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

2024-04-22

读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共10篇)

篇1:读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

学校的作用主要是把社会规范、道德的价值观以及历代所积累下来的知识、技能传授给下一代,而教师作为学校的主要成员,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也起着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曾指出:“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有谁不能想起某个特殊教师的影响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古教师就被赋予了“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而且,教师有事教育思想、社会观念和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具体贯彻者、实施者和体现者。因而,在儿童社会化,色,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要努力的。

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能够发生很大的作用。因为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并转化为主观需要,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富有鼓动性,能够激励学生进步。例如,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让学生制作地理小报,但是并不作为强制性要求,这样的分级要求之下,对于信任老师,愿意积极完成的学生而言,这是很好的表现机会,实践也证明,那些乐于配合老师的学生在学习上也更加投入、积极,并且也愿意经过老师指点之后突破自我,不断更新自己的作品。同事,在制作过程中也进一步地锻炼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是对他们的一个很好锻炼,为今后踏入社会,使用电脑或者相关操作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此外,学生还会把有威信的老师作为自己的理想榜样,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言行中加以仿效。心理学研究表明,并不是任何榜样对任何学生都起同样的作用,学习榜样的效果有赖于榜样的客观特点与学习者的主观状况。从榜样来说,其优点必须胜过学习者,使学习者明确自己是为弥补缺点而去学习的;榜样的特点突出,能引起学习者的重视;榜样的权威性,使学习者产生敬仰心情;榜样的感人力量,是学习者产生爱慕、激动的情感。在女教师甚多的环境里,一位有威信的男教师,对一些男孩子的影响力要比同时任教的女教师要大,因为对于男孩子来说有能力又有男子气概的男老师,就好似他们的目标,加之对他们的关心,很容易信任并且听从该老师的任务要求,并且在完成过程中,积极性要高的多。当然这也并非意味着一定要同性教师才有如此影响,而是有威信的老师,要比威信度不够高的教师而言,更易于掌握学生。

当然,光有威信还不够,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掌握更好的学习技能,为将来融入社会做铺垫。

[读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2:读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

莲花寺小学

张娥

这学期我在教学之余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对工作特别有帮助的书《教育心理学》,书中广泛吸收了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其研究目的在于服务教育。通过阅读本书,我有以下收获:

一、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学》指出教育心理学研究为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分析了中小学生与成人学习的特点;强调了教师通过认真学习心理学,可以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使教师能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为学生创造出更适宜的学习环境,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二、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1、有助于我们提高教学工作质量。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学习也不例外。学习是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牵涉到整个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比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构成直接参与学习活动的智力系统。而这些非智力因素,构成了与学习相关的动力系统。其中的动机则是学习活动最基本、最主要的心理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必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学习中能专心致志,具有深厚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就必须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工作,并不是仅仅掌握某学科的知识就能胜任、驾驭的。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并运用一些心理学原理来实施教育教学策略。比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兴趣、情绪、意志品质和最佳的学习时机,都要求教师采用最佳的手段以优化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各种因素。这时,就需要了解学生赖以进行信息加工一些主要心理过程,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规律,以及相关非智力因素情况。

2、有助于我们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学习过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按照共产主义的面貌来塑造一代新人,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也就是说,教师了解了不同时期、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才能助长学生的优点,矫正学生的缺点。此外,本书还提到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总结法等,可以说从理论上归纳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具体有效的方法。

三、利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通过引入难度适宜,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制造学生心理上的不协调,激发其好奇和求知的欲望;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目标体系和积极地学习期望,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兴趣、求知欲、自尊心、好胜心、信念、理想等”。作为老师,只有了解了学生“内部动机”的作用,才能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某些外部条件如有效利用反馈和评价、合理利用奖励和惩罚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边厌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预期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指教师对学生的爱、关怀和期待在教育效果上所产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学习进步,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真实的爱有助于学生智力、情感、个性的顺利成长,教师的嫌恶将导致学生智力衰退、精神痛苦,所以我们要把每个学生都看作“雕像”,对每个学生都寄托期望,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暗示,使学生能够向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五、遗忘的规律的启示

记忆的加工过程有三个不同阶段,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来自环境的信息首先到达感觉记忆系统,这时的信息如果被注意则进入短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经过复习便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从理论上讲,信息是可以在长时记忆系统中永久贮存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常常体验到知识的遗忘。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时间内遗忘很快,以后逐步缓慢。了解了遗忘的规律,科学复习和有效记忆尤其重要。我们带领学生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进行回忆,进行反复阅读相结合,采用记笔记等方法,实现记忆恢复,战胜遗忘。

