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三塔古城导游词

2024-05-03

崇圣寺三塔古城导游词(共12篇)

篇1:崇圣寺三塔古城导游词

进入大门,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位于台阶之上的三塔。前方正中较大的称千寻塔,两侧位置靠后的塔规模较小一些。

塔起源于印度,最早用于藏佛的舍利,形状为一个半圆形坟冢。传人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演化出丰富的形式,有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塔均为密檐式。

大理地区盛行建塔,除三塔外,还有一塔、蛇骨塔等。

千寻塔

千寻塔全名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唐代南诏劝丰佑时期,据说是唐代恭韬、徽义两位工匠用了48年时间设计建造的。

千寻塔矗立在两层高大的台基上,塔高69.13米,共有16层,是我国少有的层数较多的偶数层塔。

塔的结构为密檐式空心砖塔,塔心中空,古时有井字形楼梯供人攀登。

自下而上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每层正面中央开券龛,龛内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两边龛为窗洞。两层窗洞的方向交替错开,以利于塔内的采光和通风,同时交错开窗有利于塔的坚固性。

塔檐越往上间距越小,自第三、四层起逐渐向内收束,最后收束于塔顶。使得塔身的外形轮廓不是僵硬的直线向上,而是呈上下向内收,中部微凸的曲线,其形制与西安小雁塔略同。以前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翅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龙妖水怪。

照壁

塔正中朝东一面有一照壁,照壁上有“永镇山川”四个楷书大字,每个字高1.7米。为明代黔国公沐世阶所书。

题这四个字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大理地区水患多,“永镇山川”意在镇服水患,塔顶的大鹏金翅鸟也是镇龙之物;另一种说法是大理被纳入明朝的版图后,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英之孙沐世阶)题下“永镇山川”意在誓死镇守云南山川。

篇2:崇圣寺三塔古城导游词

南诏建极大钟钟楼,原名为胜概楼,始建于南诏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为重檐木构建筑,毁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楼重建于,高19.97米。

原来的大钟称为“建极大钟”,铸于南诏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徐霞客曾在《滇游日记》中这样写道:“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当时大理著名的十六景中有一景就是“钟震佛都”。寺内的巨钟与大殿同时毁于清咸丰至同治年间,现在重铸的建极大钟,是由北京古钟博物馆据史料设计,由南京晨光机器厂铸造。钟高3.86米,直径2.138米,重16.295吨。目前为中国第四大钟,云南第一大钟。

钟外壁铸有精美的图案:上层为六幅波罗蜜图案,分别为妙法波罗蜜、胜叶波罗蜜、慈音波罗蜜、金刚波罗蜜、智宝波罗蜜和大轮波罗蜜;下层为六幅天王像,分别是:多闻天王、天主帝释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大梵天天王和广目天王。

篇3:崇圣寺三塔古城导游词

关键词:社区参与,大理崇圣寺三塔,对策

2011年7月6日, 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随着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的发展, 带来了巨大的旅游流, 村民的生活较前几年有了很大改善。但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村民参与景区管理、旅游服务的观念滞后, 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 景区没有给三塔周边村民提供较多的合适的从业岗位, 三塔景区的快速发展与周边村民渴望通过发展旅游致富的心理预期之间形成了矛盾, 二者的发展呈现出相对独立性。

1 社区参与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发展的意义

1.1 有利于促进三塔周边村落的经济发展, 构建和谐文化旅游区

旅游业的链接效应使旅游发展能提供大量直接或间接的与旅游相关的就业机会。世界旅游组织统计资料显示, 旅游业每直接投入1元, 相关产业收入就会增加4.3元, 旅游业增加一个就业人员, 社会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村民普遍认为, 景区的建设带动了修路, 接通了自来水, 水质很好, 从不停水停电。重视将居民的利益纳入景区发展规划中, 为构建崇圣寺三塔和谐文化旅游区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1.2 有利于保护三塔景区的旅游资源和传统文化

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是“千年妙香佛国”, 除了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氛围外, 还具有浓郁的大理白族特色。千百年来, 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三的“药师忏”、正月初五的“葛根会”、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农历二月十九的观音菩萨圣诞法会等法事、民俗活动, 农历四月二十三的“绕三灵”, 都有大量周边农村的“老斋奶”参与, 吃斋念佛, 景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旅游者。

