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坨幼儿园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

2024-05-04

大坨幼儿园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共14篇)

篇1:大坨幼儿园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

大坨幼儿园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唤醒状态和认识倾向,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幼儿对某一事物具有兴趣时,往往可以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性和潜在能力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小班孩子很少对数学产生直接的兴趣,针对如此现状,我尝试了趣味教学法,发现:教师只有选择恰当的方法,内容和途径,才能间接地诱发孩子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于是我有意识地把各种形状的饼干如圆形、三角形、方形等饼干放在一起,请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饼干进行餐点,同时在宽松的氛围中请幼儿自由说说自己吃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同时进行生生互动,都是吃圆形饼干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或者吃方形饼干的小朋友站起来等,孩子们在吃吃、玩玩中自然认识了小班数学计划中对图形的掌握要求,为了使孩子对几何图形有提升和创新,在平时吃饼干的时候,我还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又如使孩子认识自己床位的同时,我有意识选择孩子熟悉的脚印粘贴在每张床的正前面,在午睡的过程中,当孩子发现这个有意创设的秘密的时候,我给孩子留一个空间,请幼儿自由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脚印是什么颜色的,找一找谁和自己的脚印是一样颜色的,孩子们在自由的空间中减少了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快乐地认识了新朋友,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在找找、说说中借助同伴群体的力量认识了各种基本的颜色,同时在这个环节中还以找朋友的有些形式渗透了颜色的分类。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我们小班的老师处处做个有心人,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合理、科学地渗透数学知识,使幼儿在生活中丰富数学知识。小班数学活动趣味化的实践探索

摘要:

对小班幼儿来说,科学教育的任务不是一开始就教给抽象的数学知识,而是通过游戏、操作去揭示幼儿生活世界中数、形方面的丰富多彩和联系上的多样性,使幼儿看到生活环境中的数、形关系。可见,生活是幼儿数学学习的源泉,生活是引导幼儿观察数学现象,发现、认识数学的重要途径。如何让孩子学的更有趣,教师教的更快乐是小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关键。

关键词:

小班

数学活动

趣味化

实践探索

一、引言

数学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的特点,幼儿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特别是小班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具有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思维具体形象、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习经验少的年龄特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依赖于生活中对具体事物的反复自由探索和亲身体验。只有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幼儿才能使数学经验逐渐内化,并自我建构以获得发展。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教学方法理解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如何让孩子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在趣味化的教学中完成原本枯燥的学习则成了我们目前首要要解决的问题。

1、解读趣味化

根据陈鹤琴“做中学”理论的支持,我所提到的小班数学教育的趣味化并不是简单的游戏化。而是包括了数学活动的生活化、游戏化、操作化以及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孩子所享受到的教和学的乐趣。

二、小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正是利用数学的特殊价值来促进幼儿的逻辑思维的发展,培养幼儿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幼儿进入小学的数学教育奠定基础的学科。然而,许多的小班教师却经常诉说班上孩子数学能力存在较大的分歧,甚至有的孩子一参加数学活动就哭。根据许多教师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小班数学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初入园的不适应导致有些幼儿拒绝参与数学活动及其他活动。

2、有的孩子从未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甚至学习数学的兴趣也遭受到遏制,导致孩子对于数学活动有害怕的心理,还有的孩子受到的启蒙教育要求甚高,导致孩子因为怕错而产生恐惧。这主要是由于家长不了解启蒙教育对孩子的意义而造成的。

3、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忽略了孩子间的差异,挫伤了有些幼儿的自信心。教师在组织评价时由于通常设在活动结束时而常被教师忽略有时甚至不评价,即使评价也因时间限制而流于形式,短短几句,着重于评价活动结果而轻视了活动的过程。使得有些幼儿由于得不到教师的理解和肯定而失去了参与活动的信心。

三、实践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1、数学活动生活化

1.1、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学数学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每件物品都是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着的,如皮球是圆的,手帕是方的,手指的长短粗细是各不相同的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知识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就变成了最有用的数学知识。

感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如当幼儿带来各种玩具或各种颜色的毛巾集中在一起时,教师可请幼儿认识这些都是同种类的物品,从而初步渗透集合的概念;游览公园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数数公园里有多少花,当幼儿无法数清时,可以教他们用“许多”来表示,并请他们寻找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有“许多”,如有许多的茶杯、小床、毛巾、玩具等。将学过的知识马上进行迁移。

幼儿生活在充满数学内容的环境中,数学启蒙教育的契机俯拾即是,如水果是分类放置的,动物园里的各种小动物是分类关在不同的动物园舍内的,小朋友由矮到高排队,碗、碟从小到大往上叠等现象,都为幼儿提供了有关数学的感性认识。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包括盥洗、餐点、睡眠等,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活动让幼儿逐步感知数学知识。

如在盥洗的同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对应现象:一只杯子内当一把牙刷,一个小朋友用一条毛巾,并知道小朋友和毛巾是一样多的,但如果有位小朋友没有来,就会出现小朋友少,毛巾多的情况;

进餐时,教师请每组的值日生盛一碗饭,放一把调羹,再把饭一一送到本组小朋友的手中,感知对应的方法。吃点心时,教师可以请幼儿数出自己盘子里的点心的数量。有一次吃龙虾片,教师可以请幼儿数出自己盘子里龙虾片的数量,然后问他们每人有几片,如果再给一片是几片。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就奖励他一片。餐点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学会按顺序做事:先将毛巾展成大正方形擦嘴,再将毛巾对折成长方形擦脸,再对折成小正方形擦手,最后一次把杯子、盘子、毛巾放好;午睡穿脱衣服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数数自己穿了几件衣服、几条裤子,从中渗透数数的内容。

1.2、在环境中学的数学

“活动室内、外墙面环境,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关一一对应,实物、数点与符号的匹配,数数,一和许多,空间关系辨认以及折纸顺序示意图等材料,让幼儿与墙面材料互动。如:在墙面上装扣板插幼儿的美术作品,扣板让幼儿学习了对应现象。一个小朋友一块扣板,知道小朋友的人数和扣板是一样多的,如果有小朋友没来,就会有扣板多出来的现象。

在区域中,教师投放了各种类型的生活用品,幼儿在玩耍摆弄的过程中学习了大、小、多、少等等概念。

2、数学活动游戏化

2.1、在数学活动中利用玩具和语言的变化吸引幼儿的注意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的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又如在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的活动中,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的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2.2、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即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2.3、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数学课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幼儿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而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2.2、数学活动操作化....

