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的杜鹃的音乐教案

2024-05-10

顽皮的杜鹃的音乐教案(共15篇)

篇1:顽皮的杜鹃的音乐教案

《顽皮的杜鹃》音乐教案

【教材分析】

《顽皮的杜鹃》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六册第三课的表演唱歌曲。这是一首旋律优美、词意简练、节奏活泼欢快,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的奥地利童谣。歌曲用了较多的中跳和小跳音程,鲜明的刻画了小朋友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在景色优美的郊外游玩,聆听着美妙动听的杜鹃鸟的歌声,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奔跑和游戏的情境。“5 3”音调模拟了杜鹃的鸣叫声,并对应的穿插在歌曲当中,使音乐主题形象更加逼真、富有意境,第三乐句和第二乐句的重复,给歌曲增添了不少诙谐,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了童趣。歌曲最后在杜鹃的欢唱声中结束,让我们仿佛致身于春天的山谷,感受初春的气息,聆听杜鹃的歌声,在青翠的山谷间回荡不息。

【教学目标】

 通过聆听,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 通过模仿,融入情绪,进一步展现歌曲形象(小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 通过学唱与对比,掌握顿音记号。【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顿音的方法,展现曲中杜鹃欢快的歌声;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弱起节奏,运用断连和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杜鹃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猜谜语的方式介绍一位新朋友,并以这位朋友导入课题。

师:上堂课,老师介绍了一位来自春天的朋友给同学们认识,你们还记得她是谁吗? 生:记得 师:她美吗? 生:美!

师:你们还想认识更多这么“美”的新朋友吗? 生:想

师:好,竟然同学们那么渴望认识朋友,老师就向同学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呗。不过这位朋友有点神秘,我想用猜谜语的方式掀开他的面纱。设计说明:

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本节课充满了幻想与期待。

2.以音阶练习,模仿新朋友发出的“咕咕”声,并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们对这位朋友产生兴趣。师:咕咕咕咕咕咕咕 生:咕咕咕咕咕咕咕 设计说明:

加深对音乐形象的印象,起到练声的作用,第二首练声曲同时也是歌中的旋律。起到初步熟悉歌曲的作用。

二.聆听与思考

第1遍:整首歌的节奏是怎么样的?说明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杜鹃?所以我们应该以怎么样的情感来唱?

第2遍:考考眼力,找找曲中有哪些特殊的符号?这些特殊符号都出现在哪里? 第3遍:特殊符号出现的地方有什么变化,谁能大胆地把它唱出来吗? 设计说明:

通过思考与聆听这个环节,引出歌曲的重点与难点,使学生更好地从情感上,节奏上,技巧上展现歌曲。

三.解答与学唱

第1遍:录音机示范,学生模唱 第2遍:老师纠正学生唱不对的地方 第3遍:让学生完整地演唱

第4遍:融入动作,边唱边挑 设计说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办法。所以,要想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可通过演唱的方式去验证。

四.表演

1、启发学生编创动作

2、以个人或小组或男女对决的形式进行表演

3、生生互评 设计说明:

在自创的歌表演中,增添了学习的情趣,并使学生得到了进一步的真实的内心体验。这既是对本课学习的一个反馈和检验,也是扣住音乐感受的三部曲:“体验---理解---升华”的必然结果。

篇2:顽皮的杜鹃的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这首乐曲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童谣。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

教学重难点

唱准“5、6、7、1、2、3、4、5”八个音。

教具、学具准备

手风琴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特色设计

音阶的学习

鼓励学生视唱

1.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 两音的音准。

2.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 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 来表示。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

手势。

3.唱准

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 。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お4.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お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お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说明他的音乐能力最棒!

6.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7.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8.学唱歌曲。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9.用口风琴找到1=F的“5 3 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10.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在老师的指导下唱音阶,并注意“4、7”两个音。

根据教师的板书了解、认识低音点和低音点的作用,看老师的柯尔文手势视唱乐谱。

看着书,学生视唱前4小节。

学生唱熟前4小节后,再视唱后面4小节,学生积极性高。

在视唱后,听辨乐曲重复部分出现最多的是什么音。

想象杜鹃鸟的叫声,然后把“咕咕”唱的短促、有跳跃感。

有口风琴的学生吹奏,其他学生感受音程。

把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分角色表演。

篇3:顽皮的蜂

蜂一直飞来飞去, 似乎想跟我们玩, 东张西望, 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又一圈, 又飞到外面转呀转, 又飞进教室, 真是调皮。

它正在认真听我们老师讲课, 看来它也被我们老师精彩的课堂吸引住了。只是它有时又很顽皮, 时常攻击我们, 在我们头顶盘旋着, 人人都怕它。这时, 它突然胆大包天的, 猛地往老师那飞去, 幸好老师早有防备, 立刻拿起书本, 以更迅猛的力道扇过去, 没让它得逞, 我们的老师真是无比“勇猛”呀。它调转方向向同学冲过来, 同学们一个个鬼喊鬼叫的, 被老师“说教”了一番, 那只蜂竟立刻就飞出去了, 还是我们老师厉害, 连蜂都拿她没办法。