1.3 有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旅游者的满意度

对旅游者而言, “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大致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设施的舒适性、体验的真实性和心理的满足感。三塔周边的村落目前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白族乡村文化。村民们在劳动之余, 常常三五成群地自发组织起来到景区内为游客免费表演白族对歌、白族草帽舞、八角鼓舞。逢年过节, 到景区为游客展示白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民俗、开展旅游服务, 使游客体验到真实的白族民俗文化, 增加了景区旅游产品体验的附加值, 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旅游者的满意度。

2 社区参与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发展的现状调查分析

本文设计了“问卷调查”, (含17个选择题型) , 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95份。针对三塔周边居民对三塔发展旅游的认识程度, 居民的参与意识、参与程度、参与途径进行了调查, 对景区服务人员、三塔周边的摆摊人员、流动售卖人员进行了现场访谈。

2.1 景区占地及规划情况

三塔景区1985年开始接待游客。2004年1月, 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区。2005年, 恢复重建的崇圣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汉传佛教单体寺院, 核心景区面积从最初的84亩扩大至1000多亩。2009年, 大理旅游集团开始崇圣路景观建设工程。该项目总占地101.3亩, 工程总投资约4200万元。

2.2 景区管理

1994年成立崇圣寺三塔文物保护管理所, 隶属大理市文化局。2002年10月大理旅游集团成立, 组建了大理旅游集团三塔公园分公司, 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 文物管理权属崇圣寺三塔文物保护管理所, 经营权属大理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三塔公园分公司实行以大理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领导下的分公司经理负责制。

2.3 景区接待设施

有游客中心1个、景点说明牌、公共服务信息指示牌、植物科普牌、交通信息标牌等各类标识牌400块, 有中、英、法、日、韩等五种语言翻译。旅游区内的16座旅游厕所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安装了17部IP应急求救电话, 开通了电子商务系统, 实现了网站查询未来特定时间内游客人数、预订门票及各种旅游服务。数字化导览系统, 由无线团队导游机、语音导览机、电瓶车语音导游、随身携带的导游扩音器等构成。景区内有52辆环保游览观光车。配备了五种语言的语音导览机, 有英、日、韩外语导游, 编制五种语言导游词, 制作景区不同管理岗位的服装, 注重员工培训工作。

2.4 景区游客数量及景区收入

2009年,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122.15万人次, 旅游收入7873万元。2010年, 接待游客人数为165万人次, 旅游收入10402.6万元。2011年1~6月, 接待游客人数为84.7万人次, 旅游收入5836万元。旅游收入逐年递增, 海外游客连续三年保持在十万人次以上, 成为大理旅游景区中的精品景区。

2.5 社区参与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发展的主要途径

以三文笔村村民为主, 受景区旅游淡旺季因素的影响, 主要在景区旺季的时候参与旅游服务。参与途径主要是在景区内或景区外围提供摄影、出租相机等服务。流动或摆摊售卖具有大理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流动售卖人员不需要交租金, 主要集中在三塔南北停车场附近。商品以饰品、时鲜水果为主。南停车场旁的固定摊位有137个, 每年需交300元租赁费, 经营各类旅游商品。租赁商铺经营。景区南北停车场可供出租的有57间铺面, 南停车场每年3600元的租金, 北停车场每年1200元的租金, 经营者多数原来在三塔公园内摆摊, 景区改造后就一直使用这里的铺面经营, 经营品种应有尽有。景区内的店铺租金较高, 规模大, 种类多, 主要经营与佛教文化有关的商品, 经营者不是村民。三塔周边有面包车、出租车、三轮车、私家车, 一般以古城为目的地, 价格为5元两位。司机兼导游, 主要向游客推介蝴蝶泉、洱海、苍山、索道等景点。成为景区服务人员。景区管理人员有320人, 其中有80位是村民, 担任了景区售票员、检票员、景区导览咨询服务人员、巡逻, 游览车司机等工作。他们的身份是协议工, 工资待遇为每月740元底薪+超时加班工资。

