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结构图

2024-04-16

民事诉讼法结构图(精选8篇)

篇1:民事诉讼法结构图

大连海事大学民事诉讼法结构图

证据分类,证据种类(书证、物证、证人证言)

主管

管辖 级别管辖 恒定(中院)

地域 管辖权异 管辖 议,争议

证 据

证明对象、举证责任 举证期间,证据交换 法院收集、鉴定 公开质证 证明力

先予执行(情形)

执行根据 执行管辖 执行开始 执行措施 执行异议

当事人(参加人)管辖 起诉 一审 二审 再审 执行

执行担保 执行承受 执行和解 执行回转

财产保全(诉前,诉中,二审前)

当事人能力(其他组织)

特殊 情形

共同 诉讼

第 三 人

代 理 人

诉讼 程序

审判程序启动

(一审,二审,再审,撤)

简易程序

执行中止、终结 代位申请执行

调解(一审,二审)―适用、协议

审理

内容与生效

二审审理――开庭 再审

阻碍情形(延期、中止、终结)

裁决(一审、二审、再审)

基本原则:调解、处分、辩论、同等 基本制度:合议、回避、公开、两审

审判 程序

特别(管辖、救济)程序

选民资格案件

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三大非 讼程序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督促程序――支付令异议

公示催告程序――权利申报、除权判决及救济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表决程序、清偿顺序

篇2:民事诉讼法结构图

法定代表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工作单位:________

法定代表人:姓名:________性别:_____工作单位:________

上诉请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实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此致

_______人民法院

具状人 (姓名)

年 月 日

附:合同副本____份。

本诉状副本___份。

篇3:民事诉讼法结构图

一、基于新民事诉讼法视角下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具体规定

新民事诉讼法视角下,民事检察建议制度主要修改的部分共包括5个条文,而5个条文均强调突出检察院本身的监督权利,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如表1所示:

二、基于新民事诉讼法视角下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含义

基于新民事诉讼法的视角下,民事检察建议制度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为确保制度发挥本身作用,应充分把握制度本身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监督方式

民事检察建议制度主要采取个案监督的方式,类案监督方式也有但运用几率较低,因此,在立法革新过程中,个案监督方式是重点。在实际工作中,民事诉讼法主要为解决民事实体中出现的问题,其规范使用范围必须坚持三段论的逻辑,恰当解决民事纠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民事诉讼法仅停留在法律条文的一般层面,将会造成个案正义缺失的问题。从以上分析可知,基于新民事诉讼法的视野,民事检察建议的监督方式应坚持个案监督的方式。

(二)监督对象

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监督对象仅包括人民法院,传统的民事检察建议制度还涵盖对其他单位提出的针对性建议。但在新民事诉讼法的背景下,民事检察建议主要是用来监督制约审判权,发挥检察权本身的作用。因此其监督对象主要是人民法院,基于新民事诉讼法的视野下,民事检察建议制度以一种比较和缓的方式行使监督权。

三、基于新民事诉讼法视角下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特征与性质

(一)民事检察建议制度在新民事诉讼法下的特征

民事检察建议制度在新民事诉讼法下被赋予了强制性、柔性、实效性、针对性等多种特征,每种特征都带有制度本身的特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深入分析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特征,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防止出现浪费司法资源等多种问题。

1. 强制性与柔性特征

柔性与强制性特征是民主检察建议制度最明显的特征,该特征将建议与权力有机统一,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缓和性,民事检察建议制度更偏向温和,检察院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二是公平性,当检察院提出民事检察建议时,其与法院处于平等地位,两者可对监督事件做出协商;三是广泛性,民事检察建议制度适用的领域广,能够贯彻在每一诉讼环节中,如果法律没有明确授权,也可进行适当的扩充。

2. 实效性与针对性特征

新民事诉讼法主要以个案监督方式为主,体现在审判程序与再审程序中,民事检察建议仅针对个案,这种监督方式更加符合当前法院的发展需求,其实效性更强,能够有效监督审判权的监督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类案监督也不能完全排除,而应将类案监督与个案监督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与时效,扩大监督的影响范围。

3. 合理性特征

民事检察建议制度采取事前、事中、事后三种监督方式,其中事后监督方式运用最广泛,可覆盖在民事诉讼审前、审判与执行等程序中,基于新民事诉讼法的视角下,民事检察建议制度被重新规定重点———再审检察建议,通过此种方式凸显建议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再审检察建议制度能够监督审判程序,包括当事人、人民法院,与其他程序相比,该程序更加重要。民事检察建议工作涉及的领域广,很难将所有事情都处理好,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分清重点,提升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二)民事检察建议制度在新民事诉讼法下的法律效力

民事检察建议制度在新民事诉讼法下的法律效力,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制度本身性质;二是期望制度达到的法律实效。民事检察建议制度具备柔性的特征,但其本质属于一种监督方式,也有着权利的强制性。因此,在实行监督的过程中,应尊重监督受体,通过相对缓和的方式,发挥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作用。

