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报的少年的阅读答案

2024-05-01

送报的少年的阅读答案(通用16篇)

篇1:送报的少年的阅读答案

1.放暑假的时候 七月下旬的一天 转眼到了8月底

2.对比

3.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

4.凌晨5点 两百多户人家 一万八千多级台阶(或:凌晨5点就起床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 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5.①表明少年的家庭经济环境不好

②表现少年成熟,懂事的性格(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送报的少年》阅读答案与原文,以供同学们阅读、练习和参考,希望《送报的少年》阅读答案对大家的练习有所帮助!

篇2:送报的少年的阅读答案

开端:__________ 发展:_______高潮和结局:______

2.从构思看,小说以“我”为叙述者来描写主人公,小说还运用了____ 的手法来表现主人公.

3.引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的是少年说的这样一句话:

4.在下面段中找出三处有表现力的短语,在其下面画上横线.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5.文章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在小说内容上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的表达作用:

6.下面有三个小题,请你任选一个(在其序号上打钩)并答题.

①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语言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②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行动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篇3:送报的少年的阅读答案

1 青少年运动员阅读的意义

落实21世纪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中,运动员文化教育仍然是当前体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长期以来,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一直困扰着我国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很多运动员频频在世界大赛上摘金夺银,为国家和民族争得了荣誉,但他们所受到的文化素质教育却远远少于普通人,给他们退役后融入社会留下了很多隐患,因此越来越多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进而造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体育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2012年7月召开的全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进一步落实《指导意见》精神。尽管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很多体育和教育工作者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但此难题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青少年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首先是适龄学生,然后再是有运动专项的运动员,双重身份的他们肩上挑着双重的任务:既要搞专项训练又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运动训练时间长,强度大,使得他们课堂文化学习时间大大少于普通学生,训练疲劳后,学习精力也大打折扣,所以青少年运动员普遍学习兴趣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自觉性不强,学习基础差,学习自信心不足。要改进这一现状,从根本上提升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就必须从运动员的实际出发,遵循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特殊规律,寻找合适的教育途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他反复叮咛教师和家长:“请记住,孩子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1]阅读不但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内在需要和应有权利,更是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文化素质的有效手段。“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就是力量”,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与修辞学使人善辩。”东西方哲人告诉我们同一条真理:书籍是打开人类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青少年运动员和普通学生一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了他们的今天和明天,我们需要教给他们一生受用的学习方式——阅读,以增长其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促其成人成才。而且书籍可以始终伴随运动员,能跨越时空限制,只要他们训练或者比赛后一有空就可以阅读书籍,因此阅读是青少年运动员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途径。阅读有助于运动员提高语言能力,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个性和谐发展,还有利于青少年运动员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效率和训练水平的提高。[2]阅读的使命就是让学生获得他们成功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和品格。

2 青少年运动员阅读兴趣的培养

2.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3]我们都有这样的情感体验:当对某种事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很忘我,不怕苦,不怕难,而且做了之后,印象特别深刻。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是十分疲劳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做;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是去想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阅读是一项全面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全部参与。阅读兴趣在人的阅读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因此,青少年运动员如果有了阅读兴趣,就会有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倾向都和阅读兴趣紧密相连,他们在兴趣推动下阅读,热情会变得更加高涨,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阅读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2.2 培养青少年运动员阅读兴趣的方法与措施

要充分发挥阅读对青少年运动员的积极作用,关键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青少年运动员对阅读产生兴趣呢。基本方法是:从青少年运动员的实际出发,遵循他们成长的特殊规律,根据他们文化学习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需要,让他们在阅读活动中感到快乐,看到收获。本人认为采取以下“四有”措施,有利于激发青少年运动员的阅读热情,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2.2.1 有榜样

青少年运动员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好学、好模仿、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可塑性强,但自制能力差,对外界事物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还欠缺,这就更需要教练、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好的榜样,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生活向导和学习楷模。榜样是指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只有倡导正确价值观和信仰,能教人积极向上的人,才能称之为榜样。英国谚语:“好的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马克思、高尔基、毛泽东、周恩来等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以及他们的杰出成就。特别可以选择一些和他们的成长过程比较相似、热爱学习、热爱阅读的优秀运动员作为他们的榜样,通过介绍他们的事迹来激励他们阅读的兴趣。例如,去年曾风靡全球的“林旋风”主角——美国NBA华裔球员林书豪,不但有精湛的球艺,也是世界著名大学哈佛大学的高材生,无疑他是很多青少年运动员的偶像,我们可以想青少年运动员介绍他热爱学习、热爱阅读的事迹,让他成为青少年运动员阅读的榜样。同样,高考时以优异的文化课和体育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的“眼镜飞人”胡凯,也是很好的榜样。赛场上他英姿飒爽,而下了赛场他是勤奋的学生,他上午学文化,下午搞训练,晚上经常会去上自习,业余时间基本上都用来看书。[4]在伦敦奥运会上为中国帆船赢得首枚奥运金牌的徐莉佳酷爱读书,曾因外出比赛时行李因满满一大包书而超重得到大家的赞赏。这位“女姚明”不仅运动成绩杰出,更深知接受教育、学习文化的重要性。介绍这些学习训练两不误的优秀运动员的成长经历,以他们为榜样来激发青少年运动员的内在潜能,激励他们奋斗的激情,以做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的优秀运动员为荣。作为竞技体校的文化课老师,自己的言行也会影响他们,因此更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在课堂上老师渊博的知识,优美生动的语言,引经据典的“神侃”,会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令他们羡慕不已,这时,你告诉他们这是读书的结果,会让孩子们爱上读书。同时,及时表扬学校里、班级里身边喜欢阅读的同学,请他们介绍课外阅读的收获,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2.2 有资源

