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用地政策知识范文

2022-06-13

第一篇:留用地政策知识范文

征地政策留用地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

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

湘发[2004]10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给带来了历史性变化。但是,新阶段农业和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体制性障碍。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中发[2004]1号文件精神,现就深化改革,促进农民增收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土地制度,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1.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按照《土地承包法》的要求,认真落实二轮土地延包和林地承包经营政策,对因土地权属纠纷等问题导致延包工作不落实的,要抓紧做好土地确权工作。切实加强对预留机动地的管理,未留机动地的不能再留,已留机动地超过总承包面积5%的部分要承包落实到农户。禁止违法随意调整或收回承包地,二轮承包期不到30年的,要延长到30年。没有及时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和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地方,要抓紧签订承包合同和发证,确保土地丘块、面积、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证书“四到户”。原国有农场已改制的,责任田承包和经营田发包要参照《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害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和经营自主权,不得对妇女和外来户有任何歧视。对平垸行洪区和库区的移民,要参照落户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标准,落实承包地。要按照《森林法》的有关要求,抓紧完成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建立和完善林地林权管理机制,搞好林地林权日常管理。加强承包合同的管理和档案立卷归档工作,维护承包合同的严肃性。

2.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森林资源的合理流转。各地可以通过农业招商引资,引导和推动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长期外出务工经商,无力耕作承包地,经书面申请自愿放弃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可以将承包地退还给发包方。禁止耕地抛荒。有条件的乡镇可以经营管理站和林业管理站为依托,开展组建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心、森林资源流转中心的试点工作。

3.切实保护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妨碍或者强迫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截留、扣缴农户承包地流转收益。

集体经济组织不得代替农户签订流转合同,流转双方不得单方面变更、中止流转合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圈占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不得随意改变其农业用途。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监管服务。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发生的纠纷,要依照法律和政策进行调解或仲裁。基层人民法院要及时受理土地承包及流转诉讼请求,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4.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维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各级政府要逐级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把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有关法规和政策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

发展林果业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的建筑物等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不准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还林范围。严格控制征地规模。征用土地必须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不准擅自突破征地规模,不准擅自将耕地改为非农业用地,严禁违法违规占用、毁坏基本农田。

住宅建设要搞好规划,尽量节约和少占耕地。加大农业土地开发整治力度,自2004年起,从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和基本农田建设。

5.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征地补偿方案应听取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实行征地补偿登记后,应到县级土地承包主管部门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变更或核销手续。严格实行先安置后拆迁,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没有足额到位的,不准动工用地。征地涉及的权利人有听证要求的,应举行听证。全面执行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和补偿登记的“两公告一登记”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财产权和监督权。依法依规制定补偿标准,及时给予农民补偿。严禁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侵占、挪用征地补偿费用,确保补偿资金按时到位。对由于征地补偿费不到位、安置不落实等原因造成群体性事件又没有妥善解决的地方,暂停其用地审批。近期要开展征地补偿安置专项治理,清理偿还拖欠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6.探索安置被征地农民的多种途径。在城乡结合部和其他集中征地的地方,只要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可以划出安置地域,预留10—15%的土地用于安置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生产。允许集体经济组织采取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营利性水电、交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项目的开发建设,积极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办法。要区分不同情况,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养老、医疗、低保和就业培训制度,所需资金由政府、集体和农民个人筹集。政府出资部分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列支,集体出资部分从土地补偿费中集中解决,个人出资部分从安置补助费中抵缴。

二、深化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7.认真落实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减免政策。2004年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相应调减农业税附加,5年内取消农业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烟叶特产税只向收购者征收,不向生产者征收。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加大调减农业税的幅度或提前取消农业税。任何地方不得以任何借口减少农业税降幅或将农业特产税转为农业税。

8.积极推进配套改革。严格“三定”后的乡镇机构编制管理,从源头上遏制机构和人员反弹。积极推行干部任用制度改革,鼓励乡村干部兼职,减少乡村任职干部职数。认真落实乡镇人员分流政策,鼓励和扶持分流人员领办企业,扩大就业,实现二次创业。进一步调整教育布局,巩固“普九”成果。切实做好中小学教职工的核编、定岗、分流工作。全面推行教师和校长聘任制,优化教师队伍。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

