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风景名胜

2024-04-24

井冈山风景名胜(精选12篇)

篇1:井冈山风景名胜

学习“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它是我们党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伟大转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擎起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面旗帜,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井冈山开始,革命的星星之火燃遍了神州大地。下面我结合个人工作实际,谈以下几点启发:

一、坚持艰苦奋斗精神,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艰苦奋斗是我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的优良传统。在物资匮乏、敌强我弱的恶劣条件下,我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依然能够战胜敌人,依靠的就是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如今,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已经是今非昔比,但能吃苦,敢吃苦,不怕吃苦;能战斗,敢战斗,善于战斗的艰苦奋斗精神依然是我们克服困难、战胜逆境,永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法宝。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尤其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增强党性锻炼的自觉性,进一步明确前进的方向。澄清头脑中的模糊认识,深刻认识到只有理论上清醒和坚定,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而是世界观改造的重大问题,理论水平提高了,看问题的能力也会提高,工作能 1 力也同样会提高。只有刻苦学习政治理论,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二、坚持实事求是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形势和特点,实事求是,通过井冈山的斗争实践,第一个提出并成功实践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武装割据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政权”的蓝图。这在当时,需要的不仅是敢闯的勇气和胆量,更是实事求是智慧的结晶。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发现真理;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知错改错;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正确决策;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与时俱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党中央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仍然需要大力提倡和发扬这种“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要坚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勇于创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用创新的精神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身为机关一名党员,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耐得住清贫、受得住寂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这 2 就要求我们每个工作人员,尽可能为百姓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百姓的合理要求。多一些理解,多一份换位思考,用优质的服务让群众满意,让组织上放心。

三、坚持紧密联系群众,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在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作为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在建设和发展中取得新胜利。我们正处在知识创新的时代,不懂和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即便过去懂得和学习过的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必须加强业务知识和相关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快节奏的工作方式。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长期革命战争中,依靠井冈山 3 精神,我们党依靠坚定的信念,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一个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党员。新时期共产党员就是要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并立足本职,踏实工作。要牢记我国的国情和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坚韧的革命品格。新时期共产党员就要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履行好党员的义务,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目前,正值全市上下开展“三学习”活动之际,我们更应该以新理念适应新形势,认真抓好落实,促进城镇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我们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着很多机遇挑战。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共产党员应时刻牢记井冈山精神,乐于奉献,自强不息,居安思危,艰苦奋斗,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只有这样发扬革命传统,才能使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才能使我们党的事业永远向前!

篇2:井冈山风景名胜

穿一身红军装,背着干粮米袋,挎着一个斗笠,高唱着革命歌曲„„在井冈山,当一支这样的“红军队伍”从你身边走过时,你一定不要觉得奇怪,这是独具井冈特色的红色旅游体验式培训。参加中央新闻单位名编辑名记者江西老区行的记者张寒十分激动地说:“井冈山的历史是活的,到处都是红色的记忆„„这种创新的体验式爱国主义教育,更容易让我们入脑入心。”

这是井冈山着力打造全国最佳会议培训基地,丰富旅游产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井冈山依托资源优势,通过深挖红色题材、打造特色培训、改善交通设施,提升接待环境等多项措施,着力发展会议培训。

深挖红色题材。井冈山拥有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100多处,其中24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充分展示和利用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井冈山先后实施了红色景点陈列复原和情景再现工程:投入重资的“一号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已于2007年改建完成并向游客免费开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重新整理了井冈山系列丛书,成立了井冈山精神研究会,组建的“井冈山精神宣讲团”从05年开始在全国各地作巡回讲演。被誉为“井冈山第一宣传员”的毛秉华几十年来无偿为中外游客宣讲井冈山精神和井冈山革命斗争史21000多场,听众累计达150万人次。

打造特色培训。在井冈山,井冈山红色大本营培训中心拓展部负责人马越主任介绍:井冈山红色大本营培训中心打造出了具有以红色文化为载体,以红军精神为核心,以红色体验为表现形式的红色旅游拓展培训产品。参加红色拓展培训的团队学员在井冈山住土营房、吃红米饭、喝南瓜汤,并根据具体需求和培训目的,通过设置“保卫黄洋界(把红旗插上黄洋界)”、“军民同心桥”、“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草地飞行军”等拓展游戏和老红军、党史专家现场教学,在培训中将红军精神引入课程进行体验式训练,把红色教育、拓展培训和旅游休闲融为一体,让游客团体参加红色之旅更具实际意义。井冈山红色大本营培训中心致力于打造以会议培训为主导、特色经营为品牌、红色文化为基调的培训模式。先后总结了《办会、办班服务程序和规范》,提出了“十五个一”(如看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片、读一本革命传统教育书、上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革命传统教育模式,创制了红军套餐,编排了红色歌舞,成功研发了三大品牌课程:“井冈山干部培训”教学课程、“红色拓展训练”体验式品牌教学课程、“井冈山红色军夏令营”系列教学课程。从今年3月截止到8月末,宾馆承办培训班期

