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那些事散文

2024-05-01

那些人那些事散文(通用8篇)

篇1:那些人那些事散文

那些事那些人散文

散文:那些事那些人

夜,清澈,空灵,听得见乘凉的人们取笑,听得见母亲唤孩子回家的声音,喜欢如此熟悉的记忆,喜欢这云淡风清的夜晚,如果可以,想静静的眠在风里,聆听那遥远的声音。

自从过完春节,再也没有给母亲打过电话。父亲去世后,母亲不顾身体将大把的时间和钱花费在麻将桌上,只为填补大段空白的光阴,屡屡劝说毫不奏效,一气之下,不再打电话回家,也断了母亲的零用钱。回望熟悉的至亲至爱,常常在梦里出现,梦见自己回到故乡,走到家门口,却不见母亲出来迎我。

飘泊太久,已经弄不清何处才是家,走进夜的栅栏,唯有那份牵挂和风一样细腻、柔软。想念母亲了,只能躲在一隅默默祝福,仰望夏夜的星空,一幅灿烂晚景呵,可是现在,母亲她能看到,能感觉到远方的牵挂吗?

时光飞走了,追不上,亲情慢慢流逝,心在痛。那些往事,那些爱,只能出现在梦里,伸出手,仿若是拥住亲人了,仔细一瞧,怀中无一物。风吹过,朦胧一片,山水相隔,常常在梦里惊醒,这是要去往哪里?此时,故乡应该是瓜果飘香,花满地了吧。

又到周末,用音乐安抚自己,给想念设一种舒缓的背景,听着蔡琴写着字。“推开记忆的.门,感谢那些事,感谢那些人,感谢那一段奇妙的缘分……”我该感谢谁?

红尘渡口,站在岁月的河流上,抬头远望,我一眼就看见了你。空灵,渡船,夕照,相逢,你我都是生命中的过客,任凭似水的流年在背影中碾压,不经意间从心底冒出一句:“你若安好,我便是天晴!”

好不容易写完一篇文字,因误操作内容全无,只好凭借记忆从头再写。如同有些人见过了,回望的时候已没有足迹,有些事随风而去,但那些幸福与感动仍会沉驻于心。

也许是走了太多的路,慢慢懂得平常心面对,学做一个幸福的人。在记忆里从容翻阅,淡定于韶华白首间,推开记忆的门,看见了远去的人,曾陪我走过,生命里的淡淡早晨,推开记忆的门,尘封往事一幕幕一幕幕……

篇2:那些人那些事散文

想一件事想,为什么我的十八岁,在我还没来得及回味的时候,就已再也找不回来了呢?今天礼拜天,突然想买一部数码相机,想把我的青春全都记录下来。于是,便买了。

但现在却不知道什么该记录,什么不该。呵呵,人好像都是这样,拥有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珍惜,失去之后,才想起那是多少的`让人怀念。

有时候会很痛苦,很难受,因为一些事,一些人。痛苦的不是那些不曾拥有的,却是那些曾经拥有的。如果不去想,不去怀念,大概也就没有什么痛苦了吧。但我们终究不是修佛之人,更不是圣人。

我们以相同,或不同的心情,回忆着我们的青春,年华。青春无悔,好个青春无悔!谁的青春真正的无悔?

我,无悔,无尽的后悔。

算了吧,一切都还是要发生的,没有谁能和谁的人生重叠,就像世是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

有人说,时间能让一切苍老,无力。是,它让一切都化为腐朽,却让那些回忆越来越茁壮。

回忆,就像酒一样,愈久俞香,也像酒一样苦涩,但却让人为之沉迷。

坐在黄昏的余光里,看着那一个个匆匆而过的人们,不明白,为什么要如此匆匆?有人面带笑容的走过,有人愁眉苦脸的走过,有人开著名车而过,有人穿着破鞋而过……黄昏的余光中,一切就像一部老电影,昏暗的光线,匆匆而过的人群,一切都很安静,等待着我们的主角出场。

等到了故事结局,原来并不是我所想像的那样美好,原来有些事情不一定需要什么理由,原来,有些事情早已注定。

明明知道,什么都已不会再改变,为什么还要奢望有奇迹会出现?

明明痛苦的不能呼吸,为什么还要强颜欢笑?

为什么明明不想那样,而又偏偏那样了?

就这样,想着想着,那些东西就是不知不觉中沉静了。然后,又会再某个时候偷偷的跑出,像个害羞的姑娘一样。

篇3:那些人那些事散文

深冬, 寒冷的黑龙江, 在我家房后推平的粪堆上, 村里的男女老少拥挤地围在一起, 不错眼珠地观看着一场热闹的地方戏演出。那年月的冬天咋那么冷, 人们穿着棉大衣, 顶着棉帽子, 带着手闷子, 依然无法抵御严寒。可人们的心是暖的, 丝毫没有回家上炕、围着火盆烤火的意思。台上上演着东北二人转, 演出者是南北二屯分布的几对民间艺人, 估计年纪都在五六十岁的样子, 显得很苍老。这些人农忙种地, 农闲演出, 两份职业, 现在想想也算走在时代前列的兼职人士。在土台子边的前排小板凳上, 坐着一个4、5岁的孩子, 被各种保暖衣物裹得严严实实的, 只漏出了两只睫毛上带霜的眼睛, 目不转睛的观看着演出。这个孩子就是我。

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有了14寸彩色电视和双卡录音机, 因此记得那时太多人每到夏天傍晚聚集在我家炕上观看着港台武打片《霍元甲》、《陈真》、《再向虎山行》。书归正传, 最使我痴迷的不是彩色电视, 而是家里的放磁带能唱歌的“匣子”。除了妈妈作为文艺青年愿意听的当时的流行歌曲外, 还有几盘效果不太好的二人转磁带, 能记住的好像有一盘《劈山救母》——“张三姐正在昏迷之处, 忽听得耳旁啊有人声……我问你是谁家的儿来谁家的子, 为什么口口声声管我叫娘……”, 还有一段《楼台会》——“祝英台一见我的梁兄慌忙跪倒啊, 哎呀梁兄啊, 不住啊二目落下了泪来啊……” (哭糜子) 。每当家里来个亲戚赶着大车来串门的时候, 我都能绘声绘色、像模像样的唱上这几段, 必定博得大家的赞美与喝彩, 小孩子那心里美啊, 开心啊!

