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器”一课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2024-05-02

“细胞器”一课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共6篇)

篇1:“细胞器”一课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细胞器”一课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谢燕

(双流永安中学 邮编:610219)

摘要:本节课以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进行教学设计,探讨核心问题在本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重难点的处理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重难点。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不断地通过各种形式解决三个核心问题,从而掌握重点。

关键词:核心问题 细胞器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2节内容,而本节内容细胞器是重点内容,本课时主要能够识别细胞器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阅读教材、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三、教学用具

学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主预习:

课前给学生发了一张本节内容基础知识填空清单,绝大部分内容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就能在教材中找到。这样做旨在帮助学生熟悉课本,并且把握住本节内容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学案预习内容

图1

(二)新课导入

展示繁忙的工厂图片,并介绍“工厂一般都由若干个车间和部门组成,如:采购原料的部门,对原材料进行初加工的车间,再加工的车间,质监部门,销售部门等等,而一件优质产品是通过各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生产出来的。细胞内也存在类似的部门或车间吗?你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根据预习,能够回答出:动力车间-线粒体、能量转换站-叶绿体等。但学生并不能回答完整。

(三)讲授

1、前测题-检测预习效果(5min)

前测题以简单的选择、判断、简单知识的提问等形式进行,目的是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本堂课采用简单知识提问:如果把细胞比作工厂,那工厂的各个车间相当于细胞的哪些结构?

“动力车间”——线粒体

“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叶绿体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

脂类合成“车间”——内质网

蛋白质进行加工的“车间”及“发送站”——高尔基体 “消化车间”——溶酶体 “仓库”——液泡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细胞器是中心体,而接下来我们就对这八种细胞器进行系统的学习。

通过提问,既可以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又相当于对细胞器进行了总结。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10min小组完成,5min小组展示点评)

笔者设计了一个表格,根据教材对细胞器进行归纳总结,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教材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表格内容。

图2

此处表格的填写,因归纳总结的能力要求较高,有部分学生填写存在错误,有些甚至并没有及时完成表格中内容的填写。

教师将小组讨论的成果选了两个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指出需要补充和修改的地方,最后教师展示答案,请学生订正。

3、精讲细胞器(约7min)

呈现八种细胞器图片,并提问各细胞器的名称(若学生有回答不出来的细胞器,就给学生时间让其查阅教材),让学生再从形象层面认识细胞器,介绍线粒体外膜、内膜,叶绿体外膜、内膜,并请学生思考: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有何生理意义?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这种方式可以增大内膜表面积,从而增大细胞内化学反应的表面积。

内质网、高尔基体为单层膜结构,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区别?其中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高尔基体是由单层膜形成的一层一层的结构,并且有囊泡。除此之外,溶酶体、液泡也为单层膜结构。

无膜结构为核糖体、中心体。教师介绍核糖体为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分别是蛋白质和RNA(此处第三章第三节细胞核也会介绍,因此让学生提前进行了解目的是让学生清楚认识核糖体是无膜结构),教师介绍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着重强调一个为中心粒,而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则为中心体。

此处通过两个问题进一步的提问和教师重点的强调,让学生对细胞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4、细胞器的其他相关内容(2min)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预习内容

①我们介绍的这八种细胞器存在于细胞的什么部位?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外还有什么?

②要分离这八种细胞器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5、课堂练习(10min)

例1.下列物质中,不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A.麦芽糖酶 B.雌性激素

C.胰岛素 D.载体蛋白

2、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蓝藻没有E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B.细胞器B、F的化学成分中不含磷脂 C.植物细胞都含有C、E、F D.A、D及植物细胞的液泡都是单层膜结构 两道例题进行细胞器内容的检测,从实际课堂中发现这两道题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两道例题对于知识点具有概括性,而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甚至讨论才能得出答案,笔者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其中例2提问了A-F各细胞器的名称。这两道题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思维碰撞,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到此,一节课的时间转瞬即逝,进行课堂总结。这就是本节学习的八种细胞器,我们要能够认识这八种细胞器的形态、分布及功能。

五、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的设计简洁,层次清晰。教材上基础内容、学生一看就会的知识点通过基础知识填空进行课前预习并通过前测题进行检测,课堂上解决需要应用、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而核心问题的解决依靠学生活动进行解决,如:小组讨论表格的填写、问题串等形式。核心问题解决与否用两道例题进行检测。

