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设

2024-05-16

合理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设(共6篇)

篇1:合理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设

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设点

本世纪初以来,我国农村中小学开始了大规模的撤校并点,中小学数量特别是小学数量迅速减少。十多年来,这项工作一方面适应了农村中小学生数量逐年减少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由于相关配套措施没有跟上,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

应当说,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是切合实际的。问题在于,有的地方政府理解不乏片面,导致盲目撤并。有的地区在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时,把撤并当成了唯一目的,却忽略了中央部署的精神实质及实施条件。

少数地方之所以积极“撤点并校”,一个重要的考虑是:由此减少办学点、进而减少教育投入,更方便地“管理”学校;而非提高教育质量,为乡村学生着想。

在撤并过程中,有的地方农村“撤校并点”出现“一刀切”现象,出现了新的辍学和中小学生流失,“上学难、上学贵”问题重新出现,高等院校来自农村的学生数量下降,原有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流失等。

鉴于上述问题,教育部于2006年、2010年两次下发文件,要求防止“过度调整”。撤点并校的速度有所缓解,但此前“一刀切”做法造成的消极后果,仍有待各方出台相应补救措施。

根据各地反映的情况,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撤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优化教育资源的作用,但也带来一些消极后果。

首先,农村寄宿生通常要额外支出住宿费、交通费和伙食费,增加了农民的家庭教育开支负担。其次,路途过远,有的地方作规划时拿纸面数据说话,有时地图上的一公里,实际山路却有三四公里,增加了学生上学难度。再有,寄宿学校因专职后勤管理人员和专项资金的缺乏,有的学校被迫挪用贫困生“两免一补”费用来给炊事员开工资,实际上挤占了学生利益;最后,撤并后建设了相当多寄宿制学校,学生不得不自幼离家,在某种程度上易带来亲情的断裂和乡土认同的迷失,有的低龄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也都值得深思。

2012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要求各地政府依法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则,保护学生就近入学,缩短上学距离,减少交通风险。据此,有关部门应当积极组织力量,针对各地农村中小学撤并反映出来的问题,对10年来的撤并工作进行一次认真调研和评估,对目前存在的、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切实把中小学生的安全摆在首位。在撤并以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学生较少存在上学路途中的安全问题;撤并后,部分原来就近上学的中小学生要到离家一两公里远的学校去上学,有的甚至要经过五六公里的崎岖山路、河流峭壁。校车接送,相应带来一定交通风险和监管责任。

二是正确借鉴其他国家做法。十余年前决定撤并农村中小学的原因很多,其中原因之一是借鉴外国经验,认为“规模教育”已是发展趋势。但是,各国幅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很难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20世纪60年代,美国曾掀起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撤点并校”运动。然而多项研究表明,尽管美国为撤点并校做了充分投入,但在教学质量、教学投入、学生成长等方面,合并学校没有产生助益,反而带来某些出乎预想的副作用。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又开始了一场“小规模学校”运动,中小学校出现多元化趋势。

三是因地制宜确定规模。确定中小学校的合理规模,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城市和农村不同,沿海地区和偏远地区不同,贫困山区和平原地区更是差别很大。在城市,一所几百人的小学,只是把附近居民区的孩子收进来;但如果在山区,同样规模的小学可能就要把入学半径扩大到十几甚至几十公里——小学生和他们的家庭都吃不消。因此,农村中小学校的规模,不必采用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和模式。一定要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地理、人口密度、师资力量、路途距离等等因素,规划学校规模。事实上,在我国台湾省的一些山区,有的小学校(实质就是教学点)只有五六个学生,照样在维持。

四是鼓励实行教师流动教学。撤并农村中小学校的一个思路,是通过扩大教学规模提高师资效率,但其实也可以通过鼓励实行教师流动教学来达到相同目标。

所谓流动教学,就是在具备了必要的交通条件下,在一定的交通距离内,一名教师每周在两个甚至三个学校承担授课任务。这种设计,由“折腾”几十个、上百个学生,变为“折腾”一名或几名教师。在具备了必要的交通工具的前提下,这种“折腾”带给教师的“痛苦指数”要比带给中小学生的“痛苦指数”小得多。