现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电脑、手机网络游戏不断吸引青少年运动员的目光,而电脑、手机游戏除了消遣和娱乐、白白浪费了宝贵时间外,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正面影响不是很大作用。因此,如何让青少年运动员摆脱网络游戏的吸引,将他们的兴趣转向充满智慧的书籍中来呢。这就需要给青少年运动员提供充足的、合适的图书资源,这是培养他们阅读兴趣的物质基础。学校可以创建藏书丰富的阅览室,教室里也可创立图书角,为学生阅读提供充足的资源,并不断补充、更新,让精致的文化“点心”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读物的筛选应注意以下几点:(1)书的内容要健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思想价值,特别要多选联系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学习、生活实际的优秀读物;(2)书的深度要适合青少年的阅读水平,强迫他们看不懂的书,只能引起他们对书的反感;(3)书一定要有趣味性、可读性。丰富的图书资源,让阅览室、图书角成为不断流动的清泉,使青少年运动员随时进行自由阅读,长久地保持住他们鲜活的阅读兴趣,渐渐形成热爱阅读的习惯。

2.2.3 有指导

阅读指导是对读者的阅读心理、目的、内容、方法与效果等方面给予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和效果,增强读者的阅读能力。[5]要使青少年运动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到更多、更好的书,教师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阅读指导。首先,是给他们推荐合适的书目。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特点和实际情况,推荐一些有利于他们成长的优秀读物。其次,是给他们介绍正确的读书方法。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径。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会读书,指导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很重要。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文质兼美的课文为例,介绍一些实用的读书方法。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篇文言散文佳作。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优美的语言蕴涵丰富的内容。先指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字、词、句,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接着概括要点,探究内容,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感受,体会作者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再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一步理解文意;最后总结读文言文的方法分三步走:第一步,读其文;第二步,知其意;第三步,明其理。这样的读书方法操作性强,学生容易掌握,容易做到举一反三。当然读书方法还有很多,根据读书的要求和目的不同,读书方法也有所不同。曾国藩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读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提示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精读、略读、浏览等读书方法。最后,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在读书中,勤于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有助于掌握读物的重难点,及时地捕捉在阅读过程中爆发的思想火花,还可以帮助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积累素材。

2.2.4 有收获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阅读不仅是求知行为,也给人带来快乐,更是一种享受。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疲劳了,自由地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有利于恢复体力。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强度大,外出比赛多,文化课学习时间和连续性得不到保证,学训矛盾突出。为了协调学训矛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课内而课外,进行课外自主阅读。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推荐一些好文章或好书给学生去读,例如学了课文《再塑生命》后,我推荐学生去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海伦的自传《我的一生》。因为书籍可以始终伴随着他们,自主阅读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课外阅读有着比课内阅读更为广阔的世界,更为多样的类型,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开拓全新的生活领域,领略精妙的艺术世界,充实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精神,愉悦他们的人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定期对他们的阅读情况加以检查评定,阅读成果加以展示,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巩固阅读兴趣。学生坚持每日课前3分钟的说话训练,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外阅读摄取的语言材料,或说一段新闻,或讲一个故事,或明一个道理,学生兴趣盎然,这样既能鼓励他们去读书又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摘抄平时在阅读时遇到的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格言、警句等。鼓励学生写读后感,进行定期和非定期检查,在班上交流展评阅读成果,增强他们的阅读成就感。青少年运动员的竞赛意识较强,可以利用各种节日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辩论会、读书知识赛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自信。表演是情感的舞台,能综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施展学生才华的天地。在表演中,学生通过脑、眼、手、耳、口的综合活动,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思想教育,发展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让学生演一演。如《皇帝的新装》一课,是一个趣味性很强的童话故事。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完课文后,根据角色让学生演课本剧,从而引导、组织学生去品,去析,去赏,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个个都喜形于色乐于表演。通过表演,不但能使学生轻松愉快的阅读课文,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 结语

文学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阅读兴趣,就是想让他们补充知识的营养,享受阳光的温暖,插上文化的翅膀。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唐东阳.阅读在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中的作用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2(9):93-95.

[3]李玉华.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1(3):152-153.

[4]贾海红.享受学习的乐趣——访“眼镜飞人”胡凯[J].人民教育,2006(8):40-41.

篇4:送报纸的少年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200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18000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纸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淋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他那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大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作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

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休整休整,但是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就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时,才发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骑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屋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李准备上学了。 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得不知说什么。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篇5:送报的少年读后感

放暑假了,送报少年替下岗了的、体弱多病的父亲去送报,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一万八千多级台阶,这是多么巨大的数字,这是多么漫长的路程!然而送报少年却无怨无悔,不辞辛苦。他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走巷,清脆的车铃拨弄得很快活,他是如此自信和阳光。

送报少年是一个勤奋、孝敬父母、自力更生、有着远大抱负的人,文中的“儿子”也是 18 岁青年,却是一个懒散、对人苛刻、自负自私的人,他们两个反差是如此之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读完文章,我不禁思潮起伏。自己是否和文中的儿子一样呢 ? 我是否拥有送报少年一样的品质呢?

