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资助申请理由

2024-04-10

贫困资助申请理由(通用14篇)

篇1:贫困资助申请理由

贫困申请理由-贫困申请理由

尊敬的大学学校领导:您好!

我叫今年考入本校(院),就读于专业。我来自河北省广宗县(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个农村,家有4口人-父亲,母亲,我和妹妹。我父母都是农民,因没有文化,没有本钱,全家以务农种田为生,没有企副收入,且由于母亲常年多病,家里开支几乎由父亲一人承担,家中一直过着清苦贫困的生活。

但父亲为了让下一代有文化,有出息,改写家中历史,十几年来一直默默地劳苦耕作,给我们创造上学的条件和机会……从幼小的心灵开始,我感受到

父亲和母亲的伟大-虽然他们是地道本分的农民。贫困申请理由。小学,初中,高中,我刻苦学习,努力奋斗,2016年8月的一天,我接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双手捧到了父母面前,我们喜极而泣。贫困申请理由我终于圆了大学梦!

但是,相比初中,高中,大学每年的学费成了天文数字。它远远超出了我们全家的总收入,这让我们全家高兴之余,也随之多了一份忧虑。几经周折,父母终于向亲戚朋友借来了我的学费,但我们却债台已筑。

为了顺利完成学业,我需要和希望得到学校经济上的帮助-兹申请贫困生助学金。

大学,我人生中新的起点。今后的四年大学生活中,我会刻苦学习,奋力拼搏,争取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将来成为一名国家的有用人才,回报国家,学校和父母。贫困申请理由。感谢你们!

申请人:xxx

xxxx年x月xx日

尊敬的各位院领导:

我是经济管理学院2016级金融学的一名学生,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的一个小村。母亲与父亲离异6年有余,父亲不曾给过任何形式的抚养费和帮助,与父亲已经失去联系多年,与父亲家里所有人没有任何联系,在这6年里,一直都是母亲一个人带着我,只靠母亲开的一家小理发店的微薄收入支撑着我的学业,平时大多靠母亲的朋友以及母亲家里亲戚接济,家里没有任何额外收入,母子相依为命。所以我申请学校的国家助学金。

我的父母原本是传统的农民,一次偶然机会,父亲学会了理发,家庭有所改善。母亲和父亲一起在村子里开了一家小理发店,但是好景不长。听母亲说,自从我出生不久以后,母亲渐渐的完全学会了理发,父亲就染上了赌博,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现在,小时候的我被母

亲带着出入在各个赌馆找父亲的那一幕幕场景依然让我难忘。小时候的我不懂事,总问母亲:“妈妈,我们为什么总在找爸爸?”母亲说:“因为爸爸比你还贪玩。”一直到我懂事以后,我才渐渐明白:只有母亲一个人在苦苦支撑着这个家,父亲对这个家没有任何实质的贡献。父亲真的就像个孩子一样出入在各个赌场,找也找不到的躲着我和母亲。从来不懂,也不知道,什么叫父爱,看到别人的父亲,真的,好羡慕。

母亲日夜操劳的在理发店干活,而我则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因为母亲说过,我只要好好学习就是对她最好的报答。母亲对我的要求一向也很严格,我也很懂事,很少和小朋友们出去疯玩。初中时候,我在学校里一直保持着全班第一全校前十的成绩,父亲呢,因为赌博和别人打架斗殴坐牢,在狱中,父亲信誓旦旦的向母亲承诺:再也不赌博了。母亲选择了相信父亲,不仅把父亲保释出来,还为父亲还了大量的赌债。之后 的日子平淡了一些,但是,同样的,不到两年,父亲又忘记了自己的承诺,继续一如既往的开始赌博,这时候母亲搬了理发店,为了方便自己干活儿,也为了我学习,简单的带上了一些家具,母子二人在外租了一间不到20平米的房子住。贫困申请理由这时候的父亲,还总是死皮赖脸的回我和母亲在外租的房子来打闹要钱去赌博,母亲不给,他就抢着家电要出去卖,母亲总是背着我偷偷的哭,我知道,我也看得见,只是母亲一直不知道。我不懂,难道别人的家庭也是这样的么?渐渐的我也迷惑了,似乎这一切很正常,以为别人的家庭也是这样的,我还是太小,太傻。后来到了我初三渐渐的,懂得了一些,母亲很苦,很苦,她才是这世上最爱我的人。初三周末的一天,我在家,母亲问我,她想离婚,问我怎么看这件事,我只说了一个字:“离。”母亲又问我如果离婚打算跟谁,我说:“当然是你。”母亲抱着我哭了,我擦掉母亲的泪说:“妈,咱不哭,不然让

她以为你好欺负。”之后不久,xx年3月8日,母亲终于毅然决然的决定了,离婚。

篇2:贫困资助申请理由

我是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07级体育教育专业2大班的学生。来自衡阳市衡东县的一个农村家的孩子。现家有5人,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和我。爸爸妈妈在家务农,且妈妈体弱多病.全家的开支主要靠农作物.由于家乡田少人多,全家人均收入不多,这一年学费大部分是靠亲戚朋友借来的。为了不因经济困难而影响自己的学业。特向学院申请国家助学金补助。

1、我村地处湘益两县交界之地,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发现缓慢、经济落后,我村被指定为贫困地区。

2、我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作物,但今年又遭到了涝灾的严重破坏。

篇3: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高等教育阶段初步形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资助体系。国家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 每人每年奖励8000元, 每年奖励5万人;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每人每年奖励5000元, 每年奖励51万人, 约占在校生数的3%;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每人每年平均资助2000元, 每年资助340万人, 约占在校生数的20%。除此之外, 国家进一步完善、落实和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并大力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申办工作, 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其他形式的资助,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经过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 高等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和生活困难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是, 目前我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仍不够完善, 这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 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

