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安全管理考核和奖惩办法》的通知

2024-04-10

关于印发《安全管理考核和奖惩办法》的通知(共8篇)

篇1:关于印发《安全管理考核和奖惩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安全管理考核奖惩办法》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分(子)公司: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建立高效规范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和“安全高于一切、生命至高无上”的公司安全理念,确保公司“六无、三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为公司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依据

(一)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四川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规定》、《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等。

(二)公司〔2008〕第40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当年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安排和安全文件规定。

二、考核内容

(一)安全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安全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

(二)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计划与执行情况,安全文化建设情况。

(三)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治整治情况。

(四)安全预案建立及演练情况。

(五)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六)安全责任事故。

三、考核办法

(一)公司技术安全部负责对各分(子)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并要坚持实事求实、严格标准、、公开公正、奖优罚劣的考核原则。

(二)安全管理工作考核纳入公司工资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被考核单位评先进和单位安全工作责任人政绩挂钩。

(三)考核方式:一是与公司每季安全检查同步进行,每季一次(四季度未为年终安全大检查)。二是上级机关、公司领导和技术安全部不定期的日常安全巡(抽)查。

(四)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实行百分扣分制,满分100分,扣完为止。年终安全考核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平时安全检查得分的平均分数,此部分占总考核分的80%;二是综合考核,主要考核内容是:各单位经营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工作量、消防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工作量、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工作量、治安和其他安全检查工作量、预案演练种类与次数、员工培训种类与人次、隐患整改情况、安全氛围情况、安全投入情况等综合评定,此部分占总考核分的20%。

(五)工资挂钩考核:按照公司对管理型分公司和经营型分公司的考核管理规定,安全工作考核与工资进行挂钩考核,考核时间:一是每季度末月。二是日常安全巡(抽)查的当月。

(六)考核评价:

1、定期检查:公司组织的每季安全检查(含年终安全检查)。

2、日常巡查:“黄金周”或重大活动检查;上级机关和专业机构组织的安全检查;公司领导和技术安全部人员到有关单位的检查。

3、经查证,情况属实的游客投诉和群众反映的安全问题。

4、考核结果由公司技术安全部汇总后,报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四、考核评分标准

(一)安全机构设置、制度建设方面

安全机构设置不健全,安全员和安全管理与检查、维修人员配备不足,扣2—5分;未形成本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并报技术安全部备案,扣10分;本单位重要安全控制点未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每缺一项,扣5分;未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含与对外出租和外来施工等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扣5分;对签订《安全责任书》不完全的,其中:重要岗位未签订,扣2分/岗位;其他岗位未签订,扣0.5分/岗位;每月末对员工进行与工资挂钩的安全考核,扣2分/月

(二)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氛围

每年在1月份内,未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扣5分;未按本单位计划组织学习法律、法规、标准、安全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实际操作培训等,每少一项,扣5分;学习、培训记录不完善,扣5分,无本人签字的签到表(本人签字未复

印的,视为无效),扣5分;规定演练的应急预案演练,每少演练一项,扣5分;演练记录与参加人签字不完善或无照片(照片上没有时间视为无效),扣3分;演练后未对预案正确性、有效性、可实施性进行评估,扣2分;特种和特殊作业人员无有效证件上岗(由上级机关原因造成未及时取证的除外),扣5分;对新进或转岗员工,未做到先进行岗位安全培训,合格后(以书面考试结果为准)再上岗的,每发现一次,扣5分。

未按公司要求落实安全专栏、安全标语、安全标志标牌等:安全专栏每缺一起,扣5分;安全标语未挂,扣2分/次;安全警示标志标牌不完善或不清晰,每处扣0.5分。

(三)上报安全材料

未按要求时间上报各种安全材料,如安全工作月报、安全活动方案和总结及贯彻公司安全会议和文件情况等,逾期3天以内,每次扣2分;无故逾期3天以上,视为不报或未开展此工作,每次扣5分。

(四)安全问题整改

对公司检查或上级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的安全问题或隐患,未按时、按规定要求整改的(上报公司经领导批准的除外),扣5分;无有效客观愿意逾期1个月仍未整改,扣20分。对同一个问题,在第二次检查时又出现的,扣10分。发现安全隐患不及时上报,或未落实安全隐患处理防范措施,发现一次,扣10分。

(五)各种安全记录和表格管理

未按公司文件要求召开安全例会,每次扣5分,无记录视为未召开例会;单位领导未按公司文件要求组织并带队进行安全检查,每次扣5分,无记录(或非本人签字)视为未开展此工作;未正确、及时、真实填写安全检查表、设备运行记录、设备维修记录等安全记录与表格,每种检查记录和表格每发现一处扣1分;各种检查记录或表格,签字不完善,每发现一处扣0.25分,单位中层以上人员未按规定若有缺天、缺页,每缺一天(页),扣0.5分。未填写记录或表格,每缺一项扣5分。

(六)现场安全检查:

消防:消防设施设备(如烟感报警喷淋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不能正常工作,每处扣5分,发现问题在一周内未解决的,扣10分,问题无记录扣5分;个别烟感探头不能正常工作和无

记录,每处扣2分;灭火器材失效,每具扣1分。无疏散通道,每处扣5分;疏散通道不畅通,每处扣3分。无疏散标志,每处扣2分;疏散标志不全,每处扣0.5分。无定期消防检查和重点部位消防检查,扣5分;检查部位未覆盖本单位所有消防控制点,扣2分;检查无记录,扣2分;检查记录或签字不完善,扣0.5分。现场查处的其他消防隐患,每发现一处,扣1—10分。

餐饮(含招待所、职工食堂)、食品(茶叶):制作现场卫生不合格或消毒不规范、后厨厨具配备不符合卫生规定,宾馆酒店每处扣2分,其它单位扣0.5分。验货无记录,宾馆酒店扣5分,其它单位扣2分;验货记录或签字不全,每处扣0.5分。库房有过期、变质或有明文规定不准用的产品,每种品种扣5分。冰箱、冰柜不按规定要求贮藏物品或定期清理保洁、门不能有效关闭,宾馆酒店每处扣5分,其它单位扣1分。作业人员卫生不合格、宾馆酒店后厨和餐饮部服务人员不按本单位要求着装,每人扣2分。作业现场和餐厅有其它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无定期餐饮、食品卫生安全检查检查,宾馆酒店扣5分,其他单位扣2分;检查不全面,扣2分;检查无记录,扣2分;检查记

录或签字不完善,扣1分。现场查处的其他卫生隐患,每发现一处,扣1—10分。(注:对外营业招待所和每日就餐人数在30人以上的职工食堂按宾馆酒店标准检查)

经营设施设备:卫生差(灰尘、蜘蛛网和杂物等多),特种设备、配电扣3分,其它扣1分。未按规定时间检测工具、仪表和劳保用品,每处扣2分。经营设施设备无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和运行记录,扣5分;检查不全面,扣2分;检查和维修保养无记录,扣2分;记录或签字不完善,每处扣1分。无国家规定的有效的设备定期检验合格证,扣20分。现场查出的安全隐患,特种设备每处扣5—20分,其他设备每处扣1—10分。

供水:制水点和化验室未按规定对水质进行定期化验,缺一天,扣5分;未对末稍水定期化验,缺一次,扣5分。

治安:无值班记录扣2—5分;记录不完善,扣1分。无夜间巡逻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善,扣1分。

安全督查:各单位领导对本单位每月安全工作开展情况督查少于二次,每缺一次扣5分。对重要、关键部位的检修,主管科室领导或单位安全主管未亲临现场,每次扣5分。对危险性大的

作业(高空作业、高压电作业等),事前未制定工作方案,扣5分;现场未设安全员或单位安全主管未亲临现场,扣2分。

(八)不及时报告安全事故情况,发现一次扣10分;故意隐瞒安全事故情况,发现一次扣20分。

五、奖惩规定

(一)奖励

1、全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一般安全责任事故不超过二起、年终安全考核总分在94分以上的单位,有资格评选安全奖。

2、安全奖金:年终安全考核总分原则上在98分以上的单位,评一等奖;年终安全考核总分在94—97分的单位按分数高低依次评定二等奖和三等奖。各档奖金和名额根据当年安全工作情况另行规定。

(二)惩罚

1、年终安全考核总分低于94分的单位,取消评安全先进资格。年终安全考核总分低于90分的单位,取消所有评先进资格。

2、对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处罚

(1)处罚

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实行“一票否决”:一是事故单位无安全奖、无年终奖、取消一切评先资格。二是根据公司“问责追究制”的有关规定,按事故责任调查结果,追究事故单位第一负责人、安全主管领导和事故责任科室主管的管理责任和相应经济处罚,追究事故责任人员直接责任和相应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者,引咎辞职,并追究相关责任者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2)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认定 ①死亡或重伤1人(含1人)以上。

