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

2024-04-25

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精选9篇)

篇1: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

第4次作业(第九、十章)1

试卷总分:100 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浏览器请

采用兼容模式。

第1大题 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总分50.00)

1.《黄帝内经·素问》认为人要顺应季节的变化来养生,依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冬季人们应该怎么养生最为适宜?(5.00分)A.早早起床,漫步在庭院里,舒展形体。B.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相仿佛,收敛神气。

C.早早起床,让心中不存在郁闷,对外界事物保持兴趣。D.早睡晚起,等到天亮才起,使神志深藏于内。

2.“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正矣。”对这句话解释不合适的是:(5.00分)A.这句话说明了齐家对于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作用。

B.这句话强调父亲、兄长、丈夫的绝对权威不可违抗,即使他们做错了,儿子、弟弟、妻子也不能有任何意见。

C.“父父,子子”意思是:父亲在父亲位置上尽父亲的职责,儿子在儿子的位置上尽儿子的职责。

D.“正家而天下正矣”:家庭秩序井然,天下就安定了。

3.孔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如果想让人民有廉耻之心,达到良善淳厚的境界,则需要:(5.00分)A.上必无为而用天下 B.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C.无为而治

D.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4.人皆可以为()。(5.00分)A.圣贤 B.圣人

C.贤人 D.尧舜

5.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之。(董仲舒《春秋繁露》)(5.00分)A.养

B.化 C.成 D.生 第2大题

第3大题

6.祖国医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以下不符合传统

中医理念的是()(5.00分)

A.顺从自然,按照四季交替的自然秩序养生。B.喜怒有节,喜怒有度。

C.不治已病治未病。D.滋味不绝。

7.“君子有三变”,这句话的意思是()(5.00分)A.说明君子很虚伪,善变。

B.与君子相处,会发现他有很多不同的样貌。

C.人生需要经历很多次的变故,不断历练,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

D.君子的态度一天三变。

8.子曰:“君子不器。”此句恰当的意思是()(5.00分)

A.孔子说:“君子往往不被器重。”

B.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小家子气。”

C.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固定了形状,要么方要么圆,应该懂得变通。”

D.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

9.古人的养生理论十分完善,以下符合传统养生原则 的是()(5.00分)

A.小李喜欢炒股,股市波动经常影响他的情绪。B.小胖性格达观,不太看重得失,不过分思虑

C.丽丽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经常泡吧、聚会到半夜。D.小陈爱吃蔬菜瓜果,尤其喜欢买新鲜的反季节蔬果。

10.君王、国家、人民这三者中,有轻有重,请遵循

孟子的思路,按照从重到轻排列()(5.00分)

A.国家>君王>人民 B.君王>国家>人民 C.国家>人民>君王 D.人民>国家>君王

多选题(不定项选择题,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总分25.00)1.子夏认为,君子有三变,“三变”指的是()(5.00分)A.望之俨然

B.即之也温 C.子温而厉 D.听其言也厉

2.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三省”指的是:(5.00分)A.传不习乎?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为人谋而不忠乎?

D.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以下说法正确的有:(5.00分)

A.孔子认为,君主要以道德和礼乐教化引导人民。

B.孔子的学生子夏认为,君子对待人民,必须先用真诚使人信服方能指挥人民劳动,否则人民就会以为是在折磨他们。C.老子提倡君主应该“无为而治”

D.孔子认为,可以一同学习的人,也能够共同实践理想。

4.古代的名士嵇康提出养生有“五难”,这“五难”指的是:(5.00分)A.神虑精散

B.名利不去,喜怒不除 C.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D.声色不去,滋味不绝

5.孔子认为,陪着君子说话容易犯几种过失,分别是()(5.00分)A.该说的话不说

B.话说的太多

C.不看脸色而贸然开口 D.不该说话时而说话

1.祖国医学崇尚“治未病”的思想原则。(5.00分)

错误

正确

2.“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句话的意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每个人都可以做君主(或管理者)。(5.00分)

错误 正确

3.《黄帝内经》中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说法,其实是说治病养生和治国的道理是一样的。(5.00分)错误

正确

4.孔子认为,陪着君子说话,不需要察言观色,直说即可。(5.00分)错误

正确

5.老子主张“无为而治”(5.00分)错误 正确

篇2: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

(第四套)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7月2日。

一、单项选择

1.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C)

A.孔子认为,仁者就是老好人。

B.孔子认为,有时候厌恶别人的人称不上仁者。

C.孔子认为,仁者是有原则的。

D.孔子认为,仁者对好人坏人都以德相待,2.按照孔子的理念,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们普通人实施“仁”的途径(C)。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D.能近取譬,可请仁之方也已,3.“上善若水”这一观点出自(B)。(2.00分)

A.《论语》

B.《老子》

C.《孟子》

D.《中庸》

4.关于天人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2.00分)

A.人与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统一体

B.儒家、道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完全一致

C.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

D.儒家与通家均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5.以下几位名人与各自对“国学”的描述,搭配错误的是(A)。(2.00分)

A.章太炎:国学是七科之学

B.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季羡林: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D.邓实:一国所有之学

6.为政之道,以不扰为安,以不取为与,以不害为利,以行所无事为兴废起敏。对这句话的解释错误的是:(B)(2.00分)

A.这句话讲了从政的原则是,不宝为,即不要人为地给百姓带来太多麻烦

B.这句话告诉从政者要“行所无事”,就是说当言不要做任何事

C.“以不害为利”意思是以不祸害民众作为为民谋福利的大事

D.“以不取为予”意思是以不榨取民财作为给予民众的根本

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辛,是谓(C)。(2.00分)

A.自然

B.大德

C.玄德

D.天道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D)的重更性。(2.00分)

A.躬身实践

B.冥思苦想

C.废忘食

D.学思结合9.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C)。(2.00分)

A.孟子

B.蔡元培

C.孔子

D.朱嘉

10.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C)之,(董仲舒《春秋露》)。(2.00分)

A.养

B.生

C.成D.化

11.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C)。(2.00分)

A.犬马

B.手足

C.腰心

D.父母

12.以下不符合君子的行为的是:(B)

A.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B.同而不和

C.和而不同

D.能好人,能恶人

13.“吾不试,故艺“这句话的意思是(A)。(2.00分)

