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种常见作文开头方法

2024-05-12

十二种常见作文开头方法(精选7篇)

篇1:十二种常见作文开头方法

写好初一语文作文精美开头的十二种方法

写文章,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一篇好文章,注定要有个好的开头。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开头,才有震撼力、吸引力,让人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之感。所谓“凤头”,亦是这个道理。然而,文章开篇的方法众多,我归纳如下几种常用的,供同学们参考。

一、开门见山 落笔扣题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直截了当地切入要旨。

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受很多同学所青睐。

二、引用经典 彰显底蕴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如下例几种常用的:

1.诗词开头

以诗句开头,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头,可是依然很平凡„„

2.俗语开头

俗语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以此开头,倍感亲切,激发兴趣。如:中国有句俗语说:“三棒槌打不出一个屁来。”我的爸爸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

3.名人名言开头

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如一学生写《自信》: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4.故事导入

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如一学生写《宽容》时,这样开头:“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脸,由于周总理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这时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周总理会大发雷霆。想不到,周总理却很抱歉地说:‘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的脸了。’这样一句暖人的安慰,我们可以从周总理身上看到可贵的品质——宽容。”

5、声音开头

对话、琴声、风声、雷声等等,都可以用来开头,信手拈来,渲染氛围。如:“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三、精辟修辞 韵味悠长

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

1.比喻

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对比

用对比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加强文采,有力地突出主题。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其成功没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反之,那些懒惰昏庸的人,则无法成就事业,由此可见,勤则成事,惰则败业。

3.排比

用排比句开头,句式整齐,语势铿锵,促人赏读。如: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

4.设问

设问开头,铺排文气,先声夺人。如:为什么服装设计师总要千方百计地设计一套又一套的时装?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在前进的号角中总夹杂着这样一句话——提倡科技创新?为什么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不沿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风格?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时装要迎合时代潮流,发展要与时俱进,生活赋予了我们创新的动力。

四、借物联想 引发情趣

文章的开头或从远到近,或由此及彼,从别的事物写起,再联想到要写的事物上来,借以烘托要写的事物。

如一学生这样写《路》:日常行走的路有大路、小路之别,人生之路有正路、歧路之分。人,应该择路而行。

五、巧设悬念 曲径通幽

开头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布局之美。如一学生写《感受生活之美》:“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

六、名人作答 启人深思

采用名人作答的方式展开文章,有利增强开端气势,给人高远之感。如一学生如此写《幸福》的开篇: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尼采认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最幸福的。”而思多葛派却认为:“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七、场景描写 渲染气氛

描写法即借助某种修辞或某种描写技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开端做好衬托铺垫。

请看《考试》一文的开端: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八、交代要素 引人入胜

交代要素式也是写作文较为常见的一种开头形式,即交代记叙文的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如《捉鱼》一文的开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小辰拿着小盆,拎着小桶来到一条小溪边围坝捉鱼。”这样开头可以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记叙文的几要素,为下文展开故事情节作准备。

九、介绍背景 蓄势待发

以介绍情况、交代背景的方式开篇,可以让读者充分了解事情原委,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正确、顺利解读。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写一些事件或重要人物的文章。

如《火烧赤壁》一文的开头:“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这个开头,使读者看了以后,对两军相对峙的形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即将发生的事一目了然。

十、概括内容 凸显主旨

开头总领全文,下文则围绕着它进行“分述”,全文因此而比较有条理,而且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梗概,一睹为快,为下文的阅读埋下情感基调。如作文《春花朵朵》一文的开头:

“五讲文明的春风,吹开了学校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的朵朵春花。让我们从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摘取几朵,领略一下那满园春色吧!”

十一、巧用倒叙 暗渡陈仓

即文章开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以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请看一学生如何写《异乡情怀》: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

十二、抒发感情 先声夺人

即文章一开头就将作者的亲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发出来,直抒胸臆,渲染气氛,达到以情感人。

如一学生在《诚信》开头写道:“如果人生是一趟奔驰的列车,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轮子;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航行中的大船,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背囊,它将伴你永远前行。”

常言道:“文无定法”。是的,作文的开头往往是由作文的内容、体裁、读者对象、构思技巧和作者的写作功底等综合因素所决定,并无固定的格式。衡量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否为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服务,能否吸引读者读下去。我们学生朋友要善于结合实际,灵活变通,巧妙派生,才能写出好的开篇。

篇2:十二种常见作文开头方法

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呢?我概括十二种常见的手法,以飨广大学生朋友。

一、自然收束水到渠成

所谓自然结束式,是指把文章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

如《一堂有趣的科学课》是这样结局的: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二、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这种结尾方式,是指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使文章中心鲜明突出。

