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的心愿教案

2024-05-24

云雀的心愿教案(精选6篇)

篇1:云雀的心愿教案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21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9上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增强环保意识的教育。体会森林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 一 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理解“心愿”

2、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范读

2、读后讨论。

三、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表上的字。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联系课文想想字义。

⑴抽读生字,检查读音。

yan kan lan fa kua guan shua

出示:讨厌 乱砍 滥 伐 冲垮 树冠 冲刷

ca qi zhou pin rang

一类字词:擦汗 空调器 绿洲 贫穷 土壤

ji jiang xun xu tai xian

二类字词:贫脊 脱缰 汛期 蓄水 苔 藓

shen chu

渗 进 储 存

⑵指名分析字形。

厌──庆 乱──甜 伐──代 垮──挎

⑶指名逐段试读课文。

提醒注意:表示语气的词要读轻声。

共同纠正。

四、讨论分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

2、读后说云雀妈妈和小云雀到过哪些地方?

3、分段。

一(1) 一(1)

二(2-4) 二(2-13)

三(5-10) 三(14、15)

四(11-13)

五(14-15)

4、学习第1小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练习仿写:

写一句或一段话交待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五、作业:

1、生字描红。

2、生字扩词两个。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 二 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黑板上的生字新词

2、画出不合适的读音。

滥(nan lan) 渗(sen shen)

擦(cha ca ) 贫(ping pin )

3、快速浏览课文。

⑴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出示小黑板)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这是我们的心愿。”

⑵云雀妈妈和小云雀到过哪些地方?

二、细读课文。

1、细读2-4自然段。

⑴指名读。

来到哪儿?看到了什么?想象狂风吹来,沙漠上会出现什么情景。

理解“漫天飞舞”、“贫脊”。贫脊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

⑵指导朗读。

指名试读,分角色朗读。

⑶小结:由于人们乱砍滥伐,使茂密的树林变成了贫脊的沙漠。(相机板书)

2、细读5-10小节

⑴自由读。

来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洪水会造成哪些危害?

⑵理解“咆哮”为什么说河水像脱缰的野马?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谁能读好这一句呢?

河水为什么会这么凶猛?

⑶“蓄水”是什么意思?森林是怎样蓄水的?

理解:树冠、苔藓、渗、储存。

⑷比较句子:

出示:森林就是一座大水库。

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指名说说两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哪句话语句更肯定些?

⑸指导朗读。

⑹小结:河流上游的森林被伐光,河水泛滥成灾。(相机板书)

3、细读第11-13小节。

⑴自学课文。讨论:为什么说森林是空调器?

⑵这里景色怎么样?感觉怎么样?(相机板书)

⑶指导朗读

4、细读14、15小节

⑴指名读小黑板。

小云雀说了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从小云雀的话中知道了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办?

总结环保的重要性。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见课本P61,3)

2、组词区别

厌( ) 乱( ) 伐( ) 挎( )

庆( ) 甜( ) 代( ) 垮( )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 三 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词语。(见《练习册》)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内容。

1、讨论:

⑴学过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⑵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⑶小组练说,大组交流,评议。

⑷总结谈话,完成板书。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

1、画出课文中的提示语,体会说话者的心情。

2、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3、指名分角色,表演朗读。

四、指导复述课文。(根据板书复述)

五、作业:

1、填字成词。

黄沙( )( ) 乱( )滥( )

泛滥( )( ) ( )枝( )叶

2、填空:

⑴小云雀( )说:“这里的风沙真讨厌!”

⑵云雀妈妈( )说:“那是因为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板书参考:

云雀的心愿 小黑板(出示小云雀的话)

漫天飞舞

砍─→贫脊 森林重要

泛滥成灾

不砍─→茂密─→非常凉爽

训练参考:

一、填上合适的词:

( )的沙漠 ( )的土地 ( )的森林

( )的河水 ( )的村庄 ( )的枝叶

二、比一比,填词。

厌( ) 刮( ) 伐( )

庆( ) 乱( ) 代( )

擦( ) 垮( ) 愿( )

察( ) 挎( ) 原( )

三、片断训练:

写作要求:小云雀招集小伙伴开了会,动员小伙伴一起行动,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你能帮小云雀写个简短的发言稿吗?

