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024-04-28

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精选6篇)

篇1: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用水以PH值7以下为宜。水质趋碱性的地区,除贮用雨水、雪水外,可用酸化处理的水,即一百斤水加0.1%硫酸亚铁常年浇用。如果酸度不够,可少滴点食醋加以补充。

如何浇水:

(1)要用“困水”,即把水与杜鹃在同一温度的地方加以晾晒。用鱼缸水、雨水、江河水也可。

(2)土壤不干不浇,干也不要过于,过于叶子会蔫。

(3)浇必浇透。

(4)冬夏有别。冬天叶子好,夏季湿点无妨。开花期不宜多浇水,过多易落蕾和早谢;春秋风大气干, 必须保证充足。

篇2: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杜鹃花属于长日照植物,喜光但又忌阳光直射。如果将杜鹃放在光照充足的阳台上,会导致叶片的正常代谢机能受损,叶绿素被破坏,叶片边缘会由绿色变成褐色,出现脱叶和植株老化现象。因此,杜鹃在室内应摆放在远离暖气和空调,既能见到阳光但又不是直射的地方。杜鹃开花后,温度应适当降低,这样有利于延长花期,如果温度能保持在10℃以下,花朵开放持续时间最多能达到80天,如果温度达到20℃以上,花朵持续开放时间通常只有30天。

给杜鹃浇水看似简单,但如果水分控制不当,会直接影响杜鹃花的观赏效果和正常生长,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杜鹃虽然具有较强大的根系,但因根系纤细如发,既怕涝又不耐旱,过干过湿都容易造成生长不良。浇水必须适量适时,要根据季节、天气的变化灵活掌握。开花期间,应隔一天浇一次,开花过后,应隔两三天浇一次,每次浇水一定要浇透浇足。

此外,水质和水温对杜鹃花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杜鹃比较喜酸,而北方地区的水质比较偏碱性,如果用自来水浇花,一定要先储存两三天,待水中的漂白粉产生的氯气完全分解挥发后,且水温与气温比较接近时才可使用。另外,家庭养殖杜鹃花,如果有条件还要进行湿度的调节。比如经常在植株周围或地面喷水,提高环境的湿度,但如果杜鹃已经开花,尽量不要往花上喷水,否则将会促进花朵凋谢,影响观赏效果。

篇3: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养殖观念落后

养殖观念的落后表现在对养殖业的发展形势、市场行情和投入不足。基层养殖户往往依靠传统经验就盲目进行养殖生产, 造成生产效益低下, 甚至赔钱。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信息, 对究竟养什么动物赚钱不了解, 只是跟风似的别人养什么赚钱就跟着养什么。对市场规律不能很好地掌握, 一般畜牧行业的市场行情周期是三年, 现代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 养殖周期的缩短, 市场周期有缩短的趋势。

畜牧部门、政府、院校、相关企业等应该在畜牧发展中发挥作用, 通过报纸、媒体、传单、下乡指导等传递新的科技信息。 或通过科技示范发挥带头作用, 逐渐改变基层养殖户的养殖观念, 逐步实现现代化养殖。

2品种问题

优良的品种决定动物生产性能的好坏, 现在生产中大多数基层养殖场都未进行规范的引种。 有些养殖场为降低饲养成本, 购买一些价格低廉的不纯的品种, 其生长速度、遗传稳定性等都难以达到较好的性能, 而且往往由于卫生、防疫等都不过关, 直接影响到猪场生产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养殖户引种要从正规的大型养殖场引种, 根据自身饲养需要决定引进纯种还是引进杂交品种, 引种后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 隔离观察无异常后在混入自家群内饲养。

3利润分配不均

农村基层养殖户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畜牧业生产与加工、经销联系不紧密, 产业化程度不高, 养殖户仅仅从事着生产环节, 获取生产环节的微薄利润, 而对上游的饲料, 与下游的销售环节则主要依赖于企业和经销商, 而且出售的动物的价格往往受经销商的控制, 缺乏话语权, 尤其是市场行情较低, 销售困难时经销商会压低收购产品的价格。 养殖户作为主要的生产者付出资金和劳动力最多, 而且承担的风险也最大, 受益很少[1]。

