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才必须先成人

2024-04-09

要成才必须先成人(通用10篇)

篇1:要成才必须先成人

要成才必须先成人

——新学期开学寄语

同学们:

金色秋风送走了炎炎夏日,敲开了新学期的大门。

新的学年来到了,在漫漫的求学路上,我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向着我们的理想目标挺进。

“要成才必须先成人”,学好文化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做一个品德高尚,举止文明,为人友善,严于律己,刻苦勤奋,人格健全的阳光青年。借此机会,我向大家提几点希望,概括起来是“六要,六不要”。

一、要文明,不要粗野

现代社会是文明的社会,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文明,不要粗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文明行为比比皆是,粗野举动也不鲜见。譬如:

1.尊敬师长是文明,目无尊长是粗野。尊敬师长是我们潮州人的优良传统。大多数同学对老师很有礼貌,虚心、乐意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有错就改;上课认真听讲,尊重老师的劳动,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是文明。但是,确有少数同学老虎屁股摸不得,只允许他违纪,不允许老师批评教育,动不动就与老师顶牛,动不动还打电话给家长,说老师如何如何欺负他了,这那像是一个中学生,完全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做派。不尊重老师的劳动,上课讲闲话,看闲书,甚至玩手机等等,这些都是粗野的表现。

2.友爱同学是文明,倚强凌弱、打架斗殴是粗野。同学之间亲如兄妹,将来若干年以后,同学关系是非常亲近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同学友谊,同学之间友好相处这是文明的表现。但是,个别同学为了一点小矛盾,不是通过老师解决,而是大打出手,甚至请校外人报复自己的同学,使矛盾激化,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种倚强凌弱、争强好胜就是一种粗野。

3.珍爱生命是文明,自我摧残是粗野。我们的生命属于自己的,亲人的,社会的。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负责,对亲人负责,对社会负责。要时时刻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一种文明。但是,个别同学的一些危险举动,如在教室走廊上追逐打闹;打篮球时动作粗野、横冲直撞;翻围墙离校出走;违规使用、破坏电器设备;抽烟喝酒、私自到江河游泳;无证驾驶或和乘坐无证人员驾驶的摩托车等等,这些行为都有可能造成自己或别人的伤害,是粗野、不负责任的表现。

4.弯腰保洁是文明,随手乱扔是粗野。我们的校园十分美丽,美丽的校园要大家来维护。我们经常发现好多同学主动自觉地将地上的食品袋、饮料瓶、面巾纸等,捡起来送到垃圾箱里,这小小的一弯腰,反映的是这些同学的爱美之心,文明之举,也是对那些随手乱扔行为的无言鞭挞。学校的环境卫生至少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厕所的卫生始终是老大难;二是一些同学从教室窗户向外乱扔垃圾、饭盒,并且屡教不改;三是部分同学在校园内随手乱丢乱抛食品袋、饮料瓶、面巾纸等生活垃圾。有这种习惯的同学是不是该想一想,我的行为为别人带来了什么?带来了肮脏的环境,带来了厌恶,带来了劳动。同学们,在你乱丢垃圾得同时,也丢掉了自己的形象、人格与文明。

5.要文明用语,不要出口成“脏”。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文明的礼仪之邦。讲话文明是最基础的文明。反观我们的部分同学,没有“妈妈”不开口,一开口就是“他妈、你妈”,好像自己不是“妈”生的,要坚决克服这一坏毛病。

希望大家反思自己的言行,提倡文明,拒绝粗野。

二、要感恩,不要怨恨

山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要感恩祖国。是祖国的强大,使得我们有尊严。是祖国的富庶,使我们生活得幸福。不要因为暂时的贫富差距或其他的不满而产生怨恨。

要感恩父母。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是父母的辛勤劳动,给了我们美好的生活,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精心哺育我们成长。不论你的父母是有钱的老板还是无钱的百姓,他们对你的爱都是一样的伟大,一样的无私。不要因为一件小事没有满足而产生怨恨。

要感恩老师。老师对我们的爱,叫做师生情。这种情是人世间最严肃的感情。当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教导我们的是老师;当我们遇到难题而汗流浃背不得其解的时候,为我们耐心点拨的是老师。老师一个赞扬的眼神,使我们万分开心;一句温暖的问候,使我们感受到不是亲情胜似亲情。没有一位老师不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老师的默默辛劳换来了我们的不断进步与茁壮成长,也换来了人类文明的勃勃生机。不要误解了老师的严格甚至严厉,而产生怨恨。