此外,笔者上课时进行提问,若书上有的知识点学生仍没回答出来,则让学生翻书再进行回答,不会直接给出学生答案,如完成活动1细胞器表格的填写后,展示细胞器的图片,学生仍回答不出细胞器的名称,笔者让学生翻书查看后再进行回答。这样通过引导能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掌握知识点。

整个课堂表现为教师轻松,而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积极进行思考、讨论等活动解决问题。较好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大多数时间是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而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并请其他学生点评的作用。而这样的课堂才能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和合作交流等能力。笔者认为要达到这样的理念有以下措施:

(1)基础知识课前预习。教材上简单的知识点,学生通过阅读就能理解的内容通过基础知识填空在课前预习完成,而预习可以通过前测题进行检测,这样可不必再课堂上用宝贵的40分钟时间再重复简单易懂的知识点。

(2)选择有价值的活动及例题。课中核心问题设计的活动及例题要有讨论、思考价值,即活动及例题并不是基础知识填空,而是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概括。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既要能够解决该探究中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又要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解决的兴趣,本节内容表格的填写及两道例题都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3)通过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课中核心问题是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概括或涉及到前几章的内容,如:表格中动植物共有的细胞器需要通过教材P46图3-7总结得出,原核细胞唯一的细胞器的填写需要第一章的知识点。高一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足或对之前的知识点有所遗忘,就会存在困难。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再仔细阅读教材图3-7,或翻书到第一章让学生寻找答案,获得结论。学生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给出学生解决的途径,而不是直接给出学生答案,既能让学生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又能获得自己掌握知识的成就感。

篇2:“细胞器”一课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观察物体》 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到91页的内容, 主要教学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 并能判断出看到的形状。 听过几次公开课, 教师都是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 每组一个小动物, 观察时学生在自己位置看, 再到小组中其余三个位置去看, 然后回到座位, 最后师生交流看到的小动物的样子。 乍一看, 学生是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呀! 但细细一想, 学生在一个位置观察的时间是很短的, 快的学生甚至几秒钟就到下一位置了, 走马观花就完成了观察任务! 老师问学生看到了吗? 学生就说看到了。 老师问看到的一样吗? 学生就说不一样。 教师的初衷很好, 可学生真的在观察吗?他们真正看到了小动物的样子吗? 我觉得没有, 就凭学生的“惊鸿几瞥”是不能仔细、全面地看到小动物的样子和特征的。

思考:如何让学生“真”观察?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 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 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能正确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 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如何让学生“真”观察, 我是这样思考的:

1.提供丰富的观察活动素材

我想给全班学生提供两种不同的小动物, 一部分学生观察小狗, 另一部分学生观察小熊, 而不是全班一样的观察素材。我觉得这样观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观察结果, 便于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 从而发现其中隐藏的一些规律。我还给每组准备四张位置卡片, 让学生先确定自己在小动物的前面、后面、左面还是右面。每组还有四张从四个不同位置拍到的小动物照片, 为什么要准备照片? 我觉得学生从自己坐的位置看到的样子表述不太方便, 仅仅观察一下印象又不深, 让学生观察后找到相应的照片, 可以帮助学生从立体的实物抽象到平面的图形, 学生印象深刻, 而观察活动又不流于形式。

2.设计核心问题引领观察活动

观察物体这节课很难, 因为其中的干扰因素太多。小动物自身有前后左右等方向, 学生自己也有不同的位置和方向, 一旦观察者或是观察对象的位置发生变化, 相应的位置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而且学生表述观察的结果非常困难。这节课的教材设计了很多问题, 如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前面拍的, 哪一张在后面拍的? 哪一张在学校外面拍的? 这张照片是谁拍的? ……这样教学, 课堂中会有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 这是我们理想的课堂吗? 思考良久, 我找到了整节课观察的核心都是观察者在观察对象的哪面可以看到哪面的照片, 据此设计了一个核心问题:“我在物体的 () 面可以看到 () 面的照片。 ”我想让整节课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和交流, 排除干扰因素, 把握观察的本质。

课堂实践

活动一:从前面和后面观察

1.师:在第二实验小学活跃着一支小记者队伍, 瞧他们取景、拍照、制作电视节目真是有模有样! 小记者给教室拍了两张照片, 仔细看, 小记者站在教室的 () 面可以拍到 () 面。

生: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汇报、补充完善发言。

师:同样是拍教室, 为什么拍到的照片不同?

