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爱心行作文

2024-04-23

福利院爱心行作文(精选5篇)

篇1:福利院爱心行作文

阳光明媚的一天下午,我们幸运星小记者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佛子山福利院。想知道我们是来干什么的?告诉你们吧,重阳节到了,为了发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我们幸运星携手天路户外志愿者服务队来为老人包爱心饺子啦!

坐在面包车里,只听司机说:“到了。”我们扭头望去,首先看到的是大门上“佛子山福利院”这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进入福利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高大的新楼房和两排陈旧的平房。沿着路往前走,左手边有一片树林,高大的树木枝叶繁茂,撒下斑驳的绿荫。林中有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老人们到这里锻炼锻炼身体,肯定非常惬意。接着,又看到一片菜地,里面种有萝卜、白菜、大蒜、辣椒等各种时令果蔬。

我们来到了一间陈旧的房屋前,张老师叫我们进去采访。“老爷爷,您好!您今年多大岁数了呀?”我走上前亲切地问道。“爷爷今年80岁啰!”老爷爷笑呵呵地回答。这位老爷爷坐在椅子上,他的手背上贴着创可贴,显然,这位老爷爷的手受伤了。周芷芊细声细气地问:“老爷爷,您叫什么名字呀?在这生活得怎么样?”老爷爷回答:“你叫我张爷爷就行了,这儿的生活还行吧,总比在家好!”我想:这位老爷爷应该在家没人照顾,所以才来福利院的吧!我们一边采访,一边参观。

“包饺子咯!”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包饺子的地方。我首先拿了一张饺子皮,夹点肉馅,沾点水涂在饺子皮周围,再将饺子皮对折,捏捏捏,突然,捏破了。我又拿了一张饺子皮包在外面,我的饺子成了一个“将军肚”。我心想:怎么办?这绝对是一个失败品。我抬头看了一下周芷芊包的饺子,她包的饺子真叫美,是花边的,我马上找到了灵感,仿照着她包的饺子样子,包得越来越好。包得差不多了,志愿者把装饺子的盘子收起来,把饺子放入锅里煮。

饺子煮好了,我们和志愿者将“爱心饺子”送到一个个老人的碗中。遇到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一位志愿者阿姨就帮助他们拿碗盛好饺子,端到他们手中。老人们吃着这些香喷喷的饺子,脸上笑开了花。

看着这一群上了年纪的孤独的老人,我由衷地希望他们的儿女能够多抽出一点时间来陪一陪他们,让他们多享受享受天伦之乐。等我长大了,也要帮助这些老人们。助人乃快乐之本,让我们携起手来,将爱心传到世界各地,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篇2:福利院爱心行作文

今天,在宜昌市儿童福利院举行了“爱在同一片蓝天下”庆祝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康龙志愿者们在团支部书记许玲丽女士和康龙爱心人士梁卫平同志的带领下,驱车前往福利院进行现场协助和人员疏导。

在现场,福利院的老师和小朋友精心为大家准备了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舞蹈、小品、歌曲、手语等小节目。虽然部分儿童肢体表达不是分方便,但是

他们都表演的非常认真,其中有一个小品,描述了一位右耳有缺陷的女生,考上了研究生却因为自身缺陷的因素想放弃攻读,结果在福利院院长妈妈的耐心劝说和细想引导下,终于放下心中的顾虑,继续攻读研究生,这是一个真实发生在福利院一个真实的故事而改编,现场很多观众不禁暗暗落泪„„

活动结束之后,福利院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参观了孩子们的教室、寝室、食堂手工房等相关生活设施,福利院老师为了让孩子们更加融入社会,也为了让社会各界群体更加了解这群特殊的孩子们,专门开展的此次“开放周”的活动,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房间,都让人觉得非常温馨,到场与洋溢着家的感觉。

篇3:苏平:以笔立命 爱心行世

小时候,他最喜欢把头歪在爷爷的胳膊上,听的最多的就是王羲之鹅池临帖的故事。爷爷给他讲历史,讲轶闻,也讲他们苏家的家族故事。

他的先祖在四川眉山,是苏轼家族后裔,由于战乱等原因,家族中的一部分人逃到山东荣成海边,在那里建立了苏家村。10 0多年前,山东遭饥荒,他的祖父在“闯关东”时到了东北,在辽宁与内蒙交界一个叫法库新城堡的村庄落户。

