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干部任用考核机制

2024-04-22

闲话干部任用考核机制(共6篇)

篇1:闲话干部任用考核机制

闲话干部任用考核机制

一,贪官两面性对干部考核任用机制提出的考验和挑战

原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国健的贪污受贿丑闻东窗事发后,在全国引起不小的震动。人们深感意外的是,一向低调谨慎的人怎么也会‚出事‛呢?接触过徐国健的人大都认为他是一位行事低调、做事谨慎的人,很讲‚规矩‛。不仅如此,他还利用各种场合教育下属或新干部,告诫他们不该要的财物一律不能碰。甚至在饭桌上,徐国健也经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用他的话就是‚毛毛雨常下、小木鱼长敲是对干部的关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秀‛的。据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人介绍,跟‚徐部长‛下基层调研,他从来不收礼品,有时候实在推脱不掉,一回到部里,立即吩咐司机把东西登记并上缴。这位知情人士说,至今省委组织部的仓库里还有数十件‚徐部长‛主动上缴的礼品。不仅如此,为了给人以清正廉洁的假象,徐国健还在江苏大力推行的一系列干部制度改革中乔装打扮,充当了一个积极推动者的角色,并使省委组织部成为全国组织系统的‚一面旗臶‛。

无独有偶,日前,河南省纪委、监察厅严肃来自了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党组书记石发亮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这位贪官也是大打廉政牌,不论大会小会,言必谈廉政。有时候讲到动情处竟然眼眶湿润,令许多在场的干部深受感动。

类似的报导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贪官们大都表现出两面性,一面是清政廉洁、无私奉献的好干部;一面是利令智昏、中饱私囊的丑恶嘴脸。

贪官的两面性一来是说明他们做贼心虚,千方百计为自己进行伪装;二来也是自我保护,想方设法瞒过组织和群体。并且,贪官的这种虚伪性、欺骗性越来越带有普遍性,成为贪官一族的共同特点,使人们越来越难辨真伪。贪官的两面性越大,其隐蔽性就越强,危害性也就越大。这不仅为反腐工作增加了难度,更为组织部门考核和任用干部提出了挑战。贪官为什么能得到提拔重用?贪官为什么能够长期得手?这从客观上看反映出我们在干部考核和任用机制中的问题和弊端。也就是说,我们往往是选人不准,管人不严。如何寻找两面性贪官的言行规律,掌握动向,明辨真伪,切实在干部考核和任用过程中加以甄别,从而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任用机制,及时发现贪官、防止错用贪官,这不仅是防腐的重要环节,更是反腐的基础性工作。这就给各级组织部门和党委主要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两面性的贪官们无论如何伪装,总会露出马脚,也总有一定的规律。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组织部门及相关领导对这些情况也并不都是一无所知。但问题在于,一方面,我们的组织部门和有关领导是不是能够坚持原则,是不是敢于坚持原则;另一方面,我们的用人机制是不是能够保证把贪官们拒之门外。

能不能明察贪官的真伪,这的确是对我们干部考核任用机制提出的考验和挑战。二,‚小圈子里选干部‛遗患无穷

透过瓮安事件这起许多因素遇合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央党校蔡霞教授指出:‚它折射出一些地方的权力运行严重偏离了执政为民的轨道‛。当前决定干部‚升迁去留‛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仍缺乏群众的参与,干部评价‚内循环‛,政绩考核‚向上看‛,加重了干群脱离现象。瓮安县委党校原校长童德莹说:‚好干部提拔不上来,得不到重用,阿谀奉承、为领导提包的干部却青云直上,何以服众?在‘6•28’事件中,一些干部隔岸观火、不愿站出来,其中也掺杂着这种情绪。‛

在什么位臵说什么话,这些人的观点明显带有个性。比如,党校教授的话有理论高度,已经赋闲的当地党校原校长快人快语,无所顾忌,而已在瓮安工作6年的县委组织部部长莫涛所说的‚除了公选以外,民主推荐的人选都在原单位范围内产生,这就会发生‘小圈子里选干部’的情况‛。这番话,则显得四平八稳,官味很浓,听上去不那么刺耳。

虽然这些人士对‚瓮安事件‛的反思在语言的表述上有所差异,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指 1

出了酿成‚瓮安事件‛的深层原因———决定干部‚升迁去留‛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由于至今仍缺乏群众的参与,仍在‚小圈子里‛转悠、画圈,缺少了群众把关,由此导致干部评价‚内循环‛,政绩考核‚向上看‛,加重了干群脱离现象,因此,‚瓮安事件‛只是或迟或早爆发的问题,而几乎无法避免。

不少事实证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缺少了群众参与把关的‚小圈子里选干部‛遗患无穷。接下来,能否以遗患无穷的‚瓮安事件‛为镜鉴,彻底打破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小圈子‛,彻底改变一些地方的干部长期不在群众中生活,对群众谈不上感情,既不对上负责,也不对下负责,只对自己负责、只对自己的乌纱帽负责的怪现象,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如何真正引进民意,加大民众参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考核、把关权重,把领导干部的前途和命运真正交由当地老百姓来决定,就不仅仅只是贵州省探索干部考核评价长效机制的问题了,而俨然成为一个带有全局性的,全国范围里干部考核评价长效机制的探索,和‚群众的评价至少要占一半权重‛这一新制度、新规则的尽快确立、架构与大胆实践的重大命题了。

三,对症施治 防止、杜绝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职‛

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干部的监督管理工作,特别是随着《干部任用条例》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引进竞争和考核机制,这对于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建立一支富有朝气、奋发有为的领导队伍;保证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社会经济的稳步前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乱纪的形势依然严峻。据《半月谈》杂志披露,2004年1月-8月,被‚双规‛、隔离审查和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省部级干部达到36人。1月-7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22913人,其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767人,厅局级以上干部109人。不少腐败案件在查处后,都或多或少地暴露出同一个问题:少数党政领导干部出了问题非但没有得到处理,反而继续‚带病上岗‛或‚带病提职‛,‚买官卖官‛现象在一些地方泛滥成灾,究其原因关键是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这一中心环节上未能把好关、守好门。

