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法课教学大纲

2024-05-02

琴法课教学大纲(共9篇)

篇1:琴法课教学大纲

《琴法》

教学大纲

前言

《琴法》是国家教委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以培养该专业学生音乐素养,提高专业技能技巧,以便更好地为幼儿园工作服务为目的。

《琴法》课采用《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为教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练习手不移动位置,音符以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第二阶段,主要是一些音阶,双音,三连音及倚音的双手练习。第三阶段,着重即兴伴奏的学习。总学时为108课时。

《琴法》学习的目的在于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受到审美教育;

2、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并能表达和传递音乐的内在情感;

3、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伴奏,并能够针对不同风格的歌曲选择不同的伴奏手法,以满足专业的需要。本课程共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 [内容提要]

1、音乐入门知识,单用右手,单用左手及双手并用的手指触键练习。

11222、音符在c--g和c--g范围内的双手并用练习。

3、最低音为G的食谱双手练习。

4、从全音符到八分音符的音符时值的双手练习。

5、低音谱表中的音符及其在乐曲中的应用以及低音谱表于高音谱表中音符的比较。

6、主题及十二首变奏;三手练习;学生单用右手。

7、主题及八首变奏;三手练习;学生单用左手。

8、练习曲目:①右手触键练习的21、23、24;②左手触键练习的21、22、23、24条。③双手练习的第1、2、4、7、10、11、16、20。④三手练习(变奏十二首)。⑤三手练习(变奏八首)。⑥双手练习的第4、5、7-

15、17-

26、29-31条。[要求与说明]

1、当一个手指触键时,其前一手指 应立即抬起,这一起一落应在同时。

2、手指的动作应均匀、坚定,开始可以稍慢些。

3、触键不应过分用力,否则手与手指的肌肉会带来痉挛性的 紧张,以致造成一种生硬而笨重的弹奏习惯。

4、了解弹琴的坐姿、手形、三个关节的放置及手在琴上的位置。

5、每一个练习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多次反复进行。

6、开始的触键练习,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背奏出来。

7、这一阶段的课时共需36学时(含练习课8学时,考试2学时)。

第二阶段

[内容提要]

1、最简单的音阶、双音、三连音、倚音等的双手练习。

2、从全音符到十六分音符的音符时值的训练以及训练流畅性的四手练习。

3、八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等的双手练习。

4、单纯性的单用右手,单用左手和双手并用的手指练习。

5、具体练习曲目:44-

46、48-50、52-55、59、62、66、74、80-81、87-89、90-91、98及C大调音阶、D 大调音阶、G大调音阶、E大调音阶、A 大调音阶。[要求与说明]

1、从全音符到八分音符的音符时值的练习应控制乐曲的节奏,切勿忽快忽慢。

2、音符上有一点(〃)时,须弹得短促。方法是触键后立即抬起手指。例如:

3、换指练习中,在上下换指时,两肘不得改变其自然姿势。

4、音符上有顿音记号()时,应弹得非常短促。例如:

5、练习时,必须使所有构成三度和声音程的两个音同时一起弹下去,并且保持连贯。

6、倚音的弹奏相当短促,它的时值来自其依附的音符。

7、重音符号(),强调这个音须弹得重。

8、加连线的两个同度音,第二个音符不需再击键,但在两个音符延续的时值内,手指始终不离键。

9、这一阶段的练习共需36学时,其中含练习课8学时,考试两学时。

第三阶段

[内容提要]

1、全分解的练习是即兴伴奏的最基础练习,它适合二拍子、三拍子等。

2、半分解伴奏型的练习,它适合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

3、注释和弦的伴奏练习,它适合一些抒情优美的乐曲,可用在三拍子和四拍子的乐曲当中。

4、琶音的伴奏型练习,它适合于三拍子或四拍子的抒情乐曲。

5、克莱德曼德十度伴奏型的练习,主要用在四拍子乐曲中。

6、小调歌曲,弱起小节的歌曲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7、具体曲目:(1)看星(2)雁群(3)小燕子(4)小白船(5)绿叶(6)送别(7)春天来了(8)我爱我的幼儿园(9)我的小鼓响咚咚(10)报春(11)娃哈哈(12)愉快的春游多么好(13)故乡的小路 [要求与说明]

1、每一种伴奏型要融会贯通,要学会从一种变通为几种。

2、学生要了解每一种伴奏型所适合的歌曲或弹曲子时应选择与歌曲相适应的伴奏型。

3、了解即兴伴奏在歌曲中的重要性,并了解这些伴奏型所适合歌曲的风格。

4、左手弹伴奏时不应有太大的跨度,要以“就近原则”为目标,可以把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同时放在一首歌曲里。

5、右手在弹旋律的过程中,应该按照音符的走向进行排列,千万莫乱弹。

6、弹奏时应根据歌曲的风格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绪有感情、有目的的演奏。

7、这一部分的学时共为36学时,其中包含8学时的练习课和2学时的考试。

篇2:琴法课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

1、掌握弹奏的技巧

2、培养读音型的读谱习惯

3、在识谱过程中巩固乐理知识

教学重点:

1、掌握双手顺指法弹奏技巧;2.能准确地将指法在键盘 上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 顺指弹奏练习时每个音均匀连贯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

