守自负年德,易之”(2007・福建卷);“以公少年易之”(2011・江苏卷)。④换,换取。“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 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⑤改变,更改。“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⑥容易。“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谏太宗十思疏》)。174意:①意料。“意其穴竟于是”(2o13·福建卷)“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2012・天津卷)“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②心意,意图。“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③神态,神情。“久之,日似瞑、意暇甚”(《狼》))。④感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⑤景象。“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175益:①充实。“行且求中以益己”(2014·江苏卷)。②增加。“府当市民马以骑士”(2012·江苏卷);“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出师表》)。③更加。“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④好处。“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⑤逐渐,渐渐。“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2009・北京卷);“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176.翼:①保护。“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2010·全国新课标卷);“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②翅膀。“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③严肃、恭敬。如成语“小心翼翼”。177.阴:①暗中,“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2013·辽宁卷):“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苏武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张衡传》)。②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③阴暗。“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④寒冷。“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178.引:①退避,避开。“皆逡巡引却”(2009·江苏卷);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荆轲刺秦王》)。(②伸,伸长。“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子见梁襄王》)。③牵引,拉,调转。“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④拿,举。“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引佩刀自刺”(《苏武传》)。⑤引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⑥招引,招来。“必亲引问委曲”(《李愬雪夜入蔡州》)。⑦牵连;招供。“虞常果引张胜”(《苏武传》)。⑧引导。“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9)带领。“为寺僧道深所留,遂引入堂中”(《长安雪下望月记》)。⑩拉开弓。“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11)诗文的序。“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12)延请,引见。“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179.迎:①面对。“灌迎高射之,发辄中”(2011·全国新课标卷);“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②投降。“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③迎接。“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孔雀雀东南飞》)。④荐举,选用。“解褐南徐州迎从事”(《祖冲之传》)。

1B0,与:①交往。少而所与亲旧”(2010・上海卷);“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②结交。“与赢而不助五国”(《六国论》);③同,跟。“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 师》)。④同“欤”表示疑问、感叹语气。“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④参与,“子房亦与焉”(2017·北京卷);“蹇叔之子与师”(《左传・蹇叔哭师)。⑤给于。“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181.语:①告诉。“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苏武传》):“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琵琶行》)。②话。“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③i谈论。“上语诸将曰”(2010・广东淞):“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④词造。”为人性僻眈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体”(《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182.:①预先。“乃豫敕断绝书属”(2013·上海卷)。②参与。“先生欲豫焉”(2011·安徽卷)。③通“预”,准备“豫备走舸,系于船尾”(《赤壁之战》)。④豫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⑤游乐,嬉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183.御:①防备。“则数更法以御之”(2013·浙江卷)。②控制。“自汉氏失御”(2015・四川卷)。③统治,治理。“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④抵挡。“以啮 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⑤驾。“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⑥为……驾车。“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崔杼弑其君》)184.诣:①拜访。“则非亮先请备”(2013·湖南卷);“与从弟球俱诣高祖”(2008·全国大纲卷);“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②前往往,到达。“明日当诣政事堂”(2013湖北卷);“未尝诣取直”(2010·北京卷);“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促织》)。185.遇:①得志。“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2014·安徽卷)。②机会,机遇。“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③见面,会面。“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对待。“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⑤接触。“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序》)。⑥相逢,碰到。如成语“不期而遇”。

186.缘:①沿着。“其间缘水置仓”(2014·上海卷);“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始得西山宴游记》)。②因缘,机缘。“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③攀缘。“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④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187.援:①引用。“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2011·安徽卷)。②攀援。“猿猱欲度愁攀援”(《蜀道难》)。③救助。“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188.愿:①希望。“愿有所记”(2014・北京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②心愿,愿望。“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③愿意,乐意。“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189.造:①拜访。“访复以舟师造湘城”(2008・广东卷);“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2014·湖南卷)。②到。“终身不造其门”(2010・上海卷)。③制定。“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列传》)。④制作。“复造候风地动仪”(《张衡传》)。⑤写,著。“冲之造《安边论”(《祖冲之传》)。