篇2:大坨幼儿园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

幼儿园小班的学生主要是指年龄在三周岁至四周岁的幼儿。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其较为明显的特征。首先在心理上,三至四周岁的幼儿喜欢游戏玩耍,对于枯燥和抽象的事物接受能力较差,对于生动形象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兴趣。数学教学具有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相对枯燥,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具体事物,将枯燥的数学学习和演算过程变得生动具有吸引力,是幼儿教师主要思考和面临的问题。将游戏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增强幼儿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更好地实现对于幼儿的数学教育的课程目标。

―、在游戏中学数学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其内涵旨在说明幼儿时期的孩子是在怎样的生活中渡过的,很精辟,确实如此。一个人的幼儿时期的天性就是好玩,就是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中、在快乐体验中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物,认识世界中点点滴滴的规律。将生活中幼儿已知的形象事物放到数学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年龄段的幼儿,一方面对于未知具有浓厚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学习和认识新鲜的事物或知识。另一方面,很难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事物具有极大的抵触情绪,并且很难理解和学习。通过简单的游戏,在游戏中进行学习,让孩子快乐的成长学习,消除孩子的厌学情绪,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趣味数学教学中。例如,对于数字的认字教学中,将阿拉佰数字的形状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增强学生直观的形象记忆。“1”与“铅笔”相结合;“2”与“鸭子”相结合;“3”与“耳朵”相结合;“4”与“国旗”相结合;“5”与“钓钩”相结合;“6”与“哨子”相结合;“7”与“镰刀”相结合;“8”与“葫芦”相结合;“9”与“蝌蚪”相结合。并且将其编成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能够更加便于孩子的记忆和学习。“1”像铅笔,直又直;“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讲课;“4”像小旗,风中飘;“5”像鱼钩,来钓鱼;“6”像哨子,嘟嘟响;“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高高挂;“9”像蝌蚪,找妈妈。通过这样的趣味教学,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

(二)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将日常的行为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例如,对于数学图形的认识。在让孩子认识圆形、正方形等图形上,给孩子每人发几块小饼干,告诉小朋友,现在我们要先把饼干吃成一个正方形,然后再让小朋友将饼干吃成一个圆形。通过这样的活动直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动手中增强了孩子对于图形的理解。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一)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受这种做法的启发,我想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二)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小朋友们一边做游戏一边接受数学知识,感受到的是学习和游戏的双重快乐。

篇3: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

—、在游戏中学数学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其内涵旨在说明幼儿时期的孩子是在怎样的生活中渡过的, 很精辟, 确实如此。一个人的幼儿时期的天性就是好玩, 就是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中、在快乐体验中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物, 认识世界中点点滴滴的规律。将生活中幼儿已知的形象事物放到数学教学中, 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年龄段的幼儿, 一方面对于未知具有浓厚的兴趣, 有利于他们学习和认识新鲜的事物或知识。另一方面, 很难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对于枯燥的事物具有极大的抵触情绪, 并且很难理解和学习。通过简单的游戏, 在游戏中进行学习, 让孩子快乐的成长学习, 消除孩子的厌学情绪, 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 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趣味数学教学中。例如, 对于数字的认字教学中, 将阿拉佰数字的形状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 增强学生直观的形象记忆。“1”与“铅笔”相结合;“2”与“鸭子”相结合;“3”与“耳朵”相结合;“4”与“国旗”相结合;“5”与“钓钩”相结合;“6”与“哨子”相结合;“7”与“镰刀”相结合;“8”与“葫芦”相结合;“9”与“蝌蚪”相结合。并且将其编成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 能够更加便于孩子的记忆和学习。“1”像铅笔, 直又直;“2”像小鸭, 水中游;“3”像耳朵, 听讲课;“4”像小旗, 风中飘;“5”像鱼钩, 来钓鱼;“6”像哨子, 嘟嘟响;“7”像镰刀, 来割草;“8”像葫芦, 高高挂;“9”像蝌蚪, 找妈妈。通过这样的趣味教学, 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学习效果。

(二) 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 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 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 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将日常的行为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 例如, 对于数学图形的认识。在让孩子认识圆形、正方形等图形上, 给孩子每人发几块小饼干, 告诉小朋友, 现在我们要先把饼干吃成一个正方形, 然后再让小朋友将饼干吃成一个圆形。通过这样的活动直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在动手中增强了孩子对于图形的理解。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一) 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 因其简单有趣, 深受幼儿的喜爱。受这种做法的启发, 我想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 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 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二) 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实践证明, 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 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 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小朋友们一边做游戏一边接受数学知识, 感受到的是学习和游戏的双重快乐。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有学者提出了让幼儿从“在操作中学数学”向“在社会情景中学数学”变革的理论。根据我的教学体会, 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在运动中学数学证实了这一观点的科学性, 也算是我个人对学习这一理论的一点实践经验和体会吧。

参考文献

[1]刘社娟.中美幼儿教师数学领域教学知识 (PCK) 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汤学军.探索幼儿数学教育的多种途径, 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J].商情 (科学教育家) , 2008 (05) :321-323.

[3]王艳云.不同干预方式对幼儿数学玩具操作的影响——以多边形分数板玩具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 2009 (05) :12-22.

[4]谢玉萍, 陈爱萍.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研究[J].早期教育, 2002 (12) :25.

[5]许晓晖, 庞丽娟, 张华, 周新林, 陶沙.母亲评价与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的关系[J].心理学报, 2007 (05) :837-844.

篇4: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

人们都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首先, 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内容,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有学者提出了让幼儿从“在操作中学数学”向“在社会情景中学数学”变革的理论。我想,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在运动中学数学也算是学习这一理论的一点实践经验和体会吧。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首先,要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其次,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由于生成活动创造空间余地很大,强调活动内容和活动目标的弹性计划,对教师综合素质水平要求很高。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教师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灵活而有弹性的计划,这就是我们现在常常说的主题预设和生成的有机融合。所以,我们要从本地、本园的课程实际出发,对预设和生成的主题活动作适宜性分析,在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基础上选择和拓展主题,并将预设和生成的主题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兴趣是生成活动的前提。当我们发现孩子们都对某种现象、某个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可确定有生成主题活动的可能性。但在关注兴趣的同时,教师应该考虑幼儿的即时兴趣是否与其发展需要相一致,和社会需求相一致,是否值得我们去生成和挖掘。

篇5:趣味教学凸显小班幼儿特色

幼儿园小班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喜欢游戏和运动,在教学中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和抽象,如果将所教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设定这一理论,在组织小班教学活动时,需着手进行所教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

在游戏中施教

游戏是幼儿的伴侣,玩具是幼儿的天使。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耍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幼儿喜爱游戏,融入教学知识中的游戏或者说将教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采用游戏的形式,百计千方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教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让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收到的效果也会更好。

设计教学游戏要结合日常生活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在幼儿园小班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多于学习。所以,小班教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将就是教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设计一

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努力学习教学知识。如:吃苹果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用小刀让苹果“变魔术”,一会儿切成三角形,一会儿切成半圆形,一会儿变成多方形,这样,在吃苹果这一生活活动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苹果的现象。

