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受

2024-04-12

红楼梦读后感受(共10篇)

篇1:红楼梦读后感受

在《红楼梦》一文众多的角色中,我最喜欢薛宝钗这一角色,深深地被她身上的性格所吸引。

也许会有人说,薛宝钗身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批判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认为她是一个虚伪和矫情的人。

可我认为她的性格特点也并非完全是奸险,并非事事时时处处都有心机,而是她按照封建正统思想去做,而且做得又是那样浑然不觉。薛宝钗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还表现在她所具有的一些美好的品格。比如,她处事周到,办事公平,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

最吸引我的还是宝钗的博学多识和她出众的才情。她能对艺术创作有着深刻的理解,精辟的见解,而这些正是因为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至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和渊博的知识。

篇2:红楼梦读后感受

曹雪芹为了一部《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三百年后,周汝昌为了一部《红楼梦》,目盲耳聋,穷六十载,建立红学“四支”,使《红楼梦》之光华,粲然世间。《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瑰宝,其独特魅力不言而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读完红楼梦后对其中宝玉挨打的情节感触最深。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情节发展的一个高潮,是封建统治阶级正统派贾政同封建地主阶级的叛逆者贾宝玉之间矛盾冲突的一次激化,也是这一矛盾冲突发展的结果。

表面上看,这一冲突是一个严父教训逆子的偶然事件,但实际上蓄积了长期的矛盾和冲突,蕴含了深广的社会内容。贾政与宝玉的父子矛盾由来已久。贾政兢兢于仕途经济,作为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忠实卫道者,作为贾府统治者的代表,他要求宝玉“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成为封建统治阶层的忠臣孝子和封建贵族家庭的可靠继承人。而宝玉偏偏“行为偏僻性乖张”,不喜圣贤之书,是一个鄙视功名、背离封建礼教的叛逆者。

宝玉对父亲只是惧畏,并非敬服,内心里十分憎恶父亲的那套虚伪腐朽的封建说教。因此父子间的矛盾,实质是新旧两种思想、两种人生道路的冲突和斗争。贾政的恪守封建忠孝、望子成龙与宝玉的任性乖僻、鄙弃仕途经济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样,雨村来访、忠顺府索琪官、贾环进谗这三个偶然外因,终于诱发了这对父子矛盾的深刻内因,宝玉挨打,势在必然。

篇3:唱一曲红楼——《红楼梦》读后感

曹公的“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千百年来被人们争论着, 研究着, 不同的人看了之后有着不同的见解, 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理解。在我的理解中, 一部红楼讲尽“人生”二字, 参透整个人生变化。这不单单是一部爱情小说, 似乎是当时的一部百科全书。作者写这部作品耗费数十年光阴, 整部书中对于建筑、医药、花草、诗词、烹调等等各个方面均有研究介绍。这部作品可以作为研究清朝文化的巨作, 它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引得许多学者对它仔细研究。书中体现了各种人情冷暖, 看遍人情世故和官场是非, 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深深研究。这部作品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提升自身的知识涵养。纵观国内外流传甚广的作品大多是悲剧结尾, 《红楼梦》这部巨作也是以悲剧结尾的故事。这部小说中处处体现着生活的情景, 让我们感受梦境又感受现实, 给予我们美丽, 又深深地伤害了我们。

大观园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 府中人的奢侈, 贾府的由盛到衰, 恰恰印证了成由勤俭败由奢。宁荣两府的人, 都等着皇粮的发放, 每个人都奢侈至极, 府中丫鬟都是普通百姓不能达到的标准。每个人的衣服配饰都是奢华至极, 府中人尽是奢侈, 其中有两个事例最为明显。首先, 宁府秦氏办丧时, 贾氏家族全员出动, 全体佣人动员, 甚至是停灵七七四十九天;其次, 荣国府迎贾元春省亲时, 造了豪华的大观园, 元妃甚至说此皆过分至极。贾府中, 大兴土木工程, 吃喝玩乐全无节制, 最后败落的时候, 贾政才明白需要节俭行事, 但是为时已晚。

红楼中满纸尽是人生事, 处处体现人情冷暖。宝玉说自己最不喜欢的对子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里却尽是人生。小说中提到了大人物与朝廷和官员的交际, 家族和睦纷争的情况, 底层人民则是趋炎附势, 努力向上, 这里面全是世俗人情。宝玉应该是我们大多人年少时的模样, 衣食无忧、叛逆、抗拒, 在成长的过程中却发现, 这些东西全是我们不能抵抗的人生。看完红楼, 看到他们的人生经历, 又想到自己的叛逆时光, 总是觉得人生的凄凉, 自己的某些幼稚执拗。也许, 在这书中我读懂了别人的心酸, 读懂了自己的悲凉。但是, 读罢, 自己也是更加努力, 更加上进,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机会改变这一切。

《红楼梦》里充满了悲剧的爱情故事。林黛玉是一个特立独行、叛逆、孤僻、卓尔不凡的人。正是这样一个性格造就了她孤独的命运和悲剧的结局。宝黛二人正是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 他们向往自由, 封建社会要求追名逐利。在这样的封建礼教的破坏下, 他们付出了血的代价。他们的悲剧爱情是黛玉那清高的, 无法融入社会的悲剧性格和命运的写照。

