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侨政策法律知识问答

2024-04-30

涉侨政策法律知识问答(精选5篇)

篇1:涉侨政策法律知识问答

2012涉外涉侨生育政策

http://作者:lp 时间:2012-04-20

一、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中国内地居民涉外生育问题的规定

1、中国内地居民与外国人结婚后在内地生育的,执行中国内地居民一方户口所在地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规定。

2、中国内地居民与外国人结婚生育,在执行中国有关生育政策的规定时,外国人一方结婚前已有的子女以及内地居民与外国人结婚后生育的子女,不在内地定居的,不计算该子女数。

3、中国内地居民与外国人结婚后,要求在内地生育并符合上述规定的,须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状况证明和生育状况证明,由中国内地居民一方按其户口所在地有关计划生育的法规和规定办理有关生育手续。

4、中国内地居民与外国人结婚后,符合规定的生育条件,但未办理有关生育手续而生育女子的,补办有关生育手续后免予处理;未婚生育第一个子女的,补办结婚登记和有关生育手续后,减轻或免予处理。

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中国内地居民涉港生育问题的规定

1、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在内地生育的,执行内地居民一方户口所在地有关生育政策的规定。

2、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生育,在执行内地有关生育政策的规定时,香港居民一方结婚前已有的子女以及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生育的子女,不在内地定居的,不计算该子女数。

3、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要求在内地生育并符合上述规定的,须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状况证明和生育状况证明,由内地居民一方按其户口所在地有关计划生育的法规和规定办理有关生育手续。

4、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符合规定的生育条件,但未办理有关生育手续而生育子女的,补办有关生育手续后免予处理;未婚生育第一个子女的,补办结婚登记和有关生育手续后,可以减轻或免予处理。

5、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内地居民一方在香港合法定居后,不执行内地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6、内地居民涉台湾、澳门生育的问题,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关于华侨在国内的计划生育政策

1、中国内地居民与华侨结婚在中国内地生育,应遵守其户口所在地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有关规定。如所生育的子女均在境外定居,可在中国内地再生育子女。

2、中国内地居民与华侨结婚在境外生育子女且该子女拟回中国内地定居的,应遵守其户口所在地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有关规定。如果在境外不符合其户口所在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有关生育数量规定生育子女,且该子女回中国内地定居的,应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3、夫妻双方均为华侨,已生育的子女均在境外定居的,在中国内地可按政策规定再生育子

女,并按照有关规定在其父或母原户籍地办理落户。

四、关于归侨的计划生育政策

归侨应执行其户口所在地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有关规定。其中,夫妻一方或双方为归侨的中国内地居民所生育的子女均在境外定居的,可在中国内地按政策规定再生育子女。 华侨、归侨符合以上规定可以再生育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

以上所指“华侨”、“归侨”身份及“定居”概念的界定,均以《关于界定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身份的规定》(国侨发〔2009〕5号)为准。

五、关于出国留学人员生育问题规定》

1、夫妻双方在国外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留学人员,不符合国家有关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国外生育或者怀孕后回中国内地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回中国内地后不予处理。

2、留学人员在国外生育的子女不回中国内地定居的,在执行国家有关生育政策的规定时,不计算该子女数。

3、留学人员在国外留学期间生育或者怀孕后回中国内地生育,不纳入中国内地各级各部门和有关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考核。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和 香港回归祖国日期的临近涉外婚姻管理与计划生育管理日 益成为我们必须重视且慎重研究解决的热点问题 涉外婚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双方都是中国人居住在外国的婚姻

具有外国国籍的华人与我国公民的婚姻

双方在国内结婚定居国外的华侨或双方在国外结婚并定居的华侨因某种原因回国要求处理离

婚问题由原结婚登记机关或当事人原籍所在地人民法院受理的婚姻

一方为我国公民一方为外国人无论在我国居住与否之间的婚姻

居住临时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之间按我国婚姻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办理的结婚和离婚 涉外婚姻的生育问题是我国计划生育管理所要研究的新课题 婚姻问题涉及到男女双方所在国的法律风俗习惯等一系列的问题各级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处理涉外婚育问题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在我国境内的涉外婚姻必须根据我国民法通则 条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 婚适用婚姻缔结地的法律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领域外要依照婚姻缔结地的法律结婚应当不以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为基本原则我国公民和外国人之间的正当婚姻应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涉外婚姻的构成要件一般包括外国人中国人和法院受理

外国人指依照中国国籍法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中国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民

法院受理中国人和外国人结婚都应当受到各国法律的保护都要遵守各国的法律按规定应由 结婚缔结地法院办理中国人和外国人结婚手续该涉外婚姻即为合法婚姻 外国人中国人及法院受理

三个条件同时构成涉外婚姻的要件其中法院受理是构成涉外婚姻的主要条件四涉外婚姻计划生育管理

涉外婚姻计划生育管理是随涉外婚姻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规范有关当事人的结婚离婚行为及生

育行为的准则

按照我国的国情来规范涉外婚姻家庭的生育行为是加强涉外婚姻管理的重要手段涉外婚姻的产

生必然要引起涉外婚姻的计划生育管理也是计划生育管理研究的新领域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计生政字 号文对涉外婚姻有关生育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