已突破100期,涉及 25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中央直属机关,以及各大企业单位等,培训人数达5000余人。

改善交通设施。近年来,井冈山牢固树立“旅游要发展,交通是关键”的理念,不断加大对交通设施的投入。如投资1.8亿元建成了全长48公里的龙厦旅游公路,投资2.2亿元改造了全长60公里的319国道黄洋界至中江坪段的公路,投资近2亿元扩建了井冈山机场工程,投资18.1亿元修建了全长69公里的全国第一条直达风景名胜区的高速公路, 总投资达9亿元的吉井铁路也于2007年完工,经井冈山火车站连接京广线与京九线的衡茶吉铁路已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预计2010年可竣工通车。同时,井冈山还全面改造了景区公路,通往所有景区的旅游观光环保车已全面运行,使景区的内外交通条件更为通畅、便捷。

提升接待环境。井冈山在已有6家四星级酒店、13家三星级酒店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又引进了戴斯酒店、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井冈山培训基地2家五星级酒店和集休闲、度假、会展于一体的梨坪国际会议中心,全面提升了井冈山接待能力和接待档次,为来山游客营造更为舒适的旅游度假环境。同时,井冈山还启动了“红色经典讲解提升计划”。目前已举办两期培训班,培训人员400多人,使讲解员、导游员、接待员的讲解水平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篇3:星火燎原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叠嶂,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这里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势也是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选择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条件之一。井冈山集革命人文景观与旖旎的自然风光为一体,革命胜迹,壮丽河山交相辉映,光照千秋。

当我们的轿车行驶至离井冈山脚不远处,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个高矗的雕塑,飘扬的红旗上红军总司令朱德亲笔题写的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天下第一山”,这不是指井冈山的海拔高,而是指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井冈山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块奠基石”。此外,井冈山在历史上还缔造了第一支工农武装——红四军,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等等许许多多的“第一”。

来到黄洋界,看到那门简陋且至关重要的迫击炮,立刻能感受到当年红军战士们那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场面。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中最著名的一个哨口,壑谷幽深、地势险峻、云雾缭绕、林木茂密。1928年3月30日,这里打响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英勇的红军以不到一个营的兵力击退了敌军四个团兵力的疯狂进攻,创造了我军以少胜多的首个战绩,毛泽东欣喜之余,挥笔写下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词,对这次战斗胜利作了最好诠释。这首诗词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与朱德同志题写的“黄洋界”一并镌刻在花岗岩碑石上,雄伟壮观、气势磅礴,与哨口工事、红军营房,遥遥相对,浑然一体,激励着无数游客前来瞻仰。

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是最让人心情沉重同时肃然起敬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松柏叠翠、竹林葱郁的茨坪北山。为了缅怀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弘扬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精神,于1986年修建而成。这里安放着部分参加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战士骨灰,陈放着记载了近万名革命烈士的名册。

陵园顶端是高大雄伟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高达27米,含义为1927年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主碑为“山”字形,远眺似一团火焰,寓意井冈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看如钢枪林立,寓意“枪杆子里出政权”。革命先烈们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我们后辈要代代相传,永远继承发扬。

来到会师纪念馆,又是让人无比振奋和激动,毛泽东与朱德那一双有力的大手坚定的一握,喻示着革命事业胜利在望。

由叶剑英元帅题写的“井冈山会师纪念碑”矗立在宽阔的会师广场。从会师桥西行,便是著名的“龙江书院”。这座楼阁相连、飞檐画栋的书院,是毛泽东和朱德首次相见的地方。朱、毛两军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一代伟人共谋救国救民,建党建政建军的大计,对开创井冈山革命道路,加快中国革命步伐,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在这当时汇聚了两万多军民的广场上,我仿佛看到了猎猎军旗,听到了胜利的呐喊声,看到了喜悦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千年的历史变迁,不变的青山秀水,积淀下来的是不朽的井冈山革命精神。历史不会忘记,如果没有这块红色的土地,就不会有今天的大好河山。这里的一草一木,溅洒过革命烈士的鲜血。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到处留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辛勤的脚印。这里的山山水水,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经过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最后夺取了全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篇4:井冈山地形与井冈山斗争

