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麦子作文

2024-04-29

烤麦子作文(精选16篇)

篇1:烤麦子作文

烤麦子

山东省兖州市山东省兖州市实验小学

小学生作文大全

“这个麦子可怎么烤啊?”我问妈妈,妈妈说:“你把麦子放到火炉里,烤一会儿就行了。”我照着妈妈的话做了,先把麦子放到火边上,然后左右翻动它。突然,麦子上窜出了一团火苗,吓得我毛骨悚然,过了几秒钟,火苗才灭了,我的心终于平静下来。烤呀烤,麦子的边全都糊了,我把麦子用手搓开,嫩绿的熟小麦就展现在我眼前,我迫不及待吃了下去,“哇!真好吃!”我不禁脱口而出。我吃完了一跟麦子,觉得不过瘾,就又拿了几跟麦子烤了起来。但是,当我烤到第5跟麦子的时候,不小心烫了手,我一气之下,把烤熟的麦子全都仍在了地上。

这时,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干什么事情都不能泄气,只要努力,没有干不了的事情。”听了妈妈的话,我像“喝”足了“汽油”的车一样,又专心致志地烤起了麦子,终于把麦子全烤熟了。吃着自己烤的麦子,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指导教师:臧美娟

写得很好! [推荐给朋友] [显示打印]

篇2:烤麦子作文

入冬了,天气愈加寒冷。晚饭时,妈拿了个烫手的番薯给我,说是电饭锅里和着米一起煮的。我惊讶,这竟也可以如此香?在我的印象当中,唯有幼时自己烤的番薯是最香的吧。可能我的嗅觉也被附上了记忆。

那时冬天冷了饿了,便从自家的门角落里的竹篮或是蛇皮袋里偷几个番薯去烤来吃。之所以要“偷”,是因为大人们知道我们是去烤番薯,怕玩火出了事情;是不让拿的。

一起去烤番薯的伙伴中,现在我唯一记得的就只有志伟了。

其实那也称不上“烤”番薯――在地上挖一个坑,把番薯丢进去,然后在里面烧上好多好多的柴。这顶多称得上个“焖”番薯罢了。烧完柴后,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吃了。倒也似乎吃得挺香。

至于烧的柴,不过是些枯树枝、枯树叶什么的罢了。有时候会从自家偷出几根枯桑树干来烧,这便是“条件”好的时候了。枯桑树干是很好的烧蹄膀、蒸菊花用的柴。其实就算是“条件”好的时候,番薯也不会熟――那时根本不知道热气是往上升的。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奇怪的人物――金松。我其实也不确定他的名字究竟是不是这样写,只是用桐乡话翻译过来,有确是“金松”。他似乎是一个乞丐,但我那时却不这样认为。只是他整天穿着破烂的衣服到处讨饭,人们便这样叫他了。让我认为他不是一个乞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有一个老婆。大人们都这么说,到底是不是,大概谁也不知道。但她似乎是个“神经病”。她总是把袖子卷高,然后往卷起的袖子的槽里塞东西,不管是纸头、杂草还是烟蒂。

每次村里有人家摆喜酒,金松就带着她的老婆去讨饭菜吃。喜庆人家为不“触霉头”,一般都会给他些饭菜,有时还送包糖,把他打发走。金松就说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谁也听不懂的似乎是道谢的话,捧着个破铁杯,拎着一袋或者半袋白米饭边吃边走了。他老婆就在后面一路跟着一路捡烟蒂、糖纸往她那卷起的袖子里塞……

关于金松,我似乎与他有过一次相处。

那时正直严冬,我从家里偷了几个番薯,志伟从家里偷了两根枯桑树干,我们跑到村后那条河边上准备烤番薯吃。等我们挖了坑,放进番薯,烧了些枯树枝,准备烧那两根枯桑树干的时候,突然冒出了一个沙哑、模糊、放肆的声音:“咳,小鬼头,在做点什么?”我们以为是大人,吓了一跳,惊慌的把枯桑树干藏在身后。转过身发现是金松,便害怕地盯着他看。大人们讲乞丐都是要拐小孩的;轻轻地在你肩膀上拍一下,你就会乖乖跟着他们走了,然后被卖掉。我听奶奶说她小时候就被“拍过肩”,不过被曾祖母看见叫住了,那乞丐便逃跑了。我的心跳得很快,怕金松来拍我的肩膀。我想那该是我整个童年当中最害怕的一刻了。

金松走到我们身边,看看我们烤番薯的火坑,又看看我们身后的枯桑树干,叫道:“要死的小孩啊!”他捡起那两根枯桑树干,推开我们说:“番薯不是这样烤的,这么好的两根柴要被你们浪费了啊!”说着他用树枝把坑底的番薯拨出来,“我来帮你们烤。”这时,我的心似乎也平静了下来,对他的.恐惧渐渐消失了。