宝钗从小锦衣玉食, 接受了最正统的封建主义教育, 有着古代女子的美德。她的行为举止从来没有超出封建礼教的束缚。她正是这封建社会中的可悲的人, 受到别人的支配, 被教育左右着自己的想法。她并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只知道服从孝道, 只知道夫妻尊重, 一生都在麻木地、循规蹈矩地按照传统活着。宝钗的一生都没有选择的自由, 服从于家族的安排, 服从于封建礼教。她也向往美好的生活, 在母亲将她嫁给已经呆傻的宝玉时, 她没有反抗, 只是含泪接受了。因为她这一生都在学习要顺从, 她只能任由自己的悲剧发生。宝玉出家时, 宝钗仍然是过着被束缚的一生。宝钗是那么年轻, 命运只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同样, 宝钗成为了封建制度下的又一个牺牲者。

想当初, 宁荣两府风光无限, 繁华至极, 最后白茫茫一场空。府中人曾经穿金戴银, 住着豪华的房屋, 有着无数仆人, 谁会想到最后一无所有呢?他们由盛到衰的过程让人深刻反思。正是因为他们的欲望, 他们的贪婪, 总是想着不劳而获, 总是想要向上攀登, 趋炎附势, 最后进入了深牢里。府中男女从没权利来掌握自己的幸福, 黛玉气质不凡, 饱读诗书, 最后只能忧郁而死;宝钗稳重、大方, 精通诗词歌赋, 最后只能孤独终身。这些红楼儿女, 散了, 去了, 最后只能落得一场空。

篇4:红楼梦读后感受

关键词:《香菱学诗》;感受;《红楼梦》的思想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8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13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文学作品阅读的要求是:“读小说,能体验人物形象的特点和社会意义”;“能在鉴赏的过程中,感受优秀的人类文化结晶,吸收人类文化的养分,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和思想认识水平。”《红楼梦》是我国最伟大的古典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峰。笔者试图通过学习《香菱学诗》,让学生学会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等角度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学习分析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同时能够引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初步感知《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伟大之处。

一、激趣为首,迂回设问,走入教材,感受细腻的笔法

上课后,我并没有直奔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而是采用了一个迂回战术,我故弄玄虚地讲了一个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似乎毫不相干,但是却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观点。

在备课时重读《香菱学诗》之后,我明白了为什么贾宝玉在爱情的选择上最终选择了林黛玉,却放弃了薛宝钗。我想同学们如果能仔细地读读课文也会明白这两个问题。学生果然被我这一新奇的观点吸引了,兴味盎然地投入到了课文的阅读当中,并且不时地互相讨论、交流,不断地有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与意见不同的同学进行辩论。在交流、辩论中,我适时地作以点评、分析,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情节——香菱学诗,从宝、黛两人对待香菱学诗的不同态度上去感受人物、认识人物。

二、顺势切入,把握重点,鉴赏人物,感受《红楼梦》崇高的艺术性

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完成之后,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兴趣浓厚,已对小说的人物形成了感性认识,并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对人物形象的理性分析,于是,我将教学转入了第二阶段。

全面地熟悉课文,学习依据课文中人物的言行去分析和鉴赏人物,只是学习本文的起点。下面我想请同学们从作者刻画人物方法和人物形象鉴赏方面,谈谈对课文的主人公香菱的认识和看法。

有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做铺垫,第二阶段的学习讨论进行得非常顺利,但最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原本预设的课堂教学难点(感受《红楼梦》的思想性)却没想到在学生分析鉴赏人物的过程中,变成了生成性资源,平时就爱思考的筱筠在分析细节描写时说道:小说中还有一个细节描写,探春劝她“菱姑娘,你闲闲罢”,她竟然说“‘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这个细节使得她学诗的痴迷程度显得生动而有趣。可是我不明白,曹雪芹花这么大的力气,写香菱究竟有什么目的?

三、逐层激趣、走出教材、突破难点,感受《红楼梦》伟大的思想性

原本我想提出来要学生思考探讨的难点问题,没想到由学生自己提了出来。于是,我将教学转向难点——感受《红楼梦》伟大的思想性。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神态、动作乃至细节刻画了精华灵秀,悟性极强的香菱 “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地学诗,已经到了“呆”“疯”“魔”的程度,作者究竟要表现什么呢? 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如果对《红楼梦》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对有关香菱的章节不熟悉的话,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于是,我先让学生自由讨论,看到他们尽管苦苦思索、热烈讨论,但是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已经进入了愤悱状态,下课时间也到了,我把教学引向了第三阶段——课外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情节,领

《红楼梦》伟大的思想性。

如果只是有高超的艺术表现力,生动传神的描写,曹雪芹只能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还不足以享誉世界,称之为“伟大”。上面的问题,同学们如果不了解香菱的身世,是没法解决的,所以,我想请同学们在周六和周日(我有意识地把这篇课文选在周五上。)阅读《红楼梦》中有关着香菱身世的章节,从《红楼梦》的思想性方面来思考这个问题。下周一我们再来讨论好吗?

在双休日同学们读了《红楼梦》中有关香菱的身世章节后,我们继续着教学难点的讨论,但很多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大多使用“可能”这个词语。在此,我抓住可能适时点拔:

几个同学都用了“可能”这个词语,说明自己对答案是没有信心的。我想大家要明确一个常识:小说的情节是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的,人物形象是为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主题服务的。同学们能不能从这角度去思考作者安排“香菱学诗”这个情节的目的?

