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历史

2024-04-28

纳粹德国历史(精选7篇)

篇1:纳粹德国历史

文法学院-法学1101-41182012-李林峰

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

“对于凡纳粹暴行,德国负有道义和政治责任来铭记这段历史,永不遗忘,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可以从我们历史上最羞耻的一页中学到很多东西。”——德国总理施罗德

自二战结束以来,德国的历任总统和总理都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机代表德国人民进行了反思、道歉和忏悔,从来没有为纳粹的侵略和屠杀行径进行过辩解。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宿敌”法国真诚道歉,从而为欧洲和平做出了贡献。1970年,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倒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表示自己要“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这样做的人下跪”。1995年6月,德国前总理科尔继勃兰特之后,双膝下跪在以色列的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重申国家的道歉。勃兰特的一跪,对德国的反省,进而走出耻辱走进繁荣,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德国总理跪下去,德国人民站起来”这是对德国的真实写照。战后,德国被宿敌所包围,德意志民族要想重新自立、生存和发展,首要前提是要实现与欧洲各国的睦邻友好。为此,战后德国历届政府都不遗余力地通过实际行动化解了德国与法、英之间的世仇,与以色列建立了正常关系,消除了与东欧各国之间的历史积怨。正是因为德国政治家在历史问题上表现出了勇气和智慧,使德国赢得了欧洲乃至世界人民的信任,也使德国在欧洲合作的框架下“突出重围”,重新成为世界上一个有影响的国家。

德国:反纳粹教育是法律。在德国,承认、反省、铭记纳粹黑暗统治和大屠杀那段历史,绝不允许悲剧重演早已成为主流社会的共识。为了让年轻一代牢记历史,德国还制定了系统、完善的法律和规范,通过学校历史教育,培养学生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的人生观。教授历史课的目的在于:第一,介绍过去的史实;第二,以人权为标准对历史进行评判;第三,形成民主意识,防止未来再出现独裁统治。而且多视角、争议性、多元化的原则在历史教学中得以执行。视角不同,得到的历史资料则会不同,因而对资料的阐释也可能不同。对于这些不同的阐释,每位学生又可以得出独立的观点。这种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事实基础上对历史形成个性化和理性的评判能力。作为配合教学,在历史课之外,老师还会在德语课上安排阅读有关“二战”的文章。学校还经常专门放映与“二战”有关的优秀电影。众所周知的《辛德勒的名单》、《浪潮》都是德国学校首选放映的影片。

在纪念二次大战结束60周年之际,当年的两个加害国德国和日本在反省历史的态度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就在德国政府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立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的时候,日本领导人仍在顽固坚持其参拜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的立场。日本目前反省二战的态度甚至还不及德国50年代中期流行的“受骗论”。如此迥异的态度正是德国改善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而中日还在不断地努力尝试的根本原因。

篇2:纳粹德国历史

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 “对于纳粹暴行,德国负有道义和政治责任来铭记这段历史,永不遗忘,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可以从我们历史上最羞耻的一页中学到很多东西。”——德国总理施罗德

在2007年的德国电影《拜见希特勒》中,电影的结尾时有一段十几分钟的真实采访,受访对象是今天的德国年轻人,访问的问题只有一个:“你知道谁是阿道夫·希特勒吗?”年轻人给出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人回答说是演员、运动员,也有人模模糊糊回答说是个政客,还有人坦白地说不知道。能正确说出希特勒身份的人还不到整个采访人数的一半。电影以一种调侃的方式表达了忧虑:对于历史的不断“重温”,在任何时候都是一堂必不可少的功课。战后60年来,德国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内的纳粹时期历史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通过反思历史和战争赔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走出了耻辱,走进了繁荣,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德国人的反思真正触及到了民族的灵魂。正如德国总理施罗德所说:“对纳粹主义及其发动的战争、种族屠杀和其他暴行的记忆,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自身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学龄儿童到政治领袖,德国上下已经完成了深层意义的民族救赎。

那么德国是怎样实现不断对纳粹历史深刻反思的呢?

德国领导人的忏悔勇气

在莫斯科举行的欧洲胜利日纪念仪式上,德国总理施罗德和英、美、俄、中等二战的战胜国首脑一道出席纪念活动,并向打败本国军队的苏联阵亡将士鞠躬献花圈,“以德国人的名义”请求俄罗斯人民和其他国家的人民原谅德国对他们所造成的伤害。事实上,自二战结束以来,德国的历任总统和总理都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机代表德国人民进行了反思、道歉和忏悔,从来没有为纳粹的侵略和屠杀行径进行过辩解。

德国教科书还原历史真相

德国:反纳粹教育是法律

在德国,承认、反省、铭记纳粹黑暗统治和大屠杀那段历史,绝不允许悲剧重演早已成为主流社会的共识。为了让年轻一代牢记历史,德国还制定了系统、完善的法律和规范,通过学校历史教育,培养学生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的人生观。

2004年1月26日生效的《柏林州学校法》第一章第一条明确规定:学校的目的是使培养出的人有能力坚决抵制纳粹意识形态和其他追求暴力统治的政治学说,有能力塑造建立在民主、和平、自由、人类尊严、男女平等基础上并与自然和环境相和谐的国家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与纳粹意识形态作斗争的思想观已被明确列入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据了解,德国其他联邦州也都有类似的法律。