教育心理学内容非常丰富,很多知识都非常专业,作为一名教师,这本书非常值得我去研究和学习,我会运用这本书里面的知识,正确运用有效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正面引导的外因作动机的诱导,促使学生的认知兴趣得到发展,形成稳定的、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健全他们的人格。今后我还要继续研读它。

篇3:读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

新华社著名记者李松在连续推出《中国隐性权力调查》、《中国社会诚信危机调查》两部畅销调查系列作品之后, 又隆重推出了第三部调查系列作品《中国社会病》。李松秉承一贯风格, 以他特有的敏锐嗅觉, 以调查的事实, 对当今中国社会病态做了“典型而深刻”的扫描与分析, 而且还尝试着做一名“社会医生”, 与他采访的大批社会精英一起寻求治疗之道。由于各种因素纠结在一起, 中国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有着远超出外界想象的复杂性、长期性和系统性, 非一人能够窥清。但李松的“一人所见”, 对我们思考和解决当今中国社会病, 无疑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李松在《中国社会病》中开门见山, 提出他的“社会病”含义:“社会病指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缺陷病, 以及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有失公平、有失水准、不尽合理的不利于人类健康成长、进化以及社会良性进步的所有社会不平衡现象。”杀人不为越货, 利刃一次次挥向无辜, 母亲从楼上扔下自己的孩子, 儿子雇凶杀害自己的父亲和姐姐, 穷凶极恶者在公交车上点燃汽油, 不满社会者将屠刀一次次对准稚嫩的孩子;无毒不成餐, 假酒、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染色馒头、溴酸盐、牛肉膏、地沟油……一茬接一茬, 你刚唱罢, 我又登场;老人倒地不敢扶, 亲兄妹为争夺财产反目成仇对簿公堂, 曼妙女郎“宁愿坐在宝马里哭泣, 也不愿坐在单车上微笑”, 更要强调“夫妻本是同林鸟, 大限来时各自飞”;打酱油、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做梦, 山寨手机、山寨小黄鸭、山寨白宫、山寨天安门、山寨局长、山寨司长, 诚信已经无处安放;“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我爸是李刚”、“穷人的房子不配有厕所”、“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 价值观由扭曲到混乱……这是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代?

李松在《中国社会病》中抛出一个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公平正义比太阳有光辉”, 但我们拿什么来终结高速公路暴利收费?出租车司机干吗这么拼命?富人为什么要移民?社会转型催生了许多“新生群体”, 但“拆迁富翁”为什么充满了未来隐忧?“摩尔狂潮”背后为何是农民失地之痛?“网络打手”是怎样的江湖生存?“私人侦探”有着怎样的从业内幕?“网络钓鱼”肆虐是谁之过?“期待幸福快乐来敲门”, 但为何“幸福社区”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带薪休假”为何没有底气?人们总是在忧虑拿什么看病、靠什么养老?为何面对“你幸福吗”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民生权益成了看不见的“黑洞”, 暴雨之时城市只能看海,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了说着玩的, 政务中心离“阳光”还很遥远, 底层向上流动机会越来越少……

中国社会不仅病了, 而且病得很重。不仅公正、公平等基本社会伦理原则失守了, 就连对最基本的生存与安全, 民众也充满焦虑。“权势为王, 金钱至上”的潜规则已经弥漫到社会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潜规则维持着社会的表面“正常”强大, 实际异常脆弱, 仿佛海啸来临前的度假胜地, 地震发生前的宁静夜晚。有病不可怕, 关键是要找到病根。吴敬琏说, 中国社会病的根源在收入差距的急剧扩大, 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的主要原因是腐败和垄断;于建嵘说, 中国社会的“病态”是“溃散”, 人们没有了敬畏之心, 没有了目标, 没有了信仰, 只有恐惧;杜维明说, 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社会的市场化, 所以要唤醒中国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基因。在李松看来, 中国社会病是出在民生问题上, 因为一旦民生出问题, 民众就会失去恻隐、廉耻之心, 失去对生命、正义、善良、人性的基本敬畏和判断, 从而制造出更多的冷漠和人间悲剧。由此, 要医治好中国社会病, 最急迫的是要解决好民生问题。