大陆公民与港澳台同胞外国公民依法结婚后仍定居大陆一方原有两个以上孩子且已在大陆 外定居另一方系初婚或从未生育过可参照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归侨侨眷

计划生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侨研字第 号的规定 归侨侨眷所生子女已在国外定居国内无子 女的可允许其再生育一胎的精神允许其再生一个孩子 双方均为再婚的可按当地再婚的生育规定

执行

计算子女数时如港澳台同胞外国公民一方的子女均未在大陆定居的可按大陆公民一方已有子

女数计算

夫妻双方均为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不满六年可照顾生育第二个孩子但不能生育第三个孩 子定居六年以后按当地生育规定执行

关于出国留学人员计划外生育问题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国计生改字 号文予以较国内宽松得多的具体规定如下

国家教委和有关部门在派出各部委留学人员前应向他们宣传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教育他们在国外要遵守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不要超计划生育 一旦在国外超生了孩子应主动向使领馆说

明情况并备案

在国外超计划生育的人员回国后应允许他们持使领馆出具的证明及所在国的出生证明为子 女申报户口可不占其所在单位的生育指标

在国外超计划生育的人员回国后其所在单位根据使领馆的证明材料不给予处分不征收超 生子女费

涉外婚姻计划生育管理是一个涉及政策性很强牵动面很广影响面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必须

建立清醒的依法管理的观念严格按法定政策和程序办事一方面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需通力协作 对于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关于内地居民涉港生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中国内地居民涉外

生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发布部门】国家计划生育

委员会(已更名)【发文字号】国计生委[1998]111号

【发布日期】1998.01.0

1【时效性】现行有效 【实施日期】1998.01.01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法规类别】计划生育统计财会

【全文】 【法宝引证码】 CLI.4.142015使用说明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关于内地居民涉港生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中国内地居民涉外

生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国计生委[1998]111号)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1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1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计划生育委员会:

为妥善解决内地居民涉港澳台生育有关问题和中国内地居民涉外生育有关问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关于内地居民涉港生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中国内地居民涉外

生育问题的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附1: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内地居民涉港生育问题的规定

一、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在内地生育的,执行内地居民一方户口所在地有关生育政

策的规定。

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生育,在执行内地有关生育政策的规定时,香港居民一方结婚前已有的子女以及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生育的子女,不在内地定居的,不计算该子女

数。

(相关资料: 案例与裁判文书1篇)

二、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要求在内地生育并符合上述规定的,须出具具有法律效

规定办理有关生育手续。力的婚姻状况证明和生育状况证明,由内地居民一方按其户口所在地有关计划生育的法规和

三、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符合规定的生育条件,但未办理有关生育手续而生育子

续后,可以减轻或免予处理。

女的,补办有关生育手续后免予处理;未婚生育第一个子女的,补办结婚登记和有关生育手

四、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内地居民一方在香港合法定居后,不执行内地有关计划

生育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五、内地居民涉台湾、澳门生育的有关问题,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附2: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中国内地居民涉外生育问题的规定

一、中国内地居民与外国人结婚后在内地生育的,执行中国内地居民一方户口所在地有关生育政策的规定。

中国内地居民与外国人结婚生育,在执行中国有关生育政策的规定时,外国人一方结婚前已有的子女以及内地居民与外国人结婚后生育的子女,不在内地定居的,不计算该子女数。

二、中国内地居民与外国人结婚后,要求在内地生育并符合上述规定的,须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状况证明和生育状况证明,由中国内地居民一方按其户口所在地有关计划生育的法规和规定办理有关生育手续。

三、中国内地居民与外国人结婚后,符合规定的生育条件,但未办理有关生育手续而生育子女的,补办有关生育手续后免予处理;未婚生育第一个子女的,补办结婚登记和有关生育手续后,减轻或免予处理。

国家计生委关于出国留学人员生

国家计生委

育问题的规定 号 日 日 国计生发[2002]342002年4月242002年4月24

篇2:涉侨政策法律知识问答

本文包含以下六个文件:

1、文号:国计生委[1998]111号

文件标题: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关于内地居民涉港生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中国内地居民涉外生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附1:关于内地居民涉港生育问题的规定 附2:关于内地居民涉外生育问题的规定

2、文号:国人口发〔2009〕103号

文件标题:国家人口计生委 公安部 国务院侨办关于涉侨计划生育政策的若干意见

附件:《关于界定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身份的规定》(国侨发〔2009〕5号)

3、文号:国人口函〔2010〕48号

文件标题: 国家人口计生委对上海市人口计生委关于中国内地居民不符合规定在境外生育问题请示的复函

4、文号:人口厅函〔2010〕104号

文件标题: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对浙江省人口计生委关于明确内地居民涉澳生育有关政策请示的复函

5、文号:国人口函[2007]100号

文件标题:国家人口计生委对湖南省人口计生委关于谭某易夫妇在香港生育第二个子女有关政策性问题请示的批复

6、文号:计生政 [1996] 6号

(1999年5月6日)

文件标题:国家计生委政策法规司对广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关于内地居民涉港澳台生育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关于内地居民涉港生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中国内

