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与恩师鲁迅的情谊

2024-04-15

萧红与恩师鲁迅的情谊(精选5篇)

篇1:萧红与恩师鲁迅的情谊

萧红,1911年6月2日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内一个地主家庭。萧红本姓张,名乃莹,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上著名的女作家。萧红是其1935年在上海出版著名长篇小说《生死场》时所用的笔名。

1934年6月12日,萧红离开哈尔滨,同萧军一起流亡到青岛。9月,在青岛她写完了旨在宣扬“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的长篇小说《生死场》。然而周围的朋友相继被捕,他们只好又流亡到上海。1934年11月30日,萧红和萧军在上海终于见到了文坛大师鲁迅先生。萧红眼中的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大师出奇的平和并充满善意,他面色苍白显得有些衰弱,脸颊消瘦,颧骨突出,嘴上留有浓密的唇须,头发极富于特征,硬而直立,眼睛喜欢眯起来,但目光却异常锐利。他们完全被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鲁迅先生喜欢萧红、萧军的纯朴爽直,而且萧红与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也一见如故,甚至淘气的满嘴上海话的海婴,也很快和萧红混熟了。这次见面后,鲁迅为了给二萧在上海铺展一条从事文学写作的道路,又于12月29日以庆祝胡风的儿子满月为名,在梁园豫菜馆举行了一次宴会,把二萧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等左翼著名作家,并指派叶紫作为二萧的向导,帮助他们尽快熟悉上海,加入到左翼作家队伍中去。后来又支持他们三人结成“奴隶社”,出版“奴隶丛书”。

从此,在鲁迅的关怀引导下,萧红开始走入上海文坛,并与当时的许多重要人物建立了广泛联系。而萧红与鲁迅之间的情谊日益加深,这对其日后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1935年12月,第一次以“萧红”为笔名的成名作《生死场》,就是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的。鲁迅先生还亲自为《生死场》一书写了序,震动了当时的文坛。《生死场》的出版,不仅为萧红打开了上海文坛的大门,而且使她立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左翼作家之林。

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与鼓励下,萧红很快步入了上海文坛,创作也如山中瀑布,奔泻而来。在此之后,萧红发表了不少散文和小说。如散文《索菲亚的愁苦》,短篇小说《手》、《马房之夜》等等。这期间萧红写的作品大多都经过鲁迅的审阅并介绍发表。萧红是鲁迅精心培养起来的作家。

鲁迅不仅在文学创作、出版方面鼓励、支持萧红,而且在经济、生活等方面也特别予以关怀和帮助。鲁迅时刻关心着萧红的成长,还经常把萧红介绍给一些外国的进步文化人士,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的相识,就是鲁迅介绍的。

鲁迅先生的人格风范、美学思想和文艺创作乃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给萧红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次,萧红到鲁迅家里做客,他们谈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忘了时间,当萧红要走时已是午夜1点钟以后了,许广平送萧红出来,外面正下着蒙蒙细雨,弄堂里的灯全都熄灭了,鲁迅一再嘱咐许广平一定让萧红做小汽车回去,并让许广平先付车费。后来,二萧把家搬到北四川路,离鲁迅家住得近了,萧红就经常到鲁迅家来,一方面排解纷杂的思想因素,一方面聆听鲁迅先生的教诲。有时萧红也给鲁迅一家做一些饺子、韭菜盒子、荷叶饼之类的北方面食,即使萧红没做好,鲁迅也必定要多吃一些,似乎是对萧红的一种鼓励,萧红看到鲁迅先生吃了许多,心里非常高兴。

1936年夏,由于个人感情方面的原因,在极度苦闷的心情指使下,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去东京疗养。临行前的7月15日,鲁迅支撑着病重的身体,设家宴为萧红饯行,许广平亲自下厨烧菜。鲁迅爱怜地嘱咐萧红:“每到码头就有验病的上来,不要怕,中国人就会吓唬中国人。”这一次相聚,竟成了萧红与鲁迅先生的永诀。

1936年10月21日,萧红在日本东京得知了鲁迅逝世的消息,悲痛万分。为此,她写了散文《海外的悲悼》。

回国后,萧红怀着巨大的悲痛,拜谒了鲁迅先生墓,写下了令人泪下的《拜墓》一诗。她用很多时间负责《鲁迅纪念集》中新闻报纸部分的剪贴、校对工作,以寄托她对鲁迅先生的哀思。同时也写了许多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鲁迅的深深怀念、崇敬与感激之情。她用细腻、清新的笔调,为读者刻画出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先生的形象。让读者看到鲁迅家庭的和谐、生活的朴素以及她与鲁迅全家之间的感情。