民生连着民心, 民生凝聚人心, 民生意味着一切!李松在《中国社会病》中认为, “民生”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民众基本生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 具体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其次是民众基本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层面上的民生问题, 具体包括充分就业、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 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等。第三是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层面上的民生问题, 主要包括民众能够享受到较高层面的社会福利。比如公立高等院校的学生得到免费教育;住房公积金普及到每一位劳动者;社会成员的权利得到全面保护等。

鉴于中国社会病已由最初的“手段方式失范”上升到了对整个社会规范信任和遵从的侵蚀, 公民对社会的“神圣感”和目标信念已经动摇, 甚至出现了“根本目标取向失范”、“无法无天”的现象。因此, 李松在《中国社会病》中认为, 改善民生的关键是“一切都必须置于法治之下”, 要通过公正的合法渠道, 缩小收入差距, 减轻人们就业、就学、住房、医疗方面的压力;要通过法治, 给弱势人群更多的话语权, 给他们更多的尊严感和成就感;要让制度切实保障每一个人:只要做出努力, 就有获得成功的机会!社会病容易交叉影响、相互模仿、将病就病、恶性循环, 因此, 李松在书的“尾篇”专门提出了加大“社会心态”调适力度的问题, 要通过提升民众安全感、完善社会诚信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让“中国梦”离现实更近一步。

篇4: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心得体会

关键词:卢梭;社会契约论;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B56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29-01

制度设计是政治治理活动中一个很重要问题,一个有着良好制度的政府才会产生出良好的公民。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深深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人民,得到普遍的认同和接受,其致力于更好的建设政府,对我国当前的体制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写作背景

18世纪的法国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人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而不再枷锁之中”,卢梭意识到政府存在的缺陷,意图通过社会契约论来形成一个更好的政府,使人意识到的自己是国家的主权者,人民的主权是不可转让的,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二、主要内容

(一)第一卷 从原始社会引出社会契约。

在原始社会中,人人处于独立的状态,是自由而平等的。当个人的力量(是一定的,无法增大)无法抵抗外界的危险,则需要通过人们的联合来壮大力量共同抵抗危险,这时候人们通过公约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契约便作为特殊的公约而产生。

通过这一点,卢梭否定了强力说,因为强力不构成权利,且不是持久的。

(二)第二卷 主权和法律问题。

主权既不可分割也不可转让,而法律是公意的公开宣示。人们通过结合形成社会契约,这样每个成员便具有了双重身份:“对个人来说,他是主权的一个成员;而对主权者来说,他又是国家的一个成员。” ①卢梭将全体的意志定义为秩序,抽象为人格化的法规,通过法律来运行主权表达公意,因此法律就成了公意的公开宣示。

(三)第三卷 政府的形式问题。

政府是在属民和主权者之间的中间体。他的目的是使这两者相适应,并负责法律的执行和保障公民的社会自由和政治自由。

政府形式的形成受人口数量、国土面积和剩余财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形式有三种,即民主制政府、贵族制政府和专制政府。这里的民主制是全民的统治,贵族制是少数人的统治,而专制政府指一个人的统治。

卢梭最欣赏的是贵族政府,国土面积不大不小,且剩余财富适中。

(四)第四卷 从罗马政府和宗教论国家良好体制建设。

罗马政府是历史上存在过的最好的政府。

在投票制度上,假定公意的一切特征始终是存在多数之中的,卢梭指出不同性质的事项需要不同的投票计算方法来决定投票结果。若是重大的事项就需要票数接近全体一致;而事情需要迅速解决,则规定的票数之差就要尽量缩小;若是必须立刻作出决定的讨论,甚至只需超过一票即可。

在选举制度上有选定和抽签两种方法。在卢梭看来选定是相当适宜于贵族制,而抽签适宜民主制国家。若是投票选举和抽签两个办法都用的话,则投票选举适宜用于挑选有专门才能才可担任职务的人,比如说指挥官;而只需要头脑健全并怀有公正之心的人就可担任的职务可以通过抽签来确定人选。

其他的一些制度。风尚舆论是活的法律应当注重对风尚和舆论的引领;保民官制度是法律和立法的保护者,是行政权力的调节者,保持政府和人民的平衡;另外在国家存亡难定的时候,可以设立独裁者,独裁者可以做除立法以外的其他事情,但独裁者只是临时机构,设置的时间不宜过长。