3 影响社区参与三塔文化旅游区发展的因素分析

3.1 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2005年捐资5万元修建三文笔自来水厂。每年都拨3万元补助三文笔村老年协会, 投入了150万元用于周边社区的道路等设施建设, 几年来先后招聘三文笔村待业青年及富余劳动力127名。据了解, 当时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建设时占用了村民的土地, 1亩地给村民1500元补偿。修建慈航大道, 占用了田地, 征地款和土地的价值差距大, 不少村民失去了土地, 现在看到景区发展了, 部分村民心理有失衡现象。后期村民的配合度与此有一定关系。景区内的旅游商品摊点经营有序, 但这些经营者都不是三文笔村的, 村民对此颇有微词。景区外的固定摊位有1/4的摊位在从事经营, 其余3/4的摊位处于闲置状态, 景区大门口却有许多流动售卖摊点。在繁华的景区旁边, 三文笔村建设新农村的步伐非常缓慢, 景区的发展如何与三塔周边村落的发展更好地协调, 双方实现良性互动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2 旅游集团对社区参与的态度和观念

在运筹旅游发展时, 寻找启发和智力支持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所谓社会“精英”:专家学者, 高校、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等社会知名人士, 殊不知, 居民才是旅游发展的直接承受者 (积极的或消极的) , 他们在有些问题上更有洞察力和发言权。景区的经营权属大理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一定程度上, 景区的发展是为旅游集团的经济利益服务的, 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实施, 也主要体现了以旅游集团的利益为中心。旅游集团对景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景区追求高额经济回报的目标与当地居民的利益之间存在矛盾, 村民参与景区收入分配的空间很小, 集团内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也有待提高。

3.3 社区居民自身的局限性

村民不愿意到固定的摊位和铺面销售旅游商品, 而选择流动销售。大量的流动销售人员, 不仅存在安全隐患, 而且严重影响了5A景区的形象。由于受教育水平较低, 大量村民主要从事非技术性和半技术性的工作, 报酬丰厚的管理性和专业性工作基本由外来人口和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员承担了。当地村民中没有担任中层及以上景区管理者的。建设景区带来的失地农民所获得的补偿较低, 生活困难的村民无兴趣关心景区的发展。由于景区的影响力而前来做生意的一部分外来人口, 大多数从事个体经营, 或摆摊, 或驾车, 他们给当地村民也带来了安全和环境方面的压力。在景区建设之前, 许多村民在三塔附近从事小餐馆经营, 现在由于旅游线路安排的原因, 游客基本没有必要在此进行餐饮消费, 这些村民现在面临转岗的生存压力。

4 社区参与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发展的对策

4.1 加强对三塔周边村落的扶持力度, 提高居民基本生活保障

在基本的物质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时, 谁也不会对涉及长远的发展规划等问题感兴趣, 更谈不上对旅游发展进行投资活动。三塔周边的村民应是景区旅游资源的所有者、享用者,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的发展应征求周边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村民的广泛参与, 将使三塔景区保持原生性和传统性, 否则, 将加速本土特色旅游资源的商业化进程。只有让居民在满足最低生活保障的前提下, 才能调动居民为景区发展献计献策的积极性。

4.2 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 加强景区与周边村民生活的协调和互动

建议成立景区旅游商品管理协会, 由村委会负责, 管理景区南北停车场的57间铺面和137个摊位, 以及停车场、景区内的商品经营, 规范景区周边销售环境管理。景区内的绿化、环卫工作也可以单独剥离交村委会负责, 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的游客人数逐年增加, 而原来风景非常好的“三塔倒影公园”却濒临倒闭。大理旅游集团积极出资承包了“三塔倒影公园”, 并安排了许多当地村民负责管理。但如何进一步盘活公园, 旅游集团应与村委会、村民加强沟通协调, 使公园再现昔日的繁华。建议加大对景区周边旧民居的保护和改造力度, 修旧如旧, 让当地白族村民和谐安康的生活常态成为未来5A景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村委会应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理旅游集团应借此东风给村委会支持, 共同加快三文笔村建设的步伐。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主动拓宽参与渠道, 使景区在整个社区力量的支持与配合下获得均衡发展, 让村民与景区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融为一体。