要感恩同学。在我们取得成绩的时候,同学的“大拇指”给予了巨大的鼓舞,而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又是同学送来了热情的帮助。要感恩对手。正因为有了对手的竞争,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要感恩一切帮助过你的人。正因为有了他们,你才会一帆风顺,直到永远。

感恩不需要豪言壮语,感恩需要的是从现在做起;感恩不需要惊天动地,感恩只需要从小事做起。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永远不会“被感恩”。要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知恩图报的良好校园氛围,为构建文明、和谐校园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要守纪,不要散漫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纪律制度是一个学校稳定教育教学秩序的基本保证,犹如法律法规一样具有强制性。个人的行为自由,必须受到纪律制度的约束。任何违反纪律制度的行为都具有强大的破坏性。譬如:休息时,有了你随便讲话的自由,就没有别人安静休息的自由;上课时,有了你讲闲话、看闲书、玩手机的自由,就没有别人专心听讲、汲取知识的自由;课间,有了你在教室内外大声喧哗、追逐打闹的自由,就没有别人放松精神、调整上课情绪的自由;就餐时,有了你乱插队的自由,有没有别人有序就餐的自由;校园内,有了你乱扔垃圾的自由,就没有大家享受校园美丽环境的自由„„等等。所以,遵守纪律是美德,自由散漫是缺德。希望大家以规范守纪为荣,以散漫违纪为耻,自觉按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塑造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注重讲究礼仪、礼貌、礼节;把握和控制自己的言行,在家做个好子女,在校做个好学生,将来做个好公民。从现在开始,认认真真书写好人生中精彩的每一页。

四、要自信,不要自卑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一个人的成功不仅需要才干,更需要自信。或者说,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第一秘诀。

不自信的人往往就自卑,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自卑的人总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人,同时伴有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情绪。

自信的人,不论做什么事,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有了这样的信念,再加上科学的方法,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就为之不远了。一次次的自信,一次次的成功,成功助长了自信,自信促成了更多的成功。我们有许多同学就是这样的典型。他们进校时没有达到实验班录取分数线,但是他们有自信,不信邪,一年后甚至一学期后从普通班考进了实验班,再后来,屡屡考进全年级前20名,最后在考上了重点中学。可以说,是自信创造了奇迹。

但是,有相当多的同学缺少这样的自信。他们在没有上课之前就断定自己听不懂,在没有学习之前就断定自己学不好,在没有背诵之前就断定自己背不上,在没有考试之前就断定自己考不好„„。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是典型的自卑表现。所以,什么也不用努力,反正我什么也不行,最后只能是越来越不行,给自己帖上“不行”的标签,最后,什么都放弃了。所以,自卑是一个人葬送前程的第一杀手。

五、要勤奋,不要懈怠

关于勤奋的名言很多,譬如:“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这些古今中外名人认为成功必须勤奋,不能懈怠。在我们当中肯定有勤奋者,但懈怠的人也不少。譬如:学习内容懒得消化;作业练习一拖再拖;上课没精打采;迟迟不离寝室,迟迟不进教室;迟到、离堂,找理由离开课堂;休息时间玩手机;节假日泡网吧,等等。那一条可以称得上勤奋?如此懈怠,怎么能把学习搞好?学习成绩=智力+动力+毅力。“智力”是没什么区别的,“动力”靠我们的学习愿望激发,“毅力”指持之以恒的勤奋刻苦。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缺少的是什么?

六、要诚信,不要虚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说,我们应该求真知,做真人,讲诚信。“诚信”是人们心灵中无时不在的警察,它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一切思想行为。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三国里的刘备三顾茅庐靠诚信请来诸葛亮共治天下;“狼来了”的故事中小孩不讲诚信招来了灭顶之灾。不讲诚信的人不可能有朋友,不可能有成功,不可能有事业。然而,在部分同学中,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犯错不承认等等,都是诚信缺失的表现。希望大家不要将这些不诚实的毛病带到学的学年,诚实做人,诚挚待人,诚恳求学,诚信就不再遥远。

同学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学期,新的挑战,我们每一个人都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让我们一切从头再来,为了我们心中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篇2:要成才必须先成人