宗教是早期各国建立的基础,有着和政治统一或分离的事实。卢梭指出,宗教和法律都是神圣的,它们都引领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宗教不仅能够而且应当做为一个合法的部分纳入政治共同体。

三、心得体会

通过阅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我明白贵族制政府它不单单只是世袭它还可以是选举的,选举的贵族制政府是接近民主的政府,因为真正完全民主的政府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主权者所应当享有的主权,政府只是进行主权行为的机构,它的权利是来源与人民的等等。

尤其是法律的制定,法律的目的总是向着自由和平等的,因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结果,因而是维护共同利益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因而它的语言应当是通俗易懂的。

(一)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在历史上和今天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首先因为它肯定了人作为自己应当享有的权利与自由,使人类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保护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社会契约中的公意即是法律,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法律的控制之下,人民才是真正的主权者,政府只不过是传达公意进行主权行为的人,政府的成员和行为是不应该过多的,过多了反倒会减损它的力量。并且立法是尤其重要的一项权利,立法权是万万不可和行政权一起交到少数的几个人手中的,它们应该分开,以免个人利益使他们从中耍花招,这样人们的自由才是可以的到保障的。

在国家政治体制的建设中,采用投票选举还是使用抽签要根据事情的性质来区别对待这也是很有道理的。另外,宗教的神圣性若是能够与法律的社会性相结合融入到国家的体制建设中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二)存在的不足。

卢梭曾指出一旦有了代表,人民便没有自由可言了。然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是为保障人民的自由而设立的,其宗旨就是为所代表的人民利益发声。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国情下,全面直选没有可操作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对选民负责的机制是可以很好地维护人民的意愿体现公意。当然制度的实施是一定需要配套的监督制约机制来保证实施的。

社会契约论假定人人都是善良的,可以得出公意。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这种多数人投票体现的公意往往是会出错的,有可能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注释:

①卢梭著李平沤译《社会契约论》第21页。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014.9重印).

[2]李一晓.卢梭《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J].理论前沿,2014,(9).

[3][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M].黄晓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4]郁建兴.黑格尔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9(5).

[5]黄晓明.论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法律思想[D].安徽大学,2007.

篇5:读《心理学智慧》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青年老师,除了在教学上需要多多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外,我认为,针对各年龄阶层的学生的心理也很有必要了解,甚至,可以说是透析她或他的心理。翻阅了《心理学智慧》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对于像我这种虽然出自师范院校毕业的,但却没有知根知底的学过小学生心理教育的我来说,是很值得学习的一本书。

突然想起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上的第一节美术课,他们就给我出了难题,一个小学生说:老师,他拿我的橡皮擦。老师,她没有带铅笔。我顿时很讶异,心里想着怎么小孩子要举报同学呢?同学之间不是应该相亲相爱的吗?我们大学的时候都是互相帮忙,有时候还互相联合起来欺瞒老师的呢!后面想想,我们小时候不都是这样的吗?同学之间有矛盾也很正常,也许还不懂,还小,不懂得互帮互助吧。

作为一名老师,碰到各式各样的学生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品行差的学生。当然品德不良的学生决不是生性愚顽,不可救药。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的不良品德是完全可以矫正过来的。在转化过程中,应当细致考虑到他们特殊的心理状态和特点。看了《心理学智慧》,总结出以下几点:

1、要了解不良行为的动机。行为总是受特定动机所驱使,只有了

解了动机才能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2、消除认知意义的障碍,对有些事认识似是而非,以正反两方面对比,帮助学生消除歧义,利用行为的消极后果使他们认清不良行为危害。

3、要抓教机促转化。学生不良品行的转变,一般要经过醒悟、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有了醒悟,才会有以后的转变,醒悟之时也就是学生认识到危害并想改之时。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给予充分的鼓励、帮助与肯定。

4、要抓与外界诱因的斗争。外界诱因会使不良品行反复,教师要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界诱因加以控制,避开直接诱因,树立榜样,发现点滴进步都给予表扬。如我班有一名学生王x,以前提起这个学生全校老师都摇头,拿他真是没办法。课后作业不完成,上课不东张西望,就在下面做小动作,老师一批评,他还瞪着你看。我接班后,发现这个学生思维相当敏捷,肯动脑筋&&觉得放弃他实在可惜,找他谈了几次心,了解了他不良品行形成的原因,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老师教育不当的因素,于是,我首先尝试给他减免一部分作业,使他尝到成功的快乐。并让他负责办黑板报,把他的小制作在班上展览&&老师的关心,同学们的喜爱,让他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对自己产生了信心,经过一年多努力,这位学生终于变成了一名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篇6:读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