4.3 积极开展旅游培训, 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 带动三文笔村开展乡村旅游

村民的受教育水平低是导致三塔社区参与层次低的重要原因。此前, 大理旅游集团针对村民开展的各项培训、支持和补贴村民在慈航大道南北两侧种植油菜花、向日葵, 产生了良好的景观效应。还应进一步加强有针对性的旅游专业技能培训。可以通过开办夜校、讲座的形式, 邀请旅游院校的教师开展旅游服务技能的培训, 提高村民的旅游服务意识、语言沟通能力和对客服务技能。奖励为景区发展做出贡献的村民分享他们参与景区建设和管理的乐趣。三文笔村应是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景区发展的第一受益人。三文笔村的村民要树立积极的旅游发展意识, 在大理镇政府、村委会、旅游集团的支持下, 处理好三文笔村的排污工程、道路交通和公共卫生等问题, 把发展三文笔村的乡村旅游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观“佛都”圣境, 体验白族民居, 品民家风味, 购买工艺品等项目, 都能给旅游者带来大理山清水秀的审美享受。实现大理镇政府提出的景区生态化, 农村景区化的目标, 通过发展旅游造福村民。

5 结语

综上所述, 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的社区参与程度较低, 参与面窄, 社区居民主要是通过在景区附近销售成本较低的商品获利。相关保障村民参与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 资金投入主要是以景区自身发展为主, 景区的发展和当地村民的利益相关度有待提高。应处理好政府、村委会、旅游集团和村民的关系, 在当地村民的支持下积极创建和谐文化旅游区, 实现景区发展与村民生活水平提高双赢。

参考文献

[1]孙九霞, 保继刚.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J].旅游学刊, 2006 (7) .

篇4:崇圣寺三塔经典导游词

三塔参观完了,我们可以到“钟震佛都”的钟楼和雨铜观音殿去看一看.此钟与三塔崇圣寺的镇寺之宝,筑于南诏建极十二年,惜已毁于清咸丰年间,现在这口巨大铜钟是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按南诏建极大钟旧制而新造的,高3.86米,口径2.138米,重16吨多.钟楼高19.97米,取香港回归祖国之意.钟楼后面是雨铜观音殿,里面供奉着云南最大最高的室内观音像---雨铜观音.雨铜观音像原铸于南诏建极十三年,可惜革命时期被毁,重铸造的雨铜观音像依据清末遗寸照片精心复制,高8.6米,加上莲花座和须弥座总高12.6米.莲花座与观音像为铜像贴金,重11吨.造型如唐吴道子所绘细腰颇足观音像,又有大理地区男身女相的特点.

各位朋友,三塔景区的游程就要结束了,重建的崇圣寺建筑群规模宏大,再现了历史上“妙香佛国”大理皇家寺院的辉煌.欢迎你再次游览崇圣寺三塔风景区!

篇5:崇圣寺三塔导游词介绍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高入云霄的大理崇圣寺前三塔,也是由一块砖、一块砖垒砌而成的。而塔砖却与众不同,上面布满了佛教密宗的各种各样的梵文和汉文的经咒。为研究大理崇圣寺三塔建造史、大理佛教史、南诏大理佛教与中原佛教之关系的实物资料。

崇圣寺三塔早在1961年3月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至1981年,国家又拨款对三塔进行了历时三年维修加固。在这次维修加固中,有两项重要发现:一是三塔的基脚不是石基而是土基,二是清理出佛像、写本佛经等珍贵文物680余件,这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丰富的、最重要的一批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成为研究南诏和大理国历史的历史资料。

崇圣寺三塔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我的讲解到这里就完了。接下来我们就去游览这传说中的崇圣寺三塔吧。但愿今天的崇圣寺三塔能给您留下难忘的记忆。

篇6:崇圣寺三塔的导游词

千寻塔还在令我们叹为观止,分立在大塔之后的南北两小塔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两小塔分立于大塔西南,西北两面,均距主塔70米,与主塔成等腰三角形.它们是五代时期大理国建造的,两小塔形制一样,均为10层,高42.4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塔各据一方,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从远处看,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白族民族风格.