法库新城堡就是他出生的地方,这里土质沙化适宜种植香瓜,从此祖父开始了瓜农生活。尽管生存在穷乡僻壤,苏家人酷爱诗书的家族传统,也依然没有断流。

他名叫苏平,字梦潮,号龙岗山人,中国著名书画家。如果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那提他的作品人们就熟悉了。他一生为数百部影视题写片头,《白毛女》、《西安事变》、《紫禁城》、《漓江春》、《国之瑰宝》、《万里长城》等,这些我们熟悉的影视片头题字,都出自苏平先生之手。

他少年时的启蒙与齐白石很像。白石年幼时得祖父宠爱,祖父只认识300个汉字,白石悉数学完300个汉字之后,就应景人世了。苏平对艺术的初识也是由祖父开启,后来求学的道路颇坎坷,全凭自学与天赋的指引,走在书画艺术的道路上。

苏平的祖父是瓜农,但还算粗通文理,他从小就听爷爷给他讲,如何做一个有学问的人。贫瘠的乡间不是没有“学问”,村里庙宇和观音祠里的匾额,成为苏平小时候临摹的法帖。他用乡间的沙土做纸,用树枝、手指反复练习匾额上的字。到他6岁时,书法已经写得有模有样,从那时起就被叫去给邻居写对联。

爷爷用卖香瓜的钱给他买纸买笔,他越发刻苦练习,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书法上。后来,他又跟随父亲来到开原县读书,小学和中学期间,他系统学习古典诗文和书法。此后,终于从爷爷的故事和村寺的匾额中,一跃踏入更广阔的文明里。幸运的是,他还遇到一位给予他深厚学养的好老师。

中学时,教他国文的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先生。这位先生名籍冠瀛,毕业于北京大学,其文学功底深厚,书法尤其写得好。应该说,苏平领悟书法深奥之道是从此时开始的。在籍先生看来,苏平书法还算端正有样,他缺少的是对运笔技法和规律的掌握。于是,籍先生一个一个字给他校正,除了平时悉心指导,还让他临摹名人字帖。一个寒假里,先生给他一本唐冯承素的临兰亭序帖,让他依此临摹2 0 0遍。苏平闭户,整整临摹了300遍。这样的专注使他明白,书法不仅是腕上功夫和运笔的熟练;关键还要用心,心到了笔才会到,这样写出的书法才有灵魂。

苏平的求学时期都在战乱中,他193 6年上学,次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年抗战之后又是3年解放战争。他在家乡和异地辗转迁徙,一边避难一边修习书法。时局动乱,学校停课,然而他渴望读书,渴望考学。后来,他跑去大姐夫在读的沈阳医学院寻求帮助,不料被姐夫赶出校门,从此流浪街头。最后,一位家在沈阳的同学收留了他,代价是在人家当伙计,负责担水劈柴等重活。

作为信仰与追求的艺术

1948年底,19岁的苏平进入东北电影制片厂,成为新中国最早从事电影美术的工作者。被招进电影制片厂,凭的是一手好字。招考很简单,考官问苏平有什么特长,他一下笔就把对方征服了。

进入电影制片厂,不单是结束了动荡生活,也在事业上找到了与专业相通的方向。其后几年里,他倍加珍惜时光和机遇,工作再累也不忘练习书法。他汲取名家众长,其笔下愈显功力,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楷行草隶篆无一不精,尤以行书更见风格。

1952年,苏平被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后转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开始专业为电影题写片头、创作插图。他关于书法的理想在电影领域得到了充分实现。

他设计片头从不墨守成规,总能根据影视题材出奇创新。比如,歌舞片的字他写得潇洒飘逸;风光片的字写得轻松自如;而特别写故事片片名时,则根据不同类型的内容和情节书写。电影《白毛女》中,影片开头遒劲刚毅的“白毛女”三个大字,就是他设计与题写的;影片所有大量歌词,包括我们熟悉的“北风那个吹,雪花儿那个飘……”都是他以秀雅的小宋体一个一个字书写的。