德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历史教科书必须包含足够的有关纳粹时期历史的内容。1994年,德国议会通过的《反纳粹与反刑事罪法》规定,不准以任何形式宣传纳粹思想,严格禁止使用纳粹标志的行为,即使是否认德国在战时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的言论与行为也将受到严惩。德国民众对二战历史的认知转变

篇3:希特勒用艺术包装纳粹德国

通过艺术“征服”群众

希特勒的青少年时代还没变坏,他脸露朝气,怀揣梦想,用一支画笔,在一张张白纸上描绘未来。终于,他鼓足勇气,背着画夹,攥着画作,来到了艺术之都维也纳艺术学院。可连续考了两次,都被拒绝。不管后来别人怎么看,是纳粹魔鬼、政治狂徒或者帝国元首,他内心深处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艺术家,甚至艺术天才。这样的想法伴随着他整个一生,而全世界的惨剧由此开始。

希特勒的艺术雄心,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被激发出来。他需要更大的舞台,实现他的艺术抱负,他需要营销整个国家,用他的方法和艺术才华。我们今天不去谈论政治,不去讨论国家社会主义、纳粹民族主义,我们只谈营销和传播的事。他和他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有一句话总是挂在嘴边: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征服群众。

他认为,艺术就是征服群众的最佳手段。因为没有多少人想去思考。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群众有一种惰性,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习惯。他们很少翻看或阅读与自己无关或不符合自己期待的书面信息。对于表述一定观点的文字,只有那些对这种观点感兴趣的人才会去阅读。传单或海报,由于其简练的风格,可能会吸引一些不同想法的人们的注意。视觉表现,包括电影在内,更易吸引人们的视线。”

营销整个国家

所以他亲自设计LOGO。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的大会上,庄严巍峨的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希特勒亲自设计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NSDAP纳粹)的党旗,党旗为红底白圆心,中间嵌着一个黑色“卐”字,十分醒目。对于党旗的设计,希特勒自鸣得意。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说:“任何党都应该有一面党旗,用它来象征庄严和伟大……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卐’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其实不光是LOGO很有水平,纳粹相关的一切设计都很艺术,很时尚,甚至有年轻人加入纳粹,就是为了穿上那身军装。

再来看围绕LOGO而做的品牌主题活动。一只巨大的雕塑,即普鲁士雄鹰,高高地悬在纳粹党旗的上端,桀骜不驯,睥睨一切。广场四周强烈的探照灯光柱,将整个夜空照射得如同白昼。数十万群众和军队聚集在广场,举旗列队,高举火炬,游行示威。震耳欲聋的口号声、鼓乐声以及瓦格纳的雄浑乐曲,与希特勒歇斯底里的演讲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令人震撼的第三帝国交响乐。成千上万的人们忘情地呼喊着,高唱着,向主席台上那个大独裁者欢呼致敬,如醉如狂。这是纳粹品牌体验营销的极致,任何演唱会、嘉年华、品牌体验日,与此相比都是黯然失色。

纳粹占领了流行文化

纳粹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的流行音乐。一开始纳粹们打压流行音乐,尤其是爵士乐。但后来他们逐渐意识到,一味打压可能适得其反,因为民众打开收音机时,并不想翻来覆去地听那些歌颂国家社会主义的进行曲。随着战火熊熊燃起,希特勒率先意识到,要想消除国民的厌战情绪并打击英美的士气,作为武器的流行音乐必不可少。有正灵感后,他马上下令戈培尔招兵买马。这支“御用”爵士乐队的头面人物,既要在艺术领域有说得过去的造诣,政治忠诚度也容不得半点含糊。思来想去,次中音萨克斯管演奏家卢茨·滕普林成了合适的人选。

接下来,希特勒的宣传部长又找来了爱尔兰裔美国人威廉·乔伊斯和贝利·斯图尔特,安排他们给乐队主唱卡尔·施威德勒出点子、写歌词。来自杜伊斯堡的施威德勒时年38岁,天性机灵善变,在黑白颠倒的艺术界同样如鱼得水。投身乐坛前,他曾在外交部广播局美国司工作,英语很好,低音尤其浑厚。战争爆发后的第5个月,即1940年1月,德国听众吃惊地发现,收音机里重新响起了一度销声匿迹的爵士乐,滕普林挂帅的“查理和他的乐队”从此走进千家万户。

建筑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媒体

在纳粹建筑这个艺术领域,希特勒一直非常骄傲。他给自己贴的标签就是小画家、大建筑师。希特勒亲自勾画设计草图。他设计了一个轴线对称的建筑布局,并拓宽了整个福斯大街,形成一个礼仪广场。建筑作为传达信息的媒体比建筑物本身更重要。1939年3月14日。当时在新总理府希特勒的书房里,年迈体弱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克在希特勒的威胁下,拱手将捷克的命运交给了德国。为什么一国总统居然会干出这样的事情?难道是建筑设计惹的祸?