9.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农收费行为,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停止审批新的面向农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市州、县市区一律不准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和标准。完善涉农收费“公示制”、村级报刊“限额制”和“涉负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加强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共同生产费等收费的监督管理。切实做好农民负担卡的发

放和农民负担监测工作。加大农民负担检查监督力度。改进干部作风,严格依法行政,严禁采取扣人、撮谷、搬物等手段强行收取农业税,严禁在征收农业税时强行收取其他费用,防止涉农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发生。

三、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粮食直补制度

10.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从2004年开始,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抓紧清理和修改不利于粮食自由流通的政策法规。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步伐,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搞好产销区协作,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和宏观调控,发挥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和完善全省布局合理、功能互补、信息灵敏的市场体系,严禁地区封锁。

11.落实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2004年,在早籼稻市场价格低于每公斤1.4元时,指定有关粮食经营企业按每公斤1.4元敞开收购。当市场粮价高于每公斤1.4元时,随行就市。按保护价收购的粮食,主要用于补充省储备和市州、县市区储备。中籼稻、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按国家规定执行。继续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鼓励各类粮食加工企业与农民签订粮食订单,实行合同收购。

12.落实粮食直补和水稻良种补贴政策。2004年,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40%用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粮食直补按农业税计税面积中的种粮面积每亩补贴11元。2004年,实行水稻良种补贴,农民种植早稻每亩补贴10元,种植中稻每亩补贴15元,种植晚稻按国家规定标准补贴。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补贴办法,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农民手中。

四、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13.继续深化乡镇企业改革。积极推进乡镇企业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进一步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兼并、拍卖等改革措施,明晰企业产权,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增强乡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乡镇企业上市融资。适应市场变化,大力培植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交通运输、饮食服务、旅游、信息等第三产业。对规模大、效益好的乡镇企业要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14.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调整农业

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安全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广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对能带动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项目,财政可以采取贴息和定额补贴等形式予以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建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等有效形式,对龙头企业的融资给予担保。对重点龙头企业的季节性收购资金和贸易融资要从快从简办理,切实为企业提供授信、用信、担保、结算等方面的便利。大型粮、棉、油加工和营销企业所需收购资金,凡符合条件的,由农业发展银行保证资金供给,实行封闭运行。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要及时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15.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清理、取消一切歧视性的市场准入障碍,降低“门槛”,放宽民营资本市场准入领域。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外,允许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进入,并在工商登记、投资审批等方面简化手续。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独资或合资参与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公益、公用事业建设。

五、改善务工就业环境,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

16.尽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尽快建立起平等就业制度,取消不同所有制之间和城乡之间劳动者的身份界线,确立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平等竞争。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全面清理并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全面落实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真正让进城就业的农民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公共卫生、子女上学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加强劳动力市场载体建设,鼓励和支持各类劳务中介组织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级劳动力信息网络建设。搞好省际间的劳务协作,积极开辟省外、国外劳动力市场,努力扩大我省劳动力转移范围和输出规模。

17.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对现有高等院校、技工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职业学校、普通中学、就业培训中心、乡镇农科教中心等教育培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农民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培训资金要直接补贴到受训农民身上,具体补贴办法可采取减免学费、申请无息贷款、发放“培训券”等形式。各级财政对培训机构培训农民工的结算要按照培训业绩进行,以提高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

18.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都要按照《劳动法》等规定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按规定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有关部门要尽快建立通报联动协查制度,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大对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清缴力度,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对务工农民的收费,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办理有关证件只收取工本费。

19.引导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各级政府要在行业准入、项目审批、资金信贷等方面予以扶持,为农民工返乡投资创业创造条件。积极发展小城镇,继续抓好小城镇综合改革,促进人口和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20.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按照“政府养得起、服务要加强”的目标,实行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分离,确保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充分履行公益性职能。当前要抓紧规范乡镇动物防疫机构。乡镇动物防疫机构为承担动物疫病测报、预防和扑灭等公益性职能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按平均每个乡镇3名配备,凡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其他乡镇涉农机构,经核编定岗后,其人员编制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鼓励承担非公益性职能的人员围绕农资供应、动物疾病诊疗、农机作业、一般性技术承包、产后加工与运销等,创办多种形式的经营性服务实体。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充分发挥其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的作用。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林业体制改革。