生:因为小记者所处位置不同。有的在教室后面拍, 有的在前面拍, 所以拍到的两张照片不同呀!

2.师:学校的校门口也拍了两张照片, 是小记者在学校的 () 面拍的。

生:汇报并且补充。

3.师:刚才我们看到在学校外面和里面拍的照片, 在教室的前面可以拍到后面的照片, 在教室的后面可以拍到前面的照片, 那讲台上这只小熊, 你们在小熊后面可以拍到前面吗?

生:不能。

师:那要站在小熊的哪面可以拍到前面呢?

生:要在小熊前面才能拍到它前面呀!

活动二:从前、后、左、右观察

1.师:四人小组面向小动物坐好 (有些小组观察小熊, 其余小组观察小狗) , 你在小动物的哪面观察?让学生摆卡片确定观察位置。

生操作, 在小动物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摆上相应的位置卡片。

生说一说:我在小动物的 () 面观察。

师:请仔细看一看面前小动物的样子, 闭上眼睛想一想, 然后找一找看到的那张照片, 最后把小动物的样子和照片对照。

生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学生走到下一位置观察。

师:这次看到的小动物和刚才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仔细看一看, 闭上眼睛想一想, 重新找一找看到的照片。

生继续走到其余两个座位观察, 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看到的照片。

师:从4个不同位置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小动物的样子是不一样的。

2.师依次出示小熊的4张照片和小狗的4张照片。

师:观察在小狗左面拍的和在小熊左面拍的这两张照片, 有什么相同?

生1:都是只拍到它们的一半!

生2:小狗和小熊的鼻子都朝左面。

生3:它们的脸都是朝左的!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在小动物左面拍的照片脸就朝左!再看看在小动物右面拍到的照片, 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 (急切) :我发现了, 在小动物右面拍到的照片脸就是朝右的!

师:再看小狗的4张照片, 在哪两面拍到的照片是相反的?

生:在小狗前面拍的和在它后面拍的照片是相反的, 在小狗左面拍的和右面拍的也是相反的!

师: 这是小记者给自己拍的4张照片, 任选一张说一说在小记者的 () 面拍的。

生汇报, 重点区分在小记者左面和右面拍的两张照片。

3. 师: 你们换位置观察, 小动物也想换位置了 (第一次观察小动物脸朝黑板, 第二次观察小动物脸朝门的方向) , 学生按要求给小动物换位置再次观察。

师:现在你能重新找到看到的是哪张照片呢?

学生摆好照片。

师:从你的位置猜一猜, 小组里其他三名同学看到的是哪张照片呢?

学生猜一猜, 小组同学举照片验证。

活动三:想象观察

1. 师: 书上第90 页的四位小朋友也在观察小猴, 他们分别在小猴的 () 面拍到 () 面的照片呢?

生独立看书观察, 连一连, 重点汇报小明看到的是哪张照片, 进行辩论说理由, 最后明确小明在小猴的右面拍到的是右面的照片。

师:你在连一连时有什么好办法?

生1:我先连容易观察的小朋友, 如先连小梅。

生2:我先连小梅, 再连小明, 他们是面对面的位置看到的照片是相反的。

生3:我把身体像小猴一样坐, 就能想到小梅在小猴左边, 小明在右边, 那小梅看到的就是脸朝左的, 小明看到的就是脸朝右的。

师生情不自禁鼓掌。

课后再思考

1.突出课堂本质———抓核心问题

我设计的核心问题是“我在物体的 () 面可以拍到 () 面的照片。”我觉得这就是在本节课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 能引发学生思考交流和重点要理解的。整节课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 学生的思维指向准确、思考到位、思维活跃, 课堂摒除了诸多干扰因素, 学生静下心来思考这一个问题, 会有更多的体会和发现;师生的交流更顺畅, 以前上课学生忙着回答老师的各个问题, 而这节课只要关注一个问题, 并且针对二年级学生采用填空的形式来回答, 学生们在课堂上底气十足, 交流顺畅, 生生之间经常碰撞出智慧的“小火花”;整节课的目标达成度很高, 能正确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 细化观察环节 ———经历 “ 真”观察