篇4:顽皮的杜鹃的音乐教案

这首乐曲活泼欢快,具有较强的情境性。教师用小猴子爬树、吃香蕉、挠痒痒、听见脚步声迅速躲藏等一系列动作与音乐相匹配,幼儿易于接受。小班的幼儿很喜欢这种有情节游戏性的韵律活动,同时幼儿在游戏中体会了与同伴挠痒痒游戏的快乐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幼儿能遵守游戏的规则——听到咚咚两声鼓声静止不动,然后再跑回家。对小班幼儿来说倾听出音乐的中信号作出相应快速的反应,是对幼儿自控力是一个挑战。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幼儿边玩挠痒痒边倾听音乐,听到音乐的信号后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2.能遵守游戏规则,并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幼儿围坐成半圆形;幼儿对猴子形象、动作、习性已熟悉,积累了一定的感知经验。

【教学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情境,引入课题

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一群顽皮的小猴子。有一天,这群猴子们肚子饿的咕咕直叫,它们来到了一片果园,看到树上结了好多又黄又大的香蕉,它们噌噌爬上了树吃香蕉,吃的真开心!

二、欣赏小猴爬树的音乐

师:现在就请你们听一听这群顽皮的小猴爬树的音乐吧!

三、随音乐玩小猴爬树的游戏

1.教师用情境化的语言带幼儿练习爬树,摘香蕉,吃香蕉的动作。

2.带领幼儿完整随音乐做动作。

四、玩挠痒痒游戏

1.教师示范挠痒痒,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观察:在什么时候挠痒痒的?

2.随音乐练习挠痒痒的动作。

3.幼儿结伴玩挠痒痒的游戏。

五、幼儿随音乐玩爬树,挠痒痒的游戏

六、完整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倾听“咚——咚——”的鼓声

1.引发幼儿讨论;“猜猜,谁来了?小猴子该怎么办?”

2.引导幼儿练习“不动——迅速跑回家”的动作。

七、完整游戏

【案例分析】

(一)本活动的教育理论支持

小班音乐游戏《顽皮的小猴》多元教学策略的应用。

(二)为有意义的学习提供支架

引用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简言之,变式就是指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

在顽皮的小猴这节教学活动中,教师就是采取这个策略,教师运用情境性的语言加上动作的导入为幼儿提供一种学习的支架,因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适宜的为他提供媒介,也就是抓手,那我们在大量的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对于幼儿来说语言和动作的媒介是有效的帮助幼儿感知音乐和表达音乐的工具。等到幼儿对此熟练之后教师要随机的退出,引导幼儿大胆的想象进行适宜的创编。这就是在教学中的变式。

(三)引导幼儿主动的体验游戏的快乐,增加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学习

幼儿主观的体验游戏是幼儿快乐的来源,真正体现课改以人为本的精神。这其中包括三个方面:

1.审美感动(生活经验的唤起,享受和操作过程的流畅感);《顽皮小猴》这节活动的创想完全来源于孩子,当时我带小班我发现小班幼儿特别喜欢玩挠痒痒的游戏,同伴之间,小朋友和老师之间都很喜欢,当我又问幼儿哪个小动物最喜欢挠痒痒?小朋友告诉我是小猴子。之后我就和我们的团队自己找音乐,制作音乐,设计游戏的玩法,和教学的过程。可以说这节活动设计来源于孩子,从他们的生活经验中来,在活动中教师又采取为幼儿构建支架,降低幼儿学习的难度,以保证学习过程中的流畅性。

2.人际支持(特别是情感的互相满足),这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尤为重要,挠痒痒这一相互嬉戏的动作,幼儿之间,师幼之间通过肌肤的接触,互相逗乐,形成了互相之间的信赖和取悦的积极交流的情感。

3.自我调控(包括自由选择,自我管理,自我掌控,自我挑战,自我超越感)因为是游戏所以就要有游戏规则,听到咚咚两声鼓声,就要赶紧跑回家,否则就要被抓走,幼儿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控制与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避免被抓走,只有在有规则的游戏中幼儿初步学会了自我管理,自我掌控,最后获得游戏成功,提升了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教学评析】

这节小班音乐教学活动选材来源于幼儿,真正的是从幼儿的兴趣点生成而来的,是教师对幼儿兴趣点的捕捉,归纳和提炼的过程。音乐也是我和我的团队制作而成的,其中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一遍遍的试教再修改音乐,再试教……最后到音乐的定稿,教学设计的完成。整节教学活动教师运用了为幼儿提供支架的形式,减轻幼儿学习的难度,为幼儿的攀登式的学习提供了抓手,幼儿觉得又有趣又容易获得学习的成功感。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互动,幼儿与幼儿互动,对于每一次幼儿的回答和大胆的表现教师都给予肯定与鼓励。幼儿在这种有规则的音乐游戏中自身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幼儿自我的管理能力得到发展,体会到游戏的快乐和成功!

篇5:大班音乐《顽皮的小杜鹃》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听辨歌曲乐句间的异同。

2、在歌曲学习的过程中,巩固sol、mi两个音的音高。

3、能随《顽皮的小杜鹃》歌曲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听《杜鹃圆舞曲》,律动表演

1、师:愉快的音乐课就要开始了,让我们先来听段音乐,一起跳个舞吧!