地居民涉外生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计生委[1998]1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计划生育委员会:

为妥善解决内地居民涉港澳台生育有关问题和中国内地居民涉外生育有关问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关于内地居民涉港生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中国内地居民涉外生育问题的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附1: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内地居民涉港生育问题的规定

一、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在内地生育的,执行内地居民一方户口所在地有关生育政策的规定。

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生育,在执行内地有关生育政策的规定时,香港居民一方结婚前已有的子女以及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生育的子女,不在内地定居的,不计算该子女数。

二、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要求在内地生育并符合上述规定的,须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状况证明和生育状况证明,由内地居民一方按其户口所在地有关计划生育的法规和规定办理有关生育手续。

三、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符合规定的生育条件,但未办理有关生育手续而生育子女的,补办有关生育手续后免予处理;未婚生育第一个子女的,补办结婚登记和有关生育手续后,可以减轻或免予处理。

四、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内地居民一方在香港合法定居后,不执行内地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五、内地居民涉台湾、澳门生育的有关问题,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附2: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中国内地居民涉外生育问题的规定

一、中国内地居民与外国人结婚后在内地生育的,执行中国内地居民一方户口所在地有关生育政策的规定。

中国内地居民与外国人结婚生育,在执行中国有关生育政策的规定时,外国人一方结婚前已有的子女以及内地居民与外国人结婚后生育的子女,不在内地定居的,不计算该子女数。

二、中国内地居民与外国人结婚后,要求在内地生育并符合上述规定的,须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状况证明和生育状况证明,由中国内地居民一方按其户口所在地有关计划生育的法规和规定办理有关生育手续。

三、中国内地居民与外国人结婚后,符合规定的生育条件,但未办理有关生育手续而生育子女的,补办有关生育手续后免予处理;未婚生育第一个子女的,补办结婚登记和有关生育手续后,减轻或免予处理。

国家人口计生委公安部 国务院侨办关于

涉侨计划生育政策的若干意见 国人口发〔2009〕1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计生委、公安厅、侨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计生委、公安厅、侨办,各副省级城市人口计生委、公安局、侨办:

为进一步贯彻和执行有关涉侨计划生育政策,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关于华侨在国内的计划生育政策

中国内地居民与华侨结婚在中国内地生育,应遵守其户口所在地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有关规定。如所生育的子女均在境外定居,可在中国内地再生育子女。

中国内地居民与华侨结婚在境外生育子女且该子女拟回中国内地定居的,应遵守其户口所在地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有关规定。如果在境外不符合其户口所在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有关生育数量规定生育子女,且该子女回中国内地定居的,应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夫妻双方均为华侨,已生育的子女均在境外定居的,在中国内地可按政策规定再生育子女,并按照有关规定在其父或母原户籍地办理落户。

二、关于归侨的计划生育政策

归侨应执行其户口所在地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有关规定。其中,夫妻一方或双方为归侨的中国内地居民所生育的子女均在境外定居的,可在中国内地按政策规定再生育子女。

华侨、归侨符合以上规定可以再生育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以上所指“华侨”、“归侨”身份及“定居”概念的界定,均以《关于界定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身份的规定》(国侨发〔2009〕5号)为准。

此前有关涉侨计划生育政策凡与此意见不符的按此意见执行。

附件:《关于界定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身份的规定》(国侨发〔2009〕5号)

国家人口计生委

部 国 务 院 侨 办

二 ○ ○ 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附件:

关于界定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身份的规定

国侨发[2009]5号

为适应侨情变化和侨务工作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现对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的身份做如下界定。

一、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一)“定居”是指中国公民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两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二)中国公民虽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视为华侨。

(三)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

二、外籍华人是指已加入外国国籍的原中国公民及其外国籍后裔;中国公民的外国籍后裔。

三、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

(一)“回国定居”是指华侨放弃原住在国长期、永久或合法居留权并依法办理回国落户手续。

(二)外籍华人经批准恢复或取得中国国籍并依法办理来中国落户手续的,视为归侨。

四、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

(一)侨眷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

(二)外籍华人在中国境内的具有中国国籍的眷属视为侨眷,其范围比照本条第(一)款。

上述规定仅适用于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身份的界定,有关他们在中国的政策待遇,应按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定自发布之曰起施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华侨归侨华侨学生归侨学生侨眷等身份解释(试行)》(国侨发[1984]2号)和《关于对华侨定义中“定居”的解释(试行)》(侨政发[2005]203号)同时废止。

本规定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负责解释。

国家人口计生委对上海市人口计生委关于中国内地居民不符合规定在境外生育

问题请示的复函(国人口函〔2010〕48号)

上海市人口计生委:

你委《关于中国内地居民不符合规定在境外生育问题的请示》(沪人口委〔2009〕56号)收悉。经商外交部、公安部、民政部、国务院侨办、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台办等部门,现答复如下:

夫妻双方均为我国内地居民,在国外、境外生育的子女回我国内地居住,办理了入户手续或两年内累计居留满18个月的,在适用各地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时,应当计算该子女数。

夫妻一方为我国内地居民,一方为港澳台居民或外国人的,在国外、境外生育的子女回我国内地居住,办理了入户手续或两年内累计居留满18个月的,在我国内地申请再生育子女时,应计算该子女数。