我们不妨看看镜头回放:哈克总统上台阶,经过入口大堂,首先进到马赛克大厅。这是一个高大空旷的空间,高高的采光天棚和简洁、呈几何形状的大理石墙面越发凸显了大厅的空旷。站在这个宏大、空洞无物的大厅里,他感到不知所措,肃然敬畏。哈克机械地顺着一条由大理石铺成的路线走下去,经过一扇扇大门,当大理石路线消失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站在一间小小的圆形房间里。在建筑上,希特勒需要利用这个圆形的过渡空间来调整建筑轴线的转变和处理地面标高的变化。同时,在心理上故意使来访者走进这间像是密室的幽闭房间时,陷于迷茫的境地,从而产生紧迫感和压抑感,为随后出台的扣人心弦的“情节急转”做好铺垫。

当哈克走出这个幽暗封闭的“圆筒”,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宏伟、超常规尺度的大理石柱廊。建筑师有意在此制造出一种漫无边际、高大深远的空间效果。所有这些设计噱头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安排。哈克总统的心理奔溃也就尽在纳粹的掌握中。

全球文化战争,艺术至关重要

篇4:看德国历史教科书如何“反纳粹”

200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如今在德国,承认和反省那段历史是绝大多数公民的共识。正如德国总理施罗德前不久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上所说的——“对纳粹主义和其发动的战争、种族屠杀及其他暴行的记忆,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自身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我们的一种道义责任。”

与此同时,德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让年轻一代牢记历史的重要性。德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历史教科书必须包含足够内容的纳粹时期历史,学校教师必须对此进行深入讲解,特别是关于集中营与大屠杀的内容。

从法律的高度明确了教科书的取向

在德国,各种类型中学都必须详细讲述国家社会主义(即纳粹)这段历史。中小学历史教育的指导原则,由各联邦州的教育部长联席会议根据德国基本法(即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价值观来确定,各州教育部门再根据这一指导原则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负责起草教学计划和大纲。

在柏林市政府教育、青少年和运动处(以下简称教育处),记者看到去年1月26日生效的《柏林州学校法》。该法律第一章第一条是学校任务。原文表述如下:“学校的任务包括,充分发挥学生的所有有价值的资质,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获得判断力、基础知识和能力。其目的是使培养出来的人,有能力坚决抵制国家社会主义(即纳粹)的意识形态和其他追求暴力统治的政治学说,有能力塑造建立在民主、和平、自由、人类尊严、男女平等基础上并与自然和环境和谐的国家和社会生活。”

培养学生与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斗争的思想观,被明确列入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作为联邦制国家,德国教育由各联邦州负责。据介绍,德国其他联邦州也都有类似法律,规定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国家社会主义是中学历史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教育处新闻官员延斯·施蒂勒介绍说,教育处内部设有一个监督委员会,在《柏林州学校法》的框架基础上,专门负责制定柏林地区中小学历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德国中学教育分为文理中学、实科中学与普通中学等不同类型,基础教育年限从10年到13年不等。

根据教育处编写的历史教学大纲,在柏林和相邻的勃兰登堡州,小学5年级和6年级会开设历史课,主要讲授古希腊和罗马文化,而正式的历史课要到上中学。德国各州使用的历史教科书种类很多,并不统一。

施蒂勒说,在柏林地区,大多数学校主要选择两家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版本。出版社要出教科书,一般都组织包括学校历史教师在内的专家,根据教学大纲编制教科书。自去年新颁布的法律,柏林地区新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不再通过教育处监督委员会的审查,可以直接上市。选择使用哪种教科书决定权完全在学校。

“纳粹统治”为教育重点

在柏林地区,7年级至10年级开设历史课,按照时间顺序,从中世纪、18世纪思想启蒙运动到民族国家和两次世界大战,直到冷战时期等等。柏林地区学生无论上的是哪种类型的中学,都必须按照大纲要求进行严格的历史教育。

施蒂勒说,“纳粹统治”这段历史是重点。按照教学大纲,9年级开设“民族国家与世界大战”历史课,包括德意志第二帝国(12学时)、帝国主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2学时)、魏玛共和国(16学时)、国家社会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21学时)。

关于“纳粹统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除介绍二战期间的历史事件外,还要求学生“了解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以及国家社会主义恐怖统治的原因和后果”,了解国家社会主义“世界观”反人道、破坏性与科学格格不入的特点,了解国家社会主义反人类的迫害与种族灭绝体系。国家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种种理论,诸如反犹主义、“生存空间”、种族主义等。

对于高级中学的学生,还会开设世界政治学和历史这两门课程,11年级至13年级的学生必须选修其中一门。根据教育处制定的大纲要求,历史课有4个学期(半年一学期)分别学习古代、中世纪、近代与当代史,每段历史都有必修和选修方向。

但在当代史中,教学大纲专门强调“纳粹独裁:问题和分歧”这一主题是必修内容。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德国由魏玛共和国是如何走向纳粹独裁这段历史。其中包括:认识和判断走向独裁的过程,认清纳粹意识形态并展开相关讨论,探讨和判断德国民众对纳粹政权的态度以及认同、适应、拒绝和抵抗的前提,针对挑选的事例,探讨和评价纳粹统治的原因和后果,如何走上灭绝欧洲犹太人之路的,并试图解释和反思德国社会在人类步入20世纪文明社会时期为什么会如此步入野蛮状态。