第一次实物观察是改变学生的位置从4个不同位置观察小动物, 我细化成三个环节:看一看小动物的样子, 闭上眼睛想一想, 找一找照片, 特别是找到相应照片的环节实际上是学生观察结果的显现, 不认真观察的学生就会找不到或找错照片, 这样安排让学生的观察不走过场, 是“真观察”。结合观察的结果, 先比较在两种小动物左面拍的照片发现脸都是朝左, 再比较两张在小动物右面拍的照片发现脸都是朝右, 再比较4张照片的不同。两次比较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区分在左面、右面拍的照片。第二次实物观察改变小动物位置, 学生在固定位置观察, 重新找到看到的照片, 并猜一猜其他3名同学看的照片, 这样设计提高了观察要求, 重视了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我的感受是“真观察”有“真发现”“真收获”!

3.经历抽象过程 ———想象观察

篇3:“细胞器”一课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 合作学习 细胞有丝分裂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把“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并进一步强调:“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据此,笔者在《细胞的增殖》一课教学中,尝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细胞的增殖》一节是高中生物的重难点内容之一,其核心概念是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其中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姐妹染色单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是这一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最后一章的第一节,既与前面学习的知识有密切联系,又为必修2《遗传与进化》打基础。所以,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突出重难点内容进行学习,同时为《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作理论准备。

2.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细胞的组成、结构、物质进出、能量供应等知识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为学习《细胞的增殖》奠定了基础。学生经过多年的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对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模式已初步适应。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策略的适应为完成本课教学内容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教学模式设计

本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前笔者和生物兴趣小组成员一起运用剪纸技术,制作细胞和染色体等模型,并分发给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各组先利用模型完成导学案。课上利用剪纸模型、细胞分裂视频,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再通过交流,总结出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各期遗传物质的动态变化、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有丝分裂中遗传物质的数量变化。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

每个合作学习小组有一套剪纸模型,共8张,包括细胞间期(编号1-4)、细胞分裂前期(编号5)、中期(编号6)、后期(编号7)、末期(编号8)。教师边介绍细胞分裂各期的特点,边引导学生以1条染色体(质)为例逐步摆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剪纸模型,并将活动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及时反馈在黑板上,师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

(1)细胞间期的特点:对照剪纸模型1-4归纳出该期特点:完成DNA复制和与细胞分裂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生长。细胞分裂间期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细胞内部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这为细胞分裂准备了物质条件。

【问题探究】染色体(质)加倍吗?笔者打了个比方:一个赤身的人代表一条DNA,衣服代表蛋白质,一个人穿着衣服就是一条染色体(质)。间期DNA复制后就变成两个赤身的连体人,DNA数目加倍了。因连体人连接在同一着丝点上,故不能独立运动,这代表间期虽然DNA已复制,但染色体(质)不加倍。

(2)细胞分裂前期的特点:对照剪纸模型5归纳出该期特点:两个消失与两个出现,即: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教材上没有该剪纸模型内容,笔者补充的目的是想让学生体会“两个消失,两个出现”动态的过程: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消失;纺锤体开始形成。细胞内的染色体位于纺锤体的中央。

【问题探究】为什么分裂间期看不到染色体,而前期就能看到?分裂间期DNA进行了复制,所以在间期姐妹染色单体就已存在,只不过由于间期呈染色质丝状态,所以看不见染色体的形态。到了前期,由于DNA 螺旋缠绕在一起,逐渐缩短变粗,形态越来越清楚。这时的一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具有共同着丝点的“姐妹染色单体”。

(3)细胞分裂中期的特点:对照剪纸模型6归纳出该期特点:纺锤体清晰可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所以细胞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好时期。

【问题探究】什么是细胞的赤道板?剪纸模型中只有1条染色体,那么教材上是几条?(6条)。在细胞分裂中期这6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同一个平面上,为研究方便科学家把这个假设的平面称为赤道板。因为该平面在细胞上的位置相当于赤道在地球上的位置,故取名之。

(4)细胞分裂的后期的特点:对照剪纸模型7归纳出该期特点: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裂成两条子染色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了一倍。在同一个细胞内具有两套相同的染色体,两套染色体分别在纺锤丝的牵引之下向细胞的两端移动,达到细胞的两极。