2、师:在刚才的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这段乐曲在二年级的时候曾经介绍过给小朋友,它的名字叫《杜鹃圆舞曲》,今天,这只可爱的小杜鹃又飞到我们的教室里来了。

二、唱《顽皮的小杜鹃》

1、师:听一听,请你听的时候数一数,这首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可以用手指表示出来。

跟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动你的身体,听到杜鹃鸟的歌唱声就原位不动拍手伴奏,听明白了吗?

(师范唱)

2、师:在每个乐句的什么位置听到了杜鹃鸟的歌声?

3、师:现在让我们也变成一只只可爱的杜鹃鸟,飞到美丽的大森林,躲在大树伯伯的后面,听到歌唱声,就把我们的小脑袋探出来,好吗?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凳子当做大树。

(师范唱第一段)

4、师:杜鹃鸟在每个乐句的最后叫了几声?

它的歌唱声有高低变化吗?

你能用动作,用我们的身体语言表示这种高低变化吗?(指名几个学生演示)

5、师:这一遍听的时候,我们用动作来表示出杜鹃鸟歌唱的高低变化,其余部分听着音乐随意走动,但一定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走,OK?

(师范唱)

6、师:小杜鹃的叫声是由哪两个高低不同的音组成的呢?第一遍看老师的手势,听一听,想一想,第二遍要求小朋友看着老师的手势唱出来。

(第一段用lu唱,叫声不唱用手势表示。第二段师唱谱,叫声部分请学生看手势唱出来)

把我们的手指五线谱拿出来,跟着老师一起来指一指,唱一唱。

7、师:soimi两个音在五线谱的什么位置呢?

8、师:刚才老师演唱的就是奥地利民歌《顽皮的小杜鹃》(出示谱例)

我们试着把它的`谱来唱一下,一说唱谱,好多同学的脸上露出了特痛苦的表情,老师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认真仔细地听我的演唱,你们肯定也能唱得很好。不相信吗?来试试看。我们来个接口唱。

9、师生接口唱谱。

10、师:是不是比想象中的要好多了?在演唱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和你们演唱的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11、师:老师是用红色虚线来表示的,你还有其他方法表示歌曲中乐句间的联系吗?

(请学生上来画一画)(亦可省略)

12、师:现在就让我们走在草地上,去寻找这只可爱的杜鹃鸟吧,一起把歌曲试着来唱一唱。

谁来告诉大家,小杜鹃的歌唱声加了什么符号?(跳音记号)

13、轻声填词演唱两遍。

14、师:这只调皮的小杜鹃一会在树丛,一会飞到小河边,它在和我们干什么?

它在用歌唱声和我们捉迷藏呢!所以我们想想看,它的歌唱声会有什么变化吗?

15、请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歌曲所创设的意境,说说应该怎样来唱好这首歌。

根据力度变化来演唱。(放伴奏音乐)

四、小结,结束教学

篇6:顽皮的杜鹃的音乐教案

我们现阶段的主题是《春天的歌》,这一段时间,我们已经给幼儿丰富了许多关于春天的知识和歌曲等,幼儿也不同程度地对春天有了许多的了解,也充满了兴趣。一直以来,我对幼儿的音乐教育比较重视,因为音乐教育能够丰富幼儿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纲要指出: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其次,我们幼儿园是陈鹤琴教育基地,今年陈研会的重点是研究幼儿艺术教育,所以,我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这次我选择的《顽皮的小杜鹃》,不仅结合主题,而且歌曲活泼、欢快,也有一定的挑战性,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的.兴趣。活动中,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再次尝试采用图谱记忆的方式让幼儿记忆和了解歌词,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充满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整个活动,我以情感渗透为主线,充分尊重幼儿,注重让幼儿感受与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在歌曲意境感染下,体验喜爱杜鹃鸟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丰富关于杜鹃鸟的一些知识2、图谱(图文并茂)3、幼儿已认识“远方”“不理”“咕咕”“顽皮”四个词语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语言导入师:春天是个怎么样的季节?(幼儿自由回答)我们学过很多赞美春天的歌曲和舞蹈,你们想唱哪首歌来表达你对春天的喜欢?我们怎么样才能唱得更好听?(要求:用好听的声音、抒情优美地演唱)2、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二、欣赏并学唱《顽皮的杜鹃》

师:小朋友动听的歌声吸引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让我们来看看它是谁?

1、出示杜鹃鸟的图片:

(1)师:原来是快乐的杜鹃鸟,它的叫声可真好听啊!谁能模仿一下杜鹃鸟的叫声?

(2)简单了解杜鹃鸟叫声的特点。

师:杜鹃鸟“咕咕”的叫声和别的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不一样,它的“咕咕”的叫声第一声比第二声怎么样?(第一声比第二声声音要高,仿佛在唱歌一样。)2、欣赏歌曲《顽皮的杜鹃》。

(1)师:今天金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很有趣的,关于杜鹃鸟的歌曲,我们先来听一下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第一遍,欣赏歌曲录音,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分段清唱,边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歌曲里哪一句话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出示图谱:

(1)提问:

师:这首歌曲有点难,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尽快学会呢?