1.有关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在实际运行中难以得到及时落实

(1) 由于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及市场运作体系建设并没完全建立起来, 有关助学贷款贷后管理的相关政策并不完善, 导致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2) 助学贷款手续极为繁锁。给贫困学生及家长带来很多不便, 有时甚至因为一道手续, 学生往返银行和学校多次, 给学生造成一定经济负担。

(3) 统筹协调不够。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高校与银行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学生贷款办理不成功。还有如大学生就业难、助学贷款担保机制不健全等等多种原因导致助学贷款政策具体实施起来有诸多困难, 这些问题函待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予以解决。

2.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国家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高职院校都做不少努力, 逐步形成了由政府、高校、金融机构、社会、学生个人等多方分担、集“奖、贷、助、补、减、免”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资助政策体系。但客观地分析,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仍然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如覆盖面小;由于诸如贫困生界定难等一些问题导致资助过程存在不规范操作的情况;勤工助学管理机制不健全, 校内岗位渠道狭窄, 冒名顶替上岗等问题;对于校外勤工助学的管理, 相应配套的管理机制并不健全, 如学生安全问题、学校是否给予资金补贴等。这些问题都急需出台相关政策规范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过程。

3.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机构设置及师资队伍配备不尽合理

首先, 很多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是隶属于学生工作部 (处) 的一个科室, 有些甚至还是临时机构。这在统筹协调资助管理工作时不利于其职能作用的实现与发挥。其次, 很多高职院校在人员配备方面并不是专人负责, 而是由学生工作部 (处) 原有教师兼任, 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很难保证资助管理工作的高效与高质。再次, 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普遍存在着“上重下轻”的现象, 即学校高度重视贫困生资助的同时学院配套资助管理体系跟不上。再有, 现行省级和高校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模式使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与上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沟通多和银行或生源地信用社沟通少, 导致国家助学贷款等问题高校和银行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二、健全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

针对我国贫困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以及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 现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坚定政府资助的主体地位

1999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九条规定, “国家采取措施, 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可见, 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进行资助是法律明确规定的责任, 理应在资助贫困生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

2.加强贫困生的认定机制建设

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 更要注重对学生日常消费水平的观察和了解, 凡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超高消费, 可以对困难学生进行限制。

3.加强诚信教育和建设, 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征询系统

学生的诚信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生命力, 而贷后管理则是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采取把学籍管理与学生欠费直接挂构;与学生签订承诺书、与家长联系、采取提配制度还贷、采取公示制度对违约学生曝光等措施。

4.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机构设置和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为科学高效地做好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 高校应做好两个“结合”:一方面, 建立“学校一院 (系) ”二级管理模式, 即学校统筹管理与学院具体实施相结合;另一方面, 校方主管与学生会、社团组织协助相结合, 通过学生会的勤工助部协助学校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在工作中, 首先要求资助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管理专业水平, 既熟练掌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理念和资助政策体系, 又具备一定的金融、理的专业知识;其次, 要了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 具有较高的高校教师职素质;再次, 还要求其热爱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 具有很高的工作热情, 要带爱心、耐心、细心去做。

5.正确引导做好受助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高校除了积极保证各项经济资助的落实外, 同时要认真研究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 加强沟通, 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 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总之, 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 任重而道远, 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政府、社会、高校应积极加大投入经费, 并确保稳定的经济来源;进一步完善奖助学金, 助学贷款, 困难补助等资助体系, 大力加强勤工助学岗位, 把经济解困同思想、心理解困相结合, 帮助每一位贫困生健康成长, 顺利完成学业, 为社会输送栋梁人才。

摘要:近年来, 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 但同时也伴随着高校贫困生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大, 贫困生问题也已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和我国高校普遍面对的热点问题。在充分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的基础上, 对高校贫困生现行资助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参考文献

篇4:贫困不是理由

去年的高考,她考了683分的好成绩,超出重点录取分数线近100分。喜讯传来,一家人却陷入愁云惨雾之中:女孩一家5口,奶奶年事已高,母亲体弱多病,弟弟正上初中,全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父亲身上。父亲已经年过五旬,照顾几亩薄地,农闲时去附近煤矿挖煤,每天上午7点半下矿,工作到下午4点半才能出来吃饭,可即便如此,每月也只有几百元的微薄收入。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家里早已债台高筑,面对高额学费,如何去筹?

当地媒体报道了女孩面临的窘境,引起了著名音乐人高晓松的关注。他决定资助女孩,并很快联系上她,在电話里郑重承诺:“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你的情况,决定资助你。”善良的他怕伤害女孩的自尊,特意又补充了一句:“不是因为你贫困,而是因为你有才华。”

这对一筹莫展的李家而言,无异于喜从天降,女孩连声道谢。最后两人互相约定,女孩一旦拿到录取通知书就马上通知,他会把学费汇过去。

半个月后,女孩致电高晓松的秘书:“请转告高叔叔,我被浙江大学录取了。”当高晓松第二天准备汇款时,那女孩又打电话来了:“高叔叔,非常感谢您的好意,可是我不能接受您的资助了。两天前,一位好心的伯伯已经资助了我大学四年的学费。昨天给您打电话,是因为我答应过您,被录取后一定要通知您。”

当时高晓松非常惊讶,也被女孩的诚实深深打动。他仍然想帮助她,于是说:“我知道杭州的物价很高,既然有人帮你出了学费,那我就负担你4年的生活费吧,每月500,你看怎么样?”“谢谢您!不过,我的生活费那位伯伯也资助了。希望您——能帮助别的比我更需要帮助的孩子。”女孩真诚地说。

其实,女孩完全可以接受第二笔资助,也没有人会去查证。这笔钱,可以还债,可以让父母家人过得宽裕一点,可以给弟弟买一个新书包,可以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滋润一点,可是她不假思索地放弃了,选择了诚信和善良,再次让高晓松感到震撼。