世界政治学也有4个学期,内容按次序分别是德国民主和独裁(1917年至1945年),1945年后的对抗和合作、德国在欧洲、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在德国的民主和独裁教学中,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魏玛共和国兴衰过程、总体上掌握国家社会主义的产生原因、统治形式和统治机制,并参与讨论国家社会主义的后果等等。

德国各中学还开辟多种渠道,丰富教学内容,如安排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到学校作报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座谈。学校还经常安排学生参观德国现存的集中营旧址以及战场遗迹博物馆。在历史课之外,老师还会安排阅读有关二战历史的文章。另外,学校还经常组织观摩有关二战历史的电影。

实地教育,教科书的一个补充

前不久,在德国历史名城魏玛首次举行的全国性集中纪念纳粹集中营解放的仪式上,第一个走上讲台的不是德国的总理,也不是当年的幸存者代表,而是一位20岁左右、身材瘦长的年轻人。他的声调有些拘谨,但十分坚定:“让我们像幸存者那代人一样相信未来,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那一代的苦难经历!”

这位名叫斯特凡·特罗姆斯多夫的年轻人是一名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囚徒的孙子。他代表德国的年轻一代在发言中表示,永不忘却过去的历史。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举动,它表明,那个年代的幸存者正把他们的历史遗产和苦难记忆传承给年轻一代。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提醒年轻一代不要忘却历史。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遗址纪念馆现已成为向年轻人进行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纪念馆还特设青年接待中心,以便向青年人进行更充分、便利和互动性的教育。学生可以在这里比普通参观者逗留更长时间,接触更多的档案资料,并有机会与历史学家和幸存者直接对话,甚至可以选择相关课题进行研究,还可利用假期充当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

今年1月27日,是更加广为人知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德国政府将1月27日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日,定为法定“纳粹受害者纪念日”,每年在这一天官方都要举行纪念活动。

篇5:德国历史简介

考古证据表明,在现今德国国境内,约70万年前就有人类踏足。从此推测,约50万年前开始,人类就陆续移居于此。

因为缺乏文献记载,所以德意志人早期的历史,并不是太清楚。罗马帝国最早开始记载日耳曼部落(Germanen)的活动,但这些日耳曼部落与今天的德意志民族并不相同。当时所谓的日耳曼部

落,是对所有居住于北欧及中欧,使用印度-日耳曼语系的各个部落的统称。现代的民族学家对这个名字的含意尚不太清楚,大约可信的是欧洲较早的居民凯尔特人(Kelten)先使用这个名称来称呼新移民。而凯撒(Julius Caesar)远征高卢时,用“日耳曼族”这个名称来称呼当时居住在莱茵河右岸(在今天的德国境内)的各个部落。其后,“日耳曼族”这个概念才逐渐介绍到罗马人的世界里。

日耳曼部落是指原先居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南部(包括丹麦)及其临近地区的一些民族,他们的文化及宗教相当接近,所以成为一个文化圈。西元前10左右,因为北欧地区气候转坏,该地区的居民开始向南迁移。到西元前450年时,他们分布于莱茵河沿岸,南至阿尔卑斯山以北,东到外克塞河(Weichsel,即维斯杜拉河Vistula)的地区之内。到了西元前2世纪,这些民族又开始另一波的民族移动,而开始与罗马世界有较多的接触。

公元前后,在多瑙河和莱茵河流域,已定居着许多日耳曼部落,这些部落同企图征服此地的罗马帝国不断发生冲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战胜了当时强盛的罗马帝国。在这次战役中,日耳曼部落伏击并消灭了三个罗马军团。此后,罗马人再也没有真正尝试过把它们帝国的东部边界推进过莱茵河。

日耳曼部落虽是以语言、血统、生活习惯、文化及信仰为族群的指标,但因散居之故,个别差异可能相当大。所以西元4世纪起的大规模族群迁移时,并不是整个血缘民族集体行动,而是以较小的氏族组织为单位。历史学家将这些移动的日耳曼部落约略分成西日耳曼人,东日耳曼人及北日耳曼人三个大类别。西日耳曼人指的是西元1世纪时居住在西起莱茵河,东至卫塞河(Weser),南至多瑙河,北达北海的这些族群。

自4开始的一段时期中,各莱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过莱茵河并在今天的法国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的王国。476年,日耳曼人与罗马帝国的下层人民联合,推翻了显赫的罗马帝国。

民族大迁徙

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蛮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 。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体,部落显贵 、军事首领及亲兵渴望向外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人口自然增长对生产力形成压力,为了发展畜牧经济,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迁徙。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和帝国的衰落,无力抵御外族入侵,因而使“蛮族”的武装迁徙深入帝国腹地。

法兰克人时期

从5开始,法兰克人分为3个部族:萨利安人(Salian)、里普利安人(Ripuarian)和卡蒂人(Chatti, 或黑森人〔Hessian〕)。在428~480年间,萨利安法兰克人占领了罗亚尔河以北高卢的大部分地区。里普利安人和卡蒂人仍然留在德意志和高卢东北部。萨利安人在他们的国王克洛维(Clovis)的统治(481/482~511)下信奉了天主教,克洛维把他的统治权扩大到其他法兰克人身上,并征服了高卢的其他大部分地区。他的梅罗文加王朝(以他的祖父梅罗文加的名字命名)的继任者们统治法兰克人的土地,直至8世纪由加洛林家族代替时为止。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768~8在位)与教宗(教皇)合作恢复了西罗马帝国,并把天主教传播到德意志中部和北部。他的帝国於9世纪中叶解体。