金松把烧着的柴挑了挑,把里面压着没烧着的挑出来烧了,然后他拿起那两根枯桑树干说:“两个笨蛋,这么大的柴烧不着的!”说着他把大的放在一边,小的放进去烧了。他的话总是模糊不清,我总要费力地把它在脑海里复述一遍,然后去分析发音。等烧得差不多了,他把番薯均匀地铺在上面,用柴灰埋好。

不知过了多久,他把番薯挑出来,说:“两个小鬼头,可以吃了。”他自己便先挑了个大的,用手拍拍上面的灰,自顾自地吃起来。他吃得很干净,把番薯皮盖在舌头上舔,牙齿是刮着番薯皮上的灰进去的,只是到了他嘴里就找不见了,似乎满口都是灰。我们也吃起来,竟感觉特别香,只是吃不上几个,金松吃得特别快。最后,金松手里拿了半个番薯,抱着那根大桑树干走了。

我至今仍不明白为什么当时的番薯会这样香,以至于无论是我在那以前还是之后吃到的番薯似乎都是那个味道了。

金松似乎没什么可以让我记念的。

篇3:法国高考作文用哲学“烤”人

巧的是,中国的高考和法国“高考”的第一个科目都是作文,中国是语文作文,而法国是哲学作文。其哲学考试的作文题目,以其特有的法兰西特色,尤其吸引媒体和网民的关注。

法国人一生必过的关

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由拿破仑于1808年3月17日下令设立,其第一门考试科目是哲学,这已是19世纪以来的惯例了。所以每个法国人都有在中学时代为应付考试而“背哲学”(类似我们中国学生“背政治”)那样的经历,也就是传说中的法国人一生中都要过的一关——不论是主修文科、经济社会,还是理科,所有中学毕业生都要考哲学,写一篇哲学作文。

考试从早8点到中午12点考4个小时,考生可以在三道题中任选其一。供选择的题中总有一道是“语录评论题”,即给出一段某哲人的语录,考生运用学过的哲学知识和观点来加以诠释和评论;还有两道是“观点论述题”,即给出某种哲学观点,由考生引经据典加以论述和发挥。如刚刚结束的2011年法国中学会考哲学考试题目是这样的:

文科:A.人们是否可能证明一个科学假设?B.人类是否必然对自身估计过高?c,解读尼采《快乐的知识》的节录。

社会经济科:A.平等是否危及自由?B.比起科学,艺术是否不那么必要?C.解读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论恩惠》的节录。

理科:A.文化是否使人类偏离自然?B.违背事实是否仍可能坚持真理?C.解读帕斯卡《思想录》的节录。

音乐舞蹈专科:A.自制力是否取决于自知之明?B.感受到不公正是否加深对公正的理解;C.解读尼采作品的节录。

由此可见,相对于中国高考的作文题,法国考生个人发挥的余地比较大。但这样的作文题也常常让人难以下手。

哲学作文如何评分

其实,法国作文题目虽然抽象、充满哲理,考生有充分发挥的空间,但是作文本身其实还是有固定的程式,评分就看考生是不是在几个关键环节给出了令判卷老师满意的答案,具体为:(1)对作文题所述概念的解释;(2)对作文题中心思想的理解,是否走题;(3)是否引用了经典作家的论述;(4)文章是否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符合逻辑);(5)结论。这里以2009年理科作文题《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是否荒谬》为例,来说明一下如何答题和评分。

法国哲学作文第一件事就是概念解释。具体到这道题,要解释的主要有关概念包括“欲望”、“需求”、“意愿”、“理性”、“幸福”,如果没有跑题,只是论述不完整,那么得分可能在12-14之间,这叫“还算好”。一般法国学生的哲学作文考试能够拿到12分,就已经值得去大大庆祝一番了。

浪漫法国人为何爱哲学

曾有网友问笔者:“为什么骨子里那么热情和浪漫的民族,如此热爱哲学思考?”

的确,在法国,哲学课的地位与法语、数学和物理这样的主课不相上下。法国普通中学的学生升入高中以后就开始分科上课,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文学、经济类或者科学类课程。但是无论是哪一科的学生,哲学都是必修课,文学类的学生每周要上8个小时的哲学课,而经济科和科学类的学生也要上4个小时的哲学课。

法国人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气力学习哲学呢?根据法国教育部颁发的大纲,哲学课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建立理性分析坐标以领悟时代的意义”。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学会对周围司空见惯的现象说“不”,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养成创造性的思考方式。

再者,法国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上曾产生过像笛卡尔、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萨特这样在世界人类文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大思想家和哲学家。耳濡目染,很多法国人都不知不觉地沾上了几分学究气。所以法国人个个能“侃”。法国各个电视台每天都有现场直播的清谈节目,请来的不论是政界要人,明星大腕还是平民百姓,也不管讨论题目是谈天还是说地,嘉宾们都争相发言,而且个个口若悬河,头头是道,话匣子一打开就再也收不住,急得主持人频频作手势要他们适时打住。