A.我没有做过官,所以掌握了很多谋生的技能。

B.我考试做官不成,所以从事艺术。

C.我没有做过官,就掌握了“六艺”。

D.我没有百目尝试,因此有时间掌握很多谋生的技能。

14.关于“国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2.00分)

A.“国学”最早的意思是周代设在王城的国家教育机构。

B.“国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C.国学仅包括儒家文化。

D.国学也可以说是民族国家之学

15.一明一阳之调(B)。(2.00分)

A.自然

B.通

C.德

D.理

16.“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以下选项中,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A)。

A.弟者,所以事长也:弟弟要侍奉兄长。

B.孝者,所以事君也: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

C.慈者,所以使众也: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D.这句话是把家庭道德与治国行动相联系。

17.子曰:“君子不器。”此句恰当的意思是(A)。(2.00分)

A.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

B.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固定了形状,要么方要么圆,应该懂得变通。”

C.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小家子气。”

D.孔子说:“君子往往不被器重。”

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B)。(2.00分)

A.道法人

B.道法自然

C.道法德

D.道法中庸

19.关于“无为”,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2.00分)

A.“无为”可以理解为恰当的不作为

B.“无为”意在告诉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事,不要作为

C.“无为”思想提醒我们顺应自然

D.“无为”意在告诉我们不要妄为

20.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分别是畏天命,畏大人,畏(C)。(2.00分)

A.天子

B.信仰

C.圣人之言

D.父母之命

二、多项选择

1.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三省”指的是:(BCD)

A.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B.传不习乎?

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D.为人谋而不忠乎?

2.墨子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有价值的标准有(ABD)。(3.00分)

A.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B.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C.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D.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3.以下说法正确的有:(BCD)

A.孔子认为,可以一同学习的人,也能够共同实践理想。

B.孔子认为,君主要以道德和礼乐教化引导人民。

C.孔子的学生子夏认为,君子对待人民,必须先用真诚使人信服方能指挥人民劳动,否则人民就会以为是在折磨他们。

D.老子提倡君主应该“无为而治”。

4.老子认为:(ABC),是调玄德。(3.00分)

A.生而不有

B.为而不恃

C.长而不宰

D.养而不覆

5.大学之道,(ACD)。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3.00分)

A.在明明德

B.在为万世开太平

C.在止于至善

D.在亲民

6.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以下符合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有(ABCD)。

(3.00分)

A.有数无类

B.海人不倦

C.启发诱导

D.因材施教

7.“子畏于匡“的故事,解释正确的是(AB)。(3.00分)

A.这个故事表现了孔子那种“天命在我”的自信。

B.孔子之所以不怕匡人,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身负天命。

C.孔子当时地位身份很高,所以匡人亲何不了他。

D.孔子因为有很多弟子保护,所以不怕匡人。

8.孔子认为,陪着君子说话容易犯几种过失,分别是(BCD)。(3.00分)

A.话说的太多

B.不该说话时而说话

C.该说的话不说

D.不看脸色而贸然开口

9.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ABC)

A.为往圣继绝学

B.为万世开太平

C.为生民立命

D.为百姓立命

10.中国传统的四部之学指(ABCD)

。(3.00分)

A.集

B.子

C.经

D.史

三、判断题

1.孔子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者”。(2.00分)

错误

2.孔子认为,陪着君子说话,不需要察吉观色,直说即可。(2.00分)

错误

3.目不电组织门客编写的《目氏春秋》,汇集了先秦各派学说,“兼读墨,合名法”,史称“杂家”。(2.00分)。

正确

4.《中庸)一书中把“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称作“和”。(2.00分)

错误

5.“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意思是:君子以自己所处的地位行事,不谋求本职之外的事。(2.00分)

正确

6.《老子》是“四书”之一。(2.00分)

错误

7.孔子认为弟子们小时候首先要学习典籍、文章,其次学习做人。(2.00分)

错误

8.四部之学(经、史、子、集)与七科之学(理、工、农、医、文、法、商),其内在精神血脉一致。(2.00分)

错误

9.“国学”是“中国固有的学术“,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创造的全部文明财富和精神资源。(2.00分)

正确

10.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2.00分)

正确

11.黑子主张兼爱、非攻、节用。(2.00分)

正确

12.《庄子》是通家经典。(2.00分)

正确

13.庄子有《庄子》一书,又称《南华真经》。(2.00分)

正确

14.张载又称“横渠先生”,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理学的奠基者。(2.00分)

正确

15.孔子说君子三畏,对我们的启示是:人要有敬畏之心,不要肆意胡为,要循一定的规则行事。(2.00分)

篇3:以国学经典润泽小学品德教学

所谓融合国学经典, 就是把国学经典中的德育元素渗透到品德教学内容之中, 成为优化课程资源、实化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主要以《弟子规》《三字经》这两部经典融入品德教学为例简要论述。

一、以经典优化教学目标

1. 以经典定位目标

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俗话说,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教师们经常埋怨现在的孩子没有规矩, 缺少教养, 然而, 问题不全在孩子身上, 而是没有人正确、系统地告诉他们规矩是什么, 规矩应该怎样遵守。如果品德教材上讲得不够系统完整, 那么借鉴《弟子规》《三字经》, 我们一定可以在孩子们心头树起“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礼义廉爱的丰碑。假如教师放低姿态, 在品德课堂上多一点有针对性的操作训练, 把培养孩子成为有教养、有爱心、有廉耻心、懂基本礼仪的人作为教育的小目标, 那么, 塑造孩子德性的大方向就会更明确。

这么说, 并不意味着忽略情感、只求规范, 不要认识、只讲训练, 而是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依靠两条腿走路。

2. 以经典迁移目标

目光回到二年级的《我爱秋天》, 在横向整合之后, 我们不如把目标从大张旗鼓地欣赏美景、认识果实迁移到培养孩子们对果实的珍惜上来。应该说, 在生活条件改善之后, 当今的孩子中间, 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如果不能在品德教育中帮孩子确立浪费可耻的正确观念, 不仅是对劳动的不尊重, 也是对肆意破坏环境这种不良思想的纵容。这样的教育是失职的、无效的, 最起码是低效的。《弟子规》中说道:“衣贵洁, 不贵华”“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借此, 我们可以把目标迁移到节俭朴素、尊重劳动的伦理教育中。