写作提示:发言稿可从小云雀的难忘旅行写起,着重写出沙漠的危害,唤起人们环保意识,最好能通过查资料等方式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篇2:云雀的心愿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3、通过阅读,感受环境对森林保护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破坏森林给人类自身所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使学生真正理解“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2.体会森林的重要性,产生热爱森林、保护环境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中心

1、配图导读

夏天到了,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看看。他们飞呀飞,飞过一片贫瘠的沙漠,飞呀飞,飞过一条浑黄的大河,飞呀飞,最后又飞回了自己的家——森林。在这一路上,小云雀看到了许多,也听到了许多,他感受很深,还把自己的心愿告诉了我们,你们还记得吗? (指名说,相机板书: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2、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指说,相机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3、你们把小云雀的话记得这么清楚,小云雀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的。如果你们能把他说的话读好,那小云雀会更高兴的。谁有信心读好?

(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

其实这不仅仅是小云雀的心愿,也是云雀妈妈的心愿。(再读)

二、精读课文,感受森林的重要

过渡: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那么在云雀妈妈的眼里,森林是什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用“——”划出相关句子。(板书:大水库、空调器)

(一)体会森林是个大水库

1、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森林是“大水库”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10自然段,体会一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指答:森林可以蓄水。 (理解“蓄水” )

2、这可是我们平常不了解的知识了,森林为什么能蓄水?老师觉得云雀妈妈很会说话,而且说得特别有条理,请你再细细读读这一节(出示),想想她是怎样把话说得这么有条理的? (点红强调:树冠“挡住雨水”、树干和树下“吸收雨水”、土壤“储存雨水”)这些词语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明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的。以后的作文中,我们应该学会有顺序地描写事物。

3、(出示森木图片)那对照着这幅森林的图片,你会像云雀妈妈这样有条理地讲清森林是怎样蓄水的吗?最好能用上“因为……所以……”(指名复述)

4、是啊,森林的蓄水能力可真大呀!所以,云雀妈妈最后说——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出示) 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比较这两句话

5、小结:森林是个大水库,它能蓄水保土,(板书:蓄水保土)所以小云雀不得不感叹——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齐读板书)

(二)体会森林是个空调器

那云雀妈妈为什么又说森林是空调器呢?请大家继续读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体会体会。

指答,出示:夏天,林子里枝叶茂密,挡住了强烈的太阳光,自然就凉快些;冬天,由于树木的遮挡,林子里的热量不容易散失,所以就暖和些。

在这样的家中,小云雀感到——生接:真凉快,是呀,你看,在森林里,夏天凉快,冬天暖和,真是舒服呀!哪位同学想读一读,体会一下。(点名读)真是冬暖夏凉呀,(板书:冬暖夏凉) 你再来!

难怪云雀妈妈最后说:(出示)你看,森林像不像空调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你知道空调器的作用是什么吗?(指答,板书:调节气温)。

小结:有了森林,还可以调节气温,这回小云雀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再次齐读板书)

(三)扩展森林的其它作用

1、同学们,其实森林除了蓄水保土、调节气温的作用外,还有很多作用呢!现在请用上(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它可以 ,也可以 来介绍介绍你对森林的认识吧!(①人类的资源宝库。②庞大的氧气制造厂。③良好的吸尘器。④绿色的隔音墙。)

2、老师这也有一份资料想与你们分享呢!(出示相关资料请学生读一读)

一亩树林的作用

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出49千克氧气。

一亩树林一个夏季可蒸发42吨水,一年可达300到500吨。

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各种灰尘22到60吨。

一亩树林一年月可以吸收有毒气体4千克。

一亩有林地比一亩无林地多蓄水20吨。

一亩防风林可保护100多亩农田免受风灾。

三、朗读课文,感受失去森林的后果

过渡:了解了森林的这么多作用,我们和小云雀一样不得不再次感叹——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如果说没有了森林,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就再一次跟着云雀妈妈去看看吧!

1、我们先来分角色读一读课文2-8自然段。

女同学小云雀的话,老师读云雀妈妈的话,男同学来读叙述的部分,好吗?