如一同学在写《承诺》时这样结尾:无论在人生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永远不会放弃,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这就是我的承诺。

三、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首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能唤起读者心灵上的美感。

请看某同学写《战胜自己》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善于战胜自己,这是我的长处。这个“自己”,是害怕困难缺少勇气的自己,成功时很得意洋洋的自己。

结尾:善于战胜自己,这就是我的长处。困难前面不失掉信心,要有勇气战胜之:成功时不趾高气扬,要看到缺点,保持冷静的头脑。

四、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用名言、警句、诗句、俗语、歌词等收尾,洋溢着诗意,揭示着真谛,呈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意味深长。

如一同学如此写《美好的明天》的结尾: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五、巧妙发问引人深思

结尾以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启发读者思考,具有感染、强调的作用,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有同学这样写《我的语文老师》结尾:难道我的语文老师不是一个称职的好老师吗?你见过这样的老师吗?

六、联想引申多姿多彩

结尾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主题得到升华。

如某同学写《花》的结尾:多姿多彩的花朵在校园里尽情绽放,也在我的心里播下了种子„„

七、抒发情感气势不凡

用抒情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真实感、充足感。

如习作《公园里的秋色》:啊!我爱那迷人的秋色,我爱秋姑娘送给大地妈妈的一件衣服——秋天。

八、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采用描写景物结尾,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

例如《雨季》的结尾:雨停了,阳光放射出他温柔的光芒,天空中出现了彩虹,犹如一座七彩的桥架在天宇,我心也变得纯洁、明净。

九、启发思考意犹未尽

即作者用恰当的词语组织形成句子,结尾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让人有所启迪,获得感悟,可谓情韵深厚。

如一同学写的寓言《狐狸和乌鸦续》结尾:“乌鸦遇事不冷静思考,盲目听信狐狸,结果又上当了。”这引起了读者的深深思考:不论做什么事,要学会冷静思考,明辨是非。

十、出人意料戛然而止

这种结尾不是按照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处理人物或事情的结局,而是用意想不到的结局戛然而止,让人在目瞪口呆之余,不禁感叹作者的奇思妙想、生活的千变万化。

如某同学创造性地写《龟兔赛跑续》:正当乌龟为自己的聪明而夺得冠军沾沾自喜时,裁判宣布了一个令大家非常意外的结果——兔子赢了。原来,比赛的规则是比赛谁跑得慢。

十一、含蓄深刻余味无穷

含蓄结尾写法,就是把要说的话、表达的真情隐藏起来,使文章结尾留有空白,常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和空白艺术,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余地,使人浮想联翩,能把读者引向更深远的境地,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奇效。

如《挑山工》一文的结尾: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

十二、升华主题揭示本质

所谓升华主题,就是在主题的基础上自然延伸,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丰富和深化主旨内涵,如《母亲》的结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无私的伟大的母亲。然而,她是我们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正是这些劳动人民才创造了这个美丽世界。我们要发奋学习,将来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祖国和人民。作者将自己的个人感情和普通劳动人民系在一起,表达赞美之情,立意深远。

篇3:十二种常见作文开头方法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临床路径

2009年,卫生部印发了《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与《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并于2010年开始试点,截至2011年底,已发布311个病种的“三甲医院版”临床路径。同时,试点向县级医院扩展,2011年发布了腹股沟疝等10个病种的“县医院版”临床路径。但这些版本的临床路径对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超出了乡镇卫生院现有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适宜乡镇卫生院应用。鉴于此,卫生部农卫司委托卫生部新农合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乡镇卫生院常见病临床路径的研究制定工作。“卫生院版”临床路径与“县医院版”和“三甲医院版”有别,“三甲医院版”对临床诊治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规范,囊括疾病变异和转归的处理等。“卫生院版”临床路径是基于当前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按照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制定有一定“限制性”的临床路径。本研究跟踪观察了临床路径试点的实施情况,对比了试点前后病种费用变化等情况,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根据乡镇卫生院住院病种分布情况,按照首选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原则,筛选确定了急性肺炎等12个乡镇卫生院常见病作为第一批试点病种,在东、中、西部分别选择广东、湖北和云南3省的各1个县进行试点。在3个试点县选取2~3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为期1个月的跟踪观察,选取的时间分别为2011年7月,调取2010年7月诊断一致的病例作为对照。按照时间顺序截取前10例符合诊断的病例,不足10例的按照实际例数计算,将试点前后的病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要求,共收集了实施临床路径前后12个病种的住院病例428例,平均每病种35.7例,其中2011年155例,2010年同期273例。分病种来看,社区获得性肺炎、高血压病、自然临产阴道分娩收集病例较多,每病种均超过20例。胆囊结石、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秋季腹泻等病例相对较少,2011年病例数分别只有0、2、4例,病例数量比2010年大幅下降。