这些满腹经纶出口成章的法国人,如果平日里没有地方发挥也着实难受。所以“哲学咖啡馆”在法国大行其道。所谓“哲学咖啡馆”就是街头普通咖啡馆,每周日固定开辟专门的时间(一般两个小时左右),聘请一至两位文化名流当主持人,组织咖啡馆的客人探讨哲学问题。经常组织哲学讨论的咖啡馆在巴黎有10多家,在法国全国有数百家,其中最有名的是在巴黎第四区巴士底狱广场的“灯塔咖啡馆”。这里是法国哲学咖啡馆的发源地,还主持专门的网站报道各地哲学咖啡馆的讨论情况。

各个哲学咖啡馆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在活动方式上又大致相仿。每次参加讨论的咖啡客从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这里面既有教师和大学生这样的知识分子,有来自企业的职员和工人,也有刚从菜市场出来的家庭主妇。每次讨论开始之前,主持人首先征求参加者的意见,通过投票确定一个讨论题目。题目可大可小,有虚有实,比如“我们愉快吗”、“我们能否放弃判断(对错)”、“你认识自己吗”、“懒惰是否是一种权力”、“人们必须永远说真话吗”“寂静是否是灵魂的音乐”等等。客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选定的题目自由发表看法。主持人适时幽上一默或者引用一句名言警句,起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讨论到兴致勃勃之处,客人们往往不是叫一杯咖啡,而是大声招呼跑堂倌:“伙计,拿纸笔来!”以便记下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

哲学思考固然费脑子,但是也可以使法国人对人生采取超然的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境。正如背过哲学的一位法国人谈到有关“愉快”的题目时所言:“能在生活中当个重要的人同然是愉快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当个愉快的人。”

中国作文题也有哲学味

每当我翻译介绍法国中学毕业会考哲学考题时,总有人会感慨一番,没想到十几岁的法国孩子会被考这么深奥的题目。但是看得多了,也觉得是老套子。相比之下,我们的作文题,比如2011年天津卷的《镜》、安徽卷的《时间在流逝》、浙江卷的《我的时间》、广东卷的《回到原点》等也不乏哲学意涵。不过,法国哲学作文题和中国高考作文题最大的区别是:前者要求引用哲学家的经典论述,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一定要与时事挂钩;而后者更着重实事求是,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不忘脚踏实地。

此外,中国作文主要考学生的构思和文字表达能力,而法国哲学作文更多的是考学生的知识量和思辨能力,两者内涵和侧重点都不同,直接比较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话虽如此说,今年上海卷的作文题《一切都会过去与都不会过去》,在某种程度上就有点像法国哲学作文考试的出题风格。它让考生根据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的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和契诃夫小说中一个人物在戒指上的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被有关人士认为“具有哲学味和诗意”。

篇4:麦子作文500字

一天,我正晒着温暖的太阳,一台收割机车开了过来,车上的人说:“杀牛、羊、鸡、猪……太残暴了,我不敢看,还不如割点麦子做成面食好吃哩。”听完这句话我很伤心,难道只有牲畜有生命,我们没有生命吗?这时,天突然黑了,“这是谁关的灯?”原来,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被装进了“黑屋子”,也就是麻袋,一会儿我们又重见了天日,我们被送进了加工厂,我们被打磨成了面粉,接着我和兄弟姐妹们被做成了不同的东西,我是面包,有的是饺皮,有的是面条……现在让我站在亲人面前亲人都认不出我了。

我与我的兄弟姐妹被送去了不同的地方,我被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给买了,到了晚上我听见他说:“吃素食真好,这面包吃不完就扔了。”我想我们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呀!不是我们不愿意奉献给你们延长你们的寿命,而是你们忽略了植物是吸收阳光,吸食露水、雨来给人们生命,给人们活力、希望的,我们也是有生命的呀。

篇5:麦子作文500字

下午铃声响过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拿着剪刀,迫不及待地来到陶园。一眼望去,只见饱满的麦子被风吹得弯下了腰,似乎在欢迎同学们来收割它们。我们走进陶园,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闻着麦子的清香,心情舒畅极了!我走近细细地看,发现麦子跟我见过的稻谷长得不一样,麦子长着针一般的叶片,果实两端稍尖,不像稻谷长得松散,分枝多,成熟后的稻子是下垂,而麦子却是朝上冲的,好像充满了力量。

“剪吧!”随着老师一声令下,我们飞快地行动起来,同学们一手拿剪刀,一手拿麦子,“咔嚓”,麦子被同学们剪了下来,“咔嚓”又是饱满的一株。麦田里充满了剪麦子的“咔嚓" 声,一捆又一捆剪下的麦子被同学们放进箩筐里,没多久,箩筐就满了。我们一点都不觉得累,在麦田间弯腰,穿梭,忙得可开心了,一阵阵笑声回荡在麦田里。

篇6:麦子作文

麦子

今天我和小学生作文大全地里的麦子很多,一块一块黄黄的,排列很整齐。风刮起来,麦子象海浪一样,一起一伏的特别好看。我走近麦田看到麦子有两尺多高,麦杆一节一节的,好象竹子一样向上长着。顶上的麦穗长的很多的长刺,看上去象小刺猬一样,拨开麦穗的外衣看见了胖胖的麦粒,妈妈说今年一定是个风收年。