(2)简单讲解图谱上的图文:(共有两张,一张代表一段歌曲,共有两段;要求幼儿讲话完整)(3)教师清唱一遍,让幼儿再次熟悉歌词。

(4)幼儿尝试有节奏地根据图谱念歌词(适当加入动作提醒幼儿)。

4、幼儿学唱歌曲:

(1)师:我们先跟着FLASH,试着用慢的速度唱这首歌。(幼儿轻声跟唱)(2)解决问题:

师:歌曲中还有哪句话唱起来有点困难?(难句练唱)(3)幼儿跟着图谱集体演唱歌曲。(教师提醒幼儿跟着钢琴的节奏、听清前奏,唱准第一句)(4)幼儿再次演唱歌曲师:你们喜欢杜鹃鸟吗?那我们应该怎么演唱这首歌?

(要求:唱出喜爱杜鹃的感情;轻快、跳跃、有感情、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5、教师介绍歌曲。

篇7:顽皮的杜鹃的音乐教案

三年级下学期音乐第二单元1《 顽皮的杜鹃》教案、孙青芸

《 顽皮的杜鹃》 一、教学目标 : 1、通过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学唱《顽皮的杜鹃》,学生能感受、想象、表演、塑造小杜鹃的音乐形象,并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低音“5 6 7”,掌握“5 ― 5”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听辨“5、7”的音高。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感受、想象、表演、塑造小杜鹃的音乐形象。 2、掌握“5 ― 5”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3、用模唱、表演来表现小杜鹃的动态形象。 三、教学准备: 电子琴 、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精彩2分钟展示,师生问好。 二、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1、初听乐曲,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用肢体语言表示。 2、学学“杜鹃”鸟的叫声,评评“口技大王”。 3、再听乐曲,师生讨论: (1)描绘乐曲里想象中的森林景色。 (2)这是一只怎样的杜鹃鸟。 4、复听乐曲:请学生用喜爱的表情、动作,简笔画来表现自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5、培养安静聆听的欣赏习惯。 三、视唱与听辨。 1、出示“音乐高楼”的卡片,认识三个新朋友“5 6 7”,并聆听、练唱。 2、“音乐高楼”之旅:随琴练唱“5 ― 5”。 3、听辨并填写音符“5、7”。 四、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 1、初听歌曲范唱,练唱杜鹃的叫声“5 3”【咕咕】。 2、师弹琴、学生跟唱歌谱。 2、视唱比赛:出示歌曲前4小节的曲谱,比一比谁唱得最准确。 3、听音乐伴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学唱歌曲。 五、创编: 1、根据歌词创编歌词或舞蹈。 2、 各小组进行展示,评比哪一个小组做的最好。 六、小结: 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演能力。 下课,音乐课礼式。

篇8:顽皮的童年

是时, 市上出售一种陶模, 凹纹为人像, 大都是关羽、张飞、诸葛亮、孙行者、猪八戒、观世音、如来佛等。把纯软的细泥填塞进去, 匀称的按捏, 然后倒出来, 都成为凸出的人物, 神态宛然, 可是不能耐久, 泥土一干, 即裂损不复成形, 我动了小脑筋, 那时卷烟都用锡纸包装, 以防受潮, 我每逢到吸烟者, 向之索取锡纸, 俟积得相当多了, 便用一小勺子, 就火熔化, 去掉杂渣, 居然为纯亮的锡液, 倾入模子中, 及凝固取出, 那些人物, 也就不变了。我认为这是我得意之作。卷烟都附一小画片, 有花草虫鱼、美女武将、各式帆船, 以及三百六十行的形形式式, 我一客不烦二主, 索了锡纸, 顺便把画片也要了来, 蔚为大观, 养成我后来的集藏癖。此外还有一种小玩意, 称为捉铁子, 这种铁子都是皮鞋形, 光滑可爱, 原来这些是舶来品木箱上面的扣子, 逢到拆箱, 铁子任人捡拾, 我拾了很多, 七枚成为一副, 玩法, 取一枚向上一抛, 忙着抓铁子, 一方面又须上抛的坠落在手背上, 铁子抓得愈多, 就是本领愈强, 因为一刹那的时间, 往往顾此失彼的。又, 那时的汽水称为荷兰水, 瓶的颈口, 有一玻璃弹丸, 当汽水装满, 弹丸被气的冲力上升, 塞住瓶口, 不须再用瓶盖。饮时用手指一揿, 弹丸下降, 即汩汩尽倾, 瓶子是要退回的。我看中了这弹丸, 把瓶子击破, 取出弹丸, 宁可赔偿瓶子的代价。过了若干年, 打弹子成为儿童的玩耍, 弹子分若干颜色, 很是精致, 那汽水瓶中的弹丸不入眼了。

