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2024-05-19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精选18篇)

篇1: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课程设计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

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习要求:必修

应开学期:第7学期;学时: 2周;学分:2分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数控技术

主撰人:审核人:

一、设计实习目的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是高等本科机械专业中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是在学生学完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特别是在数控技术课程学习之后进行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系统设计总体方案的拟定,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设计、计算以及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控制软件设计等,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电子和计算机的知识,进行一次数控技术的实践性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加工编程能力,初步设计计算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生产中所遇到的数控技术方面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选题及要求

要求学生在全面了解数控设备的使用和设计过程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工作量要求,课程设计的选题分4种类型并完成以下不同的内容:

1、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及NC机床操作与加工仿真

(1)设计零件;

(2)零件工艺分析及确定工艺路线,选择数控机床设备;

(3)编制加工程序;

(4)使用仿真软件(如:宇龙数控仿真系统)进行加工仿真;

(5)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见后。

2、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设计计算

(1)确定脉冲当量;

(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

(3)滚动导轨的计算和选型;

(4)进给伺服系统传动计算;

(5)步进电机的计算和使用;

(6)设计绘制进给伺服系统一个坐标轴的机械装配图;

(7)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见后。

3、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1)控制系统方案的确定及框图绘制;

(2)8031单片微机及扩展芯片的选用;

(3)I/O接口电路及译码电路的设计;

(4)设计绘制一台数控机床单片微机应用系统电路原理图;

(5)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见后。

4、NC机床控制软件模块设计及仿真

(1)设计计算机数控的控制软件的某一个模块(插补、刀补、总控等);

(2)在计算机上进行设计模块的仿真;

(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见后。

三、工作量

根据选题不同,有以下不同的要求:

1、设计应不少于3个零件,每个零件应不少于3种以上的几何元素;能在计算机仿真系统上熟练的操作数控机床,将设计的零件加工出来。有完整的设计说明书。

2、进给伺服系统一个坐标轴的机械装配图(A0或A1图纸一张)和完整的设计说明书。

3、单片微机应用系统电路原理图一张(A1图纸一张)和完整的设计说明书。

4、编写控制系统模块程序及仿真程序和完整的设计说明书。

四、说明书要求

说明书是课程设计整个设计计算过程的叙述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过程及说明;

(2)设计的零件、图纸或计算机程序;

(3)设计中各种参数的选择及说明;

(4)结果及分析;

(5)说明书应不少于6000字。

五、考核方式

学生完成数控设计实习的所有规定内容后,统一由指导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学生的数控设计实习进行答辨评定成绩。

篇2: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开课单位:会计学院 开课学期:第3学年秋季学期 学 分:1学分 学 时:16学时(1周)适用专业:会计信息化(0609)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配合《会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是会计信息化专业方向的必修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掌握会计软件开发技术平台,提高学生对会计软件的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围绕会计软件开发技术,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课程设计选题,完善《会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所开发的系统原型案例。

2、在以下设计课题中选择

商品进销存类:(1)商品采购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2)商品销售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3)商品库存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4)应付账款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5)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6)采购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7)销售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8)库存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9)应付账款账龄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10)应收账款账龄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

其它:(1)工资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2)固定资产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3)财务管理指标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

3、自拟题目

在满足《会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专业与兴趣,自行拟定课程设计题目,经指导教师批准同意后进行课程设计。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

本课程设计原则上以各小组自行开发的商品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原型案例为基础,在系统的业务流程、功能设计、界面设计、数据处理流程、计算方法、源程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作品完成后,要求学生提交以下资料:(1)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文档;(2)物理数据模型 PDM;(3)数据库文件;(4)源程序;(5)系统运行效果屏幕录像视频。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

1、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

2、依据提交资料的完整性、软件运行效果、作品现场演示、系统文档的规范性与完整性、屏幕录像视频、纪律表现等综合评定课程设计成绩。

篇3: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数控原理与系统主要讲授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数控技术的应用。是一门造就学生职业基本能力、训练运用数控系统、培养创造性思维分析能力的关键性课程,按照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从职业性、岗位化的要求出发,以数控系统的分析、调试和应用作为总体能力培养要求,根据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课程目标;参考就业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内容衔接要求,精选核心教学内容及实验内容。在数控原理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的改革中,结合职业技能鉴定的知识和技能标准,根据学生的素质、学院的教学设备、师资等方面综合考虑,突出高职教学改革的特色,把改革精神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形成一个适合于高职教学的模式,有利于实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现今对于数控原理与系统课程的改革主要是从教学手段上研究的较多,至今未曾有采用价值工程理论对其教学大纲等进行优化分析,价值工程理论在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等方面都有应用,其主要是通过合理的开发和管理,实现教育资源最优的配置,做到精干和高效,在高职教育中就在于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 价值工程活动的基本程序

1.1 选择价值工程对象

数控原理课程理论与实践课时合理的分配,根据本专业学生培养大纲,最终确定,数控原理课程在大二的上学期进行开课,课时定为56学时,对于学时中理论和实践课的分配,将采用价值工程的打分评价,得出最优的课时配比,使得学生在合理的学时下,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见表1、表2)

1.2 收集相关情报

本课程特别强调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和素质,突出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数控原理是每个优秀的数控专业人员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数控专业人才区别于一般数控加工人员的重要知识结构。通过原理的分析及应用这一具体的案例,可以让学生综合理解和运用数控。培养了较高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通过课程综合性的实践,分析并扩充了一个较完整的数控原理系统,培养了学生通过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设计较大规模的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深刻体会到理论学习的意义和动手实践的乐趣。按照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以岗位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依据,让其他的任专业课的教师,将各章节的学时进行重新配比以下要求进行,通过对比分析,最终得出B、C两种方案进行价值分析。(见表3)

部分实验环节可以选作.

1.3 功能分析

价值=功能/成本

主功能:本课程在数控技术专业的定位以及为后续课程所做的铺垫;子功能:职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见表4)

1.4 成本分析

根据本学院的实际情况理论课时和课内实训的总和为14*4=56学时,通过对子成本的分析,其主要包括总的学时、教师备课及实验准备时间以及教师的相应开支,将其按照不同的权重参数进行成本分析,具体计算。(见表5)

1.5 价值指数分析

根据V=F/C,计算各方案的价值指数。(见表6)

1.6 方案功能分析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到C方案的价值系数大于B方案、A方案,A方案虽然在成本上多投入一些,主要是其课内实验的时间安排较多,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大有益处。但C方案相对与其他方案能取得相应的甚至更大的教学效益。因此,按一定的经济比例进行教改投资,大胆地进行教材教学改革,将会取得相应的社会效益。

2 结语

价值工程原理在数控原理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中应用,使得数控原理与系统课程中的理论与实验环节更加的合理化,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得以提高,使每个个体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另外,在研制教学装置上也使得教师的业务能力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林长进.价值工程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56-59.

