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知识库对大学图书馆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2024-05-07

机构知识库对大学图书馆的影响和对策研究(通用6篇)

篇1:机构知识库对大学图书馆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屋顶风机

摘 要:建设和谐社会是现阶段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未来我国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因其如此重要之地位,必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任务与要求,所以,必须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审视并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新的工作思路与

对策,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证。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的要求下,不断增多的热点、难点问题难免会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坚持教育主体性原则。教育是育人,因此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和思想感情;其次要以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通过说服教育、示范引导与提供服务,倡导师生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启发引导其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培育他们的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等主体属性;最后要注意把握好大学生个体内在价值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时注意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2、树立和谐教育目标。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的教育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受教育者置于客观环境中,在受教育者所依赖的学校、社会和家庭三大外部环境上形成合力。高校决策者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凝聚广大师生,实现学校内部管理和周边环境和谐,学校内部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和谐,传统的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的革新和谐,教育内容即“五育”和谐,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互信互爱、谅解与宽容的和谐校园,激发学生追求正义,探索真知。

3、建立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和谐的工作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保证。建立和谐的工作体系需要实现基础性和谐和匹配性和谐。基础性和谐重点要解决德育首位的问题。把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立足德育工作的实际,高起点、全方位地构建起政府、高校、家庭、社会高度统一、协调的德育网络,建立健全全社会大力支持、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匹配性和谐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主体之间合力匹配以及教育方法、教育

形式的匹配,实现教育目标和谐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

篇2:机构知识库对大学图书馆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一、马约翰体育思想的科学性

1注重科学理论指导学生体质水平的提高20世纪初叶,中国青少年还不知道西方体育。由于中国传统观念是让学生成为儒生和雅士,激烈和刺激的运动项目和体育竞赛被认为是粗鲁和野蛮的,因而并不为大多数中国学生和教师所接受,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甚至对他们来说是乏味的和讨厌的。因此,中国学生的体格和健康水平与西方学生相比相差甚远,多数人体质健康水平甚至达不到西方人的最低标准。清华大学则是中国最早设立西式体育的学校。从建校之初,就由体育部教师对全校700名学生进行了严格的体质健康测试和运动处方指导。每个学生每天早晨要做15min的自由体操,下午要有1h的体育比赛或其他体育活动。体育部和医务室共同为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测验工作,每个学生每年都要有1次医学检查、2次体格检查和测验。一次是在学期开始,一次是在期终。体格检查中同时有4种方式:身体测量、体能测验、体格检查和运动处方。对学生进行效力测验,编制总体力表。首先进行身体测量(形态:高度、围度、宽度、厚度),然后进行体力测验(机能:肺活量;力量:握力、背力、腿力、握推、引体向上),身体医学检查(外科、心肺、呼吸、视力、牙齿),对于体格不好的学生开出矫正体操的运动处方,并在监督下进行体操练习。在学期结束前,还要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格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学生体质增进的幅度,同时还可以发现那些由于懒惰而忽视锻炼的学生。这是一种奇妙的“惩罚”,使人相信体育的价值。“卫生、医学、体育三者对于健康都有直接的重要关系,但三者对于健康的关系不同,卫生是在造成合适的生活条件及环境,使我们能较安全地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医学是诊治疾病与医疗损伤,体育是使人发育到真正健康的水平,增加抵抗力,这种抵抗力不但能抵抗病菌的侵袭,并且能抵抗疲劳。”这就是马约翰对运动对体质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和效果的科学解释。

2体育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体魄与人格并重马约翰对体育的科学价值有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对体育的价值有着充分的认识,并且能在实践中加以科学地运用。马约翰认为:“教育是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第一,有高深的知识;第二,身体强健,能做事;第三,健全的人格。造就此三项标准的人才,是教育对社会的责任。体育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身体进行训练,有了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才能求高深的学问。运动尤其是养成高尚人格的最好方法。体育对上述3点皆有贡献,故体育是教育的重要部分。”马约翰经常在体育课上给学生热心讲解锻炼身体的意义和方法,令学生们记忆深刻。马约翰十分重视体育教师的作用。他倡导:“体育应为建树有能力的人才而做贡献。”他认为:“一个体育指导者对于建树学生的人格和锻炼学生的性格比大学任何部门的机会更多。”

3体育的迁移价值及科学锻炼方法探索1925年,清华大学设立留美预备部、大学部、研究院(国学研究院)。马约翰赴美攻读硕士学位,发表论文《体育的迁移价值》,翌年回国再任体育部主任。此文的完成标志着马约翰先生的体育思想已经形成,这是一篇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的论文。“体育之所以为人们共同喜爱,不仅是因为它带有明显的消遣和娱乐性质,更主要的是它包含着身体教育、技术教育、心理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思想意识教育等广泛而又相互不可分割的丰富内容。”马约翰认为:“从教育观点看,体育可以使感觉器官更加敏锐,并对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品质提供实际的训练。”对于科学的锻炼方法,马约翰先生认为锻炼要有4个原则:第一,经常和持久;第二,有计划、步骤和方法;第三,有科学的根据;第四,生活要配合锻炼。

二、马约翰体育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大学体育实践

伴随着马约翰体育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大学体育实践都产生出了能够昭示后世的标志性成果。有些实践运行上的“视点”,尽管年代久远,在时间空间上与当下没有可比性,但仍会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至今仍然可以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

1教学条件建设19清华建成当时国内最先进的体育馆,馆内有篮球、手球场,80码悬空跑道和各种健身、力量练习设施、设备;体育馆有暖气、热气干燥设备等,特别是附设的室内游泳池,实行池水消毒,确保卫生清洁。

2锻炼标准1919年实行“清华学校初等科五项体力试验表”,其标准为:100码(91.44米)14秒,880码(8067m)3min;游泳20码(18.29m),跳高4英尺5英寸(1.346m),射箭环靶10环或熟悉篮球或足球规则,学生必须通过5个项目的规定标准,才能“出洋(留学)”,不及格者留校,直到及格为止。1925年开始的“体育实效实验法”,包括身体测量(23项)、体格检查、体力测验(7项),然后按照计算公式测出总体力,此时体能测试标准为:爬绳离地15英尺(67m),跳远14英尺(27m),100码(91.44m)14s,鱼跃前滚翻或腾跃栏杆(支撑跳跃、高度齐胸),游泳20码等五项。