暑假里, 骄阳似火,我去学兴趣班,刚想钻进车里,热浪扑面迎来,车厢如同一个烤炉,我赶紧逃到树荫下。看着妈妈开好空调,冷却了车厢,我迅速钻进去。

夜晚,全家吃饭时,我嫌开着空调还不够凉爽,再打开电扇,让冷气四处弥散。当妈妈把饭盛到我面前,还不停地为我夹菜,我没说一句感谢的话,便闷头吃饭。

篇6:《送报少年》的读后感

我佩服送报少年,因为他淳朴、孝顺、自力更生又充满阳光;而那个儿子却恰恰相反,他自私自负、盛气凌人、好吃懒做,考上了个邮电大学就沾沾自喜,居然还认为自己是新世纪第一代天之骄子呢,真是笑话!

说到了儿子,我想到了自己,我何尝不像那个儿子一样,十分自私又好吃懒做。

有一次妈妈正在看新闻联播,我看了看时间,对妈妈说:“妈妈,我要看动画片!”妈妈说看完国际新闻吧,我不容分说,一把夺过遥控板,把电视调到少儿屏道,还惬意地躺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抖抖脚,喝着酸牛奶,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电视,完全不顾妈妈的感受。

还有一次,我埋怨爸爸为什么不买油条,他说:“上班要迟到了!”但我却说:“那么迟到好了吧!只要我不迟到,就可以了!”爸爸听后勃然大怒,狠狠的批评我,我“哼”的一声,便气愤地跑开了,心中满是不服气。

篇7:送报少年「高考满分作文」

放暑假时,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我家住在六楼,每天清早八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急急地赶上楼来。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若没开,他就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若虚掩着,他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聊天,得知他每天凌晨5时起床,为200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18000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一大截,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忙说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儿子闻声从床上爬起,接过报纸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少爷做派很不满意。八点多钟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的空调一直呼呼作响。每天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喝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一下,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的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送报的`少年,每天5时就起床。”

儿子笑得更干脆:“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第一代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这天8时刚过,送报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地不知说什么,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请您多包涵!”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一躬,便下楼去了……

篇8:青少年阅读推广的理论和实践

一、对青少年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阅读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在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 我们要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及具有创新能力并受到过良好教育的青少年。因为只有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是不够的, 要使广大的青少年通过阅读、学习, 逐步培养自己适应社会, 增强公民道德意识, 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只有这样的青少年才能承担起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重任。然而, 随着外国文化的传入, 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 从而导致青少年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特别是如今的网络信息时代, 信息种类多、数量大、内容杂, 很容易造成青少年阅读困难。所以, 对青少年进行阅读推广是势在必行的, 这样不但传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更让青少年学会了正确的阅读方法, 同时传播了科学的阅读内容, 而且还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人格塑造, 使之远离有害信息。

二、青少年阅读推广的基本内涵

(一) 如何理解阅读

阅读是知识社会的基石, 阅读的本质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因此, 阅读不仅仅是学知识、学文化, 更应该让阅读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 如何选择读物

阅读是取得学业和职业成就的核心前提, 同时也是如何扎根于祖国文化之中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青少年应该怎样选择读物?首先, 让青少年享有对书籍更加开放和民主的选择权;其次, 青少年应该享受阅读能力全面开放和民主的利益, 同时, 也需要学习和了解书籍对青少年的影响, 了解他们感兴趣的是什么, 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然后引导他们选择好的书。

(三) 阅读能力培养

教育的基石是阅读能力, 同时也是青少年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的青少年, 才能听懂教师的讲解、看懂教材, 从而学习新的知识, 建设属于个人的知识大厦, 才能进行卓有成效的自主学习, 实现人生的更高目标。人类文化上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是个人阅读, 因此, 青少年阅读能力的培养, 激发年轻人的阅读意识, 让他们学习阅读, 爱上阅读, 阅读一本好书, 培养青少年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 仍然是我们目前教育的重要责任。

三、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方式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为主要载体, 通过观念和方法, 提高青年的阅读环境, 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学习和成长, 培养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开展图书推荐活动。这个活动就是将图书按照青少年感兴趣的顺序排列, 以便吸引他们的注意。当然, 推荐的图书一定要有特点:首先要内容不同, 要体现出青少年的需求。知道他们对哪方面的图书感兴趣才能推荐出他们喜爱的图书, 如我馆每年春季都会到全市各个学校举行一系列的活动, 并通过活动对青少年展开调查, 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关注热点, 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期间举办“推荐新书”等活动。

四、青少年阅读推广的建议

尊重时代、培养阅读兴趣。在现在的“00后”当中, 电脑、电视、手机、i Pad已经伴随这一代成长起来了, 改变这一代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现在的他们更习惯于手机和网络等更为便捷的阅读方式, 而当今网络中的玄幻、穿越、游戏等文学题材, 也似乎更加符合这一代青少年的阅读习惯。而这些网络文学就像是“零食”, 零食代替不了主食, 流行时尚的阅读永远不可能代替经典阅读。这些网络文学阅读有一些是有利的, 如果你不让孩子去读, 就太功利了, 同时也会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此外, 大众文化的消费, 也有利于青少年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如果不让他们去和流行文化接触是不现实的, 应该给孩子多一点自由选择的空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正确引导他们, 让他们自己体会这些流行时尚的阅读和经典阅读的差别, 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 对高雅的经典作品感兴趣。阅读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 使阅读变成一种习惯, 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可以不断滋养人生提升精神的方式。

摘要:本文通过对青少年阅读环境及理论的分析, 阐述了青少年阅读推广的基本内涵和必要性以及应该如何开展青少年阅读推广。

关键词:青少年,阅读推广,阅读习惯,公共图书馆

参考文献

[1]王淑仪.公共图书馆的青少年阅读推广服务探讨[J].台湾图书馆管理季刊, 1996 (4) :53-60.

