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构成教案

2024-04-30

点的构成教案(共9篇)

篇1:点的构成教案

小学美术六年级《点的集合》教案

实验学校 王雪峰

点是本课讲解的重点,通过对点这一元素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创作打好了基础。在自然形态中,人既可感知点,也可视之,点是物象的浓缩。康定斯基说:“点是最简洁最坚强的主张,因此点是绘画最初的要素。”点可以是圆的,可以是不规则的,可以是任何形状的。从古至今的艺术家都喜欢用点来创作:古希腊人喜欢用马赛克拼贴的方式装饰他们的建筑;点彩派画家能够用色点来表现耀眼的阳光;现代派画家用不同形状的点勾画诗一样的图画……这些都充分显示了点的美感。

一、学情分析

这是六年级上的第二课,学生对于新鲜的学习内容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爱好将提高学生的美术技巧与修养。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表达作品,往往创意丰富。

二、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

1、知道美术中点的概念,知道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认识点、尝试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使画面呈现和谐的色彩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点的艺术魅力。利用儿童的个性特征,通过鉴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激发其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提高艺术修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在绘画中点的运用。教学难点:学生创作时如何用点表现完整的画面,有层次的画面,利用点组合规律、疏密变化、色彩丰富的画面。

解决方案:运用大量的生活经验图例及艺术作品冲击视觉, 揭示点的概念.明白点无处不在,可以把大小、形状、色彩、肌理不同的点组合在一起,创作丰富多彩的作品。

四、教学环境

学生座位分为五组,每组六人,设立组长席位,组长帮助我管理每一组的事务,达成学生自主管理。环境的设计营造一种学习氛围,看似无意的布置,实际上在为孩子作画提供适宜的主、客观环境,引导他们从无意观察——有意观察——多角度观察过渡。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今天我请带来了两幅作品对比分析ppt1、2、3,找不同,说说自己的感受,介绍给同学们,点彩派创始人和发扬着。点彩派的原因是—点的密集运用。

今天尝试点的运用,并加入点彩派到此我揭示了课题《点的集合》。(二)解读图形,讲述点的概念。

认识生活中的点:在这里我找了些学生熟悉的图片,ppt4、5、6、7、8明白点无处不在。描述中让学生明白点是在相对空间中较小的物体。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得出:猎豹的身上有斑纹点、彩色的鹅卵石拼成火车是点、马赛克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点、花园里点点的小花开放着,树叶也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点缀也是点、解放军同志身上的帽子、徽章、枪、衣服、甚至他们本身就是点。楼房、汽车是点、甚至于在中国地图上我们所在的上海它也是点。

经过刚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辨再加上现在这些图片的出示,学生可以得出:点的形状可以是各种样子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都可以看成点。

(三)画面上点的形状:

Ppt4-7认识圆形点,总结圆点的排列规律,出示自己的一幅作品。认识方形点,认识方形点其排列规律,颜色过渡,观看自由图形的点,这个环节中我再出示范画给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点的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学生体验一种点的排列组合及其规律。方形点用不同色彩小块组合而成的画面。不同色彩不同大小不同疏密圆点组成的画面。自由点组成的人物画。

(四)用各种样子的点来做成集合吧。

欣赏作品,感受点的艺术魅力,看看其点在生活中的应用,Ppt9、10、11、12。作品创作需要注意的情况:

1、构图(铅笔勾出图形)

2、设计点的形状

设计点的大小

变化规律

3、选色

建议3-5种颜色上色

完成(五)图乐共赏,学生创作。这里提出作业要求: ★我能点出简单的图形。

★★我的作品点出了疏密(大小、方向)。

★★★ 我最棒!我的造型优美、色彩统一画面、整体感觉和谐。(六)评价互动,展示作品。

在学生绘画创作中,我巡视指导,对于闪观点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这也给创作有困难的学生再一次加强体验感悟。对于率先出色完成绘画创作的同学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手段,再通过奖励机制请这位同学巡视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师生互评,最后同组学生互评。将优秀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或相机拍摄优秀作业。

六、小结并拓展本课内容可以有多种点的形式,可以有多重材料,并丰富我们的生活,下课。

篇2:点的构成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知道美术中点的概念,了解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画法表现点的集合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欣赏大师作品、结合点的学习、体验创作的乐趣过程中迸发学习兴趣、爱国之心、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难点:学生创作时如何表现点的集合特殊画面效果。

解决方案:运用大量的生活经验图例及艺术作品冲击视觉, 揭示点的概念。明白点无处不在,可以把大小、形状、色彩、肌理不同的点组合在一起,创作丰富多彩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生活经验导入,揭示课题。

在这个环节中我请学生上来画一画点。学生有可能会在黑板上画上大大小小的圆点、数轴上的点。不急于马上说明点的概念,而是播放奥运开幕式上令人激动的画面。29个有点组成的脚印朝着会场走去。许多许多的小电珠组成的奥运五环慢慢升起,每一个小电珠都像是一个点。几位美丽的飞天身穿靓丽的衣服漂浮在五环旁,他们像是一个个活泼跳跃的点。上千的缶组合成方阵,其中闪烁的几个缶形成美丽的数字,每一个缶都像是一个点。一万个运动员用彩色的脚印演绎最盛大的行为艺术,他们每踩下的脚步都可以看成是点。这些点集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图画给与我们美的享受。随着图片的播放我描绘场景,在描述中让学生明白点是在相对空间中较小的物体,许多物体集合起来就可以形成画面。到此我揭示了课题《点的集合》。

(二)解读图形,讲述概念。

在这里我找了些学生熟悉的图片,通过游戏找一找点,明白点无处不在。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得出:猎豹的身上有斑纹点、彩色的鹅卵石拼成火车是点、马赛克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点、花园里点点的小花开放着,树叶也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点缀也是点、解放军同志身上的帽子、徽章、枪、衣服、甚至他们本身就是点。楼房、汽车是点、甚至于在中国地图上我们所在的上海它也是点。

(三)欣赏作品,感受魅力。

这个环节中我给出多种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绘画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马赛克壁画用小块不同色彩马赛克镶嵌而成。电脑绘画,将点整齐排列,用黑白画的形式表现图案。白点集合表现物体,黑点集合表现背景。中国画中的电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表现型型式式的物象。民间工艺把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此时看到修拉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揭示点彩派绘画技巧:将三原色直接点在画面上,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凡高的《星月夜》将点进行方向形组成,形成线化感觉,增加流动效果。米罗的《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则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

(四)图乐共赏,学生创作。

这里提出作业要求: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美术书是学生绘画时最好的帮手,让学生自己观看书上的绘画步骤,这里的步骤简单易懂,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创作,题材不限。在学生绘画时播放幻灯将一些点的作品反复播放,给学生借鉴学习。同时播放彪德西的音乐《棕发少女》,因为彪德西的作品被称为音乐中的印象派,而点彩派属于印象派范畴,点又是本课主题,因此将次音乐选择为创作时的播放音乐十分贴切。

(五)评价互动,展示作品。

篇3:点的构成教案

这些多样化的研究成果的确能让大家获益, 但是研究者尤其是初级研究者更渴盼的是, 如何使用这些知识强化自己论文的创新点, 提高论文的通过率。为此, 本文拟通过“具体———抽象———具体”的探询过程以期获得以下问题的答案, 让它们转化为于研究者有用的策略:管理类论文创新点的本质是什么?为了充分理解并掌握其本质, 应将创新点解构为哪些具体的构成要素?为了让读者像作者一样能感知论文的创新点, 如何在论文中有效地表达这些创新构成要素?

