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批市场半年工作总结

2024-04-10

农批市场半年工作总结(通用3篇)

篇1:农批市场半年工作总结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干200天,实施市容环境整治的决策部署,大力提升农贸市场建设档次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对市区农贸市场的经营设施、环境卫生、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进行一次彻底整治,达到“整洁、卫生、安全、文明”的工作目标。通过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贸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二、整治标准

(一)经营设施

1、市场门头统一形象设计,清晰、美观,整齐、大方;

2、市场进出口处设立导购图、公示栏、服务台、复秤台;

3、摊点、货架设置布局合理、整齐划一,商品摆放无“伸舌头”堵塞通道现象;

4、用电设施状况良好,电线无乱拉乱扯现象,照明灯具规格统一整齐;

5、房屋、墙面、地面、设施无破损现象。

(二)环境卫生

1、市场外“门前三包”区域内无流动摊贩、违章搭建、占道经营、倚门设摊等行为;周边道路、人行道、停车场和绿化带清洁卫生;

2、每个摊位内设保洁桶(袋);

3、市场内无卫生死角,地面无积水,无杂物,无污渍,干净整洁。

4、市场内无乱吊乱挂、乱堆乱放现象。

(三)消防安全

1、在市场内醒目位置张贴消防安全“四项能力”宣传“明白纸”;

2、消防设施完备,好用;

3、市场内无违章用火用电,无违章经营、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现象;

4、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无占用防火间距现象等。

(四)食品安全

1、市场内食品经营单位亮证经营,证照齐全,不出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

2、熟食经营、加工、制作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符合相关要求,食品容器、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及包装袋符合食品安全相关要求,直接入口食品加盖加罩;

3、食用农产品按规定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在公示栏公布;

4、蔬菜、畜禽、肉类、豆制品、卤味等商品实行准入管理,出证、索证等手续齐备,台帐登记完整;

5、市场内熟食摊位、营业房设有防蝇、防尘、防腐“三防”及洗手、消毒等设施。

完成时限:整治阶段20XX年6月;巩固阶段:7—8月。

责任单位:各农贸市场主办单位。

督查部门: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工商部门。

三、工作措施

(一)继续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

各区要按照市商务局年初下达的标准化农贸市场改造计划,加快推进工作进度,年内争取再改造标准化农贸市场6—8处,使市区农贸市场达标率达到70%左右。

(二)明确责任主体

按照《青岛市集贸市场管理办法》、《青岛市农产品交易市场管理规范》和《青岛市农村集贸市场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市场主办者应履行市场经营、服务和安全、卫生设施建设、维修及日常管理职责,是第一责任人。对此,各市场主办单位要对照标准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迅速行动起来,开展整治活动。

1、应加大投入,对经营、环境、消防等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和维修,保证正常使用、美观大方。

2、对市场的卫生实施全程全天候保洁,实行定岗定责定人“三定制度”,全面推行垃圾收集袋(桶)装化,并对市场垃圾随产随清,时刻保持良好的市场环境。市场负责人每天应不少于2次对市场卫生情况进行巡查。

3、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市场主办单位为第一责任人,并配备专职消防安全人员;要加强消防安全“四项能力”建设,在市场内张贴“明白纸”,市场管理人员和业户要熟知其内容要求。

4、要坚持进场农产品检测、公示和索证索票制度,协助商务和有关执法部门搞好食品安全监管。

5、要配合城管、街道等部门做好市场周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的清理,创造良好的经营秩序。

(三)加大检查监督力度

1、强化属地化管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此项工作按属地管理实施。各区要与市场主办单位签定市场卫生管理责任状,明确责任和应达到的目标,督促市场主办单位搞好整治和日常管理。同时,要建立日常巡查制度,每周巡查不少于2次,并做好巡查记录。

2、明确责任分工。各区商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对市场标准化建设、消防安全(会同消防部门)和卫生保洁等工作的督促检查;工商分局主要负责市场的经营资格、经营行为和商品索证等工作,根据商务、农业等部门对农产品质量的抽检结果,对违法销售者作出处罚。在工作中,各区商务、工商等部门应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共同把市场管理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实。

3、加强舆论监督。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将不定期对各区农贸市场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期间,市里将每周进行一次抽检,并在平面媒体设专栏,将检查情况予以曝光。

(四)建立奖惩制度

市商务局和市工商局对在国家省和市检查中被扣分的、一年中市区检查二次不合格的、群众举报经查属实的以及被新闻媒体曝光的农贸市场,将依法给予处罚;对管理优秀的区和市场将给予奖励。按照原市经贸委和市工商局《关于建立农贸市场管理考核制度的通知》(青经贸〔20XX〕75号)规定,对年度内有两个以上季度(含两个季度)综合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市场,市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市场和市场所在地商品流通主管部门、工商分局进行通报批评。

篇2:农批市场半年工作总结

记者:赵总您好,在采访您之前,我们了解到,您作为一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老总,以前是专职做市场研究的,现在是又做市场管理又做研究。我想问您的是,在管理市场和研究市场的过程中,您感触最深的地方在哪里?