再比如, 关于网络的意义, 孩子们比我们更有认识和体会, 我们不妨把重点迁移到理解它的两面性, “勤有功, 戏无益。戒之哉, 宜勉力。”我们的目标应是教育孩子别把电脑当玩具, 而要当工具。

二、借经典优化教学内容

内容的优化, 着重表现在内容选择要实在, 还要实用。

教师们常说, 现在的孩子被宠坏了, 家庭已然这样, 如果我们学校教育也没有作为, 还能指望孩子有道德有教养吗?在品德课程中, 教师就该把这一块使劲地补上。

比方说, 一起吃饭, 有人把吃饭的声音弄得吧唧吧唧作响, 那是因为他们从小就不知道这样不雅;宾馆大厅三五成群大声喧哗, 那是他们不知道这样不道德。在品德课程中, 教师为什么不能从教孩子怎样吃、怎样坐、怎样说等入手呢?《弟子规》“次谨信”中有许多从生活细节上关于教养的具体规范, 比如卫生习惯上“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关于行走坐立有“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针对礼仪有“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等等。每一条都可操作、可检验, 用以弥补今品德教学中常规训练、礼仪指导的不足, 是最好不过的。

又如, 在教学感恩亲人孝敬父母的课文时, 情感激发在品德教材中已做了很多铺垫, 但具体到怎么尽孝, 只停留在把好吃好用的留给父母, 给父母洗脚, 帮助他们干家务等方面是不够的。对照《弟子规》就能发现, 关于孝道, 里边罗列得相当详尽。完全可以与教材相互补充, 相互支撑:一个重情, 一个重理;一个重教, 一个重导。《入则孝》: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责, 须顺承。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这段文字, 几乎囊括日常生活中孝敬的所有细节, 是学生道德行为直接引领。这样的专项学习, 教师不要怕花时间, 因为这对孩子成长成才有百利而无一害。

而要让孩子们了解亲人之间的关系、辈分, 请出《三字经》:“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现在有许多中学生在制作家谱时, 对这些关系的认识还有些混沌, 如果有了在小学品德课堂所经历的这一幕, 这样的尴尬自然就不会出现。

三、用经典优化品德实践

“事实上, 不管什么内容的学习, 都需要一个巩固内化的过程。品德不像语文数学可以通过习题来巩固, 它的巩固是把所知转变为所行, 落实在行为上的。”现行的品德教学缺少的正是行为习惯操练这一步, 只有情与理的教化, 缺乏行为上的指导督促, 就会使孩子们说起来什么都懂, 做起来什么都懵, 时间久了什么都忘。

因此, 课程改革对品德课堂的学习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大量的留白, 这就需要教师用智慧去丰富践行的指导。借鉴《弟子规》《三字经》还可以让品德课堂动起来。

例如, 学习尊重他人时, 不仅要懂得“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的内容还要在课堂上创设情境, 演一演、比一比“勿事搅、勿话扰”;再如, 针对“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人人试试怎么敲门拜访, 怎么行走说话。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有目的的道德实践活动, 真正把课堂还给孩子, 让大家在开放、平等的课堂中, 在活动和训练中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成。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理解成生活即课堂?所以在生活实践中, 随时随刻都有我们学习的机会、活动的场所。《弟子规》中有不少礼仪教育, 衣食住行都是有规矩的, 我们不妨拓展延伸。比如, 把营养午餐时间作为学习训练的机会, 试一试别“吧唧吧唧”大声吃, 原先吃相不雅的便会立刻改观。再如, 早晨的学校门口就是我们的课堂, 指导孩子们正确处理手中的包装袋, 礼貌地和父母道谢道别、和老师同学问好等。课堂上学的是道理, 是范例, 课堂外加以践行, 使生活成为一种泛化的学习。

四、据经典优化教学评价

夸美纽斯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 不是由文字。”在现实中, 教学评价的等第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首要途径, 更是直接评定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因此, 很大程度上, 不是课程目标在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 而是评价方式、方法决定着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

品德课程要求教师能帮助儿童把品德认识落实到日常的生活中, 通过体验去积累经验, 发展能力, 形成行为习惯。由此可见, 检验品德课堂教学实效应从学生行为实践中来。

虽然对评价体系的改革呼唤了很久, 但是由于操作上的难以调控, 目前我们还是比较多地依据书面试题进行考查评价。于是过于“务实”的品德教师因此选择了读读背背的教学方式, 使品德教学实效大打折扣。

庄子说:“本在于上, 末在于下。”所以, 无论有多难, 我们都不能本末倒置, 还是应该根据品德学科的性质, 选择相应的检测方式, 优化检测过程。以三七开的形式考查, “三”是书面考, 检查一些理论上的常识, 包括诸如《弟子规》《三字经》里边的重要思想和常规要义的阐述;“七”是对日常学习、生活表现的考核。尽管这样的考核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 并且在操作上有难以把握的问题, 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比如考查礼仪和节俭, 可以充分利用营养午餐进行长期考核, 同时提醒改正;上下楼梯、出操时, 检验“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路遇长, 疾趋揖”等等, 这些都是评分的依据、评价的基础。此外, 还可以请家长对孩子在家情况评分, 并附有评分的具体说明, 特别是请家长摆出事实依据。我们不要担心家长会偏袒孩子, 事实上教育孩子本身就需要家校合作, 这种合作不光体现在教导过程中, 还应该体现在评价过程中。这样的检测, 虽然过程长, 耗时多, 但是如果坚持, 不仅能提高德育实效, 还能真正体现对品德教学实效的考量。

篇4:国学经典选读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战时他们才会为君主去死,不存二心。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季节气候的变化。地势,就是指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方便等条件。将领,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制度,就是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定和管理。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领都不能不知。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取胜,相反就会作战失败。此外,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即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军纪严明?哪一方兵力强大?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分明?通过这些分析比较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若听从我的意见,用兵作战就会取胜,我就留下来;若是不从,打仗就会失败,我将会离开这里。

我的军事思想您认为能够接受,再从外交上造成大好形势作为辅助条件,就掌握了主动权。所谓态势,即是凭借有利的情况,以制定临机应变的策略。

战争,本来是一种诡诈之术。所以,能战而示之软弱;要打,装作退却;要攻近处,装作攻击远处;要想远袭,又装作近攻;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引诱;敌人混乱就要攻取;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敌人兵强卒锐,就避其锋头;敌人气势汹汹,就设法扰乱它;敌人谦卑就要使之骄横;敌人安逸就要使之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要离间他们。总之,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攻击,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这是指挥家制胜的秘诀,不可预先讲明。未战之前就能预料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条件充分;未开战而估计取胜把握小,是具备取胜的条件少。条件充分的取胜就大,准备不充分的就会失败。何况一点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根据这些来观察战争,胜败也就清楚了。