3群体活动1926年清华大学即成立有学生体育协会。在民国时期清华学生的“铁马”“金刚”“黑桃”“优游”等体育协会的名声颇为响亮。

4体育课程建设1933年,清华大学体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身体获得健康,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体育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指游泳),掌握自卫技能(指武术),发展1~2项专长和爱好”。体育课为4年必修,每周2学时。体育课的教材按运动分类,均依其难易程度,分为甲(四年级教材)、乙(三年级教材)、丙(二年级教材)、丁(一年级教材),对有慢性病和体弱的学生开设体弱班等。

5体育代表队建设民国时期,清华大学就培养了一大批闻名遐迩的旧中国全运会和华北运动会的冠军;1936年,旧中国参加奥运会的田径队在清华集训;马约翰先生作为中国田径总教练,参加了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6学生培养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钱伟长1931年入学,是“清华历史上身高不达标的学生(1.49m)”,正是在马约翰的热情鼓励和悉心指导下,不仅热爱体育,刻苦锻炼,还入选了田径队、越野队、足球队。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一语概之:体悟马约翰体育教育思想和其指导下的实践,汲取成功的经验,对推进现代大学体育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现实意义。

三、马约翰体育教育思想与现代大学体育的融合

1在马约翰体育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催化下,形成了优良的大学体育传统强身健体,报效祖国。从“体育强国”理念到“争取为祖国健康的工作50年”人生目标,把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与救国、强国和建设祖国联系到一起。运动为载体,人格是追求。体育运动不仅局限于强身健体,而是重视人格的塑造与意志品质的培养,寓德于体,在体育中追求到身心发展的和谐,即有勇气承担风雨、有毅力克服困难、有意志战胜自我、有健康服务国家。面向全员,重视体育意识和参与锻炼的全过程。

2马约翰提倡“和睦快乐的大家庭”马约翰师德高尚,凡事以身作则,与人为善,人格和精神深孚众望,在他的带领下,形成了风气正、有活力、有效率的体育教师队伍。对青年人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3马约翰注重“精神、思想和身体的全面发展”马约翰指出“体育为教育之重要部分”,具有“建树人格的重要作用”。“体育活动包括生活中所有的功能方面――体育的、智育的、社会道德的诸方面。”

4马约翰体育教育思想的主线就是育人马约翰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长期积淀的过程,其对大学体育的认识,也经历了“体育救国”,“不给中国人丢脸,不让美国人耻笑为‘东亚病夫’”,以及把体育上升到政治高度的时期等,经过不断地探索,逐渐汇集到体育的真义,即运动是身体健康之本、是健全人格之重、是体育精神之源。

四、结语

篇3:机构知识库对大学图书馆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一、作为新范式的“模式2”知识生产

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是按学科来组织的, 知识生产和传授限于特定的学科, 教师讲授知识, 学生学习知识, 知识的生产、接受与传递只限于师生之间, 这种模式被称为“模式1”知识生产。20世纪下半叶, 特别是90年代以后,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大众化的迅猛发展, 知识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知识日益表现为全球化、去地方化 (deterritorialized) 和去个人化, 知识生产、传递和沟通变得更加便捷和开放, 知识生产趋向于不确定性、竞争性和去正当性。大学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生产者, 社会精英也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 大学在知识生产中的“霸主”地位受到空前的挑战。大学的功能更加务实, 以追求“纯知识”为目的的“洪堡理念”正在逐步让位于服务于社会的新观念。大学的功能除了传统的学术研究、专业训练、教学和文化传承外, 又增添了支持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服务社会等功能。

在这个变化的背景下, 詹奇 (Jantsch) 提出, 政府、业界、大学三方要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进行合作和创新。他首次使用了“超学科 (transdisciplinarity) ” (1) 概念。他写道:“超学科:在教育或创新系统中所有学科和跨学科的协调, 这一协调是以一般公理系统 (从目的层次上引入) 和新兴认识论模式为基础的”[1]。芬托维茨和拉韦茨 (Funtowicz&Ravetz) 用“后常规科学” (post-normal science) 概念来表述这种新的知识生产方式。他们发现, 在解决政策问题的过程中, 常规科学范式并不能保证科学知识的有效性。他们提出, 科学要与决策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对话, 在政策导向的研究中进行知识的质量控制[2]。

