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的小学散文

2024-04-10

麦子的小学散文(共11篇)

篇1:麦子的小学散文

麦子的经典散文

自打进了城,有些年没有伺候庄稼地了。平日里吃着白馍,喝着麦面粥,反倒觉得是天经地义,该不会亏欠谁的。念及此,真真地被自己的这个念头吓了一跳,继而觉得自己麻木得简直就是个饭来伸手的家伙!我不想辩白,这些年内心确有一个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不断作怪。进城后,这几年因了工作的关系,生活的时间、空间离农村越来越远。甚至渐渐淡忘了该去怎样种庄稼。越想越发地不安,心里一杆小秤开始七上八下起来。偏偏刚开始反省的我,还没想好怎么找着回家的路。我大抵知道,须我用心推开记忆中通往村庄的那条路……

大学毕业之初,自己单了有几年,好在无太多挂牵。逢麦秋两季子,大都请假回家帮农。上了几年的学,身子骨并没有因为丰富的大学生活凭空多生出几把子力气来。对于秋收,我无太多抵触情绪,概因时间长,劳动的份量被拆得东一天西一天的,净干些磨洋工的活儿,倒应了自己疏懒的心思。麦收不行,麦子不等人的。待到熟麦子的天气,眼看着麦穗一天一个成色。收割之前,父亲必躬身前往麦田,揪下一把麦穗,在手里搓搓,搓得麦穗离骨,父亲张开那双树皮一样粗糙的手,“孙猴子”似地朝手里的麦粒儿吹上几口气,待麦皮被吹得七七八八了,捂入嘴里反复嚼着,嘴里念叨着,嗯,火候儿差不多了,这几天就可以开镰了。

乡人眼里,麦子是与神通灵的,每逢年节,供桌上摆放的香炉里是要放些当年的新麦粒进去的,继而在上边插上三炷香,香也不敢乱放,三炷就是三炷,乡人讲究的是神三鬼四,放四炷香可是敬各路鬼魂的。且不说灵验与否,麦子的身份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开镰前,有些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提前大半个月,家家户户在家开始搓草月子,麦秸蘸了水搓起来的草月子能赶上皮鞭子,那股柔韧的结实劲儿若打在人身上,立马腾的弹跳起一道红记来。饶是这样好用,我也没敢用它去打架,因为还有比它更厉害的东西---父亲顺手抄起的木条子。镰刀也是要打磨的。置一盆水,把磨石放到一个及膝高的长条凳上,人骑在上边,用手捧几下水均匀撒到磨石上,麦收前最神圣的工作开始了。随着父亲腰背弓一样地上下起伏,镰刀渐渐露出了底色。不消片刻,一把把锋利的镰刀就能磨成。

母亲,则操持着麦收期间应急吃的饭食。过麦,人让麦子撵得脚打后脑勺,逢急活的时候,来家吃点现成的,吃完踮脚就往麦田去。大多时候母亲要不摊上一盖垫煎饼,要不就蒸一锅窝窝头,捎带着蒸上几个馒头。把早已腌好的咸鸡蛋、咸鸭蛋一并蒸上作为应急的菜肴,吃的时候用刀一劈两半,每人一半,多了不给。烧一大锅绿豆汤,田间、回家都能喝得上。为此母亲往往操持好几天,哥哥姐姐间或去打个下手帮厨,顺嘴偷点吃的犒劳一下自己也是常有的事。

这些活于我没有太多的吸引力,我是做不来的。念书,我却能钻了书里大半天不出来。上课学到与麦子有关联的课文时,老师总能给我讲些关于麦子的过往。麦子秸秆中空却有骨节,这点倒像是竹子,是有些气节的。叶子一溜儿长披针形。老师说,麦子是有灵性的,一畦畦麦子打小长在一起,就像兄弟姐妹是有感情的。它们生在长在母亲---大地的怀抱里,一路相扶走到终了。说到后来竟有股悲凉的味道。我不忍再去听。毕竟年少,有一次,受好奇心地驱使,瞅晚上出去玩耍的空当,跑到村头的麦田边上,静静坐那儿偷听。听见了!微风吹过,麦子发出沙沙的.响声,看到黑暗里影影绰绰的麦子顺风向我倒来,因了心里害怕的缘故,无端地把风吹麦田的声音当成了麦子的哭声,吓得掉头就跑,再也不肯回来。