一、病症表现认定

有些人在任命上岗或被提拔前就存在作风不良、违法违纪等问题,但我们在考察干部时却未能及时发现,结果导致其中一些人仍继续得到提拔和重用,这种现象被称为‚带病上岗‛和‚带病提职‛。由此产生‚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封官许愿、任人唯亲、跑风漏气、弄虚作假、有案不查等综合症状。具体表现为:走门子、拉关系,托人打招呼、递条子;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或索取对方财物;在民主推荐和选举等工作中请客拉票或者搞其它小动作;大力提拔本人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泄露内部讨论的干部任免情况;伪造或者私自更改本人档案材料,使用假身份、假学历;对本地、本单位违规选人用人问题有案不查或者查处不力。‚带病‛官员高升,不仅搅乱了干部队伍的正常秩序,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更造成了政府的诚信危机,影响极坏,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二、治病先求病因

应该说,出现‚带病上岗‛和‚带病提职‛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在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还不完善,有些管用的制度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

从客观上看,干部人事制度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的难点问题。干部的提拔任用,按正常程序必须经过民主推荐、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党委集体讨论后按干部管理权限上报、上级组织部门进一步考察,然后提请党委讨论审批等多个环节。但现实情况是,这一流程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干部的提拔任用实际上并未摆脱‚伯乐相马‛的模式,在一些地方,民主推荐成了领导推荐,组织考察成了‚走过场‛,集体决定成了‚一把手‛

个人决定,层层‚把关‛成了层层摆设。

从主观方面分析,从有关部门查处的诸多买官卖官案件中可以发现,带病上的‚岗‛和带病提的‚职‛,往往都是跑来的,要来的。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选拔干部时‚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立马重用‛的现象。对又跑又送的,往往就会有意地拿着放大镜看优点,蒙上眼睛看缺点,用顺风耳听好话,聋子耳朵听坏话;有的干部连续几年考核优秀,仍然得不到提升使用;有些干部考核一般甚至较差,却照样重用。已有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并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约束。‚少数人选人‛的权力未受到根本性制约,少数人说了算的‚以官选官‛模式依然存在。

三、治病讲究良方

为政之道,重在得人。要防止和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必须在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程监督上下功夫。

1、在干部推荐工作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注重群众公论。对拟提拔的干部,可将组织考察改为实行‚考任分离‛,即后备干部必须经过考试取得任职资格,然后才能对其进行任命或提拔。以前先任命,后考核的做法会带来许多诟病,因为,后备干部一旦被任命或提拔,职务已经明确,再考核时,许多人会碍于情面帮其掩盖问题,所以,监察部门很难准确了解考察对象的具体情况,导致‚带病上岗‛和‚带病上任‛。而‚考任分离‛制度,将使监察部门有更多的机会对取得任命资格还未任命的后备干部进行考察。

2、在干部考察工作中,要完善考察方法,全面了解干部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的情况。既要听上级领导的意见,又要听一般干部、群众的意见;既要听正面意见,又要听反面意见;既要重视多数人的意见,又要重视少数人的意见;既要考察干部的工作圈,又要考察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防止考察失真失实。

在此,我还想着重强调一下考察干部社交圈、生活圈(简称‚两圈‛)的重要性。现行的干部考察方法延续了多年,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如考察方法单一,仅限于个别谈话、民意测验、召开座谈会、查阅档案等,缺少科学的考察手段;考察范围局部化,缺少全面性,领导人数较多,一般干部群众较少,还普遍存在重领导意见、轻群众意见的倾向;考察干部的范围狭小,往往局限于工作单位和八小时以内的表现,而忽视了八小时以外‚生活圈‛、‚社交圈‛的考察等。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人生活圈、社交圈的状况,是干部思想境界高低的‚标尺‛。深入考察干部的‚两圈‛是全面了解其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渠道。考察‚生活圈‛,应着眼于‚五看‛:看生活作风是否正派;家庭关系是否和睦;经济状况是否正常;邻里关系是否融洽;业余爱好是否健康。考察‚社交圈‛,应着眼于‚三看‛:看其交友择友中表现出的社会观念;看其社交活动中表现出的社会责任看其社交活动中表现出的社会公德。

只有这样才能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地掌握干部的实际情况,防止考察失真失实,遏制‚带病上岗‛和‚带病提职‛现象的发生。

3、在干部任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对在考察、巡视和受理举报中反映较多的干部,使用上一定要慎重。要充分听取纪检机关的意见,对反映的一些线索具体、情节严重的问题,特别是涉及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为亲属子女谋取私利、重大项目和大额度资金审批个人说了算、生活作风奢靡等方面的问题,要深入调查核实。问题没有查清之前,不要急于作出任用决定;在重要岗位上的干部,发现有严重问题线索、不宜继续从事现岗位工作的,要先从该岗位上调整下来。特别是对‚带病上岗‛、‚带病提职‛的干部,更要对其选拔任用过程进行调查,确实存在用人失察失误的,还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4、在干部监督工作中,要积极推进工作方式制度的创新。一要创新干部教育方式,引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系统的实绩考核标准,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二要探索加强对双重管理干部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三要疏通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形成干部正常退出的机制,从制度层面上解决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四要进一步完善干部监督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部门与纪检机关、以及内部各工作机构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干部监督工作的合力。五要健全干部监督信息工作机制,尽快建立覆盖面广、渠道畅通、反馈及时、信息共享的干部监督网络,健全信息管理系统。

仔细推敲不难发现,这几年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措施,包括 ‚5+1‛的文件,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为了解决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的问题。可见,中央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病症对干部队伍的侵蚀和破坏,下决心把防止和杜绝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职‛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并力求抓出实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对于那些不事张扬、埋头苦干、政绩突出的干部,将给以褒奖和重用;对不思进取、无所作为、政绩平平的,将果断予以调整;对投机取巧、好大喜功、制造虚假政绩的,将坚决查处。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完善考察方法,严格坚持程序,认真核实问题,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彻底根除‚带病上岗‛、‚带病提职‛问题。

四,当前干部任用考核机制存在的弊端及改革方向

当前在个别地方,买官卖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严重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威信,毒化了社会风气。甚至在个别部门、个别职位上,连续出现‚前腐后继‛和直接导致政府公信力失灵的危局,例如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对当地一些领导干部工作态度和作风提出了严厉批评:‚说话没人听,干事没人跟,群众拿刀砍,干部当到这份上,不如跳河算了!‛可是,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当前的这些社会乱象与干部任用考核机制存在的诸多弊端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存在的弊端