[2]郑小英.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未成年人读者服务工作[J].图书馆论坛, 2005 (8) :17-24.

[3]张思辉.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 2005 (4) .

[4]钟智锦.推荐书目的发展概况及前景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03 (3) :89-92.

[5]陈书梅.从台湾阅读推广活动之现况谈公共图书馆之阅读指导服务[J].图书馆建设, 2006 (5) .

篇9:《少年闰土》的阅读答案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将这段话分为三层,并给各层添加小标题。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从文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对闰土的急切盼望之情。

(2)“飞跑”一词,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我”得知闰土到来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征。

5、根据这段文字,说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我”和闰土初次见面的情景

2、……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套住了。‖他见人恨怕羞……

第一层:“我”对闰土的盼望之情。

第二层:闰土的外貌描写。

第三层:“我”和闰土的交往。

3、这可见他的父亲……套住了。

4、(1)日日盼望;好容易。

(2)激动、兴奋、急切

(3)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戴银圈。

篇10:王维《少年行》的阅读答案附赏析

少年行 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1)请简要分析“偏坐”的表达效果。(3分)

(2)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

(1)“偏坐”是指侧着身子坐在马鞍上。诗人以“金鞍”为映衬,镜头对准“偏坐”这一姿势,又以“调白羽”(箭在弦上)这一特写镜头,神气活现地写出了少年们因武艺高强而视战斗如游戏,虽临大敌,不仅毫不畏惧,而且潇洒自如,扬威耀武。突出了诗中主人公的`雄姿英发。

(2)全诗借助四幅有内在联系的画面,分别从少年的“技”、“胆”、“姿”、“绩”方面下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威风凛凛、驰骋沙场、武艺超群、刚猛顽强、勇于杀敌、战功显赫的少年英雄的形象,构思巧妙,令人赞叹不已。寄寓了诗人早年向往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理想、豪情。

赏析:

首句“一身能擘两雕弧”,状其射技超群。诗人摄取了少年的一个造型:英雄力大无比,技高绝伦,可左右开弓,两手同时掰开两张硬弓。如此技能自然令人刮目相看。次句“虏骑千重只似无”,状其临阵胆气。“虏骑千重”,少年英雄豪气冲天,闯将过去,如入无人之境。这两句内容上互为因果,一个气贯斗牛、武艺高强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第三句“偏坐金鞍调白羽”,摹其战斗风姿。诗人以“金鞍”为映衬,镜头对准“偏坐”这一姿势,又以“调白羽”(箭在弦上)这一特写镜头,突出了诗中主人公的雄姿英发。最后一句“纷纷射杀五单于”,绘其赫赫战果。借五单于纷纷被射下马鞍的画面,再现少年英雄所向无敌,杀得匈奴溃不成军的辉煌战绩。

全诗借助四幅有内在联系的画面,分别从少年的“技”、“胆”、“姿”、“绩”方面下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威风凛凛、驰骋沙场的少年英雄的形象,构思巧妙,令人赞叹不已。

篇11:茅以升的少年壮志阅读题答案

14.一块巨石

15.反衬后面桥塌的惨景,表现茅以升长大要造桥的理想和愿望是怎形成的。

16.为大伙儿,为群众谋利益。

篇12:影视剧对青少年阅读的影响

一、青少年阅读现状

目前, 各种针对青少年阅读的书目纷纷涌现, 都是希望青少年的阅读现状能有所改善。然而, 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青少年阅读不容乐观。在中小学生中, 有读书习惯的人数量呈下滑趋势, 这种情况在大学生中也表现得相当严重。

现在, 许多学校都做出了假期读书的要求。但一些有心的学者发现, 多所高校图书馆的借阅榜单显示, 热门影视剧的热播影响部分大学生的阅读选择。如多部宫廷剧相继热播, 在大学生中间掀起一股读“宫廷书”的热潮。武汉某高校图书馆借阅排行榜上, 宫廷剧《倾世皇妃》同名原著位居榜首, 不少大学生爱上了“宫廷剧”类剧本或原著。“我是看完电视剧后才看的书, 觉得小说写得不错, 甚至比电视剧还要好。”某所大学的一名学生这样说, 曾在一周之内看完了《步步惊心》等3部热播影视剧方面的小说。还有同学因为在网上看到《步步惊心》点击率排第一名, 便到图书馆借了这部小说。她说“平时课业重, 静下心来看看小说也是不错的休息方式”。

由此可见, 青少年的阅读倾向受着影视剧的影响。随着一部电视剧的热播, 它的原著也会受到关注, 跟着阅读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这就是影视剧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二、影视剧对青少年阅读的积极影响

影视是世界的又是中国的;是生活的, 又是艺术的;是普遍的浓缩, 又是个别的放大。学生可以通过影视鉴赏了解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 欣赏异国他乡的绮丽风光和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 拓宽知识面, 增加知识。同时, 影视在视觉和听觉上尽其所能地将自身的功能推向极致, 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刺激着观众的耳朵, 从而进一步激发情感, 触发想象, 弥补纯文字带来的不足。

通过观看影视剧还可以缓解青少年自身学习和工作的压力, 比如青少年可以选择看一些搞笑、轻松的电视剧或娱乐节目。就像至今年为止已经连载了3部的《爱情公寓》, 其中轻松幽默的言语, 夸张搞笑的表演, 一定会让你捧腹大笑, 相信随之压力也会减少。