在萧红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个和蔼宽厚的老人;他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领袖,他还是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一个了解儿子的好父亲,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与鲁迅相处的日子,是萧红坎坷不幸的一生中少有的闪烁着灿烂阳光的日子,她对鲁迅先生一直怀着深深的崇敬与感激之情。鲁迅先生的早逝,对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给她留下了难以消除的悲痛,甚至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恩师鲁迅先生。1942年1月22日,弥留之际的萧红一再拜托守候在她床前的挚友骆宾基说:“我死后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能把我的一点骨灰埋葬在鲁迅先生的墓旁……如果真有在天之灵的话,以便在天国里也能聆听到先生的教诲。”

鲁迅先生与萧红的深厚友情

萧红师承鲁迅先生。在写作上,是鲁迅先生引导她积极关注黎民苍生,心系当时的时代与社会。这使得她的作品更多地浸透着深沉的心灵思索,具有深刻的批判力,这与鲁迅先生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极为合拍。因为同时兼具外来文化之影响,因此她的作品也极富张扬的个性。

萧红师承鲁迅先生。在写作上,是鲁迅先生引导她积极关注黎民苍生,心系当时的时代与社会。这使得她的作品更多地浸透着深沉的心灵思索,具有深刻的批判力,这与鲁迅先生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极为合拍。因为同时兼具外来文化之影响,因此她的作品也极富张扬的个性。

萧红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鲁迅便告诉她,要警惕上海街头各种形形色色的骗子,千万不要上当。经济紧张时,萧红曾开口向鲁迅先生借钱用于生活开销。鲁迅先生爽快地答应了,写信让她来取钱。她来了,鲁迅先生便让许广平多做点儿好菜请她吃。吃完晚饭,鲁迅先生送她出门。握手道别时,不动声色地悄然把钱塞到她手中。鲁迅的体贴与周到,那样顾及她的自尊,使她在无比感激的同时,更对鲁迅先生充满了敬仰之情。

因为在上海举目无亲,萧红很自然地就把鲁迅先生当做了亲人,成了鲁迅先生家里的常客。鲁迅先生家里来客人的时候,萧红便和许广平一起做饭,包饺子,包韭菜盒子,烙葱油饼……两个女人一边做饭一边闲聊,相处得非常融洽。而鲁迅先生也极其爱吃萧红做的北方饭食,这使萧红非常开心。

1935年5月2日,鲁迅与许广平及海婴到萧红家去看望萧红。这对萧红来说,真是喜从天降,比什么都珍贵。鲁迅与萧红谈论文学,笑声爽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萧红想请鲁迅吃饭,但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像样的饭食。正在犹豫之际,鲁迅先生说,走吧,我请你去外面餐馆吃。我们可以一边吃,一边继续谈论文学。萧红闻言,感动不已。鲁迅的洞察力和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心,温暖着萧红的心。

于是,萧红便随鲁迅先生一家人去餐馆吃饭。吃完饭,又一起散步。鲁迅一边走,一边对萧红说,世界很大,要多关注世界。你这么年轻,可以多出去走一走,看看民间的生活,感受百姓的疾苦,这对你的创作是非常有益的。萧红连连点头,将恩师的话牢牢记在心间。

告别鲁迅先生,回到家中,萧红就一头扎进稿纸堆中勤奋写作。几乎是夜以继日,只用了10多天时间,就写了4l篇散文,即1936年8月结集出版的《商市街》。她觉得只有不断写出好作品,才不辜负鲁迅先生对她的厚爱与期望。事实证明,萧红的确是鲁迅先生没有看错的很有希望的女作家。在与鲁迅先生相识之后,萧红写出了颇具影响力的散文体小说《呼兰河传》。

鲁迅先生去世后,萧红无比悲痛,抱病写下《记我们的导师》《记忆中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生活散记》《鲁迅先生生活忆略》等文章,来纪念鲁迅先生。她的这些文章,皆被世人称为“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写得最好的作品”。