②伤2人(含2人)以上,并造成医药费及后续赔偿等费用20万元以上。

③饮水、食物中毒30人(含30人)以上,或因饮水、食物中毒造成医药费及后续赔偿等费用20万元以上。

④车辆:死亡或重伤者1人以上的,且我方承担主要责任的严重交通事故。

⑤特种设备: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规定的一般事故及其以上的事故。

3、影响特别大的安全事故(1)处罚

一是根据公司“问责追究制”的有关规定,按事故责任调查结果,追究事故单位第一责任人、安全分管领导和事故责任科室主管的管理责任和相应经济处罚,追究事故责任人员直接责任和相应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者,引咎辞职,并追究相关责任者的行政或法律责任。二是当月安全考核扣100分;扣30%单位年终奖。

(2)影响特别大的安全责任事故的认定

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害,但对公司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特别大的安全责任事故,如:

①一次性造成公司直接财产损失10万元以上的安全责任事故。

②索道:线路滞留游客1.5小时以上,3.5小时以下或启动线路紧急救援预案;掉箱1个(含1个)以上;支架脱索;支架严重移位;钢丝绳断裂或损坏严重;车厢冲站;主观责任造成索道事故,停机二天(含二天)以上。

③电梯:游客在电梯客厢内滞留0.5小时以上,2小时以下。

3、对一般安全责任事故的处罚

一般安全责任事故指除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影响特别大的安全事故以外的其它安全责任事故。对各单位发生一般安全责任事故的处罚采用扣分制考核,与单位月收入、年终奖和年终评先挂钩。全年出现三次(含三次)以上一般安全责任事故,取消单位年终评选安全先进的资格,扣单位10%年终奖。具体办法如下:

(1)火灾险情

火灾损失价值在1000元以下,每发生1次,扣5分;全年累计3次以上后,每发生1次,扣15分。火灾损失价值在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每发生1次,扣10分;第2次起,叠加扣分。火灾损失价值在1万元以上,每发生1次,扣15-30分。

(2)食物中毒(含职工食堂、招待所、食品、茶叶)游人或职工发生轻度食物中毒(1-29人),扣5—30分;若同时发生重大安全投诉(地级市及其以上的投诉,以下均同)或媒体曝光(地级市及其以上的报纸或主流网站,以下均同),再扣20分。若在1年内发生第3次轻度食物中毒,则按“重大

安全责任事故”处理。

(3)索道事故:

①延迟开机:因设备检查、维修和保养不当,发生误点开机(注:风、雷电、外部供电等因素除外),误点半小时以内,每次扣5分;误点半小时至两小时,每次扣10分。

②中途停机(注:风、雷电、外部供电因素除外):中途停机后,在15分钟内未启动索道(含备用机),每发生1次,扣5分。若同时发生重大安全投诉或媒体曝光,再扣10分。

③主观责任事故(注:事前计划检修除外)造成的维修:索道停机半个工作日以内,扣20分;索道停机超过半个工作日,每增加半个工作日,扣20分。

(4)宾馆、酒店(电梯、配电、治安等): ①电梯:

非正常开关门、座底和冲顶,但未发生人员伤害,每发生1次,扣5分,因电梯事故造成需住院治疗的人员伤害,未达到重大责任安全事故的,每发生1次,扣20分。

②配电(由单位自身配电系统原因造成停电事故):

大面积停电(如会议室、10间以上客房)15分钟以内,每发生1次,扣3分;15分钟以上,每发生一次,扣6分;重大接待、重大会议、黄金周及法定节日期间,每发生1次停电15分钟以上,扣10分。

③治安:

在住店游客身上,发生1起1000元以上1万元(含折合)以下的偷盗事件, 扣5分;发生1起1万元(含折合)以上的偷盗事件,扣10-30分。

④发生上述事故,若同时发生重大安全投诉(地级市及其以上的投诉,以下均同)或媒体曝光(地级市及其以上的报纸或主流网站,以下均同),再扣10分。

(5)供水供电(由自身原因引起的停水停电): ①重大接待、重大会议区域和黄金周期间,每发生1次停电或停水,时间在0.5小时以内,扣15分;时间在0.5小时以上,每超1小时,扣15分。

②平时,每发生1次停电或停水,时间在0.5小时以内,扣5分;时间在0.5小时以上1小时以内,扣10分;超过1小时

后,每超过0.5小时,扣10分。

③供(饮)水质量:出现因水质量问题造成人员轻度中毒、重大投诉或管委会及其以上领导批评的,每次扣20分。地方卫生质检单位抽检水质不合格,经调查责任确为我单位的,每次扣10分。

(6)锅炉、压力管道事故

因锅炉、压力管道日常管理、检查、维修和保养不当,造成锅炉、压力管道不能 正常投入使用,影响供汽质量。非正常计划停汽,每发生一次,扣30分。蒸汽压力不足,造成用户意见,公司以上领导批评,30分钟内不能恢复正常,每超过30分钟,扣10分。

(7)其它安全事故

①单位资金(含各种票据)被盗、丢失,每发生1次,扣10分,同时,损失由责任人员自己或单位承担;未按规定护送资金,发生资金抢劫案件,扣20分。

②员工宿舍发生恶性事件或其它非法事件发生,每发生1次,扣2分;情节特别严重的,扣10分。

③公司经营场所的设施设备和物资损坏或丢失,直接损失在0.5万元以内,扣5分;直接损失在0.5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扣6—30分;直接损失在5万元以上,扣30—60分。情节严重者,另行处理。

④以上未提及的安全工作方面,因安全管理不好,受到股份公司领导会上点名批评一次,扣5分;受到管委会及其以上领导的批评一次扣10分;受到重大投诉或媒体曝光,扣10-20分。

5、出租场所和外来施工所发生的安全事故:一是对出租场所,由出租方全面负责;二是对外来施工方,由公司工程部或其他部门负责牵头的,由公司工程部或有关部门负责,同时,各现场单位,要负责现场监管责任;由各单位自己牵头的,由本单位负责。

六、各单位要按本办法要求,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管理考核和奖励办法》,并报公司技术安全部备案。

七、本办法从下达之日起执行。凡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篇2:关于印发《安全管理考核和奖惩办法》的通知

1.经年终考核、综合成绩第一名的村居,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荣誉称号,奖励现金3000元。

2.经年终考核、综合成绩第二名、第三名的村居,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二等奖”荣誉称号,各奖励现金2000元。

3.经年终考核、综合成绩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的村居,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三等奖”荣誉称号,各奖励现金1000元。

4.经年终考核、对严格落实法人计划生育责任制,正常开展工作,规范管理,成绩优秀的单位和部门,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各奖励现金1000元。

5.经年终考核,对工作突出、表现优秀的30名村居、属地单位计划生育专职主任,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各奖励现金600元。

6.在省、市、县各级计划生育工作考核中(不含转出各级重点范围的检查),未出现扣分因素,取得好成绩的村居和单位,奖励现金2000元。

三、处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村(居),给予总支书记、村(居)支部书记党内处分,计生专职主任、机关和计生办包村干部是党员的给予党内处分,不是党员的给予行政处分,并分别

给予现金处罚。

1.在省、市、县各级计划生育工作考核和街道督导检查中,被查出出生瞒、漏、错报的。

2.在省、市、县各级计划生育工作考核和街道督导检查中,被查出常住育龄妇女和流动人口漏管的。

3.在省、市、县各级计划生育工作考核和街道督导检查中,被查出早婚早育现象且隐瞒不报的。

4.在省、市、县各级计划生育工作考核中,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失分因素的。

5.考核内出现二例以上(含二例)违法生育的。

6.已婚育龄妇女查体、节育措施落实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等经常性工作严重落后的。

五里墩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

管理考核办法

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落实 “包保责任制”工作机制,增强计生工作人员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充分调动计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目标的全面实现,根据省、市、区有关计划生育文件规定,结合我街道实际,经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提高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水平试点街道为主线,科学搭建“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关爱女孩工程”活动平台,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机制,抓紧抓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性工作。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依法行政,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街道社区人口

与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

二、考核对象及内容

(一)考核对象:街道计生办、各社区、街道计生办及社区计生工作人员、社区书记、站长、分管责任人、计生包片责任人。

(二)、考核内容(附《五里墩街道2012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实施细则》)

1、控制效果指标:主要考核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指标值以每年初签定的责任书为准。

2、工作质量指标:宣传教育、依法行政,流动、常住人口管理,主要活动开展情况。

3、保障措施落实情况:“两非”案件案源的调查及包保责任制落实情况,三项制度的落实情况。

4、实行工作人员包保责任制,社区计生工作人员对常住人口重点人群按要求每季进行一次孕环检、访视,对流入孕环检对象按要求每季进行一次孕环检、访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5、基础台帐要到位,各类信息要及时核对、反馈,做到准确无误。

6、及时准确上报月报表、季报表等各类报表。

7、按户况管理相关制度要求,及时更新户况信息。

8、做好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

9、信息平台的信息三日内核实到位、准确变更。

三、考核方式和标准

1、考核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实行“月查积分公示”制,运用省、市、区督查的考核结果和街道月查情况打分。考核结果与目标绩效考核奖挂钩。

2、平时工作以每次街道自查通报内容为准。

3、考核结果实行每季度通报,整体汇总。获合格以上的社区和个人,考核奖上浮10%,不合格的下调10%。

四、奖励和处罚:

