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乐寺导游词

2024-04-29

普乐寺导游词(精选8篇)

篇1:普乐寺导游词

普乐寺

讲解员:段阳阳

实践目的:游览普乐寺,可以领略到密宗思想的经典文化和能工巧匠的智慧。它是乾隆皇帝接见少数民族首领的地方,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吧。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欢迎各位来到承德旅游。我是你们此次随行的导游员,我叫段阳阳,大家可以叫我小段。旁边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他可是有多年驾驶的经验,大家可以放心的乘坐他的车出去游玩。相逢是缘,愿我们能够珍惜今天的相逢,共同渡过这美好的时光。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普乐寺。

普乐寺俗称园亭子,是乾隆皇帝继普宁寺,安远庙之后,敕建的又一座皇家寺庙。它座东面西,中轴线正对着避暑山庄,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普乐寺的建筑,前半部是汉族寺庙传统的“伽蓝七堂”式,后半部是藏族形式。寺内主体建筑“旭光阁”仿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上与一般寺庙不同,它打破了传统寺庙座北朝南的格局。

现在我们来到了普乐寺的山门前。门前有一对石狮子,你们看,保存得多么完好。山门正中嵌有乾隆御笔题写“普乐寺”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石匾额。

进得山门首先看到的是迎面高台基上的这座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大殿。正中檐下悬有乾隆御书“天王殿”云龙匾。殿内正中供奉大肚弥勒佛(布袋和尚),他肥头丰颊,喜眉乐目,笑口常开,好象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在布袋和尚两侧有泥塑四大天王。

这护世四大天王呈坐式,高8.38米,体魄魁伟,神色庄严,虽经200年的苍桑,依旧光彩夺目,气势壮观,在全国首屈一指。弥勒佛的背后立有韦陀佛。韦陀是佛的护法神,是南方增长天王属下八神将之一,位居32员神将之首。据说,在释迦佛入涅时,邪魔把佛的遗骨抢走,韦陀及时追赶,奋力夺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为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天神。从宋代开始,中国寺庙中供奉韦陀,称为韦陀菩萨,常站在弥勒佛像背后,面向大雄宝殿,护持佛法,护助出家人。出天王殿进入第二进院落,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琉璃瓦顶的大殿,这就是寺内的主体建筑“宗印殿”。宗印,意思是佛法是不变的真理。在宗印殿的正脊中央有一座黄琉璃瓦喇嘛塔,高约两米,塔基为须弥座,塔由承露盘、相轮和日月组成。殿内正中供有三尊佛: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中方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合称三方佛。在三方佛两侧的石须弥座上有八尊木雕菩萨:南边依次为文殊,金刚手,观世音,地藏王;北边依次为普贤,弥勒,虚空藏,除垢障。合称八大菩萨。这八尊菩萨大小相同,神彩飘逸,都是木雕金漆。

阇城上面正中起主体建筑旭光阁,它打破了传统寺庙坐北面南的格局,平面圆形,立面亭状,重檐黄琉璃攒尖顶,底直径21米,高24米。檐柱、金柱各12根,环成两个同心圆。檐柱支撑底檐,金住支撑顶檐。外圆成12间格局,东西南北四间各辟门,馀设槛窗。阁内顶部置圆形藻井,龙凤图案,藻井中心雕金龙戏珠。藻井采用层层收 缩的三层重翘重昂九踩斗拱手法,雕工精细,金光闪闪,与阁正中汉白玉须弥座构成色彩、形状及大小的呼应。好了,大家可以自由欣赏。

普乐寺虽然是一座喇嘛教寺庙,但寺内并不设喇嘛,而是由八旗官兵守护。这里主要是供来避暑山庄朝拜清帝的哈萨克、维吾尔、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瞻礼,居住的场所。

各位朋友,普乐寺的导游讲解到此就结束了。暂短的相处,永恒的记忆,在您的心里、我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最后,祝各位

游客朋友们旅途愉快。

各位朋友,再见!

万树园

讲解员:段阳阳 导游词:

在避暑山庄庞大的山峦和秀美的湖泊之间,有一片开阔的平原。最初为北方人的牧场,康熙年间纳入到山庄范围之内,所呈现的景色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风光。这里土壤肥沃,麇鹿成群,草树十分茂盛,故有“万树园”之称。万树园地势平坦,林木苍郁,驯鹿野兔出没期间,是塞外难得的草原风光。试马埭位于万树园西侧,绿草如茵,驰道如弦,是清代皇帝赴木兰围场举行“秋 大典”之前,选拔骏马的地方。

万树园为乾隆三十六景之第三十景。树木主要以稀疏矮小的灌木为主,中间还有部分古榆、老柳、巨槐、这里的绿草高仅寸余,可谓如菌似毡。在“万树园的中心区域建有大幄蒙古包,中设御座。两侧分设小蒙古包28架,是山庄内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乾隆皇帝曾在这里接见厄鲁特为首的各少数民族首领,接见英国马戈尔尼使团等。

乾隆皇帝并作《绿毯八韵》诗一首,镌刻在草地的卧碑上,此碑高2.54米,通长1.98米,碑正面碑首图案为浮雕祝寿图,碑趺浮雕上八洞神仙;背面碑首雕有蝙蝠,碑趺雕有麇鹿,“福”“禄”“寿”诗中赞美了万树园一带土美草丰,连冈遍野,乾隆皇帝将这里的草比喻成“绿毯”并夸它为“绿毯之最”乾隆皇帝还联想到了汉,唐两代皇帝的奢侈无度,歌颂了自己是一位节俭爱民,与民同乐的有道明君。

松鹤斋

讲解员:段阳阳

实践目的:参观完松鹤斋,可以感受到帝王对母亲的热爱。东西两侧墙上有乾隆题写的两首忆母诗,从中可以看出乾隆和母亲孝圣宪皇后的深厚母子之情。

导游词:

松鹤斋在正宫之东,由七进院落组成,庭中古松耸峙,环境清幽。早在避暑山庄肇建之处,康熙帝在山庄榛子峪为其母后建造了松鹤清越。乾隆帝也效法其祖父奉母的做法,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在正宫的东侧为其母后孝圣宪皇后纽钴禄氏建造了一座颐养之所,取名为“松鹤斋”,取松鹤益寿延年之意,祝愿皇太后健康长寿。松鹤斋占地7400平方米,原有殿堂162间。为乾隆三十六景之第三景,规制较正宫略小,为八进院落。这组建筑自南而北分别是:大宫门、二宫门、松鹤斋、乐寿堂、十五间照房、屏门、继德堂、畅远楼等。庭园布局规整对称,中轴线依次为大宫门面宽五楹,边辟掖门。往北为二宫门,面宽三楹,东西两侧墙上有乾隆题写的两首忆母诗,从中可以看出乾隆和母亲孝圣宪皇后的深厚母子之情。