[2]吴爱萍,汪木兰《.数控原理与系统》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与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3):22-24.

[3]徐夏民等主编.数控原理与系统[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篇4: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技工学校学生的来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其中大部分是中考落选生,近几年来,经过对学生入校后的简单调查发现,有约60%左右学生表示上技校是“无奈”的选择;20%左右的学生表示是父母让他们上技校;只有20%左右的学生表示对某专业感兴趣而填报技校。因此,有大部分学生由于原来的文化基础较差,加之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课“厌学”,只有在上技能课(实习)时才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有效提高,在课程设计实习这一环节要做到一下几点。

1.认真组织,选好课题

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理论性、技术性、应用性都很强。但技工学校的学生大部分仅有初中文化基础,起点低,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效率低;在一个班级的学生中,由于他们学习层次的不同,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善于发现各个学生的优点与长处,统筹兼顾,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因此,认真组织,选好课题是实习指导教学的基础工作。具体做法是:

(1)明确实习任务,提供参考资料,推荐参考书籍,引导学生确定选题思路和选题范围。要求以实习小组为单位确定选题,并尽可能采用EDA辅助设计。

(2)学生分组,根据实习学生情况,每3~5人组成一个小组,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将理论成绩与技能成绩(动手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合理搭配,以其达到在实习中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时每个小组指定一名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同学任小组长,负责协调本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与实习指导教师的沟通联系,以减轻老师负担,提高实习教学的工作效率。

(3)提供备选课题,在课题选择方面应考虑:典型性、实用性、综合性、趣味性;难易适中;考虑所需器材、器件的许可。当然,有些实习小组可能会有自选课题,只要符合选题要求,这种做法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

2.合理安排,正确指导

这里所说的安排主要是实习时间及实习任务的安排。这一工作是整个实习过程成败的关键。通常情况下,一个大型的课程实习都只有4周左右时间,它有别于进厂的生产实习。在各实习小组的课题选定之后,要求学生充分熟悉课题的主要技术指标(电路功能),拟定方案组成逻辑方框图,画出电原理图及工作原理简述,各单级电路元器件的参数选取,完成元器件的型号规格清单,写出电路调试步骤说明(调试工艺)及所需测试仪器设备。另一方面教师综合各小组的课题,对小组的计算说明书或参数选取说明给予认真验证、审阅并准备充分的元器件及其他辅助器材,督促落实各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做到人人有任务,整体上要求计划周密,工作扎实、紧凑、分工合理;再用1~2周时间让各小组进行装联、调试和检修。在装联之前各小组依据经教师审阅过的元器件清单领取元器件和其他辅助材料,并要求学生利用仪表、仪器等检测工具对元器件进行质量判别,当元器件都符合质量要求后再按电路进行装联,装联的过程必须满足工艺要求,装联完成后,要求学生必须进行自检、互检。各小组装联的电路都必须在教师确认装接无误的情况下,才能通电调试,以确保实习教学安全。

电路调试是目前技校学生的薄弱环节,他们对电路功能的理解还比较抽象,在调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这个阶段老师应加强指导,但绝对防止包办代替,在调试中遇到问题时引导学生自已去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能力得到一定的发挥和提高。

二、教学互动与总结提高

对于三年制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课程设计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通过第一、二学期的基础性基本技能实习后,学生对本专业的所学所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但如何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却是学生比较迫切探知的,课程设计实习正是要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引导,也是对今后创新应用的启蒙。

1.教学互动,巩固知识

在实习中,学生经过选题、参数设计计算、电路装联调试后,对自身在理论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装调的技能、技巧方面的欠缺都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感受,老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总结。这个环节是一个教学互动,巩固知识的环节,时间也要有合理的安排,这个阶段的内容最丰富且最实际,也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做法是:

(1)布置学生完成实习报告;

(2)组织各实习小组相互交流经验,展示、演示自已的实习成果;

(3)分析各自在装调中出现过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各小组选出代表对本小组的课题进行说明,有哪些知识得到巩固,哪些电路得到应用;

(5)老师及时进行总结点评,并给出建议;

(6)对各实习小组考核和成绩评定。

通过这些过程,实现教学互动,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2.积累经验,总结提高

课程设计实习虽然只有4周左右时间,实习任务紧,但每一届学生在这一环节的实习都有一些新的内容、课题或成果,这些新课题在训练学生能力的同时,对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和经验积累也是一份很好的材料。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学生可以由基础实践向学科专业技能过渡提升,为后续参加生产实习积累经验,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探索创新提高自主性。多年来,每次从学生的实习总结报告中可以看出,他们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收获,比如:了解和感受了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的工艺流程的常识。;基本掌握正确选择和使用测试仪器、仪表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查找和排除故障的经验;加强了小组成员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协同配合完成任务的团队精神的锻炼。学生的这些收获其实也正是实习指导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他们的进步也正是技校老师期望的结果。

三、改革创新思考

技校电子技术专业在20世纪80年代,其教学方向是以家电维修为目的开设专业课程。学生毕业后,学有所学,用有所用,就业前景广阔。90年代后期,随着人们对家用电器的使用在观念上的改变,出现家电维修人员过剩,加上生源质量下降,学生从学校出来真正有维修技术的人员百分之二十不到,所以出现学生学有所学,但不能从事本专业就业的尴尬局面。另外,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分工的细化,使大多数技校电子专业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一线的生产工人(流水线上的工人),这些工作劳动时间长,待遇低,没有多大技术含量,学生就业后频繁跳槽,对未来的发展很茫然,致使近几年来选择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人数日渐缩减现象。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技术的应用已更加广泛,作为技工学校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师,如何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引入更多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课题,拓展知识面,增加创新能力培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有所学,用有所用,能学会用的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笔者认为,除了教师要提高自已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加大教学改革创新力度外,还需要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技工教育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到那时,才是职业教育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时期。

