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二级音阶总结

2024-05-21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二级音阶总结(精选4篇)

篇1: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二级音阶总结

二级音阶4/2拍-左右合手(右手起不超过中央3)

右手指法343-5-343:

1-3 1-4 1-3 1-5-13-14-13-1 F大调右手指法特殊434-4-434:

左手指法: 1-4 1-3 1-4 1-4-14-13-14-1 534-3-435

5-13-14-

13-1-31-4 1-3 1-5 C(1)大调-无升降调D(2)大调-升1和4G(5)大调-升4 A(6)大调-升1、4和5

a(6)和声小调-升5

d(2)和声小调-降7升1 F(4)大调-降7,右手指法特殊 e(3)和声小调-升2和4

篇2: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二级音阶总结

右手指法34343-5-34343:

1-3 1-4 1-3 1-41-31-5-1 3-14-13-14-13-1

F(4)大调右手指法特殊43434-4-43434:

左手指法: 1-41-31-41-31-41-4-14-13-14-13-14-1 53434-3-43435

1-5 5-13-14-1 3-14-13-1-3 1-4 1-31-4 1-3

b(7)和声小调左手指法特殊44343-4-34344:

4-14-13-1 4-13-14-1-41-3 1-4 1-3 1-4

C(1)大调-无升降调

D(2)大调-#4 #1G(5)大调-#4 A(6)大调-#4 #1#5 1-4 E(3)大调-#4 #1#5#2

a(6)和声小调-#5F(4)大调-b7,右手指法特殊e(3)和声小调-#4 #2 b(7)和声小调-#4 #1 #6,左手指法特殊

篇3: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二级音阶总结

相对国内的钢琴考级体系而言,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钢琴考级 (简称“英皇考级”) 在内容、形式、理念上均有所区别。英皇考级更注重对考生的演奏及音乐知识的全面培养和考察, 更强调在通过考级的同时体会音乐带来的愉悦, 不是因单纯考级而弹琴, 而是因享受音乐而弹琴。

英皇钢琴考级共分为五个部分:作品演奏;音阶与琶音;视奏;聆听测试和理论测试。

一、作品演奏:

英皇钢琴考级要求演奏3首不同风格的作品, 涉及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以及现代派作品, 主要以把握作品风格、演奏的准确性、连贯性、流畅性和音色控制能力、音乐表现力来衡量考生的演奏水平。演奏时看谱或背奏均可。值得注意的是, 在每首作品后都附有曲作者的简介以及作品的有关介绍。这样有助于学琴者了解作品背景, 把握作品。

二、音阶与琶音:

这是一项基本且内容广泛的测试, 每级有一册, 分A、B两套, 考生自选一套, 由考官现场抽查。教师通常都会告诫学生, 每天练习音阶与琶音就像每天进食一样的重要。

三、视奏:

这个部分的内容是除广东省钢琴考级5级及以上有作要求外, 国内大部分钢琴考级所没有的。在英皇钢琴考级中, 考官会给考生一首约一页全新的作品, 在考第6、7、8级时需要多考一个变调的测试。考生在正式演奏前可以花上30秒的时间来浏览作品, 也可试弹。在这半分钟内, 考生应对乐曲的调性、节拍与节奏、基本律动、表情等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所考虑, 弹奏时保持音乐的行进和流动比停下来修正弹奏的失误更有效。

四、聆听测试:

这项新编的听觉测验是从1993年1月开始实施的。所有考生都是要经相同的测试, 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级别, 测试考生从基础辨认节奏和背短乐句, 到高级的听觉感应和辨别能力等。其中包括音程、和弦、调性、节奏、终止式、旋律的听辨以及根据所听到的音乐与考官问答相关音乐特征问题。难度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考察学生的全面听觉意识。

五、理论测试:

从最初的音符起步, 直到和声以及对位法、固定低音、作曲和关于西方音乐的广泛知识的考试, 包括对作曲家和他们的作品、结构、形式、风格和时期, 给学生一个关于如何构建音乐的直观认识。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 英皇钢琴考级的考试范畴不仅仅是演奏方面的, 还包括视唱 (奏) 、聆听测试和理论考试, 与国内的考级相比, 考察的内容更广泛、要求更全面。可以说, 它是一项注重音乐综合能力培养的考试, 对于学生的演奏技巧、音乐表达和理解等方面的促进与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技巧方面, 英皇钢琴考级的考试项目除了包括音阶、琶音外, 还有其他考试项目, 以2009-2010版8级为例, 基本练习考试项目包括:

1. 八个指定大调及其同名旋律、和声小调八度音阶 (24条)

