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做好征人 、选人、育人、用人、留人战略

2024-05-15

企业如何做好征人 、选人、育人、用人、留人战略(精选4篇)

篇1:企业如何做好征人 、选人、育人、用人、留人战略

企业如何做好征人、选人、育人、用人、留人战略

企业实施科学发展、兴企战略,必须更好地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坚持人才战略,要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始终把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大计,努力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xx企业兴企战略2013年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单位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相对缺乏,人才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人才层次亟待进一步升级。在当前形势下,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显得尤为紧迫。因此,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的观念,进一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把握好征人、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这五个环节,实现人才总量与企业规模、人才素质与企业效益的同步提高,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应有的人才支撑。下面就征、育、造、用、留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探讨。

招聘人才:一般而言,人员的招募,人力资源只是做初选的工作,而复选是非人力资源主管的事情。面谈、专业测试都是直线经理人的工作之一;作决定任用,也有非人力资源主管根据自己的核决权限来决定,所以非人力资源主管要有面谈的技巧,要有任用决策的技巧和能力。聘用到一个完全合适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公司可能会因为用人不当而带来巨大损失。如何用人,聘人实际也是一门学问。一定不能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不要以为我们施舍给应一个工作机会,实际上是应征者给了公司一个机会,一个了解与合作的机会,我们要庆幸可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伙伴。征才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职能,一是作为输入血的源头,招聘力度大,可以持续不断的供给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二是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和效能的关口,企业成功的最先决条件是要找对人,企业一旦找对了人,培训可以少投入,少花时间,甚至他可以作为母体来培训影响其他人,考核方面会减少博弈成本,是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薪酬方面会有高性价比的收效,员工关系和企业文化也会有较大的改善。找到有才能的人,可以减少企业实习期、培训期,早日进入角色。使企业早日收到效益,可以使企业快速扩张和复制,从容切入从未涉足的行业。三是可以成为企业内外人力资源的渗析调节器。比如企业人力资源素质低下,人才密度低,就要引进人才,使内外平衡;如果人员庸庸碌碌,就要引进鲇鱼,如果企业人才缺乏竞争,一支独大,就要引进制衡着。

培育人才:培育的功能是造血,提升人员的能力、知识、态度,使其成为人力资源;二是造机器,教授新的流程及其知识、技能,造就技能、管理的机器;三是造人,及改造人,这是从个体而言,个人的提升、职业发展需要教育培训来配合,个体的改造也使其获得成就感。培育人才不仅是一个福利待遇,而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最必须的最重要的手段!松下幸之助说:“出产品之前先出人才。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总是不分时机的把对人才的培养和训练摆在重要的工作日程。培育人才是现代社会大背景下的’杀手锏’,谁拥有了它,谁就预示着成功,只有傻瓜或自愿把自己的企业推向悬崖的人,才会对培育人才置若罔闻。”人才的使用过程,是一个人才的输出过程。任何一个系统,如果只有输出而没有输入,那么这个系统就会无法维持长久,就会失去应有的功能,要是人才保持并增长其才能,则必须重视人才的输入,重视培养,更重要的是采用多种形式,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培养和锻炼,不断提高其适应飞跃发展的新形势的能力。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琢,不成才。对于初级人才的培育:主要是“心态、知识、技能”;对于中级人才的培育:主要是“理性、悟性、韧性”;对于高级人才的培育:主要是志向、胸怀、境界。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即是帅才,也要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待到经验和能力都已达到时,在给予更高的平台。

培育人才要扩宽渠道、改进方式。企业要坚持地把“以人为本”的观念融入到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工作中去,坚持把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职工的成长进步相融合,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职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相融合,把人才的征、育、选、用、留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落实和体现“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东大大舞台、尽责尽人才”的人才理念,有效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要继续做好“人才”、专业技能资格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完善量化考核标准,积极搭建各类人才快速成长的平台,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作用,要优先推荐和安排各级各类人才参与重大专业工作或交流活动,承担各类管理创新技术改革及创新项目,要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注重现场实际培训,要深入推进师带徒及执业导师培训方式,丰富实践培训工作,提高职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拔人才,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从上往下看,会把人看矮了;从下往上看,会把人看高了;从近往远看,会把人看小了;从门往外看,会把人看扁了。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现“偏视”在所难免,问题不再与一时的偏,就怕方位的不全。我们只有从“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不同处认识人,尔后综合求出“平均值”,才能把人看准看透。