第二篇:留用地项目合作开发方案

一、甲乙方三方签订设立A公司的协议

甲乙丙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同出资设立房地产开发公司A,甲方为履约保证金出资方(预计3000万),乙方为周律,丙方为张律,关键条款如下:

1、A公司取得留用地开发权的履约保证金全部由甲方支付,由甲方担任A公司的法人和执行董事。

2、由丙方负责引入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B,丙方持有A公司股权为10%-20%。(以A公司分配权益占总建筑面积的5%为计算基准,丙方持有A公司的股权为10%;如引入的B公司独有分配权益少于60%的,即A公司分配权益超过5%的,丙方在A公司的股权比例递增,当A公司分配权益达10%以上,丙方持有A公司的股权增加到20%)。

3、应甲方要求,如丙方未能在6个月内引入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B合作,则由丙方承担甲方的经济损失。

二、A公司与经济联合社签订开发协议,取得留用地开发权

1、留用地开发收益权由A公司享有,但A公司有权利引入大型房地产公司共同合作开发。

2、A公司负责出资建设完成留用地项目中总建筑面积的35%交付给经济联合社,并在签约后支付3000万的履约保证金。

三、A公司与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B合资设立项目公司C

1、C公司的注册资本为5亿,项目预计总投入约20亿元。

2、A公司持有C公司的股权约为7.692%—15.384%,对应分配给A公司的商品房面积为总建筑面积的5%—10%,该建筑为带装修的商品房。

3、C公司的出资全部和留用地项目建设开发由B公司负责(请进一步细化)。

4、A公司负责C公司的招拍挂中标。

四、C公司通过招拍挂中标取得留用地的合法开发权

1、C公司的运营和留用地项目开发建设实际由B公司负责。

2、B公司同意土方工程和部分工程建设项目分包给甲方。

第三篇:律师巧妙解决返还留用地多年历史遗留问题

【基本案情】

刘先生等人系浙江省A县B镇C村村民。1998年,由于高速公路建设需要,浙江省人民政府做出征地批复,此次征收范围包括刘先生等村民的耕地。同年由A县国土资源局实施征收完毕。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先生得知专业从事征地拆迁业务的北京市凯诺律师事务所的贾启华主任在本地成功办理了多件留用返还地的案件。经过打听,刘先生等人决定到北京聘请贾启华律师、和雪莲律师代理,请求返还留用地,争取合理权益。

【办案掠影】

由于多年前地方征地信息不透明,加之时间间隔过长,刘先生等人掌握的材料非常有限,为了更好的掌握征地信息,和雪莲律师在贾启华主任的安排下向浙江省国土资源局邮寄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申请书面公开征收涉及刘先生农业承包地的征地批复及报批材料等。2014年8月20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局作出了答复,称经查刘先生申请信息公开的地块于1998年12月30日经省政府批准供地;同意公开用地批复即建设用地呈报表、征用土地协议书、征地红线图等。通过国土资源局的信息公开答复,可以确定刘先生等人的承包地确实被征收。

根据1997年A县的地方法规和浙江省的规定,在刘先生等人土地被征收时A县已实行留用地返还政策。为此贾启华律师与和雪莲律师针对返还留用地开展的具体落实工作。

由于拆迁律师出面维权,A县政府高度重视C村刘先生等人的问题,迫于种种压力B镇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各中会议纪要和会议决议落实C村刘先生等村民的留用地安置问题,最终决定在征收的高速公路留置地内安排九间地基,作为征地留用返还地,且对九间安置地基建设手续先行给予审批。至此,刘先生等人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被解决。

【法律适用】

《国土资源部关于〈温州市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复函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征用工作的通知》;

《平阳县人民政府平政发【1999】171号文的规定》;

《温州市市区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管理办法》第十九条 政府采取按征用耕地面积的一定比例,安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定数量的安置用地,鼓励和支持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兴办企业,发展