(一)飞过沙漠

2、首先,我们飞到沙漠的上空,(板书:沙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课件出示: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一阵狂风吹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生自读。

3、师:读着这段文字,你有怎样的感觉?生答。

师:从哪个词语能感受到这点?(点红“漫天飞舞”这个词语)(板书“黄沙漫天” )

师::读着“漫天飞舞”这个词,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生答,如:风沙很大等。

师:这个成语中的哪个字更能体现这样的情景?

师:“漫”什么意思?(到处都是,)遮天蔽日,天昏地暗,浑黄一片,弄得人晕头转向。谁来读读这个词语?把黄沙漫天飞舞的情景读出来。 指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沙漫天飞舞的情景。(图片出示)

4、师:小云雀在这样的环境中飞行,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呢?

生答:睁不开眼睛、飞不动、一阵风吹来,可能就把小云雀刮跑了。

师:是啊!难怪小云雀会埋怨地说(点读:课件出示:“这里的风沙真讨厌!”)

师评价:读出了讨厌。再点读,读出了不满。 齐读。

(二)飞过大河

1、师:这里风沙这么讨厌,赶快扇动翅膀,飞离这险恶的环境,飞到大河的上空去看看吧!(板书:大河)(课件出示:第5小节)

2、指名读。

3、师:听着他的朗读,看着这样的情景,此时,你有怎样的感觉?(害怕、惊恐等。)

4、师:为什么会害怕?(生交流,课件可以点红:脱缰的野马)

5、师:野马性情暴躁,野性十足。脱缰的野马是怎样的?(生答)是啊!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肆无忌惮,失去控制,难以驾驭。你看它是咆哮着向下流——(生接:冲去)而不是——(生接:流去) 师:多凶的河水呀

河水像脱缰的野马,(介绍比喻句)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此时的河水吗?(生答如:汹涌澎湃,巨浪滔天,排山倒海)

齐读: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凶猛的河水!

5、师:你还觉得这是怎样的河水?生答,如:残忍的无情的洪水。(可提示:你看它冲垮河堤,淹没村庄,一点也不考虑这会给人们带来多大的伤害,它真的是太——无情了)

(请看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的表情让老师感受到,这样的情景带给你们巨大的震撼与惊恐!

这样的灾难,用第8小节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板书:泛滥成灾)

看着这样的情景,难怪小云雀会不由得挨近妈妈说(课件出示:“妈妈,妈妈,大河里的水怎么这么凶猛啊?”)

(三)分析原因

1、师:从小云雀的话语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害怕、担惊受怕等

师:是啊!本来是一次充满期待的美好旅行,可当我们飞到沙漠上空时,被漫天飞舞的黄沙迷得睁不开眼睛;飞到大河上空,咆哮的河水又让我们惊恐万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切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第4和第8小节,找找答案。

2、师:随机出示第4、8小节。

A、第四小节:

指名读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生答)

师:云雀妈妈的话让我们明白了,森林还可以—阻挡风沙(板书:阻挡风沙)

B、第8小节

师:有没有找到别的原因?用自己的话说说。

生答:上游的森林被砍光了。师相机交流。

3、师:(当生提到“乱砍滥伐”时,可以说说它的意思)是啊!参天大树被砍光了,还没有成材的树木被砍光了,甚至连幼小的树苗也被砍光了,这就是“乱砍滥伐”!你觉得滥是什么意思(过度,没有限制)?

4、同学们找出了两个原因,其实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就是:乱砍滥伐。

5、师:看着这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画面,同学们,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6、生交流。

7、师:云雀妈妈也和我们有同样的心情,目睹着肥沃的土地变成寸草不生的贫瘠沙漠,她心疼地说(生接)

师:想象着一颗颗树木轰然倒下,,云雀妈妈心疼的同时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叹口气说(生接)

读着云雀妈妈心疼的话语,听着云雀妈妈无奈的叹息,你们心中一定也是感慨万千。请拿出你的笔,写下此刻你想说的话!(可以是你的一句公益宣传标语,也可以是你的建议等)