德意志立国

5世纪末,延续了几个世纪的法兰克王国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温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辉煌时期。在查理曼大帝(800年加冕)的统治下,王国几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国和德国的绝大部分地区,称为查理曼帝国。查理曼大帝去世后,帝国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的疆域按照《凡尔登条约》分成三部分,西边的部分即莱茵河左岸的西法兰克王国就成为后来法国的基础;而东边的部分即莱茵河右岸操德语的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的日耳曼王国的基础,成为未来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是今天德国的雏形;中间的部分成为了后来法德争斗的根源。

篇6:德国物流园区历史与现状

在欧洲,法国和意大利早期开发物流园区的时间可以推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而在德国,第一个物流园区试验项目是在80年代中-不莱梅物流园区。至今仅在西欧已有了100多个物流园区。欧洲还建立了欧洲物流园区联合会,以便加强各园区间的联系和相互交流经验。

德国是欧洲物流发展最好的国家,在物流园区的建设方面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目前建设了33个物流园区,经历了许多成功和失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不莱梅物流园区在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后其投入产出比已达到1:6,投资1.02亿欧元,而实现的效益为6.1亿欧元。有一点是肯定的,物流园区对于德国物流的发展、整合交通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2003年5月联邦政府交通部再次发布文件,要大力扶植和继续发展建设物流园区,再次表明了物流园区建设的重要性。

一、德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概况

1984年德国第一个物流园区-不莱梅物流园区。

1992年德国从铁路运输的考虑出发,由当时的联邦铁道部和过去东德的铁路局合作,搞了一个总体规划,在全德国境内建造28个物流园区。总体规划图是按照当时铁路运输作出优化的图。一种白选点和黑选点,白的称宏观选点,黑的标志所有微观选点。宏观选点是人们没有确定其具体位置,只是说在这块区域有建设物流园区的必要,微观是他们把物流园区的地点选择下来,不莱梅物流已经选择下来了,当时已经营运了。这样的计划是铁路部门提出的,但得到所在联邦州政府的支持。

1993年德国物流园区协会在不莱梅成立。

1994年德国邮政在物流园区建立他们的运输中心,这对德国物流园区建设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1995年第二个总体规划出炉,把原来的28个物流园区扩建到39个,目的是通过夜间运输来连接各物流园区。这个计划里面强调通过增加产品的种类,比如说邮政,提高公路和铁路转运量。这39个物流园区,在整个德国形成一个网络,已接近现在德国已实现的33个物流园区。这个总规划最后没有实现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1995年以来德国的铁路进行的私有化,当初的目标已不能满足市场化以后的需要。

1996年德国物流园区协会有10个成员。物流园区所追求的目标发生了变化,过去把追求交通方面和在公铁联运等等,转移到了怎样满足客户的要求,怎么样解决物流方面的要求了。

1998年德国物流协会主席由德累斯顿LUB咨询公司和不莱梅海运经济和物流研究院(简称ISL)人员担任。

1999年德国物流协会受联邦政府交通部的委托,对物流园区的现状作了一个调查报告,同时对物流园区发展一些指标作出了一个统一的确认,对不同的物流园区发展的不同程度进行一定的量化。

2000年与协会所属物流园区共同参加慕尼黑运输物流展(欧洲最重要的物流展之一)。2001年协会参与制定了德国联邦政府交通部对物流园区将建立一些相应的法规。

2001年迎来了第一个奥地利成员-Graz货运中心。在2002年他们还和德国电信一起启动了一个项目-物流园区远程数据传输平台。

2002年他们把物流园区的规划并入德国交通网络规划。

目前欧洲物流园区发展愈来愈快,正如前面提到的,仅在西欧已在100多个地方,建立了类似物流园区的物流结点。在这种背景下,欧洲物流园区联合会早就开始努力建立一套可定义的标准和指标,它可以通过下列标准来描述:物流园区的特征:

1、物流园区是一个各种物流企业及运输企业的集中地,同时也是一些工业贸易企业的集中地。

2、物流园区是不同形式交通运输方式的连接点,公路、铁路、水路、海港港口,还有航运等。一个物流园区应至少有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存在,如公铁联运。

3、物流园区是当地的远、近程交通运输的连接点,这点对城市物流很重要。

4、物流园区有管理委员会,它对外推广物流园区,对内促进各个进驻物流园区企业之间的合作。

物流园区的目的:

1、经济效益-改善当地的经济结构。首先是解决当地的就业机会;进驻园区的企业,由于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还有园内企业之间相互合作,提高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增加了当地的税收,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再者提高了当地的物流服务,因此提高了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的竞争力。

2、优化交通-通过交通转移来避免和缓解交通运输拥挤情况,改变了交通的布局。

3、环境保护和优化-物流园区的建设提供了交通运输的形式多样化、联运化,可以把公路运输转移到铁路或者航运,对环境的保护作出一定的贡献。另外

一方面运输企业进入物流园区,避免和减少了交通拥挤,减少汽车对空气的排放,也在环保方面作出贡献。另外减少交通也可改善企业对当地居民造成的不便。最后有些企业也没有扩展的地域,把他们迁入到物流园区以后同对整个的城市规划提供一些便利。

