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作文展示课教学设计

2024-04-19

常春作文展示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常春作文展示课教学设计

作文评改课 教学设计 —细节传真情

单县黄堆中学 常春

作文批改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劳心费神、事倍功半。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按照老师的指点去修改作文,让批改作文变得真有实效呢?今天我想通过一节作文评改课和老师们共同探讨,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谢谢大家!

课前,让学生以《真情》为话题写了一篇作文。并提了两个要求:

1、通过具体的事件描写真情

2、通过典型的细节刻画体现真情

一、由人间真情的探讨,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愫

二、赏细节 悟真情

目的:通过欣赏优秀作文《雨中的那顶破草帽》点明什么是细节描写及细节描写的作用

1、欣赏优秀作文《雨中的那顶破草帽》找出文章中感人的语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分析人物的情感,进而指出:“赶紧摘下、小心翼翼、脸上漾起的幸福的暖流和质朴的语言”。这些词语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两位老人相濡以沫的情感,这就是细节描写。

2、由草帽下发生的故事,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去设想:“那块破塑料布下面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让学生自由的发言。

3、展示老师补充的句子,师生共同欣赏。从而指出:一个经典的动作,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细腻的眼神„„都可以让人的情感陡升,这就是细节刻画的作用。

4、点明细节描写中要注意的事项 细节描写要注意:

﹙1﹚、生活中细致观察感悟

﹙2﹚、写作中精心锤炼词语,巧妙运用修辞

这种方法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让学生在欣赏优秀作文的同时就对细节刻画及其作用有了明确的认识。

三、补细节 现真情

目的:让学生学会发现文段的缺点并进行修改,在修改中加深学生对细节刻画的理解

1、展示作文片段《父爱》

2、读文段谈感受

3、补充细节让父爱凸显

4、通过以上两个文段的赏析和修改,学生谈个人的一点小收获

5、回顾过程,感悟收获

描写真情不架空 借言借行传真情 神情、心态可以表 处处无“心”处处“心

四、改细节

获真情

此环节让学生现场批改作文,学生的作文在上课前老师已经粗略的批改过,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目的: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他们在赏析,评改中增强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从而真正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修改要求:在文中找细节描写,欣赏一处,修改一处。我欣赏_______句,它通过描写人物的_____写出了___

我修改_______句,改为_____

五、小结收获,提出希望。

补充说明:

这样的作文评改形式一般需要两节课,前提是:课前老师把学生的作文粗略的修改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作文要求确定本次作文修改的方向。

第一节课先欣赏学生作文中优美的文章,包括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段,恰当的词语,细致的刻画„„。再利用多媒体师生共同修改两篇作文——一篇一般的,一篇差的。这样学生在下一步修改作文时就有据可依了。第二节课修改作文,可以采用各种灵活的形式。独立修改、同位换改、小组换改、小组交流、小组推荐

个人展示等形式。让每个学生先独立思考 再相互交流,每人都有展示的机会。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放给了学生,学生对这种形式特别感兴趣。这样,每个学生每节课可以赏析和修改不同类型的作文,而且还可以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别人是怎样修改的,增加了共同学习的机会。

作文修改课结束后,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写下这节课的收获和反思。用以指导以后的作文写作。

此种方式我已经运用了2年多,感到作文课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而成了师生共同探讨的课堂,在这样的形式中,我和学生都乐在其中,也收获在其中。学生不仅知道了怎样写,更关键的是他们学会了赏析和修改。

作文写作和作文修改都是一个大的范畴,都是分阶段和步骤的,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我们就一定能找到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 假如我们能把办公桌前的作文搬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赏析修改,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正是得益于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我才有了这样的变革。谢谢大家。

篇2:常春作文展示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悟作品主题,感受欧亨利小说特点;

2、培养学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研读文学作品能力。

3、引发学生关爱他人,热爱生命;寻找精神支点。

一、新课导入:请同学们听一首歌,然后试着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听后的感觉。引导回答:忧伤 凄凉 悲伤 哀婉 导语:这首歌的歌名叫《叶子》,讲述的是叶子的凋零。绿色的叶子往往是生命象征,叶子的凋零自然使人感到悲伤和凄凉。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走进一个“叶子与生命交织” 的故事,这就是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认识人物 熟悉情节

问题一: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简要介绍。(板书:琼珊

苏艾

贝尔曼)

问题二:本文的标题是“最后的常春藤叶”,小说主要所写的三个人与“藤叶”有联系吗?怎样的联系?,请用一个词语将他们同藤叶联系起来。(板书:藤叶 数,说,画)

过渡语:课文主要所写的三个人同藤叶紧密相连,但我觉得课文对“琼珊数藤叶”“苏艾说藤叶”的内容写得比较零散,对“贝尔曼画藤叶”的具体内容就没有写。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从三个话题中任选一个话题作一点探究。如果你擅长内心独白,你就把自己当成琼珊,把她“数藤叶”有关内容组织一下;如果你擅长口语表达,那你就把自己当成苏艾,把她“说藤叶”的有关内容转述一下;如果你擅长想象,那你就以旁观者的身份,把贝尔曼“画藤叶”的情景描绘一下。