因此,可借鉴古人“八观六验”、“六戚四隐”的识人方法,站在高、低、上、下、左、右等不同角度来识人,然后进行综合分析,既看到其长处,又看到其短处;既看到长中之短,又看到短中之长,才能客观、全面、准确的识别人才。

选拔人才要选贤任能、不拘一格。把品质、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选贤任能、不拘一格,选拔和造就一支勇于创新、勤于创业、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其次要加快人力资源管理向人力资本经营方向的转变,持续加大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使人才工作在体制和机制建设上有新进展,在人才效能发挥上有新突破,在服务企业科学发展上有新作为。同时,要继续推进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选人用人方式,不断拓宽人才选拔渠道,通过技能大赛、专业比赛、岗位测试等练兵活动,发现和选拔人才,促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使用人才:用人之道,则人才济济,人尽其才;用人无谋,则尽无可用之人,或是无人可用用.人不能学医生,看谁都有病;要学本匝,块块材料都有用,只要把它放对了地方。正所谓“世间没有废品”。因此,将人才放在最合适,最能发挥才能与特长的地方(职位/岗位),这是用人最基本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将适合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古代有一经典的比喻: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长取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把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他就是一条龙;把人才放到不适合的岗位上,他就是一条虫。

把一个能力不足的人安排在一个他不能胜任的职位上,那是强人所难。给员工一些挑战和压力是正确的,但是绝对不能拔苗助长。拔苗助长不是对员工的爱护,而是对员工的摧残、扬长而避短,发挥人才长处。

用人也要疑,疑人也可用:怀疑的人就不要用,用的人就别怀疑。这未免有点过于绝对化。权利会滋生腐败,绝对权利产生绝对腐败。所以,对于领导者来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只是初级阶段。如果只是用而不疑,那企业迟早必乱;如果只疑而不用,那企业的人才必定越来越少,正确的态度是:“用人也要疑,疑人也可用”,用人也要疑:这个“疑”主要是指约束和监督机制,人才也不能为所欲为,必须在制度范围内行事。企业管理中,既要有授权激励机制,又要有监督制约的机制,这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两个轮子”。疑人也可用,这是在其人格、能力不确定的情况下,本着保护人才、爱护人才的目的,观察他、大胆选拔和使用他,不至于造成埋没人才和浪费人才。这是不拘一格的大胆用人观,敢用疑人,会用疑人,更是技高一筹,智高一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人才用之不竭。世间最大的浪费,不是水浪费,也不是能源浪费,而是人才的浪费。

蒙牛老总牛根生总结用人原则很值得借鉴:“德才兼备、优先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有才有德,破格重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使用人才:人才强企、人尽其才。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可以说得人才者得市场,得人才者的天下。如何得其心,使其主动积极的发挥作用,是每一个企业应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其他管理难题变统统解决了。因此,各企业要进一步盘活内部人力资源,努力培养、造就和使用 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层次结构分明、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结构配套的各类人才,进一步优化具有企业特色,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人才成长环境。同时,定期为“东大人才”、专业带头人、技能人才等,举办“技术讲坛”,在不同层次面开展技术专业带头人、技能人才等,举办“技术论坛”,在不同层面开展技术讲座、专题交流、难题攻关等活动,给人才的展观才华的机会。

留住人才:企业员工流动存在不合理性,甚至出现危险性。员工高比例流失,不仅带走了商业、管理机密,带走了顾客,使企业蒙受直接经济损失或间接经济损失,而且,增加了企业人力重置成本,影响了工作的连续性,也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如不加以控制,最终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因此,如果员工的流失率过大,应该仔细探求原因。

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优秀员工不顾挽留,翩然而去;潜力员工不顾期待,悄然远去;重点培养员工不顾重托,撤手而去,这无疑让我们的企业领导甚为遗憾,但是我们要正确的看待人才的流动。一流的人才也总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机会。每一个都是主观自己,客观他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力,员工对自己的事业的关心肯定排在对公司的关怀前面,这并不是不忠诚。