物流园区的功能:

物流园区主要是由四个最大的模块组成,首先是联运终端。在这样联运系统中,有铁路和公路的联运,有公路交通要道,在某些物流园区还可以利用水运和航运。绿色部分是进入物流园区的基本企业,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物流企业,来提供物流服务;还有与物流企业相关的贸易企业。图中左边两块是服务部分,有卡车的加油刷洗维修,还有一些饭店旅馆。根据每个物流园区的特点不同,如在和海港比较近的地方,还设立了集装箱堆场,对集装箱的维修等等。这是物流园区的理论模型,不同的物流园区的功能分布和实现是不同。而所有物流园区要达到的目的是:在交通方面避免和减少交通拥挤;在环境保护方面减少排放;增加土地的利用;在经济方面提高经济竞争力;在城市规划方面便于城市的规划与发展。

由于有明确的定义,德国对物流园区的规划结构也有相应的要求,如:交通分析,选点的分析,总规划,当地物流企业分析,效益分析,最后对项目提出具体的建议。必须指出,效益分析里面,这个分析不是从某些企业的角度来出发,而是要以物流园区所在地整个地区国民经济的效益来作为一种分析基础。经济效益对整个地区的效益,以及交通方面的状况以及和最后环境方面的影响,从社会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物流园区的优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物流园区与公路、高速公路和稠密居民区有很好的交通连接。

——多式联运提供了运输灵活性,降低了投资风险。物流园区为物流公司提供另外一种交通运输的可能性,有公铁联运,作为物流公司也好,供应链的组织方面增加更多的选择性,在长距离的运输中,可以选择从公路到铁路的转运,就是说为这些公司提供了更加多的选择。

——物流园区选点合适,可以减少以后与当地居民的冲突(如24小时作业),与当地运输的各种网络上的冲突。

——物流园区可以通过进驻物流园区相互协助减少很多成本,对通讯以及对IT方面能源方面的集体采购,——物流园区对各个不同的公司提供了有各种服务,如卡车方面的维修等等。

——物流园区本身还有海关,方便企业。

——物流园区管委会可以对小公司提供帮助,帮助他们在起步阶段和有关政府部门打交道,以及把他们商品的运输可以集中起来,降低小公司的成本。2002年,德国物流园区协会对德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指出:

——德国物流园区现有33个物流园区,其中5个还在规划和土地开发阶段。——每个物流园区总面积平均约140公顷,即140万平方米。

——总体入住率是40%左右。德累斯顿物流园区、不莱梅物流园区入住率非常高,南德的一些物流园区目前进驻率还不是很高。

——在整个物流园区里面,有1200个企业进驻,工作人员有4万左右。这在德国是一个很高的数量,如果要把入住率提到到100%的话,整个入住企业增加将增加到3千个,雇员可以增加到10万个左右,考虑到其他的辐射效率,有关物流园区带来的辐射效益,产生的经济效益还是很乐观的。

——在德国33个物流园区中,有2/3的物流园区是在一块面积上,1/3的物流园区是把他们的一个物流园区分散在几块不相连的面积上,由于他们当地的情况限制,使他们不能建设在一块土地上,比如说德累斯顿物流园区,是由几块不相连的土地组成的。

最后,对德国所有的物流园区调查表明,如果把物流园区的发展状况分成1到10的话,对所有物流园区综合评估结果是5.4,大多数园区对这一结果表示满意。说明大部分的物流园区发展状况是很好的。

二、政府对物流园区建设的支持

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当地交通政策以及发展经济的政策是密切相连的,因此,当地的政府对物流园区的规划,以及对物流园区在建设上作出经济上的资助,具体由当地政府实施。由于物流园区投资数量比较大,就不可能有少数的机构来完成,那么德国最典型的做法是,采用3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方法,公私合作。合作中,政府主要是对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而私人公司主要是对他们自己的一些物流方面的设施设备进行投资。在这个地方有点很重要的就是说,所有的政府资助不会是百分百的,私人公司必须有一定的投入在里面,基础建设设施也不例外。3P特点是:

1、由政府出资对物流园区建设提供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土地开发、公路、铁路连接等,同时也会对这个基础设施以外的某些设备进行投资,比如说对公铁联运站。

2、私营企业参与设备(仓库、物流设备、加油站等)投资和运营。

3、在利用3P模式建立物流中心时,公私的比例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各物流园区的情况不断调整。

4、3P模式的意义在于,国家在物流园区起步阶段的投资比例很高,而在运营阶段,私营企业的比例不断加大。

5、必须指出的是,唯一的合作伙伴不能保证所需的投资金额,因此,一般都是多个私营企业加入3P模式。

在德国,作具体的设计物流园区也好,或者其他街道的建设也好,设计的主权是掌握在当地政府手中,也就是说一个建筑或者一些设施最后能不能得到审批通过,这是当地政府的权利。但是这级政府并没有对物流园区的建设提供很多资金,这级政府并没有很多钱。