2 结果

2.1 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变化

与2010年相比,2011年收集病例的平均住院日大部分下降,次均住院费用、日均住院费用大部分升高,按病种分析,平均住院日下降的病种占63.6%,次均住院费用上升的占54.6%,日均住院费用上升的占63.6%(见表2)。

2.2 住院费用构成及变化

与2010年相比,2011年住院费用的构成发生了变化,药品费占住院费用比例有所下降,检查费、治疗费及手术费所占比例有所上升。

2.3 住院费用分布情况

注:变化情况按照2011年减去2010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增减幅度在5%以内视为基本持平。

从本次调查来看,外科、妇科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腹股沟疝、自然临产阴道分娩、急诊剖宫产的费用病例之间相对比较集中,极值(最大值、最小值)与平均值相差一般不超过30%;而内科、儿科病例之间费用比较分散,有的相差超过一倍,这与外、妇科以手术病人为主,而内、儿科患者疾病情况较为复杂有关。

3 讨论与建议

临床路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诊疗标准化方法[4]。临床路径以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1]。研究显示,使用临床路径前后的例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均减少[1,2,3,4,5]。本研究中,临床路径实施后,试点病种次均住院费用、日均住院费用大部分升高,但住院费用的结构已发生了积极变化,住院费用中药品费所占比例有所下降,检查费、治疗费及手术费所占比例有所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不合理用药现象,并通过完善检查、治疗手段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保证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平均住院天数有所下降,乡镇卫生院床位周转得到较大的提高,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医疗资源,在减少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也降低了医院的医疗成本。从而达到降低医疗成本和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等多个目。同时,临床路径也为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等奠定基础。

通过将在乡镇卫生院进行临床路径试点,发现与研究前期设想有所出入,主要是2011年纳入临床路径的病例数大幅减少,与2010年相比病例数下降了一半左右,大多数病种病例数都未达到既定目标,部分病种收集的病例数只有个位数,对比数据极不对称,致使统计结果可比性有所降低。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部分病(如秋季腹泻)不在多发季节,择期手术(如疝气)及一些可耐受常见病(如高血压)多不选择住院治疗,多数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不能进入路径。此外,乡镇卫生院的住院病人大幅下降还有其自身能力的原因。一些条件好的乡镇卫生院原本能够开展的胆囊结石等手术,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药品而导致手术不能开展。加之辅助检查设施又不完善,诊断和治疗上受限制,使乡镇卫生院一些手术无法继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个别临床科室严重萎缩,相应的业务无法开展。以前可以在乡镇卫生院治疗的患者现在都转到县医院,到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少了,有的甚至不再收治住院患者,无论是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是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影响,表现为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不足甚至水平下降,患者就医可及性大大降低,就医流向向县及以上流动,患者医药费用负担必然会加重。

在临床路径试点中,多数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落后,宣传力度不够,且实施临床路径并没有补偿机制和政策支持,临床医师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参与意识不强,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对实施临床路径的兴趣不大,实施前没有系统地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无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这些都影响了临床路径的实施成效。当前按病种付费等付费方式模式尚未普遍建立,临床路径在诊疗流程的统一性也没有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政策面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路径的推行。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继续加强研究和试点,及时总结经验。

临床路径编写专家要与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民切配合,在试点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将临床路径工作不断深入推进。

第二,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补偿机制和政策支持。

临床路径不是一个孤立的方法,它需要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作用,需要建立健全利于临床路径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政策环境,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支付方式改革和补偿机制,以期达到保障质量安全、降低医疗费用的良好效果。

第三,发挥乡镇卫生院人员的积极性,健全实施临床路径的激励机制。

转变乡镇卫生院的体制、机制,推进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乡镇卫生院实施临床路径的管理制度,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与实施临床路径相适应的激励方案。

第四,加强宣传培训指导,加强相关部门合作。

要加强对有关科室医护人员、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指导,掌握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步骤、环节、措施、任务、时间和目标要求等,提高医务人员的主动意识,提升临床路径服务质量。相关部门和科室要联系与协作,要积极主动地按照临床路径要求,履行好各自的职责,配合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门诊医生对疾病的确诊以及收入院指证的把握。

第五,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实施环节监控。

开发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软件,实现临床路径的环节控制[6],相关科室及临床医护人员要落实责任,加强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环节监控。明确临床路径标准诊疗项目、进入路径患者的条件及变异的处理原则和程序,按时实施诊察、治疗、护理方案和措施,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治疗和护理效果、临床路径的变异等。

参考文献

[1]齐广德,秦银河,李书章,等.临床路径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与对策初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1):38-39.

[2]刘雁斌,孙阳,李学旺.实施临床路径保证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J].中国医院,2002,6(2):39-40.