篇2:普乐寺导游词

清朝驻藏大臣和琳写过赞美扎什伦布寺的诗:塔铃风动韵东丁,一派生机静空生。山吐湿云痴作雨,水吞活石怒为声。意思是说,扎什伦布寺殿塔上的铃在风中悠然作响悦耳动听,从寺中远望日喀则年楚河谷一派生机,而身处寺中静感从空中油然而生,恬静安温,空中云彩从山坳缓缓吐出,云彩堆积浓密如雾雨,从静中忽生水吞活石的怒声。

为了使大家对扎什伦布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先介绍一下扎什伦布寺的历史和基本概况。

扎什伦布寺是黄教六大名寺之一,意为“须弥福寿”寺。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后藏最大的寺院。1447年9月,由宗喀巴的第八弟子、一世_根敦珠巴在帕竹政权的资助下修建的。他也是第一个把黄教传到后藏去的人。公元16,四世**罗桑确吉受扎什伦布寺之邀,担任了该寺第16任法台。自此,扎什伦布寺成为历代**额尔德尼的驻锡地。后经历代**不断扩建,扎什伦布寺才逐步成为铜佛高耸、金碧辉煌,雕刻精美、壁画生辉的宏伟建筑,并成为后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

扎什伦布寺整体建筑面南偏东,依照黄教经学院传统的建筑布局,以中心为殿堂,整个建筑分**拉章(寝宫)、堪布会议厅(后藏行政机构)、四大扎仓(经学院)和灵塔殿、晒佛台等。总计有56座经堂,236间房屋。

现在请大家随我跨进扎什伦布寺大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讲经场,地面用喜马拉雅山麓的片石铺成,有600平方米,是历世**给僧俗讲经说法及僧侣立宗论辩的场所。围墙上有千佛凿像,佛像穴居洞壁,形状千姿百态,真有一种静坐修行悟道的浓厚气氛。

穿过广场我们便到了措钦大殿,它位于扎什伦布寺中心,是全寺最为古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1447年,至1459年落成,可容僧众3800人。是全寺法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大殿中央供奉有**大师的宝座,揭开覆盖的黄缎,显露出一个精雕细刻、庄严精美的宝座。经堂上悬挂着近百幅唐卡,其中清代唐卡《无量寿佛净土图》描绘了重重叠叠的琼楼琳宫,空中天女散花舞姿翩翩,无量寿佛端坐中央莲台上说法,座下天乐齐奏、祥云呈瑞,展 示了西方极乐世界所特有的“最高神仙福分”。建寺以来已有18位**、_转世,唐卡所绘为历世**、_生平事迹,画面清色巧润,构图明快,妙笔飘逸。

大经堂四周墙上还有许多古老壁画,绘着宗喀巴师徒三尊及历代祖师、大论师的画像,以及四大天王、各种飞天护法和释迦牟尼参禅图。尤其是释迦牟尼参禅图,每20个一组,或三三或两两相应,座间给以山水、松枝、猛虎、白象、法螺以及佛家吉祥物。这些壁画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画工精细,色泽鲜艳,实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措钦大殿内还有释迦牟尼佛殿、弥勒佛殿和度母殿。

现在我们参观释迎牟尼殿,这里供奉着扎什伦布寺的创建人根敦珠巴为纪念他的经师西绕森格而塑造的释迦牟尼像,两旁分别是释迦牟尼的八大弟子像。大殿左侧是1461年在阿里古格王觉扎本德的资助下兴建的弥勒佛殿。佛堂中央供有一尊高11米的弥勒佛立像,这是藏族工匠和尼泊尔工匠共同塑造的,也是中尼两国人民长期友好合作的历史见证。弥勒佛像两旁是一世_根敦珠巴亲自塑造的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像,也是扎什伦布寺最古老的塑像。大殿右侧是度母殿,佛殿中央供有一尊2米高的白度母塑像。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度母。度母藏语称为“卓玛”,据说,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很多,度母即是她化身的救苦救难本尊,以颜色区分,现为二十一像。二十一尊度母的颜色都不相同,最受人们尊敬的是白度母和绿度母。只见这尊白度母双手和双足各生一眼,脸上有三只眼,因而又称“七眼女”。据说,她性格温柔善良,非常聪明,没有瞒得过她的秘密,人们有难总爱求助于她,故又称为“救度母”。她头戴花冠,高耸发髻,双耳坠着大耳环,上身袒露斜披络腋,双脚盘坐在盛开的莲座上,左手持一朵曲颈莲花,右手掌向外,表示愿意帮助人解难,形象典雅优美。

在白度母两旁塑有绿度母。白度母背后有二十一度母的壁画。步出措钦大殿,我们就来到了尼德神女殿。尼德神女是传说中的护法神。神女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塑像,后墙上十八个洞穴内塑着十八尊罗汉。殿左面陈列着旗幡、剑朝、弓箭,殿右面供奉着尼德神女,她骑着白螺,左手挽一人头骨于胸前,右手执三尖剑,一身湛蓝征袍,蓝靛脸大张口眦二日,面目狰狞。

接下来我们从尼德神女殿出来,来到“甲纳拉康”(意为汉佛堂),这是一个证明后藏**与清朝中央之间臣属关系的佛堂。据说,汉佛堂为西藏其他寺院所没有。佛堂内陈列着历代皇帝赐给历世**的礼品。汉佛堂楼上有清朝乾隆皇帝的巨幅画像,这是北京故宫的原物。画像前侧有道光皇帝的万岁万万岁牌位。汉佛堂内的偏殿是清朝驻藏大臣同**会晤时的客厅。在陈列厅还珍藏着清朝皇室封赐给历世**的金册金印、玉册玉印等无价之宝,以及皇帝赐给的各种礼品和国民政府赠给历世**的厚礼。这些历史文物说明,后藏与前藏一样,都统属于清朝中央 政府管辖下。最早的有隋唐时期的古佛、唐朝的9尊青铜佛像、元朝的赤身女度母像、明朝的永乐古瓷,以及罕见的贝叶经、玉石如意、元明织品等等。殿内还珍藏着金粉书写的《甘珠尔》和《丹珠尔》等。