8、生交流,师评价

四、总结课文,发出号召

1、是呀,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你们看,即使森林再宝贵,经过人们的乱砍滥伐之后,也会失去这些宝贵的资源,我们的周边只会是漫天飞舞的沙漠,泛滥成灾的洪水,人们不能快乐安定的生活。

小云雀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了解了森林的重要性,所以有了这样的心愿——(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女生读)

云雀妈妈说这也是他的心愿,教师读——

那这是不是你们的心愿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表表决心吧!齐读——

2、是呀,多栽一棵树,就多增添一片新绿;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美丽的版图。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时间允许的话,提示让学生背诵。)

五、课外延伸

课文到此已经结束,但故事并没有结束。(出示)第二年的春天,小云雀真的和妈妈去种树了,又经过了很多年,小云雀去过的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能想象它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吗?用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高低错落”“千山一碧”“青翠欲滴”……写一段话。

六、板书设计:

19、云雀的心愿——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沙漠 黄沙漫天 阻挡风沙

大河 泛滥成灾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蓄水保土 大水库

篇3:《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 正确书写其中10个生字, 理解“讨厌”、“乱砍滥伐”等词语的意思。

2.紧扣文题, 在质疑、交流中理清文章思路,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初步认识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及保护森林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流程

一、音乐导入, 揭题质疑

⒈ 播放音乐:

同学们, 我们先来听一段歌曲。 (播放《妈妈的吻》)

2. 师生谈话:

歌词中“女儿有个小小心愿”, 女儿的心愿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 老师想知道, 你有什么样的心愿?

3. 板书题眼:

刚才我们交流了自己的“心愿” (板书“心愿”) , 那是我们心中美好的愿望, 也是一种向往, 带着这种感觉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词。

4. 出示图片:

有一种鸟, 叫云雀 (板书:云雀) , 老师把它请来了!我们可以在高山、草原、草滩上见到它们的身影。它们爱吃草籽, 还喜欢吃小蜗牛和昆虫!它们也有一个美好的心愿, 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0课—— (完善板书, 齐读课题) 。

5. 扣题质疑:

读了课题, 你迫切地想知道什么? (随着学生质疑, 在课题前后分别板书出两个问号。)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选择与课文题眼“心愿”相贴切的抒情音乐《妈妈的吻》, 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 进而出示一组关于云雀的图片, 再配以鸟鸣声, 让学生在认识云雀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本文的题目既是课文主要内容的体现, 又是引导学生质疑的抓手。学生根据课文题目质疑, 调动已知, 并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云雀会有怎样的心愿?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抓住了课题, 收到鸟瞰全文、引发猜想、形成阅读期待的显著效果。

二、通读课文, 了解大概

1. 习惯养成: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该怎么办?对,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读一篇新的课文时该注意些什么?你们平时又是怎样做的呢?

2. 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带着这些良好的习惯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3. 了解大概:

初读了课文, 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吗? (板书:沙漠绿洲) 这仅仅是小云雀的心愿吗?对, 是小云雀和妈妈共同的心愿!同学们真不简单, 第一遍读课文就能解决问题! (擦去题目右侧的问号)

设计意图:习惯在于养成, 在课堂上尝试着改变初读课文时教师的“命令式”要求, 让学生在回忆交流中总结方法, 强化习惯, 让“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等成为学生的主体需要和自觉追求。另外,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学生一读便知, 初读课文后应让学生一吐为快。

三、学习生字, 理解词语

1. 出示词语:

讨厌冲垮冲刷树冠

土壤擦去强烈邀上

乱砍滥伐贫瘠的沙漠

泛滥成灾脱缰的野马

2. 读准字音:

要想深入地读懂课文, 首先要实实在在地读通课文, 我们先来看生字新词。 (自由读、指名读, 重点指导翘舌音“壤”和多音字“冠”的读法。)

3. 指导字形:

如果你是一位小老师, 该提醒你的学生注意哪些字形呢? (在学生交流时重点指导“壤”和“刷”的写法。) 仔细观察, 便会发现, 生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比较多。先看“壤”, 提土旁要写得窄一点, 略高一点, 右边宽一点, 因笔画多要写得紧凑些。“擦”也一样, 左窄右宽。那是不是所有左右结构的字都这样呢?再看“刷”, 立刀旁在右侧, 左宽右窄。因此, 我们写字时要注意偏旁位置不同, 间架结构也有所不同。请大家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把这些生字描红一下。

⒋ 理解词语:

(出示上两行词语, 隐去下两行) 这些词语中有不理解的吗? (可借助简笔画理解“树冠”。)

5. 读出画面:

(出示下两行词语, 隐去上两行) 古人说, 诗中有画。其实, 词语中也有画, 这一个个词语的背后就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你能读出来吗?