2. 上述调的三六度音阶 (3 2条)

3. 上述调的根音位置琶音及第一转位、第二转位琶音 (48条)

4. 上述调的属七琶音 (8条)

5. 从任意音开始的小三度半音阶 (1 2条)

6. 从任意音开始的减七琶音 (1 2条)

7. 双音半音阶 (1条)

8. 大调双音音阶 (2条)

这些考试项目能促进学生对于各个调性的认知和熟悉, 对理论和听力考试也是有所帮助的。虽然它们的内容繁多, 但速度却没有过高的要求, 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培养, 我们可以看到, 对各级别的要求最多是反应迅速;技巧流畅而自然;有音乐感。所以, 我们常说“技巧是为音乐服务的”, 对于业余考级来说,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或许比“弹得再快些”来得更有意义。

如何把作品弹得好听, 把音乐表达得清晰感人是英皇考级关注的问题。即使是浅显的作品, 也要求学生将谱面上标记的强弱以及各种表情记号都表达出来。我们以2 0 0 9-2010版中二级考试的一首作品《Wonderful Tonight》来举例:这是一首蓝调摇滚作品。学生在弹奏时不仅要注意按照连线来划分乐句, 不能弹奏出不合时宜的重音, 而且要注意安排好旋律和伴奏的关系和作品的风格。作品前端的提示Tenderly的出现, 使我们知道这首作品的基调是很柔和地, 速度适中, 作品开端的sempre legato表示要始终保持连奏。在作品的第4、5小节和第18、19小节都出现了稍慢之后回原速, 第22小节到最后一小节速度又转慢。我们要提醒学生注意速度上的处理要尽可能的自然。旋律部分的装饰音要弹得尽可能快一些, 重音还是要落到装饰音之后的音上。而伴奏部分, 我们也要告诫学生注意声部的保留, 尤其是低音。

在学习作品的过程中, 我们要让学生们了解作品, 去感悟作品的美, 包括作品的内涵、情绪、特定的音乐形象等。若是单纯的埋头苦练, 盲目的把作品从头至尾做机械的练习, 就谈不上理解作品, 表现音乐了。当然, 我们在强调音乐修养和表现力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在钢琴技巧方面降低要求。事实上, 英皇钢琴考级更强调演奏者富有表现力的弹奏。对于每一首作品, 都从整体入手, 将音色、技术、和声、声部、听觉、表情以及踏板等诸多要素融合在一起, 全面地将这些音乐要素整合起来。将作品弹得好听、能吸引人, 在通过考级的同时获得一次成功的经验并体会音乐带来的愉悦, 这才是考级的意义所在。

视奏考试可以看作是一面检验学生弹奏基础和实际弹奏能力的镜子。它使得音乐易于掌握, 学习的过程也更为迅捷。对于学生而言, 这项能力的提高, 也是有助于提高其自学能力的。

当然, 除了提高演奏水平外, 英皇钢琴考级所设立的聆听和理论考试对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挖掘他们的潜能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这两项考试通过对于各个不同音乐元素的认知程度和水平的考察,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不可否认, 通过对记谱法、音乐史、和声与曲式分析的了解, 对钢琴实际演奏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老师“手把手”的教授, 学生或许可以把一首作品弹得流畅而且出色, 但是如果失去了老师的教授, 他对新作品也许就无从下手。而通过听觉训练和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生能够从最简单的音符、节奏和旋律起步, 到和声、曲式以及包括对位法、固定低音、作曲在内的关于音乐的广泛的知识, 甚至对作曲家和他们的作品、结构、形式、风格和时期都有一定的了解, 从而对音乐有产生较为直观的认识。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从数以百万计的考级大军中脱颖而出成为钢琴家的幸运儿凤毛麟角, 而那些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够继续深造钢琴演奏的学生或许将来会成为一名音乐爱好者。这些具有专业音乐素养的音乐爱好者对于音乐的传播、推广;甚至对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钢琴考级只是一种手段, 而不应该成为最终目的, 它只是检测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 它也只是学习的一种评价标准。钢琴教育应该首先是素质教育, 因此在教授演奏者怎样弹琴的同时, 还要注重感悟音乐的语汇, 才能使其真正懂得音乐的美, 并以一种崭新的热情去探索音乐, 并享受它所带来的愉悦。■

摘要:钢琴考级, 以其权威性和公正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对推动我国社会音乐的普及与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对国内的钢琴考级体系而言,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钢琴考级 (简称“英皇考级”) 在内容、形式、理念上均有所区别。