篇7:烤包子烤出大市场

烤得第一桶金

虽然父亲卖了一辈子的烤包子,年少的马木提却并不怎么喜欢这个行当。在他的眼里,以后能上大学,毕业后能有体面的工作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

1992年,高中毕业的马木提带着没钱上大学的遗憾到上海寻求发展。由于没有一技之长,马木提想找一份“体面”工作的梦想再一次被搁浅。迫不得已他只好卖起了家乡的传统小吃——烤羊肉串儿。没想到生意还不错,马木提的经济状况很快有了好转。后来,他听朋友说,在青海卖烤包子很挣钱,于是又揣着卖烤肉串积攒下来的几千元钱来到青海。

找店面、找帮手,马木提的烤包子店开张了。然而,刚开始时生意并不好。苦恼之余,马木提给父亲通了次电话。父亲在电话里将家传的烤包子技艺教给了他。

得了父亲真传的马木提,此后烤包子的味道果然不错,很快吸引了很多回头客,生意一下子火了。仅仅两年的时间,马木提就挣到了十几万元,这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换行折了老本

得益于父亲传统技艺的指导,马木提的烤包子生意蒸蒸日上。1997年,他参加广交会并狂挣20万人民币。

至今,马木提说起那次参会经历,还有些沾沾自喜。“没有想到,新疆的烤包子和烤羊肉串儿那么受欢迎!”

这也使他明白,原来烤包子也可以赚大钱。

好景不长,马木提在青海的店面被拆迁,他不安分的头脑又活泛起来。

1998年马木提回到新疆。听说卖服装很挣钱,他就与别人一起去义乌进了6万余元的服装,拿到乌市商贸城去卖。没想到,由于进货渠道不熟,他拿货的价格比别人贵了很多,转眼6万余元人民币就全“砸”了进去。

不甘心的马木提又尝试着做别的生意,没想到,接下来的投资比上次输得更惨。

马木提在听说倒腾二手手机很赚钱后,他去了一趟广州,将所剩积蓄全部用在进货上。不料,行情大变,赚钱成为一种奢望。结果,卖烤包子挣来的十几万元积蓄让他“开小差”干的几个生意赔了个精光。

重操旧业生意火

遭受挫折的马木提在艰难的思考后,最终还是决定在原来跌倒的地方重新创业。2001“马木提特色烤包子店”在乌市繁华路段中山路开业了。生意红火,一年后由于店面被拆迁,他将店面迁到了西北路银都大酒店对面的公交车站。

生意是出奇的好,每天都有顾客在店门口排队等包子。这时,有些顾客开始报怨:“为什么不多开几家分店呢?”一些远道而来的顾客无意间的话给了马木提一个启示:“假如开一家分店生意肯定火。”

于是,马木提开始有了开分店的想法。如今,马木提已开了4家连锁店。生意一家比一家火爆。生意大了,马木提还建起了自己的加工厂。

2003年越走越顺的马木提渐渐有了将“马木提特色烤包子”做成特色品牌的想法。“我要把烤包子生意做大做强,不仅维吾尔族人吃,各民族的人都能吃,还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马木提注册了“马木提特色烤包子”商标。

篇8:秋天的麦子作文

我接到任务后就在路边玩耍起来,没过多久,我正玩得起劲,忽然听到雷声,看见天上的黑黑的云正向这边飘来。“啊!不好,要下雨了。”我自言自语地说。我就飞快地跑回家去,边跑边喊:“妈妈,来雨啦!”爸爸妈妈拿着工具,一起飞快地去堆麦子了。老爸堆麦子,老妈扫麦子底,我拿着袋子装麦子。

大路上可热闹啦!堆麦子的声音,雷声雨声,大人们的叫喊声,孩子的哭泣声和吵闹声,交织在一起。

我们一会儿就把麦子堆起来了,这时也下起了小雨,我和爸爸妈妈来不及休息,就快去帮邻居堆麦子,团结力量大呀!虽然雨越下越大,人们的衣服都淋湿了,但是麦子全都收起来了。人们都高兴地谈论着这场雨,因为麦子没淋上雨。

篇9:秋天的麦子作文

小猴抱着香喷喷的麦子来拜访土地爷爷。小猴大声地说:“土地爷爷,谢谢你肥沃的土壤,让我的麦子生根长叶、茁壮成长。” 土地爷爷满意地点点头。

告别了土地爷爷,第三份送给太阳公公家。小猴感激地说:“谢谢你充足的阳光,让我的麦子更饱满。” 太阳公公露出了更加灿烂的微笑。

离开了太阳公公,小猴又来到雨点伯伯家。小猴轻轻地敲敲门,雨点伯伯听见了,打开门,说:“原来是小猴呀!”小猴说:“谢谢你,我的麦子吸取了你的水份,所以才长得那么金灿灿。” 雨点伯伯一听,也开心地说:“别客气。谢谢你啦,小猴。”

篇10:秋天的麦子作文

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着。

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折一根韧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啪──鸭子蹒跚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