邓吾佳

首先,我认为“人才”一词,人与才是缘份组合,人在先,才在后,这就注定了成才先成人的博深蕴含。何谓成人,指为成长、成就为国家和社会有用之人。如何成人,则以才成人、以心成人、以信成人、以德成人。“人”与“仁”有缘同音,人要有仁人之心,要有良好的伦理和道德。成人是成才之本,人不成,才不器。

例如:2003年6月,北京某大学2000级女学生奚某因涉嫌盗窃同学宝来汽车被海淀检察院起诉到法院,这是近年来北京市最大一起盗窃案。

21岁的犯罪嫌疑人奚某是北京某大学2000级学生,平时与有同学不和,且有向看不惯平素处处炫耀自己有钱、目中无人的做派。2002年11月11日,奚某利用学校上课收作业的时机,趁同学不备将其衣兜内的钥匙偷走,随后将其放在校内停车场的白色宝来1.8T型轿车偷走,该车价值人民币246733元,同时偷走车内现金10000元,美元2100(价值人民币17408元),奚某于第二天被查获归案。(来自网载)

这样的大学生有才无德又有何用?我认为一个人,有才无德非人才,有才有德真人才,无才无德是庸才。学校德育教育应从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入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知是非,明耻辱,美化人格。要成才,必先成人,要成人,先 1

必须有德。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教育人,培养人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放在工作的首位,我认为学校德行教育先应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主要是规范学生的生活行为,学习行为,道德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是,学校要健全各种管理制度,使学生做到有章可依;二是,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区活动和团队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三是,开展适合校情的紧急演练活动,规范学生行为。

二、加强对学生的“美好”教育。

“美好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乐趣,感知人生的价值,得到人对生活,对学习,对事业,对前途与命运的最大价值的取向。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美好世界、美好未来、美好人生、美好生活、美好环境等的认识教育来创建人的美好心境,提升他们对美好愿望的憧憬,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对实现美好愿望的期盼。学校要通过社区活动,团队活动,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来扩大教育渠道。

三、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主要是要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倾注:极力捕足学生亮点,关照学生点滴,关注个体差异,搭建互信平台,提供沟通机会。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情感的熏陶;二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培植: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爱校之情,爱师之情,爱亲之情。

篇3:要成才必须先成人

一、基本情况

L,一位高三女生,学习成绩优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劳动积极,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应该说是大家公认的好学生。

有一次班主任李老师急匆匆地找到我,要我帮她支支招儿。她班上隔三差五就有同学反映丢东西:笔、本子、手机、钱……暗中,李老师曾让班委会的干部协助展开调查,可每一次都没有结果。最后,牵强附会、甚至有些主观臆断地将目标锁定在一位平时成绩不好、调皮、还有抽烟等不良习惯的男生身上。多次找他谈话,旁敲侧击,希望他能够主动交待问题,可这男生死活不承认。此事只好不了了之。临近高考前两个月的一天中午,一女生哭着向李老师反映,她放在宿舍里的五百元钱和五百元的超市购物卡没了。这又会是谁呢?结果令她十分意外,丢失的财物竟然在L的被子里面!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家眼中的好学生怎么可能做这事。会不会是其他同学栽赃的,还是……一连串的问号盘旋在头脑里。这么个好学生怎么能和小偷划上等号?!

于是李老师决定通过家访从家人那里了解情况。L家境贫寒,父亲残疾。经过沟通,老实的父亲泪流满面地说:“我这孩子, 外人不知道,都以为学习成绩好,是个乖孩子。其实,她从小就有个坏毛病,别的孩子有的东西她也想要,可我们穷,满足不了她。后来她干脆不跟我们要了,却发现她的书包里时常有一些我们没见过的东西,我问她,不是别人给的,就是说跟同学借的。为此,我打了她无数次,每一次她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但就是控制不了。这些事情我从来没有对外人说过,毕竟是女孩子家……”

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呢?临近高考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损害孩子自尊心,毁了她的前途,带来终身的遗憾;不处理,只会纵容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后果也不堪设想。

仔细分析后,我觉得L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于品行,而是属于心理问题。很符合“偷窃癖”的特征。精神病专家郑毅教授说: “偷窃癖有很多特点,比如说要不断重复地去偷,这种行为他自己控制不住。这种偷窃冲动似乎有一定的周期,当冲动的紧张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偷窃行动即带来满足。这跟那种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有目的偷窃是不同的。”心理学上称为“病理性偷窃”。