设计意图:课标在修订中进一步加强了识字、写字的教学要求。本课的字词教学, 从音、形、义入手, 既整体要求, 又点面结合, 有所侧重, 让学生学有所得。如重点对“壤”和“刷”进行间架结构指导, 并让学生现场描红, 把同学的提醒、老师的指点真正落到实处;又如让学生质疑解词, 想象画面, 对词语有初步的感知, 再在理解课文时将这种朦朦胧胧的感觉逐步明晰。

四、疏通课文, 理清文脉

⒈ 齐读课文:

字词会读了, 再读课文就得心应手!下面请同学来读一读课文。

预设朗读指导点:

第3自然段:“埋怨”的“埋”读“mán”。

第5自然段:“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 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 咆哮着向下游冲去。” (要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 尤其是“向下游冲去”应该在“向”后面停顿。)

第10自然段:“森林里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 剩下来的雨水渗进土壤, 大都能够被储存起来。” (不容易读通, 尤其是剩下、渗进、大都、储存等词语比较拗口。)

设计意图:“书不读通不开讲”, 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应该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在对学情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有效预设, 对“埋怨”、“咆哮着向下游冲去”等词句进行重点指导, 教会学生读书时要注意句子的停顿, 对难读的句子、词语反复练习, 提高读书的效果。

2. 理清脉络:

再次读了课文, 现在你能明白小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吗?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板书“沙漠”、“大河”、“森林”。)

⒊ 概括内容:

同学们真会读书,不知不觉又解决了一个问题! (擦去黑板左侧问号。) 那么, 谁能根据黑板上的提示,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如果直接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稍有难度。这里, 教师设置一个坡度, 抓住前面质疑后剩下的问题“小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 帮助学生从小云雀和妈妈飞行的路径——“沙漠、大河、森林”中学会思考, 并借助板书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达成第一课时教学另一重要的目标——理清文章脉络, 概括课文内容。

五、走近“沙漠”, 体验“心疼”

1. 风沙之讨厌。

(1) 默读静思:现在, 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 跟随云雀飞到沙漠的上空。请大家默读课文2~4自然段, 想一想, 在沙漠上空小云雀有怎样的感受呢?

(2) 交流感受:云雀有怎样的感受?小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抓住“讨厌”、“埋怨”相机指导朗读2、3自然段。)

(3) 情境体验: (播放风沙视频) 大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吗?带着这种感觉,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话。

2. 森林之美好。

(1) 想象画面:这里一直就是这样吗?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我们来想象一下。 (出示填空: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一定有________, 一定有________, 一定有________……)

(2) 交流汇报。 (先同桌, 后班级交流。)

3. 砍伐之心疼。

(1) 回归现实:可如今呢?茂密的森林不见了, 小草不见了, 鸟儿飞走了, 动物也搬家了, 只剩下—— (呼啸的狂风) , 只剩下—— (漫天飞舞的黄沙) , 这就是—— (贫瘠的沙漠) 。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呢? (乱砍滥伐) 透过“乱”和“滥”,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看到人们挥舞着斧头, 拉电锯, 看到光秃秃的树桩等, 听到树木倒地、鸟儿哭泣的声音。)

(2) 心灵体验: (播放人们“乱砍滥伐”的动画片段) 看到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 你有怎样的感受? (抓“心疼”, 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设计意图:读中体验, 乃朗读之要义。曾经的森林之美好, 如今的砍伐之疯狂, 让学生在这巨大的反差中获得“心疼”之体验。教师让学生插上“心灵的翅膀”, 在想象中深入地探究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走进小云雀及云雀妈妈的内心世界。教师还借助视频,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狂风的呼啸, 黄沙的漫天飞舞, 真切地感受沙漠的可怕, 理解小云雀埋怨的心情。尤其是人们乱砍滥伐树木的动画, 更是激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 感情朗读水到渠成。

(3) 情感升华:此时, 我的心中涌起了一种情感, 想通过一首小诗来表达我的心情。 (配乐朗诵)

沙漠的上空

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

慢慢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狂风刮过,

黄沙漫天飞舞。

这都是谁的错?