迈克尔·吉本斯等6位著名的科学政策专家进一步阐发了芬托维茨和拉韦茨的观点, 他们在《新的知识生产:当代社会科学和研究的动力》一书中提出了“模式2” (mode2) 知识生产概念。该书汇集了吉本斯等人对科学政策研究的成果。这项研究得到瑞典研究和规划理事会 (the Swedish Council fo Research and Planning) 的资助, 旨在探讨大学未来发展的趋势。吉本斯等人在该书中强调, 正在出现一种高度互动和“社会分配”的研究系统, 他的依据是:过去知识生产是在大学各学科中进行的, 而现在知识生产的场所、原则和实践却有更大的异质性。“模式2”知识生产是“在应用语境下”并通过“超学科”合作而完成的。与传统学科模式相比, “模式2”知识生产者更具反思性, 他们会根据不同的质量标准来进行生产[3]。在吉本斯等人提出“模式2”知识生产后, “模式2”概念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获得很高的知名度。“模式2”概念被1000多篇科学文章所引用[4]37, 它对许多国家的科技和创新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吉本斯等人认为, “模式2”知识生产不是简单借用现有的学科理论、概念和方法, 而是超越了原有的学科理论和范式[3]。从本质上讲, “模式2”是一种新的知识生产范式。与传统的“模式1”知识生产相比, 它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征。 (1) 应用的语境。虽然“模式1”知识生产也有实际应用, 但是它们通常与实际生产相分离, 经常表现为先开发然后再应用。在“模式2”知识生产中, 这样的生产与应用的分离是不存在的。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不太关注基础研究, 而更关注知识在技术、商业、工业、经济、通信和政府政策等问题上的直接运用。 (2) 超学科性。“模式2”直接运用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各种问题, 其最终解决方案超出了单一学科的知识范围, 具有“超学科性”。它是以问题为导向的, 不受现有学科的限制, 不满足于对原始数据的加工, 强调对数据和资源的重新构造。“超学科性”意味着学科之间的动态互动, 一旦达成理论共识, 就不容易再分解为单一的学科要素。 (3) 异质性。“模式2”知识生产的主体、场所和资金来源是多样的和异质的。首先场所是异质的, 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大学、研究所和工业实验室, 而且还包括了研发中心、政府机构、思想库、跨国企业、网络公司、小型高技术企业、咨询顾问公司等新兴非大学组织机构。其次研究者也是异质的, 学者、研发设计者、生产工程师、熟练技工和社会科学家等不同背景的利益攸关者都可以参加进来, 带来不同的经验和技能。再次“模式2”解决方案也是异质的, 它同时包含了经验与理论、认知与非认知的成分。 (4) 反思性。与“模式1”相比, “模式2”知识生产是一个对话和沟通的过程。研究者具有高度的研究应用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 有能力整合不同的观点。“模式2”知识生产不仅要对科技术语进行解释, 还要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选择, 掺杂了偏好和价值观。过去价值观作为非科学的东西被摒弃在科学系统之外, 而现在却在问题界定、问题解决以及成果评估上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研究过程越来越强调反思性, 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5) 质量控制的新形式。“模式1”质量控制主要依赖于同行评审, “模式2”的质量控制不仅依赖于同行评定, 而且还依赖于语境、运用和规范。“模式2”知识生产的质量是由“一个广泛的系列标准来决定的, 这个系列标准反映了评价系统由扩大了的社会构成”[5]。“模式2”的应用语境吸纳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知识分子, 质量控制的标准更加多样化。

吉本斯等人将“模式2”与“模式1”进行了对比, 发现两者有5个方面的区别: (1) 在“模式1”中, 问题主要取决于专业研究团体的兴趣;而在“模式2”中, 往往要根据社会应用的需要, 来确定各种应用的情境。 (2) “模式1”的解决办法通常需要科学资源, 而“模式2”则需要在跨学科情境下整合各种智力资源和知识。 (3) “模式1”是同质性的, 通过制度化的组织构架来运作, 而在“模式2”中, 生产者的经验和工作场所都是异质性的。 (4) “模式1”具有相对自主权, 而“模式2”在从议程拟定到成果推广的整个过程中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 而且还要考虑他们的工作对人类和社会的可能影响。 (5) 两种模式有不同的质量控制标准:“模式1”的质量控制仅限于同行评议, 而“模式2”的质量控制则扩大了范围, 包括了智力、社会、商业和政治利益等各种因素。

二、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催生了高等教育的转型

“模式2”新的知识生产对大学传统的办学理念提出了挑战, 要求大学顺应新的发展要求, 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实现从传统学科知识生产者向解决复杂问题知识创造者的转变。

(一) “模式2”知识生产要求大学在内部调整和改革中, 实现以下4个方面的转变

1.从“学科为本”院系向“问题为本”项目的转变。

大学的院系组织构架源自学科和知识的专业化过程。“模式2”知识生产要求院系不再是专业上的类别, 而成为单纯的组织和管理单位。大学在应用的语境下, 不能固守原有的院系或研究中心构架, 而要有全新的制度安排。大学要扩大与政府、产业和私人组织等利益攸关方的联系, 使“学科为本”的院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单位或项目。这样的项目和研究单位是基于“研究问题”而建立起来的, 结构比较松散, 如“文化研究”或“环境科学”等。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因为传统的院系组织有着特定的学科规范和价值观, 研究者通常根据院系组织来确认自己的身份。新的研究组织按“问题”将知识生产者和利益攸关方召集在一起, 形成了跨系、跨机构和跨学科的协作, 显得更灵活和更有效[6]76。

2.从课程到学分的转变。

传统大学的权威表现为它所提供的课程以及所认可的资质。这些资质涉及结构化的课程、循序渐进的学习程序以及使学生具有专业规范。“模式2”知识生产要求大学改革现有的课程结构, 创新课程模式, 开发模块学位课程, 实施学分累计和转换计划, 实行“以结果为本”的评估。这些措施不追求课程设计上的整体学术对称, 而是强调了学分上的灵活“出入”机制。在“学分为本”的课程设计中, 学术问题与学术水平之间的关系是实用关系而非认知关系[6]。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国由专门机构来负责推行基于学分累计和转移的新课程。

3.从“学科为本”的教学向“学生为本”的学习转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 “模式2”知识生产客观上要求大学从“学科为本”的教学转向“学生为本”的学习。传统的大学教学是由院系来组织的, 课程带有强烈的学科色彩, 教师用大量的时间来辅导学生, 劳动强度大, 效果也不理想。新的教学模式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 安排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形式。学生可以选择学习不同的课程内容, 甚至可以订制有关模块课程。教师的角色也改变了, 教师在学生面前更像是服务者而非专家, 教师辅导学生的劳动强度减轻了, 而效果更好。

4.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模式强调对已有知识的掌握, 学习的目的就是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但是, 这样获得的知识是暂时的、有争议的、有问题的, 因此, 在本科教学中要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对多样性接受的能力, 去质疑那些“有问题的”和“不完全”的知识。不仅如此, 还要培养学生学会把知识技能转化为可识别技能, 使其非预期成果更明确、更透明[6]79。

(二) “模式2”知识生产要求大学及时调整对外职能, 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和同盟者, 以成为更开放、可渗透的新型机构