二、心理探因

在这类问题上,我认为人的内心深处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对其进行教育训练,积极引导,并结合心理治疗,会使之走上正途。

首先是内在的冲动。L从小就有强烈的好胜心、虚荣心和占有欲,但是家里条件不好,物质上不可能得到满足,当她不能以合理合法的渠道获得自己的东西时,只能铤而走险。家长的棍棒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制止这种冲动,反而可能产生一种不劳而获的喜悦和“成就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坏习惯。

其次是家长的纵容。每一次偷窃行为发生后,家长碍于面子,替其隐瞒,使其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意识不到这种现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家长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纵容。

三、辅导过程

(1)遏制内在冲动。心理学研究表明,羞耻心是克服消极因素、自觉抵制不良言行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因此,我让李老师正面接触L,对其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让她懂得: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想要的东西要靠自己的积极努力去获得。不经过别人同意而拿别人物品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帮助其树立羞耻心。同时让L深刻认识到偷窃行为和社会规范是相违背的,“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偷小摸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为犯罪行为,现在没人品,以后没人性,“勿以恶小而为之”。使其在心理上感受到一种压力,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为家庭所不容,为学校所不许,为社会所不齿。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老师,求求你原谅我吧,千万不要让同学们知道,他们会不理我,让学校知道,学校会处分我。马上要高考了,我的前途、理想一切会完蛋的。”之后L写下书面保证。老师向她承诺,只要改掉坏毛病,会替她保守秘密。同时因势利导,采用诱发内疚情绪的办法,使L良心发现,产生内疚心理。李老师举了几则例子:有个同学父亲是靠捡垃圾供养他上学的,少了伙食费后,不敢告诉家长,怕家长责怪和担心,每天只吃一顿饭……还有一个同学, 由于一直被同学们冤枉是小偷,心里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也留下很深的心理创伤……

(2)家校协同教育。要成才,先成人。孩子成人教育的第一课来自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远比学校教育来得重要。提醒家长注意教子方法,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并且共同帮助制订阶段目标,督促她切实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L偷窃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她的现象也不是个别的案例。因此,我建议学校挤出时间开展了一次普法教育,以强化所有学生法律观念,把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组织学生学习基本的法律法规,聘请当地派出所的同志来作报告,讲述青少年犯罪情况和犯罪根源。

四、心理健康辅导效果

一直到高考结束,L没有让我们失望,老毛病一次没犯,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一年后,L回到母校,看望老师,说她后来不但亲自归还了所偷物品,而且还写信给同学们,勇敢地道歉,求得原谅。甩掉沉重包袱后的L感觉特别轻松,爱心终于了唤回这颗聪明的却一时糊涂了的“心”。

篇4:欲成才先成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394-01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发挥学科优势,有效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呢?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对他们的成长负责。因此,学校要重视德育教育,教育观念和内容都要转变,要与时俱进,自觉强化德育工作。对于新课改中的相关文件内容要认真领悟、体会,提高自己的认识,并且在教学工作中认真实践。例如,某学校在学年的工作计划中把“扎实有效地开展我校德育工作,加强德育活动与实践,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人人有实践;努力开创一条符合我校实际有特色的德育教育途径”。我们要将德育工作当做首要的工作来抓,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观念,并在教学工作中扎实推进。

二、在剖析词句中渗透德育

一篇文章,总是作者反复推敲的结果,字字句句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从而揣摩其中的德育内涵,领会课文的思想底蕴。

例如教学《触摸春天》一文,我抓住“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这个重点句子进行分析:通过让学生思考“安静为什么把蝴蝶放了?”让学生体会到安静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接着我抓住“张望”一词,让学生思考安静张望什么,用什么张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安静的内心世界,从安静身上受到启发。

三、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以读为本”。学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身临其境,才能受到文章中人物思想的感染与熏陶,从而受到德育教育。

例如《珍珠鸟》全文自始至终贯穿了人性化的语言和笔调,亲近小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博爱之情,信赖、尊重、和谐的人文之举,洋溢于字里行间。在教学本课时,我以珍珠鸟对作者的态度变化为线索,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段,从多次反复的朗读中激发他们的感情,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让他们理解到,只有给予关爱、尊重、理解、宽容等,才能获得信赖,才能创造出美好和谐的境界。