1 管理类论文创新点的本质:相对性

前述对创新点的诸多研究揭示出论文创新点的本质:相对性 (Relativity) 。《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将“相对”性定义为“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 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的 (跟‘绝对’相对)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第6版) 将“相对性”定义为“相关的, 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判别的一种状态”。由相对性定义可见, 管理类论文是否具有创新点及创新价值大小都只存在于一定条件之下, 而且必须置于一个相对的、可比较的框架下才能判别。事实上, 前述对于创新点的研究成果都折射出具有相对性这一共性。其中, Gorley和Gioia的创新点定义是指相对于以前的理论、实证和方法做出的创新;李怀祖的定义是指相对于“人们还不清楚或有误解”之处的创新;马庆国、Whetten、Gorley及Gioia的标准是相对于已有研究达到的研究状态而言的;而Davis和Bergh的标准是相对于研究成果使用者的假设和认识状态而言的。这些研究也提示我们, 任何创新点只有从相对性角度看才有意义。

对创新点相对性的认识获得了管理学者的广泛认同。Locke和Golden-Biddle[7]用扎根理论研究发现, 管理研究者为了突出自己的贡献, 通常会采用找补漏洞法, 即先梳理现有研究存在着哪些一致的看法, 再挑战这些看法, 指出它们面临的种种不足, 如不完备、不恰当、不可通约等“漏洞”, 然后提出自己的“补洞”方案, 从而彰显出自己的研究相对于已有研究的贡献。Huff将管理研究过程喻为“对话”的说法更直观地体现了创新点的本质是相对性这一论点[8]。她认为“学术工作源于对某些看法的现场交流, 而对话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因此在每一场对话之前应当先问4个重要问题:我应当参加哪一场对话?谁是这场对话中的主要角色?这些角色在谈论些什么?我能为这些谈话增添什么最有趣的内容?学者们的研究也在认识论层面上与科学哲学家的看法一致。如波普尔[9]指出, “知识绝不能始于虚无, 它总是起源于某些背景知识———即在当时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知识———和某些困难以及某些问题”, 因此“所有知识的增长都在于修改以前的知识———或者是改造, 或者是大规模地抛弃它”。

藉此相对性的认识论蕴意, 就可以将论文创新点的种种特征变得具有可操作性。学者们在谈及论文创新点的特征时, 典型的词汇是“新奇性”、“独特性”、“有趣性”、“差别性”、“新颖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等, 但是对它们在实践中的含义却鲜有一致看法。例如,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编辑部的一项调查发现[10], 学者们对于“有趣性”的含义存在诸多见解:“反直觉”占57%;“质量高”占57%;“写作漂亮”占48%;“有新理论或新发现”占46%;“能为实践所应用”占31%;“能够产生影响”占28%。此外, 如何在研究实践中恰当地凸显这些特征也是一件难事。仍以“有趣性”为例, Davis[5]阐释了12种可以形成有趣性的方式:将看似无序的否定为有序的, 反之亦然;将看似由异质体构成的否定为由同质体构成的, 反之亦然;将看似个别的否定为普遍的, 反之亦然;将看似局部的否定为整体的, 反之亦然;将看似稳定的否定为变化的, 反之亦然;将看似对完成最终目标无效的功能否定为有效的功能, 反之亦然;将看似坏现象否定为好现象, 反之亦然;将看似无关的否定为相关的, 反之亦然;将看似共存的现象否定为不能共存的现象, 反之亦然;将看似正向共变的现象否定为负向共变的现象, 反之亦然;将看似相同或几乎一致的各种现象否定为彼此相反的现象, 反之亦然;将因果关系中的自变量否定为因变量, 反之亦然。事实上, 要在论文中有效地运用其中任何一种有趣性形式都不容易;相反, 如果从创新点的相对性出发, 在论文的不同位置分别阐释论文创新的相对基点、所完成的研究结果, 以及此结果与现有研究之间的相对关系等, 就可以让论文创新点的“新奇性”等特征变得具体、清晰、突出, 甚至不言自明。具体做法就是从相对性角度理解创新点的构成因素, 然后在论文的不同位置恰当地表达它们。

2 管理类论文创新点的构成要素解构:基于相对性的视角

将创新点的本质归结为相对性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升华。为了在研究活动中有效地使用它, 还需要完成从抽象到具体的解构, 即从相对性角度将论文创新点细化为具体的构成要素。一般的, 管理类论文在表达创新点时要回答3个问题:“创新点是什么”;“为何要提出此创新点”;“回答这个创新点是否成立的置疑”[2]。对这3个问题的回答就形成了创新点的3个构成因素:创新参照点、创新内容和创新过程证明 (见表1) 。它们组合为一体, 就形成了这一表达式:管理类论文的创新点=创新参照点+创新内容+创新过程证明。

2.1 创新参照点

创新参照点是指产生创新点的起始点或相对点、基准点、标杆。只有参照点清楚、准确, 读者才能理解创新点的贡献何在及贡献大小, 因此, 它的作用是以反衬形式让读者清楚, 创新的起始点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个起始点很重要。目前, 在创新参照点的定位上有两种主要做法:一是定位于现有研究“没有做什么”, 常见做法是在完成文献回顾后再指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只做了什么。如现有研究“是针对沿海企业的”, “是对国有企业的”, “仅仅完成了一般性理论研究”, “只使用了定性研究方法”等, 因此论文的创新参照点就是上述没有做的地方。二是定位于现有研究“做错了什么或哪些做得不够”。典型做法是找出现有文献存在的漏洞或差距, 这也是当前研究的主流做法。但是这两种定位方法产生的创新参照点都具有主观性, 能否获得读者认可是一大挑战。本文认为, 一种备选方法是将创新参照点定位于当前研究的困境上, 包括理论困境和实践困境。其中, 理论困境是指某种理论对于实践的解释与现实情况之间的不一致状况, 以及多种理论对于同一现实情况的解释存在着不一致的状况。在管理研究中, 这种困境就是指反常现象, 即现实结果与当前理论解释或理论预测不一致的状态[11]。实践困境是指实践中面临没有恰当的理论可用的状况。在管理研究中, 尽管我们对于某个理论或某个方法的认知有所差异, 但是一般来说, 对于该理论面临的困境或某种实践困境却容易形成一致看法。这样, 借助于作者对现有研究困境的陈述, 读者就会清楚地看到论文创新点的起点在哪里, 而且容易认同。