(一)奖励

1、社区从事计生工作的人员以及分管领导,每人每月享受150元计生津贴。因工作变动不再从事计生工作的,计生津贴随之取消。

2、全年街道无一例违法生育,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圆满完成市、区下达各项工作指标和任务,根据考评成绩排在前三名的社区工作站给予奖励(一等奖:奖励5000元;二等奖:奖励4000元;三等奖:奖励3000);考评成绩达到平均分180分的社区工作站给予鼓励奖1000元。

3、在省年终检查时,使市进入省先进行列的,以及在市年终检查,进入市先进行列的,给予作为样本点的社区和人口计生科一次性奖励5000元。

4、在全市督查考评中,街道排名前三名,计生办工作人员和社区从事计生工作人员目标考核奖上浮20%;排名第四、五名考核奖上浮10%。

5、获得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示范社区称号的社区,在市奖励的基础上配套奖励1000元。

(二)处罚

1、每季度市督查街道排名后三至五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街道计生办、相关社区的书记、主任、分管计生副主任扣考核奖100元,直接责任人300元。

2、每季度市督查街道排名后二位,对社区相关责任人降职处理。街道计生办扣考核奖300元,直接责任人500元。

3、全年市督查街道排名后二位,对负有责任的社区书记、主任、分管计生副主任免职,解聘相关责任人或责令辞职。

4、对包保责任区流动、常住已婚育龄妇女访视及孕检工作不到位,出现假孕检、不孕检及孕检提交不及时,导致平台扣分的,一例扣发责任人年终考核奖200元。导致计划外生育的,出现一例扣发包保责任人年终考核奖500元,并通报批评;出现两例包保责任人直接予以辞退。

5、特扶对象因社区摸底不到位造成的漏报,由社区和包保责任人补偿特扶对象的经济损失。

6、年终考评为不合格的社区和个人考核奖下浮10%。连续两年为不合格的,予以解聘,连续两年为基本合格的,予以警告。

街道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工作由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由街道人口计划生育办公室实施并解释。

此《办法》从2012年3月执行。

篇3:关于印发《安全管理考核和奖惩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已经国务院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8月17日

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第一条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 强化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责任, 不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考核对象为各省 (区、市) 人民政府。

第三条考核工作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领导。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受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委托, 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实施考核工作。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 对各省 (区、市) 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考核工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 遵循客观公正、突出重点、奖惩分明、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五条考核主要从食品安全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和食品安全状况两个方面, 对食品安全组织领导、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保障水平等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评议考核。具体考核指标和分值在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考核方案及其细则中体现, 并根据年度食品安全重点工作进行调整。

第六条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考核年度。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每年6月底前, 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并发布本年度考核方案及其细则。

第七条考核采取以下步骤:

(一) 实地检查。每年11月底前,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根据需要, 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组成考核组, 依据考核方案及其细则对各省 (区、市) 人民政府当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实地检查, 形成实地检查报告。实地检查可采取听取汇报、核查资料、明察暗访等方式。

(二) 自查评分。各省 (区、市) 人民政府按照考核方案及其细则, 对本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自评打分, 形成自评报告, 于次年1月15日前报送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各省 (区、市) 人民政府对自评报告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三) 部门评审。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按照考核方案及其细则, 结合日常监督检查情况, 对自评报告中相关指标内容进行考核评审, 于次年1月底前形成书面意见送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各部门和单位对相关指标评审结果的公平性、公正性、准确性负责。

(四) 综合评议。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评审意见及实地检查情况等进行汇总, 可参考第三方机构作出的有关评价, 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作出综合评议, 形成考核报告, 于次年2月底前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审定。考核结果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通报各省 (区、市) 人民政府。

第八条考核采取评分法, 基准分为100分。考核结果分A、B、C三个等级。得分排在前10名的为A级, 得分排在第11名及以后的为B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考核等级为C级:

(一) 对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事故, 未及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有效处置, 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或者重大损失的;

(二) 对本行政区域内涉及多环节的区域性食品安全问题, 未及时组织整治, 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或者重大损失的;

(三) 省 (区、市) 人民政府或其相关部门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的;

(四) 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或者连续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

第九条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对各省 (区、市) 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以及实行奖惩的重要参考, 评议考核中发现需要问责的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

对考核结果为A级的省 (区、市) 人民政府, 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予以通报表扬。

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对考核结果为C级的省 (区、市) 人民政府,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委托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约谈该省 (区、市) 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 必要时由国务院领导同志约谈该省 (区、市) 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 该省 (区、市) 有关领导干部不得参加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等。

各省 (区、市) 人民政府应在考核结果通报后一个月内, 向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作出书面报告, 对通报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与时限, 并抄送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第十条对在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弄虚作假的, 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 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一条各省 (区、市) 人民政府可参照本办法, 结合各自实际情况, 依法制定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篇4:关于印发《安全管理考核和奖惩办法》的通知

为规范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奖励约束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取得实效,根据《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12]12号)、《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2013年扩大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的通知》(国农改[2013]15号)、《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2]437号)等文件精神,我部制定了《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现予印发,请各地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切实做好试点各项工作。

附件: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考核评价试行办法

财 政 部

2013年9月30日

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考核评价试行办法

第一条 为扎实推动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规范各项试点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奖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考核评价遵循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自我考评与抽查考评相结合,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各试点省份对省以下试点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财政部对各试点省份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具体由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第四条 考核评价包括以下内容:

(一)试点工作是否受到重视,工作机制是否健全,工作保障是否得力,宣传培训是否到位等;

(二)试点方案实施情况;

(三)资金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

(四)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包括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制度、监督检查与绩效考评制度等;

(五)试点工作成效,主要包括农民满意程度、试点经验可推广价值等。

(六)试点工作中是否存在违规违纪等问题,包括是否加重农民负担、截留挪用资金,是否出现群众上访等。

第五条 考核评价的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文件;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印发的政策文件;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国库管理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各试点省份出台的有关政策文件。

第六条 考核评价以自然年度为周期,实行自评和抽查考评相结合。除特殊情况外,每年年初各试点省份对上一年度的试点工作全面总结并进行自我考评,自评报告(连同考核评分表)于3月31日前报送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

第七条 抽查考评分为书面考评和实地考评。各试点省份对本省份的自评报告真实性负责。书面考评以各试点省份的自评报告为基础结合平时调研、宣传情况等进行评价;实地抽查以组成检查组形式赴有关省份开展检查,每年抽查比例不低于20%。

第八条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开展专家考评和农民满意度调查。专家可以从有关职能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学者中遴选,也可以委托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农民满意度调查。

第九条 考评的组织实施。包括制定考评方案、下发考评通知、实地检查考核、量化考评结果等环节。

第十条 考评结果的应用。坚持奖优罚劣的原则,量化考核评价结果将作为分配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的参考因素。

第十一条 考评工作的纪律要求。应坚持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的原则,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全面真实地对试点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应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注重廉洁自律。

第十二条 各试点省份应参照本暂行办法,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办法,并报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3年10月30日开始施行。

附: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考核评价量化评分表(略)

国务院关于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函〔2013〕1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人民银行、质检总局、统计局、林业局:

发展改革委关于报请审批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加强统筹规划,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着力规范建设标准,着力明确管护责任,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不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三、通过实施《规划》,到2020年,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其中,“十二五”期间建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配套水、电、路设施改善,耕地质量和地力等级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生态修复能力得到提升。

四、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抓紧制定本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细化配套政策,并督促县级人民政府编制实施方案,确保建设任务落实到地块。要整合资金,集中投入,连片治理,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和建后管护,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强协作,不断完善相关标准和制度,做好相关规划间的衔接,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督促评价,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实现。

国 务 院

篇5:关于印发《安全管理考核和奖惩办法》的通知

息工作考核奖惩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各有关部门: 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信息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全区政务信息工作服务质量,经研究,出台《政务信息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希各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一、考核对象和档次划分

1、考核对象:各乡镇、街道办,区各有关部门。

2、档次划分:全区政务信息系统共分两档进行考核评比。

第一档(17家):各乡镇、街道办。

第二档(24家):财政局、民政局、教育局、科技局、文广局、计生局、卫生局、发改局、人社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统计局、经信局、商务局、安监局、农工办、水利局、农委、农开局、审计局、公安分局、工商分局、城管分局、经济开发区。

二、刊物调整

坚持“及时、准确、高效”原则,以充分发挥市区领导信息参谋助手职能为出发点,加大报送量,在保留《政务信息编报》基础上,区政府办公室将新增《政务信息快报》刊物,每周3期,呈报区政府主要领导,重要信息随时报送,通过高效率报送,高质量服务,切实提高政务信息服务领导水平。

三、评分标准

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必须报送至区政府办信息科(邮箱:sczfbxxk@163.com),以《快报》、《编报》及市政府办信息刊物采用为计分依据,其它渠道采用均不计入得分。每年11月底为考核截止时限,当年12月份成绩计入次年。

1、实行信息考核积分制。区办用:成绩类,计5分/篇;问题建议类,计30分/篇;调研类,计100分/篇。市办用:成绩类,另加30分;问题建议类,另加50分;调研类、社情民意类,另加100分。可累计加分。

