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儿童

2024-05-09

福利院儿童(精选十篇)

福利院儿童 篇1

一、福利院儿童自卑现状

(一) 福利院儿童的生长发育

孤残儿童是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 而且有很多儿童都存在发育缺陷, 比如在语言、动作、智力的发育上跟不上正常同龄儿童的发育水平, 特别是没有家人的照顾更容易导致其发育迟滞。国外有个著名的儿科医生曾经发表关于福利院儿童文章, 文章中指出院式的集中养育方式从短期来看会造成孤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甚至致疾, 长期来看会慢慢造成孤残儿童体弱多病和经济依赖性大。另有调查显示, 儿童在福利院生活三个月, 其生长发育就落后于正常家庭迟缓一个月。造成福利院儿童生长发育迟滞的原因众多, 比如生活环境不稳定、受到虐待、缺乏营养等等都会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

(二) 福利院儿童的人格特征

从福利院儿童的人格特征上来看, 人格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表现, 一是性格, 二是气质。性格主要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态度而反应出来的表现在行为上的特征;气质就是关于人们心理活动方面的特征。影响气质的主要因素来源于遗传, 不过也会受到外界影响和环境刺激的干扰。有上海相关方面的研究机构就针对福利院儿童的气质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福利院儿童的气质类型和社会正常儿童气质模型有很大不同, 这也许和抹杀个性的福利院教养方式及其早年遭受的巨大家庭变故有一定关系。另外研究还表明, 每个人的气质维度是不一样的, 所以其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的心理活动速度、强度等反应也是不一样的, 同时气质维度也影响到儿童的智力、动作、语言发育水平, 也就是说, 需要养护人员对维度不同的气质类型儿童进行区别的养育, 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得成长, 比如对于难养型的孩子, 他们有生活节律性差、哭闹频率高、渴望关注度高等特征, 就需要养育者给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 但是在福利院是实行集中养育统一管制的方式, 加之工作人员时间、情绪和精力等方面原因的影响, 对气质维度不同的孩子不能区别对待关注和互动, 从而影响了孤残儿童的智力体能的发育。

在针对福利院儿童的性格特征EPQ测量的调查中, 有大量的数据表明他们的E量得分均低于社会正常家庭成长的儿童, 福利院女童的内倾性要远高于社会女童, 孤残儿童性格上出现“人格分裂”“情感障碍”“强迫症严重”等心理疾病问题的几率也较普通儿童大。

(三) 福利院儿童的自卑现状

虽然当今福利院的设施、基础配备等硬件条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得到了很大改善, 能保证孤残儿童衣食无忧, 但是对于他们的社会认知、情感支持、心理健康的方面重视度不够。导致这些群体都有一定的情感依恋障碍, 不安全型依恋所占的比例过大, 对儿童的成长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严重伤害, 即便安全和生理上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 但是如果没有形成稳定的情感关系, 缺乏了归属和爱的情感, 更容易发生信任危机。如交往表现的非常焦虑, 社交能力相对低下, 适应能力显著落后, 且其自身也会出现很多病理行为, 如孤僻、抑郁等。在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上, 其中自卑心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相关机构在对福利院儿童的自卑心理量表FIS调查中发现, 在自卑心理的强度上福利院儿童处于中上水平, 这就表明其整体上普遍存在着一些自卑心理, 不过自卑个体也少有达到强度特大的程度。从测量的维度上来看, 得分最高的就是交往自卑, 最低的就是个性自卑, 其它得分从高到底分别是外貌自卑、体能自卑以及学习能力。得分越低则强度越大, 也就是说在福利院儿童的自卑感中, 社交交往的自卑感最强烈, 而对于个性方面的自卑则相对要低一点。

二、福利院儿童自卑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个人原因

福利院儿童的自卑从个人自我的角度上来看, 很典型的一点就是对自我的认同感特别低, 这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里, 外界给他们病弱的身体上贴上了太多不好的标签。人们早先在生产力低下和社会资源不足的时候对于孤残儿童这类弱者只能任其自生自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人们已经有一定的能力对他们实行人道主义救治和实施人文关怀, 但是对于弱者的体惜度和尊重度都不够, 对于孤残儿童的痛楚没有感同身受, 也就很少能真正的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 大部分人对他们的态度敬而远之甚至避之不及, 更有恶劣者蔑视之。正是因为社会对于残疾孤儿带有“有色眼镜”, 赋予了其不光彩的理解, 偏向于贬义和嘲弄。所以置孤残儿童于长期被污名化的境地, 导致他们对自我的认同出现了偏差, “众口铄金”、“三人成虎”的社会大众环境让孤残儿童遭受很大的羞辱, 这些心理阴影会让他们倾向于承认自己是无能和低下的, 有时候也将这些评价作为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不足的理由, 更容易让他们缺乏自信、否定自我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甚至自我封闭, 也会让自尊心极强者出现性格极端偏执的情况。

(二) 福利院原因

儿童福利院为可怜的孤残弃儿提供了生存教育的环境, 不过其环境和正常家庭相比差别很大, 因为福利院对于儿童的教养方式是采取集中照顾。集中养育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强调养育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比如对生活用品摆放位置的强制规定、作息时间的统一、排队用餐的严格秩序等, 这种规范统一的管理, 强调纪律性。由于参与福利院照顾儿童的人力资源远远不足, 这种集中管制是一种成本上的便利方式, 但是同时缺乏了对孩子的个性化教育, 抹杀了孩子们童真浪漫的天性, 并且给孩子们设置了一道心理屏障, 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身处的群体是与众不同的, 是被遗弃的, 被抛弃的, 没有家庭接纳的, 缺乏安全感的处境会让他们感到自卑。另外, 孤残儿童对于福利院集中教养的归属感也较弱, 因为福利院是一个特殊机构, 需要依靠社会力量支持得以生存, 政府和社会组织群体随时都可以去访问和参观, 福利院儿童是被救助的对象, 所以也要求其必须有一颗感恩的心, 必须无条件接受和欢迎这些随时可能出现的参观者和访问者, 热情懵懂的去面对这些前来的陌生人, 这就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隐私也得不到保护, 生活秩序受到干扰, 从而对福利院的生活产生不了归属感, 并且会下意识逃避面对自己与正常同龄儿童不一样的处境。比如, 有的孩子就不会告诉同学们他家在福利院, 因为他会觉得没面子很丢人。

(三) 家庭原因

家庭层面应该是导致福利院儿童自卑心理的第一原因。身心稚嫩的孤残儿童在失去父母后离开原来熟悉的家庭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中去, 孩子的核心支持力来源于常规家庭的提供, 但是在福利院的生活缺失常规家庭的功能, 孩子们主要接触的流动性比较大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 非固定的养护人员使孩子不能形成稳定的心理依恋, 更不能与之建立没有血缘亲情的亲子关系。这就会导致孩子们没有亲情上的感情依靠, 没有亲情的支持力, 很难获得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不能直面人生, 导致性格上偏于敏感、无助、消极, 同时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能力。

(四) 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社会对弱势群体都能实施一定的人道主义救治和人文关怀, 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投身于慈善公益事业, 给福利院儿童带来了很多行动和物质上的帮助。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志愿者的管制制度并没有跟上, 在给予孩子们物质上的关怀时候忽视了对他们情感上的呵护, 没有照顾到这群特殊群体稚嫩身躯脆弱的一面, 一些无意识的行为会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 增加孤残儿童的心理自卑感。比如在其之间的互动过程中, 一再的询问和细化孩子们被收养之前的遭遇, 并对其表示出或者刻意表示出同情的心态, 就会不断的强化遭遇对于孩子们的伤害, 和常态家庭养育的淡化淡忘遭遇的方式相悖。另外这种不适度的温暖关爱其实是另一种变质的炫耀, 还给孩子的心理新增了一层伤害, 就是“吃人嘴软, 拿人手短”, 不自觉就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三、解决福利院儿童自卑问题的必要性

通过对福利院儿童的自卑心理量表FIS调查, 得到了福利院儿童的自卑强度水平中上的数据, 可见其整体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 也就是说孤残儿童的自卑现象非常普遍和常见, 特别是在社会交往上的自卑, 其强度最为激烈。福利院儿童的自卑心理, 对于儿童本身来说, 会让他们产生否定自我的消极情感体验, 自我认知低, 看不见自己的优点, 不相信自己具有克服困难的能力, 寻求不到情感支持, 不良情绪不能及时消化, 没有直面人生的坚韧勇气, 倾向选择逃避和自我封闭的人际交往方式, 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他们人格的健全和身心的健康, 虽然能平安长大成人, 但是没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将不利于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环境和融入主流文化, 成年之后的孤残儿童会由于自卑心理走向极端偏执、性格阴郁、人际关系破坏或者人格失调、家庭关爱能力和意识薄弱的道路, 严重者甚至做出危害他人和社会安全犯罪行为, 所以必须重视孤残儿童的自卑心理问题, 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肯定自我, 挖掘潜能发现自身长处, 提高自主消化不良情绪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学习的能力, 扭转极端偏执的个性, 增强对他们的情感支持, 提高他们的安全依恋感从而健全他们的心智和人格, 长大后成为一名健康的社会人。