人才的合理流动,是企业发展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由于企业与人才相互之间始终面临着“适应”与“不适应”的问题,就必须产生人才的流动;如果企业将不适应的人才长期滞留到某一职位上而不是进行合理的流动(包括在内部提供二次竞争机会或将人员推向市场),不仅不能促进人才的成长,甚至还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阻碍。

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总结为:

1、薪水不高、福利不佳;

2、工作职责设计不合理、负担过重,使员工难以承受;

3、公司的发展前景不佳或内部管理混乱,因而对个人的未来也看不到希望;

4、培训机会少,升迁机会少或工作单位单调缺乏挑战而引起职业倦怠;

5、人与事不相适应,用非所学,用非所长,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计划难以实现;

6、领导专横跋扈、任人唯亲、拉帮结伙;

7、人际关系失调,与同事关系紧张,难以合作;

8、客观生活原因,如交通不便、单位与居住较远,水土不服等。

从三个方面去满足员工的需求,从而留住员工:

1、通过待遇挽身(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2、通过感情稳心(满足社交需求最终需求);

3、通过事业留人(满足自我实现需求)。

1、通过待遇挽身。薪酬福利是留住人的“金手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员工基本的要求就是薪金的多少。要员工给企业盈利就是要让员工挣钱,并且有丰厚的薪金和温暖的福利。员工有一桶水时,企业有的是一口井,薪酬福利要坚持对外具有竞争性,对内具有公平性的原则,充分发挥薪酬福利的保障性、竞争性和激励性的作用。

2、通过感情稳心。主要体现在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

3、通过事业留人。优秀的员工是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的,他需要在一个有前途的地方工作,对那些胸怀抱负,有着清晰职业生涯规划的员工来讲,要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岗位平台,满足他们奋发拼搏的愿望和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对那些没有明确事业目标的员工,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实现个人专长的机会,铺设职业发展的阶梯,使员工在了解自己所拥有技能、兴趣、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尽量使其专长与公司所需一致,使员工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时,要营造方便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快乐融洽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欲走而想留”才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员工深有感触地说:“在一家好的公司工作,就好比有一位贤惠的妻子”,因此而终生效力效劳。

4、留住人才要完善机制、优化环境。企业要坚持物质与精神鼓励相结合,以职业生涯、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建立健全动态的、多层次的职工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具有企业特色的薪酬分配体系和保险福利制度,积极探索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分配模式;二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使收入分配加大向核心员工、优秀人才及紧缺岗位人员的倾斜力度;三是以责任制考核和绩效考核办法为基础,融单项奖励等绩效考核于全年目标中,形成以业绩和能力为基础的分配激励机制;四是做好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工作,为人才效能的发挥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全方位释放人才的能量;五是开展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人才有序流动,拓宽人才发展舞台、开辟人才成长通道,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篇2:企业如何做好征人 、选人、育人、用人、留人战略

作为企业的管理或经营者,他们不一定要具有很深的专业知识,但要懂得领导谋略,特别是选人、用人、留人、育人方面的知识,识人、用人知识越精通越对事业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刘邦是个不爱看书、不会武艺的市井之人,但他精通识人、用人之术,最后夺取了天下。项羽出身于官宦之家,知书达礼,武艺高强,但他不会识人、用人,最后只好上演了一场“霸王别姬”。

历史教训值得我们的企业管理者深思!

看看我们的现在,有的企业曾几何时多么辉煌,可是昙花一现。原因何在?追寻那些成功企业的足迹,它们无一不是选人、用人的成功者,无一不是聚集了一大批卓越的管理者和优秀的团队;而失败的企业也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在选人、用人上都是失败者。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对人才可以说是求贤若渴。但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很少有人才战略的眼光,大都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才赶鸭子上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一家企业只有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明确人才战略,做好人力资源工作,企业才能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对企业“选人、用人、留人、育人”提出的部分观点,仅供参考!

一、如何选人

1)树立正确的选人观念

1、高学历≠高能力、高能力≠最合适

文凭不等于水平,职称不等于称职、学历也不等于能力;学历只能代表一个人过去学过什么,并不能说明他将来的发展前途!