要求:要5分钟左右的的时间,把自己选择的一个方面的有关内容,组织成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活动一:前后左右相邻的四位同学组成小组,各人把各人准备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活动二:学生自荐或推荐小组内比较出色的同学,把有关内容再向全班同学陈述。学生每选择一个话题讲述后,针对选择话题进行方法指导。

选择“琼珊数藤叶”这一话题应突出琼珊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悟到什么。选择“苏艾说藤叶”这一话题应突出医生的嘱咐,病中琼珊的玄想,“我”的担忧。选择“贝尔曼画藤叶”这一话题应着重进行贝尔曼的动作、心理刻画和环境描写等。活动三:语言表达及思维训练。

填空:这最后的常春藤叶,不只是自然界中一片普通的藤叶,也不只是老画家贝尔曼风雨之夜的画作。对琼珊而言,它是

;对苏艾而言,它是

;对贝尔曼而言,它是

(参考答案:生命的寄托,友爱的象征,一生的杰作)

三、深入品读,探究主旨

四、欣赏结尾 揣摩写法

问题三:结局在情理之中吗?符合生活逻辑吗?

(1)琼珊是画家,为什么没有识破最后一片叶子是假的?

(2)贝尔曼突然去世可能吗?

(3)贝尔曼冒雨画叶子可能吗?(4)叶子是假的,前文有伏笔么?

(板书:欧亨利结尾 含泪的微笑)

五、能力拓展 写法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字,补写出结尾。

我在一大型商场推销某名牌彩电。一天,一对年轻夫妇,想买一台大屏幕彩电。在为他们耐心而又详细地推荐了几款彩电后,他们对其中一款比较中意,但是还有点犹豫。有了前几次失败的经历,这次我动了一点心思,我精心挑选了一盘介绍海南风光的光盘放入DVD机,我觉得这张光盘最能体现这款彩电的色彩与音质。顿时,椰树摇曳,波光粼粼,涛声阵阵,鸟鸣啁啾。“太美了,犹如身临其境!”女的对男的说。

看到夫妇二人看得如痴如醉的样子,我不禁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

“非常感谢你的推荐,我们决定了!”夫妇俩看完片子,嘀咕了一阵子,终于一脸坚决地对我说。

一番辛苦没有白费,我心中大喜。

可接下来女人的话让我几乎晕倒。

参考示例:她说:“我们决定不买彩电了,我们决定用这笔钱去海南旅游,海南的风光真是太美了。要不是你放这个片子,我们都还不知道海南有这么好!”

五、质疑讨论 品味语言 问题四: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说还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你还有哪些内容不理解?

学生最可能提出的就是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接着让学生举例体会。然后揭示这一语言风格也是欧氏特有的,人们称之为“含泪的微笑”。

七、布置作业:

篇3:常春作文展示课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中职校教师特长展示巡回课

所谓中职校教师特长展示巡回课, 是指中职校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 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需要, 自编教案, 自做课件, 自备手提电脑, 采用走教制, 在各个班级、各个专业部乃至全校巡回进行特长展示的课堂教学活动。这样的课每次可以上一节, 可以上两节, 还可以半天连上;这样的课可以单个班级上, 可以几个班级合上, 还可以整个专业部乃至全校集中上;这样的课可以在班级的教室上, 可以在专业部的阶梯教室上, 还可以在学校的会议室上, 甚至可以在学校的田径场上。这样的课教师只需准备一两节, 因此教师在思想上能够积极配合, 都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 都愿意精心打磨自己的教案, 做最好的课件, 全面展示自己的特长, 都愿意受到学生的认可。这样的教案必然是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东西, 必然十分注重案例和故事教学, 必然有丰富的课件跟进, 必然妙趣横生、掌声不断。

二、我校教师特长展示巡回课的推行情况

为了让教师特长展示巡回课在全校得到迅速、有效的推广, 我校分两个阶段进行:

1. 领导带头, 部分教师跟进, 面对教师进行展示

要想教师特长展示巡回课在广大教师中得到积极响应, 必须从校领导开始。我校领导都精心准备特长展示课教案, 利用两个双休日, 从校长开始, 每人半天向全体老师展示。有的校领导是省书协会员, 他们展示书法欣赏方面的特长;有的校领导多次给公务员上礼仪课, 就展示人际交往礼仪方面的特长;××副校长是省职教专家、论文写作高手, 就展示论文写作方面的特长;有的校领导对我国农耕文化有过一定的研究, 就开设中国农耕文化讲座;有的校领导对化学方面有一定思考, 就开设“化学与生活”讲座;有的校领导曾经是企业负责人, 就开设市场营销策略讲座。

领导做出样子, 部分教师迅速跟进。我校将全体教职工会议改变成两大板块进行, 第一板块为“教师特长展示板块”, 由党政办牵头, 教务处具体负责, 每次安排一位教师进行20分钟特长展示, 如:有的老师作“梵高作品赏析”报告, 有的老师进行陶渊明田园诗解读等。大家参与进来, 开展各种展示课。