2、各单位每月报送信息不少于4篇,否则按5分/篇扣减;无故不参加信息工作会议及活动的,每缺席一次扣20分,累计缺席2次以上,取消当

年评优资格。

3、实施信息专题约稿制。凡未按时上报,或不符合要求的每次倒扣20分。

4、重大紧急信息严禁迟报、漏报、瞒报,每发现一次,扣30分,并在全区通报。

5、上报失实性信息扣20分,造成严重后果的取消当年评优资格,并在全区通报。

四、奖惩办法

按照“精神鼓励与物资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对每年评选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由区政府办公室进行表彰、奖励,所需经费由区财政拨付。

1、考核评比实行计分制,由区政府办公室按月编发《政务信息通报》,发至考评对象。

2、排名后3名机关部门和后2名乡镇街道定为落后位次。落后的5家单位,区政府办每月将以手机短信方式通报给相关单位主要领导;每季度召开1次片会,每半年召开1次全区政务信息通报会,排名落后5家单位分管领导要做表态发言。

3、实行信息年终稿酬奖励制。被区政府办公室信息刊物采用的成绩类信息稿酬为20元/篇,问题建议类信息为30元/篇,调研信息为100元/篇;被市政府办信息刊物采用为30元/篇。由区政府办公室年终出具稿酬通知单,各相关单位自行负责奖励到位。

4、自2011年起,每年底召开一次全区政务信息工作总结大会,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确定第一档中考核前3名为先进单位,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授予奖匾;第二档中考核前6名为先进单位,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授予奖匾;同时,对应评选信息工作先进个人,按获奖类别颁发证书、奖金;对落后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全区通报批评,建议相关单位取消责任人员年终评先评优资格。

五、本办法由区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即日起执行。

二〇一一年

篇6:关于印发《安全管理考核和奖惩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马塘镇农村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

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村(居)民委员会: 根据如东县人民政府东政办发〔2009〕108号文件精神,现将《马塘镇农村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马塘镇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六日

抄送:县交通局 马塘镇农村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考核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镇农村公路的养护和路政管理,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公路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江苏省公路条例》、《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江苏省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意见》、《如东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考核办法适用于各村农村四级公路的养护和辖区内的公路路政管理工作考核。

第三条、考核的主要依据:《如东县乡村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考核办法(试行)》。

第四条、在县公路管理站对农村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的业务指导、监督考核下,镇农村公路管养办公室负责对全镇农村四级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工作的业务进行指导,监督考核。

第二章 考核内容及要求

第五条、对村民委员会主要考核辖区内的农村公路管护组织机构是否健全,有无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备的办公设施,一线养护人员、养护队伍、管理养护制度是否到位,养护及大、中修计划是否明确,内部检查考核是否到位,养护质量、路政管理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内业资料是否真实、完整,自筹养护经费是否到位。

第六条、养护质量要求

(一)、路基:稳定密实顺直,宽度达到农村四级公路各项技术标准要求,边坡稳定、顺直,排水沟畅通。

(二)、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平整完好无坑塘,清洁无杂物、排水通畅,水泥路面的纵横接缝填灌到位,水泥路面板块损坏维修及时。

(三)、路肩:每侧路肩宽度不小于以下标准:乡道中一级公路为1.5米(国道),二级公路为1米(省道),三、四级公路为0.75米(县到镇),村道中的三、四级公路为0.5米(镇到村、村到村)。路肩平整、密实、顺直,横坡适当无反肩,与路面连接平顺,雨后无积水,农村三、四级公路路肩应全面进行硬化处理。

(四)、桥涵构造物:桥面铺装平整无病害,桥面无杂物,伸缩缝发挥正常作用,泄水孔无堵塞,桥头无跳车,桥下无堆积杂物及草堆,桥梁技术状况完好,涵洞完好无淤塞。

(五)、沿线附属设施:交通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设置齐全、保护完好,警示牌无损坏、涂改现象,确保行车安全。

(六)、绿化管护:绿化管护良好,无损毁公路绿化现象,无养护不善造成的枯死、虫害现象,绿化无缺株现象。

第七条、公路路政管理要求

(一)、公路管理执行“十无”标准;即无路面、路边及桥下堆积物,无公路打晒场、焚烧秸秆;无公路用地内的十边种植(绿化带以内至水泥路边);无毁损公路绿化,无占道摆摊设点;无违法违建(构)筑物;无擅自挖掘公路;无未经审批的道口搭接;无未经批准的非公路标志;无未经审批的架(埋)设杆(管)和穿跨公路设施。

第三章 考核评分标准

第八条、考核办法实行百分制考核,其中乡村公路养护60分,公路路政管理40分。

第九条、乡村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考核评分标准:

(一)、养护管理(标准分20分)

1、组织机构,养护力量(标准分5分)

村委会重视乡村公路管理养护,成立相应的管理领导小组,并分工1名村主要负责同志组织、协调农村公路养护指标落实或民主推荐配备相应的养护人员,每5公里左右1名专职养护人员,并配齐相关的常用生产工具(养护车辆等)签订养护合同,有专项考核记录,按应管养的范围分项评分,根据考核项目达标的得满分,缺项的不得分,“不达标”的按比例得分。

2、养护计划,项目管理(标准分5分)

村委会应制定全年养护大、中、小修维修及经费支出计划,经镇审核申报县交通局、县农村公路管理站,批复后认真组织实施大中修,以村为单位由镇招标领导组组织招标实施,小修由村落实养护人员修理,经费管理、工程质量、进度合同分级管理,做到责、权、利三落实,确保管理队伍稳定,农村公路技术性能完好,养护经费按合同和考核结果及时发放。根据规范化管理的得满分,缺项的不得分。

3、养护巡查考核,协调矛盾(标准分5分)

各村委会每周对农村公路巡查工作不定期抽查不少于1次,每月定期检查考核形成考核档案,遇有突发性事件、台风、暴雨、冰雪等灾害天气应及时上路巡查,及时组织人员上路清除障碍,对存在问题及时组织整改,对养护人员在养护工作中遇到的群众矛盾及时解决,对妨碍养护正常工作的加强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处理,对以上事项按项计分,发现问题经点评后在整改限期内仍不标准的不得分,对未完善的按程度比例扣分。

4、管理制度,档案台帐(标准分5分)

各村应建立“一路一档、一桥一档、一涵一档”,不建档的扣1分,建档不准确的作为未建档处理,岗位职责、任务目标、工作内容、质量标准、管理制度、应急预案、考核办法、合同文件、操作规程、公路养护示意图、组织机构网络图等养护管理台帐图表等,每缺一项扣1分,不真实、不及时、不准确的作为缺项处理,每季度未对公路养护质量进行评定,未上报路况质量评定表,上报资料报表不及时、不准确扣1分,各村应将公路考核结果以表格形式在村公示栏内进行公示,未公示的扣1分。

(二)、养护质量(标准分40分)

1、养护道路达标,目标完成情况(标准分10分)

道路养护达标,低于目标值的不得分,达到目标值85分,得10分,镇考核抽查结果与村报送的报表不一致低于达标值的,发现一公里扣1分,扣完为止。

2、日常保洁,路容路貌(标准分5分)

路面打晒场、路肩、绿化带内侧有种植、杂物、垃圾堆积物、积水及有15厘米以上高草等现象,每50米扣1分,不足50米按50米计算,特别严重的作为整改路整个养护不计分,取消农村等级公路养护资格。

3、路面分界路肩边沟养护(标准分5分)

绿化带内侧未耕种,路边沟可以不形成的路段,可以不形成路边沟,如内侧耕种的路田边沟必须形成,不形成的每100米扣1分,路肩边坡不平整,坡比不标准,有冲刷缺口,每处扣1分,边沟不畅每20米扣1分,不足20米按20米计算。

4、新老路衔接,路面养护(标准分5分)

新老路衔接不平顺每处扣1分。

水泥路面:裂缝、边角剥落、路面积泥、露骨、平整度差、错台病害每处扣0.1分,每50米累计病害最高扣1分,接缝内无填缝料或填缝料严重老化、失效、每2道缝扣0.1分,最高扣2分,路面沉陷(深度3厘米以上)、拱起(高度3厘米以上),严重破碎板、每块扣1分,坑洞每处扣0.5分。

5、桥涵养护(标准分5分)

桥面整洁、排水良好:每处不清洁扣0.5分,每处排水不通畅扣1分.构件破损:桥栏杆损坏不及时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每处扣1分,桥栏杆损坏不及时维修每处扣0.5分,伸缩缝内有杂物每道扣0.5分,损坏每处扣1分。

桥头跳车:明显跳车每处扣1分。

6、绿化管护(标准分5分)

绿化无空白段:宜林路段空白,每50米扣1分。

管护不善:发现擅自损毁公路绿化,未及时制止、查处的,每发现1起扣1分,绿化病虫害较多、枯死较多,每50米扣1分,草坪、灌木未按规定要求修剪的每处扣1分。

7、交通标志,附属设施(标准分5分)里程碑每缺一块扣1分,管养公示牌,每缺1处扣1分,附属设施歪斜,扣1分,管养公示牌歪斜的每处扣1分。

8、安全生产

因管养不善造成严重责任事故或人身伤害赔偿案件,每起扣10分。

(三)、公路路政管理(标准分40分)