这位内心富有的贫家女孩名叫李小萍,家在四川内江市的农村。

此事传出之后,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很多人为她的所作所为感动,由衷地敬佩;也有人说她傻,以她的境况,同时接受两笔捐助也不违背情理啊?面对褒扬与质疑,李小萍依然平静,解释说——我觉得诚信和自立是自己的责任,虽然我暂时贫困,可是我没有任何理由逃避这种责任。

篇5:贫困申请认定理由

贫困申请认定理由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

我叫xxx,是xx学院xx级电子商务x班的学生,家住湖北省xx市xx镇xx村,那里是个空气清新毫无污染的地方,可是那里无论是经济还是交通都是那样的落后,对我而言,出生于贫困的农村再加上家庭状况的不景气,只有好好读书冲破现状才是唯一的出路。

我们一家四口人,父母是地道的农民,爷爷在很早就已经病故,留下奶奶一个人,而奶奶现在也是重病瘫痪在床,不能动,吃喝等都需要有人在旁边照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母亲则一边照顾奶奶,一边操持家务,再加上母亲也是体

弱多病,所以全家的经济来源就靠父亲一人辛苦种田和农闲之时出门给人帮下工。

我们家地势较低,夏季多雨时厨房还会被淹没,而每到下雨,家里的盆啊桶的都要被水滴的丁冬的响,父亲开玩笑却满是无奈的地说:“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家还演奏着交响曲。”可是我听着心里酸酸的。

......进入大学深造后,家庭生活负担进一步加重,经济上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在进入大学以后,我都一直坚持在课余时间做兼职来赚取自己的生活费以减轻父母的压力。

我平时生活习惯良好,无不良嗜好,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学习成绩优秀,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业,也为了减轻家庭的生活负担,故备此文学校领导,老师,证明本人家境贫困,特此申请校贫困生,恳请学校能够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

申请日期:x年x月x日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

XX年8月,当我接到学校录取通知书时,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可以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学习;忧的是,每年上万元的学费从何而来?父母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四处奔走,东借西凑,可是9月份我到大学报到时,仍然还是捉襟见肘,是伟大的母校以她宽容的胸膛接纳了我这个寒门学子。

可是如今,父母不再年轻,体弱多病,家境亦无好转,面对每年8000元的学费以及上海高昂的生活开支,亲朋好友的帮助简直是杯水车薪!而我除了要完成学业之外,还兼任了社会工作,业余打工的所得很是有限。但是,我依然坚定地选择了学习这条路,因为我知道,在求学成才面前,任何经济上的困难都是暂时的、都是可以战胜的。

离校后我一定按照协议规定按时偿还贷款,决不拖欠,因为我知道还有很多和我处境差不多的学子等着这笔贷

款去交学费!请银行和学校领导相信我,我以我的人格作为担保!特此申请,望予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

篇6:贫困补助申请理由

您好!我叫江尧军,现年51岁,家住猴嘴振云小区28楼1―602,现是一公司职工,因家庭经济困难,经过再三考虑,特申请贫困补助。我的家庭是一个五口之家:妻子没有工作,本人身体多处骨折,体弱多病,工资太低难以维持家庭开销,现年根将近,天寒地冻,心冷手凉,身着破衣烂衫,无钱购买新衣,中秋借债两千无力偿还,势必影响夫妻团结,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家庭的艰辛深刻影响着下一代生活,家庭的困难已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全家人的生活十分困难,让我非常的揪心,不知道明天的路在何方。幸好,我听说我们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贫困补助,我异常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可以救我们的家庭于水火。全家人商量之后,为维持我们家庭的基本生活,过个和谐的安稳年,特申请贫困救济补助。我有理由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公司领导会给我们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们的生活危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篇7:贫困生申请理由

好工作,发奋挣钱为父母分担一些。但是,上天有的时候是不是真的不太公平呢,高考我发挥市场并没有考到我理想的大学。为此全家都犯愁了两个月,我更是不知所措,最后父母决定让我继续学业。他们东拼西凑、向亲戚朋友借钱来供我读书,爸爸说;“既然你会读,那我就算穷一辈子也要送你去读”,正因父亲的这句话我下定决心:“我要上大学,毕业了我要工作,我要让父母过好日子”。来到大学,我深知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我也深知我们家的状况,因此,我省吃简用,下定决心要化压力为动力,化爱为能量,要无时无刻的发奋着,期望透过自己的发奋,让大家肯定我,让家人感到宽慰。现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国家能够帮忙像我这样状况的贫困。听说有这一政策的时候,我是真的相当的开心,这让我看到了一丝丝期望,它使得我上大学路变得不再那样坎坷。无论怎样样我都十万分的感谢党和国家对贫困学生们的关怀,你们的决策让多少像我这样状况的学校有了重返校园的机会,有了继续就读的期望。这次,我也真诚地期望学院领导能够给我一次机会,一次我为家人分担的机会,一解我求学之路的燃眉之急。

申请人:xxx

篇8:高职贫困生三维资助模式刍议

一、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三维模式

根据资助主体 (政府、社会、学校等) 对贫困生投入的资助要素, 以及贫困生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发展领域来划分, 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分为三大类:解困型资助、励志型资助和强能型资助。

解困型资助, 又称经济资助, 指的是资助主体通过投入一定的资助要素直接帮助贫困生缓解经济困难进而维持学业的一种资助方式和行为, 形成了“奖、助、贷、勤、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的经济资助体系。

励志型资助, 又称心理资助, 指的是资助主体通过投入一定的资助要素, 帮助贫困生解决因经济贫困带来的心理贫困,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贫富观、荣辱观, 建立一个自信、自强、自立、自爱的精神支持系统, 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精神品质和社会适应性的一种资助方式和行为, 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