云雀的心底,

埋藏着小小心愿,

森林需要人类的保护!

设计意图:曲终意未尽。在低沉、浑厚的大提琴音乐声中, 当老师充满激情地朗诵一首源于课文的原创小诗时, 学生的心弦被轻轻拨动, 久久不能平静。

六、课堂小结, 课外延伸

篇4:云雀的心愿教案

1.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谁呀?(师贴云雀图,生说)他们有一个美好的心愿,谁知道?

2. 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小云雀和他的妈妈一起去旅行吧!

二、 感知体验

1. 瞧,他们来了!(三名学生自我介绍:小云雀、云雀妈妈和导游)放多媒体课件,学生看大屏幕分角色朗读,感受风沙和水灾的危害。

2. 现在,谁来说一说,小云雀和妈妈先后飞到了哪些地方?(沙漠上空、大河上空)

三、 对话探究

1. 现在先让我们感受一下沙漠的上空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1) (出示:黄沙漫天飞舞图,配狂风怒吼声)师描述:“他们飞呀飞,飞到了一片沙漠的上空……睁不开眼。”学生谈感受。

(2) (出示句子:“他们飞呀飞……睁不开眼。”)你喜欢这儿吗?可是从云雀妈妈的话中,我们得知,以前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它郁郁葱葱,清水流淌。(出示茂密森林图)可如今为什么变成贫瘠的沙漠了?(出示沙漠图)生说,相机解释“乱砍滥伐”并板书。

(3) 看到茂密的森林逐渐变成贫瘠的沙漠,你有什么感受?带着你的感受,自由地读一读云雀妈妈的话吧。

2. 看到这一幕,小云雀和妈妈再也不忍心看下去了,带着心痛,他们离开了沙漠,来到了一条大河的上空。

(1) (出示河水泛滥图)他们看到了一幅什么景象?

(2) (出示:“他们飞呀飞……洪水之中。”)你从中感受到洪水怎样?(凶猛)

(3) 看到这么凶猛的洪水,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害怕地说——(生接读)

(4) 云雀妈妈叹了一口气——(生接读)

(5) 云雀妈妈为什么会叹气呢?(学生谈原因)

3. 听了他们的对话,老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森林是大水库和大空调器呢?(小组交流讨论)

4. 森林长得这么葱郁,这么像空调器,所以,当小云雀和妈妈飞回森林时,小云雀高兴地说:“妈妈,我们的家——”

5. 森林的作用可多了,同学们课前已经搜集了不少资料,现在,我们就来交流。

四、 建构生成

1. 故事并没有结束,第二年的春天,小云雀真的和妈妈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了。多年以后,当年的那片沙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能想象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吗?

2. 我县正在举行“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构筑健康和谐建湖”的活动,请你设计环境保护的手抄报、广告标语等在校园宣传展览。

篇5:云雀的心愿教案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心愿本是人才有的一种心智活动,本文借助童话体裁,将云雀人格化,叙写小云雀跟着妈妈在树林外面飞行时看到伐树毁林造成的危害,说明森林的重要性。表达了人类的美好愿望,课文寓环保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极好文章。

目标预设: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2、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教学难点:

认真朗读,从课文中的语句中体会森林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设计理念:

苏教版主编张庆先生这样说:“学习语文无非就是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的确语文课应该追求简单、纯朴,老师要简简单单地教,学生应该快快乐乐地学。

设计思路:

教学本文可以由题入手,引导学生读好课文最后两段话了解云雀的“心愿”,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云雀为什么会萌生这样的心愿,由此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第二至十三自然段,看着小云雀跟妈*的对话,体会他们的语气和心情,进而了解森林的重要作用,从而真正理解云雀的心愿。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环境,感受森林的重要,进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板书:心愿

2、读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说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说明要求)

2、检查自读情况(生字词、理清层次)

3、再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书写描红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并感受到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

2、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课文的语言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内化、活用课文语言,培养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精读指导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的朋友――齐说(出示云雀图)他们有一个美好的心愿,还记得是什么呢?(一起说)。板:沙漠、绿洲。

2、谁来读一读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课文第14节)

指名读

是啊,森林是多么的重要呀!小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小云雀和他妈妈一起去旅行吧!

二、深切感知课文

小云雀和妈妈都飞到哪些地方了呢?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用横线划下来。

1、学习2-4自然段

(1)云雀它们飞到了哪里?(指名)

那么我们跟着云雀一起去看看吧!

(2)它们喜欢这儿吗?为什么?指导读(小云雀的话)

(3)什么是乱砍滥伐(指名)

(4)贫瘠在你脑海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出示森林变沙漠对比图)

(5)此时你想说些什么?(指名再读)

再读云雀妈妈说的话

(6)听了她的话,你觉得森林重要吗?为什么?(指名说。认识人们乱砍滥伐造成和严重后果――土地荒漠化)

评析

(7)齐读(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再读2-4自然段

2、学习5-10自然段

(1)小云雀离开了让人讨厌的沙漠上空,它们飞呀飞,又来到了大河的上空,此时,它们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景象呢?指名读(出示大河图)

(2)看,这河水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凶猛、可怕……)

体会(咆哮、脱缰的野马等词语),指导读出大河的凶猛。

指名分角色读5-10自然段

(3)看到这么凶猛的洪水,小云雀不由地挨近了妈妈,害怕地说――(生读)妈妈叹了一口气说――(生读)

(4)森林就是森林,为什么说是森林水库呢?

默读出示(第10自然段2、3、4句)思考,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交流)

(指名说,体会内涵)

再读这几句话

师小结:如果没有森林水库,蓄水保土的话,许多地区将有可能发大面积的滑坡、泥石流,村庄也会淹没在洪水中,人类的生命财产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出示体会再次阅读: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3、学习11-13自然段

云雀妈妈还说森林是一座大水库,一个巨大的空调器呢!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自由读11-13自然段

指名(读)

交流说出理由(一是能蓄水,二是调解气温……)

齐读

总结:是呀,森林真是太重要了!

分组再读这一自然段

三、迁移,延伸

1、其实森林的作用可多了,同学课前一定搜集了不少资料吧!(交流)

联系现实,联系生活,说说森林的重要性。

2、森林有这么多的作用,难怪小云雀会说(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齐读)

3、分角色朗读

①师扮云雀妈*的角色与生对话朗读。

②同桌配合练习

③交流(比赛)

篇6:云雀的心愿教案

盐城市北蒋实验学校 陶龙粉

教学目标:

1.学习1--8自然段,第14自然段;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2.朗读训练:①根据说话的语气朗读;②抓住重点字词体会进行朗读。3.句式训练:“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4、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三百四十五条。教学重点:

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教学难点:

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导航:

读熟课文,会回答课文后习题。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对孩子来说理解内容并不难,难的是对课文结构和写法的体会和理解。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回答。植树造林

板书:沙漠————→ 绿洲

2.教师小云雀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愿的呢?原来是因为她跟着妈妈到外面转了一圈,认识到了森林——(课文中怎么说的?)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用双线划出来)板书:森林 实在是太重要了!