1、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标准分8分)

从公路路面边缘(路肩与边坡交界处)向外按照村道、乡道、县道分别不少于3米、4米、5米的区域划定为公路用地、农村四级水泥路属乡道,用地范围4米,公路路面边缘向外按照村道、乡道、县道分别不少于3米、5米、10米的区域划定为公路建筑控制区,在公路用地范围内不得种植公路绿化带以外的其它植物,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不得出现公路养护、防护需要以外的新增建(构)物,在公路路口、弯道内侧遮挡视线的建(构)物要予以拆除迁移,对公路两侧各50米范围内的建筑规划,要建立规划,建设、国土、公路管理等部门的联合审查机制,涉及县道、乡道许可事项的,应由公路管理部门依法实施许可,涉及村道路产路权维护的,须经镇政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同意,审批手续不全、越权违法审批,新增违法遮挡视线的建(构)物每处扣2分。

2、公路用地路容路貌管理(标准分12分)

路边和桥下垃圾、堆积物等及其有碍观瞻物每处扣1分。

3、公路马路市场摆设摊点管理(标准分5分)

马路市场摊点每处扣1分。

4、交通标志、标线管理(标准分10分)

危桥险段或其他障碍路段未设置安全保障设施,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每处扣3分,交通标志、标线缺失或未设置每处扣2分,交通标志歪斜或者设置不规范每处扣1分。

第四章 养护经费及管理

第十条、各村每月对农村等级水泥路养护和路政管理进行自评考核,镇农村公路养护办公室每月进行抽查考核,养护经费的拨付与考核结果挂钩,95分以上(含95分)全额拨付并给予奖励,85分以上(含85分)全额拨付,85分以下不予拨付养护经费。镇政府每年将拿出一定数额资金用于沿线桥梁的构部件维修,对管理不到位而形成桥梁构部件损坏由管护单位及管护人负担。

第十一条、根据考核结果,对养护经费实行半年预付,年终结算,养护经费按照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实行专账储存,专款专用。

第十二条、农村等级水泥路未达到《南通市交通局关于加快落实农村公路管养标准化整治的通知》通交计【2007】106号文件要求的(路面宽度,灌缝要求,路肩宽度,硬化处理,路边除绿化以外无耕种,无危桥等),不列入马塘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范围。

第五章 考核评分

篇7:关于印发《安全管理考核和奖惩办法》的通知

及其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全爱卫发„201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爱卫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卫生防病形势的变化和广大群众健康需求的提高,现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国家卫生区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工作的需要。为此,全国爱卫办组织对《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国家卫生区标准》和《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申报工作已经截止。根据2009年12月30日国务院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联席会议《关于公布行政等系统中央单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保留项目的通告》的要求,国家卫生城市(区)评审周期改为三年,因此命名时间调整到2011年。

二、修订后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国家卫生区标准》和《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鉴于垃圾、粪便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较大,周期较长,因此修订后标准中垃圾、粪便和污水处理率指标自2012年起执行。

附件:1.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2.国家卫生区标准

3.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

二〇一〇年六月三日 附件1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本标准适用城市是除直辖市以外的城市,范围以建城区为主。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一)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率先垂范、真抓实干,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

(二)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在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爱卫会成员单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责任落实。

(三)市、区爱卫会办事机构具备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编制、人员、经费和工作条件,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基层单位有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

(四)爱国卫生工作每年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爱国卫生活动。

(五)有本市爱国卫生工作的管理法规或规范性文件。

(六)设立群众卫生问题投诉平台,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认真办理群众投诉。群众反映问题解决或答复率≥90%,群众对全市卫生状况满意率≥90%。

二、健康教育

(一)全市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和网络健全,人员、经费落实;机构能够承担起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职责,社区、医院、学校等健康教育网络能够发挥作用。

(二)中、小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80%;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

(三)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病人及其亲属开展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

(四)街道、社区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居民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8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70%、基本技能掌握率≥70%。

(五)各行业结合本单位特点开展有关职业病防治、疾病预防、卫生保健、控制吸烟等方面健康教育活动,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

(六)市、区各新闻媒体设有健康教育栏目,能紧密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卫生热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 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七)机场、车站、港口、广场等大型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有健康教育内容。

(八)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城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

三、市容环境卫生

(一)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各级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经费落实。

(二)各级政府把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发展需要,编制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三)市容环境卫生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下水道无垃圾堵塞现象;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物整洁美观,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点现象,广告、牌匾设臵规范,居民楼房阳台屋顶无乱堆放和乱挂衣物等现象;沿街单位“门前三包”等责任制度落实,车辆停放整齐;废物箱等垃圾收集容器配臵齐全,无乱扔乱吐现象;城区无卫生死角,街巷路面普遍硬化,无残垣断壁、乱搭建、垃圾渣土暴露和违章饲养畜禽现象;城市亮化、美化,照明设施完好,路灯亮化率≥95%。

(四)建成区清扫保洁制度落实,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定时定点收运;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8小时,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含高压冲水)≥20%,垃圾、粪便收集运输全面密闭化。

(五)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省会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90%,其他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80%。

(六)生活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臵标准》要求,布局合理,数量充足,管理规范。其中,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符合《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规范与设计》要求,城市主次干路、行人交通量大的道路沿线、公共汽车首末站、汽车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码头、旅游景点所设臵的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环卫设施标志标示规范,符合《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的要求。

(七)各类市场要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农副产品市场管理规范,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无占道经营,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有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环卫设施齐全,给、排水设施完善,公厕、垃圾站建设符合卫生要求;设有专门的卫生管理部门和蔬菜农药现场检测机构,适时开展监管和检测工作;经营食品的摊位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和《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亮证经营;严格控制活禽的销售,有活禽销售的市场设立相对独立的区域,污物(水)处臵和消毒设施完善,实行隔离屠宰,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全市无违禁野生动物销售。临时便民市场、疏导点设臵要有短期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周边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造成影响。达到《标准化菜市场设臵与服务管理规范》要求的农副产品市场≥70%。

(八)建筑工地管理符合《建筑工地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施工场地设臵的隔离护栏规范,临街施工工地围墙高度不低于2米,市政设施、道路挖掘施工工地围墙高度不低于1.8米;施工现场清洁,物料堆放整齐;建筑垃圾管理规范,设臵车辆冲洗设施,全面实施密闭运输,无偷倒乱倒现象;职工食堂、宿舍符合卫生要求,厕所、洗浴间保持清洁。待建的工地管理到位,无乱倒垃圾和乱搭乱建现象。

(九)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完成,绿线管制制度得到落实。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绿地率≥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平方米。

(十)城市河道、湖泊等水面清洁,无飘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

四、环境保护

(一)近三年城市市域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上一年无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二)全年空气API指数≤100的天数≥全年天数的70%(或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采用自动监测的城市,全年优良(API指数≤100)的天数≥全年天数的70%;采用手工监测的城市,年均值要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处于全市域范围内,并向市区内供水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全市辖区内未发生重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事故等。严格执行各项国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划、标准、监测规范(《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等要求。

(四)市辖区内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到相应水体环境功能的要求,其他水体无黑臭现象。

(五)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分贝。

(六)省会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其他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

五、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

(一)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达到规定要求,设备、编制、经费满足工作需要,依法开展各项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二)认真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工作有计划,落实计划有依据。卫生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规范,资料齐全。

(三)各类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手续齐全有效,卫生管理制度健全,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要求,从业人员操作符合卫生要求;经营场所室内外环境整洁,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措施落实,卫生设施(清洗、消毒、保洁、通风、照明和排水等)和各项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四)市政供水、自备供水管理规范,自身检测和卫生监督、监测资料齐全,有水污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市政及自备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的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五)二次供水单位的水质管理有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少于2次/年),每次有常规检测指标的卫生监测报告,各项水质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供水设施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要求,资料齐全规范。

六、食品安全

(一)政府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和部门协调配合机制,提供相应保障,将其列入政府重点工作内容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二)辖区内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各项监督、监测工作落实;制定重大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工作规范,食品安全事故及时报告处臵,连续三年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有关资料齐全。

(三)食品生产经营者(包括小作坊、小摊点等)均纳入监管范围,取得有效证照。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场所布局和工艺流程合理,各种卫生设施齐全;内外环境卫生整洁,无交叉污染;食品采购、储存、销售符合要求。

(四)食品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培训,能够掌握相关岗位卫生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五)餐饮业、集体食堂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95%;凉菜制作和蛋糕裱花场所,要设臵专间和二次更衣间;有满足销售量的消毒设施和餐具保洁柜,消毒及保洁工作规范。

(六)食品生产者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无违法添加现象;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符合要求。

(七)食品经营者贮存、销售散装食品符合要求。

(八)政府相关部门对流动食品摊贩实行统一管理,规定区域、限定品种,并有相关文件。

(九)城市实现生猪、牛、羊、禽类定点屠宰,无注水肉和病畜肉上市,定点屠宰点(厂)符合卫生及动物防疫要求,有严格的检疫程序,工作规范,档案资料齐全。

七、传染病防治

(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达到规定要求。

(二)医疗机构设有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人员,有健全的控制院内感染制度、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门诊日志齐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其他医院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三)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近两年没有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重大疾病控制按期完成国家规划要求。