如此,书法、绘画与影视内容合为一体,使影片的开头达到了理想的艺术效果。业内人士评论,这是他在电影美术理论探索与实践中做出的奠基性贡献。

平静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接下来的“文化大革命”又把他推入生活的谷底。

在此,不得不提苏平的夫人张军,二人不离不弃,共同度过了那段晦暗岁月。苏平与夫人张军称得上伉俪情深,他们相遇时,她才17岁,他也不过21岁。两人一起走过60年的人生,白发苍苍,相濡以沫。

文革时,张军被打成“国民党的特务科长”,审查五年,苏平也成了黑帮红人,两个大人被打倒,长女也在文革中夭折了。在极度的绝望中,苏平一边安慰妻子,一边借书法偷偷抒发对晦暗现世的不满。夫人张军保存着丈夫当年手抄的蔡文姬的《胡茄十八拍》,这幅手稿以小行草写成,一百零八句,字字如悲愤行走的云,殇世之情经曲他的笔墨尽情流淌。

十年文革摧毁了所有的艺术家的创造力,夺去了他们大好的生命时光,很多人因此一蹶不振。苏平的笔也在文革前后有过震颤,但他最终还是收拾好心绪,重新执稳了一支笔。

文革结束后,苏平已过不惑之年,他拿出所有精力心血对艺术进行持久的对视与对话。除了书法上的精进,在绘画上也深入探讨与研究,他擅长画松、竹、梅、兰、牡丹、花鸟……这些物象在他笔下恣意绽放,犹如生活又遇春风,美得格外有风骨,有力道。

改革开放之后,苏平曾在国内外举办数十次书画展,多次获得国内外金银大奖。当代杰出书法理论家冯亦吾先生称赞其书法:上窥“二王”下融欧虞颜褚诸家,殊古别今,自成一格;日本书法界泰斗中岛司有先生曾题词称他为“画龙点睛人”;国民党元老陈立夫赞其作品,“百看不厌,乃称真美”,无愧为才华横溢的当代“二王”。

随之书画名声日隆,他渐渐在社会上担任要职,他曾担任中国电影美术学会副会长、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中国书法年鉴》副主编、菏泽牡丹画院副院长等职。公务繁忙之时,他越发珍惜时光,以充分体现自我的个性和对待艺术的态度。

在作为一个“人”的样貌上,他为人善良耿直,始终以中国读书人的样貌示人,从不为社会上浮夸的风气和流派所牵绊。一生之中,他始终恪守老老实实习书绘画,兢兢业业读书求学问。他写的《习书自序》中,回忆了自己一生研习书法的经历,慨然劝导晚辈,“习书之路无捷径,劝君面壁坐十年”。

他一心扑到书画上,日常生活都靠夫人料理,甚至连自己衣服鞋帽的尺寸都不知道。夫人张军经常问他:“你为什么这样苦自己,一天不懂得休息,就知道写字画画?”他的回答很朴实:“我一生最爱书画,为了爱人、家人和喜欢我作品的人,唯为创作出精品,才不会辜负大家对我的厚爱。”

苏平先生的大爱之心处处体现在作品中。然而,正当他的人生趋于平淡,艺术趋于很高的境界时,病魔不约再至了。2 011年,81岁的苏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医院平静的离去。“如果他活得再久一些,他能给后人留下更多更灿烂的艺术精品。为了艺术,他太苦了。”爱人张军难掩无限感慨。

篇4:关心下一代爱心行大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今天我很荣幸地代表中健国银股份有限公司站在这里发言,首先,我谨代表中健国银的全体员工向出席今天大会的各位领导以及大会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座的全体来宾表示亲切的问候!