关键词井冈山山区地形根据地革命斗争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建立了众多的革命根据地。这些根据地多在几个省或县交界处的多山和交通不便的区域。贫瘠落后的山区相对于平原,显现了很多弊端,但山区对于红军却有其自身“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笔者从井冈山的地形地貌对井冈山斗争的影响为例来作阐述,敬请大家不吝指正。

一、建立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选择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湘赣边秋收起义失败后为保存工农革命力量、一次次面临决择后的结果。

1927年9月9日,为贯彻湖南省委以长沙为中心,在宁乡、醴陵、浏阳、平江、安源等地发起暴动计划,以毛泽东任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率领起义部队分兵三路向长沙进击。一路因临时收编的国民党溃败部队反戈,起义队伍损失惨重,退回修水。另外二路起义队伍也因麻痹轻敌而失利。毛泽东所在的第三团退至浏阳上坪。此次暴动,浏阳等城市都没打下来,打长沙更是毫无希望。赶快摆脱强敌,是毛泽东唯一想法。附近的文家市地处湘赣边界,进退自如。所以在部队退至上坪的当晚,毛泽东果断地作出了秋收起义部队放弃攻打长沙,改向文家市集结的决定。尚有1500余人的起义部队在文家市共同商讨下一步计划,毛泽东决定退到湘南汝城,占据湘粤大道,以策应贺龙、叶挺的部队北出广东。起义部队在假道湘赣边界退往汝城的芦溪更田与敌军遭遇,损失不小。退至莲花后,接到江西省委写有要起义部队开往赣西宁冈、那里有党的武装的密信。在讨论和研究之后,毛泽东再次主张退往湘南,转向井冈山。在永新三湾进行了著名的“支部建在连上”的改编后,在宁冈北陲门户—古城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作出在罗霄山脉中段“工农武装割据”和团结袁文才、王佐地方武装的方针。起义部队得到袁文才的大力帮助在茅萍安了家。稍作休整后,为扩大影响、熟悉地形民情,工农革命军主力沿酃县、遂川两县游击。在遂川西部的大汾遭到地主武装肖家壁的袭击,因准备不足,匆忙应战,部队被截成两股,毛泽东率领一部向大井转移。在王佐的接应下,毛泽东率领部队抵达井冈山中心区茨坪。从此开始了井冈山上的艰苦斗争。

1927年底,红军攻下油米之地的茶陵县。1928年1月4日,部队占领井冈山南侧的遂川县城。遂川是赣西南连接赣南、粤北的要地,由此引起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的恐慌,第一次派兵来“进剿”。毛泽东率部击败来犯的江西第二十七师七十九团,占领宁冈县县城-新城。1928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已经初具规模,拥有茶陵、遂川、宁冈、永新、莲花等县。因湖南省委的干扰,3月湘南行动失败。这时,毛泽东才真正认识到根据地的重要。在与朱德部队会师后,开始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时期。5月,在宁冈茅坪建立了毛泽东任主席的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统辖各县红色政权。在军事上,打退湘粤赣三省军阀的三次会剿,开展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使根据地稳步发展。6月、7月,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割据区域拥有宁冈、永新、莲花三县全部,吉安、安福各一小部分,还有遂川北部,都县东南部,面积达七千余万平方公里,人口六十五万。

井冈山被选定为最终的落脚点和革命力量新的发展点,这反映了毛泽东等人能够审时度势,能够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认识不断变化的客观事物,修正自己前面的错误想法,作出了正确的抉择。

二、井冈山地形与井冈山斗争

具有天然可凭借的屏障,让失利后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在战略上占据有利地势。

井冈山位于江西西南部,是指与湖南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的广大地区。当时沟通着井冈山与外界的交通的是一条商道。它是由很久很久以前众多土籍客籍群众、一些行商小贩在横亘湘赣两省的大山中,劈山开田,斩荆凿路,踏踩出一条南抵广东,北达长江,纵贯罗霄山脉的商道。商道断断续续,鲜为人知。例如从酃县、遂川、宁冈、永新到大小五井,均须翻山越岭,经过极险峻的悬崖峭壁中间的一条崎岖小路蜿蜒而上。这些上山的小路各有险要隘口,经军只需在哨口布置较少的兵力即可打退敌人的进攻。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五大哨口”就是由此而来的。1928年8月30日的黄洋界保卫战,是凭借天险、以少胜多的战例。1929年1月底,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的第三次“会剿”,出人意料的是红军只坚持了三天即被敌军攻破。王佐后来调查得知实情:由于一个经常捉石蛙的人熟悉周边地形,带领敌军从山泉小道绕过哨口到达背面,彭德怀只得率领红五军退出。另一方面井冈山山深林密,敌军的大部队无法展开,恶劣的自然条件限制了国民党政府所能投入的兵力,也拖缓了国民党军队在山区中的进攻速度和深度。