要开镰了。我随父母来到地头,看着满目苍黄的麦子,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微风吹来,麦浪滚来。头挨着头,腰挨着腰,发出齐刷刷的声音。无须再去分辨这种声音的属性或去从,因为它们很快就会倒在农人的镰刀下。随着镰刀一次次地起落,一片片麦子倒下,甚至没来得及听到一声叹息。麦子在麦地里站了一个季子,该看的看了,该经的经了。临了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了更需要它的人,毫无保留,没有一丝地犹豫。它的生命并没有结束,而是得到了延续变成了白面。被人们做成了白馍、面粥、糕点等各种美食,销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人们在吃着这些美食的时候,到底还有几人会记得麦子的过往?

凭心而论我与麦子是有感情的。家里条件不太好的时候,父母兄弟姐妹大都吃煎饼、玉米窝头充饥。因了我在家里排行最小,又体弱少力,父母把不多的白馍留给我吃。母亲还常常偷着给我开小灶,做点面疙瘩汤给我喝。可以说那段岁月,是母亲靠着麦面把我养起来的。去外乡读初中的时候,每次临行前,母亲总是往我包袱里塞上几个大白馒。母亲是舍不得吃的。有一次我看到,在灶房里母亲用铁铲刮糊在铁锅边的馒头皮儿放到嘴里吃,吃完了一副幸福满足的样子,脸上还带着不会轻易发现的笑容。此刻我知道,母亲定然是想起了我平日里狼吞虎咽吃白馍的样子。我对母亲的感情,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麦子的。上大学以后,麦田承包到户,生活有了起色,父母就是靠卖麦子的钱供养我上完了大学。我应该对麦子是感恩的。农民讲究的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何况困难时候,我是靠麦子度过难关的。

与麦子的缘分,该是一生缘。那,怎么困难的时候,我对它怀揣着感情没齿不忘,越发到了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反而想不起来了呢?等写到了这篇文章的结尾,我终归还是找到了回家的路。年少时对麦子的感情是因它蘸满了深深的母子之情,养我长大,其之深,其之厚,让人念念不忘。未等我成人,母亲便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对于麦子的记忆便随着母亲的离去被深深封存在了记忆的一个角落,上边加了一把时光的锁。而后的日子里我习惯性地排斥着这个角落,终日强迫自己,久而久之便变得麻木了。就像一张黑白底片,时间久了某些地方已然变色模糊。念及此,是该沿着回家的路走走了。

篇2:麦子的小学散文

车队由北向南开去,可以说这是一批现代“麦客”,前几天,读了篇《三代为“麦客”》的文章,其中写到祖父为“麦客”,挥镰刀拼搏一季,图的是换些口粮;父亲做“麦客”用的是“推倒式”小收割机,挣回了三间大瓦房;当今的小伙子,开的是联合收割机,愿望是筹资办工厂。这一群,也应该是胸怀希望的一群。他们别无旁顾地先插到南方的麦区,然后挥师北上,等从鄂北、豫南回来,家里的麦子正好熟透。

机车鸣叫着从身旁滚过,那巨大的后轮显得威武,和着收割机轰隆隆的节奏,心里突然有一阵排山倒海般的冲动,好像这是开往战场的军列,走过的是一群奉献热血和汗水的勇士,望着他们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最后一辆车上,酣睡的机手竟把一只脚伸到了车外,任其上下荡悠也没有醒来.不知为什么,我眼里泛起一层湿润.车队渐行渐远,透过那片薄薄的水雾,我看到南去的机车被镀上了一层曙红,我知道,这淡淡的曙红之后,便是炎热的一天。