四、改善福利院儿童自卑问题的策略

(一)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

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保证孤残儿童安全和生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 要加强对福利院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正视孤残儿童在心理上和社会常态儿童的区别巨大的原因, 洞悉孩子敏感的内心问题, 培养相应的专业技能和提高的专业敏感性, 增强孩子的社会交往和学习的能力, 改善孩子们消极自卑状态。

(二) 树立榜样作用

榜样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 可以导人向善以及积极上进, 孩子处在一个天真浪漫的纯真年龄阶段, 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还么有完全成形, 所以应该给他们塑造一个充满正能力的阳光形象, 让孩子们明白身虽残志更坚的道理, 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百折不屈的坚韧人格。

(三) 开展心理知识讲座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可以定期去福利院开展心理知识讲座, 普及心理知识, 让孩子们看见自己的优势, 不要否定自我和标签化自己, 同时也为孩子遇到的心理问题提供咨询和指导, 可以有效疏导和缓解孩子们遇到的不良情绪。

(四) 注重心理干预

工作人员不能仅仅停留在照顾日常生活上, 要多注意和观察他们的行为, 多洞悉孩子敏感的内心问题, 一旦察觉有自卑的消极心理, 则应该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 心理治疗的介入可以帮助他们消除无助感, 建立自信肯定自我。

(五) 加强社会的共同关注

毕竟工作人员的数量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所以对于福利院软件条件的不足可以寻求社会的帮助, 呼吁社会的共同关注, 为孤残儿童献一份爱心。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 福利院必须要规范访问制度, 要尊重孩子们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 同时也不能对孩子们痛苦的遭遇进行二次伤害和深化, 负责会适得其反。另外呼吁社会用一颗理解、宽容、仁慈的心态去善待孤残儿童, 不要去妖魔化和污名化的区别他们, 只有褪下有色眼镜, 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灵。

(六) 实施有条件送养

全国的孤残儿童人数众多, 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特殊群体, 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其经济状况对于弱势群体的资助必然没有能全盘解决的能力, 所以即便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慈善帮助, 福利机构的能力都有限, 所以为了改善孤残儿童的自卑心理状况, 可以实施有条件送养, 比如丧失生育能力的有能力抚养家庭、国外爱心家庭的收养等, 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社会常态家庭的温暖, 同时稳定而熟悉的生活环境会提高他们的安全依恋感, 获得情感支持, 从而提高自信。

(七) 提高儿童自我认同感

消极自卑心理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不自信, 对自我的认同感过低, 不相信自身的优势和能力, 逃避现实和自我封闭, 自我认同感低是孤残儿童消极自卑的内因, 所以要改善孤残儿童的自卑心理, 必须提高其对自我的认同感, 对于他们正确的行为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褒奖的反应, 对于才能真正让他们建立自信, 相信自己有直面人们的能力和勇气。

五、结束语

由于疾病或者遗弃等原因, 孤残儿童被迫离开了正常的家庭生活环境, 被送往儿童福利院进行集中养育。虽然福利院的配备设施能保证孩子们衣食无忧, 但是由于其统一规范的教管模式的制度以及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心态等多层面的影响, 孤残儿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如自卑、偏执、极端等。其中他们的自卑心理是一宗非常普遍的现象, 通过对福利院儿童的自卑心理量表FIS调查中发现, 在自卑心理的强度上福利院儿童处于中上水平, 这就表明其整体上普遍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 其中, 社会交往的自卑感最为强烈。自卑带来的否定自我的消极情感体验会让他们不相信自己具有克服困难的能力, 没有直面人生的坚韧勇气, 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格的健全和身心的健康, 所以必须正事和改善福利院儿童的自卑问题, 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干预、提高孤残儿童自我认同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树立榜样作用、加强社会的共同关注、实施有条件送养等策略上来增强对他们的情感支持、提高他们的安全依恋感、健全他们的心智和人格, 为孤残儿童以后适应社会环境、融入主流文化的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峰, 杨欣.孤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研究[J].教育研究, 2009, (12) :70-80.

[2]赵丽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1) .

[3]赵紅丹.团体辅导改善孤残儿童自尊与人际信任的实验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领士学位论文, 2014, (5) .

[4]张洪菊, 崔万秋.流动儿童自信心培养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4) .

走近福利院儿童 篇2

——学会关爱他人,摆正生活态度

一、活动主题: “走近福利院儿童——学会关爱他人,摆正生活态度”

主题产生的背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越的条件让一些家长们的爱失去了理智,对孩子们的要求百依百顺,最终导致孩子把他人无私的爱当成了一种习惯,把他人的付出当成了理所当然,天经地义,逐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懂得尊重和分享,不懂得体谅,更不懂得关爱他人的不正确的生活态度。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们走近福利院儿童,使学生懂得去关爱别人,用爱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能摆正自己的生活态度。

二、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儿童福利院的相关资料(福利院儿童的生活现状,受教育情况、情感问题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查阅、访问,培养学生学会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会认真感悟生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之间分工合作,培养他们合作互助的意识。

2、让学生在平等自主的交流中,感悟生活。

3、通过了解、接触、交流、实践后,学生得到个人体验,促使他们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懂得如何给予别人爱,并在付出爱中体验到快乐。

三、实验对象:市小学四年级

四、计划用时:六个星期

五、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确立研究问题:确立了活动主题与目标后,让学生围绕“学会关爱他人,摆正生活态度”自主讨论,畅所欲言,从多角度针对“福利院儿童”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与方向。

例如:

1、福利院儿童的教育状况是怎样的?

2、福利院儿童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3、福利院儿童有什么娱乐活动?

4、没亲人在身边,心事向谁说?

(二)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1、按照学生兴趣和活动要求分成活动小组,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自己小组的活动目标。

2、各小组展开查阅、访问、讨论收集资料并整理好资料形成小组报告。

3、展开活动主体——教师带队,走入市福利院,与福利院儿童及工作人员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互助体系。(事先要与学校、家长、儿童福利院等沟通好,保证学生往返安全,如有条件,可多次组织该活动)

4、活动结束后,各小组整理资料形成书面报告。

5、总结交流。

(三)活动小组成立:

针对研究的问题,学生成立以下几个小组: A组:了解福利院儿童的教育问题。B组:了解福利院儿童的生活现状。C组:了解福利院儿童的课余活动。

D组:了解福利院儿童的情感生活和他们的人际交往问题。

(四)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各小组成立后,按照自己小组所要研究的内容,对活动目标、步骤、方法等做出计划。

如:A组活动计划:

1、活动目标:

(1)了解福利院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否都能受教育,接受何等教育。

(2)提高与同龄人及长辈沟通交流的能力与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2、活动步骤:

(1)请老师讲解相关知识。

(2)通过上网或从报纸、书籍、报刊、电视媒体等收集资料。

(3)通过自己的亲属,熟悉儿童福利院的熟人介绍相关情况。(4)小组合作交流,整理资料写成小组报告。(计划用时四个星期)

3、活动方式:听讲解、查阅资料、访问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制定计划后,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按计划开始实施。关于到主体部分,则在周末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其他小组一同完成任务。

A组:

1、通过查阅访问,了解福利院儿童是否都能受教育,接受何等教育。

2、针对问题,带去一定的帮助(如:向福利院儿童送去自己阅读过的书籍资料,及学习用品等。)

3、向学习优异的福利院儿童学习,交流学习经验。

4、小组合作交流,整理资料,写成书面报告。(计划用时两个星期)B 组:

1、参观福利院,了解福利院儿童的成长环境。

2、深入与福利院儿童及工作人员交流,自己体会福利院儿童生活的艰辛。

3、摄取福利院儿童的生活剪影供全班交流体会。

4、邀请福利院儿童在休息日到自己家做客(在经济、父母、学校和各方面允许和支持的情况下)。

5、小组合作交流,整理资料形成书面报告。C组:

1、通过书籍资料等了解福利院儿童的课余活动情况。

2、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尽可能和福利院儿童一起游戏,娱乐,走近他们。

3、相互交流自己的游戏形式、经验,将自己的课余活动介绍给他们(有可能的话,将自己的玩具与他们一同分享或赠送给他们)。

4、建立长期的联系,相互沟通(如,每个星期一次电话沟通,每个星期一封书信等)。

5.、小组合作交流,整理资料形成书面报告。D 组:

1、向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了解你人际交往的对象,了解其性格特征,并与之成为好朋友。

2、和福利院儿童进行感情交流,谈心。

3、建立长期联系关系。

4、小组合作交流,形成书面报告,有可能的话,邀请几位福利院儿童到班级做汇报交流。第三阶段:交流阶段

经过六个星期的时间查阅资料、实践等活动,同学们会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指导下,整理研究报告向其他小组同学汇报,相互交流,并谈谈各自的体会,提出如何帮助福利院儿童的建设性建议。

六、活动总结:

(一)亮点

1、此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次爱的教育、情感的教育,加强了学生的合作、交流、互助能力,培养了学生关爱别人,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意识到自己不正确的生活态度并能够摆正自己的生活态度。

2、通过此次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乃至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此次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二)不足

由于此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是在理想化下设计的,所以在实施起前需要处理好以下问题:

1、需要在学校、家长、儿童福利院等的多方面配合下才开展。

2、每个孩子的思维、表达方式不同,这就有可能导致彼此的交流沟通困难,致使不能达到预设目标,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去实践前先与学生们沟通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方案

活动主题:走近福利院儿童——学会关爱他人,摆正生活态度

活动设计者:陆柳丽

所在班级:小教理10班

学 号:201013405127

任课教师:林春波

福利院儿童 篇3

【关键词】青少年;感恩;情绪;特质

一、感恩情绪的测量

由于未发现感恩情绪有独特的生理指标和面部表情,因此对感恩情绪的测量大都是针对其主观体验,有单题项测量和形容词量表两种测量方式”最简单的感恩单题项测量是“我对……很感恩”或者“我很感恩……”形容词量表由:感恩的(Grateful)、感谢的(Thankful)和感激的(APPreeiative)三个形容词构成。在在大多数研究中,往往同时测量感恩特质和感恩情绪,这样更加全面有效。

现有测量感恩情绪的方法有很大的不足。首先,对感恩情绪的测量缺乏客观指标,过多地依赖主观体验。其次,缺乏有效的工具将感恩同其他情绪区分开来,尤其是无法将感恩情绪同其它积极情绪区分开来。今后这方面的研究重点在于探索感恩情绪独特的客观指标,开发能将感恩情绪同其它情绪(尤其是积极情绪)区别开来的测量工具。

二、感恩特质的测量

1.国外对感恩特质的测量

对感恩特质进行测量的主要工具是自陈量表。在国外,己经开发出三种应用较为广泛的量表,分别是McCullough等人(2002)编制的《六题项感恩问卷》,简称为GQ~6。watkins等(2003)编制的《感恩怨愤及感激测验》,简称GRAT,和Adler等(2005)编制的《感激量表》。

GQ~6共6道题项,分成7个等级进行评分。该量表是根据McCullough等人的感恩特质层面理论编制的,该理论认为感恩特质可以从强度、频度、广度和密度四个方面来测量。

GRAT有44道题项,分五个等级进行计分。量表由富足感(简称Ab)、简单的感激(简称SA)及对他人感激(简称Ao)三个分量表构成。

Adler等的感激量表的也被认为是对感恩特质的测量。该量表由损失、感恩、感激自然、嗜好成功、拥有、仪式、反省、以及权利8个分量表构成。分成7个等级进行评分,共57道题项。然而这些量表有着共同的缺点:由于都是自陈测验,在测量感恩这种具有很强道德性的特质时,很容易受到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因此将来的测量工具应该更加注重以非自陈的方式来测量感恩。另一个不足是,他们都未对感恩的消极性进行测量。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感恩不是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积极,它或多或少的带有消极的成份。感恩的性质存在文化和性别的差异性,对不同文化和性别的个体而言,感恩的体验不总是积极的。

2.国内的感恩测量工具

国内最早的感恩特质量表是由马云献和息岩(2004)根据McCullough等人的感恩特质层面理论编制的《大学生感戴量表》。《大学生感戴量表》包含14道题项,提取感戴深度、感戴频度、感戴广度和感戴密度4个公共因素,形成四个分量表。量表的信度不是很高,然而该量表的最大问题或许不是信度不高,作者提取因素时,因素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而这和MeCullough等人当初的理论恰恰相反。此外,和MeCullough的GQ一6问卷一样,该量表的另一个不足是它只能提供感恩特质的总体水平,无法提供个体感恩特质的具体情况。2006年,赵国祥和陈欣编制了《初中生感戴问卷》,该问卷以感恩的内容为取向,共18道题项。通过因素分析确立了感恩的人物取向、事物取向和道义取向3个维度。然而缺点在于,该量表不能让我们增加对个体感恩特质具体成份的理解,只探讨感恩的对象,最多只能知道个体在哪些方面较为感恩,以及感恩水平的高低,我们无法确知感恩特质的认知特征、情感特征和行为特征。另一个不足是,《初中生感戴问卷》仅从人物、事物和道德这三个方面取样似乎内容效度并不高,略嫌不够全面。

相对而言,黄学超(2008)编制的《大学生感恩量表》能对个体的感恩特质提供更多的信息。该问卷有:感恩父母、感恩自然、感恩社会和剥夺感受四个维度,共20道题目,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该问卷的剥夺感受维度可以看作是对感恩消极体验的测量,但除了剥夺感受这个维度外,问卷更多的是从感恩的对象或者说内容着眼对感恩特质进行测量。因此,和《初中生感戴问卷》相似,该问卷不能测量感恩特质的心理结构。

此外,台湾学者Chen等(2008)修订了Mccullough等的GQ一6量表。验证性因素结果表明,发现5道题项版本比原6道题项版本更适合中国人。正如我们之前所说,GQ一6在界定感恩者的特征时,只能给出感恩者程度的区别,它不能很好地描绘出感恩者的特征这个缺点,中国版的GQ量表也是无法避免的。

所有的这些量表都不是根据感恩特质的内涵来编制的,因此不能对个体的感恩特征进行有效测量。另外,在这仅有的四份量表中,没有考虑到文化的差异性,其适用性是有待商榷的。同时,这些量表大多没有对感恩的消极体验进行必要的测量。

参考文献:

[1]海姆·金诺特.孩子的心理[M].北京:三联书店, 1987.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福利院儿童 篇4

一、福利院儿童情感教育现状及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生活在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 节日里要给孩子们送上鲜花、食品玩具、书本等, 努力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可是, 这些孩子更渴望的是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呵护。目前, 福利院儿童的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重物质给予、轻情感沟通。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儿童福利院只注重对儿童物质生活的关心和照料, 而对他们内心的情感需要缺少足够的重视。当前福利院一般是采用相对封闭的、集体生活式的照料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管理、节约成本, 但是忽略儿童的个性化培养, 缺乏儿童自我发展与社会环境的互动, 特别是在家庭伦理、亲情方面存在很大欠缺, 造成儿童情感世界的盲区[1], 不利于儿童回归社会, 融入社区。

2.与孩子的情感沟通重形式, 轻实效。很多福利院意识到对孩子情感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但大多停留在文字汇报材料和一些表面化的活动上, 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很多爱心活动缺乏统一的组织性、固定性, 随意性比较强, 而且多数献爱心活动形式单一雷同, 要么捐物, 要么看望, 来去匆匆。有的人只是“走形式”, 放下东西打个招呼就走了, 缺少“人情味”。在实际教育管理中, 由于许多管理者自身能力不足, 不能很好地理解情感沟通的本质, 不能真正地理解情感体验的实质, 仅仅是照本宣科地进行机械教学, 没能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对孩子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给予必要的科学引导, 使得孩子缺乏真正的情感体验。

3.福利院教育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角色定位不当和固化。当前, 福利院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缺少体疗师、娱乐师、心理咨询师、音乐治疗师、语言治疗师等专业人员。一些年龄较大的护理人员学习最新护理知识的能力不强, 他们的理念和知识不能及时地更新, 不能很好地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服务, 这对儿童的情感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些工作人员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 工作缺乏激情和动力, 忽视福利院儿童的内在需求, 处理问题简单粗暴。不少从社会上临时聘用的从业人员缺乏责任心, 在工作中不顾儿童的接受情况, 自行设置教育训练的节奏, 导致训练效果不佳。福利院儿童的教育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工作难出成效、没有成就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福利院从业人员长期面对这种工作状态, 难免会出现一些倦怠和疲惫, 工作失去激情, 感情枯竭, 无法有效调动爱心和情感, 没有动力在所难免。然而, 职业赋予儿童福利院教育从业人员的使命, 是要求从业人员必须负起责任, 这是不能推脱和轻视的。

4.管理者对孩子缺乏足够的关爱, 情感支援渠道有限。福利院儿童有其特殊性, 他们都是被遗弃的孤儿, 在物质上不会苛求太多, 但对爱的渴求是他们共同有的, 也是最重要的。别人给予的一点点关爱在他们心中都是温馨甜蜜的。这些本来都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应该看到, 福利院的孩子们由于缺乏亲生父母的关爱, 通常情况下都会把这种情谊部分投射到福利院各个可能接触到的阿姨叔叔身上, 而这些叔叔阿姨又不可能平均地关爱每一个孩子, 不同孩子对于某一个工作人员的情感投射会因为想和其他孩子得到同样的关心, 或想要更多, 而产生一种隐性的竞争甚至争夺。这在一般家庭的一两个或者多个孩子中都会存在, 只是由于血缘的固定关系而显得理所当然和不那么剧烈。然而在福利院这个弹性的环境中, 叔叔阿姨对孩子的成长缺少真正的关心, 也不进行任何情感交流来表达自己的爱心, 无法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就无法理解他们强烈的情感需求。对于孩子们的关爱, 对于孩子来说不是一种肯定的必然的存在, 而是需要他们讨好地争取, 所以这种缺乏血缘基础的不稳定的关注和被爱的感觉, 对于他们是一种奢侈的争夺品。孩子得不到亲情与家庭温情, 性格会变得孤僻内向, 患上不同程度的忧郁症, 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二、基于情感视域下的福利院儿童教育策略

