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先学后教教学设计

2024-05-12

高中生物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共11篇)

篇1:高中生物先学后教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生物先学后教论文

高中生物先学后教论文

摘 要:劳动者的素质和国力的强弱息息相关,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创造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以此来促进国民教育水平的提升。当今教育新课改的目标是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因此也激发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出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此模式可以减少低效甚至是无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本文就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来全面分析“先学后教”模式在其中的应用以及它的价值,以供参考。

关键词:先学后教 高中生物 教学 模式 价值

高中生物新课改在培养学生能力有了全新的改变,要求学生自身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如自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目前高中生物课堂依然存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解

决处理问题能力等现象,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效率。在新课改下,教师应立足全新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应用,“先学后教”就在教育界受到了一致好评,因为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和加强沟通解决问题能力,较大的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1 “先学后教”模式相关概述

“先学后教”(the first post-teaching)是我国本土化独创的教师模式,此教学模式的主要方法是学生在教师授课前先进行学习,标注自学中的难点和疑惑点,待教师开始授课时可带着问题听课,以此来

篇二:高中生物先学后教模式的初步探索

高中生物先学后教模式的初步探索

郑州市推行的道德课堂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构建“先学、展示、反馈”的课堂流程,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以提升每一堂课的课堂质量。要重建课堂教学,就必须变革学习观和学习方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要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并最终达到“少教多学”。

一、“先学后教”的必要性

所谓“先学”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学习方式的重建。所谓“后教”就是以学论教,即根据学生的学而教,是对学的再创造。在道德课堂中,必须重视“先学”。我们听课时都有这样的体验:讲课老师在用一种新的思路讲某个问题时,我们听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要知道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所熟知的。如果听众是学生,效果就可想而知。所以,学生不进行实时有效的“先学”,就很难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有疑问,也就很难在教师讲解时进行针对性的听,听课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对教师来说,只有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先学”,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真正做到“教师走向学生”,从而以学定教。

二、高中生物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1、高中生物的特点

生物科是一门实验科学,它是一门自然科学,属于理科范畴,但又不同于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生物学科覆盖的知识面广、学科交叉性强,识记内容多,学科内还可分成细胞学、遗传学、生态学三大模块,中间相互交叉,其内伴有生化、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等等内容,从宏观到微观,内容比较驳杂,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2、高中生物的教学现状

一方面,初中生物往往在初二就完结,初三不进行生物学习,有的学校出于中招的压力,甚至不开设生物课,等到高一再学生物课时,学生往往不能顺利地实现生物学习的初高中接轨,使得初中生物教学和高中生物教学严重脱轨;另一方面,高中生物学在教育历史上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得不到学生甚至家长的足够重视。所以,高中生物教学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困难: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反应良好,课堂上也完成了主要知识点的学习,但是由于练习题的扩展性比较强,学生不能就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很好地进行扩展推理;教师想在课堂上扩展教学,却碍于学科知识内容多,学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完全记忆,教师也很难在课堂上完成教学。后果往往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努力,但是成绩没有大的进步。

三、高中生物课中常见的“先学”模式及实施中的问题 篇三:高中生物“先学后教”模式的应用分析

龙源期刊网.cn 高中生物“先学后教”模式的应用分析

作者:虞阳兰

来源:《中学课程资源》2015年第06期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学中,“先学后教”法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先学后教”法在具体应用中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明确预习要求,根据“先学”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及课堂检测。

关键词:先学后教 高中生物 应用

随着高中生物课本的改革,新课改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探究等方面有了更加深一层的要求。由于生物课的教学几乎一直是教师讲学生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长此以往,导致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丧失兴趣,大大降低了生物课学习效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何为“先学后教”

“先学后教”是我国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独创的一种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对传统“先教后学”模式的一种颠覆,它有利于构建一个学生主动乐学的课堂,大大提高了课堂质量。“先学后教”模式中的先学,并不是说让学生只是单纯的预习一下课本,看看书,而是要求他们带着任务去学习。在一定时间内自己能够独立完成需要自学的内容,简单做一下实验,发现自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完成课后练习。“先学”主要是开启学生的思绪,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而“后教”就是考验教师智慧的一面。经过学生的先学,教师需要做的是如何更加高效地完成课堂任务,需要采用精讲的模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更多的时间应该针对学生“先学”时出现的问题加以讨论,大家一起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先学后教”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由“学会”变“会学”,由“要我学”变“我要学”。

二、“先学后教”模式的具体应用

高中生物的“先学后教”模式,主要是由自我预习、提出问题、互动讨论、课堂检测几个环节组成。每节课要让学生依照教师设计的学案进行自学,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相应的内容补充与深度学习,最后再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一个小测验,加深知识的印象。1.明确预习要求

在每节课开始之前,让学生首先了解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进行学习、应该花费多长时间进行学习、学习的程度是多少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预习能力是“先学后教”模式的前提。

篇2:高中生物先学后教教学设计

摘要:

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我国教育体制开始实施改革,教育方法也不断得到创新。教育对于一个国家至关重要,与国人的素质直接相关,因此,要想提高学生们的素质,就要实施高效的教育方法,以此来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在新课改的“自主学习”的背景下,在高中教学中逐渐兴起了“先学后教”的教育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学生们能够显著地提升学习效率和减轻沉重的学习负担。本文将会全面探讨并深刻剖析“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以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先学后教”模式的实例进行全面分析,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用价值和教学意义。

关键词:

先学后教;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课的要求是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然后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度的科学研究,从而摒弃传统的死板教学方法,避免学生们出现因为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而对学习失去乐趣、思维模式僵化、学习效率下降等。“先学后教”模式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实施完美的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先学后教”,学生们完美的融入到了课堂知识的探索学习中,学习效率不断得到提升,为我国教育理念和模式开辟了新的路径。