【问题探究】染色体数目为什么加倍了?笔者和学生一起又回到前面的连体人比喻。连体人通过手术分开了,能独立运动了。

(5)细胞分裂的末期的特点:对照剪纸模型8归纳出该期特点:两个出现与两个消失。出现核膜、核仁,消失纺锤体、染色体。情况刚好与前期相反。

【问题探究】联系高尔基体的作用,想一想一个植物细胞是如何分为二个细胞的?在末期的前半段时间里,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结构——细胞板,与赤道板不同的是细胞板是一个实际存在的结构,其作用是把原来的一个细胞分隔成两个子细胞。细胞分裂完成后,细胞板就变成了两个子细胞间的细胞壁。

再让小组成员分别摆出含2条、4条或6条染色体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模型,一边摆模型一边尝试记住各期的特点(见表1),试用小口诀帮助记忆。这样就把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具体的模型,学生有了直观的感触,就能自主愉快地建构所学的知识。

表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特点

2.小组合作探究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以4条染色质(体)为例,每个合作学习小组摆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剪纸模型。

【问题探究】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何异同?师生共同总结出表2内容。

表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3.小组合作探究遗传物质的动态变化过程

(1)观看细胞分裂的视频,结合剪纸模型,完成表3,理解细胞分裂各期中染色数目、DNA含量和姐妹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表3:细胞分裂各期遗传物质的动态变化

【问题探究】你得出什么规律?染色体的数目与着丝点数相同;DNA的数目与剪纸模型中摆放的线相同;姐妹染色单体与呈交叉状态的线数相同,不交叉就是0条。

(2)结合表3分别画出染色体、DNA、姐妹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见图1-3)。

【问题探究】还能画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变化曲线吗?

总之,本课的学习过程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利用剪纸模型,结合视频资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意义建构了细胞有丝分裂的概念,深入理解了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和遗传物质的动态变化过程,系统比较了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达成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4:“细胞器”一课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 屏幕呈现细胞结构动画, 凸现细胞核部分的结构。

2. 提出问题:细胞核的结构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每一部分结构担负什么功能?

教学思想: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引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引导点题, 同时暗示学生, 引起他们对细胞核结构的注意。2.介绍关于核的基本情况—分布、位置、形状、数目等。在数目方面进一步追问核数目的特殊情况:无核和多核。在此基础上, 从学生的认知实际、求知心理出发提出问题:细胞核的结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二、分析归纳, 提出假设

1. 呈现细胞核的结构的组成部分以及每一部分的功能。

2. 提出假设:细胞核功能是遗传信息库, 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教学思想:1.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内容以及结合已有知识, 并通过与同伴的讨论交流, 归纳出细胞核结构的组成部分以及每一部分的功能。2.采用多媒体课件分步呈现细胞核的结构知识。3.通过分析细胞核的结构, 尤其是染色质上DNA功能的分析, 来分析细胞核的功能, 从而提出假设:细胞核功能是遗传信息库, 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三、资料分析, 归纳结论

资料1.黑白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动画

问题:这个实验说明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

资料2.蝾螈受精卵的横缢实验的动画

问题: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什么关系?

资料3.变形虫的切割实验动画

问题:以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资料4.伞藻的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动画

问题:这个实验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与细胞核有关还是与细胞质有关?

得出结论:资料1.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资料2.细胞核控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资料3.细胞的分裂与细胞核有关。

资料4.细胞核与细胞的遗传有关。

最终得出结论:细胞核功能是遗传信息库, 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教学思想:1.采用多媒体课件分步呈现知识内容。2.通过设疑、引导, 经过学生的分组讨论、交流、总结和归纳最终得出结论:细胞核功能是遗传信息库, 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四、问题探讨, 知识延伸

1. 细胞核在细胞中起着什么作用?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把细胞核比喻成什么既形象又贴切?2.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还能存活吗?3.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还能合成蛋白质吗?4.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还能生长和分裂吗?