篇4:钢琴考级中的技术、音乐问题

音乐性问题是钢琴演奏中较为复杂的问题,这既包含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的进行方向、乐句的强弱呼吸变化、手指对琴键的细腻指触、良好的音乐感觉以及对踏板的合理规范运用等等。有的人认为钢琴演奏只需要有良好的技术就可以了。实际上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根本性前提之一,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音乐的。音乐才是最终的目的。当然,没有相应的良好的技术,本身即使有再好的音乐感也是无济于事的。曾经有一位获及格成绩的九级考生,技术相当好,既干净准确,又毫无负担,但由于音乐表现平淡、贫乏、机械,而没有获得更好的成绩。所以,只有技术与音乐实现了高度统一,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出音乐作品中的形象与内含。

音乐是通过声音向听众传达音乐形象的。听众的听觉是关键的中介,“声音”对其听觉造成的冲击力越大则在其心中产生的共鸣也就越大。所以,最终能征服听众的,其实往往还是那些在音乐上有极大感染力的人。他们当中有的是以丰富的音乐魅力,有的是以极为讲究的乐句安排和音乐层次及准确控制键盘的能力来征服听众。而要实现这些,首先要有良好的音乐理解能力,要有高度的音乐敏感性,要有很好的逻辑思维和组织结构的能力。而另一方面,还要有很好的控制、掌握键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毫无负担的、准确干净的、有把握的把所理解的音乐形象、音乐内容体现出来。实际上这就是音乐与技术完美结合的关系。在钢琴考级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年龄较小的中小学生,在逻辑思维等问题上还不尽成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上还存在着不足。但是,在其学琴的历史进程中他们也积累了相应的丰富的音乐语汇和表述手法,他们也有丰富的想象力等优点。只要反复向他们讲解考级作品的音乐内涵,最终他们是会在乐谱的句里行间中解读出完美的音乐形象的。

良好的音乐表现是我们的最高目的。技术作为手段,必须植根于音乐,若没有明确的音乐内容,技术训练也就失去了方向。作为钢琴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的提高必将促进音乐表现的提高,因为它有助于音乐完整性的体现。在历年的钢琴考级中,许多考生技术很好。但却没有把丰富的音乐层次、音色变化、声音幅度表现出来,忽视了音乐表现,对音乐不敏感缺乏想象力,对音乐形象的阐述苍白无力。所以,技术有其普遍规律性的一面,也就是一般的基本功的训练。然而在弹奏一首作品时,它就包含了为什么样的音乐内容服务的重要一面。每个作曲家的作品风格、内容各异,他们的技术要求因作品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的含义。考生只有从音乐内容、形象出发进行技术训练,才能把握音乐的本质。同样,只有对所弹作品的曲式结构、风格、情绪等方面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了解,才能正确的弹奏、阐释作品的意境与内涵。

不同的作曲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创作风格与特点,必须根据这些风格与特点来理解分析作品,如莫扎特的奏鸣曲,这是典型的德国古典风格,明朗而典雅。它包含了非常丰富的音乐语言和节奏韵律。考生必须去理解并掌握其作品的古典风格,仔细体会其中的韵味,了解作曲家的创作特点,追求那样一种意境和音乐气氛。带着明确的音乐目的并努力把作品中的乐句弹得干净而有表情。而若作为一种纯技术来练习,则会将作品弹的机械、乏味,从而失去了音乐要求。

在钢琴考级中还有一部分考生,他们看上去似乎非常注意音乐表现。但是他们大多只是凭借其自身的音乐感,而对于音乐的风格、内容、结构、曲式、和声、音色及层次等问题都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有的甚至明显的对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探讨得不够。所以,必须从各个方面去理解、把握作品。同时,技术上还要干净准确,要有很强和很有把握的控制力。只有这样,技术概念及音乐表现才能融为一体。

弹奏中,考生必须带着明确的音乐目的进行技术性发挥,这样音乐要求就是技术要求,两者才能高度统一。从这一意义上讲,完善的技术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强化基本功训练。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注意对正确的、良好的弹奏手法及整体感觉的掌握。在弹奏中对于其中较难的片断,可以单独进行机械性的反复练习,由于练习目的已经明确,就不会偏离方向。而这种将音乐与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练习的方法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一首作品是愉快的、忧伤的、跳跃的,还是歌唱的等等,考生必须事先明确,开始就有了旋律的概念,有音乐语言,就能很快抓住音乐的性质。在考级中考生对音乐只要具有良好的理解力和技术能力,顺利通过考级是在情理之中的。

上一篇:面对自然作文600字下一篇:精选车间维修专业实习报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