一、以绩效为主的任用标准导致干部品质整体性滑坡

科级单位是干部任用考核机制最基本的适用对象,科级单位的一把手一般直接掌管人事,而一把手由于事务繁忙,对干部的观察和了解根本无法做到细致和全面,在德、能、勤、绩、廉五个层面中,往往只对表面化的‚绩‛产生直观印象。其实无论是科级单位还是县级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都无法摆脱这种以绩效为优先考虑对象的思维模式,而这种模式造成了干部任用标准的片面化:只看成绩,却对被考核对象的社交圈和真实的思想品质缺乏了解,一旦起用则后患无穷。1991年到2001年,许超凡、许国俊、余振东涉嫌在中国银行广东分行开平支行行长任职期间,先后以企业名义办理假贷款套用资金,侵吞资金超过4.82亿美元。与其说对这三个行长任职期间的惊人贪污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措施,还不如说是干部任用考核机制出现了漏洞,让一些视权力为摇钱树的腐败分子不幸得到了权力。

二、‚一言堂‛的官僚作风导致‚少数人任用少数人‛局面生成当前在干部队伍中普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早点进步,就得与领导搞好关系。‛所谓搞好关系,指的就是感情投资。即使工作做得再出色,没有领导赏识或不被领导了解,那就永无出头之日。现在实施的一把手异地交流和领导有限任期制度,无疑对这种感情投资的盛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把手对新环境的不熟悉,迫使其不得不重新铺排人际关系,以有利于工作及时开展,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每一次班子换届都成为投机分子攫取权力的机会,与领导班子成员的亲疏关系决定着干部选拔候补成员名单。同时,一把手为开拓工作新局面,也必然首先考虑使用自己信任的人,很可惜,在这种时刻往往投机分子最能表现自己,借助一把手为稳定局势搞‚一言堂‛的时机,上下其手,使干部任用考核制度最终流于形式。某县仅信访局一家单位就突击提拔三名副科级干部,名曰‚新时期新气魄‛,实际上与县主

要领导人的好恶有直接关系,在‚一言堂‛的大气候下,干部任用成为一把手培植个人势力的重要法宝。

三、考核过程的暗箱操作导致真实民意的消沉

因为存在社会大环境和官僚作风对干部任用考核程序的不良影响,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干部职工对干部考核程序持消极应对的态度。对后备干部公示到领导干部测评,这些都给人以‚内定‛的假象,凡是公示必然是已经确定人选,凡是测评必然是领导班子优秀,久而久之,所有的考核程序都成为程式化。上级机关找干部职工谈话时,一般很难听到反对意见,因为既然是领导内定的人,自然不能畅所欲言,既得罪同事又得罪领导,还不如做个‚老好人‛,在将来的职权重新分配中捞点实惠。如此这般,下情不能上达,便使个别人因为拉帮结派等等原因设臵的‚暗箱操作‛顺利得逞,也使上级机关对所谓的民主选情失去了正确的判断。而在一般情况下,为了维护安定团结的现状,对下级机关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也往往直接遵从下级领导班子的意见,使一把手对某位干部的错误信任得以通过干部任用考核的形式确定下来。

改革的方向

一、建立干部任用异地考察制度

既然处、科级干部实行异地交流制度,那么在干部任用考核程序中为什么不能实行异地考察制度呢?由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异地考察人员对后备干部进行考察,与群众进行谈话,将会很容易地摸清干部的真实情况。这样一来,一可以识破所谓‚绩效‛的烟幕,二可以收集后备干部最全面的信息,三可以打乱原有的人情网络,迫使原来只知走上层路线、作风漂浮的个别干部重新回到扎实工作、打好群众基础的正确态度上来。某县一名行政单位干部有生活作风问题,因为与一把手关系融洽,并未受到党纪处分且步步高升,使该单位形象一落千丈。只有采用异地考察制度,才可能真正完善对干部‚德能勤绩廉‛各方面的综合衡量,将不合格的干部挡在品德考察之外。

二、干部考察队伍实施独立建制

南北朝时,殷景仁曾提出‚百官荐材,以所荐之能否黜陟‛,指的是当官员举荐人不当甚至被举荐人犯罪时,应该接受连坐的处罚。照此推定,现在我们实行的干部考核机制甚至比封建社会的官员选拔制度还要宽松,即使考察失误也不会追究考察人员的责任。同时,干部考察人员受制于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意志,不能真实反映考察情况,而且有时想反映也反映不了。在一定意义上说,干部考核程序只不过是领导‚内定‛之后的工具而已。因此,干部考察队伍实施独立建制,并对考察人员的考察结果记录在案,由考察人员签字负责。待被考察对象任期届满后,再次对其进行考察。干部任用考察工作与考察人员的责任相挂钩,这样就可降低买官卖官现象的发生概率。

三、干部任前公示脱离部门化窠臼

从目前试行考察预告制度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的情况看,干部职工对领导干部的任命使用的关心程度有了明显提高,扩大了干部群众对干部考察、使用过程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但是,干部任前公示往往只面对本部门,尤其是采用垂直管理体制的行政单位,这使本单位干部职工对个别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反映面临被暴露、被清算的危险。而且,这种民意反映在上一级业务主管部门往往因种种原因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对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应该摆脱当前的部门限制,越是垂直管理部门的干部考核越要向上级纪检部门、干部考察机关进行任前公示,从而有效遏制某些部门主要负责人的人事独断局面。

五,构建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程序是关键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体现的主要精神是充分的党内民主、严密的程序主线和完备的制度监督。选任干部的原则和标准确定之后,程序就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要真正做到用好的制度选人,构建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关键是要按照《条

例》规定的程序办事。正是基于此,《条例》做出的程序性规定,全方位贯穿于干部选任工作始终,形成了严密的制度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条例》的程序性规定及其丰富内涵,严格执行程序规定与要求,尽快着力构建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一、准确把握《条例》的程序性规定及其内涵,奠定严格执行程序的基础

《条例》以程序为主线,通过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环节,对干部选任工作做出了全方位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定,使干部选任工作制度体系更趋完备,制度措施更加有力,程序方法更具操作性。《条例》的程序性规定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六项‚基本程序‛,即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它突出了民主推荐、考察和讨论决定三个‚关键程序‛;第二个层次是有关基本程序中的‚具体程序‛,包括民主推荐环节的四项具体程序、干部考察环节的六项具体程序、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环节的三项具体程序、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五项具体程序。