更顽劣的手法, 天寒捧着手炉, 里面置入火旺的小炭结, 上面盖上炭灰, 温得稍持久, 我戏择火药线较长的小爆仗, 投手炉内, 然后, 让给人烘手, 其人接着向我道谢, 谢声未毕, 爆仗轰然一声, 炭灰飞扬, 不仅吃了一惊, 又复灰迹满沾衣袖。我家中有一高及人胸的水缸, 蓄水盈满, 我骗着邻儿听水中音乐, 邻儿俯首倾耳, 我取一洗脸盆平覆在水面上, 用力按下, 乘邻儿倾听之际, 把脸盆稍侧, 盆中空气激水上涌, 致听者一头一面都给水淋湿, 我一笑遁去。再, 我弟润荪, 小我两岁, 一天, 我叫润弟在玻璃窗内立着, 看我在庭中变戏法, 乘润弟凝神瞩目, 我把早预备好的一碗水, 向玻璃窗一泼, 吓得润弟叫喊起来, 实则水被窗隔, 是不致沾及衣襟的, 但突然之惊, 在所难免, 这一下, 被先母斥骂了一顿。

篇9:顽皮的杜鹃教案

一、教学内容:

歌曲《顽皮的杜鹃》

二、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

3、5”两个音。

2、在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时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用准确的声音,在正确的节拍处唱出“

5、3”咕咕两个音和歌词。

3、能随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

两次咕咕该怎么唱?为什么?(提示:此时杜鹃飞远了,声音应该越长越小)。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动物发声练习:提问:(动物头饰展示)

3、复习旧课

① 上节课学过的“5”和“3”两个音,请同学说说他们的音名。

② 有一首歌就是有这两个音组成的,谁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布谷叫、春天到》。③ 复习歌曲《布谷叫、春天到》。

④ 游戏:听到“5”音站起来,听到“3”音坐下。

(二)、导入:

1、谁能学学布谷鸟的叫声呀?那布谷鸟还有一个名字谁知道?(杜鹃鸟)、那今天我们教室里也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他呀?(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2页,大家一起说说是谁呀?)师板书课题《顽皮的杜鹃》

2、那你们想知道杜鹃怎么玩皮的吗?那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

(三)教授歌曲:

1、朗读歌词: ①、师教读。

②、生自读。(找出歌曲中不认识的符号“顿音符号”,教师用轻快、跳跃的声音唱“咕咕”两个音,并用手势引导学生用模仿老师唱。)

2、听赏歌曲第一段,听完后说一说杜鹃鸟叫了几声?它的叫声是怎么样的?(一共叫了6声,最后两声是连续叫的,他的叫声很小,很轻柔。)

3、完整聆听歌曲,听到“咕咕”声时可拍手、弹舌、拍腿。感知全曲(说说歌曲的情绪),边听边想为什么说这只小杜鹃非常的顽皮,歌曲中都有那些情景呢? 理解歌词:多么顽皮的小杜鹃啊!他都飞到过那里?请大家在歌词中找到答案。(生回答)师在黑板上贴图,房子——小朋友——杜鹃鸟——树丛——小河旁——飞向远方。

4、师生接唱:教师唱歌曲,学生唱杜鹃鸟的叫声。

5、跟录音范唱演唱歌曲。讲解歌词启发学生理解每一段歌词演唱的情绪。(一段开心、高兴。二段生气。)

6、跟录音轻唱全曲咕咕音(难点“咕咕咕咕”的情绪渗透)

7、跟钢琴歌唱全曲,提醒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8、即兴表演,找一个扮演小朋友,一个扮演小杜鹃、几个扮演大树,几个扮演河流,其他剩下的唱歌。

篇10:顽皮的杜鹃的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创设情境、体态感知、自主学习与合作表演等方法学习并表现歌曲《顽皮的小杜鹃》

2、认识并初步掌握断音记号,能用轻快活泼的情绪和整齐明亮的声音,以断、连对比的方法有感情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断音唱法,并能用力度的对比表现歌曲中杜鹃“咕咕”的歌唱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现在正是秋高气爽,适合秋游的好时节,让我们走出校园来到大自然中,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鸟鸣声”)

2、律动。

二、解决难点

1、导入:

听到了谁的叫声(发声练习)

引导模仿“咕咕”(注意:音高、断音记号)

三、学唱新歌、导入:听!歌声中什么声音出现得最多,情绪怎样?(播放范唱)

2、学唱第一段

(1)听第一段:他们在玩什么游戏?

师生合作唱第一段,生唱“咕咕”

(2)在歌谱中找出相同的乐句,用“lu或la”逐句练唱,然后填入歌词唱。

(3)完整地唱词,注意“咕咕”的力度。

3、学唱第二段

四、拓展延伸

师:刚才,我们见到了爱捉迷藏的《顽皮的小杜鹃》,让我们来听听,音乐家们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爱好不同的杜鹃呢?

引导欣赏《森林中的杜鹃》、《杜鹃圆舞曲》

说说有什么不同。

篇11:顽皮的小杜鹃教案

皮曲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二课《顽皮的小杜鹃》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在游戏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3、通过聆听,比较,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

2、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现。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上课,同学们好,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一起跟音乐王国的兄弟们打个招呼。“1234567” 高一个八度的音我们在上面打高音点,那低一个八度的音呢?(介绍低音567)PPT1

音乐王国正是有了这些兄弟们,才有了这么多美妙的歌曲。那今天,有两个兄弟迫不及待的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们听听。53,你能轻声哼唱吗?53一高一低的音

非常准确,同学们,这两兄弟就是53,请大家跟我一起边做手势边唱。53(柯达伊手势)分开唱,合并唱。

同学们,你们唱的真动听,连森林里的鸟儿都被你们的声音吸引过来了,你们猜猜,这是什么鸟儿?