一、对于“先学后教”模式的认识

“先学后教”(Thefirstpost-teaching)教学模式是总结过去高中课堂的不足而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在课前和课上先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和学习,将探索过程中的问题和疑惑带到课堂上,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课,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将问题予以提出,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

二、“先学后教”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

(一)关于“先学”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学生们能够事先通过预习,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能够创造出教学生活情境。比如在《光合作用》一课中,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然后教师将难点介绍给学生,之后学生们通过学习课本,在生活中会对家庭中的花草引起关注,并对有关疑惑向家人进行提问,提前对有关知识进行了解;通过“先学”,学生们将课本上的重点和难点用笔在课本上标出,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生物是一门图形结合的学科,学生们能够事先对课本上的图片进行细致的研究,为后续教学扫清障碍;学生们对一些能够自己动手的实验现象进行研究和思考,大大节省了后续上课讲解的时间。

(二)关于“后教”

通过“先学”阶段学生们对于问题的思考和大量的实验,教师在课上进行讲课时就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们进行分组,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突出重点和考点,将主要时间放在解决学生疑惑上,从而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教学品质。在“后教”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开导学生,将学生们的问题简单化,用实验的方法启发学生,让学生们真正喜欢上生物课程的作用。

三、“先学后教”模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课中“先学后教”的实施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并掌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课前,根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要求,教师要先让学生们了解本节课的重点是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然后对学生们进行分组。引导学生进行细胞增殖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们自主思考染色体的组成以及DNA的相关事宜。课上,首先向学生们播放关于染色体和DNA的教学视频,然后问学生们:高等、低等生物共有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然后和学生们对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进行共同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和学生们讨论蛋白质和核酸是否是生物的共有物质基础。解决学生们在“先学”过程中的疑惑。接下来进行小组讨论在实验中的细菌因为加热而失活,进而使得失活的细菌将无毒细菌转化为有毒细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形状是否为可遗传性。

(二)案例结果

通过上述案例,进行了普通模式的教学和“先学后教”模式的教学,在进行普通模式的教学的学生对于DNA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不如进行“先学后教”模式教学的学生,通过上述案例,体现出“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乐趣具有促进作用。

四、“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价值和意义

(一)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对学生们进行知识的灌输,它以“课”为形式,实现了对于大多数学生的教学任务,而且还方便了教师们进行集体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高中的学生的学习任务异常繁重,学习时间十分紧张,如果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由老师安排,所有的学习节奏都由老师来带的`话,十分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时间,对知识没有能够进行充分的预习,达不到良好的知识巩固的效果,此外,还不利于学生们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很难照顾到。通过引进“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们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对于学习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二)丰富了中国教学模式理论

创新中国教学模式理论刻不容缓,通过“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论提出和方案实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教学模式理论,对于高中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极大提升了学生们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实行,使得教师能够有针对性的授课,能够根据学生们的反馈进行教学,学生们在充分学习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学术的探讨,课堂氛围显得异常融洽,使得学习效率大大提升。结语综上所述,面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也不断得到创新。“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作为国内提出的具有先进意义的教学模式,代表了新课改的基本思想。这一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效率,大大增加学习的乐趣和热情,对于学生们今后的科研道路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这一教学模式值得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罗丽亚.高中生物教学中“先学后教”模式应用的价值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101-102.

[2]赖少莲.浅谈高中生物中“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2,11:99.

[3]谭文宇“.先学后教”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07-109.

[4]司燕.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先学后教”模式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3,05:50.

篇3:高中生物先学后教教学设计

一、“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先学后教”,“先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授课之前先自行学习,“后教”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先学”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预先自学,如搜集相关素材,了解新知识点,根据知识点思考关联性等。教 师也可以预先给学 生设定预 习问题,让学生带 着问题去 自学。“后教”不仅考虑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增加其信心。

概括来讲,“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预先自行思考问题,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情况,把学习主动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活力,也推动了师生间的良性交流,充分营造了双向性探究式学习的氛围。

二、运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它改变了以知识的传授为主、教材为媒介的现状,提倡学生的个体性发展,注重知识的活用,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所谓“因材施教”,正是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不仅适应了这一点,也适应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趋势。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培养,导致学生对新知 识兴趣不 高,消极怠学。 实施“先学 后教”,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发现问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在师生良性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解决了,也有助于教师检验自 身的教学 方式,根据实际 情况改进 方法,对于重点、难点有 了进一步 的把握,提高了教 学质量。

三、高中化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运用

要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改变不良 现状,实施高中化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先学”意识

化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可以 针对化学 的学科特点,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创设有趣、精 彩、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再从化学世界中提取所教知识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行思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提出问题。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先学”不代表教师可以不作为,其实教师更要精心设计课堂情境,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也逐步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发挥“后教”作用

教师的“后教”作用,不仅是教育教学,更包含纠 正和引导的作用。由于高中生的知识架构还未完全建立,且性格冲动不稳定,在学习态度和能力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那么在这个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作用,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鼓励他们遇到问题迎头赶上,勇于突破,学会自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认知上的偏差。由于学生能力的局限性,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时对学生提出不同阶段的新要求,防范惰性的滋生和学 习的停滞 不前,引导学生 勇于表达 自我,提高自信心和协同合作的团结精神。

“先学后教”模式与其说是一种教学策略,还不如说是一种教学思想。“先学后教”教 学模式充 分调动了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使学生有 深刻的参 与感和体 验感,有助于加强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那么,从总体上看,要深化高中化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思考能力和反思能力,既促进学生优良思维品质的形成,又提高了人才素质。