篇3:普乐寺导游词

圆形有孔的玉叫做“璧”, 半圆形的玉就叫做“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就叫做“合璧”。众所周知剑是武器, 这里指代优点, 双剑是两把剑合在一起的意思, 也就是说两种事物的优点合并在一起。双剑合璧, 本来是指一种武功招式, 使用这种武功招式可以发挥出的威力更为强大。本文用“双剑合璧”寓意导游人员综合运用两种导游讲解方法的优点, 相互弥补对方的缺点和不足, 可以使得导游讲解更加完美。

导游讲解是导游人员的主要职责之一, 导游人员应该花大力气提升个人的讲解技能。导游通过讲解, 将旅游景点介绍给游客并指导游客进行观赏, 帮助游客获得旅游的乐趣。“游”是旅游六要素中的核心要素, 同时, 导游讲解是导游服务的核心内容, 导游讲解技能是导游人员应当具备的各项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导游讲解是导游人员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璀璨壮丽的自然美景为题材, 以兴趣爱好不同、审美情趣各异的游客为对象, 对自己掌握的各类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和提炼, 用简要明快的语言进行的一种意境的再创造。所以导游讲解由导游人员、旅游观赏对象、游客、传递信息的媒介以及时间、环境等诸要素构成。导游讲解既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过程, 也是一个对观赏对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导游人员必须善于根据需要, 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 把讲解的题材和内容通过导游词组织起来, 而最终还得采用简洁明快的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关于导游讲解的方法、技能和技艺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专业的问题。导游讲解的方法很多, 各种导游讲解方法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导游人员在学习众家之长的同时, 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融会贯通、扬长避短、灵活运用, 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导游风格, 这样才能确实提升个人的讲解水平。

在长时间的导游讲解实践工作中, 笔者研究发现“分段讲解法”和“突出重点法”如能完美结合, 其优势互补之后就能达到“双剑合璧”的完美效果, 这就是导游讲解第一式“双剑合璧”的微妙之处。

2“双剑合璧”招式的分析

导游讲解的具体招式应该个性化而且要不断提升。旅游观赏对象纷繁复杂、导游人员所面对的游客多种多样、进行讲解的场合与情景场合各不相同, 而导游讲解本身又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这就决定了讲什么、怎样讲的问题不可能具有一成不变的方法。由于个人条件、工作范围各不相同, 所以导游人员应该积极寻求符合自身特点的讲解方法。导游讲解的各种方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需要导游人员发掘和整合。实践也证明, 优秀的导游人员善于把握这些内在联系或规律, 能够巧妙地选择、加工和整合, 使导游讲解既适合实际需要, 又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 从而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 使自己成为游客的注意中心。

本文认为, 导游讲解方法和导游讲解招式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方法只是浅层次的技能, 而技巧则是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属于讲解招式的范畴, 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属于高层次的专业技能。下面以“双剑合璧”为例, 分析讲解招式问题, 介绍分段讲解法和突出重点法。

分段讲解法是指在游览一处规模大的景点时, 导游人员根据景点布局, 按照游览路线, 将景点分为前后衔接的若干部分, 分段逐一进行导游讲解的方法。它一般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概括介绍。导游人员简要地介绍景点的基本信息, 包括历史沿革、占地面积、景区划分、主要特征、欣赏价值等, 介绍主要景观的名称、交代参观游览的路线, 使游客对即将游览的景点有初步印象。其次是顺次讲解:按照事先交待好的参观游览路线, 逐一进行导游讲解, 使导游讲解达到一环扣一环的效果。游客边欣赏沿途美景, 边听导游有声有色、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的讲解, 定会心旷神怡, 获得美的享受。最后是整体总结:在游览完景区之后, 可以适当进行概括和总结, 让游客再次从宏观上把握游览对象的整体面貌。

突出重点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避免面面俱到, 而是突出若干重点的讲解方法。导游必须根据不同的时空条件和旅游对象, 有的放矢地突出重点。一般应当突出四个方面的重点:第一是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这些景观既要有自己的特征, 又能概括全貌。到现场游览时, 导游人员重点讲解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景观;第二是景点的特征和特色。特色往往就是最有旅游价值的参观游览内容, 导游人员在导游讲解中要注意突出景点的特征及与众不同之处;第三是游客感兴趣的内容。导游讲解是讲给游客听的, 根据游客的兴趣爱好, 投其所好, 开展有针对性的导游讲解往往能产生良好的导游效果;第四是突出“……之最”。“……之最”往往是事物或景点某方面突出特征的体现, 也反映着该事物在同类中的地位。当然, 在使用“……之最”时必须实事求是, 要有根据, 绝不能杜撰, 也不要张冠李戴。

但是两种方法都有不足。将此两中讲解方法组合, 成为导游讲解招式的“双剑合璧”, 就可以避免分段讲解法的面面俱到、平铺直叙的不足, 就可以兼顾到把握宏观和深入微观两个方法, 做到点面结合。

3“双剑合璧”招式的演绎

为了阐述和论证导游讲解第一式“双剑合璧”的良好效果, 本文拟以广州市佛教寺庵讲解为例加以展示。因为导游讲解最终都会以书面的导游词形式固定下来, 所以本文就以导游词创作的方式加以研究。

据史料记载, 公元255年, 西域人支疆梁接到广州翻译出佛经《法华三昧经》, 这是佛经传入广州的最早记载。公元281年西竺 (今印度) 僧人迦摩罗到广州建三皈、仁王两寺, 此为广州建佛寺之始。公元401年 (东晋隆安五年) , 宾国僧人昙摩耶舍乘船来广州, 在虞翻故居建造王园寺 (今光孝寺) 。因此, 广州的佛教寺庵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而且佛教寺庵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值得研究和传承。