篇5: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

(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

1.按照孔子的理念,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们普通人实施“仁”的途径(A)。

A.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D.能近取二,可谓仁之方也已。

2.关于“国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0分)

A.季羡林认为,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B.国学的概念和内容从古至今始终如一,一成不变。

C.张之洞主张“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D.追溯“国学”一词,最早出自《论语》。

3.以下几位名人与各自对“国学”的描述,搭配错误的是(A)。(2.00分)

A.章太炎:国学是七科之学

B.季羡林: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C.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邓实:一国所有之学

4.“上善若水”这一观点出自(B)。(2.00分)

A.《论语》

B.《老子》

C.《孟子》

D.《中庸》

5.以下对“中庸”思想的理解,错误的是:(A)。(2.00分)

A.中周:就是关于怡到好处的常理。

B.中庸之道就是碌碌无为,缩手缩脚,不敢直言不讳,做人圆滑,世故。

C.中的思维方式要求人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做忙当的事,也就是怡到好处的作为与恰到好处的不作为。D.有种解释说“中庸”就是用中、中行的意思。

6.“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正美,”对这句话解释不合适的是:(D)。

A.“正家而天下正矣”:家庭秩序井然,天下就安定了。

B.这句话说明了齐家对于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作用。

C.“父父,子子”意思是:父亲在父亲位置上尽父亲的职责,儿子在儿子的位置上尽儿子的职责。

D.这句话强调父亲、兄长、丈夫的绝对权威不可违抗,即使他们做错了,儿子、弟弟、妻子也不能有任何意见。

7.《黄帝内经素问》认为人要顺应季节的变化来养生,依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冬季人们应该怎么养生最为适宜?(B)

A.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相仿佛,收效神气。

B.旱睡晚起,等到天亮才起,便神志深游于内。

C.早早起床,漫步在庭院里,舒展形体。

D.早早起床,让心中不存在郁闷,对外界事物保持兴趣,8.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扰(A)焉。(2.00分)

A.一人

B.天下

C.一家

D.一国

9.天命之调性,率性之请道,修道之请(D)。(2.00分)

A.仁

B.德

C.礼

D.数

10.为政之道,以不扰为安,以不取为与,以不为利,以行所无事为兴废起散。对这句话的解释错误的是:(B)。(2.00分)

A.“以不害为利”意思是以不祸害民众作为为民谋福利的大事

B.这句话告诉从政者要“行所无事”,就是说当官不要做任何事

C.这句话讲了从政的原则是,不妄为,即不要人为地给百姓带来太多麻烦

D.“以不取为予”意思是以不榨取民财作为给予民众的根本

11.祸兮福之所筒,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B)人所迷,其日国久。(2.00分)

A.中庸之为德也。

B.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C.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D,一阴一阳之谓道,12.生而不有,为面不恃,长而不幸,是谓(C)。(2.00分)

A.天道

B.大德

C.玄傳

D.自然

13.天地之大德日生,圣人之大宝日位,何以守位?曰(①),何以聚人?日(②)。(B)

A.①礼②信

B.①仁②财

C.①礼②义

D.①仁②德

14.子说,孝分为三种境界,其中最大的孝是(A)。(2.00分)

A.尊亲

B.和气

C.养

D.不辱

15.“君子有三变”,这句话的意思是(A)。(2.00分)

A.与君子相处,会发现他有很多不同的样貌。

B.人生需要经历很多次的变故,不断历练,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

C.说明君子很虚伪,善变。

D.君子的态度一天三变。

16.古人的养生理论十分完善,以下符合传统养生原则的是(A)。(2.00分)

A.小胖性格达观,不太看重得失,不过分思虑。

B.小陈爱吃蔬菜瓜果,尤其喜欢买新鲜的反季节蔬果。

C.小李喜欢炒股,股市波动经常影响他的情绪。

D.丽丽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经常泡吧、聚会到半夜。

17.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蕙,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纹。”以下对这句话解释不正确的是(B)。(2.00分)

A.这句话说了“礼”的重要性

B.这句话主要是说不应该拘泥于礼

C.恭而无礼:恭敬但没有节制

D.过分小心而显现出畏惧的样子

18.关于天人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2.00分)

A.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

B.儒家与道家均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C.儒家,道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完全一致

D.人与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统一体

19.关于“国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2.00分)

A.“国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B,国学也可以说是民族国家之学。

C.“国学”最早的意思是周代设在王城的国家教育机构。

D.国学仅包括便家文化。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A)。(2.00分)

A.腹心

B.父母

C.犬马

D.手足

二、多项选择

1.子夏认为,君子有三变,“三变”指的是(ABD)。(3.00分)

A.塑之俨然

B.听其言也厉

C.子温而厉

D.即之也温

2.“子畏于匡”的故事,解释正确的是(CD)。(3.00分)

A.孔子当时地位身份很高,所以匡人奈何不了他。

B.孔子因为有很多弟子保护,所以不怕匡人。

C.孔子之所以不怕匡人,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身负天命。

D.这个故事表现了孔子那种“天命在我”的自信。

3.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以下符合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有(ABCD)。(3.00分)

A.因材施教

B.海人不倦

C.有教无类

D.启发诱导

4.大学之道,(ABC),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3.00分)

A.在亲民

B.在止于至善

C.在明明德

D.在为万世开太平

5.关于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BCD)。

A.中庸的“庸”,指庸碌、平庸。

B.中的“中”,指做事不彻底,模棱两可。

C.中庸是一种市烩的行为。

D.中就是凡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6.中国传统的四部之学指(ABCD)。(3.00分)

A.子

B.集

C.经

D.史

7.关于仁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仁者爱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达到“仁”的一个途径

D.道德仁爱应该是一切行为的前提和归宿

8.古代的名士嵇康提出养生有“五难”,这“五难”指的是:(ABC)。

A.声色不去,滋味不绝

B.神虑精散

C.名利不去,怒不除

D.德之不惨,学之不讲

9.墨子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有价值的标准有(ABC)。(3.00分)