2. 布置任务, 全体教师参与, 面向学生全面展示

2011年1月, 在学期结束工作会议上, 校领导给全体教师布置寒假作业:每位教师写1篇特长展示巡回课教案, 并做好相应课件, 开学前上交教务处, 由党政办会同教务处、教育科研处、各专业部等相关部门进行评比。出乎意料的是, 开学前全校221名教师都按时上交了教案, 有的同志还完成了4篇教案。试想:哪位教师没有特长呢?哪位教师又愿意被别人说自己没有特长呢?更有意思的是, 我校教工食堂的一位厨师, 因为到过南极考察站工作一年, 也上交了《南极趣事杂谈》教案。后来证实, 这位厨师的特长展示巡回课很受学生欢迎。他的展示课无需任何课件, 师生互动非常好, 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他被各个班级、各个专业部, 一次又一次地邀请去上课。他没有高深的理论, 不懂得讲课技巧, 但学生们感兴趣呀!有兴趣的课学生才会听得津津有味!这一次, 全校共收到了300余篇特长展示教案和课件。

这么多教案收上来了, 学校研究从基础课中每周挤出4节让教师展示, 专业部立即排上课表, 确保迅速安排到位。我们想想, 一周4节, 一学期60节以上, 学生在校两年可以听到240节以上的教师特长展示课。这么多特长展示课听下来, 学生的眼界怎么会不宽广, 知识怎么会不丰富, 能力怎么会不强呢?

三、中职校教师特长展示巡回课教学模式

经过一年的探索, 我们对中职校教师特长巡回展示课的思考越来越深入, 也形成了一些适应我校课堂教学的模式。我们认为上课形式必须实行走教制, 课程设置必须遵循“一化五式”。具体说来,

“一化”是指特长课程趣味化。教师特长展示巡回课教案必须遵循趣味性原则, 展示内容要好听好看。即使是教师的特长, 如果没有趣味的不选;所写教案必须有趣, 一定要选择一些典型案例, 用案例来说话;一定要选择一些小故事, 用故事来吸引学生;一定要做成课件, 用课件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五式”是指:

1. 特长课程菜单式

上学期, 第一次征集特长课程教案, 就收到教案300余篇;今年暑假, 校长室又布置了任务, 共收到800多篇教案, 这些教案都是教师们在平时或是寒暑假期间精心撰写而成。我们采取的方法除了加大课时, 从上学期的每周4节, 增加到本学期的每周8节;更主要的是设置了菜单式课程, 教务处将征集上来的特长课程进行归类梳理, 设计了8大类32项课程, 形成了以“天南地北”、“就业创业”、“名人趣事”、“三名欣赏”、“营养保健”、“青春护航”、“社交礼仪”、“生命安全”八大模块为基本内容的框架。学生可根据个人文化基础、兴趣爱好及职业发展的需要,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喜欢什么就选择什么, 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 逐步实现教师特长展示课程菜单式。

2. 特长课程讲座式

(1) 领导们事务多, 按小节上课或按班级上课没有时间保证。领导有时间了, 会临时通知教务处或者专业部, 把一个专业部或者全校的学生集中起来, 开办讲座。

(2) 特聘教授因不在本单位工作, 要事先预约, 多采用讲座式。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 我校在本地聘请了几十位特聘教授, 每年请他们到学校来进行一次特长展示。

(3) 特殊岗位的同志因受时间限制, 或者内容需要, 也采用讲座式。我校教工一位厨师是国家特三级厨师, 他曾以过硬的综合素质, 从13000名厨师中顺利通过面试, 并先后在西藏、黑龙江等地接受体能、冰中脱险、野外宿营、滑坠保护、滑雪等方面的训练, 经过严格的训练考核, 被国家海洋局录用为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队员, 担任长城站厨师工作。这位厨师开设的“南极趣事杂谈”、“听陈大厨侃南极”讲座很受学生欢迎。

3. 特长课程板块式

有的特长课程分为几大板块, 每个板块自成体系, 相互独立, 又相互联系。如人际交往中要遵守三大法则, 就由三大板块构成:人际交往中要遵守黄金法则、人际交往中要遵守白金法则、人际交往中要遵守“3A”法则;感恩教育就包括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教育之恩, 感谢同学的帮助之恩, 感谢祖国的培育之恩, 感谢自然的赐予之恩等多个板块;文学欣赏可分为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多个板块。学生们可以根据需要, 选择不同的板块内容进行学习。

4. 特长课程沙龙式

有些特长展示课采用沙龙式比较合适。比如“别出心裁品水浒”、“红楼梦人物杂谈”、“大话三国”等, 这些内容采用沙龙式, 便于师生互动, 自由讨论、畅所欲言、思想碰撞、形式活泼, 很受学生的欢迎。师生们畅所欲言的场面, 便是很好的证明。

5. 特长课程传统式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展示效果, 传统的按班上课模式最好。因此, 绝大多数教师特长展示巡回课都是直接排上课表, 按班级授课。传统式课程的最大好处是:一个班级的学生一起上课, 便于考勤, 便于管理, 便于师生互动, 学习效果明显。很显然, 这是一种最好的教师特长展示课课堂模式。