以下是运用导游讲解“双剑合璧”招式创作的广州市佛教寺庵导游词, 仅供业界参考。

1) 光孝寺导游词创作。民谚云:“未有羊城, 先有光孝”。始建于东晋隆安年间的光孝寺是岭南历史最为悠久, 影响最为深广, 规模最为宏大的寺院。三国时, 吴国贵族虞翻被流放南海, 居此讲学, 时人称为“虞苑”。因苑中多植柯子树, 又称“柯林”。虞翻死后, 家人捐宅为寺, 匾曰“制止”, 光孝寺的历史迄今已有1 700余年了。“光孝寺自昙摩耶舍、求那跋陀罗二尊者创建道场, 嗣后达摩始祖、惠能六祖先后显迹于此, 一时宝坊净域, 为震旦称首”。 (见《光孝寺志》序) 。由是可知光孝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光孝寺名, 曾几易其称。由“制止”而“王园”, 再“乾明法性”、“崇宁万寿”。宋高宗绍兴七年 (1137年) , 诏改“报恩广孝禅寺”, 绍兴二十一年 (1151年) , 又易“广”为“光”, 光孝寺的称谓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光孝寺现存有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 南朝达摩开凿的洗耳恭听钵泉, 唐代惠能六祖的瘗发塔, 密乘之陀罗尼石经幢, 南汉铸造的千佛铁塔, 宋时修建的伽蓝殿、六祖殿, 以及碑刻、佛像、菩提树等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整个寺院气势恢弘, 殿宇雄伟庄严, 不愧为我国建筑艺术之瑰宝。1961年, 国务院公布光孝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3月5日, 由国务院批准, 将光孝寺归还佛教团体管理。

以上是运用“双剑合璧”创作的光孝寺导游词总说, 可以根据游客的实际情况展开更加具体的讲解。比如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达摩开凿的洗耳恭听钵泉、唐代惠能六祖的瘗发塔、密乘之陀罗尼石经幢、南汉铸造的千佛铁塔、宋时修建的伽蓝殿、六祖殿, 以及碑刻、佛像、菩提树等均可以作为展开详细讲解的内容。关键取决于实际的需要进行取舍就可以, 居于文章篇幅的考虑, 本文就不再赘述了, 以下各个寺庵的导游词创作亦如此法。

2) 六榕寺导游词创作。六榕寺占地面积8 500 m2, 是一座有1 500多年历史的古寺, 也是六祖禅宗的发祥地之一。它始建于南朝梁大同三年 (537年) 。梁武帝萧衍特派他的母舅昙裕法师至扶南 (即柬埔寨) 求取佛舍利返国供奉, 回广州后, 梁武帝分派部分舍利留予广州, 得到诏许后广州刺史萧裕特造宝严寺迎供, 并修筑舍利塔以瘗藏舍利。六榕寺花塔矗立寺院中央, 高57 m, 八角形, 外观9层内17层, 是岭南地区现存宋塔中最高的一座。六榕寺花塔又称六榕塔、千佛塔, 清代因六榕塔塔身檐壁色彩斑斓而有花塔之称。它原名宝庄严舍利塔, 与宝严寺一起兴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 (537年) 。宋代初年, 塔毁于火。宋元礻右元年 (1086年) 重建, 历时11年才竣工。内供奉千佛像, 易名为千佛塔。塔身原为砖木结构, 今塔墙内砖还砌有北宋铭记。宋代宝严寺改名为净慧寺。宋朝元符三年 (1100年) , 苏东坡朝礼净慧寺, 题赠“六榕”两字留镇山门。清末以后, 人们因为敬重东坡遗墨, 于是将净慧寺易名为六榕寺, 宝庄严舍利塔也被称为六榕塔。六榕寺有两条建筑轴线, 山门、大雄宝殿为东西轴向;藏经阁、观音殿则为南北轴向。殿堂房舍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塔东为山门、弥勒殿和天王殿、韦驮殿, 还有苏东坡画像和有“六榕”的石刻等古碑10余方。塔西为大雄宝殿, 内供奉清康熙二年 (1633年) 以黄铜精铸的三尊大佛像, 各高6 m, 重10 t, 仪态慈祥, 它是广东省现存最大的古代铜像。大殿南侧现重建了说法堂, 榕苑、六祖堂、观音殿、补榕亭、僧舍斋堂、功德堂、藏经阁等。寺内的榕荫园内有六祖堂, 供奉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的铜像, 其铜像铸造于北宋端拱二年 (989年) , 六祖像以曹溪六祖真身的原型用紫铜精铸, 高1.8 m, 重约1千多斤。法相庄严, 垂目坐禅, 栩栩如生。不仅是六榕寺的传家之宝, 也是我省珍贵文物之一。

3) 华林禅寺导游词创作。中国佛教禅宗之源在西来庵, 也就是现在的华林禅寺。华林禅寺距今已有1 400多年历史, 经历隋、唐、宋、元、明等朝代。寺内存有五眼井、汉白玉舍利塔、五百罗汉堂、祖师殿等名胜古迹。话说当年, 印度僧人菩提达摩遵从师父训谕到中国传教, 远渡印度洋和太平洋, 经过三个寒暑的跋涉奔波, 终于在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 (公元526年) 来到广州, 结草为庵、潜心苦修。后人尊崇他是来自西方佛国的高僧, 便称他最初登岸的地方为“西来初地”。一千多年过去了, 昔日还是珠江边的“西来初地”一直沿用至今。现在人们依然十分敬仰禅宗初祖达摩, 除称达摩登岸之处为西来初地, 称其初建草庵为西来庵之外, 今下九路一带的西来正街、西来后街及西来西、西来东、西来新等街巷均由此而得名。西来庵建成后, 历隋、唐、宋、元、明、清诸代多次修葺, 并经多次改建为砖木结构, 传灯不绝, 长盛不衰。该庵始建1 100多年后, 至清顺治十一年 (1654年) , 由于年久失修已破旧不堪, 顺治十二年 (公元1655年) , 从福建漳州云游至此的临济宗三十二代法裔宗符禅师, 发起募捐并组织重建寺院, 将西来庵改名为华林禅寺, 增设了禅房、僧房、大雄宝殿, 又开拓庭院, 广植树木、引入流水, 营造起一座更清新、典雅、幽静的颇具规模的佛教丛林, 面积达3万m2。继宗符禅师之后, 其弟子离心和尚又继续修建, 苦心经营近十年, 致使华林寺僧侣云集, 香火鼎盛, 成为当时广州佛教的著名丛林之一。清康熙四十年 (1701年) , 该寺建舍利殿, 内有七级的石舍利塔。塔的位置是在今华林寺前的街道中, 高约7 m, 六面七层, 每面有门, 刻有花纹, 玲拢精致。塔墓内藏有22颗佛祖舍利, 从外到内用石、木、铜、银四重套贮放。“文化大革命”中, 华林寺遭到浩劫, 寺内原有的佛像、众多罗汉像被毁, 阿育王神塔亦不知去向。1965年, 白石塔被移置广州兰圃公园内。移置时, 在塔基中心发现有佛舍利子套盒。外层石函盖上有“舍利子”三个朱红字。1994年, 白石塔从兰圃移回华林寺, 安放在寺院的北端, 与寺门相对。虽经300余年的劫难, 白石塔仍保存完好, 风采依然。1996年, 原藏于舍利塔内的舍利子也由市园林局归还给华林寺。不过很可惜, 移交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原来22颗的佛祖舍利已经遗失了一粒, 现今仅存21颗舍利。

参考文献

[1]余一明.《导游业务》课程改革与导游服务技能体系研究[J].经济师, 2012 (1) .