过渡:那么,小云雀到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现象,才认识到了“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品读感悟,多边交流 A学习课文第二段:(2—4)

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从哪些语句体会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用线划出来,读一读。

2. 指名交流读出句子。(后来由于人们„„变成了贫瘠的沙漠)(1)指名读句子 说说感受板书:沙漠上空 土地成沙漠

(2)森林变成了沙漠,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呢?找出课文中的话来回答。(一阵狂风„„睁不开眼。真是令人讨厌。)

(3)结合对沙漠的了解,让学生再谈谈土地沙漠化的危害

(4)教师:可见,乱砍滥伐,会使茂密的森林变成贫瘠的沙漠。有了森林才能挡住那令人讨厌的风沙 板书:挡住风沙

3. 指导朗读第二段(2—4小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自己练读 —指名读—评议—分角色读 4.教师小结:看来森林真的是太重要了!B学习第三段:(5—10)

1. 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从哪些语句体会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可以在书上圈圈点点划划。

2. 交流:上游的森林被砍光了„„泛滥成灾 板书:大河上空 泛滥成灾(1)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泛滥成灾”的情景吗?把最能说明“泛滥成灾”的词圈出来。(“像脱缰的野马”、“咆哮”、“冲跨”、“淹没”。)(2)联系你的了解,说说洪水泛滥成灾的危害(3)指导朗读,分角色读,读出河水的“凶猛”

(4)可见,洪水泛滥成灾时是多么可怕。如果有了森林的保护,洪水就不会泛滥成灾,所以说,——森林还具有拦住洪水的作用,它实在是太重要了!板书:拦住洪水(大水库)3.指导理解“森林水库”

(A、树冠挡住水;B、树干、落叶吸收水;C、土壤储存水。)

森林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它被砍光了,大河里的水就会(泛滥成灾)① 森林是

一水库

4、比较句子: ②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说的内容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相同)。哪句话更肯定?(反问句更肯定),用反问句表示强调,更加肯定,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语气就可以用反问句,教师领读,集体读。5.齐读课文第二段,要求能正确地读出小云雀和妈妈的感情。C 学习课文第三段:(11—13)

1.自由读课文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你从哪里感受到森林实在太重要了!2.学生交流:夏天„„冬天„„ 板书: 森林里 夏凉冬暖 3.指导理解: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4、比较句子 森林像不像空调器?(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森林就像空调器

森林和空调器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板书:调节温度(空调器)5.教师小结: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6、说话练习:“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用”因为„„所以„„”把两句话连起来说。

7、同学们你们知道森林还有什么作业吗?展示课前搜集资料。(语文补充习题上也有相关资料)8.指导朗读

三、总结延伸

1、现在你知道小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太重要了吧,正是因为森林如此重要,我国的法律对森林的保护有着专门的规定。有专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对森林的采伐,管理、植树造林做了做详细的规定。同时刑法也对劈坏森林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惩罚。

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规定:“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盗伐、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从重处罚。”

2、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法,你们想说什么,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四、布置作业

1、练习册P 26 二、三、一

2、搜集森林的资料,说说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板书设计:

19.云雀的心愿(沙漠————→ 绿洲)

森 林 实在是太重要了!

沙漠上空 土地成沙漠 挡住风沙

大河上空 泛滥成灾 拦住洪水(大水库)

森林里 夏凉冬暖 调节温度(空调器)

教学反思: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水库”的重要。针对教材的特点,本人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1、自主学习,理清课文内容

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种树,让沙漠变成绿洲。为什么云雀会有这样的心愿?我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云雀产生这一心愿的原因,点出关健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小云雀又为什么会认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它是从哪里感受到森林重要的呢?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以我的教学设计又围绕着这一问题全面展开,让学生读读想想,从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设计,在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的扩充训练中,培养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并帮助他们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的要点,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领悟课文精髓奠定了基础。

2、拓展延伸,深化课文重点

书本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更多更广的学问来源于大量的课外阅读与对学习资料的收集运用中。本篇课文只是介绍了森林四个方面的重要性,对它更富魅力的东西没有全部列出。为此,我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延伸:生活中,森林还有很多作用,你知道吗?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他们在阅读,思考、整理、采纳等一系列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答案,通过课上交流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使语文走向生活大课堂。

3、体验心愿,进行个性化朗读

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文章通篇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方法,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生动有趣,富于艺术魅力。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这样,学生在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机评价中,更加深学生对砍伐森林危害的认识,激发他们对这种行为的痛恨之情。

4、深化主题,表达自己的心愿

上一篇:仪陇县九龙小学校2012春季小学规范办学行为自查工作总结下一篇:你我走过的日子作文9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