摘要:中职校生源质量严重下滑的态势和课堂上“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状, 逼着中职校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 大胆推行教师特长展示巡回课。中职校教师特长展示巡回课遵循趣味化的原则, 采用走教制, 在不断推行的基础上, 初步探索出“菜单式”、“讲座式”、“板块式”、“沙龙式”、“传统式”等五种课堂教学模式, 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篇4:主题展示场馆设计课教学探索

关键词:主题展示 场馆设计课 设计分析

主题展示场馆设计课以展示场馆为平台,以涉及空间设计的诸多要素为主线,讲述主题展示场馆空间从生成到空间组合,从空间构成的形式美规律到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要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主题展示场馆空间设计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主题展示场馆设计课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对已有设计作品进行分析是全面了解设计过程与方法的可行途径,这种方法称为设计分析。

一、现代主题展示场馆特点分析

(一)形态多样

近年来主题展示场馆的重大变化之一是主题展示场馆的形态的多样化。现代科技发展推动新的结构技术以及新型建材迅猛发展,主题展示场馆的形态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背景下,展馆的表皮已可以脱离展馆的结构体系独立存在,展馆的垂直面维护已不再局限于方盒子的表现形式,而可以底层架空也可以是折线曲线的表现形式,新材料、新技术、新的结构技术更使展馆顶面的形式千变万化。

(二)体量增大

主题展示场馆形态的另一重大变化是体量逐渐增大。现代主题展示场馆的功能日趋丰富,为适应功能要求,主题展示场馆的功能空间相应增多,主题展示场馆的外部形态随之增大。随着新技术及新结构的发展,大跨度结构空间也使得主题展示场馆的大空间体量得以实现。

(三)功能综合

与传统的主题展示场馆相比,现代主题展示场馆最突出的特点是功能的综合性。现代展览活动呈多元化态势,一项展览活动总是伴随着许多其他活动,与之相适应的活动场所也必然是多功能、多元化的。主题展示场馆不仅提供大量的、长期的室内外展览空间,而且利用独立场馆举办各种学术会议和科技交流活动,辅以休憩、办公等必不可少的功能,对推动生产发展、促进国内、国际贸易发展作用不可限量。

二、主题展示场馆界面形式视觉特征分析

主题展示场馆的实验性特征以及当代建筑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使展示场馆设计异常丰富,创造出不拘一格的界面形式,出现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界面形式语言。

(一)界面虚形化

主题展馆界面虚形化是当代展馆形式创新的一个主要特征。随着新兴科技向建筑技术地不断渗透,各种质轻而透明的合成建材不断出现,在主题展馆中他们已不再作为采光的必用材料出现,而成为围合展馆的主要界面。透明的展馆界面虚化了自身体积感的同时,将展馆透明化、虚化使得展馆具有强烈的开放感和独特的由内向外的空间层次感,这正是主题展示场馆应具备的性格特征。

(二)界面曲线化

界面形式的曲线化趋势是当代主题展示场馆界面形式创新的又特征之一。流线型的场馆顶界面、垂直界面等曲线化元素成为设计师喜爱和常用的造型语汇。主题展示场馆单一功能的空间为曲线顶界面和垂直界面的运用提供了可能,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形式为曲线化界面成为可能。曲线化界面使主题展示场馆更具轻快感、技术美感,并富于视觉冲击力和时代气息。光洁坚硬的金属与玻璃材质在曲线界面形下显得妩媚生动。

三、主题展示场馆的发展趋势分析

创作观念在主题展示场馆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作用。“技术至上”的观念曾经充斥着主题展示场馆的设计,功能设计不考虑以人为本,结构设计、材料设计不注重可持续发展。如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主题展示场馆设计建设的核心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21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基于此,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提出了“人类、自然、科技”的主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积极探索主题展示场馆的“低碳”、“零碳”设计理念,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位于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北侧的“零碳馆”,外部造型没有什么奇思妙想,在世博场馆中显得十分低调,但却吸引了数以千万计的参观者,赞誉一片。这座场馆的设计和建造主题为二氧化碳零排放,场馆屋顶的三角形风帽,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是通过外界的自主风力寻向装置确定建筑周边风力的主要方向,并且将室外风动力转化为室内建筑通风的动力,从而免去传统空调通风系统的能耗。机械通风在外界风力不足时启动,通过来自光电板收集的能量进行通风。这种通风方式使得能耗降低为常规系统的五分之一,大大降低通风的成本。更令人称奇的是,零碳馆的地下埋着一根细小狭长的管道,一直通向800米外的黄浦江,源源不断的黄浦江水通过馆内的水源热泵装置,为游客送来徐徐凉风。

要创造面向未来的生态文明,城市应尊重自然,优化生态环境,加强综合治理,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设低碳的生态城市;大力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共同创造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上海世博会场馆的设计理念和建设经验,将成为日后主题展示场馆建设的指向。

参考文献:

[1]文明的辉煌——走进世界博览会历史 周秀琴、李金明编 学林出版社 2007.7

[2]会展建筑 陈剑飞、梅洪元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11

[3]世博会回眸与展望 上海城市设计规划院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8

[4]城市.生活——2010年世博会讲坛集萃 上海图书馆主编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8