[3]范理宏,谭申生.临床路径在全院主要病种中的实施价值[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4):43-44.

[4]谭明天,吴进军,邓兵.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评估[J].现代医院,2005,5(12):108-109.

[5]江平,焦学信,黄和艮.临床路径在基层医院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1,5(3):57-59.

篇4:初中英语十二种常见句型

such+名词性词组+that…

so+形容词/副词+that…

如此……以致…… 例如:

(1)she is such a good teacher that we all love her.

她是一个好老师,我们都爱她。

(2)It was such a hot day that they didn’t go out for a walk as usual. 这么热的天气,他们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散步。

点津坊:

1.such+a+形容词+名词+that…,可以改写成:so+形容词+a+名词+that…,例句(1)可以改写成:She is so good a teacher that we all love her.

2.在such+形容词+名词复数或不可数名词+that…结构中,形容词如果是many/few或much/little时,用so不用such,即:so+many/few+可数名词复数+that…,so+much/little+不可数名词+that…

(1)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in the room that I can’t get in.

房间里人太多,我进不去。

(2)The man has so much money that he can buy a car.

那人很有钱,他能买一辆小汽车。

句型(二)

There be …, either…or…, neither…nor…, not only…but also…, both…and…

例如:

(1)There is a pen and two pencils in his pencil-box.

他的铅笔盒里有一支钢笔和两支铅笔。

(2)Not only you but also I have been to the Great Wall. 你和我都没有去过长城。

(3)Either you or I am leaving for Shanghai. 要么你去上海,要么我去上海。

(4)Neither you nor he is right.

你和他都不对。

(5)Both Jack and Tim are English.

Jack和Tim都是英国人。

点津坊:

当这几个句型连接主语时,谓语动词的人称和数要考虑“就近原则”,对比both…and…来记忆,both…and…连接主语时视为复数。

句型(三)

enough+名词+to do…

有足够的……做某事

形容词/副词+enough+to do…

足够……做某事

例如:

(1)There is enough room to hold these people to have a meeting. 有足够的地方容下这些人开会。

(2)The boy is strong enough to carry the heavy box.

这个男孩力气够大,能搬动这只箱子。

点津坊:

enough作副词修饰形容词或副词时,放在所修饰词的后面,句子可以用so…that…句型改写。例句(2)可以改写为:The boy is so strong that he can carry the heavy box. 这个男孩力气很大,能搬动这只箱子。

句型(四)

too+形容词/副词+to do…

太……以致不能……

例如:

(1)I was too excited to say a word. 我激动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2)Tom is too short to reach the apple.

Tom太矮了,拿不到那个苹果。

点津坊:

这是一个否定句型,不能在不定式前加 not,可以用so…that…结构改写,例如例句(1)可以改写成:I was so excited that I couldn’t say a word.

句型(五)

so that…以便/以致……

例如:

(1)They studied hard so that they could pass the exam.

他们学习很努力,为了能通过考试。

(2)They started early so that they caught the early bus.

他们起得很早,结果赶上了早班车。

点津坊:

在例句(1)中,是引导目的状语;在例句(2)中,是引导结果状语。一般来讲,从句中含有情态动词的,为目的状语,无情态动词的,为结果状语。

句型(六)

祈使句+then/or/and+陈述句

例如:

(1)Work hard, and/then you will live a happy life. 努力工作,你就会过上幸福生活。

(2)Hurry up, or we will be late for school.快点,否则我们上学就迟到了。

点津坊:

以上句型都可以用条件状语从句来改写。例句(2)可以改写成:If we don’t hurry up, we’ll be late for school.

句型(七)

(1)It’s time for sth.

是干某事的时间了。

(2)It’s time (for sb.) to do sth.

该干某事了。

(3)It’s time that sb. did sth.

该干某事了。

例如:

(1)It’s time for the meeting.

该开会了。

(2)It’s time for us to go to school. 我们该上学了。

(3)It’s high time that you went to bed. 你该上床休息了。

点津坊:

在句型(3)中,可以在time前加rush, high等修饰词,这个句型是虚拟语气的一种,含有“稍迟一点”的含义。而(2)则是“正是干某事的时候”。

句型(八)

(1)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干某事花某人一些时间

(2)sb. spend some time on sth./(in) doing sth. 某人花时间在某事上/花时间干某事

(3)spend some money on sth./(in) doing sth.

花钱在某物上/花钱干某事

(4)sth. cost sb. some money

某事花某人一些钱

(5)pay some money for sth.

为某事(物)付钱

例如:

(1)It took me two hours to write the letter.写这封信花了我两小时的时间。

(2)He spends half an hour (in) reading English every morning.