情感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情感;另一类是高级情感。基本情感, 即喜、怒、哀、俱、爱、恶、欲, 通称“七情”, 这些基本情感在儿童期已经得到发展。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它们构成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内容, 在儿童阶段这些情感只处于萌芽的状态, 要在以后的发展阶段, 通过教育和引导才能逐步发展起来[2]。

1.创建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儿童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物质环境, 更需要温馨、和谐、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调查发现, 不少福利院教育管理者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 往往会在教育管理中对儿童提过高的要求, 强迫孩子玩不喜欢的游戏, 又如对孩子大声恐吓、责罚, 或把孩子当玩具逗乐, 等等。这种教育会让孩子对教育失去兴趣, 更不会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福利院儿童内心更渴望与他人的交流, 更希望被亲近、被认同, 害怕冷漠和排斥。管理者要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 帮助他们及时地舒缓郁闷情绪, 鼓励他们真实勇敢地表达自己。教育者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给孩子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增加其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增强孩子的信任感、认同感和归宿感。当儿童与外界接触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 要及时帮助儿童分析目前的处境, 提出相关建议, 鼓励儿童大胆尝试。

2.多种途径, 创设多维情感教育载体。儿童福利院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 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对儿童的情感教育要寓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之中, 通过绘本、童话、儿歌、动画、游戏、郊游、舞台表演等多种载体加深儿童的情感体验, 从而提高儿童情感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要注重教育活动的方式和内容的针对性, 用平时对正常孩子说的某些话对福利院的儿童来说可能就是一种伤害。

3.提高儿童福利院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一名合格的福利院管理者和儿童养育员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是要有爱心, 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做儿童福利工作, 不仅要热爱这项工作, 更要对儿童有一颗仁爱之心, 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 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二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本着对工作负责、对孩子负责的态度, 熟悉政策、熟悉业务, 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政策办事。三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做儿童福利工作, 要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做到胜任本职工作;要勤于钻研、敢于创新, 推动工作的发展。教育者要为儿童提供榜样示范, 进行情感和社会行为的教育, 更科学和系统地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学会科学地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真正促进孩子健康发展。就目前的状况而言, 各地儿童福利院的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专业技能缺乏, 且入职后的培训不力。福利院可以在了解各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所需知识技能的基础上, 针对各个岗位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培训, 为员工量身定做培训计划。同时也要健全和完善中小型福利院的管理制度, 从以前的“人盯人”的管理模式转移到“制度管人、管事”, 加强人员的教育理念、职业认同感、自豪感的培养与教育。

4.大力推行福利院儿童的家庭寄养模式。目前, 福利院开展的家庭寄养工作, 就是为了满足孩子对亲情的渴望。家庭寄养有利于孤残儿童成长的需要。福利院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在寄养家庭中重新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他们塑造健康全面的人格, 长大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对福利院儿童家庭寄养模式的推行, 有利于福利院多方关注儿童, 不仅关注儿童的生理发展和教育问题, 而且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融合问题。

5.真心付出, 用爱感化儿童。我国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 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想做一个有魅力的教育者, 就要有爱心, 爱心就是必须尊重儿童人格, 不讽刺挖苦儿童;对儿童的过失能理智分析, 正确引导, 适当给予宽容和谅解;对儿童群体中出现的问题不偏不袒, 公正无私地处理;当儿童遇到挫折打击时, 能亲如父母, 及时给予解决;当儿童对教育者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时, 能与儿童进行心灵换位, 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着想, 做到与儿童心灵的相互沟通, 这样儿童对教育者才会产生依恋感、信任感, 把老师当做自己的知心朋友, 才会相信老师的每一句话, 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教育如果没有爱, 就等于是无水之源。教育者尤其要在孩子的心里播撒爱的种子, 以爱心浇开幸福之花。我们的教育方法如果注入了爱的元素, 总会以神奇的魔力, 让我们的教育对象蒙受感化, 让体验胜于雄辩, 让被动化为主动, 促使他们完成一次次生命的蜕变。爱会让我们充满希望。用爱心引导孩子快乐成长, 对福利院儿童的培养要有爱心、耐心加恒心。

三、结语

福利院儿童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 他们不同于其他孩子, 大多是无人抚养的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他们感情脆弱, 缺少亲情, 需要更多的心灵安慰和情感关怀。好的硬件设施固然能改善儿童的生活条件, 而“爱的呵护”才是治愈孤残儿童受伤心灵的良药。为了让孩子们最终回归家庭, 回归社会, 福利院要不断提升专业化教育水准, 重视对儿童心理、情感需求的了解, 对孩子进行“情感”、“能力”、“智力”的教育, 最终把这群“特殊儿童”培养成为“普通儿童”。要教给他们学会怎样坚强地面对人生, 学会面对阴影, 让他们树立面对未来的良好心态, 快乐、健康地生活。全社会要更关注孩子们的情感世界, 整个社会人人都付出一点爱, 这些孩子们的世界将会变得阳光灿烂。让我们给这些孩子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共同谱写出一曲爱心之歌。

摘要:当前, 福利院在情感教育方面主要存在重物质给予、轻情感沟通、缺乏合宜的情感沟通技巧、角色定位不当和固化、情感支援渠道有限等问题。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在情感视域下做好儿童的教育进行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福利院,福利院儿童教育,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胡奇.完善中国孤残儿童福利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J].社会福利 (理论版) , 2012, (9) :31-37.

福利院儿童 篇5

福利院儿童与普通儿童孤独感和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通过量表法和访谈法,对福利院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孤独感和人格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福利院儿童较普通儿童有更为强烈的`孤独感体验;(2)福利院儿童在精神质和情绪性上均明显高于普通儿童;在内倾性上福利院女童比普通女童更强。建议加强对福利院儿童的关怀、干预和教育。

作 者:陈衍 陈庆良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系,贵州 贵阳 550001刊 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分类号:B844-14关键词:福利院儿童 普通儿童 孤独感 人格特征

不可等待的儿童福利制度 篇6

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有0至18岁儿童约为3亿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22.5%。

从国际上来看,在GDP5000至10000美元的国家中,14岁以下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平均为25.7%。相比之下,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354元人民币(约合6100美元),而14岁以下儿童占比仅为16.5%。从人力资源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水平的角度来看,中国儿童群体的稀缺性更为凸显。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儿童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点:贫困儿童的基本生存需求,困境儿童的特殊权益保护,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等,他们分别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这些需求也在变化着。

政策密集出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项儿童福利法规政策不断完善,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因社会背景、主要关注问题、政府角色、儿童生存发展的福利需求,以及儿童福利事业的指导思想与政策方针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孕育萌芽期(1949至1957年),初步发展期(1958至1966年),中断停滞期(1967至1978年),恢复重建期(1979至1989年),快速发展期(1990至2010年),以及专业化建设时期(2010年至今)。

但在2010年以前,孤儿福利只能叫工作,不能叫制度,因为过去孤儿福利没有资金保障,是通过社会救助这种比较低的标准来填补。

201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作出的覆盖全国孤儿、具有普惠意义和制度安排性质的政策性文件,标志着我国儿童福利制度从此正式确立起来。这被业界称为中国儿童福利元年到来的主要标志。同年11月,民政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孤儿基本生活费的具体发放。

建立孤儿基本保障津贴制度,标志着国家对孤儿基本生活的保障真正从(福利)院内扩大到院外,从以实物救助为主转向以现金救助为主。在西方福利国家发展的历史上,院内福利向院外福利的扩展,是现代意义上社会福利制度的标志。

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于北京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儿童福利周”,发布了首份《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并启动了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

儿童福利作为独立章节被首次写入政府纲要,标志着我国全纳性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实质性进展,儿童正式纳入国家制度体系构建的框架之中。

随后一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至2020)》,标志着中国儿童福利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并初步明确儿童福利的国家责任。伴随各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规划相继出台,儿童福利的改善被中央及各级政府进一步提上议事日程,各个省区市也纷纷制定发布了地方儿童发展规划或纲要。内容涉及儿童健康、儿童教育、儿童福利、儿童社会环境,以及儿童法律保护等方面。为未来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框架基础。

尽管在此之前我国已出台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至2010)》,但儿童福利并未纳入专项规划。新纲要中,专门增设了“儿童福利”章节,设定了2020年要到达的明确目标,以及清晰、可测量的指标。儿童作为权利和福利的主体,被正式纳入国家制度体系构建的框架之中。政府将社会福利纳入了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儿童福利发展呈现加速迹象。

进展滞后需求

就在2012年接近尾声时,贵州毕节5名男孩儿垃圾箱内生火取暖致中毒死亡。寒冬里5名男孩儿的不幸死亡,将农村留守流浪儿童群体的恶劣生存环境暴露无遗。

但纵观整个2012年,儿童的福利政策也算可圈可点。先是随着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意见》,2012年全国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纷纷颁布并实施本地区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主要资助贫困家庭儿童的学前教育。贫困家庭儿童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基本建立,实现全国普及。其后,民政部、财政部下发通知,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发放基本生活津贴。各地据此展开工作,正式建立起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津贴制度,明确发放标准、启动实施发放工作,各地具体津贴标准600元至l 560元不等。从2011年年底启动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也在2012年得到国家的积极推进,中央累计下拨150.53亿元财政资金全额支持营养改善计划(其中含地方试点奖补资金15.41亿元);同时对试点地区学生食堂新建或改扩建按5:5的比例予以奖补,共计下拨93.76亿元。在无国家试点县的省份,将安排地方财政资金。

这一年我国儿童津贴,从无到有,从孤儿津贴到三大津贴,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如何将更多困境儿童纳入津贴保障范围内,如何建立独立的儿童福利预算体系、保障充分的财政支持?