篇5: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一、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习)目的和任务

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习)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使学生增进对MCS51单片机电路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方面的理解。

(2)使学生掌握软硬件的有关知识等。

(3)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4)通过简单课题的设计练习,可使学生了解必须提交的各项工程文件,也达到巩固、充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习)应能加强学生如下能力的培养:

(1)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2)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3)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

(4)工程绘图的能力;

(5)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习)内容及要求

(1)初步了解电路图设计方法

(2)分析给定电路图

(3)电路焊接

(4)设计简单程序

三.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习)步骤

1、明确任务和查阅资料;

2.电路分析;

3、画出电路硬件原理图(用PROTEL);

4、电路焊接;

5、编写源程序文件;

6、上机调试软件;

7、编写实习报告;

8、答辩;

四、成绩评定方法

根据完成文件的份量与质量,体现的水平及设计时教师通过检查、指导对学生独立能力的了解,结合答辩情况,综合后给每一位学生的课程设计(实习)评定一个成绩。

篇6: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开课学期:第2学年夏季学期

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2周)

适用专业:行政管理(0502)

一、课程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程实习是针对《行政管理学》课程的实习。目的是通过专题调研、专题讲座、小组研讨、观看录像资料等形式,使学生对行政管理的性质、范围、工作方法与手段、活动主要内容、所需的能力与技巧有一个较为深入系统的认识,较好的掌握本专业的技能。

二、课程实习的主要内容

1、了解行政管理的性质和范围。

2、了解行政管理的主要对象。

3、了解行政管理的职能划分、机构设置、人事行政的问题。

4、了解行政管理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5、掌握行政管理各环节的管理方法。

6、明确行政管理发展的趋势。

7、弄清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及其改革状况。

三、课程实习的主要方式

1、到实习基地进行行政管理专题调研。

2、举办专题讲座。

3、小组研讨。

4、网上收集行政管理相关资料。

5、观看录像。

6、撰写实习报告。

四、课程实习的基本要求

1、必须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2、必须服从安排,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实习,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做好实习记录。

3、尊重实习指导教师,虚心学习,认真做好分配的各项工作。

4、实习结束后,认真写出实习报告或总结,字数在3000字以上。

五、课程实习的成绩评定

1、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实习成绩。

篇7: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开课单位:数学与统计学院开课学期:第3学年春秋季学期

学分:1学分学时:16学时(1周)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0104)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配合《金融数学》课程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理金融方向)的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应用数理金融的基本方法分析远期和期货的定价、互换的定价、期权市场及其交易策略、套期保值行为、信用风险和信用衍生工具、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等。本课程设计大纲以本课程的教学大纲为基础。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课程中所学的内容,加强动手能力,切实利用金融数学技术和工具解决金融学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股票、期货行情分析

目的:掌握股票、期货行情分析系统的应用,通过分析软件能够查看行情信息和图表,并能进行K线图表的切换、划线、周期等基本功能的分析和应用。能够通过分析系统找到基本的证券资料信息。加强对股票市场、国内外期货市场和国际外汇市场基本特征的了解。

要求:利用软件,完成规定的实践内容,记录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与过程。实践完成后,应根据实践情况写出实践报告;实践报告内容为任选一个股票品种和期货品种,给出以下结果:分时行情、历史行情、基本信息、并用至少两种技术指标分析该金融品种的价格走势。

2、现货远期平价及远期合约定价

目的:能够用相应软件计算现货远期平价及为远期合约定价。

要求:掌握并利用Office软件解决相关问题;自行设计Excel表格完成远期理论价格的计算;实践报告中给出自己设计的表格和计算结果。

3、看涨期权-看跌期权平价关系

目的:对看涨-看跌期权的平价关系进行验证。

要求:给出包含看涨-看跌期权的资产组合;设计Excel表格,选择输入输出数据;给出设计的Excel表格,验证看涨-看跌平价关系是否成立。

4、期权定价(必选)

内容:利用B-S期权定价模型的模拟;权证的定价;对定价结果进行总结。

目的:能够用相应软件模拟B-S期权定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根据结果能够分析期权交易的价格波动状况;掌握并利用Office 软件解决相关问题;利用证券交易软件认识权证的特点。

要求:自行设计Excel表格进行期权理论价格的计算;自己选择无风险利率等参数;报告计算结果。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

课程设计教学由该门课程理论主讲教师负责,参加指导的教师轮流值班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拟定供学生选择;课程设计在固定地点进行,集中指导;课程设计结束前进行分组答辩;学生自由组队进行课程设计。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按设计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作为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

1、课程设计成绩采用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篇8:遥感课程野外实习设计

关键词:遥感课程,野外实习,Landsat-5 TM,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RS) 作为采集地球数据及其变化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 (GIS) 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 , 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大面积同步、实时观测的优势, 可用于航海、农业、气象、资源、环境等各领域[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遥感已成为一门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促进了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很多国家已重视培养遥感方面的专业人才。在我国, 从上世纪末开始在高等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设置遥感课程, 目前已经成为地理和其他相关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2]。

遥感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要掌握遥感课程的内容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此实习是遥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分析应用能力的主要渠道, 因此实习教学内容设置合理显得特别重要。野外实习对于学生认识和熟悉自然地物、判读和解译遥感影像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都很重要。因此野外实习是遥感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环节。

本文针对我校《遥感导论》课程教学, 基于呼和浩特市城区和周边地区的Landsat-5 TM遥感影像数据, 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遥感课程野外实习设计, 主要包括数据准备与处理、样本采集与解译标志建立以及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与验证等内容。

一、实习内容设计

针对我校《遥感导论》课程内容的实际教学安排, 设计了遥感野外实习的大体流程, 见图1。野外实习主要包括遥感数据的准备与处理、路线样本设计与解译标志建立和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与验证等若干环节。通过设计本流程, 学生主要复习与巩固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原则、方法、过程和注意事项。