[2]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导游业务[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5:150-168.

[3]余一明, 陈琪琪.旅游景区导游词创作“三步法”浅析[J].技术与市场, 2010 (7) :109-111.

[4]广东省导游人员考评委员会办公室.导游业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9:135-141.

篇4:承德普乐寺内的曼陀罗

【摘要】曼陀罗是密宗修法的道场。承德普乐寺的后半部分就是按照藏传密宗佛教特有的曼陀罗形式建造的,其主体建筑旭光阁内保存有国内现存最大的木质曼陀罗模型,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依然保存完好,其中供奉着密宗修行的本尊之一——铜质上乐王佛。

承德普乐寺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建筑形式为汉藏结合式,以宗印殿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典型的汉式寺庙建筑手法,依次由山门、天王殿、左右配殿和宗印殿组成。后半部分为藏传密宗佛教特有的“曼陀罗”建筑形式,由方形城及城上的圆形主体建筑旭光阁组成,旭光阁内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木质曼陀罗模型。这种坛上置坛、城中建城的独特建筑格局在承德清代古寺庙群中别具一格。

一、密宗与曼陀罗

密宗,也称密教,是佛教中秘密教的简称,是佛教诸多派别之一,也是印度大乘佛教发展的最高阶段。此派自称其经典仪轨都是由释迦牟尼亲自秘密传授,是真正的佛教正宗,因此又叫“真言宗”。密宗主张修秘密法,就是通过“方便之门”(瑜伽)进行修炼,以求即身成佛。

密宗修法有专门的场所,也就是“曼陀罗”。曼陀罗(Mandah)是古印度梵语的音译,又称曼达、坛城、法坛,是密宗法师修炼、观摩、传授密法的地方。密宗在修“密法”时,为防止“魔众”侵入,在修法的场地上画一圆圈或建一高坛,上面安置佛像、菩萨像或画轴,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修法时才能得到佛和菩萨的保护,不受其他“魔众”的侵扰。

按照密宗的观点,世界上每一个事物都符合坛城的原始结构,它可以表示几乎所有真实的或意念中之物:人的躯体,一个寺庙,一片大陆,一座城市,一座王宫等。比如西藏就是一个坛城的原始结构,以拉萨为中心,雪山环绕四周;拉萨也是一个坛城,以大昭寺为中心;而大昭寺本身又是一个坛城,以主祭坛为中心。人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坛城,人的大脑就是中心。坛城作为藏传佛教修炼者的工具,蕴含了世界的所有原理。

二、普乐寺内曼陀罗的形制和内容

密宗曼陀罗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平面绘制,一种是立体雕塑。平面绘制的曼陀罗多以壁画和唐卡两种形式出现在寺院殿堂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立体曼陀罗因是密宗修法之处,一般建在佛教象征须弥山的“城”中心。承德普乐寺内的曼陀罗即属后者。

1、曼陀罗的外部环境——城

普乐寺的城呈正方形,由外到内共分三层。

第一层即最外一层是沿周边呈正方形分布的群房(现仅存基址),四面各设门,西面是正门,门殿内立有乾隆御碑,上面刻有用满、汉、藏、蒙四种文字撰写的《普乐寺碑记》,记述了建造普乐寺的缘起及目的。

第二层为高8米、边长44.4米的正方形石台,台顶周砌雉堞,俨若城池。四面正中各辟拱门,南、北两面的拱门是封闭式的,门内设有佛龛,用于悬挂佛像画轴。东、西两侧的券形门楣上方嵌有乾隆御书石匾,用满、汉、藏、蒙四种文字镌刻,面西书“舍卫现祥”,面东书“须弥臻胜”。门内左右两侧各有石蹬道通往台顶,蹬道出口都建有矩形遮亭。台顶东、西、南、北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角共建有八座形状相同、色彩各异的琉璃喇嘛塔:正东为黑色,代表水;正西为紫色,代表火;正南为黄色,代表土;正北为青色,代表风;四角的四座均为白色,代表空。塔的布局符合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五种颜色反映了中国的五行学说。虽然普乐寺坐东面西,打破了寺庙建筑坐北朝南的传统格局,但将代表最崇高色彩的黄色琉璃塔建在南面,则表示整个寺庙仍以南面为正,显示皇权至上。

第三层是高近7米、边长约为32.8米的正方形石台。石台四周正中亦有拱门,但与第二层相反的是,这层石台东、西两侧的拱门是装饰门,做悬挂佛像画轴之用,而南、北两侧的拱门内则有蹬道通往台顶。区别于第一层石台的是,这层的门只在单侧设有蹬道,分别在南门的右侧和北门的左侧,所以台顶的矩形蹬道遮亭都朝向东方。第三层石台顶部四周饰以黄色琉璃瓦檐,瓦檐上面沿台的四周装67个石栏杆,台顶正中便是普乐寺内安放木质曼陀罗模型的主体建筑旭光阁。

曼陀罗作为神圣世界的显现,最常采取的基本形式是圆形和四方形,因为圆形是图形当中最完整的,而正方形具有平面空间不可缺的四方,而且也暗示着发展和展开。普乐寺的后半部分,在方形城的三重石台上坐落圆形的旭光阁,这种布局既符合先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又具备曼陀罗的基本规制,因此说城本身就是一座立体曼陀罗(封三,1)。

2、曼陀罗的安放场所——旭光阁

旭光阁坐落在城正中一个直径达24米的圆形基础上,阁的外观很像北京天坛的祈年殿。阁身直径21米,高24米,为重檐黄琉璃攒尖顶的圆形建筑,面东檐下悬云龙陡匾,上书满、汉、藏、蒙四种字体的“旭光阁”。阁的结构是以中国独特的柱梁斗拱构成,有檐柱、金柱各12根,环布成两个同心圆。檐柱支撑下檐,金柱支撑上檐。每层檐都铺有黄色的琉璃瓦,顶部冠以巨大的铜鎏金宝顶。阁身下部周圈砌高一米左右的青砖石墙,石墙内侧彩绘六菱形宝相花和夔龙图案。石墙上安装红色描金可开关的菱花窗,四面设门,当门窗紧闭时,阁里密闭幽深,而一旦门窗洞开,阁内顿时光线通达。