他每天早上花半小时读英语。

(3)He spends one hour on the housework every day. 他每天花一小时做家务。

(4)The bike cost me 298 yuan.

这辆自行车花了我298元。

(5)I spent 298 yuan on the bike. 我买这辆自行车花了298元。

(6)I paid 298 yuan for the bike. 我花了298元买这辆自行车。

点津坊:cost主语一般为物;spend, pay主语一般为人。例(1)中it用作形式主语,动词不定式为真正主语。

句型(九)

(1)Why not do…/Why don’t you do…?

为什么不干某事?

(2)Let’s do…让我们干某事吧。

(3)Shall we do…?

我们干某事好吗?

(4)Would you like something/to do sth.…?

你想要什么吗?/你想要干……吗?

(5)Will you please do…?

请你干某事好吗?

(6)What (How) about doing…?

干某事怎么样?

例如:

(1)——Why not go and ask our teacher? 为什么不去问问老师?

——Good idea!Let’s go.

好主意!走吧!

(2)——Shall we go out for a walk?我们去散步怎么样?

——No, let’s go to the zoo.

不,我们去动物园吧。

(3)Will you please fetch some chalks for me?请你给我拿些粉笔,好吗?

(4)——What about singing an English song?唱首英语歌曲怎么样?

——Wonderful!好极了!

点津坊:这些句型都是表示“建议”的句子,可视为同义句。

句型(十)

(1)Let’s go out for a walk, shall we? 让我们出去散步,好吗?

(2)Read the book carefully, will you? 认真读书,好吗?

点津坊:在这两个句型中,(2)所代表的祈使句,一般用will you构成反意疑问句。在(1)中Let’s表示包括“我”在内,用shall we,但若是let us,表示不包括“我”在内,则用will you。

例如:

Let us go out for a walk, will you? 你让我们出去散散步,好吗?

句型(十一)

So+be/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也……”

Neither/Nor+be/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也不……”

例如:

(1)He can sing a lot of English songs, so can she. 他会唱很多英语歌曲,她也是。

(2)She speaks English very well, so do I.

她英语说得好,我也是。

(3)Li Lei hasn’t read this book,neither has Lin Feng. 李蕾没看过这本书,林风也没看过。

点津坊:这两个句型都表示和前面所陈述的内容相同,用倒装句。要注意和“so+主语+be/助动词/情态动词——确实是”相区别,试对比一下例(2):

A:She speaks English very well. 她英语说得很好。

B:So she does. 确实是这样。

句型(十二)

I don’t think his answer is right. 我认为他的答案不对。

例如:

(1)I can’t believe she is right.

我相信她是不对的。

(2)You don’t think they will come tomorrow, do you?

你认为他们明天不会来,是吗?

篇5:作文结尾闪光的十二种方法

建湖县冈东小学周正

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所谓“豹尾”,便是指文章结尾时笔法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呢?我概括十二种常见的手法,以飨广大学生朋友。

一、自然收束 水到渠成所谓自然结束式,是指把文章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

如《有趣的斗鸡比赛》是这样结局的: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离开操场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二、卒章显志 画龙点睛

这种结尾方式,是指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使文章中心鲜明突出。

如一同学在写《暗地的孩子》时这样结尾: 我是暗地里的孩子,拥有冷漠

如兽的神情,似倾斜墙角的一道风景,如果你用心体会,就会读懂他想展示的画面:孤独是快乐,放弃是拥有,而平淡才是幸福„„

三、首尾呼应 篇末点题

首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能唤起读者心灵上的美感。

请看某同学写《为校园生活而陶醉》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花一样的年华,花一样的校园,我更为花一样灿烂的校园生活而陶醉!

结尾:我们为校园生活而陶醉!

四、引用佳句 多姿多彩

用名言、警句、诗句、俗语、歌词等收尾,洋溢着诗意,揭示着真谛,呈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意味深长。

如一同学如此写《美好的明天》的结尾: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五、巧妙发问 引人深思

结尾以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启发读者思考,具有感染、强调的作用,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有同学这样写《把握青春》结尾:青春是什么?青春是希望。青春需要什么?青春需要好好把握。无悔的青春,完美的答卷,把握好它。待到春风吹过时,回想过去,自己的认真把握,干好了该干的每一件事,至少“这”也是对我们生命的一种交代。将青春握在手中,将希望铭记心头,带着希望与梦想,去追求,去奋斗,去创造青春之辉煌。