在学生联系香菱的身世、遭遇、香菱的诗进行了剖析之后,有学生明确地说:我记得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人类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你看。”香菱的命运是一个悲剧,但是课文中作者却把她塑造的才情非凡,抬高了她的身价,这种才情与命运的反差,正好反映出封建社会是毁灭人性的。

还有学生说:从《红楼梦》全书来看,这么好的一个女子却只能给粗俗不堪、蛮不讲理的呆霸王薛蟠做侍妾,经常遭受他和金桂的凌辱和毒打,这说明封建制度不仅是男女不平等,而且摧残美好的事物,摧残人的精神追求。

篇5:读红楼梦的感受

读完红楼梦之后,我知道了,这里面,有很多人物,让我,对他们的印象非常深刻。

首先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聪明灵秀的贾宝玉,心直口快的史湘云,聪明能干的王熙凤。

书中的一个主人公就是贾宝玉,他是通灵宝玉的化身,清灵、纯洁。他不喜欢读书,因为他不想考取功名,不想混迹与污浊的官场。

篇6:读《红楼梦》点滴感受

红楼梦的第一回,以神话般的故事介绍了宝玉和黛玉的身世来源,经过无数的变迁,他们终于变成了人。冥冥中注定了他们的相遇,相知,相识,相爱,来到了人世,他们就开始展开了爱的诗篇。名著首回以神话故事般开篇,这应当是名著的一个亮点。这样不仅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更是为宝玉和黛玉的身世来源以及后来的相爱埋下伏笔。以神话故事开篇也属《红楼梦》的一个特色之一。

文章记叙了宝玉调皮,活泼,搞怪的个性,令人对儿时的宝玉又爱又恨,又因为宝玉的独特个性令人对宝玉产生好奇。黛玉自幼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性格因此也会比较孤僻文静,正因此又得外祖母的喜爱。后因父亲的“驱逐”,黛玉含泪离父而去,到往外祖母的荣国府里去。这也必然会再次相遇宝玉。

文章记叙的第三回,讲述黛玉离开父亲搬往外祖母家。宝玉和黛玉的相遇又是名著的经典了。

由于宝玉经常到“內帏厮混”所以经常不在家,这也正好为下文他们相遇布置了花絮。黛玉前往拜见贾母,言谈中深得贾母的喜爱,并被邀一起共餐。当吃完饭贾母命令其他人“你们去吧”,只剩下她和黛玉之后,刚说不到几句,小宝玉便活蹦乱掉的回家去。这时人物出场变成了高潮,作者精心设计“净场”的环境,为宝玉和黛玉相遇点笔,也好让作者集中笔墨描绘两人单独相处时的场景。作者精致细腻的描绘点明了文章的重要人物,使人物特点更加突出。

篇7:红楼梦经典作品阅读感受

第一章写的是林黛玉辞父进京,写的是林黛玉是姑苏人,爸爸林如海是御史,夫人是荣国府的千金小姐。却不幸早年去世,黛玉因过于悲痛,林如海决定把林黛玉送到外祖母那,第二天荣国府的人派船员去接黛玉。林黛玉恋恋不舍的上了船离别了父亲,林黛玉到了荣国府,外祖母和黛玉两人就悲痛起来。众人看到立马去劝,外祖母带林黛玉引见了两个舅母和珠嫂子。晚饭到了,黛玉看大家吃饭的样子和她们哪里不一样,就看着做呢。这样才让我知道了,凤姐协理宁国府、撕扇子宝玉欢笑、紫鹃有意试宝玉、刘姥姥逛大观园、黛玉焚稿等等……

这里面我最喜欢的是第六章的刘姥姥逛大观园,是因为这章里面刘姥姥说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都很好笑。

篇8:红楼梦读后感受

读者如果仔细“书缝”, 就能够“体会”得到高明的作者定将阅读爱好者所急欲了解的事情与真相, 其实早就“放”在了我们眼前。

我将自研究《红楼梦》以来的成果与心得作一个阶段性的小结, 一方面自我纠错, 另一方面也提出一些今后研究的方向、范围等;既是抛砖引玉, 更是呼吁国家与社会重视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传及传承, 以无愧于中华民族的历史、祖先与自己的良心。

一、作者问题

我之前几篇论文已将《红楼梦》的作者问题, 作了比较详尽的研究与说明。随着研究及“考古”的不断深入, 以及自身知识的不断积累与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 也发现了一些小错漏, 但我有关作者问题的观点却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 以及证据的不断发现而更加坚实。错漏之处是因为“想当然”便随手写下, 于今难以“覆盖”与“抹掉”, 很是后悔不迭, 并借此机会加以指出与改正。