《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门必读的专业书籍。但是当我走出大学的校门,成为老师之后,却很少再继续认真研读它。为了课题研究,暑假又重新研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读后感想深刻。

一、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性。

这本书强调了教师通过认真学习心理学,知道了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优秀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

能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时你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能给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记得在2009年,我带六(1)班的班主任,有一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我找班级的一名学生谈话,我很高兴的告诉他:这次你的成绩进步很大,这段时间,你在课堂上也表现的很好,为此别的学科老师都夸你呢!这位学生的表情很疑惑,然后他说:“英语老师最不喜欢我了”随后我又和他谈了很多,给予鼓励和表扬。从那以后发现这位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学习也非常认真。一年后,这位学生考入了全县最好的中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了解孩子的内心,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

二、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1、有助于我们提高教学工作质量。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学习也不例外。学习是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牵涉到整个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比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构成直接参与学习活动的智力系统。而这些非智力因素,构成了与学习相关的动力系统。其中的动机则是学习活动最基本、最主要的心理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必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学习中能专心致志,具有深厚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就必须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工作,并不是仅仅掌握某学科的知识就能胜任、驾驭的。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并运用一些心理学原理来实施教育教学策略。比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兴趣、情绪、意志品质和最佳的学习时机,都要求教师采用最佳的手段以优化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各种因素。这时,就需要了解学生赖以进行信息加工一些主要心理过程,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规律,以及相关非智力因素情况。

2、有助于我们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学习过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按照共产主义的面貌来塑造一代新人。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也就是说,教师了解了不同时期、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才能助长学生的优点,矫正学生的缺点。此外,本书还提到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总结法等,可以说从理论上归纳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具体有效的方法。

我会运用这本书里面的知识,正确运用有效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正面引导的外因作动机的诱导,促使学生的认知兴趣得到发展,形成稳定的、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健全他们的人格。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这本书要通读,更要精读。自古说的好“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本书很有价值,对我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今后我还要继续研读它。

篇7:读现代营销心理学的心得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营销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将心理学与市场营销学有机结合变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消费者心理,促进产品的销售。本文通过分析心理学在产品调研、包装、宣传规划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应用,说明只有将市场营销与心理学有机结合,才能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及时高效的解决客户的异议,最终促成产品的销售。

关键词:心理学 市场营销 沟通 应用

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人们的心理、意识和行为以及个体如何作为一个整体,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的主体是人,而市场营销活动也需要通过对人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完成。由于心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研究主体大致是相同的,因此两者拥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市场营销管理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学的应用与贯穿。

一、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分析

马斯洛(Maslow)认为,人的需求引导了人的行为,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需要。处在不同需求层次的消费者对商品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任何企业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了消费者需求心理的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适应消费者的要求,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而达到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续和发展。这可以应用于市场营销的客户分析调研。

大部分客户在购买商品时都会最先满足最迫切的需求,优先选择最急切需要的商品,然后再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例如在缺少食物时优先选择补充用来满足生理需求的食物;出于安全的需要人们在租房或买房时会选择治安条件较好的地段。将市场营销与心理学结合,从客户的角度来分析和考虑客户的需求,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的动态。

二、心理学在商品包装、宣传规划中的应用

在商品的设计环节,可以利用心理学中的“双因子归因理论”,在商品的宣传规划环节,与社会知觉以及社会认知等心理学知识相结合,在宣传阶段让消费者对商品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能够极大地提高商品的销售量。另外,一些“明星”企业的宣传形成了品牌效应,让很多消费者愿意购买他们的产品,因为消费者觉得这种企业生产的商品更加有保障。

三、商品销售中的心理学

这个环节是市场营销的实际环节,在销售产品时,把握住消费者心理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销售效果。

应用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有利于销售人员与顾客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把握顾客的态度,然后采取一定的人际沟通技巧使顾客的态度往自己有利的方向转变,从而提高产品的销售量。

沟通就是信息的传与受的过程,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准确了解顾客的需求。沟通是以认知为前提的,通过与顾客的相互认知,克服或消除有信息不对称或者其他原因而引起的不利的认知偏差,最终得到有利的认知结果,让顾客更加容易接受并且购买产品。认知偏差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