山区环境恶劣,经济实力自然也匮乏,不能长期供养大批的军队,在历代统治时期都是统治力薄弱的地方。军队和地盘是国民党政客们凭籍的资本,山区常常成为被忽视的区域。当毛泽东最早在井冈山一带活动时,朱培德为应付其它军事势力的可能入侵,部队主要集中在赣北,以南昌为中心的几条主干道一带驻守。1927年11月江西国民党军队是这样的部署:第三军八师在万载(近长沙),七、九师在修水(接近湖北、湖南二省),第九军的二十七师在樟树,二十八师在抚州。只是当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连继攻克茶陵和遂川后,才使江西国民党军队的震惊,在1928年初派出一个营的兵力进占宁冈新城。后来明白到井冈山不再是绿林武装的聚集地,而是中共的休养生息之所,于是采取几省约定的大规模“会剿”。由于是不同省的军队集中“会剿”,国民党的军队不能完全形成有效统一的指挥,进攻的步调不一致常令进攻计划落空。同时,江西湖南二省二派系国民党军队战斗力存在差异,这又为工农红军可以选择避开强敌,击溃弱敌(江西国民党军),从而冲出包围圈。

三、井冈山革命胜利

斗争暂时失败后,乡村普遍遭到国民党残酷的清洗。受过巨大损失和摧残的群众,斗争情绪低落,甚至苟安。工农红军只能被迫离开熟悉的乡村,到异地开展游击,寻找到一个新的立足点。所以,可以说当时中国工农红军在开始走出一条创建乡村割据的道路时,是在生存的境遇下他们被迫的选择。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写道:“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所以广州产生过三天的城市民众政权,而海陆丰、湘东、湘南、湘赣边界、湖北的黄安等地都有过农民的割据。”经过大革命后国民党的疯狂屠杀后,山区显然比平原地区所受到的冲击要小得多。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地区的土豪劣绅勾结国民党军队,收缴了附近各县农民自卫军的枪支。然而袁文才、王佐两部却始终各自保存着60支枪,在山高林密、地形险要的井冈山地区坚持斗争。毛泽东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后,正是在袁、王的大力帮助下能够顺利地稳定下来,袁文才、王佐在建设和保卫井冈山根据地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由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武装与地方党组织、农民武装团结起来,才能较快地建立起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四、开辟新的根据地

至于后来的朱毛“舍弃”井冈山,重新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那是因为毛泽东看到在赣南闽西有一个比湘赣边界大得多的天地,有至少20多个县,地形、经济、民众基础,地方党组织等条件都优于井冈山,是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的好地方。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

[2]肖小华:毛泽东引兵井冈山过程的研究概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期

篇5:井冈山风景名胜

[打印本页]

发布时间:2014-08-16 浏览次数:

8月12日,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开展的第五期“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活动拉开帷幕,我校“中国红·井冈山”暑期社会实践队代表厦门大学参与本次活动。本次实践队由校团委副书记、翔安校区团工委书记洪海松,公共事务学院吕志奎带队,公共事务学院、环境生态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人文学院、软件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法学院14位不同年级、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组成。实践队将在井冈山开展为期7天的实践调研活动。

当天上午,来自全国21所高校和社团的369名师生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历史广场上举行了开幕式。在“激情30秒”的展示环节中,各实践队发挥创意展示自我,我校同学高扬校旗齐喊口号,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高昂的实践热情,“厦门大学,南方之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响彻在井冈山巍峨峰峦间。

第二天一早,全体学员集体乘车参加基地组织的“红军的一天”户外体验教学活动。雄关如铁旌旗壮,红军小道挑梁忙。细雨迷蒙中的黄洋界哨口更显雄峻险要,队员们听着黄洋界保卫战中的先烈们英勇事迹,高声诵读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感受着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中渗透着的井冈山精神。中午11时左右,队员们前往坝上村农户家自做午餐。红米饭,南瓜汤,红军餐吃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革命道理。午餐后,队员们走访当地居民并慰问了烈士袁文才的女儿。随后团队前往八角楼学习毛主席坚持理想、带领抗战的革命精神,一根灯芯两篇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的故事,追忆着艰苦奋斗的革命时光,告诉我们坚定的革命理想带给革命先烈的信仰。