(三)民事检察建议制度在新民事诉讼法下的性质

民事检察建议制度在新民事诉讼法下具备公权力和建议两个性质。当前,主要有权利说、二分说和非权利说三种理论,每种理论对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解释与阐述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结合新民事诉讼法,在保障监督有效性前提下,发挥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作用,明确建议制度的性质,完善整个民主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事检察建议制度是新民事诉讼法中重要的创新,是一种新型监督方式,为充分发挥制度本身的监督作用,应全面分析其理论体系。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的修法理念,民事检察建议制度属于个案型监督方式,主要用来监督我国人员法院审判权的行使情况。同时,民事检察建议制度具备柔性权利、建议等方面的性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贯彻实施民事检察建议制度,应以新民事诉讼法为基础,结合建议制度的性质与法律效力,构建完整的法律体系。

摘要:为彰显民事检察制度的特色,其在执行过程中,须以个案监督为重点,并明确其监督对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民事检察制度建议制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新民事诉讼法为视角,简要分析民事检察建议的具体规定与含义,并重点探讨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性质与特征,以期全面分析该制度,充分发挥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作用。

关键词:法制改革,民事检察,民事诉讼法,建议制度

参考文献

[1]王晓,任文松.民事检察建议的问题分析与完善路径——以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完善与规范为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15,23(01):61-66.

篇4:结构·民事法律行为·代理

关键词:《民法总则(草案)》 《民法总则(草案)》结构 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以下简称《民法总则(草案)》)延续了我国民事立法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我国民法理论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值得肯定。不过,《民法总则(草案)》也存在若干缺陷,需要予以修改完善。

一、《民法总则(草案)》结构方面的问题

在结构方面,《民法总则(草案)》存在如下三个问题:

第一,《民法总则(草案)》第5章与第8章应当合并。两章所含的条文数量太少,独立成章显得过于单薄,导致整部法律结构失衡。既然这些条文都属于民事权利的一般规定,理应放在同一章中予以规定。建议将第8章并入第5章,下分两节。第1节为“民事权利的种类”,第2节为“民事权利的行使与保护”。在第2节中,应当增设关于自力救济的条款,以完善民事权利保护措施的体系。此外,应当将第157条、第158条和第159条删除。这三条是关于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的规定,应当置于债权法的相应编章之下,不应置于民法典总则之中。民法总则中的规范应当具有普适性,适用于若干种民事权利,这三条规范显然不符合此项要求。

第二,《民法总则(草案)》第9章仅规定诉讼时效,未规定取得时效,应予改进。在传统民法中,向来存在两种时效,即诉讼时效与取得时效。纵观当代各国民事立法,一般都专门规定取得时效。其主要功能有三:一是有利于物尽其用,鼓励人们对长期无人管领的财物进行支配、利用。二是有利于维护财产秩序的稳定,使因对财物的长期支配、利用而形成的财产秩序得以延续,避免不必要的纷争。三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弥补不动产物权变动登记生效主义的缺陷。我国民众向来缺乏充分的登记意识,在实践中,有不少不动产交易尤其是房屋买卖没有办理登记手续,《物权法》对于不动产物权变动明确实行登记生效主义(第9条),在未经登记的情况下,受让人即便已经支付了价款也不能取得不动产物权。如果民法规定取得时效,那么受让人在持续占有房屋一定期间后,即可取得其所有权以及相应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实际上,我国现行的某些法规、规章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不动产取得时效,比如1995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21条规定:“农民集体连续使用其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满二十年的,应视为现使用者所有;连续使用不满二十年,或者虽满二十年但在二十年期满之前所有者曾向现使用者或有关部门提出归还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土地所有权。”第29条规定:“因原房屋拆除、改建或自然坍塌等原因,已经变更了实际土地使用者的,经依法审核批准,可将土地使用权确定给实际土地使用者……”上述规定承认占有他人不动产的人经过一定期间可以取得该不动产物权,包含了取得时效的元素。

考虑到我国《物权法》没有专门规定取得时效,在《民法总则》中应当对此予以规定,《民法总则(草案)》第九章标题为“期间和时效”,其中的“时效”理应包括取得时效。关于取得时效,建议规定如下:[第N条]“和平地取得动产占有,并且持续自主占有该动产十年的,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第N+1条]“未取得不动产所有权而被登记为不动产所有权人,并且持续自主占有该不动产三十年的,取得该不动产的所有权。不动产受让人依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持续自主占有不动产十年的,取得该不动产所有权;让与人系无权处分的,受让人在取得占有时须为善意。”[第N+2条]“依犯罪行为取得动产占有或不动产登记的,不适用取得时效。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管理、使用的公有物不适用取得时效。”

第三,《民法总则(草案)》第7章第2节的标题为“委托代理”,但其中有些规则应当是代理的一般规则,不应限于委托代理。比如,第146条关于共同代理的规定,第148条关于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的规定。建议将这些条款置于第7章第1节之下。

二、《民法总则(草案)》第6章存在的问题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法总则的重中之重,在规范设计上应当慎重考量、严谨表述。《民法总则(草案)》第6章对民事法律行为予以规定,但存在如下需要加以完善之处:

第一,《民法总则(草案)》第118条第2款规定:“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习惯时,方可以视为意思表示。”建议将该款删除。现代民法理论一般认为,沉默原则上不构成意思表示,但在例外情形中可以构成意思表示。例外情形既包括法律的特别规定、当事人关于沉默视为同意或拒绝的特别约定,也包括依交易习惯将当事人的沉默视为意思表示,除此之外,还包括特殊情形中依诚实信用原则一方当事人本应积极表示但未作表示,另一方当事人依社会一般观念有理由将其沉默理解为同意,比如,要约人对稍微迟到的承诺保持沉默,某人明知道他人以其名义实施法律行为而未提出异议,被该他人理解为默示地授予其代理权。《民法总则(草案)》第118条第2款仅规定前三种情形,遗漏了最后一种情形,存在缺陷。对于这样的问题,不应在立法上规定死了,应当留给学说和判例在实践中予以发展。建议将第118条第2款删除,仅保留第1款即可,因为第1款中的“默示意思表示”既包括从积极的作为中推断出意思表示,也包括从消极的不作为中推断出意思表示,既沉默意思表示。