A.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B.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C.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D.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10.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ACD)

A.为往圣继绝学

B.为百姓立命

C.为生民立命

D.为万世开太平

三、判断题

1.庄子著有《庄子》一书,又称《南华真经》。(2.00分)

[答案]正确

2.子主张兼爱、非攻、节用。(2.00分)

[答案]正确

3.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青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腐骚》。(2.00分)

[答案]正确

4.《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梁传》合称“春秋三传”。(2.00分)

[答案]正确

5.“国学”一词,出自《周礼》,该词的原义指的是中国的学问。(2.00分)

[答案]错误

6.孔子说君子三畏,对我们的启示是:人要有敬畏之心,不要肆意胡为,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行事。(2.00分)

[答案]正确

7.《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2.00分)

[答案]正确

8.孔子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者”。(2.00分)

[答案]错误

9.祖国医学素尚“治未病”的思想原则。(2.00分)

[答案]正确

10.《黄帝内经》中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说法,其实是说治病养生和治国的道理是一样的。(2.00分)

[答案]正确

11.孔子认为,陪着君子说话,不需要察言观色,直说即可。(2.00分)

[答案]错误

12.《中庸》一书中把“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称作“和”。(2.00分)

[答案]错误

13.“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句话的意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每个人都可以做君主(或管理者)。(2.00分)

[答案]错误

1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儒家的观点。(2.00分)

[答案]正确

15.“国学”是“中国固有的学术“,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创造的全部文明财富和精神资源。(2.00分)

篇6:国学经典选读(省)

1.《尚书正义》的作者是()

   

2.杨伯峻 孔颖达 孙星衍 朱熹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

   

3.经 史 子 集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   《论语》 《周易》 《诗经》 《孟子》

4.战国后期以至秦汉,诸子学说开始融合,形成了()两大学派。

   

5.黄老和墨学 黄老和道家 儒学和墨学 黄老和儒学

唐宋至明中叶是中华文明形成的()。

    萌芽期 形成期 成熟期 转型期

国学经典选读01-000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6.衡量一个学术研究是否有生命力要看下列几个因素:()

    有无丰富的研究对象 有无系统的研究方法 有无开阔的研究前景 有无充足的研究人员

7.儒学的精神追求体现在()几个方面。

   

8.经世致用的精神 政治批判精神 现实主义精神 积极开放的精神

对人本身的尊重是孔子思想的着眼点。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实践,使()成为后代士人的基本气质。

   

9.关注现实 注重修养 参与社会 积极进取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的总结。

   

10.思想体系 文化观念 精神追求 学术方法

儒学的思想倾向体现在()几个方面。

   

11.法治思想 人本思想 王道思想 德治思想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和“伪尚书”。

    《今文尚书》 《尚书正义》 《古文尚书》 《古文今古文注疏》

国学经典选读01-000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12.“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说法是孔子提出来的。

 

13.√ ×

孟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广开私学。私学的普及,促成了春秋时期士阶层的形成,促进了学术的全面发展。

 

14.√ ×

《周易》的六十四卦全部是由阴爻和阳爻组成。阴爻被称为“九”,阳爻被称为“六”。

 

15.√ ×

“国学”这个词,最初指国立的学校。

 

16.√ ×

礼制规定的是礼仪活动中所使用的器物的形制和数量,包括礼器和礼数。

 

17.√ ×

礼义讨论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对礼仪和礼制调整的尺度。

  √ ×

18.《诗经》的“三体”指的是风、雅、颂三种体式。

 

19.√ ×

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齐、鲁、韩三家属古文经学,毛诗属今文经学。

 

20.√ ×

明中叶以后是中华文明形成的转型期。

 

21.√ ×

《诗经》的颂是祭祀用的乐舞,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  √ ×

魏晋南北朝儒经转型期的标志是什么?

答:魏晋是经学的转型期。这一转型期的标志有两个: 一是今古文经学的融合。二是经学玄理化。

02国学经典选读-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判断题

1.()是通过给人物立传记的方式来记叙历史的。

   

2.政书

纪事本末体史书 纪传体史书 编年体史书

《宋书》最有价值的是()这一部分。

   

3.本纪 志 表 列传

()也被称为《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本是一部先秦编年体古书,但到战国以后就不见流传。

    《竹书纪年》 《春秋》 《国语》 《左传》

4.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的注文。

   

5.陈寿 欧阳修 裴松之 宋祁

《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采用的表达手法是()。

   

6.赋 比 兴 夸张

被称为“太史公书”的史书是()。

   

7.《史记》 《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历代的“起居注”及“实录”是按年叙述某一历史时期的事件,在体例上属于()。

   

8.编年体史书 纪传体史书 政书

纪事本末体史书

被合称为“三通”的三部史书是()。

   

9.《史通》《通典》《通志》 《通志》《通典》《资治通鉴》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通典》《通志》《通鉴纪事本末》

()是我国最早的断代政书。

   

10.《唐六典》 《会要》 《续会要》 《唐会要》

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体式始创于袁枢的()。

    《资治通鉴》 《通鉴纪事本末》 《宋史纪事本末》 《明史纪事本末》

02国学经典选读-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判断题

11.史书研读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等。

   

12.明大势 知得失 审源流 阐幽微

下列史书在体例上属于史评史论类的有()。

   

13.《过秦论》 《汉书》 《读通鉴论》 《六朝通鉴博议》

《孝经》主要阐述孝道观念,其中讲述了天子、()这几种不同等级的孝道是如何体现的。

   

14.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下列典籍属于“二十五”史的有()。

   

15.《三国志》 《汉书》 《新唐书》 《春秋》

下列史书属于纪传体的是()。

   

16.《后汉书》 《晋书》 《南齐书》 《梁书》

《尔雅》具有下列鲜明特点:()。

 以标准语解释方言

   用当代的语言解释古语 用常用字解释生僻字 用简化字解释繁体字

02国学经典选读-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判断题

17.感兴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中国诗歌乃至世界诗歌所能生发的心理基础。

 

18.√ ×

《春秋》在“十三经”里不是独立成书的,而是以“春秋三传”的形式出现。

 

19.√ ×

《周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派六宗。两派分别是指象数派和考据派。

 