篇2:合理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设

赵海红 郭玉民

近几年来,随着价值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业务流程再造作为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依托,日益受到各商业银行的重视。柜面作为银行对外服务的窗口,与客户的接触最为紧密,客户对银行服务的认同和满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柜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实施柜面业务流程再造、改善柜面服务,寻求差别化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各家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一、银行传统柜面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

银行柜面业务流程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活动和组合,以客户信息与银行内部资源信息为加工对象。在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中,同时包括有内部或外部客户,共同构成了自始至终的一个完整的为客户提供某种或几种金融服务的功能。流程的运作需要人员、数据、技术资源和信息系统的合理组合为平台。与国际先进银行比较,我国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种类繁多。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柜面业务流程基本按照产品来制定的,种类极其繁多,如存款类、贷款类、代理类、银行卡类、外汇类、电子银行类等,从而带来柜面培训难、系统设计难、客户服务支持难的局面。

(二)环节繁琐。在系统操作设计方面,人性化不够,如可以在一个交易完成的业务分为多个交易;需要重复输入的要素没有记忆功能;各系统之间没有实现自动接口,仍需手工处理等。

(三)授权控制不科学。基于风险考虑,在业务系统中设置了复核或授权,系统通过授权复核实现了风险由“人控”到“机控”的跨越,但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在授权方面,尤其是对于一些风险较小的业务和交易,受授权复核的限制,一方面柜员排队等待授权,造成柜面交易速度较慢,效率较低,客户耗时较长;另一方面日常业务授权过多,容易造成授权流于形式,不利于风险的控制。

(四)相互隔离。从某一个客户需求来看,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常常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分属于多个部门进行管理,增加了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工作,交易费用因此大为增加。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金融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金融产品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日益提高,顾客开始变得更加有选择性,银行同质化的产品将转化为多样化、差异化以满足顾客需求,传统的片段化的业务流程框架就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柜面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内容

银行营业网点柜面流程再造的指导思想是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单点接触,即客户将面对一个人,改变客户被动围绕着银行操作流程转的局面,体现的是一种后台为前台服务、前台为客户服务的大服务格局。实施柜面业务流程再造就是通过提高业务集中处理程度,实现内部风险控制加强、对外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等预定目标,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基本内容包括:

(一)营业网点要逐步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营业网点是商业银行进行客户细分和市场定位、与客户直接面对面提供服务的基础和平台,是业务流程再造的依托。在营业网点的管理方面,一直沿袭监管部门的分类管理方法,分为分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等;在功能上,分为对公网点和对私网点。这种分类差别化服务不够,不能及时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设计合适的产品。

(二)柜员由核算交易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将柜员从繁重的柜面业务中解放出来,在业务操作方面向简单化转变,在服务上向营销产品转变。

(三)中后台业务的集中处理。这是“以客户为中心”

经营理念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后台为前台、前台为客户的一种大服务格局。

(四)与柜面业务流程相关的周边配套改革。柜面流程再造涉及组织架构改革、绩效考核制度改革等方方面面,最难的环节就是如何保证客户服务流程的标准化,提升客户的体验值以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因此,要从客户服务预约、进入网点、面对柜员直至完成交易离开网点的全过程,明确网点各服务岗位的职责,并通过银行各岗位之间的协同,开拓客户的需求,推动银行产品和服务的销售。

三、柜面业务流程再造应统筹兼顾

实施柜面业务流程再造涉及到不同的部门及岗位,与部门、岗位职能定位有关,还涉及业务办理层面和柜面管理层面。因此,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与风险控制的关系。柜面流程再造是方向,风险控制是保障。目前营业网点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有效的柜面风险评估体系,缺乏对操作风险敞口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过程管理;二是没有根据差别化的客户制定差别化的风险管理策略;三是流程再造过程中缺少必要风险控制环节的风险评估;四是风险控制技术含量较低。