二、三产业,安排农民就业。

第二十条 征用耕地按照不同地段给予不同的安置用地指标。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安置用地指标可以按7:3的比例分别用于二产和三产,

一、

二、三类地段面积分别按照每亩120、100、80平方米计算。安置用地指标也可以全部用于三产,

一、

二、三类地段分别为每亩

45、40、35平方米。

第二十一条 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安置用地,由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后的100日内确定位置(零星征地的除外),按照建设项目有关审批程序批准后进行建设。

第二十二条 三产安置用地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处置,并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一)有偿调剂;

(二)由市人民政府有偿收回;

(三)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开发或委托代建。

三产安置用地转为商品房开发的,由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招标方式转让,容积率在1.5以内的三产安置用地转让收益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第二十三条 三产安置用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容积率在1.5以内的,政府免收土地出让金,容积率超出1.5的,超出部分由政府全额收取地价款。

第二十四条 三产安置用地安排在统一配套建设小区内用于房地产开发的,按核定的安置用地面积乘以1.5容积率折算成建筑面积提供开发量,按建设小区的规划方案进行。

第二十五条 建立市区征地调节资金,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篇: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征地安置留用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征地安置留用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琼府办[2012]97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海南省征地安置留用地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海南省征地安置留用地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征地安置留用地(以下简称“留用地”)管理,保障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及社会和谐稳定,根据《海南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海南省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留用地是指国家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时,按征收土地面积的一定比例安排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保障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的建设用地。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时进行留用地安置,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留用地安置应当遵循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保障农民长远生计的原则。

第五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可以给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排留用地:

(一)农村集体的土地或耕地被征收面积累计达到60%以上;

(二)按照国家和我省征地补偿有关规定对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进行补偿安置后,尚不能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

(三)因征地造成被征地农民就业存在困难;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被征收的农村集体土地或耕地累计面积,以2007年10月1日《海南省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管理办法》施行之日起计算。

第六条

留用地面积不得超过被征地总面积的8%,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具体比例。留用地在被征地总面积外另行安排。被征地总面积以2007年10月1日《海南省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管理办法》施行之日起计算。

第七条 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的原则,优先在城镇规划区、旅游开发区或工业功能区进行留用地选址,统筹安排留用地;确实无法集中安排或者集中安排不方便生产生活的,可以在本村集体所有土地范围内进行留用地选址。

留用地选址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

第八条

留用地在本村集体所有土地范围内选址的,可以保留集体土地性质,或者根据群众意愿及留用地选址等情况将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 留用地在本村集体所有土地范围外选址的,应当征收为国有土地。 已安排的集体土地性质留用地,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求征收为国有土地的,可以按本办法及有关规定办理。

留用地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征收土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征收土地审批手续。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所发生的费用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承担。

第九条

留用地安置应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向市、县、自治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留用地安置申请。

(二)市、县、自治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被征收的土地或者耕地情况进行审核。符合留用地安置条件的,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选址方案。

(三)市、县、自治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留用地安置方案,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留用地安置方案内容包括需安排留用地所对应的征地项目、征地面积、符合留用地安置条件的说明、留用地比例、留用地面积、留用地用途及规划条件、供地方式等。规划条件应由同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乡规划提出。

(四)留用地安置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自治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办理留用地供应的相关手续。

第十条

留用地保留集体土地性质的,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并核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

留用地为国有土地性质的,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以无偿划拨方式供应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第十一条

留用地应当按照城乡规划用于收益稳定、促进农民就业的项目建设。

第十二条

集体土地性质的留用地应当根据城乡规划、有关批准文件的规定进行开发利用,但不得用于商品住宅建设。

第十三条

集体土地性质的留用地的流转及开发利用参照国家和我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

国有土地性质的留用地应当根据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确定的土地用途、规划条件等,由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开发利用。

国有土地性质的留用地因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身条件限制等原因难以自主开发利用的,经依法批准后可以作价入股、联营合作、转让、租赁等方式进行开发利用。

国有划拨留用地以作价入股、联营合作、转让、租赁等方式进行开发利用的,应当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经乡(镇)人民政府和市、县、自治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国有划拨留用地以作价入股、联营合作、转让、租赁等方式进行开发利用的,应当进入土地有形市场公开交易。