教学思想:1.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 得到答案, 加深认识。2.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理论联系生活, 把细胞核看成部队中司令部、人的大脑等, 最终延伸了结论, 有人把细胞核比喻为细胞的“大脑”, 细胞的“控制中心”。

五、当堂训练, 巩固双基

多媒体展示练习题: (略)

六、小结归纳, 拓展深化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你又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

教学思想:通过自由讨论、交流、发言, 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小结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强化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七、布置作业, 提高升华

将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部分。

必做题:教材第56页习题一和习题二和教辅第34页1、2、3、4。

选做题:教辅连接高考题

教学思想:1.必做题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标理念, 注重知识反馈。2.选做题的布置, 既注重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 同时也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去探求, 提高了知识的层次性, 让不同的人在生物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篇5:“细胞器”一课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2014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1]。《意见》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一词。一时间, “核心素养”在教育领域掀起了新一轮波澜。在核心素养引领下, 广大一线教师正在积极探索任教学科中“核心素养”元素, 尝试“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概念教学, 无疑是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无论是“社会参与”层面、“文化修养”层面, 还是“自主发展”层面, 都离不开概念教学。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

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 是构成生命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单位, 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生学习知识就是掌握概念和由概念组成的知识系统。因此, 对概念的掌握和运用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如何有效地进行概念教学, 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预期目标, 笔者做了一些实践性探索, 以期抛砖引玉。

一、问题——建构基础性概念

“概念是知识的组成部分, 知识是思维的产物, 而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也是思维的动力[2]。”因此进行概念教学时, 笔者常常会创设直观、形象、具体、感性的问题情境, 旨在用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实施中, 笔者把概念的探究过程设置成有层次性的一系列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维探索, 通过小组讨论来理解和掌握概念。先让小组成员自主探究, 独立思考,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再由小组选派成员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展示, 其他学生质疑、补充;最后, 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出评价判断, 归纳总结。这样, 学生在自主探索、交流、展示的过程中, 体验到概念生成的过程, 自主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1. 视频建构

在学习生态系统时, 笔者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一段视频, 展示画面:一片森林中, 有许多郁郁葱葱的植物, 小鸟在林中叽叽喳喳, 蜘蛛正在织网, 阳光斜洒在林间, 小溪哗哗作响, 溪边还有小伞状的蘑菇。提出“问题串”:

(1) 当你走进一片森林的时候, 你会看见哪些生物呢?

(2) 这些生物能够很好地生存, 需要哪些条件呢?

(3) 如果部分植物遭到破坏, 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活吗?会影响这片森林的环境吗? (举例说明)

(4) 一片森林就能当作一个生态系统, 你能试着概括什么是生态系统吗?

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讨论、展示、质疑以及教师的引导归纳, 学生自主地建构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叫作生态系统。

2. 实验建构

在学习“反射”这个概念时, 笔者设计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学生观察缩手反射

点燃一支蜡烛, 请三位同学分别用手指去接触蜡烛的火焰, 观察实验者手的反应。

实验二:两人一组做膝跳反射

一位同学坐在椅子上, 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另一位同学用手掌内侧边缘, 迅速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 观察这条腿有什么反应?

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思考问题: (1) 这些反应都是在哪一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2) 它们是自然发生的吗? (3) 在同一个实验中, 被实验者的反应一样吗?在此基础上自主建构概念:“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像这样, 在实验的基础上形成概念, 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便于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二、比较——区分易混淆概念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3]比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 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在初中生物学教材中, 有不少概念在文字表述、内涵或变化过程中有相似性、模糊性, 在学习的时候如果不加以区分, 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例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动脉和静脉、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传染源和病原体、抗原和抗体等。在学习这些概念时如果运用比较, 就可以使概念更清晰, 更容易理解。

1. 列表比较

什么叫光合作用?什么叫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 利用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如淀粉) , 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细胞利用氧, 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在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复习教学时, 学生对于教科书上的相关表述认识较笼统、模糊。通过列表比较, 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一目了然, 同时也加深了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实质和意义的理解。 (见下表)

2. 图像比较

什么是动脉?什么是静脉?教科书中这样表述:“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抽象的语言叙述改用下列简图 (见下图) 加以比较, 就一目了然了。

三、实践——纠正错误概念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是高效课堂的出发点和精髓。初步观察发现, 一些学生在学习某些生物学新概念之前, 实际上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朦胧认识。可是进一步观察发现, 一部分学生有些认识是正确的, 有些认识却是片面的, 甚至是错误的。错误的认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 将会影响后期系统性概念的认识和建构。特别是一些错误的认识一般在某些学生的脑海中“根深蒂固”, 仅靠教师言语方面抽象的讲解, 难以纠正。