四、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再现情境、创设情景。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表演。这样,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就在自己的身边。这就促使学生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来理解课文,加强体会。当课文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器官,在角色表演中,就不知不觉地渗透了德育,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无形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内化,就达到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此外,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运用语言和直观教具创设与课文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诱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使之唤起各种感觉、知觉,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习性。

五、在语文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

语文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可以优化学生心理,也是实施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语文活动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新闻发布会”“辩论会”“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在语文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促使每一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在语文的实际运用中,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找出自己的闪光点,对培养健康心理有很大益处。比如我在五年级第一学期中开办了“辩论会”主题活动,学生踊跃发言辩驳对方,连班里平时语文基础较差的同学手也举得老高,当她的观点陈述地恰到好处时,就大大增强了他学习语文的兴趣,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不健康心理也摒弃了。

语文活动课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施展提供了大舞台,它既可以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同时又可以增强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优化学生心理。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把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这些实践活动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并没有一种固有的模式,重要的是教师应有强烈的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语文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和创造各种时机,将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使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的水乳交融,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 叶 琼;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1期

篇5:成才先成人,爱国先爱校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庄严的国旗下为大家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成才先成人,爱国先爱校》。

转眼间半个多学期过去了,我们的学校变得越来越漂亮,为同学们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空间。我们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很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并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做一名文明的学生,自觉维护学校的形象。作为一名实小的老师,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曾有这样一则报道,在新加坡这个通用英语的国家,公共场所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都是用中文书写的。什么原因呢?人家回答说:“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同学们,相信你们听到这样的回答,也会觉得面红耳赤吧。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才发现文明离我们的确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瞧,在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食品袋。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甚至打架斗殴。你们听,就连在这庄严的升旗仪式上,还有的同学在交头接耳。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些陋习,图的是一时之快,丢的却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别人还会尊重你吗?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教导我们要做一个真诚的人,做一个文明的人。待人礼貌,做事礼让,讲究礼仪,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也是现代人文明成熟的标志。

成才先成人,爱国先爱校。一件小事这样做就是文明的,那样做就是不文明的,泾渭分明,道理并不复杂,但贵就贵在文明习惯的养成,难就难在长期坚持。就让我们一起从现在开始,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不攀爬树枝。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学校的形象和荣誉;真心诚意地尊敬、理解我们的老师;自觉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美化环境,创造高雅的人文气息,弘扬我们的校园文化;我们还要像兄弟姐妹一样去热爱每一位同学,互助互学,奋发向上。

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我们学校的校容校貌和人文素质一定会再放异彩,一定使我们倍感骄傲!就让我们一起为了实小的美好未来,为了国家的美好未来,一起努力吧!

谢谢大家!

滕佳敏

篇6:成才先成人

《资治通鉴》中对于人才有这样的描述:“德才兼备者上上才,有德无才者上等才,无德有才者下等才,无德无才者下下才”,成人使我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更助于我们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上上才。

曾经,美国一名记者问李嘉诚先生成为华人首富的原因,李嘉诚用两个字回答:气概。气概是什么?气概是一个人的格局,一个人的高度。这名记者再问李嘉诚:“你这种气概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李嘉诚先生感叹:“儿童时期学的《三字经》《千家诗》《诗经》《老子》《庄子》等,这些知识弥足珍贵,令我终身受益!”初中毕业的李嘉诚能够成为大企业家、大慈善家,与他小时候的精神“喂养”密不可分。

成才先成人。李嘉诚有今天的成就与修身密不可分,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幕幕惨剧也在提醒我们成人的重要性:举国震惊的马加爵事件、2000年浙江金华市学生徐力用铁头打死了生他养他的母亲、浙江教育学院周英民用裁纸刀杀害同学洪某并将同学石沉西湖等等,这些层出不穷的青少年犯罪事件一直在向人们敲着一声声的警钟。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做人先于做事,情感重于智力,正是体现了以“德”为首的要旨。

“成才先成人”的理念不仅是个体需要明白的道理,也是教育事业需要贯彻的方针。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令人难忘:“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通过教育铸就人的精神比灌输知识更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注入更多的精神文化内涵?