此外, 同样重要的是要说明此研究与读者相关, 即让此困境与读者的知识需要相联系, 让他们感知到消除此困境可以增加、补充或纠正已有知识, 或者是不消除此困境可能会带来知识损失。换言之, 作者是论文的供给方, 读者是论文的需求方, 只有当供给方提供的产品———论文能够帮助需求方的读者解决其问题时或有效地完成其工作时, 才会引起读者的兴趣, 并引发他们的关注。因此, 理想的创新参照点要达到两个质量要求:具体并且读者能感受到这个具体的点值得研究, 这样才能准确回答“为何要提出此创新点”的问题。

2.2 创新内容

创新内容是指解决创新参照点或研究困境的方案和结果, 它是论文在此项研究中可以达到的创新终点。评价标准是从两个方面衡量它们是否具有价值性:所完成的研究是否解决了现有研究的困境;与竞争研究者或竞争理论相比, 解决效果是否具有相对优势。相对优势可以是相对于竞争者或竞争理论的研究进步, 如解决了理论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优化或精练了原有理论, 建立了既能解释反常现象又能解释原有现象的新理论, 解决了竞争理论面临的重要挑战, 建立了一种可以解释或指导实践的理论, 找出了某种以前大家没有关注到的现象或现象之间的某种联系, 获得了更简单经济的解决问题方法等;此外, 相对优势还可以是产生了奇妙思路、视角、假设, 例如将各种竞争理论从空间上划分为不同层次 (如部分———整体、微观———宏观、个体———组织等) , 或者从时间上划分为不同作用点 (如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 , 或者是使用新术语或新视角, 构建一个能够同时纳入几种竞争理论的理论框架等[12]。总之, 只有当解决了困境, 且解决效果具有相对优势 (如上所述的解释力更强、更准确、更清楚、更简便、更经济, 思路或方法更奇妙等) , 从而最终达到“多快好省”、“妙”的相对效果时, 该论文的创新内容才具有价值性, 才会受到关注。

2.3 创新过程证明

创新过程证明是从论文创新参照点到达创新终点的轨迹描述, 是指借助于对理论陈述、逻辑推演、研究设计、假设提出、研究方法选择与使用、样本选取等方面的铺陈让读者感知到。论文创新点的获得是以创新过程的可靠性为保障的, 创新点的产生过程和所用方法是符合逻辑的、规范的、可验证的, 所得出的创新内容是合理可信的。实质上, 这是一个通过诸多方面的工作质量以保证“产品”质量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进行论证以说服读者的过程。英文版销售量超过40万册的《研究是一门艺术》认为, 一个好的论证过程, 就是对以下5个问题的回答[13]:论文的观点是什么?支持观点的理由是什么?支持理由的证据是什么?如何对于不同的替代方案、异议和可能的反驳作出回应?使用什么理论或论据证明你的理由与观点之间存在关联?使用李怀祖提出的论文自检指南, 也能产生同样的证明效果, 即分别检查“问题阐明部分”、“文献综述部分”、“假设表述部分”和“验证方法部分”。认真遵循这些原则或指南后, 论文质量就可望达到这样的标准:证明过程清晰 (包括概念界定清晰、研究问题与研究边界清晰、逻辑清晰、表达清晰等) , 读者能用较短时间明白论文的创新点并容易判断其创新价值大小;证明过程恰当 (包括理论使用恰当、假设形成过程恰当、研究方法恰当、样本选择恰当、与现有研究的联系恰当等) , 读者能感知到这些创新点的产生过程是可靠的。

3 管理类论文创新点的表达:让读者感知创新

正如“货币在花费以前是没有用处的”[14]一样, 研究成果只要在读者感知其相对优势时才可能获得影响, 因此, 提升论文创新点感知程度的有效做法就是, 恰当地向读者传递创新点构成要素在各方面的相对优势。

首先, 用论文标题直接展现创新内容。标题是读者首先读到的论文信息, 它的基本作用是让读者见此题目后产生继续阅读的意愿, 因此, 应当使用论文中最具创新之处作为论文题目, 让读者第一眼就能由题目这个“金字塔塔尖”看到论文的创新内容[15]。例如,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从2001—2010年评选出的年度最佳论文就分别使用了这些题目:“构建更好的理论:因时因地制宜”、“社会资本:一个新概念的展望”、“开发、探索和过程管理:对生产能力困境的回顾”、“交易系统”、“经济学语言及假设:理论如何才能自洽”、“制度性阻碍与变革的认知基础:一个框架性视角”、“直觉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探索”、“管理创新”、“市场与科层制度:混合治理形式下的激励制度理论”、“‘盗火’:新思想演变中的创新性逆变”。这些题目让我们能一见即知论文的创新内容。

其次, 用论文摘要概略地陈述创新点的3个构成因素。摘要的基本作用之一是向读者呈现出浓缩的创新点, 并让读者对论文正文表现出阅读冲动。因此, 摘要必须完整地反映出创新点的全部构成要素, 即要说明论文研究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此研究问题具有研究意义 (创新参照点) ;研究中使用了什么理论/方法/数据/资料 (创新过程证明) ;所获得的创新结论是什么 (创新内容) 。对此, 李怀祖[2]指出, 摘要必须能够回答4个问题:创新点的定位是什么?创新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创新点新在何处?创新点能解释或解决哪些问题?因此, 在摘要中要求创新点构成要素齐备, 而且尽量使用非专业术语表达论文的核心构念, 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

再次, 用论文正文详细地传递创新点3个构成因素的信息:

(1) 用有趣的引言传递创新参照点是什么的信息。最吸引人的引言是讲故事式的, 即按照“情境———冲突———疑问”的模式组织内容[15]。其中, 情境就是关于论文主题的公认事实, 是读者熟悉且无异议但又与将要回答的问题有某种联系的信息;冲突就是推动情境向意料之外发展进而引发疑问的因素;疑问就是读者期望能对冲突获得答案的问题。与之相似, 《研究是一门艺术》也认为, 好的引言结构应当是“语境+难题+回应”。

(2) 按照“使用文献”而不是“罗列文献”的方式完成文献综述, 传递“创新参照点是什么及为什么重要”的信息[16]。与引言传递创新参照点的方式不同, 此处的表述是从理论研究角度提出创新参照点, 其作用在于“说明本论文在相关学术领域的位置, 并据以导出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所在”[16]。因此, 文献的内容选择以及引用的顺序一定要为最后提炼出创新参照点服务, 而一个简单有效的文献综述写法就是, 按照“已有研究成果———这些成果面临的困境———解决困境的研究———新的困境”的顺序由远及近地推进, 所衍生出的最后一个困境一定要成为论文的创新参照点。同时, 还要阐述如果不解决此困境, 将为我们的管理知识带来什么损失, 或解决后将获得哪些管理知识收益 (即研究意义) , 从而凸显研究此困境的必要性。