第二,《民法总则(草案)》第124条仅规定通谋虚伪表示,未规定单方虚伪表示(真意保留),形成漏洞。尽管真意保留在实践中不常见,但不能因此不予以规定。民法典是市民社会之法,应当深入社会生活各个细节,如同超市,只有“货品齐全”才能赢得公众的信赖,哪怕适用频率不高的条款也不应遗漏,否则将有损于法典的权威性。纵观世界各国民法典,一般都有关于真意保留的规定。建议为《民法总则(草案)》第124条增设一款,作为该条第1款,规定:行为人内心对意思表示内容有所保留的,不影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但相对人知道此项保留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三,《民法总则(草案)》第125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该条规定存在如下缺陷:(1)“误解”这个用语不周延,不能涵盖表达错误和传达错误。前者如笔误,把购买1000公斤误写为购买10000公斤,此时根本不存在误解,任何人都不可能把10000公斤误解为1000公斤。在传达错误情形中,表意人也不可能对表示内容发生误解。为严谨起见,在条文中应当将表达错误与传达错误作为与误解并列的情形。(2)该条规定忽视了相对人的信赖保护。意思表示错误的法律行为可撤销体现的是意思自治原则,但现代民法理论的发展趋向是追求价值多元化,除了坚持意思自治之外,还强调信赖保护。为此,在意思表示错误情形中,应当对表意人的撤销权予以适当限制,表意人有重大过失且相对人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存在合理信赖时,不应允许表意人撤销或变更民事法律行为。《奥地利民法典》第871条、《荷兰民法典》第3编第35条、第36条体现了这一趋向,值得关注。(3)仅规定意思表示错误的法律行为可撤销,未规定可变更。有时,一方当事人虽然发生意思表示错误,但没必要通过撤销使法律行为完全丧失效力,只需对法律行为的内容予以相应变更,使其符合错误方的真实意思,当然,变更后的内容不得违背在未发生错误的情况下相对人本应具有的意思。比如,在前述笔误的例子中,无需撤销买卖合同,只要把买卖的标的物数量变更为1000公斤即可。

鉴于此,应当对《民法总则(草案)》第125条修改如下:基于重大的误解、表达错误或传达错误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表意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但表意人对此有重大过失且相对人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存在合理信赖的除外。

第四,《民法总则(草案)》第131条规定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为一年,意思表示错误情形中的撤销权也适用一年期间,不合理。与欺诈、胁迫等情形不同,意思表示错误情形中的撤销事由系表意人导致的,所以,在撤销权除斥期间上,表意人的待遇应当有所区别,意思表示错误情形中的撤销权应当适用更短的除斥期间,才能避免评价上的矛盾,体现“不同情况不同处理”原则。从比较法上看,在德国法中,欺诈、胁迫情形中的撤销权除斥期间为一年,而错误情形中的撤销权应当“不迟延”地行使,体现了区别对待原则,可资借鉴。建议对《民法总则(草案)》第131条第1项修改如下: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在第125条规定的情形中,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

第五,《民法总则(草案)》第133条应当删除。该条基本上沿袭了我国《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第4项以及《合同法》第52条第2项的规定,只是把“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改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在我国早期民法资料中,〔1 〕恶意串通行为主要指的是一方当事人与相对人的代理人恶意串通,实施损害相对人利益的法律行为。其中的相对人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人,代理人包括委托代理人、职务代理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这种法律行为无疑应当认定为无效。遗憾的是,后来在制定《民法通则》时,立法者扩大了恶意串通行为条款的适用范围,将其上升为法律行为效力判定的一般规则,适用于各种法律行为。《民法通则》实施后的三十年司法实践表明,这条恶意串通行为的一般规则被裁判者任意运用,边界日趋模糊,侵蚀了其他概念的效力范围,并造成如下后果:某些本来应该是有效的法律行为被认定为无效,比如财产权的多重转让行为;某些本来应该是效力待定或可撤销的法律行为被认定为无效的法律行为,比如受让人为恶意的无权处分、一方当事人与第三人共同欺诈另一方当事人而订立的合同、诈害债权之行为,从而混淆了无效法律行为、效力待定法律行为、可撤销法律行为等法律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裁判者已经把“恶意串通”当作可用于认定法律行为无效的万能钥匙,使恶意串通行为成为民法上一个最不确定的概念,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交易安全。

为避免重蹈覆辙,我国未来民法典总则不应该再对一般意义上的恶意串通行为予以规定,应当回归恶意串通行为之本义,针对代理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之情形,明确规定其实施的法律行为无效。至于司法实践中其他所谓的“恶意串通行为”,应当由相应的民法规范予以调整,比如欺诈、无权处分、债权人撤销权、双方代理、脱法行为、通谋虚伪表示等规范。

三、《民法总则(草案)》第7章存在的问题

《民法总则(草案)》第7章关于代理的规定存在如下需要加以完善之处:

第一,《民法总则(草案)》第144条第2款虽然规定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民事权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但未明确规定代理行为本身是否有效。民法总则中的代理制度主要任务是确定民事法律行为效果的归属,即判定代理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否在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发生效力。就恶意代理而言,仅规定“由代理人和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是不够的,没有回答代理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的问题,容易导致实践中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建议将该款修改为: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民事权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代理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二,《民法总则(草案)》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存在缺陷。草案第152条前半句沿袭了《合同法》第49条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后半句(但书)则试图对表见代理予以限定,规定了三种例外情形:其一,行为人伪造他人的公章、合同书或者授权委托书等,假冒他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其二,被代理人的公章、合同书或者授权委托书等遗失、被盗,或者与行为人特定的职务关系已经终止,并且已经以合理方式公告或者通知,相对人应当知悉的;其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此项规定存在明显缺陷。首先,第一种例外情形中的“假冒他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这一表述不妥。在民法理论上,假冒他人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就是冒名行为。例如,甲拥有一处房产,乙持有甲的身份证和房产证,冒充甲把房产转让给丙,丙误以为乙就是甲,故订立房屋买卖合同。冒名行为与代理有所不同。无论有权代理还是无权代理都具有如下特征: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且在行为过程中以文字、言语或其他方式向相对人表明自己并非被代理人本身而是其代理人,易言之,行为人必须向相对人公开其代理人身份。反之,在实施冒名行为的过程中,行为人并未表明自己仅仅是代理人,而是刻意混淆自己与被冒名人的身份,试图使相对人误以为自己就是被冒名人。尽管冒名行为与无权代理、表见代理存在一些类似之处,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法律效果上也有一定的区别,〔2 〕所以,在立法上要么设置专门条款予以规定,要么不作规定,留给判例与学说去解决。从《民法总则(草案)》第152条中的“行为人伪造他人的公章、合同书或者授权委托书等”这一表述看,起草者的本意并非规范冒名行为。因为,既然行为人持有伪造的授权委托书,就意味着其已经向相对人公开代理人身份,并未刻意混淆自己与被代理人的身份,符合代理的特征,不符合冒名行为的特征。既然如此,在这一例外情形中就不应使用“假冒他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这一表述,以免造成“驴唇不对马嘴”现象。实际上,在立法上根本没必要规定这种例外情形,因为不能一概将伪造公章、合同书或者授权委托书等排除在表见代理之外。行为人未经授权利用所掌握的真实公章制作一份授权委托书,也是“伪造授权委托书”,但显然应有适用表见代理的余地。上述情形究竟可否构成表见代理,应当由法官、仲裁员在实践中综合考量个案相关情势予以判定,而不是在立法上作出“一刀切”的规定。

其次,就第二种例外情形而论,在被代理人的公章、合同书或者授权委托书等遗失、被盗或者与行为人特定的职务关系已经终止的情况下,如果已经以合理方式公告或者通知,相对人应当知悉,那么,就不符合该条前半句规定的“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这一要件。本来依一般规定就不构成表见代理的情形,何必再以但书方式予以例外规定?从立法技术上看,但书的作用是把依一般规定可以发生特定法律效果的法律事实排除在该规定的适用范围之外,《民法总则草案》第152条第二种例外情形显然不符合这项要求。

篇5:民事诉讼法结构图

(一)、关于调解:

1民事诉讼中:

(1)调解是一项基本原则,在自愿和合法的基础上,只要案件性质适合调解,人民法院均可以进行调解;

(2)对离婚案件,人民法院必须首先进行调解。

2、刑事诉讼中:

(1)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可以进行调解;

(2)对《刑事诉讼法》第170条前两项规定的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

(3)对公诉案件和刑事诉讼法第170条第三项规定的自诉案件,不适用调解。

3、行政诉讼中: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诉讼案件,可以适用调解。

(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1、民事诉讼中:

(1)重大涉外案件;

(2)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如专利纠纷案件等。

2、刑事诉讼中:

(1)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

(2)可能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3、行政诉讼中:

(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三)地域管辖的确定原则

1、民事诉讼中:

(1)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一般原则,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例外规定;

(2)民事诉讼中有大量的特殊地域管辖的规定。

2、刑事诉讼中:

(1)犯罪地法院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为辅;

(2)最初受理地法院审判为主,主要犯罪地法院审判为辅;

(3)刑事诉讼中也有一些特殊地域管辖的规定。

3、行政诉讼中:

(1)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一般原则;

(2)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提起的诉讼,也可以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3)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四)管辖权的转移

1、民事诉讼中: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把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

2、刑事诉讼中:依法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不能指定下级人民法院管辖。

3、行政诉讼中: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干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

(五)审判组织的人数

1、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的成员人数是三人以上的单数即可,没有更具体的人数要求。

成,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由合议庭审判时应由三至七人组成;对于第二审案件,合议庭应由三至五人组成。

3、行政诉讼中:组成合议庭的成员人数是三人以上的单数即可,没有更具体的人数要求。

(六)回避申请的决定权

1、民事诉讼中:对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员等非审判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2、刑事诉讼中:对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等非审判人员的回避,由法院院长决定。

3、行政诉讼中:对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非审判人员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七)公开审理的情形

1、民事诉讼中:

(1)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

(2)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

2、刑事诉讼中:

(1)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以及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