现在基层养殖户可结合当地饲料资源合理搭配饲料, 降低饲养成本。或者加入养殖合作社, 与生产和销售环节加强联系, 对于控制成本, 增加效益大有好处。

4疫病防治不科学

由于动物疫病具有传染性的特点, 如果不提前预防, 一旦疫病发生、蔓延, 控制扑灭起来, 需要耗费较大的财力, 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我国养殖业大多以农村家庭分散饲养为主, 防疫基础薄弱, 疫病种类多, 发病范围广。 有些养殖户认为养殖数量不多, 没有必要防疫, 还会增加饲养成本。 有时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或没有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防疫, 这样都会使疾病发生率增高。 基层养殖户要结合饲养的动物种类, 当地的发病特点决定是否防疫, 防疫何种疫病并制定科学的防疫程序, 对防疫接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疫苗的使用方法、接种剂量、药物影响等要清楚, 否则会影响免疫效果。 饲养量较大的养殖场最好进行抗体检测, 根据采血的结果分析免疫的效果并合理确定免疫时间。免疫抗体水平达不到规定要求时, 尽快实施一次加强免疫[2]。

5重治疗, 轻护理

基层养殖户这种情况比较多见, 养殖户认为动物得病后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药, 忽视了通风、隔离、消毒、保温、加强营养等辅助措施, 这样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比如消毒, 在动物治疗过程中仍然可能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排出病原体, 从而感染其他动物, 不消毒的话, 病原体就会在环境中存留一段时间, 成为危险因素[3]。

总之, 基层畜牧养殖户在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 养殖户只有选对品种、改变观念、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做好疫病防控才能充分发挥动物的生产性能, 有效控制疾病, 降低损失, 增加收益。生产中还需要养殖户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对科学防控疫病的认知水平, 增强养殖户对管理工作及疫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 才能保障动物健康, 促进基层畜牧业健康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 国家对畜牧业的扶植力度不断加大, 模式也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这就需要应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武装畜牧业, 然而传统畜牧业由于受到观念、饲养技术、疫病防治、生物安全措施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 在畜牧养殖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是基层养殖户中问题更是突出, 对此, 文章就基层畜牧养殖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一介绍。

关键词:基层,养殖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蒙善朝.畜牧养殖专业户的风险和风险管理.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 (27) :28-29.

[2]汪言海.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疾病病因的分析与防控.农家致富顾问, 2014 (07) :96-97.

篇4: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喜欢在冬季、春季时购买一些花卉来装点家庭居室。尤其是杜鹃花,它枝繁叶茂,花苞娇艳,花期长,给家庭带来一些温馨和喜庆。

【关键词】杜鹃花;莳养;误区

1.杜鹃花的生物习性及栽培要点

杜鹃花Rhododendronspp

杜鹃花科,杜鹃花属

(1)品种的划分:杜鹃花根据形态特征、产区等划分为东鹃、毛鹃、西鹃和夏鹃4个品种群。

在北方主要养植毛鹃和西鹃两种——毛鹃常作嫁接的砧木,西鹃一般是比利时杜鹃亲本反复杂交选育而成。

(2)产地与习性:我国的杜鹃花资源丰富,它在我国分布最广泛,分布河南、福建、台湾、云南等地,且在高山丘陵、溪谷山岩、木缘灌丛、阴坡阳坡等各种生态环境中都能生长,通常7-8月孕蕾,翌年3-4月开花,长势强健耐修剪,萌生能力极强,要求蔽荫凉爽的环境、畏酷暑,适生于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酸性PH土壤。

(3)养植:

1)选基质:杜鹃花通常选用松针土或轻质泥炭土。丹东杜鹃也就是嫁接成多种颜色或单一色的杜鹃,适宜松针土栽植,比利时杜鹃适宜草炭或泥炭土栽植。

2)浇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技术性很强的经常性管理工作。浇水多少,浇水次数均由生长状况和蒸发程度以及天气情况而定。夏季蒸发量大,为增加空气湿度可向地面洒水。在北方由于室内温度高,还有一些家庭是地热,水分蒸发的最快,应每隔2-3天浇一次透水,要使盆土见湿见干,浇水时慢慢浇,浇一遍渗下,流出再浇,连续浇2-3遍即可浇透。不是盆中流出水就等于浇透,要看它是否往下渗,如果不渗或渗的慢,这说明是浇透水了,切忌盆内存水,否则容易烂根,尤其是地热的家庭盆中更不能存积水,因为地热使托盘内的积水长时间保持较高温度,容易造成花根系烫伤,最好选择一个小花架与地面距离1cm左右隔离。浇水时最好选择困水,水温应与杜鹃生长环境温度相一致,冷水容易受凉。PH值以酸性为佳,在北方地区水质偏碱,可适当加施硫酸亚铁或经常增施5°米醋增加酸性。