(二)与业务系统的关系。流程优化要以业务系统为基础,业务系统如何操作,流程标准就应如何操作。随着业务系统的不断优化,流程标准要随之变化;反之,要对业务系统不合理之处提出优化意见。

(三)与现行制度的关系。流程优化应对现行制度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但必须充分考虑外部监管的要求。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业务系统本身就允许柜面操作对现行制度有一定的突破;二是流程优化的过程也是对现行制度进行梳理的过程;三是随着新制度的实施,现行制度本身也需要有一个新的突破。

篇3:合理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设

1.1 透性校园的用地布局模式

1.1.1 教学研究和公共设施。

教学研究用地大都集中位于校园的中部,形成校园的核心。这与传统校园以行政文化形成的校园核心有很大区别。在大量绿地和停车场的围合下,仍然形成了校园的核心,在校园用地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1.1.2 宿舍和文化办公。

宿舍用地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来布置,同时在校园中位于教学研究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之间,而且更接近于教学研究用地。而传统校园则是单独划分出学生住宿区,远离教学设施,对于规模较大的校园往往造成交通流线过长的现象。

1.1.3 开敞空间和停车。开敞空间用地主要起填充剂的作用,布局在教学研究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之间。

结合公共设施用地布局的停车用地主要分布在校园外围,且规模较大,这与传统大学较少考虑停车设施有明显区别。结合教学研究用地布局的停车用地可以分散,也可以集聚,但往往布置于教学研究用地的外部或紧邻。同时各种小规模的停车场紧挨着教学区分散布局。对于结合宿舍用地和文化办公用地布局的停车用地则是小规模分散布置。

1.2 用地布局模式的构建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可将该类校

园的用地布局模式描述为圈层集中式,即中心为集中的教学科研用地,最外围是公共设施用地,中间是作为缓冲的开敞空间用地。内部集中的教学研究用地为形成建筑组群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利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最外层的公共设施用地可以结合开敞空间用地和外围的城市用地形成临街面。而中间的开敞空间用地则有利于内部安静环境的营造,同时将文化办公用地布局在其中,也能方便外来人员和师生的共享。宿舍用地布置在开敞空间用地中,且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既方便管理又为学生上课和使用各种服务设施提供最大方便。主要停车用地分布在公共设施用地内或与开敞空间用地毗邻,这样既能很好地满足了外来车辆的停车需求,又不对内部的教学研究产生影响。次要的小规模停车用地则是结合教学研究、文化办公和宿舍用地,分散于开敞空间用地之中,以方便局部停车。

1.3 融性校园的用地布局模式

1.3.1 教学研究和公共设施。

教学研究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总体上分散布局,但还保持有一定的聚集度,具体表现为:教学用地相对集中的地方分布着小规模的公共设施用地,在公共设施用地相对集中的地方分布着小规模的教学研究用地,呈现出交错布局的态势。此种用地布局方式与传统封闭校园模式相差很大。其间也分布着各种研究所,商业,餐饮等类型的用地;而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南侧,其间同时还有众多小规模的教学研究用地。

1.3.2 宿舍和文化办公。

宿舍用地结合教学和公共设施散布于校园中,并不采取集中布置的方式。它是教学和公共设施用地分散布置的必然结果。主要的文化办公用地布置于校园用地与城市其它用地的结合处。

1.3.3 开敞空间和停车。

开敞空间用地主要结合教学研究和公共设施分散布局,以就近利用为原则;而且开敞空间在用地比率上也远远小于具有透性特质的校园。

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融性特质校园往往位于城市中心,昂贵的土地价格使得大量集中的绿地广场的设置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只能点状分散布局,并结合相应的功能设施布置。同时还可以发现,主要的绿地广场往往位于校园中心,它们或属于城市,或属于学校,但都允许校内外人员自由使用。