1.更积极地参与当地社区。一方面, “模式2”知识生产要求大学比过去更加贴近当地社区, 积极参与当地社区事务, 增加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比例。大学吸纳不同生活背景和工作经历的学生, 促进了大学学习职能的转变:即从封闭的学术领域转向开放式的智力系统、从精英文化和专家知识转向非精英文化价值观和实际能力。另一方面, “模式2”知识生产汇聚了大学以外的研究者和利益攸关者, 表现出超学科研究特征, 需要顾及更多的社会经济利益, 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

2.增强与社会的合作和伙伴关系。大学在参与当地社区的过程中, 要积极发展与当地社区各种社会组织和行动者的合作和伙伴关系, 形成治理的合作形式, 从而实现从大学学术自治与国家干预的经典两分法到更多共识和多个伙伴关系的治理观念的转变。这种新型关系的核心是大学与产业之间战略伙伴关系, 是知识工作者与社会行动者联手进行知识生产的新形式。

3.更积极地回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学在从学术封闭系统向与社会环境有更多互动的开放系统的转变过程中, 要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做出更积极的回应。这就要打破传统学科的规范以及学科权威所操控的封闭知识系统, 实现与外部社会利益群体、“消费者”或“客户”以及其他知识生产者的动态互动, 以形成更开放的知识体系。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 需要把“沉默”群体的观点、诉求和价值观吸纳到机构教育和认知文化中, 通过利益攸关者的参与以及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相互学习, 来克服狭隘的观点, 实现经验知识与学科知识的整合。

三、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推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

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对大学教学和科研产生了重大影响。早在1982年, “经合组织” (OECD) 就提出, 为了充分履行社会职责, 大学必须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交往, 采用“外在”而非“内生”的跨学科研究形式。1997年在瑞士洛迦诺市召开的CIRETUNESCO国际大会上通过了“宣言和建议”, 提出每个学科要给超学科10%的教学时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任轮值主席提出, 鼓励超学科研究的博士论文, 设立专门的超学科国际网站, 在大学开设各种超学科课程让学生了解超学科研究[7]。西方有些大学用超学科“视角”来审视高校发展, 尝试对知识进行系统整合并促进全人教育。有些大学受到复杂科学世界观的启发, 探索新的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思路和类型, 提倡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当然, 也应该看到, 高校的超学科教学还面临着一些基础性障碍:整体和相对稳定的课程, 超学科课程的年级标准, 不同学位课程的一致性, 课程管理的复杂性等。

吉本斯提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背景下, 一个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格局正在出现,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临床研究、合作研究、研究专家咨询等共同构成了多元知识使命的框架。大学不仅要提供各种专业学位, 而且还要提供职业培训, 为终身学习作贡献, 还要与市民社会互动, 提供大量的直接服务[8]38。据此, 吉本斯认为, 大学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为了理解复杂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 大学要在教学中使用“问题为中心”的超学科方法[8]39。因此, “将模式2超学科纳入课程需要从以学科为本转向以问题为本的学习”[8]40。这涉及更多的学科交叉。超学科课程要有新的教学计划, 着眼于培养核心技能, 以便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而这些核心技能是通过“问题为本”的学习而获得的。为了培养一大批具有核心技能并能洞悉复杂问题的知识工作者, 大学要开发并实施“问题为本”的超学科课程。

传统大学的教学与研究是分开的, “模式2”知识生产反对这种倾向, 主张在本科教学中倡导“探究为本”学习。Clark认为, “探究为本”学习的好处是强化了学习, 能够为现代生活的复杂性做好准备[9]。Clark特别强调了“探究为本”学习的重要性。他提出, 21世纪的劳动者要在不断增强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此大学在教学上所能做的最好准备工作是, 为学生提供“发现为本”的学习经历, 让学生在一个“富含发现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因此, “发现式学习”和基于研究过程的教学或学习应该成为大学的价值规范[9]294。

一些学者提出, 为了把教学、科研和社区服务结合起来, 大学还要鼓励学生“在社区服务中学习”。Taylor认为, “在社区服务中学习”包括了学术研究、社区服务、把学习和服务因素整合起来的结构性反思。学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 实现包含学术、实践和公民3个基本要素的目标。把这3个要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进一步实现社区服务目标: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 促进社区的发展, 针对社区存在的实际问题, 开发相关的教育课程[10]。

超学科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至今还没有一套规范统一的教学模式和实践体系。不过,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多, 如, 2002年荷兰瓦赫宁根“阿尔特拉绿色世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跨学科和超学科景观研究》。此外, CIRET的网站是有关超学科研究文献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超学科课程建设也有一些成功的实践范例, 如苏黎世“瑞士联邦技术学院” (ETH-UNS) 的环境科学教育项目。本科双学位、“工作坊” (workshop) 也是超学科学习的有效学习平台。有学者建议为超学科研究设立一个新的机构或项目计划。

四、结论与思考

“模式2”知识生产的本质是超学科性, 它以问题为导向, 在应用的语境下进行生产, 其主要标志是新的知识生产团队或组织的形成。根据国外有关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的研究成果以及大学教育改革的实践, 我国高等教育可以尝试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上进行以下改革。

1. 根据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的要求, 国内高校要改变固有的办学理念, 加强与企业、研发机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发展伙伴关系。为此, 国内高校要加强与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联系, 建立各种合作和伙伴关系, 推进知识的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大学要按照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设计并开设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课程与学位, 从制度建设和政策导向上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等社会组织合作, 以产业需求来引导和推动大学的科研。

2.“模式2”知识生产要求改革大学的办学模式, 实现从传统学科知识的生产者向解决复杂问题知识的创造者的转变。我国现行的学科体制基本上沿袭了前苏联的学科框架, 且学科之间很少有沟通和交流。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为我国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在教学上, (1) 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教学管理制度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来实施教学。 (2) 实行真正意义上“学分制”, 使“学分制”成为培养学生跨学科和超学科能力的基础性制度。 (3) 大力发展双学位课程。在双学位课程建设上, 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经验, 科学设计和整合双学位课程, 形成有利于跨学科沟通、交流和整合的课程框架。在科研上, 要打破现有学科界限开展科研活动, 轻院系构架, 重问题引领, 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形成由各学科专家和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研究团队。 (1) 大力开发超学科课程, 为师生提供更多的超学科研究机会。 (2) 加强教师培训, 让教师有机会学习跨学科研究技术、团队管理技能和不同学科语言, 积累超学科文化浸濡经历。 (3)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工作坊”研讨, 为师生提供探究不同思考和不同方法的智力环境, 以此来推进超学科研究。

