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诊制度(待讨论)

2024-04-26

(四)会诊制度(待讨论)(精选3篇)

篇1:(四)会诊制度(待讨论)

会 诊 制 度

一、凡遇下列情况,应及时申请会诊:疑难、危重病例需要有关科室诊治;危急患者需要及时抢救;重大手术前因病情复杂,涉及多学科知识,需要提供协助;医疗纠纷需要分析判断;以专业基础性疾病收入院后经诊断有其他专业情况或存在合并症;家属或患者有会诊要求,需要转科治疗等。

二、科内会诊

对3日内未确诊或治疗无效的患者,应由责任医师向科主任提出申请,科主任召集本科或本专业有关人员进行会诊。主管医师将各参加人员的意见准确、详细地记录在病程记录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中,并根据讨论意见行进一步检查,修改诊疗方案。

三、科间会诊

1、对非本专业疾病,要请相应专业科室医师会诊。经主治以上的分管医师同意,由申请或值班医师填写会诊单,明确会诊内容及目的。急会诊可先电话联系。申请科室的医师应陪同会诊,及时将会诊意见及处理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2、会诊医师须具主治或以上职称。普通会诊,应邀医师应在24小时内完成,会诊时要详细询问病史、阅读医疗文书,认真体检,提出诊断及治疗方案,详细填写会诊记录并签名。如需专科会诊的轻病员,可到专科检查。院内急会诊,会诊医师接通知后必须立即前往,并在10分钟内到位。

四、出现以下情况时,必须申请医务处组织院内大会诊:

临床确诊困难(一般入院后超过3天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病例;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内多科室会诊(超过3 个专业)的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由科室提出会诊时间和参加人员,提前一天报医务处,经医务处同意后统一安排。一般由科主任主持,医务处派人员参加。主管医师应将各参加人员的意见准确、详细地记录在病程记录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中,并根据讨论意见进行相关检查,修改诊疗方案。

五、院外会诊:

经全院会诊后仍诊断不明或治疗无效的病例,应及时与患者或其家属沟通,邀请外院专家会诊。

1、需要请外院专家来院会诊时,由邀请科室填写外请专家审批表、邀请函,科室主任签字后送医务处审批。

2、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后,医院负责邀请院外专家会诊,会诊费用由患者自负。患者或

其家属不同意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转院时,须由患者或其家属签字。

3、会诊时应由科主任主持,原则上全科医师均需参加。

六、外出会诊

1、我院医师外出会诊由医务科统一管理,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2、外出会诊医师必须持有我院医师执业注册证书,具有副高或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外出会诊人员由专业科室主任安排,医务科审批。

3、有下列情况不得外出会诊

(1)会诊邀请超出被邀医师执业范围。

(2)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

4、外出会诊程序:

(1)邀请会诊的医疗机构通过书面会诊邀请函与我院医务处联系(个人接收院外会诊邀请时均应向医务处汇报),医务处审批并告知专业科室主任安排会诊医师,会诊医师本人会诊前应到医务处填写外出会诊登记表。

(2)急会诊可经医务处同意,会诊结束后补办手续。

(3)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只接受急会诊,由医院总值班人员上报医务处,由医务处安排会诊事宜。事后到医务处补办手续。

5、邀请医疗机构在会诊发生前应向我院缴付会诊费用,会诊费用包括诊断费和手术费,其中诊断费不少于200元、手术费按所实施手术收费的50%计算,特殊情况时可由会诊医师带回后代缴,代缴应在会诊结束后一周内完成。

6、外出会诊不得携带我院的设备器械和材料,手术室等相关科室不得外借设备器械和材料。特殊情况携带器械需经医务处和分管院长批准,并收取器械使用费,耗材费用按我院规定收取。如有丢失、损坏者按原价赔偿。

7、医务处不定期抽查各科室会诊情况。对违反医院规定延误患者诊疗者,每次扣当事人奖金200元,导致医疗纠纷者,按照医院有关规定处理。违反外出会诊规定者每次扣当事人奖金500-1000元,擅自外出会诊期间发生的医疗纠纷、个人意外伤害等不良后果,均由个人全部承担,医院不负任何责任。

篇2:(四)会诊制度(待讨论)

社区民情恳谈会制度,指由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对居民群众、辖区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社区正在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交流沟通。主要职责是倾听社情民意,为民帮困解难,促进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支持。

(一)组成人员:

由居委会牵头,成员由居委会成员代表、社区议事委员会代表、社区成员单位代表、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普通居民群众等组成。

(二)方式:

原则上采取综合恳谈会方式,每月定期举行一次。同时,还可以采取召开专题恳谈会等不定期的方式。

(三)恳谈会主要内容:

(1)社区发展规划、工作目标等总体工作思路的交流;(2)倾听社情民意,为民帮困解难;

(3)社区、街道正在开展的有关工作情况进行交流沟通;(4)其他有关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

(四)一般程序:

(1)居委会在召开民情恳谈会的三天前,在社区告示栏和各主要出入口张贴公示,说明恳谈会的主要内容、召开的时间、地点、也可以邀请社区居民参会或旁听;

(2)召开会议时,由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或居委会主任主持,要有专人做记录。会后要及时加以整理、梳理。(3)根据会议纪要,社区党委(总支、支部)、居委会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提出落实方法;

(4)会议召开后7日内需将处理意见与相关人员进行反馈沟通。

社区事务协调会制度

社区事务协调会制度,指对于社区成员间的公益性、社会事务和一般矛盾、利益冲突,由居委会召开协调会进行协商解决。主要职责是化解社区矛盾,维护社区稳定。

(一)组成人员:

参与协调会的人员包括当事人,居委会治安调解委员会主任,必要时还应有居民区党组织负责人、居委会主任、警务室民警、街道司法助理员等相关人员参加。

(二)方式:

协调会的召开一般由居委会下属的治安调解委员会负责,由居委负责治安调解的社区干部具体落实。必要时,可由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或社区居委会主任负责。同时,政府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应提供相关的政策、法律服务。

(三)协调会主要内容:

(1)涉及社区成员共同利益的有关事项;(2)社区成员间的民事纠纷;(3)社区成员间的利益冲突;(4)当事人愿意协调解决的其他事项。

(四)协调会的一般程序:

(1)列出需要协调的事宜,于协调会召开前三天以书面告知与会成员;

(2)协调纠纷和冲突,应先由负责居委会治安调解的社区干部联系当事人和其他参加协调会的相关人员,确定协调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准备好相应的材料;

(3)会议先由当事人陈述事实和理由,然后由治安调解委员会主任分别询问当事人,明确矛盾冲突或分歧的焦点所在,并据此进行协商、调解、做好详实纪录;

(4)协调如达成一致意见,由当事人核对后在书面协议上签字盖章,参与协调会的其他相关部门人员也应同时签字盖章。

居委会应对协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督促实施。

协调如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也由当事人其他参与协调会的人员在相应的书面材料上签字盖章,并由治安调解委员会主任告知可通过其他途径再行解决。

协调会上不能形成一致意见,如事后当事人达成一致的,须形成书面材料,并签字盖章后交副本于居委会存档。

协调会上不形成一致意见的当事人,如提出再次召开协调会的要求,居委会应予同意,但会议召开以三次为限。三次以后,仍不能解决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最终处理结果,应向居委会通报。

社区工作听证会制度

社区工作听证会制度,指政府有关部门或居委会在社区实施的项目和涉及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的重大工作,在做出决定前,由居委会组织部分社区成员召开听证会,进行听证,提出具体意见。主要职责是听取居民对社区公益事业、实施项目和公共事务决策的意见,实行民主决策。

(一)组成人员:

参与听证会的人中应是本社区内具有较好的政治、文化素质,熟悉相关业务,能发表建设性和代表性意见、建设的居民代表或成员单位的有关人员。另外,政府决策的直接利益关系人,也可以例为听证人员。

(二)方式:

听证会的召开原则上由相关政府部门决定,由居委会召集。但居委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听证要求,召开紧急听证会。

听证会组织工作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并应设1名工作联络员,具体人员可由居委会相关的政府部门协商确定。工作联络员主要负责居委会与政府部门的联络以及会议记录。

(三)听证会的主要内容:

(1)涉及本社区成员切身利益的近期建设规划;(2)涉及本社区社会稳定需要听证的内容;(3)其他急需听证的内容。

(四)听证会的一般程序:

(1)居委会收到政府部门书面听证要求和内容的7日内,确定时间、地点、参与听证的人员,并由工作联络员通知相关政府部门和与会人员;

(2)会议召开后,先由召集人或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及负责人就听证内容作发言,然后,由听证人对有关内容进行提问;

(3)听证会进行讨论,并形成书面材料;

(4)居委会应在听证会结束的7日内,由工作联络员将书面材料整理成意见或建议,送有关政府部门;

(5)相关政府部门应在收到书面意见或建议的15日内,将有关情况反馈予居委会;