通过鉴赏根据名著改编的经典影视片可以节约时间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比如在电视上播出的新版《红楼梦》。《红楼梦》的原著很多学生反映读不下去,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宣传力度很大, 很多人就看了, 看过之后再聊, 发现里面很多东西是自己不懂的, 就去翻原著, 才觉得书确实值得一看。

三、影视剧对青少年阅读的消极影响

对青少年来说, 影视剧就像一把双刃剑, 它对青少年阅读倾向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有消极影响产生。影视文化作为青少年课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 其中所凸显的影视暴力、虚构的都市剧和偶像剧等负面现象对青少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比如, 看过偶像剧之后, 一部分青少年开始了对时尚的盲目追求。影视剧中的极其炫富的东西, 名车、豪宅以及各种时尚的装扮, 这些都为青少年追求时尚推波助澜, 同时使青少年的阅读兴趣也发生的改变, 他们看的不再是名著, 而是经常捧着时尚杂志, 从中学会如何穿衣打扮、购物, 而最终沦为时尚的奴隶。

影视作品本来是为了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精神产品, 本来应该是高雅的、对社会有益的东西。但是影视作品中的暴力、色情、凶杀成分却深深地毒害了青少年, 对青少年犯罪起着直接诱发作用。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打击, 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无法估量。

四、要引导青少年学会正确阅读

引导青少年正确阅读, 必须学校、家庭联合起来。如学校可以开设影视媒体教育课程, 培养青少年的媒体素养。学校还应将影视教育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设各种讲座, 让学生在校观看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较强的影视片。对影响力较大的影片, 组织学生谈体会, 写影评, 并进行有意识有实效的点评, 以帮助青少年提高认识水平, 增强免疫能力。

家庭方面, 家长应以身作则, 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审美鉴赏能力, 对孩子进行监督和导向, 为孩子选择具有社会价值和有利于健康价值形成的节目, 注意帮助孩子对其中善、恶、美、丑作出正确的评判, 并适时地进行诱导, 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观, 提高孩子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勇.影视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电影文学;2011年01期

[2]王书月.影视欣赏与中学文学作品教学[J].名作欣赏, 2011年23期

篇13:送报的少年的阅读答案

A.从主观角度看,自我同一性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空中均以同一实体存在及自身内在的相对不变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意识体验。

B.从客观条件看,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决定了自我同一性的建立,而在网络世界里,数码的存在往往对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构成困扰。

C.从发生原理看,自我同一性在当今生活中很难建立,原因是人在网络与现实的交替中会呈现不同的性格特征,人格不够完整和谐。

D.从引导机制看,自我同一性包括虚拟我与现实我的统一,德育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各种虚实角色,并增强他们的角色调适能力。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段从主客观两个方面阐释自我同一性,接着引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指出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B.②段分析网络对建立自我同一性的积极意义,③段通过比较网络与现实的不同,阐释了网络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立的负面影响。

C ④段引用克罗特冯特的理论作为分论点,强调网络时代的德育要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看待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D.⑤段先指出德育要关注青少年的网络生活,然后概述如何进行德育引导,确定引导内容,探索引导方法,建构立体教育框架。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虚拟空间可以让孩子强化和建立比现实生活中更令人满意的自我形象,因此孩子上网就能积极发展信心和知识,会为更好的现实做准备。

B.青少年自我角色混乱,是因为他们可以在网络空间里轻而易举地构建自己新的角色或身份,而这些角色或身份之间可能也是互相冲突的。

C从帮助青少年顺利建立自我同一性的角度来看,德育引导要不断加强对青少年自律意识的培养,教育他们尽量远离网络虚拟的复杂空间。

D.当前,关注青少年的“第二生活空间”很必要,也有紧迫性,德育在对青少年的网络生活进行引导时,还要积极寻求社会与家庭的支持。

参考答案

篇14:给公交车鞠躬的少年阅读题及答案

⑴周末的黄昏,我乘坐开往市里的公交车回家。公交车上,乘客摩肩接踵,拥挤异常。

⑵公交车路过位于市郊的第19中学时,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背着书包从前门挤了上来。

⑶少年的手里拿着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英语单词。

⑷我几乎可以断定,这个孩子是个上初三、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在我的印象里,走在路上还想着背诵英语单词的一定是即将面临重大人生选择的孩子。

⑸车内的灯光很暗,只一会儿,少年便无奈的将小记事本放进了口袋,转身背靠在甬道旁边的椅子上。他刚想眯一会儿,忽然有人拉了一下他的胳膊。少年扭头去看,竟是隔着一排座上的一位老先生。老先生个子不高,头发灰白,脸上长满了老年斑。老先生冲少年招了招手,示意他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来。少年一脸惊喜,快速地挤了过去。老先生站起身,把座位让给了那个少年,然后自己向后车门挤去。

⑹汽车继续向前走,人群沉默着,只有车厢里的喇叭偶尔提醒着大家上下车,下一站又将到哪儿。

⑺少年也许是太累了,小小的脑袋靠在窗玻璃上,不一会儿,竟然睡着了。那一刻,我真的替那少年庆幸,庆幸他能有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

⑻窗外华灯初上。马路上,一辆辆大大小小的汽车像一群群等待迁徙的甲壳虫,步履维艰却秩序井然地在如流的车道上行驶着。

⑼过了半个多小时,车子终于驶进了市区,人们陆陆续续地下车,车厢里渐渐松了许多。

⑽我正盘算着晚上吃点什么,突然,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从旁边的人行横道上横穿过来。司机眼疾手快,猛地向右打了一下方向盘,巨大的惯性使毫无防备的人群齐刷刷地向左倒去,车厢里本能地发出一阵惊叹。