首先物流园区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工业区,对物流园区的投资也比一般的物流中心投资要高许多,他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要有铁路等等,由于这个投资数目比较大,所以说尽管具体的审批都是有当地政府部门来进行的,整个的投资还是由联邦政府和德国的州政府来作出。除了联邦政府作出的一些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以外,每个联邦州都对一些项目进行投资。整个经济援助要从当地政府、州政府至联邦政府进行协调。

在德国还没有物流园区的建设不是通过政府的赞助而建成的。因为基础设施的投资非常大,没有物流园区可以仅通过卖地把这个投资的钱收回来,这样的话就会使这个土地太贵了,卖出去的钱和投入的钱不完全一样。不要幻想把这个建设好的物流园区,通过卖地来赚钱,只有通过政府的赞助才能使物流园区的地以合适的价格卖给物流企业。

入园企业也可以得到政府资助,水电排水等等建设都可以用这方面的资金来进行建设。这部分的资金赞助的份额约为物流园区建设厂房的10%到13%。对于其他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有资助。

还有一项资助是建立公铁联运中转站,政府资助可高达80%。德国现在有33个物流园区中,有11个物流园区的中转站是德国联邦铁路的钱修建的,有12个物流园区是靠私人投资来完成的。

德国在建造物流园区的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问题。了解这些问题的内容和解决办法,可以使中国在建造物流园区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避免错误。这也是我们将在研讨会上和各位专家和参会人员要讨论的问题。

不来梅物流园区是德国兴建最早的物流园区,不仅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而且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不来梅物流园区的投入产出比为1:6,投资1.02亿欧元,而实现的效益为6.1亿欧元,成为德国物流园区建设的典范。

不莱梅物流园区离中心火车站和海港口不远,在不莱梅物流园区有黑的表示和铁路的连接线,然后和公路的连接线,从这看出不莱梅物流园区有很优厚的交

通运输环境。边上还有集装箱的堆放场地和一个物流中心,堆放烟草的仓库。离此不远是外贸区,这个外贸区有很大的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量,这里有奔驰公司,作出口业务。

不莱梅物流园区一期工程35万平方米,1985年第一个企业入住,至1988年,有90%以上的面积已经卖出去了,员工达700人。1989年公铁联运中转站开始运营,面积扩大至50万平方米;1990年园区开始扩建,面积为200万平方米。1994年德国邮政在园区内建立了信件处理中心,随后铁路公司也在园区内成立了货运中心。1999年园区再次扩建。现在园区总面积达360万平方米,员工人数上升至4800。

篇7:纳粹德国历史

近代以来,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西方国家几乎都经历了经营传统农业的乡村地区日渐衰落甚至陷入危机的过程。乡村地区如何摆脱发展窘境,实现现代性跟进,保持生机与活力,也就成了各国必须直面并着力解决的问题。从历史上看,由于国情各异,各国在探索乡村的现代性调适和治理方面所形成的模式也不尽一致。为此,我们以德国和英国为考察对象,介绍它们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和改造方面的历史经验。

在当今高度城市化的德国,有 3.5 万个村庄点缀于美丽的乡野。它们与喧嚣繁华的现代都市和谐共处,宁静清丽却充满生机。德国乡村的这种活力与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乡村重振传统不无关系。

德国乡村重振运动的历史回顾 乡村重振运动在德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德国人通常把 16 世纪中期始于施瓦本肯普滕侯爵领地的“土地重划”运动视为乡村重振运动的发端。当时乡村发展面临着生产和居住两大困境:随着新开垦土地增多和三圃制的推行,许多农民的耕地被分割散落各处,严重影响耕作效率;传统的封闭型集中定居模式容易引发大规模火灾。“土地重划”就是要对耕地进行整合清理,使各户农民耕种田地连片,农民就近安家,从而提高耕种效率,用单个农户定居取代了封闭式集中定居点。这一合理化进程在开明专制时期进一步强化,一定时期内使乡村摆脱了发展困境。世纪上半期,德国新旧势力博弈激烈,政治局势剧烈动荡。逃避现实、遁入田园的浪漫主义情结大行其道,美丽古朴的乡村成为人们的向往之地。巴伐利亚王国建筑总管古斯塔夫·A.福尔赫尔趁势在德国发起了“乡村美化运动”,提出改善耕种环境,建设和维护乡村景观及特色建筑,重振乡村生活。福尔赫尔为此成立了巴伐利亚乡村美化协会并出版《巴伐利亚建筑和农村美化月报》,这一运动得到安哈尔特—德骚侯爵利奥波德三世和著名作家歌德等人的热心支持,对于德国乡村古建筑的保护等产生了重要影响。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初,德国快速发展为工业化国家,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成为国家主体居民。为了遏制乡村的边缘化趋势,重现乡村生机,捍卫乡村传统,乡村重振运动再次展开。首先,针对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情况,德国政府建立移民委员会,用租赁地产方式增加中小农户数量,推进农村居民点建设,强化乡村吸引力。1886-1919 年,仅普鲁士就为移民建立了 4.5 万个配备住宅和畜舍的小农场。其次,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乡村景观的破坏,发起以保护乡村自然景观为中心的“家乡保护”运动。各邦政府成立“自然纪念物保护”委员会,限制乡村地区工业污染,在德国形成了以保护乡村自然景观为目标的“自然纪念物”“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三级体制。世纪上半期,德国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深刻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但他们的乡村关切并没有淡化。魏玛共和国时期,为了解决一战后的经济困难,接纳和安置战败后因割让领土而失去家园的难民,乡村重振集中于移民垦殖和定居点建设。为此,德国政府曾专门颁布法令且投入巨资,在高沼地带和荒地上建设居民点和公用设施,并对这些定居点进行经济补助。结果,魏玛时期每年建成的农家庭院多达 4300 套,为乡村地区注入了巨大活力。