改以往先由老师讲解、示范演示教具,再由幼儿模仿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如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玩“撒圆片”的游戏,将红、绿两种颜色不同的圆片分别贴在一起制成双色圆片,游戏时,每人得到5个双色圆片,幼儿把5个双色圆片往桌子上轻轻一撒,看一看,5个圆片中有几个红色圆片,几个绿色圆片,从而自然得到5可以分成几和几,再将其结果一一记录下来。

设计教学游戏要结合幼儿兴趣

幼儿园小班由于年龄较小,不能长久的保持其注意力,枯燥的教学对于他们来说硬是爱不起来,注意力很难集中。但在一次组织幼儿园小班儿童看舞蹈表演时,就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依依不舍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幼儿园小班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其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舞蹈表演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教学知识复习时,采用必要的“变魔术”的方法,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采用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另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学数学,让幼儿每拿到一道算式就口编一道符合逻辑的应用题。在此类游戏活动中既能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10以内的加减计算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认识长方体时,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测量、触摸、动手制作等多种方法来感知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结构特征。

教学融于运动中

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幼儿园小班儿童更喜欢运动,根据这一年龄特点,注意将教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教学收效会很明显。

改编现有体育游戏

现成的许多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将教学知识融入其中,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教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教学练习融入其中。如;“踢毽子”是个传统的体

育游戏,若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踢一下”、“踢许多下”、“踢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创编体育游戏要根据需要

教学根据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教学练习要创编一些室外的体育游戏。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又能进行教学练习。根据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容易组织的体育游戏。如:结合数学教学“按大小排序”,创编《我给皮球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创编体育游戏《踢毽子》等。

篇6:大坨幼儿园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

一、彩色鱼材料与工具:

各色布料、彩色纸、纽扣、剪刀、针线。

制作方法:

1.用布料剪出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的鱼若干条。

2.用彩色纸装饰鱼的身体,并在鱼的眼睛部位剪出一个扣眼。

3.用针线将纽扣缝制在鱼的尾部,根据意愿将许多鱼连扣在一起。

玩法:

l.扣纽扣。锻炼手部小肌肉群,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2.排序。根据颜色、大小有规律地排序,提高排序能力。

3.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幼儿可以边扣纽扣边说:“l添上1就是2,2添上1就是3……”,或者边解纽扣边说:“10去掉1就是9,9去掉1就是8”,依次类推。

二、花头饰材料与工具:

各色布料、硬纸板、强力胶、剪刀、订书机、松紧带、纽扣、针线。

制作方法:

1.将硬纸板和布料剪成长条形(约一个头围的长度),用强力胶将布料粘贴在硬纸板的外层做成头饰圈。

2.剪一条长度为4厘米的松紧带,用订书机将其分别固定在头饰圈的头尾两端。

3.按适当的间距将纽扣缝制在头饰圈上。

4.将硬纸板和布料剪成花的形状,用强力胶将面布花贴在纸花外层,并在花蕊处剪出一个扣眼。

玩法:

1.扣纽扣。提高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能力。

2.表演故事。可以自由选择花头饰进行故事表演,如《三只蝴蝶》,也可以自己编故事表演。

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趣味纽扣》这篇文章共1593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给小动物喂食》含反思》:小班教案《给小动物喂食》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认识常见动物喜欢吃的食物,在游戏情境中学习手口一致地进行4以内的点数,并说出总数,在找一找,喂一喂小动物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动物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给小动物喂食》含反思教案吧。

篇7:幼儿园小班趣味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参加集体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2、初步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体验安静进餐的氛围。

三、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托盘、一张报纸、两个小碗,一把浅口勺子。

2、水果(黄河蜜、圣女果、火龙果)每人一份。

3、大的洗手步骤图三张。

四、活动过程:

1、家长带领幼儿给缸子柜、毛巾架、小床上贴上自己孩子的名字和照片。

2、集体活动。

①教师完整示范。

②幼儿自主操作教具(要求:轻拿轻放。操作过程中注意爱惜教具,操作完成后及时将物品放回原位。)

3、做操时间:

模仿操“饼干操”

①教师示范一遍。

②请家长和孩子跟学一遍。

③大家一起跳一遍。

4、学习洗手。

①教师请幼儿观察图片,掌握洗手步骤。②请家长带领幼儿亲自实践洗手的步骤,(要求不推不挤,排队洗手)

5、吃水果(提出吃水果的要求。)

篇8:浅谈幼儿线描画的趣味教学

关键词:幼儿,线描画,趣味教学

一、培养信心,激发幼儿线描画的创作激情

绘画活动是孩子非常喜欢并且易于接受的,是孩子用来表情达意的视觉语言,有利于幼儿通过绘画把自己脑海中的意象、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充分表达出来,并创造出一个只属于幼儿自己的世界。而有许多美术教师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活动时,都急于传授技能和知识,往往忽略把最重要的东西教给孩子——培养孩子的信心。在幼儿刚开始学习作画时,往往会乱涂乱画,这也是幼儿涂鸦期的显著特征,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乱画”行为呢?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开展画线比赛,看谁画得多,启发他们画出各种形状的线或点,在幼儿中开展丰富的“线条游戏”,幼儿不知不觉地就会对线条产生兴趣。教师对幼儿乱画行为的赞许,是对幼儿能力的肯定,从而帮助幼儿树立了自信心,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心境,这将是孩子走向绘画成功的第一步。

二、创造新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长时间以来,在材料、运用的工具和表现的形式上线描画教学都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在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意识的培养方成,一成不变和平淡无奇的教学方法是非常不利的,也很难满足幼儿对世界的认知需求。我们要将幼儿绘画的纸型和画纸颜色、绘画工具、绘画技巧方法进行变换,这样能够对幼儿美术兴趣的发展进行稳定,提高教学效果,并帮助幼儿创新思维模式,增强幼儿对绘画的喜爱。

1.运用多种的工具材料。线描画的绘画工具以勾线笔为主,选用普通的A4纸作为材料,以单色作为线条色彩。这样单一的形式直接限制了孩子们兴趣的发展。我们要为幼儿提供多样性的美术工具以及绘画材料这样提高幼儿兴趣是有效,从而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例如我们可以投放如下工具:“笔”,如毛笔、牙签、奶昔笔、筷子、棉签、吹管等等。这样,在美术活动中孩子容易被这些新颖的“笔”所吸引,直接调动了孩子们的创造的热情。其次我们投放如下材料:如选择不同形状与质地的“纸”,如报纸、宣纸、纸盘、雨伞、卡纸、扇子、石头、等等。丰富绘画效果提高幼儿的表现力,还可以在黑色纸或多种色卡纸上画线描画,进行描画刮画、彩色线描画等