赵尔烈:这几年来,我一边做批发市场的实践工作,一边做农产品流通的理论研究工作。实践得越多,研究得越深,感触也越多越深。

最近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农产品流通应该进入一个现代化的推进阶段,而这个问题目前在我们国内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每年,我们政府都十分关注三农问题。但在谈农业问题的时候,对农产品流通的发展问题有所忽视,缺少整体的认识,重视不够。没有从战略性的高度,来规划、涉及、推动农产品现代化的流通的发展。

我平常很注意观察农业部和商务部两个部委,在农产品流通方面的一些政策和举措。两个部门都谈到过这方面的问题,但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有战略高度的规划,都没有把它当做一个大的战略来推动。

但是,这个问题如果忽视了,中国经济的下一步发展将会遭遇到瓶颈。所以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无论从三农问题的角度,从扩大内需的角度,还是从国际化的角度,都应该把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提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现在许多人都等遇到问题了,才真正意识到流通的重要。出现了假种子、假化肥才知道流通的重要;农民购买力低了,要扩大内需了才意识到流通的重要;农民出现了新的农产品卖难,才知道流通重要。但是,到底怎么做,理论界缺少系统的研究,政府行政部门也缺少认真的规划。而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划,去做去推动,说重要也就是一种口头形式。这就好比等一个人感冒发烧了,才重视,赶紧给吃退烧药。等烧退了以后,就又不重视了。

出现这样一个问题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体系。我认为这是一个大问题。

记者:您是认为,我国现有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不适应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吗?

赵尔烈:是的。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1,我国农业生产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过结构调整,我国农产品生产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由粗放式向优质化,高效化转变。“十五”时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达到世界第一,农产品供给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结构过剩。进入”十一五”时期,随着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结构将进一步进行战略性优化调整,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这都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产品供给格局,实现由数量增加到质量全面优化的转变。

2.农产品消费的变化。2006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2000美元,预计2010年将超过32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 3786元,农村居民纯收入4140元,达到初步小康水平。在此期间,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进入了重大的结构调升时期,将实现由追求温饱的生存阶段,转变为追求安全、营养、健康、特色的优质化享受阶段。同时,城市化率也将由目前的43%,提高到2010年的47%,到2050年达到70%左右,基本实现城市化。农产品消费也将由以农村为主,转为城市为主,带来优质农产品的全国性大批量流通。

3.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变化。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2005年,进出口总值达到262.9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10%,净增值294.7亿美元。2005年农产品贸易逆差由上一年的46,6亿美元,减少到1 1.4亿美元,下降了75.5%。我国已成为继美国、欧盟、加拿大、巴西之后的第5大农产品出口国。“十一五”时期,国家更将“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的出口”,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必将进一步加快。

以上几点表明,生产的变化、消费的变化、国际贸易全球化需要农产品流通适应这些变化。但是目前农产品流通的现状、体系显然不适应。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呈二元状态:一个是以传统批发市场为枢纽,以个体商户为主体,以中低档农产品为客体,以城镇集贸市场和菜市场为零售末端;另一个体系是以物流配送为枢纽,以大型的农产品流通公司(包括连锁超市)为主体,以标准化的优质农产品为客体。这两个流通体系在我国并存。

这样的流通体系存在一个症状:现在我国的农产品,需要有足够的流通规模,把农产品都卖出去,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档次,能使优质品卖出好价钱,这样农民才能增收,老百姓对优质产品的消费才能得到满足。但是,事实不是如此。如今年的雪灾,导致了江西省上犹县的有机脐橙出现了卖难。由于流通问题,这种脐橙错过了春节这个最佳销售期,加上市场上普通脐橙具有价格优势,农民辛苦一年种的有机脐橙面临了深深的卖难困境。后来,经过政府和各方市场的帮助,最终才得以卖出去。这就是现有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带来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一年四季都有这种脐橙卖,并且味道始终保持鲜美。这正是由于他们的流通储藏条件能使农产品长年保鲜保质。而在我国却不行,水果通常摘了就要卖,放时间长了就变味,现在大多只能卖应季性的水果。