190.责:①要求。“吾子无以韩责我”(2014·江苏卷);②责备。“修贻书责之”(《与高司谏书》)。③通“债”,债务。“则仆偿前辱之责”(《报任安书》)。④责任,职责。“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2015・湖南卷);“留待限期,以塞官责”(《促织》)191.贼:①危害,杀害。“人之与人之相贼”(2008・天津卷)。②作乱或外来侵犯的人。“刚遣长子迟喻贼”(2008·全国卷1);“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2010·全国新课标卷)。“奋力大呼,得贼乃已”(2012・全国大纲卷);“未及见贼而土卒离散”(《伶官传序》)。③强盗。“贼二人者得我,我幸皆杀之矣”(《童区寄传》)。

192.振:①通“赈”,救济。“周穷振乏,家无余财”(2008广东卷);“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2014·全国新课标卷

1):“振现昌、临洮饥民”(2013·全国新课标卷1)。②)通“震”,威吓。“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③震惊。“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刺秦王》)。④挥动。“振长 策而御宇内”(《过秦论》)。(⑤震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张衡传》)。⑥通“震”害怕。“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荆轲刺秦王9)。(⑦振作。如成语“一蹶不振”

193.征:①验证。“皆可征于集”(2014·浙江卷):“京师学者成怪其无征”(《张衡传》)。②征召。“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③取信。“而征一国者”(《道遥游》)。④远行。“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194.知:①掌管。“复命知益州”(2013・广东卷);“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2009・全国新课标卷);“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②巧诈。“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2013・重庆卷)。③了解,知道,懂得。“士者诎乎不知已”(2008·福建卷):“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2009・北京卷);“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④管・过问。“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⑤通“智”,智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⑥知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⑦要好。“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苏武传》)195.执:①拉住。“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日”(2012·天津卷);“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执手分道去,各自还家门”(《孔雀东南飞》)。②拘捕,捉拿。“被执至南门”(《梅花岭记》)。③持,拿。“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项脊轩志》)。④坚持。“休复执论”(2008·安徽卷)成语“固执已见”

196、指;①同“旨”,意旨。“责大指而已”(2011·江西卷)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屈原列传》)。②指称,称。“皆世指为难治者”(2008,湖南卷)。③手指。“娘以指叩门扉曰”《项脊轩志》)。④竖起。“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⑤指向,向着。“旗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⑥同“旨”,心意,意图。“卜者知其指意”(《陈涉世家》)。⑦指出。“壁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⑧直接。“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197.治:①追究。“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2010·重庆卷);“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②治罪。“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幕碑记》)。③整顿,训练。“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赤壁之战》)。④治理。“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晏子治东阿》)。⑤对付,制服。“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⑥治理得好,社会安定太平,与“乱”相对“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大宗十思疏》)。⑦研究。“不治科举文词”(2015·江苏卷)。⑧修筑。“尝治室于毁中”(2007·四川卷)。

198.置:①处置。“赏所置其魁宿”(2010·四川卷)。②放弃,丢下。“称之不置”(2017·江苏卷);“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③安放,放置。“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④设置。“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项脊轩志》)。⑤购置。“既至奴,置币遗单于”(《苏武传》)199.制:①制度,规章。“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2007・全国大纲卷1):“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2008·全国大纲卷1);“召君问其制”(2015:江苏卷);“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2013·江苏卷);“今京不度,非制也”(《郑伯克段于那》);②控制。“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③式样。“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④规模。“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⑤构造。“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张衡传》)。⑥制服,消灭。“瑜得精兵百万,自足制之”《赤壁之战》)。⑦统率,指挥。“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⑧制定。“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齐桓晋文之事》)。⑨皇帝的诏令,法令。“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2011·江西卷)。200.志:①记载。“吾心既伤之,遂志之”(2014・江西卷);“《齐谐》者,志怪者也”(《道遥游》):“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②心意,意志。“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③决心。“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④记住。“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屈原列传》)。⑤记事的的书或文章。“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⑥标志,标记。“寻向所志”(《桃花源记》)。⑦志向,志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⑧做记号。“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⑨立志,有志于。“吾十 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201.质:①询问。“于以此图质之”(2013・·江西卷)。②)抵押,以……作人质。“贫甚,质女婢于人”(2010・重庆卷);“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③同“锧””,砧板,行斩刑时用的垫板。“君不如肉祖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④通“贽”,见面礼。“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⑤质地,底子。“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⑥质补。“其俗颇质”(2015・上海卷)。202.字:①女子许嫁。“其女字君从子”(2014·天津卷)。②取名,取表字。“张衡字平子”(《后汉书・张衡传》)。③抚养,养育。“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203.著:①写作,撰述。“其后遂以著令”(2013・辽宁卷);“仆诚以著此书”(《报任安书》)。②彰显。“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2010・江苏卷)。③登记,记载。“核所积金银,著之籍”(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④戴着。“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孔雀东南飞》)。⑤穿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木兰诗》)。