这里我还要告诉大家三塔具有不同于内地塔的两个特点:一是三塔层数均为偶数,而内地塔多为奇数.二是中原塔由基座向上直线收缩,下大上小,呈矩梯形;而三塔上下较小,中部较大,外部轮廓呈曲线,具有曲线美,与中原塔相比更为挺拔俊秀.

大理三塔千百年来历经岁月的沧桑和风雨的洗礼,仍巍然屹立.成为研究大理国历史及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在当时,大理国的白族居民就能建造高达69米堪称中国南方第一塔的千寻塔,无疑是一个历史的奇迹.千余年来千寻塔是如何建成的一直是一个谜.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的是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后,将土筑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三塔的建造方法一直都有“堆土建塔”和“挖土现塔”之说.由此也不难想见,南诏时期的大理已经呈现出经济繁荣,文化异彩纷呈,民族团结的空前盛况.1978年,在对三塔进行大规模维修时,在千寻塔内发现了佛教文物600余件,其中有大量的佛像和写本佛经,还有一尊金质观音像,极为珍贵.这些发现,揭开了古代大理这个“佛国”的神秘面纱.据载,南诏时期云南境内有小寺三千,大寺八百.当时大理崇圣寺成为佛教活动中心,而大理也被称为“佛国”,“妙香国”.透过三塔,我们不难想像佛教文化对大理的深刻影响.

篇7:崇圣寺三塔导游词讲解

雨铜观音铸于南诏中兴二年,即公元8。传说当时大理崇圣寺有一位高僧曾发誓终身募化铸一铜观音像,当铸到观音像的肩部时,所准备的铜已经用尽,正在万般无奈的时候,恰好此时天降铜雨,满地铜珠,,用来铸像,不多不少。于是取名为“雨铜观音”。雨铜观音像高24尺,与三塔和建极大钟,共为崇圣寺五大重器中最重要的三大重器之一。雨铜观音毁于十年革命,如今所看到的雨铜观音殿是在原址上扩大重建的,殿高29.99米,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84平方米,是三塔文物景区的又一个重要景点,于建成,是云南省迎接世博会的精品工程。现在重铸的观音像是根据清末遗存照片精心复制的,在雨铜观音与左右两边的四位观音【水月观音、阿嵯(cuo)耶观音、男身梵僧观音、负石观音】全都铸造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们登上雨铜观音殿二楼,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幅稀世画卷,分别是《南诏国史图传》和《张胜温画梵像卷》。

篇8:大理崇圣寺三塔导游词

崇圣寺建成的时间为南诏国后期,为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824—859年)所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到大理国时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圣寺有“佛都”之誉。

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龙寺。崇圣寺壮观的庙宇建筑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崇圣寺中的“圣”指的是观音,大理地区观音崇拜极盛,一年一度的三月街也称观音街。《续云南通志》记载:“崇圣寺前有三塔,寺内有观音像,高二丈四尺,唐蒙时董善明铸。”

篇9:介绍云南崇圣寺三塔的导游词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高入云霄的大理崇圣寺前三塔,也是由一块砖、一块砖垒砌而成的。而塔砖却与众不同,上面布满了佛教密宗的各种各样的梵文和汉文的经咒。为研究大理崇圣寺三塔建造史、大理佛教史、南诏大理佛教与中原佛教之关系的实物资料。

崇圣寺三塔早在1961年3月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至1981年,国家又拨款对三塔进行了历时三年维修加固。在这次维修加固中,有两项重要发现:一是三塔的基脚不是石基而是土基,二是清理出佛像、写本佛经等珍贵文物680余件,这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丰富的、最重要的一批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成为研究南诏和大理国历史的历史资料。

篇10:崇圣寺三塔的作文

我们首先来到了聚影池,聚影池是葫芦形的,水深一点八米,池内一条条小鱼清晰可见,在清洌的水中欢快地游玩,池水把三塔倒映在其中,真是巧夺天工。接下来,我迫不及待的跟在爸爸、妈妈的身边向着三塔走去。看,最高最大的塔叫千寻塔,高六十九点一三米,有十六层,塔平面是四边形的,这是唐朝时期的建筑。南北两座小塔是宋代建筑,平面呈八角形,高四十二点一九米,其中一座已经倾斜了四百多年了,可是仍然挺立在绿树丛中。三塔是用特制的砖砌成的,塔身洁白,看上去庄严肃穆。