不过, 观看现场的演唱, 现在叫“真人秀”, 还就从这次“粪堆演出”开始。看着“舞台”上的民间老艺人表演着各式各样的人物角色 (分包赶角, 跳进跳出) , 那头上的装饰 (头面) , 那身上的花衣服 (彩衣) , 叫这些老头老太太化妆前后判若两人, 刚才在后台还抽着旱烟、咳喽气喘的老人家, 转眼间在舞台上精神抖擞、光彩照人。现在回想, 那时的演出是原始的、粗俗的, 绝对民间的田间地头唱法。演员们演唱过程中互相骂着娘 (粗口) , 讲着黄嗑 (粉口) , 手脚并用、拳打脚踢的表演着, 博得了台下人阵阵掌声、欢呼雀跃。虽然我不懂他们说的是啥, 为啥要打人, 但从大人的反映里我感觉到一点, 身为农民的大人们喜欢地方戏, 喜欢这种热闹的表演方式。记忆里演员们大多嗓子不太好 (比较“糠”) , 有的鬓发花白, 如果没记错, 当时可能演出了《王二姐思夫》《狠毒记》等, 不过扎根在我脑海里最深的就是唢呐一响 (尖板) , 开唱第一句的后来知道叫“胡胡腔”的曲调, 啥戏不记得, 或者当时也叫不上名字, 但这个曲牌我终生难忘!

走过了童年的辉煌, 讲过了我与二人转的不解之缘, 似乎我的故事可以就此结束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二人转确实影响了我以后的人生。由于我从小学唱二人转, 作为“唱戏的白搭、听戏的外捞”, 我学会一些其他剧种的片段, 而且有些到目前依旧会唱, 如评剧《小女婿》《三春杨柳》《报花名》《李月娥用目打量》《见皇姑》《劝千岁》《何支书吃元宵》《春红报喜》等, 京剧《贵妃醉酒片段》《沙家浜选段》《杜鹃山选段》《红娘选段》, 黄梅戏《打猪草》《夫妻双双把家还》, 豫剧《花木兰选段》《穆桂英挂帅选段》《花打朝选段》, 河北梆子《大登殿选段》等等。在从小到大过去的这些年里, 不同场合的卖弄过, 也算是对这份爱好的执着吧。

记得2004年, 中考结束之后, 放松的我有一天闲来无事逛起夜市。那时候路边卡拉OK特别火, 马路歌星随处可见, 一块钱唱一首。我对那个是不感兴趣的, 除非父母为了让我在人前显一手、砸人家一下, 否则我是不会主动去唱的, 说白了, 不在一个重量级上。走着走着, 路边传来一阵久违了却又那么熟悉的乐曲, 我定睛一看, 原来是一群中老年人围着路边一破电视在看二人转, 估计是卡拉OK无人唱, 没生意, 放段二人转解解乏, 缓和下尴尬气氛。我想离开, 听自己曾经深爱但放弃二人转, 闹心;但离开, 又迈不动脚, 那旋律确实挺好听, 好像是喇叭牌子……“孟姜女出走正是中秋佳节后, 满山遍野一片黄啊;也不知啊孟姜女啊走了多少日啊, 浑身地衣服挂地就像乱麻秧——”声音不是特别亮, 但是很有味道, 很有穿透力, 不知不觉中我走到电视跟前, 后来知道是郑桂云和崔涛在辽源曲艺厅录制的《孟姜女哭长城》。效果不十分好的录像片, 叫我感受到艺术家的表演太到位了, 刚好接下来唱到“腰窝硬肋”上了, 也就是“戏胆”, 孟姜女开始哭夫了, “孟姜女听此言如雷轰顶啊, 天啊, 就好像万把的钢刀刺我的胸膛啊。孟姜女我跪爬呀半步啊我把范郎来喊啊, 夫啊, 哭了声范郎范郎埋在那堵墙啊, 哎呀我的范郎啊……” (哭糜子, 苦戏中常用的、我认为最感人的曲牌) 高亢洪亮的唱腔, 声嘶力竭的哭喊, 声泪俱下的表演, 唱的在场的人心都碎了, 我也深深的被感染了。从那一刻起, 我深深地崇拜上了这位演员, 也通过她的这出戏教我重燃了压抑已久的、自以为淡忘了的二人转情节。那一年我14岁。

随后的几年里, 我搜集了所有郑老师的演出光盘, 后来又搜集了所有红旗曲艺厅的光盘、大部分莎梦音像和东北人音像公司的正戏光盘, 可以说这其中集结了几乎全东三省最优秀的演员的经典剧目, 让我真正的投入到了二人转的大海洋里, 尽情遨游。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地域的关系, 我从小接触的多为吉林的戏 (因为铁岭甚至辽宁后来自称“小品之乡”) , 所以对黑龙江的戏了解的不多, 尤其是对以海伦为代表的北派戏 (二人转在东三省分为东、西、南、北四派, 各自以不同方面见长) 。只是觉得北派的戏词全、词好, 背道剧目多, 海伦赵晓波的戏还是不错的, 年富力强, 或许能真正起到其国家传承人的作用。未来我也会进一步学习、了解北派艺术, 毕竟对于东北民间艺术来说, 二人转是没有真正地域区别的, 是我们东北人共享的精神食粮。虽然我现在不能再次登上舞台表演这门艺术, 但是我愿为推广、宣传这门艺术尽一尽我的微薄之力。

然而, 大概去年八月份, 不知什么渠道我加入了一个QQ群, 群名为“北派二人转”。说实话, 我的Q龄也有十多年了, 不再相信网络的东西, 太虚幻, 以玩的心理加的群, 本想看看就撤, 不料想中了这个群的“戏毒”, 且中毒颇深!“排王表”是群主, 最高首领, 群内下设十个管理。群友们很积极, 除了侃大山以外, 都很愿意参与群里的日常活动“视频演唱”, 在公屏上, 跟着伴奏唱上几段, 以获得大家的赞许和鲜花。起初我认为, 无非就是几个人在玩, 就像我们大学寝室的“走廊麦霸”、“厕所歌神”一样, 唱不出啥名堂。后来渐渐的发现, 这群里人才济济、藏龙卧虎, 用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高手在民间”!

我这篇文章里不得不重点指出的是北派群主、网名“小破鞋”、北派备注“排王表”的陈洪阳!

洪阳恐怕是我在群里绝无仅有的能聊点“私房嗑”的人。这取决我对他的欣赏和信任, 他是一个单纯、阳光、刻苦、向上的孩子, 很懂事, 因为是文学院的大学生, 所以跟我这个即将毕业的文科生, 在文化程度上、语言交流上没啥障碍。他对群视如己出, 精心投入, 且管理有方, 这方面显得少年老成, 估计经验来自实践, 入行比较早, 经历比较多。他对二人转文化痴迷, 尤其是以海伦为代表的北派戏, 不辞辛劳的整理戏词, 收集资料, 其精神可歌可泣, 真心祝福他, 心想事成, 未来一片大好!