马库斯•白金汉和柯特•科夫曼合着的《首先,打破一切常规》里提出了一个激进的观点:人是不会改变的,选人不是选学历,不是选经验,更不是选态度、爱好和意志,而是选“才干”。有合适的才干,知识、技能、经验可以学习,态度和爱好也不是问题,如果选错了才干,无论他过去有如何优异的记录,也将是噩耗的开始。吉姆•柯林斯在其新作《从优秀到卓越》走得更远,他说卓越的公司在开始时多半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或者说他们也不关心这个问题,他们关心的是找到一群“合适的人”,这群合适的人自然会把公司带到辉煌的未来。

他们说的事情简单而又深刻:人力不是公司的财富,合适的雇员才是。“合适的人”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选”出来的。也就是说要么你从一开始就对了,要么从一开始就错了。

2、用人唯贤,德才兼备

大家经常会想到一个词:“德才兼备”。那么为什么呢?小到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国家,用人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组织的兴衰和存亡。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从前有个蝎子想要过河,但它不会游泳。正在它发愁的时候旁边跳过来一只青蛙,于是它就对青蛙说:“青蛙,青蛙,你背我过河好吗?”青蛙回答道:“当然好,但我不能,因为你可能在我背你过河的时候蜇我。”“可我为什么要做呢?”蝎子反问道,“这对我没有任何好处,如果你死了我也会葬身鱼腹的。“青蛙虽然知道蝎子的狠毒,但想想它的话也有道理,于是背着蝎子游到了水中。这时突然蝎子弯起了尾巴蜇了青蛙一下。疼痛中的青蛙大声喊道:“你为什么蜇我,这对你也没有好处,如果我死了,你也会沉下去的。”蝎子边下沉边说:“可你千万别忘了我是蝎子,只要我还是蝎子,就一定会蜇你的,这是我的天性。”

这是一个很传统、很古老的智慧故事。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很有用处。也许有些人会说,人虽然本性难移,但我还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得到改善的,或者说选拔人才的关键是要看才干和个人能力。这两点当然不否认,但更认为在注重这两点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的是这个人的本性和人品。后期培训当然会改变一个人,比如行为习惯和行为动机,也许你可以举出很多个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但要改变一个人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通常是我们一些中小型企业负担不起来的。优秀的企业通常是将选拔合格的人才放在首位,而不是培养人才,尤其是考虑企业运营资本和战略经营时机的时候。

所以选拔人才在先,培养在后,而不是普遍培养,重点选拔。那样不但费时费力,还会造成部分人员因为失望而产生不必要的流动。

挑选人才的方法是: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原因何在?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持有才干作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发挥邪恶,又有足够的力量来逞凶施暴,就如恶虎生翼,它的危害难道不大吗!

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自古至今单位和国家的乱臣奸佞,家族的败家浪子,因为才有余而德不足,而导致国家覆亡的太多了!所以管理企业、治家、治国者如果能审查德和才两种不同的标准,知道选择的先后,就不用担心失去人才了!

2)使用科学的招聘流程体系 步骤一: 分析工作

首先要撰写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并确定该职位的关键指标(KPI)。这里要规定胜任工作所必须的个人品质和技能。明确岗位所需任职资格。步骤二: 选择选聘方案

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测量不同应聘岗位的人员资格,例如进取性、外向性和数字能力等,需要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每种不同的选聘方法对不同的指标敏感程度不同,有效性也不同,我们常常会组合多个工具测量不同的指标,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选聘方案。步骤三: 实施选聘方案

主持选聘的人员和场地很重要。一般来说,所有候选人应该在同样环境下、被同一组选聘官测试。而且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测试人员可以显著的提高选聘的有效性,这是因为培训鼓励面试人员遵循最优化程序,从而使偏见和误差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小。步骤四: 把选聘结果与工作中的绩效联系起来

精心选聘的目的是希望能找到高绩效的员工。所以当员工进入公司或调任另一新岗位后,应持续追踪他的绩效水平,并检验选聘结果和实际绩效之间的关系。步骤五: 验证及改进选聘方案

根据步骤四,应该定期根据绩效监测的记录验证和修改选聘方案,并作出调整,使得公司的选聘有效性持续提高。

二、如何用人

1)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如何用人,充分发挥人的长处,避开人的短处,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那是有很大技巧的。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云梦地方的竹子,天下都称为刚劲,然而如果不矫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物。棠溪地方出产的铜材,天下都称为精利,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不锻打出锋,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