崇圣寺的建筑群气势宏伟,让人应接不暇,不知该从何处看起。最前面的是雨铜观音殿,导游对我们讲解传说人们在铸造观音像时,铸到一半铜用完了,正在人们着急的时候,天上下起了铜雨,人们就收齐了铜,铸成了观音像。因此这尊观音像称为雨铜观音。接着是天王殿,进了天王殿,就有四大天王站在两旁,非常威武。我们还游览了弥勒殿,玩了转金桶。我们来到了十一面观音殿,中间的观音又高又大,而且有十一面脸,十分有趣。后面就是罗汉堂,五百罗汉分布四周,形态各异,都有名有姓,有的站,有的坐,还有的骑在动物身上,这些罗汉微笑着看着大家,栩栩如生。最后,我们来到了大雄宝殿,宝殿门口有哼、哈二将把守,一个张嘴,一个闭嘴,威风无比。风景最好的是望海楼,站在高处往下看,全大理城的风景尽收眼底,真是美不胜收,令人难忘。

篇11:大理崇圣寺导游词

大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遗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大理三塔,它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并于1961年被国务院例为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众多游客的心目中,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征,也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到了大理如果不游三塔,就不算游了大理。

大理三塔位在苍山之麓,洱海之畔。湖光山色把三塔打扮的分外妖娆,而三塔对持,金碧交辉,又把苍山洱海点缀得更加秀美。大理三塔就象美丽而多情的白族少女,以其独特的卓越风姿,欢迎四面八方的游客。据记载,大理三塔原来是崇圣寺的一部分。如今,寺院已在历代的战乱和灾害中毁坏。而三塔却历经千余年沧桑而保存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文化缘分。

三塔之中的主塔又名千寻塔,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公元836年),高69.13米。是16层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造型与陕西西安的小雁塔相似,为唐代典型的塔式之一--密檐式塔。说到这里,我们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以前所见过的一些形态各异的塔。大家知道塔按形式可以分为几种吗?还是让我来告诉大家吧!一般来说可分为4种:楼阁式,如西按大雁塔;密檐式,如西按小雁塔;覆钵式,如北京妙应寺白塔;金刚宝座塔,如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听到这里,有人禁不住会问:西安的小雁塔,杭州的雷锋塔和大理千寻塔都是密檐式塔,它们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大理千寻塔高69.13米,而西安小雁塔仅高46米,如果把小雁塔比做苗条端庄的少女,那么在千寻塔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杭州的雷峰塔建于宋代,只有5层,

而大理千寻塔建于唐代,高16层,历史的久远和建造技法的高超无一不显示出大理三塔独特的魅力。尤其是明朝正德九年(公元15)大地震,千寻塔“裂二尺许、形如破竹”,但“旬日复合”;民国十四年(1925年)强地震,大理城十室九塌,而千寻塔仅塔刹震落、金鹏倒毁,这不能不说是奇迹。

大家仔细看,一定发现了塔前照壁上刻有“永镇山川”四字,字体苍劲有力,耐人寻味。为什么 千寻塔底座会有“永镇山川”四字呢?因为在历史上,大理是一个多水患的地方,“永镇山川”反映了当时修建三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镇伏水患。同时,这四个字也体现了大理三塔的重要历史地位。顺便提一下,古往今来,塔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崇扬佛教,镇灾降邪,观赏三种。而千寻塔兼具三种功能于一身,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前面的千寻塔还在令我们叹为观止,而分立在大塔之后的南北两小塔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两小塔分立于大塔西南,西北两面,均距主塔70米,与主塔成等腰三角形。它们是五代时期大理国建造的,两小塔形制一样,均为10层,高42.4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塔各据一方,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从远处看,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白族民族风格。