二、影像初步判读和路线与样点设计

利用ENVI 4.8软件处理呼和浩特市城区和周边地区的Landsat-5 TM遥感影像数据, 并运用Arc GIS 9.3软件进行矢量层和数据库的建立。通过这个实验可以掌握基于ENVI软件的遥感图像处理基本方法, 如波段合成、真假彩色合成和图像增强等;通过在Arc GIS软件中建立样点和验证点 (点) 、路线 (线) 和调查区 (面) 的矢量层, 巩固地理信息系统点、线、面的空间关系方面的内容, 掌握Arc GIS软件矢量数据处理等方法。在Arc GIS中叠加显示4, 3, 2波段合成的TM图像 (标准假彩色合成) 和矢量层, 掌握空间叠加方面的知识。图2为以TM标准假彩色合成图像为底的野外实习验证区、路线和样点 (和验证点) 的空间分布图。学生基于TM假彩色合成图像和地物的识别特征分析等遥感基础理论知识, 可以进行初步的影像判读。

三、实地调查与解译标志的建立

根据设计的野外实习调查区、路线和样点图, 进行野外逐点调查。在每个考察点处, 首先识别影像和实际对应的地物类型, 分别采集调查地物样方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照片资料, 然后记录GPS测量的经纬度以及高程信息, 并在遥感解译地面调查表中认真填写地物以及周围的景观特征, 描述地物在遥感影像中的表现特征 (调查表即为解译标志集) 。室内遥感图像解译时, 将地面调查表格转换成电子版文档, 见表格1。野外调查方法和过程简单, 但意义很大。通过实地调查, 学生能够学会植被取样和覆盖度估算方法、解译标志建立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熟悉各种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表现特征。

四、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与验证

首先以TM标准假彩色合成图像为底图, 根据考察点遥感解译地面调查表, 利用Arc GIS软件进行调查区的土地利用各要素的信息提取工作。然后将土地利用各要素矢量层导入已建立好的空间数据, 进行空间拓扑检查 (主要为无缝隙、无叠加检查) 。最后制作调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图, 见图3。验证是信息提取工作的必要环节。根据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图, 进行验证点 (图1) 的实地调查工作, 检验遥感解译结果与实际地物的一致性和匹配程度, 如若有误, 在土地利用解译结果中进行修改。学生通过信息提取与验证工作, 熟练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掌握空间拓扑检查过程, 学会信息提取结果的精度检验方法。

五、结语

遥感课程的学习中必须加强实践教学, 其中遥感野外实习是重要内容。针对该情况设计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遥感野外实习。包括数据准备与处理、样本采集与解译标志建立以及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与验证等内容。遥感野外实习有助于学生巩固遥感课程的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梅安新, 彭望录, 秦其明, 等.遥感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篇9: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关键词:图片处理;国贸专业;情境设计

一、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定位

该课程针对阿里巴巴网店、淘宝天猫店、速卖通等工作岗位要求,培养学生图形图像绘制、图像合成、特效制作、产品效果处理、网页图像处理等技能,达到 “会、熟、快、美”的岗位要求。通过对Photoshop软件的讲授与学习,让学生达到熟练处理图像与灵活创作设计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并具有一定的海报设计和综合创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意识以及团结协作能力,为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网店装修美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在学习制作图像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形成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掌握图片的相关知识(图片的格式、大小,色彩的组合、搭配等);掌握Photoshop工具箱中各工具的应用;掌握Photoshop中色彩的调整;掌握Photoshop中图层、通道和蒙版的应用;掌握Photoshop中滤镜的应用;掌握Photoshop中图片的输出、打印;掌握Photoshop综合案例实训制作。

2.2能力目标

具有熟练使用Photoshop中各主要工具、各主要菜单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处理图片以及根据别人的要求处理图片的能力;具有使用Photoshop制作相关案例的能力。

2.3素质目标

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图像处理创意思维和健康的审美意识,以及较高的艺术设计鉴赏能力。

三、课程教学情境设计

3.1课程教学情境设计的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情境设计理念是“以任务为驱动,结合企业实际需求,理论和实际一体化”。以最新企业对网店装修美工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将工作任务分解成各个子任务来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从而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3.2以各项子任务强化训练位手段,强化图片处理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把网店装修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技能作为强化学生的任务清单,侧重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简单到难,从单独任务到综合性任务,实现校内与企业相结合,达到“会、熟、快、美”的岗位要求。

3.3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主要还需要靠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作为一个引导者,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图片处理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出学生的积极点,突出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教学中来。

四、教学方法与内容设计

4.1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以企业网店装修中实际的项目为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同时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法,以2人为一小组,相互讨论合作,完成项目。

例如选区的创建与控制这个任务模块,我们和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网店的原始商品图片,然后在课堂中分配任务,每个小组分到的商品图片都是不同的,由小组成员完成对图片的抠图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解完成选区创业与控制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分析不同的商品原始图片,应该采用哪些抠图方法才能快速的完成,并且要做到符合要求。各小组完成任务后,相互之间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仅掌握了图片处理的知识和技能,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对自身的表达、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2内容设计

本门课程主要以企业网店装修中应用到的内容作为设计载体,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模块一:图片处理的基础概念与基础操作

这个模块以理论为主,要求学生能辨别图像的格式类型。能对Photoshop的工作界面有一个基础概念了解。能对画布图像大小进行设置,能对文件的新建、打开、储存等基本操作。

模块二:选区的创建与控制

本模块以原始商品图片作为任务载体,通过不同选区工具的应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完成选区灵活处理。

模块三:图层、通道与蒙版

本模块强调图层与蒙版的应用,要求学生能根据网店装修中的实际操作为项目驱动,强化图层的叠加与图层样式的操作,并且指出在网店装修中,套用模板是对蒙版的强化学习。

模块四:图像的色彩调整

本模块以商品原始图片的色彩色调的调整作为任务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色彩色调命令的学习。主要强调图商品原始图片的明暗、颜色和清晰度这三方面的学习,通过色彩平衡、亮度/对比度、调整色相/饱和度、颜色替换、去色、色阶、曲线等命令的学习应用,让学生学会调整图片的色彩色调。

模块五:绘图与修饰工具

本模块以修饰商品原始图片为任务载体。在拍照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完美,需要后期进行处理。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让学生对商品原始图片进行修饰,以达到最终的效果。

模块六:文本设计

在网店装修中,文本设计是很重要的一块方面。各种海报的设计中,字体选择,字号大小选择,字体排版等方面需要进行学习应用。通过企业海报的设计要求,让学生完成各种海报的字体设计。

模块七:路径的绘制

本模块以钢笔工具和形状工具的应用作为项目任务的基础工具,还是以企业原始图片的细节抠图和网店详情页设计中各种形状的设计为任务载体,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模块八:滤镜的使用