3)温度与湿度:在北方“十.一”以后杜鹃花应拿到室内养植,要求室内的温度要保持平衡,昼夜要有一定的温差,适时开关门窗,进行通风透气的调节温度。经常喷水降低温度增加湿度。杜鹃适宜温度为15-20℃,在北方冬天由于室内湿度小,温度高,这样对杜鹃的生长是不利的,最好给杜鹃创造一个小气候来适应杜鹃的生长空间。为了不影响杜鹃花的观赏价值,每天晚上可采用白塑料袋或塑料布套上以增加空气湿度。

4)光照:杜鹃花光照不能过强,阳光不能直射,多采用散射光,夏季一定要遮荫,怕酷热,喜阴凉爽的环境。

5)施肥:杜鹃花不喜大肥,忌浓肥,可薄肥勤施。通常对杜鹃花施用半透明的马掌水和麻酱渣水,可施以稀薄的矾肥水。为防止它的叶黄化,施肥时同时施用0.25%硫酸亚铁,施肥的时间每年从立春开始至九月中旬停止。施肥次数应依植株生长情况而定,如叶色淡绿发黄则可勤施,叶色正常则可少施或不施,在花后新枝生长期应适当加大肥液的浓度。

6)修剪:通常多以摘心的方法促生分枝,在树冠逐渐形成以后,可用疏剪的方法去重复枝、病枝、弱枝、徒长枝等,促使各骨干枝均衡生长,花芽分布均匀,以保持冠形合理结构和协调美观。杜鹃在花落后应及时摘掉花瓣、春季进行修剪施肥。

7)病虫害防治:①在高温多湿的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杜鹃喜酸性土壤,在微碱性和排水不良的粘质土壤地区,杜鹃长势弱,易于发病。应加强管理,保持土壤湿润、疏松、忌积水,及时摘除病叶,并清除盆土中病落叶,集中烧毁,以消除发病条件。发病期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也可施其它杀菌剂。

②在干燥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易发生介壳虫,白盾介,从而引起煤烟病,可用杀虫剂防治。

2.杜鹃莳养“误区”

(1)用淘米水浇杜鹃花:没有经过发酵的淘米水是不能浇花的,因为没有经过发酵的淘米水浇到花土中会在花土中发酵,可使花卉烂根。

(2)杜鹃喜肥:这只说对一半,应该说,杜鹃花喜薄肥怕浓肥,杜鹃花施肥不能像月季花那样,困此,施肥需将肥水冲淡。

(3)杜鹃花喜湿润:许多人都这样认为,其实除了水生花卉的根可生长在水中,其它盆栽花卉的根系必须干透才能浇水,如果经常保持杜鹃花盆土湿润,会使其根烂掉,甚至死亡。

(4)缺铁就黄叶,这不全面:一般来说黄叶的原因有三种,(1)盆土长期湿润而不见干透(2)土质薄,肥力差(3)酸性花卉的盆土中缺铁,应该定期浇硫酸亚铁或5°米醋。

(5)浇水时水流出:许多人认为水顺盆底流出就浇透了这完全错误,尤其是松针土湿透性特别差,浇一遍绝对不行,反复浇2-3遍才可以浇透或浸水才能透。

【参考文献】

[1]徐明慧主编.花卉病虫害防治.金盾出版社总发行:114-115.

[2]秦魁杰,陈耀华主编.温室花卉.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4:305-307.

篇5:杜鹃花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适宜的生长温度。杜鹃花适应的生长温度一般是12-25℃为佳,如果在夏季的话,要多加注意防晒的工作,冬季天气也要注意保暖的工作,可以建议冬季将杜鹃花放入室内比较好一些,这些主要根据需要来;

适量的浇水。对于杜鹃花的生长习性而言,杜鹃花是怕干又怕湿的植物,因此土壤不能过湿也不能过干,水分过多过少都对杜鹃花的生长很不利,因此建议适量的进行浇水为好,否则将会危及杜鹃花的生长;

适量的施肥。一般杜鹃花在花蕾形成后,要注意给杜鹃花增加营养成分,这个期间是杜鹃花生长旺盛的时期,因此建议多加施点磷钾肥,这样有助于杜鹃花后期开的话,越大越好看的哦;

篇6: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温度和阳光要求:夏季避免阳光直射,其他季节可以适当晒阳光,温度15 -25℃适宜,冬季注意防寒,夏季注意防暑。

日常施肥:大概十天到二十天浇一次水,水质应该酸化,并且加入低浓度的复合肥液一起施加,不能直接用自来水(含有氯气),冬季浇水周期应该加长,等上一次浇水干透之后再浇。

上一篇:50字小学作文篇人生如梦下一篇:化工知识安全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