强能型资助, 又称能力资助, 指的是资助主体通过投入一定的资助要素, 为贫困生免费提供素质拓展和能力培训的平台, 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促进他们充分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一种资助方式和行为, 如培训与就业密切相关的计算机、英语技能。

二、高职贫困生解困型资助中的问题探讨

(一) 贫困生认定的模糊性

高职院校一般综合使用生源地认定和学校自身认定两种方法, 将贫困生认定为特殊困难或一般困难, 并给予相应资助, 但实际上, 特殊困难、一般困难和非困难的界限有时很模糊, 难以准确认定。其主要原因在于:生源地认定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真实性有待提高;学校自身认定受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骨干的影响较大, 容易流于形式, 客观性和公正性有时难以保证。

(二) 资助体系的分散性

随着政府和社会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贫困生多元化资助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但由于各项助学措施缺乏必要的整合, 导致执行时容易出现交叉重复的现象, 致使个别困难学生多次获得资助, 而其他困难学生却得不到应有的资助, 这样既助长了某些学生的惰性, 也直接影响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性。高职院校要对贫困生进行分类管理, 整合各类助学措施, 形成个性化的资助包, 防止重复资助、资助过剩, 真正体现公平与效率。

(三) 社会资助的不足性

目前, 各高校都在极力争取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加助学活动, 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 但相对而言, 重点高校获得的社会资助比高职院校多得多, 社会资助的不平衡性非常明显。因此,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采取开辟专业性勤工助学岗位, 引进企业奖学金, 试行院系冠名权转让等多种措施, 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助来弥补政府及学校助学资金的不足。

三、高职贫困生励志型资助中的问题探讨

(一) 关注心理资助

不容忽视的是,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大多只停留在经济资助层面, 对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所造成的心理困难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投入不多, 事实上, 贫困生在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比普通学生大得多, 他们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也更多, 普遍存在自卑、忧郁、敏感多疑、焦虑、自我封闭等障碍性人格特征。同时, 部分困难学生在经济资助中养成了“等、靠、要”的惰性。因此, 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 高职院校必须更加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帮助贫困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二) 大力开展心理干预

目前, 一些高职院校已在贫困生心理干预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 包括两个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团队训练等途径对贫困生给予精神扶持, 帮助他们在思想上、精神上摆脱家庭经济困难的阴影, 树立自信、自强、自立、自爱的品质, 引导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困难、战胜困难, 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成功;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形成心理问题筛查、评估、干预、跟踪、调控为一体的贫困生心理支持系统, 帮助贫困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四、高职贫困生强能型资助中的问题探讨

(一) 重视能力资助

高职院校贫困生大多来自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或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 在学习上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知识面窄、学习方法不适应、实践能力差等问题。高职教育要求“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 能力优先”, 因此, 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后, 帮助他们解决因经济贫困而造成的能力缺失, 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高职院校要转变资助理念, 改变过去直接进行经济资助的模式, 通过多种平台帮助贫困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尤其是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期从根本上为其将来摆脱贫困创造条件。

(二) 素质拓展和能力培训包的开发

结合社会需求, 高职院校应面向贫困生开发有针对性的素质拓展和能力培训包, 帮助贫困生提高专业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这一措施需要学生工作部门和教学工作部门的密切配合, 一方面学生工作部门可以通过自身拥有的平台和资源帮助贫困生提高相关能力, 例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贫困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另一方面教学工作部门要根据社会所需的学生能力结构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 提高学生的相关专业素质和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借鉴教育券的理念, 向贫困生发放数额不等的培训券, 引导贫困生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培训的方式、内容、时数等。但目前, 高职院校面向贫困生的课程开发尚在雏形, 有待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更好的规划和实施。

(三) 面向企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

受全球经济影响, 高职院校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要把提高贫困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 作为贫困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重点面向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 这就需要学校不断加强与企业的有效合作, 通过订单式培养、见习、实习等途径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契合性, 更好地推进学生就业。与此同时, 学校要在学生入校后, 及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自觉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和能力, 增强就业竞争力。

五、理性思考高职贫困生三维资助模式

高职贫困生较普通高校贫困生更难解决, 无论是单纯的经济资助、心理资助, 还是能力资助都无法满足高职贫困生的生存、求学及发展需要。因此,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三种资助模式的优势和特点, 共同构建“解困·励志·强能”三维立体型资助模式, 既注重缓解贫困生的经济负担, 又注重塑造贫困生的心灵, 更注重提高贫困生的能力, 形成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心理资助为重点、以能力资助为核心的全方位、个性化资助体系, 帮助和引导贫困生成人成才。为更好地推进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 充分发挥三维资助模式的集成作用和系统效应,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和改进以下工作:

(一) 加快实现贫困生认定工作科学化

贫困生认定作为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 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贫困生资助的公平与效率。因此, 高职院校要通过规范贫困生认定程序、完善贫困生档案管理、考察贫困生个人消费等措施, 提高贫困生认定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综合使用生源地认定和学校自身认定方法时, 一般分为4个步骤:第一步, 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基本生活水平, 确定全校学生的平均生活水平, 作为相对指标;第二步, 要求学生在入学时必须同时携带生源地民政部门及高中、中职学校开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第三步, 对初步认定为贫困生的家庭进行电话联系, 了解家庭收入证明的真实性和该生获得过的各类资助;第四步, 动态了解学生在校消费情况, 重点考虑物价上涨、学生发展性需求变化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第五步, 确定学生的贫困等级, 同时给予相应资助。

(二) 充分发挥贫困生主体性

在一般的资助过程中, 贫困生是弱势群体, 而政府、学校、社会慈善机构等资助方占主导地位, 在这样的思维逻辑中, 资助的政策和方式是由资助方单独来决定的, 而忽视了作为资助重要参与者的贫困生的主体性。高职院校要在认真调研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基础上, 让贫困生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参与制定经济资助政策, 将大大提高资助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开发心理解困、能力培训项目时, 更要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鼓励他们正视困难, 积极参加各项能力培训,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 实现资助方式与贫困生生存、发展需求的最佳匹配。