停车场的数量和面积相对较少,且主要分布在校园范围的外侧并与城市其它用地结合布局。从表面上看,位于城市中心的校园似乎应该有很多停车场来满足停车需求,其实不然,校园因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的公共交通和停车系统而使得自身的停车场可以大量减少,甚至可以不设。将主要的停车用地布置在外侧是为了更好地营造校园的步行环境。

2 开放式大学校园的用地布局原则

2.1 资源共享原则两种模式都强调将校属公共设施和开敞空间与城市共享,充分利用城市住区解决学生的住宿问题。

而融性特质校园则可进一步利用城市的公共交通和停车系统以及城市的公共设施,这样不仅避免重复建设,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实现了学校和城市的互动发展。

2.2 临街面原则透性特质校园由于教学研究用地居于校园中

心,用地比率较大,且往往占据单独的大街廓地块,所创造出的临街面有限。其临街面主要通过分布于教学研究用地周边的公共设施用地、文化办公用地等来体现,故而只能够实现资源的部分共享;而融性特质校园则是将校园各类型用地分散于城市网格型的小地块中,极大地丰富了临街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促进了学生生活和市民文化的互动。

2.3 混合布局的原则虽然透性特质校园总体用地格局被划分

为三个圈层,但是在局部出现停车和公共设施用地的混合,开敞空间用地和文化办公用地的混合。而在融性特质校园中,该原则表现的尤为突出。混合布局不仅方便使用,而且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总之,上述两种用地模式将为我国目前的校园规划提供新的布局理念和设计思路。

3 小结

篇4: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是关键

布局调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布局,是指农村中小学在哪里办学的问题。合理的教育布局可以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变化密切相关。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既是税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转型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

农村税费改革的自然选择。2001年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在农村实行“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这是对原有农村基础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的重大突破,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明确将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主体由农民转交给政府。但是由于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原来的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费,而国家的投入机制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资金投入不到位,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普遍减少,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证,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面临困境。“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面临这样的窘境:教育财政在县级财政占有较大份额,农村教育支出成为欠发达县区的沉重负担;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财力悬殊;财政转移支付在缩小县与县间的差距、协调县级政府财力方面发挥的作用小。这样一来,县级以上政府希望通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财政压力,于是布局调整就成为农村税费改革后政府的一种自然选择。

农村城镇化的必然结果。城镇化必然要求人们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这使得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流动人口的涌入使得流动人口生源地的中小学生源不断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教育不是按行政建制的乡、村分散人力、财力、物力,而是撤乡并镇或在中心镇重点加强初中校建设,在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设置、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在乡镇或中心村办小学,即按人口规模和转移趋势规划学校布局,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诉求。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享有平等的教育理想、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中国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城乡发展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一方面体现在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率上,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教育质量的差异。农村中小学无论在办学条件还是在师资水平上都远远落后于城市中小学。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政府已经注意到教育发展和资源投入的差距,重视东西部、城乡间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逐渐调整和倾斜政策,使东西部、城乡间的普通中小学尽可能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配置、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使中小学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得以彰显。但是,农村教育过于分散的办学模式,无法使政府均衡地进行资源投入和师资配置。因此,通过中小学布局的调整,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调整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和教育质量低的中小学,集中投入,提高定点学校的教育质量,使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实现区域(县、市、区)内或更大范围内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题中之义。

对优质教育的追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想方设法将子女送到教育质量好的学校,有的家长为了让子女“就近入学”,专门在重点学校所在的区域买房入住,以方便孩子上学。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家长经过对比后,把孩子带到城里,让孩子尽可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而农村的乡、村办学模式难以满足农村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追求优质是教育工作者和各级政府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最终归宿。这是由于优质教育、高层次的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改变人们的社会地位,带来经济和非经济的收益。希望孩子通过教育获得较高的文化素养,获得较好的职业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共识。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农村地区中小学布局分散,办学条件差,学校和班级规模普遍较小,复式班过多,老师负担重,这些都与人们追求优质教育的需求相矛盾。因此,农村中小学必须进行布局调整。