《红楼梦》的著作权应该属于李鼐, 清康熙朝苏州织造李煦之子, 笔名脂砚斋, 晚年曾用名于景廉。如何证明这种观点的正确, 不仅需要确凿的史料证实, 而且需要下苦功夫钻研、科学的探索精神与方法、耐心于自甘孤独寂寞, 以及严谨的逻辑思辨推理能力, 等等。否则, 都将经受不住历史和时间的考验。关于作者问题, 几百年来, 各种说法层出不穷。我乃一介微之人, 何德何能, 意欲“独揽朝纲”一统天下?唯有事实真相是“上帝”, 我也仅是朝拜者及仰慕者而已。过去, 现在, 以及将来, 研究“苏州李家”的专家学者及爱好者, 都是大有人在的。就我所能够看到的非常有限的公开资料中, 迄今为止, 仅仅发现台湾的皮述民提出过“苏州李家”中李煦的另一个年长的儿子李鼎是作者的观点。皮述民“推断”出李鼎出生于1697年, 而在我所发现的山东昌邑“姜氏族谱”中, 赫然写着1697年出生的乃是李鼐, 但我却并不是在皮述民的研究之上“进行”下去的, 我的研究是“自然生发”的。我在提出李鼐是作者的观点且公开发表论文阐述, 下决心投身于《红楼梦》的研究之后, 大约在过了一两年时间的2007年年底, 借助去北京搜寻访查有关“苏州李家”后代及其家族坟冢之机, 去国家图书馆查阅有关海外“红学”研究的过去与现状, 在国家图书馆的港台书籍阅览室中, 才看到了皮述民所著的一两本书, 知道了他的观点。如果皮述民提出的是李鼐乃作者的观点, 我或许会于2008年的年头, 斟酌再三之后, 就终止自己研究《红楼梦》的“专业”之路。我认定作者出自“李家”, 但之所以很快地就否定了老大李鼎而确信是老二李鼐 (当时还没有查访到“姜氏族谱”) , 一则书开头所言“背父兄教育之恩”一句, 二是因为曾经“泛读”杂书时, 看到有一篇文章中说李鼎早死。不过令我感到十分遗憾的是, 其时我还没有开始专注于专题研究《红楼梦》, 因而“放”过了这篇文章及其所刊登的杂志名, 更未想到追本溯源。

从2006年开始, 我每年都至少去北京一趟, 贯彻我的“田野调查”思想及理念。几年来的收获与发现, 证明了我思考方式的正确, 并出乎预料之外地不仅与“北京风筝”产生了缘分, 更因此结交了不少朋友, 而且发现了“老于家”这条线索。我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 借鉴了以往的研究成果, 尊重事实, 点滴积累, 不懈努力, 不迷信权威, 不屈不挠地进行研究,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还原历史真相。

“鼎”、“鼐”二字在小说中, 以“忠靖侯史鼎”、“保龄侯史鼐”而现, 现今已发现的手抄本及刻本中, 有将“忠靖侯”、“保龄侯”的爵位都“给”了“史鼎”的情形, 则“鼐”就真真切切地成了“夹缝”, 几近湮灭矣。关于作者, 其次的证据, 便是《李煦奏折》, 以及姜氏族谱, 外加几十年来都真假难下定论的敦敏《瓶湖懋斋记盛》一文 (这又牵涉到《废艺斋集稿》的真伪问题了, 是谓“案中案”) 。我根据追索与研判, 断定《废艺斋集稿》和《瓶湖懋斋记盛》作假的可能性不大, 且《废艺斋集稿》是李鼐除《石头记》之外的另一部未出版著作, 因而也将《瓶湖懋斋记盛》中敦敏的有关叙述作为我论证李鼐是作者, 而不是曹雪芹的论据之一, 更是我认可李鼐晚年曾用名“于景廉”的唯一证据资料。“老于家”在北京城中的存在是事实, 人证物证俱有。“于氏风筝”也有传人。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与线索追寻, 也是我研究《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假如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 则“反证”就在于, 敦敏、敦诚兄弟俩, 以及现今所知生前与曹雪芹交好的张宜泉等人, 为何不在所作的诗词中加注“传奇《红楼梦》的作者乃是曹雪芹。”一句, 而只说其人“工诗善画”而已。难道曹雪芹真值得他们不约而同地“避讳”吗?另外, 书中提及“山东青州”, 而山东乃李鼐的故乡。事实上, 我最开始研究《红楼梦》, 就是从“姽婳词”进入所谓“红学”这扇“万劫不复”大门的。书中, 宁国公乃“贾演”, 而姜氏族谱上, 李鼐的曾祖父便是单字一个“演”, “真”是“巧合”。裕瑞在《枣窗闲笔》中, 是直截了当地否定了曹雪芹是作者这一观点的。我看到有文章“信誓旦旦”地否定了裕瑞的《枣窗闲笔》, 斥责其为“后人伪托”。“脂批”否认曹雪芹是作者, 应该是确凿的, “大家”又非得一口咬定“脂批”是肯定曹氏著作权的, 好在“脂批”早就公开影印出来了, “大家”是可以各自判断的。“有人”干脆就把“脂批”整个否定掉了, 就认为自己所说的观点是对的, 真是可笑。

仅以“自执金矛又执戈”来断定作者自书自批, 或许有人认为不仅单薄, 而且是孤证;那么, “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则就不是明说了吗?还有“脂批”所言:自有取乐之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难道没有吗?李鼐就是曹雪芹的叔叔, “谁”又能否定得了?我踏入“红学”之门的最初缘由, 只是为了弄清“脂砚斋”是“谁”这个问题, 并没有想很多其他事情, 也不是先入为主地冲着否定曹雪芹是作者这个问题去的。自撰自批及作者与脂砚斋是同一人的观点, 是在仔细阅读资料并反复思考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 并且前人也是有过相关“怀疑”及看法的。“大家”不妨把那些相关资料都找来看看, 相信也能够得出与我一样的结论。

