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资助细则

2024-04-16

贫困生资助细则(通用9篇)

篇1:贫困生资助细则

资助贫困生实施细则

为保证全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根据2005年隆化县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家庭学生实施细则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资助对象

农村年人均纯收入882元以下的为经济困难家庭资助对象为全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财政供养人口家庭的学生不得纳入“一补”资助范围。

1、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

2、残疾学生及少数民族学生。

3、父母一方死亡,离异的单亲贫困家庭子女。

4、义务阶段的孤儿学生。

5、经民政部门确认的农村低保或特困救助范围的家庭子女。

6、因受灾、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子女等。

二、组织机构

在学校校长领导下,由专人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并成立由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评审小组成员不少于7人,负责贫困生的初审研究拟定资助学生名单和资助形式。

三、资助申报,审批程序

贫困生每年核定一次,申请资助的学生一般于每学期开学初,由学生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并向学校提交由所在村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符合优先资助的贫困生要同时提交有关部门的相关证明材料,学校设专人负责审核,对家庭脱贫,返贫等情况及时修订,实行动态管理。

学校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的学生有关情况进行认真审核后,按学生家庭贫困程度排队提出贫困资助名单,报乡镇资助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在学校和学生家庭所在村同时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受资助名单和评审公示情况上报县资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确定。

学校组织受助学生填写《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资助金领取表》此表一式两份并由学生及监护人和班主任签字确认,乡镇资助办公室对资助金领取表进行审核汇总后到县资助办公室报账。

四、资金及档案管理

学校在填报或打印各种资助表格时,要统一使用标准的70克复印纸,便于档案的装订和保存。《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表》原件需手工填写,填写具体受资助的原因时,需要详细填报,内容真实、准确、可靠。在程序录入时,在对资助原因进行归纳,并按程序提供的选项选择录入条款,村委会审核意见是村委会根据学生家庭实际情况提出审核意见,由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同时出具家庭经济状况等相一致的证明材料。《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表》和家庭经济状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复写的《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领取表》由乡镇资助办公室,按学校顺序装订,学校通过程序打印一份《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花名册》,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报县资助办公室存档。学校自留一份存档。

五、监督和检查

受资助学生名单、金额在学校校务公开栏公布,建立受资助学生原始档案和电子档案,并报县资助办公室备案。

六、资金管理

学校按时把专项资金拨入学校食堂账户。及时给学生打入饭卡,做到专款专用,对贫困学生退学、转学的资金同意退回资助办公室。

2012年5月23日

篇2:贫困生资助细则

为了坚持幼儿园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发展,以及各级政府的贫困补助能切实帮助经济困难的家庭解决幼儿教育问题,使每名幼儿都能健康的成长,并培养幼儿积极进取、勤俭自强的优良品质。同时,也为了规范政府性和幼儿园对贫困幼儿的资助与管理工作,结合本园的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工作领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二、贫困幼儿资助对象

1、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500元(具体金额以每年自治区公布的贫困线,并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分制定)以下或家庭生活困难,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中下水平的;

2、孤儿;

3、家庭经济困难的单亲家庭;

4、家庭贫困的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残疾幼儿

5、经民政部门确认的低保户或农村特困救助范围的家庭子女;

6、因受灾、疾病等导致家庭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子女,可以优先得到资助。

7、家庭生活水平一般,家庭因疾病、多子女升学或其它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生活开支非常困难的“留守儿童”。

三、贫困生资助范围

贫困生资助比例按照在园幼儿总数的10%以内予以资助;国家、自治区、市县的政府性补助以实际分配指标资助。

四、贫困生评审程序

1、以班级为单位,教师负责,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将贫困生情况、申请及名单上报领导小组,进行初审;

2、调查小组入户调查、了解,请社区、村委会核实。

3、领导小组根据调查小组各方搜集的资料,决定贫困生资助人选。

五、贫困幼儿的管理

1、幼儿园建立贫困幼儿管理档案,组织对贫困生日常表现进行跟踪调查,对反馈内容给予及时记录,保证贫困生日常的管理。

2、加强对贫困幼儿的教育,通过激发贫困幼儿的斗志,使其树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3、建立受资助贫困生信息反馈和取消资格制。各班级应定期或不定期向幼儿园反馈受资助幼儿的家庭经济情况。若在受资助期间出现弄虚作假,伪造经济困难者,取消贫困资助资格,或视情况追回已享受的全部金额。