《条例》所规定的一系列程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针对性强,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依据宪法、党章和有关法律,结合党的制度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新的实践做出的,体现了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三方面要求。一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各个环节必须始终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党管干部原则在严格的民主程序中运行。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干部选任的民主化,使党对各级干部选任的全过程都能真正体现全体党员的意志,为党管干部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选拔任用干部必须走群众路线,坚持群众公认原则与党管干部原则的统一。在干部的培养、选拔、考核、任免、奖惩等各个环节,必须切实制定并认真执行严格的民主程序,积极推行扩大民主的多种方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注重社会公论,使干部选任工作的各项决策真正体现群众的意见和愿望。三是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将党管干部原则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细化为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制度规范和法规,实现维护党的领导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高度统一,使党对干部的管理从政策性管理逐渐转向法制化管理。

二、严格执行《条例》规定的程序,抓好构建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的关键环节严格执行《条例》规定的程序,既是保证执行《条例》不走样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关键所在。它要求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必须一以贯之地既坚持关键程序和基本程序,又坚持具体程序。

首先,执行程序要以《条例》规定的原则和基本条件为前提。《条例》规定的选任干部应当遵循的六条原则,是党的干部路线在干部选任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应当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与《党章》的规定相一致,体现了德才兼备的原则。各级党委必须深刻理解和不折不扣地遵循这些原则和条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出现偏差,以保证干部工作的正确方向,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偏离或者脱离了这些原则和基本条件,执行程序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程序过程便异化为形式主义。

其次,组织(人事)干部要以坚强的党性严格按程序办事,以扎实的作风抓好各项程序环节的落实。组织(人事)干部是选人的人,是具体执行程序的人,责任十分重大。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照章办事。凡没有经过规定程序的,一律不考察、不研究、不呈报,使程序成为不正之风不可逾越的屏障。同时,由于干部工作程序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环环相扣的环节组成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缺漏或走样,都会导致‚链条‛的失效,它要求组织(人事)干部必须适应执行《条例》新的程序规定的需要,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练就过硬的本领,养成扎实的作风,在干部选任的实际操作中真正做到履行程序环环紧扣、一步不缺、一步不错。

三、找准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着力点,构建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江泽民同志指出,‚于部选拔工作要坚持走制度创新的路子,用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来保障把人选准用准‛。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建设上的突破是构建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重中之重。构建干部选任的科学机制,必须以此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干部选任制度改革。

1.要致力于构建公平的干部选任竞争机制。竞争出入才、竞争出活力、竞争出正气。实现干部选任的良性竞争,是贯彻落实好《条例》,促进于部队伍在动态中实现竞争上岗、合理流动、优化配臵,创新用人制度的内在要求。一要完善选举制。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选举制,要坚持和完善差额选举制度,逐步做到凡由选举产生的领导职位,都实行差额选举,并不断扩大选举制的实行范围。二要强化考任制。要按照《条例》中‚党政领导干部可以从党政机关选拔任用,也可以从党政机关以外选拔任用‛的要求,扩大公选范围,延伸公选层次,从制度上打造各类人才公平参与竞争的平台,形成一种海纳百川、广纳群贤的识人用人机制。三要扩大聘任制。对党政机关的中层干部等,在进行竞争上岗基础上逐步实行聘任制。四要改革任期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引咎辞职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现职领导干部等相关制度,完善配套措施,使那些安于现状的干部思想‚不安‛,四平八稳的干部位子‚不稳‛,逐步形成规范有序的领导干部正常交替更新机制,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2.要致力于构建民主的干部选任运行机制。推进干部选任制度改革,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扩大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四权‛。一要扩大干部推荐阶段的民主。认真研究如何更好地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民意测验、民主推荐,使获取的干部信息更加接近客观实际,努力做到推荐职务、任职资格、职务标准和推荐结果‚四公开‛。二要扩大干部考察中的民主。要提高考察的透明度,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干部考察中来,扩大考察范围,提高考察的准确性,认真落实考察预告、差额考察、考察结果通报等制度,进一步提高考察中的民主程度。三要扩大用人决策中的民主。建立健全党委内部讨论决定干部任用的议事和决策规则,认真研究《条例》中提出的‚无记名投票‛、全委会票决制度的运作和完善问题,试行干部任免差额上会制度。

3.要致力于构建科学的干部考核机制。考核评价准确,任用才能得当;考核评价失真,任用必然失误。一要科学制定岗位分类、干部分类的职责规范,力求使干部的任期目标、目标和主要工作职责与其本身的岗位性质、能力水平相对应。二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细化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尽量增强考核指标的可比性。三要拓宽考察渠道,既要考察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又要考察干部的社交圈。四要注意区别和把握考察对象的实绩与虚绩、真绩与假绩、现绩与前绩、显绩与潜绩之间的关系,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去伪存真,使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准确。同时要研究试行领导干部政绩公示制,让广大群众帮助鉴别干部政绩的实与虚、真与假。

4.要致力于构建系统的干部选任监督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干部选任工作监督约束机制,是贯彻落实好《条例》的根本保障。一要研究制定加强对‚一把手‛用人进行监督的有效制度和措施,坚决制止个别地方和部门少数人甚至个别人决定干部任用的不良现象。二要抓好选人用人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建立健全干部任前监督的相关制度,及早发现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防止干部带‚病‛上岗。三要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监督的相关制度,即推荐、考察、任用等环节的责任制。四要建立健全监督与查处的相关制度,包括选任工作检查制度、选任工作失误追究制度、选任监督责任制等。五要努力实现干部选任工作的‚阳光操作‛。在接受党内监督的同时,积极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努力使各个方面的监督制度互为条件、互相联合、相辅相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构成一个科学合理的防范和纠错机制,真正从制度和体制上保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篇2:闲话干部任用考核机制

导读:广义的考核材料,是指干部考核过程中收集和形成的所有关于干部表现的材料包括述职报告、座谈记录、民意调查表、民主测评表,以及干部本人过去写的文章、讲话稿、工作总结和其他有关资料等。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干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更多杂文阅读欢迎访问YJBYS文学网。

干部提拔任用考核材料篇一:

一、个人信息

YJBYS,男,1xxx年8月出生,汉族,大学文化,1xxx年5月参加工作,2xxx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技术员,现职为**县电信分公司市场经营部副主