六、联想引申 多姿多彩

结尾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主题得到升华。

如某同学写《花》的结尾:多姿多彩的花朵在校园里尽情绽放,也在我的心里播下了种子„„

七、抒发情感 气势不凡

用抒情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真实感、充足感。

如习作《秋天的公园》:啊!我爱迷人的秋天,我更爱秋天的公园。

八、景物烘托 情景合一

采用描写景物结尾,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

例如《雨后》的结尾:雨停了,阳光放射出他温柔的光芒,天空中出现了彩虹,犹如一座七彩的桥架在空中,我的心也变得纯洁、明净。

九、启发思考 意犹未尽

即作者用恰当的词语组织形成句子,结尾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让人有所启迪,获得感悟,可谓情韵深厚。

如一同学写的寓言《狐狸和乌鸦续》结尾:“乌鸦遇事不冷静思考,盲目听信狐狸,结果又上当了。”这引起了读者的深深思考:不论做什么事,要学会冷静思考,明辨是非。

十、出人意料 戛然而止

这种结尾不是按照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处理人物或事情的结局,而是用意想不到的结局戛然而止,让人在目瞪口呆之余,不禁感叹作者的奇思妙想、生活的千变万化。

如某同学创造性地写《龟兔赛跑续》:正当乌龟为自己的聪明而夺得冠军沾沾自喜时,裁判宣布了一个令大家非常意外的结果——兔子赢了。原来,比赛的规则是比赛谁跑得慢。

十一、含蓄深刻 余味无穷

含蓄结尾写法,就是把要说的话、表达的真情隐藏起来,使文章结尾留有空白。常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和空白艺术,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余地,使人浮想联翩,能把读者引向更深远的境地,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奇效。

如某学生写《那脚印,那亲情„„》一文的结尾是这样的:昏暗的路灯下,雪还在飞舞着。我呆呆地注视着雪地上那渐渐向远处延伸的脚印。这脚印,与其

说印在雪地上,倒不如说烙在我的心坎上。这一行脚印,越来越远,脚印的尽头,父亲的背影也愈来愈小„„

十二、抒发见解,升华中心

所谓升华中心,就是在主题的基础上自然延伸,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丰富和深化主旨内涵,如《生命•阳光》的结尾:如果说生命如花,那么阳光就是一种养分,一种现实与精神上的养分!花离不开养分,生命离不开阳光!

篇6:十二种常见作文开头方法

来源:学而思教育 文章作者:中考网整合 2010-02-12 09:36:17 [标签:作文 语文]中考热点资讯 免费订阅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运用

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所谓“豹尾”,便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呢?我概括十二种常见的手法,以飨广大学生朋友。

一、自然收束水到渠成

所谓自然结束式,是指把文章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

如《一堂有趣的科学课》是这样结局的: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二、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这种结尾方式,是指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使文章中心鲜明突出。

如一同学在写《承诺》时这样结尾:无论在人生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永远不会放弃,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这就是我的承诺。

三、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首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能唤起读者心灵上的美感。

请看某同学写《战胜自己》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善于战胜自己,这是我的长处。这个“自己”,是害怕困难缺少勇气的自己,成功时很得意洋洋的自己。

结尾:善于战胜自己,这就是我的长处。困难前面不失掉信心,要有勇气战胜之:成功时不趾高气扬,要看到缺点,保持冷静的头脑。

四、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用名言、警句、诗句、俗语、歌词等收尾,洋溢着诗意,揭示着真谛,呈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意味深长。

如一同学如此写《美好的明天》的结尾: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五、巧妙发问引人深思

结尾以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启发读者思考,具有感染、强调的作用,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有同学这样写《我的语文老师》结尾:难道我的语文老师不是一个称职的好老师吗?你见过这样的老师吗?

六、联想引申多姿多彩

结尾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主题得到升华。

如某同学写《花》的结尾:多姿多彩的花朵在校园里尽情绽放,也在我的心里播下了种子„„

七、抒发情感气势不凡

用抒情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真实感、充足感。

如习作《公园里的秋色》:啊!我爱那迷人的秋色,我爱秋姑娘送给大地妈妈的一件衣服——秋天。

八、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采用描写景物结尾,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

例如《雨季》的结尾:雨停了,阳光放射出他温柔的光芒,天空中出现了彩虹,犹如一座七彩的桥架在天宇,我心也变得纯洁、明净。

九、启发思考意犹未尽

即作者用恰当的词语组织形成句子,结尾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让人有所启迪,获得感悟,可谓情韵深厚。

如一同学写的寓言《狐狸和乌鸦续》结尾:“乌鸦遇事不冷静思考,盲目听信狐狸,结果又上当了。”这引起了读者的深深思考:不论做什么事,要学会冷静思考,明辨是非。

十、出人意料戛然而止

这种结尾不是按照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处理人物或事情的结局,而是用意想不到的结局戛然而止,让人在目瞪口呆之余,不禁感叹作者的奇思妙想、生活的千变万化。