二战结束后,在美英法三国占领区之上建立起来的联邦德国,一方面工业飞速增长,把大量农村劳动力吸纳进城市和工业领域,另一方面延续乡村重振传统,试图通过在乡村投入具体项目建设,创造就业岗位,激活乡村生机。1955 年联邦政府颁布作为农业及乡村政策基本纲领的《农业法》,要求通过价格保护、直接津贴、田地整治、迁移安置和保障性社会政策等一揽子“绿色计划”,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品质。

上述可知,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为止,德国各个时期的乡村重振运动大多属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被动因应和努力,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发展危机问题。

联邦德国乡村重振运动的“革命性”转变 20 世纪 60 年代,联邦德国的乡村重振运动出现根本性变化。这一时期,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富裕的中等阶级开始成为最大社会群体,消费取向从追求物质产品数量转向更高生活质量享受的“后物质主义时代”。与这种变化相适应,乡村重振进入了“优化乡村整体功能结构”的“革命性阶段”。换言之,乡村要改变被动发展局面,主动、有机地融入现代社会。它不仅是农产品供给者,而且要跨越城乡界线,安置非农业居民、建设休闲度假和旅游区,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与城市互通融合。1965 年联邦政府推出新的“乡村发展计划”,1976年又将“乡村重振”和“促进乡村发展”明文列入法规,提出制定村镇整体规划,改善乡村生活和环境,使农村人口生活和福利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新的乡村重振运动较之以往特征明显。其一,它突破了随机性的单一项目促进形式,被精心规划设计为整体性联动工程。原先单一性促进乡村发展的项目被纳入乡村总体发展规划中,包括土地规划在内都必须捆绑施行。

其二,联邦政府提出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乡村生活品质和增强乡村吸引力的总目标,各州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自乡村重振规划。例如,下萨克森州提出确保地方特色建筑物利用,改善居住环境,维护乡村景观和生态多样性,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黑森州则立足于“发展”,提出把乡村建成魅力十足的生活空间,拓展乡村文化和经济潜力,保持乡村生活多样性,彰显黑森乡村个性特点等。

其三,乡村重振规划有明确的执行“路线图”。乡村重振的具体规划由乡镇一级提出,当地居民和地产所有者共同参与实施。以下萨克森州的卡尔滕堡-林道镇为例,其乡村重振规划为村庄建设树立了典型:保持村庄特色;改善村庄环境;保护乡村绿色生态;发展农业经济。具体落实则采取“项目资助”形式,直接而富有成效。例如,该镇基勒斯海姆村

1984-1989 年共投入 100 万马克用于村庄建设,除了公共设施外,还有 40%的私人设施受到资助。受资助项目集中于改善地方交通,整治水利设施,维护和开发乡村特色建筑等。

其四,欧盟、联邦和各州给予充裕资金支持。在欧盟层面,“欧洲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基金”、欧洲农村发展“引领项目”等都是重要资金来源。后者仅 2000-2006 年就投入 2.5亿欧元支持德国乡村重振项目。联邦层面,则在 1969 年通过《“改善农业结构和海岸保护”共同体任务法》,规定通过补贴、贷款、担保等方式支持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乡村景观和自然环境,建设基础设施等。联邦农业税占国家总税收的 2%,农业投入却占国家预算的 7%,投入力度可见一斑。各州投入资金力度也非常大,巴伐利亚州仅 1982-1986 年用于乡村重振的资金就高达 3.3 亿马克。

最后,乡村重振通过竞赛成为一种全国性运动。为了推动全社会关注乡村重振,联邦德国从 1961 年开始举办三年一次的全国性“我们村庄更美丽”竞赛。参赛村庄要着力于绿色设施和鲜花的美化,以增强吸引力。竞赛分为县、区、州和联邦四级平台。首先是村庄报名登记并做汇报,然后是评选委员会考察参评村庄,评定金银铜牌村庄;获得金牌者升入更高一级平台竞争。最后极少数村庄进入由联邦食品和农业部负责的全国评比,获胜者冠以“金牌村庄”。1998 年以后竞赛更名为“我们村庄明天会更好”,竞赛取向从表象性“美丽村庄”向内涵性“乡村生活品质”转变。除了鲜花和绿草,村庄的经济、文化和传统受到更多关注。竞赛理念从只关注生态环境的“浅绿”向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的“深绿”转变。

新的乡村重振效果明显,乡村变成了德国现代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德国生产的土豆、牛奶、肉类等主要食品自足有余,粮食安全得到确保;农户收入也大幅增长,仅政府各种补贴就占到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乡村功能得到优化。乡村不只是粮食生产者,还是自然景观和传统人文景观的维护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地,人们舒适生活和休闲旅游的去处。乡村的如画风景和古朴宁静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定居,呈现出勃勃生机。

上一篇:老师的作文:师生情下一篇:雅思考试写作概述与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