(6)紧急听证会可以不受上述时间程序的限制。

社区工作成效评议会制度

社区工作成效评议会制度,指由居委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对被评议的机构、事件和对象的工作进行考核评议。主要职责是听取居民群众对社区工作的意见,推进民主监督。

社区居委会被评议的对象主要包括社区居委会干部及其街道办事处、派驻在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居委会聘用的社区社会工作者。

(一)组成人员:

由居委会组织成立评议小组,小组成员由居委会成员代表、社区成员单位等有关人员组成,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任组长。

(二)方式:

评议的方式原则上为综合评议,于每年年底进行。同时还可以采取专题评议、考察评议等不定期的评议方式。

(三)评议的主要内容:

(1)落实市、区有关工作精神、完成社区工作目标和任务等多方面的总体情况;

(2)履行工作职能、完成工作的情况;(3)参与社区共建的情况;

(4)其他有关社区建设的专项任务的完成情况。

(四)评议会的一般程序:

(1)被评议对象于年初向评议小组上交全年工作计划;(2)年底进行综合评议前,由评议小组通知评议对象于15日内上报工作总结;(3)评议小组受到书面材料后,对被评议对象进行考察调研,形成书面意见;

(4)评议小组组织召开综合评议会议,由被评议对象对工作绩效、存在问题、原因、具体整改措施作小结汇报,然后由评议小组进行讨论或投票表决,形成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的书面评定意见;

(5)社区居委会自评议会召开后的15日内将评议意见反馈被评议对象并上报主管部门。

篇3:村完善一约四会工作制度流程

一、进一步规范完善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是村民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适应村民自治要求,共同讨论制定的行为准则,是提升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有力保障,是依法治村的基础性工作。村规民约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是村民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是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手段,具有教育、引导和约束、惩戒作用,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各行政村村规民约要在村委会办公场所的显著位置通过宣传栏等阵地张榜公布。

(一)基本原则

1.突出广泛性。要充分发挥村民的自主性,集中群众的智慧,由村民自己提出哪些事项需要纳入《村规民约》,在征求各方意见后,提交村民大会讨论通过。

2.实现合法性。《村规民约》的制定程序和内容要合法,程序上要规范民主,内容上不与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

3.体现针对性。既明确“什么不可为”,又规定“违反后怎么办”,切切实实解决本村存在的突出问题,达到规范和约束的目的。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和乡风文明及涉及扶贫扶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要求写入村规民约。已制定村规民约,但未体现此内容的村,需重新修订完善。

4.注重操作性。《村规民约》要简洁易行,做到规定的事项便于理解、利于执行;违规处罚轻重适度,既不激化矛盾,又能通过处罚真正达到教育、警示、约束的作用。

(二)基本步骤

第一步:提出制定或修订内容。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针对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以及本村发展和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充分讨论酝酿,提出需要规定的内容。

第二步:集中意见,拟定草案。村民委员会成立村规民约起草小组,根据讨论情况,拟定出本村的村规民约草稿。

第三步:公布草案,征求意见。将草案张榜公布,或发给村民征求意见。

第四步:汇总意见,再次修改。根据村民意见,进一步完善丰富内容,形成修订草案第二稿。

第五步: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

第六步:报镇党委、政府备案。

二、健全完善“四会”组织

各行政村要结合深化村民自治,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平安建设、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组织引导群众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四会”组织肯定要有人员、机构、制度,要在村委会挂牌、制度上墙、配备专人负责和专门办公室。

(一)红白理事会

为了有效遏制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社会陋习,做到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其他不办或小办,树立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各行政村要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成员可由村上威望高、热心公益的村民或村干部担任,需经村民代表民主推选产生,由村“两委”会审定,确定红白理事会会员。

1、人员组成红白理事会是在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由村上威望高,热心公益的村民或村干部担任,经过村民代表(户代表)民主推选产生,由村两委会审定,确定红白理事会会员。理事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2人,成员若干。一般5000人以下行政村会员为5-9人(单数)组成,5000人以上的行政村会员为7-11人(单数)组成。

2、工作职责

(1)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群众移风易俗,认真贯彻各级政府在婚丧嫁娶中的政策,法令和规定,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