[5]爱知印象 高崎、夏楠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11

[6]汉诺威世界博览会设计 杜异、傅祎编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2.7

[7]建筑空间解析 毛白滔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7

篇5:最后的常春藤公开课教案

1、通过对三个人物的分析,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理解人性美。

2、了解“欧·亨利式的结尾”。

教学重难点:能抓住语音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最后一片叶子的内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命中有许多的是,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这就是米兰昆德拉所说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片普通的叶子,居然能左右花季少女的生和死,那这到底是一片怎样的叶子呢?让我们带着好奇一起走进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介绍作者

欧·亨利(1862—1910),美国作家,以其众多的作品及作品的巧妙构思和幽默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赞誉,成为美国独树一帜的杰出短篇小说家。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其代表作为《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三、请同学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画出文中描写“最后一片叶子”的句子,思考其多重涵义。

2、讨论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主人公应该是谁。

四、整体感知:

1、按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分为四个部分。

开端(第1至11节):写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写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2、请找出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

十一月:琼珊病倒;一天早晨:琼珊病重;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整个故事发生在四天里。

四、文本研读

学生分角色朗读文中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性格,回答下列问题:

1、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琼珊把这最后一片叶子作为自己生命的征兆,作为最后一丝与世界的微弱牵连,作为放弃生命的理由。在寒秋风雨中,藤叶越掉越多,琼珊越数越少,读者的心也越揪越紧,所有的情节都归于那维系琼珊生命的最后一片叶子上,小说情节逐步推向高潮,琼珊数落叶数了三天,等了一天,就只等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却想不到这最后的常春藤叶竟能战胜“秋风扫落叶”的命运,历经一天一夜秋风、秋雨的侵袭而顽强地依附在茎上,它给苏艾和琼珊以至读者带来的又何止是绝处逢生的惊喜呀!

2经过一天一夜的风吹雨打,最后一片藤叶竟然奇迹般的抵挡住了“秋风扫落叶”的命运,琼珊竟然会相信,这是为什么?假如这片叶子真的掉了,琼珊会死吗?

问题的关键不是叶子的真假,而是那片不落的常春藤叶引发了琼珊对生命的思考,请大家读一读44—50节,那片坚强的藤叶面对凄风苦雨的打击不肯屈服而飘落。这给陷入绝望中的琼珊以极大的鼓舞,促使她重新振作起来。

假如这片叶子真的掉了,琼珊也不一定会死。贝尔曼为之牺牲的最后一片叶子固然给琼珊极大的鼓舞,但琼珊的康复仅有这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

我想,我们回顾一下作品,大家就会明白:请看6—11节,找生读。

3在琼珊患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为什么既不判她“死刑”,又不肯定她可以治愈,而说一切看她自己呢?

因为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胜。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是看你自己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去面对,有没有勇气战胜它,我们从琼珊的经历中看到,信念对一个人是何等的重要!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

4、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想象,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

5、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贝尔曼先生。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在全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

6、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贝尔曼先生的地方只有两处,试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

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有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人格得到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

贝尔曼的典型形象:

虽然穷困潦倒,他酗酒,暴躁,生活失意又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但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表现的主题:贝尔曼是艺术区穷苦人的典型代表,揭示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宝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7、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

应该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

8、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是主题也得到揭示,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假的,是老贝尔曼画在墙上的,作者有文中有两处作了伏笔:第一处是“随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低屋上倾泻下来。”第二处是“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不风中不飘动吗?”第三处是“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空间是到什么地方去的。”第四处是“后来,他们找到了一盏还炸馒头的灯笼,一把从原来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枝散落的的画笔,一块设色板,上面和了绿色和黄色的颜料。”

9、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

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的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也可结合全文进行拓展思考:由前文介绍可知,琼珊和苏艾都是青年画家,作为画家的琼珊,居然一直没能看出墙上的常春藤叶居然是画上去的,由此可以从侧面说明贝尔曼先生最后这幅作品精湛的技艺,真可谓以假乱真,堪称杰作了)

五、揣摩语言

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幽默。

1.如果一个商人去收颜料、纸张和画布的账款,在这条街上转弯抹角、大兜圈子的时候,突然碰上一文钱也没收到,空手而回的他自己,那才有意思呢!

2.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生意,这种精神状态使医生一筹莫展。

3.他耍了40年的画笔,还是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

4.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追蹑着,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5.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了。„„它傲然挂在离地面20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6.他耍了40年的画笔,还是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

四 小说揭示主题的角度:

(一)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

人物的生活环境: 底层艺术家生存的典型环境

华盛顿广场东面 艺术区

街道错综复杂 居住空间狭窄

风格古香古色 艺术气息浓厚

苔藓遍地 阴暗,潮湿,穷苦 为下文苏艾感染肺病铺垫

人物:底层艺术家的群像

讨论:哪个是主人公?