关于作者问题, 我如今需要指出并改正的地方, 就是我在第一篇论文中, 曾经主观认为李士桢是于1633年, 被孔有德、耿仲明“挟持”去了辽东等, 这是我感情用事的一大败笔。我后来与现今的姜氏族人接触交流, 据他们说, 李士桢是于1642年清兵攻打昌邑城时被俘投降的, 并之后改姓李, 昌邑县志上都有提及与记载。虽说按照“正统”观念, 此乃李士桢的“瑕疵”及“不齿”, 但事实却是绝对不能否认与篡改的。我“对比”小说中, 作者借助男主人公贾宝玉之口, 说出不主张“武死战, 文死谏。”的观点, 禁不住“哑然失声”矣。对于“姜氏族谱”, 出于研究目的不能不提及, 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 我并未仔细审看原版族谱, 而李士桢墓志铭原文我也未见。据我在网上搜索查阅得知, 族谱中有与墓志铭中“冲突”的地方不在少数。我自己也有许多很奇怪及迷惑的地方, 比如“鼎”、“鼐”两字, 异于同辈族兄族弟名字中的“斜土”旁用字, 很“另类”, 想必其中是定有缘故的。网上说, 清代《昌邑姜氏族谱》一共六次刻印, 分别为:康熙三十二年、康熙六十年、乾隆三十三年、嘉庆二十二年、同治九年、宣统元年。当年我去山东昌邑, 族谱并未看全, 根据“听说”记下第一次与第六次分别刻印族谱的时间, 即康熙三十七年与光绪三十四年, 我在之前的论文中, 使用的也是这个时间点而并未仔细核对族谱, 如今看来是疏忽大意及不严谨所致。我后悔当时自己被高兴及激动冲昏了头脑, 以致造成莫大的遗憾, 希望大家谅解。“曹学”是慢慢成形的, “存在即合理”, 全盘否定也不符合科学的精神, 而需要一分为二地加以分析。我尊重他人的研究与劳动, 更没有“一棍子都打死”的意识及动机。我自己也吃了不少所看资料讹误的苦头, 比如我当年“兴致勃勃”地前往北京通州, 意欲寻找李士桢的坟冢, 在我所看到的资料中“说”地址在“北京通州黄瓜园”, 去了才知道当地只有“红瓜园”并无“黄瓜园”。我后来在族谱上看到, 写的却是“王瓜园”。

因为我早年对于清宫的选秀制度一无所知, 所以, 我在第一篇论文中所犯的另一个重大错误, 便是“主观”地认为康熙皇帝的嫔妃王氏, 是康熙南巡时, 被时任苏州织造李煦“敬献”给康熙皇帝从而进入皇宫的。如今, 我也为自己的这个“想当然”而深感羞愧, 更时常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及无知而自责。在研究《红楼梦》一段时间之后, 我之所以提出看懂《红楼梦》必须至少过三道关, 亦即语言、历史与自身阅历等, 乃是深有切身体会的。

敦敏在《瓶湖懋斋记盛》中, “交代”的, “有可能”是李鼐晚年的情形, “有可能”又改名叫做“于景廉”。关于《废艺斋集稿》, 我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关注研究调查求证, 花费了许多的时间精力物力财力理清弄懂, 迄今为止还不到阶段性给出令人信服结论的时候;就我自身的感觉, 就是那些确信《废艺斋集稿》为真的人, 甚至于包括已故的吴恩裕老先生本人, 也未必就仔细地阅读过敦敏的那篇《瓶湖懋斋记盛》, 看清看懂了其本意。

作者明确了之后, 对著书动机, 我“总结”为:《红楼梦》乃是作者“有感而发, 有才而作”。几经修改, “愈出愈奇”。

我的作者是李鼐的观点, 也为大观园原型应当为圆明园之说, 增添了又一有力证明。

“点透”了“一从二令三人木”乃是一个繁写的“撿”字, 对于明了此书的本旨, 也就会更深一层。

二、版本问题

1.《红楼梦》是作者已经有结局的一部小说

虽然现今我们只能看到《石头记》的前八十回, 但根据现已有的史料, 是可以确信《石头记》乃是有“大结局”的小说。“脂批”中说到“五六稿迷失”, “稿”字的用法应当与现代汉语无异。王梦阮、沈瓶庵于《红楼梦索隐》中, 提及“红楼一书, 内廷索阅, 将为禁本”的说法, 据我所知, 目前暂时为“孤证”, 但“恰好”印证回答了“脂批”中感叹“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的隐情。八十回后, 有抄家的情节描写“很犯忌讳”, “迷失”也在情理之中。我们既遗憾于《红楼梦》无尾, 又为侥幸至少看到其书三分之二而感到“艳福”不浅。

2. 关于现已发现的几部手抄本《石头记》

因为我几次进京, 都由于相关“规定”而没法得见己卯本、庚辰本的“真身”, 我既表示理解, 又是对于版本问题三缄其口的原因之一, 毕竟未得见“真迹”, “道听途说”的研究版本, 其可信度是要大打折扣的。

虽说己卯本与庚辰本也有很大不同, 但底本“应该”都是小说的第四稿。如果敦敏的《瓶湖懋斋记盛》为真, 对照时间, 则敦敏、敦诚兄弟俩也“应该”是从“这”第四稿开始看的。我仔细琢磨吴恩裕先生所著书中的《瓶湖懋斋记盛》前半篇, 认为作伪的可能性很小且难度很大。《废艺斋集稿》中的那十几种技艺, 别说其中一门靠自学成才都很难, 统统一起精通的难度更大。何况“手艺活”, 过去社会里那可都是作为“传家宝”, 是养家糊口的营生, 绝对都是轻易不外传的, 难道说作假去骗自己的后代与徒儿吗?