出发前的一个月,“中国红·井冈山”实践队做了大量文献资料方面的准备并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初步实地调研后,决定从“微服务”这一贴近时代的视角切入课题研究,目的在于实现现代新技术与革命老区文化精髓的结合,为井冈山的红色文化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未来的几天中,队员们将在基地教员及带队老师的指导的下,通过基地学习、外出访谈及问卷的形式,继续进行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学习和探索,切实了解当地各红色旅游景点的发展情况,以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自我鞭策,努力打造一个经济适用的“微服务”体系。

篇6:井冈山游记:井冈断想

亲水,似乎正在成为当今时髦的建筑趋势。乐水亲水、近水而栖,是人类天性的反映。由水所形成的环境美是一种天然美,临水而居的环境是最人性和最舒适的环境。无论在哪里,似乎有了水,生活就有了飘逸,就有了爱,就有了一份安闲与从容。水与岸是热恋的情人,水与岸,相濡以沫。本来以为到了井冈山就不能享受水与

岸从精致到粗犷,串缀起无言的曼妙的那种优雅从容的感受。但直到回来的那天我才真正领悟到水其实也在那里找到了无数生存的方式。

篇7:井冈山风景名胜

为了扎实搞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今年3月23日至28日,按照县委安排,我有幸参加了井冈山灵台县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第一期培训班。这次培训,是我时隔十年第二次来到井冈山,十多年前我是带着愉快放松的心情来井冈山旅游的,虽然也听说了井冈山是历史红、生态美,但因为所走的地方均是美丽的自然景观,所以对历史红没有太多的了解。而这次则不同,在党中央安排的两学一做活动开始之前,县委作出这样的重大部署,分三期对全县县乡党政一把手和科级、副科级后备干部在革命摇篮井冈山进行红色培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所以在县委安排之后,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就作了充分的准备。但当我一踏上井冈山这片红色土地,第一次站在庄严肃穆的历史遗址和井冈山文化陵园前,第一次贴身感受到了一段段荡气回肠的革命历史故事,我的心也一次次被撞击,一次次被感染,一次次被折服,在我的心里,井冈山早已不是一座山,它更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信仰。这次培训真正使我刻骨铭心,触及灵魂。

篇8:井冈山药用植物资源简介

中国是应用中草药防病治病最古老的国家,江西所处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孕育的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中药材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全国中药材著名的产地之一。枳壳、薄荷、荆芥、江霍香等地道药材久负盛名。江西樟树市更是驰名全国的南方药都,享有“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过樟树不齐”的声誉。

1949年以来,党中央非常关怀人民的身体健康,努力发掘祖国医药遗产,积极开展群众性的运用中草药防病治病,以及在药用植物的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绩。

近年来,国外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包括药用资源调查和从植物药中寻找新药,尤其是对寻找抗癌药物,治疗心血管药物,以及避孕、节育药物极为重视,均为世界医药界三大攻关研究课题,为人民的健康、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贡献的潜力是很大的。

井冈山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1]。自1958年以来,省内有关单位曾多次对井冈山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过调查采集。1969~1972年江西药科学校曾组织师生进行过多次调查,

多次进行了调查,采集标本113号。1982年我们对保护区内的何西垅和湘洲两个核心保护区,以及荆竹山、五指峰、坪水山、严岭嶂等地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采集药用植物标本394号。1983年4月下旬至5月初,又进行了补点调查,并采集标本91号。

井冈山共有药用植物783种,隶属于134科,322属。其中,清热解毒药220种,止血活血药85种,止咳祛痰药69种,解表清热利湿药32种,祛风初湿、舒筋活血药75种,补中益气、理气止痛药21种,润肺化痰、利尿通淋药33种,其他功能药248种。

参考文献

篇9:感受井冈山

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把井冈山当成一个纯粹的旅游胜地满心想着去好好玩一玩的,可是后来在旅途中我看到的和听到的,甚至亲手触摸到的一些东西,让我的心灵感受到了一种始未料及的震撼,而更重要的是,它们让我意识到了活在今天的自己原来是多么幸福。

茨坪故居

茨坪镇——井冈山的心脏,也是当年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运筹帷幄、排兵布阵的指挥中心。几幢土黄色的平房尽管是后来重建的,但屋内那些锈迹斑斑的油灯、磨边泛白的床单、油漆剥落的木制桌椅、硕大粗糙的碗筷餐具,仍然带着久远的沧桑味道,而门前那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据说是当时茨坪镇唯一人工修建并保存到现在的道路,更是写满了历史的痕迹。