(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关键作用。)

琼珊:年轻女画家,感染肺病,病重,因高烧而产生玄想。

苏艾:琼珊的室友,画家,对琼珊:

得知病情,故做轻松

善意的谎言,精神上安慰

无微不至的照顾

初见贝尔曼:

形象一:(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牢骚满腹

—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

再见贝尔曼:

形象二:(正面描写)

当地知琼珊的病情后

语言描写:对这种白痴的想法“连吼带叫的咆哮了一阵”

“可怜的琼珊”“可恶的叶子”

— 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

重见贝尔曼:

形象三:(侧面描写)

医生:“他身体虚弱,病势来的很猛,他可没有希望了”

苏艾: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因此得了肺炎,两天就去世了。

—— 人格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得到展现。

形象逆转:

人格升华后,我们重新审视“初见贝尔曼”,归纳贝尔曼的典型形象

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一样的爱心。

穷困潦倒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生命代价。

“期待了二十五年的杰作”,不得志仍不放弃追求,抱负远大。

酗酒,暴躁,生活失意又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

主题得以表现:

他是艺术区穷苦人的典型代表,揭示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宝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二)从探讨题目的涵义入手

最后一片叶子:

对琼珊而言:

表层义:叶子的飘落 隐喻义:生命的飘逝——玄想,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也要去了

“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的往下飘”。

“惟恐那个虚弱的像枯叶一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牵连,真会撒手而去”。

“当她与尘世和友情的联系一片片的脱离时,那个玄想似乎更有力的掌握了她”。

对贝尔曼而言:“绝笔”

表层义:冒雨画上去的叶子,艺术生涯最后的作品。

隐喻义:维系生命的叶子,人生最精彩的杰作。

主题得到升华:

艺术家的热爱他人,富有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象征。普通的叶子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比期待了二十五年的杰作更有价值。

(三)从结尾情节的逆转入手

1符合生活逻辑吗?

(1)琼珊是画家为什么没有识破最后一片叶子是假的?

—距离太远,而且只能卧床观看。

—病情严重,高烧导致神志不清。

(2)突然去世可能吗?

是病情发展的必然。

前文伏笔——“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

2符合贝尔曼的性格吗?

贝尔曼冒雨画叶子可能吗?

性格发展的必然,善良,有爱心。

前文伏笔——“自己认为是保护楼上两个艺术家的看家的凶狗”

“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大家都离开这里了”

3结尾揭示叶子是假的,在前文多处伏笔暗藏。

(1)其他的叶子都落了,只有这片叶子经历两天的狂风暴雨傲然挺立。

(2)“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

(3)“仍旧有一片常春藤叶贴在墙上”的“贴”字。

欧 亨利式结尾

结尾情节必须逆转——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形象三分析)

主题得以揭示

结尾若不逆转——主人公形象模糊(形象一分析)

主题改变(精神动力对病人病情有重要的影响)

篇6:病毒展示课教学设计

湘波中学 廖治年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说出病毒的种类、营养方式、繁殖方式。(2)能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3)能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2.能力目标

培养主动学习、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3.情感目标

(1)关注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2)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树立辩证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病毒的结构和生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学习难点:人类如何利用病毒来造福人类

三、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完成本节内容的预习:认真浏览课文,标注重点;完成文中、课后习题(如“想一想,议一议”、“讨论”、课后“练习” 等)2.PPT课件

3.导学案人手一份 4.课本剧剧本

5.仪器:显微镜1台、烧杯2个、玻璃棒1根、滤纸2张,漏斗1个,条桌2张,伊万诺夫斯基照片和实验室照片若干,写有表演对象的A4纸若干,透明胶。6.培训小组长、主持人、演员

四、教学过程(含流程)

(一)导入2分钟

电影《末日侵袭》主要讲述了在2008年,苏格兰出现了一种靠皮肤接触就能够传染的致命病毒,感染了数百万的人口,使苏格兰直接陷入了瘫痪之中。英国的政府机构想不出任何良策来控制病毒,只能宣布苏格兰为疫区,隔离了那里所有的平民,期望能借此控制住病毒的传播。

但30年后,病毒再次爆发,这次竟然发生在了人口高度集中的伦敦,看来政府30年前做出的那次所谓“保护大多数人生命”的如意算盘,是彻底落空了。正当政府官员焦急万分之际,(国家安全局的长官比尔·纳尔逊受到首相迈克尔·卡纳里斯的召见,他向比尔展示了卫星拍到的照片,)他们得到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一张卫星照片显示,“疫区”里仍然有生命存活的迹象(就意味着那里有抵抗病毒的办法)。为了找到对抗病毒的办法,政府派出了以(作风颇为强悍)伊登·辛克莱为首的科学队伍进入隔离区„„,问题探究:病毒的感染性极强,它是如何繁殖的?为了弄清楚病毒的奥秘,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学习吧!(板书课题)接下来,就请大家按预先分配好的任务分组讨论吧。

(二)分组合作交流8分钟

讨论的内容:展示形式、参与人员,答案校正,留足2-3分钟预演时间,未参与展示的要完成导学案。

(三)展示提升28分钟

病毒的发现、种类

1-4

一组

病毒的结构、繁殖

5-8

二组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9-12

三组

合作探究

13-14

四组

达标检测、中考链接

15-17

五组

内容系统总结

六组

(四)课时小结2分钟

点评同学们精彩表现,作业布置,感谢

结束语

今天各组的表现都很精彩。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我在各位专家、同仁亲临指导下又得到了成长,娄底四中的学生是优秀的!我感谢你们,我也为你们感到庆幸,因为优秀的学生后面必定会有优秀的领导和老师!衷心祝愿在座的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同学们课后要把导学案上的内容巩固一下,做一下教材上92页的课后习题。下课,同学们再见!