3.“模式2”知识生产要求改革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增强学生的超学科能力。高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超学科技能, 将传统学科知识与解决复杂问题所需要的技能联系起来。Derry和Fischer曾把超学科能力概括如下: (1) 能够有效沟通, 具有从事超学科工作和学习的思想倾向; (2) 具有超学科元认知技能, 包括批判性思考、按需学习和自我指导学习的能力; (3) 熟练使用数字媒体技术; (4) 具有把超学科共同体建设成为教学和学习环境的知识; (5) 关注现实世界的需求, 成为一名参与的公民。要根据这些超学科能力来设计和实施学生的培养方案, 鼓励学生在一门专业学科中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同时修读广泛的跨学科和跨专业课程, 包括传统“文史哲”课程和社会问题课程。鼓励学生与熟知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教师一道工作, 学习和积累跨学科研究经验。就研究生而言, 要培养他们通过一个主要研究领域或多个领域来获得多种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尝试由不同学科的多位导师来指导其学位论文, 鼓励他们通过与来自多个学科的导师一起工作, 通过参加其他专业的学术会议或“工作坊”, 积累超学科研究的经验, 学习跨学科或超学科研究方法, 增强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摘要:知识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催生了面向社会需要的新的知识生产模式, 对传统“学科为本”的知识生产模式构成了挑战。概括了“模式2”知识生产的性质和特征, 阐述了“模式2”知识生产所要求的高等教育转型, 分析了“模式2”知识生产对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影响, 并反思了“模式2”知识生产对我国高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等方面改革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的知识生产方式,“模式2”,超学科,大学教学和科研

参考文献

[1]Jantsch E.Towards interdisciplinary and transdisciplinarity in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M].In Apostel L.et al. (eds.) .Problem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and Center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ERI) .Paris.1972:97-121.

[2]Funtowicz S O and Ravetz J R.Science for the post-normal age[M].Futures, 1993:25, 739-755.

[3]Gibbons M, Limoge C, Nowotny H, Schwartzman S, Scott Pand Trow P.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1994:179.

[4]Hessels L and Harro van Lente.Re-thinking new knowledge production: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 research agenda, Research Policy[J].2008:37, 741.

[5]Gibbons M.What kind of university?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the 21st century, 1997 Beanland lecture, Victor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Melbourne, 1997:8.

[6]Scott P.The meanings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M].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5.

[7][EB/OL]http://perso.club-internet.fr/nicol/ciret.

[8]Gibbons M.Higher Education and Relevance in the 21st Century.Paper Presented at the UNESCO World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Paris, 5-9 October, 1998.

[9]Clark B R.Common problems and adaptive responses in the universities of the world:organizing for Change[J].Higher education policy, 1997, 10 (03/04) .

篇4:机构知识库对大学图书馆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关键词】宗教渗透;大学校园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度辽宁省高校统战理论研究重点项目《国际化办学视域下高校抵御宗教渗透对策研究》(2014-GXTZC13)阶段性成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际交流取得了显著成绩,进一步融入到国际社会中。但与此同时,境外一些敌对势力也不断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方式对我国意识形态进行渗透,企图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西化、分化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1】近年来,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作为幌子从事反对我国社会制度与干涉中国内政的种种活动屡见不鲜。尤其是最近将宗教文化不断向大学校园渗透,采取的方式更加隐蔽,影响范围更加广泛,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国大学的校园文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代表着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关键时期。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载体,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无疑对还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分析宗教渗透的方式以及对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我国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高校进行宗教渗透的方式

1.利用学术交流、英语沙龙等方式进行宗教渗透活动

大学英语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英语沙龙、英语角等活动都是每个高校必不可少的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课外活动。同时会有许多外籍教师参加,外籍教师本身就有很多是宗教信仰者。许多同学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都会主动参加此类活动。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一些外籍教师以及“海归”教师会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教学、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宗教宣传和灌输。随着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都会邀请一些外国专家在学校开展一些科研讲座以及学术交流等活动。一些处心积虑的境外敌对势力往往在这时候会进行一些隐性的传教活动。潜移默化的将宗教文化里的意识形态灌输给学生,从而进一步扩大宗教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的影响

2.通过载体传播的渠道推进宗教渗透的进程

随着第五媒体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给境外敌对势力在高校里进行宗教渗透活动提供了更多契机。他们往往利用网络的开放性、隐秘性、互动性的特点通过发送电子邮件,QQ、BBS等方式在互联网上进行各种宗教思想的宣传;还有一些通过打电话、散发传单、电子光盘以及宗教书籍宣传宗教思想。

3.以人道主义关怀或者以做慈善为名义进行宗教渗透活动许多境外敌对势力多打着人道主义或者经济救助的名义有目的的接近有困难的学生,拉拢学生,博得学生的好感进而进行对宗教的宣传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灌输。

4.通过操纵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学生向其他同学传递宗教意识

我国有56个民族,在这么多的民族中,有不少民族是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的。例如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等信仰佛教。高校也是一个多民族学生的聚居地,有很多的信仰宗教的学生多是受自己本民族以及家庭的影响。大学生是一个年轻的群体,猎奇心理、从众现象在大学生中很普遍。如果这些有宗教信仰同学被别有用心的人操控,诱导他们用宗教思想影响周围的同学,势必会对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宗教渗透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

1.宗教渗透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较大影响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客观世界决定主观世界,主观世界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2]。而宗教的主要观点是是唯心主义的,大多数宗教都有信奉的神,它认为是自己所信奉的神在主宰世界的一切,神可以给他们带来幸福。大学生接受能力强,很容易接收新的事物。宗教渗透会影响大学生对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认识。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2.宗教渗透影响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导致部分大学生消极遁世