⑾车里的喧哗惊醒了昏睡中的少年,少年下意识地睁开眼,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不再睡觉,而是把头扭向了窗外。

⑿又过了几站,少年站起身往外走,看上去像是要下车了。然而,少年并没有挤到车门口,而是愣愣地瞅着车门旁边,脸上写满了惊讶。

⒀顺着少年的目光我看到那个刚才给少年让座的老先生竟然还在车上!原来,老人并没有下车,而是一直站在了后门旁边。

⒁下车的人群推拥着少年向前,路过老先生身边,老先生轻轻地冲少年笑了笑。

⒂车门关上了。站在路边的少年如梦初醒般冲着发动的车子深深地鞠了一躬。

1.请简要概括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15个字以内,每超一字扣一分)(2分)

2.请具体说说文章第⑸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3.文段⒀中加粗划线的`词“竟然”是一个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请结合文意,分析该词在这段话中的表达效果。(2分)

4.文章写老先生和少年,没有一句人物对话,人物形象是通过描写展现出来的,请选择一个人物举例分析。(3分)

5.读完本文,你有何感想?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4分)

参考答案:

1.(共2分)参考答案:乘车少年向给自己让座的老人鞠躬。

2.(共3分)参考答案:为后文老人给少年让位,得到少年的真心感激作铺垫。对老人的外貌描写,说明老人虽然年纪老迈,乘车本可坐着,却给少年让座。这体现了他的热心与善良,对少年体贴关爱,从而激起少年的感激之情,也激发人们对其敬重之情。

3.(共2分)参考答案:①增加了我的吃惊程度②再让我明白老先生良苦用心的同时,更增加了我对老先生的敬佩之情。

4.(共3分)参考答案:比如第五段“老先生个子不高,头发灰白,脸上长满了老年斑”,实际是对老人的外貌描写,这表明老人家虽然年纪大,却给少年让座。他的热心与善良,对少年体贴关爱,愈发的感人和令人敬佩。文章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主题就愈发鲜明。

篇15:少年书架阅读答案

(1)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2)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3)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4)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就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5)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6)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7)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8)那是,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9)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的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10)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11)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12)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13)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14) 小小的书架成了!

(15) 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16)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17)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18)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19) 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那几件事?请概括填空。(4分)

① →“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 ② →书架伴“我”成长

2.品读第⑦段划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4分)

妈妈嘴角荡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答:_____________ 。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⑧段划线句做两条批注。(4分)

示例:那欢喜如莲花的一般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__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__

4.在第十六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十八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

5.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他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答: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分)“我”在老师家看到书架 爸爸给“我”做了一个书架。(各2分)

2.(4分)“笑意”表现妈妈对“我”对如此爱书(书架)的高兴;对“我”以字典作“书架”表示赞赏;从“光泽”看出妈妈因为“我”聪慧和爱书而对“我”的将来有了期盼。(每点2分,答到两点即可)

3.(4分)示例一:“看见了,看见了”运用反复的修辞,强化了“我”的想象和期待;示例二:“款款而来”赋予“小书架“人的情态和动作,写出了“我”即将拥有书架的喜悦;示例三:通过“仿佛”引出“我”的想象,来表现我期待的心情;示例四:“美丽的家伙”表达了“我”与书架亲昵的情感;示例五: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我”即将拥有书架的愉悦心情。(每点2分,答到两点即可)

4.(4分)“久违的老友”:“我”在老师家见到过书架,因期待而想象这书架的样子,所以早已熟悉(如答成“一直与‘我’不离不弃得1分)(2分)”我的长者”:书架变得苍老;书架长久陪伴“我”,给“我”力量(2分)。

篇16:农村青少年阅读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为充分了解农村青少年的基本阅读状况及在近年来普遍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深入调研和分析农村青少年的阅读现状和阅读需求, 以期为面向农村青少年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客观的依据和参考, 促进农村青少年阅读活动全面、深入和可持续开展。

二、农村青少年的阅读现状调研

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本次问卷调查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国家开放大学 (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共同主办的“手牵手——农村青少年阅读行动”的前期工作之一, 活动借助遍布全国城乡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 在各地教育部门的协助下, 采用现场指导问卷填写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形式, 从农村青少年对阅读的认知、基本阅读状况、阅读条件和氛围、阅读需求、在全民阅读中的参与度等方面, 在全国乡村地区进行农村青少年阅读现状调查。本次调查共涉及全国范围内21个省 (市) 的9981名农村青少年。

本文选取从总人口和农业人口数量都较大的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和山东省临沂地区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调查点分别为两地的5个乡镇中小学, 共发放问卷20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870份。调查对象全部为来自农村地区的青少年, 初中生人数最多, 共1582人, 小学和高中人数分别为188人、100人。

2. 农村青少年的阅读现状。

(1) 对阅读的态度和评价

根据调查结果 (图1) , 明确表示喜欢阅读的农村青少年占78%, 选择“一般”的占20%, 仅有2%的农村青少年对阅读有抵触情绪。由此可见, 大部分农村青少年热衷于阅读, 具有较强的阅读意愿和兴趣。

根据阅读对个人成长影响的调查结果 (图2) , 选择“有些影响”或“影响很大”的农村青少年共占80%左右, “一般”占18%, “影响很小”占3%。可见, 绝大多数农村青少年能正确认识阅读在个人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问卷的开放问题中, 很多青少年借用“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等名言警句, 表达自己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 认为“阅读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 开阔眼界, 增长智慧”。