篇4:那些人,那些事

下属是个“沿海龟”

元旦刚过,我正在办公室里忙活着,老板领进来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对我说:“老卫,介绍一下,这是在人才招聘会上‘抢’来的沿海外企人才,给你当个助手。”

我刚准备和他握手,小伙子有些矜持,对我微微一笑,说:“‘卫生’,您好,以后您就是我的BOSS,就多指教的啦!”这个“啦”字的尾音拖得老长,听上去让人觉得不太对劲。还有,他怎么叫我“卫生”?我忍不住问个究竟,小伙子解释道:“在我们沿海,是这个样子的啦!如黄先生,省略掉‘先’字,简称为黄生;再譬如我姓李,以后您可以称我为小李,也可以叫我‘李生’。”

和他逐步熟悉了以后,通过闲聊我得知,小李就是我们本市人。25岁读完研究生后,在沿海几家企业当过白领。像他这样30岁的人,已经是职场上的“老人”了。那边钱好挣,但开销太大,所以就转向内地发展,人总是要“落叶归根”的。据人事部透露,尽管他的薪水几乎和我在同一个档次上,但按沿海的标准来衡量,眼下只能算是“委曲求全”吧。小李的口头禅是“我们沿海的……”

时间一久,想起报纸有个“海龟”一派的叫法,有人就顺势把他称为“沿海龟”了。

有一阵,我一直在为国外客户繁多的报价忙个不停,“沿海龟”见了,很痛苦地摆摆头,对我说:“卫经理呀,我们沿海的报价不是这个样子的。这两天,我给你做个报价的软件,输入外商要的规格后,分分钟搞掂。”见我疑虑,“沿海龟”马上动手,花了大半天,弄了个专用的软件。我试了一下,效果果然很好。老板听说此事后,马上在几个业务部进行了推广,还让他把公司的管理程序进行了更新。这下,大家对“沿海龟”刮目相看了。

接下来,“沿海龟”不甘寂寞,用“我们沿海”的理论说服老板,把以前考勤机改成了自动带指纹刻录的,害得专门管考勤的老郭提前退了休。他又鼓动老板,给公司的主要业务员配了便携电脑,说这样可以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他来了个更大的动作,动用他以前熟络的国外客户资源网,签了公司有史以来的最大的一笔订单。

照章办事的洋小伙

总部派了个叫汉斯的小伙子来我们分公司实习。入业三个月后,作为部门经理,我发现汉斯不仅中文讲得不错,而且办事特别较真。

刚来的那周,汉斯把贴在墙上的规章制度很认真地看了一遍。遇到里面不懂的地方,我逐字逐句地对他讲解后,汉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在实际工作中,他一板一眼地执行制度。同事们见了,笑话这个洋小伙为人处世太迂腐。

那天,我带汉斯去一家酒店和外地的客商谈判,约定上午九点到达那里。忙了手上的几件事后,一看已过八点。匆忙地在街头招了一辆出租车后,我和汉斯坐了上去。

没想到,在桥上遇上堵车。见时间已到八点半,我心急如焚。这可是一家刚在网上结识的国外大客户呀!晚到了怕客户说我们没诚信。

等了一会儿,道路终于通了。出租车到达酒店时,只剩下10分钟了。

汉斯看了司机随手撕的车票,又看了计价器上的数字后,说两者不符,坚持要司机换一张。司机坏坏地一笑,说,多给你还不好呀!反正总是报销的。汉斯却不依,一定要司机把起始时间、到达时间和实际金额在车票上写明。司机嘀咕了几句,不耐烦地填好了车票。

拿了车票后,汉斯如释重负。就剩下7分钟了,我们来不及等电梯,一口气爬到了酒店的三楼。摁响客户房间的门铃时,正好九点。

那一刻,看着眼前这个金发碧眼的洋小伙,我心潮起伏,觉得老外执行制度照章办事一丝不苟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憨老板”用人不寻常

大学毕业后,我换了好几家公司,有的是老板炒我,嫌业绩不好;有的是我炒老板,待遇太低,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没多大的前途。上半年,我又跳进一家外贸公司。没曾想,遇上了一位姓熊的憨老板,在这里我如鱼得水。

那天,在专场招聘会上,一溜儿同质公司摆开了摊位。熊老板和另一个中年人端坐其间,开列的招聘要求有点苛刻:英语六级,本科以上,有两年的从业经验,底薪1500元,另有业务提存。许多应届毕业生心存胆怯,被从业经验吓住了。转了两天,再回过头来,估计人没招到,我鼓足勇气投了更改的简历,从容地谈了虚构的工作经历,熊老板与中年人对视后,对我说:“好了,你明天就来上班。准备一下,熟悉一下产品,马上参加广交会。”

见惯了招聘主管的刻薄,甚至是冷漠,熊老板亲自上阵,莫不是公司真缺人才?上岗后,我这才得知,同时被招进三位新人都不是“科班”。

为能早日转正,做出业绩,报答老板的知遇之恩,大家暗地里铆足了劲恶补专业,有的找人会话,提高口语;有的对比商品目录,熟悉产品;还有的自费听业务讲座。经过一个月的突击,我们感到有些底气了。没想到,出差广州前,熊老板提前把我们都转了正,还“悄悄”地涨了工资。业务动员会上,熊老板还给我们鼓劲:“我相信自己的眼力,让各位参加五次交易会。如果到时还没接到单,说明你不合适。”

参加交易会是个美差,直面外商,机会多多。有的公司要反复筛选,派出精兵强将,可我们都是新手。如果做不成,意味着公司要“白养”两年多。遇上这样的傻老板,可真是福分啊!尽管口语不太流利,商品都没彻底搞熟,我们都决意要搏一把。或许公司的价格好、品种丰富,或许运气好,精神上不懈怠,一场交易会下来,都没空手而归。我和北美客户签了一笔近20万美元的大单,连英语说得磕磕巴巴,学园林的阿娇也弄了个中东客户1万美元的小单。

篇5:那些物,那些人,那些事的散文

一、

家里有只百灵鸟,不吃饭也不睡觉。整天唧唧又喳喳,开开心心不得了。话说,这是哪门子鸟儿呢,且听我慢慢道来哟。有一次去逛展销会,人头攒动吵吵哄哄自不消说啦。东游西荡,就依稀听到有叽叽呱呱几声鸟叫。呃,难不成哪位大爷还遛鸟溜到这来了?再继续往前看,就有一小群人都挤在一个摊位前都说着售卖者手里的小鸟笼。那笼子里边鸟儿也不怕人哈,清脆的呱噪还真有点人来疯的架势。近前去瞄瞄,嘿嘿,这小玩意儿还真漂亮:身穿玫红黄花衣服,小嘴小脚黑乎乎,也不管你们都夸它啥,就自顾自喜悦无比地欢唱着,还高潮迭起,韵律有加呢!很多人都在问:这鸟儿怎么伺候啊,吃什么的?售卖大姐一席话,谁都没想到:它啊,不用喂食不用打理,您没看出它是一只玩具吗?啊啊,所有人都去仔细瞧,哟哟,还真让这惟妙惟肖的小东东给蒙了哟,它的鸟笼子里外装饰得太逼真啊,就是个真正的笼子呀,还有还有,它一唱起来那个摇头又摆尾,点头又哈腰的,连嘴巴都一张一合,谁曾想它是个仿真玩具呢!