20.√ ×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开篇提出“六经皆史”的观点,并深入地讨论了经学与史学的关系。

 

21.√ ×

《后汉纪》是编年体的西汉史。

 

22.√ ×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

 

23.√ ×

史评史论类著述不是以历史叙述为主,而是以历史评论为主的史书体例。

 

24.√ ×

东汉经学大师班固为“三礼”作注,广泛地吸取了古文经和今文经的成果,使“三礼”并称,成为礼学著作的基础。

  √ ×

25.班固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

 

26.√ ×

“春秋三传”大都成书于战国后期,而《毂梁传》成书最晚,到汉宣帝时才整理完成。

  √ ×

03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1.“存天理,灭人欲”是著名哲学家()提出的观点。

   

2.周敦颐 朱熹 王阳明 程灏

哲学家()宣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把天人合一说法发挥到了极致。

 张载

  

3.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记载了纵横家所崇尚的权谋策略和言谈辩论技巧,可以看做是纵横家理论的阐述和概括。

   

4.《始终》 《大圣》 《鬼谷子》 《淮南子》

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为代表的。

   

5.惠施 公孙龙 庄子 老子

墨家以兼爱、非攻为其()。

  行政学说 政治学说

  经济学说 逻辑体系

03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6.《白虎通》的哲学意识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   

7.用五行论政治 用天命论成败 用三统论历史 以因势利导释无为说

先秦子学三晋派注重质实而简易的学术,其代表人物是()。

   

8.老子 商鞅 慎到 韩非

先秦子学燕齐派的代表人物是()等。

  孟子 荀子

 

9.邹衍 淳于髡

元康玄学的代表人物是()。

   

10.郭象 王弼 向秀 阮籍

()对天人关系的讨论,基本上可看做中国哲学关于天人关系的总结。

   

11.韩愈 李翱 刘禹锡 柳宗元

墨家以()为其宗教思想。

   天志 明鬼 尚贤

 非命

03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12.先秦时期,讨论名实仅是名家的专利。

 

13.√ ×

玄学的学术基础是对《论语》和《墨子》等经典的解释。

 

14.√ ×

庄子的修养立足于两个基点,一是心斋,二是坐忘。

 

15.√ ×

荆楚派主要分布于今湖南、湖北、河南南部一带,以尚道、守雌、虚无为旨,荀子和庄子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

 √

16.×

正始玄学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 

17.√ ×

朱熹和陆九渊同为南宋重要的哲学家,但二人的逻辑不同,陆九渊认为心即理,被称为理学;朱熹认为性即理,被称为心学。

 

18.√ ×

清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学术的传入,子学有所变化,开始逐渐向现代转型,显示出注重实学的倾向。

 

19.√ ×

“白马非马”是先秦名家合同异派的标志性观点。

 

20.√ ×

邹鲁派主要分布于今山东半岛一带,主要讲仁、义、礼、教化等,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

 

21.√ ×

王阳明将陆九渊心学理论进行完善和总结,并仿照朱熹的“求理于物”,提出了“求理于心”的观点。

 

22.√ ×

由子学看中西哲学的方法差异是什么?

答:

视角决定内容,内容决定方法,中西哲学之间的方法差异也是非常鲜明的。一是求道理与求知识的不同。西方哲学注重追求对知识性的掌握,而中国哲学追求的是道理,即侧重探讨天地运行和社会运行中所蕴涵的伦理和道德。西方哲学求知识是注重研究客观规律,而不甚关注这些规律的文化意蕴和伦理意义,在思考的时候强调细部分析;而中国哲学追求的是整体的观照。

二是主体化和对象化的不同。中国哲学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常常是将对象主体化。西方哲学常常采用对象化的方法,把要分析的事物作为客体,即把它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加以思考。三是重整体和重个体的不同。中国哲学或者中国学术对万物进行讨论的时候是从整体着眼的。重视整体的圆融观照,更关注物与人、天与人、人与人交际的领域,并将各种关系作为讨论的焦点。

四是重变异和重概括的不同。西方学术强调使用计量的方法来分析,而后通过归纳或演绎将各种现象概括出来,并通过形而上来概括描述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这种概括更多是看到了事物的不变性。而中国哲学看来,天下万物都在变化,变化的事物是无法概括的。中国哲学不追求对一个事物进行准确的概括,而侧重用通变的观点来审视事物的演进。

04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所说的“诗言志”,是说诗歌要表达自己的志。

   

2.《尚书•尧典》 《文赋》 《诗经》 《楚辞》

在声律上,()诗歌日趋重视平仄的搭配,并初步出现了暗合后世格律诗的律诗。

   

3.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唐代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的著名诗句。

   

4.阮籍 王粲 谢灵运 谢脁

南方祭歌以()为代表,这种祭歌打开了中国歌诗的想象大门。

   

5.《风》 《雅》 《颂》 《楚辞》

()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是魏晋南北朝文论的集大成著作。

   

6.《诗品》 《照明文选》 《文心雕龙》 《玉台新咏》

教材《国学通论》说的元曲主要是()。

   

7.元散曲 元杂剧 元小令 元套数

()叙述了屈原自己一生的理想、抱负、遭遇,并思考自己的出路。

 《天问》

  

8.《离骚》 《国殇》 《招魂》

汉代辞赋继承了()讲究辞藻、注重修辞的特点,使文辞无以复加。

   

9.《诗经》 《左传》 《战国策》 楚辞

()和感兴是中国诗歌构建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手法。

   

10.赋 比 象征 联想

()的出现,使中国诗歌形式得到了文学意义上的确认。

  三言诗 四言诗

  五言诗 七言诗

04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1.《四库全书》的集部综合了各个时期的分类方法,把集部分为楚辞、( 别集  总集  诗文评  词曲

12.别集按照内容可分为()。

 全集  体裁集  选集  分期别集

13.唐诗的风采和神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阔大的意境  少年精神)几大类。

 

14.刚健气息 优美情调

中国文学的特质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   

15.诗歌重抒情而轻叙事 小说重情节而轻人物 戏曲重写意而轻情节 文论重参悟而轻分析

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诗文评”序,可将诗文评类著作大致分为()。

   

16.理论专著类 传中夹评类 文中批点类 评兼考校类

中国戏剧的写意性表现在:()。

   程式化 抒情性 虚拟性

 综合性

04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7.传中夹评类著作,是选取作家作品,并对作者生平、作品得失进行概括。