(2)当事人提出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

(3)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

开还是可以不公开。

(八)申请恢复诉讼期间的时间

1、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活动。

(九)近亲属的范围

1、民事法律中: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刑事诉讼中: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十)立案以及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的期间

2、刑事诉讼中:

(1)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10日以前送达被告人;的时间。

3、行政诉讼中:

(1)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应当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者不予受理;

(2)在7日内不能决定是否受理的,应当先予受理;

(十一)是否准许撤诉

2、刑事诉讼中:

(1)公诉案件:在宣判前,人民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准许,也可以裁定不予准许;

(2)自诉案件:在宣判前,自诉人出于自愿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2、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的成员人数除了须是单数外,还要求:对于第一审案件,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由合3、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注意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在不同

2、刑事诉讼中:当事人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5日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

3、行政诉讼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

3、行政诉讼中: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

1、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2)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第2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但法律及有关文件没有规定向被(3)受诉法院7日内既不立案,又不裁定不予受理的,起诉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或者起诉;上一级法院对符合条件的案

1、民事诉讼中:在宣判前,原告自愿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也可以裁定不予准许;不准许原告撤诉的,可以在原告拒不

3、行政诉讼中:在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准许,也可以裁定不予准许;不准许原告撤诉的,可以在原告拒不

(十二)撤诉或按撤诉处理后能否再次起诉

1、民事诉讼中:

(1)当事人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当事人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2)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6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2、刑事诉讼中:

(2)除因证据不足而撤诉的以外,自诉人撤诉后,就同一事实又告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行政诉讼中:

(1)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诉后,原告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定期限内再次起诉,并依法解决诉讼费预交问题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

(十三)第一审程序的审理期限及批准延长

1、民事诉讼中:

级人民法院批准;

(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2、刑事诉讼中:

可以再延长1个月;

(3)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审理期限为20日。

3、行政诉讼中:

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应当直接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同时报中级人民法院备案。

(十四)送达判决书的时间

1、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宣判后10日内向当事人送达判决书。

2、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5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十五)上诉的期限和对上诉的限制

1、民事诉讼中:

(1)对第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5日;

(2)对第一审裁定不服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0日;

(3)法律规定当事人只能对“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驳回起诉”三种特定的裁定提起上诉,对其他民事裁定不准上诉。

2、刑事诉讼中:

(1)对第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抗诉的期限为10日;

(2)对第一审裁定不服提起上诉、抗诉的期限为5日;

(3)法律没有限制可以提起上诉、抗诉的刑事裁定的种类。

3、行政诉讼中:

(1)对第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5日;

(2)对第一审裁定不服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0日。

(十六)二审的审理范围

1、民事诉讼中:(1)公诉案件:人民法院裁定准许人民检察院撤诉的公诉案件,没有新的事实、证据,人民检察院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2)原告未按规定的期限预交案件受理费,又不提出缓交、减交、免交申请,或者提出申请未获批准的,按自动撤诉处理。在按(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和被告人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审理期限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有法定情形之一的,经高级人(2)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未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审理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1)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1)第二审的审理应当围绕当事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查;

(2)第一审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第二审的审理范围可以不受上诉请求范围的限制。

3、行政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判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全面审查。

(十七)二审的审理期限及批准延长

1、民事诉讼中:

(1)对判决上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2)对裁定上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没有可以延长的规定。

2、刑事诉讼中:

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1个月。

(2)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其延期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十八)二审维持原判的形式

1、民事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应当用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3、行政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应当用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十九)申请再审的期限

1、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

2、刑事诉讼中:法律对申诉和提起再审没有期限的规定。

3、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

(二十)决定再审的案件是否停止原裁判的执行

1、民事诉讼中:

(1)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2)人民法院认为当事人的再审申请符合应当再审的情形的,应当在立案后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2、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决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再审期间不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3、行政诉讼中: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二十一)拘传的适用条件

1、民事诉讼中:

(1)拘传属于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2)适用对象:只能是必须到庭的被告人;或者是必须到庭的,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3)必须经过两次传票传唤而被传唤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才可以适用;

(4)法律没有规定拘传可以持续的最长时间。

2、刑事诉讼中;

(1)拘传属于刑事强制措施;

(2)公检法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在必要时决定适用拘传,不以经过传唤为条件;

(3)拘传持续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2个小时。

3、行政诉讼中:无规定。

2、刑事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1)审理对判决上诉、抗诉和对裁定上诉、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都应当在1个月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有法定情形

3、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

篇6: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纠纷。

二、民事纠纷的特点:

1、民事纠纷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

2、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3、民事纠纷多数具有可处分性,即纠纷主体依法拥护有对发生纠纷的民事权益的处分权

三、民事纠纷的类型:

1、有关财产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包括财产所有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的民事纠分

2、有关人身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权关系的民事纠纷。

四、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是指缓解和消除民事纠纷的方法和制度。

五、简述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类型及其具体内涵。(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

1、自力救济:是指纠纷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纠纷,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自决和和解)

2、社会救济:依靠社会力量处理民事纠纷的一种机制。(包括:调节和仲裁)

3、公力救济:利益国家公权力解决民事纠纷,其典型是民事诉讼。

诉讼的特点是国家强制性和严格规范性

六、诉讼的特点:国家强制性严格的规范性。

七、我国现行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有:和解、仲裁、调节、诉讼

八、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

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九、民事诉讼的特点:

1、民事诉讼的主体由法院、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人民检查员构成2、民事诉讼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解决民事纠纷