(一)猜杜鹃

师:同学们,听一听老师模仿的是什么鸟?“咕咕...咕咕”猜一猜它是谁? 生:杜鹃鸟,布谷鸟 PPT

2师:杜鹃鸟就是布谷鸟.

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呢?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杜鹃鸟的特征?(出示图片)(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叫。吃毛虫,是益鸟。多数把卵产在别的鸟巢中。也叫杜宇、布谷或子规。)

(二)听杜鹃

初听《顽皮的杜鹃》,感受音乐形象.

师:同学们,现在有一首杜鹃的歌曲,请大家跟皮老师一起来听听,看看杜鹃是怎样唱歌的?咕咕 PPT3

并且思考,小杜鹃和我在干什么?捉迷藏

这是一只怎样的杜鹃?顽皮

让我们来一起学学小杜鹃唱歌好吗?(介绍顿音记号的唱法。)跳跃,有弹性。咕咕 咕咕。。“咕咕”要唱出欢快之情。眉毛抬起来,眼带微笑。(发声练习)PPT4(复听歌曲,教师指点唱)

同学们学得真像,我们来当一回小杜鹃吧!大家把书立起来唱,当唱到咕咕时,我们就探一下头出来。请大家数一数小杜鹃一共出现了几次。6次PPT5

同学们,刚才跟布谷鸟合作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请你选一选!A 轻松,快乐。B 忧伤 C 激动,生气

同学们,那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动听的歌曲《顽皮的杜鹃》(读课题)PPT6

1、范唱导入

范唱《顽皮的杜鹃》。

2、学习歌曲

A、按节奏读歌词。PPT7提问:小杜鹃都飞到了什么地方了? B、师带唱旋律,生跟唱 PPT8

你发现有相同的乐句了吗?请跟老师一起来找一找。PPT9 C 师生接龙唱旋律,我唱你停(教学用碟)

D学生轻声唱全曲,学小哑巴唱。(要求“咕咕”的地方要唱得不只欢快还要机灵,顽皮)

2(注意学生歌唱过程中出现的音准,节拍感等细微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F、男女生接龙唱唱。

男生唱歌词,女生唱“咕咕”加上动作。G.全班表演唱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等一会儿,顽皮的杜鹃就要变成6个小朋友藏在不同的地方,请你们竖起耳朵听一听,找一找。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来美美地感受一下这首歌曲。

2、全体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老师把1——6六个号码偷偷交给6个坐在位置上的学生,并告诉他们:号码代表他们要唱第几个“咕咕”。

3、师介绍游戏规则:

a唱到“咕咕”时要停下来,仔细听听是谁在唱,把他找出来,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找第二只、第三只„„杜鹃时,都要从头开始唱。)

(弱起处理)

(歌曲处理 A、处理歌曲的前奏。B、处理歌曲的结尾)师:杜鹃飞到哪里去了?远方 我们应该怎么唱?

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渐慢,渐弱。并用歌声来表现。D 表现歌曲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等一会儿,顽皮的杜鹃就要变成6个小朋友藏在不同的地方,请你们竖起耳朵听一听,找一找。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来美美地感受一下这首歌曲。

2、全体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老师把1——6六个号码偷偷交给6个坐在位置上的学生,并告诉他们:号码代表他们要唱第几个“咕咕”。

3、师介绍游戏规则:

a唱到“咕咕”时要停下来,仔细听听是谁在唱,把他找出来,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老师想请同学们将歌曲进行创编 PPT10 1 可以将歌词中的地点改一改,比如草地上可以改成别的地方。2 可以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会唱歌的鸟儿,它们唱起歌儿是怎样的?

3 可以给歌曲创编动作。

七、总结PPT11

篇12:顽皮的杜鹃的音乐教案

设计

教学内容: 学唱《顽皮的杜鹃》,聆听《杜鹃圆舞曲》《森林深处的杜鹃》。教学目标:

1、在欣赏音乐、参与音乐的过程中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进行合作音乐活动,培养协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3、用轻巧、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并尝试二声部唱歌。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乐器竖笛 教学重难点:

用轻巧的声音自然地歌唱;二声部合唱教学。教学过程:

一、导入:借用乐器突破难点。(合唱)

1、师用笛子吹奏杜娟的叫声,学生思考:这是什么鸟的叫声?请模仿一下它的不同节奏的叫声。

2、二声部音乐小游戏。

师:老师用歌唱的方法唱出春天来了,请你们用杜鹃的歌声回应我。师A:53 53 | 3 — | 春天来了 师B:31 31 |1 —| 春天来了

生A:53 53 | 3 — |0 0 | 0 0 | | 5 3| 3—| 咕咕咕咕 咕 咕 生B:0 0 | 0 0 | 31 31 |1 —| 3 1 |1—| 咕咕咕咕 咕 咕

二、对比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与《顽皮的杜鹃》。

1、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提供给学生生两辐图,分别是热闹的场景和幽深的森林,找杜娟。提问:跟着音乐找一找杜娟有可能藏在哪幅图中?为什么?