摘要:所谓“先学后教”,“先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授课之前先自行学习,“后教”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要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选择“先学后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先学”的意识,并充分发挥“后教”的作用。

篇4:“先学后教”与高中生物教学

关键词:先学后教 课堂教学教学效能

【中图分类号】G633.91

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自学、练习。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教生,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在生生、师生、文本与教师、文本与学生的多向互动中,学习新知,巩固知识增长点。

一、“先学后教”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高中生物人教版对每一节内容的教学目标都要明确的标注,重点难点层次分明,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在体系的编排上教材还穿插了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知识链接、与生活的联系及技能训练等扩展知识,以此来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适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而有的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兴趣和注意力转移较快,往往在“先学”中抓不住重点,因此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应加强在“先学”的示范和指导。首先是“先学”。

(1)开启学生思绪,创设教学生活情境;如果将一些具有使用价值的实例创设成教学情境引入到教学中会收获到良好的效果。(2)动笔划出重点;针对陈述性知识,学生可以边阅读边用笔勾划重点,以此来增强理解,教师也可帮助学生对关键字、词、句进行勾划。(3)图文结合;生物学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通常学生都喜欢看图,但终究无法揭示图中的隐含知识,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看图时与图中文字结合一起来挖掘隐藏知识。(4)通过实验,突破难点;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之一,也是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途径。如在学习植物吸收水分作用时,渗透作用的概念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是学习此节课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渗透作用和水分流动的演示实验课件,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教学内容,理解教学重点。(5)与教学模型相配合,解除教学疑点;对生物的形态结构全面的描述可以加深学生的对学习内容的印象,一般教材中都配有挂图和模型,应充分将这些模型利用到生物教学中,解除“先学”中的教学疑点。教师还可以精心设计自学检测题来提高“先学”的效率,题型设计可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含有一定的思维量,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时带着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智力思维能力。其次是“后教”。

“后教”时由于学生在前期阅读和实验中都用去了大量时间,教师在“后教”的过程中只能采取精讲。在内容上教师要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不单纯是对量的要求,更主要体现在“质”。精讲语言在于对授课内容重点总结,教师要善于将生物活动的动态过程使用生物名词等学术性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且富有启发性。以此来启发学生探究生物的规律和本质。在精讲方法应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在后来的演示实验中,教师要利用生物现象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使学生由原先的未知过渡到已知,学思结合,更为直观的感受生物學。

二、“先学后教”价值分析

1.摒弃传统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仍然是目前多所学校的主要方式,班级授课又称课堂教学,它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教师按照班级在固定的教学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全面授课,这种班级式的教学能保证学生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大致相同且人数固定,方便教师展开集体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还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

2.对中国本土教学理论的积极贡献

目前,我国教学理论一直被边缘化,国外教学理论虽然逐渐磨合成“本土化”,但运用起来还是无法正确领略其精髓。因此,创造属于中国独有的教学理论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理论的构成和教学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先教后学”就是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独创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此理论正好源于中国本地,其教学模式正是对我国教学理论的贡献,虽然微小,但惠及了中国受教育者,它的实践也源自我国实际课堂教学,可以说其自身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

3.对课堂教学观和学习观的深刻变革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是由教师一手教出来的,教师设计了相应的教育情境让学生获得知识,由此可以得出“先教后学”的教学观念。其实教师不能传授的知识还有很多,如为人处世态度、程序性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和技能需要学生自行体验后内化才能了解,而程序性知识与技能需要学生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获得。所以,要赋予学生学习的权利和责任是“先学后教”的首要任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以往依赖性的学习状态。

4.大力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的法子要依据学的法子”,有效教学的前提是进行教学设计,“先学后教”的教育模式也和这点相同。此教学模式创设人不断的提醒教师,它不是单纯的字面意思,是要利用先学的成果后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由此也可看出“以学定教”的内在运行机制。如果教师把要讲的内容全部告知完毕,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那么学生就不会产生求知欲,课堂也逐渐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各种内在问题都不会暴露,从而教师也就错过了学生的成长,则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篇5:高中生物先学后教教学设计

椒山初中

李学龙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一般有6个环节:即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中前3个环节为辅助环节,后3个环节为主要环节。运用这种教学模式,都是教学生学,都是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后再合作学习,最后当堂训练。化学课上,一般搞一次性的“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

在化学教学中,既要注意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自学教材,思考问题,又要了解初中化学教材,弄清哪些知识在初中己学过学生己会了,可以不教,哪些没有学过,哪些拓展、延伸了,该怎么引导学生学好。

化学可分为新授课、学生实验课、复习课等3种课型。课型不同,应用该有所变动。现举例介绍如下:(一)新授课

新授课的教学环节如下: 1.板书课题

上课开始,教师三言两语导人新课(语速要慢,不可东扯西扯,离题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板书课题;或者通过屏幕显示课题(可配有陪衬的画面,但不能喧宾夺主,更不必配音乐);或者教师直接一边慢慢读题,一边板书课题。课题写在黑板中上方,字不宜小,不能潦草,笔画、笔顺不能错。怎样效果好,就用怎样的方式板书课题。

2.揭示教学目标

板书课题后,教师要通过投影(或小黑板或口述)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可向学生提供模型、挂图、标本、实物、仪器、药品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操作要领: ①为了让学生看清教学目标,屏幕上的字要工整,大小适中,屏幕上不要配鲜艳的背景画面。

②学习目标的内容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至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情感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

③学习目标要准确,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既不降低,该“会运用”的,就要求能当堂运用,形成能力。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程度上;也不拔高,该“知道”、“了解”的,不能要求“运用”。