进入阁内,顶部为龙凤图案的藻井,四面有御笔黑漆金字挂对联:东曰“竺乾法示西来意,震旦光圆东向因”;西曰“化成层拱通乾坤,属国环归过月氏”;南曰“花凝宝尽皈真相,云拥祥轮现化身”;北曰“妙演梵乘超最上,广臻法会乐无遮”。

前面说普乐寺的城即是一个大的曼陀罗,而城之上的旭光阁则代表须弥山,木质曼陀罗模型就安放在旭光阁的中心。

3、修法道场——曼陀罗

从具体的构造来看,西藏系的曼陀罗大都是以最外围的圆轮将周围分隔,原因是认为圆形最适宜表现佛的神圣世界。这种圆轮由三重构成,最外围是燃烧着火焰的火轮,中间是三钴杵、五钴杵构成的金刚杵圆轮,最内部是连续的从内部呈放射状的莲瓣。

旭光阁中心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石质须弥座,直径9.68米,高1.75米。这个巨大的圆形须弥座是由数块弧状石雕磨边对缝组成,座周身遍刻纹饰,上下精雕两周刻有云纹和二龙戏珠的条带,中间是两周莲瓣分别向上、向下的莲花,条带中央是吉祥卷草图案,每个图案中间又有三个圆圈状轱辘草图案。须弥座整体的雕饰衔接自然、完整,浑然一体,给人以丰富、立体、美观之感。须弥座顶端围以高1米左右的红漆木制围栏,栏板为灰地上浮雕缠枝莲纹,栏柱顶上的24个柱头镂空雕金刚杵花饰。

石须弥座上安放着国内现存最大的木结构立体曼陀罗模型。这个曼陀罗造型非常独特,从外观上看是由很多形状不一、大小各异的木块堆积而成的正方体,但进入里面则会发现圆形的地坪,圆形的天花,圆形的须弥座,正中供奉着上乐王佛,所有这些构成了密宗修炼的神圣世界。组成曼陀罗的木块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弧形、梭形、花瓣形等不同形状,它们相互结合紧密,层层叠放,错落有致,变化万千。而在每块木头上,几乎凡是能看得到的地方都精描细绘有人物、花卉、瑞兽等各种图案,这些精美的图案使本来严肃、庄重的修法道场的气氛有所缓和,同时这些简洁明快的线条仿佛冲淡了本来深奥、晦涩的密宗教义,使其更具人性化,更易被人接受。

篇5:(导游词)慧济寺

嗨!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到舟山旅游观光,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敝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小张。接着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此次的司机。请大家注意保持车上的卫生,如果您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告诉我,我将会尽力为您服务。大家注意一下我们的车是*****车,车牌号为********,请大家在上下车时注意识别。虽然我们的车厢不大,但是却能容纳五湖四海,既然我们从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聚到这个小小的车厢里,这可是相当给力哦!虽然我长的不是很漂亮,但是我保证大家玩的开开心心,留下最温馨的一段回忆。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到的就是佛顶山,又名菩萨顶。它海拔约300米,是普陀山的最高峰。我们当地有这么一句俗话叫做:到了普陀山,没来佛顶山,等于没来普陀山。所以我们今天一定要来佛顶山。

各位团员,佛顶山又名白华顶、菩萨顶,为普陀山之主山。山分支脉,分别向南、北、东伸延,主峰海拔2913米,从远处眺望,诸峰若拱,峰顶垒垒如杯瓢,覆于积水之上。峰巅方圆平坦,宽广约20余亩。巅峰建塔,塔上置灯,曰“天灯台”。后又修筑一座望台,登临此台,极目远眺,可观赏普陀洋和莲花洋辽阔的山海景色。白华顶时有云雾缭绕,誉称为“华顶云涛”,为普陀山十二景之一。“华顶云涛”是普陀佛国景观壮丽之神。或烟涛滚滚,远近山峰在云海中像一座座浮岛,悠忽之间,却又云遮日霾,空水难辨;或一时四山之巅被云雾阻塞,烟峦一抹;或四山突现,如幻来之海市蜃楼„„在秋季,白华顶又以另一新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秋高气爽,雾消云散,视野极其广阔

各位团友,佛顶山上面有一个慧济寺,因为它位于佛顶山上,故又称佛顶山寺。它早先是一座石亭,明代圆慧和尚在亭子旁边发现一石上刻有“慧济禅林”四字,因此就募化善款,修建了慧济庵。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扩庵为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又经大力扩建,终于成为普陀山第三大古刹。全寺深藏在浓郁翠木中,以幽静称绝。游人到达天灯台下的平坡,还见不到寺院踪影,只见一片郁郁葱葱的古林木。顺着一路牌指引,进入一条间嵌莲花石板的甬道,两道黄墙夹路曲绕,走了不多久,猛有金光闪耀,一座琉璃瓦顶的大寺院出现在眼前。因为山势所限,慧济寺中轴线上仅有二进大殿,两侧有一字排开的大悲楼、地藏殿等。与普济寺,法雨寺鼎立,称为普陀山三大寺。

因为缘分我们相聚,但是我知道相聚也总要离别。离别也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

在大家即将离开舟山之际我代表我个人和我的旅行社衷心的感谢大家这几天来的配合。谢谢大家!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请告诉我们导游,如果满意请告诉您的朋友。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则必合。我祝大家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篇6:宝光寺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新都宝光寺。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宋云蝶。大家能在这个炎热的七月来到宝光寺,定是被它宝光寺位於四川成都市北郊新都县境内。始建於东汉,随代称“大石寺”。宝光寺为成都三大伽蓝之一,又被称为“四川佛教丛林之冠”。的美所吸引吧。的确,宝光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环境清幽的佛教圣地之