我呼吸着稍带霉味的空气,一间一间细细地看着,毛泽东的房间、朱德的房间、彭德怀的房间、井冈山前敌委员会会议室……教科书上才能看到的图片现在活生生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这些领导着全中国人民奋勇前进、改写了历史的伟人们,他们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就算是放在80多年前的旧中国,也是简陋贫乏的。

看着这些我不禁想,在那个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年代,我们的前辈能够克服一切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磨难,最终创造出开天辟地的伟业,已经足以再次验证古人的那句老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再看看我们,生活在和平、舒适、衣食无忧的今天,却因为幸福和我们太接近而往往忽视了它的存在,相反地,一边不知足地怨天忧人,一边慢慢滋长了惰性和耽于安逸的思想,越是年轻的一代,越是躲在前辈们用血肉和汗水打下的江山影子里,不自觉地挥霍着青春。

小井红军医院

一幢只有两层高、但每层有近二十个房间的黑色木头房子,门前一片空旷的草地上,两三匹瘦马悠闲地嚼着草,几只鸡到处乱跑着啄食,怎么看都像是一座恬静的乡间庄园,完全无法让人感受到战时那硝烟弥漫、枪林弹雨的紧张气氛。

迈入大门,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清幽的微风以及淡淡的木头味道。我小心地走在嘎吱作响的木地板上,仔细端详着小井红军医院里的重伤员病房、轻伤员病房、药品房……令我吃惊的是,重伤员病房里除了四堵木墙和一扇竹窗外只有一块用石块垫高的木板,那块木板就是重伤员的病床了,而轻伤员病房里,竟然连木板都没有!在药品房里,我听着导游的解说,更是一阵心酸,当年红军医院里的药品极为短缺,医生护士们只好用石灰水和食盐水为战士们的伤口消毒,可井冈山的食盐也是非常珍贵的,远远不能满足医疗需要,于是乡亲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把厕所墙角里的青苔连着盐垢刮下来,放到大锅里煮,把杂质沉淀掉后再把水分烘干,得出来的结晶物就是硝盐了,尽管非常粗糙,但还是为当时的红军医院帮了大忙,至于镊子等手术工具则大部分是用竹子做的。看着那些残旧的历史遗物,我在心里深深地惋惜,不知有多少本可康复的战士因为医疗条件的简陋而在痛苦中死去。

小井红军医院是一幢僻静的田间小楼,向窗外望去,幽谷鸟鸣,青山翠竹,本应该感到轻松愉悦、心旷神怡的。可当我闭上眼睛,总是感觉到一种沉甸甸的压抑感,或许是因为无数英魂使这个地方变得庄严肃穆如神殿吧。今天的我们,健康时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生病时可以到医院里接受治疗,这似乎是天经地义、不足为奇的事,但对于战争时代的红军战士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对比起他们,原来我们是多么幸福。

黄洋界哨口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但在纸面上理解和在现场亲身体会的感觉截然不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黄洋界哨口。

当我们的旅游大巴绕着盘山公路向顶峰进发时,导游示意司机在一个拐弯处放慢速度,然后指着山腰上两棵用栏杆围起来的树对我们说:“这就是朱德当年和红军战士们一起挑粮上山时经常歇脚的地方。”我看着那两棵树,儿时读过的课文依稀又在脑海里浮现出来,遗憾的是导游没给我进一步回忆的时间,车子就离开了那个拐弯处,导游带着歉意解释,之所以不能在那里停下来参观,是因为地方太窄,拐弯角度又刁,怕后来的车子躲闪不及撞上停放的车辆酿成事故。

车子接着向上爬升,经过无数的拐弯、单行道、上坡路,终于到了黄洋界哨口旧址——当年黄洋界保卫战的指挥中心。不经意地往下望时,我吓了一跳,除了满眼翠绿的优美风景,我还看到了陡峭的山崖以及蜿蜒曲折、无穷无尽的山间小路,毛主席曾经写过一句诗,说是上了黄洋界后“险处无须看”,一言道出了这个重要哨卡的险要程度。再想我们敬爱的朱德总司令不管下属们的多次劝阻,坚持要和普通士兵们一样,挑着粮食在这么漫长崎岖的山路上一步一步地从山脚走到山顶,甚至还因为下属把他的扁担藏起来而发了一通火,又重新找来一根新的,写上“朱德扁担,不许乱拿”,这个似乎很孩子气的行为更加凸现了朱德总司令那朴实、率真、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性情。