(三) 不断探索新的资助方式

目前, 高职贫困生资助的方式有很多, 但每一种方式都有其优点和劣势。因此, 高职院校要在不断完善原有的“奖、助、贷、勤、补、减”的基础上, 与时俱进地探索新的资助方式, 并协调好各种资助方式之间的关系, 从而形成科学的、有高职特色的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优势, 重点在“助学———实习———就业一体化”、订单式人才培养、院系冠名权转让、专业性勤工助学岗位开发等方面探索出新的资助路子, 实现助学与就业双赢。

(四) 大力推进资助工作法制化

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十分庞杂的系统工程, 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均以不同的主体身份参与其中。受发展水平及法制不健全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 出现了个别商业银行不能及时发放助学贷款、个别学校不能足额提取贫困生资助专项经费、个别学生逃避银行贷款等现象, 因此需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来明确有关主体、客体的权利和义务, 引导和规范贫困生资助工作, 推动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莫飞平.论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伦理境界[J].中国青年研究, 2003, (32) .

[2]吴庆.公平述求与贫困治理——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群体现状与社会救助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3]周大平.资助贫困生新模式[J].瞭望, 2007, (1) .

[4]应金萍.对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6) .

[5]林娜.高校贫困生资助新模式[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篇9:贫困不是理由

5、6级的地震在这一地区每每造成如此之巨的伤亡,实在让人心寒无语。地区发展失衡的现状,犹如无形的幽灵,时刻威胁着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屡屡发生的小震大灾因由何在?这原本早该成为一个公共命题,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然而多年来,我们得过且过,以经济落后做借口,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当每次面对诸多遇难者时,我们才亡羊补牢地在重建的废墟上释放一点悲悯的救赎,而平时面对现实存在的诸多隐患却麻木不仁。作为地方政府或许经济贫困是绝对的理由,但面对至高无上的生命,贫困到什么时候都不该是理由。

从汶川到玉树;从定西到芦山、从彝良到鲁甸,地震的重灾区无一例外地处农村,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八成以上也在农村。数十年来,残酷的“城乡差距”瓶颈并无多大改观,特别是偏远山区成为社会巨额财力投入的盲点和荒漠。我们在此无意指责,但我们有权建议中央政府对西部地震多发区未雨绸缪,从国家层面建立起一套积极的援助机制,就像上世纪70年代唐山大地震后,全国打破资金、人力、物力的瓶颈,各大城市纷纷加固危旧房屋,防患于未然。我国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如何公平地缩小差距是步入文明大国的标志。我们的各级政府理应有勇气在殒逝者的墓碑上刻下:贫困不是理由,我们有责任改变一切因贫困而导致的不幸!

篇10:单亲贫困生申请理由

我也一直从事探索着各种能够赚点生活费的工作。做过促销、做过外场主持、自己也做过些买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及发达的网络资源,我慢慢的在生意买卖方面有了些思路。我不在课余的时间玩游戏,睡觉。我学会充分的利用自己所有的资源为家里减轻负担。大学生本应自信、自强、自立,但高额的学费,目前仅凭我个人能力是完全不够的,希望学院领导体恤学生家长的艰辛,给予一定的扶助。

现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让我这样的学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满怀热血感谢党和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心。真诚希望领导给我一次机会,理解我求学之路的燃眉之急。我会以绝对的努力好好学习,争取上进!只要自己一有能力,我将帮助所有有需要帮助的人。特别的是我一定要成为一个能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特殊和巨大贡献的人。

篇11:贫困生申请理由200

贫困生助学金申请书

尊敬的校领导:

我叫,来自高一(2)班,听说学校有资助贫困生的项目,我感觉 自身的情况比较符合。我把爸爸妈妈没有固定工作,,都在工地上做注混泥土的工作,收入一直不高,而且工作也很辛苦,危险性也大;我妈妈患有高血压,一年到头都要吃药的;姐姐读书也刚刚毕业,现在刚刚开始工作,工作也不是特别好,每个月收入也不高。

听说学校有资助贫困生的项目,希望我可以申请到,这样就可以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使自己 的父母 少一点劳累。这样可以使自己多买一些书,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希望自己可以申请到,谢谢。

此致

敬礼

篇12:贫困补助申请书理由

1、我来自河北省的偏远农村,祖父母患有心脏病,为治疗他们的病,花去家里不少积蓄。大哥生活不能自理。现在还有几万元的外债未还,入学时的学费都是借来的,家庭经济情况较差。

思想上,我思想端正,主动参加初级党校学习,时刻加强对党的学习和认识,争取尽早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学习上,我勤奋刻苦,态度端正,上课认真听讲,能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认真完成各门学科的作业和老师分配的任务。我在学习上有进取心且成绩优异,去年学年平均成绩为87.29分,综合测评在班级排名第二,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同,获得了学院的二等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大一的第二学期考出了浙江省计算机二级证书。

生活上,我朴素节俭,善于和同学沟通,助人为乐,举止文明得体,与师生相处十分融洽。

工作上,我服从学校安排,在暑假期间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实习,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望相关领导能够批准。我在大一学年,学习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大二这一年中,我要认真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在以后的生活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他人,为祖国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不辜负社会的期望!