就在贵州毕节5男孩儿的悲剧还在发酵中,2013年1月,河南兰考火灾事件,孤残儿童民间养育的悲惨状况被曝光,袁厉害这个河南农妇一下子成为媒体焦点,舆论直逼法律制度层面的拷问。法律和政策法规是落实儿童福利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儿童法(儿童福利法)是儿童福利制度化建设的保障和依据。多年来民间和学者呼吁倡导的儿童权利专项立法,历时三年多的《儿童福利条例》出台终于进入冲刺阶段。

细数四年来儿童福利界的重大进展,儿童福利组织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从民间发起“免费午餐”项目,到国家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出台;从民间“儿童大病医疗保障”试点,到国家推进儿童医疗救助体系建设;从民间发起自闭症儿童服务机构,到国家将自闭症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政府与社会组织互促共进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的良性机制。

nlc202309040408

相应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近年来国家重视和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举措。2013年,中央财政拨款两亿元,其中儿童类项目资金0.57亿元,占29%;购买项目数量470个,其中儿童类项目102个,占22%。

各类儿童群体对福利服务的需求日趋强烈,亟待形成政社合作、全民共建的氛围和格局。

各界力量联动

近年,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和对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拷问,媒体的密集报道与持续发酵和几乎是全社会参与的制度反思,聚集着儿童权利的社会正能量,引发了对中国儿童生存状况的全民忧思和社会各界力量的联动。专业化研究力量的推动,对于解决各种儿童福利方面的社会问题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从2010年起,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携手民政部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在5省12县的120个村,以村儿童福利主任为操手、村儿童之家为场地,将儿童福利递送体系延伸到村或社区,探索针对中国儿童的有效的儿童脆弱性监测系统、针对一般儿童的基本福利服务内容和针对脆弱儿童的特殊福利服务内容、儿童福利服务递送体系配置、必要的财政和技术保障、必要的政策和行政支持,对中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发挥整体性的示范功能。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团体和个人对于儿童福利领域的知识和技术重视不够,而随着儿童福利事业的加速发展,这一现状得到明显改善。2012年关于儿童福利领域的专题研究报告数量猛增,对政府政策的出台、公众意识的提升、民间组织的参加,都具有指导作用。

而媒体是在促使儿童领域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另外一股力量。近些年,各类有关儿童的恶性事件经媒体频频曝光。例如,福建南平一男子在小学门口持刀伤人致8名儿童死亡;东莞母亲溺死脑瘫双胞胎;正宁县校车事件致19名幼儿死亡……新闻事件背后是儿童未被满足的福利需求。媒体已成为促进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重要的传播与倡导力量,是整合疏通政府与民间公益力量的桥梁。2013年,势必将成为媒体引发公众讨论儿童福利问题最为频繁的一年,舆情倒逼体制性反思。

作为一个拥有3亿儿童的国家,中国正在实施新的面向未来十年的儿童发展纲要,致力于让全体儿童享受更多福祉。然而,我国在儿童福利发展方面,仍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迫切需要达成儿童优先的共识,强化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的紧迫感;亟待进一步凝聚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形成政社合作、全民共建儿童福利的氛围和格局。

儿童发展关系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社会的发展进步,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套用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先驱宋庆龄的一句话说,有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少年儿童的健康和福利是不可以等待的。

(中国公益研究院供本刊专稿)

初探我国儿童福利发展模式 篇7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是未来的希望。他们的茁壮成长能为祖国带来美好与希望。但是, 目前我国这一特殊群体面临十分严峻的窘境。虐待、遗弃、家暴、流浪、性侵等事件频频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就在前几天海南小学校长带六名女学生开房被判处十三年半有期徒刑有了结果, 不禁让我们感概儿童的生存状况是不是到了濒临危险的地步。类似的案例还有东莞的一位母亲, 两个孩子都有脑瘫, 母亲在照顾两个孩子很多年以后, 心力交瘁, 最后把两个孩子溺死。年仅10岁的鹏鹏被亲生父亲用橡胶管、皮带等工具“严厉教育”3小时, 导致鹏鹏背部、胸部及腿部皮下大面积淤血, 最终失血性休克死亡。一个15岁的孩子不堪父亲常年施暴, 将睡梦中的父亲打死了。两岁留守女童守奶奶尸体7天染败血症而死亡。2011年7月7日深夜, 长期被继母关在家里二楼阳台上的7岁女孩童童饥饿难耐, 从二楼阳台翻墙逃走, 跑至小区便利店偷饼干吃。被当地小区居委会找到时, 童童头发蓬松、衣衫褴褛, 长期被继母关在阳台过着动物般的生活, 已经被饿的皮包骨头。

二、我国儿童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 家庭原因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 有些父母望子成龙, 常常因为小事而体罚孩子, 甚至出现了很多虐待孩子的现象。出现了家庭虐待之后, 政府也没有相应的机制。另外, 农村地区父母因为常年外出打工无法照料孩子, 造成了七、八十岁的老人养育两三岁留守儿童的状况。这就会使儿童的身心受到一种摧残, 无法享受到完整的父母关爱。第三, 重男轻女思想在某些家庭特别严重, 因此造成了遗弃女婴的现象。还有一些婴儿一出生就是残疾, 父母直接把刚出生的婴儿抛弃甚至是直接掐死。

(二) 教育原因

我国传统的教育一直是体制教育, 它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 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些地方学校把学校的升学率当成重或单亲孩子或残疾孩子在学校受到了其他同学的歧视。我们中之重, 过分讲究学习成绩。另外, 有些老师的素质不高, 对待孩子是采用区别对待原则, 把孩子分为优等生和差等生。学校对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孩子没有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一些父母双亡的孩子或单亲家庭孩子或残疾孩子在学校受到其他同学歧视。还有一些学校在不断实施着害孩子的示范。我们有很多领导干部到学校讲课, 让小孩儿站着听。学校还让许多小学生讲冠冕堂皇的空话, 这样的公共教育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恶的示范。

(三) 社会原因

我国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没有被城市认同接纳, 他们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 这使得农村的孩子在城市不能正常上学, 医疗没有保险。此外, 我们还在用一种非常古老的理念来管理现代社会。社会管理不是一般的机关管理, 这个观念转变不了, 导致现在出现了许多不满的社会情绪。第三, 儿童生存的社会环境差, 流浪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这些特殊的群体受到社会严重歧视, 使得他们得不到社会的关怀, 心理产生扭曲。

三、探索我国儿童福利的发展模式

(一) 家庭寄养模式

儿童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 将民政部门监护的儿童委托在家庭中养育的照料模式。我国传统的儿童寄养方式主要集中在福利院等专门的机构, 弊端就是使孩子的身心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儿童养育方式的研究探索中发现, 家庭是最适合于儿童成长的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因为儿童尚处于智力、心里未成熟的状态, 由于儿童的这种特殊性所以需要特殊的照顾。家庭寄养模式是由一个家庭照顾几个儿童, 并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非血缘关系的亲情纽带。将部分孩子寄养到社区的家庭中, 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精神, 能使儿童在生理、心理、情感、教育等方面得到全新的抚育, 是我国儿童福利发展的最优模式之一。

(二) 发展社区儿童救助中心模式

有一个特殊群体叫流浪儿童, 这些儿童有些因为家庭贫困失学, 有些因为父母双亡后独自流浪, 他们在流浪中生活非常艰难, 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建立社区儿童救助中心, 给流浪儿童提供一个温暖的居住场所, 使得他们有“家”的温馨, 它是家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救助中心可以聘请老师给他们讲授知识, 培训技能另外, 还可以在孩子生日的时候为孩子办个生日聚会, 一些高校可以组织学生每月去社区儿童救助中心看望孩子等, 使他们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

(三) 民间救助机构介入模式

目前我国儿童福利工作主要还是依托政府的儿童福利院, 这种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由于目前公办的社会福利机构无法满足需要, 建立民间救助保障机构成为全新的抚育模式, 它是一种集中看护、疏导、教育于一体的亲情化的救助方式。政府应当鼓励创建民间救助机构, 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此外, 应当不断完善儿童救助政策, 关注留守儿童、关注边缘群体, 加大对儿童的救助。

参考文献

[1]关颖.城市流浪儿童的家庭问题和社会干预[J].青年研究, 2008 (2) :17-22.

[2]鞠青, 张小亮, 陈晨等.中国流浪儿童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14-23.

[3]罗柳妮.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研究一一以湖南省某县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 2010.

[4]王孟楠.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08.

[5]官群.关注中国农村特殊教育:重点、热点、难点、盲点[J].中国特殊教育, 2009 (2) .