(3) 正文的以下部分要从多层面展示创新过程证明。在理论视角方面, 要向读者展示所使用的理论属于强理论, 即解释力强的、公认的、权威性的、相对成熟的理论;论文所构建的新理论旨在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要有说服力地回答困境中依存的逻辑关系;假设的提出必须是理论的自然延伸, 即假设是对理论的细化, 假设之间要遵从完备性原则和互斥性原则, 并用假设和理论一起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研究方法的选择要说明是根据什么类型的研究问题作出的决定, 此决定要符合公认研究方法选用准则;在研究样本的选择上要展示样本的选取是符合统计学规则的;如果是新开发的量表, 要阐述量表的开发过程、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如果是案例研究, 就要说明为什么该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是恰当的、研究设计是如何的、在什么时间访谈了哪些对象、通过了哪些能产生“交叉证据”的信息收集渠道获取了哪些资料、案例的评价标准是什么等。

(4) 论文的讨论与结语部分要以比较形式反映创新内容。在此部分应当首先指出, 经过上述研究获得的结果是什么, 这些结果是否能够证实假设或所提出的新理论, 再说明此结果与此前诸多理论 (创新参照点) 有何不同 (包括方法、样本选择、理论依据、对于困境的解释力或解决力的不同等) , 然后说明这种不同是否让自己的研究获得了比原有理论更高的解释力, 最后阐述这些创新点的理论意义 (包括指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及实践意义 (包括据此提出的政策建议) 等, 进而再次展示论文创新内容的相对优势。

可见, 创新参照点通常要在论文摘要、文献综述、研究结果讨论和结语中展示, 创新内容一般在论文标题、摘要、研究结果讨论和结语处展示, 创新过程证明则通过理论模型、研究设计、假设提出、研究方法及样本选择等方面展示。

4 结语

本文经过探索, 对本文提出的3个问题作出的回答是:管理类论文创新点的本质是相对性;从相对性出发, 可以将创新点分解为3个构成要素, 并得出“管理类论文的创新点=创新参照点+创新内容+创新过程证明”的观点。这些构成要素需要在论文的不同位置恰当地传递它们, 这样才能让读者容易感知论文的创新点所在。

篇4:点的构成教案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了解分子的真实存在和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分子的认识,能用分子的观点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2)通过分子的学习,感受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永恒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微观粒子的学习,体会研究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在方法上的不同,建立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联系,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分子概念的建立,以及对分子行为和微观想象;

(2)能掌握分子的性质,能用分子性质解释一些现象。

三、教学难点

理解分子的存在,建立分子运动的想象,并逐步体会他与宏观物质运动的不同点。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用具

(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指导阅读、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2)教学用具:滴瓶、试管、烧杯、医用注射器;浓盐酸、氨水,无色酚酞、品红。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面我们来关注两个实验。

[探究活动]【实验1】把香水洒在小手巾上,抖开手巾,绕教室一周。

现象:教室里充满了香水味

问题:为什么我们的鼻孔与手巾相隔一段距离,就能闻到香味?

解释:香水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空气中,使教室充满香气

【实验2】取少量品红放于装有水的烧杯中

观察:红色慢慢向四周扩散,最终整杯水变红

问题:为什么整杯水会变红呢?

解释:许多物质由叫做分子的微粒构成的,品红是由品红的分子构成的,品红的分子不停的运动进入到水分子中, 因此整杯水变红。

[板 书]: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过 渡]:既然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我们为什么看不见呢?

[投 影]:经测定:1个水分子的质量只有3×10-26Kg,体积只有约3×10-23cm,在1cm3的小容器里,竟可容纳3×1022个水分子。一般来说,1cm3的水有20滴,假设你每秒钟可数4个水分子,每天24小时不停的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也要数上1万3千多亿年!

[板 书]:2、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过 渡]:我刚才把香水洒在小手巾上,绕教室一周,后排的同学有没有闻到香味呢?香水并没有和后排的同学直接接触,那为什么能闻到香味呢?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六个小组

[实验2-4]:往无色的氨水中滴入两滴无色的酚酞溶液。

[教 师]:来回巡视,并及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现 象]:酚酞变红。

[结 论]: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变红。

[演示实验]:【实验2-5】A、B两个小烧杯,A杯装蒸馏水,并滴数滴酚酞试液,B杯装蒸馏水,并滴数滴酚酞试液,C杯装浓氨水,用大烧杯将A、C两小烧杯罩住一段时间。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现象:A杯中的溶液由上向下逐渐变为红色。

解释:C杯中的氨分子运动到A杯中使溶液变为红色。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性质。

[板 书]:(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提 问]: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生活中说明分子运动现象的实例呢?

[教师作出评价]:

举 例:湿衣服晾在太阳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为什么呢?

讲 解:分子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快。

[过 渡]:1+1一定等于2吗?将1体积黄豆和1体积绿豆混合,所得体积是否是2体积?为什么呢?

假 设:1粒黄豆为一个A分子,1粒绿豆为一个B分子,那由此说明分子有哪些性质呢?

[学生实验]:试管先装入一半水在慢慢注入一半酒精,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后倒置。

[教 师]:来回训视,并及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现 象:总体积小于一试管,拇指有被吸得感觉。

结 论:(3)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过 渡]: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分子间的距离是不同的。

[学生实验]:由两位同学各拿两只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做。哪只注射器的栓塞容易推压?请你解释。

现 象:吸空气的注射器的栓塞容易推压。

解 释:气体的分子之间距离大,容易压缩。液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不易压缩。

[小 结]分子具有的一些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着。

(3)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距离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距离要小得多。

[板 书]:

篇5:书法教案三 点的组合变化

教学目的:

1、复习各种点的运笔方法,体会点画在汉字中的组合变化。

2、学习正确书写“并、求”两个字。

3、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热爱书法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引入新课。

1、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几千年来,犹如奔腾的长江、黄河,源远流长。书法的体格变化无穷,主要有:甲骨文、篆、隶、楷、行、草等。在书体的变化过程中,也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2、这些书法名家如群星璀璨,多得不计其数。他们为后人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碑刻、墨迹。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著名书法家的作品。

3、看了这些作品,同学们有什么想法?

4、我相信,只要善于观察,坚持训练,我们也许能写出这么美的书法!要把字写美观,首先得写好每个笔画。

二、示范指导,体会变化。

1、复习点画

①我们已学过哪些点画? ②练习这些点画。

2、学习“并、求”两个字。⑴出示“并”字

①说说这个“并”字中的点画有什么特点? ②教师出示书写口诀:“挑点与撇点相呼应。” ③教师范写“并” ④学生临摹1个 ⑵出示“求”字

①“求”字中的点有何特点? ②出示书写口诀:“捺画写成长点,组合点富有变化。” ③学生尝试练习。

3、小结:如果一个点在一个汉字中重复出现,要把这个字写美观,就要注意点的组合变化。(出示标题)

三、临帖练习,评价纠错,优秀作品展示。

1、学生练习以上两个字,每个写一行,教师巡视指导。

2、出示学生作业,查找病因。

3、优秀作品展示

四、教师总结,课外延伸。

篇6:过三点的圆数学教案

探究活动

确定圆的个数

1、如图1,直线上两个不同点A、B和直线外一点P可以确定一个圆;如图2,直线上三个不同点A、B、C和直线外一点P可以确定三个圆;……;那么直线上n个不同点A1、A2、A3……An和直线外一点P可以确定多少个圆?