特此函复。

国家人口计生委

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对浙江省人口计生委 关于明确内地居民涉澳生育有关政策请示的复函

人口厅函〔2010〕104号

浙江省人口计生委:

你委《关于要求明确内地居民涉澳生育有关政策的请示》(浙人口计生委[2010]7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夫妻双方均具有内地户籍,一方通过投资居留取得有限居留权或一方取得澳门非永久性居民身份的,仍应遵守内地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不适用《关于内地居民涉港生育问题的规定》。

特此函复。

二○一○年五月二十一日

国家人口计生委对湖南省人口计生委关于谭某易夫妇在香港生育第二个子女有

关政策性问题请示的批复 国人口函[2007]100号

湖南省人口计生委: 你省《关于谭××、易××夫妇在香港生育第二个子女有关政策性问题的请示》(湘人口[2007]23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谭某、易某夫妇双方均为我国内地居民,在香港生育第二个子女,不符合国家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属违法生育,应按照有关规定和当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处理。如其子女不在内地办理入户手续,不回内地定居,可暂不征收社会抚养费。

此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二OO七年六月十五日

国家计生委政策法规司对广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关于内地居民涉港

澳台生育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计生政 [1996] 6号 1999年5月6日

广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

篇3:涉侨政策法律知识问答

关键词:知识产权,贸易法律政策,自主创新能力

世界经济和贸易的竞争, 实质上已成为科技的竞争。国际技术贸易、国际商品贸易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知识产权。一国的贸易法律政策对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的保护、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而一个国家良好的知识产权制度对其贸易的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贸易法律政策, 将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一、知识产权贸易法律政策的现有规定

(一) 税收政策

近些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 在税收方面更是在多方位、多角度采取了一系列的鼓励优惠措施, 形成了一套旨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优惠政策。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税收政策有如下:《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的若干意见 (试行)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收政策的通知》、《软件企业进口免税新税》、《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

(二) 政府采购政策

在世界范围内, 政府采购制度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 政府采购制度非常完善。政府采购政策不仅能从宏观上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运行而且能从微观上壮大民族经济保护和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 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我国《政府采购法》出台后, 国务院和财政部等部门相继出台了30多个配套的规整制度, 初步建立了以《政府采购法》为统领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

(三) 知识产权国际诉讼政策措施

在知识产权国际诉讼中尤其以美国的337调查尤为突出。“337条款”是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的简称, 主要调查进口贸易中侵犯知识产权以及其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目前, 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 我国已成为遭受337调查最多的国家, 成为337最大的受害国。

目前, 我国商务部在应对337的调查中所提供的政策和服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出台了应对337调查的专项政策。为了更好的做好337调查的应对工作, 维护我国企业的出口利益, 商务部于2007年12月18日出台了《关于做好美国337调查应对工作的指导意见》; (2) 及时通报337调查的进展情况。当商务部得知我国企业遭受337调查后, 会迅速将337调查的情况通知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有关企业, 从而有利于我国各相关主体做好尽早应对337调查; (3) 开设“美国337调查”专栏。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在其网站上开设了“美国337调查”专栏, 内容包括337简介、最新动态、相关法规、案件查询和理论研究等内容, 有利于各相关主体对337调查的了解和案件的查询; (4) 对“337条款”的不合理性进行评价。从2005年以来, 在每年的《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中, 商务部均会对“337条款”不合理性作出点评, 并要求美国对“337条款”进行实质性修改。

二、知识产权贸易法律政策存在的问题

以上所谈到的各项贸易法律政策措施为保护知识产权和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贸易法律政策仍有许多有待改进和完善之处, 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一) 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机制尚需完善

在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和诉讼方面, 我国目前主要是对美国的337调查所出台的一系列措施。但是, 今年来, 海外企业和个人对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也日渐增多, 其中尤以我国商标遭人抢注最为突出。在我国的贸易法律政策措施中虽然采取一些措施帮助企业海外维权, 但是这些措施力度不大, 所起到的实际效果微乎甚微。

(二) 各部门之间未形成良好协作机制

政策体系不仅要完善, 执行部门也要形成体系化, 这样政策的良好运行才会得到保障。我国应对337调查机制。我国337调查应对机构以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为主, 各级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相配合的组织架构。但是, 在337调查中知识产权问题非常突出, 在没有把国家知识产权局、版权局、商标局等部门纳入应对337调查机构的前提下, 企业在面临调查时很难获得知识产权方面的支持。

(三) 政策的执行程序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缺乏程序意识是政府采购过程中突出的问题之一。由于采购政策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 有些单位往往以项目的特殊性或者时间紧为借口, 出现没有进行政府采购申报的前提下, 就有采购既成事实的情况, 在采购完成之后再进行采购的申请和相关手续的补办。