福利院儿童 篇8

(一)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我国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经济和社会制度, 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潜在的隐患和问题, 因此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儿童福利院逐渐显现出了重要的社会地位, 是社会孤残儿童主要的收容所, 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社会职责, 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因素之一。只有对这些孤残儿童的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 才能够提高儿童福利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层次, 才能规范我国的社会弱势群体管理秩序。

(二) 有效落实社会保障工作的必然要求。

儿童福利院是我国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以及社会安置等工作的主要对象之一。在我国当今的社会形势下, 收容在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已成为社会较大的一个群体, 通过对这些孤残儿童档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为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了更全面、更具有说服力的信息依据。同时也能够对孤残儿童的生存现状有一个更好的把握, 为相关制度和措施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依据。档案所反馈的信息也能够让相关的部门对有关的制度和政策做出及时的调整。因此, 做好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的帮扶以及档案规范化管理, 是有效落实社会保障工作的必然要求。

(三) 对未成年人基本权益的有利保障。

未成年人是构建祖国美好未来的有生力量, 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储备军, 同时也是社会不断向前进步和发展的后盾。孤残儿童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 拥有法律赋予的一切合法权益, 是任何人、任何机构不能够以任何方式侵犯和剥夺的。通过孤残儿童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有利于对其日常生活和经历进行详细的跟踪和记录, 是维护其合法权利的重要记录和依据, 是对每一个生命负责的表现。因此, 要对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档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为维护未成年孤残儿童的合法基本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二、孤残儿童档案的概念和分类

(一) 孤残儿童和孤残儿童档案的概念。

孤残儿童是社会上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 是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之一。具体指得是天生或者后天残疾、失去父母亲人或者自理能力缺失的儿童, 这些儿童在智力、身体行为、与人沟通交际或者感官触觉方面与身心健康的儿童有着明显的差异, 是社会上绝对弱势的群体, 是完全没有自理和自保能力的儿童。由此, 孤残儿童档案的概念可想而知, 就是指收容这些孤残儿童的儿童福利院或者其他福利机构, 在日常工作中对这些儿童入院、在院内以及离院以后的经历, 或者具有保存价值的一些原始凭证和依据等, 如出生证明、医院证明、领养证明等文件或者照片。

(二) 孤残儿童档案的分类。

档案的分类在孤残儿童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也是对这些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对孤残儿童档案的分类有着明确的要求, 例如:科学合理、清晰明了、准确无误、长期实用等。儿童福利院一般都是将孤残儿童的档案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分类:1.国外收养的孤残儿童, 指得是由非中国籍的外国人从儿童福利院所收养的孤残儿童。2.国内收养的孤残儿童, 指得是由我国国内的中国人从儿童福利院所领养的孤残儿童。3.比较特殊的一类档案是将孤残儿童被父母或者亲属认领的、年满16周岁以后有能力参加社会工作的以及因身体或者心理不能回归社会参加工作转到其他福利机构的儿童归为一类档案。4.还有一类是因生病或者其他原因而死亡的孤残儿童档案。

三、孤残儿童档案的归档范围

为了便于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对孤残儿童的珍贵档案凭证和原始材料进行有效的保存, 根据国家相关的规定, 专门制定出了孤残儿童档案管理的归档范围, 具体如下所述:

(一) 入院前的信息证明。

此类范围指得是孤残儿童在进入儿童福利院之前的各种信息证明以及登记的孤残儿童个人信息, 如由医院开具的出生证明、身体有疾病或者残疾的证明, 儿童的照片和父母遗留的物品, 公安机关开出的弃婴的证明, 捡拾人的捡拾证明, 儿童福利院接收孤残儿童的登记表等有关的材料。

(二) 入院后的信息记录。

这个范围指得是孤残儿童入住儿童福利院之后相关的成长记录, 如入院登记的各类材料, 身体体检的医院证明, 身体残疾或者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康复治疗记录, 在福利院接受教育的情况, 由父母认领或者其他家庭领养的记录等。

(三) 离院后的跟踪记录与反馈。

这个范围指得是孤残儿童离开医院后的信息登记, 包括由国外或者国内人领养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情况, 年满16周岁以后有能力独立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 以及死亡儿童的档案等, 还包括孤残儿童回访孤儿院或者儿童与父母相互之间寻亲的记录等都在此范围内。同时, 这也是对档案管理有效性的一种检测和效果反馈, 有利于政策和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四、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档案规范化管理措施

(一) 建立健全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档案管理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化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各项经济和社会制度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完善, 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合理或者不到位的地方亟待解决。因此, 国家相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部门要联合儿童福利院, 根据我国当前孤残儿童的基本现状和福利院档案管理的水平, 有目的、有针对性、有策略地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 相关的部门和医疗单位也要对儿童福利院档案管理工作进行配合, 给予最大范围内的帮助。

(二) 创新孤残儿童档案管理的模式和方法。

儿童福利院或者其他福利机构传统的孤残儿童档案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节奏, 显漏出了很多不足之处。就此, 儿童福利机构要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潮流, 更新档案管理的理念, 对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例如在当今互联网遍布各行各业的大形势下, 可以将互联网和现代化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纳入孤残儿童档案管理的模式中, 建立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孤残儿童信息管理系统, 这样就便于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对孤残儿童档案的信息和材料进行完善, 同时也便于父母亲属或者领养家庭信息的筛选和查询。

(三) 着力于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是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档案管理的重要执行者和实施者, 是档案管理能否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 国家有关部门和儿童福利院要对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其提供更多培训和外出学习和提高档案管理能力的机会,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定位和重视, 着力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和专业能力水平, 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地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方法。

(四) 加大对档案管理部门和基础设施的投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孤残儿童档案不仅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还需要国家社会保障部门和儿童福利院加大对档案管理机构和部门的支持力度, 对其增加更多人力、物力、财政资源的投入, 完善儿童福利院档案管理基础设施的配备, 如监控设备、计算机、档案室、全国范围内档案网络管理系统等, 只有这样才能为孤残儿童档案规范化管理提供助力, 才能让档案管理机构和人员真正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五.结语

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孤残儿童比率逐年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共有约60万人 (包括事实上无父母抚养的) 。入住在儿童福利院的这些孤残儿童身世都比较波折、可怜, 可谓是无依无靠、举目无亲, 需要儿童福利院、需要国家、需要我们全社会给于帮助和温暖。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 都是值得我们重视和保护的。如何对这些孤残儿童的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不仅仅是一份档案管理工作, 还是一项建立在生命基础上的崇高事业。

摘要:本文就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展开讨论, 首先阐述了其现实意义, 然后说明了孤残儿童及其档案的概念、分类和归档范围, 最后提出了孤残儿童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未成年人,孤残儿童,档案管理,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何丽艳.机构儿童档案管理优化方案[J].社会福利, 2013 (04) :32-3.

近十五年中国儿童福利研究述评 篇9

一、近十五年我国儿童福利研究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近十五年有关儿童福利研究论文的查阅,可以发现不同时期儿童福利研究重点不尽相同,主要集中在社会学、青少年研究、妇女儿童工作、法学等领域。2000 年至2005 年,关于儿童福利的研究论文数量不多,以介绍儿童福利的基本理论、儿童福利服务、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儿童福利事业建设为主。中外儿童福利比较主要是对挪威、日本、美国儿童福利制度的介绍。

2006 年,民政部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这一年关于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论文数量大幅增加。同年3 月由民政部等15 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使我国孤儿救助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和完善,被称为“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这一年关于我国儿童福利的研究论文数量翻了一番,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儿童福利政策研究,同时注重他国福利制度对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借鉴与启示。历史研究则集中在抗战及民国政府时期儿童福利政策与儿童福利服务。2007 年以后,专项儿童福利政策研究有了较大的增长,主要集中在艾滋病致孤儿童福利政策、受虐待儿童的福利制度研究,同时以“反思”、“思考”、“完善”、“重构”等字眼为题,对现有儿童福利制度存在问题进行的研究逐渐增多。在对西方国家儿童福利的比较研究中,切入点更为细化和具体,如有对OECD十国儿童福利财政支出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也有介绍挪威儿童监察使制度等内容的。

自2009 年卢延明提出实现儿童福利适度普惠型的基本构想始,2010 年关于建立国家主导的、适度普惠儿童福利制度的呼声渐涨。2011 年国务院颁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明确提出了建设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目标。同年发表的关于儿童福利研究的论文数量约为2010 年的3 倍,以后逐年增长且研究内容呈多样化,既包括对儿童福利基本理论的研究,也包括对儿童福利实践策略的研究;既有针对不同类型儿童福利制度及政策优劣的分析述评,也有对不同国家及地区儿童福利制度的深入比较。同时,关于中外儿童福利法制研究的论文逐渐增多。对困境儿童福利、贫困地区儿童福利研究的论文数量有了较大的增长。

可以看到,国家政策的颁布实施对儿童福利的相关学术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儿童福利政策的制定及颁布导致了学术研究重要“时间点”的出现,带来儿童福利研究量的变化及质的飞跃。