任,业务管理岗,机关支部委员。

该同志熟悉交换、传输、电源、数据、计算机及网络、无线市话、多媒体新业务、号线、渠道营销、市场策划、等各类电信业务和技术,受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具备良好的通信综合素质,既具有邮电学校交换专业的中专学历,又有经济管理专业大专文凭,同时也具有湖南大学网络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本科学历。在职工作14年,从事技术及运维管理工作7年,农村支局长工作4年,市场经营工作3年。在不同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多次获得市公司表彰和荣誉。是一名知识结构合理,一专多能,既有技术、又懂业务、还会经营,同时又有基层管理锻炼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二、工作简历:

该同志1992年5月参加电信工作,首先到东湖邮电支局担任机务员;于1994年9月调入**县邮电局设备维护中心任支撑机务员,从事过传输、交换、电源、数据、移动电话基站、无线市话

等设备的维护及工程建设工作,一直是我局业务技术骨干;1xxx年9月至2xxx年2月任**县**支局支局长;2xx年3 月至2xx年2月任衡山县分公司设备维护中心主任;2xxx年3月至2xxx年7月在市场经营部做业务管理、市场策划、公话、渠道管理、号线管理、产品营销等工作,2xx年8月开始任市场经营部副主任。

三、现实表现:

1、政治素质高,组织观念强。该同志具有过硬的政治和理论素质。认真学习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及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思想,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对照八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能够密切联系实际,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大事面前能冷静,难事面前善思考,是非面前讲原则,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中,识大体,顾大局,不计个人名利得失,能始

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能正确对待组织和个人,无论组织上安排他到哪个岗位,他都能很快适应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2、业务技术精,业绩突出。该同志参加工作14年,干过5个不同的技术、业务、管理工作,不同的工作历练,培养了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超越自我的工作风格。熟悉县级分公司电信综合业务及技术、经营模式、市场策划、产品营销途径和切入点、农村电信市场潜力、市场竞争环境、产品营销渠道的流程协调、基层营销组织工作等具体情况,在多年的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在任支局长期间,曾率先提出电话村、电话路、电话街三点一面的转动发展思路,支局业务拓展、基础管理、客户服务等各项工作同频共振,协调发展,该支局年年被评为先进集体。个人在2000年百万电话大行动中荣立市公司“二等功”一次;在设备维护中心做主任期间,**的维护基础工作和网管工作一直

在全市名列前茅,该中心被授予“创建省级青年文明集体”光荣称号,他个人也被评为市公司2002运维工作先进个人;到市场部工作后,他先后针对铁通低价位抢夺县城宽带客户,建议采用包年宽带与预付费小灵通捆绑营销,不但促进了宽带业务拓展,同时新发展小灵通400户;针对县城先农小区客户搬迁较多,铁通实施拉引营销策略,进行用户策反工作的严峻形式;建议及时采用客户交100元移机,赠用户100元话费实行现场移机绿色通道,同时有效地引导客户搬迁新居的购买欲望,大力推销来电显示业务;做到了稳住了存量,又激发了增量。在公话方面提出“网吧 话吧”和校园后勤 IP超市等发展模式,在农村主线发展中建议电话 农家乐 来电显示捆绑发展模式;在网吧发展及存量保有上提出“宽带 PHS”捆绑优惠模式,尤其在“拓展杯”竞赛期间,为领导献计献策,精确预算,与大家一起想尽办法努力完成竞赛任务,以上的业绩受到了市县公司领导的

篇3:闲话干部任用考核机制

一、完善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长效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公众的参与意识非常薄弱。

选拔基层干部, 要先问一问基层群众的意见, 群众的口碑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用直接关系到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 因此公众参与意义重大。但是, 目前群众对于参与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的意识非常薄弱, 对自己的民主权利认识不够, 这严重影响了基层领导干部选任的民主性和公开性, 也不利于科学化的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长效机制的建立。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注重提高各项工作的公开度, 不断探索新的干部人事制度, 在政策制定和人员选任等各方面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而且随着网络和媒体的广泛应用, 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渠道也越来越多。但是, 无奈群众参与意识不够, 尤其是在对基层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选任问题上, 不能广泛地汲取群众的意见和想法。

(二) 基层领导干部腐败现象屡见不鲜。

基层领导干部是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一层, 是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中的直接代表人, 因此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十分重要。近年来, 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屡见不鲜, 其中就包含了很多身居基层的党政领导干部。低碳背景下,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 基层政府改革本身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从而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腐败提供了机会。在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选任工作上, “暗箱操作”、“权钱交易”时常出现, “买官”、“卖官”等腐败现象非常严重, 这些腐败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选任工作, 更不利于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长效机制的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机制的构建必须要有一批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队伍做保障,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机制长久、科学、健康地运行;反之, 机制的运行将会困难重重。

(三) 任人唯亲现象比较普遍。

在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选任上, 我党历来崇尚任人唯贤, 但是, 现在很多基层党政机关任人唯亲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上级领导干部担心自己的职位会被有才能的人取而代之, 故意排挤有贤能的人, 把一些跟自己关系很好的非贤能之士安插在自己身边, 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所谓的“小圈子”, 来巩固和保障自己的“乌纱帽”。现在还存在很多思想水平不高、工作能力很弱, 但是善于和上级领导吹嘘拍马的基层干部, 喜欢弄虚作假、搞形象工程, 为上级领导增添政绩, 备受上级领导的宠信, 这就形成任人唯亲的客观条件。然而, 任人唯亲的行为会严重影响高素质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 不利于优秀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用, 对于构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长效机制也会产生制约影响。

(四) 官僚主义习气比较严重。

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 很多基层党政机关负责选任工作的领导干部, 领导方法简单, 官僚主义非常严重, 行事作风独断专行, 喜欢滥用职权, 忽视了集体的作用, 把权力集中到自己身上。甚至有些基层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不高, 对干部选任的制度和原则掌握不全、理解不透, 却一意孤行, 致使基层干部选任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个人“一言堂”, 很容易造成基层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严重影响了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工作的科学性, 降低了选任工作的效率。