4、贫困生的调整。

(1)原来不是贫困生,由于家庭发生重大灾祸等特殊原因需申报的,按规定程序申报。

(2)贫困生受到幼儿园资助后,由于家庭经济情况好转的,本人应书面提出主动放弃资助;或经幼儿园调查属实的,将作相应的调整。

六、贫困生补助资金的使用

每个幼儿按核定的贫困程度给予每学期减免100---500元的保教费;如特别贫困,如孤儿,残疾等情况,酌情免费入园,生活由园内教师自愿捐赠解决。

七、幼儿园办公室具体负责贫困生资格的审查、资助计划的制定和资助经费的发放。

篇3: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高等教育阶段初步形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资助体系。国家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 每人每年奖励8000元, 每年奖励5万人;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每人每年奖励5000元, 每年奖励51万人, 约占在校生数的3%;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每人每年平均资助2000元, 每年资助340万人, 约占在校生数的20%。除此之外, 国家进一步完善、落实和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并大力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申办工作, 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其他形式的资助,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经过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 高等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和生活困难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是, 目前我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仍不够完善, 这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 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

1.有关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在实际运行中难以得到及时落实

(1) 由于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及市场运作体系建设并没完全建立起来, 有关助学贷款贷后管理的相关政策并不完善, 导致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2) 助学贷款手续极为繁锁。给贫困学生及家长带来很多不便, 有时甚至因为一道手续, 学生往返银行和学校多次, 给学生造成一定经济负担。

(3) 统筹协调不够。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高校与银行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学生贷款办理不成功。还有如大学生就业难、助学贷款担保机制不健全等等多种原因导致助学贷款政策具体实施起来有诸多困难, 这些问题函待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予以解决。

2.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国家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高职院校都做不少努力, 逐步形成了由政府、高校、金融机构、社会、学生个人等多方分担、集“奖、贷、助、补、减、免”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资助政策体系。但客观地分析,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仍然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如覆盖面小;由于诸如贫困生界定难等一些问题导致资助过程存在不规范操作的情况;勤工助学管理机制不健全, 校内岗位渠道狭窄, 冒名顶替上岗等问题;对于校外勤工助学的管理, 相应配套的管理机制并不健全, 如学生安全问题、学校是否给予资金补贴等。这些问题都急需出台相关政策规范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过程。

3.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机构设置及师资队伍配备不尽合理

首先, 很多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是隶属于学生工作部 (处) 的一个科室, 有些甚至还是临时机构。这在统筹协调资助管理工作时不利于其职能作用的实现与发挥。其次, 很多高职院校在人员配备方面并不是专人负责, 而是由学生工作部 (处) 原有教师兼任, 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很难保证资助管理工作的高效与高质。再次, 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普遍存在着“上重下轻”的现象, 即学校高度重视贫困生资助的同时学院配套资助管理体系跟不上。再有, 现行省级和高校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模式使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与上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沟通多和银行或生源地信用社沟通少, 导致国家助学贷款等问题高校和银行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二、健全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

针对我国贫困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以及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 现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坚定政府资助的主体地位

1999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九条规定, “国家采取措施, 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可见, 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进行资助是法律明确规定的责任, 理应在资助贫困生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

2.加强贫困生的认定机制建设

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 更要注重对学生日常消费水平的观察和了解, 凡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超高消费, 可以对困难学生进行限制。

3.加强诚信教育和建设, 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征询系统

学生的诚信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生命力, 而贷后管理则是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采取把学籍管理与学生欠费直接挂构;与学生签订承诺书、与家长联系、采取提配制度还贷、采取公示制度对违约学生曝光等措施。

4.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机构设置和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为科学高效地做好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 高校应做好两个“结合”:一方面, 建立“学校一院 (系) ”二级管理模式, 即学校统筹管理与学院具体实施相结合;另一方面, 校方主管与学生会、社团组织协助相结合, 通过学生会的勤工助部协助学校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在工作中, 首先要求资助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管理专业水平, 既熟练掌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理念和资助政策体系, 又具备一定的金融、理的专业知识;其次, 要了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 具有较高的高校教师职素质;再次, 还要求其热爱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 具有很高的工作热情, 要带爱心、耐心、细心去做。

5.正确引导做好受助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高校除了积极保证各项经济资助的落实外, 同时要认真研究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 加强沟通, 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 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总之, 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 任重而道远, 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政府、社会、高校应积极加大投入经费, 并确保稳定的经济来源;进一步完善奖助学金, 助学贷款, 困难补助等资助体系, 大力加强勤工助学岗位, 把经济解困同思想、心理解困相结合, 帮助每一位贫困生健康成长, 顺利完成学业, 为社会输送栋梁人才。

摘要:近年来, 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 但同时也伴随着高校贫困生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大, 贫困生问题也已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和我国高校普遍面对的热点问题。在充分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的基础上, 对高校贫困生现行资助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参考文献