农村生源减少的必然要求。教育的对象是人,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学校布局的调整。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分布等变化都会导致学校数量和分布的变化。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到90年代中后期,在一些农村学校,出现了生源不足的情况。据有关预测,在2001年到2011年,我国小学适龄人口将迅速减少,由12945万人减少到11199万人,减少幅度达16%;初中适龄人口则在2002年开始减少,由2001年的7081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5567万人,减少幅度超过小学,达到21%。学龄人口的减少,这在学校的在校学生数中有所体现(见表1)。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2001至2005年普通初中、普通小学在校学生人数逐年降低。此外,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也使得农村中小学生源相对减少。2003年11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统计: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亿人。其中18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有1982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另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达1.14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其中举家在外务工人员2430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有643万人。

表1:各年份在校学生数(单位:万人)

对教育效益的追求。效益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化劳动和活化劳动的消耗量与所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比。要达到经济效益,就是用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成果。在学校布局调整前,农村教育资源分散,导致一村一所小学,一个乡镇一所初中。计划生育政策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人口大规模流动和城市化等因素使得农村学校生源数量减少,现在一个村只有40~50个学生。生源减少,班额不足,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师资和其它教育资源的的严重浪费。因此,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办学规模效益,降低浪费是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进行学校布局调整的原动力。

管理效率的迫切要求。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学校的教学点越多、越分散,教育管理成本就越高,管理缺乏效率,工作就不方便开展。原有的农村中小学布局分散,规模小,教育资源和师资非常缺乏,学校内部组织不健全,既不利于学校的管理,也不利于地方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管理。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留守儿童的规模越来越大,其监护人监管不力,难以配合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学校管理此类学生的难度增大。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学校布局调整,将生源和教育资源有效地集中起来,实行寄宿制,学校对学生统一规范管理,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合作精神,这对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的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可以防止他们染上不良的行为习惯。同时,布局调整能起到优化师资配置、缩小学校间教育差异和促进寄宿制学校发展的作用。

布局调整面对的问题

中小学布局调整有两个内涵:一是实行学区制,在一个县域内划分不同的学区,这样可以跨行政区划办学;二是学校合并。这样的布局调整政策实际上有一个不言自明的价值预设:通过布局调整可以扩大学校规模,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但是政府这种预设并不会自动获得当地社区的认可和当地村民的支持。事实上,政府、学校、家长、村民都有自己的利益打算,都想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公平与效率的冲突。学校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教育的均衡发展。一般而言,学校布局的调整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便于学生入学,二是有利于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在现实生活中,这二者存在着矛盾:从学生入学的方面考虑,学校越分散越好;从提高投资效益的方面考虑,学校应具有一定的规模。在这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遇到了公平与效率应该如何取舍的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属于政府行为,政府应该主持公平。因此,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义务教育阶段要在公平优先的基础上兼顾效率。

在许多地区,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是从节约教育资源、减轻财政压力的角度来指导学校布局调整,所以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合理要求,出现强制性撤并学校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税费改革后,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能力有限,由于县级财政无力补充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待遇的经费,更无法维持数目庞大的村办小学和农村教师费用,有些地方把撤并学校当作财政甩包袱的手段,将布局调整单纯地等同于减少学校、减少教师、减少投入。正因为在布局调整过程中存在过于强调提高教育资源效率的倾向,有些地区的学校教学点偏远,导致学生入学难,造成了农村学生辍学率的上升。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寄宿制学校建设有待完善。学校布局调整的根本动力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但是,一些县开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却是为了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追求规模效益。正如上述,“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建立后,一些县级政府的财政压力变大,不少县的财力薄弱,难于承担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这些县为了减少财政压力,面对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只是简单地减少学校数量,很少增加投入,所以无法实现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布局调整后可能出现的学生上学路远、在家没人照顾的困难。但是,由于农村寄宿学校的寄宿用房与配套设施投资没有纳入当地政府的教育经费预算,及上述县级财政的现状,寄宿学校建设的配套管理很不完善。寄宿学校硬件设施薄弱,大部分寄宿学校由于受资金限制,无力配备食堂、厕所、水房、洗澡间等基本设施,给寄宿学生的生活带来困难,甚至一些农村寄宿学校存在安全隐患;寄宿学校往往缺少相关服务人员,不利于学校管理,使低龄寄宿生的管理出现问题,同时又增加了任课教师的负担;学生寄宿增加了家庭经济开支,给农民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使部分困难家庭子女出现了上学难的问题;同时寄宿学生远离父母,缺少亲情关爱,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