(五) 选拔任用制度不健全。

选任制度的不健全会严重影响优秀领导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没有优秀的领导人才和完善的选任机制, 低碳建设下的各项工作都会受到阻碍, 因此, 建设低碳背景下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长效机制必须要有健全的选任制度作保障。目前, 我国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主要有委任制、选任制、聘任制和考任制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在选拔基层领导人才的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 在实际运行中都反映出了很多弊端, 形成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 使得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工作缺乏合理有效的运行模式和科学有力的制度保障。有关干部初始提名和推荐选拔等的制度也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干部初始提名不规范、不具体, 人才推荐选拔不客观、不民主等各类现象普遍存在。这都会使基层党政机关在领导人才的“进口”上缺乏科学性, 造成基层党政领导人才选拔和任用上各种运行问题和不良现象的产生。

(六) 监督体系不太完善。

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是建立科学公正、民主公开的选人用人机制的重要保障, 也是抵御不正之风、防止官员腐败的重要保证。但是, 目前基层监督体系不健全, 严重影响了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 监督机制运行乏力。主要表现在对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前和选任后的工作绩效以及选任过程的具体运作程序监督不到位,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监督作用在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工作中的缺失。其次, 舆论监督不够。没有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工作进行舆论监督, 选任过程透明公开程度不够, 便会很容易形成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上的不正之风。再次, 监督制度不完善。对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监督条款规范不明确, 责任落实不到位, 导致监督者不坚持原则、甚至出现不敢监督的现象。这都直接影响到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工作的科学化, 也不利于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长效机制的构建。

二、完善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长效机制对策建议

(一) 健全选任制度。

选任制度是科学合理地进行选人用人工作的准绳, 健全选任制度是构建低碳背景下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长效机制前提保障。首先, 进行制度创新, 顺应低碳发展要求。对于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中的陈腐制度要坚决摒弃, 建立科学的选人标准和公开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要在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及时的改革和创新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其次, 完善干部初始提名和推荐选拔等制度。做好基层干部选任工作, 首要的是严把干部选任入口, 完善干部初始提名制度, 推荐和提名一批高素质人员来参与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 提高选人用人的质量。再者, 优化选任模式。对于委任制、选任制、聘任制和考任制进行细节规范, 查漏补缺, 建立科学的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选任模式。

(二) 破除陈腐观念。

首先, 破除个人官僚主义, 加强民主建设。对于基层领导干部忽略集体智慧而独断专行的行为要坚决打击, 在对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选任过程中应该分化“一把手”的个人权利, 避免权力过分集中, 加强民主建设, 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其次, 树立任人唯贤的观念, 破除任人唯亲思想。要做到“知人善任”、“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选任上要防范“糖衣炮弹”的攻击, 对于拉关系、套近乎的现象要严厉打击, 对于贤能之士要大胆提拔。再者, 反腐倡廉。一方面坚持“严打”, 对于腐败现象要严厉处置, 扫清基层干部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另一方面对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要积极培训教育, 提高他们的思想作风, 抵制腐败思想的侵蚀, 加强廉政建设。

(三) 完善监督体系。

完善监督体系, 不仅是防止干部腐败和纠正不正之风的关键, 更是构建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当前形势下, 低碳改革潮流汹涌而来, 要顺应低碳发展切实做好监督工作, 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健全基层选任工作的责任追究制度, 要明确选任各个环节中的具体监督内容和责任人, 切实解决好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过程中监督责任不明确和选人用人失察无人负责的现象, 明确了责任和失责后的追究制度, 监督机制的运行就会顺畅得多;二是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把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选任过程更加公开化、透明化, 杜绝选任过程中“拉票”、“跑票”等现象的出现;三是强化监督意识, 通过切实有效的监督宣传教育, 强化公民的监督意识, 改变机关内部不敢监督的现象, 实现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双重效果。

(四) 重视“人”的作用。

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 一方面要考虑到基层群众的意见, 提高公众参与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人才的整体素质, 充分重视基层群众和基层干部的双重作用。首先, 在基层群众中宣扬民主观念, 调动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 积极参与选任工作, 以表达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选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其次, 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全面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觉悟和作风修养, 还要在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培养干部的领导能力, 加强基层干部的知识水平培养。另外, 还要注意优化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结构, 达到干部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的统筹观、正确的绩效观。如何完善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长效机制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指出完善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长效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选拔任用,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李民.关于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J].管理世界, 2000.2.

[2]尤广付.我国县级政府行政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行政管理, 2010.3.

篇4:闲话干部任用考核机制

2014年初全县确定贫困人口18.6万人,2015年底脱贫6.4万人,年脱贫率达17.7%,并多次获得省市扶贫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县,连续4年获得全省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先进县。

被省委书记表扬的创新扶贫手段

村党支部是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核心力量。“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村支部及其领头人能不能行?管不管干?有没有战斗力?这对于农村脱贫致富至关重要。

霍邱县委书记刘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该县县委着力提升农村基层的党建水平,牵住了统领农村扶贫工作的“牛鼻子”,全面实施农村“强基固本”工程,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据霍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天柱介绍,他们通过三种有效方式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将其打造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一是大力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按照好、中、差三个标准对全县90个贫困村党组织分类定级,抓两头带中间,力促晋位升级,引导村党组织围绕“五个好”目标和“六有”标准,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二是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获得差评的16个村党组织被列为软弱涣散型党组织,先后撤免村干部12名,调整村书记6名,对23名村干部进行诫勉谈话,使得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部得到转化提升。三是建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干部集中在服务大厅办公,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利用村党员活动室和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定期举办实用技术培训,发布相关经济信息,播放科技知识和致富典型事迹影片。实行村干部轮值坐班制度,制定村级权力运行清单34条和村干部“庸懒散”行为问责办法等,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全县基层党建整改和加强后,在安徽省市县下派90个贫困村的选派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人员帮扶带动下,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化管理,脱贫出列、返贫入列。

同时在扶贫工作上,突出重点、整村推进;通过产业扶贫和项目实施,增强农民的自力更生能力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主要表现为:一是“连片开发” 优质粮主产业基地2.5万亩,稳定优质粮产业,实现效益280万元;建设菜藕生产基地1.3万亩,实现总产值7020万元,纯收入3900万元。二是产业扶贫力度加大。2011年以来,全县投入产业开发项目资金6115万元,其中仅光伏扶贫就投入2230万元。三是品牌效应初显。主要表现在:全县菜藕新品种国内领先,湖北水生研究所来霍邱回购藕种,同时霍邱柳编产品世界闻名,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