滤镜作为PS中最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模块以网店装修中主要应用到的滤镜作为教学理论,结合实际网店装修中滤镜的应用,介绍滤镜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考核与评价

篇10: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开课单位: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开课学期:第3学年春季学期

学分:0.5学分学时:8学时

适用专业:知识产权(1701)

一、课程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程实习是配合《知识产权代理》课程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是对《知识产权代理》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完善和必要的补充。通过综合模拟实训的操作,培养学生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巩固和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产权代理知识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初步树立学生独立完成知识产权代理工作的信心。通过实训,学生亲自体验知识产权代理业务、与委托人仔细沟通,撰写知识产权代理法律文书;亲自体会知识产权申请、审查、复审等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知识产权代理的各项制度和程序,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二、课程实习的内容

本课程实习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任意选做其中一组的一个项目。

1、专利代理(任选下列一项)

(1)专利申请和初步审查程序中的代理:专利申请,以某企业新完成的某技术方案为对象,完成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按照规范的格式完成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摘要等专利申请文件;专利申请及初步审查程序,完成专利申请的提交、初步审查的文件、期限,缴纳申请费用。

(2)实质审查程序的代理:实质审查程序的启动;研究审查意见通知书;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办理专利权登记手续。

(3)复审、无效宣告程序中的代理:复审程序的启动;无效宣告请求的提出或对无效宣告请求书的答复。

2、商标代理(任选下列一项)

(1)商标申请的代理:申请文件的准备,商标查询,提交申请,缴纳费用。

(2)商标异议和撤销的代理:商标异议的提出,商标撤销程序的启动。

3、许可合同,就商标权或专利权代表委托方与被许可方签订一份许可合同。

三、课程实习的方式

1、原则上安排校内实习,同时聘请校外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2、学生分组,每组成员3-5人共同参与模拟实训的各个阶段。

3、模拟实训步骤分为三阶段:准备阶段、模拟阶段和整理阶段。

(1)准备阶段:说明实训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对实训有正确的认识和心理准备;讲解实训所涉及的法规和制度;讲解实训的资料和内容,强调知识产权代理实训的规范化;说明模拟实训的步骤、时间安排以及成绩考核办法等。

(2)模拟阶段:要求学生首先仔细阅读模拟资料,然后再根据实训程序认真进行处理,对出现的问题应当进行分析、判断,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

(3)整理阶段:要求学生对各类文书进行整理,按规定装订成册;对综合模拟实训进行小结和评价。

四、课程实习的基本要求

1、熟悉有关法规、制度,熟悉专利、商标申请的各项程序,按法律规定处理知识产权代理业务。

2、掌握知识产权代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3、独立判断和分析处理所遇到的代理业务。

4、初步掌握知识产权代理的主要过程,加深对知识产权代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五、课程实习成绩的评定

1、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

篇11: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第2学年秋、春季学期 学 分:1学分 学 时:16学时(1周)适用专业:软件工程(03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307)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配合《数据结构》课程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多个较为完整的应用需求分析,在完成设计和编程大型作业的过程中,深化对数据结构课程中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念,使学生的程序设计与调试水平有明显提高;经过查找参考资料、技术手册和撰写文档,进一步培养软件工程师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选择与数据结构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综合性的题目,难度应大于课程实验的题目。以下题目仅作为参考,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3个及以上。

(1)一元稀疏多项式计算器;(2)迷宫;(3)哈夫曼编译码器;(4)教学计划编制;(5)成绩分析;(6)二叉排序树与平衡二叉树的实现;(7)图的基本操作与实现;(8)交通咨询模拟系统;(9)内部排序算法的性能分析;(10)背包问题的求解;(11)简单个人书书籍管理;(12)简易电子表格;(13)校园导游系统;(14)农夫过河问题的求解;(15)电话号码查询系统。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

1、数据结构课程结束后开始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尽量在课余时间完成部分源程序和课程设计报告等文档书写工作。

2、课程设计集中上机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善功能和文档。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学生应严格按照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选题。

2、教师应严格按照学生工作计划抽查每天工作进度,加强过程监控。

3、教师应严格考勤,对旷课2次的,取消其考核资格。

4、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

1、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

2、成绩评定依据:算法思想的正确性,包括是否采用了合适的数据存储结构等30%;程序实现的正确性,包括程序整体结构是否合理、编程风格是否规范等20%;学生的工作态度、独立工作能力30%;课程设计报告(含课程设计心得)20%。

篇12: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开课单位: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开课学期:第4学年秋季学期

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2周)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704)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电气工程综合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应用型设计课程,其先修课程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自动化仪表》、《电力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现场总线技术》、《电气测试技术》、《电气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力系统仿真》、《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及应用技术》等。通过综合设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加深对所学电气工程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掌握综合设计方法,能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包括微机继电保护,如输电线路保护、电力变压器保护、小电流接地系统自动选线、自动重合闸、发电机励磁及保护等;监视控制功能,如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运行监视功能、控制及安全操作闭锁功能、人机联系功能等;自动控制装置的功能,如电压、无功综合控制、低频减负荷控制、备用电源自投控制、小电流接地选线控制等;电力系统仿真计算与规划设计,如电力系统各种潮流分析计算、故障分析计算、暂态稳定计算、负荷预测计算、网络及站所规划设计等。

2、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包括电介质结构与材料绝缘特性综合实验、高频高压电源技术、材料放电特性实验等。

3、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包括控制电机类综合设计、直流电源系统、调速系统、电力电子装置类设计等。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

1、课程设计采用相对集中方式,以组为单位集中在实验室或教室进行。

2、每组学生3-4人。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学生分组选定课题。

2、用相应的电子线路、电气系统辅助设计与分析或其它工具软件完成课题的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单元设计和混合电路设计。

3、进行系统的算法研究,利用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计算或其它工具软件完成仿真分析。

4、在实验设备上完成规定的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5、软件编程,系统软硬件联调。

6、提交设计报告及制作的相应实物。

7、答辩。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

1、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

篇13: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一、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实验实习教学现状分析

(一) 教学方法

如今, 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实验实习中更注重学生纸上训练和图面表达效果, [3]这样教学的结果, 往往教师更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另外, 实验实习课程教学内容往往枯燥呆板, 就是单纯的老师留作业, 做指导。学生也只是单纯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平时不注重积累和搜集相关的专业知识, 被动学习。目前, 各院校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实验实习学时少, 课堂时间本就有限, 不充分利用的话,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就不能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园林设计做好准备。