所以,管理者要真正的了解员工的优点与缺点,发挥、发扬他的优点,将他的缺点规避或转移为与其他人配合的优点。把人放到适合的岗位上,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比如说:“文人”要他舞大刀,这就是放错了地方。2)要有正确的人才观。

如今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经营企业不仅要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特别多的企业家,特别是部分民营企业家还没有意识或认识不够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认为中国最多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你走了,不知后面有多少人想来呢!殊不知一个适合的人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人是多的是,可拿过来就能全能发挥,不耽误工作,真正能够接受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的也就是适合的人又有多少呢?所以企业管理者们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念。使用人性化管理的模式为主,刚性管理为辅,放低您的高度,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我们每一位员工,他们也会同样的来对待你。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士为知已者死,人为知已者用”。3)要有科学的激励机制。

现在有很多企业把激励理解得过分狭窄,并把激励和奖励视为等同,造成了很大的偏差。激励离不开奖励,也可以把奖励称为激励的一种推动机制。也就是说它应该是员工通过努力后想要得到的,这是一种向上的推力,它同时也是员工努力工作的基本前提。再者,激励管理也离不开牵引机制,它是一种向上的拉力,主要有价值牵引机制。4)要有合理的约束机制。

激励管理也需要压力,或者说需要约束机制。因为任何奖终究会有失效的一天,而且现阶段人们的需求日益丰富多变,管理者很难持续找到适合大众的奖励方案。简单地说,前面有胡萝卜的同时,后面好再放只老虎,这样才能跑得更快。也就是说,要约束员工发展、进步的方向以及速度。在一些重要岗位,有意识地做好人才储备,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多岗”和“一岗多人”,一旦有人离开某个岗位,立即能有合适的人员自动补上,不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影响。企业要根据岗位变动的情况,提出岗位需求说明。同时,替代岗位人员的培养还有助于员工内部形成竞争意识,因为有一定数量的后备人才储备,个别人就不会因为岗位的重要性而产生自我膨胀的心理。

三、如何留人 1)事业留人

职业生涯计划是人员进入企业之后,根据具体个人的条件和知识背景情况,由员工和管理者一起探讨的。让员工在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与企业一起成长、一起发展,既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又可让人员为自己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不愿离开企业。好的职业规划对他们有着重要作用。2)感情留人

现代的企业对人的管理是核心,尤其是对业务人员的管理,因为业务人员流动性大,他们长期在外,企业不能对他们像放出去的小鸟,不管不问;要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加强交流,要了解业务人员在外的困难和苦衷,比如他们在外的衣食住行,口袋里有没有钱等,尽可能做好他们的后勤工作。往往在员工的生日或节日之时,打一个问候电话,就能体现企业管理者对下属的重视和尊重,用充满温情的方法,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用真情留住业务人员。

3)职务留人

国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使业绩突出的人员总是不断产生升职的念头,业务人员想升主管,主管想当经理,所以,对业绩突出的人员“封爵”,给他们荣誉和表扬。如,企业设立销售精英、金牌销售、销售大王等称号,鼓励大家学习,优秀的经理给他们加个总字,也未尝不可。4)待遇留人 金钱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工作动力,也是所有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硬件”。越有能力和经验的人员,他们获得报酬也应当越高。薪金是人才的价值,是人才发挥能力的物质动力。尽管薪金不是决定人才留与否的惟一因素,但是大部分人都认为工资越高越吸引人。一套有效的薪资系统可以不断激励人才工作积极性,创造好的业绩。比如,薪资用80:20理论,奖励20%优秀人员,60%中间的让他们有着压力,而剩下的20%差的人员应给予辞退,建立一个有奖有惩的薪资系统。留住优秀的人员,使企业的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让优秀的人才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如何育人