如某同学创造性地写《龟兔赛跑续》:正当乌龟为自己的聪明而夺得冠军沾沾自喜时,裁判宣布了一个令大家非常意外的结果——兔子赢了。原来,比赛的规则是比赛谁跑得慢。

十一、含蓄深刻余味无穷

含蓄结尾写法,就是把要说的话、表达的真情隐藏起来,使文章结尾留有空白,常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和空白艺术,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余地,使人浮想联翩,能把读者引向更深远的境地,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奇效。

如《挑山工》一文的结尾: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

十二、升华主题揭示本质

所谓升华主题,就是在主题的基础上自然延伸,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丰富和深化主旨内涵,如《母亲》的结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无私的伟大的母亲。然而,她是我们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正是这些劳动人民才创造了这个美丽世界。我们要发奋学习,将来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祖国和人民。作者将自己的个人感情和普通劳动人民系在一起,表达赞美之情,立意深远。

作文结尾方法千万,不管怎样落笔,都应与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古人云:“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文章的结尾关键要有丰富深厚的内容,经得起咀嚼,能启发读者想象和思考,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止”的境地。

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综合类练习(二)

来源:网络资源 2009-04-28 09:53:24 [标签:名著 复习语文]中考热点资讯 免费订阅

20、名著内容填空。

①写出鲁滨孙在荒岛救人的一个故事名称(自拟)“智救星期五”、“智救落难船长”(6个字以内)

②写出鲁智深救林冲的故事名称(自拟)“大闹野猪林”(6个字以内)

21、下面人物与故事不搭配的一项是(D)

A、刘备---白帝城托孤B、林黛玉---荷锄葬花C、林冲---误入白虎堂D、李逵---七擒孟获

22、下面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请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①及时雨神行太保,黑旋风展浪里白条。《水浒传》

②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西游记》

23、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好的课外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作者印象最深的人物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示例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一个人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人生才有意义。

示例2:《三国演义》,罗贯中;诸葛亮;一个人不仅要有智慧,还要善于用人。

24、按照示例,请写出源于《水浒传》或《西游记》的一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的主要内容。

示例: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人物:诸葛亮、周瑜;故事:周瑜定计火攻曹军。

成语:逼上梁山;人物:林冲;故事:林冲受高俅陷害被逼上梁山

25、请从下面提供的四个情节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

①三顾茅庐②黛玉葬花③武松打虎④大闹天宫

序号出自哪一部著作作者简要写出书中另一个情节(不超过15字)

26、课外阅读检测

①下面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自己撰写的座右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你能指出对联中典故里的主人公是谁吗?(2分)

上联:下联:

27、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中各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英雄,他们使用同一兵器,出自于同一宗室,他们的名字是。关羽、关胜

28、请以新大纲推荐的初中生阅读的外国名著为材料,依照所给的语句形式,补写完整后面的句子:

我来到法兰西,听到了罗曼&S226;罗兰在叙述三位巨人的不凡历程;我来到了英国,听到了斯威夫特在叙述格列佛多次航海中的种种奇遇,我来到俄罗斯,听到了,高尔基叙述自己苦难童年的种种坎坷

29、下面对联分别出自哪部章回体小说?请写出来。

(1)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三国演义》(2)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西游记》(3)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元春归省庆元宵《红楼梦》

30、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

示例:(1)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2)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3)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31、世界名著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出自哪国的哪位作家的什么作品?吝啬鬼的姓名各是什么?

法国、巴乐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英国、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法国、莫里哀《吝啬鬼》、阿巴贡;俄国、果戈里《死魂灵》、泼留希金。

32、《老人与海》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小说,小说中的老人圣地亚哥(人物名)表面上看失败了,但精神并不屈服。诚如他所说的“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是这部小说的一曲打不败的失败者的赞歌。

33、《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夏洛克是这出喜剧中塑造的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要求具体说明)

34、唐代论诗人,李杜已远,惟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边,尚有三座旧祠堂。

出自诗人(白居易)著作(《新乐府》)。

35、上联:欧阳修与民同乐。下联:(范仲淹替君分忧(意思对即可))

36、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对联中提到的人物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的(“落雁”王昭君。)。

37、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对联中提到的人物是(诸葛亮)他的事迹妇孺皆知,比如: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火烧赤壁。

38、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联中提到的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请将代表他风格的诗歌写出三句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9、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人物(杜甫)、草堂是指(成都草堂)。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词客是指苏洵、苏轼、苏辙。四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40、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人物(范仲淹)、出自他作品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1、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这幅对联赞扬的(李清照),作品《《漱玉词》》。其中“后主”是指(“南唐后主”李煜)。

42、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此联是写(南宋)朝(文天祥),联中化用了他的《《过零丁洋》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3、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此联是写(鲁迅),联中提到的他的作品是《呐喊》、《彷徨》

44、《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生物学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神秘岛》。