嘿嘿,心里窃喜:老爸爸早就爱玩鸟,上了年纪伺候鸟儿太麻烦,好几年不玩了。这小把戏给他带一个,绝对让老爷子开心开心!拎着我的小家巧,我就往家跑。回家挂起来,鸟儿开始叫。爸爸妈妈跑过来,说你折腾这玩意,捯饬起来很费事,难道你不知道?我说这只鸟啊,不费力就讨好。你快过来看明白,大家皆欢笑。哈哈,确实这个小东西那是来谁蒙谁啊,每一个家人都让它“忽悠”了一遍!然而上了它的当以后,还都笑逐颜开!它吧,从此之后成了我家的新宠,连家里老道犀利的花猫,都好多次跃跃欲试,做饿虎扑食状要纵身一跃去扑掉它的鸟笼呢!她一定在想:你这小家伙,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头,要来跟我宣战不成,看我不拍死你!嚯嚯,言而总之,总而言之,这只小百灵鸟,带来的欢乐还真不少,它啊,是个高音控,一般的说话,开门啥的,电视声响它不理会;但凡碗碟碰撞啊,你地上掉个东西啊,或者唱个高调啊,它就敏感地跟着唱啦!现代科技实在是了不得呀。

二、

这是一条本市有名的夜市街。白天你路过,整个街道没几家店做生意,冷冷清清的,除了几位环卫工人在打扫,完全可以用人流稀少,门可罗雀来描述。可是一到了下午四五点钟,你再过去看看,所有的沿街店铺都敞开了门,摆桌椅的,支摊子的,烧锅子的,撑大伞的,推售卖车的,收拾食材的,送货的,接货的,摆碗筷的,摆食物陈列架的,点大灯的,一呼啦啦整条街的生意人都忙活起来啦。等到晚上六七点钟华灯都亮起来,来夜市吃东西的人开始摩肩挨背,面对面形成两条进出夜市街的人潮,各种叫卖声也一波波充斥耳膜:卷筒粉,好吃不贵真的实惠!正宗牛肉丸,吃了还想吃!上海生煎包,十元三个!大肠包小肠,过来试一下!

海鲜大排档,各种新鲜海味任你选!鲜榨甘蔗汁,原汁原味……钟姐是我比较有印象的一位商家。还是几年前认识的她。她跟一些女商家不大一样:说话叫卖斯斯文文,身上的衣服围裙拾捯得清清爽爽,你就是不买她的食物,她都会用竹签插过来一段香肠给客人试吃。当时这条街做台湾大肠包小肠的只有她一家。那时她也只是推出来一辆一米多宽的售卖车,车上支起个小广告牌,也只请了一个小姑娘做帮手。试过她家的大肠包小肠,味道真不错。短短三年不到,她现在已经在夜市街上开了另一家分店,原先那个小售卖车也变成了一辆三米长的大售卖摊,请的员工也增加到了四人。在这座城市也有不少加盟店了。这几年也光顾她生意很多次,也都熟悉了,一次就跟她聊起来:“姐啊,你们怎么想到要来这边的,有亲戚朋友?”“没有啦,孩子大了我们也老了,有一次来这边玩,发现做台湾食品的不多,我先生是做工程设计的,做了三十年也做够了,我们想想做点小生意,改改行好了。”“那你们来这边习惯不,内地跟台湾还是有差异的吧?”“对啊,刚开始发现这条街的商家有点排外,有时候我们讲话他们听不大懂。不过时间长了也就好一些。还有啊,我们幽默方式他们好像也不大理解呢,所以很少跟他们开玩笑了。”“入乡随俗啊,辛苦辛苦。”“不过现在也习惯了,还可以啦。”你们原来就会做大肠包小肠吗?”“不会啦,我们有专门回台北找老师傅学的,还有调配独家口味,现在常有在这边工作的台湾朋友来买,说比台北那边夜市卖的还好吃呢。”钟姐不仅卖大肠包小肠,夏天还卖绵绵冰,古早茶,冰红茶,价位适中,热情迎客,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别说她生意越做越大,可是每次去她那里,她都待你一如往昔,始终是笑容满面,见到谁都热情开心。其实也不是钟姐个人会这样,这几年认识的台湾朋友都待人如此。他们不是说跟你有生意往来才会有这样的职业笑容与热情,个人觉得也许就是应了那句话:你对这个世界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人与人之间少点猜忌,多点真诚,还用担心朋友会少吗?

三、

常去的公园步行道,是一条环山路。它是之前的一座荒山坡改造出来的。它建成时并没有把山坡全平掉,而是在山间修出了一条供锻炼者行走的蜿蜒曲折的几米宽的道路,保留了山坡的起伏山势。山坡原生植被也没搬迁,所以虽然是公园里的步行道,当你穿行而过,还是有在山里行进的感觉。一路步行,路边有众多几十米高的参天大树,一大片原生竹林,也有园林部门在裸露的黄土坡上新培置的阴生蕨类植物,地衣植物,大片大片绿草坪,还有用于美化山间小道而种植的四季桂,茶花,杜鹃花,波斯花等多种季节花卉。每当我有点费力地爬上一段有点坡度的小高坡,再沿着山势往下走来到半山间,首先会有一股股清新之风伴随着哗啦啦,淅沥沥的树叶碰擦声阵阵拂来,刚才爬坡出力冒出来的汗珠和些许的燥热,让这徐徐小凉风给吹散,带走啦!这时我总是会来到固定歇息处---一段台阶的第七级台阶坐下来稍微歇个几分钟,将急促的呼吸平缓调匀。