④学习目标要具体,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富有鼓励性,比如“比谁能……”。⑤不要急于切换投影,使教学目标一闪而过,学生看不 清楚。

⑥揭示学习目标时,教师要注意情感技入,诱导学生尽快明 确目标,教师不宜节外生枝,说闲话。

3.自学指导

揭示教学目标后,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指导的方式通过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可以节省时间,学生容易看得明白。自学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4个明确,即明确自学的内容、方法、时间、要求(即自学后如何检测)。

操作要领:

①自学内容。自学的内容应引导学生看新知识的部分,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②自学的方法。怎样学得好就怎样学。一般要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可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做上记号,可质疑问难,但不宜边看书边讨论。

③自学的时间。安排自学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6-10分钟),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地完成自学任务;时间也不宜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因为,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前提,一定要讲究实效。

④自学的要求。要鼓励学生认真看书,比谁自学效果好,能做对检测题,这样使自学变成了检测前的准备,使学生看书能够紧张地思维。

⑤要精心出好思考题,因为思考题直接关系到学生自学的路子和效果。自学指导中常有思考题。思考题不宜太多,不能大而空,要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找到规律,能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⑥教师要满怀激情,精神抖擞,稳重端庄(不可用力拍子、敲桌子、敲黑板),语言要简洁(切不可随便讲一句废话),有条理,语调抑扬顿挫,能流露出关心、信任学生的情感。

4.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后,进入“先学”这个环节,“先学”包括“看例题”和“检测”两个环节。(1)看书,找答案。

按照自学指导,学生认真看书,也可边观察有关模型和挂图,边做小实验,代替老师教书、传授知识。

操作要领: 学生看书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用目光巡视每个学生,关注并确保每个学生专心读书,紧张思维。教师不宜多走来走去,不能在黑板上抄题,不能走出教室,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辅导学生。教师对认真自学的同学流露满意的神情,对不够专心的后进生,可以说上一两句悄悄话,但不宜讲话过多,切切不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检测(板演)(7分钟左右)学生看书一结束,就检测学生看书的效果,一般采用一次性板演、练习的形式(一般不搞两次板演),因为书面练习最容易暴露理解、运用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就是下一个环节“后教”的内容(因为“后教”不是教课本,而是教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时也可以把“板演”改成“提问”,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灵活选用。

操作要领: ①学生看书一结束,教师讲好过渡语,并且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定学生板演的位置或准备好小黑板,供学生板演。

②教师先公布检测题,让同学们在座位上练习,再指名2-3名(不宜1人,人太少会影响效果;不宜人过多曳过多后教时麻烦、耗时多)后进生板演(因为后进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最多,最具有典型性),能够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上好课;如果让优生板演,就难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不能上好课。

③板演的内容:练习题要有代表性,能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检测题做

对了,就说明学生对知识理解了,如检测题哪一步错了,就说明对哪一点不理解。

④学生板演练习时,教师要巡视,关注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搜集学生做题当中的错误并分类板书,思考学生中的错误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思考如何“后教”,这实际上是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⑤教师不宜辅导后进生,因为这既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独立学习的习惯?也会影响全班同学独立思考、紧张练习。

学生读书、检测例题后,就进入“后教”的环节。“后教”不是指教师讲,而是“兵教兵”,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合作,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最后教师与学生合作。通过“后教”这个环节,让学生能解决自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达到加深理解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

5.后教

学生读书、检测例也后,就进入“后教”的环节。“后教”不是指教师讲,而是“兵教兵”,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合作,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最后教师与学生合作。通过“后教”这个环节,让学生能解决自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达到加深理解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

“后教”一般分两个小环节:(1)更正。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板演习题中的错误,并鼓励学 生上讲台用红色粉笔更正,写出不同的答案(不要擦去原来学生写 的)。如学生更正错了,再鼓励别的同学更正,别的同学又更正错了,再让其他同学更正,尽可能让较多的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更正。教师不要轻易表态,不能使更正变成教师唱“独角戏”。

(2)讨论。引导大家讨论,弄懂“为什么”。

①讨论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目光盯住每个学生,不要盯住课本,不要只看少数学生),应先提出讨论题,让全班同学思考,个个准备回答,以后再指名回答;不能先指名(或指定xx组同学),再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袖手旁观;要问“会的请举手”,以后教师从举手的学生中先找最差的学生回答,不要问“对不对”,让全班齐声回答(因为齐答使学生不动脑,谁会谁不会搞不清楚),要让较多的同学畅所欲言,说个够(发言面力争100%)。切切不可一人回答了,不管对否,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滔滔不绝地讲,使得学生的讨论流于形式。

②讨论的内容。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对非重点的那几步应一掠而过,如没有问题,可以不讨论。教师绝对不能信口搞“满堂问”。

③讨论的顺序。不能一题一题的(即一题讨论完了再讨论另一题,因为这样,必然讨论一题与讨论另一题重复、元条理,不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应该同时看几位同学做的同一道题的第一步(并把座位上同学的有关这一步的错误并入一起讨论),问:“知道这一步对不对的请举手”,“说说为什么”。大家归纳,教师板书(板书要点,字体工整,不宜太小刘再看几位同学同时做的同一道题的第二步,讨论“这一步对不对,为什么?”学生归纳,教师板书……这样,一类一类地按逻辑顺序讨论,由个别到一般,找到规律,、上升理论,指导实践。教师的板书要与学生的讨论密切结合,学生讨论哪一点,说对了老师板书这个要点,再讨论另点,老师再板书另一要点。切不可等学生讨论完了,教师再边讲边板书,这样重复、费时,理论与实际脱离,影