一、组织教学 点名出勤,自我介绍

二、复习旧课

(一)正确的坐姿

首先要放好琴凳位置。琴凳放得太近,身体会把肘部挡住,两肩可能与身体夹紧而致使手臂无法顺利左右移动,两手弹到向中间靠拢的位置就会以斜角触键,无法保持手指与键盘成一条直线。琴凳放得太远,手臂可能伸直地演奏,那样无法控制手指有效地动作。要不然,人体可能过于前倾以使手指接触键盘,导致整个身体对指尖的无谓压力。

正确的坐姿应当是:臀部不要全部坐满琴凳,只要坐到约三分之一的位置,身体应支持在两腿而不是臀部上。坐好后,试一下能不能轻松地站起来,倘若双腿能轻而易举地将身体支撑起来(站得起来),就是正确的坐姿,人与钢琴地位置应以双臂自然下垂,双手放在键盘上之后,两肘能顺利地在胸前回合为准。双臂应像鸟儿的两只翅膀一样张合自如。琴凳应与钢琴平行,不要斜放。年龄小的学生需要用垫脚板或小矮凳将两脚支撑住,不要让两只脚悬空晃荡。

坐的时候,脊椎要挺直,不要随意弯曲,头颈平直,但两肩必须保持放松,自然下垂。肩部完全放松是极为重要的。从学琴依始的第一课,就必须防止产生任何情形的紧张。肩部、肘部、腕部这三大关节,都要学会自然放松,避免关节僵硬与肌肉紧张。

坐姿正确,有利于全身力量向指尖传送,有利于大拇指的转弯,有利于位置的大范围左右转移,有利于身体向键盘的低声区(向左)与高声区(向右)的快速移动。

人的身高、体积、臂长、腿长各不相同,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决定坐的正确位置。只有坐得舒服,我们才可以在钢琴上奏出真正的属于钢琴的高质量的声音。

(二)、正确的五指手型

保持正确的手型在钢琴初学阶段尤为重要。弹奏钢琴的五指手型必须克服上述各个手指的弱点,小指需直竖起来,使小指能够垂直站立。手掌需向外侧旋转,才能站起五指,而决不能任其倾倒。无名指也应垂直站起,指尖向前方挺出。中指、食指依此与键盘保持直线,使每个手指都能成为键盘的直线延伸。大指需在指尖外测尖角上触键,而不应使整个拇指横躺在键盘上。

(三)、认识音阶 1 2 3 4 5 6 7 对照键盘 do re mi fa sol la si C D E F G A B

三、正课讲授

1、欣赏:教师演奏一首乐曲,用直观演奏展示钢琴艺术“美”,激发学生兴趣。

要求:注意观察 弹奏姿势、手脚位置、手的形状

2、指法标记

五线谱上采用“12345”来标记指法。左右手的指序均以“1”为大拇指,2为食指,3为中指,4为无名指,5为小指。我们首先来学习顺指法。【穿指法】

谱 : 1 2 3 4 5 6 7 1 指法: 大 食 中 大 食 中 无 小 指法标记:1 2 3 1 2 3 4 5

四、课堂练习

1、先自己找到中央C,左手右手分别顺序倒序五指练习,再同时弹奏。

2、左右手分别练习再同时。

五、课堂小结

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学知识模拟弹奏相对容易的多,在手指接触键盘后会发现难以操作,需要加强练习时间和遍数。准备单元 第四课 练习穿指法弹奏

教学内容: 1.掌握双手穿指法弹奏技巧;2.能准确地将指法在键盘

上表示出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指法的重要性

2、掌握指法弹奏的规律

3、个别手指的练习方法

教学重点:

1、弹奏中的指法规律

2、个别手指的练习。教学难点: 弹奏中的指法规律的掌握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

二、组织教学 点名出勤,自我介绍

二、复习旧课

找三到五个同学公开弹奏顺指法音阶(上下行),双手分别弹奏,再同时弹奏。教师点评分析

三、正课讲授

1.弹奏中指法的重要性

指法是最基本的钢琴技术之一。类似写字的笔顺。要想写好了,必须懂得下笔的顺序。钢琴的指法意义还要重于笔顺。因为不用正常的笔顺,也可以写出能认的字来,可是有时,不用应当用的指法,简直没法顺利弹出乐曲音符来。

正确的指法,也就是合理的指法。合理,就是合乎手指与键盘关系之理,合乎手指与音符关系之理,合乎各人手指之间的关系之理。合理,才能有逻辑、有规律、有条不紊、不忙乱地弹奏。

正确的指法,要以每个手指的独立为前提,同时又会有利于发展每个手指的独立。2.指法的基本规律

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的钢琴曲,常常有不同的指法用法,因此也难概括。我们初学钢琴的学生,如遇到了“指法问题”,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尽量减少手部的移位。五个手指对准五个音,是手的原位。假如一个曲调只有五度内的五个音,原则上就不要移位,只用原位指法。当旋律音超出五度范围时,就要移位。移位的原则是移动一次后能在新的位置(新的原位)上稳定一段时间,或者说移动一次能“多管用些”,避免不断地移位。这就要瞻前顾后,自己计算,究竟从哪个音开始转移、转移多远最为有利。

2、移位有两种。一种是手指伸张开(首先是大指与其他指间的伸张)完成的移位。另一种是大指从其他指的下面或其他指从大指上面的越过完成的移位。这两种移位,原则上能用“伸张”方式的,就不用“越过”方式的。