下山的时候,我又看到了那两棵树,这一次感觉有了很大不同。井冈山的年代是伟大的年代,在那样的年代诞生了一群伟人,正是这些伟人让我们今天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我想,对于他们我们不应该仅仅是心存感谢,更重要的是要珍惜现在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并尽自己所能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的后代生活在更加幸福的时代里,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

烈士陵园

大凡烈士陵园,总少不了青松、石碑等,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却是几堵墙壁,几堵刻满了无数烈士英名的黑色大理石墙壁。导游讲解说,那上面有一万多个烈士的名字,他们都是在井冈山的几次战役中牺牲或被敌人俘虏后残酷杀害的战斗英雄,除了他们,还有近三万名战士为革命战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却连名字也没留下。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是母亲十月怀胎生下的骨肉,也是家人殷切的希望所在,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憧憬的年轻人,但他们的生命之火还来不及熊熊燃烧,就在战争的硝烟中发出一瞬间短暂却又夺目的光芒后熄灭……亲人的离世,无论对谁而言都会是刻骨的伤痛,何况亲人走得连名字、遗物甚至尸骨都没留下,那样的悲痛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

走在烈士陵园里,我突然想起井冈山流传的一个故事,说是毛主席逝世以后,南京铸造厂为他铸了一尊铜像,在运往韶山的途中,车子莫名其妙地在井冈山抛锚了,无论如何也检查不出原因,当地人说,毛主席想在他战斗过的地方看一看、歇一歇,所以就发生了用科学无法解释的怪事。刚开始听这个传言心里觉得很好笑,奇怪老百姓怎么会迷信成这样子。但当我自己身处烈士陵园的时候突然明白,原来只有在对一个人敬爱到了极点的時候才会把一些纯粹是巧合的事情解释为神迹,尤其是思想淳朴简单的乡亲们,更容易想象出那样的故事。于是,对着烈士陵园里那些大理石墙壁上的名字,我也让自己唯心了一次。在这一刻,我真心诚意地希望世界上真的有灵魂存在,我真心诚意地希望那些在井冈山牺牲的英烈们能够在高高的蓝天上微笑着俯视这块他们为之献出生命的土地,我真心诚意地希望他们的在天之灵能够感应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血没有白流,自己的付出没有浪费,这样,他们必定会宽慰,必定会含笑九泉。

篇10:井冈山精神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蕉坑中学的黄丽娜,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井冈精神,构筑中国梦》。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西江月》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黄洋界上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的身影;高山峻岭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井冈山上军号高鸣,战鼓齐奏,铸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八十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井冈精神。八十年后,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此时此刻,我们重温井冈山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井冈精神,去传承、去发扬井冈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价值观理念。

那么,什么是井冈精神呢?我们概括起来就是十二个字:坚定信念,实事求是,依靠群众。

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红军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他们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有时还用野菜充饥。从军长到伙夫,每人每天只有五分钱的伙食。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与原来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我们吃一次肯德基、麦当劳就要50元钱,50元钱在革命时期能供多少人吃多少天的饭!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目的就是让我们幸福安宁地学习、生活。为了让革命先烈精神发扬光大、为了完成他们未完成的意志,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奉献青春和智慧。

实事求是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井冈山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创新之路,这条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进取的成功范例。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在我们构筑中国梦的今天,更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实践,不走形式主义。那样,伟大的中国梦便会实实在在地根植于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依靠群众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在构筑我们伟大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要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重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广大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和尺度。

篇11:井冈山随想

井冈山归来已久,这次红色之旅虽然不过两三日,但是其间的所见、所闻及所感,却在胸中激荡,久久不能平息。我想这就是革命精神的伟大之处:革命的时代虽已逝去,但革命先烈用鲜血孕育的革命精神却永垂不朽,它融入了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江水,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它的力量。因此,此刻我想用文字来记录这次井冈山之行带给我内心的撼动。

这次旅行,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坐索道登上了杜鹃山、参观了毛泽东茨坪故居、造币厂旧址、红军医院旧址、黄洋界、革命博物馆等。一路上,我们沿山路盘旋而上,穿行在群山之间,山高路窄,弯多坡陡。虽然路途有些艰难,但满山的苍松翠柏,群山连绵,巍峨多姿,林海无际带给我更多的是对这片红土地的敬畏。从踏上井冈山的那一刻起,井冈山特有的红色文化就扑面而来,吃住行无不渗透着井冈山特有的革命气息。偿着红米饭,体会当年红军的生活,听当地的人说红米饭不能多吃,否则不易消化,而当年不少红军连红米饭都吃不上,以野菜当粮,该是怎样的滋味。坐在车上,听的是关于井冈山故事的讲解,亦或是从井冈山流传出来的歌曲。