2.感受不同线条的情感特征。线条的表现力是非常奇妙的,线条或流畅或凝重、或多或少、或长或短、或刚毅或柔弱、或平稳或跳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的提示、听音乐节奏风格不同、摸质感不同的物体等等进行感官方面的刺激让孩子们绘出色彩艳丽的线条。比如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奔放的线条”、“刚毅的线条”、“平稳的线条”、“柔弱的线条”、“长线条”、“凝重的线条”、“美丽的线条”等等。

3.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在线描画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要跨领域将多种领域相互结合的形式激发孩子们作画的情绪。例如在绘画中我们将音乐加入其中,这样既调动幼儿的听觉又调动了幼儿的想象空间,让幼儿开启想像的翅膀。在《狮子王》动画片欣赏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跟着音乐模仿动物们的姿态,这样幼儿在绘画的时候也会将动物的形态跃然于画纸上。我们可以将故事诗歌等语言活动与绘画活动相结合,如在“奇妙的海底”绘画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孩子们亲眼感受到好看有趣美丽的海洋生物,从而孩子们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对于生物在种类、外形、动态和花纹造型上充满想像。这样的教学活动唤起孩子们积极情感。

三、成果展评,再次激发幼儿创作线描画的欲望

成果展评是美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能有效提高幼儿认识程度,培养幼儿的审美与创造的能力,更是幼儿创新乐趣的体验。欣赏评价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在展示所有孩子的线描画作品的时候,让幼儿之间进行绘画作品的点评发现他人的闪光点;还可以让孩子讲述自己的绘画作品;可以让孩子评价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小组之间的互评,在欣赏讨论中对线描画作品审美达成共识;可以将幼儿的线描画作品以画展的形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展示出来,让幼儿领略成功的喜悦,教师引导孩子走进了奇妙的线世界。

篇9:大坨幼儿园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

一、采用形式多样的趣味画种类激发幼儿对版画活动的兴趣

《指南》指出:“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趣味画能艺术性地再现生活情趣,它分为许多种,如染、刷、刮印、手印画,布贴画,纸印画,黄瓜印画,吹泡画,剪纸画等等,这些都属趣味画。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我们经过实践教学,认为下面几种趣味画的种类比较适合:

印画类:《蔬菜印画》《积木印画》《纸团印画》《手印画》

滚珠画:《漂亮箩筐》《路》《花手套》《裤子》《滚球》

毛线拖:《动物走路》《散步》《彩虹》《彩色的路》

点画:《小蝌蚪》《彩色珠》《下雨啦》《桃花》

棉签画:《一串红》《菊花开》《兔吃青草》

这些种类贴近幼儿的生活,同时又富有新意,对小班幼儿来说简单易操作,是孩子感兴趣,且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

二、提供丰富多样的趣味画材料激发幼儿对版画活动的兴趣

《指南》告诉我们:“应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美国心理学家也指出:“幼儿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能刺激幼儿的创造欲望,促使其进行趣味画活动。小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重复单一的操作材料不易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有趣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例如:为幼儿提供各色的剪成条状的皱纹纸,让幼儿揉成团进行粘贴、装饰绘画作品;提供各种形状的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各种大小的珠子放在各种容器里让幼儿进行滚画;提供毛线进行拖画活动及让幼儿进行粘贴画;提供吸管让幼儿进行吹画;提供棉签、各色颜料让幼儿进行点画、涂色等。

三、选择丰富有趣的趣味画教学内容引发幼儿对版画活动的兴趣

幼儿趣味画教学内容应具有生活性与拓展性,要将趣味创作的方式渗透到幼儿生活中,并引导幼儿随时发挥自己内在的潜力。如:小班版画活动《苹果》,这活动先用KT板刻出苹果的形状,然后让孩子们涂上颜色,拓印下来,从而让幼儿创作出以不同方式创作出来的画作。由于苹果的模板并不是单纯的苹果形状,我是把它们雕刻成了笑脸、花纹等各种形态,样子很丰富,小朋友们印出来的画自然也是形态各异,他们看到这么美的画,都陶醉了,在这个版画活动中,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活动的愉快和意义,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运用游戏化的趣味教学方法激起幼儿对美版画活动的兴趣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特殊学习方式,我们选用了在趣味画中实施游戏化的教学。因为这种愉快的气氛有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发挥幼儿创造能力的表现,在活动中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大胆尝试。如,在趣味点画《青蛙跳水》中,我们请手指宝宝帮忙,先请大拇指当青蛙爸爸,在荷叶上按一下颜料,它要重重地跳到了水里。像这种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手指点画,在游戏中满足了幼儿当爸爸、妈妈的愿望,拓展了幼儿的思维空间,增添了活动的情趣。幼儿很投入地在玩“青蛙跳水”的游戏,小部分幼儿在游戏中还有了新的尝试和创新,他们把两只食指并拢一起跳并声称是双胞胎跳,还让大拇指带小拇指跳,几只手指一起跳等,形式丰富、游戏时生动有趣,极大激发了幼儿在趣味画时的创造细胞。

五、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延续幼儿对版画活动的兴趣

《指南》指出:“ 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在幼儿的趣味画活动中,我们每次都很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兴趣点、不同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注意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挖掘幼儿的闪光点,及时得给予肯定,鼓励可贵的创作勇气。以积极公正的态度,采用多元的方式进行评价。比如幼儿共同欣赏作品,鼓励同伴间互评,说说喜欢作品的原因等。除了常见的语言评价外,我们还引导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表现。如音乐节奏与作品之间的共同特点的表现,运用动作、表情来评价幼儿的作品等,多元化的评价让我们和孩子多了很多交流、理解的平台,使我们的趣味版画活动在课堂内外都得到了较好的延续。

篇10:大坨幼儿园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

(2019 —

0 2020 学年度 小班幼儿趣味游戏 3 23 个

小班幼儿爱玩的 23 个趣味游戏

1、网小鱼

玩法:首先让每个幼儿找到一个自己的家,幼儿一边说一边做:“鱼儿、鱼儿水中,摇摇尾巴,点点头,向上游,向下游,(大声喊---)网鱼啦---”鱼儿们赶紧回到自己的家里。

2、跟着圆圈走

玩法:一起唱歌一边做:“跟着圆圈走走,跟着圆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谁先站站(蹲蹲、跳跳)好。

3、小兔真爱玩

玩法:首先让每个幼儿找到一个自己的家,幼儿一边说一边做:“小兔小兔真爱玩,左边跳跳跳,右边跳跳跳,某某人是大灰狼---”然后小兔们赶紧回家,大灰狼就抓不到你了。

4、老狼老狼几点钟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亲子游戏的内容,有益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亲子关系,有利于亲子双方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幼儿把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本幼儿教育资料适用于幼儿园亲子游戏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玩法:首先让每个幼儿找到一个自己的家,然后请一位幼儿做大灰狼,告诉大家几点钟起床,如六点钟,然后幼儿围着它,边走边说:“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数从一点钟到六点钟,数到六点钟时,大灰狼要醒来捉小兔子,兔子们就要赶紧回家。