篇4:贫困生资助细则

【关键词】学生资助;贫困生心理情况;心理资助;高职院校

一位优秀大学生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高校通过高等知识教学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而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投资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常的心理精神状况,不自恋也不自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做好这两种投资才可以将贫困生培养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青年。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从而讨论如何开展精神资助,以及精神资助的最终效果等。

1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现状

1.1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生活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学生经济方面的帮助和奖励主要是助学金和奖学金两大类,而在这两大类中又会出现国家帮助和社会帮助等不同经济来源的资助和奖励,这就决定了基本每个申请助学金的学生可以拿到一笔助学金来完成学习或者减轻生活压力;另外一些学生成绩较好的贫困生还可以得到数额不菲的奖学金,如果贫困生对于这两种金额都可以得到,那么他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就得到了保障。除此以外,学校还设有勤工俭学岗位更可以帮助贫困生获得经济来源,缓解生活学习压力。因此,总体来看只要在高职院校中,确定某位同学是贫困生,那么这位同学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是有足够的保障的。

1.2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精神状态

大多数贫困生会因为不好的家境状况、落伍的衣着打扮、不太好的外貌等各种不确定因素,产生各种各样的低落自卑情绪。具体有以下几种:

1.2.1 较强的“低人一等”的自卑心

大多数贫困生会因为长期“被资助”的生活状态,产生强烈的自尊心,认为自己接受资助的做法是“被侮辱”、会过分在意被资助的方式和周围人对自己被资助情况的看法,这种心理存在的时间越长,就会越关注周围人的想法,时常觉得周围人的经济状况都比自己好,认为自己不论哪方面都比别人差等,长期下来,贫困生就会生出强烈的自备情绪。

1.2.2 “等、靠、要”消极思想根深蒂固

大部分贫困生的资助是通过申请或者大众传媒的传播等方式得到的,这种方式会助长学生“等、靠、要”的消极情绪,让贫困生以为只要自己学习好,经济水平不够,就可以请求帮助,等待资助,从而失去自食其力,奋发拼搏的积极情绪。

1.2.3 与人交往能力较差

贫困生在交往过程中会过分留意同类学生的经济状况、衣着打扮等财富方面的情况,相比之下又会感觉自己的衣着等经济方面不适合与同学一起玩耍、学习等,并且会时常担心人际交往中的经济花销,不能“放松”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真诚的、完全地沉浸在友谊之中。除此之外,在人际交往中因担心得不到朋友的喜爱,往往会做出一些不对等的行为,让自己处于友谊的被动方,但是这样的友谊是畸形的、不对等的,很难让贫困生感受到友谊的美好感觉,并且这样的友谊一旦破碎对贫困生造成的精神伤害是相当严重的,甚至会妨碍贫困生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1.2.4 抑郁、焦虑、敏感、冷漠等负面情绪较多

大多数贫困生因为自卑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嗜睡、对社交行为不感兴趣等消极感情。社会生活压力逐渐增加,贫困生会更加担忧自己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情绪变得焦躁易怒。贫困生会因为担忧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担心自己的衣着打扮和言行不恰当,担心自己得不到他人的喜爱或者同情,从而在精神上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脆弱,不利于长久的社交发展。部分贫困生还会因为交往困难,导致对外界事物热情和关心程度不高,只愿意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只关注自己的生活状况,对他人的一切行为漠不关心,变得自私自利、冷漠无情。

2 贫困生精神现状的产生原因

2.1 错误的价值观

贫困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意想不到的因素,对发生的事情产生不同的观察角度,形成不一样的想法。或者贫困生由于自身被资助的特殊经历,产生了任何事情靠帮助的错误心理,甚至部分贫困生精神不正常,認为世界都欠自己东西,觉得自己就应该被同情、被帮助,贫困生逐渐形成了错误消极的价值观,影响着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2.2 家庭教育

部分贫困家庭中,家长的行为是不正确的,给贫困生的价值观形成带来错误的导向作用。甚至部分家长直接给孩子错误的精神教育,使贫困生逐渐变得贪婪、自私、痛恨社会和国家等,这些错误的情绪会给贫困生的未来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

2.3 社会教育

中国社会的大环境是有爱的,社会群众之间会利用互帮互助的方式,促进共同进步。难免就会给贫困生带来错误的精神暗示,让他们以为依靠社会的帮助,就可以衣食无忧,从而对生活失去斗志。除此之外,其他社会成员从小便会被要求,做人应当礼让他人,对于一些家庭状况不好的学生更要给予他人润物细无声的帮助,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样的社会氛围会让部分贫困生变得自大,失去原有的正确定位,或者会变得过于自卑,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和存在意义。