2、我母亲患有由严重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心脏病,担不起重活,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是几亩农田的庄稼收成。大学期间的高额学费和生活费,使得原本就经济困难的家庭更加困难。

思想上,我积极进取,保持与时俱进的作风,并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与道德观。

学习上,我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同时,妥善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全面发展。平时,我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分配的任务,对各门学科进行深入探讨,并阅读大量的课外读书来提高自己的内涵。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与学科相关的竞赛,并在首届高等数学竞赛中获得三等奖。

工作中,我积极配合组织的一切有益活动,表现突出。我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并在学期末被凭为“单向积极分子”。我曾利用假期,多次参加社会实践,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生活中,我生活简朴,品质优良,与同学相处十分融洽,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希望相关领导能够批准。生活的困难并不会使我意志消磨,反而使我更加努力学习,以此来报答社会,报答所有关心我和给我希望的人。

3、本人自幼父母离异,家处农村,任何开支皆由父亲一人承担,且父亲无特定工作,靠务农或不固定的打零工来赚取生活费,收入微薄。该学期申请了助学贷款。

本人思想端正,求真务实,注重自身道德素养,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尤其是在初级党校学习中,更深刻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 学习上,努力进取,目标明确,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征文比赛,积极听取各类讲座。在上学期中,通过了浙江省计算机高级应用技术二级与全国英语四级的考试,所在寝室被评为“学习型寝室”。在整一学年中,学习成绩优秀,综合测评名次位全班第四名。 现也是校公寓管委会文明创建部部长的助理,工作认真踏实,尽心尽力。

生活上,本人乐观处事,待人真诚,人际关系较广泛。并且注重社会实践,暑期去做了家教。课余时间,做兼职,勤工俭学,以此来锻炼自己。 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望相关领导能够批准。非常感谢相关领导,能够给予我可以减轻家庭负担的机会,我会怀揣一颗感恩之心,一如既往地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乐观生活。

篇13: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资助现状探究

一、家庭贫困生在高职院校中所占比例急剧上升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产生于我国高速发展的时代, 自1999年开始的高职院校大扩招使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有了上大学的机会, 但同样也使贫困学生人数迅速增加。高职院校贫困学生问题的出现大部分是因家庭的贫困而造成的,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父母双亡、单亲家庭或父母丧失劳动能力, 经济来源少, 甚至没有经济来源; (二) 学生家庭处于落后地区, 经济不发达, 自然条件差, 经济困难; (三) 多子女上学, 家庭收入偏低; (四) 转型期出现的新贫困家庭, 父母为城市中因企业效益差而下岗的职工, 靠低保维持家庭生活; (五) 家中有危重病人, 昂贵的医疗费用造成了家庭的经济危机; (六) 家庭所在地遭受重大灾害, 失去经济来源, 等等。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群体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 贫困学生占到了高职院校学生总人数的20%, 而且还在以上升的趋势逐年发展。

二、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现状研究

近几年来随着各地区 (以江苏省为例) 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各大高校面临生源不断减少的形式,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增多的问题也渐渐凸显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影响了部分贫困学生公平受教育的权利。能否有效地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已成为教育者的重要责任, 也是高等教育、高校健康发展的一件大事。围绕贫困学生的问题, 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各项政策, 学校也想了很多办法, 以“绿色通道、奖学金、助学贷款”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资助体系正在逐步得到落实。国家、社会、学校、有关社会人士等对贫困学生给予了大力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学生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当前各高职院校在贫困学生资助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和落实。

(一) 贫困学生认定标准缺乏理论依据。

学校实施部门无法准确掌握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 比如家庭能否承担得起学生的学费、生活费用等。现在的办法是学生回到生源地, 到当地的民政部门出具贫困证明。就一张贫困证明本身而言, 有多少的可信度?有的学生在填报家庭收入时是想尽一切办法能少报就少报, 然后拖欠学费不交, 申请学费减免或资助。这给我们正确判断学生是否符合贫困标准带来了很大阻碍。

(二) 勤工助学岗位少、报酬低、时间长。

现在勤工助学的岗位主要来源于学校内部, 在社会上主要是大学生发发传单、在私人企业里打工、做小时工, 受许多条件的限制, 学校给学生可提供的岗位有限, 报酬也非常低, 往往根本不能满足现在贫困学生的需求。再加上学校在不断地扩招, 每年毕业生的人数也增加, 导致在校学生、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竞争的局面。除了从事低智力或重体力的劳动外, 缺乏必要的社会劳动保障, 有时候工作时间还与学习时间冲突, 收入也很难保证。

(三) 资助体系单一, 社会团体、个人参与有限。

当前国家推行的“奖、助、减、免、补、勤、贷”的教育救助模式体系是一种单一的政策, 始终没有摆脱国家、学校财政模式。国家、学校主要充当了教育救助的主力军, 而在现实当中, 社会团体、个人的参与有限, 导致救助的资金有限, 不能满足于现有贫困学生队伍的需求。

(四) 国家助学贷款缺乏有效地法律保证和监管。

目前, 由于没有独立的助学贷款部门监管和实施, 国家助学贷款只能依靠地方政府来进行。政府又借助于当地的银行, 对学生进行助学贷款, 而助学贷款成本高, 风险大, 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没有真正建立, 银行贷款的积极主动性不高, 国家助学贷款扶贫帮困的功能很难得到发挥, 勉强施行, 效果也不明显。各学校中也存在着毕业生未能如期还款的现象, 一方面是由于部分贫困学生信用意识淡薄, 主观上拖欠还款, 另一方面是由于贫困学生毕业未能及时就业, 或者收入很低, 客观上无力还款。

(五) 注重对贫困学生的救助。

为切实解决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 许多高职院校在新生开学报到时开通了“绿色通道”。这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学费问题。高职院校贫困学生除了承担经济压力外, 也承受着心理上的压力, 他们需要克服的困难问题相对于普通的学生要多很多, 而且复杂,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对贫困学生精神心理方面的帮扶往往容易被忽视。