……

2、如图4,直线上n个不同点A1、A2、A3……An和直线外两个不同的.点P、Q,则这(n+2)个点最多可以确定多少个圆?

3、如图5,在⊙O上的n个不同点A1、A2、A3……An和P,可以确定多少个圆?

参考答案:

1、可以确定 个圆;

2、分类求解

(1)取P点和直线上两个点,一共可以确定 个圆;

(2)取Q 点和直线上两个点,一共可以确定 个圆;

篇7:点的构成教案

本资料由幼教廖老师分享,如需配套音乐请加扣扣:一零一四四八二八四一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1-2小节,用双手表现小雨点的样子,随歌曲左右

3-4小节,双手食指尖冲向脸庞做笑哈哈动作

5-6小节,左右叉腰,右手在耳边画圈做思考的动作 7-8小节,双手自然打开,随歌曲左右

◆唱游玩法建议

1、玩猜谜游戏。围坐成一个圈,先由老师当“点名点将”的人,能跟着音乐轮着一个摸过一个小朋友的头,到唱歌结束时,老师摸到头的小朋友,就可以去翻荷叶看看后面是什么,看看荷叶里的图片是不是小雨点的家。

2、游戏刚开始由老师示范,当游戏进行2遍后,请翻荷叶的小朋友当“点名点将”的人继续游戏。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歌曲的演唱,尝试用轻快的声音表现歌曲轻松、愉快的情感。

2、敢于大胆猜测哪里是小雨点的家,并积极地验证答案,在愉快的游戏中逐渐熟悉歌词和旋律。

3、乐于倾听同伴的猜测和想法。

【活动过程】

1、提出游戏情境

故事:一群青蛙正在池塘里玩耍,突然天上轰隆隆想起打雷的声音,接着许多小雨点从天上跳了下来!青蛙们好奇的问:“你们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不害怕吗?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雨点害怕吗?听听歌曲是怎么说的吧!(范唱)

2、尝试用轻快的声音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

(1)在5次范唱和层层探索中学习倾听歌曲

①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T:小雨点害怕吗?他们不但不害怕,跳进池塘以后还笑哈哈!一一小雨点不害怕,跳进池塘笑哈哈。青蛙们看见了讣雨点问了它一个什么问题?(范唱2)

T:青蛙在问小雨点什么?~一青蛙问它住在哪,哪里才是你家?

②用简单动作感知歌曲内容

T:小雨点来喽,你们看小雨点和我一起唱歌还跳舞呢(范唱3)

T:小雨点唱歌的时候是开心的,还是难过的呢?那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小雨点开心地唱歌吧!教师引领幼儿进行一一歌曲+动作(范唱4+5)

(2)在猜测小雨点的家在哪里的喜悦中完整歌唱

①玩“点名点将”游戏,通过翻图片找寻答案的方式,不断激发幼儿学唱歌的兴趣。

T:“原来青蛙问小雨点的家住在哪?”可小雨点说:“我们来玩一个猜谜游戏吧!”

(请几名幼儿回答)“它把答案就藏在了荷叶里,荷叶里是什么呢?我好像想去翻看,你们想不想去翻翻看?”

T:“大家都想去看一看荷叶里面藏着的东西,我们要选一个小朋友。怎么选呢?我们来玩点名点将的游戏,唱歌结束时,杨老师摸到头的小朋友,就可以去翻翻看。我们来试一试。现在请你们来唱歌,我来做“点名点将”的人。”

T:“幸运的人就是他!你有机会去选一片荷叶,翻翻看后面是什么。

②完整游戏,教师点数,选出来后帮助被选的幼儿上去翻。

请幼儿说一说,荷叶里是什么?”“你觉得它是不是小雨点的家?„‘有没有谁有不同意见?”“为什么?”“都认为是?”“都认为不是?„‘有没有觉得它有可能是小雨点的家?”(不是or可能是or是?教师提供标记进行记录)

③请翻荷叶的小朋友当点数的人,教师帮助其一起点数(猜测、验证同前)④同2

⑤鼓励幼儿尝试自己点数,游戏3遍

⑥教师帮助幼儿根据记录表梳理大家的推测

⑦验证:“到底哪里才是小雨点的家呢?„‘到底它从哪里来,哪个是正确的答案呢?我们还要教请教请教小雨点,小雨点来啦!”

(大图)原来的我们,不是小雨滴,只是地面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我们飞上了天空,和好多伙伴在一起,变成了漂亮的云朵,所以,云朵才是我们的家。可是等到我们越来越大,越来越重,我们的家不住下了,于是,就变成了小雨点落了下来。

T:看来,天上云朵才是小雨点的家。师唱“天上云朵就是我的家”。

⑧根据幼儿的回答,再结合“天上云朵就是我的家”,对歌曲和幼儿的想象进行反馈。

3、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1)替换歌词,完整演唱。

(2)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回顾:你有没有唱到哪句话比较困难的?有需要帮助的吗?

篇8:不该点的赞

元帅赶紧把微信检查了好几遍,没有和别人的暧昧,只有他和小梅的幸福。

元帅想去找小梅问个究竟,也想尽力挽回。小梅文静美丽,是个心理医生。元帅追了她很久,所以不想失去她。

见到小梅,元帅动情地说:“我高大的身躯可以为你遮风挡雨,宽厚的胸膛是你一世的依靠。”

小梅冷冷地说:“你高大的身躯里可有高尚?宽厚的胸膛里可有宽广的胸怀?”

元帅不乐意了:“你说我小心眼儿!凭什么?”

小梅说:“看你的微信朋友圈,别人发高兴的事,没见你点过赞。”

元帅冷笑一声说:“这算什么,我晒幸福的时候,也没几个人给我点赞。”

小梅说:“这我倒是注意到了。那为什么别人发倒霉的事、不开心的事,你却会点赞?”

元帅奇怪地问:“这能说明我心眼儿小?”