中原大地及至更广阔的皇天厚土,无尽的麦田微黄了,风吹来沙沙地摇曳,多少人为之激动,多少人为之忙碌,它是人们一年的希望。

我一直觉得,小麦从出苗到收割,最好看最优雅的时候是她扬花孕穗到成熟的那些日子。

春天来了,麦苗返青,拔节,身子随那春风春雨轻轻一抖,大地一片葱绿。

等到了初夏,麦子齐刷刷地长到没膝,有的甚至窜到了半人高,几天不见,全都抽穗了.这时最好能下一场雨,那麦子被洗得干净,像出浴的姑娘,挺拔而修长。就是那绿也绿得参差,绿得层层叠叠,麦杆像是暗绿色画上去的,叶子倒是一笔一笔的浓绿,麦穗还嫩,显出一支一支的青绿,连穗子上的麦芒也有区别,远远看去,一层雾蒙蒙的浅绿。

等麦穗上挂着的那些星星点点的小白花被风不经意地吹走后,人们对她的关注便越来越多,算是按小麦生长成熟的脚步安排着日子。“灌浆”了、“上面”了,这时的麦粒越晒越硬实。读者文摘在线阅读

挂在墙上的镰刀摘了下来,搬来磨刀石,洒上清水,把铁锈磨净,将刀锋磨出,一场收麦的战前准备在各家各户悄然展开……。

希望在不断地被放大,不安也随之增加,人们常常望望天,怕有不期而至的风雨,一下子毁了这已到眼前的收成。

就像千里之外的儿女捎了话,这几天就回家;就像张罗好了新房,算定了日子要迎亲的幸福和不安。

早年每逢收麦的季节,家乡小城都为之一空,赶城的不来了,帮忙的下乡了,收麦真是一场喜事、一桩大事,大喜事往往让人牵肠挂肚。

打记事起,我就对小麦有一种强烈的渴求,其原因我已在另一篇散文《荒年纪事》中做了讲叙。那些麦收时节,我都要随大人到城外拾麦子,一天能拣半篮子麦穗,回到家顾不得除去满身干热的尘土,就用双手将麦粒搓出来,一个麦季积存下来就有二、三十斤麦子。谈不上贮存,顾不上后熟,总是匆匆地磨出蒸了馒头,新麦面有些发粘,但有一股特有的麦香。

作为“下乡知青”在农村生活的那几年里,我反而有些“恨”麦子了。秋天,为麦田撒上粪;春天,给麦苗浇水,有一次从车上卸下麦田急需的化肥,队长要求每人背一袋,50公斤重,壮劳力扛上肩走了,初到农村的我刚满18岁,身架还没长成,一袋化肥压上,身子直发飘,走起来竟是深一脚,浅一脚地乱晃,根本扎不住步子。当时觉得越压越沉,眼看人要爬下了,猛然又感到肩头一轻,原来是记分员帮我扛去了,他是我下乡后结识的好朋友,我称他乳名,喊他“生哥”。替我扛包的细节我至今还记得,也许他已经忘了,但我心中常常感念。多少劳作都过了,等割麦的时候,我的汗水滴在发烫的土地里滋滋作响,晚上,又为高高垛起的麦子守夜,大半年的辛苦,最后只能按21斤的标准分三个月的口粮——63斤小麦,磨成面还有多少?撑开吃一个月就完了,然后再等待那个漫长的秋收。

村里有一家贫困户,冬天,当家的男人总是光着膀子穿一件薄棉袄,衣服瘦得已经扣不住了,就在腰间扎一根绳子,再冷的北风也是敞着前胸。三个孩子一个挨一个,整天嗷嗷喊饿,等半死不活地度过了“春荒”,麦子终于分到了手,那家婶子蒸了一锅馒头,按过年的仪式一个个点上红点,她先分给孩子,自己也捧起一个热腾腾的白面馒头,竟不是急着吃下去,而是对着馒头打起来,打一下问一句:“你还跑不跑?!你还跑不跑?!”馒头无语,在那扑扑地拍打声中婶子已潸然泪下……。不是麦子要跑,是政策制约了人,人祸大于天灾。农村有句土话:“人哄地,地哄人。”不干,半点真理也没有!