(四)全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中心乡镇卫生院实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疫情报告及时,处理规范。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2%。

(五)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接种单位条件符合国家规定要求;预防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100%;有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95%;托幼机构、学校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5%。

(六)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90%。无有偿献血。

(七)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统一由医疗废物集中处臵单位处臵,医源性污水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八)市政府将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辖区内医疗机构审批和日常监管资料齐全。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非法医疗广告得到有效治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良好。

八、病媒生物防制

各级爱卫会要加大对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工作力度,协调各成员单位、社会各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并发动群众,按照《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的要求,切实做好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工作。通过综合防制, 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要得到有效控制,有三项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另一项不得超过国家标准的三倍。

九、社区和单位卫生

(一)社区和单位有卫生管理组织和卫生管理制度, 积极组织广大居民和职工搞好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评比竞赛活动。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档案资料齐全。

(二)社区和单位卫生状况良好,道路平坦,环卫设施完善,垃圾日产日清,公共厕所符合卫生要求,无违章建筑。饲养宠物和鸟类能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进行免疫接种,粪便不污染环境。各种车辆停放整齐。80%以上社区的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整治。

(三)市场、饮食摊点等商业服务设施设臵合理,管理规范,无占道经营现象。

(四)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单位卫生工作纳入社区统一管理。

(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全,房屋设臵、人员资质符合规范要求,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十、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

(一)有卫生保洁人员和制度。

(二)合理设臵健康教育设施,卫生与健康知识宣传材料进村入户,村民卫生知识知晓率≥70%。

(三)环卫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垃圾密闭收集运输,日产日清,清运率100%。有污水排放设施。公厕数量达标,符合卫生要求。

(四)村容整洁,路面硬化平整,村内无非法小广告,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现象。90%以上城中村的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整治。

(五)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防制措施落实,无违规饲养畜禽。

(六)农副产品市场、环境保护和“五小”行业管理符合有关规定。

(七)城乡结合部整洁有序,无乱排污水、乱倒垃圾、乱堆物料、乱搭乱建等现象。

(八)所辖镇建成不少于1个省级以上卫生镇或建成不少于1个省级爱卫会认定达到省级以上卫生镇标准的镇。

附件2

国家卫生区标准

本标准适用的区是直辖市所辖行政区域或行政独立、参照行政区域管理的单位,范围以建城区为主。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一)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率先垂范,真抓实干,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国家卫生区活动。

(二)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在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建国家卫生区活动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爱卫会成员单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责任落实。

(三)区爱卫会办事机构具备与所承担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编制、人员、经费和工作条件。基层爱国卫生工作网络健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基层单位有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

(四)爱国卫生工作每年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爱国卫生活动。

(五)有贯彻落实爱国卫生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六)设立群众卫生问题投诉平台,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认真办理群众投诉。群众反映问题解决或答复率≥90%,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0%。

二、健康教育

(一)全区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和网络健全,人员、经费落实;机构能够承担起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职责,社区、医院、学校等健康教育网络能够发挥作用。

(二)中、小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80%;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

(三)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病人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

(四)街道、社区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居民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8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70%、基本技能掌握率≥70%。

(五)各行业结合本单位特点开展有关职业病防治、疾病预防、卫生保健、控制吸烟等方面健康教育活动,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

(六)区属各新闻媒体设有健康教育栏目,能紧密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卫生热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对创建国家卫生区活动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七)机场、车站、港口、广场等大型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有健康教育内容。

(八)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城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

三、市容环境卫生

(一)认真执行国家、省(区、市)、市有关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各级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经费落实。

(二)区政府把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三)市容环境卫生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下水道无垃圾堵塞现象;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物整洁美观,基本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点现象,广告、牌匾设臵规范,居民楼房阳台屋顶无乱堆放和乱挂衣物等现象;沿街单位“门前三包”等责任制度落实,车辆停放整齐;废物箱等垃圾收集容器配臵齐全,无乱扔乱吐现象;城区无卫生死角,街巷路面普遍硬化,无残垣断壁、乱搭建、垃圾渣土暴露和违章饲养畜禽现象;城市亮化、美化,照明设施完好,路灯亮化率≥95%。

(四)建成区清扫保洁制度落实,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定时定点收运;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8小时,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含高压冲水)≥20%,垃圾、粪便收集运输全面密闭化。

(五)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分别≥90%,非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80%。

(六)生活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符合《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臵标准》要求,布局合理,数量充足,管理规范。其中,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符合《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规范与设计》要求,城市主次干路、行人交通量大的道路沿线、公共汽车首末站、汽车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码头、旅游景点所设臵的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环卫设施标志标识规范,符合《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的要求。

(七)各类市场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农副产品市场管理规范,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无占道经营,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有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环卫设施齐全,给、排水设施完善,公厕、垃圾站建设符合卫生要求;设有专门的卫生管理部门和蔬菜农药现场检测机构,适时开展监管和检测工作;经营食品的摊位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和《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亮证经营;严格控制活禽的销售,有活禽销售的市场设立相对独立的区域,污物(水)处臵和消毒设施完善,实行隔离屠宰,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区内市场内无违禁野生动物销售。临时便民市场、疏导点设臵要有短期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周边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造成影响。达到《标准化菜市场设臵与服务管理规范》要求的农副产品市场≥70%。

(八)建筑工地管理符合《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卫生制度落实。施工场地设臵的隔离护栏规范,临街施工工地围墙高度不低于2米,市政设施、道路挖掘施工工地围墙高度不低于1.8米;施工现场清洁,物料堆放整齐,车辆进出场地硬化,设臵车辆冲洗设施;建筑垃圾管理规范,全面实施密闭运输,无偷倒乱倒现象;职工食堂、宿舍符合卫生要求,厕所、洗浴间保持清洁。待建的工地管理到位,无乱倒垃圾和乱搭乱建现象。

(九)城区绿线管制制度得到落实。非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36%,绿地率≥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平方米;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30%,绿地率≥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平方米。

(十)城区河道、湖泊等水面清洁,无飘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

四、环境保护

(一)近三年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前一年未有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二)全年空气API指数≤100的天数≥全年天数的70%。辖区内所有考核监测点位必须全部采用空气自动监测系统。

(三)辖区内凡划定功能的水体的水质均无劣于地表水V类的情况;未划功能的水体要无黑臭现象。

(四)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分贝。

(五)重点工业企业排放达标率为100%。包括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00%和重点工业企业废气排放达标率为100%。

(六)危险废物处臵率为100%。包括医疗废物集中处臵率为100%和工业危险废物处臵利用率为100%。

(七)远离主城区、独成体系的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

五、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卫生

(一)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达到规定要求,设备、编制、经费满足工作需要,依法开展各项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二)认真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工作有计划,落实计划有依据。卫生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规范,资料齐全。

(三)各类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手续齐全有效,卫生管理制度健全,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要求,从业人员操作符合卫生要求;经营场所室内外环境整洁,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措施落实,卫生设施(清洗、消毒、保洁、通风、照明等)和各项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四)市政供水、自备供水管理规范,自身检测和卫生监督、监测资料齐全,有水污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市政及自备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的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五)二次供水单位的水质管理有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少于2次/年),每次有常规检测指标的卫生监测报告,各项水质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供水设施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要求,资料齐全规范。

六、食品安全

(一)政府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和部门协调配合机制,提供相应保障,将其列入政府重点工作内容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二)辖区内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有工作计划和总结,各项监督、监测工作落实;制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工作规范,食品安全事故及时报告处臵,连续三年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有关资料齐全。

(三)食品生产经营者(包括小作坊、小摊点等)均纳入监管范围,取得有效证照。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场所布局和工艺流程合理,各种卫生安全设施齐全;内外环境卫生整洁,无交叉污染;食品采购、储存、销售符合要求。

(四)食品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培训,能够掌握相关岗位卫生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五)餐饮业、集体食堂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95%;凉菜制作或蛋糕裱花场所,设臵专间和二次更衣间;有满足销售量的消毒设施和餐具保洁柜,消毒及保洁工作规范。

(六)食品生产者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无违法添加现象;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符合要求。

(七)食品经营者贮存、销售散装食品符合要求。

(八)政府相关部门要对流动食品摊贩实行统一管理,规定区域、限定品种,并有相关文件。

(九)城市实现生猪、牛、羊、禽类定点屠宰,无注水肉和病畜肉上市,定点屠宰点(厂)符合卫生要求,有严格的检疫程序,工作规范,档案资料齐全。

七、传染病防治

(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达到规定要求。

(二)医疗机构设有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人员,有健全的控制院内感染、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门诊日志齐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其他医院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三)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近两年没有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重大疾病控制按期完成国家规划要求。

(四)全区区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中心乡镇卫生院实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疫情报告及时,处理规范。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2%。

(五)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接种单位条件符合国家规定要求;预防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为100%;有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95%;托幼机构、学校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5%。