三、构建权利义务的模式

(一) 现在的学生已步入了社会, 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在享受社会权利的同时, 能够较好地承担义务。而目前的学生拿到资助以后大多是只讲索取, 不讲奉献, 对学生权利义务和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起到了负面的影响。所以, 要改革传统资助模式, 设置科学的监管, 尽可能多地体现权利义务和付出的观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要履行一定的义务, 如参加公益性的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等, 也就是在接受资助的同时, 也要履行一定的义务, 这样才能获得受资助的资格, 得到资助。

(二)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培养讲文明、讲诚信、树新风的文明新校园, 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教育。有的贫困学生拿着贫困生助学金去购买手机、电脑, 大肆浪费请客吃饭却能心安理得, 有的学生领着资助款而没有任何的感恩意识, 有的学生毕业后不缴还国家助学贷款, 恶意违约。

(三) 受资助学生的后续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加大力度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培养当代社会的文明新风。一方面, 要采取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意识、感恩意识, 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另一方面, 要使学生正确看待贫困, 正确认识暂时的经济困难只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教育贫困学生平易近人, 主动参加活动, 等等。所以,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诚信意识的教育, 培养当代社会的文明新风, 让他们具有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思想。教育学生发扬我们这个民族济贫、扶弱、友善和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 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给予的温暖和关心, 消除他们内心的压力和不安, 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 这样才能使他们有一个广阔的天地, 使他们健康和谐地成长, 用他们自己的一份热, 为这个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健全资助与育人的制度

学生资助与育人成才紧密结合, 才能充分发挥资助工作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作用。

(一) 高职院校在整个资助的过程中, 要对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使学生懂得现在的贫困代表不了以后的贫困, 贫困不可耻, 可耻的是自己甘于贫困, 不去努力, 而指望他人来解困。同时引导学生在人生逆境中塑造性格、锻炼意志, 经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二) 在资助工作中, 使学生在受资助过程中受教育、作贡献。针对受资助学生开展教育, 一方面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环境, 主动融入社会, 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增强自我免疫力, 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和习俗的侵袭。

(三) 要教育和引导好贫困学生, 让其懂得国家、社会、学校无时无刻地关心着他们, 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体现了现在大学的办学宗旨。教育学生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认真学习, 立志于报效祖国, 服务社会。

五、加强监管, 促进学生在学校顺利成长

学校应加强对贫困学生的管理, 建立贫困学生的档案, 实时对困难学生进行帮助。在资助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 实现学生有效的监管, 促进学生顺利成长。为了更有效地将对贫困学生的教育管理融入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之中, 学校在管理贫困学生时对出现违反校纪校规、学习消极、奢侈浪费等现象困难学生, 要实行有效的管理。针对贫困学生可能发生的问题或已经出现的错误苗头进行预先防范, 避免由小过酿成大错, 防止重大违纪事件的发生, 建立信息通畅、措施有效、教育得力的学生德育体系, 变被动为主动, 减少消极影响。

高职院校对贫困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教育成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贯穿于整个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不单单是一项资助工作, 在为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 更应解决学生的能力贫困、心理贫困等问题。做好受资助学生的教育问题, 需要资助的教育工作者站在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 对学生严格要求和管理, 使学生既能看清使命和责任, 又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从而真正为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苾雯, 林蔚, 刘声.中国高职院校:300万贫困学生在苦学[N].中国青年报, 2002, 3:21.

[2]李从松.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大学生贫困问题[J].领导决策信息, 2002, (9) .

[3]林良夫, 吕澜, 费英勤.高职院校贫困助学策略管见.教育发展研究, 2004, 3.

[4]徐晓军.高职院校贫困资助体系问题分析与对策.中国青年研究, 2004, 5.

[5]赵炳起, 李永宁.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经济资助体系的困境与对策[J].事业财会, 2006, (6) .

[6]王小丽.对构建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几点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 .

篇14:贫困资助申请理由

【关键词】学生资助;贫困生心理情况;心理资助;高职院校

一位优秀大学生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高校通过高等知识教学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而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投资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常的心理精神状况,不自恋也不自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做好这两种投资才可以将贫困生培养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青年。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从而讨论如何开展精神资助,以及精神资助的最终效果等。

1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现状

1.1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生活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学生经济方面的帮助和奖励主要是助学金和奖学金两大类,而在这两大类中又会出现国家帮助和社会帮助等不同经济来源的资助和奖励,这就决定了基本每个申请助学金的学生可以拿到一笔助学金来完成学习或者减轻生活压力;另外一些学生成绩较好的贫困生还可以得到数额不菲的奖学金,如果贫困生对于这两种金额都可以得到,那么他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就得到了保障。除此以外,学校还设有勤工俭学岗位更可以帮助贫困生获得经济来源,缓解生活学习压力。因此,总体来看只要在高职院校中,确定某位同学是贫困生,那么这位同学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是有足够的保障的。

1.2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精神状态

大多数贫困生会因为不好的家境状况、落伍的衣着打扮、不太好的外貌等各种不确定因素,产生各种各样的低落自卑情绪。具体有以下几种:

1.2.1 较强的“低人一等”的自卑心

大多数贫困生会因为长期“被资助”的生活状态,产生强烈的自尊心,认为自己接受资助的做法是“被侮辱”、会过分在意被资助的方式和周围人对自己被资助情况的看法,这种心理存在的时间越长,就会越关注周围人的想法,时常觉得周围人的经济状况都比自己好,认为自己不论哪方面都比别人差等,长期下来,贫困生就会生出强烈的自备情绪。

1.2.2 “等、靠、要”消极思想根深蒂固

大部分贫困生的资助是通过申请或者大众传媒的传播等方式得到的,这种方式会助长学生“等、靠、要”的消极情绪,让贫困生以为只要自己学习好,经济水平不够,就可以请求帮助,等待资助,从而失去自食其力,奋发拼搏的积极情绪。