二、儿童福利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儿童的认识

儿童福利研究必然涉及到对儿童的认识,首先是关于儿童的年龄划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一条规定“儿童系指18 岁以下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 岁”。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对儿童年龄的划分,相当于我国“未成年人”的概念。从相关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对于儿童的年龄范围学术界还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儿童年龄的认定各不相同,如法学研究者认为儿童和未成年人同义,指0-18 岁之个体。儿童青少年领域的研究者认为儿童为0-14 岁个体,而在教育领域对儿童的界定比较模糊,有人认为儿童期为6-11、12 岁。虽然对于儿童年龄的界定与一个国家的人均寿命及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和儿童福利事业的管理体制相吻合。但对于一个人口大国,尤其儿童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没有国家法律层面对儿童的明确界定,学界在研究儿童福利问题时无法在适用年龄上达成一致,也就容易导致儿童福利政策实施过程中,模糊“儿童”、“未成年人”、“青少年”的概念,忽视儿童和成年人的本质区别,致使儿童福利政策在实施中对某一年龄阶段人群(如0-6 岁、15-18 岁)的遗漏。

其次,对儿童本质的认识——即儿童是什么的看法。这决定着儿童福利在国家福利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儿童”不仅是一个生理性概念,也是一个心理阶段概念,还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陆士桢、魏兆鹏、胡伟,2005)。众多的研究者不约而同地指出,在我国当前的儿童福利中主要是一种“家庭化”的儿童观,即把儿童看作是家庭的而不是国家的,将照顾、养育儿童的职责看作是家庭的责任(徐浙宁,2009)。国家与儿童的关系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政治和未来”范围之内(刘继同,2013)。也就是说在儿童福利中,对儿童的认识还是成人主义的,并没有真正把儿童当儿童看待,没有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形成现代的儿童观。

最后,儿童福利中对儿童权利的认识。陆士桢等(2005)认为中国儿童的基本权利有:人身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财产权、文化教育权利,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权利,如获得家庭抚养教育权、获得卫生保健权、受教育权、特殊的诉讼权利、获得健康成长的环境权。在当前,对儿童权利的保护多集中在生育保险、免疫接种、儿童玩具及食品安全等方面,即重视儿童的生存权及安全保护,但对儿童的发展权、参与权等其他权利比较忽视(仇雨临、郝佳,2009)。

2、关于儿童福利政策及制度的研究

刘继同(2008)将中国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五部分:第一部分是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国际NGO的公约、政策声明等;第二部分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通过的有关法律;第三部分是由国务院和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制订、颁布、实施的各类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政策规定;第四部分是地方人大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制订、颁布、实施的各类地方法规和政策规定;第五部分是国际NGO和国内NGO、社区有关儿童福利服务的政策规定和政策框架。

2010 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为福利机构养育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这是我国实施的第一项普惠式儿童福利政策,标志着我国儿童福利元年的到来(刘继同,2012)。2012 年,我国为全体艾滋病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2013 年和2014 年,民政部开展第一批和第二批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曾艳春,戴建兵,2014)。也就是说从2010 年起,我国已开始逐步构建涉及不同类型儿童需要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

从儿童福利政策的内容来看,主要涉及生育、计划免疫、营养补充、安全保护、教育、部分疾病医疗等。有学者对我国儿童早期发展的家庭政策做了研究,发现家庭政策从数量上有了极大的增长,不同类型的政策越来越具体和可操作,从内容上主要涵盖了“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其中以“健康”领域比重最大(徐浙宁,2009)。

从儿童福利政策实施的对象看,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孤残儿童、弃婴、贫困地区儿童,近几年着重讨论了处于困境的儿童群体的救助、收养政策及相关的伦理问题。,其中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备受关注。邓志照(2014)通过深圳居民家庭对社会福利状况的评价,提出未来儿童福利政策应重点关注学前儿童和小学生,学前儿童福利是矛盾的重点。这个结论和民众当前对儿童福利的需求是一致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前儿童福利的缺失。

从儿童福利政策变化可以看出,我国正逐步从补缺型向普惠型儿童福利发展。但针对普通家庭儿童尤其0—6 岁阶段、特殊疾病及罕见病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单亲家庭儿童等的福利制度及政策研究较少。近年社会上关于儿童的热点事件,如兰考失火案、南京女童饿死案、儿童校车事件、温岭虐童案等,都会引发一系列相关政策研究。尽管我国儿童福利政策的制定和研究紧跟当前儿童生存、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但还是不能摆脱“社会事件在前”的局面,没能超前地预见、关注不同类型儿童在生存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也侧面印证了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认为我国的儿童福利政策研究亟待加强。

3、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比较研究

儿童福利的国际比较集中于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及和有着相同文化传统的台湾地区等。从对以上国家(或地区)儿童福利的研究可以看出,儿童福利制度受各国(地区)的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经济水平、福利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它们又都有共同之处:一是各国(地区)都有关于儿童福利的基本法及完善的儿童福利法律体系。如日本1947 年颁布了《儿童福利法》,界定了儿童的概念,明确了政府的职责及确立儿童保护权利的内容等。随后又颁布了和儿童、家庭福利相关的各种法(王晓燕,2009)。1960 年瑞典颁布了《儿童及少年福利法》,规范受虐待儿童及犯罪少年的强制性保护,且所有关于儿童保护的立法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保持一致。1935 年美国《社会保障法》颁布,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了对儿童权利的保护,1963 年《社会保障修正案》进一步加强了对困难家庭儿童的援助计划。1961 年《特别未成年儿童援助法案》,1974 年的《儿童虐待预防及处理法案》等的颁布,形成了完善的儿童福利法律体系。

二是各国(地区)儿童福利重视运用各种福利服务和经济手段提供家庭支持,儿童福利和监护制度主要立足于家庭。台湾地区越来越倾向于强调以家庭为核心的儿童福利(郭静晃,1998)。2000 年始日本政府将儿童津贴享受年限由3 岁延至6 岁,儿童福利的实施对象由需要帮助的儿童转向所有儿童及其家庭,形成了社会育儿的福利理念。瑞典通过推行父母保险、儿童津贴、家庭津贴、各种医疗保险和福利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家庭支持。

从目前我国的儿童福利政策来看,不仅缺乏完善的儿童福利政策及法律保护体系,且对儿童家庭的保护支持力度不够,表现为缺乏有效的经济支持(如儿童福利津贴、家庭税收减免等经济手段),不能对普通家庭和困境儿童家庭实施经济保护,同时又缺乏合理的双亲育儿福利及家庭福利服务,如育儿假、弹性工作制等。家庭虽然是儿童生活和成长的基本社会单位,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是非常低的,一旦家庭陷入困境便不可避免对儿童的生存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核心家庭已经成为中国主要家庭结构的今天,更需要国家及政府提供多样化、实质性的家庭支持和帮助,以有效的经济手段和制度政策减轻双亲在养育照顾、教育儿童中的物质及经济负担,以提升儿童福利的质量。

三、我国儿童福利研究中的不足

通过文献研究可以看出,近十五年来我国儿童福利的研究逐渐深化,研究角度多样,关注不同类型儿童的福利,且能反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但在研究中也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关于儿童福利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有待加强。通过梳理我国儿童福利相关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的研究对“是什么”、“如何做”、“怎样做”等儿童福利中的具体实践问题研究较多,但对“为什么这样做”等理论性问题的研究比较缺乏,即哲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等领域对儿童福利相关学理性问题研究较少。

2、儿童福利政策比较重视儿童的生命健康及安全保护,但对儿童发展的心理需求关注较少。福利权在最基本的意义上是以权利的形式保障每个人的基本需要。儿童福利权就是以权利的形式对儿童不同层次需要的满足。在现有的儿童福利制度研究中,对儿童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的关注比较多,相对重视物质需求的满足,但对儿童成长中的精神需求长期忽略。目前“我国现有的与儿童相关的法律中均没有明确规定儿童享有休闲、游戏和娱乐的权利。”(戴超,2014)关于儿童精神需要满足的儿童福利政策研究寥寥无几。如何构建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特点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应该成为儿童福利的重要研究内容。

3、对女童福利的研究严重缺乏。现有的儿童福利对于困境儿童的关注是比较多的,这和我国补缺型的儿童福利制度相关。但对于女童的生存、发展、医疗、保护、教育的相关研究比较薄弱。由于“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女童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与男童相比而言会遇到更多成长的困境,更容易被遗弃、被虐待、被忽视。女童是未来的母亲,母亲和孩子天然的血缘和情感联系,决定了女童当下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生活水平必然影响着将来母亲的质量和儿童教育的水平,保护女童就是保护未来的母亲和家庭。因此,在儿童福利中还应关注女童的福利研究,加强对女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及女童保护的理论及实践研究。

4、从儿童福利的角度重新认识教育的重要作用。当前,儿童教育和儿童福利往往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研究领域,如何从普惠型儿童福利事业的角度来考量、设计合理的教育制度及相关的支持政策,保证各类型儿童的受教育权是研究中比较忽视的问题。作为一项关系每个家庭的儿童福利政策,儿童教育应该更好地体现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保证每个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以促进社会公平。

儿童问题不仅是当下的社会问题,更是将来的社会问题。儿童福利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现在的儿童决定了将来的成人,一个国家儿童福利的水平及质量影响着未来社会的人才质量。只有构建一个覆盖全体儿童的、内容全面的儿童福利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儿童的世纪”。

参考文献

[1]周尚君.儿童人权的中国语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5):4-8.