甲戌本很“诡异”。我刚开始接触甲戌本时, 除了感觉稍稍有点奇怪之外, 也同大多数人一样地相信胡适之先生所说的一切描述;可问题“恰恰”就在于这十六回很“蹊跷”, 不是连续的十六回。胡适之先生含糊其辞, 只字不提甲戌本的详细来历, 只说“重金购得”, 而何时何地从谁手中购得, “异样”于他“跋”庚辰本的情形。从他对甲戌本的重视程度, 谁都知道这个手抄本的重要意义及价值。我曾经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资料室查阅胡适书信原稿, 在蛛丝马迹中发现了胡适之先生的“隐情”。

关于甲戌本, 上海博物馆N年前曾经由胡适之大儿媳之手, 从美国康奈尔大学花重金 (我听说是五万美元吧) 购回了胡适之先生当年离开北平时所带走的那一部手抄十六回甲戌本《石头记》。我从有关报道中知晓了这件事后, 就自费亲自跑到上海博物馆想了解详情, 未曾想在上海博物馆门口被门卫挡住了, 让我通过电话与馆方相关部门及人员联系沟通。在电话中, 我说明了来意, 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之外, 馆方矢口否认上海博物馆收藏有甲戌本, 并言谁告诉我这个消息的就去问谁, “他们”从未听说过。我问电话另一端的人是谁, 回说管他是谁呢, 总之是不会告诉我的。几年时间过去了, 这个号称代表上海博物馆的人, 其态度之恶劣, 在我的印象中依然是那么深刻。之后, 我借助拜访沪上“红学家”的机会, 提到我在上海博物馆的遭遇, 他们都说知道上海博物馆收藏甲戌本之事, 同时, 也打着圆场让我不要介意。我无语, 也放弃了再次前往上海博物馆“对质”的念头。更为“诡异”的事还在于, 我回到武汉之后, “碰巧”在网上看到, 沪上有私人声称其家中收藏有甲戌本, 其人曾多次与上海博物馆交涉争辩, 说上海博物馆买到的那本甲戌本是赝品。我想这也许就是上海博物馆对我否认且态度不好的“心中隐痛”吧。事实上, 有人已经在著书中多少解开了这个谜团, “说”当年胡适之先生曾经让他的私人秘书手抄了一部甲戌本《石头记》, “据说”是为了送给亚东图书馆的汪原放标点出版《红楼梦》时, 进行参考校对所用。围绕着甲戌本, 又“衍生”出来了一系列真真假假, 有有无无的一篇“文章”。

3. 关于在俄罗斯的《红楼梦》版本

列藏本《石头记》前言中, 提及1820年俄国第十届传教团成员季姆科夫斯基在华购买了两部《红楼梦》, 其中一部购买价为八两白银, 俄国人称作是“描写一个满清豪门家族兴衰的讽刺小说”;第二部仅费了一两五钱银子, 俄国人称之为“爱情故事”。2007年年底, 我前往国家图书馆意欲查阅己卯本《石头记》, 借机向馆方提意见, 希望国家图书馆能够出面, 查找到这两部明确有俄国人文字记录的《红楼梦》版本, 结果如同我第一次将论文投给《红楼梦学刊》的情形一样, 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具有官方记录的版本, 其学术研究价值远远高过现今国内的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由此可见, 研究《红楼梦》版本, 不能不把目光投向且聚焦于俄罗斯。

《红楼梦》抄本及刻本, 不仅仅流传并留存于俄罗斯, 其他的如日本、朝鲜、英国等一些国家, 当年出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 在其图书馆和私人藏书中, 也都有“藏身”之地。就《红楼梦》版本学研究来说, 在资料收集与整理方面, 注意力应该多放在国外。

4. 八十回后

通行本八十回后, “应该”是有原作者原稿的, 只不过我认为有可能是原稿中“应该”原本是八十回之前的部分。《石头记》修改稿至少“五六稿”, 许多情节变化很大, 特别是我认为从《风月宝鉴》到修改稿, 由于加入了“大观园”的“戏份”, 情节与结构不可能不大动“手术”, 以求“立意”的高、新、巧。版本之“乱象”从开始就埋下了料想不到的“伏笔”。客观上, 就程伟元、高鹗两人在《红楼梦》流传过程中的贡献而言, 程高二人的功绩也应当不亚于曹雪芹。

三、《红楼梦》研究的展望

1. 现今的研究方向与范畴

我认为研究《红楼梦》至少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学术研究, 求真求实还原小说撰写的过程、历史、流传, 等等;二是在兴趣爱好之下的“茶余饭后”研究, 索隐、评点、引申、探佚、联想, 等等, 也都应该属于《红楼梦》研究的范畴。只要是因《红楼梦》而起, 就可算作广义上的“研究”。

既然确认小说开篇的那一段话是自序, 总结《红楼梦》研究这么多年以来, 如此之多的探讨成果, 则不仅曹雪芹是实有其人, 而且情僧、吴玉峰、孔梅溪也都是实指真人。在《红楼梦》的修改过程中, 曹雪芹是参与者及主创者之一, 理应属于“责任编辑”无疑, 因而今人怎么颂扬曹雪芹, 我认为都不过分, 是经得起历史、时间, 以及后来人拷问的;包括程伟元、高鹗在《红楼梦》流传过程中所作的贡献, 也都是应该肯定与称赞的。