我想,最重要的是教育应该以德为基础,避免假大空的说教。比如,通过充满人性光辉的古典文化教给孩子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告诉孩子们做人最起码要有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这五种基本的道德品质,还要具有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让道德教育既成为知识传授的过程,又成为一个人性格、道德、理念形成的过程。

另外,教育还应该让学生养成主人翁意识,并积极吸收优秀文化。联合国大厅挂着一幅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世界在学习中国,我们也有胸襟学习西方文化中的质疑精神、创新精神等,拿别人的优点为我们造翅膀,从而比别人飞得更高。

篇7:欲成才先成人

蛟河市第二高级中学 宋丽敏

摘要: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德育教育极为重要,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真正做到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特别是高中教育时期,给学生的终生留下一个良好坚实的基础,从小培养其良好的个性与行为习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教育模式,潜移默化,分层要求

六岁的儿子从幼儿园回来,用稚嫩的声音问我:“妈妈,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是什么意思啊?”我情不自禁的陷入了深深沉思:古代中国,孟母教子,就深知育人道理。孩子在成长时期,由于人生经历极短,缺乏生活磨练和生活阅历,理解能力又很差,不懂得社会,根本无法体悟人生,是一个不完全的人。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德育教育极为重要。德育在于“育人”,而非“制器”。

现在的中国人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家长奔波在择校、陪读、交费的泥潭里,希望赢在起跑线、赢在胎教、赢在择校、赢在专业、赢在才艺,学生苦熬在应试、才艺、择业的负担下。可却发现:一些高校毕业后的学生,或从国外归来的留学生,他们不但成了名符其实的啃老族,而且心情烦躁时还经常向父母发脾气。什么原因所致呢?现行的教育模式一心想让孩子们成“才”,却不在乎他们是否成“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和家长一味的追求成绩,而忽略了道德教育所致。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受到的教育影响是多方面、多方位的,给我们的德育工作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真正做到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特别是高中教育时期,给学生的终生留下一个良好坚实的基础,从小培养其良好的个性与行为习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班级管理工作上,我认为应该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判断一个班集体的好与坏,关键是看它是否具有健康向上的班级风貌,是否具有一个健康纯洁的班级灵魂。如果一个班级没有良好的学习风气、缺少集体荣誉感,最为根本的原因便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差。而要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最为根本的便是建立健全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班主任要管理班级,要育人,就必须善于铸造班级灵魂,铸造学生的灵魂,努力培养起学生的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自觉遵规守纪观念。我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更深知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记得2009年,我新接手的学生杨宇平时少言寡语,经常和品德不好的青少年来往,有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上课经常迟到,睡觉。经过深入了解知道,在他6岁时父母离异,缺乏父爱和母爱,是一个倔强无泪的男孩。平时的交流中了解到在这个孩子的内心深处,还是想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就是缺乏引导和教育,而且我们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只重视了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为此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树立每一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点,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德育工作不只是班主任与政教处的事,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专职的德育工作者,因为,教师承担着既教书又育人的使命。有些教师虽然知道德育应渗透在各科教学中,但无视教育改革规律、敷衍了事、导致德育与智育形成“两层皮”,使得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的不伦不类。而有些教师虽将德育渗透在了学科教学中,但自己言行不一,德育的教育很难在学生心中扎根。我们在对杨宇进行德育教育时,还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发现他的闪光点。我们发现杨宇不但非常聪明,而且很仗义,因此我们在课堂上总是寻找适时机会表扬他。一个从没有承担过任何责任的人是很难树立起责任感的,一个没有现实生活体验的人也很难培养现代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因此,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接纳社会道德意识和观念,才能使道德发挥作用。

第二,深入了解学生,因人而异,分层要求,正面引导,开展多采活动,促进学生良好个性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由于学生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不尽相同,性格特征存在着差异,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想品德的不同点,因人而异,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不搞“一刀切”,而是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顺应个性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高标准与基本标准相结合,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如杨宇同学行为习惯不规范,教师就应引导其不说脏话,与同学团结互助;平时让学生收集一些优秀人物的故事,利用每天早自习前十分钟时间,有意找到像杨宇这一类的学生,让他们给大家讲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这样不但使他自身得到教育,也使全班受益颇深。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的德育基础,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第三,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实行立体式的德育教育。