1942年1月,旅居香港的萧红因病住院。因庸医误诊,导致病情愈发严重。预感来日无多的她,临终前曾留下遗言:“死后请将我安葬于鲁迅先生的墓旁,好让我在九泉之下能够时刻聆听恩师的教诲。”可惜,在她死后,因种种原因,她的遗愿没有实现。她在碧水蓝天的浅水湾长眠了多年,后来在广州“定居”,直到今天。

萧红与鲁迅先生年龄上相差30岁,完全是两代人。他们认识的时间也不长,从1934年11月到1936年10月鲁迅先生逝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两个人因心灵、思想、人格、个性、趣味爱好等方面的相通与相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萧红从鲁迅先生那里不仅得到了慈父一般的关怀和爱护,更是得到了导师般的鼓励与引导。可以说,如果没有鲁迅先生的扶持与影响,萧红是根本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力的女作家的。萧红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在不幸中也有大幸,这就是她有缘结识了鲁迅先生。她与鲁迅先生的关系,既是师生,亦是朋友,并且宛若父女,堪称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鲁迅先生与萧红的真挚情谊,至今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认为他们达到了友谊的至高境界。

篇2:萧红与恩师鲁迅的情谊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来流浪生活给打击得已经有点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 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

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都看到她前进的奔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的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没有鲁迅先生,也就没有萧红。她很可能默默无闻地寂寞下去,甚至颓唐地毁灭自己。是的,没有鲁迅先生在荆棘满地的前面为青年们开路,萧红同时代的一批青年作家也就不可能冲出牢笼走进文坛。三十年代出现的一批生龙活虎的青年作家,有谁没有受过鲁迅的哺育呢?在建立我国现代文学队伍方面,鲁迅先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鲁迅是中国青年作家之父,他一生对青年的帮助,是人们万世所感念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举目无亲:

一见如故:

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坦率()亲密()慈祥()

反义词: 陌生()遥远()冰冷()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1)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心里的冰块”是指萧红 “萧红”心里的冰块融化了”是指因为

(2)没有鲁迅先生在荆棘满地的前面为青年们开路同时代的一批青年作家也就不可能冲牢笼走进文坛。

荆棘满地是暗指,这“牢笼”又是指。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

篇3:萧红与恩师鲁迅的情谊

“儿童小说是以儿童为叙述者, 故事的讲述呈现出浓重的儿童思维特征的文本。”大都以直接描写儿童生活或者以儿童的视角描绘社会生活为主要表现方法, 以描写儿童本真、反应社会现实、揭露社会矛盾为主要目的的带有审美艺术性的文学创作形式。此外, “儿童形象的塑造, 其实质是借儿童形象反映成人世界, 以儿童表现成人的感受。”用儿童的视角描绘成人生活, 写作方法切合儿童心理, 写作语言与儿童的好奇心相符也是儿童小说重要的表现方法。儿童形象的塑造应该鲜活并且具有艺术性, 能够反应社会现实, 揭露社会矛盾, 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二、鲁迅与萧红的儿童小说

在新文学有限的儿童小说中, 鲁迅的作品无疑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不仅因为创作了一些儿童题材的小说, 还因为他的很多作品都包含了对儿童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因此, 影响最大, 也最见功力。

《孔乙己》中的“我”在酒店当伙计, 整天做着专管温酒的无聊职务, 在凶脸孔的掌柜和没有好声气的主顾的压抑之下, 教他活泼不得, 只有孔乙己到店的时候才可以笑几声。孩童的天性与本真从来得不到释放, 只是小心翼翼的“工作”, 养家活口, 带有孩童不应该有的成熟。

《社戏》写了充满乐趣的乡间生活, 在那里, 小伙伴们天真活泼, 淳朴善良。他们钓虾、偷豆。社戏一文描写了儿童自身的生命欲求, 他们的一切活动都与乡间山水风光叠加在一起, 那里有歌吹、有灯火。美丽的山水衬托鲜活的童年, 一片温馨、幸福的景象。

《药》中的儿童小栓不幸夭折, 小栓得了肺病, 他非常虚弱, 不停地咳嗽, 连吃饭都会满头流汗, 他父母用听来的偏方“人血馒头”为他治病, 最终无效身亡。除《药》之外, 《祝福》中祥林嫂的儿子阿毛小小年纪被狼叼走, 失掉了生命。