小梅严肃地说:“看到别人不高兴、倒霉,就会感觉很高兴,心里很舒服,这是什么心理?这是一种亚健康的心理状态,也许你平时的某些压力和困惑很少向人倾诉,有一种自卑或自负的心态无法释怀,看到别人不高兴了、倒霉了,才使自己感到欣慰和舒适。但这并不要紧,有压力或困惑时多向朋友和家人倾诉,自然就会好的。”

元帅想了想,还真是小梅说的那样,看见别人晒幸福就嫉妒得难受,从来不会点赞。要是别人发朋友圈说倒霉了,他就感到高兴,还忍不住点赞。他明白了,小梅这是把他当成心理不健康的人了,但他还是不服气地说:“你这是职业病!我没你说的那些心理问题。”

“不是心理问题,那就是人品问题了。咱们分手吧!” 小梅说完走了。

元帅傻了,小梅认为他的人品有问题,这下彻底完了。

元帅习惯性地打开微信,在朋友圈里写道:失恋了,好痛苦!心理医生惹不起。

没多大一会儿,竟然有好几个人点赞!

元帅气坏了:“这也点赞,什么人品哪!”

篇9:平面构成教案

课程内容:平面构成——点线面

教学目的:分析讲解设计中的基本要素——点、线、面的构成及形式规律问题,培养同学们掌握和运用视觉语言的基本能力,开拓视野,丰富思维技巧。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范例讲解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

2、学生能够对平面构成三要素进行正确地分析和思考

从广义上来看,“构成”其实体现的就是一种创造行为。它在本质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形成、造成:比如我们说眼镜由镜片和镜架构成的,或者我们说某个违法行为情节轻微,还没有构成犯罪。那么,这里的构成就包含了形成、造成的意思;还有一个含义是结构:比如我们说研究所目前的人员构成不尽合理。在这里,它就包含着结构的意思。

这个是从广义上来看的,那么,在艺术领域,构成应该如何来理解?它是指将一定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审美法则进行的创造性的组合。说得通俗一点,艺术中的构成,就是对于艺术形式的创造。不管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还是影视艺术中,都存在着构成的形式。

其实,所有的这些构成行为都是对已知要素的重构,这些要素也都是作为构成的基础材料而存在的。我们今天所要讲的点、线、面就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三要素。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是可以把这个点线面,当然还有形状、色彩等等作为设计表现时的基础材料。

再把这个构成说得简单一点,主要就是掌握两点:第一,基本要素是什么?第二,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至于这个表现的好坏就看你有没有创造性了,刚才定义中也一直都在强调这个创造性。

好了,下面我们就给今天所要讲的平面构成来下一个定义?

平面构成就是在二维平面内创造一个理想的形态,或者是将一个既有形态按照一定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一个新的理想形态的过程。这样就很好理解了。

在平面构成中,有形态要素和构成要素两个方面。最基本的形态要素就是点、线、面;构成要素有大小、方向、明暗、色彩、肌理等。以这些要素为条件,将他们进行组合构成,就能够创造出各种不同的造型。

任何物体,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人工造物等,这些具体的形态,都有它的外轮廓。比如我们走在大街上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很感兴趣的人,肯定会去观察她的脸型,还有整个身体的曲线等等。这个就是外轮廓。当然,这里所指的轮廓线还包括各个点、线、面、色彩等等。所以,我们要表现好它,就必须要研究它的特征。然后,再用它们去表现其他物体。

平面构成最基本的三要素看起来是非常简单,但是却是现代设计的基础。要学得好,用得好也不那么容易。点线面之间的不同运用与组合,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空间视觉形象,决定着构成设计的美感。因此,深入了解和把握点、线、面的性质与表现力,是创造设计形态的根本。

接下来,我们就对基本的形态要素——点、线、面的特性、作用及应用一一进行讲解。

第一节 基本要素之一——点

1、点的定义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点”是一切形态的基础。右边这张图是一个印刷网版的图像,它是以不同大小和疏密的网点所组成的。

在几何学的定义里,点是只有位置而没有大小的。点是线的开端和终结,也可以是两根线的相交处。但从设计的角度,我们不能这样来理解。设计中的点,必须是要有具体的形象存在,它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

来看一下它的定义:细小的形象叫做“点”。所谓细小,是指在设计的画面中视觉上显得细小的形象。这个形象,可以是圆、可以是三角形、长方形或者是某个具体的形态、物体等等,都可以成为“点”。但是这个点的大小绝对不允许它超越当做这个视觉单位“点”的限度,如果超越了这个限度,它就有可能被剥夺作为点的权利,就有可能成为“线”或“面了。当然,要具体划分它的差别界限,还必须由它所处具体位置的对比关系来决定。

就像看到这幅画面中的这艘船,实际上它的体积是很庞大的,但是在这个画面中,把它放到了这么浩瀚的大海中,它就具有了点的性质;又比如:地球这么大,但是把它放到银河系中,它就呈现出点的性质。我们大多数人应该都做过电脑视力测试,一般的场景就是在一片宽广的田野深处站着一个人,这个时候远处的这个人就成为了一个“点”,也就是我们所要聚焦的中心点。可见,由于点的环境不同,所表现的对象也就随之而改变了。这些都突出了点的特征。

2、点的性质和作用

从点的作用来看,点是力的中心。当一个画面中只有一个点的时候,人们的视线就集中在这个点上,它具有紧张性。因此,点在画面的空间中,具有张力作用。它在人们的心理上,有一种向外扩张的感觉。

在设计中,点由于具有张力作用,就可以发挥它占据空间的功能。比如:看到这两幅耐克的宣传海报,耐克的标志就被放在了画面的右上角,虽然标志很小,但是起到了占据空间的作用,平衡了整个画面,而且又突出了商标的形象。这就是点所起到的张力作用。

又比如:这一张中国花鸟画,在画面的上部,这一大大片的空间里,作者放上了一只蝴蝶,起到的就是点的作用,使整个画面看上去感觉比较充实,而且,更能够显示出它的空间感。

当空间中有两个一样大的点,各自占有一定位置的时候,点的张力作用就表现在连接这两个点的视线上。在心理上产生吸引和连接的效果。空间中的三个点在三个方向平均散开时,点的张力作用就表现为一个三角形。

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这个“北斗七星”就是由于它的形象跟一个勺子的形状很像,而且这些点跟点之间能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连线的效果,所以这七个点就很容易被人们发现,也容易记得住。

如果画面中的两个点是不同大小的时候,一般观察者的注意力,首先会集中在有优势的一方,就是比较大的一方,然后再向另一个方向转移。

还有一种情况是点的排列,这些点以相同的间隔排成一条直线,就可以产生虚线的感觉,这在设计中也是经常应用到的。

比如:我们看到的这张海报中的说明文字的排列,就呈现出一种线的效果。如果再把这些虚线往上下或者左右方向延续的话,就会产生一种虚面的感觉。这种视觉效果,在设计的构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这些说明文字的排列,在整个构图中,可以起到块面的效果。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必须把这些说明文字,作为整个构图的组成部分,来统一安排。这些虚线和虚面在构图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对比效果。