1.首因效应。即生活中的第一印象,它对认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的对象不仅是人,也可以使物或者企业等等。如果一位顾客对销售人员有着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他从该销售人员处购买商品的几率将大大增加。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时候顾客会选择他们想购买的商品种类中第一眼看中的商品。这也就能理解各大超市为什么将物品分离存放,并且将其中最好最贵的商品放在最能引起顾客注意的地方了。

2.近因效应。即生活中的最近印象,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当某人或某种事物的两种信息连续被人感知时,人们更倾向于相信第一种信息,也就是上文所说的第一印象;但是,如果某人或某种事物的两种信息是非连续的被人感知,这时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近因效应了。因此,熟人的推荐通常要比陌生销售人员的推荐效果更好。而且,不定期的拜访比定期的售后回访更加有利于产生近因效应,从而增加商品的销售业绩。

此外,“明星”企业的品牌效应,也使得顾客也更加倾向于购买他们的商品。因为他们会认为购买并使用这种企业生产的商品能够得到保障。还可以在某个有选择的时段,对商品进行持续的宣传曝光,产生曝光效应,让人们增加对其的了解,加大人们购买这些商品的可能。

3.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的是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以貌取人,循环证实是晕轮效应的典型表现。“品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晕轮效应的一个拓展。

利用该效应,可以通过与顾客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了解顾客的需求,尽量避免及消除顾客对于商品在认知上的不利偏差。并且建立对该商品的有利认知,使顾客接受并购买商品,从而创造更大的效益。这也是目前销售人员常用的推销方法。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在一定的购买动机的作用下产生的,而购买动机又产生于某种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生理方面的需要,又包括心理方面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心理方面的需要较之生理方面的需要对购买动机及其购买行为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要。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分析,人们在生理的、安全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会的需求,自我实现、自我表现的精神需求的满足就日益重要。

目前,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变化,人们不仅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更加重视商品所带来的心理享受与精神满足。如今的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更加重视通过消费获得个性的满足、精神的愉悦、舒适及优越感。这些特征说明人们的购买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购买热点发生了转移。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产生的好奇心理、求新心理、求名心理、求美心理就说明了这一点。

篇8:读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一开始便这样说道:“从基层上看去,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本著作是从中国基层社会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结构的特征的, 无论是从乡土性的人文气息到以“己”为主的社会关系网络, 还是从“礼俗社会”的人文道德到社会分层之后的权利分配问题, 都反映了中国社会从基层所展现出来的社会结构特征。笔者在这里引出底层社会的现状恰好与费孝通先生所分析的基层社会的特征相呼应, 从他对中国社会特征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来对照底层社会所展现的相同的特征, 体现了底层社会是被一种制度化的社会结构所左右着, 最明显的就是社会资源的分配表现。

一、从社会关系网络看“底层社会”

底层社会的关系网络也是维护其利益, 或者说是他们的利益来源的一种特殊的渠道。这种关系网络主要有两方面:第一个方面, 依靠“强关系”[1]网络的支撑。“强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网络的普遍模式, 这种关系网络的拓展必然是从最初的亲属关系开始, 即由“核心家庭”到“扩大家庭”。在资源的交换过程中也会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 这种情感的交流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 交换时所遵循的也不是社会硬性的规则, 而是基于亲属情感的社会伦理道德。同时这样的模式也会因为地缘的相近优势发展成一个“机械团体”, 团体内部的整合与互动属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第二个方面, 以“己”为中心的关系网络模式。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描述:“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 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差序格局。”[2]这就是这种关系网络模式的特点。这个关系网络模式展现了更多的是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个体“私”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 底层群体的非亲属关系的交往已经不再是掺杂情感的交流, 实际上, 人们都只是为了单纯的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而进行的不得已的交往, 所以个体所体现的“私”就是一种最平常不过的现象了。

二、从伦理道德看“底层社会”

以上已经提到的关于底层社会“强关系”网络的模式, 其核心便是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情感交流, 这样底层社会的秩序靠的就是人们在资源互惠中伴随的情感交流, 这就与滕尼斯的“礼俗社群”[3]的特征不谋而合。这种社会秩序的弹性较强, 人们可以基于情感给予违规者不同的社会惩罚, 同时对于社会上发生的某一事件的认知也是基于一定的道德情感而进行判断的。例如, 马加爵事件。在底层社会中, 由于人缺乏社会资源, 或者说, 对于社会资源的分配并不满意, 进而产生心理障碍。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人们做出有违常理的事情, 在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情感的影响下, 底层社会的人们也会抱以同情, 对于马加爵的行为的判断, 基于道德情感的影响, 也会赋予诸多理解。