2、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杜娟?

学生模仿这只小杜娟的叫声,感受它的平静,自由和孤独。

3、聆听《顽皮的杜鹃》,师随音乐吹笛子模仿杜鹃的叫声。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杜娟?

4、学生用声音模仿,感受它的快乐,并体会顿音的唱法。

5、二声部竖笛吹奏小练习。学生用坚笛模仿吹奏杜娟的两种叫声,体验合声的效果。并听音乐伴奏演奏。

三、新歌教授《顽皮的杜鹃》

1、教师跟学生合作,完整表现歌曲:师唱词生伴奏。

2、理解歌词,并思考这还是一只怎样的杜鹃?

揭示课题《顽皮的杜鹃》,提示学生用用读题目的方式体会“顽皮”。

3、演唱并处理歌曲:

(1)师生合作完整表现歌曲:提示学生用轻巧的,甜美的、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杜鹃的叫声。

(2)学生完整演唱并处理歌曲:强弱速度等的变化,用渐强渐弱记号表现杜娟的顽皮。

(3)二声部教学:尝试把另一种杜鹃的叫声融合进歌曲,体验合声效果并完整演唱歌曲。

(4)丰富歌曲,完美再现。

为歌曲加一段引子部分,并加入乐器,分声部完整演绎歌曲。

四、欣赏《杜鹃圆舞曲》段落。

1、初听:思考音乐是几拍子?感受圆舞曲风格。

2、复听:第一拍重音的地方请一名同学三角铁,其他同学随意拍打身体或凳为音乐伴奏。

五、改编歌曲。

1、将歌曲改编成为圆舞曲风格的歌曲《顽皮杜鹃圆舞曲》,在学生的伴奏下教师演唱。

2、试课堂剩余时间学唱圆舞曲风格的《顽皮杜鹃圆舞曲》。

篇13:顽皮的杜鹃教学反思

针对问题,我在教学设计上紧紧围绕两点,一是柯达伊教学法的运用,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并从学生的所感所悟中引导他们热爱环境和小动物。引导学生能够从听、拍、唱、律动中体验八分节奏、四分节奏,在明白歌曲节奏的基础上学唱歌,因此学生能够较稳的把握歌曲的演唱。

在掘教材上,我从基础节奏八分节奏和四分节奏入手,由于整首歌曲的节奏变化不大,六个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只有最后一句有点点的差异,其次每一句末都是杜鹃的歌声“布谷”,抓住一点,让学生模仿布谷的声音,增添乐趣,以上的“节奏、布谷声”都用PPT展现出来,同时以接龙的形式来降低学习的难度,这些自然的生成使课堂有效,学生乐学。

篇14:《顽皮的杜鹃》说课稿

一、说教材

《顽皮的杜鹃》是一首曲调优美的奥地利童谣,叙事性的歌词,“53”音调模拟了杜鹃欢快的叫声,这首歌曲的旋律有很多是重复的。

二、说学生

今天上这节课的同学是我们学校三年级一班的孩子。三年级的孩子是介于1、2年级以唱游、律动、感受体验为主和5、6年级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间的这么一个阶段。

三、说学法

1、语言:3年级孩子年龄小,注意方式,思维方式,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与高年级不同。在学习中,我会用一些他们认为很有趣的语言:请做我歌声的影子。

2、发声练习:发声练习的`设计是由《森林深处的杜鹃》和《顽皮的杜鹃》衍生而来的,它的目的1是让孩子们用声音去感受2种音乐形象,目的2是让孩子们唱好由慢到快、由连音到顿音的旋律,也更好的为后面的歌表演做准备。

3、旋律:孩子们能流畅的演唱旋律

4、歌表演:这个环节是为了在游戏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当然这个环节里的内容是从学歌部分就开始做铺垫,层层递进的。

四、说教法

1、对比感受

在这节课中,从第一个环节“猜杜鹃”开始就对比聆听2段音乐,《森林深处的杜鹃》表现的是一只在森林深处很孤独、忧伤的杜鹃。《顽皮的杜鹃》则是表现是一只截然不同的活泼、可爱、顽皮的杜鹃。孩子们基本能从第一首乐曲里杜鹃的叫声就能猜出答案。紧接着第二个环节“听杜鹃”就比较细致的从音乐要素:音区、音色、速度等方面分析,更加进一步的把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做出对比。发声练习这个环节同样也是根据这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所发出的不同的叫声来设计的。

2、激励创新

这也是和这次研究课的。主题“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密切相连的一点。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比如说:我请孩子们用动作表现顽皮杜鹃的不同动作,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还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享受了成功的欢愉。

3、创设情境。

篇15:顽皮的小杜鹃

教学目标:

一、情感价值观目标:

演唱《顽皮的杜鹃》,体验杜鹃清脆的鸣叫声,感受活泼可爱的小杜鹃这一 音乐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歌曲演唱、情感处理等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互动以及自主探究等方法,学习、掌握并运用单元中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复习巩固“1”“3”和“5”的音高,初步学唱低音“5”“6”“7”的音高。掌握顿音记号的运用,使得歌曲更富有趣味性。

教学重点:

复习“1”“3”和“5”的音准,能用柯尔文手势表示出来。掌握顿音记号的用法,并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能配上动作,把歌曲完整演唱。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奥地利的童谣歌曲,4/4拍。歌曲旋律用了较多的中音和小跳音程,鲜明地刻画出小朋友在春天到来之时,在景色优美的郊外游玩时,寻找杜鹃的踪迹。虽然歌曲多跳跃式旋律,但是在演唱上却又较为连贯,偶尔出现杜鹃叫声使得歌曲变得俏皮有趣,表现了对春天景物和杜鹃歌喉的赞美,以及一种愉悦之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黑板、钢琴、自制教具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排队听《杜鹃圆舞曲》音乐进课室。问候歌:师:同学们你好!