(二) 学生学习兴趣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属于基础性课程, 所以课程开设学期早, 而授课内容多, 教学时间短, 实验实习和理论有时缺少必要的联系。而且园林设计初步部分内容比较抽象, 难以理解, 还有些学生美术基础薄弱, 所以导致低年级学生在没有明确学习目的的情况下学习起来有种“慢热”的现象, 也就是说, 往往课程已经进行三分之一, 学生们才开始感兴趣。

(三) 计算机制图广泛应用

效果图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和步骤, [4]它表现形象直观, 能更好地说明设计者的设计意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学生们也由过去的纯手绘逐渐发展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这样, 有些学生就会片面认为手绘不用学习了, 计算机设计又方便又快捷, 而且还利于保存。但是, 计算机制图有时往往很难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 特别在快速设计上, 不如手绘方便直接, 表达效果强烈。园林专业要培养的是一名合格的设计师, 而不是制图员。所以, 学好手绘是成为一名好的设计师的第一步, 而园林设计初步的实验实习课程就是走好这第一步的工具。

二、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实验实习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 内容结构调整

目前,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选用的教材为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石宏义主编的《园林设计初步》, 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在实验实习课程中学生完成钢笔画、钢笔淡彩、模型制作、透视图效果图以及园林方案设计的练习。其中, 钢笔画要求学生大量临摹和自己创作, 白描和明暗画法综合运用练习;钢笔淡彩要求学生掌握钢笔画结合水彩、马克笔、彩铅等表现技法的练习。透视图可以结合自己的设计作品, 激发学生自己钻研的精神。

(二) 教学环节

强手绘训练。作为园林设计类课程, 设计图就是设计师的语言, 图纸是表达设计思路的重要途径。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就是强调学生手绘的学习和练习, 因此, 在实验实习教学上要引导学生多看、多画。[5]多看是指多研习优秀的园林作品和优秀的效果图。多画可以先从最基本的线条练习开始, 然后再大量临摹优秀的效果图, 加强学生平面基础构图能力的培养和创新, 最后可以增加写生训练, 培养学生快速设计的表现能力和熟练绘制效果图的表现技巧。

开设参观学习和现场教学。通过参观当地优秀的园林作品, 使学生有感观认识, 而且现场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居住小区、公园、广场、学校等具体的绿地中开展教学, 使学生对园林空间和尺度感都有所理解, 对园林艺术表现手法有所认识, 尽快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更全面地投入到园林设计学习中。

(三) 考试方式

运用多样的考试方法和考试制度, 例如, 可以加大平时作业的考核, 或者完全可以把平时成绩作为期末综合成绩。这样, 学生会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对平时绘图的练习, 又减轻了期末复习的负担, 突击式应对期末考试不能训练学生从实质上理解园林设计图的真谛。

三、结语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在园林专业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针对目前实验实习课程的现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当然, 设计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每个教师都应探索自己的教学方法, 使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更好地发挥在培养方案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从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体系和社会对园林人才的需求出发, 分析了目前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实验实习教学开设的现状, 对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实验实训提出了教学建议, 希望对园林设计的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园林设计初步,实验实习,教学

参考文献

[1]冯丽.《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探析[J].热带农业科学, 2011 (4) :92-95.

[2]叶文艳, 袁剑华.“设计初步”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22) :98-100.

[3]谭祎, 蔡如.基于过程性教学的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 (15) :6993-6995.

篇14: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摘要:以《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课程为例,介绍了基于CDIO理念制定的教学内容和大纲以及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安排、课程教学方式、成绩考核评定标准,都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CDIO;教学大纲;新型干法水泥技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87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是面向无机材料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材料科学基础》、《热工设备》等专业基础课等方面知识,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生产工艺原理,管理水泥生产活动的基本能力。以往的教学设计都是按照章节平铺直叙进行,因为学生缺乏工程经验,不能够与教师进行良性活动,授课达不到工程教育的目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体现了作为现代工程师所应具备的服务于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研究到运行改良的全过程所需拥有的基本能力。笔者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参照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标准,在《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设计上进行了探索。

1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新技术。掌握悬浮预热器的构造、工作原理、主要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掌握分解炉的热工工艺特性;熟练掌握预分解窑系统的调节与控制及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为毕业后从事水泥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设计新大纲的指导思想

教学大纲是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符合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应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及课时安排、实验项目的安排设计等各方面进行制定。本文设计大纲为:用CDIO理论来制定教学目标,以项目推进作为教学实施过程,用基于CDIO理论制定的教学目标来把握教学过程的实施。现以《新型干法水泥技术》“预分解窑系统的调节与控制及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教学内容为例对教学大纲进行设计。

3 新大纲的教学设计

3.1 主要教学知识点及能力要求

根据现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特点及水泥工艺操作师基本能力的要求,需要达到几个方面的目标,具体如下:

(1)掌握预分解窑系统调节控制原则,理解均衡稳定生产的内涵;培养学生掌握全局,整体思考的能力。

(2)熟悉预分解窑系统重点监控的主要工艺参数;培养学生找出问题根源,理清生产故障原因,认识问题本质的能力。

(3)了解预分解窑系统工艺控制的自动控制回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掌握预分解窑开窑点火操作方法,并能够设计点火操作方案;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

(5)熟悉预分解窑异常状况调控及故障处理方案,能够分析给定的生产故障产生的原因,给出具体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3.2 具体教学计划安排

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课堂讲授和项目研讨。

(1)课堂讲授。教师在课堂讲授该部分的基本知识点,附带案例进行教学。具体教授内容,计划如表1所示。

(2)项目研讨。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讲授基本点同时,向学生下达课程的项目任务书,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研究设计,完成项目任务书。完成知识点讲授后,由教师引导在课堂对小组项目任务进行研究讨论。具体研讨内容,计划如表2所示。

3.3 课程教学方式及要求

(1)采用案例式教学。把生产案例分析作为中心,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案例的分析上,将学习的主要理论和实践技能融进到生产故障案例解决中。案例教学具有良好的启发性和实践性,可以实现研究性教学,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2)采用“CDIO项目”教学方式。在基本理论教学完成后,教师布置若干课题,学生以项目为中心,带着问题查阅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最终以完成项目的深度、效果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