随后,我们也跟在鸭子、羊儿后面开步走。不知是谁想了个好办法,把竹篮挂在小山羊的角上,山羊走哇走的,竹篮晃啊晃的,我们看了真欢喜。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蛳、赤膊田鸡最多;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宽广,草儿真嫩……

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嫩青草,放进竹篮里。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要咧开嘴巴笑。

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咕地叫了。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皮皮摘来了嫩豆荚,小梅从自己家的竹园里掰了几只竹笋。青青的家最近,他拿来了铁锅和米。嗨,我们自己做饭吃!我和春芳帮不了忙,就去垄沟里捉泥鳅。捉住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米饭还没烧好,我们已被锅里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

篇11:烤麦子作文

对于普通人,要挣3万元,也许要花五六个月,甚至一年时间。但在武汉,这个叫骆青峰的人,一天就能有3万元收入。是什么让这个曾是街头小摊贩的人创造了奇迹呢?他的故事是从这根电线杆开始的。骆青峰:“我们原来有个烤箱摆在这个电线杆旁边的,当时熏得很黑,黑油油的,那个烧烤,我们那个烤虾的香味吧,在上面起码保留了半年之多吧。”1998年之前,骆青峰在这里开了一个小店卖烧烤,1998年的一个偶然发现让他做起了烤虾。一天他的一个开餐馆的亲戚,将没用完的虾球送给了骆青峰,这也就是武汉人所说的虾球。为了不浪费,骆青峰就将虾球简单处理后,自己吃了起来。但这个举动却被当时店里的一个客人看到了。当时的顾客:“我觉得很稀奇,就要了一串,尝了一下。”骆青峰:“他就尝了尝,也没有说好吃不好吃。”当时的顾客:“我一吃味道还不错,第二天我就跟我的朋友们一介绍,他们非要我带他们到他们店去尝一下。”在这个顾客带领下,第二天骆青峰的店里来了一大批人,就专门点这个虾球吃。

没有任何准备的骆青峰一阵手忙脚乱后,终于弄出了一盘烤虾球。当时在武汉,虾球的传统吃法只有炒着吃,或是蒸着吃,如果用来烤着吃,在他这里还是第一次。从这件事中,骆青峰得到了很大的启发。骆青峰:“我就发现做这个虾球,还是比较有市场的,这样的做法全国都没有,我就想能不能把这个烤虾球啊,把它做成我们店里的拳头产品。”

烧烤是武汉市民夜宵时最常吃的食物,把虾用来烤着吃,在烧烤中还比较稀奇,很多人都想尝个新鲜。骆青峰觉得挣大钱的机会终于来了。他索性就在小巷子里竖起了一个灯箱,打出了“正宗烤虾球”的招牌,价格是一元5毛钱一串,一个星期后,他的虾球销售达到了每天一千多串。骆青峰:“两间房,就像这么大小的,一间是五六个平米吧,一点点小,再加上外面加个十来个桌子,卖到一千七八百块钱一天。”那时,骆青峰统计发现,这个数目已经占了整个小店每天营业额的一半以上。他决定要在烤虾球上好好下功夫。

2000年夏天,已积攒了近百万本钱的骆青峰就吞下了周围四个小店,虾球的销售量也迅速从每天一千多串变成了3千多串。每天晚上,这里被挤得水泄不通,在武汉市民中掀起了一股吃烤虾球的热潮。居民甲:“满院的人都跑来了,的士司机都晓得洪珞村里头有个烤虾球的。”骆青峰:“就像下雨的时候,就剩屋里面的桌子,外面人都打着伞在外面等,等着里面的人吃完了出去,然后他还不等你把桌子打扫干净,地也不准你拖,马上就抢,几个小时,你屋里不能打扫,等做生意做完了以后,你进来打扫屋子,那地上的垃圾都有这么厚。”

每天午夜,这条小巷子就成了骆青峰的专用露天餐馆。楼上居民进入梦乡时,这里却忙得热火朝天。这场面背后却隐藏着一种危机,附近的居民开始有意见了。居民甲:“都是外面来的人,吃到深更半夜的,别人白天还要上班的。”居民乙:“人多,噪音大,吃了之后的签子到处乱扔。”这种情况很快被反映到了当地的卫生部门。

武汉洪山区卫生监督所监督四科主任胡鸣:“桌子摆到马路上来了,虽然是在小区里面,在巷子里面,摆到巷子里就摆到马路上来了,这个按照食品卫生法是不行的。”骆青峰:“卫生部门啊,环保部门呀,城管部门啊,全部都来找我,因为居民投诉比较厉害,隔三差五就投诉一次。”2003年4月,居民的强烈反应给了骆青峰很大的压力,他最害怕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武汉洪山区卫生监督所监督四科主任胡鸣:“下水道有时候堵塞了,根据我们现场检查情况,他以前办的卫生许可证跟现在的要求,肯定是达不到现在老百姓对这个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了,所以当时就给他下了停业整顿的意见书。”骆青峰:“环保,卫生,城管部门3个部门,同时给我下停业整顿通知单,不准营业。”记者:“那是什么时候的事?”骆青峰:“2003年5月份的时候吧,有一天三个部门同来了。”在当时,骆青峰光靠烤虾球,一天可以卖到七千元钱,一个月就有20万元入账。突然间要求停业,这个打击让骆青峰的情绪非常不稳定。