《示众》里的一群人没有姓名、没有身份、没有鲜明的性格形象、没有喜怒哀乐的情感, 他们“看”也“被看”着。在这群人中有三个儿童, 他们如同其他成人一样, 不知道高尚与卑劣, 不在乎过去, 也不担心未来, 如同僵尸一样麻木, 循着时间的规律渐渐枯萎, 走向死亡。

综上所述, 鲁迅一般都用回忆的方式写儿童时期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他笔下的儿童只有少部分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有孩童应该有的活泼天真。大部分都被父母、同学、成人辱骂欺侮, 天性受到压抑, 看不到未来, 麻木不仁的活着。另外, 还有一部分则命运悲惨, 被生活折磨的面黄肌瘦、虚弱无力。更有部分孩童小小年纪就染病或者意外身亡。儿童是未来的希望, 想要疗救国民灵魂必须先“救救孩子”。在那么多充满绝望的儿童命运的背景下, 鲁迅除了要批判社会现实, 表达不满, 更重要的是想要唤醒麻木不仁的人们, 想要“救孩子”。

三、鲁迅对萧红儿童小说的影响

从以上萧红的儿童小说可以看出, 萧红笔下的儿童大都带有鲁迅式的印记。萧红笔下的儿童大都与鲁迅笔下的儿童有着相同的命运, 他们受着各方面的压迫、找不到自我、失掉了儿童的天性与本真, 有的甚至幼年夭折。鲁迅希望疗救国民灵魂, 这在萧红的小说中同样也有所体现。

鲁迅先生笔下除了部分活泼天真的孩子有姓名之外, 其他的孩子都没有姓名只有代号。闰土、双喜的姓名比较明确, 他们的性格形象也相对比较形象生动。而《药》中的华小栓、《祝福》中的阿毛、《示众》中的“胖孩子”等都没有姓名。无名现象是旧中国人地位低下的标志, 没有姓名好像就没有尊严, 没有身份地位。

关于儿童的命运。鲁迅先生笔下有很多儿童在幼年夭折, 比如华小栓、阿毛、阿顺等。或者作为父母的附属品, 被随意的压制、打骂、折磨, 孩子没有尊严, 看不到希望。比如闰土延续的了他父亲的命运, 而水生好像活脱脱一个小时候的闰土。《狂人日记》里在狂人眼中的孩子也已经因父母的“教育”成为“吃人的人”。《示众》中的胖孩子也如同成人一样看着其他的人和事, 《孔乙己》中的“我”也是无聊的看着的。

“我”好像在场看着所有的故事发生、发展、结束。在鲁迅先生笔下很多都以“我”作为叙述主题, “我”回忆过去发生的事情, 通过我的视角将他们一一再现出来。比如《故乡》、《社戏》。更是以“我”的视角观看翠姨的爱、恨、怨、病、死。

总之, 对国民劣根性, 冷漠的人性, 思想僵化、麻木不仁的国民的批判是鲁迅先生想要唤醒国民的主要方式, 这是打击、鞭策, 也是召唤和呐喊。他“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用鲁迅自己的话说“所以我的取材, 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 意思是在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萧红在很多小说中也选择儿童作为代表, 用女作家的细致解剖国民灵魂的劣根性, 自省和反思自己曾经的生活环境, 这也是其他人自省和反思的一面镜子, 她想让人们对自己阿Q式的生活发现不满, 让人们找到新的路, 其最终目的也是改造国民灵魂, 对国民灵魂起到启蒙的意义。萧红对鲁迅精神的继承也是对启蒙文学的一种传承, 她继承了鲁迅的关注现实人生的作风, 也继承了鲁迅批判现实的“战斗力”。

摘要: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小城三月》、《手》等作品或直接书写童年生活经历, 或用儿童的视角进行叙述, 其写作方法都或多或少的借鉴了鲁迅先生写作《故乡》、《社戏》等儿童小说的写作方法。萧红的文学作品风格也与鲁迅先生一致, 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真实而不乏厚重, 《呼兰河传》娓娓道来“故乡”的善恶美丑爱恨, 同时也写了儿童的天性与本真。此外, 萧红的文学作品还继承了鲁迅先生疗救国民灵魂的传统, 其文学作品具有启蒙性。《呼兰河传》、《小城三月》里对国民劣根性的写作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也带有怒其不争的情感, 作者想以此唤醒沉睡的国民, 还儿童生活一片净土。