一。好了,耳闻不如目见,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吧。

大家一定都希望自己及家人福星高照吧。那就千万不要错过眼前的福字照壁了。宝光寺 的福字照壁 的两旁为“福田广种,寿域同登”的四字对联。“福田”,佛门是我们广种福田的地方,这是从因果上讲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四十二章经》讲:我们布施百个无依无靠的乞讨者,不如布施一个小沙弥。为什么?因为他已发心修善,广种福田,续佛慧命者。“寿域”指太平盛世。全联的意思是劝化人们认因名果,广种福田增福德,和谐社会太平世。照壁背面正中,嵌有一个二尺见方的红色“福”字,福字照壁由此得名。据说,人们在离照壁几丈远的山门口,闭着眼睛,伸出手掌,跨步前行,能摸着“福”字的便有福气;若能摸着“福田”(福字右下的田字)更有运气,因为田能生长棉麻稻麦,使你丰衣足食。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去摸一摸,说不定真会被褔光普照哦。

好了,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在宝光寺的第一大殿——山门殿。此殿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嗯,也许大家会问,这里地处成都平原,一马平川,怎会有山门之说呢?原因有其二:古时的寺庙大多依山而建,从山脚依次向山顶修建,宝光寺为了体现佛教“众生平等”的观念,所以名为山门殿;另一种说法为“山”通一二三四的“三”,即三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此外,三门一般不随便开放,只有地位之尊之人才可开门迎接。好,请抬头向上看。大家头上的这块匾——宝相光明 ,此匾作者为国名党元老于右任,他巧妙地将“宝光”两字嵌入其中,寓意深刻。再看看两边的哼哈二将,他们神情肃穆,忠于职守。请大家继续往前走,然后往两边看,左侧的这位为明两朝首辅杨廷和,也是杨升庵的父亲:右侧的这位为杨升庵,可谓是咱们新都人民的骄傲了,他23岁高中状元,在文学方面造诣颇高,如我国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就出自他之手。但他因“议大礼”事件被流放云南,其也用渊博的学识为少数名族地区传播中原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游览完山门殿,那么,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天王殿。天王殿建于清同治二年.大家抬头看看头上刻有“一代禅宗”的牌匾,请注意这个“代”字,不同于我们生活中的写法,它点点在了下面,为何?这就好比河南承德避暑山庄的“避”字一样,是作者邓锡侯即兴创作的,不过,我们也可理解为邓锡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往中间瞧瞧,弥勒佛笑迎八方客,多么和蔼呀。大家在看看两边的对联“何处此身容入座,与君相见又前缘”,的确,能相聚在一起,实属不易呀。好,请大家往四处看,映入您眼中的是四大天王。 四天王的形象,在各个时代,各地寺庙所塑的不完全一致。现在宝光寺所塑四天王形象为:东方持国天王,白脸,抱碧玉琵琶,弹琵琶调弦,职调;南方增长天王,青脸,持青光宝剑,舞剑生风,职风;西方广目天王,红脸,握混元珠伞,撑伞避雨,职雨;北方多闻天王,黄脸,托黄金宝塔,塔镇妖魔,使其归顺,职顺。因此,在科技落后,靠天吃饭的封建社会里,人们祈求“护世四天王“保护世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面的为尊胜幢。它有八面,寓意着八方富饶。曾毁于正德年 ”。间,又在同治二年修缮完整。 四

现在伫立在我们眼前的是有“东方比萨斜塔”之称的舍利塔。宝光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舍利塔则是宝光寺的标志性建筑,建于唐僖宗时,距今有千余年历史。它位于该寺天王殿与七佛殿之间,现存为方形密檐式十三级,高约30米,每级四面各嵌佛像3座。全塔共有铜、石、玉雕造的佛像140尊,塔底护以石,底层正面龛内塑释迦牟尼座像。每级翘悬铜质风四个,舍利子十三粒。 相传在唐僖宗年间,他曾为了躲避黄巢起义而住进了宝光寺。一天夜里,他久久不能入睡,在夜里看见下放出祥光,于是命人掘地三尺,挖出了13颗舍利子,遂改寺名为“宝光寺”,名此塔为“无垢净观舍利塔”。大家再仔细看看塔身,会发现从第七层开始塔微微向西倾斜。在,江泽民来宝光寺参观时,也同样发现了这一点。不知是 冥冥注定,7月,就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政治决策。另外,此他也保留了我国早期寺庙建筑中“寺塔一体,塔居中心”的典型布局,,体现了宝光寺作为长江上游四大古刹之一的重要地位。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七佛宝殿。宽五间,深四间,单檐 歇山式,殿前檐柱下有两个浮雕盘龙 石础,是寺内唯一的唐僖宗时的遗物。明代 状元杨升庵曾以此础题诗曰:唐帝行宫有露台,础莲几度换春苔,军容再向业狩,王气遥从骆谷来。万里山川神骏老,五更风雨 杜鹃哀,始知蜀道蒙驾,不及胡僧渡海杯。殿内三龛高五十公分的 须弥座上,供世间庆大威德自在光明如来、多宝如来、宝胜如来、妙色身如来、广博身如来、离怖畏如来、阿弥陀如来等七佛立像,分别高4.4米和3.1米,神态壮严,造型宏伟,有较高艺术价值。佛龛前供1.36米 汉白玉座卧佛,系1991年 缅甸佛教徒捐赠。此殿为清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真印和尚募建。里面供奉的是释加牟尼及他的六位老师。各位游客,由此可见,尊师信道在古代也就有了并传播下来。

六 如果说心脏对人的重要不言而喻,那么,大雄宝殿对一座古寺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我们现在就来到了宝光寺的核心——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高五丈,广五楹,面积七百平方米,清笑宗印密初建,乾隆年间恢章和尚改建,道光年间妙胜和尚重建。全殿用四十二根石柱支撑,雄伟壮严。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位于最中间的这幅对联很有名--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这意在告诉我们:人只是万物中的一员,要心怀友善,上善若水。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在藏经楼。藏经楼全寺最大的一座殿堂,高17米、宽40米、深18米,全是石柱支撑,为该寺杰出建筑之一,清道光年间妙胜和尚修建。上为藏经楼,贮有 敦煌藏经四十三册, 房山石经二十二册,北藏经和频伽藏经各一部,共七百二十八函,七千二百八十卷。殿中供千手 观世音菩萨像。四壁有诸天画像,画工精细,充分体现了清代艺术风格。藏经楼楼下为说法堂,乃历代方丈说法处。此外呢,这里还藏有贝叶经,贝叶经与优昙花、舍得子并称为“宝光三宝”。因此可见,咱们宝光寺是一个文物丰富的佛教圣地。