第十五条

留用地的抵押或担保,应当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依法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第十六条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开发留用地获得的收益,归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并按照有关规定分配使用与管理。 第十七条

留用地应当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名义进行登记。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也可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独资成立的企业名义进行登记。

留用地在办理土地登记手续时,应当备注“留用地”。留用地经依法批准转让的,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时,取消“留用地”备注。

第十八条

市、县、自治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建立留用地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并报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市、县、自治县土地、规划、建设、监察等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留用地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对留用地的供应以及作价入股、联营合作、转让、租赁等进行审批、登记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未按批准条件开发利用留用地或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将留用地作价入股、联营合作、转让、租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国土环境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关于村级预留地政策的调查报告

对**镇村级集体非农业建设

预留用地的情况调查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富民优先的精神,努力为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搭建持续增收的新平台。**国土分局在2月中旬,通过走访座谈和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对**镇20个行政村(社区)的村级集体非农业建设预留用地和富民合作社用地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一、基本情况

市委、市政府《关于规划预留发展村级经济用地的实施意见》的出台,为壮大村级经济和农民致富,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各村紧紧抓住机遇,因地制宜搞活经济,用足用好村级预留地政策。2005,全镇20个行政村(社区)分别建有标准厂房、店面房、打工楼等,用于出租,使各村的经济建设有了快速发展,村级经济有了长期、稳定的收入,群众得到了实惠。

1.全镇村级集体用地及租金收入情况:(表一)

2.全镇富民合作社用地及租金收入情况:(表二)

二、存在的问题

1.行政村(社区)在落实村级预留用地政策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对表三分析,年租金收入在100万以上(含100万)有3个村,占15%、50万—100万有4个村,占20%、50万以下有13个村,占65%。除了受区域位置的影响外,有的村未用足用好村级预留地政策,导致行政村之间发展不平衡。

各行政村村级集体用地及租金收入明细(表三)

2.区域位置对落实村级预留政策影响较大。在租金收入低于50万元的13个行政村,大部分分布在镇区的边缘地带,都属基本农田保护区,

用地少。因此,村级预留地政策难于发挥作用。

3.村级经济薄弱,制约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在调查过程中,全镇20个行政村中,有11村计划建造打工楼、标准厂房和店面等,面积33550M2。其中:建造打工楼,面积6000M2;建造标准厂房,面积24500M2;建造店面房,面积3050M2。但有的村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实施的难度较大。

4.有个别无地村,如**社区、**社区,是原**镇、**镇的所在地,从八十年代初的乡镇企业用地到现在,耕地已全部被征(使)用。对市局提出的,将耕地的10%和宅基地整理的50%作为村级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政策,对这种类型的村,已不能直接发挥作用。

5.创建富民合作社的比例偏低。从表四中可以看到,全镇20个行政村(社区)中,只有7个行政村建有富民合作社,占35%。

各行政村富民合作社用地及租金收入明细(表四)

三、几点建议

1、各行政村(社区)在落实村级预留用地政策时,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重点抓好村庄整理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村级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用地指标

的保障。

2、政府要统筹安排,特别对边缘的行政村、无地村要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在工业集中区内,预留一些位置相应好一点地段,用于村集体或富民合作社建造标准厂房、打工楼等,共同走上富民强村的发展道路。

3、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建议有市财政补贴一点、镇财政投入一点、行政村自筹一点,帮助薄弱村建造标准厂房、打工楼等,给经济薄弱村装上一台年年有收益的赚钱机器。

4、加强跟踪管理,健全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杜绝集体资产的流失。对行政村建造的标准厂房、打工楼等,明确产权归村集体所有,不得转让不得出售。同时,要加大对村集体和富民合作社用地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土地用途的管理,杜绝非法改变用途现象的发生,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

5、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宣传好新的土地法律法规、预留地政策,以典型事例为导向,让群众看到已取得的成效,进一步增强群众投资入股的经营意识,使村级预留地政策真正成为村级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市国土资源局**分局

二00六年三月

上一篇:六三周五广播稿范文下一篇:离退休党员活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