骆青峰:“我非常好的生意,好不容易熬了这么多年,我才刚刚熬出点头来,突然让我就这样不干了,那我肯定是不甘心的。”忙碌惯了的骆青峰一下子变成了大闲人,整天在街头徘徊,一直琢磨着寻找机会重新再来。2003年5月,为防止非典型性肺炎的传播,他的小店被彻底拆除,连重新开业的机会也没有了。现在只有这根电线杆依然矗立在原地。骆青峰:“后来房子拆掉了,我还经常过来看看,摸一摸它,反正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接下来的时间里,骆青峰一直思考着将来的发展。在岳父帮助下,2003年6月,他很快租下了武珞路上的这个店面。他觉得,原来的老虾球店已很有名气,一定不能丢掉这些了老客源。他就让员工在老店旁举了一个大牌子,将搬迁的消息告诉了老顾客。做好这些准备后,他的新店开始营业了。

骆青峰:“当时我们还请了一个乐队来,在门口摆起了热闹,搞气氛嘛,实际上那都是多余的,因为到了晚上,来的人络绎不绝,把那个门口都给堵住了,当时生意是好得不得了。”由于新店处于武汉市的主干道上,人流量很大。骆青峰发现生意比想象的还要好。他吸取以前教训,为防止噪音扰民,在营业时间上做了改进。骆青峰:“原来是下午才开始营业,现在我们中午就开始营业,到了晚上12点钟以后,我们就不营业了,实际上12点钟到凌晨3点钟是武汉市宵夜的小高潮,我们放弃了这三个小时的营业时间,主要是为了我们的居民着想,不扰民。”经过改进,很多问题就避免了。装修后的新店不仅留住了老顾客,也吸引了一批新的消费人群。骆青峰:“现在的消费者吧,白领来得多一些,小资也多一些,他们吃饭的时候还是要讲究一点环境的。”食客甲:“搬到这儿来了之后,环境也好了。”食客乙:“感觉特别有气氛,其次是他们这儿店面很大,比较干净,比外面的街边的干净的多,吃了很多次,也没有像外面吃了拉肚子呀或者什么的,第三就是他们这的虾球很进味,很多大小也比较均匀,不像外边很多黑的死的虾。”

搬到新店后不到一个月,骆青峰就卖出了50万元的营业额。这之后,对虾球的需求量也自然多了起来,黑虾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骆青峰:“我们员工拿回去的虾啊,质量没有把好关,就把黑颜色的拿回去了,实际上也是活的,但是顾客吃了以后,就反映味道变了,说这个虾不新鲜,死的。”骆青峰认为,一个黑虾虽小,但如果顾客经常反映,那肯定会影响整个虾球店的声誉,这对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一定不能小看。从2003年7月起,骆青峰开始在虾源上把起了关。骆青峰:“这个是今天早上刚送过来的虾,这个里面的冰块是用来保鲜的,如果不保鲜,他放在这个盒子里面,一到两个小时就坏掉了,一定要保鲜,才能保证做出来的虾子的味道比较好。”要保证味道好,虾球的货源就非常重要,骆青峰选择了来自湖北农村的金玉艮作为供货商。

金玉艮每天从武汉市的这个大型水产品市场,收购大量小龙虾,卖给骆青峰。供货商金玉艮:“他用的虾子跟别人的规格不同,他就是要七钱以上的,那个虾子又要嫩虾,他那个嫩虾,好进味一些,其他的老虾子,作作料虽下了,但是味道不好。”骆青峰:“这个虾呀,它有两个品种,青色的呢,就是非常卫生,这种非常干净;这种黑色的一看就知道是污水里面长大的,这种我们一般不用。颜色发青的,这种虾做出来的烤虾跟这种黑虾味道完全不一样。”由于骆青峰只要虾尾,而虾头对他没有任何用处,为节省时间和劳动力,他就和供货商达成了协议。

骆青峰:“因为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耗在这个地方,供货商给我们做准备工作,他每天早上两点钟就过来了,他每天要帮我们拿到几千斤的这个小龙虾。”供货商金玉艮:“整个虾子行里面的虾子,就是他们的虾子,都是我一个人收,其他也有客户找我,我也没有办法应付,因为他这个销售量是最大的。”骆青峰:“我们生意好的时候,像这种一盒十三四斤吧,大概要五六十盒,像这个五六十盒虾尾的用量,换成活的小龙虾,用量就是5000斤到6000斤的小龙虾,才够我们一天的用量。”在武汉,直接用于食用的小龙虾中,骆青峰的虾球店需求量最大,专门做烤虾球生意的,也只有骆青峰这一家。现在来店里吃虾球的人不再是为了吃稀奇,而是冲着他的虾球店名气来了,这让骆青峰非常得意。