一组课本剧

课本剧表演(主要参与人员6人,群众演员3人)

1.患病的叶片(表演者:):大家好,我叫烟草,小名叶子(表演出患病的样子:如走路不稳,无精打采),对不起,我这几天感冒了,只想去休息了!(说完,就往桌子上躺)

2.一组主持人()19世纪,伊万诺夫斯基(D.Iwanowski,1864--1920)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3.伊万诺夫斯基(以下简称伊万,表演者:)实验室里,伊万正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自言自语:怎么观察不到呢?如果是细菌的话,我应该早就找到它了啊!

4.细菌过滤器(表演者:)nice to meet you!我的中文名字叫“细菌过滤器”,英文名字叫“xijunguolvqi”(细菌过滤器的全拼,读的时候要变调)

5.伊万诺夫斯基(以下简称伊万,表演者:):我先把这患病的烟草叶片(指着患病的叶片)榨成汁液(大约三个人上去和伊万一起对患病的叶片扮演者做出重压状,不一会儿,伊万直接就从患病叶片躺的桌子下面拿出一烧杯榨出的汁液),然后用它(指着细菌过滤器)来试一下吧(伊万用一个过滤器过滤刚才的汁液,得到过滤后的烟草榨出液)

6.烟草榨出液(表演者:):(身体转一圈,做穿越茫然状)唉,我竟然来到了这里!嘘(手与嘴配合做动作,脸上有表情),我发现我喜欢的猎物了!7.正常叶片(表演者:):(很高兴)我长大了,我可以为国家做贡献了!(马上又有点忧愁)我就要被人类„,唉![烟草榨出液(表演者:):拿着一个能喷水雾的物件如能为头发打摩斯的器物对着正常叶片(表演者:)喷几下]。正常叶片(表演者:)马上表演出非常痛苦,患病的样子 8.一组主持人():就这样,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通过上述实验就发现了“滤过性病毒”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烟草花叶病毒”。伊万诺夫斯基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发现病毒的人,被后人誉为“病毒学之父”。刚才的表演是我们组为“病毒的发现”而进行的课本剧表演,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巩固一下自主预习的成果,一起来看关于“病毒的发现、种类”的PPT。9.(看完与一组展示任务有关PPT后)一组主持人:请问大家有什么质疑或补充,如果没有的话,有请下一组展示

二组展示

1.二组主持人:大家好,下面请看我们二组的展示,我们要展示的内容是“病毒的结构与繁殖”

2.(山东快板)(1)病毒/结构/很简单(表演的同学一起有节奏的拍手)

要用/电镜/来观察

外面/裹的/是蛋白

里边/装的/是核酸(第一位同学表演快板的同时安排1名同

学去播放PPT——图片)

(2)它比/细菌/小得多

不能/独立/来生活

只能/寄生/活细胞

寄生/活/细/胞

(3)病毒/怎么/来繁殖

利用/细胞内/物质

依靠/自我/去复制

一旦/离开/活细胞

就会/变成/结晶体

(4)大家/都要/听明白

马上/就要/说拜拜

见到/各位/很开心

谢谢/大家的/掌声

3.二组主持人:我们来巩固一下刚才表演中涉及到的一些知识(播放与二组展示任务有关的PPT后)请问大家有什么质疑或补充,如果没有的话,有请第三组为我们带来展示

三组展示(可六人表演,至少5人)

1.三组主持人:刚才二组的快板表演让我们一下就把他们展示的内容记住了,我们三组会为大家带来怎样的表演,让我们一起期待 2.(新闻访谈)主持人甲(女):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主持人乙(男): 大家上午(中午或下午)好

主持人甲:欢迎大家收看由“爱死你”手机冠名播出的大型健康与科学栏目“大话健康”节目,我是主持人宋小米(走上前去热情地与“观众”一一握手)主持人乙:我是主持人陈德柱(稍慢地讲,说完就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主持人甲:今天我们邀请到现场的嘉宾是国际知名生物专家屠教授(屠教授上场)屠教授: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与主持人一一握手,然后坐下)主持人乙:首先我们通过一条新闻链接来开始今天的话题

主持人甲:30名中国公民在新感染寨卡,下面请听来自新浪新闻的报道 主持人乙:京华时报2016年9月7日电(记者马金凤)主持人甲: 新加坡卫生部和国家环境局2016年9月6日晚联合发表声明说,截至6日中午,新加坡境内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总数增至275例。记者从北京卫计委获悉,目前已有30名在新加坡的中国人感染此病。

观众(下面的学生1):寨卡原来是病毒啊!我还以为是可以吃的零食呢!主持人乙:据了解,病毒种类很多,分布广泛,又营寄生生活,可给人类、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带来极大的危害。

主持人甲:那人类对病毒就毫无办法吗?

屠教授:人类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主持人乙:那如何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呢?