5、妈妈包饺子

玩法:这个游戏适合两个人玩,一个幼儿把一只手摊开,另一个幼儿出一个手指头放在摊开的手下面,然后一边说,一边做“妈妈包饺子---”,直到抓到那个手指头为止。

6、吃葡萄

玩法: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蹲下,由一个幼儿来一边点一边说:“吃葡萄,吃到一颗烂葡萄,吃了葡萄怎么办?一口把它吐出来——”点到最后一个的小朋友,起来把抓他,若抓不住,就由这位小朋友边点边说。若被抓住,继续由他边点边说。

7、猪八戒吃西瓜

玩法: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蹲下,由一个幼儿来一边点一边说:“猪八戒嘴巴馋,偷偷来到西瓜田,东瞧瞧,西看看找个西瓜尝一尝----”找到西瓜之后,可以假装说西瓜烂的,也可以说西瓜没熟,最后找到的那个熟的“西瓜”就可以起来抓他,若抓不住,就由这位小朋友边点边说。若被抓住,继续由他边点边说。

8、老狼老狼 123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玩法:狼和羊要隔一段距离,由一个幼儿当老狼在前面背对着大家,一边说“老狼老狼123”,说到最后一个字,马上回头,羊们就要保持不动(动了就会被狼吃掉),同时在老狼说的时候,羊们靠近狼,直到碰到狼的背,然后迅速跑回家。(人多比较好玩,玩前先找个家,然后说明规则。)

9、摸摸乐

玩法:请一名幼儿上台进行摸宝,进行猜想是何物品将,其余幼儿可纠正该幼儿所叙述的物品是否正确。(只需说“对”或“错”)。

10、看谁逃的快

玩法:幼儿四五人一组,选出一人当小组长。孩子将食指放在组长的手掌中,集体说“一、二、三”,组长赶紧把手掌握紧,其他孩子则将手指拿开,反应慢的孩子手指被抓住算输,重新挑选组长开始游戏。

11、卖小猪

玩法:请幼儿面向圆心手拉手围成一圈,圈内一名幼儿作“卖猪”人,另一名幼儿扮“小猪”,“小猪”两手搭在“卖猪”人后肩。游戏开始,大家边念儿歌边按顺时针方向走,“卖猪”人和“小猪”在圈内按逆时针方向协调地走。当念到“五”字时,大家停下,“卖猪”人站在谁前面就把“小猪”卖给谁。此时,双方调换角色:“卖猪”人作圈上幼儿,“小猪”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作“卖猪”人,圈上出来的幼儿作“小猪”。游戏重新开始。

附儿歌:卖小猪——卖卖卖,卖小猪,小猪长得胖乎乎。大耳朵,细尾巴,圆圆肚子像腰鼓,要问小猪多少钱,一头卖你一百五。

12、锁小手

玩法:两人一组进行游戏,一人作“锁”,张开一只手;另一人作“小手”,伸出一只手指,抵在“锁”的手心,听“锁”念儿歌:金锁锁,银锁锁,咔嚓咔嚓一锁锁,当念到儿歌最后一个“字”时,“锁”把手收拢,抓住小手指即为胜利。

附儿歌:金锁银锁——金锁银锁,金锁锁,银锁锁,咔嚓咔嚓一锁锁。

13、你问我答

玩法 1:两名幼儿面对面。a 幼儿用一只小手蚊子叮 b 幼儿的一只小手问:“什么红?”b 幼儿用另一只小手往上叮 b 幼儿的小手说:“苹果红。”a 幼儿继续以蚊子叮的形式提问,如:“什么黄?”b 幼儿答:“香蕉黄。”游戏依次进行,如:“什么长?”“什么短?”“什么小?”“什么大?”等,答不出来输掉的孩子就学一声小狗叫。

玩法 2:可改变游戏提问,如:“小狗怎么叫?”“小狗汪汪叫”“小猫怎么叫?”“小猫咪咪叫”等。

14、快乐跳跳毯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玩法:幼儿站在跳舞毯上,根据录音中的语言指令做出各种相应的动作。例如:绿色圆形踩一踩,右手举起来;红色小花上跳一跳,左手举起来。

提示:

(1)跳舞毯上的图形可以更换成数字、字母、水果、几何图形等等。

(2)录音内容可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增加或减低难度。

15、种葫芦

玩法:全体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手持一小物品(如雪花片)做葫芦种子,边种(每个幼儿身上点一下,并将手中物品藏在其中一名幼儿的身上)边说儿歌:种、种、种葫芦,结了一个大葫芦,葫芦在哪里?请你猜一猜。全体幼儿睁开眼睛,猜一猜葫芦在谁的身上,猜到的幼儿下次做种葫芦人,继续游戏。

16、开火车

玩法:(1)请若干幼儿手搭手做山洞、大树等。(2)教师边拍手边念儿歌:“小朋友快快来,我的火车就要开,小朋友上火车了。”幼儿和老师一同把两臂互相搭在一起,老师问:“火车开到哪里去?”幼儿回答:“开到 xx 去”教师发出口令:“呜--火车出发了。”(3)幼儿和老师一起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幼儿根据老师发出的口令如“火车拐弯了”(绕过大树)、“火车钻山洞了”(弯腰钻过山洞)

做相应的动作。(4_当教师说:“xx 站到了”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时幼儿做刹车状,同时嘴里发出“哧—”的声音,游戏结束。

提示:

(1)提醒幼儿集体搭乘火车后,中途不能断掉

(2)可根据幼儿的游戏成熟度,适当增加游戏难度,如:“火车过大桥”“火车上坡了”等

17、好玩保的龄球

玩法:离幼儿 2-3 米处放置 6 个塑料瓶,排成三角形。幼儿分若干队纵向排好,看准目标,用力将皮球滚向塑料瓶,击倒瓶子最多者获胜。

提示:可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在瓶中装入不同份量的水。

18、点点游戏

玩法:两名幼儿面对面坐着。幼儿甲伸出右手,手心向上;幼儿乙用右手食指在甲幼儿手心中一边点一边念儿歌(也可念一个字对应点一下),念至最后一个字时,迅速收回手指,幼儿甲则收拳抓其手指。若抓不到,再来一次游戏;若抓住了,互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附儿歌:点点点,种西瓜,种出西瓜大又大,宝宝吃了笑哈哈。

19、蚊子叮人

玩法:(1)幼儿 a 和幼儿 b 先各伸出一只手,幼儿 a 伸出大拇指和食指轻捏幼儿 b 的手背,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开始念儿歌:

幼儿 a:哎哟哇,干吗啦?