我们充分认识到造成他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们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平时给孩子多点关爱,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不要因缺少亲情毁了孩子,并且和他们沟通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们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学,不在顶撞老师,不在和同学打架了。同学们也愿意和他交往了。

第四,开展 “感恩”活动。

以此活动以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孝敬父母,服务家庭;感谢老师教育之恩,尊敬师长,勤奋学习;感谢他人帮助之恩,关爱他人,服务他人;感谢祖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等为主要内容。我们利用开家长会的契机,让孩子们和家长一同听感恩教育演讲,看感恩教育影片,家长们对学校的感恩活动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们言传身教,努力做孩子的表率,认真配合学校的感恩教育活动。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并没有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必须注重公民教育,提升公民素质,才能使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协调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从源头上理清和解决教育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应该把这句话作为我们德育教育的名言。

篇8:小议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

一、对成才先成人的认识

“成才先成人”。顾名思义, 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那么前提就要先把学生教育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所谓真正的人是指, 具有健全的身体、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远大的理想。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要塑造的学生首先应该是这样的。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要怎样做人, 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是在教学实践中, 有些教师做得不尽如人意。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学校往往以培养出多少人才来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老师们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是相当重视的。因为成绩优秀的学生能给学校带来荣誉, 给老师带来声望和名利。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也不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 背离了教育的目的。对一个学校来说, 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尽管重要, 但是, 也不能忽视对大多数学生的教育。我国的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 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到教育,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毋庸置疑, 在十三亿人口的大国, 在几亿学生中, 相当优秀的人才才能为国家建设作出杰出贡献。那么,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就甘愿碌碌无为吗?情况远远不是的。这些学生也渴望受到老师的关爱, 也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 让学校、家长因此感到骄傲。我不反对学校、老师重视优秀的学生, 我只是希望教师能给予这些学生一些关爱, 让他们也掌握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的技能。事实上, 这一些学生也更期盼得到老师的关爱和信任, 老师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我国的教育目的并不单单为了培养一些优秀的建设者, 而是为了提高全民的素质, 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的国家。因此, 我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要公平、公正地来关爱每一位学生, 让学生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学有所获, 要让他们即便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人才, 至少也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对育人先育德的认识

育人先育德, 就是说要想培养出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 就要先塑造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祖国的建设需要一大批具有品学兼优的人才。单是学习成绩优异, 品行低劣的人也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一个合格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 还要具备高尚的情操, 良好的行为习惯, 远大的理想目标。在教学实践中, 有很多教师单单重视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 掌握多少技能, 而疏忽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导致了很多学生只掌握书本知识, 却放松了对自己的思想改造, 使思想步入了误区。记得学校组织了一次法制教育大会, 有几个少年犯现身说法。从他们泣不成声的表情中, 我了解到了他们上学时都是班级的尖子生、学校的苗子, 是老师和家长的骄傲。然而, 成绩的优异和模糊的思想意识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是与非, 好与坏, 对与错, 他们都无从辨别。歪曲的思想占据着头脑, 使这些原本聪明的学生越来越偏离了人生的轨道, 最终违反了法律, 堕落成一个罪犯。可见, 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广大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使学生具备好的德性, 好的德性才能支配学生有好的文明习惯, 才能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 进而使学生成才又成功。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不同, 在品德教育上应该一视同仁。作为教师, 为祖国培养有用的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即便有的学生不能作出多大的贡献, 那也不能对祖国的建设构成危害, 起到负面作用。

篇9:既要成才更要成人

关键词:中职学生 德育 人生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社会思想、价值环境对人生观正处于形成中的中职学生来说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中职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必然会导致迷茫,甚至是思想道德失范。因此,帮助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将学生打造成社会主义新型接班人是中职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对中职学生人生观的认识

1.涵义

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以及人生价值三个方面来体现。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的回答,人生态度表明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则是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的标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人生观的内涵在于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2.意义

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职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将个人理想和国家民族的未来连接在一起,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其次,这是经受复杂环境考验的需要。中职学生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物质和思想环境,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经受各种负面环境的影响和考验。再次,这是自身成长进步的需要。中职学生所处的阶段是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具有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保持清醒的头脑,为人生目标努力奋斗。