3、与上两点相关,不要回避“不听使唤”的手指,但也不是故意多用不听使唤的手指,而是要用该用的手指。

4、上述原则,既适用于连奏,也适用于非连奏和跳音。

5、两个超出八度以外的远距离音的连续,原则上(而非任何情况下)都要用1、5指。这是遵循“缩短路程、节约时间”的原则。试验一下就会发现,任何两个相距两个八度的音,用张开手的1、5指去弹和都用3指弹相比,前者手的移动距离明显小于后者。

将这五条归纳起来就是,尽量保持手位的稳定和手指工作的秩序。不过,乐曲的具体情形实在四变化无穷,良好的音乐边县还涉及其他因素,这五条也只能是参照而已。3.个别指法练习

1、关于四指五指的的独立练习

四指五指之所以分不开,是因为四指的独立性太差,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强四指的练习,练习的方法:(1)可以把1,2,3,5指收起,把四指伸指,有意识的压压指,增强四指指根关节的韧性。注意开始不要做的太很,要悠着劲,逐渐的加大力度,以免使手指受伤。(2)将五指伸直,1,2,3,5指保持原有的状态,四指用力向下。(3)1234指并紧,五指向外作扩张运动,要反复练习。

2、拇指训练

要对大指进行三方面的动作训练:垂直动作、水平动作、圆周动 作。做到这三点,大指就可以胜任它的任务了。

四、课堂练习

1、左手右手分别进行穿指练习。

2、左右手分别练习再同时。

五、课堂小结

篇3:琴法课教学大纲

(一)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自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师范教育取得独立地位,并走向规范化,中等师范学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其音乐教育的基础较为薄弱,各地各校的师资水平、学生程度、教学设备、教学质量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一直到1956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中师音乐教学大纲———《师范学校音乐教学大纲(草案)》并试行,我国中师音乐教育才在真正意义上走上正规化、科学化的道路。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等师范音乐教育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在师资队伍的建设、办学设备、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发展。

(二)幼师琴法课

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她们主要以女性教育者为主,负责教育学龄前儿童也就是幼儿。她们主要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帮助他们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教师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琴法课是幼师专业的必修课,这门课程是技术性很强,专业性、技巧性很高的课程。在全社会重视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的今天,幼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琴法技能才能满足其行业的需要。笔者认为,电子琴是琴法课教学中最合适的乐器。它作为模拟钢琴的键盘乐器,除了键盘如同钢琴一样,还有多种节奏、音色、存储音色节奏、示范乐曲等诸多功能。

二、什么是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是1868年由美国教育家哈利斯(Harris W.T.)创立的“活动分团制”的发展。这种分层教学形式是教师向全班学生讲授新教材后,对学生进行简短的测验,把学生按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可以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国内分层教学的历史与现状

在国内来说,分层教学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话题。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正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概括出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举一反三”“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等教学原则,我国古代教育名篇《学记》总结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教学原则。不难看出,教学原则的生长,一方面来自对教学经验的总结,一方面来自教学实践的要求。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从三方面进行了“因材施教”:一是针对学生学业程度的高低给予不同的指导;二是顺应学生的各种爱好,发挥其特殊才能;三是针对学生的不同缺点,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补救,做到对症下药。孔子的这一因材施教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可以说正是这些思想孕育了分层教学的理念。

分层教学在中国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进行试验,最早可追溯到民国时期。当时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人文主义、个性解放思想等思潮逐渐涌入国内,对中国影响极大,为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民主化创造了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分层教学曾一度兴盛,在教学方面,中国教育理论界介绍、引进大量国外的教学理论。1982年,教育部在《关于当前中小学教育几个问题的通知》中重新提出,针对一些学校的高中,可以从实际出发,按文化程度编班。于是,分层教学再度在国内兴起。

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各地学校针对以往分班分层教学的优、缺点,又参照国外分层教学的有关理论及实践,在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实践原则、策略及其操作要点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并将其运用到分层教学实践中,丰富了分层教学的理论及实践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学校针对前期分层教学实验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新的尝试,尤其在分层教学操作要点方面做了改进,促进了分层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展。

三、分层教学在幼师琴法课中的重大意义

幼儿教师良好的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兴趣及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但是幼师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各人掌握的有关音乐及钢琴(或者电子琴)方面的知识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与兴趣也有所不同。以下笔者根据自身在琴法课上的一些经验,采用分层教学的形式,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一)分层教学在幼师琴法课中的运用(以广西桂林市兴安师范学校为例)

在新入学的学生中,经过一个月在琴法课上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及日常生活中与学生交流时观察其对琴法课的态度后,结合自身所知的有关分层教学知识,在幼师一年级学生的教学中实施了以下策略。