(2)主动热情地为婚丧事做好服务,不在婚丧事主家大吃大喝,不收受婚丧事主赠送的钱物。

(3)对婚丧事主一视同仁,不搞优亲厚友。

(4)红白理事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将工作进展情况上报镇主管领导。

3、操办原则

(1)操办婚事具体原则

①.举行婚礼事主必须到村红白理会申请,待理事会批准后,方可举行婚礼。理事会安排主管人员到婚主家中协助筹备工作,其婚礼规模、范围、婚宴桌数,具体由理事会审办。②.理事会要坚决按照《婚姻法》和《婚姻登记办法》的规定办事,遵循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原则,严禁买卖婚姻、近亲结婚。③.婚事坚持新事新办,废除陈规陋习,不准讲排场,摆阔气,不准相互攀比,不能举债办婚事,对亲朋好友予以适当招待,不准借机敛财。

(2)操办丧事具体原则

①.操办丧事坚持从俭原则,规模以寄托哀思、葬好亡者为准,宜俭不宜奢。②.人去世后,事主须在当日内向理事会报告情况并予审办,丧事规模、范围适当为限。③.理事会及时安抚遗属,与事主共同商定遗体安葬时间。④.简化改良殡葬习俗,禁止大操大办,严禁耍歌舞、唱大戏,严禁乱埋乱葬。

(二)道德评议会

道德评议会是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下,成立的村民自治组织,是深化以德治村,强化村民道德教育,促进农民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和村风民风好转,引导广大农民积极投身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1、人员组成道德评议会是全村范围内各年龄段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懂法律,身体健康、群众威望高,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采取志愿参与的方式,经过民意测评、公示后,由村两委会审定,确定道德评议会会员。道德评议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2人。一般大村7-11人组成,小村5至9人组成,每个村道德评议委员会要有1名镇领导或干部担任指导员,组织指导村道德评议工作。

2、工作职责

道德评议会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村支部、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下开展评议工作,重点围绕邻里纠纷、干群、家庭矛盾纠纷、生产生活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身边发生的道德事件、先进人物推选等内容进行评议.具体体包括:

1.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村规民约,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的先进典型;

2.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化解各类矛盾,调处邻里纠纷,预防各种破坏稳定的事件发生;

3.推荐评选文明家庭、诚信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公婆、十大好人、评定星级文明户;

4.开办道德讲堂,每季度举办一期。

5.设立善行义举榜和孝德榜,定期发榜,引领社会风尚。

6.对村里打架斗殴、虐待老人、封建迷信活动等不良现象进行公开评议,解决家庭纠纷、邻里矛盾。

7.利用村里大喇叭设立“道德评议台”,主要是评议村里的好人好事、好现象以及不道德的人和事,做到“新人新事有人夸,歪风邪气有人管”。

3、工作步骤

(1)走访调查,确定对象。道德评议委员会委员每个季度第一个月要深入辖区村组、农户,做好民情日记,掌握发现正、反面典型,重点国绕包括好人好事、善行义举,少数贫困户安贫乐道、等、靠、要等不思进取问题及非贫困户争利益、抢待遇、要求“戴帽”等争当贫因户的现象,少数群众不友善、不诚信、无孝道等不道德的突出问题以及当前社会存在的不良人情风、低俗恶搞风等歪风邪气等,为召开评议会议准备第一手资料。

(2)明确主题,集体评议。道德评议委员会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拟定评议主题、对象和时间等,报村、镇党组织同意后,发出会议通知,组织进行评议。评议会上,让正、反面典型先行陈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委员们采取评论说理、说教劝导等办法,让评议对象心灵受到触动,激发评议对象内心崇德向善的意愿。最后形成正面典型鼓励褒扬、反面典型曝光帮扶等事项的决议,报镇党委审核同意。

(3)褒扬先进,惩戒丑恶。各镇要指导村设立“善行义举榜”和“曝光台”,对评议出的正面典型进行榜上发布,同时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并将先进典型纳入各类先进评选推荐范围。对评选出的反面典型,在不触犯法律法规、不侵犯个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在村后进典型曝光台”载明事实,进行集中曝光,促进形成颂扬真善美,唾弃假丑恶的舆论氛围。

(4)包帮劝导,教育转化。在对后进典型惩戒曝光后,道德评议委员会指定1-2人作为帮教转化责任人,制定帮教措施,对症下药,强化监管约束和教育劝导,促其自我转化进步。对于积极改掉恶习的,通过道德评议委员会审议后,及时将其从“曝光台”撤销;对于屡教不改的,可再次组织评议,改进帮教措施,促其改正;对于家庭确实存在困难的,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关爱和温暖,巩固提升转化成果;对纠错改正态度端正,教果明显的给予肯定和表扬。

(5)对每次评议活动进行小结,做好记录归档工作。道德评议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小结本季度工作,及时将工作进展情况上报镇党委政府。