3、从诉讼对象来看,民事诉讼解决的争议时有关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4、民事诉讼应依照严格的诉讼程序和诉讼制度进行

十、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民事诉讼法律、法规所调整的法院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

间、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同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存在的,以诉讼

权利和诉讼义务为内容的具体的社会关系。

十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特点:

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由审判法律关系和争诉法律关系构成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2、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体现了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有机结合3、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一种既分立又统一的法律关系。

十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主体、客体、内容。

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依法享有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的国家机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根据民事诉讼法律规范所享

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的诉讼义务

3、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所指

向的对象。

十三、审判法律关系:是指在法院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形成的,由民事诉讼法律

规范所调整的具体的社会关系。

十四、争讼法律关系:是指在当事人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形成的,由民事诉讼法

律规范所调整的具体的社会关系。

十五、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包括:

1、人民法院:审判机关、2、人民检查院当事人:(监督机关)、3、诉讼参加人(当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诉讼代表人)和诉讼代理人)、4、其他诉讼参与人

十六、不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诉讼权利义务分别有:

(一)人民法院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人民法院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是同行使国家审判权的职责结合在一起的。人民法院

有权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作出裁判,这既是它享有的诉讼权利,也

是他对国家、当事人应当承担的诉讼义务。

(二)人民检察院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1、人民检察院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的基础是法律监督权,这一权限在民事诉讼法律

关系中具体化为抗诉权。

2、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实施法律监督,目的是为了促使民事案

件依法得到公众的审判,同时,这也是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当履行的义务。

(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当事人是民事诉讼必不可缺的主体之一,除与人民法院发生审判法律关系外,还与其

他参加诉讼的人发生争讼法律关系。国家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范围比较广泛。

(四)诉讼代理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诉讼代理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是基于诉讼代理权而产生的,民事诉讼法律规范赋予

诉讼代理人与当事人相似的诉讼地位,因而他们与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今 本相同,当然未经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除外

(五)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既要与人民法院发生审判法律关系,又要与当事人发生争讼法律关系,他们要做到:

1、必须为查明案件事实,配合人民法院对诉讼程序的指挥

2、必须对当事人负责,如实地反应案件事实,或者协助当事人实现他们的权利

十七、不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分别是什么?

1、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案件的事实和实体权利请求

2、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之间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人民法院的裁判

行为

3、人民法院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自己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案件的事实

4、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诉讼理由和诉讼请求

5、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诉讼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案件的事实。

十八、民事诉讼上的法律事实:指凡是能够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

十九、民事诉讼上的法律事实的分类有:诉讼案件和诉讼行为

1、诉讼案件: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切客观情况。

2、诉讼行为:是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在诉讼过程中依法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

二十、诉讼行为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条件:

1、必须是由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实施的2、必须是法律规定由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实施的行为

3、必须是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结合起来,才能导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

生、变更和消灭的结果。

二十一、不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诉讼行为有何不同/

(一)人民法院实施的诉讼行为主要是审理和裁判行为

(二)人民检察院实施的诉讼行为主要是: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的抗

诉行为和出庭支持抗诉的行为(监督行为)

(三)当事人与案件有直接的厉害关系,他们是实体权利义务的担当者,由此决定

了当事人诉讼行为具有特殊性:(任意性、可撤销性、期限性)

(四)第三人、诉讼代理人的诉讼行为也具备上述3个特点。

(五)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是为了协助人民法院和当事人查明案件事实而参加

诉讼的,他们的诉讼行为不具有任何任意性和可撤销性的特点,但具有期限

性的特点

二十二、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所进

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十三、民事诉讼法的性质:民事诉讼法是公法、部门法、进本法、程序法

十四、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

1、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2、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行使民事审判权

3、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十五、民事诉讼法的效力是:

1、对事的效力

(平等主体间因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争议、法律规定适用民事诉讼法审理的其他条件)

2、对人的效力

3、空间效力(领土、领海、领空)

4、时间效力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

一、民事诉讼各个基本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民事诉讼基本原理主要由:民事诉讼价值理论、目的理论、诉权理论、诉讼标的理论、既。

判断力理论构成。其间的逻辑结构和关系是:

1、民事诉讼价值理论是基本理论体系中的基石和核心,是最为抽象的理论,同时也是沟通

民事诉讼理论与法哲学、法社会学等基础科学理论的桥梁

2、在不同的价值观指导下,立法者在进行民事诉讼立法、司法和当事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活

动时,就会存在不同的目的,从而产生不同的民事诉讼目的论

3、在价值观和目的论指导下,就会产生具有不同结构和内容的民事诉讼制度,这些不同结

构和内容的民事诉讼制度所体现的当事人诉权的设定和保障是不同的,从而产生内容各异的诉权理论

4、当事人行使诉权、法院当事人的保障是围绕诉讼标的的提出、确定和裁判来进行的,这

就是关于民事诉讼审理对象的理论

5、经过一系列的诉讼活动,由法院作出一个终局性的司法结论,这种司法结论应当具有特

定的法律效果,这就是关于判断效力,特别是其中的既判断力理论。

二、民事诉讼法价值的类型有:

1、目的性价值/内在价值:是指民事诉讼程序自身所具有的满足程序主体需要的独立价值

2、工具性价值/外在价值:是指民事诉讼程序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以实现实体性目的的价值