我认为, 围绕作者与版本这两个基本点, 研究小说的创作、修改、流传, 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从历史、文学、社会学等角度深入, 方式方法可以不拘一格。由此而言, 不仅需要加强对于曹雪芹的研究, 而且需要重视对孔梅溪、吴玉峰、情僧的研究。关于《红楼梦》研究, 除“红楼”之外, 也有“四大家族”, “李氏”、“曹氏”、“孔氏”、“吴氏”, 等等, 而按照“脂批”的说法, 世上又何止只有“四大家族”呢?

2. 对于未来研究的展望

《红楼梦》的“横空出世”, 离不开社会现实, 所以研究清朝历史, 甚至于明史, 以及中国的整个封建王朝史, 也应该是《红楼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根据前人及我本人的初步追究与研判, 发现“孔梅溪”是孔子世家中的某位有一定影响及名气的人。

“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则牵涉到了作者与版本两大方面。曾经“昙花一现”的靖藏本《石头记》, 又牵扯出来了夕葵书屋及吴鼐。

“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 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其中的《情僧录》, 我曾在查阅“八旗子弟书”相关资料时, “惊奇”地发现也曾经被人提及过。我初步研判, 畸笏、畸笏叟不仅是同一人, 并且是曹頫的可能性最大, 而且也“应该”是这个“情僧”、“空空道人”的“原型”。曹雪芹有个叔叔寄寓寺庙, 而出狱之后的曹頫, 最有可能的栖息地, 也非寺庙莫属。

《红楼梦》的研究工作其实才刚刚起步, 诸多问题及谜团还有待解决。

3.《红楼梦》研究的“走出去, 请进来”

特别是研究《红楼梦》版本, 必须“走出去”, 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相关史料。“请进来”, 亦即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及学者, 加入到喜欢与研究《红楼梦》的队伍中。《红楼梦》的研究, 也需要改革开放, 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真正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门“显学”。这不仅仅是我的一个愿望, 也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

四、我在研究《红楼梦》过程中, 所遭遇到的困难与瓶颈

从一开始, 我就紧紧围绕作者与版本这两大问题展开研究, 一方面从“故纸堆”中寻找各种各样的蛛丝马迹, 一方面进行“田野调查”。

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 我并不十分了解别人研究《红楼梦》的成果与现状, 只能在我所能够看到的有限资料范围内, 通过仔细阅读并反复琢磨, 以及运用严谨的逻辑思维推理进行研究。比如在我所生活的湖北省武汉市, 不仅我所工作的高校图书馆, 就连湖北省图书馆及武汉市图书馆, 也都没有订阅及收藏《红楼梦学刊》, 因此不仅使我的研究颇受影响, 而且条件之差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遭遇许多挫折, 但我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然而, 有许多困难与瓶颈, 却不是光靠自信与具有探索真理的精神就可以解决的。比如人的习惯思维模式所造成的偏见;比如对于权威的盲目迷信;比如中国学术界一直以来存在的学派森严, “门阀”观念, 师徒名分, 这“三座大山”的压迫, 以及一些早年成名的权威根本就听不进不同的意见, 等等, 都是我在学术研究与交流过程中, 时常遇到并不得不直面的“尴尬”事。因为“半路出家”且毫无名气, 人轻言微, “红学界”既不接纳我, 我也进不去。其实, 傲慢与偏见对我的伤害, 在心理层面及情绪上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由此而接触不到国家级的档案及资料, 却是自打我从事《红楼梦》研究以来, 时刻折磨我的一大伤心事。我既无强大的经济基础, 又无必要的研究平台与名分, 一些线索明知可以追索下去, 却不得不常常萦绕在心头而难以付诸行动。

我希望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不仅可以突破目前困扰我研究的瓶颈, 而且可以更好地传承与弘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灿烂光辉的中华文化及文明。我也愿意做一个小小的铺路石, 希望更多人, 更加聪颖的饱学之士, 在我研究的基础上, 不仅更上一层楼, 而且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无论未来将会发生什么, 只要《红楼梦》研究的大事业能够后继有人, 健康与科学地进行下去, 个人的荣辱得失就不足挂齿。

五、我的《红楼梦》研究对当今“红学”研究的影响与冲击

最初的草稿中, 原本并不打算谈这一点, 修改的时候又加上了。一方面, 我十分感激在我研究《红楼梦》的历程中给予我大力帮助与鼓励的许许多多热心快肠的人们, 另一方面, 也切身感受与体验到了人性中最阴暗晦涩龌龊的那一面, 为了一己之私而“猪油迷了心窍”, 数典忘祖。因此, 我不能只说好的一面而丝毫不提相反的那一面, 只颂扬而不质疑不愤慨, 否则不仅就与我研究《红楼梦》这么多年以来的境遇与处境“自相矛盾”, 而且片面不说, 实际上我也就是在说假话、大话、空话。