1. 学生分层

要使“分层教学”顺利进行,首先笔者认为要将学生分层,这样才能让教师充分了解和掌握学情,在教学过程中能更有针对性地教导不同的学生。

笔者针对学生对电子琴的不同水平及接受能力,将幼师一年级的学生分为A、B两组,并给两个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将两个层次的学生搭配,A组一个学生带2~3个B组学生,好学生、后进行都有,3~4人一组,互相学习,互相竞争,共同进步。马云说过,最佳的团队不是“刘关张”,而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样的团队。在学习中也一样,好学生、后进生搭配有利于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2. 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包括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两个方面,教师要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在每次课上,笔者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目标,总体来说有以下三种: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以《小星星》这首儿童歌曲为例,基础性目标就是学会在右手弹奏主旋律的同时,左手能配以老师给的1、4、5级和弦;提高性目标是在前者基础上,学生能有所创新,学会运用1、4、5级和弦,并能在弹奏的同时唱出歌词;发展性目标是在两者的基础上,学生运用所学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如舞蹈、声乐等,对琴法课所学歌曲进行律动或者歌词等的创编。

3. 教学内容分层

教学内容分层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的分层来设定的,因为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教学来完成,最终要落实在教学内容之上。

笔者在教学中着重把基础性目标内的知识作为教学重点进行讲解、说明,因为这部分内容是全班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并示范后针对后进生多关心,多提问,务必使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简单的弹奏。而提高性目标则是作为难点来教,尽量在课堂上教会A组学生,但也要照顾B组学生,不让她们有被忽视感和挫败感。发展性目标则是能力拓展,这部分的内容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合作,共同完成。

4. 学习任务分层

笔者在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与目标分层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自己所属的层次内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首先,基础性目标是全班学生都应完成的任务,在每次课中,笔者都会在教授新内容后给学生不少时间对学习的曲目进行练习。与此同时,笔者尽量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进行检查,即使学生左右手协调不过来,起码要保证学生懂得本次课的内容该如何弹奏。

其次,A组学生在完成基础目标后,还要完成提高性目标。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不仅要会弹琴,还要能做到边弹边唱。笔者会要求A组学生在课堂上尽量达到提高性目标,而B组学生视个人学习能力可将提高性目标延后,但也会有一个时间段来完成。

最后,笔者会将以一个班分为5~7个组,要求每个组两星期内选择一首学习过的儿童曲进行律动或者歌词编配,要做到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等要求。

5. 评价体系分层

老师的一个肯定,能给学生很大的学习动力。因而,笔者对于评价体系的分层与教学目标以及学习目标相一致,不以单一的成绩标准评价学生,否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笔者始终认为,以表扬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才是对待学生最好的方式,当然,笔者在这里也并不赞成盲目的夸奖,而要做到有的放矢。因而,笔者会在各个层次对学生进行评价,特别是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表扬各个层次上表现最好的学生。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富有成就感,从而对学习琴法更有积极性。

(二)分层教学在琴法课中的作用

笔者通过学生分层,可以掌握学情,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通过目标分层,可以把握全体,共同提高;通过教学内容分层,可以顺利达到目标,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通过任务分层,可以使学生能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上得到应有的训练,从而取得进步;通过评价体系分层,可以使学生得到合理的评价,感受教育教学的公平,以及教师对其的激励,增强学生学习琴法的兴趣和自信。分层教学关注全体,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幼师学生掌握琴法课内容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的着眼点和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学有所成。它能很好地调动幼师学生学习琴法的积极性,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并且兼顾全体学生。虽然还存在有一定缺陷,但是笔者认为它对幼师学习琴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我们运用。

参考文献

篇4:琴法课教学大纲

关键词:分层教学;中职;琴法课

中图分类号:G632

中职院校琴法课作为一类应用型实用学科,在实际教学中不仅有益于学生音乐技能的训练,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中職院校学生的音乐素养。在新课程标准形势下,琴法课在中职院校环境中的教学要求进一步明确,既以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为目标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实践经验表明,分层教学法在中职琴法课中的应用具有明显优势及成效,在中职院校教学中具有借鉴价值。

一、对分层教学法的理解

传统教育环境中,中职院校的教学理念集中于班级整体,时长会出现因缺乏对班级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充分考虑而影响教学效率的不良局面。分层教学概念的提出初衷恰恰在于修正这一教学传统观点的弊端,分层教学旨在照顾班级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能够实现扬长避短,在掌握基本课程要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释放个人优势。在应用于中职院校琴法课程教学之前,分层教学法在其余学科得到应用实践,并取得了喜人成效。

结合其余学科的分层教学法应用收获,整理不同分层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总结起来可以将学生按照发展方向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升学为目的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需要严格按照应考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另一类则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的学生,则需增加相对更多的实践学习模块所占的比重。对于上述两类学生,分层教学法对教学内容权重的拿捏需要有一定差距与侧重点。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类学生的认定,都需要相关教师充分了解学生个性与特征,包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自身智力发展水平、学习适应能力与习惯等等。换言之,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之间相互影响。

对中职院校琴法课教学而言,其承载着培养学生多方面素养发展的重要责任,对于中职学生的情操、审美观及身心健康都有较大益处。不少琴法课教师发现,在中职院校琴法课教学进程的推进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比如学生能力差距,传统教学教育观念等。以中职院校幼师专业琴法课教学为例,当前琴法课的教学成果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的琴法基础相对薄弱,而有部分学生经过集体教学过程有了明显提升,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表现明确。再这样的情况下,相关教师如若仍旧采用传统形式的集体教学手段,则会出现有学生听不懂、有学生吃不饱的情况,不利于琴法课教学质量的保障。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分层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很好的弥补了当前中职院校琴法课教学的现状弊端。