响学习效果。

④教师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好。教师讲的内容应该是全班同学通过更正讨论还不会的地方,即大家都说错了的或都说得不完整的。教师的讲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应该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⑤教师不该讲的坚决不讲。对学生通过自学就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对部分学生做错了的,但优生已经帮助更正,并能正确讲出“为什么”的,已经解决的问题,也坚决不教;切不可学生讲一句,教师跟着重复一句,学生讲一遍,教师重复一遍。对极少数学生知识回生的个别问题,也可以不教(待课外个别辅导)。

⑥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善于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能够驾驭好课堂。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确保学生用好三角板、圆规,画图准确,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教师要用好教棒(不可用三角板代替教棒),千方百计让学生紧张地思维,解决疑难问题。

6;“当堂训练” “后教”结束,即进入“当堂训练”。“当堂训练”是指当堂完成作业,其目的有三:一是严格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二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三是便于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课外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更正,进行必要的辅导。

操作要领:

①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必须在下课之前完成作业,交作业本。②“当堂训练”可分两步:背诵知识点;书面练习。③课堂作业主要是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和习题,练习题要有代表性,要适度和适量,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④学生课堂作业时,教师要巡视,要注意矫正学生坐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按时完成作业。

⑤教师不得辅导学生(如有错误,待课外辅导)。如少数学生做得快,已完成了,教师可以叫他完成别的学习任务。

以上6个环节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化学、生物教学中的主基本教学程序。在应用时,不要生搬硬套,必须领会精神实质,灵活运用,教师在各个环节之间,还要讲几句鼓动性的过渡语,承上启下,引导学生紧张学习,当堂达标。

(二)复习课

复习课分章、分节复习,单元复习、专题复习、模块复习、综合复习、知识点梳理、查漏补缺、总结解题规律。基本过程是“考、改、考”。

1.板书课题:复习的内容。2.出示目标:复习的要求。

3.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达到自学内容、时间、方法、要求等四个明确。4.先学、先考。

①学生看书,开展识记比赛,规定复习范围,学生进行识记活动,在己熟题序上打“0”以备教师调查,或运用图表将知识点归类。

②先考(检测复习效果)。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5.后教。教师公布答案,学生对改(自改),讨论、统计分数,点评疑点或错点。6.当堂训练(完成作业)。题目类型多变,题量略大,有新材料,亮点题。下课前收作业。

(三)实验课

化学、生物课中,小实验一般在新授课中进行,主要是教师演

示;学生实验要专门安排课时在实验室进行。这是任水平老师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化学、生物实验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生物的兴趣,直观性强,是学生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实验课更要注重学生的“学”,其教学程序是: 1.板书课题

2.揭示实验目标

该课型的教学目标往往包括掌握实验原理的实验操作方法步骤,掌握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及实验设计技能等。

3.自学指导

(1)指导学生认识实验器材。

(2)若是简单的实验,可指导学生边看书边做实验,学会记录、学会实验观察。(3)若是复杂的实验,可指导学生先看书,由学生设计出实验步骤,指出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再去做实验,并总结实验设计的评估,实验误差分析。

4.先学

(1)学生做实验。

(2)教师要认真巡视,要求有序地进行,即一步一步让学生同步进行,每一步教师都要把好关,检查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有没有疏漏和差错,有错必纠,及时回答学生的提问。一步做对了,再做下一步,并注意做好记载。

5.后教

若是步骤错了,要更正!并揭示出错的后果;若是操作不规范,则示范指正。6.当堂训练

实验课的作业主要有:(1)练习基本操作技能;(2)填写实验报告。

篇6:有效教学,先学后教

在专业知识模块课程的学习中,有效教学——先学后教的典型个案,这一部分内容给我的印象最深刻。课程中提到的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的著名论述,这句话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在我看来,听起来很是简单,但其实意味深长。“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所谓“教”,重点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引导,培养能力。所谓“不教”,是在教师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了,能独立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也就达到了“教”的目的。

作为教师,我们要站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高度,以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变为以智力开发为主,让学生掌握如何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学会怎样创造性地学习。

篇7:先学后教教学反思

先学后教教学反思

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不去分析学生会不会,而是一股脑地讲知识,生怕他们听不懂,生怕遗漏下一个小知识点,讲得口干舌燥。到下课时,学生没有进行练习,作业时间学生自己想办法。我原认为大凡学生成绩不太好的原因就是学生学的不扎实,学习自学性不够强。学习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后我才豁然开朗,是自己上课的“废话”太多了,抢了学生的时间,把学生当成了听的对象。今后,学生凡是能看懂的知识我坚决不讲。课堂上教师要讲在重点处、难点处和关键处,一定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不能会不都讲,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试着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课前要做到精心备课,教学目的.要明确,有层次地设计好练习题,每个环节大约多长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坚决避免随意性。争取做到课堂上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教学时间,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要改变课堂上一讲到底,作业课外时间完成的习惯,把练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必须自己独立做,也能充分暴露他们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能在课外时间较好地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提高教学成绩

篇8:初探高中英语“先学后教”模式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逐步被新的教学模式所取代。纵观各种教学模式,虽然各具特色,但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共同的特点——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先学”———教师明确地展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的要求,规定自学的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自测题目。教师还可以进行学前指导,规定学生预习时间。“后教”———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在课堂上教师对内容的梳理整合,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学生对于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通过教师的讲授,能够很好地掌握。

一、“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背景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教学的认识形成了共同的观点,即让教师先教,学生再学。课堂是由教师支配和控制,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因而,教学是教师的专场,学生无自主性,个性也被遏制。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果不佳。

课堂是学生求知的主要阵地,是学生个性得以张扬的场所。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并在课后做练习巩固。这种教学模式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肯定,与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效,关键在于转变教学模式,积极倡导教学改革。“先学后教”模式是建立在教师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