目前,我国农业结构性调整力度比较大,尤其是农村。许多农民为种植优质农产品,投入较大的成本,但是许多农产品种出来后,如何卖出,能否卖出满意的价格,却成了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某某县委书记为卖贡橘在人民大会堂开新闻发布会等新闻时常见诸报端。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卖起来真费劲!然而,怎样才能保证这种优质农产品实现保质、畅销、优价呢?这就需要一个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而我刚才提到的,我国目前的二元农产品流通体系并不适应这种优质产品的生产。目前二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要还是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这个体系当初的建立是基于农产品数量的扩张。并不适应卖优质品。冷库设施明显不足,运输过程中没有冷链,没有保温车.采摘以后冷藏加工条件基本不具备,到了批发市场枢纽和零售终端,交易环境不能保鲜。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无控温设施的条件下,夏天,肉类交易厅的温度有时会高达三十六、七度,不能保鲜,这样再好的肉类也卖不出好价钱。

相比之下,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市场,经过几轮的升级改造之后,销售环境都实现了现代化,并且整个流通过程也具备冷链。

我认为,为全国的农业生产运输建设一个强大的现代化流通体系网络,对我们国家目前来说虽然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建立一小套服务于优质农产品的流通体系还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一个现代化的流通体系,调整农业结构以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就难以真正实现。

记者:另一条以物流配送为枢纽,以大型的农产品流通公司(包括连锁超市)为主体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各方面设施和条件都比较好,依靠这个流通体系不行吗?

赵尔烈:你说的这条线的流通交易条件虽然比较好,但是在这条线上流通的农产品数量实在太少了,市场占有率太低。所以行不通。

并且,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离连锁超市公司替代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早期提出的“农改超”,到现在成功的案例就微乎其微。欧美高度发达的国家实现连锁超市公司替代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主渠道也都是90年代后了,而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直到今天,农产品流通还是以批发市场为主。

农产品流通二元体系,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来看,连锁超市替代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还需要相当漫长的过程。

但是,伴随着我国农产品优化生产的过程和优质消费的发展,急需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与之适应。传统的农产品市场目前的状态并不适应,而现代的物流配送和连锁超市又难以取代批发市场成为主渠道。那么,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现在只有下大力气改造、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事实上,政府也对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如商务部、农业部推出的“双百市场工程”就是。但是我认为这种改造只是针对中低档的农产品,没有以卖优质农产品为目标进行升级改造。

所以中国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应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适应生产的优质化、消费的优质化和进出口贸易的优质化。而现有的农产品二元体系都不适应。一个现代化规模太小,短期之内,成不了主渠道;另一个规模大,但各方面设施都落后。

记者:那该怎么建设这种以卖优质农产品为目标的,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和物流体系呢?它们又具有哪些特点?

赵尔烈:现在欧美发达国家除了连锁超市以外,也有一些社区菜市场,而这些现代化的菜市场都是政府建造的,属于公益性的。我们国家一方面应该继续发展物流配送、连锁超市这样的流通体系。另一方面,可以从传统的批发市场体系中分离出一块,建设一个国际水平的、现代化的流通体系。这样我国的流通体系就会出现三元状态:第一个是作为主导的传统批发市场;第二个是进行过升级改造的现代化的批发市场;第三个是物流配送的连锁超市。而第一个会逐渐向第二个过渡。

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1.仍以批发市场为枢纽,但其各方面的设施都应该具备现代化。如交易环境可控温。从源头采摘到储藏,到物流配送,到销地市场,再到终端都有冷链作保证。到今天这个阶段,要想提升批发市场的档次,需以改造交易环境为重点。交易环境要封闭性,可控温,并以冷链为支撑。

2.以具有实力的大营业户为经营者,能远购深销。

3.经营的商品应该是标准化的、优质的。但要注意的是优质和标准并不等于就是贵。

4.交易方式以订单交易等现代化的交易方式为主。

只有改造升级成这样的一个现代化的交易中心,才能使农产品优质优卖,才能使采购方有购买到优质产品的地方。

建设以卖优质农产品为目标的,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和物流体系,可以这么做从传统的批发市场体系中分离出一块,进行升级优化。但是,这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而一般企业选择做这样的事的时候,往往会考虑一点,那就是投入后有没回报,没有潜在利润的事,企业不会去做。

记者:企业不投资建造这种市场,那该由谁来建造?