三、从“法理社会”看“底层社会”

伴随着市场化所带来的城镇化, “法理社会”开始被引入到整个社会秩序的维持当中, 不过“法理社会”所依靠的是硬性的法律制度, 不如以伦理道德为判断标准的社会秩序那么富有弹性。当然, 所有制度本身就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这样在推行“法理社会”的理念以及行为准则时, 在不同阶层之间就显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掌握社会资源以及分配方式和方向的阶层可以左右法律的制定方向以及实施的对象和过程。事实上, 我们经常会看到法律的强硬性是在底层社会触犯了上层社会所谓的秩序时才会被体现出来。在底层社会中, 人们往往会忽视“法理社会”的秩序标准, 在他们的日常习惯和观念里不会为了一点点小小的冲突就要诉诸法律的途径, 情感的交流比那些依照死板的法律所制定的标准更具有人性化, 不过一个健全的“法理社会”中, 每个个体所被赋予的法律权力和责任都是可以在现实中得到体现的。如果真是这样的社会形态, 那么底层群体就会更可能的依靠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力和享受资源的合理分配。

后记:从古至今, 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一切底层社会反抗上层社会的事件, 究其根本原因, 都是资源的分配方式和方向有损底层人民的利益。换而言之, 这种行为只是底层社会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极端方式, 它不能从跟本上打破这种不公平的分配格局。要使资源分配平衡, 笔者认为, 需要底层社会经历另一种制度性的转变。

摘要:事实上从中国历史的变迁发展中, 不论是从情感上还是基于对整个社会现实的理性分析的思维观念上来看, 作为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群体往往也是整个社会最底层的群体。在某一个特殊的阶段上, 某些阶层会把这个群体看成是最主要的和不可忽视的力量, 因为这个群体确实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大变革。不过当一个社会处于暂时的良性运行, 或者是它自身潜在的危险没有被发现之前, 没有过多的人会主动地去关心这个群体, 是否在当下所处的社会中享受应有的资源和社会尊重。然而本应该享受的资源和社会尊重被无限制的忽略时, 底层群体就会通过社会的变革来提醒社会的其他阶层关注这样一个群体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底层社会,资源,伦理道德,法理

参考文献

[1]“强关系”假设是社会学家边燕杰对社会网络的研究成果[Z].

[2]费孝通.乡土中国[M].1版.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7.

篇9:读书读人读社会

“作家访谈录”往往能迫使被访者说出平日没说的话,或对自己的作品和见解作解释。而梁文道的《访问》,则如幅标题《十五个有想法的书人》所示,让这些浸淫在书海多年,对社会及创作有一定看法的“书人”,说出读书的心得。梁文道明言道:这些访问绝非“饭局式分享”,亦非成功人物秘诀,因为这些受访者,都是作家。

关于读书心得,梁文道甚至有一个非份之想,就是让这些作家向读者公开自己的书库,这是作家最不想做的事,董桥一听到这建议便拒绝了。其实作家消化书本后的看法,往往比书本本身来得更为珍贵。在《访问》里,读者会不时收获有启发性的意见,往往能打破一般读者的习惯思维。例如詹宏志认为,内容不同的书对不同的读者都重要,文化人不应以人文价值为好书标准,而轻视生活类书籍。世故的董桥说,不要把书看得太重,如果下一代爱玩,就由他去。而黎智英的阅读体验,则是选择适合自己、有实用价值的书来读,别在书本上浪费太多时间。

由于受访者和访问内容由梁文道一手安排,加上对知识的热忱,所以在访问中,他亦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令访问更像文化人之间的对谈,同时也会加入自己对某一些问题的关注,比如梁文道希望藉此打破香港主流价值的樊篱,这解释了为何他要访问在Lonely Planet为香港、澳门撰写旅游指南的邹颂华,原因是Lonely Planet对人文景观和民主价值的关怀,超越一般商业化的旅游指南。而邹颂华又是个曾在NGO工作的年轻女孩。邹颂华毕业于法律系却在NGO工作寻找意义,且能依着自己信念去做事,对社会主流价值说“不”,确实不是一般人的做法。