在这里,我还要告诉大家三塔不同于内地塔的两个特点:一是三塔层数均为偶数,而内地塔多为奇数。二是中原塔由基座向上直线收缩,下大上小,呈矩梯形;而三塔上下较小,中部较大,外部轮廓呈曲线,具有曲线美,与中原塔相比更为挺拔俊秀。

千百年来,大理三塔历经岁月的沧桑和风雨的洗礼,仍巍然屹立。成为研究大理国历史及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在当时,大理国的白族居民就能建造高达69米堪称中国南方第一塔的千寻塔,无疑是一个历史的奇迹,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财富的结晶。千余年来,千寻塔是如何建成的仍是一个难解之谜。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的是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后,将土筑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三塔的建造方法一直都有“堆土建塔”和“挖土现塔”之说。由此也不难想见,南诏时期的大理已经呈现出经济繁荣,文化异彩纷呈,民族团结的空前盛况。

1978年,国家对三塔进行大规模维修时,在千寻塔内发现了佛教文物600余件,其中有大量的佛像和写本佛经,还有一尊金质观音像,极为珍贵。这些发现,揭开了古代大理这个“佛国”的神秘面纱。据载,南诏时期云南境内有小寺三千,大寺八百。当时大理崇圣寺成为佛教活动中心,而大理也被称为“佛国”、“妙香国”。透过三塔,我们不难想像佛教文化对大理的深刻影响。

大理三塔参观完了,我们可以再到“钟震佛都”的钟楼和雨铜观音殿去看一看。此钟与三塔崇圣寺的镇寺之宝,筑于南诏建极十二年,可惜已毁于清朝咸丰年间。现在这口巨大铜钟是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按南诏建极大钟旧制而新造的,高3。86米,口径2.138米,重16吨多。钟楼高19.97米,取香港回归祖国之意。

现在,我们来看钟楼后面是雨铜观音殿,里面供奉着云南最大最高的室内观音像--雨铜观音。雨铜观音像原铸于南诏建极十三年,可惜“”时期被毁,重铸造的雨铜观音像依据清末遗存照片精心复制,高8.6米,加上莲花座和须弥座总高12.6米。莲花座与观音像为铜像贴金,重约11吨。造型如唐吴道子所绘的细腰颇足观音像,又有大理地区男身女相的特点。

各位朋友,崇圣寺三塔景区的游程就要结束了,重建的崇圣寺建筑群规模宏大,再现了历史上“妙香佛国”大理皇家寺院的辉煌。

大理的其它地方,如苍山、洱海、古城、洋人街、蝴蝶泉、清碧溪和白族民居等,也是大家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这里是阿诗玛的故乡,来吧,尽情欣赏这里的风花雪月吧!

篇12:介绍云南圣寺三塔的导游词

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是崇圣寺三塔。它位于我们所在的地方--大理古城北1.5公里处,东对洱海,西靠苍山。因为寺中立着三座塔,所以称崇圣寺三塔。据书中记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池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就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写的天龙寺指的就是我们今天要游玩的崇圣寺三塔。你们是不是很吃惊呢!可是崇圣寺的壮观庙宇在咸同年间被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哎,真是可惜!

现在我们大家来到了景点门口。我去买票,买好了票,大家随我进去,乘游览车去看三塔吧。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景点,在你眼前的就是三座塔,它是由一天二小组成。看到中间的大塔了吗?它叫千寻塔。千寻塔与南北两座小塔的距离都是70米。大家望望,千寻塔高吗?它有69.13米高,是由十六级方形空心砖筑成的,塔前朝东的墙壁上刻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永镇山川”,每个字高1.7米,使整个塔显得更加雄伟。南北两座小塔高42.19米,是用十级八角形的空心砖筑成的。三塔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好吧,现在让我们登上崇圣寺三塔的最高处吧。

游客们,我们现在已经登上了崇圣寺三塔的最高处。这是一座塔楼,我们登上塔楼往前看,可以隐约地望见三座塔的全貌;往东看,洱海地云雾中若隐若现;往西看,苍山郁郁郁葱葱,层层叠叠,连绵不断。

上一篇:mm初三毕业班下期工作计划下一篇:永清镇温沟村创先争优先进典型事例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