204.纵:①释放。“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2011・·广东卷);“奉不可失,敌不可纵”(《殺之战》)。②听凭,任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③即使,纵然。“便纵 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④纵容。“纵士卒无赖”(《段太尉逸事状》)。⑤放纵。“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205.卒:①最终。“后成丰中为卒行之”(2012・广东卷);“卒相与欢”(《廉颇蔺相如列传》);“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②通“猝”,仓促。“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2010・山东卷);“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③步兵,士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④死亡。“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⑤终于。“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五人墓碑记》

篇6: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 2.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三、教学课时:3课时 第1、2课时

一、考点阐释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50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然而,文言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

二、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

”。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言”与说话有关; “隹(zhuī)”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关;

“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 ;“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

“自”关鼻,“目”关眼。“攴(pū)”与敲击有关;

【推断练习】

(1)刑天舞干戚

形旁为戈,意思为一种兵器(斧子)

(2)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形旁为舟,意思为 大船

(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形旁为 石,意思为 石阶(4)径造庐访成 形旁为走

意思为 到

会意字也可用此方法推断词义。

(5)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上 入 下 米,意思为买入粮食

(6)家人瞷见者,悉骇愕

左 目 右 間,意思为 从门缝中看,“窥视”(7)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1998年高考题)“觐”为形声字,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绳子)

(9)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井绳)

(10)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田地)

(二)、字音推断法

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推断练习】(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住”通“驻”)(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倍”通 “背”, “倍道”就是“违背自然规律”。)(3)昌宗从旁趣说,使速言(“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4)使有司宽政,毁关(去掉关税),去禁(禁令),薄敛,已责。(《左传》)责, 意思为___________

“责”,《说文》:“求也,从贝,刺声。”王筠说:“谓索求负家偿物也。”“责”就是“债”字,但是它在上古可用作动词,兼有讨债的意义。它之所以从贝,是因为贝表示财。《左传》昭公二十年:“使有司(主管机关)宽政,毁关,去禁废除各种,薄敛(减少田租),已责(停止讨债)。”这是“责”的本义。

(5)“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苏轼《教战守策》)

“顿”字(6)“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7)“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闲(8)“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

“匈”(9)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三)联想推断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联系教材,联想成语,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推断练习】

1、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联想:“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边境)“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把„„当作边境)

2、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联系《鸿门宴》中 素善留侯张良,词义为 友好

3、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联系《伤仲永》中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词义为认为„„奇异

4、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

联系《逍遥游》中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词义为

往,到

5、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联系《岳阳楼记》中

属予作文以记之,词义为

嘱咐

6、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05年辽宁卷)联想:家喻户晓、不言而喻

喻:明白

7、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联想:日薄西山、义薄云天

薄:靠近

8、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2004辽宁卷)联想:投笔从戎

投,扔掉,舍弃

9、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2006年高考湖北卷)

联想: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徒:只是

10、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宋史》

联想:严惩不贷

〖解释〗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贷 : 宽恕、宽免

(四)相似结构推断法

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的特点,利用它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一个词也好,一个句子也好,如果形式比较整齐,那么处在相同位置上的字的意思很可能不是相同或相近,就是相反。【推断练习】

(1)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怙”对“恃”,词义为 依仗、凭借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用”,词义为 被任用

(3)文过饰非

(“过”与“非”同义)“文”对“饰”,词义为 掩饰

(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弥”对“愈”

词义为

更加

(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简”对“择”

词义为

选择,选拔(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既然“誉”(赞美)与“非”(非难)构成反义关系,那么由“沮”(沮丧)可推知“劝”与“沮”意思相反,应释为“奋勉”。