关键词:鲁迅儿童视角小说,萧红儿童视角小说,影响

参考文献

[1]《鲁迅经典全集》.北京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

[2]傅光明主编.《生死场》.京华出版社.2005年七月第一版

[3]崔钟雷主编.《萧红散文小说》.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六月第一版

篇4:萧红的孤独与哀愁

她是萧红。《为了爱的缘故: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的出版,成为我们窥探这个女人内心和还原历史真实面貌的最好渠道。萧军的整理与注释,更方便我们得以看到一个真实的萧红,看到她的命运,她的爱情,她的才情,她的不幸、悲屈、无奈、欢欣和憧憬,她在肉体、精神、生活中所受的种种痛苦和折磨。

本书收录了萧红写给萧军的43封书信手稿,并附有萧军的注释说明。萧军的四封回信及两人的珍贵照片多幅,同时附有萧红的作品、生平、思想、感情等研究资料。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动人的情话,但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情书集,在信中我们随处可见萧红对萧军的爱情和依恋,真挚朴实,敏感炽热。

正如萧军所言,萧红是在“可疑、阴冷的家族中长大起来的,被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地挣扎过来的”。怀有身孕,被男人抛弃,欠下一大笔房租,被赶到旅馆阴暗发霉的储藏室内,萧红此时已是走投无路。她写信给报馆求助,而萧军“奉命”采访。也许从那个晚上萧军敲开那扇旅馆的门,看到苍白凄美的萧红开始,他们之间便注定会发生些什么。萧军在最苦难的时候拯救了她,并发现了她天才般的写作才能,将她推到了鲁迅面前,推到文学的殿堂中。无疑,萧红对这个男人极其爱慕,又依赖,他甚至是她生活下去的唯一动力,是她全部的精神支柱。

我该怎么来定义萧红?孩子气!是的,在爱情的世界中,萧红是太孩子气。她单纯稚拙,敏感纤细,脆弱任性,患得患失,又带点儿淘气、可爱、倔强、不服输。在信中,她那孩童般略带稚气而炽热的语言总是让我动容。

她爱他,在她的书信中,她像个孩子一样,事无巨细,统统说给他听:走过的路,吃过的东西,看过的书,遇见的人,写过的字,甚至是胃痛,嘴唇上火,闹肚子……她又像个小老太婆一样,喜欢对他嘱咐:“买一点水果带着,不要吃鸡子,饼干是可以带的”,不要喝酒,要记得吃药,要记得给花盆浇水,要买一件贵一点的皮大衣……她向他倾诉这些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一方面是由于孤独,出于倾诉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是她爱的体现。在日本的时间,是她最孤独的日子,敏感如她,甚至是一阵风吹,甚至是木屐敲打地面的声音,都会让她加倍地想他,寂寞到不行。同时,身体上的折磨也无处不在摧残她原本不甚坚定的意志。但她倔强,她自尊,她不肯向萧军“低头”,为此,她总是在抱怨倾诉一阵后声明自己的决定,不会这么快就回去的。她就是这样,脆弱又好强。事实上,她的孩子气,她的自尊自由是不能为萧军理解的。他不止一次批评她这种孤傲又逞强的“臭脾气”。“我从来没有把她当做‘大人’或‘妻子’……”“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

毋庸置疑,萧军是爱萧红的,但这种爱并不是建立在理解包容、彼此欣赏的基础上。仗义豪爽、武艺高强的萧军可以在萧红人生中最为艰难的时刻拯救她于水火,可并不懂得萧红的敏感和小性子。对于萧军来说,萧红“灵魂太细微”,在他的感染下,连萧红也觉得“灵魂太细微的人同时也一定渺小,所以我并不崇敬我自己。我崇敬粗大的,宽宏的!”他说:“我的主导思想是‘恃强’;她的主导思想是‘自尊’” 。他不明白,她的敏感脆弱,自尊倔强,无一不体现了她对自身价值和自由爱情的珍视和追求。所以,他们不能一起走到最后;所以,他们最终只能分道扬镳;所以,萧红注定孤独至死。临死前,她还念念不忘她的“三郎”。

篇5:萧红与鲁迅间有何绯闻往事

三个人,静静地站了一两秒,许广平很窘,萧红安静下来了,鲁迅呢,他把眼皮子往下一放

1934的冬天,萧红二十三岁了。两萧启程去上海正式拜见鲁迅,这是。在上海,萧红焕发了更大的活力,遗憾的是,和萧军的关系变冷了,很多人都认为是和鲁迅有关,我也这么认为,———几乎一定是的!未必真的发生什么;也许是什么都发生了,“只是在心里”。

有一次她去鲁迅家里,一进门,什么话也不说,就咯咯笑了。鲁迅问:“为什么笑呢?”