(2) 阅读时间和数量

在日均阅读时间和月均阅读数量的调查中, 半数以上的农村青少年每日阅读“1小时”或“1至2小时”, 34%的阅读“1小时以下”, 选择“0小时”和“2小时以上”分别占2%和6%。可见, 2小时是阅读时间差异的分水岭, 阅读时间的中位数在1~2小时之间。在月均阅读数量上, 选择“1~3本”的农村青少年占65%、“3~5本”的占26%, 有少数农村青少年 (6%) 月均阅读数量达到5本以上。农村青少年的阅读时间和数量均比整个国民和城市青少年形势稍为乐观, 一方面是因为农村青少年的课业负担较轻, 没有名目繁多的课外补习, 另一方面也是农村地区文化艺术活动和娱乐休闲设施较少的缘故。

(3) 阅读原因和喜好

在阅读原因的调查中 (图3) , 分别有70%、53%和46%的农村青少年选择“个人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 为“消遣娱乐”而阅读的占总数的27%, 因“家长、老师的要求”而阅读的占9%。在阅读书籍类别选项中 (图4) , 以“小说杂志、通俗读物”为主要内容的最多, 占48%, 其次是“教辅读物、参考书”、“科学科普、百科知识”和“动画漫画、卡通类”, 阅读“经典名著、人文历史”的农村青少年占17%。《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和《百科全书》等书籍入选“我最喜欢阅读的三本书”的统计结果中 (图5) 。

可见, “个人兴趣”是农村青少年阅读行为的重要原因, 基于此因素, 科学科普、童话作品和动漫卡通类书籍因为图文并茂和浅显易懂受到“追捧”;其次, 由于缺乏有效鉴别力, 家长和教师又疏于对青少年自主阅读行为进行有效辅导, 致使“消遣娱乐”成为众多农村青少年阅读的原因 ;第三, 为“提高学习成绩”, 阅读《作文大全》、《语文报》等“教辅读物、参考书”的农村青少年也占有相当比重 ;最后, 经典名著和人文历史等“大部头”作品, 虽然内涵丰富、思想深邃, 但阅读时需要较强的文学底蕴, 初接触者会感到吃力, 大部分农村青少年敬而远之。

(4) 阅读书籍获取途径

分别有36%和35%农村青少年的书籍来源是“自己购买”和“向他人借阅”, 17%为“在书店看”。图书室 (读书角) 发挥的作用较小, 仅占7%。经走访, 所调查的10所乡镇学校中, 拥有图书室 (阅览室) 的共6所, 其中3所较少开放。我们获得的调查结果和文献中对山东平阴县12所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调查结果类似, 图书馆场馆都存在建设不足、书目种类较少、缺乏专职管理员及图书馆利用率低等问题。

在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态势下, 网络阅读率以其快速、实用、方便等特点保持持续上升趋势, 1999年为3.7%、2001年为7.5%、2003年为18.4%、2005为27.8%、2007年为36.5%。农村青少年对网络阅读涉猎较少, 仅有不到4%的农村青少年通过网络进行阅读, 这和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受限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有很大关系。

尽管有强烈的意愿和浓厚的兴趣, 在自我阅读量评价中, 近半数的农村青少年认为自己的阅读量“较少”, 认为自己阅读量“较多”的仅占9%, “一般”的占42%。

根据图6, 导致农村青少年阅读量不足的第一大因素是“找不到要看的书”, 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等文化资源较为匮乏, 学校的图书馆也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农村青少年处于文化饥渴之中, 这点在“获得想看书籍的难易度”调查中得到印证, 70%的农村青少年明确表示获得书籍“不容易”。“家长/老师不让看”是第二大因素。升学和成绩是农村家长和老师们最关心的问题, 部分家长和老师认为阅读会分散孩子精力影响学习而反对孩子阅读。第三大因素“没时间看书”是目前广大青少年课业繁重的必然结果, 同时做家务、干农活等也挤占了部分阅读时间。最后, “没有读书氛围”也是阅读不足的重要原因, “父母/老师”是对个人阅读影响最大的人 (图7) , 父母文化素质的不足、藏书数量的限制、家庭文化氛围的缺失, 以及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难于为农村青少年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同学之间也没有形成相互带动的积极读书气氛。

3. 农村青少年在全民阅读中的参与情况。近些年来, 我国政府倡议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以“爱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 各相关机构纷纷开展广泛多样的阅读活动, 促进全民阅读。

根据调查, 仅有5%的农村青少年“参加过全民阅读活动”, 多达95%的农村青少年并没有参加过全民阅读活动。究其原因, 78%的农村青少年选择“没见到相关活动”, 其次为“没时间参加”、“不感兴趣”和“相关活动缺乏吸引力”, 分别占23%、13%和10%。对目前较为常见的全民阅读项目, 如“阅读书籍推荐”、“图书捐赠”、“专家讲座或指导”、“读书论坛”和“读书活动征文”等, 农村青少年均具兴趣较高。

三、农村青少年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青少年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 认为阅读可以扩大知识面、拓展视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受阅读观念、阅读条件和氛围、阅读习惯以及全民阅读开展不充分等方面的影响, 实际上能轻松享受“悦读”的农村青少年却并不多见。