大学生是一个极易接收新生事物的团体,并且又处于一个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还不成熟的年龄段。在这个阶段青年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情绪波动大,依赖性强,加上社会阅历少,往往面对这些不良的宗教渗透时做出错误的选择,往往沉迷于一些消极的宗教教义中不能自拔,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逃避现实,丧失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3.宗教渗透导致封建迷信思想蔓延,部分同学相信鬼神之说

《辞海》中给予宗教的定义是“宗教是社会意识之一”,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歪曲、虚化的反应。”大学生在困苦无助的时候,往往会向虚拟世界寻求支持和安慰,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往往会受一些宿命、因果报应等不良宗教思想和迷信思想的影响。对于鬼神、轮回、天堂、地狱等迷信思想,很多同学会持怀疑态度,还有一些甚至深信不疑。利用塔罗牌算命、星相占卜、请笔仙等宗教迷信的活动在一些学校也屡见不鲜。例如有些学生在面对大型考试的时候,不愿意面对现场好好复习,而寄希望与神灵保佑,更有甚者会跑到庙宇烧香拜佛,祈求考试通过。

4.宗教渗透削弱了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不同民族的融合体,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具有包容性。但很多西方的宗教都是具有排他性的,例如基督教道德的第一要义是:“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3]这就是说,基督教只允许教徒信奉一个真主—上帝。这在潜移默化中就慢慢削弱了大学生的对自己国家本土文化的认识,而且大学生的思想不成熟,往往造成人云亦云,跟风现象和文化不自信现象逐渐严重。

5.宗教渗透影响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危害校园稳定

很多宗教教义会教导教徒注重个人修炼,对社会以及国家往往不管不问。近年来,一些狂热的宗教敌对势力大肆宣扬本民族的宗教,使宗教活动狂热化,产生了一些宗教极端分子。不良的宗教渗透会使青年学生逃避社会责任,忘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不安心学习,甚至逃课。这些往往会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困难,影响校园的和谐稳定。

三、抵御宗教渗透对大学校园文化的不良影响的对策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和宗教问题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4]。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是它同其他宗教观的根本区别。只有树立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才能在面对宗教渗透的问题是保持正确的立场,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高校应积极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通过“两课”这个主道以及开展一些有关宗教的公共选修课来向青年大学生灌输正确的宗教观,引导青年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唯物论和唯心论、有神论和无神论的主要区别,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将宗教反渗透工作落实到实处。首先,“两课”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教育者的作用,改革教育方法,创新教育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其次,要切实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辅导员作为大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纽带,要加强辅导员对宗教的认识,要看清宗教的本质以及宗教渗透的危害。同时要了解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要切实做到正确引导大学生对宗教渗透的认识,既要注意“党员不能信教”的原则,要求学生党员要坚决执行不信仰宗教、不参加宗教活动的规定,在思想上同宗教信仰划清界限,但同时也要引导大学生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以利于更好团结同学,形成良好的学校氛围;并且要对有异常宗教活动的大学生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3.开发学校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平台,发挥学校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

新时期网络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网络的隐蔽性以及较难操控性导致其成为了宗教渗透的主要传播方式,这也使我们抵御宗教渗透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必须加强对宗教宣传的网站的监控力度,防止境外宗教网站的不良信息的传播;同时也要加强对国内宗教网站的管理力度,有效打击未经批准的国内不良宗教网站,教育并引导他们依法从事宗教活动。构建校园“红色网络平台”,多传递正能量,抵制不良宗教思想的“电子鸦片”,建立安全的学校网络信息平台。

学校要大力发挥宣传统战部门的作用。要加强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等媒体的管理和建设。主动占领校园主要媒体的传播阵地,弘扬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优势作用,为广大青年大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的氛围。

4.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弱势群体

高校宗教渗透的一大主要对象就是一些生活贫困、心灵脆弱的“双困”大学生,他们可能会通过参与宗教活动的方式弥补自己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的心理落差。高校應该着重关注这类特殊群体的思想动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等实际问题而引发的心理不适应问题。在对这类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具有防范宗教渗透的意识。通过心理辅导,传导主流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5.大力发展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及其外在形式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总和,具有教育、引导、激励等多种功能,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高雅的文化生活氛围发挥着重要作用[6]。建立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大学校园中要多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要禁止一切宗教迷信活动,同时也要多开展各类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力开展理高校想信念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科学精神,营造崇尚科学、反对宗教渗透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5]张智楠.高校宗教渗透的问题与思考[J].学理论.2013年20期

[2]逢锦剧,陶得麟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3]圣经新约[M].基督教教协会

[4]吴景双.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历史经验[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2

[5]林文伟,朱英,宋惠艳,赵政,李成龙.大学生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09.9

作者简介:李秀华,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篇5:机构知识库对大学图书馆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高秀梅

[摘要] 在21世纪当今社会的今天,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与普及,网络日渐覆盖全球。这些年来网络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己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心理综合素质和生活方式都有重大影响,并且不行避免地影响我们的入党动机。弄清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揭示网络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作用,相比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方法,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入党动机

引言

21世纪,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与普及,网络日渐覆盖全球。当代大学生不仅生活在现实世界里,而且置身于网络环境之中,但是网络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环境具有显著的不同。所谓网络环境,它不仅仅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还包括学习氛围、教学策略,工作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等非物理形态。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网络信息和网络资源,网上的个人空间、博客、贴吧、论坛等成为大学生活不行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式、生活态度,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毫无疑问,网络的便捷和传播信息的开放性,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方便了我们的学习,使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和充实。