(3)采用“创新小组”方式。学生自由结组,每组由教师指派企业行业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完成CDIO项目设计。另外创新小组,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自选题目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必须与课程密切相关,根据科技创新成果不同给予相应的加分。

3.4 成绩考核与评定

(1)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给出课堂成绩。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回答问题等课堂表现情况。成绩占10%。

(2)CDIO项目,将学生项目设计完成工作量、工作实绩和项目质量报告相结合,给出项目成绩。成绩占20%。

(3)各学生依靠“创新小组”合作,需发表科技论文1篇(6~10分),申请专利1项(8~10分)。成绩属于额外加分,最高为10分。

(4)期末考试。成绩占70%。

成绩评定细则如表3所示。

4 结束语

篇15: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课学期:第3学年秋季学期

学分:1学分学时:16学时(1周)

适用专业:网络工程(0309)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配合《网络程序开发》课程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使用C#开发网络应用程序的方法及重要算法的理解。通过用C#语言编写若干个相对完整的网络工程实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网络编程方面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网络专业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网络综合编程技能。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以下设计课题任选一个。

(1)使用Web Service编写列车时刻查询程序;(2)使用.NET的远程技术编写远程控制客户端和服务端;(3)使用.NET技术编写流媒体的在线播放程序;(4)使用.NET技术编写在线翻译程序;

(5)使用.NET技术编写网络五子棋游戏程序;(6)使用.NET技术编写基于HTTP协议的下载工具;

(7)使用.NET技术编写FTP客户端与服务器端;(8)使用P2P技术编写局域网视频聊天程序;(9)使用Web Service编写天气预报程序;(10)使用.NET技术编写局域网广播程序。

另外可以适当增加课题,主要由指导教师掌握,学生也可自拟课题(必须由指导教师核实其内容是否与课程培养目标一致、工作量是否饱满),具体要求由指导教师掌握。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

1、学生分组设计,依据选题难度和工作量每组1-3人,协同完成设计任务。

2、课程设计开始后第一天主要为学生查找资料、选题并填写选题表,最后一天为答辩时间,其余时间由学生自主设计,教师考勤并辅导。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网络工程实例,对网络编程技巧和方法有一个整体、深入的认识。

2、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C#和网络协议知识、算法解决具体的网络工程实际问题。

3、分析设计文档按要求打印,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4、软件需提供加注释的源程序(以班为单位刻录光盘),并能正常运行。

5、对于分析设计中未能实现的部分需要加以说明,对于软件中所参考的部分模块或代码需要加以声明,并说明出处。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

1、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

2、成绩构成:设计文档资料;具体实现设计方案的程序;课程设计考勤登记表。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篇16: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开课单位:汽车学院 开课学期:第3学年秋季学期 学 分:1学分 学 时:16学时(1周)适用专业:工业工程(0408)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基础工业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程,本课程设计是配合《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基础工业工程的工作研究等相关实践技能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工作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2、明确基础工业工程在企业中研究及应用情况,能结合生产系统及其管理问题的实际,初步形成现代工业工程的理念及其系统思想。

3、具备分析、发现现有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的工作能力。

4、通过训练使学生具有从事实际工作研究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本课程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现场调研实践;方法研究;时间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基础数据调查分析:(1)企业总体运作情况:包括产品调查、生产过程调查及生产方法的调查;(2)企业基础工业工程的应用情况:主要了解明确企业生产效率的衡量方法、企业常用的质量测评方法、企业成本管理现状;(3)明确企业减速器产品拆装生产流程并用秒表测时收集数据,便于进行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及动作分析等。

2、企业调研:(1)产品调查时应分析课程设计产品构成,列出该产品的主要零、部件明细表;(2)生产过程调查中应针对课程设计研究的产品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其生产工艺、流程程序等;(3)生产方法调查时应针对减速器产品加工或装配过程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其操作过程和动作组成等;(4)明确企业生产效率的衡量方法,并了解企业通过应用基础工业工程在生产率方面取得的效果;(5)了解企业常用的质量测评方法,质量目标以及企业通过工业工程应用在质量方面取得的效果;(6)调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特别是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物料周转率的衡量方法和数据;(7)了解如何通过应用基础工业工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3、方法研究结果汇总:总的要求是通过观看录像资料,明确企业减速器产品某部分生产流程,从而运用程序分析中的三种分析技术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改善方案,并与原方案进行比较,说明采用新方案取得的效益。

对企业的管理事务流程进行分析,需要通过与企业某一部门主管人员进行交流,并通过工作抽样,明确企业的管理事务流程以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此项要求为附加,可以任意选择。

具体的要求是进行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最终目的是要取得最有经济、最有效率、最低成本、最轻松的工作方法。因此在进行分析时,需要结合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完成以下内容:

(1)以组为单位,选择某一车间或某一生产过程进行程序分析(包括工艺流程分析、流程程序分析、布置和经路分析)。

(2)选择某一加工或装配工序进行操作分析,调查作业过程、进行双手操作分析。(3)选择某一加工或装配工序进行动作分析,并结合动作经济原则进行改善。

4、作业测定结果汇总:秒表测时的要求是选择某一生产过程用秒表测时进行作业测定。首先要明确秒表测时的步骤、方法。在具体应用中,说明所用的测时方法,并用表格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某一作业过程的正常作业时间;其次,制定标准工时。考虑工作评比和宽放时间,制定此作业过程的标准工时。

5、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是整个设计工作的总结,包括现场调研报告以及专业课程设计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应包含各阶段工作数据表格、各种分析简图及文字说明,字数不少于5000字。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

1、教师在课程的理论教学结束后给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

2、学生在1周时间内,独立完成课程设计。

3、课程设计期间,教师安排定期和不定期的集中或单独辅导。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从产品入手对企业总体运作情况及企业基础工业工程的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收集工作研究的基础数据资料。

2、正确运用基础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及相关专业知识,对调研资料进行理论分析。

3、结合企业实际,运用程序分析中的分析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4、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应用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四大原则来建立新的程序。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改善方案,并与原方案进行比较,说明采用新方案取得的效益。

5、按照规范格式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

1、设计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2、课程设计成绩由平时表现、设计报告和答辩综合评定。