实践出真知。如果让学生自己设计相关实验进行探究, 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 通过实验、观察、思考、交流、归纳, 从而再度归纳建构出结论, 效果就不一样。例如, 关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很多学生形成了“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的错误认识。对于同学们的说法, 笔者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而是把问题还给了学生, 让他们“当一回小科学家”, 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设计探究方案, 学会控制变量, 设计对照实验, 然后亲自实验, 观察, 最终得出了与自己之前“相反”的结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

通过这样的探究实践, 纠正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错误概念, 一方面, 加深了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这样建构的科学概念, 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另一方面, 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养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也正是“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的一个层面。

结语

概念是初中生物学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生物作为一门起始学科, 培养核心素养之“学科素养”, “概念教学”尤其值得执教者重视。

当下, 为适应培养核心素养教学需要, 生物学科教师有必要考虑由“教学”上升到“教育”, 有必要以当下的学科“三维目标”为起点, 重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之重任, 真正让“核心素养”的“种子”能在我们的课堂落地生根, 并让每一个孩子从我们的课堂走出之时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李国胜.生物学概念教学六法[J].生物学教学, 1998 (8) .

[2]卓怀国.谈比较思维能力在高三历史复中的地位和实践[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1 (5) .

篇6:“细胞器”一课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1.基于语言发展规律的高度。 小学语文教学中一贯注重语言的工具性, 课程标准又突出了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从语言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规律出发, “小积累大阅读”语文学科教学研究, 可以自然彰显语文教学的内涵, 拓宽语文教学的外延, 在课堂内外深化教学改革, 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2.基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纬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有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 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在这一任务圆满完成的过程当中,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提出的“大阅读”, 由课堂阅读教学, 扩展到学生的“全阅读”状态, 全方位、全时段、全程阅读。

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征求意见稿) 》中, 明确了学生应该具备的九大核心素养, 我们语文学科应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核心知识、关键能力、思维品质。我们寓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于我们的“小积累大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中。“小积累大阅读”概念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积极意义何在呢?我们以为, 可以在自然积累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核心能力, 有机渗透思想情感教育即国家认同。

二、研究的定位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我校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 我校确立了“小积累大阅读”学科研究项目, 低年段实施“词趣教学”特色实践, 中高年段开展“生趣课堂”“创艺作文”等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实践, 从大处着眼, 小处入手, 把“小积累大阅读”融进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生活, 从而自然带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学业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制定发展目标。

1.语文学科项目定位:学习并强化语言积累, 提高母语运用能力;渗透人文思想关怀, 提升民族文化素养。

2.语文研究的基本思想:真实的语文、个性的语文、开放的语文、生趣的语文。 (1) 真实的语文。去伪存真, 回归文本、关注问题, 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 (2) 个性的语文。要根据学生兴趣特长、个性心理特点和已有的语文基础等, 因势利导地开展差别化的语文教育, 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3) 开放的语文。语文即习惯。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不仅要在语文课堂中培养, 更要在生活中积累。 (4) 生趣的语文。语文教学应以生为本, 以趣为先, 让学生快乐学语文、快乐用语文, 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3.学生培养目标:丰富的语文知识和厚实的语言积累, 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优秀的思维品质, 丰富的思想情感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自主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方法, 过硬的语文素质, 独立健全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做到“三个一”:培育一个词库:让学生成为一本流动的词典;培养一种习惯:大阅读自觉;培植一身素养:优雅智慧的世界公民。

4.教师发展目标:功底扎实, 学识渊博;团结协作, 教有特色。教师“两个一”成长:成长为一支团队, 成长为一本课程。

5.学校发展目标:开发形成一套较完备的语文课程教学创新模式。

三、研究实施途径与措施

1.课堂教学。 (1) 词趣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词语积累, 用词语组织课堂教学。词语组织常规, 每个阶段结束, 用能体现课堂常规的成语组织课堂, 如: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精神抖擞、目光炯炯……教师说一半, 学生说一半, 在这一问一答之间, 既调节了学生的课堂常规, 又潜移默化地积累了词语。课堂教学中, 我们围绕教学重点进行扩词、换词、仿词、一词开花等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变式迁移中理解、积累进而灵活运用。