生:你好好!你好好!老师你好!

(二)导入:听杜鹃的叫声(电脑播放),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你听到了什么的声音? 【生:布谷鸟的叫声】 师:同学们的耳朵真灵敏,没错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布谷鸟。你们知道布谷鸟还另外一个名字吗?其实布谷鸟还有一个名字叫杜鹃。(黑板板书),它们有一把很特别的声音,你能用自己的声音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生:纷纷模仿。师:你们模仿得真像!

师:(课件展示)请同学看投影,有小杜鹃和它妈妈正向我们打招呼,你看它们是怎么跟我们打招呼的?

学生模仿,教师纠正:杜鹃的叫声清脆跳跃,你们注意老师的嘴型,一起来模仿。你看小杜鹃唱:(课件展示,教师钢琴弹奏): 5—3— 5—3— 杜鹃妈妈唱:3—1— 3—1—

咕 咕 咕 咕 咕 咕 咕 咕

学生模唱时,提醒模仿杜鹃叫声的口型。学生练唱。

师:小杜鹃和杜鹃妈妈看到大家,唱起开心的歌: 53 53 0 0 53 53 31 31 0 0 31 31 咕咕咕咕 咕咕咕咕 咕咕咕咕 咕咕咕咕 学生跟唱。

师:这两只杜鹃他们的叫声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对!他们的叫声音高不同,有高的有低(老师手势表示),你能把这三个音放在七彩阶梯上吗?(课件展示)学生回答。

师:我们以前也学过柯尔文手势来表达音高,现在让我们玩个游戏。小游戏:

老师出示柯尔文手势,考考学生反应能力。

(三)歌曲学习

1.师:呃?森林那边怎么这么热闹呢?原来是杜鹃妈妈不见了一只小杜鹃。杜鹃妈妈向让我们帮助她寻找小杜鹃。你们都愿意帮助一下杜鹃妈妈吗? 生:愿意!

请同学们听第一遍歌曲,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杜鹃?(课件展示、黑板展示)

生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

2.师:现在让我们先通过声音一起去寻找这顽皮的小杜鹃吧。老师唱歌谱,请你听到杜鹃的叫声时也模仿杜鹃的叫声,还拍拍你的手,表示你也听到了杜鹃的叫声!

3.师:怎么小杜鹃还没出来呢?可能是老师一个人的力量不够,想请大家一起协助我,用歌声找出小杜鹃。这一遍我们用“la”模唱,边唱边找出我们新的三个号朋友。(课件展示:低音5、6、7的位置在哪里?)生模唱。边找出三个好朋友。

(课件出示七彩音阶,要求学生把低音5、6、7放在阶梯上。并能唱准。)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让我们再次聆听音乐,你能找出这只顽皮的小杜鹃的飞行路线吗?

生聆听歌曲。回答问题。(道具展示杜鹃的飞行路线)师:哦!原来小杜鹃和我们在玩捉迷藏!

5.师:小杜鹃这么美妙的声音,在课本里有一个符号表示出来了,你找到了它吗?

生回答老师问题。

师:介绍顿音记号的用法和唱法。

小游戏:让学生区分有顿音记号的唱法和没有顿音记号的唱法。

师:现在让我们合作一下这歌曲。老师来唱小朋友的歌,你们唱杜鹃的歌。师弹奏钢琴,师生配合唱歌。

6.师:我们的配合真完美。这是什么拍子的歌曲? 生:44拍子。

师:很好,但是你们发现了吗?在歌曲的最后有两个什么记号? 生:休止符号。

师:请同学们注意聆听前奏,看谁能准确进入歌曲。学生唱歌曲。

师:好了,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小杜鹃的路线、歌声,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歌曲完整一遍,你们来唱小朋友的歌,老师来唱杜鹃的歌。师:真棒,现在我们听着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

.(四)课堂延伸

师:顽皮的杜鹃我觉得用歌声表达还不够,我们现在把歌曲分成6句,找6个小朋友编出动作。分小组表演。

请出跳得最好的同学表演。

(五)总结(出示视频)

师:请问小朋友把杜鹃找到后,他们怎么对待小杜鹃的?

师:小杜鹃和其他小动物一样非常喜欢在森林里游玩,因为森林就像他们的家一样,但是如果森林的树木越来越少,你们说小动物的心情会怎样呢? 生发表见解。

师:能让小动物们快乐地生活着,我们应该为它们做些什么呢? 生:植树、保护环境。。

上一篇: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的调查报告下一篇:七年级有理数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