篇12:看麦子作文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乘车到郊外看麦子。

我们到了郊外,远远地看见麦田金黄金黄的,像一块大地毯,显得平平展展的,让人感觉无比宽广。走近了我们才看清楚,麦子长的非常喜人,***的`麦子整整洁齐的,风一吹,正块麦田就像此起彼伏的麦浪,宏伟壮观!我欢快地蹲下来,看到麦子的茎、叶子和麦穗、麦芒都黄了,个个麦穗都是大大的、长长的非常饱满。

我们正看的忘乎所以的时候,一个农民伯伯向我们走过来了,在弄清我们的来意后,对我们说,今年麦子长的不错,每亩可收获500斤左右,假如天气好,这两天就可以收割了,保证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农民伯伯说完,脸上露出了满足的微笑!

篇13:三袋麦子作文

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 三(6)班 周舸一

新年即将到来,土地爷爷分别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去了一口袋麦子作为新年礼物,

三位小伙伴非常高兴,它们心想:“这是一份很珍贵的礼物,同时也在考验我们,那么,我们该怎样利用好这些麦种呢?”

小猪说:“我家正好没有粮食,可以用来作为

 

小猴说:“我建议大家一起合作,首先,拿出来一袋作为麦种,用来种地,剩下的两袋麦子作为我们三个的食物,你们说,好不好?”

小牛听了,高兴地说:“我同意!”

小猪也说:“同意!”

春天来了,它们一起播种、一起施肥、一起浇水,饿了就用剩下麦子做饭,一起吃。

秋天到了,三位小伙伴收获了丰硕的麦子,通过

学校: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

班级:三(6)班

姓名:周舸一

篇14:三袋麦子作文

小猪看着活蹦乱跳的鱼,开心地喊到:“太好了!我最爱吃烤鱼和鱼干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鱼切成片,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鱼制品。

小牛抓起一只拼命挣扎的鱼,看了又看,心想:“多新鲜的鱼呀!我要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食物都听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为了防止变质,小牛把它放进冰箱的保鲜室里面。

小猴呢?他觉得眼前的鱼会产卵,所以他把鱼放进鱼缸里养,让它们产卵。

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

他先到小猪家,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鱼,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东西。”说着,不由得咽了咽口水,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

告别了小猪,土地爷爷来到小牛家,小牛告诉老人:“您去年送给我的那袋鱼至今还没吃完呢!”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鱼,老人点点头。

篇15:向日葵 麦子

也许我生来喜欢向日葵和麦子,明亮绚丽的向日葵,使我领悟到平凡生命的伟大与灿烂,金黄的麦田,使我感受到大自然隽永的神秘和厚爱。我常常被它们的颜色和它们发出的天堂一般纯净美妙的声音,久久感动和陶醉。然而,我在梵·高的画中,找到了我想表达的心声,听到了与我情感深处同样的呐喊。我对梵·高和他的画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我喜欢那个喝了许多酒的梵·高,他孤寂地坐在酒馆里认真地作画,用他的生命去画。也许他的生命注定是一个悲剧,可是他留给人的却是热烈、崇高、美好、华丽、丰富、奔放的艺术感受。他用火焰般疯狂的情感,描绘出燃烧的太阳,如波浪翻滚的麦浪。他画明亮热烈的向日葵,画盛开的桃花,画碧波荡漾中的渔船。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画了七幅向日葵。他将自己对生命的希望,对光明的渴求,统统倾注于他的画中。那些金色的花瓣,好像在燃烧,是那样的蓬勃、热烈、奔放而无拘无束,那些色彩是那样地充满生命的厚重和力量。他就是热烈开放着的向日葵中的一棵,他就是麦田中的一粒饱满的麦穗。

在一幅来自海外的图片中,我看到了梵·高的墓地。它坐落在一个小山顶上的公墓里,墓地淹没在鲜花和麦田中,远远望去像一座幽静美丽的小岛。梵·高的墓在一道石墙下面,墙上有几朵朴素的小花,在风中寂寞地摇曳。棺墓上爬满了纤细的青藤,墓上没有任何装饰,甚至没有十字架和照片。如果没有其他文字介绍的话,恐怕谁也无法知道这是梵·高的墓地。它简朴得就像一座被人遗弃的荒冢,惟有头顶上湛蓝的天空和麦田里徐徐吹拂的清风,与梵·高的灵魂作伴。

尽管如此,我脑海里仍然涌现出他的那些画——那些金色的花瓣,展现在阳光下的昂扬姿态;沉甸甸的麦穗,在风中窃窃细语,述说着生命的奥秘;一粒粒饱满的葵花籽,从果盘中脱颖而出,撒满大地,转眼间,无数的幼苗从泥土中钻出来,亮出了生命的惊喜。