二、中职学生人生观现状分析

在中职学生人生观总体向好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消极面。调查显示,中职学生人生观的消极面主要表现为:对人生价值认识不足,人生态度不明确,社会责任心不强。这些消极面和积极面是相对存在的,在部分学生中消极的人生观普遍存在,这也是通过德育教育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必要性所在。

三、强化德育教育在学生人生观培养中的作用

1.突出德育教育专业课程的作用

目前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教材主要分为三册,有关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主要是第一册《道德法律与人生》。该册教材从道德、法律、法治观念以及人生道路等几个方面,就中职学生人生观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是目前对中职学生开展人生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学生人生观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教材内容为基本素材,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的身心健康特点以及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集中开展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案例分析、学生自我剖析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将人生观教育通过专门的德育渗透到学生思想意识中,使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并将其用于指导自身的学习和生活。

2.发挥学校党团组织的作用

学校党团组织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在利用德育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对学校党团组织这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加以利用,要以党团的思想政治优势引导学生,以党团员的模范作用带动学生。例如,学校可以将学生学习道德法律与人生这门课的情况作为学生入党入团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在道德法律与人生课堂教育的过程中,邀请学校党团组织中的先进分子进课堂,和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人生观经历和对人生观的感悟,以先进党团员的模范作用带动学生自觉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提高学生对自己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3.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人生观教育

在通过道德法律与人生这门课程开展人生观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将课堂加以延伸,利用课外德育活动这一第二课堂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例如,班级和学校可以开展演讲比赛、才艺比赛、三下乡活动等各种公益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找到自我价值,明白自己可以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同时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与帮助,领悟生活的意义和美好。

四、小结

中职学生人生观的培养是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培养学生人生观的过程中,应以学生德育教育课程为基本载体,充分利用学校党团组织、德育教育第二课堂等。中职学生的人生观培养要形成长效机制,通过长期的德育教育,将正确的人生观渗透到学生的行为中去。

参考文献:

[1]翟德轩.新时期青少年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J].管理观察,2009(3).

[2]刘唐兴.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J].职业技术,2007(6).

[3]徐丽森.历史地、辩证地剖析中职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嬗变[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篇10:要成才必须先成人

A: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们代表五(1)班的同学,在这里作国旗下的讲话。B: 我们讲话的题目是《成才先成人,爱国先爱校》。A: 现在我们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

B: 某公司要招聘一名员工,应聘者很多,最后一个其貌不扬的人被公司选中了,其他应聘者不服,就去公司问老板。老板说,应聘他的原因是他带来了许多求职的“介绍信”,怎样的介绍信呢?

A: 他在门口蹭掉脚下的泥土,进办公室后随手关上门,说明他做事认真、仔细;

他看到那个残疾老人,立即起身让座,表明他心地善良、体贴别人;

应聘时他先脱掉帽子,回答问题干脆果断,说明他既懂礼貌又有魄力;

其他人都从我故意放在地板上的那本书上迈过去,只有他俯身捡起书并放回桌子„„

这些不是很好的介绍信吗?把工作交给这样的人不是很放心吗?

B: 同学们,一滴水蕴藏着大海的本质,一束光反映了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也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一件小事,道理并不复杂,但贵就贵在文明习惯的养成,难就难在长期坚持。A: 比如有的同学吃了东西,随手就把包装纸扔在地上,B: 而有的同学却随手把它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A: 有的同学对在洁白的墙上洒上个墨迹毫不在意,B: 而多数同学一见到就主动擦掉。A: 有的同学在课上听不懂就想说话,B: 而多数同学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冥思苦想,绝不交头接耳,唯恐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A: 极个别同学影响了他人,还横眉冷对,没事找事,B: 而绝大多数同学影响了他人都会有礼貌地说声“对不起”。A: 很显然,以上所述之中,前者属于不文明的,后者就是很文明的。

B: 同学们,听了今天的国旗下讲话,你是否知道如何对待手中的一张废纸、学校洁白的墙壁、嘴里的一口痰、教室内的桌椅公物,如何面对一节课、一次日常的作业、一次普通的考试? A:文明习惯无处不在,成才先成人,爱国先爱校,我们必须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长期坚持。学校是我们的家,建设靠大家,让我们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把文明习惯的的养成抓深抓细,并长期坚持,使我们学校的校容校貌和人文气质再放异彩!B: 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

上一篇:安全班会通讯稿下一篇:入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