[2]谭安奎.福利权与西方现代秩序的脆弱性[N].南方周末,2015,6,4,C20.

[3]吴鹏飞.儿童福利权体系构成及内容初探——以宪法人权理论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5(2):62-71.

[4]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权利公约[S].北京: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2.

[5]何玲.瑞典儿童福利模式及发展趋势研议[J].中国青年研究,2009(2):5-9.

[6]江夏.儿童福利: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研究的新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11(5):15-20.

[7]姚伟,王宁.当代美国儿童福利政策的特点[J].外国教育研究,2011(5):62-65.

[8]刘继同.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构建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4):4-12.

[9]陆士桢,魏兆鹏,胡伟.中国儿童政策概论[D].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分类标准研究 篇10

社会工作凭借其对弱势群体的“优势视角”、“赋权增能”、“尊重、接纳、平等、保密”等思想显现着以人为本的魅力与价值, 对儿童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儿童权益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和儿童福利制度的变革, 儿童福利机构对社会工作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 各地儿童福利机构都在积极探索相关工作的开展, 并取得一定成绩。然而目前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各机构对社会工作的定位模糊, 造成其工作内容识别不清, 甚至同一家机构每年对要开展的社会工作内涵和定义都不同, 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用材不专”、岗位设置分配行政化严重, 使得服务水平徘徊不前难以提升。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国内相应标准的空白, 各地儿童福利机构没有统一标准去规范机构的社会工作专业功能实现。本研究在标准化理论支撑下, 以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的介入为焦点, 分析其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 为有关国家标准的研制提供参考性架构和前瞻性思考, 最终为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化活动的持续有效推进奠定技术基础。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适用范围

考虑到标准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将儿童福利机构界定为直属于民政部门管理的组织或单位, 经政府批准, 为孤、弃等特殊儿童提供养育、医疗保健、康复、教育、安置等服务, 并服务于社会儿童的社会福利服务组织, 与我国行业标准MZ 010-2013《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中的规定相一致。

2.2 分类对象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应当是限于在儿童福利机构开展的各项社会工作, 即遵循助人自助的基本价值观, 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 服务有需要的困境儿童及相关人群, 整合社会资源, 协调社会关系, 促进儿童福利机构稳定和谐发展的专业性工作, 不同于儿童福利机构中其他养护服务、医疗服务或康复服务。

3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分类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儿童福利机构由于社工岗位编制的局限性, 面临着专业社工人员不足的共同困境, 导致社工大多都担任着“通才”的角色, 这也是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不能得到明确划分的最大原因。目前已有学者和社工人员开始关注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内容研究,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着力架构社工介入服务模式》、《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功能和作用研究》等文献中均有涉及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分类探讨, 却由于种种原因没能统一明确其工作范畴与内容。现有的分类研究有以下3个方面。

(1) 按工作方法进行分类, 分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评估等。但缺陷明显, 该分类法与儿童福利机构相关性不大, 难以体现儿童福利机构的工作特色。此外,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工作模式仍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难以穷尽。

(2) 按服务对象进行分类, 分为:学龄前儿童社会工作、学龄期儿童社会工作、待领养儿童社会工作、待寄养儿童社会工作、寄养家庭儿童社会工作等。然而, 机构内的儿童同时接受医疗、教育、康复, 是具备多重属性的社会人, 因此按服务对象分类存在难以解决的交叉问题。

(3) 按社会工作者进行分类, 分为:行政社工、寄养社工、领养社工、医疗社工、康复社工等。这种分类方法直接混淆了研究主体, 也与目前儿童福利机构的工作现状和服务能力严重不符。

除了以上3种分类外, 还有很多机构甚至没有分类依据, 直接以列举法划分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罗列出社会工作内容, 包括促进儿童适应机构生活、促进儿童康复、帮助儿童学习并适应社会、干预儿童受忽视以及暴力等行为、社会倡导、外部资源筹集以及行政性服务, 这样的分类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差。不论上述何种分类方式, 均无法满足标准化的规范要求, 存在明显的缺陷, 急需开展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分类标准的研究, 给出统一分类原则和分类依据, 科学规范地对机构内社会工作事项进行划分, 满足不断发展的儿童福利机构工作需要。

4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分类标准的构建原则

(1) 基础性原则。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分类标准的定位是基础性标准, 旨在作为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领域其他标准的基础, 同时具有广泛指导意义, 这类型的标准研究应充分考虑现有法规标准及工作实况。

(2) 规范性原则。标准在研制过程中应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 并充分考虑国家标准GB/T 7027-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的要求, 保证标准结构和内容的规范性。

(3) 前瞻性原则。标准在兼顾当前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发展现实情况的同时, 还应体现其前瞻性和引导性特点, 此类标准技术内容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到未来全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发展趋势和规范化需求。

5 标准框架及关键指标确认

5.1 框架结构搭建

国家标准GB/T 28222《服务标准编写通则》中提到, 服务分类标准可包括以下内容:服务分类的原则、服务分类的依据、服务类别的具体内容。针对目前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实情, 结合标准的定位, 确定标准框架 (如图1所示) 。

5.2 关键指标确认

5.2.1 分类原则

将科学性、系统性、可扩延性、兼容性和综合实用性作为分类原则。从实际出发, 在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的前提下, 选择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分类体系, 并在构建分类框架时考虑增加新的下级分类类别时, 使其具备拓展延细化的条件。

5.2.2 分类方法

GB/T 7027-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中对常见分类方法进行了规定, 主要有线分类法、面分类法以及综合分类法。其中, 线分类法是将分类对象 (即被划分的事物或概念) 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的类目, 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 逐渐展开的分类体系, 符合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分类需求。

5.2.3 分类内容

课题组通过对南京、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昆明、武汉等地的儿童福利院实地调研和访谈, 了解到社会工作者在儿童福利机构中承担直接服务者和间接服务者两种角色, 服务的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属于直接服务者角色, 管理者、资源筹措者、政策影响人、研究者属于间接服务者角色。相应地, 将社会工作进行划分:先将社会工作按是否与服务对象直接接触分为“直接服务型社会工作”和“间接服务型社会工作”为两大类。再在“直接服务型社会工作”和“间接服务型社会工作”类别下, 分别运用归纳演绎法提炼其工作内容, 进行分类。分类内容框架如图2所示。

在直接服务型社会工作类别下, 新接收儿童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机构新接收儿童, 其服务内容可以是观察与评估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情况, 并加以跟踪、转接或协助安置儿童等;儿童寄养安置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包含拟寄养儿童和寄养家庭, 其服务内容包括招募、评估、培训寄养家庭, 提供支持性服务, 对拟寄养儿童进行评估与融合指导等;儿童送养安置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包含拟送养儿童和收养家庭, 其服务内容包括儿童与家庭的配对, 儿童的心理指导等;儿童教育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体是儿童, 服务内容涵盖了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学习支持、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社会融合指导等;儿童医疗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就医儿童, 其服务内容有协助儿童适应医疗环境、接受治疗等;儿童康复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受康复训练儿童, 其服务内容有协助儿童熟悉康复器械、康复内容和流程、调适儿童的心理等;员工支持性工作的服务对象主体是机构内护理员、医护人员、特教老师等, 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为员工舒缓心理压力、预防职业倦怠, 增强员工职业认同感等。

间接服务型社会工作的每一类别下, 也应有系统而明确的内容阐述, 如:行政类社会工作内容包含了机构行政管理、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收集、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等;资源整合类社会工作内容包含了面向社会倡导与宣传儿童福利相关政策, 与政府部门、社区、学校及各类儿童服务组织建立联系, 整合与链接机构内外部资源, 获取更多人 (志愿者) 财物 (物资捐助) 的支持等;督导类社会工作内容包含行政性督导、教育性督导、支持性督导等;研究类社会工作包含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相关研究与理论应用发展研究;评估类社会工作包含了对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工作者以及机构的评估。

6 结语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分类标准的研究对象, 服务范围和分别选择了困境儿童以及儿童福利机构, 着力以专业服务手法介入儿童福利服务, 是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一个重要发展里程碑。本文通过对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内容的梳理, 不仅提供了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类别划分以及工作内容识别的准绳, 填补了该领域的标准研究空白, 还将对今后儿童福利服务事业发展起到较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此外, 伴随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分类标准的研究, 出现了儿童福利领域的一些新术语和名词, 配套的相关标准研究需要跟进, 避免标准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给使用者造成困扰。

参考文献

[1]邹学银, 赵学慧, 鄢永兵等.儿童福利院社会工作专业化调研[J].中国社会工作, 2010, (8) :27-29.

[2]何欣, 张静骢, 彭亚林.儿童保护视角下的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以某特殊儿童康复中心为例[J].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第十辑) , 2013, 8.

[3]周文.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着力架构社工介入服务模式[J].社会福利, 2009, (11) :19-21.

[4]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办公室.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社会工作[J].社会福利, 2007, (9) :42-43.

上一篇: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下一篇: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