二、分层教学法在中职琴法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一步,作为分层教学法的收效前提,具体教学内容展开前能够对学生层次进行划分是十分关键的,相关教师可采取调查形式,以题目测试为导引来判断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水平,以此为基础进行层次划分。就中职院校琴法课而言,需要评估的元素包括曲谱识别能力、乐器弹奏能力、音乐素养表现三方面。得出结果后将学生分为二或三个班别。以本校采用方式为例,学年组采用调查表形式收集学生综合能力得分情况,分为1、2、3个档次,而后将学生对应编制进A、B、C三个班。其中,A班学生综合水平最高,B班学生次之,C班学生则相对薄弱一些。

第二步,为不同层次学生设定不同难度及侧重点的训练环节,并对教学及作业情况及时总结,鼓励学生在琴法课教学过程中敢于提问、敢于动手。需要注意的是,分层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具有连贯性与完整性。其过程不应仅停留于学生的层次划分环节,其后续的跟踪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教学在明确课程任务后,需要及时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予以检查。以A班学生的作业检查为例,可采用观摩与讨论的形式,要求学生对于其余同学的练习表现予以点评或评分,发表评语。为提升学生们的参与兴趣,需将学生的学期末成绩的权重予以调整,可按照平时成绩余考试成绩1:1的方式予以确定。结合实践经验可以发现,分层教学法与权重评分制度的配合,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步,教师指导过程。作业检查环节完成后,教师对于学生表现的评定不可缺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班别学生各自出现的具有班级共性特征的问题进行评价,适当给出相似练习以供学生巩固技能。在此步骤中,教师的角色更像是引导者而非主导者,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遵循帮助学生自主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原则展开。以《风笛舞曲》的训练习题检查结果为例,多数学生对于此曲的节奏把握不准,教师可以在总结指导期间,先要求学生示范演奏,分别展示不准确演奏与准确演奏的对比结果,让学生明确感受到问题表现,从而寻找解决方法。

第四步,在A、B、C三个班级的分别授课结束后,采用合作模式促进学生互帮互学模式的展开,发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鼓励式教学方式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分层教学法在琴法课教学中的应用成效。这一步骤的应用初衷在于利用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及合作意识,促成学生的集体学习理论。以《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为例,相关教师可让A班学生对B班学生的操作练习进行指导与纠正,教师在旁给予适当讲解指导,形式无形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更进一步贴合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核心思想。

此外,针对不同班别同学出现的个体特殊问题,教师需要对其给予充分重视,并对讲解与指导过程予以记录,以形成可供后续教学改进所用的教育实践资源。需要注意的是,层次划分的初期结果是动态可变的,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特征变化予以关注,结合不同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的进步情况,对不同班别学生的成员组成进行合理调整。

三、结语

分层教学在中职琴法课中的实践刚开始不久但却取得了明显区别于传统教育教学形式的显著成效,特别是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理念、促进教师提升业务水平方面体现出了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张春丽.分层教学在琴法课中的有效尝试[J].中等职业教育,2010,12:44-46.

[2]王大红.分层教学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篇5:学前教育琴法学科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键盘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电子琴的功能,提高使用的能力。

1、认识五线谱,能根据五线谱唱出弹奏曲目,打出节奏。

2、能根据键盘准确找出1-7的位置,能初步根据所学的五线谱弹奏曲目。

3、培养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发展审美能力。

4、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演奏姿势和学会正确的演奏技巧。

5、一些基本音阶的练习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培养严格的练琴习惯。

2、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初步掌握音色和基本节奏型的运用,单指和弦的掌握。

3、进一步加强手指的独立性,训练手指灵活、流畅的弹奏。

4、加强对旋律以及对音色、音量控制能力、能较完整地表现音乐形象。

5、掌握音色组合、音色、节奏伴奏的替用、转换、恰当地运用,一歌曲配弹伴奏。

6、不同音阶的跑动。

三、教学原则

1、在弹奏技术训练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能力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2、加强配弹歌曲伴奏的训练,着重提高学生的实用工作能力。

三、教学大纲内容和要求

(一)第一学期(共36课时)

1、钢琴弹奏的基本要点

(2课时)

2、左、右手分开练习

(2课时)

3、双手练习

(2课时)

4、主题及十二首变奏

(2课时)

5、主题及八首变奏

(2课时)6,、幼儿歌曲伴奏弹唱

7、《拜厄钢琴基本教程》1-10、乐曲《劳动小唱》

(6课时)

8、《拜厄钢琴基本教程》11-20、乐曲《在五月》

(4课时)

9、《拜厄钢琴基本教程》21-30、乐曲《湖上的天鹅》

(6课时)

10、C大调音阶、琶音、和弦

(2课时)

11、《拜厄钢琴基本教程》30-40、乐曲《妈妈您听我说》

(6课时)

12、复习

(2课时)

第二学期(共36课时)

1、《拜厄钢琴基本教程》41-50、乐曲《青蛙合唱队》

(6课时)

2、《拜厄钢琴基本教程》51-60、乐曲《雪橇》

(6课时)

3、《拜厄钢琴基本教程》61-70、乐曲《猫头鹰之歌》

(6课时)

4、G大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小星星》

(4课时)

5、《拜厄钢琴基本教程》71-80、乐曲《春之歌》(8课时)

6、D大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抒情曲》(4课时)

7、复习

(2课时)

第三学期(共36课时)

1、bB大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4课时)