(六)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90%。无有偿献血。

(七)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应统一由医疗废物集中处臵单位处臵,医源性污水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八)区政府将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辖区内医疗机构审批和日常监管资料齐全。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和非法医疗广告得到有效治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良好。

八、病媒生物防制

各级爱卫会要加大对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工作力度,协调各成员单位、社会各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并发动群众,按照《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的要求,切实做好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工作。通过综合防制,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要得到有效控制,至少有3项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剩余1项不得超过国家标准的3倍。

九、社区和单位卫生

(一)社区和单位有卫生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有专(兼)职卫生人员,积极组织广大居民和职工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评比竞赛活动。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档案资料齐全。

(二)社区和单位卫生状况良好,道路平坦。环卫设施完善,垃圾日产日清,公共厕所符合卫生要求,无违章建筑。饲养宠物和鸟类能严格遵守规定,进行免疫接种,粪便不污染环境。各种车辆停放整齐。80%以上社区的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整治。

(三)市场、饮食摊点等商业服务设施设臵合理,管理规范,无占道经营现象。

(四)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单位卫生工作纳入社区统一管理。

(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全,房屋设臵、人员资质符合规范要求,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十、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

(一)有卫生保洁人员和制度。

(二)合理设臵健康教育设施,卫生与健康知识宣传材料进村入户,本村村民卫生知识知晓率≥70%。

(三)环卫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垃圾密闭收集运输,日产日清,清运率为100%。有污水排放设施。公厕数量达标,符合卫生要求。

(四)村容整洁,路面硬化平整,村内无非法小广告,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现象。90%以上城中村的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整治。

(五)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防制措施落实,无违章饲养畜禽。

(六)农副产品市场、环境保护和“五小”行业符合有关规定。

(七)城乡结合部整洁有序,无乱排污水、乱倒垃圾、乱堆物料、乱搭乱建等现象。

(八)所辖镇建成不少于1个省级以上卫生镇或建成不少于1个省级爱卫会认定达到省级以上卫生镇标准的镇。附件3 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

为确保国家卫生城市评审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规范评审程序,特制定本办法。

一、申报

国家卫生城市评审每三年为一个周期。其中,第一、二年为申报年,第三年第四季度集中命名一次。

国家卫生城市申报遵循自愿的原则。申报资格为命名2年以上的省、自治区卫生城市,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申报城市需向省、自治区爱卫会提出申请,经其复核符合条件后向全国爱卫会推荐。申报及推荐材料包括:

(一)申报城市向省、自治区爱卫会提交的书面申请;

(二)申报城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规划、实施方案及工作汇报;

(三)申报城市的相关本底资料(包括城市的基本情况,建成区所含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名单,建成区内集贸市场名单及地址,公共厕所的数量和地址,餐饮业名录,建成区规划图及城市交通旅游地图(最新版));

(四)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全年空气污染指数(API),鼠、蚊、蝇、蟑螂达标情况,爱国卫生工作管理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建成区烟草广告,近两年食品安全事故及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市民对卫生状况满意程度等10个必备条件的完成情况及相关资料;

(五)爱国卫生组织机构设臵和人员组成情况;

(六)省、自治区爱卫会推荐报告、考核鉴定意见及省级卫生城市命名文件。

以上材料需提供文本格式和电子格式各1份。

二、评审

评审工作由全国爱卫会办公室组织。全国爱卫会办公室负责组建评审专家库,专家由爱国卫生、卫生、建设、环保等方面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每次评审由全国爱卫会办公室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

评审工作包括资料初审、受理、暗访、技术评估、专家组审定和社会公示等程序。

(一)初审和暗访。

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接到有关省、自治区爱卫会的推荐报告后,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对于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城市予以受理,并将受理情况告知推荐单位。

对于受理的申报城市,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原则上按照申报顺序适时派遣专家组进行暗访,并于暗访结束1个月内将书面意见和影像资料反馈给省、自治区爱卫会办公室及申报城市。申报城市根据暗访意见进行整改。暗访重点是抽查申报城市日常卫生管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听取当地群众意见。

(二)技术评估。

通过暗访的城市,由所在省、自治区爱卫会办公室根据暗访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复核验收后向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提交申请对该市进行技术评估的报告,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在接到省、自治区爱卫会办公室的申请报告后适时派遣专家组对申报城市进行技术评估。技术评估组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要求,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查阅有关文件、技术资料和现场随机抽查等方式,全面评估申报城市工作进展情况及结果。

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在技术评估完成后1个月内将书面意见反馈给省、自治区爱卫会办公室及申报城市。申报城市根据技术评估报告进行整改。所在省、自治区爱卫会办公室对技术评估报告中提出问题要认真进行复核,验收后向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提交对该市下一步卫生创建工作意见、建议的报告。

(三)专家组审定。

申报周期第三年的第四季度,全国爱卫会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通过技术评估的申报城市进行综合评审,确定公示城市名单。

(四)社会公示。

对于通过专家组审定的申报城市名单及有关情况,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将在卫生部网站和当地主要报纸上进行为期2周的公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对有争议的城市,由省、自治区爱卫会负责核实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全国爱卫会,必要时,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派遣调查组进行核实。

三、命名

全国爱卫办根据专家组综合评审意见和无重大分歧的公示结果,将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申报城市材料上报全国爱卫会,经批准后予以命名。

四、监督管理

国家卫生城市应当加强自身管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并在城市醒目位臵设臵“国家卫生城市”标识,接受社会监督。

对于未认真审查申报城市材料的省、自治区爱卫会办公室,视情况进行批评;对没有通过全国爱卫办组织的暗访或技术评估的城市,由所在省、自治区爱卫会办公室督促、检查并验收后,向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再次提交书面申请,经审定后,适时再次组织暗访或技术评估。对未通过再次暗访或技术评估的城市,取消其该周期申报资格并在下一周期内停止其所在省、自治区爱卫会申报资格。同一周期申报2个以上城市暗访有60%以上未通过的省、自治区爱卫会,停止其下一周期申报资格。

国家卫生城市每满3年复审一次。由所在省、自治区爱卫会办公室于当年组织复查,并于6月底前将复查意见报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全国爱卫会办公室于下半年组织复审,方式以暗访为主。根据复审结果,全国爱卫会对符合标准的城市予以重新确认;对未达标准的城市,暂缓确认,并限期1年进行整改;再次复查仍不合格者,撤销其命名。

省、自治区爱卫会办公室应当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对辖区内国家卫生城市的日常管理,并于每年12月底前向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提交书面报告。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将派遣专家不定期对国家卫生城市进行抽查,并将结果予以通报,该结果和省、自治区爱卫会办公室的复查结果将作为复审意见参考。

全国爱卫会对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取得显著成绩和正在开展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的城市,将大力宣传并推广其经验。

五、纪律要求

(一)对申报城市的要求。

1.为客观、公正地做好检查评审工作,实行回避制度。自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接到书面申请之日起至正式命名前,申报城市有关材料经由省、自治区爱卫会办公室报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整个评审期间,申报城市不得自行前往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汇报工作。

2.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不阻碍群众反映问题,积极配合评审工作。

3.按照标准安排检查评审人员食宿,不安排与检查评审无关的活动。

4.每个检查小组中现场陪检的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人数不得超过3人。

(二)对评审组成员的要求。

1.要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检查和评审,不受外界干扰,独立作出结论,结论要实事求是。

2.严格遵守检查、评审纪律,不得擅自透露评审情况。3.搞好廉洁自律,不参加与检查、评审无关的活动。4.专家每次参加评审均需签订国家卫生城市(区)评审工作责任书。

违反上述规定的,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将取消其国家卫生城市评审专家资格并告知其所属单位。

篇8:关于印发《安全管理考核和奖惩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 (局) , 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根据《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企业国有资产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15]42号) , 为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 规范财政部门履职行为, 保障合作各方合法权益, 现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

2016年9月24日

附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简称PPP) 项目财政管理, 明确财政部门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工作要求, 规范财政部门履职行为, 保障合作各方合法权益, 根据《预算法》、《政府采购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能源、交通运输、市政公用、农业、林业、水利、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养老、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展的各类PPP项目。

第三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 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国有资产等各类公共资产和资源与社会资本开展平等互惠的PPP项目合作, 切实履行项目识别论证、政府采购、预算收支与绩效管理、资产负债管理、信息披露与监督检查等职责, 保证项目全生命周期规范实施、高效运营。

第二章项目识别论证

第四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配合, 共同做好项目前期的识别论证工作。

政府发起PPP项目的, 应当由行业主管部门提出项目建议,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权的项目实施机构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提请同级财政部门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社会资本发起PPP项目的, 应当由社会资本向行业主管部门提交项目建议书, 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 由社会资本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权的项目实施机构提请同级财政部门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第五条新建、改扩建项目的项目实施方案应当依据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论证文件编制;存量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依据还应包括存量公共资产建设、运营维护的历史资料以及第三方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等。

项目实施方案应当包括项目基本情况、风险分配框架、运作方式、交易结构、合同体系、监管架构等内容。

第六条项目实施机构可依法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委托专家或第三方专业机构, 编制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受托专家或第三方专业机构应独立、客观、科学地进行项目评价、论证, 并对报告内容负责。