给农民带来文化空白和文明缺失。学校是以文教化的前沿阵地。在农村,哪怕一个小小的教学点,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代表。农村学校往往是村落中唯一带有文化韵味的设施和农村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传承和发展农村文化的作用。然而,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很多边远分散的学校和教学点纷纷被撤销了。无疑,这使村寨社区失去主要文化载体,给农民留下了更多的文化空白。在贵州遵义、重庆酉阳等地,部分农民因为子女远离家庭住校学习,较早地过上了“空巢”家庭的生活,再加上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他们就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了迷信与“黄、赌、毒”和非法宗教活动中。随着村里学校的消失,村落社区文化失去了载体,村落与学校间以情感为中心的交往因学校的消失而消失,留给农民更多的是文化的空白和文明的缺失,这对农村文化建设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没有深入调研,缺乏科学规划。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布局调整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与实事求是的原则。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这样一项复杂而长期的重要工作时,缺乏对当地农村社会、地理、经济、教育等实际情况的深入调研,调整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的地方一味强调撤减,只在乡镇或人口达数万(一般为2~5万)的地方开设中心学校,严重忽略了边远地区人口密度小、地势复杂等客观因素,致使许多偏远农村、山区学生上学困难,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让学生家长非常担心。

教育部2006年6月颁布了《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指出:“有的地方工作中存在简单化和‘一刀切’情况,脱离当地实际,撤消了一些交通不便地区的小学和教学点,造成新的上学难,各地要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这一文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国各地在布局调整中没有深入调研,一味追求管理方便而过度撤并学校的严重性。

由于没有深入调研,缺乏科学规划,以及资金不到位,在布局调整后,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新增教室,只能在各班安插更多的学生,导致班额过大。目前不少合并后的中心小学班额都在70人以上,有的甚至达到百人。班额陡增不仅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沉重负担,同时也加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尤其是目前中心学校大多实行全封闭式的寄宿管理,而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又不充足,让教师既对学生的学习负责,又要承担起管理学生和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重要责任,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科学规划是关键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既有人的因素也有制度的因素。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关系到政府、家长、学生、学校和当地村民等多方利益,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同时,布局调整本身又是一种政府行为,政府和教育行政工作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因此,政府和教育行政工作者要秉着公平优先基础上兼顾效率的原则,努力做好学校布局调研,科学规划布局,协调各方的利益,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篇5:合理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设

一、近年来规划工作基本情况

1、对于南山、郭家、粮库-冷冻厂等旧城区改造项目,认真审核材料,征询相关部门的意见,按照程序发放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各个项目在开工建设前,与通信、自来水、广电、电业等单位进行协调,以确保及时、到位的完成各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经常到施工现场核实是否与规划条件相符。

2、对于细河带状公园、西山公园、人民广场等城市基础设施和**中学的建设,积极联系、协调、配合沈阳建筑大学等单位,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规划设计。

3、按照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确定乡镇应当制定规划的区域,同时鼓励村庄制定、实施规划,目前,正在制定下**镇及郭家办事处、思山岭乡等多个村庄的规划。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发展

以科学的规划来指导我区城市建设。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要将实施城市规划作为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有力手段,坚持用规划指导全区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使城市规划的综合调控效果日益显现、相互衔接、相融互补的较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科学预测我区农村人口向城市逐渐聚集的城市化发展趋势,努力通过各层面的城乡统筹规划,避免现有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实现城市和乡村和谐发展。城乡规划工作以《城乡规划法》为依据,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加快以城市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心路等道路改造项目的建设。