(2) 生趣教学。词语激趣课堂, 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持续时间短, 教学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调动学生的兴趣, 维持有意注意。在课堂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词语游戏、词语休息操。词语促进评价, 我们运用词语进行课堂评价, 着力促成评价的到位、精准, 与此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确保评价的有效和高效。

(3) 创艺作文。中高年段作文教学着力探究“创艺习作教学”, 并在教学中深入实践, 初步架构习作教学新模式, 促进学生的习作兴趣及能力提升。写作当作设计自己最喜欢的一件艺术品, 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在我们“创艺作文”的舞台上, 学生就是设计师、机械师、厨师、建筑师、画家等, 学生想成为怎样的设计师, 就把自己设计的想法运用到作文里。这样写作文, 学生不仅能把握主题, 而且更有兴趣更快乐。

2.课外活动细化。 (1) 词语派送。根据单元教学所需以及词语积累序列目标, 每周进行词语派送, 教师进行好词推荐, 收集在学生的《词海拾贝之派送集》中, 并定时定期进行诵读积累。 (2) 词语采撷。根据每阶段的词语积累序列, 由学生进行课外搜集整理, 在阅读中积累, 在积累中促进阅读。 (3) 在阅读生活中积累。在自主阅读的同时, 让学生发现文字中的亮点, 将好词搜集在《书海悦读》册中, 并在阅读交流活动中分享互学, 在诵读活动中诵读积累。 (4) 课前三分钟快乐诵词。我们利用语文课宝贵的上课开始三分钟, 进行读诗诵词, 在韵味十足的诵读中, 让学生沉醉于文字, 痴迷于语文课堂, 日积月累, 学生的语文素养日益丰厚。 (5) 成语操。将成语理解积累与广播操、健美操、课间操等完美结合。欢快的节奏, 美美的诵读, 矫健的身姿, 成语动起来了。 (6) 经典诵读。利用晨颂午诵等时段, 为学生精选中国文化经典著作, 让学生反复诵读, 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同时, 积累大量语言材料, 为习作表达做好铺垫。

3.学习途径优化。 (1) 韵诵积累。分阶段诵读词语、古诗, 跟词语相关的儿歌等, 在诵读中积累, 在诵读中理解。 (2) 赛词会。对学生诵读的情况, 定期进行检测。检测以竞赛的方式进行, 层层选拔, 班级比赛的优胜者参加每月一期的校级赛词会。评出词语积累实践活动中的优胜者。 (3) 词语小报。“词语妙妙屋”词汇小报, 向学生分主题输送大量的词汇, 并作为学生词汇活动展示平台之一, 宣传每期词汇王。 (4) 词语游戏。开展“词语接龙”“我来说 (演) 你来猜”等活动。 (5) 演词会。定期举行演词会, 将积累的词语以生动的形式再现。通过班级演词会、学校演词活动这样的生动有趣形象的形式, 学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词语, 同时对这些词语的意义有了清晰地了解, 为学生的词语运用做好铺垫。 (6) 词语口袋书。让学生每天积累成语, 并用绘画的形式画出自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最后将其整理成一本《词语口袋书》, 方便平时翻阅。 (7) 阅读与鉴赏。开展“读书摘记”“个性阅读创意”活动;组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评比”活动;语文教师与学生同步阅读, 教师适时推荐美文, 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 建立起与他人、与社会、与人类、与自然的联系, 并在情感和思想方面得到培养和提升。在校本手册《书海悦读》中开辟《书海拾贝》《好词佳句》《创意空间》《好书推荐》等栏目,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倡导个性化阅读, 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注意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鉴赏方法的培养。

4.校本课程进化。教研组教师根据办学特色, 教育理念, 在课程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或整编, 教师带动学生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对现行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语文教师根据自身专业特长, 适应学生的差异性, 整合各类资源,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依托本学科特点, 立足于培养兴趣、发展潜能, 开发学科拓展类校本;还可以与社会思品密切结合, 开发多元化课程, 不断发展进化, 逐步科学实施。

5.评价体系内化。对每月在词汇积累中学生的成果进行验收评价, 评出“词汇小专家”, 并对这些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 颁发证书、奖章, 利用词汇报、宣传栏进行大力宣传, 借助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热情, 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竞争中提升词语积累的质与量。

上一篇:酒店参观心得体会下一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