中健国银股份有限公司以习主席“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牵引,秉承“爱党爱国、以人为本、举业为民、感恩社会、和谐发展”的宗旨,以让人民“健康快乐、幸福富足”为企业使命,努力将中健国银打造成健康产业世界级优秀品牌,用丰硕的成果回报人民,我们坚持在创造企业价值的同时,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作为大健康领域的企业,我们更有责任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在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面前,我们公司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们将竭尽所能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尽力。我相信,在“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等主办单位的指导下,在组委会的努力工作下,关心下一代《中国梦〃爱心行》活动开展的一定会越来越好。

篇5:福利院爱心行作文

(备注:为尊重孩子的隐私,因此图片局部加上了马赛克)

上图:功夫龙代表和惠州护苗培智学校学生合照

2013年9月13日下午,当贴着“护苗爱心行”LOGO的商务车驶入惠州护苗培智学校,校园响起了一阵接一阵的欢呼声。这是功夫龙开展“把爱传出去,功夫龙护苗爱心行”活动的一个场景。据了解,此次活动由东莞市功夫龙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发起,企划宣发部全体成员参与了本次关爱活动。

上图:惠州市护苗培智学校邓东鹏副校长向功夫龙代表介绍学校

爱心呵护幼苗,关怀点燃希望

惠州市护苗培智学校邓东鹏副校长陪同功夫龙代表参观了求真楼、尚美楼、集思楼、情景长廊等区域。邓副校长介绍说“学校现在有150多个自闭症儿童,自创立以来得到了社会上非常多热心人的关爱,他们纷纷通过不同的渠道给予校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校的师资规模和硬件设施在不断完善,学校因此有了更完善的教学条件,帮助自闭症的儿童早日走出阴霾,但社会上仍然有大量的自闭症儿童需要关爱,目前的学位十分紧凑,老师和学生的护理比例为1:1.2,学校的学位已经排到了后年,同时在教学理念引进、硬件设施完善等方面的运营费用十分欠缺”,因此希望能借助社会、企业的力量去普及自闭症的知识,帮助和关心自闭症儿童。

上图:惠州市护苗培智学校的学生

随后,惠州护苗培智学校的老师组织“过渡班”全体学生和功夫龙代表参与了集体热身操、音乐游戏《听音乐抢椅子》、游戏《凑数》、集体游戏《许多小鱼游来了》、《火车钻山洞》等节目,看着这些平时不愿与旁人有过多交流的孩子们此刻专注的神情和纯真的表现,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强烈共鸣,正是社会上很多有心人长期无私的爱默默奉献,悉心守护,让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来自周围的爱。

上图:惠州市护苗培智学校引导图

关注自闭症,关爱自闭症儿童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长着天使般的面孔,却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没有办法融入社会,没有办法与人交流。人们都说,他们是“星星的孩子”,是不小心坠入人间的天使。这些孩子便是自闭症患儿(自闭症也称孤独症)。

目前,全世界自闭症患者已达6700万。近年来,自闭症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我国的自闭症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升高。调查显示,自闭症已占我国精神残疾首位。据了解,中国内地自闭症儿童已经超过一百万,患病率正逐年上升,而未被诊断发现有自闭症倾向的则可能更多。

这些孤独的孩子需要我们敞开怀抱,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

上图:惠州市护苗培智学校邓东鹏副校长授牌功夫龙爱心企业

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华夏文明

说起功夫龙这些年如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功夫龙人深有感触。本次活动负责人企划宣发部总监何金容先生介绍说:“功夫龙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一直不忘奉献社会,这次带来了功夫龙的拍拍表和功夫龙动画片光碟,正是像动画片传达的“寓教于乐,快乐成长”的理念一样,我们希望能通过身体力行让全社会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群特殊的儿童,同时功夫龙看到他们冰封的言语下那充满纯真、需要关爱的心灵,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包容,让孩子能够在这大美江城中更加璀璨的闪烁在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星空上。”

上图:小朋友拿到功夫龙礼物拍拍表和国学动漫卡拉OK光碟非常喜欢

长期以来,功夫龙公司认真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发展公司、奉献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时刻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的品牌承诺为社会尽责,并已成为卓越的企业公民,大大提升了企业公信力及行业影响力,不断赢得公众口碑,提升社会现象。

上图:功夫龙代表和惠州护苗培智学校学生玩游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福利院爱心行作文】相关文章:

去福利院的感受作文600字04-08

去福利院看望老人300字作文04-18

端午情暖福利院小学作文05-06

福利院总结04-20

福利院活动05-08

福利院儿童05-09

农村福利院05-28

福利院行范文05-16

福利院简报范文05-19

福利院简介范文05-19

上一篇:浅谈执行力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下一篇:编花篮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