“李鼐是《红楼梦》的原作者, 笔名脂砚斋”, 这是我研究《红楼梦》最核心的观点。如果我关于《红楼梦》著作权的看法被证明是错误的, 那么我除了诚恳地接受批评之外, 也愿意向那些客观上由此受到我这种错误观点误导的人们道歉。如今的问题却在于,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我的有关《红楼梦》作者是谁的观点, “很有可能”是正确的, 那么, 即将“意味”着什么?想必谁都不是傻瓜, 明眼人一目了然。作为我本人来讲, 头脑始终是清醒的, 深知做事难, 做成一件大事, 更是难上加难, 更何况因此还将影响到许多人的声誉、地位等。我的《红楼梦》研究之路, 恰如我2005年、2006年那两年所思考的不出意料之外, 注定将会是艰难曲折, 磨难不断的, 前方不可能是一片坦途。

前人在有关《红楼梦》资料搜集与整理方面的工作与研究, 对于我的《红楼梦》研究帮助很大, 我也是深表感激的。即便是那些伪造及赝品曾经误导了我的思维与推理, 我也不会因此而憎恨某人, 牢骚人性及人心。人在做, 天在看。错漏之处比比皆是, 最后还请专家学者多多指教。我还有时间不断地学习与提高, 也希望同好们共同努力, 把《红楼梦》研究进一步地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余运彪.《红楼梦》作者的考证.文教资料, 2007 (2) .

[2]余运彪.“李”冠“曹”戴——《红楼梦》著作考析.中国教学与管理, 2007 (6) .

[3]余运彪.《石头记》的价值——《红楼梦》研究新进展.文教资料, 2008 (8) :中旬刊.

[4]余运彪.《红楼梦》研究的新发现及发现的新材料——关于姜氏族谱的初步研究及对有关问题的看法.文教资料, 2009 (9) :上旬刊.

[5]余运彪.思“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考——浅探《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李鼐与吴敬梓的渊源, 文教资料, 2010 (7) :上旬刊.

篇9:《红楼梦》读后感

毋庸置疑,林黛玉是众人中最有才情者。她长得真正是倾国倾城、犹若天仙,比薛宝钗还要美上几分,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拂风,这也许是对她最好的形容。但为何世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做林黛玉呢?因为林黛玉很清高,不懂人情练达,并且她的身子骨很娇弱,时不时就大病一场,谁希望自己的孩子老生病?而且林黛玉老对别人猜疑,贾宝玉去看薛宝钗,她就会起疑心、独自生闷气,谁希望自己的子女老猜疑别人,跟别人不能友好相处而变得没有朋友了呢?

薛宝钗,人情练达、七窍玲珑,用这样的词来形容她是最恰当的了。她的才情、容貌也是与林黛玉并齐的,可最后依旧落了个不被丈夫爱的下场,纵使她豁达、宽容、善良、美丽、有才,可她的结局依旧是这样。其实,她比林黛玉还悲惨,林黛玉虽然身死,可贾宝玉深深地爱着林黛玉,为了林黛玉还去出家当了和尚,而薛宝钗爱着贾宝玉,但贾宝玉却抛弃了她,她又何尝不苦?

这些人物中我最痛恨的是凤姐,表面上看她温柔善良、善解人意,其实,她心思歹毒,不能容忍自己的丈夫娶别的女人,通过种种手段不留痕迹地杀了尤二姐;又用掉包计首先让傻里吧唧的傻大姐中计,再让她“碰巧”告诉林黛玉,使林黛玉含恨大病。当贾宝玉稀里糊涂迎娶薛宝钗的时候,林黛玉已经洒泪逝去,而贾宝玉却以为自己娶的是林黛玉。太荒唐了,这样的闹剧都是凤姐一手促成的。虽然凤姐最终没落得好下场,但我还是痛恨她,为何要让两个才情品貌俱佳的女子伤心一生,薛宝钗生不如死,林黛玉抱恨仙逝,而使得最终贾宝玉也万念俱灰做了和尚。我怎能不恨她?

看完了《红楼梦》,我就犹如做了一场梦,把它给悟透了。将来我绝不做黛玉,也绝不做宝钗,但我要学林黛玉的才情和薛宝钗的豁达,做一个现代的幸福“小林黛”!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

从一个孩子角度,看博大精深的古今巨著《红楼梦》,虽然简单,却很纯净,如清清湖水,一望见底。对于林黛玉的理解,你欣赏她的才情和美丽,却不喜欢她的多病和多疑;对薛宝钗,你赞赏她的才貌,却叹息她的不幸;对凤姐,你是深深厌恶的。虽然这些人物,不能以脸谱化来简单评判,但作为一个小学生,能有这般见识,已经实为不易,如同你的语言,精练中带着古意,优雅中富有美感,古典的韵律中透着童稚的天真,也是令人赞叹的。结尾,深入一层,写出独特感受,显得很饱满。

指导老师:田莉莉

篇10:红楼梦经典作品阅读感受

宝钗生病了在家养病,宝玉去探望她。宝钗想看宝玉的玉,看到上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她旁边的丫鬟说“这句话跟宝钗的项圈金锁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宝玉也连忙求着要看,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玉笑着说“倒真的与我的是一对”。

过了一会林黛玉来了,林黛玉看到他们两个开玩笑说:“我来的真不凑巧,早知道宝玉在这,我就不来了”。宝钗有点不太明白她的意思。薛姨妈备了几样茶果,宝玉他们想喝点酒,最后喝完酒才散去。

上一篇:在钟表店里(教案)下一篇:天宫课堂真有趣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