 

18.√ ×

诗文评主要是关于诗歌和文章的评论性著作,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学理论著作。

 

19.√ ×

词具有结构曲折的特质,指的是词作者习惯翻来覆去地把内心的感受写出来,把感情抒发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 

20.√ ×

文人诗的真正形成,形式上的解放还只是开始,而内容和技法的成熟,才标志着文人诗的完全成熟。

 √

21.×

西方话剧是一种表演的艺术,中国戏曲也是一种表演的艺术,但中国的戏曲要比单纯的话剧、歌剧更具有综合性。

 

22.√ ×

词和曲有很大区别,在风格上,词风尚高,曲风通俗;在手法上,词笔尚曲,曲笔直露。在笔法上,词法朴拙,曲法工巧;在技法上,词重比兴,曲重铺陈;在意境上,词境绰约,曲境直率。

 

23.√ ×

别集按照编定者可以划分为自编、他编、辑集、选集。

 

24.√ ×

情景理的融合,形成了中国诗歌一种特有的美感。

  √ ×

25.评定考校类著作是将评定、考证、校对三者结合起来。

 

26.√ ×

总集是作家的作品集。

篇7: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

第 四 讲

汉 代 诗 文

一、《史记》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记述历代帝王的生平事迹;表是各历史时期简单的大事记;书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发展情况和现状;世家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是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史记》记事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年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作品分析

(一)《项羽本纪》(节选)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它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代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对我国后世的历史、文学影响深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其中《项羽本纪》可谓是书中最有文学价值的一篇。“本纪”本来是帝王或后妃的传记,项羽不是帝王,但司马迁打破了一般的帝王观念,把项羽的传记列为“本纪”。由此可见司马迁对项羽的崇敬之情。课文只节选了“垓下之围”这部分,表现的是项羽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在垓下,项羽陷入绝境,兵少食尽,敌军重重包围。汉军用计,作四面楚歌,项羽听了大惊,夜起饮酒浇愁,面对最心爱的女人和最亲密的战马,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连歌数阕,虞姬和之。此情此景,君臣都相对而泣,司马迁用“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一句极写当时悲惨之情境。

然后写项王领八百人突围,被汉军五千骑兵追杀。等渡过淮河,追随着只剩百余人了。至阴陵迷失方向,向一农夫问路,农夫却故意指错路,让他们陷入一大泽之中,被汉军追上。到东城时,手下只剩二十八骑了。这时项羽为了向手下显示“天亡我,非战之罪”指挥手下与汉军厮杀,神勇非常。最后,项羽等逃到乌江,项羽面对渡船却以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原因放弃渡江。重重追来的敌兵赶到,项羽短兵接战,杀敌无数。最终自刎而死,尸首被瓜分成五份,被用来请赏。整个场面十分悲壮苍凉。

在这短短的一段文字中,司马迁把项羽的个性特点及其局限展现出来。从“垓下歌”中的“可奈何”到“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都显示出项羽对失败原因的不觉悟。一方面项羽带领所剩的二十八骑,冲锋陷阵,杀敌无数,神勇无比,是“气盖世的楚霸王”,另一方面,项羽山穷水尽了,还在手下面前展示他带兵打仗的能力,以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作者对之是既同情又谴责,项羽不能意识到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刚愎自用,暴躁失谋,且不得民心。文中那指路的农夫就可说明这一点,农夫正是希望项羽失败才故意指错道路,使他们身陷大泽,被汉军追上。而后来面对可以脱险的渡船,却仅因“无颜见江东父老”一时意气用事而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终于彻底归于覆亡,身首异处。不能不说与他没有远见,没有大局观念的局限是分不开的。

这篇文章很有代表性地说明了《史记》的文学价值。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传神,而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寓于文里行间。

三、两汉乐府诗

乐府所采的诗,后来也称为乐府,又叫乐府诗。汉乐府歌辞有一部分是文人所作,一部分来自民间。宋朝人郭茂倩将上古至五代的乐章歌诗辑成《乐府诗集》。分为十二大类,所收作品以汉魏至隋唐的乐府诗为主。

四、作品分析

(一)《陌上桑》

汉乐府民歌内容广泛,有相当一部分是反映人民在官吏剥削下的痛苦生活,《陌上桑》是其中优秀的一首,诗描写了一个民间采桑女子机智地拒绝太守纠缠的故事。

诗歌开头极尽夸赞女主人公秦罗敷,先从穿着打扮开始,铺陈渲染罗敷的美貌。再从侧面写行人见了罗敷会放下担子捋首胡须看罗敷;年青人见了罗敷就下意识地整理自己的衣装,生怕在罗敷面前出丑;而耕田者见了罗敷,竟因秀色而忘了耕田;锄地的也忘了锄地了;这些描写使罗敷的美丽被渲染到极限,为下文故事的展开作了准备,主人公的形象则更完美。

一日太守路过看见罗敷,被其美色所迷,上前挑逗,欲带罗敷回府。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情节,官老爷仗势欺压民女,但本诗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女主人公拒绝太守纠缠的方法和运用的语言。罗敷先谴责太守的愚昧,所谓“使君有妇,罗敷有夫”。然后极力夸赞自己夫婿的优点:有地位,“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有钱,“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馀”;有能力,“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域居”;有貌“为人洁白皙,颇有须”;有风度“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可以说罗敷口中的夫婿是一个完人,无人可比,有了这样的夫婿,还会跟你这太守走吗?罗敷如此夸赞自己的夫婿,巧妙机智地拒绝了太守的缠纠,使太守只能灰溜溜走了。一个地位低下的弱女子,避免了一场与官老爷的正面冲突。到此,与前面美丽的形象结合起来,一个美丽而又机智聪明的民间女子形象,完整又完美了。

诗歌的独特又优美自然的语言也是诗歌得以流传千古的重要原因,诗歌全用五字句,且两两相对,和谐工整。诗歌原本是用来歌唱的,平仄相间,琅琅上口。特别是描写罗敷的美貌和罗敷夸赞夫婿两部分更是对仗工整;排比的句式,自然流畅,又极具渲染力。

诗歌中所用语言自然、朴实,如“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甚至诗歌的后半部分直接应用人物的对话口语,“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形象、生动的对话,使罗敷那机敏又活泼的性格跃然纸上。对夫婿的夸赞是罗敷的语气,言辞之中显现出罗敷不畏权贵,自尊自爱的可贵品格。