(四) 各项政策措施缺乏衔接沟通, 未形成一个体系并且多为特定性政策

税收政策中虽然现行的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中包括了各种科技项目的引进、研究、应用、推广、转让的各个环节, 但是针对每一环节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都是独立存在的, 每项政策针对的是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单一环节, 没有从整体上形成相互衔接、协调的体系。在这种状况下, 各项优惠政策的实际实施效果就会大大降低。我国现行税制中针对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 大都针对科技创新中特定情况而出台, 指向个别情况、问题, 并且在很多政策中加了很多限制条件。稳定性和系统性大大折扣。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政策效益的发挥, 税收优惠好处使企业难以全部享受到。

三、完善贸易法律政策具体建议

我国各项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法律政策经过多年的实施, 效益日益显现, 经济贸易得到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仍然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在今后各项政策的修改完善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设立和完善对外贸易领域中相关政策、机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知识产权与贸易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知识产权成为对外贸易中的新焦点。我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中遇到的知识产权诉讼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被侵权, 二是被诉侵权。

首先, 在被侵权问题上, 我国应该建立海外维权机制。海外维权常常诉讼时间长、费用高、信息来源不畅等问题, 企业往往急需政府的帮助。目前, 我国已经有关部门已建立“中国企业境外商务投诉服务中心”, 开通了12335服务热线, 通过热线电话、信函、互联网等方式向我国企业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受理投诉服务。但是, 这些措施与上文中韩国的海外维权机制比较起来还是相差甚远的。因此, 应该在参考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来建立我国海外维权机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施:第一, 加强政府、行业、企业以及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 建立全国性的海外维权服务机制。可以通过电话热线, 网站或者相关办事处, 为企业提供相关法律信息、诉讼经验咨询、律师委托等等各种帮助。第二, 提供知识产权海外维权经费支持。据调查, 我国企业海外维权的消极对待一个很大原因就是诉讼费用过高。然而, 长此以往将会使我国的民族工业的海外发展受到重挫。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效仿国外政府的成功做法, 建立相关的维权经费补贴制度。

其次, 在被诉侵权问题上, 部门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在被诉侵权问题上我国主要是如何应对美国的337调查。上文中已提到在应对美国337调查的机制上没有纳入国家知识产权局、版权局、商标局等相关部门, 使我国企业很难得到知识产权方面的帮助。因此, 建议建立以商务部公平贸易调查局为主, 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版权局、商标局以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337调查应对协作机制。

(二) 建立、完善预警反馈机制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也越来越多, 而且一些侵权指控不单单是某个企业, 甚至会波及到整个行业, 例如在美国337调查中, 一旦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出普遍排除令, 那么将会阻止某个国家全行业的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因此, 在对外贸易领域, 我们有必要建立预警机制, 整合相关政府机构、企业、中介机构有关资源, 及时掌握世界上有关行业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跟踪了解国际范围知识产权法律政策或者制度的变化等信息, 防止知识产权纠纷的发生。同时, 要建立政策反馈机制, 把政府和企业连接起来, 企业在政策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 政府在得到反馈后及时的制定和修改相应的实施细则来应对所出现的问题。这样就避免了政策的滞后和不全面的尴尬境地。

(三) 完善和优化政府采购政策

为了避免在采购政策实施程序中所存在的弊端, 需要在以下两点中进一步的完善。首先, 完善采购政策的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健全采购监督方面的政策, 另一方面还要完善政策采购监督体系。目前, 我国在政府采购方面的监督主要为财政监察、纪检、审计方面, 这些均属于事后监督措施。因此, 建议完善和优化事前的考核、合同的履行过程, 以及供应商的诚信记录方面的监督机制。其次, 建立一支较高综合素质的采购人才队伍。政府采购涉及众多领域, 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建立专业的政府采购人才对于对于政府采购工作意义重大。因此,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重视政府采购人才队伍的建设, 要定期的培训、考核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 同时还要进行廉政思想教育工作。政府采购政策中技术采购与货物采购并重。在国外发达国家的政府采购中, 技术采购在政府采购中占据很高的比例。我国应该吸取其经验, 对于国外的先进技术, 可以以政府采购的方式,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使之变为我国的自主创新技术。

(四) 制定全局性税收政策

科技创新活动是由不同环节、不同阶段构成的, 一个产品从研发到市场需要几个阶段。因此, 应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各项政策的制定要有全局性, 各项政策相互呼应、相互协调, 才能将各项政策合力发挥到最好。现阶段我国各项政策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使得政策绩效不尽如人意。这种问题在税收优惠政策中尤为突出, 正如上文中所谈到的项目的引进、研究、应用、推广、转让是一系列环节, 然而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往往只是针对特定环节, 或者临时性的一些措施。各项政策之间未达成一个合力, 使政策的整体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建议在今后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中要全面考虑整个科技创新到市场的各个环节, 如在项目的研究环节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政策的时候, 还要考虑通过何种手段可以使该项目最终推广向市场。只有从一定战略高度统筹安排促进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 才会使各个环节都会得到有力扶持, 创新的速度, 能力的提高也才会更快。

参考文献

[1]徐元.论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及其法律形成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10) .

[2]蔡晓东.国际贸易、贸易政策与知识产权协议的执行措施[J].政法论丛, 2012 (06) .