2.4 学校教育

学校为了解决贫困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往往会利用国家补助资金和社会的捐献资金,为贫困生提供经济帮助。但是在帮助的过程中,往往会要求学生提供家庭经济状况证明材料,学校根据材料内容做出评比,选出最需要帮助和其余需要帮助的贫困生种类。这样贫困生的家庭状况会被其他同学知晓,贫困生不得不接受其他同学的同情和注视,给他们的精神带来极大的压力,甚至部分品德较差的学生会乱拿贫困生的经济状况和衣着打扮开玩笑,让贫困生更加自卑,以及产生对学校、社会、和其他同学的仇视心理。

2.5 对比差距带来的心理落差

贫困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不自觉得将自己的物品、家庭环境、衣物等和其他人做比较,比较之后,认为自己各方面能力不如其他人,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部分贫困生为了摆脱他人对自己的同情等异常情绪,会选择撒谎、盗窃等错误行为弥补自己内心的缺失,当尝试过撒谎、盗窃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好处之后,就会迷恋上这种感觉,最终形成有缺陷的性格。

3 对贫困生给予精神资助的方法

3.1 勤工俭学

学校可以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贫困生可以通过勤工助学岗位得到经济帮助,而勤工助学岗位又可以帮助贫困生提高工作能力和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其实现个人价值。除此之外,勤工俭学岗位的带队老师可以对学生给予精神帮助和引导,纠正其不好的心理活动,帮助贫困生提高道德素质,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3.2 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健康课堂、心理健康活动中心、辅导员关心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利用这些方式,鼓励贫困生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提高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避免贫困生出现妄自菲薄的错误思想。除了提供这样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以外,学校和老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现在的家庭状况,教育他们通过努力学习等方式得到更好的未来生活途径,摆脱落后的生活状态。教育贫困生利用学生充实自己的人生,提高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成长经历对其他贫困生带来激励作用,从而提高众多贫困生的自信心。

3.3 发挥学校组织和社团作用

学校组织和社团是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的良好平台。学校可以组织社团活动,拉近贫困生与其他同学的关系,使他们融入集体活动中,消除心理的焦虑和敏感情绪,给他们带来良好的精神体验,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并且学校社团和其他组织可以利用一些贴近贫困生生活的活动,让他们树立自信心。例如,可以提倡节俭生活,反对铺张浪费。除此之外,社团可以提供免费的交往活动,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

3.4 改变贫困学生资助评选方式

传统的贫困生评选是通过学生老师评比方式,来确定贫困生人数和等级,传统方式会让贫困生的自尊心受损,并产生不正确的消极思想。学校可以将贫困生的学习成绩和受资助资金相结合的方式,鼓励贫困生提高学习能力,在努力学习之后得到的资助后让贫困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情緒,并且相信努力才会有回报,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

4 结语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培养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重视对贫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其成长最终不辜负全社会的物质资助和道德资助,让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让贫困生可以为家乡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并且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经济资助氛围,鼓励贫困生通过自强自立等方式,成为社会的杰出榜样。

参考文献

[1]黄宦霖.节约型社会视阈下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以资促俭”机制构建研究[J].广西教育,2014(09).

[2]万洪莲.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资助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0).

作者单位

篇5:资助贫困生协议

甲方:兴庆区政协委员

乙方:兴庆区掌政中学 ___年级受助学生_____

兴庆区政协在参政、议政的同时,为进一步了解基层情况,并对辖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总体情况进一步了解,尽个人绵薄之力资助部分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制定此资助协议,发挥政协委员联系、桥梁作用,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权利与义务

1、甲方开展资助贫困中小学生资助工作纯属为兴庆区教育事业做贡献,与上级工作要求和本委工作成绩无关。甲方委托掌政中学确定每年受助学生。

2、甲方负责组织资金与捐助。

3、甲方根据政协委员捐助情况,如实向受助学生发放助学金。

4、甲方有权委托校方负责监督受助学生在校成绩,以掌握受捐助学生详实材料。

二、乙方权利与义务

1、每个学年结束后,乙方必须在受助期间每年7月15日前将感谢信及当年成绩传到学校,由学校转给捐助委员的邮箱。(邮箱:,联系电话:)如成绩未完全知晓者,可先传部分成绩,其余在知晓成绩后两天内传到捐助委员的邮箱,并电话告知本人。

2、乙方学生感谢信必须两封,其中捐助本人方一封,兴庆区政协一封,受助学生必须先传到我委邮箱备存。

3、乙方成绩必须同时附带本人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便于我委核实学生成绩。如不附带用户名及密码者,成绩将不予鉴定。