篇7:民事诉讼法考点

民事纠纷特点: 主体法律地位平等、内容为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纠纷大多具有可处分性

有处分权 人身关系不可处分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自力救济(私了 无第三者)社会救济(第三人调解机构仲裁)公力救济(国家权力诉讼)民事诉讼: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有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审判法律关系和争诉法律关系构成的特殊社会关系

法院审判关系与当事人诉讼权利关系的有机结合即分立又统一的法律关系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性质:公法 部门法基本法程序法

任务: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行使民事审判权 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

目的性价值(内在)民事诉讼程序自身所具有的满足程序主体需要的:程序自由价值、程

序公正价值、程序效益价值

工具性价值(外在)实体公正价值 秩序价值

内外价值一致性:程序公正性能够保证裁判结果权威性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内外价值的冲突:

诉权:指当事人基于民事纠纷的发生,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或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力。

诉: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向法院提出的保护其民事权益的请求

要素:当事人 诉讼标的 诉讼理由(确认之诉 给付之诉 变更之诉)

诉合并、分离、变更、追加

诉法基本原则:(同等原则 对等原则 检查监督原则 支持起诉原则 人民调解原则)

当事人平等原则(诉讼权利、义务人民法院保障平等当事人法律适用平等)辩论原则(确立当事人辩论权 辩论内容广泛 辩论行使方法多样 贯穿于诉讼)处分原则(诉与非诉 含民事权利及民事诉讼权利 处分不出法律规定)

法院调解原则(法院依需调解 调解合法自愿 调节贯穿于诉是各个阶段 不调即判)诚实信用原则

审判基本制度:合议制为三人以上单数 陪审适用一审 二审不用陪审陪审由法院决定回避 申请(说明理由 委员会决定院长 院长决定判员 审判长决定其他)公开审判 公开审理(不公开:国家机密 个人隐私 法律规定)一律公开宣判 诉讼主管与管辖:

管辖原则(方便民众诉讼、方便法院审判、保证案件公正审判、维护主权、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

级别管辖: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级别管辖标准:案件性质 案件繁简 案件的影响范围 诉讼金额大小

基层法院管辖一审中级法院管辖一审(重大涉外、辖区内重大影响 高院确定)地域管辖(土地 区域管辖):原则规定“原告就被告”

篇8:民事诉讼法结构图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

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监督”, 将民事监督的范围扩展到执行监督, 新确立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这对于促进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公正、廉洁、高效具有积极意义。但如何具体实施这种监督, 《民事诉讼法》并没有细致规定, 因此, 值得认真研究。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确立的目的

德国学者耶林曾指出:“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 即一种实际的动机。”[1]相对于执行监督制度的其他问题而言, 确立该制度的目的是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是建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首先要解决的。

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民事执行监督的目的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解决“执行乱”的单一目的说。认为近些年来在惩治司法腐败的利剑高悬的情况下, 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 “执行乱”、“乱执行”的问题依然存在, 单纯依靠法院内部执行体制、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只有依靠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才能解决上述问题。持该种观点的人还认为, “执行难”问题的形成有复杂的社会原因, 主要是被执行人逃避、案外人妨碍执行的行为引起的, 并非来源于法院的执行行为, 单纯依靠执行法院与执行人员尽职尽责地工作是无法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检察机关监督的对象应当是公权力, 民事执行行为是公权力机关的行为, 而被执行人逃避、案外人妨碍执行的行为是普通民事主体的行为。总之, 民事执行监督的目的应限定于解决“执行乱”的问题, “执行难”是一个与法院执行行为无关的综合性社会问题, 不宜通过检察监督来解决。另一种是解决“执行难”和“执行乱”双重目的说。认为目的不仅在于解决“执行乱”, 还有查处公职人员和公权力机关阻碍、干扰执行行为, 支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 形成共同全力, 与法院共同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主张把解决“执行难”问题也作为检察监督的目的的认为, 在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的监督中, 检察机关与法院的关系不仅仅是监督关系, 而且也是支持和共进关系, 而不仅仅是从消极监督的视角对执行行为挑毛病。对执行工作的支持应该是检察监督的第一位功能, 其次才是纠错,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检法工作的共进”。[2]笔者赞同民事执行监督的双重目的说。“执行难”问题是复杂的社会原因所造成的, 解决执行难问题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而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的监督机关对法律实施难负有当然的历史责任, 特别是“执行难”问题十分突出, 相对“执行乱”而言仍然是主要问题和矛盾的情况下, 结合我国目前法制建设的进程与现状, 强调检察监督对民事执行工作的支持与合作尤为重要。“两高”在制定《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中也采用了这一观点, 《通知》第5条的适用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立场正当性。

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应把握的原则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在民事诉讼制度背景下建立并运行的, 又是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民事执行检察制度既要遵循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还应遵循民事检察制度自身的工作原则。

(一) 依法监督原则

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的监督是法律监督, 是《宪法》、《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的。检察机关应当严格依法办事, 必须遵守民事实体法、程序法和相关司法解释, 确保监督程序符合法律规定。

(二) 同级监督原则

由同级检察院对同级法院执行案件实施监督。执行的实质在于实现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 以效率优先。同级监督既能保持监督的对等性、合法性, 而且同级检察院与同级法院同区域性, 有利于及时发现强制执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提高监督的效率, 确保监督的效率和效果。