幼儿 b:蚊子咬我呀。

幼儿 a:快点儿上来呀!

幼儿 b:没楼梯呀。

幼儿 a:乘飞机呀。

一起:呼!

(2)这时候,幼儿 b 把这只手叠到幼儿 a 的手背上来,并像幼儿 a 一样,伸出大拇指和食指,轻捏幼儿 a 的手背,再念儿歌。

20、小弹簧蹦蹦跳

玩法:(1)引导幼儿在原地绕上几圈,然后往上蹦跳,变成一个小弹簧。(2)请幼儿两两结伴,你按我跳,我按你跳。教师念儿歌:我们都是小弹簧,按一按,跳一跳,按得轻,跳得低,按得重,跳得高,跳跳跳,跳跳跳,真是快乐的小弹簧。(可以按肩膀、头部等处,被按者一被按拍,立即往上跳,按得轻,跳得低;按得重,跳得高)

21、小椅子

玩法:全体幼儿围成圈坐好,椅子数量比幼儿少 1。a 幼儿站在圈中间发出信号:“大风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吹,大风吹!”幼儿齐问:“吹什么?”a 幼儿说:“吹起有辫子的小朋友!”有辫子幼儿听到信号后语速交换座位,a 幼儿也参与其中抢坐一张椅子,其余小朋友不动,没坐到椅子的孩子在当中间成为发信号者。

提示:可鼓励发信号的幼儿想出不同的信号,如:吹穿红衣服的女孩子;吹脚上有黄颜色的男孩子等。

22、来猜拳

玩法:场地上定好始发点和终点,幼儿两人为一组游戏。幼儿进行猜拳活动,获胜一方以一大步前进为单位,输者原地不动。再次进行猜拳活动,先到达终点者为冠军。

附儿歌:猜猜拳——叮咚叮咚来猜拳,石头、剪刀、哗啦哗啦哗啦哗啦、布。

23、袋鼠妈妈

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每一队排头的幼儿系上大口袋当袋鼠妈妈,走过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来把口袋交给下一名幼儿。

当袋鼠妈妈必须要跳着完成游戏;没跳的幼儿要重新开始。

篇11:幼儿园小班植树节趣味活动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而对孩子进行环境启蒙教育,使孩子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他们长大以后成为具有牢固的环保观念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孩子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进一步结合劳动教育,组织孩子自己动手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他们把初步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并在活动中巩固这种意识。于是我们在植树节这天,为美化、净化环境,组织孩子给树木浇水,宣传绿色植物的好处,教育小朋友要爱护树木。

二、活动目标

1、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孩子懂得保护植物就是保护环境的意识。

3、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耐心、爱心,体验同伴间相互劳动的喜悦。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以及雾霾天气的图片。

2、大水桶一个(装满水),孩子人手一个水壶。

四、活动过程

1、谈话:

(1)你知道三月十二日是什么节吗?(植树节)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话语向孩子介绍植树节的由来。

(2)你知道树木有什么作用吗?

引导孩子观看多媒体课件“风沙的危害”以及雾霾天气的图片,让孩子知道我们居住的环境污染特别严重,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害。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教师小结:树木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温、防风遮雨;另外,树木还可以制成各种家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树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2、教师与孩子一起为小树浇水

(1)教师提出要求:

①按顺序给路边的小树浇水并注意不碰断小树苗不踩坏小花朵。

②水壶里的水不要装太多,以免水洒出来弄湿衣服、鞋子。

③取水时不要拥挤,要按照顺序排好队。

④给树木浇水只要浇满就行,不能溢出水。

(2)教师示范给小树浇水。

(3)孩子动手给小树浇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使用正确的方法。

篇12:浅谈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

【摘 要】趣味化教学是尊重学情的需要,幼儿园教师要在舞蹈教学中强化舞蹈表演形象性,激发幼儿舞蹈表演的欲望;重视舞蹈表演模仿性,为幼儿提供舞蹈表演的“扶手”;重视舞蹈表演童趣性,促进幼儿舞蹈表演迁移;赋予舞蹈表演幻想性,激活舞蹈表演的创造力等。

【关键词】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

中图分类号:G61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20-01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展期,培养幼儿兴趣应该成为幼儿园一切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激发幼儿舞蹈学习的内动力。

一、强化舞蹈表演形象性,激发幼儿舞蹈表演欲

幼儿园儿童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抽象思维相对薄弱。因此我们在舞蹈表演教学时,要强化舞蹈表演的形象性。

首先,舞蹈表演形象化是自身特性的要求。舞蹈表演艺术往往通过舞蹈艺术形象塑造来加以实现,形象化的舞蹈形象有助于直观地传达舞蹈艺术构思,也有助于舞蹈表演者展示舞蹈作品艺术,带给观众强烈的直观感受;其次,舞蹈表演形象化是学情的需要。幼儿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对形象化的事物往往表现出更强烈的热情,兴趣往往更加持久。强化舞蹈表演形象性,直接影响到幼儿舞蹈表演学习,将有助于激发幼儿舞蹈表演的愿望,调动幼儿舞蹈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舞蹈表演的积极情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从幼儿的生活出发,考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深受幼儿喜爱的艺术形象,将舞蹈表演与幼儿生活结合起来,与其他艺术表现手段相结合,例如舞蹈形象取材于自然生活中的动植物、卡通形象造型、童话故事等,这将大大提升舞蹈表演的形象性。

二、重视舞蹈表演模仿性,给予幼儿舞蹈表演“扶手”

幼儿刚接触舞蹈表演艺术,缺乏舞蹈表演专业知识与表演技能,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重视舞蹈表演的模仿性,给予幼儿舞蹈表演学习“扶手”,逐步提升幼儿表演能力,也使幼儿在模仿中获得自信,培养幼儿兴趣。

(一)教师示范。幼儿的生活圈是有限的,教师是幼儿接触频度较高的群体,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幼儿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在舞蹈表演教学中进行示范教学,发挥自身在舞蹈表演教学中的亲和力,使幼儿乐于模仿。教师的示范不仅能够给幼儿以学习的“扶手”,而且能够增进师幼情感,增强幼儿舞蹈表演学习兴趣。

(二)媒体观摩。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迎合了幼儿舞蹈表演学习需求。我们要善于借助媒体,通过引导幼儿观摩媒体,学习舞蹈表演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将自己从示范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参与师幼舞蹈表演互动。媒体展示还可以达到聚焦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对舞蹈表演中的重难点动作进行“聚焦”,强化并放大、放慢细节,这是教师示范教学所难以达到的。因此,媒体观摩不失为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的有效手段。

三、重视舞蹈表演童趣性,促进幼儿舞蹈表演迁移

对于趣味的认识,不同的认知客体产生的感知效果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能够俯下身子,走进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视角去审视“趣味”,重视舞蹈表演的童趣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在舞蹈表演中进行有效迁移,激发幼儿舞蹈表演兴趣。