下午四五点钟,夕阳正在慢慢西下,这段台阶正好是观赏晚霞的极好观景点。太阳赤裸裸地洒在我身上,冬春是暖暖的,夏秋是灼热的,坐下一小会,就看到有汗珠一串串尽相冒出来,最爱冒汗的脸上流淌下了汗水,胳膊上也泛出了好多好多汗粒粒,再伴点习习风,体内新陈代谢功能正式开启,挺舒服。抬头,十多米的竹子成林,你可以嗅到竹子特有的那份清香气。淡淡的,清凌凌的。刺啦啦,刺啦啦,那是竹竿竹叶随风摇摆相互黏连又分开,分开又黏连的摩擦声。远眺,天上的云朵不断变换着形状,太阳也是时隐时现,有时它会在一大片云堆后散射出万丈光芒,给这片云堆镶上金灿灿的花边,就像天上的金殿那般迷惑人。在眼皮下的一片开阔地,大概有个五六亩,是公园时令盆花种植基地。冬春,那里培置的是数十万盆的凤仙花,海棠花,小雏菊。夏秋,是耐热的一串红,矮牵牛,太阳花等等。你经常路过,会先是一段时间看到培植基地里遍是绿油油的小花苗,过一段时间,又是绿叶之中泛上的红,黄,橙,紫;再过一段,你赶上了它们繁花什锦的时节,那就是花园里的鲜花红艳艳,这一块全是黄色,那一片全是粉色,左边全是大红色,右边尽是深蓝色,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养眼润眼更沁心!歇够了,继续走在羊肠石板路上,左边桂花树上挂上了淡黄的小花,不抢眼但是你忽视不了,甜甜的味道串进鼻子。

右边,茶花树上也挂满了红红的花朵,花期不一样,每朵花开放姿态没有同一个版本。再往前走,路边的凤尾兰花苞初放,淡蓝的底色托着洁白的.花瓣。瞧,前边那个路口防护栏边的矮丛林,玫红的,粉红的,纯白的野生杜鹃正是灿烂,能在城市公园里有这么一大片野生杜鹃也是不多见。游走山路,鸟鸣之声不绝于耳,忽远忽近,层层叠叠,高高低低,此起彼落。有清脆的,有低吟的,有一两声的,也有一大串的。鸟儿的身影最多是一两只一闪而过,常常是只闻其声不见其踪。你运气好的话,还能偶尔捕捉到野生松鼠跳跃在大树叉,追逐在树枝间那灵活欢快的小身影!南方的松鼠个头比北方的小很多,成年松鼠加上尾巴长度也就是三十厘米多吧,基本是黄灰色,尾巴毛也不大浓密,远远望去会被误认为是老鼠或是黄鼠狼。有时黄昏时光,步行道上没几个人时,胆大的几只小家伙会谨慎地沿着树干没声没响地偷溜下来,在山坡上跑跑追追,蹦蹦跳跳一小会。这时我会停下脚步,摸出手机偷拍几张它们的倩影。但凡它们的大耳朵探测到一丁点声响,这些小生灵又急促地三下五下出溜出溜地重返它们的安全地带——高高的大树丫。植物,动物,人类在这块近乎原始的自由空间找到了最和谐的本色。每次步入到这五六公里的山坡步行道,都有那么多自然景致让我流连,每次都有不一样的风景等着我去寻觅,去发现,去沉醉其间!

四、

常会买花,用于妆点居室。平素日子比较偏爱浅色系,如粉色,鹅黄,淡紫。也就是在春节会采购了大红,玫红色鲜花来提振节日喜气。也不是没有购买过常年生盆花,或许是由于光照度不够,或许是不大精通养花技术,前前后后栽种过的好多种盆花都流于尘土,最后也只有两盆本地易生品种龙船花能够生存下来,把它们放置在阳台最向阳的位置,相对充足的光照,及时施肥,浇水,总算时时有花开。但这似乎满足不了我居室里没有点缀的要求,所以会经常跟熟识的鲜花批发商那边订购价格适中的鲜花。最起初是尤为喜爱大花朵的黄百合,现在则是常换常新,也试过粉色,紫色的剑兰;粉色,深紫色的紫罗兰,黄色的,粉色的金鱼草。

篇6:那个塘那些人那些事现代散文

屋外的风很大,一个人躲在三十几平米的卧室里,觉得像是隔离了整个世界。不想看书,不想听音乐,就这样呆呆地听狂风肆无忌惮地怒吼。空调关了又开,冬天来了,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应该不远了吧。

昨晚被风惊醒,脑子里想起了娘家门前的那个池塘。现在池塘已经填平,和太湖大道连城一体,闭上眼池塘的样子依然如故。

池塘其实是被堤坝围起来的内湖,面积很大,是椭圆形的,中间被一条高高的石堤分开。我家和叔叔家临池而居,西面是我家,叔叔家住东面。

池塘的故事总是那么多,想起池塘,便会想起我那慈爱的奶奶。奶奶不是父亲和叔叔的生母,这是我到了读小学六年级才知道的,是从村上一位老人嘴里得知的。姐姐是知道的,父亲和母亲对我和弟弟隐瞒了这个秘密。主要是怕我把亲奶奶的消息告诉爷爷,引起家庭的不和。

知道这个秘密后,我并没有失落,因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这样好的奶奶了。我和奶奶的感情非常深,冥冥之中这是上帝安排好的,她要我们相互照应着。奶奶常年患高血压,体重偏胖,走路干活非常地吃力。尽管这样,我们姐弟三个都是奶奶一手带大的`,母亲除了上班和对我们衣、食、住、操心外,其他的一切都交给奶奶全权代理。我们姐弟三个童年的幸福时光,在门前的池塘里和岁月一起静静地流淌。

我家门前有棵榉树,大队分产物的时候,把这棵榉树分到了我家的名下。那时候农村每家门前都有一个垃圾坑,爷爷便在这棵榉树的东边挖了一个不大的浅坑,四周围砌好了石块,便成了一个垃圾坑。小时候也没有个厕所,拉撒之类的活都用马桶代之。奶奶有两个马桶,一个是有环的,可以提;另一个外形有点像婴儿的站桶,上宽下窄,没铁环,只能用两手托。两个马桶都是我和姐姐负责刷洗的,刷过的干净马桶,不到睡觉,爷爷是不准我们往里拉屎的,所以垃圾坑就成了我和弟弟的专用“厕所”。拉完后,奶奶就会从灶膛里取出柴灰把这些“臭臭”盖起来,我们就照着手电筒到池塘边洗手。晴朗的夜晚,池塘的水很清澈,常有小鱼、小虾、田螺游到岸边,用手轻轻一捂就能逮到一两只虾米,于是就大声叫奶奶来看,奶奶出来的时候还会带上个脸盆和我们一起捡岸边的田螺。有时候的战利品还是很丰富的,第二天我们还能吃上一盘红烧的田螺。菜是简单了些,可我们吃着就感觉可以和苏州得月楼里名厨烧的相媲美了。