霍邱县乐民米业专业合作社创新农机扶贫、订单扶贫等全新扶贫模式,每亩可为农户节省机耕费80元,产品优质优价增收230元,亩均增收达310元,受到广大农户欢迎。时任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六安市委书记孙云飞等省市领导实地调研后对这种创新扶贫手段给予肯定和表扬。

把村干部培养成为脱贫致富的“火车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农村搞脱贫攻坚战,村干部是“带头人”和“主力军”,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脱贫攻坚的成效。因此,培养好的村干部,带领村民一起脱贫,农村的扶贫工作就事半功倍。

霍邱县利用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机,科学设置条件关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使村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该县县委去年先后两次对村书记、村主任进行集中轮训,从贫困村挑选66名村书记和村主任到县内美好乡村示范村挂职学习一个月,有效提升了村班子帮贫带富、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火车头”。

据霍邱县委组织部介绍,该县邵岗乡邵岗村党支部副书记王锐,带领周边20多户村民种植果蔬,50多人脱贫致富,王锐因此受到安徽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通报表彰。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到,该县三流乡宋桥村的生猪养殖大户欧国亮、户胡镇和葡萄种植大户王西华等,凭借其种植养殖技术率先致富后,又带动周边一大批村民脱贫致富;该县姚李镇合兴村唐谋明等5户水产养殖带头人,无偿为零散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信息,带领周边20多户农民甩掉贫困帽子;该县皖西麻黄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发家致富,被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

扶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四同”联动

霍邱县在去年初确定贫困村90个、贫困人口15.48万人,到年底,全县贫困人口降至12万人,实现脱贫的人口为3.48万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据介绍,霍邱县委将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建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坚持县、乡、村三级一起抓,尤其是充分调动包户干部的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干群合力、齐抓精准扶贫的合力,结对共建,深度融合,激发了脱贫攻坚的巨大动力。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该县不仅加强村党支部整改与建设工作,还深入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其中有199个县直机关单位党支部与90个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群众9200户,全面落实“一村一业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的帮扶机制。

另据介绍,安徽省科协派驻该县洪集镇唐畈村扶贫工作队长王畏,积极争取选派单位的支持,为村里新建活动场所,向每个贫困户赠送一只怀孕的母羊,在做好日常饲养指导的同时,并以保底价负责进行回收,让30多家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篇5:《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办法》

安阳工学院学生会

关于进一步完善《安阳工学院学生会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办法》的通知

为进一步深化完善我校学生会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使我校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又有志于参加团学工作、服务广大同学的优秀大学生走上不同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努力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团结、务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有工作热情、责任心、团队精神、服务意识的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促进我校团学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使校学生会以更高昂的奉献精神服务于广大师生,特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则

为保证校学生会干部的综合素质,保持学生干部队伍的先进性,提高学生干部的竞争力、战斗力,校学生会各职位采取聘任

3、选拔任用校学生会主席职务的,应具有一年以上学院学生分会主席或校学生会部长(含部长)以上工作经历等各级学生组织符合条件者;

4、选拔任用校学生会副主席职务的学院团组织、学生分会学生干部必须是党员发展对象;选拔任用主席职务的学院学生分会学生干部必须是中共党员或中共预备党员。

5、选拔任用部长及部长以上主要学生干部的,根据工作需要应该具备一定专业方向知识。

五、选拔任用办法

校学生会干部在自荐、民主推荐的基础上,采用竞争机制择优选拔。

相关程序如下:

推荐:由个人自荐、学院推荐和校学生会主席团提名三种方式进行报名,并填写《安阳工学院学生会学生干部选拔登记表》,报校学生会干部选拔任用筹备委员会审批。

审核评议:校学生会主席团将根据其个人以往表现及行为做出审定。在审核过程中,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及学生代表大会秘书处成员将以民主投票的方式,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下进行候选人资格初步评定。对初入选的学生进行公开面试谈话,由校团委老师进行评议,根据个人综合表现最终评选出校学生会部长及主席。

篇6: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

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的重要保障。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的部署要求,注意从体制机制入手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完善事前预防机制,突出监督的防范功能

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最重要的是坚持预防为主,前移监督关口,最大限度地做到少出事、不出事。这是干部监督工作的本质所在,也是关心爱护干部的具体体现。一是坚持教育在先,筑牢思想防线。教育是最好的预防、最管用的监督。一些干部之所以在选人用人上出问题,最主要的还是政治上不过硬,党性观念不强,没有严格执行党的干部路线。近年来,我们在干部方针政策的学习掌握上,努力做到“三个纳入”:即纳入同领导干部谈心谈话的必谈内容,使每位同志都清楚干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的学习内容,使每个班子都自觉遵守干部工作的政策规定;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体班次的教学内容,使广大干部都了解干部工作的新要求、新举措。四项监督制度出台后,我们立即部署开展了为期半年的集中学习宣传活动,努力做到使各级领导干部熟知,组工干部精通,党员干部知晓,为贯彻执行打好基础。二是坚持把关在前,及时堵塞漏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出问题,往往集中在一些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针对这些易发、多发部位,及时进行严格把关,就会把许多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把不正之风抵制在未成之前,把错误决定挡在决策大门之外。近几年,我们坚持通气在前、审核在前、把关在前,探索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较好地避免了一些多发问题的出现。比如,制定完善省管干部任职前征求省纪委、省检察院意见的办法,把征求意见的过程提前到考察对象确定后或考察工作进行中,使个别群众反映强烈、确实存在问题的干部被及时撤了下来,避免了“带病考察”和“带病提拔”。再如,全面实行干部任前档案审核制度,特别是针对过去出现问题较多的“三龄一历”进行严格审核,去年有2名拟任用干部因有关材料不全、不实,或不符合任职条件等原因,被暂缓任用或取消任用资格。四项监督制度出台后,我们进一步强调,各级对需要报告的事项,必须如实报告;对需要审核的事项,必须严格把关;对不按规定报告的,必须坚决予以纠正,真正从源头上堵住产生不正之风的漏洞。