来到宝光寺,最为普遍的一件事就是数罗汉了。各位旅客,别急,我们现在正处于罗汉堂,看到了吗,这里共有577尊罗汉罗汉堂建于 清咸丰元年(1851年),内塑佛、菩萨、祖师59尊,罗汉518尊,每尊高约2米,造型优美,彩绘贴金,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它是我国 罗汉堂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 泥塑罗汉堂。宝光寺文物众多,著名的有南朝 梁武堂大同六年(1540年)的千佛碑;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的施衣功德碑,唐僖宗行宫遗础,元代金银粉书《 华严经》、明永乐年间的“尊胜陀罗尼”石幢,清代《大藏经》、玉佛和 石刻舍利塔,以及被称为“镇寺三宝”的舍利、贝叶经和铜优昙花等。各殿堂挂金匾176块,嵌碑刻24通,石柱刻楹联76副,陈列古代工艺品和名人字画400余件,烘托了宝光寺的历史文化氛围。

宝光寺罗汉堂是 中国现存四大罗汉堂(另三处在 北京碧器寺、苏州西园寺、武汉归元寺)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泥塑罗汉堂。它以 塑像奇巧多姿而扬名天下。每天都有许多中外游人和佛教徒到罗汉堂参观、朝拜、探寻佳趣。

宝光罗汉知多少有人说,宝光寺的罗汉是数不清的。因罗汉堂建筑结构奇特,塑像纵横交错,道路四通八达,宛若一座迷宫。前来数罗汉的人往往又为千奇百怪的塑像所吸引,边数边看,数来数去,结果总不一样。若要数清罗汉堂共有多少塑像,必须知道它的建筑结构。

罗汉堂为抬梁式木石构架的正方形建筑,九进九楹,占地一千六百平方米。因内有四个天井,故其平面呈“田”字形。罗汉堂中央,屋面作穹窿状升起,宽阔的空间矗立着一尊高约六米,有二十八个头、五十六只手、一百九十六只眼的 观音塑像。其他塑像围绕“田”字,内外四层,中以“十”字相连,使得通道回环曲折,更觉堂内气象宏深、变化莫测。但是,塑像的安排很有规律。它以进门 的孔雀明王、中央的 观音菩萨,里壁的三身佛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前后呼应,内外协调,每层每排均有定数。

罗汉堂内塑像到底有多少?按照常人习惯,都说是五百尊。但是,当以三身佛左侧的“第一阿若桥陈如尊者”数起,由外层到内层,一直数到“第五百愿事众尊者”后,还剩下居于“十”字上的三佛、六菩萨、十八罗汉 、五十祖师。故塑像共计为五百七十七尊。好了,大家快去数数吧。数的方法是数虚岁哦。

后记总结

篇7:保国寺导游词

保国寺位于宁波市江北区费市灵山山腰幽谷中,相传东汉光武帝时骠骑将军张意的儿子中书郎张齐芳弃官隐居于此。东汉时山上原有寺叫“灵山寺”,也叫“骠骑将军庙”,唐会昌五年寺宇被毁,广明元年(880年)重建,僖宗李儇赐“保国寺”匾额,此后改名为保国寺。

大雄宝殿建筑风格特异,巧夺天工,是保国寺建筑之精华。大雄宝殿是寺内主建筑,重檐歇山式,是江南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其面阔三间(11.91米),进深三间(13.35米),成纵向长方形。大雄宝殿气势雄伟,全部结构皆用斗拱裼巧妙衔接和精确的榫卯技术,不用一钉而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的重量。

保国寺作为浙东名刹,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科学艺术价值,也是欣赏自然胜景之地。

交通:保国寺离市区仅15公里,乘332路公交车可直达。

详细资料:

篇8:普乐寺导游词

患者, 男, 62岁, 因患前列腺增生症首次口服普乐安片, 4片/次, 3次/d治疗。服药2 d~3 d后, 感觉嗓子发痒, 咳嗽, 干咳, 随即服用感冒药和消炎药治疗, 效果不理想, 咳嗽频繁、加重, 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明显, 伴有气急、胸闷, 活动后有加重情况。予血常规、胸片、心电图检查, 未发现异常, 追问患者既往无哮喘,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也无其他患病史, 偶有皮肤过敏史, 继续抗菌、镇咳治疗。患者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咳嗽, 症状不改善, 因患者平时很少用药, 考虑是否药物引起的, 停用普乐安片, 停药当日胸闷、咳嗽减轻, 约1周痊愈。1个月后患者又服用普乐安片, 又出现了咳嗽、气急、胸闷症状, 立即停用该药, 改用其他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 症状很快减轻, 好转, 未再出现咳嗽、气急、胸闷发作。患者停用普乐安片后, 过敏性咳嗽症状在1周内消失, 再次服用普乐安片, 过敏性咳嗽症状复现, 故确诊为普乐安片致过敏性咳嗽, 与服用普乐安片有关。

2 讨论

过敏性咳嗽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 是哮喘的一种特殊形式, 有时咳嗽可为惟一症状, 咳嗽呈反复发作性, 干咳或咳白色泡沫痰, 甚至出现发绀等, 往往在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 有些患者运动时症状加重伴胸闷、气急等症状, 临床无明显感染表现, 体检无阳性体征。目前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但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引起过敏性咳嗽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 但患者个体变应性体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1]。环境因素中主要包括某些激发因素, 如尘螨、花粉、动物皮毛、药物等。普乐安片主要成分为油菜花粉, 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酶等物质, 主要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及前列腺炎。不良反应除少数患者用药后有轻度大便溏薄现象外, 偶见个别肝、肾损害的报道[2,3], 及过敏性鼻炎的报道[4], 但引起这种过敏性咳嗽病例未见报道。本例中, 花粉既可导致过敏性咳嗽的发生, 又可在过敏性咳嗽的发展过程中起诱导作用。过敏性咳嗽的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 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 及时停药, 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症处理。本例患者提示在使用普乐安片时应注意对其不良反应的监测, 应意识到可能为该药所引起, 停药观察如症状消失可确诊。提醒临床医务工作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 使用任何药物都应监测其不良反应, 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64-69.

[2]张俊忠.普乐安致肝损害[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 9 (2) :144.

[3]郝志强.普乐安片致血尿[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 (3) :22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普乐寺导游词】相关文章:

普乐之旅_小学作文04-28

灵谷寺导游词04-11

兴隆寺导游词04-17

善化寺导游词04-28

广胜寺导游词04-28

灵崖寺导游词04-24

宝光寺景区导游词05-04

台北龙山寺导游词06-06

大报恩寺导游词范文06-08

迎江寺-振风塔导游词04-10

上一篇:《善良》教案下一篇:4中英文摘要及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