池塘的南面有一个缺口,那是给停在池塘里捕鱼的船留的一条水道。每到涨水,打浪的时候,池塘的水也跟着上涨。水拍击着岸边的泥石,把我家堤岸上的石块都卷入到了水里。在春天快到来的时候,父亲就从杨柳树上剪了很多小孩手臂般粗的枝条随便在土壤里一插,春天到来的时候,这些柳条都开始发芽,真是应了那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谚语。柳树长得很快,一年下来,都长成小柳树了。有些淘气的孩子,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就来折柳条儿,做成花环套头上。一次,正好被爷爷撞上,把他们大骂一通。爷爷是个严厉的人,他很注重家教礼节,对我们姐弟三个的家训是丝毫不放松的。直到爷爷去世,父亲、叔叔从没和爷爷较过劲。奶奶对爷爷的敬重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奶奶死后的一年里,爷爷每天都要以一杯茶、一支香、一碗饭来祭奠奶奶,这样的感情只有爷爷懂。

有一年夏天,村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傻女人。可能是天气闷热,疯女人找到了池塘边,坐在一块大青石上洗澡,她赤身裸体,全身都是被蚊子咬过的红点子,下身还流着经血,迎来了很多看热闹的人。她是那么可怜,在疯女人心里,能坐在这块平整的石头上洗个澡是最大的快乐,于是她不知道害羞,两只手只顾洗着身子,她丝毫没注意到身旁有许多双眼睛在盯着她看。这时,我的小学老师的母亲从人群里挤出来,她手里拿着一条裤子,她掰开人群,给疯女人穿好裤子。

“谁有衣服,给她件衣服。”

“我有,我回家拿去。”我接道。

很快我从自家的大衣橱里拿了一件我不穿得粉红色短袖衬衫,我交给师母,师母给疯女人穿好衣服后,大家也逐渐散去。后来疯女人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不过那天晚上我挨了父亲的骂,说我是个傻瓜,当时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骂我,明明是做了件好事,可父亲为什么不理解呢?委屈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我把这事告诉了奶奶,奶奶又跟爷爷一说,晚上父亲被爷爷训了一顿。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奶奶最知我心,她从我的一言一行里能感悟到我的善良,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我那可敬可亲的奶奶那潜移默化的教导。

那年,我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阿姨给我介绍了一门亲事。奶奶不知从哪里打听到,说这户人家的妈非常地厉害,是村里出了名的,叫我不要答应下来。当时,因为和父母赌气,我也想早点找个人家嫁了,对奶奶苦口婆心的劝告一点也没放心上,因此我也伤了奶奶的心。奶奶的衣服也不要我洗了,每次看见奶奶吃力地去池塘边洗衣,我的心好痛、好痛。我好想跑过去,叫一声奶奶:“我来洗。”好在我这个爱人很会做人,慢慢地我和奶奶之间的矛盾化解了,我又回到了奶奶温暖的怀抱里。

结婚一年后,我有了儿子凯歌。婆婆的厉害被奶奶说中了,她对我家人说她没时间带孙子的,因为小叔子还没成家。说实话,呆在夫家,我是在熬日子。奶奶看出了我的难处,就担起了照看我儿子的任务,那年池塘四周的杨柳已经长得密密麻麻了,奶奶会带着我儿子凯歌去看湖面上捕鱼的白鹭。每次下班,我看着凯歌胖嘟嘟的小脸,一种幸福总会在心间荡漾开来。望着奶奶发白的银发,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将来我的生活好了,一定把奶奶接我家去,我要报答她这辈子的恩情。

篇7:那些人那些事散文

江南的立春时节,天潮潮地湿湿。整个苍穹雾霭沉沉,远方稀疏的村落横在一隅,静静地,如同被烟雨清锁住了。新年的余味还在百年天井老屋的小巷里蔓延,就快要拖到元宵了。不过,悄悄地,在一弯小巷  子里却传来了一片哀恸。瞬间,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巷间巷尾。

原来,新发爷爷在一夜间,永远地离开了这栋生他养他的天井老屋。

老屋依然静谧,错落有致,在时光里摇曳了一个多世纪。小巷弯弯曲曲,青石板路蜿蜒迂回,当第一缕春日的阳光透过翘起的飞檐,就再也看不见爷爷的背影了。

被风雨剥蚀过的红石墙壁,即将迎来苔藓的气息。只是,爷爷生前天天用过的那根光滑的竹棍,还静静地倚靠在墙壁的角落,痴痴地等待着爷爷的那双纤纤瘦手。有风滑过竹身,有雨轻敲竹面,或许,当阳光静静地洒落时,它只能够默默地与苍天倾诉苦楚。再或许,会被某个女人拿去当了柴燃烧,去另一个世界找寻爷爷。

一阵小风刮过小巷,吹得那扇斑驳的朱漆木门轻轻地颤动了一下。锈迹斑斑的圆形铁环,响过的渺渺回音暗随了爷爷,几乎成了一个世纪的哀伤。只是,门旁靠壁的那尊光滑的红石墩,还与缺了一角的小方桌互诉衷肠。一边的少了一腿的长条凳子与小方桌上的搪瓷茶杯却无人轻碰。

墙壁上的藤萝,是秋天遗留下来的,虽然早已枯萎,没了往日繁华的生机,但其身躯还是漫过了墙缘,弯弯曲曲延伸上了瓦楞。或许,它会在某片云彩的庇护下,在某个黄昏凤凰涅槃,开出新枝,迎来小花,形成气候,再次翘首蓝天。只是,不见了相识人。一只鸟儿曾经来过,但听见哀号,却没有停留。但是一只猫却在湿冷的傍晚蹿过瓦楞,“喵”地一声消失在天空。

还有那来不及生成的苔藓和墙旮旯里的小花,都已见不到爷爷的瘦影。或许,不知何时,一只红色的小蜻蜓光顾了小巷,盘旋一阵,又停靠在了竹棍上。始觉人空,又逼仄出了小巷,飞上了蓝天,去赶赴一场华丽的舞宴。

只是,苦了家里的那条大黄狗。它整日地找寻,找寻自己往日的伙伴。但总是空手而归,疲惫地在门前犬吠两声,又病怏怏地蜷缩在了爷爷常坐的藤椅边,独自忧伤。要是往日,它总是与爷爷如影随形,同出同进。渐渐地,不到两日光景,它看似消瘦了。见了生人,也懒得叫嚷了。

新发爷爷走了,去了另外一个天国。留下的,只是小巷里的一片哀伤。

妻子听到这个噩耗后,第一时间告知了我。只是,我感觉到不可思议。年前的时候,妻子还一个劲地催我送件她买的羽绒服给爷爷。爷爷穿上妻子为他买的羽绒服,那兴奋劲啊如一位刚领到糖果的孩童一般,精神抖擞。忽来此消息,有些来的突兀,令人猝不及防。想着,妻子已经眼圈红润,哽咽了。