随着新高考方案的提出,为了进一步促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率,笔者所在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先学后教”的实施构架:课前自主学习,解决可以自学的基本问题,使教与学的步调趋于一致;课堂合作探究,解决个体独自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实施方式也从课堂外转向课堂内,基本步骤为:自主学习,完成问题—整理收获,提出困惑—交流合作,探究训练—布置先学,课后巩固。

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实施

“先学”,即在课堂上,教师未上课之前,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即在学生“先学”之后,就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教师进行探讨,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帮助,与学生一同解决问题。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这与“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先学后教”的实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旨在使学生在学习中善于主动探究思考,这是学习方式重建和课堂教学重建的“支点”(李爱民2012)。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先学后教”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只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一)学生如何“先学”

“先学”是指以自主学习为主,生生合作为辅的学习方式。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学生有很多的自学方式,如读课文、看注释、做练习等。读课文时,学生要带着问题读,边读边思考,重在培养其语感和理解、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学生通过提前预习,能够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先学后教”的关键在于“先学”。“先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教师布置好教学任务让学生完成。“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五个环节:第一,亮出本课的学习目标、自学要求;第二,学生根据导学单自学,教师善于发现问题;第三,学生汇报;第四,教师对学生的自学结果进行纠正、讨论、指导;第五,当堂练习,当堂批改。针对笔者所在学校的高效课堂要求来说,要实现“先学”,就要预先编制一份有利于学生“先学”的导学案,导学案的作用是对课文知识的引导与研学。因此,导学案的设计,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从操作层面设定三维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等三大方面的具体操作。有了具体的目标后,还要有一定的学法指导。自学指导要注意贴近教材,使课本内容问题化、问题设计层次化,问题应该适量、适度。笔者所在学校英语教学案的设计环环紧扣,把课文和书后题目有机结合起来。问题思考与预习自测可以合并,也可以分开。预习时,学生除了要了解教师所要求的新授内容,还需要复习新内容所需要的旧知识(或预备知识)。学生不但要预测教师讲什么,还要思考问题的关键在哪里,采取什么措施解决问题。在预习时,学生要边阅读、边思考,把不懂的内容划出来,以便有针对性地向教师请教,从而解决问题。

(二)教师如何“后教”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使学生自己能够学习,并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后教”应弱化教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地位,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服务者、促进者,与学生成为朋友。教师“后教”是建立在学生“先学”基础上的,学生“先学”后,必然产生疑问,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解疑答问。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得出结论,切不可将疑难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在倡导高效课堂的背景下,教师教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教师必须教得少而精。教学内容并不完全是教师预先设定的,而是通过学生在自学、互学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或难点,针对这些问题和难点设定问题。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后教”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针对性,即必须紧紧围绕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导学案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并适当地调整,从而定好教学内容。当然,这一过程也不是由教师决定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教师点拨、启发、引导和组织,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质疑。

在笔者所在学校倡导实施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集中精力讨论“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以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要精心设计成一个个问题,并放入学案中,课堂学案在上课时发放,与课前自学内容分开。课堂讨论问题的答案应在质疑讨论中有机渗透。课堂教学环节由学生互学和小组展示两部分组成。在学生互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学习的疑难点并及时记录。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例如,在Reading或Project部分,笔者往往会设置Discussion,Summary和Writing等环节,在讨论之后,学生再进行改编,然后进行Presentation。

三、教学实践反馈

“先学后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能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就是让教师尽可能做到少教、精教或不教,这样才能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但是,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并具备调控课堂秩序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因此,学生必须“当堂训练”“练在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练的能力(王伟200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训练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并做适当拓展。

参考文献

李爱民.2012.先学后教,利用互动式教学构建英语高效课堂.[J].中学生英语,(2):51.

篇9:高中语文“先学后教”教学策略

一、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是师生双向的互动,更是学生接受掌握知识的过程。彼此信任,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教师对学生不信任,包办代替,那么教学是没有效果的。只有充分信任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才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脉膊,产生“期望效应”,防止“意义障碍”。

二、要让学生学得明明白白

“先学”,即学生围绕课堂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借助工具书,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学生自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什么,明明白白地学习,才有针对性,才不会盲目。

1.揭示目标。教学目标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标准,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三方面的内容。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一堂课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评价这节课效果的好坏、效率的高低。目标明确了,学习才不会盲目。比如学习诗歌,给学生的目标就是从意象、意境入手,探究作者情感,分析作者表情达意时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学习文学文化经典,就让学生明确,用辨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文化经典,分清其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习散文,要让学生积累常识,培养语感,掌握写作技巧。

2.自学指导。学生的自学要以教师有效的指导为前提,指导不当,就会无序、无效,甚至把自学引入歧途。自学指导要把握好学生自学的时间,要精心提出自学的内容,要明确学生自学后达到的标准,要对自学进行检测。例如,笔者教授《曹操献刀》一文时,给出这样一段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梳理出课文所写内容,并根据教师示例,依照回目的形式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八分钟以后,指名同学上台板演。”然后出示示例:王允旧臣哭社稷,曹操奇谋借宝刀。接着学生开始自学。这一段自学指导,话虽然不多,却体现了“五个明确”:自学时间是“八分钟”,自学内容是“读课文”,自学方法是“默读”,达到的标准是“给每部分拟写小标题”,老师检测的方法及要求是“指名同学上台板演”,即把拟的小标题写在黑板上。让谁上台板演呢?老师没说,人人都可能上来。这样的自学指导要求明确,操作性很强,使学生的自学紧张、高效。