篇4:知识产权的法律控制研究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律控制,现状,问题,建议

知识产权的法律控制, 就是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的各种法律层面利益的平衡和维护。要想实现知识产权的法律控制, 必须要遵循权利与责任同意、法律控制与技术工具相协调的原则。同时具体划分不同知识产权的类型, 依据不同知识产权的特点制定和执行更加完善细致的法律制度, 是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和控制必须要重视的工作。

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控制的现状

随着我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和控制的关注的提高, 从立法层面, 我国已经建立相对完善的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在过去十几年纷纷出台, 经过中间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尤其是后续各种实施细则的出台, 已经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控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我国还针对不同行业的知识产权控制的特点, 制定了更多细致的微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控制法律, 如《科技进步法》、《发明奖励条例》《计算机保护条例》等。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和控制, 签订或者加入了很多国际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公约。尤其是在文化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和控制方面, 近几年我国国际化的速度在加快, 如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保护表演者、唱片制作和广播组织公约》、《录像制品国际注册公约》等。这充分体现我国在知识产权法律控制方面, 已经由国内向国际跨越, 更多的本土知识产权在国际上获得充分的保护和尊重。

从司法层面看, 我国政府近几年采取严厉措施依法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保护国内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合法利益。对待严重侵犯知识产权所有者利益的行为, 提起法律诉讼, 追究其法律责任。2011年, 国家开展全国领域的打击音像制品知识产权的专项法律整治活动, 给我国音像市场的有序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公正的司法层面的环境。2013年, 中央政府开始对学术造假侵权行为进行专项检查, 对待各种学术中未经知识产权所有者同意擅自引用的现象进行了查处。2014年, 在“4.26”国际知识产权日到来之日, 中国知识产权局等单位联合发起我国2014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加大了法律层面的知识产权的宣传, 为知识产权司法层面的法律保护和控制提供了强大的舆论基础。我国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方面, 也进行了严格的司法控制。对待进入国内的外国公司或者个人的知识产权进行严格的法律保护, 对待走出国门的国内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也进行积极地司法援助。

总之, 随着我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和控制力度的增强, 我国在此领域取得的成就越来越明显。不管是国内知识产权的所有者还是来华的外国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军感受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由此带来的巨大成果。但是我国在知识产权法律控制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尤其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控制中面临的问题

(一) 细微行业知识产权立法做到还不是很到位

我国在宏观领域的知识产权立法已经做的比较到位, 各种法律法规相对健全, 与国际已经实现了接轨。虽然我国结合自己的国情几乎每年都制定或完善相关细微行业的法律法规, 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一些地方知识产权控制方面的规章制度, 但是总体上看我国在细微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的却不是很到位, 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以传统意义上的专利法律保护为例, 我国在各种细微行业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制定更加完善的细微法律, 造成部分专利持有者无法借助于宏观层面的法律实现对自己权益的保护。即使在相对完善的音像制品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我国进行了更加严格的条文规定, 但是也存在立法层面的盲点, 如对待网络音像制品的肆意泛滥尚未有更加有效的法律控制条文。

(二) 知识产权的法律控制方面的宣传还不够, 司法控制力度相对薄弱

国内目前还存在很多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如各种“山寨制品”冲击正版产品的现象屡禁不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是我国在知识产权法律控制的宣传方面做的还不到位。国家虽然没有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活动, 但是总体上看我国公民知识产权的意识还不够。部分地方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对待当地的一些知识产权侵权现象, 并没有做出相关法律层面的解释和规范。以我国著名的小商品市场义务为例, 在该市场上存在很多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有些山寨产品堂而皇之地摆在市场上进行销售, 工商部门对此查处力度远远不够, 甚至熟视无睹。司法控制力度相对薄弱的现象在国内知识产权领域表现的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 使得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法律控制做的并不是很乐观。

(三) 由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和控制带来一些行业垄断行为

我国开展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和控制给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但是, 这种法律层面的保护和控制有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行业垄断行为。适度的行业技术产权的集中, 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促进相关产业获得更快发展。但是如果个别企业凭借自己独有的知识产权大规模垄断市场, 却不利于整个行业进一步快速的发展。如何处理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控制与行业垄断之间的关系, 再二者之间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国外企业进入中国, 凭借自己知识产权的优势, 抢占甚至垄断国内市场的现象更是给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困境, 也不符合国内消费的利益。以2014年媒体报道的抗癌药品———格列卫事件为例, 印度制药公司出产的药品价格仅为正版瑞士诺华制药的百分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就在于瑞士公司凭借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中国市场进行了间接的行业垄断所致。

(四) 知识产权国际层面的法律控制尚未全面实现与国际并轨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控制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就是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国际层面的法律控制尚没有全面实现与国际并轨。不管是知识产权立法还是司法君与国际法律存在一些差距。这就造成国内与国际在知识产权法律控制方面存在一定落差, 国内企业走向国外申请相关知识法律保护和控制可能与国内不同, 反过来外国企业进入国内也不完全适应国内的知识产权法律控制要求。在某些领域, 这种状况更加明显的存在, 甚至产生较为激烈的法律控制方面的冲突。以我国大型电信企业华为投资美国市场为例, 之所以受到当地政府的再三阻挠, 就在于一开始华为就没有完全吃透美国方面的法律制度, 尤其是在知识产权法律控制方面, 华为屡屡碰壁。随着我国企业投资海外步伐的加快, 这种在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律控制方面的冲突将会表现的更加明显。