3、有下列情况之一,成绩为不及格。(1)没有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2)工作态度马虎、设计质量不好,不能达到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3)提交的技术资料有严重错误。

篇17: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第4学年秋季学期 学 分:2学分 学 时:32学时(2周)适用专业:网络工程(0309)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课程。目的是在学生修完主要专业课程之后,通过完成一个综合性网络项目,加深学生对网络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前期所学知识,掌握网络开发工艺全流程及其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发网络项目的专业技能,并进行网络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预演。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题目范围。凡是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有可设计性(开发、或测试的)题目都可以。

2、分组选题。多人同组的,每个学生完成的内容必须有明确的、明显的区分界限,便于老师评判。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

1、学生分组设计,依据选题难度和工作量每组1-3人,协同完成设计任务。

2、课程设计的流程为:征集题目→修改与筛选题目→网络发布题目→学生填报选题志愿→每班学习委员汇总→整合学生选题→发布师生对应表→进入课程设计→指导学生→选择答辩学生→答辩→收集和整理课程设计资料→公布综合课程设计成绩。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指导教师发布符合本大纲要求的、难度适中的实战型网络题目。

2、学生按照专业发布的组队规则,按照自愿或指定的方式选题和组队,原则上1-3人/题。

3、各小组成员独立完成所分配的任务,并做好团队的协作与沟通工作。

4、完成网络开发任务,并以小组形式准备和完成答辩。

5、学生要严格遵守课程设计的管理规范和组织纪律。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

1、成绩采用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根据考勤、文档、网络项目、答辩综合评定成绩。

篇18: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实习大纲

电子实习是在学生学习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而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完善和补充,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习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学习电子电路的焊接技术、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常识、具备简单电子电路焊接、调试与检测的能力,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作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电子实习课是在刚刚升入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学习的,是他们进入大学以来接触的第一门实践课程。

1 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二年级的本科学生,学习完了一年的基础课程之后,就要进入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在将来的学习、实际工作中,会经常遇到有关电子线路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为此我们就要尽早在这方面有所训练,逐步掌握有关电子线路方面的问题。这时候很多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还没有学,关于有些电子元器件如晶体管,集成电路,还没有接触,因为以后要讲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晶体管原理,集成电路原理等课,为此,在学习这些课程之前我们进行了电子实习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电路实验,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特性、识别方法、检测方法,掌握常用及专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在调试和检测过程中学会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来说,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所谓“动手”,实际上还是一个“动脑”的问题,动手做一件事情,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用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指挥手去完成。所以现在学习每一门课程,要学会其原理,要在理论上去掌握它。

2 课程设置内容

现在的电子实习课,将要从最基本知识开始,先从感性上,建立一些认识。对实验室的基本仪器设备有所了解,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认识,识别电子元器件,和用万用表对元器件的基本测量;能识别简单的电子线路,并能够按线路图制作、安装调试一个完整的电路。

作为第一次接触基本元器件的本科学生来说,这门课程是不同于课堂上所讲述的高等数学、英语等基础理论课程的,它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求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这三种仪器是电类学生要掌握的最基本的仪器。其中直流稳压电源是电子线路实验的必不可少的仪器,它可提供各种直流电压。数字万用表是最常用,最方便,用途最广的仪表。电工学及电子学中最常见的参数是:电阻值、电压值和电流值。一般万用表主要测量该三种值。电压又分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电流又分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万用表还可以测量电容值;测量二极管和晶体管的放大倍数(h FE)。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会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值,交流电压值,直流电压值,直流电流值等。使用时会正确选择所测量的类别和量程,正确读出测量数值。而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是一种用阴极射线示波管显示半导体器件的各种特性曲线,并可测量其静态参数的测试仪器。熟练掌握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方法,学会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半导体器件的静态参数。在不损坏器件的情况下,测量半导体器件的极限参数。如二极管,NPN型和PNP型三极管。

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电子仪器以后,就要学习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量了。最基本最简单的电子元器件无非是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发光二极管,集成电路等元器件。要学会使用数字万用表和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对以上元器件进行简单的测量。电阻器是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元件。由欧姆定律可给出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在应用时要考虑正确选择电阻器的电阻值和功率值,会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能根据电阻器的色环标志读出电阻值。电容器是将导体与电介质作适当安排而能得到相当的电容的结构。在直流电路中阻断电流,再交流电路中有充放电作用。广泛用于交流电路和振荡电路。电容器电容的大小与电介质面积和厚度及介电常数有关。电容的测量可用万用表的电容档或用电桥进行测量。电感器是由导线盘成线圈形状的结构。变压器的原、副线圈,高频振荡器线圈及直流扼流线圈都可视为电感元件,有一定的电感值。在高频交流电路中阻断电流,再直流电路中电流可顺利流过。广泛用于交流电路和振荡电路。电感一般用电桥测量,在电子线路中电感线圈经常与电容器组成振荡回路。二极管一般是由一个PN结组成。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测量二极管,如显示出“500~700”的数值时,红表笔端为二极管正极;黑表笔端为负极。若反过来测量,指示为无限大。并且要学生知道,利用单向导电性,二极管可以把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对于三极管,要求学生会用万用表判断晶体管的基级b;发射极e;集电极c。及晶体管的放大系数(共发射极接法的h FE或β值)。发光二极管主要用作电光显示,发光二极管可作为单个的发光管,也可分段组成发光的数码管。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不能过大,一般不超过十几毫安,发光二极管是在直流状态下工作,一般不能接在交流电路中。集成电路是由很多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基本元件密集排列成电子线路,集中制作在一块芯片上,引出必要的引脚,构成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包括时基电路、运算电路、逻辑电路、驱动电路、显示电路、单片机电路等。集成电路的引脚按规定排列,一般是从正面看有豁口端面的左侧的第一个引脚或有“O”标志的引脚为“1引脚”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序,到左侧最下引脚后,顺序排号下一个引脚为右侧最下一个引脚,再顺序向上排列。集成电路一般有8引脚,12引脚,14引脚,16引脚等等。

掌握了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识别了基本的电子元器件以后,在电子实习课程的最后,要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行一下验证,安排了两个典型的线路结构——“定时器”和“叮咚”门铃。从器件的选择,到电路的焊接以及最后的调试,最终实现相应的功能,都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3 结语

上一篇:那一次,我感动流泪了日记下一篇:绿色住宅室内设计中的思考因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