4、受助学生在掌政中学期间,更换电话或其他联系方式须及时通知兴庆区政协及捐助的委员,以便更新受助学生信息。如不及时告知,相关要求及消息将不予转告通知。

5、受助学生必须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努力学习,成绩在班级中等以上。

6、乙方若违反上述1、2、3、4、5条款者,将视为自动放弃此项资助,其后果自负,甲方不负任何责任。

三、资助标准及说明

1、资助标准:中学生2000元/年;小学生1500元/年。

2、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掌政中学留一份做为在学校档案。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拟资助年限年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篇6:贫困生资助制度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全面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困、助学、育人工作,充分体现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资助实施组织机构

我校资助特贫困学生的工作由学校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学校安排专人负责该项工作。

资助特贫困学生领导小组:

组长:王克强

副 组 长;徐宝发王进玉

组员:各班班主任

仇集小学贫困生资助制度

一、领导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救助工作,不定期进行走访,开展相应的贫困救助工作。

二、既扶贫又扶志,做到“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资助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特贫困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的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

三、资助向品学兼优的特贫困学生倾斜;

四、鼓励特贫困学生自强自立,通过刻苦学习,诚实劳动,解决生活困难;

五、学校和总务处不定期对特贫困学生家庭情况及在校表现进行核实、抽查。

仇集小学贫困生资助措施

一、贫困学生认定

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是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坚持每学年认定一次和适时调整相结合的原则认定贫困学生,以确保特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客观公正。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优先资助:

(1)烈士子女、残疾学生。

(2)父母一方死亡,离异的单亲贫困家庭子女。

(3)低保或特困家庭子女。

(4)因受灾、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子女等。

(二)、认定程序

1、本人出示有效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函,并提出申请,在征求班级及学生意见后,由班主任调查、核实并在班级内确认后,报教导主任审查。

2、由教导主任调查核实后,并报学校、总务处审核、公示。

3、学校按规定和要求审批。

(三)学校和总务处不定期对特贫困学生家庭情况及在校表现进行核实、抽查。

二、资金发放

1、资金发放前,必须向学生说明资金来源以及发放程序。

2、资金发放后,让资金领取者签字,并做好留档。

3、如果学生领取资金的,学校扶贫负责人要做好电话回访,确定资金去向。

三、资助方式

(一)社会资助

社会针对特贫困学生在学校设立的助学金、奖学金,根据资助者的意愿实施执行。

(二)上级经费支付

严格按照上级领导的安排执行。

四、资助学生的奖惩

(一)受资助特贫困学生获学校奖励,可在下一学年优先提供资助,学校可根据情况适当提高资助金额等级,优先推荐参加各评优评先的评比。

(二)受学校资助的特贫困学生,要勤俭节约,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学习,对表现不良者将适当给予降低资助等级。

篇7:贫困生资助协议

资助人:

受助人:

中间介绍方:延安大学学生爱心社

为保证资助顺利进行,资助人和受助人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并共同遵守。

第一条:资助方______________愿意资助_______________等____名学生,并受助方愿意接受资助方的资助。

第二条:资助的项目、金额、方式和期限:

资助项目:在大学学习期间生活费用;

金额:元人民币∕每人∕每月;

资助方式:人民币现金;

资助期限:由资助方自愿终止。

第三条:资助金的支付方式:

资助方每月将资助的现金存入延安大学学生爱心社中国银行账户,由爱心社为资助方出具收据。

第四条:受助方应当做到:

(一)完成_____年学业,非特殊情况不得辍学;

(二)认真学习,德智体全面发展,成绩优秀;

(三)勤俭节约,不乱花钱;

(四)一个学期至少一次向资助人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寄发成绩单。

第五条:资助方应按本协议的约定履行资助义务:

(一)定时定额向受助者指定账户汇款,如有意外情况或者额度的变更,应及时向受助者说明;

(二)未经受助人允许,不得随意向他人透露受助人个人信息;

第六条: 中间介绍方:

(一)有义务及时促使资助受助双方信息沟通,协调本项资助事务:

(二)有义务监督受助者在校真实学习生活表现并向资助者作如实反映.有义务定期核查资助者的资助行为是否履约:

(三)当发现受助者在校行为有违反协议约定,或有违本协议中任意一款者,有权告知资助方终止资助。

第七条:资助的撤销:

有下列情形出现时,资助人可以撤销资助:

(一)受助人在资助期限内非特殊情况辍学的;

(二)受助人在校表现太差,学习不认真,乱花资助金的;

(三)因客观情况变化,资助人确实已无能力继续资助的。

第八条:争议的解决方式:

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首先应通过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按下列方式解决:

(一)如受助方不主动提供收据和成绩单,请立即停止汇款;