2、《拜厄钢琴基本教程》81-90、乐曲《风笛舞曲》

(8课时)

3、a小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四季歌》

(4课时)

4、e小调音阶、琶音、和弦、乐曲《喀秋沙》

(4课时)

5、《拜厄钢琴基本教程》91-100、乐曲《苏格兰舞》

(8课时)

6、《拜厄钢琴基本教程》100-106、乐曲《瑶族长鼓舞》

(6课时)

7、复习

(2课时)

(一)第四学期(共36课时)

1、调式和弦的讲解、乐曲《阿拉伯风》、儿童歌曲 《小铃铛》

《小象拉琴》

(4课时)

2、大调正三和弦的连接、乐曲《摇篮曲》、儿童歌曲

《小医生》

《小白船》

(6课时)

3、小调正三和弦及其连接、乐曲《勇敢的骑士》、儿童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红帽》

(6课时)

4、两升两降内各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的应用、乐曲《四小天鹅舞曲》、儿童歌曲《走路》《小篱笆》(6课时)

5、基本伴奏音型、乐曲《古老的法兰西歌曲》、儿童歌曲 《送别》《数鸭子》(6课时)

6、伴奏织体结构分析、乐曲《塔兰泰拉》、儿童歌曲《牧童》

《泥娃娃》

(6课时)

7、复习

(2课时)

篇6:书法课教学反思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年级是所有学科起步阶段,写字也不例外。如何走好写字的第一步,我认为,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写字的指导。教学中,我本着从长远出发的思想,精心指导学生写好字。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在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每一个字都是由基本的笔画构成的,练习笔画是创作美字的基础。因此,写字时应从练习写笔画开始。初学写字的孩子们虽然能把笔画写得平直,但那些横和竖总是像一根根小木棍,头尾一样粗,显得很生硬,缺少提和按的粗细变化。开始时,我给学生讲写字时要注意提和按,同时不断地示范。可是几节课下来,我发现虽然我讲得很卖力,收效却不大。学生对我的讲解似懂非懂,听的兴趣也不大。很多学生说得很好,写字时要注意笔画的提按。但让他写时,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写字习惯中,忽视了笔画起笔、运笔、收笔的过程。这让我很是苦恼了一段时间。

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聆听了一节音乐课。在课上,我看到一位老师在教学生念拍子时,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念大大大。而是用跑和走来代替。如:×-×-×××,就是走--走—跑跑跑,仿佛是在做游戏,形象生动,同时突出了节拍的长短快慢的变化。学生边念边记,学得兴趣盎然,记忆效果也很好。我从中得到启发,我也可以让学生一边念,一边写生字啊。

又一节写字课上,我指导孩子们写字时,就把提按改成了停和走。写

横时,就教小朋友念:停停走停停回。因为学生刚写按笔时,总是谨小慎微,按得比较轻。因此,我在口诀中用了两个停进行强调。而回就是回锋收笔。然后,我叫小朋友一边念一边写。这一招效果很明显,学生觉得新奇有趣,写字的兴趣高涨。教室里一片停停走走声。很多学生写了一遍又一遍,笔画的提按也开始鲜明。而后,我又让学生观察撇的写法,自编撇的口诀。学生编的是停停走。我对走的念法进行了变化,由强变弱,以此来体现撇先重后轻的行笔变化。其他笔画的口诀,我让学生依次类推加以变化。学生自编自念自写,书写有了明显的提高。后来我还发现在基本笔画练习时,为加强起笔、行笔、收笔三步曲的节奏感培养,要求学生边写边在心里默数一、二、三,这样容易见效。这些方法将脑的思考和手的书写统一了起来。

篇7:书法课教学反思

偃师市伊洛中学

丁延峰

写字课一方面继承传统的书法艺术,另一方面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作为大部分学生初次接触毛笔,从兴趣讲学生不会高,准备工具较多,要求较严,效果较慢,学生出的成效不大,这将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阻力,因此,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优化教学过程进行教学。现对自己的教学反思如下。

1、教学从练习时段上讲要有层次性,不能一刀切,关注学生的不同进步。有些学生有基础,接触练习过毛笔一、二年,书写,字形有一定的规范,这种学生的教学指导应加强学生对某书法范帖的笔形、字形研究,分析特征,达到“形基本像”为准,学会易于把握的结构练习,触类旁通,收获必将较大。还有类学生刚刚拿起笔,像这类学生的学习规范要严,扎实基础,围绕基础为重点,执笔方法,书写姿势,基本运笔,文房四宝准备收理等诸多方面,以养成习惯为主,训练时要突出这些,才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2、教学设计上体现出学得活,用得活,多学科交叉,增强学科趣味性。只讲不练,只练不讲,讲讲练练,要让学生兴奋有兴趣是有困难的,这就要挖掘写字课的艺术魅力来感染学生,课堂上提供大量的原帖欣赏,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把字的练习与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这是我的教学的一大突破,比如找成语,组词,说一段话,或一个故事,使学生对字形、字义的运用有个统一的认识。因而,这样的教学不显得单一,学生的兴趣将逐步增聚。

3、练有一手好字,就要有展露的机会,用得着才是最好的收获。学校、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机会,比如书画大赛,校园打扮,或出几期学生的书法周刊,创成学习的氛围,这些都是好的平台。利用暑期搞书法沙龙,去参观书法展览,都有利学生的视野和书写能力的提高,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才是一些好方法。