她说:“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我想萧红最可贵的一点是,她至死都保持了她少女的天性,她的淳朴和自然,她投向万物时如初生儿一般新鲜而好奇的那一瞥……

两萧在上海待了不到两年,这也是鲁迅生命的最后两年。对于两萧来说,鲁迅差不多是半人半神式的、父亲一样的存在,所不同的是,萧红还是个女人,况且又那么年轻……起先,他们住在法租界,离鲁迅家很远,为了方便见面,他们就把房子换到鲁迅家附近了。

两萧常结伴来看鲁迅,每天都来……后来,就是萧红一个人来了。

萧红来到鲁迅的书房里,鲁迅也只是平常地问一句:“来啦?”萧红说:“来啦!”

家里来客人的时候,萧红便和许先生一起做饭,包饺子,包韭菜合子……两个女人一起闲话,许广平告诉她她从前的往事,她在女师大念书,怎么做家庭教师……两个女人之间,大概是什么都知道了,但什么都不能说。

萧军开始打萧红,———当然了,这并不是第一次了,他是从青岛一路打过来的,越打越顺手,一直打到他们分手。萧军打她总有太多的理由,其中一个理由据说是他外面有了女人,却又不跟萧红分手,大概他以为,他对她负有救世主一般的责任,这个责任是从哈尔滨的汪洋里的.一条船开始的,从此这个责任就深种在他们心里,一直到萧红将死,她还在念叨她的早已娶妻生子的萧三郎,几乎是,在她生命的每一个困苦关头,她都会想起他,想起自己被解救者的角色。———萧军在上海的打她,也许另添了一个理由,但是这个理由他是绝不会说的,也许他心里就不愿意承认。我想象这一幕,真是难受得很,后来鲁迅逝世,萧军参与了丧事的全过程,行弟子礼,他是走在第一个的。

情况就是这样吧,每天萧红都要去鲁迅家,常常一待就是一天;萧军知道她去哪儿,又不能阻止的,实在是,他已经阻止不了她了。她心情好的时候,比如穿了一件新的红上衣,一家人都没注意到,她忍不住了,咚咚咚跑上二楼,问鲁迅:“我这衣裳好不好看?”

鲁迅就会放下工作,打量她一眼,老实地作出评价:“不大好看。”

隔了一会儿,他又告诉她不好看的理由,比如红的不能配紫的,也不能配咖啡色的;绿的也不能配紫的;又说到她的靴子……这是我们目前所能知道的两人独处的唯一的场景,然而也只是说说衣服,鞋子,搭配。———是啊,还能说什么呢?什么都在这里了。说了一会,萧红看时间差不多了,大概又咚咚咚地跑下楼去了,第一,她不能耽搁先生的工作,第二,她得顾忌许广平的感受———如果这个家她还想每天出入的话。

站在萧红的角度,以她那自由奔放的天性,这段时间她是很压抑的。

又有一次,她要出门赴约,许广平替她打扮,找来各种颜色的绸条用来装饰她的头发,其中一根红绸条,扮得萧红似乎不是很好看,鲁迅生气了,大声地对许广平说:“不要那样装她……”这一幕真是意味深长,在那不知是春天还是冬天的房间里,三个人,静静地站了一两秒,有什么东西似乎昭然若揭了,许广平很窘,萧红安静下来了,鲁迅呢,他把眼皮子往下一放……然而也就这一两秒,这艰难、隐涩、沉重的一两秒过去就好了,过去了,又是什么都没发生了。

后来,萧红便离开了,她去了日本,这是1936年夏天的事。她为什么要离开呢?据说是“养病”,又有说是“精神上的苦闷”,她走的时候,鲁迅正在生病,她走了三个月以后,鲁迅就去世了。

这三个月中间,她跟鲁迅没有任何联系;萧军也觉得蹊跷,很多年后,他跟牛汉说,“他们没有任何联系……”他似乎是欲言又止的。

这之前发生什么了吗?

然而这些不说了,再不会有人知道了。

上一篇:7思品下全册导学案下一篇:对财务管理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