三、规范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控制的建议

(一) 加快细微行业知识产权立法层面的步伐

我国政府应当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法律控制在细微行业的立法工作。国家相关立法机构要对国内各个行业进行深入的分析, 考察各个行业在知识产权法律控制方面的具体特点, 进而制定符合细微行业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在这一点上, 我国可以向美欧等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立法学习和借鉴。把这些国家现成的法律法规引入中国, 然后再结合国内各个行业发展的特点, 选择适合我国产业发展的法律条文, 并进行积极的立法创新。在制定这些细微行业法律条文的过程中, 可以聘请国际上著名的法律专业人士参与制定, 这样可以提高我国在此方面的立法速度和立法质量。同时还要鼓励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制定符合自己地方行业发展的法律制度。总之, 要从立法角度出发, 尽快完善制定我国细微行业的法律法规, 尽快形成更加深入细致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

(二) 加大知识产权的法律宣传, 提高司法控制力度

要想做好知识产权的法律控制, 需要加大对公众的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力度。要在现有的国家知识产权法律宣传的基础上, 拓宽宣传渠道, 扩大宣传范围。尤其是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借助网络快速便捷的信息传播优势, 加大知识产权法律宣传是一个非常有效地途径。只有普通民众了解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各项法律制度, 才能够内化成为他们的尊重知识产权的理念, 进而践行这一理念。同时我国司法机关要强化对知识产权法律控制力度, 通过积极的司法工作, 把知识产权法律控制工作做到实处。对待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司法机关要第一时间进行积极的查处, 从严处罚。严格禁止各种地方保护主义, 不能够打着保护本地产业发展的旗号, 肆意侵犯知识产权。总之, 加大宣传, 提高司法控制力度, 是做好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控制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三) 恰当处理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与行业垄断之间的关系

随着我国企业公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觉醒, 他们更加重视对自己已有知识产权权益的维护。这一点从我国目前每年快速增加的专利申请就可见一斑。从法律层面保护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利益, 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也要防止出现因为知识产权法律控制带来的行业垄断现象的出现。具体做法:我国应当在现有的反垄断法律中, 明确各种知识产权的保护的条件, 规定不能够凭借产权保护肆意垄断市场。同时, 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某些国家的成功经验, 它们在知识产权与行业垄断方面制定的一些法律条文可以给我们以积极的启示, 如瑞士规定获得知识产权的产品在投放市场时的应当制定最高和最低销售价格, 既不能凭借知识产权优势, 提高产品价格牟取暴利, 也不能降低价格肆意侵占市场份额。处理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与行业垄断之间的关系, 是未来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控制必须要从事的重要工作。

(四) 实现国内知识产权与国际知识产权在法律控制方面的真正接轨

我国国内知识产权应当尽快实现与国际知识产权在法律控制方面的接轨。具体做法:首先, 我国应当积极走出国门, 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现成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 尤其是涉及国际知识产权纠纷的法律法规, 部分西方国家有很多成功的立法创新, 如德国法律规定进入本国的外国企业知识产权应当与本国同等企业一样待遇等。其次, 我国在司法方面也应当吸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 如日本在知识产权司法方面严格对侵权人的查处行为, 对不当获利的侵权人实行数倍以上的获利惩罚等。总之, 我国国内知识产权法律控制必须与国际真正接轨, 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这种接轨是一种必然。这样才能够真正为我国企业走向国外, 国外企业进入我国, 奠定一个完善有序的法律环境。

四、结论

我国在知识产权的法律控制方面在细微行业的立法还不是很到位, 知识产权的法律控制方面的宣传还不够, 司法控制力度相对薄弱, 由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和控制带来一些行业垄断行为, 知识产权国际层面的法律控制尚未全面实现与国际并轨等。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控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吴汉东.知识产权制度风险与法律控制[J].法学研究, 2012 (4) :223-225.

篇5:涉侨政策法律知识问答

1.2009年补贴政策与往年有什么不同?

一是购机补贴额大幅度增加, 由2008年2亿元增加到2009年4.8亿元;二是单机补贴额增加, 将73.5千瓦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补贴限额提高到12万元;三是全省所有涉农地区的农民或服务组织可享受补贴政策, 补贴机型最小降到13.23千瓦;四是补贴农机种类由2008年9大类18小类50个品目扩大到2009年12大类38小类的128个品目, 较多增加了畜牧、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农产品初加工的品种和类型。此外, 辽宁省自行增加10种品目的机具列入《非通用类机具补贴目录》, 可使用中央资金进行补贴, 用于这10种品目的中央补贴资金不超过年度下达资金总额的15% (0.72亿元) ;六是农机购置补贴运作时间提前, 农民春耕生产前可购到春耕生产用机械。

2. 重点补贴哪些机具?

根据辽宁农业生产需要, 2009年仍把水稻育秧设备、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以及设施农业机械装备作为补贴重点, 并结合实际给予必要的累加补贴。

3. 申请补贴有哪些程序?