一、网络在当前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网络在现在的大学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夸张的说网络几乎与我们的生活不可分离了。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网络信息和网络资源,网上的个人空间、博客、贴吧、论坛等成为大学生活不行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式、生活态度,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情感等各个领域,为大学生交流思想、沟通联络、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提供了重要平台,上网已成为了当今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我国大学生网民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总体规模大,我国网民总数为10300万人,其中,在校大学生1370万人,占全部网民的13.29%,占全国在校大学生的64.5%。我国大学生网民中男性占56.2%,近70%的大学生网民是本科生,其中一、二年级的网民占到一半以上,将近一半的大学生网民为理工类学生。二是娱乐型上网,大学生网民上网最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网络聊天;有超过1/3的大学生网民玩网络游戏,平均每周玩游戏时间长达9.2小时。男生上网娱乐的目的更强一些,但是女生比男生更喜欢网上聊天、看电视等;男生玩网络游戏的比例高于女生,男生较喜欢对抗性强的网络游戏,而女生更喜欢休闲类游戏。三是上网时间长,我国大学生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7.1小时,晚8点上网人数达到顶峰。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网民的上网时间逐渐增多。工学学科大学生网民上网时间最长。66.3%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至4小时。大学生的生活几乎离不开网络了。

由以上可知网络占用了大学生相当多的时间,其影响是相当大的,这种影响首先表现于学习方面,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汲取知识主要源于教师、书本、纸张载体等有限资源。调查显示,有83.6%的上网大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学习影响最大的是增加了学习资料的来源;还有36%的认为网络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相反,8.3%的承认上网曾经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学习。另外,在网络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上,有36.9%的认为最大影响是获得了许多生活知识;有33%的则认为网络拓展了自己的业余生活;有22.6%的认为网络改变了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所以网络在当前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入党将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网络进入高校,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也给老师和学生的教学、生活带来了许多相应的变化,引起许多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时地凸现出来。互联网对大学生身心发展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在积极方面有利于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信息技术的共享性使文华作为无形的资产扩散到各地,使每个网民受益,达到“文化增值”的作用,也显示了文化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大学生创新知识和探究未知的信心。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摆脱了知识的权威的从众心理,从而更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便于大学生产生协同学习的观念。协同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学习。利用互联网所构成的协同学习环境,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不受地域的限制,好比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实现指定内容的有效学习.同时网络还可以使教育者和学生形成协同学习的模式,通过网络大学生还可以向教育者提出问题,寻求辅导与解答。大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开阔大学生的视野,节约学习时间。网络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的资源,大学生一旦进入网络世界,即能在知识海洋中尽情遨游。网络受知识的“滞后现象”,降低了学习成本,节约了时间。因此大学生为获得知识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也被减到最小,这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比拟的。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越来越认为,虽然他们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但却是依靠征服信息获得教育和知识的,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就会成为一种趋势,表现在自主选课、自主参加考试、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等,更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

网络对我们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首先网络的便捷性使大学生足不出户随时可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新闻动态和热点焦点,但这些信息良莠不分,泥沙俱下,会有大量的虚假信息和垃圾信息充斥此中,使人难以辨别。尤其是网络不但可以传播文字、图片,并且可以传播声音和视频,给接受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大大刺激引发信息接受者的兴趣,引起其心灵的震撼,说服力是传统传媒所瞠乎其后的。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尚未坚定,泛滥的信息很容易使他们被部分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让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动摇和摇摆,进而影响他们的信仰。其次,网络在传播各式文化的同时,造成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大肆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很大的影响。社会生活中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网上可以大肆传播,“关系”、享受、金钱、地位和眼前等观念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反映在大学生的价值观上对大学生的价值目标、价值评价、价值取向都产生了悲观的影响。在价值目标上,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从自身必要出发,趋向于选择更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奋斗目标,寻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在价值评价上,大学生更趋向于以个人的成功与否论成败,对个人事业过分追求;在价值取向上,大学生则趋向将自身需求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作为其价值取向。这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把入党看成是实现个人发展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要实现为人民办事的抱负和抱负。再次,网络的隐匿性和虚拟性,使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偏差难以矫正。网络是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的。在虚拟的环境中,人们的姓名、性别、岁数、工作单位和社会关系等,都需要是非真实的。虚拟社区里素不相识的人可以让用虚假的个人信息扮演着各自不一样的角色,部分冒名顶替、肆意破坏、粗言恶语等道德伦理难题在网上难以消除。而网络的平等性使实际中的社会权力、财产、身份地位等原因可以隐匿,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这迎合了大学生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心理,让渴望得到尊重的他们得到莫大的满足,也会更加容易被说服。于是,平时遵纪守法的大学生,在网络上变得无所畏惧,说出在实际中不大概说出的语言,表现出在实际中不大概出现的行为,这种胡言乱语、侵犯他人权利等行为容易使人迷失自我,甚至造成人格丢失,而网络的隐匿性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难以发现这些不良苗头,更不要说进行矫正了。

三、针对以上问题有哪些主要解决对策

面对网络对大学生入党动机产生的负面影响,高校党建工作者一定适应社会变革的必要,认清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主动出击,抢占网络阵地,因势利导,开展大学生抱负信念教育。我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有关部门应该强化网络舆论带领作用,增强理论教育,营造网上精神家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共产主义抱负透彻人心。要打造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网站,开通党务工作论坛,以网络为平台,积极开展主题讨论等思想教育活动,不停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用丰富的教育形式,有筹划地组织大学生进行理论学习。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抱负,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更要使他们了解个人的抱负一定同社会发展进步的大趋势相一致,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激发和鼓励大学生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为党为社会为国家不懈奋斗,从而实现更远大更崇高的目标。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环节,社会调查和考察、科技文化办事等相比拓宽大学生视野,培养他们的实践本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一定要经过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对自我价值的实现的正确认识,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办事社会、为社会作贡献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正确地看待大学生合理正当的个人好处和诉求,并且也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好处和社会好处的关系,在社会好处和个人好处相冲突的时候,让学生意识到肩上担负的社会责任,从而义不容辞地选择社会好处。用实践帮助大学生增长本领,熬炼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带领大学生自觉的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融合起来,从而树立为人民办事的价值观。建设立体化教育模式,用丰富多彩的党内外活动,带领大学生矫正思想和行为的偏差。