1)营造优良的企业品质和文化

有这样一句话:“性格决定人生,态度决定成败”。人有自己独立的性格和品质,一个企业或组织同样具有独立的性格和品质。要向正直、诚信、和谐、友善的方向发展,由大环境来感染和带动个体的发展,只要企业品质、文化方向正确,那么,所有的员工都会跟随。他们的个人素质就是得到提高。2)鼓励员工犯错误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都会有做错事的情况,那么做为企业领导该如何看待和处理员工犯错误呢?有人可能会说:“批评!”。那么批评的目的是什么?大家都会说:“让犯错者受到教育”。没有错,可是批评真的能让员工受到教育吗?不恰当的批评会不会增强员工的抵触心理?所以笔者此处的鼓励并非真正的“鼓励”而是要让管理者正确看待和处理员工犯错误。以正确、客观的看法和方法去看待和评价员工的错误,不是批评目的是教育。让其明确产生错误原因及后果,那员工就会真正地、努力地去改正并主动承担后果。说白了,就是让他知道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错的后果是什么。那么,员工同样的受到了教育,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3)适合的培训

“培训是员工最好的福利”。任何人都会渴望学到一些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价值。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培训呢?这个问题好多企业都没有认真的去考量,而是看到什么培训火、认为什么培训好就对所有员工进行。这是错误的做法,所有的培训一定要从员工需要和企业发展需要出发,不可如此安排,可能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起反作用,浪费人力和财力,吃力不讨好。所以培训一定要从企业发展需要和员工个人需求来甄选课程,使课程与实际需要相符,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再以培训来引导员工向企业目标方向努力,这样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助推企业更好的发展。

篇3:企业如何做好选人、用人、留人

一、选人——慧眼识人、唯才是举

人才从哪里来?最重要的还是从职工群众中来。国家人才发展纲要指出,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 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同时提出了“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各企业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 把人才资源作为企业核心资产进行管理, 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贡献的氛围。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大凡成功的企业都重视对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 选准人才就等于企业迈向了成功。韦尔奇认为, “领导者的工作, 就是每天把全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延揽过来”, 挑选最好的人才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 他把50%以上的工作时间花在了人事上, 他将自己的成功归于自己正确地选择了企业最需要的人才。“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赌注押在我们所选择的人身上。因此, 我的全部工作就是选择适当的人。”

人才多种多样, 不一而足。用人唯才, 能力重于学历。现代企业经营日益复杂, 对各种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只有用人唯才, 才能维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因为学历只是证明能力的一种工具, 而且只是众多工具之一, 它所包括的内容也不全面。学历不是能力的充分条件也不是能力的必要条件, 只是一个相关条件。领导者必须综合运用背景分析、经验判断、面试考核等多种手段来对人才的能力、品质、性情、学识等诸多方面做出全面的评价。善于识别各类人才, 善待之, 善用之, 就能成为真正的帅才, 统率千军万马。

企业的成功在于是否网罗了一批最优秀的人才, 只有选拔最出色的人才, 企业才会从中得到更大的收益。人才是企业的根本, 能否选拔优秀的员工, 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用人——适才善用、用人之长

人才重在使用, 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体现出价值。企业要做到用好人, 这是各级领导的第一工作要务。不了解一个人, 就不能用好一个人。怎样才能识人?先决条件在于领导者能胸襟广阔、公正无私一视同仁;领导者能克服自己的主观障碍, 发现人才。要成为一个有远见的领导人和管理者, 必须了解人的个性特点, 才能够真正做到管理好企业。

坚持适才原则, 把适当的人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是用人的最高准则, 适才比优秀的人才更重要。把一个能力不足的人安排在一个他不能胜任的职位上, 那是强人所难, 被用人也不必受宠若惊。把一个能力非凡之士安排在一个平凡的职位上, 那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 杰出人才最终也会弃企业而去。

出色的人才安排在对企业未来最重要的位置上, 企业的各项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缺少哪个环节的工作都会影响企业整体的运作, 企业业务也会随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 人才上的结构安排往往对企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应该把最出色的人才安排在关键的部门里, 无论是经营性部门还是管理性部门, 关键是能够快速解决企业面对的瓶颈问题, 实现突破性发展。

发挥人才的长处,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所侧重的, 不可能是各方面的专家。企业关键是把不同能力结构的人才组合起来, 整合成为一个优秀的工作团队。企业聘请人才是因为他能做什么, 而不是不能做什么。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总是以“他能干什么”为出发点, 注重发挥人才特长, 利用团队的力量弥补人才的短处而不是去克服其短处或吹毛求疵。