对社会主流价值说“不”,这也是副题中“有想法”一词的意义吧!这种主流价值与文化思维之间的冲突,大概以香港最为激烈。在作者访问的香港“书人”中,董桥慨叹香港的语文根底与香港人的阅读文化水平的反差很大;少年作家王贻兴不忿为何像董启章这样的纯文学作家难以生存;而诗人陈智德虽然消沉地接受社会的残酷,却也不失批判,例如对香港人对二手书店的态度。梁文道作为访问者,虽尽量客观详尽地笔录,倒也认同他们的不满。

这种反对主流的态度,在世故的荣念曾身上更强。这位漫画家成长于十里洋场,在美国念建筑时倡导了全美国第一次有关亚洲人的口述研究,回港后还率领艺术剧团“进念,十二面体”,他的思想方式还被标签出来。但荣念曾直截了当地将自己定位为浪漫主义者,并声明不同于徐志摩、邵洵美等人,以及台湾媒体的“sentimental(感伤)的浪漫”。思想独立的荣念曾,小时候已不喜欢六十年代标的香港漫画刊物“新儿童”,原因是那套“玩弄情绪的技俩”。荣念曾是全书最符合“有想法”标准的人物之一,他对主流文化有意见,恰好他所反对的sentimental,正是流行文化赖以麻醉大众的糟粕元素。

说起流行文化,梁文道也访问了研究流行文化的吴俊雄。吴俊雄在香港大学社会学系研究流行文化多年,著名乐人黄霑也曾上过他的课,他的答案正好展示了学术界研究流行文化的难处。在人文学科的学院里。熟谙各种文化理论的大有人在,偏偏事实证明单靠理论是不能解释流行文化。吴俊雄的想法是,从唱片公司架构和创作人背景去研究。这大概也是“有想法”的另一种涵义:不为学术理论所宥。在《访问》中,梁文道未曾访问过半个学究,受访者都活在创作、阅读和现实生活之间,就这一点看,也证明知识应该是活的,经得起真实环境的考验。

阅读,不单是坐拥书城,也是阅人、阅世,而且是既有原则,亦能成功处世。媒体大亨黎智英算是成功人物了,可是他的成功并非单凭狠拼赚钱而得来,他在美国的经历、他的阅读和独立思考是成就其成功的一部分。他在美国透过一位犹太裔律师的介绍,得悉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从中得到的启发,被其理念影响一生。有趣的是,自诩为“左派”的梁文道,竟访问这位思想右倾的企业家,由此可见,梁文道确实有一种will to knowledge(求知意志),他曾以此形容嗜书如命的詹宏志,其实套在他身上也非常适合。正是对于各种知识的渴求,令他有兴趣访问各方面有成就的人物,虽然涉及许多非其所长的知识范畴,但亦能引起翻查资料的乐趣。

篇10:读幼儿园心理学教育学心得体会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3——6、7岁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有幸在远程研修中学习到了幼儿心理学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我认识到,对幼儿进行教育,如果不懂得幼儿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必定不会成功,甚至适得其反。

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由兴趣驱使的学习积极性;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学习的无意性和个别差异性。在我及我周围的同行中,很少人懂得以上这些,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常常不知不觉地把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扼杀了。

有时,当孩子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时,老师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好奇、好问、好探究、好模仿的学习心理,常常给孩子的就是随口乱答,甚至还表现出不耐烦。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从幼儿的兴趣和适合幼儿的活动入手,给幼儿创设利于他们学习的环境来进行教学活动。另外,对幼儿提出的任何问题,首先都要给予肯定,然后认真回答,回答不出来的,可以请其他幼儿回答,如果都不知道,老师就直接告诉幼儿,老师将下班后在书中或网上找答案后再告诉你。同时,也请幼儿自己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答案。像周香老师讲的案例里的老师一样,既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又激发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还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学习了幼儿心理学后,对“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普遍现象,我也是体会深刻,感到茫然与无奈。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幼儿的认知力、理解力还未达到小学生的水平,机械的模仿、死记硬背,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在幼儿园学的小学知识最多能让幼儿一、二年级时一时领先,以后就不可能了,这样反而还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幼儿应该在活动与游戏中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

可是,目前的学前教育状况又如何呢?我们有目共睹,深有体会。

上一篇:景区管理处岗位服务标准下一篇:计费中心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