3、点的错觉

所谓“错觉”,就是感觉与客观事实不相一致的形象。点所处的位置,会随着它的色彩、明度和环境等等条件的变化,产生一种远近、大小的错觉。

我们看到在黑底上的白点,比同样大的在白底上的黑点感觉会更大一点。白点给我们一种扩张感,而黑点有一种收缩的感觉。

同样大小的点,由于周围点的大小不同,会使中间的两个点也产生有不同大小的错觉。像这两幅图中间的点是一样大的,但是由于第一幅周围的点比较大,产生了对比作用,所以会感觉中间的点比较小。相反,第二幅图中间的点就感觉比较大。

在一个两条直线的夹角中,同样大小的两个点,由于位置不同,距离角尖端的远近不同,就会产生靠近角尖的点比较大的感觉。

同样大小的两个点,由于空间对比关系的作用,贴近外框的点,比离外框远的点感觉更大。这个原理主要是跟周围空间的对比所产生的错觉。

这幅图是两个完全对称的图形。但是由于圆点的大小不同,点跟点之间的距离也不一样,所以看上去给人的视觉效果也是有差异的。如:黑底中右上角的那个白点,因为这个白点更接近正方形的边框,所以受到了来自边框所产生的吸引力,有一种被拉过去的感觉,因此感觉会更贴近边框。相反,在白底图中左上角的黑色圆点,就不存在这个边框的问题,所以自然就不会有吸引力的效果。从这里也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图形与边框的关系,在设计中也要慎重考虑。

4、点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直接用点来表现的。比如我们看到左边这张图是盲人所使用的文字,它就是用凸出圆点不同的位置来进行辨别的。

右边这幅作品以字母为点的载体,用字母勾画出了一个人的轮廓,并且传达出了一定的信息,既有点的感觉,又有线的流畅,既简洁,又突出。

这两幅图都是点在海报中的运用。左边这幅图是汶川地震时的公益宣传海报,它用大小不同的心形,制造出了一种由远到近,由小到大的空间感,代表着爱心的不断涌现。右边这张图是用黑白圆点相衬的手法造成了一种视觉上的跳跃性,再配上看起来不是很清楚的文字,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既表现出了一定的形式感,又很好地宣传了自己的口号。

接下来看到,左边这幅图是一家电器公司的广告,正中的是红黄绿三个圆点,将点进行扩大化形成面的作用,这是我们刚才讲过的,点的形成取决于它在所处环境中的对比关系。在这个画面中的点,就是中下部形成块状的文字,以点来构成虚面,使整个作品看上去很充实。右边这幅图是神奈川艺术节的招贴作品,它是用很多大小不同的圆点组成的一个新的形态,整个形态很有韵律感,统一、美观,也体现了很强的秩序感,是一个很好的构成设计作品。

第二节 基本要素之二——线

1、线的定义

在几何学的定义里,线是只有位置和长度,而不具没有宽度和厚度的。它是点进行移动的轨迹。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窄长的形象叫做“线”。所谓窄长,是指形状的长度与宽度具有比较极端的比例。而且,这个线必须是使我们能够看到的,因此,它必须具有一定的位置、长度和宽度。

线有两种,直线和曲线。当点的移动方向一定的时候,比如从这个点顺着这个方向保持不变进行移动,那么,它就成为直线;当这个点移动的方向经常变换的时候,也就是移动方向不固定,忽上忽下的,忽左忽右的,那么,它就成为曲线。

线,对于刻画形象和在构成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东方的绘画艺术中,它的主要表现手段,就是各种不同的线。归结起来,可以说就是直线和曲线,以及两者的结合。这两幅图,一幅是中国的工笔画,一幅是构成作品。中国的工笔画很工整、很细致,线描也很精细,各种线条像行云流水,变化丰富,有很强的表现力。我们看到画面中物体就是由各种长短、粗细不一样的线条来组成的。当然,在构成中,线条也是灵活多变的,可以创造出很多不同的形态。

2、线的性质和种类

在设计中,线比点具有更强的感情性格。它的重要性格,主要是表现在长度上。而这个长度是由点的移动量的多少来决定的。除了移动量之外,点的移动速度也支配着线的性格。比如:速度的大小,决定线的流畅程度,能表现出线的力量强弱。加速、减速或速度的不规则变化,以及移动方向的变化,都会有各种性格的产生。

线的性格,一般来讲,直线表示静,曲线表示动,曲折线有不安定的感觉。线的种类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直线,一种是曲线。

①直线,是男性的象征。具有简单明了、直率的性格。它能表现出一种力量美。其中:粗直线,表现力强、比较粗笨;细直线,表现秀气、有点神经质;锯齿状直线,有焦虑、不安定的感觉。

从线的方向上来说,不同方向的直线,也会反映出不同的感情性格,它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灵活运用。

比如:垂直线,具有严肃、庄重、高尚等性格;水平线,具有静止、安定、平和的感觉;斜线,则有飞跃、向上或冲刺前进的感觉。这种心理效果的产生,往往跟人们在生活中所形成的视觉经验是分不开的。对于垂直线,视觉反映到人们头脑里,会联想到端庄、肃立的形象。而水平线,则会联想出风平浪静的湖面,或者是人们卧床休息的一种姿态。对于斜线,又很容易跟短跑运动员的起跑,或者飞机脱离地面腾空而起,或者是溜冰的姿态联系起来,它将力的重心前移,有一种向前冲的力量。所以,这种感情性格的产生,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一种视觉经验在心理上反映。

直线表现在空间上的视觉经验是:粗的、长的和实的直线,有向前突出,给人一种比较近的感觉;相反,细的、短的和虚的直线,就给人一种向后退,比较远的感觉。这是由于自然景物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透视现象,在我们头脑中的一种反映。这些规律我们在学习绘画的时候应该也是经常用到的。

②曲线,一般是比较女性化的象征,它比直线更有一种温暖的感情性格。曲线具有一种速度感,比较有动力、有弹性的感觉。它会使人们体会出一些柔软、幽雅的情调。

3、线的错觉

线的错觉,我们归纳了一下,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条一样长的水平直线,由于线的两个端点加入了斜线,就会产生不一样长的错视效果。上边的直线比下边的直线感觉稍短,下边的直线,由于斜线与直线的成角超过90度,占据了直线以外的空间,所以看上去好象比上边的直线稍长一点。

②一样长的两条直线,垂直方向的直线比被分割成两段的水平直线感觉长。

③同样长度的两条直线,由于它周围造型因素的对比,会产生错觉。对比越强,则错视效果越大。就像这里面,上面中间的直线由于跟周围的直线对比比较强,所以看上去比下面中间的那根直线会稍长一点。

④一条斜向的直线,被两条平行的直线断开,这条斜线会产生不在一条直线上的错觉。实际上它们是在一条直线上的。

⑤在一个用直线组成的正方形周围,如果加入曲线的因素,会使正方形的直线,产生变形的错视效果。在方框内曲线的影响下,它的方框直线会产生向外弯曲的感觉;相反,右图的方框直线,则有点向内弯曲的错觉。