(二)受助过程中若发生资助方无故违约或借机人身攻击或精神伤害事件,中间介绍方代表受助者或受助者本人有权力向本校学生仲裁机构提请仲裁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第九条:协议的成立与生效:

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即可生效。

第十条:约定的其他事项

(一)本协议如有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一致,作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经三方签字(盖章)同意后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二)本协议一式三份,三方各执一份。三方同时签字(盖章)后方具有协议效力。1

———————————————————————————

资 助 人:工作单位:身份证号:住址:

传真:电话号码:

收信地址:

签字(盖章):

年月日

身份证复印件粘贴处

—————————————————————————————

受 助 人:学院班级:

家庭地址:电话:

身份证号:

签字(盖章):

年月日

身份证复印件粘贴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间介绍方:延安大学学生爱心社

负责人签字:

社团盖章:

篇8:高职贫困生三维资助模式刍议

一、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三维模式

根据资助主体 (政府、社会、学校等) 对贫困生投入的资助要素, 以及贫困生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发展领域来划分, 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分为三大类:解困型资助、励志型资助和强能型资助。

解困型资助, 又称经济资助, 指的是资助主体通过投入一定的资助要素直接帮助贫困生缓解经济困难进而维持学业的一种资助方式和行为, 形成了“奖、助、贷、勤、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的经济资助体系。

励志型资助, 又称心理资助, 指的是资助主体通过投入一定的资助要素, 帮助贫困生解决因经济贫困带来的心理贫困,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贫富观、荣辱观, 建立一个自信、自强、自立、自爱的精神支持系统, 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精神品质和社会适应性的一种资助方式和行为, 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

强能型资助, 又称能力资助, 指的是资助主体通过投入一定的资助要素, 为贫困生免费提供素质拓展和能力培训的平台, 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促进他们充分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一种资助方式和行为, 如培训与就业密切相关的计算机、英语技能。

二、高职贫困生解困型资助中的问题探讨

(一) 贫困生认定的模糊性

高职院校一般综合使用生源地认定和学校自身认定两种方法, 将贫困生认定为特殊困难或一般困难, 并给予相应资助, 但实际上, 特殊困难、一般困难和非困难的界限有时很模糊, 难以准确认定。其主要原因在于:生源地认定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真实性有待提高;学校自身认定受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骨干的影响较大, 容易流于形式, 客观性和公正性有时难以保证。

(二) 资助体系的分散性

随着政府和社会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贫困生多元化资助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但由于各项助学措施缺乏必要的整合, 导致执行时容易出现交叉重复的现象, 致使个别困难学生多次获得资助, 而其他困难学生却得不到应有的资助, 这样既助长了某些学生的惰性, 也直接影响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性。高职院校要对贫困生进行分类管理, 整合各类助学措施, 形成个性化的资助包, 防止重复资助、资助过剩, 真正体现公平与效率。

(三) 社会资助的不足性

目前, 各高校都在极力争取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加助学活动, 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 但相对而言, 重点高校获得的社会资助比高职院校多得多, 社会资助的不平衡性非常明显。因此,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采取开辟专业性勤工助学岗位, 引进企业奖学金, 试行院系冠名权转让等多种措施, 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助来弥补政府及学校助学资金的不足。

三、高职贫困生励志型资助中的问题探讨

(一) 关注心理资助

不容忽视的是,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大多只停留在经济资助层面, 对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所造成的心理困难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投入不多, 事实上, 贫困生在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比普通学生大得多, 他们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也更多, 普遍存在自卑、忧郁、敏感多疑、焦虑、自我封闭等障碍性人格特征。同时, 部分困难学生在经济资助中养成了“等、靠、要”的惰性。因此, 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 高职院校必须更加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帮助贫困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二) 大力开展心理干预

目前, 一些高职院校已在贫困生心理干预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 包括两个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团队训练等途径对贫困生给予精神扶持, 帮助他们在思想上、精神上摆脱家庭经济困难的阴影, 树立自信、自强、自立、自爱的品质, 引导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困难、战胜困难, 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成功;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形成心理问题筛查、评估、干预、跟踪、调控为一体的贫困生心理支持系统, 帮助贫困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四、高职贫困生强能型资助中的问题探讨

(一) 重视能力资助

高职院校贫困生大多来自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或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 在学习上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知识面窄、学习方法不适应、实践能力差等问题。高职教育要求“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 能力优先”, 因此, 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后, 帮助他们解决因经济贫困而造成的能力缺失, 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高职院校要转变资助理念, 改变过去直接进行经济资助的模式, 通过多种平台帮助贫困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尤其是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期从根本上为其将来摆脱贫困创造条件。