(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推断练习】

1、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赤壁之战》

“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2、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三国志 》

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3、行将为人所并(将)

4、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拔)

5、出则接遇宾客,入则应对诸侯(接待)

(六)语法结构推断法

语法分析推断法就是分析所要解的词在句中充当何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推断其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义。

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 【推断练习】

根据字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1、将军身披坚执锐,讨伐暴秦,功盖寰宇!(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因次解释为:坚硬的盔甲和锐利的兵器)

2、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2000年全国高考题)樵:木柴。

3、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_______(2004湖南)“和”接代词宾语“之”,当为动词,而不能理解为形容词“和睦”;再联系上文“鸣”,可知“和”应为“应和”。

4、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书褒城驿屋壁。(2005年高考浙江卷)

条其言,书于书褒城驿屋壁

条:整理

5、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脯(杀做肉干)(为这件事(同纣王)争辩得很厉害,所以(纣王)就把鄂侯杀了,将尸体做成肉干”。)

6、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生死”相当于“使死生”即“使死者复生”;“肉骨”相当于“使骨肉”即“使白骨生肉”二者都是“使死者复生”的意思

7、其罪当与童贯等。

等:一样,等同

句中主语为“其罪”,“与童贯”是状语,而“等”应该是句子的谓语。所以它是“一样”、“等同”之义,而非“等人”、“等等”。

8、(08广东)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嫁给)

(七)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1、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倾斜)

根据“无景”与“美”意思相反,可推断“欹”与“正”意思也相反,即“倾斜”。

2、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断粮)现代汉语中“绝食”指断绝饮食,以示抗议或自杀;而本句前文已交代“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下文又写太守苏琼“贷粟以付饥者”,那么这个“绝食”当指水灾后断了粮食。今义是主动地断绝饮食,此处则是被迫无奈断了粮,古今异义。

3、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2005年全国卷Ⅱ第8题A项)“辩”用于动词谓语“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富有”)之后,作宾语,应该是名词。由此可推断,选项释为动词“辩驳”有误。(“辩”的正确解释是“辩才”)

4、(07浙江)又念昔日定国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敬佩)

第3课时

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诺。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尔邪?”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2004年全国Ⅱ卷)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凶:不吉利

B.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白:禀告

C.戒曰:“„„不汝容也!”少年皆诺。诺:答应

D.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箧:小箱子

2、解释“弄璋”、“弄瓦”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由。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几,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冯梦龙《古今谭概》)

“我夫人有娠”(娠:身孕)“果双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3、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08天津卷)(篡:劫夺。贼:杀害。——主要依据对应互译法推断)

4、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08全国Ⅱ)

(檄:下令。喻:开导。——语法分析、语境分析均可,互为辅助)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江天一传(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而会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东遁,麾下狼兵哗于途,所过焚掠。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首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迆,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公与他县相掎角。”遂筑丛山关。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属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死,祸且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汝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具有至性

至性:纯厚的本性

B.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自若:和平常一样

C.州县望风内附

附:逃跑

D.间出逆战

间:有时

6.下列句子中,表现江天一“深沉多智”的一组是(3分)

①躬畚土筑垣以居

②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

③率壮士驰数十里

④其地独平迆,是宜筑关于此

⑤多用兵据之,公与他县相掎角

⑥我不死,祸且族矣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天一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他侍奉母亲和抚养弟弟,他说读书人应有好品德,才有好文章,可见他本性善良,品德高尚。

B.县令傅岩认为天一才学奇异,每次县童生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尽管他穷,家人又埋怨叹息,他还是如往常一样读书。

C.张献忠攻破武昌后,烧杀抢掠。佥事金声计议派兵去抵抗,把这事委托给天一,天一率领部下与张献忠作战,很受金声赏识。

D.江天一被抓后辞别金声说:“哪里有和人一起共事而在危难时刻逃避的呢?”在刑场,高呼“高皇帝”,可见其重情好义忠心不改。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属其母于天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5.C(附:归附)。

6.B(①说明其勤劳,③说明其勇敢,⑥说明其重情)。7.C(“烧杀抢掠”是狼兵所为,天一去抵抗的也是狼兵)。

上一篇:小区物业智能收费系统的设计下一篇:医院青年岗位能手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