(一)舞蹈表演题材“幼儿化”。舞蹈表演童趣性需要我们在选择舞蹈表演题材时,根据幼儿学情,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实际与认知实际的题材。例如结合幼儿的游戏活动,喜欢玩具,喜欢大自然中可爱的小动物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幼儿园舞蹈表演的题材。

(二)舞蹈表演动作“幼儿化”。幼儿园舞蹈教师要积极转变理念,不能从专业舞蹈的角度对幼儿提出要求,舞蹈动作设计要“幼儿化”,将幼儿生活中的动作有机融入舞蹈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参与舞蹈表演的主动意识,而且使舞蹈更贴近幼儿生活,表现幼儿天真烂漫的童趣。

四、赋予舞蹈表演幻想性,激活舞蹈表演的创造力

幼儿想象力丰富,这种想象力是幼儿舞蹈表演必不可少的。幼儿园教师在选编舞蹈时,要赋予舞蹈表演幻想性,激发幼儿艺术表演的创造力。

(一)选择富有想象力的舞蹈素材。幼儿园教师在选择舞蹈素材时,要根据幼儿兴趣爱好,选择深受幼儿喜爱的舞蹈素材,例如《遨游太空》这类深受幼儿喜爱的素材。在表演过程中,幼儿园教师要尊重幼儿,对于幼儿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活动要给予积极评价,激发幼儿表演创造力。

(二)多给幼儿提供舞蹈创造的机会。幼儿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这需要幼儿园教师多进行引导,尤其要给幼儿提供舞蹈创造的机会。在编舞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倾听幼儿的想法,要给幼儿的创造性表演留足时间,只有尊重幼儿的表现力,才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激发幼儿对舞蹈表演的兴趣。

总之,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是提升舞蹈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尊重幼儿学情的需要。幼儿园教师要立足于学情,积极探索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路径,寓教于乐,在快乐学习中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篇13:大坨幼儿园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

关键词:音乐教学,闽南童谣,渗透,融合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方言进行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与乡土气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为弘扬和继承闽南优秀传统文化,我根据闽南童谣所具有的音乐特性,尝试着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闽南童谣,把闽南童谣与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有机地融合起来,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体验闽南童谣的无穷魅力,感受与承传闽南民间文化遗产,这既是时代向教师提出的挑战,也是本人在探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如何感受与承传闽南民间文化遗产的一些尝试。

一、选择适合幼儿的题材,是教好童谣的前提

首先,必须选择短小精悍、贴近小班幼儿生活的题材。闽南童谣产生于闽南这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壤。闽南童谣具有韵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鲜活,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简短易学等特点,具有浓厚的闽南地方生活气息和闽南方言色彩。它既是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于是,我尝试着选择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闽南童谣,并引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经过多年的研究,我觉得小班上学期,最好选择的是四句或六句,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如,《挲头挲圆圆》《溜溜吃目啁》《月娘月光光》等短小精悍、句式工整的童谣,幼儿容易理解和掌握。到了小班下学期,就可以是八句或十句的童谣,如,《请外婆》《元宵圆》《一只蟳子八只脚》等生活气息浓厚的童谣。

其次,必须进行适当的改编或创新。本人在尝试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闽南童谣都适合作为教育资源进入幼儿园,因为闽南童谣包括的种类很多,有亲情类、诙谐类、风俗类、生活类等,有些童谣的篇幅较长,有些童谣音乐特色不鲜明,凡此种种都不适合小班幼儿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作品进行改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羊仔》这首童谣篇幅较长,不适合小班幼儿学习,但它的游戏性、趣味性较强,深得幼儿喜爱,于是,在不改变作品原意的基础上,本人对原作进行了适度的删减,变成句式工整、游戏性强、短小精悍,适合幼儿学习的作品。

再次,必须对闽南童谣匹配或创作谱曲。专门为幼儿量身打造的闽南童谣素材是非常有限的,在选择、改编童谣的基础上,我面临搜集本土音乐素材难的尴尬,这就需要对作品进行创作,选择与之匹配的富有闽南特色的旋律,做到语言与音乐艺术相结合。

二、理解闽南童谣的内容,是学好童谣的关键

幼儿虽然所处的环境是闽南地区,对闽南人的一些生活习俗有所了解,但现在的家庭,大部分从小就对幼儿进行普通话教育,能说出一口地道闽南话的幼儿是极少的,而且闽南童谣中出现的一些词,对幼儿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如,街头巷尾、蟳拱等,只有让幼儿理解了这些词的实际意义,才能体味出闽南童谣所特有的韵味。

首先,可以借用视觉符号,加深幼儿对闽南童谣内容的理解。所谓的视觉符号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图谱”,图谱就是根据某个活动内容而创造的幼儿易懂的、直观的符号,也包括与童谣内容相符的图片。运用图谱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图谱具有形象性与可视性, 适宜的图谱可以将抽象的闽南童谣词句直观地再现于幼儿面前,实现语言与画面沟通,并能有效地支持幼儿学习。例如,小班童谣《请外婆》教学中,“猪肚炖莲子。莲子清又甜,豆腐煮豆生”。我很好地运用了有关童谣内容的图片(美食的图片)。每一句都用一张生动形象、一看就明了的图片提示幼儿,孩子们在图片的帮助下,很快地理解了童谣内容,没有任何难度地学会朗诵这首童谣。图谱中有趣的图像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他们主动吟诵童谣。

其次,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帮助幼儿加深理解。闽南童谣《溜溜吃目啁》,这首童谣诙谐有趣、比喻形象贴切,幼儿容易理解,只是第二句童谣,幼儿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不容易理解。于是,为了让幼儿理解麻薯是一种小吃,我特意买来了这种点心让幼儿品尝,对幼儿理解童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慢慢地理解了童谣所表达的内容。

再次,可以采取直观动作突破难点加深理解。小班下学期初,我选择了闽南童谣《请外婆》这一教材。在进行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结合动作、突破难点的策略来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童谣中几个关键的词先让幼儿理解,如,猪脚、莲子、豆腐、豆生、笑吻吻,这些词都是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只是幼儿平时较少用闽南语进行表达,我主要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来理解这些词,而对于较难念准的字音:笑吻吻,我则更多运用示范讲解的方法,让幼儿注意老师的口型,跟着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加深理解,增强教学效果。多媒体是指图文声象等多种信息传达形式的综合运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与直观的表现力。将多媒体运用到闽南童谣教学活动中,能创设一个良好学习氛围,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例如,学习童谣《老安公》,通过上网查找有关闽南童谣的资料,视频上鲜艳的色彩、形象的动画,配上生动有趣的语言朗诵,把“老安公”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非常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幼儿一边看课件动画,一边吟唱童谣,很快就被引入作品的意境中,能更好地理解与感受闽南童谣作品。