“不要哭。都活近百了,够了。一个世纪了。”我安慰妻子道。

妻子望着我,并没有作答,只顾潸然泪下。一会儿功夫,又抽咽地向我道:“说是这样子说,但我还是难过啊。”

“喜事,喜事啊,你想想,谁还能活近百岁啊?”我又靠近她安抚道。

其实,最为伤心透顶了的是奶奶。那日,奶奶如一只霜打过的茄子一般,静静地坐在了藤椅上,靠在了房间的门楣。偶尔地,斜睨了躺在堂屋下的新发爷爷。爷爷静静地、极其安详地躺在地上,干瘪的身躯宛若一枚皱巴巴的核枣。所有的一切光阴与流年,都暗随了他这副羸弱的身板,也包括这栋风雨飘摇中的百年天井老屋。

奶奶静静地坐在那里,一个白昼,默然不语,又若有所思。晚辈们递给饭菜,她也不吃。递给汤汤水水,也只是轻呷几口。只是,她时不时地重复着那个“倾斜又斜睨”的动作。或许,流年里的浪漫往事正一幕一幕地向她走来——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恐怕这首李清照的词《点绛唇》最能诠释奶奶此时此刻的心境。从认识到相濡以沫,都风雨无阻七十多年了。那个打着油纸伞的风姿绰约的`江南少女,会是在哪个春日时光邂逅她命里的书生呢?恐怕,只有奶奶最清楚。不过,奶奶显得很平静,没有落泪,只是静静地坐着。只是,坐着坐着,思绪就远了,远了。

一个世纪的光阴,回想起来说长亦短。只是,光阴在此刻凝固,折叠成一丝忧伤,在小巷里游离。漆黑的棺材前唱起了幽幽的“哭丧”乐曲,那不男不女的哀曲仿佛就是从天堂里传来的妙音。奶奶听得入神入味,目不转睛地望着唱曲的女子,内心世界却百感交集。一个世纪的人生,犹如在这唱词里再现。当唱到“愿老爷子在黄泉路上一路走好”时,曲终人散。奶奶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伤心的泪水如豆大一般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一个世纪的人生,一个世纪的男女,曲终人散。

元宵节的那天,天空下起了密密斜雨。这一日,也是爷爷出殡的日子。当棺木由着八仙抬出堂屋的时候,奶奶的泪水如外头的雨水一般倾泻,一度几近晕厥。这一日伊始,堂屋的正方木壁上,多了一尊遗像。后辈的日子里,将再次看到“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一日,也是爷爷与大家伙共同度过的最后一个团圆节。

篇8:那些人那些事散文

有人说, 天底下所有的主任里, 班主任的权利是最小的, 但贡献是最大的。是啊, 在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 我最深的体会是作为一名班主任, 肩上的责任如此之重!

如果说黎明的奉献是太阳, 黑暗的奉献是群星, 大地的奉献是鲜花, 那么, 班主任的奉献就是对学生们的爱。

用赏识教育激励学困生

小吴同学, 是从外校转来我班的新生。刚来时, 他上课坐不住, 听课不专心, 天天不完成作业, 成绩极差。我找来他的家长进行了长谈, 了解到该生在原校考试都是二、三十分, 那儿的老师对其已完全放弃, 甚至不接家长电话, 家长抱着一线希望将孩子转到我校。

了解了这些情况, 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孩子知识的增长, 思想的完善, 身心的健全, 哪一点都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培育、引导。生活在集体当中, 谁不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呢?这个曾经一贯被老师批评被看作“差生”的孩子, 更渴望、更需要老师的赏识和表扬啊!

我决定用放大镜尽力捕捉他的优点。我发现他喜欢把自己的书桌、书包反复整理, 便在班干部选举中表扬他爱劳动、爱整洁, 为他拉选票使他当上了班级的劳动委员。第一次当上班干部的他, 工作着实卖力, 特别勤快, 每天倒几次垃圾, 哪怕垃圾筒里只有几片纸屑。因此他经常得到我的表扬, 他的脸上也开始洋溢着前所未有的灿烂笑容!

因他的拼音基础薄弱, 我便利用课余时间为他补习。为激发他的兴趣, 我将拼音字母融入到童话故事里, 耐心地教他发音、书写。对他的一丁点儿进步我都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加表扬, 夸他聪明, 为其在大家心目中重塑形象。在他终于学会了拼音后, 我对他说:“你真了不起!其他同学用一个学期才学会的拼音, 你半个学期就学会了, 这说明你是个非常聪明非常会学习的孩子!老师为你感到自豪!”他听了后不自信地问我:“傅老师, 你觉得我能变成好学生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你现在已经是好学生了!只要你继续严格要求自己, 用心学习, 你会成为一个最优秀的学生!”他听了兴奋极了, 从此信心大增, 学习变得主动了, 上课认真听讲了, 作业也按时完成了!期末考试语、数、英成绩都达到90分以上。

小吴的爸妈开始不敢相信这一切, 一个已被原来学校放弃了的学生在短短一个学期竟有如此大的转变, 他们惊喜极了, 连声感谢老师挽救了这个孩子。

给单亲孩子更多的关爱

单亲家庭学生是一个需要我们给予特殊照顾的学生单元, 单亲家庭的孩子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需要我们去关爱。

小孙同学的父母早已离婚, 只是瞒着孩子, 但他们感觉到聪明的孩子虽然不问却心里都明白。因爸爸妈妈分别住在各自的家, 而且妈妈有了男友, 现孩子随爸爸生活。小孙的父母恳请我能给孩子多一些关爱, 让孩子感受到温暖, 因为孩子告诉他们最喜欢的人是傅老师。

小孙同学做什么事都漫不经心, 每天丢三落四, 不是忘记带书就是忘写作业。一次我从她的日记中知道她特别渴望当上小队长, 我以此为契机, 向她提出了当小队长必须具备的条件, 并承诺如果她能养成好习惯就帮她实现愿望。之后, 她果然对自己要求严格起来了, 不再忘东忘西了, 她的表现获得了全班小朋友的认可, 我也兑现了承诺, 让她当上了小队长。

同时, 我对这个孩子在情感上给予了更多的关爱, 在她过生日时我精心准备了贺卡, 还给她买了漂亮的公主裙、红皮鞋。他爸爸忙于业务三天两头出差往返于三亚、海口, 爸爸不在家时就把她放在孩子的表姐家, 表姐不到二十岁根本管不了她, 因此她上学经常迟到, 作业也经常不完成。针对她的特殊情况, 遇到她爸爸出差时我就将她带回家里吃住, 周末还和爱人、儿子一起陪她出去玩, 她变得活泼开朗, 积极阳光起来。