井冈山的斗争已经远去,但是井冈山的精神却是一笔不能远去的宝贵财富。井冈山的精神就凝结在革命烈士的纪念碑上,凝结在那一尊尊雕像中,流淌在那些广为传唱的革命歌曲中,散落在井冈山的每一寸红土地上。

对于我来说,感悟最深的还是井冈山井冈山精神中的“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处于低潮的中国革命找到了复兴的起点,他深入农村开展调查,掌握农村土地分配状况,开展土地革命,获得了广大农民的真心拥护,使革命有了坚强的后盾。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被“城市包围农村”的教条所束缚,立足中国实际,成功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正是这种“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引导着共产党和军队战胜了建党、建军、建立红色政权、土地革命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个困难,在绝境中闯出新路,在困难中想方设法,闯出了中国革命的新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作为一名踏入工作岗位不久的实习律师,这种“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尤为重要。这是一个极具竞争性的职业,不前进就会被淘汰,我们需要的是在扎实法律专业素养,有过硬的处理事务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去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一方面,实事求是,以沉稳的心态去学习。要做一个合格的律师是一项技术活,从逻辑思维的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法律文书的撰写,庭审的辩论技巧到妥善处理与当事人、与法官的关系,这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过硬的专业素养。一个独立执业律师的养成要走一条艰难的道路,我们唯有不畏艰辛、扎实地去走每一步,才能在每个案子中游刃有余得发挥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敢闯新路,以发展的心态去创新。创新不仅是思维方式的创新,也是工作方式的创新。在这个大数据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利用好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合理调整自己以往的工作模式,探索更加便利、高效及准确的处理事务的方式。同时,办案的思维方式也要去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新情况、国家新政策及新的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和敢闯新路是不可分割的两方面,这两种精神不管是在革命的年代还是在现今的和平年代,不管是对于取得国家革命的胜利还是对于个人工作的突破都是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无形的武器,带我们冲破困难与阻碍。

篇12:井冈山游记

今天,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参考咨询部党支部联合馆办、党办党支部共同组织

了“井冈山红色之旅”,我终于有幸目睹了这片革命圣地的真容。刚下大巴,从山脚下仰望山峰,云雾缭绕,山势挺拔,一派雄壮之气。午餐过后,沿盘山公路而上,途中多悬崖峭壁,而路又极其狭窄,仅容两辆车擦身而过;满山层层叠叠的树木,将山包裹在郁郁葱葱的绿色帷幕中,仿佛是在竭力隐藏这里的秘密,却又给险峻的山势增添了一丝柔美。

雄壮而多姿,险峻而灵秀。这就是我们党的摇篮,这就是我们国家星星之火的发源地。正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第一把火开始燃烧,并成为燎原之势;正是在这里,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建立;也正是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与中国的实际结合在了一起。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真正将这一理论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是第一人。在井冈山上,在山中的八角楼,毛泽东先后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系统阐述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应有的形式和正确的道路。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中国人才开始真正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走上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路。可以说,井冈山之所以神圣,就在于它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在于它成为了这一理论的第一块“实验田”。

自1840年开始,“民族复兴”就成为了一代代中国人不变的梦想。为了这一梦想,清政府有过思变;孙中山有过革命;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也拿起过刀枪……但是,一次次惨痛的失败表明,没有正确的思想,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引,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而正是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在这里找到了开启复兴之门的钥匙,在这里为中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井冈山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见证了这一时刻,也因此而绽放了别样的光辉。

井冈山的雄壮,在于它奠定了共产党人胜利的基石;井冈山的险峻,在于它目睹了革命的艰辛。是的,这里到处都洒着革命烈士的鲜血,到处都回荡着英雄们的呐喊。我无法一一列举他们的事迹,无法回首那壮烈的时刻,他们的名字早已深深地刻在了国家的丰碑上,早已渗透在了我们民族的血液中。而且,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批先驱者,他们应该可以安息,毕竟,洒在这里的鲜血没有白流,这里的牺牲也不是无谓,他们已经掀起了埋葬旧中国的第一掊土,伟大的新中国已经踏上了征程。

上一篇:邮政系统优秀个人材料下一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石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