1.2.3 与人交往能力较差

贫困生在交往过程中会过分留意同类学生的经济状况、衣着打扮等财富方面的情况,相比之下又会感觉自己的衣着等经济方面不适合与同学一起玩耍、学习等,并且会时常担心人际交往中的经济花销,不能“放松”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真诚的、完全地沉浸在友谊之中。除此之外,在人际交往中因担心得不到朋友的喜爱,往往会做出一些不对等的行为,让自己处于友谊的被动方,但是这样的友谊是畸形的、不对等的,很难让贫困生感受到友谊的美好感觉,并且这样的友谊一旦破碎对贫困生造成的精神伤害是相当严重的,甚至会妨碍贫困生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1.2.4 抑郁、焦虑、敏感、冷漠等负面情绪较多

大多数贫困生因为自卑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嗜睡、对社交行为不感兴趣等消极感情。社会生活压力逐渐增加,贫困生会更加担忧自己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情绪变得焦躁易怒。贫困生会因为担忧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担心自己的衣着打扮和言行不恰当,担心自己得不到他人的喜爱或者同情,从而在精神上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脆弱,不利于长久的社交发展。部分贫困生还会因为交往困难,导致对外界事物热情和关心程度不高,只愿意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只关注自己的生活状况,对他人的一切行为漠不关心,变得自私自利、冷漠无情。

2 贫困生精神现状的产生原因

2.1 错误的价值观

贫困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意想不到的因素,对发生的事情产生不同的观察角度,形成不一样的想法。或者贫困生由于自身被资助的特殊经历,产生了任何事情靠帮助的错误心理,甚至部分贫困生精神不正常,認为世界都欠自己东西,觉得自己就应该被同情、被帮助,贫困生逐渐形成了错误消极的价值观,影响着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2.2 家庭教育

部分贫困家庭中,家长的行为是不正确的,给贫困生的价值观形成带来错误的导向作用。甚至部分家长直接给孩子错误的精神教育,使贫困生逐渐变得贪婪、自私、痛恨社会和国家等,这些错误的情绪会给贫困生的未来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

2.3 社会教育

中国社会的大环境是有爱的,社会群众之间会利用互帮互助的方式,促进共同进步。难免就会给贫困生带来错误的精神暗示,让他们以为依靠社会的帮助,就可以衣食无忧,从而对生活失去斗志。除此之外,其他社会成员从小便会被要求,做人应当礼让他人,对于一些家庭状况不好的学生更要给予他人润物细无声的帮助,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样的社会氛围会让部分贫困生变得自大,失去原有的正确定位,或者会变得过于自卑,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和存在意义。

2.4 学校教育

学校为了解决贫困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往往会利用国家补助资金和社会的捐献资金,为贫困生提供经济帮助。但是在帮助的过程中,往往会要求学生提供家庭经济状况证明材料,学校根据材料内容做出评比,选出最需要帮助和其余需要帮助的贫困生种类。这样贫困生的家庭状况会被其他同学知晓,贫困生不得不接受其他同学的同情和注视,给他们的精神带来极大的压力,甚至部分品德较差的学生会乱拿贫困生的经济状况和衣着打扮开玩笑,让贫困生更加自卑,以及产生对学校、社会、和其他同学的仇视心理。

2.5 对比差距带来的心理落差

贫困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不自觉得将自己的物品、家庭环境、衣物等和其他人做比较,比较之后,认为自己各方面能力不如其他人,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部分贫困生为了摆脱他人对自己的同情等异常情绪,会选择撒谎、盗窃等错误行为弥补自己内心的缺失,当尝试过撒谎、盗窃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好处之后,就会迷恋上这种感觉,最终形成有缺陷的性格。

3 对贫困生给予精神资助的方法

3.1 勤工俭学

学校可以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贫困生可以通过勤工助学岗位得到经济帮助,而勤工助学岗位又可以帮助贫困生提高工作能力和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其实现个人价值。除此之外,勤工俭学岗位的带队老师可以对学生给予精神帮助和引导,纠正其不好的心理活动,帮助贫困生提高道德素质,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3.2 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健康课堂、心理健康活动中心、辅导员关心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利用这些方式,鼓励贫困生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提高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避免贫困生出现妄自菲薄的错误思想。除了提供这样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以外,学校和老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现在的家庭状况,教育他们通过努力学习等方式得到更好的未来生活途径,摆脱落后的生活状态。教育贫困生利用学生充实自己的人生,提高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成长经历对其他贫困生带来激励作用,从而提高众多贫困生的自信心。

3.3 发挥学校组织和社团作用

学校组织和社团是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的良好平台。学校可以组织社团活动,拉近贫困生与其他同学的关系,使他们融入集体活动中,消除心理的焦虑和敏感情绪,给他们带来良好的精神体验,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并且学校社团和其他组织可以利用一些贴近贫困生生活的活动,让他们树立自信心。例如,可以提倡节俭生活,反对铺张浪费。除此之外,社团可以提供免费的交往活动,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

3.4 改变贫困学生资助评选方式

传统的贫困生评选是通过学生老师评比方式,来确定贫困生人数和等级,传统方式会让贫困生的自尊心受损,并产生不正确的消极思想。学校可以将贫困生的学习成绩和受资助资金相结合的方式,鼓励贫困生提高学习能力,在努力学习之后得到的资助后让贫困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情緒,并且相信努力才会有回报,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

4 结语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培养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重视对贫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其成长最终不辜负全社会的物质资助和道德资助,让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让贫困生可以为家乡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并且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经济资助氛围,鼓励贫困生通过自强自立等方式,成为社会的杰出榜样。

参考文献

[1]黄宦霖.节约型社会视阈下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以资促俭”机制构建研究[J].广西教育,2014(09).

[2]万洪莲.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资助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0).

作者单位

上一篇:除法估算(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下一篇:QS-JL069内部审核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