3.自学检测。“先学”应该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学生根据自学指导学习,二是教师检测学生自学效果。“检测”就是搞“学情”调查。自学以后老师怎样检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来决定检测的方式是提问,还是做检测题;是板演,还是动手操作。有人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两周后我们大概还记得什么。实验结果表明,两周后,我们读过的只记得10%,听过的只记得20%,看过的记得30%,听过和看过的记得50%,说过和做过的却记得90%。由此可以看出,听来的忘得快,看来的记得住,说过的做得来,做过的就会用。因此自学检测既要让学生说又要学生动手做,使自学就变成检测之前的准备,学习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三、老师讲解的内容不能面面俱到,要精选精析。

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后教”就是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而进行分析解决的教学活动。如果教师不能发现问题,教学就会陷入盲目之中。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矫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不可面面俱到,要精选精析。“教”可分以两个层次:一是学生互助,二是教师讲解。在先学基础上,对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让学生讨论、质疑、交流,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学习,解决自学中没有掌握的问题。对于一些疑难问题,或者学生互助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要重点点拨引导,理清思路,分析原因,归纳方法,讲清讲透。

篇10:《穷人》教学设计 先学后教

步云中心小学江萍华

2017.10 【教学目标】

1.抓重点词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心理描写、人物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桑娜的心理活动和渔夫的话。【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心理描写、人物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齐读课题

1.《穷人》的作者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穷人》这篇课文向我们描述了两个不幸的家庭:渔夫家和西蒙家。我们一起回顾课文,描述一下这两个家庭的不幸。

2.他们的生活是这样的不幸,他们就叫—— 生读课题:穷人。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是啊,这两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不幸。课文通篇没有一个“穷”字,但是让我们感到“穷”无处不在,这就是大师经典作品的魅力!但是,如果这篇文章只让你读出了一个“穷”字,那就是托尔斯泰改写的失败,穷人身上不只有穷啊,那穷人身上到底还有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穷人》近距离地了解桑娜和渔夫。

(一)走进桑娜。读课文,勾画出有关描写桑娜的语句。自己先做好相应的批注,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并且做好汇报。

出示句子一:“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1)讨论:“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和“非这样做不可”是有矛盾的,桑娜为什么会这样矛盾?

(2)桑娜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心跳的这么厉害? 教师引读:

当她想到自己的五个孩子以后将会更可怜,她的心——

当他想到丈夫将会更加辛苦,自己也会起得更早睡得更晚,她的心—— 当她想到那两个蜷缩在母亲身边的孩子的时候,她的心——

过渡: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的桑娜依然把两个孩子抱回家,盼着自己那生死未卜的丈夫时,又想了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二: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了?„„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个段落,并划记最能体现桑娜内心感受的词语。(2)你知道忐忑不安的意思吗?

(3)这一段描写,把桑娜内心的忐忑描绘得淋漓尽致。读这一段心理描写,你联想到了哪些词语?(4)她为什么会忐忑不安?

(5)对啊,桑娜的心潮就如屋外的海一样“汹涌澎湃”,她为自己的这种做法感到“心惊肉跳”。她是那样“忐忑不安”。你能试着读出桑娜这种复杂的感情吗?(6)读了这一段,有哪一个字会让你眼眶一热,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体会“揍”。(7)你们能用宁愿——也不——说一句话吗?

(三)走进渔夫

1.就在桑娜担心怎么向丈夫开口时,门突然开了,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的渔网回来了,桑娜到底对丈夫说了些什么?渔夫又有什么反应呢?(1)选择两个小组分角色朗读渔夫与桑娜的对话。

(2)本来焦急盼望丈夫归来的桑娜终于盼回了丈夫,此刻应该有千言万语对丈夫说,但在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桑娜沉默了)

(3)对话中几次写到沉默?并联系上下文想象:桑娜和渔夫为什么沉默?在沉默中他们各自会想些什么?小组讨论,汇报。

2.刚才,我们在体会桑娜品质时,抓住了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段。那么,要体会渔夫的品质,你认为应该抓住哪个段落来体会呢?

出示句子一: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抓住渔夫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感受渔夫的品质。2.议议:渔夫的脸为什么变得严肃?他忧虑些什么?

3说说:渔夫经过一番简短的考虑,最后作出了一个什么决定? 4.体会“熬”字

小结:是啊,渔夫完全清楚收养这两个孩子意味着什么,但是,他愿意。这一对穷人,为了照顾别人的孩子,他们一个愿意挨揍,一个愿意熬受苦难。读到这里,我们的内心肯定腾起一股崇敬之情。此刻你还觉得他们穷吗?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三、名言小结,升华情感。

正如托尔斯泰说:爱和善就是真实的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唯一可能的幸福。(课件出示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结合这句话,结合这个故事,我们再来看看桑娜和渔夫的精神生活。他们的物质生活是贫穷的,但他们拥有爱和善,他们在底层生活挣扎时,仍不忘用自己的爱和善去温暖他人,用自己的爱和善成就自己精神的高尚。

2.再读这句话,我们发现,他们虽穷,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回顾课文,总结写法。

课文学到这里,让我们再回味一下列夫托尔斯泰的这篇文章,课文通篇没有一个穷字,然而字里行间却处处反映穷人的贫苦和困苦,全文没有一个美字,文章却赞美了桑娜和渔夫美好的心灵,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让我们不得不 佩服这位文学大师的高明。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他的高明之处。

(文章用了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表现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五、精炼反馈,学习语用

文章写到这里戛然而止,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结合老师提供的场景续写一个片段。写的时候注意结合本课描写人物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记录员做好相应的记录。1.桑娜拉开帐子,渔夫……

2.邻居安德娜看见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她找来了桑娜…… 3.西蒙的两个孩子第二天醒了,发现自己在邻居阿姨桑娜的家里……