几十年过去了,吃不上馒头的岁月也走远了,但是,麦子留给我的记忆和情感。永远也无法抹去。

前不久,去参观一个农业展览,那会徽又唤起了我对麦子的情愫。绿色的底色上托着一支金黄的麦穗,所有的麦苞从中径两侧对称排列,麦芒在最上方被整齐地图案化。当时我想,还有哪些用麦穗作标志地方,多了,“国徽”的两旁不是麦穗吗,还有什么比“国徽”的荣誉更高。

篇3:麦子的小学散文

一、缺乏儿童文学性, “教材体”说教味太浓

朱家珑先生谈到小学教材编写时, 说到过这篇课文中小猪的形象是“鼓励适度消费。这是消费观念的转变, 因为适度消费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小牛“勤俭节约的精神, 直到今天仍然有其现实意义”, 小猴的形象可以激发一种“处于萌芽状态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所以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利用教材, 传播现代意识, 倡导现代文明是教材编者的责任。现代公民的纳税意识、国际意识、环保意识, 甚至投资与风险意识都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

朱先生是语文教育大家, 也曾参加过语文教材的编写, 他的话向我们传达了这篇教材的编写意图, 不难看出, 这篇课文确实可以实现这样的意图。可是从另一个角度说, 我们从朱先生的话里也可以看出, 这篇课文虽有童话的“外形”, 可已经不被当做儿童文学使用了, 而是作为一篇小学生“入世”的教材。著名的儿童文学专家王泉根先生给儿童文学下了一个定义:“儿童文学或称少年儿童文学, 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 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和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 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也就是说儿童文学不是以系统的介绍和说明知识为目的, 其真正关注的是儿童的精神世界。

儿童的精神世界充满各种奇特的想象, 他们的想法充满了天真和趣味。而儿童文学便充满了儿童的想象和幻想, 儿童的观察视角和表达方式, 其要做的便是为儿童提供阅读乐趣, 帮助儿童开拓自己的想象空间, 弘扬儿童的天性, 同时丰富儿童的经验。所以儿童文学不可以有太多的世俗的功利计较, 不应该以成人的视角来书写故事。再看看我们这篇课文, 它的情节非常的简单, 我们几乎一望而知它的意图, 即号召儿童学习小猴的爱动脑筋, 不要学习小猪的好吃懒做。很明显这是作者有意编写来向儿童说明一个道理, 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想象性, 充斥其中的趣味性也少得可怜。课文中小猪的形象是好吃, 小牛的形象是节俭, 小猴的形象是聪明, 这就是大人世界中对这三种动物的印象, 课文中一一对号入座, 这是在用大人的理性的、功利的、知识的逻辑来看待事物, 这就造成了成人逻辑和儿童逻辑的冲突。所以, 这篇课文是似是而非的儿童文学作品, 是一种教材体, 为了某种教学目的而编写或改写的用作教材的作品, 这种作品功利性过强, 而作为儿童文学的艺术性、审美性却不足。

在苏教版的教材中, 类似的儿童文学作品还有很多。虽然很多作品看起来是儿童文学作品, 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短、小、轻、薄。例如三年级上册的《蒲公英》一文其实并不算什么美丽的童话故事, 只是借助一个太阳公公的形象和三个蒲公英的形象, 来劝诫儿童不得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 不得贪慕虚荣, 而应该脚踏实地。在这篇课文里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什么想象性和趣味性。我们很怀疑这样的劝诫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 因为这篇课文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小孩, 在他们的世界里从来就不会考虑这样的问题, 文章的效果也就有限。我们担心这样的说教反而令儿童对文章兴味索然, 影响文章的阅读效果。