赵尔烈: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我认为建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应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点认识不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作用简单讲主要是为农民服务,把产品卖出去;为城市服务,能买到需要的产品。现代意义的农产品市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出现的时候,就是为了城市化的需要,由政府为主导建立起来的。

依据欧美的经济发展史和农产品流通史,世界各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如法国政府就于1953年9月制定了《为了国家公益,建设有组织的批发市场网络》的批发市场法。包括巴黎在内的23家批发市场被指定为国家公益市场,并设置了信息中心。全法的农产品流通网络由9个大规模公益性批发市场,和其他中小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组成。

巴黎汉吉斯国际批发市场是1969年建设投入运营的,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所有食品都在这里批发交易,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农批市场。这就是由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联合投资建设的。许多国家的公益性批发市场的管理员都还是国家公务员。

这些市场往往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走向民营化。许多学者去美国考察,表面一看,认为批发市场都是企业办的。事实上不是。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以后,最早的一些批发市场都是政府办的。如很有名的马里兰食品中心,这个中心实质上就是批发市场,它是美国马里兰州通过立法,政府拨款建造的。

我国由于经济水平和改革的特殊环境,批发市场基本都是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这种运作管理方式有种弊端,批发市场的投资者和管理者通常以批发市场这个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为农民卖难和供应问题为目的。当市场主办方的利益与农民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出现矛盾的时候,市场肯定牺牲后两者,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我呼吁政府应从战略的角度和政策的高度来重视公益性批发市场的建设、管理。

篇3:农批市场里的“营销大王”

“咸菜大王”韩维员

韩维员出生在余姚市周巷镇杭州湾海边的一个农村(现属慈溪市),因为海边的土质过咸不适合种水稻,所以韩维员一家自从改革开放后分到的8亩田就一直靠种雪菜、大白菜、榨菜等几种简单蔬菜卖掉后再买大米和一些生活必需品艰难度日。

韩维员说他真正一个人做生意是从18岁开始的。那一年春收过后,眼看季节转变,而家里8亩田的雪菜却没能全部及时地销出去,便买了十几口大缸全部用盐腌了起来,之后到了6月份鲜菜淡季时,全家人凑钱买了一辆自行车,韩维员每天凌晨便起来从周巷骑自行车带个50千克左右的咸菜到余姚县城老菜场去卖,没想到一个夏季下来家里十几缸的咸菜全部卖完,且收入还比卖鲜菜翻了一番。自此后,韩维员一家便把每年种的菜全部腌制成咸菜卖,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往往每年自己家的咸菜很快卖完后还帮村里其它农户卖,赚点薄利,而韩维员的运输工具也从自行车到摩托车,现在变成了农用汽车。

韩维员把咸菜事业做大是从1997年余姚市建造成农副批发市场开始的,但也是那一年,韩维员把十几年卖咸菜攒的积蓄全部扔进了咸菜堆里,没能收回一分钱的投资。韩维员说由于农副批发市场建成后,他咸菜的销量一下子大了起来,靠自己家里的几十口大缸咸菜最多只能维持一个月的销售,而从村里其它农户处收购再以批发价出手根本无利可图,再说村里也没有腌那么多的咸菜,一般的农户还是传统卖鲜菜的多一些。韩维员便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狠了狠心把自己的几亩田全部做成一个个深5米、宽3米、长4米的水泥池,再从村里其它农户处收购鲜菜腌制,没想到自己的创意和投入并没有得到期望中的回报,一到夏季,几十吨的咸菜全部发臭腐烂,韩维员蹲在水泥池边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样的腌制方法腌制的咸菜会发生这种变化。

这一次失败对韩维员来说是惨痛的。但韩维员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积极地向有关专家请教,购买相关技术书刊,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最后才总结出失败的原因。原来由于水泥池散热不够快,一到夏季,太阳一照,池内咸菜便很快升温,再加上水泥本身碱性过重,很快便导致咸菜腐烂。知道了失败的原因,便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了。这一次,韩维员在专家的指导下,把原来的水泥池全部敲掉,并把原来尺寸的大池划成二个小池,在池中用无毒薄膜圈起来,咸菜腌在无毒薄膜里,并在夏季经常用温度计检查池内咸菜的温度,一旦温度有所升高,便在池面上遮盖遮阳网等方法以降低温度。这一次,韩维员终于获得了成功,几十吨咸菜供不应求,全部销售一空。

有了成功的经验,韩维员的胆子便大了,第二年又扩大了几亩田挖池腌咸菜,并和村里的一些农户签订销售协议,这一年韩维员销售的咸菜达到了100多吨。但在收购鲜菜时,韩维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各个农户收购来的菜质量有好有坏,规格也参差不齐,韩维员知道长此下去肯定会影响咸菜的销售,便在第二年免费向签订收购协议的农户统一提供优质种子,并在种植时经常抽时间检查各个农户种植的菜的生长情况,邀请专家给农户培训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方法,以保证菜的质量,这一年,韩维员的销售量又增长了50吨。

现如今,韩维员每日均可保持销售咸菜1至2吨左右,理所当然成为余姚的“咸菜大王”,当问到以后发展的目标时,韩维员说,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要把他的咸菜做成真空包装的袋装食品,搬进超市!