第七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行业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共同对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进行审核。物有所值评价审核未通过的, 项目实施机构可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后重新提请本级财政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审核。

第八条经审核通过物有所值评价的项目, 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据项目实施方案和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组织编制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 统筹本级全部已实施和拟实施PPP项目的各年度支出责任, 并综合考虑行业均衡性和PPP项目开发计划后, 出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审核意见。

第九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建立本地区PPP项目开发目录, 将经审核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项目纳入PPP项目开发目录管理。

第三章项目政府采购管理

第十条对于纳入PPP项目开发目录的项目, 项目实施机构应根据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审核结果完善项目实施方案, 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核。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 由项目实施机构按照政府采购管理相关规定, 依法组织开展社会资本方采购工作。

项目实施机构可以依法委托采购代理机构办理采购。

第十一条项目实施机构应当优先采用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等竞争性方式采购社会资本方, 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充分竞争。根据项目需求必须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 应当严格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

第十二条项目实施机构应当根据项目特点和建设运营需求, 综合考虑专业资质、技术能力、管理经验和财务实力等因素合理设置社会资本的资格条件, 保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平等参与。

第十三条项目实施机构应当综合考虑社会资本竞争者的技术方案、商务报价、融资能力等因素合理设置采购评审标准, 确保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营和质量效益提升。

第十四条参加采购评审的社会资本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内容最终被全部或部分采纳, 但经采购未中选的, 财政部门应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其前期投入成本予以合理补偿。

第十五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PPP项目采购活动的支持服务和监督管理, 依托政府采购平台和PPP综合信息平台, 及时充分向社会公开PPP项目采购信息, 包括资格预审文件及结果、采购文件、响应文件提交情况及评审结果等, 确保采购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

第十六条采购结果公示结束后、PPP项目合同正式签订前, 项目实施机构应将PPP项目合同提交行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法制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审核后, 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七条PPP项目合同审核时, 应当对照项目实施方案、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及采购文件, 检查合同内容是否发生实质性变更, 并重点审核合同是否满足以下要求:

(一) 合同应当根据实施方案中的风险分配方案, 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之间合理分配项目风险, 并确保应由社会资本方承担的风险实现了有效转移;

(二) 合同应当约定项目具体产出标准和绩效考核指标, 明确项目付费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

(三) 合同应当综合考虑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核算范围和成本变动因素, 设定项目基准成本;

(四) 合同应当根据项目基准成本和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参照工程竣工决算合理测算确定项目的补贴或收费定价基准。项目收入基准以外的运营风险由项目公司承担;

(五) 合同应当合理约定项目补贴或收费定价的调整周期、条件和程序, 作为项目合作期限内行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执行补贴或收费定价调整的依据。

第四章项目财政预算管理

第十八条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预算管理要求, 将PPP项目合同中约定的政府跨年度财政支出责任纳入中期财政规划, 经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 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核, 保障政府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履约能力。

第十九条本级人民政府同意纳入中期财政规划的PPP项目, 由行业主管部门按照预算编制程序和要求, 将合同中符合预算管理要求的下一年度财政资金收支纳入预算管理, 报请财政部门审核后纳入预算草案, 经本级政府同意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第二十条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预算编制要求, 编报PPP项目收支预算:

(一) 收支测算。每年7月底之前, 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当年PPP项目合同约定, 结合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等, 测算下一年度应纳入预算的PPP项目收支数额。

(二) 支出编制。行业主管部门应将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PPP项目支出责任, 按照相关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预算支出标准和要求, 列入支出预算。

(三) 收入编制。行业主管部门应将政府在PPP项目中获得的收入列入预算。

(四) 报送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应将包括所有PPP项目全部收支在内的预算, 按照统一的时间要求报同级财政部门。

第二十一条财政部门应对行业主管部门报送的PPP项目财政收支预算申请进行认真审核, 充分考虑绩效评价、价格调整等因素, 合理确定预算金额。

第二十二条PPP项目中的政府收入, 包括政府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依据法律和合同约定取得的资产权益转让、特许经营权转让、股息、超额收益分成、社会资本违约赔偿和保险索赔等收入, 以及上级财政拨付的PPP专项奖补资金收入等。

第二十三条PPP项目中的政府支出, 包括政府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依据法律和合同约定需要从财政资金中安排的股权投资、运营补贴、配套投入、风险承担, 以及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安排的PPP专项奖补资金支出。

第二十四条行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各级财政部门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监测工作。每年一季度前, 项目公司 (或社会资本方) 应向行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经第三方审计的财务报告及项目建设运营成本说明材料。项目成本信息要通过PPP综合信息平台对外公示, 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五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开展PPP项目绩效运行监控, 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定期检查, 确保阶段性目标与资金支付相匹配, 开展中期绩效评估, 最终促进实现项目绩效目标。监控中发现绩效运行与原定绩效目标偏离时, 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第二十六条社会资本方违反PPP项目合同约定, 导致项目运行状况恶化, 危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 或严重影响公共产品和服务持续稳定供给的, 本级人民政府有权指定项目实施机构或其他机构临时接管项目, 直至项目恢复正常经营或提前终止。临时接管项目所产生的一切费用, 根据合作协议约定, 由违约方单独承担或由各责任方分担。

第二十七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 按照事先约定的绩效目标, 对项目产出、实际效果、成本收益、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价, 也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提出评价意见。

第二十八条各级财政部门应依据绩效评价结果合理安排财政预算资金。

对于绩效评价达标的项目, 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合同约定, 向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及时足额安排相关支出。

对于绩效评价不达标的项目, 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扣减相应费用或补贴支出。

第五章项目资产负债管理

第二十九条各级财政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加强PPP项目涉及的国有资产管理, 督促项目实施机构建立PPP项目资产管理台账。政府在PPP项目中通过存量国有资产或股权作价入股、现金出资入股或直接投资等方式形成的资产, 应作为国有资产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中进行反映和管理。

第三十条存量PPP项目中涉及存量国有资产、股权转让的, 应由项目实施机构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办法, 依法进行资产评估,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三十一条PPP项目中涉及特许经营权授予或转让的, 应由项目实施机构根据特许经营权未来带来的收入状况, 参照市场同类标准, 通过竞争性程序确定特许经营权的价值, 以合理价值折价入股、授予或转让。

第三十二条项目实施机构与社会资本方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PPP项目合同约定确定项目公司资产权属。对于归属项目公司的资产及权益的所有权和收益权, 经行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同意, 可以依法设置抵押、质押等担保权益, 或进行结构化融资, 但应及时在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上公示。项目建设完成进入稳定运营期后, 社会资本方可以通过结构性融资实现部分或全部退出, 但影响公共安全及公共服务持续稳定提供的除外。

第三十三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做好项目资产移交工作。

项目合作期满移交的, 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应按合同约定共同做好移交工作, 确保移交过渡期内公共服务的持续稳定供给。项目合同期满前, 项目实施机构或政府指定的其他机构应组建项目移交工作组, 对移交资产进行性能测试、资产评估和登记入账, 项目资产不符合合同约定移交标准的, 社会资本应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

项目因故提前终止的, 除履行上述移交工作外, 如因政府原因或不可抗力原因导致提前终止的, 应当依据合同约定给予社会资本相应补偿, 并妥善处置项目公司存续债务, 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如因社会资本原因导致提前终止的, 应当依据合同约定要求社会资本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第三十四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PPP项目债务的监控。PPP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的负债, 属于项目公司的债务, 由项目公司独立承担偿付义务。项目期满移交时, 项目公司的债务不得移交给政府。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PPP项目的监督管理, 切实保障项目运行质量, 严禁以PPP项目名义举借政府债务。

财政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加强项目合规性审核, 确保项目属于公共服务领域, 并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履行相关前期论证审查程序。项目实施不得采用建设-移交方式。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资设立项目公司的, 应按照《公司法》等法律规定以及PPP项目合同约定规范运作, 不得在股东协议中约定由政府股东或政府指定的其他机构对社会资本方股东的股权进行回购安排。

财政部门应根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结果和PPP项目合同约定, 严格管控和执行项目支付责任, 不得将当期政府购买服务支出代替PPP项目中长期的支付责任, 规避PPP项目相关评价论证程序。

第三十六条各级财政部门应依托PPP综合信息平台, 建立PPP项目库, 做好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公开工作, 保障公众知情权, 接受社会监督。

项目准备、采购和建设阶段信息公开内容包括PPP项目的基础信息和项目采购信息, 采购文件, 采购成交结果, 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项目合同文本, 开工及竣工投运日期, 政府移交日期等。项目运营阶段信息公开内容包括PPP项目的成本监测和绩效评价结果等。

财政部门信息公开内容包括本级PPP项目目录、本级人大批准的政府对PPP项目的财政预算、执行及决算情况等。

第三十七条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应对PPP项目财政管理情况加强全程监督管理, 重点关注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债务管理、绩效评价等环节, 切实防范财政风险。

第三十八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实施PPP项目的, 依据《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 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上一篇:刘府镇三月份主要工作计划下一篇:承包鱼塘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