可是,他累了,他回到大自然,在他热爱并画过的麦田里自杀,他用自己的鲜血回馈大自然曾赐予他的美好灵感。

我站在远离梵·高的国度里,站在盛开着向日葵的田野上,目光越过金黄的麦田,望着遥远的天际,怀念我心中的向日葵和麦子。

篇16:割麦子作文

麦子黄了,一浪一浪翻滚汹涌,看上去晕晕的。却看得人眉开眼笑汗珠子直淌。五月的太阳已经很热辣了,已经不象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而是三十郎当的少妇了。而且是绝不装嫩的本色少妇。那热情真的就象一把火,不过不会燃烧沙漠,倒有可能燃烧脂肪。谁要再说减肥难,弯腰撅腚去割上三天麦子试试。

我不会割麦子,小时候不会,大了就在学校一掷千金(一寸光阴一寸金嘛),偶尔回家参加劳动也总象旧社会的大少爷一样,什么家什都提不起来,只能打打下手。比如捆麦个子,看麦场什么的。虽然不会割麦子也不会打麦子,可我会吃麦子,真的。

麦子似熟非熟的时候,麦粒是软软的,但芯里并不是汁液而是已经渐趋饱满的,这时候采一把来,再弄一堆离离原上草,点一把野火,把麦穗放在火上烤,边烤边转,待到麦香四溢的时候,放在手心里来回地搓上几把,再吹一口气,卟,麦皮飞扬之后,手心里就剩下喷香的麦粒了。一把填到口里,那个满足啊,什么麦当劳肯德基,比我小时候的烧麦差得实在太远了。当然此烧麦非彼烧麦了(烧麦是什么玩意儿嘛!)。

麦秆也是可以拿来玩的。编个小戒指戴在手上,折一只蚂蚱振翅欲飞,都是乐趣无穷的。大人把麦秆最好的部分收集了晒干,可以蒸馒头的时候垫在箅子上,也可以编成扇子乘凉时用,或者做成长长的卷帘盖草垛防雨。这些都是麦收的副产品了。

真正的麦收,以前都是纯手工的。把镰刀磨罢,戴一顶斗笠,于田间飞刀豁豁,麦子便齐齐地抓在手里倒在地上。我对此类技术含量很高的操作一直心存崇拜。后面便有人将麦子一捆捆地扎好,置于田间。到一定数量时,牵来毛驴,一垛垛地撂到驴背两旁,一条绳子飞檐走壁地捆扎结实,由小孩或妇女押送到麦场里,一拉绳子,刷地落地(由此看出如何捆扎也是绝对的技术活),驴子便一身轻松了。

麦收时节是顾不得回家吃饭的,午饭要送到田间地头上,就着咸菜就是一顿好饭。麦子在场里先晒上三两天,待差不多干透,打乱了一大片地放在那里,牵上驴子带上碌碡,一圈圈地碾,麦粒就乖乖地落地。然后收起麦草,趁有风来时用木锨扬起麦粒,麦粒间的.麦壳就飞出去,飞出去,只剩下黄澄澄的麦粒。也有用人工的,用摔用拉(阳平),总之要把麦粒折腾下来才算完。

麦粒在太阳底下还要晒上几天,这时候就要有人看场,防止鸡鸭牲畜糟蹋。不时还要翻场,就是赤脚走进去一圈圈地拖,拖出曲曲弯弯的沟谷,增加受光表面积,提高效率。一旦下雨,可就要耽误麦子的脱水,甚至会捂得霉变,所以要争分夺秒。看场是很枯燥的,不过也很休闲,想想看别人都在太阳底下割麦子,你捧本小说往树荫底下一躺,偶尔抬起眼往场院上一瞥,或者扔一块石头吓唬吓唬靠前贪嘴的麻雀和母鸡,清风徐徐,那是何等的享受。

最辛苦的是割麦和打场,麦芒会刺得身上一道道地,又热又累又痒又疼,若不是为了那些可爱的麦粒,才不会有人受这番苦楚。现在就好得多,有收割机脱粒机,大部分工作都被机器代替了,速度快质量高,省事得很。麦子可以拿去磨坊换面,回家做馒头花卷包子饺子随心所欲大快朵颐时,想起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过往所有的一切辛劳便都有了回报。而城里的人们,钞票递过去,便有馒头拿过来,又哪知道小麦是怎么来的,麦苗和韭菜的区别?

三年前,我在下放当知识青年的时候,地里到处都被安排种了麦子。一到收割季节,大地全被染上了黄色。农民家里喂养了猪,粉碎麦子时余下的麸子拌着给猪吃。

我第一次割麦,根本没有悟出窍门。自己不明白怎样去割,更不深悟“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结果不是弯身扭伤了腰,就是镰刀划破了腿,或者因工具的笨拙而落在了别人的后面。自己手把手地学着,开始几天根本无法出来活。农民们耐心地教我,言传身教式地引导我,才使自己逐渐掌握了割麦子的各种技巧。在麦地里,人们一字儿排开争先恐后地向前方摞动,熟练地展示着自己的技术。被别人丢在后头,会让大伙儿笑话,说你劳动能力低下。

上一篇:红会十五年周年庆典晚会新闻稿下一篇:三原博物馆消防工程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