45、凡尔纳小说广为流传的原因,一是构思精巧、情节惊险;二是它们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三是他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46、尼摩船长是一名反抗压迫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凡尔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47、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昆虫记》(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曾被鲁迅先生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48、《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情趣。

49、法布尔的《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50、《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请写出你最为熟悉的两个故事的名称:如:《龟兔赛跑》、《狼来了》、《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等(任写两个即可)。

51、《伊索寓言》内容丰富,有的影射当时社会现实,如〈狼和小羊〉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有的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有的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蚂蚁和蝉〉。

52、《伊索寓言》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

53、在意大利,〈爱的教育〉一直是孩子们的必读书,这本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

54、〈爱的教育〉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为中心,它用爱塑造人。

篇7:十二种修辞方法汇总教案

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反语、反复、借代

一、【比喻】

(一)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揣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四)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

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除此以外,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

①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例如:从喷泉里喷出花的海洋,(“花”修饰“海洋”)

②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 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五)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二、【借代】

(一)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二)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例如: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三)借代的作用:

1、以简代繁;

2、以实代虚;

3、以奇代凡;

4、以事代情。

(四)运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五)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

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借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相似的关系。

③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三、【夸张】

(一)概念: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二)种类: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三)夸张的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吸引读者,给人留下鲜明印象。

3、增强联想;增强感染力。

(四)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四、【对偶】

(一)概念: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二)对偶的种类: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如例句a。宽式对偶,五条要求中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很严格,如例句c。

(三)对偶的结构:

1、成分对偶。例如:

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2、句子对偶。例如: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四)对偶的作用: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五)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

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五、【排比】

(一)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相同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二)排比的种类:

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 例如:

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4、复句排比。例如:

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 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三)排比的作用:

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

3、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四)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句子或句子成分),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句子或短语)。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六、【反复】

为了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复的种类:

1.连续反复,如“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2.间隔反复,如“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反复的作用:

1.突出思想,渲染感情。2.富有音乐性,加强节奏感。

反复与排比的区别:

排比着眼于结构相似,语气一致,多项并举;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

排比与反复的修辞作用不同。排比的作用主要是加强气势,提高表达效果。反复的作用主要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增强节奏感。

当一个排比句用相同的词语作“提挈语”时,叫做排比与反复合流,或叫排比与反复的兼用。如:“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当排比没有出现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只能叫排比不能叫反复;同样,当反复不具备结构相似,多项并举的条件时,也只能叫反复,不能叫排比。

七、【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 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反问与设问的区别与联系:

1.二者都是“明知故问”,并不要求对方回答。不同的是: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3.二者都有很强的表现力,有时可结合起来使用,用反问的意思作设问的答案。

八、【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例如: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 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九、【引用】

在说话和行文中,引入现成的语句(包括诗文、成语、谚语等),借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叫做“引用”

引用的种类:

1.明引,直接引用原话,在形式上注明,或者加上引号的。

2.暗引,间接引用,不注明出处,也不加引号,直接把原话融合在自己的话里,或者只引原话的大意。

3.仿引,仿用原话的形式,保留一部分原话,另外换上某些新词。

引用的特点:

1.语言凝练,言简意明。2.形象鲜明,增强表现力。(如说明文中引用诗文)3.加强真实性。(如引资料)4.起证明作用。(如引名人名言或格言等作理论论据)引用的注意点:

1.一定要正确理解原话的意义。

2.引用原话,不是为特定的需要,一定要忠于原文。3.引用时要与自己的意思配合得当,避免语意含混不清。

4.引用谬误观点,必须选用对方有代表性的观点,才能反驳有力、中肯。

十、【对比】

也称“对照”。把两种互相对立或矛盾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形成对照。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对比的作用:

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鲜明、突出。对比与衬托的区分: 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

2.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3.衬托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俗话所说的“红花还须绿叶扶”。对比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十一、【反语】

即“说反话”,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多数是表示讽刺嘲弄的。

在一定条件下,它比正说更有力量,有特殊的表达效果。

重在理解反语的本意。

十二【比拟】

(一)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二)种类:

1、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绕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三)比拟的作用:

1、色彩鲜明;

2、描绘形象;

3、表意丰富。

(四)运用比拟应注意事物本身的特征。

(五)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如拟人,因人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所以通过联想和移情,变无情物为有情物;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依靠相似点把本体与喻体联系起来,以便形象具体地感知事物,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但不管是哪种比喻,喻体必须出现。

十三、【辞格的综合运用】

辞格综合运用时有三种情况:

1.兼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反对党八股》)比喻、引用兼用。

2.联用———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科学的春天》)先引用、再排比、后拟人联用。

上一篇:建设工程项目协调程序下一篇:不要沉默600字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