《蒲公英》这样的文章和《海的女儿》那样的文章一比较, 我们便知道其中的区别。《海的女儿》是《安徒生童话》中的名篇, 她是一个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里面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美得让人忧伤。为了自己心爱的王子, 美人鱼化作了泡沫, 然而美并没有随着美人鱼的消逝而消逝, 而是化作一种爱的力量永远地留在小读者的心田, 我想这种力量会作为心灵的能量永久地弥漫在心底, 儿童阅读这样的作品, 一定会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因此我们希望在教材中能够摒弃这种教材体的儿童文学作品, 选择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品。

二、课文内容存在硬伤

在《三袋麦子》中, 三个“主人公”处理土地爷爷给的麦子的方式是:小猪吃了、小牛收起来、小猴把小麦种了下去。而课文给出的土地爷爷拜访他们的时间是快要过年的时候。我们知道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 春小麦于3~4月播种, 7~8月成熟, 冬小麦于秋季10~11月播种, 来年5~6月份的时候成熟, 所以很明显小猴在快要过年的时候播种小麦是个常识性的错误。其实, 关于小学语文课本存在常识性错误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 例如《爱迪生救妈妈》等。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常识性错误, 跟教材的成书方式是分不开的, 很多课文都是由出版社编辑临时编写而成的, 不用说缺少经典性, 就连最起码的正确性也很难保证。因此, 我们希望小学课本能够多选一些经典性的文学作品, 让我们的语文课本变得厚实, 在编写课文的时候也要避免常识性的错误。

篇4:麦子的哲学

农夫突然跪下来,吻着上帝的脚:“全能的上帝呀!您可不可以明年允諾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大风雨、不要烈日干旱、不要有虫害?”上帝说:“好吧,明年不管别人如何,一定如你所愿。”第二年,这位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的麦穗,因为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还多,农夫兴奋不已。

可等收成的时候,奇特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是瘪瘪的,没有什么籽粒。农夫含着眼泪跪下来,向上帝问道:“仁慈的上帝,这是怎么一回事,您是不是搞错了什么?”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什么,因为你的麦子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变得十分无能。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一些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更是必要的,甚至蝗虫也是必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

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一样,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能是一个空壳而已。每一个人,从出生特别是少年以后,就开始面对各种考验,并开始收获各种考验所带来的宝贵人生特质。如果拒绝来自现实的新一轮考验,时时幻想温煦的常态,那么他从一开始就输给了生活。一位叫海涛的中文系毕业生,在求职路上东奔西跑,在广州应聘到一个职业技术学院当教师,年薪4万,因被地方告知不能解决户口,他便放弃了,放弃了自己追求的内在东西。后来,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在户口这个并不很重要的考验面前,逃走了,生活因而变得异常苍白、无助。

而一位退伍军人,在复员后也没有工作,经介绍到东北某食堂卖饭,早起晚归地站在露天里卖,一会儿就冻透了。但他不嫌弃,妻子心疼他,嘱咐他穿大衣上班。他说穿大衣卖饭不方便,还说一旦习惯了大衣的温暖,就会耐不住寒冷。这位退伍军人硬是凭着过人的军人意志,经受住了来自冬天与平凡的考验。他对自己所吃的苦,没有抱怨,每日乐呵呵的。回家经常拍拍妻子的手,说自己习惯了苦中作乐。

如果有人看上去信誓旦旦,却患得患失,不肯接受特定现实的不足,甚至逃离生活带来的某些考验,那么他就像不经风雨、不历严寒酷热的麦子,就像不耐冬寒、不受冰雪的草木。地球上为什么有磨难?也许它就是为了考验我们在困窘的时候,心中是否有持续不懈的热情,身体里是否有为健康而运动的执著,眼眸间是否还怀有温暖的诗意。在缺乏动力的时刻,在面对生活挤压的那一刹那,你是否还可以微微一笑;面对平凡、无奈和敌视,你是否能够经得起无休止的考验;面对冰霜雨雪、西风怒号,你是否已经适应并渐渐喜欢、甚至从中发现随苦寒而来的种种欣喜?