始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划建设城市。在规划评审中,要明确重要地段的建筑风格、层高、色调,力争建设成为地标性建筑,打造一批精品工程。建设要有特色,杜绝千篇一律的建筑。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推进南山等地区改造。通过旧城改造,调整我区建设布局,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改善城市中心居住环境。

三、关于加快城建规划工作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篇6:宣化镇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一、基本情况

宣化镇位于登封市东南,与禹州市相邻,下辖16个行政村,146个自然村5870户23933人。其中,钟楼村、土门村、朱垌村、寺沟村、蔡沟村、青石沟村、山海村、七里庙村、佛垌村、三岔口村、老栗树村、荟萃山村、申家沟村、山沟村等14个行政村为合村并镇项目村,岳窑村为合村并点项目村,镇区所在村为王村村。

二、布局规划

为切实推进我镇新型城镇化工作,将16个行政村,146个自然村5870户23933人合并为6个社区。

1、镇第一社区

位于镇区郑熔街北段,占地面积50亩,计划安置佛垌村、三岔口村、老栗树村、申家沟村等4个行政村的41个自然村811户2811人中的部分群众。

2、镇第二社区

位于镇区宣化大街东段,占地面积170亩,计划安置钟楼村、土门村、朱垌村、寺沟村、蔡沟村、青石沟村、山海村、七里庙村等8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1180户,以及佛垌村、三岔口村、老栗树村、申家沟村等4个行政村的部分群众。

3、镇第三社区

位于镇区幸福路中段,占地面积140亩,计划安置山沟村2个自然村的491户1892人。

4、岳窑中心村(合村并点)

岳窑村的10个自然村的556户2136人合并为岳窑中心村,中心村位置在该行政村原地。

5、荟萃山异地安置小区

荟萃山村2个自然村的101户339人合并为荟萃山异地安置小区,小区搬迁到距镇区东1公里处。

6、宣化迁村并城

宣化迁村并城社区搬迁到市区,具体位置待定。其他剩余户数在镇区规划新的新型城镇化社区布点进行建设安置。

三、推进计划

(一)2012年

将佛垌、三岔口、老栗树、申家沟等4个行政村的41个自然村811户2811口人合并为镇第一、第二社区,镇第一社区搬迁到镇区郑熔街北段,镇第二社区搬迁到镇区宣化大街东段,镇第一社区完成7栋楼354户全部入住任务,镇第二社区完成年度的土地和规划设计及第一期5栋楼180户建设任务。

将山沟村2个自然村的491户1892人合并为镇第三社区,镇第三社区搬迁到镇区幸福路中段,镇第三社区完成年度的土地和规划设计及第一期3栋楼108户建设任务。

将荟萃山村2个自然村的101户339人合并为荟萃山异地安置小区,小区搬迁到距镇区东1公里处,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将岳窑村的10个自然村的556户2136人合并为岳窑中心村,中心村位置在该行政村原地,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钟楼村、土门村、朱垌村、寺沟村、蔡沟村、青石沟村、山海村、七里庙村等8个行政村开展“政府引导、宣传发动、摸底调查、群众自愿”工作,各村拿出初步工作推进方案。

镇区所在村王村村主要完成新型城镇化社区建设各项协调工作。

(二)2013年

继续做好佛垌、三岔口、老栗树、申家沟等4个行政村剩余的457户合并到镇第二社区的建设任务;

完成山沟村剩余的383户合并到镇第三社区的建设任务;

完成钟楼村、土门村、朱垌村、寺沟村、蔡沟村、青石沟村、山海村、七里庙村等8个行政村在镇第二社区的建设用地和规划设计等工作任务;

镇区所在村王村村主要完成新型城镇化社区建设各项协调工作。

(三)2014年

将钟楼村、土门村、朱垌村、寺沟村、蔡沟村、青石沟

村、山海村、七里庙村等8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1180户合并到镇第二社区,剩余的户数在宣化迁村并城安置小区或镇区规划新的新型城镇化社区布点进行建设安置。

上一篇:工程造价软件简介下一篇:道路安全第作文10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