4.第二天,桑娜的五个孩子发现自己家里多了邻居家的两个孩子有点不解…… 5.渔夫第二天起得更早了,天气依然不好,海上依旧是波涛汹涌……

【板书设计】

9、穷人

桑娜勤劳善良渔夫

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篇11:先学后教:尝试教学的智慧

先学后教:尝试教学的智慧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改变这种僵化死板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如何改变?习惯了被动接受的学生如何才能主动起来?我国教育家邱学华创立的尝试教学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尝试教学法”最大的贡献在于,它不仅提出了“学生尝试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且还进一步指出了其实现的途径,即变“先教”为“先学”,并建构了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模式,由此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教学体系。从“先讲后练”到“先练后讲”,看似简单,却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课堂,其背后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观、教育观,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尝试教学的精髓和实质。

一、顺序变换造就新型课堂

从“先讲”到“先练”、“先导”到“先试”,这种顺序变换使教学过程中三个基本要素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学内容”取代了“教师”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自己取代了“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则由课堂中的“绝对权威”变成了“平等中的首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成为课堂的中心

“先教后学”是传统教学的特征,上课先由教师讲解,学生只需要背诵记忆教师所讲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是自上而下流动的,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跟随在教师的后面,只需要接受和记忆。作为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代替了知识,成为学生注意力的唯一焦点。尝试教学的“先学后教”巧妙地打破了这种“教师中心”模式,将学生推到了前面,学生未经中介直接接触“知识(教学内容)”,大家围绕着“学习内容”展开各种复杂形式的对话和沟通,分享观察和释义,互相纠正和补充,“正如原始人曾经聚集在火堆周围,通过聚集在它们周围并尝试理解它们”[1]一样。这种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出现了一种群体共享、亦教亦学的脉络情景,“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变成了能在房间内到处反弹的复杂的公共对话,学生的眼睛从只看着教师,转向彼此相互注视”[2],师生间、生生间的分离和对立被打破,从而形成了一个真正的教学共同体。

(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只是配角和观众。教师常常一讲到底,而学生只是默默地听讲和记笔记,教师将知识嚼烂后喂给学生,而学生只需背诵和记忆现成的结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受到严重压抑,课堂也因此失去了生命活力,变得沉闷死板。在这种课堂中,学生好比航船,教师好比舵手,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完全仰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3]。“先学后教”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自己,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索。当遇到阻碍时,学生的好胜心理被唤起,自然地想要解决它,于是绞尽脑汁地思考,积极地动用各种资源,如:在课本上寻找范例、在网上查找相关知识、和同学讨论等等,学生自身的力量被释放了出来,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得以发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简要地点拨和总结。整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从依赖教师讲解变成了自己主动地探索。

(三)“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我国自古就有“师道尊严”的传统,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教师。教师讲授,学生收授,不得提出任何质疑。在这种课堂中,好教师只需要对知识有良好的理解和解读能力就足够了。“先学后教”极大地改变了这种师生关系,教师不是在前面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时而在前,时而在后,时而在其左右,但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走。在前,是指由教师出示新课前的准备练习或提出课堂目标;在后,是指在学生自己探索、相互讨论之后再进行简要的点拨和总结;在其左右,是指在学生独立探索和相互讨论时,教师只是陪伴、倾听、反馈和协调,促进个体的探索和群体间的讨论。在这种课堂中,师生是平等的,教室不再是一言堂,学生得以发出自己不同的声音,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只是平等中的首席。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把这种教师角色生动地比喻为“牧羊犬”:把学生带到一个可以得到食物的地方:一本好的课本,一个预先计划好的练习,一个启发性的问题;把这个群体聚集在这个空间之中,不停地找回迷路或逃走的个人;保护空间的边界并把危险的掠夺者阻拦在外;当这里的“食物”被吃光时,再和学生一起转移到另外一个可以得到他们需要的“食物”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喂饱”自己[4]。这样,教师更重要的是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是“与学生共舞的能力。

二、顺序变换背后的理论基础

由“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这不是随意的顺序转换,它的基础和前提是对学生自身力量的充分信任,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对个体发展的本质和途径的正确认识。

(一)文化学:从后喻文化到前喻文化

传统教学中“先教后学”模式背后的假设是教师无所不知,而学生则一无所知,教师不教,学生则无法学习,不相信学生自身的力量。这种信念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长者文化”或者说“后喻文化”,所谓后喻文化,是指文化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向和方式传递,即前辈向后辈传授、后辈主要向前辈学习的文化。其典型特征是“未来重复过去”,后辈承袭前辈的发展之路,通过模仿和记忆获得长辈的经验,前辈对生活的理解、公认的生活方式以及是非观念等就是年轻一代学习的楷模,因而长者拥有着至高无上的、绝对的权威[5]。与此相应的教育是一种“复制—传递”取向的教育。与此相反,“先学后教”背后的假设是学生自身是有力量的,这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渊源。随着工业化社会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的急剧变化,令前辈过去的生活和经验难以适应今天日新月异的环境,年轻一代将根据自己切身的经历摸索新的行为方式,并以走在行列前面的同伴作为自己仿效的楷模,这就产生了文化传递的“并喻”方式。环境的飞速变化、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打破了老一代的知识权威地位,将他们与后辈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前辈甚至需要反过来向晚辈学习,以跟上时代,这种文化传递方式被称为“前喻文化”。前喻文化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创新型的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中,教师对知识的垄断和权威地位被消解了,教师的使命不再是传递和复制知识,而应是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和相互间的分享,由此,“先学后教”变得必要而可能。

(二)教心学:外铄论到建构论

上一篇:团课签到表下一篇:浅析《台北人》中的悲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