尽己所能帮助经济困难学生

班上有个学生, 父母在东方八所种香蕉, 一个学期只能来校看她两次, 孩子周末都是留校。周末留校的孩子很少, 又都是大孩子, 只有她一个小不点儿。于是每到周末, 我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 给她做可口的饭菜, 让她感受家庭的温暖。二年级上学期, 孩子爸爸的香蕉园遭受了台风侵袭, 经济损失惨重, 欠了很多外债。因学费问题, 孩子的父母想把孩子接回东方八所上学, 但孩子已和老师、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扯着我的衣服哭着不肯走。在请示学校领导后, 当时担任校团委书记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我, 发动师生自愿为该生捐款, 为家长解了燃眉之急。自那以后, 孩子的学习用品、衣服、鞋子等都是我为她购买, 在和爱人商量后, 我们为孩子交齐了后两期的学杂费、生活费。孩子家长经济好转后, 多次要拿钱还我, 均被我坚决拒绝。

目前, 这个孩子已上高三, 品学兼优。节假日经常来家里看我, 这么多年, 她已成为我家不可缺少的一员。现在孩子在家时总是很自然地管我叫“妈妈”, 我感受到孩子对我的依恋, 其实我又何尝不早已把她看作自己的孩子了呢。学生不是我们的亲骨肉, 但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 交到了班主任手中, 也就把信任和责任放到了我们的肩上啊!

分析性格成因转化问题学生

小涵是个长得又高又壮的十岁男孩儿, 比同龄孩子要高一头。他性格古怪, 脾气暴躁, 容易冲动, 打同学、骂老师、发脾气、掀桌子, 情绪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他上课手舞足蹈、自言自语, 严重影响其他同学听课;下课追跑打闹, 欺负打骂同学, 同学们既讨厌他又害怕他, 都不愿和他一起玩。他的行为引起了家长们极大的反感和强烈不满。

为此, 我专门打电话请教了北京的谭教授, 他是我所承担的心理课题的指导专家。他建议我先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 分析他性格形成的原因。

经和他父母多次沟通, 我对他的成长过程及性格形成有了一定的了解。小涵目前急需解决这三个问题:1.攻击性行为;2.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亲子关系) ;3.学习适应性。

经谭教授的指点, 我对小涵的辅导这样进行:

1.进行正确的家教指导, 摒弃家长简单粗暴的打骂。

2.努力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 激励促进其转化。

3.让班干部带头与他结对子做朋友, 消除他对人的不信任感和敌意

4.召开主题班会《冲动是魔鬼!》, 让他充分认识冲动的危害。

5.任何事对他都要坚持原则, 不讲条件, 奖惩分明。

6.以本班八荣八耻歌时刻对照约束检查他的行为。

短短一个学期, 小涵真的有了明显进步。他遇到问题不再动不动就挥起拳头, 有时拳头刚举起, 同学们一说“冲动是魔鬼!”他就像被念了咒语般放下了拳头。平时在和同学的交往中, 能主动退让, 易怒、易暴的情绪也逐步稳定下来, 他脸上的怒气少了, 笑容多了, 和同学的关系也在一天天改善中。有了稳定的情绪, 他的自控力强了, 学习成绩提高得很快, 现在小涵的成绩已排在年级第四名。

我觉得, 对待这种顽劣的小孩在爱的基础上更要严, 在讲方法的基础上更要坚持原则。教育养成行为、行为转化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影响命运。只有让我们的孩子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将来才能让他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成为新世纪的栋梁人才。

注重心理辅导进行感恩教育

平时在与家长的沟通中, 常常听到“现在的孩子根本不体谅父母的苦心, 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要是我的孩子能懂点事就好了……”“孩子太气人了!老和我对着干……”“唉, 真是上辈子欠了他的……”诸如此类的话。

为此, 我精心设计了一堂《感恩父母》的心理辅导课。课前, 我让学生搜集有关父爱、母爱的资料, 回忆自己和父母之间最感人、最难忘的一件事, 为课堂环节做了情感铺垫。而为了能成功触摸学生灵魂, 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 我上网查找了大量资料, 反复筛选, 最后选择了一组撼动人心的父爱、母爱图片, 教学中, 这组图片深深地震撼了学生, 触动了他们心中那片最柔软处……当我问学生想说点什么吗?学生的情感如同开闸的洪水奔涌而出, 他们越说越激动, 越说越感动……有的说起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 有的说起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学生的真情告白, 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感动了我, 感动了学生自己, 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我又借助《感恩的心》这首歌曲, 和同学们一起用手语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使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 情感得到升华。

“太感人了!你们班的学生真是太懂事了!父母对他们的爱, 一点一滴记心头啊!”这是来听课的老师们不约而同地赞叹。我心里既感动又自豪, 为孩子们的感动而感动, 为孩子们的懂事而自豪。回想起课堂上的真情泣诉, 言犹在耳, 幕幕感人, 恍若眼前。

晚上, 不断接到家长们打来的惊喜电话……谁说孩子不懂事啊!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丑

有一天, 我在班上又表扬李梦竹 (李梦竹是我班一位品学兼优的孩子) , 班上黑黑胖胖的女生小张听了不屑地说:“我知道傅老师为什么老表扬李梦竹, 还不是看她学习好、长得可爱呗!”我明显闻到了话里的“醋”味, 于是, 我马上说:“老师也喜欢你, 你长得也很可爱呀!”谁知她竟生气地说:“老师骗人!我长得又肥又丑, 他们都说我长得像猪!”全班哄堂大笑……那堂课我没有上语文, 而临时给学生上了一堂“什么是美?”的主题班会, 让孩子们明白了美不光体现在外表, 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 健康是美、善良是美、自尊自爱是美、自强自立是美……

周末, 我特意去书店选了《美的故事》这套书放在了班级图书角, 这是可以帮助女孩子领悟到美的真谛的书, 令每一位成长中的女孩子都能获益匪浅的心灵秘籍。书中精选了爱洛、茉莉、白雪公主、小美人鱼等7位著名迪士尼公主的30多个关于美的故事。这套书用美的故事帮助孩子们认识真正的美, 并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我让孩子们传阅后写出了读后感, 并将读后感装订成册在班上进行交流。引领孩子们正确地去发现美, 认识美, 拥有美, 创造美, 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真正的美丽。

作为一名班主任, 工作平凡、重复、琐碎……美好的日子就在这分分秒秒的诲人不倦中流逝;如诗的青春就在这年年月月的三尺讲台上挥洒。拥有, 我承担着责任!奉献, 我体验着幸福!创造, 我享受着生命!教书育人, 使我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上一篇:西餐礼仪图解下一篇:物业管理主管的具体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