三是坚持提醒在早,切实防微杜渐。主动出击,抓早抓小,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可以防止把小毛病拖成大问题,增强监督工作的实效。要抓住重点时期进行提醒,特别是领导干部刚刚上任、即将离任的时候,及时派人进行谈话,提醒他们严格执行党的干部政策,不在干部工作上“烧三把火”,送人情。要抓住重点对象进行提醒,特别是针对近些年在选人用人出现问题较多的县一级,我们及时开展了“百名县委书记谈心活动”,与140个县市区委书记普遍进行了谈心,尤其是就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等政策法规、整治用人不正之风等提出明确要求。今年,我们又把范围扩大到市委书记、省直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主题进行专题谈心,使他们切实增强责任感,自觉履行职责,主动接受监督。要抓住重点单位进行提醒,特别是针对选人用人群众举报件比较多、民意调查满意度比较低的单位进行重点管理,要求他们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加大整改,力争尽快有一个明显的变化。

二、完善问题发现机制,突出监督的纠错功能

经过这些年坚持不懈地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得到了遏制,但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并没有绝迹,而是具有了更强的隐蔽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只有坚持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监督检查,才能真正形成反应灵敏、渠道畅通、覆盖全面、配合密切的问题发现机制。

一是开展监督检查找问题。我们要求各地各单位每年都要对干部选任工作进行一次自查,并根据自查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集中检查。在检查中,把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作为重点对象,着重了解有没有个人直接指定考察对象,或者授意、暗示有关部门和人员按照自己意图推荐人选;有没有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时搞个人说了算,或者抢先表态、堵塞他人言路;有没有要求提拔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或者指令提拔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等。每次检查后,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不仅要分析原因,而且从制度层面进行规范,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对于个别单位、个别同志出现的问题,安排专人进行谈话、提醒,严肃指出问题,责令认真整改。

二是组织民主评议和民意调查找问题。干部选任工作做得怎么样,干部群众心里都有一杆秤。让干部群众评价选人用人工作,对于客观准确地判断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选人用人风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全省17个地级市普遍推行了干部选任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这两项制度体现了扩大民主的基本方向,强化了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反映了对各地工作的客观评价,是依靠干部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将按照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制度办法,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

三是拓宽举报渠道挖问题。拓宽举报渠道,是干部监督工作走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切实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完善干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们把畅通举报渠道作为一项基础工作,认真抓好信访、电话、互联网“三位一体”的举报网络建设。2009年10月,省委组织部率先开通了“12380”举报网站;今年上半年,各地级市全部开通“12380”举报网络,各县(市、区)将全部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在全省尽快形成电话、网络、信访“三位一体”,省、市、县三级覆盖的举报网络。省委组织部还专门设立了举报中心,配备了专职人员,进一步规范了举报受理特别是网上举报受理运作程序,确保群众举报件件有着落。仅去年一年,省委组织部就受理选人用人问题举报799件,查核747件,使一些违反规定的案件得到了及时处理。

为更好地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还要不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平促公正。今年4月份,我们首次召开全省组织部门宣传工作会议,在省、市、县三级设立178名组织部门新闻发言人,围绕让“想让群众知道的”和“群众想要知道的”这两个重点,使组织工作的信息公开经常化、制度化、常态化,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真正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三、完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突出监督的约束功能 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关键是对选人用人权的监督。只有明确责任主体,严格区分责任,落实惩处措施,真正使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制度就规范到哪里,才能切实做到隐性权力显性化,显性权力规范化。一方面,着力抓好四项监督制度的贯彻实施。中央最近出台的四项监督制度,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形成了事前报告、事后评议、离任检查、违规失职追究的监督链条,为规范选人用人权提供了制度依据。关键要在学习领会的基础上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实施,做到凡是追究的情形,都要责任到人、追究到位;凡是需要报告的事项,都要认真审核,严格入口监督;凡是民主评议的结果,都要充分运用,奖优惩劣;凡是离任的市县委书记,都要及时检查,不搞下不为例。真正用党性原则、刚性制度和铁的纪律,确保选人用人权的正确行使。

另一方面,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围绕中央《规划纲要》确定的11个重点突破项目,省里确定了12个重点突破项目,特别是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等方面不断强化措施,力求取得新的进展。比如,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方面,我们将研究出台省委全委会推荐省委管理的重要干部意向性人选试行办法,进一步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在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方面,坚持扩大数量、改进方法、提高质量的同时,在差额选任干部上进行积极探索。去年,我们采取了“两公开四差额”方式(公开空缺职位及职位要求,公开选任方法及选任程序,实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选任了部分县乡党政正职;今年,我们又探索采用“民主提名、差额遴选、全程监督“方法在省直部门选拔了8名副厅级干部,实现了从多数人中选人,由多数人选人,扩大了干部工作的民主。在“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方面,目前我们已将试点扩大到6个地级市和76个县(市、区),试点单位形成各项制度规范713项,在规范和监督选人用人权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以项目化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来完善对权力的监督约束,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纪可守、有章可循。

四、完善案件查处机制,突出监督的惩戒功能

急病先治标,顽症下猛药。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必须用好查处和问责这个有威慑力的武器。李源潮同志强调:“要抓住典型案件处理,推动中央文件的切实执行。”近年来,我省坚持有案必查、查必深入、查必有果,敢于动真碰硬,用铁的纪律保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

一是突出查核重点。一方面,突出关键问题。着眼于解决用人上的违规违纪行为,对拉票贿选、买官卖官、带病提拔和带病上岗、突击提拔调整干部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违规用人典型案件等5类问题,坚持有举必查、查实必处、纠必到位、失职追责。另一方面,突出关键人。对反映党委及组织部门主要负责人的举报,采取直查或者立项督查等方式认真调查核实,以最坚决的态度同用人上不正之风作斗争。二是坚持从严查处。通过实行举报情况通报制、查核工作责任制和转办件查处情况复核制,特别是对举报较多的单位进行重点管理,加强督促指导,进一步提高了案件查处的质量。调查中坚持做到:对单位在干部选任过程中被举报违反程序、不符合资格条件等问题的,未查清前停止干部选任工作;对考察对象在考察过程中被举报有关问题的,未查清前不提交会议研究;对公示对象在任前公示过程中被举报有关问题的,未查清前暂缓任命。

三是强化专项整治。根据中组部的安排部署,结合后备干部集中调整,我们开展了拉票行为专项治理。通过加强专题教育,明确纪律要求,制定工作预案,促进了后备干部集中调整工作顺利进行。从92个市厅级后备干部考察单位测评结果看,治理拉票工作满意度较高。

上一篇:社区创建六型社区整改方案下一篇:城管政府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