三、音乐活动中渗透童谣,是教师创新的重点

怎样赋予闽南童谣更多的教育功能与鲜活的学习形式,让学习与承传闽南童谣成为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让闽南童谣“动”起来、“舞”起来、“活”起来,是我们现正在尝试和努力的。

首先,可采用与不同童谣旋律匹配的形式突破难点。我们所接触到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闽南歌谣只有那么两三首,而大部分的闽南童谣是没有谱曲的,虽然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音韵,但如果把闽南童谣与音乐活动融合起来,就具有更多的教育功能。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就是为童谣谱曲。大家耳熟能详的闽南童谣《一只鸟仔》《草蜢弄鸡公》深得幼儿喜爱,我试着把这些童谣的旋律与其他的闽南童谣进行匹配。如,用《一只鸟仔》的旋律与童谣《溜溜吃目啁》进行匹配,《草蜢弄鸡公》的旋律与童谣《请外婆》进行匹配,尝试后发现幼儿还是很感兴趣的。

其次,可采用部分修改的形式突破难点。教学中我发现有的童谣匹配较合适,但有的匹配不太合适,这就要进行再度创作。如,童谣《元宵圆》在与闽南语歌曲匹配时,出现了乐曲长、童谣短的状况,于是,在不改变作品原意的基础上,我试着在童谣的句末增加叠词,原作是“小孩小孩嘴甜甜”,改编后变成“小孩小孩嘴甜甜呀嘴甜甜”,经过改编后的歌曲《元宵圆》乐句工整、富有童趣,幼儿很喜欢。

四、利用游戏活动的形式,是有机融合的渠道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它与幼儿的心理及年龄特征非常贴近,易于被幼儿接受并喜欢。我根据闽南童谣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将它们设计成集体游戏或两两互动游戏。小班幼儿还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直观、形象的物体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因此通过有趣的游戏来进行教学,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老鼠仔,钻壁空》这首闽南童谣生动有趣,深得幼儿喜爱,让幼儿扮演老鼠,边唱着童谣边和着歌曲的旋律、节奏,围成单圈做游戏。在游戏中,幼儿用手指与同伴互动,幼儿用眼神与老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篇14:浅谈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纲要》指出:教育内容的整合是幼儿教育整合的主要表现,也是最基本的表现。课程内容的整合是以目标整合为前提的。整合的主要表现是使同领域的不同方面的内容、不同领域的内容之间产生有机地联系。理论联合实际,我便开展了在生活中尝试学数学的活动。传统的教育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多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幼儿勇敢大胆地探究问题。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灵活多变。

一、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

游戏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项儿童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中,蕴藏了许许多多的数学学习机会。如幼儿在玩建构游戏中运用了许许多多形状色彩各异的积木来建构自己所搭的房子或其它建筑物。等幼儿搭好后,教师可将几何知识和分类的问题引发出来。如:教幼儿学习三者以上的测量或比较时,用笔测量瓶子和杯子的高度,从杯子比笔矮,瓶子比笔高,就能知道瓶子比杯子高等等。用了几块正方体(长方体、三角体、半圆形)的积木来搭出建筑物,哪种几何体使用得最多,数数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的有几块,你最喜欢哪种颜色。幼儿会边游戏边点数,从而提高了幼儿的数数能力,并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正确的认知几何形体的知识。

二、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尝试学数学

体育活动是幼儿机体得到锻炼,训练幼儿手脚协调性的重要教育活动。在学习比较大小轻重的数学知识前组织幼儿去户外进行体育活动——拔河比赛和扔沙包比赛。拔河活动时我故意安排两组人数不等的幼儿参加比赛,游戏在反复进行时,人数多的一组幼儿总是拔赢,人数少的幼儿总是拔输。这时我提出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和点数人数,终于明白了人多力量大,人少力量小的道理,接着我让幼儿自己找一个朋友进行比赛,两人一组比赛活动开始进行,最后在反复较量中幼儿懂得个子大而壮实的幼儿力气大,个子小而瘦的幼儿力气小。

扔沙包,比较远近,我故意给每组幼儿两个不同的沙包,一个是实心沙包,一个是装有泡沫块的沙包,幼儿们通过反复投掷从中发现轻的沙包扔不远,反而重的沙包可以扔得很远,为什么呢?幼儿通过讨论,探索发现轻的沙包会受到风力的影响,一阵风吹来,轻沙包本来己扔出去,因为风,反而会被吹得偏离方向,而重的沙包不会受到风力的影响。

户外体育游戏是幼儿所钟爱的活动之一,他们不仅身心愉悦地参加各项体育游戏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别忘了适时地渗透学习知识的机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乐此不疲。

三、在艺术活动中尝试学数学

艺术包括音乐活动和美术活动,在学习每首歌曲前我们总是先让幼儿感受乐曲,分析乐曲的情感,感受音乐的节拍。有二拍子的,有三拍子的,还有四拍子的,我让幼儿边听边拍打节奏,让幼儿分析每小节拍手几下等,在创编节奏时有的幼儿拍二拍子也可打出××××,每小节拍手四次,或×××每小节拍手两次,甚至×每小节拍手一次。在打击乐活动时,幼儿不仅要会唱歌曲,而且要分组牢记自己每小节拍打的次数,复杂的打击活动有时每过四小节还要改变不同的节拍时值,真是数学的运用无处不在?

美工活动如绘画时幼儿无时不在运用直线、弧线、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当孩子们画完后评析欣赏时,教师可请幼儿两人一组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谈谈在作品中“我”画了多少个圆形,运用了哪些几何图形,什么线条来构图,哪几个部分用了相同的颜色,什么色用得最多,一共有几处。

艺术活动不仅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幼儿手脚的灵活性,同时其中蕴含了无尽的数学知识。教师抓住时机适时引导,在艺术领域中使幼儿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四、在操作活动中尝试学数学

操作能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帮助幼儿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如果能将操作活动游戏化,会更好地激发幼儿活动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幼儿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一活动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应有不同要求。让他们通过努力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如“物体的厚薄排序”活动中,我要求能力弱的幼儿按厚薄特征给三个物体排序,能力一般的幼儿给四个物体排序,能力强的幼儿给厚薄不同,大小不一的四个物体排序。并鼓励幼儿自己完成操作任务后,更换不同层次材料进行,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又为每个幼儿留下了探索的余地。实践证明,操作活动不但能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而且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他们学而不厌。

总之,通过“在生活中尝试学数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试一试,谈一谈,大大促进了思维的灵活性、多变性,不仅扩大了知识面,而且促进了智力发展,使幼儿对任何事物都有主动尝试的精神,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基本养老保险新政策下一篇: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小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