(三) 有限监督原则

民事执行案件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诉讼行为, 当事人享有处分权。公权力的过度介入会打破当事人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 加重当事人的诉累, 因此, 公权力的介入一定要慎之又慎, 坚持适度有限原则。

(四) 依当事人申请原则

检察机关的监督是对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救济, 应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 以当事人提出申请为前提。只要不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 检察机关就不应主动启动监督程序, 以避免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不当干预。

(五) 事后监督原则

在当事人程序性权益没有用尽的情况下, 有干涉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嫌疑, 不利于案件妥善处理。如:当事人对法院的执行行为有意见, 向检察院进行申诉, 一方面其针对的行为必须是已经实施的行为或已经做出的裁定;另一方面, 必须依照民诉法的规定已经提出了相应的异议并已经是做出了相应的处理。对于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申诉, 检察机关不应受理。

(六) 不干预法院正常执行活动原则

人民法院对生效法律文书实施执行活动是依法行使职权, 享有广义上的独立审判权, 不受外力干扰。检察机关在实施监督过程中, 正确处理好检察机关实施监督与法院生效裁判的既判力和执行力的关系, 对于无理申诉行为, 要配合法院做好当事人服判息诉工作, 全力维护法院执行权威。

三、民诉法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

新《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未作规定, 理论界认为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进行监督。一是法院作出的涉及当事人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裁定和决定, 其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违反法律规定的;二是违反法定程序、违背生效民事判决内容所实施的各类执行措施, 给当事人和案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三是执行活动中利用职务之便, 索取、收受当事人财物或者贪污、私分执行款及孳息或其他财物的职务犯罪行为。

笔者认为, 人民检察院还应监督案件被执行人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务员等特殊主体履行行为。这些特殊主体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法定义务, 甚至干扰、阻碍人民法院的执行。人民检察院应该对这些特殊主体自觉履行法定义务进行监督, 坚决查处特殊主体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违法行为, 促进社会尊重生效裁判, 自觉发行生效判决、裁定的良好风尚。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下发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通知》第2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依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对下列民事执行活动实施法律监督: (一) 人民法院收到执行案款后超过规定期限未将案款支付给申请执行人的, 有正当理由的除外; (二)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或者复议申请, 人民法院在收到书面异议、复议申请后, 无正当理由未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裁定的; (三) 人民法院自立案之日起超过两年未采取适当执行措施, 且无正当理由的: (四) 被执行人提供了足以保障执行的款物, 并经申请执行人认可后, 人民法院无正当理由仍然执行被执行人其他财产, 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 (五) 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上述规定是两高会签发的关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规范性文件, 应当作为实务中执行的依据。

四、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以检察建议的方式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通知》第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符合本通知第2条规定情形的民事执行活动, 应当经检察委员会决定并通过提出书面检察建议的方式对同级或者下级人民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实施监督”。上述规定, 检察建议是民诉法明确的检察院实施民事执行监督的方式。另外, 实践中各地检察院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监督的有效方式却不仅限于检察建议。

(一) 检察建议

检察建议是人民检察院依据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的申请, 发现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违法, 经提交检察委员会决定, 并通过书面检察建议对同级或下级人民法院提出, 督促法院执行机关或执行人员进行纠正或提出改进工作建议的监督方式。该种监督方式, 既充分发挥了检察院监察纠错、促进工作的作用, 又体现了对法院独立行使民事执行权的尊重, 受到两院上下的普遍认可。

(二) 提出执行异议

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和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代表, 可以作为公益诉讼的主体, 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涉及重大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执行案件, 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

(三) 检察和解

在办理执行监督案件中, 针对执行裁定、执行行为、执行决定错误, 为了达到既纠正错误, 又化解矛盾的目的, 检察机关运用检察监督的时机, 做当事人工作, 通过“检察和解”与法院招待程序的衔接, 是一种解决执行中问题的良好方式。

(四) 纠正违法通知书

适用执行员消极执行, 或没有执行依据而违法强制执行的。如超出法律文书范围的严重超标的执行, 对裁定中止执行的案件的强制执行;以明显过低或过高价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或进行抵付的;截留、扣押或超过规定期限不交付执行标的物等。

(五) 现场监督

1990年9月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 规定了现场监督的方式:“应人民法院邀请或当事人请求, 派员参加对判决、裁定的强制执行, 发现问题, 向人民法院提出”。邀请检察机关派员到执行现场监督执行, 有利于规范执行人员的执行行为, 有利于及时发现执行错误, 有利于执行当事人的信服, 对试图抗拒执行的当事人也具有威慑, 甚至可以成为执行中发生的一些事件的见证人。对于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或群体性的执行案件可以选择此种监督方式。

(六) 严肃查处执行活动中的职务犯罪

根据2005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调整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侦查分工的通知》, 检察院民行部门被赋予审判人员职务犯罪的侦查权, 这是检察机关对法院审判、执行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一项专门监督手段。有利于发现、查处、抑制、预防审判人员、执行人员的职务犯罪, 督促审判人员、执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促进司法公正, 维护国家、集体及当事人的利益。同时, 对于民事执行中执行员徇私枉法、受贿索贿、截留侵占执行款物, 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故意违法又不构成犯罪的, 应在查证属实的基础上移交纪检部门, 给予纪律处分。

参考文献

[1][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109.

上一篇:在职党员进社区表格下一篇:眼儿媚 以上见中州乐府,眼儿媚 以上见中州乐府许古,眼儿媚 以上见中州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