企业需要有一套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和原则, 从选拔、使用、培养、激励、约束等各环节上对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这样才能既避免领导者的主观随意, 又可以使企业的人才管理工作持久地延续下去, 打造百年基业。

三、留人——感情留人、栓心留人

企业不重视人才, 不善用人才, 损失最大的不是个人, 而是企业。人才如果不受重用, 无法施展才华, 完全可以“退而独善其身”, 利用企业的一切便利条件, 充实自己, 积累学识、经验、关系、资历和资金, 伺机而动, 时刻准备另谋高就。

撼人心者, 莫先乎情。留人才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如一的尊重人才, 从感情上多沟通, 多联络, 多交心, 视人才如已出如手足, 满怀体贴, 经常关心;摒弃“门第出身”的观念, 打破资历、学历、职称、身份的禁锢, 经营管理者是人才, 科研攻关者是人才, 营销策划者是人才, 熟练技术工也是人才, “鼓励人人都做贡献, 相信人人都能成才”;用身边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 有爱才之心、容才之量、护才之胆, 善于从人格上尊重人才, 从思想上包容人才, 从感情上爱护人才, 会用大才、全才, 敢用奇才、怪才、偏才, 充分信任人才, 切实关心人才, 真心服务人才, 尽力解决各种人才的后顾之忧, 把好事办实, 把实事办好, 让人才有归属感, 做到感情留人。

能否真正的留住人才, 并不完全依赖感情的深浅和待遇的厚薄, 人才的去留和人心向背、环境优劣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和干事创业环境的好坏。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 构建和谐企业, 形成工作上相互支持、人格上相互尊重、生活上相互照顾、情感上相互关心的人际环境, 让人才对同事满怀依恋, 对领导满怀依赖, 对环境难以割舍, 这是环境留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不掩才、不轻才、不误才, 把人才放到最有可能发挥优势和作用的位置上, 舍得花钱培养, 为人才进修培训提供方便, 敢于放手使用, 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 让其自觉挖掘自身的才质潜能, 不断拓宽做事的空间, 充分给予社会的认可, 让人才有成就感, 做到事业留人。

要留住人才, 除建立各种机制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外, 必须把企业愿景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有机地结合起来, 追求企业和员工的互利发展, 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留住人才。

时代呼唤人才, 人才推进事业。唯才是用, 则人才济济;知人善任, 则人尽其才;人尽其才, 则事业兴盛。无论是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 还是技能操作人才, 使每一个人都能各展所长。围绕企业发展的需要, 在选人、用人、留人上下功夫, 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搭建平台。

摘要:企业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问题, 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与成败。本文围绕企业如何选准人、用好人和留住人进行了论述, 提出在用人方面, 要慧眼识人、唯才是举;在用人方面, 要适才善用、用人之长;在留人方面, 要感情留人、栓心留人。

篇4:企业如何选人育人留人培训大纲

培训大纲

主讲人:冯涛 电话:*** E-mail:0292668972@163.com

4、留人问题的本质是一个无人可用的问题。

1、什么是知识标准化?

2、案例7:麦当劳的知识标准化;

3、案例8:我是如何辅导“剩女博士”提高自己成功嫁人的能力的?

三、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1、不同员工有不同的职业定位;

2、职业生涯规划的路线图分析;

3、培养部门经理的策略与方法;

4、如何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5、案例9:对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的案例分析。

四、实施系统有效的职业培训

1、职业培训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培训需求分析的四种做法;

3、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

4、使培训效果最大化的手段。

5、案例10:对某企业评估培训效果的的案例分析。

五、案例11:对天游公司育人的案例分析;

1、换位思考

2、企业留人的五大法则

3、案例分析:名企的留人之道(1)工资待遇

(2)合适的培训计划和发展规划(3)公司的前景和实际发展状况(4)合适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5)合适的绩效考核和人事管理制度

4、如何留住核心员工

(1)如何界定企业的核心员工?

(2)对伊利集团留住核心员工的案例分析;(3)对中兴通讯留住核心员工的案例分析。(4)企业留人的具体方法(5)顶尖公司留住员工的秘诀(6)应用期望管理 注重持续动力。

上一篇:初中物理《电流的磁场》说课教案下一篇:那段难忘的日子作文_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