篇8:琴法课教学大纲

琴法课教学是幼师音乐课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琴法课中不仅能学习到必要的乐理,还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自身修养。在现今开放社会的多维文化冲击的大背景下,儿童的文化、习性与思维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更加活跃、更加灵活、更加多媒体化的儿童思维方式让传统的幼师音乐教学方式不再适用。因此,中职幼师音乐课教学改革就显得迫在眉睫了,其中,琴法课教学作为幼师音乐教学中的重点,更应该在改革中充当“急先锋”。作为理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涵盖了音效与韵律、包容了技巧与节奏的琴法课教学,引入多媒体辅助情境教学的策略,绝对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创新。

2 多媒体辅助情境教学法在多维音乐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的内容越是情境化,越是能迎合感官享受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与学习内容的互动和主动建构。动态的刺激远强于静态的刺激。在传统的多维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和条件里很难获取情境。但是,多媒体辅助情境教学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以克服时间、空间和成本的限制,创设丰富立体的情境为教学服务,让多维音乐学科的教学激发新的生命。

2.1 多媒体情境教学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其他维度的信息体,从而达到构建一个具体生动的场景概念,提高学生的教学体验和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能在多维度信息体的补充上提供非常大的帮助,各种图像化、模型化、音乐化、动态化、视频化甚至是其他类型的人工智能,这些信息体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传统音乐教学的课堂氛围枯燥乏味,知识难于被吸收,而多媒体教学形式课堂氛围积极,学生趣味盎然,能主动加入音乐的学习并能获得更多的感官享受。

2.2多维情境辅助,打造优势艺术课堂氛围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音乐课教学上能够遵循儿童的天性和心理规律,以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来进行综合编排。动画、投影、音乐等各类形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音乐艺术课堂上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有助于制造一个丰富又精彩的音乐课堂。

3 多媒体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幼师琴法课教学中的切入点探究

在中职幼师琴法课教学中,包含了对钢琴的基本知识的了解、乐感的养成、曲谱和伴奏的知识、音乐的表现能力。在钢琴的弹奏技巧中,又包括了正确的指法、身体的协调、节奏的韵律以及对弹奏常用的音阶琶音和和弦的正确运用。由此可见,琴法课是一门非常讲求技巧与修养的结合的艺术学科。而多媒体情境教学法,在琴法课中可谓能大显身手:既能模拟更立体的音乐环境,又能创造更科学的演奏条件,在结合琴乐理论与实际演奏技巧上能有更合理的铺排,让理论知识不枯燥,又能让演奏的音乐艺术效果更丰满。

3.1 伴随性多媒体辅助营造更优的琴法课学习氛围

在幼师琴法课课堂上,利用伴随性多媒体辅助,能营造更优的课堂学习氛围。如在小组分散单独练习的单元中,可以多媒体演奏伴以缓和情绪、节奏轻缓的和弦,用以中和各组之间声乐不协调的嘈杂感,消除此时课堂上的混乱感,给学生营造一个祥和的艺术氛围,更利于他们此时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

3.2 前置性多媒体辅助紧密结合琴法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

前置性多媒体的辅助能利用某些多媒体设备让琴法课堂学习的课前准备更充分,不会因为某些条件的缺失而导致理论与实际演奏的脱节,也能加紧二者的结合。比如,将琴谱进行修改,制作成图文并茂甚至伴有动画的多媒体课件,将之以一个MV的形式在课堂上播出,消除学生对纯理论知识的排斥感,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3.3 穿插性多媒体辅助激发琴法课学习兴趣与创新灵感

穿插性多媒体辅助能将琴法课堂上的某些场景进行强化或重现,激发课堂学习的创新灵感。比如,可以将学生的某一段演奏录下来,在下一次演奏中将上一段演奏播放出来,达到一种谐趣的效果,让学生既能感受到自己学习的知识增长的过程,也能强化在琴法学习中的自我存在感。又比如,在某段交响曲的演奏学习中,可以将大师的原音播放出来作为和声的伴奏,让学生在这种浓郁的艺术氛围中感知一下钢琴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4 结语

篇9:琴法课教学大纲

关键词:师徒式教学;琴法课;幼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音乐教学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音乐教学的模式主要以师徒式教学为主,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师徒式教学以及其在职校幼师琴法课中的运用。

一、师徒式教学与琴法课

师徒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具有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不具有的优势,因此根据琴法课的特点在琴法课中运用师徒式教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下面分别谈一下师徒式教学及其优点、传统教学的弊端及师徒式教学的必要性。

1.师徒式教学及其优点

提到师徒式教学,可能有人会觉得比较陌生。所谓的师徒式教学其实就是一名老师负责一名学生,流程包括讲解、示范、操作、纠错四个阶段,可以让接受训练的人很快地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师徒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非常融洽、和谐。如果问现在的大多数学生一个比较正式的问题,即问他喜不喜欢学习,相信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是不喜欢。这反映了一个很残酷的现实问题,即现在的大部分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厌烦,而如果采用师徒式教学模式则可以轻轻松松降低学生的厌倦与疲惫感。