屠教授:病毒为人类造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来防治人或动物的病毒性疾病

观众:(下面的学生2)(兴奋地站起来抢着说)这个我知道,疫苗就是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和无毒的病毒。

观众:(下面的学生3)(举手后马上站起来)我来补充一下,接种牛痘疫苗可以预防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病毒病也可以接种疫苗的方法进行防治。

主持人甲:谢谢观众们积极参与互动,那么病毒为人类造福的第二个方面呢? 屠教授: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能够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如乙型肝炎疫苗,抗癌的新疗法等。在这一领域,还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过也充满了危险。主持人乙:病毒这么神奇啊!我迫不及待的想听下一个方面了!

屠教授:前两个方面都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有的已用于我们人类身上了,第三个方面就进展缓慢了,科学工作者还在寻找利用某些病毒来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这就要靠所有科学工作者以后努力了。

主持人甲:今天的节目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感谢屠教授参与今天的节目,主持人乙:感谢观众朋友们积极参与互动,主持人甲、乙:谢谢大家,再见!

3.三组主持人:观看了前面的节目,你有何感想?还是我来带领大家梳理一下吧(播放与三组展示任务有关的PPT后),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或建议等,请您拨打我们24小时开通的服务热线:808012580。

四组展示

1.四组主持人:前面三个组带领我们学完了整节内容,可是我们组的同学还有一些地方没弄明白,就在那,正争得面红耳赤呢!你们看,2.学生甲:我认为病毒不是生物,理由有三:第一,它不具有细胞结构;第二,它不能长大,没有摄食、排泄等生理活动;第三,它的结构太简单,自身没有不能为繁殖后代提供营养和场所。(学生甲开始展示时,四组安排1人播放PPT)学生乙:你说的大错特错。生物是一切具有新陈代谢的物体。新陈代谢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病毒虽然不具有细胞结构,但是它仍属于生物,是因为它能进行新陈代谢和繁殖自己的后代,只是要在宿主体内进行。

学生甲:哦,原来是这样!本来,我认为病毒对人类只有危害,看了刚才三组的节目,听了屠教授的话,我了解到病毒还可以为人类造福。但是,我还点有一点不是很明白,到底病毒对人类的有害方面具体体现在哪儿?

学生乙:这个我来告诉你,病毒的危害是: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极大危害。使人类患病,如:流行性感冒、肝炎、手足口病、艾滋病;使动物患病:口蹄疫、禽流感等、鸡瘟;使植物患病:烟草花叶病、萝卜花叶病(课本第90页)。除了书本上介绍的还有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等引起的疾病。3.四组主持人:同学们,你们现在都明白了吧,病毒它是生物,它的危害挺大的,你们注意卫生,重视食品安全喔!有请下一组展示!

五组展示设计

1.五组主持人甲:前面的组引导我们学完了病毒的有关知识,四组还为我们解答了疑难,我们就来巩固检测一下吧(安排一人播放PPT)!我们来搞一个抢答赛。2.五组主持人乙:同学们,如何来进行抢答呢?我们没有抢答器,只好这样了:每组派一个人带着平常写字的笔(这一点很重要)上台来,(若有条件,为每人一张空课桌,否则,只能为每人准备一条坐凳了)坐在课桌前答题,禁止有任何形式的舞弊行为,把答案写在我们发给你们的A4纸上。把PPT屏幕上每一次显示的题一次性答完,记得写清题次,答对一题记+10分,答错记0分,最后得分多者及相应的组为获胜者。

3.五组主持人甲:我们请老师来对你们的答题情况予以评分和对你们的表现做出评价,并对每一题作出分析

4.五组主持人乙:每一小题的答题时间为10秒左右,下面开始第一轮答题(PPT上显示五个判断题)

5.五组主持人甲:(选手答题1分钟左右后)时间到,请选手们亮答题板,请老师评分,请记分员计分

6.记分员:(只做事,不说出来)记在某一黑板上(或纸上)亮给大家看

7.五组主持人乙:记得每一小题的答题时间是10秒左右,下面开始第一轮答题(PPT上显示2个选择题)

8.五组主持人甲:(选手答题1分钟左右后)时间到,请选手们亮答题板,请老师评分,请记分员计分

9.重复前面的步骤,直至把所有的题答完

10.五组主持人甲:请问大家对我们展示的内容有什么质疑或补充,如果没有的话,有请第六组为我们带来本节课最后的展示

六组展示设计

1.六组主持人:接下来是我们六组为大家展示,我们要展示的是为大家系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请认真倾听。

2.(可有音乐伴奏,踢踏舞或街舞等形式的伴舞,可手舞足蹈)(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有蛋白质外壳 和内部遗传物质(2)只能寄生 在活细胞里 一旦离开

就会变成结晶体(3)繁殖方式 是自我复制 需要依靠 自己遗传信息 和寄主细胞物质(4)它的分类 动物植物噬菌体 它对人类 既有危害 又有益处

(5)这些知识点 请大家务必记住 感谢各位的关注

我们的展示就到这里 衷心祝愿

大家有一个好身体 健康又美丽 把快乐进行到底 谢谢

3.六组主持人 :

上一篇: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下一篇:化学的基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