1. 传统阅读观念根深蒂固。由于阅读自主性不强, 青少年的阅读深受家庭和学校等局部社会环境的影响, 传统阅读观念给农村青少年阅读造成重重障碍。一方面, 家长乃至一些学校认为农村青少年走出农村要靠过硬的文化知识, 他们将教科书和参考书之外的书籍视为“闲”书, 认为读“闲”书影响学习成绩, 经济条件有限的农村家庭难免限制青少年购买“闲”书, 基于同样的原因, 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 部分教育意识不强的农村地区仍流传着“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课外阅读更是奢谈, 还有家长对青少年读书或者课外阅读持放任或反对态度。

拒绝课外读物, 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常见现象。这种不良观念深刻影响着孩子们的阅读认知、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

2. 阅读条件受限、阅读氛围缺失。受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和文化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农村青少年的阅读条件非常有限、阅读氛围严重缺失。农村青少年个人或家庭缺少阅读书籍, 农村学校或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在数量、种类、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学生阅读需求 ;其次, 部分农村学校未设置图书馆, 设置图书馆的学校对图书的使用、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此外, 教师的阅读引导作用范围也较为有限, 难以为农村青少年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条件的限制和阅读氛围的缺失严重影响着农村青少年阅读量的提升和阅读能力的完善。

3. 阅读引导不充分、良好的阅读习惯尚未形成。农村地区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阅读行为要么“明令禁止”, 要么“不管不问”, 对农村青少年的阅读行为缺乏有效指导。不喜欢阅读的农村青少年便失去了享受阅读、汲取营养的机会 ;喜欢阅读的农村青少年则非常盲目地挑选书籍, 很可能会沉浸在轻松时尚、休闲刺激的言情武打小说、轶事故事类读物中而不能自拔, 而远离《史记》、《汉书》、诸子著作和中外名著等品位较高、内涵丰富的经典作品。

农村青少年阅读中存在的重“读图”、轻“读文”、亲“通俗阅读”疏“经典阅读”、重“功利阅读”轻“人文阅读”等问题, 如果长期发展下去, 无疑不利于农村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

4. 全民阅读活动的影响范围有限。目前以图书馆界、教育界和出版界为主体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 没有建立阅读推广的长期规划与目标, 活动覆盖范围有限且分布不均衡, 对青少年群体特别是农村青少年群体的阅读工作总体上重视不够, 很难对农村青少年阅读产生实质影响。

首先, 各阅读活动的开展缺乏统一计划和行动, 各相关机构独立分散, 各自为政, 缺乏协调机制, 无法发挥出联动效应 ;其次, 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主要集中在教育文化基础设施较齐全的中心城市或者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速的沿海城市, 而广大农村地区、偏远地区、民族地区受交通不便、观念落后、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制约无法有效参与到全民阅读活动中 ;再次, 由于缺乏对农村青少年阅读现状与阅读需求的充分调研与分析, 各活动项目针对性不足, 内容与形式趋于雷同, 难于调动农村青少年群体的积极性。

四、结语

对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青少年而言, 高品质的阅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思维、陶冶情操, 还可以稳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有效提高各学科的学习效率。阅读是青少年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内化过程, 也就是说, 与补习班等灌输方式的外在“补血”作用相比, 阅读可达到内在“造血”的功效。

阅读兴趣和习惯具有较强的延续性, 有三分之二爱读书的成年人, 在其8~12岁时就酷爱读书, 不爱读书的成年人中有一半在青少年时期也不爱读书。为培养农村青少年在阅读能力形成的黄金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 要加强对农村青少年阅读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促成政府将农村青少年阅读问题上升到国家层面, 并提供足够的政策资源和公共服务, 逐步解决农村青少年阅读条件限制等问题 ;其次, 教育部门、图书馆、出版社等全民阅读推广单位应形成合力, 建立农村青少年长期阅读推广规划, 构建遍布全国城乡的阅读推广体系, 深入调研和分析农村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和阅读需求, 有计划、有步骤地面向农村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制定规范化的执行方案, 注重各项活动的规模化、整体化效应, 从而扩大社会影响力, 以便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再次, 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宣传积极的阅读观, 着力扭转农村地区学校、家庭对阅读的偏见, 使教师、家长成为促进农村青少年阅读的积极驱动力 ;最后, 通过专家讲座、座谈会、读书论坛等互动交流形式, 引导农村青少年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培养农村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升农村青少年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为农村青少年创造一个轻松的“悦读”和“乐读”环境。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充分展示和分析当下农村青少年基本的阅读现状及其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以期为面向农村青少年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和参考, 并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促进农村青少年阅读活动的全面、深入和可持续开展。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阅读现状,全民阅读

参考文献

[1]张瑞麟, 张红丽.责任感、使命感与系统优势的组合与作用——“手牵手——农村青少年阅读行动”全民读书活动的探索与思考[J].天津电大学报.2012, (1) :34-37.

[2]凤凰网.凤凰网调查:2009年中国人阅读量统计[OL].[2012-3-12].http://v.ifeng.com/news/china/201001/81bb67be-0f1a-485e-b29f-7fde762ab9f2.shtml.

[3]王永军, 王红.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形同虚设之忧[J].中国教育报.2010, (4) :A05.

[4]中国网.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数字化阅读持续增长[OL].[2012-3-12].http://culture.china.com.cn/2010-04/19/content_19857209.htm.

[5]朱淑华.从战略高度推进儿童阅读[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 (2) :75-79.

[6]黄文镝.近年来我国社会阅读活动概述[J].图书与情报.2010, (3) :30-35.

上一篇:伤感微博说说句子下一篇:妈妈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