农民购买补贴机具时, 根据当地农机部门公告的补贴目录和申请时间, 选择愿意购买的机具, 通过乡镇农机管理站或直接向县农机局提出书面申请, 填写购机申请表。由县农机局依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和优先补贴条件等确定补贴受益对象、购机种类和数量等, 在县和乡镇范围内张榜公示。

挤奶机械、贮 (运) 奶罐补贴由畜牧部门、农机部门与财政部门共同操作。生鲜乳收购站购买补贴机具时, 需通过乡镇畜牧管理站向县畜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县畜牧主管部门会同县农机局依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和优先补贴条件等确定补贴受益对象、购机种类和数量等, 在县和乡镇范围内张榜公示。

公示无异议后, 县农机局与购机农民或服务组织签订购机补贴协议。将购机情况按机具分类汇总, 与供货方协商确定供货事宜, 并上报辽宁省农机局备案。农民或服务组织提取机具时, 向供货方提交“购机补贴协议”, 按扣除补贴金额后的价款交款提货, 供货方向购机农民或服务组织出具购机发票。

4. 查询补贴目录有哪些渠道?

只有购买经过部省两级选型确定的《辽宁省2009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里的产品才有可能享受购机补贴。补贴目录将通过3种主要渠道向社会公布, 保障农民和服务组织的知情权:一是省农委在辽宁省农机网上发布;二是在省内通过印发纸质文件、报刊杂志、乡村张榜等形式公布;三是当地农机管理部门提供咨询服务。

5.1户农民或服务组织年度内可享受几台套机具补贴?

1户农民年度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套 (4台, 即1台主机和与其匹配的3台作业机具) ;直接从事植保工作的植保作业服务队年度内享受补贴购置植保机械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台套。1个生鲜乳收购站年度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不超过1套 (3台, 即1台挤奶机、1个储奶 (冷藏) 罐、1个运输奶罐) 。1户农民 (渔民) 年度内补贴购置增氧机、投饵机、清淤机的数量分别不超过6台、6台和1台。

6. 怎样确定具体的补贴受益对象?

为保证公平、公正, 补贴受益对象主要根据申请补贴的先后排序或农民接受的其他方式确定。因此在规定办理申请的时间段内, 申请越早获得补贴的机会越大。确定具体补贴对象后, 受益者名单、补贴金额等必须在实施区域内张榜公示, 接受群众监督。确定具体补贴对象时, 明确的优选条件一是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包括农机专业化组织) ;三是配套购置机具的 (购置主机和与其匹配的作业机具) ;四是列入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的科技示范户;五是“平安农机”示范户;六是奶农专业合作社、奶畜养殖场所办生鲜乳收购站、乳品生产企业参股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

7. 补贴购买的产品质量是否有保障?

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投诉情况是补贴产品选型的重要评价指标。为确保补贴农机产品质量, 辽宁省采取4项措施:一是加强农机产品鉴定工作, 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要求, 享受补贴的产品必须是经过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进行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鉴定合格的产品, 只有获得省级以上农机鉴定机构颁布推广鉴定证书的, 才有资格参选补贴目录。二是做好补贴机具选型, 不搞地方保护, 不允许省级以下部门层层选型, 切实将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具纳入补贴目录, 通过选型引导企业改进产品质量, 促进产品集中度提高, 扶优扶强。三是充分保障农民和服务组织的自主选择权, 补贴目录公布后, 农民和服务组织可对列入目录的农机产品性能配置等综合比较, 优中选优, 确保买到质量可靠、性价比最优的满意产品;各地不得向购机农民和和服务组织强行推荐产品。四是加强补贴产品质量投诉受理和质量调查, 要求市县农机部门设立并公布质量投诉电话, 及时受理质量举报投诉;定期开展补贴产品质量跟踪调查, 加强质量督导。省农委补贴农机具质量投诉电话:024-86521092。

8. 补贴购买的产品都有什么售后服务?

购买补贴产品需到生产企业指定的补贴产品经销商处购置。企业在参选补贴产品目录时已经对售后服务等作出书面承诺, 内容包括: (1) 切实履行“三包”服务要求。 (2) 在作业季节接到用户反映质量方面的问题, 必须在24小时内到达作业现场。 (3) 企业维修服务中心有充足的零配件供应能力, 保证有一定数量的零配件储备量。 (4) 免费对用户进行技术培训。 (5) 对产品销售区域做出承诺, 确保供货和售后服务。省农委补贴农机具售后服务监督电话:0 2 4-84840301。

9. 购买补贴机有什么信贷支持政策?

为减轻农民和服务组织一次性筹款难度, 降低购机成本, 购机时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受益对象, 只需交纳减去国家补贴金额后的差价款就可提货。为支持农民和服务组织购机, 允许以拟购买的农机具作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

1 0. 购买补贴机具后可不可以转卖给他人?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涉侨政策法律知识问答】相关文章:

低保政策知识问答06-25

民政政策知识问答07-10

医保政策问答04-07

脱贫攻坚政策知识07-17

形势政策知识05-06

知识分子政策05-12

党的惠民政策知识问答10-28

计划生育政策知识问答12-24

留用地政策知识范文06-13

财政惠民政策问答06-25

上一篇:古佛青灯美文下一篇:最新聘用劳动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