(三)村民议事会

村民议事会是村级自治事务的常设议事决策机构,根据村民会议委托,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村级自治事务的决策权、监督权、议事权,讨论决定村级日常事务,监督村民委员会工作。村民小组也可设立村民小组会议和村民小组户主代表会议,负责讨论决定本组事务。

1、人员组成村民议事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两委成员、“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老党员、老战士、老劳模、老教师、老干部)、村辖区内其他经济、社会组织负责人、法人代表可通过民主推选方式进入议事会。所有成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参政议政的能力,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热爱集体,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有较强的代表性。村民议事会一般由11人一21人左右组成(成员人数原则上为单数),其中群众代表比例不低于议事会成员总数的50%。议事会任期为五年,与村民委员会任期相同,可连选连任。议事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由村民议事会成员推选产生。

2、工作职责

(1)村民议事会职责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授权,向全体村民负责。

(2)讨论决定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授权的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

(3)定期听取和审议村委会的工作报告,监督村委会执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的决议。

(4)听取村委会的工作汇报,提取意见和建议,协助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两委成员进行民主评议、民主监督。

(5)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村党支部、村委会反映村民的意愿和要求。

(6)协助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村民委员会依法管理村集体所有土地、林地、水利设施和其它公共财产,监督村集体财务的收支使用情况。

(7)监督村民委员会维护生产、生活秩序,搞好本村日常事务管理工作。

(8)监督村民委员会调解民事纠纷,协调和解决本村村民之间的利益矛盾和问题,促进村民之间的和睦相处。

(9)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俭办,反对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10)议事会成员可应邀参加村党支部、村委会召集的有关会议,必须按时参加议事会召开的所有会议。

3、遵循原则

(1)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和地方性政策规定。

(2)有利于推进和保证上级任务的完成,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

(3)体现村民自治,符合本村实际和大多数群众的利益。

(4)村民议事会成员每年接受一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民主评议。连续两年被评议不称职的,其职务自行终止。

(5)本村1/5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1/3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提出更换村民议事会成员的要求。村民议事会成员在任职期间发生违法违纪或不履职、乱履职的,村党组织可提议更换。村民议事会成员任期届满前,可补充其缺额,但不能超过规定人数,更换和补充村民议事会参照有关规定进行。

4、议事办法

(1)村民议事会会议由议事会主任负责主持召开,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如果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临时召开,会议议题由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成员或五分之一以上的村民联名提出,由村党组织书记把关。

(2)召开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的议事会员赞成,才能生效。对争议较大的议题,应提交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期间)表决。议事会召集的所有会议允许村民列席旁听,但旁听人没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3)村民议事会会议由议事会主任主持,主持人宣布会议制度,分配发言,提请表决,维持秩序,执行程序,主持人在主持期间不得发表意见,不得总结议事会成员的发言。

(4)会议讨论内容应当有一个或几个明确的议题,议题必须具体、明确、可操作。

(5)发言人要遵守会场纪律,对会议议题应表明赞成或反对,说明理由,讨论问题不能跑题。

(6)主持人应尽可能让不同意见的发言人轮流发言,以便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

(7)主持人提议举手表决时,主持人个人应最后表决。

(四)禁毒禁赌会

为进一步做好禁毒禁赌工作,提高全民禁毒禁赌意识,确保村镇健康平安,特成立禁毒禁赌会,营造人人禁毒禁赌、人人拒毒拒赌的社会氛围。

1、人员组成禁毒禁赌会主任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为禁毒禁赌工作第一责任人,村主任为副主任,成员由村老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等懂法律、有威望的村民组成。

2、工作职责

(1)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向村民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让村民学法、懂法,提高群众对毒品及赌博危害性、严重性的认识,提升全民禁毒禁赌意识。

(2)全面掌握摸清吸毒人员、赌博人员底数,对吸毒、赌博人员进行帮教,定期召开分析会,检查帮教工作,及时掌握被帮教人员动态。

(3)组织发动群众同毒品、赌博犯罪行为斗争,并积极向公安机关检举揭发参与赌博、吸毒的人和事。

(4)组织、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做好吸毒人员定期尿检工作,督促吸毒人员按时参加尿检。

(5)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让村民远离毒品赌博,基本有效的遏制毒品蔓延势头和赌博行为。

3、工作方法

(1)不定期走访,及时发现赌博窝点及具有吸毒倾向人员或已开始吸毒的“瘾君子”,记录在案。

(2)进行思想教育,极力说服,对知错悔改的强化监督,促其彻底改正;对于屡教不改的,交由当地公安机关处理。

上一篇: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下一篇:配备专题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