在设计中,我们应该灵活地运用上述这些错视原理,有时可以加强它们的对比关系,利用这种错视效果,使画面更加活泼;但有时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避免这种错觉所产生的不良效果。比如我们讲到的垂直线会比被分割的水平线稍长的错视效果,就可以用来分割画面构图,加强画面横向跟纵向的对比关系。

4、线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广告、包装或者标志等等的设计中,有些作品可以直接用线的构成来表现,也能够体现出形式美的法则,取得很好的效果。

我们看到图中的这些标志设计的作品就不同程度地运用了线的错视以及空间来表现更多的内涵。

再看到这个标志,这个是原创于意大利的创新品牌——汤斯敦的标志,汤斯敦的中文含义是“钨”的意思。就是钨金的钨。钨是金属中的钻石,很保值,所以设计师采用了钻石的外形,又利用了直线的坚强等性格作为支架,反映了钨质地坚硬的品质。再加上钨的颜色是黑色的,因此采用了黑色作为标志的标准色,这里还有一个有特殊视觉效果的地方,就是线跟线连接处的小圆点,不管你盯着哪一点看,你总会感觉边上有黑色的小点一直在闪个不停。

这幅画面结合了女性和海水所共通的柔美特征,设计师用了比较绚丽柔美的曲线迎合了人物的动态,表现出了很强烈的效果。

这幅图用了很多五彩缤纷的线条来表现夜幕中的灯光、烟火,很好地反映出了物体的形态特征,跟宁静的黑色背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表现出了很强的视觉效果。

这两幅图都是电影海报设计,画面都是以人物形象为背景,同时,在画面中穿插了不同长度、宽度的点和线,再用这些元素配上不同的肌理和颜色,形成了很华丽的画面效果,极大地吸引了人的眼球,这也正是突出了电影海报商业性的特征。

第三节 基本要素之三——面或形

1、面的定义

面,在几何学中的含义是线移动的轨迹。垂直线平行移动可以成为方形;直线进行旋转移动可以成为圆形;倾斜的直线进行平行移动可以成为菱形等等。在设计中,所有非“点”非“线”的平面形象叫做“面”或“形”。面或形具有长跟宽两度空间,它在造型中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形态,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2、面的种类及其性格

平面上的形,大体可分为四类:即直线形、曲线形(几何曲线形)、自由曲线形和偶然形。这些不同的形,在视觉上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也各不相同。

①直线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如:正方形,最能强调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效果。它能呈现出一种安定的秩序感。在心理上具有简洁、安定、井然有序的感觉。

②曲线形(指几何曲线形),它比直线形柔软,有秩序感。特别是圆形,能表现几何曲线的特征。但是,由于正圆形过于完美,所以有呆板、缺少变化的缺陷。而椭圆形,比正圆形更有变化,更富有美感。在心理上能产生一种自由整齐的感觉。

③自由曲线形,这种曲线形能较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的个性,所以是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造型,它也是女性特征的典型代表。在心理上可产生幽雅、柔软和带有人情味的感觉。但是要是搞不好的话,很容易出现一种散漫、无秩序、繁杂的效果。而且如果用得不好,会给人一种收不住的感觉。

④偶然形,它是不能随心所欲产生的图形。例如用手撕开纸张所产生的形,比较自然而具有个性。再如,把墨汁随意地喷洒在纸上,或将颜料涂在纸上进行对印,这种自然形成的图形,也具有不同的个性。这些图形都可以应用在设计中,有些也可以给设计者进行思维的启发。

3、图与地

任何“形”都是由图与地两部分组成。要使形感到存在,必然要有地将其衬托出来。在一幅画面里,成为视觉对象的叫图,它周围的空虚处叫地,也可以称作负形。图,一般具有紧张、密度高、向前进的感觉,并且能够突出形体;地,使形显现出来。这个理论的发现,是1920年由一个叫芦宾的人研究出来的,所以这个图形被称作“芦宾之壶”,又叫作“图地反转”。

在这个图中,首先给人看到的,是方框中的黑杯,但是,再进一步认真地观察,就可发现在黑杯左右两侧的黑白部分,又是由两个对称的侧面头像所组成。在这里,白地往往是容易不被人注意的。这种现象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不是的。我们要认识一个图形,必须同时注意到它与地的关系,处理好地的部分,才能使画面更完整,才能更好地将图衬托出来。

在设计中,要强调形的突出,同时还要注意地的变化。如图是一幅重复构成的作品,它的整体创作来源是宝马汽车的标志,只不过是以黑色代替了宝马的蓝色。整个作品黑白互相映衬,图地作用明显。因为宝马汽车的标志本身就比较严谨。所以整体画面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因此,在构成中既要做到形的完整,同时,又要使负形完善,这才能达到比较完美的效果。

根据人们的视觉习惯,一般要突出形的条件,有以下几项:

①居于画面的中央部位,或处于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形,比较容易成为图。如刚才看到的黑杯,是处于画面的中央部位,所以,容易被人们所注意。

②被封闭的图形,比周围开放的图形,更容易显现出来。这幅图是一个被封闭的三角形,它与外面这一个缺少三个角、不太完整的大三角形相比,被包围的小三角形,容易成为图。

③小的形态,比那些大的形态,更容易成为图。

④在一定领域中,不同性质的图形比相同性质的图形,更容易显示出来。这幅图是在一组以圆点重复排列的图形中,特殊出现了三个菱形,就产生特殊感,能够在画面中突出出来。

⑤形的群化,或对称的图形,也就是把一些相同因素放在一起,有秩序的排列,因为具有一种类似性,所以容易成为图。

⑥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容易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印象,所以容易成为图。比如在北方冬天的时候玻璃上有时会结很多冰花,乍一看上去会感觉出有些部位像棵树,另一部位像个什么动物等等。我们看天上的云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这是一种视觉经验在观察事物时所产生联想的结果。

5、面在设计中的应用

这幅图是面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不同颜色、不同宽度的面构成了标志的形,红色的十字块与工作室的名称相对应,很容易就可以让人记得住。

左边这幅图也是图地关系的经典案例。这个被称作是合理的设计。老鼠挖洞嘛,很容易联想到的,只不过这个地洞是用了老鼠的形象本身,很合理也很突出地利用了画面的物体形象。

右边的这张海报也是利用到了负形的空间效果,两个人物形象黑白映衬,一下子就把画面的视觉中心拉过去了,再用文字做面状处理,整张海报主题鲜明突出,又给人一种错落有致、稳重的感觉。

这是一张较早的书籍封面设计作品,树叶相交叉形成的四个小树叶,代表了钢琴的琴键,可以给人一种节奏感。

这两张都是西联汇款的宣传海报。画面中心简洁突出,用了形与文字的联想,很好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

这幅广告作品应该说是同时用到了点、线、面三要素,大块的面形成了中心,小块的点和线形成了向外发射的感觉,再加上画中人物呐喊的表情,给了人们“够兄弟”的感觉。

上一篇: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人员下一篇:大姑娘上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