2.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

现在大多数教学都属于传统模式的教学。所谓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一位老师面对一群学生,采用“满堂灌”的形式进行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自己的,学生在下面做自己的,课堂效率可想而知,造成学生只会听老师讲课与只会看书本的学习模式,学习主动性大大降低,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会变得非常死板,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如果不加以改进,将会继续恶性循环下去,直至一发不可收拾。

3.师徒式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的琴法课往往是一名教师面对一群学生进行教学,学习的效果不甚理想,只有几个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比较熟悉,有一部分学生则处于模棱两可的境况,而剩下的大多数学生则是一知半解甚至几乎一无所知,而且这种效应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大,越积越深,造成恶性循环,学习效果自然不佳,因此,必须产生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而师徒式教学应时而生,也将成为今后教学模式的主流。

二、师徒式教学于琴法课教学中的运用

前面也已经谈到师徒式教学在职校幼师琴法课中运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如何将师徒式教学充分灵活地运用到职校幼师琴法课中。

1.调动积极性,因材施教

任何内容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两个字,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大大增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提高之后,信心自然而然就会增加。因此,每一个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人类这一群体也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在琴法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针对个体的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喜欢上琴法课,从而确保琴法课的顺利开设。因材施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可能难度较大,但在一对一的师徒式教学中却是非常容易做到的。

2.加强基础训练

不管是哪种知识的学习都应先从最基础的开始,琴法课也一样,首先要注重它的基础训练。当然,琴法课又与其他的科目不同,既有知识性的学习,又有更多的技术、技巧训练。因此,应该首先从训练学生的手型开始,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手形姿势,给学生做完示范后,留时间给学生练习,最后纠正学生每一个不到位的地方,直到学生正确并熟练了手型姿势。掌握好手型之后开始“断音弹奏”练习,让学生掌握从手臂到指尖力量的运用,使左右手的十个手指独立地站稳在琴键上,并能保持正确的手形和姿势。教会学生用听觉判断声音音质的好坏,检查手臂、手腕及手指弹奏动作正确与否。当每个学生都掌握了断音弹奏以后,就可以开始五指训练,进行五个手指头固定位置的训练。其次,弹奏方法的掌握是弹好琴的关键之一。钢琴的弹奏法常用的有:断音奏法、连音奏法、跳音奏法等。对每一种弹奏方法的练习都应该加强,然后对掌握得不好的学生着重进行训练,直到可以融会贯通。再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双手协调能力。在这个阶段不能单纯讲求教学的速度,而是应该注意学生训练的质量。在这里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直到双手能够非常灵活协调地运用之后才可进行下面的内容,并在这个过程中注重纠正一些错误的习惯,以免到后期纠正起来更难。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可能做不到让每个学生都能产生自己的见解,但在师徒式教学中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产生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真正理解。因此,在师徒式教学的琴法课中,学生按照曲谱弹会一首曲子之后,他的任务其实还没结束,因为他只掌握了技术,而不是艺术。艺术不仅仅只是纯粹的会而已。在这里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会弹,还要会说,即正确分析曲谱的各个部分以及曲谱的总体意思。再上升一个层次,即要求他们在领会曲谱原意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看法,弹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课堂教学增强教师亲和力

要想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教师的亲和力必不可少,下面分几个方面论述一下如何具有亲和力。

(1)教书育人,心系学生

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只有为“人”的教育,充满人性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是一种充满人性的人道主义情怀,因此,我们要把自己的愛心洒向每一个学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真理的追求。下面分别从公平、倾听、赞赏的角度来分析。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平等地对待有差异的学生,平等地看待在某些方面发展程度不同的受教育者。每个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教师则是辛勤的、无私奉献的园丁,任何一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重视,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注重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千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要在学生心里留下不公平的印象,既不利于教学,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知识讲解配合肢体语言

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亲和力的前提条件即掌握丰富的知识。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博览群书,为良好的亲和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生动的肢体语言是具有亲和力的体现形式之一。每个学生都喜欢声情并茂的老师,当老师的肢体语言丰富起来之后,学生就会从心里觉得这个老师亲切。因此,在平时,教师就应该加强肢体语言的练习,如经常展露动人的微笑等。另外,学会倾听和赞赏也很重要。倾听是沟通必不可少的方式,倾听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别人,同时也会给别人留下较好的印象。因此,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来讲,更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倾听学生的疑惑、问题、情感、态度,以倾听作为前提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解决他们的问题。每个学生的内心都很脆弱,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地给它们浇水、施肥,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有良好的表现时及时地进行赞赏、鼓励,同样在平时也应多加赞赏他们,这样也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采用上述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再结合师徒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但避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即学生缺乏积极性,课堂缺乏活力,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书本,教学取得的成果也甚微,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几乎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上好课,尤其是琴法课这一门重要课程。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加,课堂也将充满活力,充满生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会非常融洽,当然,教师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将会直线上升。总之,像琴法课这一门非常重要的课,若想真正将它上好,除了要有非常专业的知识能力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如师徒式教学法。当然,师徒式教学仅仅是其中一种教学模式,在数学实践中只靠师徒式教学一种教学模式也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取得更高的成就,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地钻研教材,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创新,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幼儿园丁,为祖国下一代的茁壮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杨通能.对农村中职幼师专业学生琴法课教学的思考.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5).

上一篇:《叶圣陶教育名篇》四年级学生读后感作文下一篇:劳务派遣企业与用工单位劳务合作合同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