(二) 素质拓展和能力培训包的开发

结合社会需求, 高职院校应面向贫困生开发有针对性的素质拓展和能力培训包, 帮助贫困生提高专业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这一措施需要学生工作部门和教学工作部门的密切配合, 一方面学生工作部门可以通过自身拥有的平台和资源帮助贫困生提高相关能力, 例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贫困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另一方面教学工作部门要根据社会所需的学生能力结构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 提高学生的相关专业素质和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借鉴教育券的理念, 向贫困生发放数额不等的培训券, 引导贫困生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培训的方式、内容、时数等。但目前, 高职院校面向贫困生的课程开发尚在雏形, 有待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更好的规划和实施。

(三) 面向企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

受全球经济影响, 高职院校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要把提高贫困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 作为贫困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重点面向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 这就需要学校不断加强与企业的有效合作, 通过订单式培养、见习、实习等途径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契合性, 更好地推进学生就业。与此同时, 学校要在学生入校后, 及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自觉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和能力, 增强就业竞争力。

五、理性思考高职贫困生三维资助模式

高职贫困生较普通高校贫困生更难解决, 无论是单纯的经济资助、心理资助, 还是能力资助都无法满足高职贫困生的生存、求学及发展需要。因此,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三种资助模式的优势和特点, 共同构建“解困·励志·强能”三维立体型资助模式, 既注重缓解贫困生的经济负担, 又注重塑造贫困生的心灵, 更注重提高贫困生的能力, 形成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心理资助为重点、以能力资助为核心的全方位、个性化资助体系, 帮助和引导贫困生成人成才。为更好地推进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 充分发挥三维资助模式的集成作用和系统效应,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和改进以下工作:

(一) 加快实现贫困生认定工作科学化

贫困生认定作为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 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贫困生资助的公平与效率。因此, 高职院校要通过规范贫困生认定程序、完善贫困生档案管理、考察贫困生个人消费等措施, 提高贫困生认定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综合使用生源地认定和学校自身认定方法时, 一般分为4个步骤:第一步, 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基本生活水平, 确定全校学生的平均生活水平, 作为相对指标;第二步, 要求学生在入学时必须同时携带生源地民政部门及高中、中职学校开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第三步, 对初步认定为贫困生的家庭进行电话联系, 了解家庭收入证明的真实性和该生获得过的各类资助;第四步, 动态了解学生在校消费情况, 重点考虑物价上涨、学生发展性需求变化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第五步, 确定学生的贫困等级, 同时给予相应资助。

(二) 充分发挥贫困生主体性

在一般的资助过程中, 贫困生是弱势群体, 而政府、学校、社会慈善机构等资助方占主导地位, 在这样的思维逻辑中, 资助的政策和方式是由资助方单独来决定的, 而忽视了作为资助重要参与者的贫困生的主体性。高职院校要在认真调研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基础上, 让贫困生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参与制定经济资助政策, 将大大提高资助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开发心理解困、能力培训项目时, 更要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鼓励他们正视困难, 积极参加各项能力培训,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 实现资助方式与贫困生生存、发展需求的最佳匹配。

(三) 不断探索新的资助方式

目前, 高职贫困生资助的方式有很多, 但每一种方式都有其优点和劣势。因此, 高职院校要在不断完善原有的“奖、助、贷、勤、补、减”的基础上, 与时俱进地探索新的资助方式, 并协调好各种资助方式之间的关系, 从而形成科学的、有高职特色的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优势, 重点在“助学———实习———就业一体化”、订单式人才培养、院系冠名权转让、专业性勤工助学岗位开发等方面探索出新的资助路子, 实现助学与就业双赢。

(四) 大力推进资助工作法制化

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十分庞杂的系统工程, 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均以不同的主体身份参与其中。受发展水平及法制不健全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 出现了个别商业银行不能及时发放助学贷款、个别学校不能足额提取贫困生资助专项经费、个别学生逃避银行贷款等现象, 因此需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来明确有关主体、客体的权利和义务, 引导和规范贫困生资助工作, 推动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莫飞平.论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伦理境界[J].中国青年研究, 2003, (32) .

[2]吴庆.公平述求与贫困治理——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群体现状与社会救助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3]周大平.资助贫困生新模式[J].瞭望, 2007, (1) .

[4]应金萍.对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6) .