高校在发展党员的时候要按照党章和党员发展的有关规定,比较党员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严格考察对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德、社会表现、工作和学习表现等。对入党动机不明确的大学生,要暂缓发展,增强教育,直至明确入党动机再发展,切实大学生组织发展的纯洁性。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把好党员的入口关。发展党员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一定要坚持党员发展的16字方针,严格遵守党员发展程序。只有这样,才能从组织制度上保证把那些具备党员条件,入党动机端正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才能有效防止那些入党动机不纯的人混进党内来,从而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指明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具体的工作程序和措施,并把党员发展工作作为对各级党组织进行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党员发展的总体规划,校党委应该在工作计划中,都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突出发展工作重点,提出工作的目标和要求。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要求,使党员发展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保障了党员发展的质量。

第二,增强自制力,提高学习主动性。作为学生,应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端正对待大学生活的态度,努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面对网络的各种诱惑,不应把适度的放松当作无节制的沉迷,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来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挑战。当然,自制力的增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明确的目标来规划、指引,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计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高效合理地利用时间。

第三,提高认识水平,客观看待网络。网络上充斥着良莠不齐的观点,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我们要学会客观的选择,去粗取精、去委存真,而理性思考的前提是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涉猎更加广泛的知识。虽然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倾诉与发泄的场所,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我们要在情绪宣泄之后寻找到现实的解决办法,而不能将网络视为逃避现实、自我膨胀的庇护者。

第四,乐观面对,勇于接受。与网络有着密切联系的在校大学生们在网络与现实中常常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面对大学生活的迷茫与暂时空虚,一部分人在网络中寻找自信、获取满足,这只是自我精神层面的安慰,在现实生活中毫无作用。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通过确立新的目标而努力实践,是我们在大学四年中最根本的问题,而与周围同学的交流沟通则会使集体荣誉感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又一动力。现实中成就感的获得始终是高于网络的,这样的话我们又何谈去虚拟世界里寻找满足?

网络是一个五花八门的世界,它给我们的心灵、情感、道德等多方面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力,我们要在混乱中寻找方向,从诱惑中学会拒绝,从迷茫中找到希望,才能使自己在享受现代科技的成果中完善自己,成为21世纪中国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中大有作为的新锐一代。

总之,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不要回避,教育工作者要以开放的教育理念,应用网络等丰富的本领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带领,为我们提供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入党动机,从而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我们大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的面对各种网络的渲染,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也应该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从中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篇6:机构知识库对大学图书馆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 手机作为再普通不过的传播媒介, 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有着相当大的覆盖率。如今, 高校学生上课时间使用手机上网的现象屡见不鲜, 该现象对于课堂的影响也渐渐显露。手机[1]拓宽了大学生与社会交流的渠道, 有助于大学生读书的同时融入社会;便于大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2]等。但其不利影响也更为明显:高校课堂因手机上网与互联网技术的入侵, 扰乱了正常的课堂秩序。在新形势下, 课堂模式有待翻转。

2 青岛高校学生手机上网行为调查与分析

2.1 样本年龄分析

所抽取样本主要为在校大学生, 年龄在17至23岁不等。调查过程中, 大一、大二的学生对此话题关注度较高, 合作率也较高, 大三、大四分别次之, 大一学生在访谈过程中的反馈量最多。而高年级的学生们往往对此问题习以为常, 敏感度不再。

2.2 手机上网对学生吸引力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 手机上网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被调查者们对于上课时间手机上网的态度也各有不同。近8%的被调查者表示支持此行为, 过半数学生认为可以理解, 27%的学生认为这一行为无可厚非, 而持完全反对态度的学生仅仅占到了10%。大部分的受访者在调研过程中表示:手机上网对于课堂效果确实存在着影响 (但我们不应只从弊端看其影响) , 且此行为在当下大学课堂往往是被默许的。

2.3 学生对传统课堂的感知分析

很多学生认为传统课堂授课方式沉闷, 自己对课程不感兴趣, 课程难度有问题, 对自己未来帮助不大以及自己定力不够等原因是造成课堂上使用手机的重要原因。也有小部分受访者提及了课程安排、老师的默许纵容、学风建设等问题。

2.4 手机上网对课堂的双面影响分析 (表3)

可见, 手机上网对于传统课堂学习有一定的冲击。但同时, 不少受访者也提出了手机上网对课堂的补充和扩展作用。国内有研究者认为:手机通信技术提高了大学生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效率;[3]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等。

3 调研总结及课堂改革对策研究

3.1 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

从调查数据可看出, 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们每天的必修课。许多学生会使用媒体、更新软件, 却未能正确处理使用者与媒体的关系, 过度依赖媒体而忽略现实生活。因此, 应切实理解学生心理, 采取有效措施, 引导学生正确、适宜的使用手机和网络。

3.2 大学课堂模式的创新

大学生们过度使用手机上网扰乱了正常的课堂秩序, 影响了课堂效果;容易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和人生观;不利于自身的个性发展, 阻碍健康心理的养成;[5]甚至容易形成手机消费攀比, 增大了大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手机辐射也给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等。大学生们过度手机上网亟需克制。

①教授内容:教学内容要紧跟形势变化, 增添教材的时代特征;典型事例贴近学生生活;问题讨论要关注“热点”和“焦点”, 激发同学们积极思考, 活跃课堂气氛。

②授课老师:与时俱进, 更新教育理念, 促进全员、全程参与, 不能像以前一样进行灌水式教学;以人为本,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善于创新,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参与度。

③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践:将手机上网问题的弊端化为益处, 可以尝试翻转课堂模式, 建立一种新型的机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只要能够顺利通过学习, 都应该计算学分。优质教育源的共享, 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古贞, 毛鹏翔, 唐飞, 等.大学生手机上网现状调查与分析调查报告[J].现代交际, 2012 (5) :232.

[2]周楚莉, 李金芳.大学生使用与依赖手机互联网状况调查分析——以三峡大学为例[J].东南传播, 2011 (7) :105.

[3]杜龙涛.手机移动通信技术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 2011:16.

[4]陈少华, 陈少惠, 胡兆云, 等.手机短信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 2005 (3) :70.

上一篇:我是演说家环保演讲下一篇:澳洲留学预科申请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