(二)《行行重行行》

“古诗”原指古代人所作的诗歌,汉代在乐府诗之外还有一批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六朝人统称“古诗”。梁代萧统所编《昭明文选》将十九首风味相似的古诗编在一起,冠以“古诗十九首”的标题,成为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行行重行行》为其中第一首。这首诗以思妇的口吻写她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怀念。

“行行重行行”是诗的第一句,意思是走啊走啊,不停地走。五个字中运用相同的两个叠词,但却没有罗嗦重复之感,表现出夫妻远离的情形。“与君生别离”与屈原“悲莫悲兮生别离”相同,活生生的离别的痛苦。“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是说夫妻相隔很远,见面困难,下面又写道路又险阻,所以女主人公就发出“会面安可知?”的疑问。接着用胡马、越鸟以比兴的手法想象丈夫的思乡之情,胡马依恋北方的风,越鸟要栖在朝南的枝头,远在异乡的丈夫能不思念家乡吗?而在家的妻子随着丈夫离去日子的长远,思念的痛苦也留下明显的印记,衣带一天天宽松了,所谓“为伊消得人憔悴”。又猜想丈夫不归的原因,是不是被什么奸邪蒙蔽了,而不想回来了呢?在思念丈夫的日子里渐渐老去,岁月的流逝太快了,忽然间就感到岁月已晚。不由得心生埋怨,哎,抛开这无尽的思念不说也罢了,还是尽量地多吃一顿饭吧。一种无奈,又自我安慰的心情表现得真实而打动人心。

这首诗以平实自然的语言表现了一个思妇思念丈夫的真情实感,虽然没有说明丈夫远离的原因,但我们能真切地体会到夫妻天隔一方的现实,妻子对此的无奈之情。特别是最后的一句“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一个无奈又充满愁怨的平凡思妇形象,如同这个思妇就在这里自言自语。

篇8:国学经典选读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費,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译文

孙子说:要兴兵作战,需做的物资准备有,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那么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用度,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要消耗千金。按照这样的标准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发上战场。

因此,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如果拖的很久则军队必然疲惫,挫失锐气。一旦攻城,则兵力将耗尽,长期在外作战还必然导致国家财用不足。如果军队因久战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军事实力耗尽,国内物资枯竭,其他诸侯必定趁火打劫。这样,即使足智多谋之士也无良策来挽救危亡了。所以,在实际作战中,只听说将领缺少高招难以速胜,却没有见过指挥高明巧于持久作战的。战争旷日持久而有利于国家的事,从来没有过。所以,不能详尽地了解用兵的害处,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用兵的益处。

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运送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国家之所以因作战而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不得不进行长途运输。长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驻军附近处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必然导致物资枯竭,物财枯竭,赋税和劳役必然加重。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枯竭,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的损失,而耗去十分之六。所以明智的将军,一定要在敌国解决粮草,从敌国搞到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钟,在当地取得饲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石。所以,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必须怒之,激励之。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以缴获的财物作奖赏。所以,在车战中,抢夺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得战车的。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上我方的旗帜,把抢得的战车编入我方车队。要善待俘虏,使他们有归顺之心。这就是战胜敌人而使自己越发强大的方法。

所以,作战最重要、最有利的是速胜,最不宜的是旷日持久。

篇9: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

《大学》第十章(3)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译 文

《诗经》说:“桃花鲜美,树叶茂密,这个姑娘出嫁了、让全家人都和睦。”让全家人都和睦,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容貌举止庄重严肃,成为四方国家的表率。”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时都值得人效法时,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注 释

(01)“桃之夭夭„„”:引自《诗经·周南·桃夭》。夭夭:鲜嫩,美丽。蓁蓁(zhēn):茂盛的样子。之子:这个(之)女子(子)于归,指女子出嫁。(02)“宜兄宜弟”:引自《诗经·小雅·蓼萧》。(03)“其仪不忒„„”:引自《诗经·曹风》。

天问国际学校国学经典诵读 《大学》第十一章(1)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译 文

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

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注 释

(0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个“老”字作动词,意思是把老人当作者人看待。(02)长长:尊重长辈。前一个“长”字作动词,意思是把长辈当作长辈看待。(03)恤:体恤,周济。孤,孤儿,古时候专指幼年丧失父亲的人。(04)倍:通“背”,背弃。

(05)絜(xié)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絜,量度。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

天问国际学校国学经典诵读 《大学》第十一章(2)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鉴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译 文

《诗经》说:“使人心悦诚服的国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老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国君就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父母了。《诗经》说:“巍峨的南山啊,岩石耸立。显赫的尹太师啊,百姓都仰望你。”统治国家的人不可不谨慎。稍有偏颇,就会被天下人推翻。《诗经》说:“殷朝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还是能够与上天的要求相符的。请用殷朝作个鉴戒吧,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说,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使用。

注 释

(01)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引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快乐,喜悦。只,语助词。

(02)“节彼南山„„”:引自《诗经·小雅·节南山》。节,高大。岩岩,险峻的样子。师尹,太师尹氏,太师是周代的三公之一。尔,你。瞻,瞻仰,仰望。(03)僇:通“戮”,杀戮。

(04)“殷之未丧师„„”:引自《诗经,大雅·文王》。师,民众。配,符合。仪,宜。监,鉴戒。峻,大。不易,指不容易保有。(05)此:乃,才。天问国际学校国学经典诵读

《大学》第十一章(3)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译 文

德是根本,财是枝末,假如把根本当成了外在的东西,却把枝末当成了内在的根本,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这正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

《康浩》说:“天命是不会始终如一的。”这就是说,行善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便会失去天命。《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当作宝。”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仁爱当作宝。”

注 释

(01)争民施夺:争民,与民争利。施夺,施行劫夺。(02)悖:逆。

(03)“《楚书》”句:《楚书》,楚昭王时史书。楚昭王派王孙圉(yu)出使晋国。晋国赵简子问楚国珍宝美玉现在怎么样了。王孙圉答道:楚国从来没有把美玉当作珍宝,只是把善人如观射父(人名)这样的大臣看作珍宝。事见《国语·楚语》。汉代刘向的《新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上一篇:《区域防火责任协议书》(已改)下一篇:心理中心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