[5]林娜.高校贫困生资助新模式[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篇9:贫困生资助细则

一、社会资助贫困生的理论支持

(一)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外部性特征

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在使自身获益的同时,也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正的外部性。一方面,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边际收益MRS,高于私人边际收益MRP,高等教育对社会存在正的外部性;而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的外部性受益范围很广,私人之间通过市场交易使外部效应内部化的交易成本往往高于溢出的边际收益,足以抵消这种交易的好处,自由交换的市场机制在这里失效。此时。可以依靠政府补贴或社会补偿使私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边际成本线MCS下降至MCP,使均衡时的受教育水平从Q1达到符合社会效率时的水平Q2,这时,社会福利水平会净增加。可见,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单纯的市场制度是有缺陷的,如果政府或其他受益的社会主体能以较低的成本解决外部性问题,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这正是高等教育资助制度存在的理论依据之一。

高等教育外部性的一般表现:(1)增加税收收入。一般而言,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其收入水平也较高,因而其缴纳的税收特别是个人所得税也比较多。(2)增加社会内聚力。降低犯罪率,改善社会治安状况。(3)保持和发扬民主自由。(4)改善社会健康状况。(5)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外部性具有一般正外部性的特征:效用传递不通过价格机制、外部效应与个人收益的不可分割性。除此之外,还具有其独特性:(1)根据上面的分析,高等教育是具有“价格排他性”的准公共物品。(2)高等教育外部性涉及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除了接受高等教育服务以外的消费者个体等。

(二)成本分担理论

根据“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有关理论,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最直接受益者,高等教育外部性涉及对象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除了接受高等教育服务以外的消费者个体等理应在高教成本分担中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学生个人及其家庭分担教育成本,必须考虑社会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也就是教育消费能力。依据消费结构理论,目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收取学费标准一般控制在总教育成本的25%以内。

国家和社会是高等教育的直接和间接受益者。高等教育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机构和环境的积极作用正是国家和社会受益于高等教育的具体体现,因此,国家和社会(包括个人和机构)理应承担高教经费的绝大部分。

工商企业是高等教育成果的主要享有者。工商企业通过接纳吸收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大量应用高校专利成果,实施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从而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利润,壮大了经济实力。所以,工商企业有义务和责任在支持高等教育中发挥作用。

既然高等教育是“准公共物品”,除了给受教育者本人带来收益以外,还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社会是高等教育外部效应的受益者,按照市场经济效率法则和成本分担原则,“谁收益谁付费”,社会资助高等教育分担成本就责无旁贷,

二、社会资助主体和形式

(一)社会资助主体

1、企业:包括商业性金融机构。企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热心公益,支持教育,正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社会组织:指为一定目的而由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包括自然人,法人)所组成的并取得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包括人民群众团体,海外教育机构、社会公益团体和学术研究团体。特别是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和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的公益性组织,在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3、个人:主要有海外华侨、社会名人、知名校友、爱心人士等,包括贫困生的亲属、邻居、朋友等。

(二)社会资助的形式

1、不同额度的奖学金资助或直接捐赠。无论是通过设立基金或是直接捐赠的方式资助贫困生,都是直接的无偿资助。

设立基金,是指国内外教育机构、企业、社会团体、个人(成功人士、校友、专家学者)设立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如国际教育扶贫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

捐赠指直接向高校或贫困学生提供的资助,包括基于血缘关系(兄弟姐妹等)、亲缘关系(亲戚)、业缘关系(同学老师)、地缘关系(邻里)的直接支持和帮助;也包括其他社会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等对高校贫困生发动募集的支持和帮助。

2、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高校勤工助学是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在学校及社会有关管理部门的统一安排和管理下,利用课余时间及假期,参加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服务于社会,获得一定收入,贴补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开支,以助于完成学业的一种活动。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虽然经济上贫困,但掌握了较丰富的知识和技能,社会企事业单位若能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则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可以月最少的成本获得优秀的劳动力;另一方面,贫困生可以通过自己劳动获得报酬,来解决学习和生活的费用。

3、提供借贷或为学生向金融机构借贷提供担保。助学贷款是无息或低息的,在我国现有资助体系中,助学贷款已经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其中,贷款拖欠就是一大难题。商业银行在对学生偿还贷款的信度怀有疑虑的情况下,不放心发放贷款给学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具有代为清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公民可以作担保人,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这种政策背景下,若企业能配合银行制定措施,如为贫困生先行垫付偿还借款、督促本企业录用的贫困大学生及时还贷,效益良好的企业为贫困大学生贷款提供担保等,学生申请将容易得多,银行也会更安心地贷款给贫困学生。

4、签订联合培养协议。联合培养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与学校、贫困生个人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由单位每年向贫困生提供为数不少的助学金,学生毕业之后去该单位工作。

这种校企无缝链接式的联合培养模式,不仅解决了贫困生的学费难题,还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院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合企业的需求。就企业而言,使企业从被动选择转向主动开发,保证了学院培养的学生更适合企业的岗位需求,达到了学院、企业和学生的三赢。

三、结语

上一篇: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下一篇:养文明习惯做文明同学国旗下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