水产贩销大户王建龙

和韩维员相比,王建龙提前一步实现了把生意做进超市的目标,和余姚市的“乐客多”、慈溪市的“慈客隆”这两家在当地数一数二的大超市签订了水产销售协议,日平均可收入2000元以上。

和韩维员一样,王建龙也是十七八岁时初中一毕业便开始自己独立做生意的。每天晚上拿根扁担两个空编织袋坐车到宁波海运码头上等渔船靠岸批售,然后凌晨时再坐车到余姚桐江桥老菜场出售。那时的辛苦自不用说,收入也不多,每天除去各种开支后最多只能赚到两元钱,勉强解决家里的温饱而已!那时有很多从事此行业的人都因为太辛苦和低收入而先后离开了,而王建龙却一直坚持了下来!

后来交通方便了,王建龙不用晚上去宁波海运码头上等了,和几个一起做水产贩销生意的朋友合伙租了一辆工厂的货运车每天一大早出发就可以把各种水产、海鲜等货拉到余姚菜市场销售,当然那时销量也已逐渐提高了,利润也比较可观了!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王建龙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买车,有了自己的运输车,生意做起来就方便多了!当别人还在到宁波码头上运新鲜水产时,王建龙已经开车到杭州市去运冷冻水产了,因冷冻水产相比新鲜水产竞争更小、损失更少、更适合各个季节,所以赢利也就更多,加上很多没有车的贩销户纷纷向王建龙批发,那几年让王建龙狠狠地赚了一笔!

都说福祸相随,王建龙说他真是应了这句话了。生意一直做到1995年,有一个从辽宁丹东回来的朋友向王建龙提供了一个信息,说在丹东生冷海鲜的价格相当贵!那一年,王建龙和他的那个朋友一起去了丹东,王建龙发现果真和朋友说的一样,海鲜的价格比宁波差不多要翻了一倍,如此暴利使王建龙心动了。在朋友的帮助下,王建龙在丹东搞了一个可储存近百吨的冷冻库房,从宁波海运过去百吨各种海鲜到丹东,原以为可以赚上一笔,没想到当地海鲜价格是高,但丹东当地人和宁波人的饮食习惯不同,消费海鲜的速度根本没法和宁波比,每天的出货量连冷冻库房的电费都无法维持,坚持了1年多,王建龙亏了40多万元回到老家余姚。

那时,王建龙回到余姚已经身无分文,十几年的积蓄全部扔在了丹东,只能负债从头再来。这时正巧余姚要建造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王建龙觉着这是一次机遇,果断地在市场里承包了一个摊位经营冷冻水产批发,使纯利润仅保持在5%左右,其低廉的批发价和和善、诚信的为人很快便结交了一批固定客户,使生意稳步增长。到1998年,王建龙果断地在市场里建了一个可储存10吨海鲜的冷库,在2004年6月15日禁渔节前一下子批购了十几吨的海鲜冷冻,到9月15日开渔节前,这一批海鲜着实卖了一个好价钱,财富也就很快又积累了起来!

到了2002年,王建龙的水产批发生意已经可以稳定有序地经营了。他在余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里有了一个固定的摊位,一个办公营业处,一个能维持两三天货的10吨冷库。生意做大了,王建龙自己却反而闲了,因为进货、出货销售、做账等有专人负责。闲了的王建龙便想把生意做得更大一些,这时王建龙便把目光瞄准了超市。因在丹东有了失败的前车之鉴,王建龙不敢大手笔地投入,他先在市区里找了一家并不是很大的超市进行合作,免去了“进场费”、“场租费”等一大笔钱,超市每天提取营业额的12%,这样虽然降低了销售收入,但也同时降低了成本和风险。经过几个月的营业结算,王建龙发现利润很是可观。有了良好的开端,王建龙并没有迅速扩大超市的经营,而是在超市中学习,积累经验。这一点做法让王建龙发现了一笔新的财富,那就是当地名牌水产养殖企业有强烈进入超市销售的愿望,而王建龙却又刚好有品牌销售的想法,合作便一拍即合,使王建龙的超市销售有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上一篇:供热公司工程部工作下一篇:大学生科技馆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