人生的通道,往往穿越卑微、困境和风雨而产生。平凡者可以凭借考验抓住机会,最先觉醒、最先锤炼、最先成熟,然后运用智慧,使自己变得伟大。普通的麦子,尚能昭示不普通的生物延续哲学;一个人经受某些必要的考验,经历某些可贵的坚持,能不孕育一些珍贵的人生积淀?!

篇5:远方的麦子优美散文

布谷声中,麦子又一次悄无声息地进入成熟期。那是三十五年前的麦穗,站在山后一片瘠薄的田里,向着遥远的我昂首注目。那片田,是村里分给我家的,大约三亩。它并不算广阔和丰腴。平躺在三面环山的峪口,一面青青山坡的脚踝被它紧密抓住。分地那天,我和母亲站在它的肩上。土地刚刚深翻,母亲直面着它的深褐色的肌肤,欣喜状作出一番漫长的凝视,好像那些大大小小的土坷下,每一块的下面都会有一粒金子的喘息深藏在那里。我捋着母亲的目光,循去。深褐色的土地上,是沉默的宁静,是万道阳光的慷慨抵达。母亲自言自语道,有了这么一片田,还能怎么样呢……母亲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和那片土地一样,宁静,布满阳光的颜色。

有了属于自家的田地,于我的生命历程中,算得上是一件令人兴奋和喜悦的大事。晚上,躺在有月光朗照的瓜棚里或石榴树下的草席上,我常会异想天开:麦子种了下去,一片绿油油的麦苗顷刻间将那片田覆盖。须臾,麦子抽穗开花。那麦穗,竟是接地而生,直至长成一棵麦子的高度。然后,它们向着五月的阳光,一起展露出金色的芒。

那是梦幻?还是一个少年最真切的希冀。记忆里的那些年,光阴一直行走在逼仄的.胡同里。农家日子的常态是窘迫,我的记忆也多与食物有关。白面馒头,葱花油饼,手擀面……这些用麦子做成的柔软而香甜的食物,于我,于全家,于我所熟知的村人,都是一些令人怦然心动却不可多得的东西。一年四季,家里那张用泡桐木做成的餐桌上,母亲摆在上面的,似乎永远是玉米煎饼、玉米窝头和玉米糊糊。秋后一段时日,餐桌上会多了一盆我喜欢吃的蒸红薯。奶奶做的薯干红豆粥,也会让我喝得面颊潮热,口舌生津。而白面馒头,好像只有在麦子收割入仓之后,或是在春节期间,才能让我敞开肚皮吃饱,尽情享受几天麦子带给我的温暖和喜悦。每年,当霜降来临,纤细的麦苗又一次匍匐在田里时,我的生日也会如期而至。唯有此时,母亲总会做一锅手擀面。母亲把面盛在碗里,再滴上几滴香油,端到我的面前。望着我大口大口地吃面的样子,母亲会说,面条香又长,生日吃了面,你往后的日子就会像这面条一样了。

青青山坡下的一年四季,麦子在我家的田里占据着三分之二的时间。我盼望着它们的成长,盼望着它们变成饱满的麦粒贮藏进我家的大缸里。我家那口盛麦子的大缸,一年有半年多的时间都处于虚空和饥饿的状态。因此,麦子的成长注定和我,和村里所有的孩子,甚或和这个村庄的成长有关。而麦子的成长总是那么不疾不徐。它们的童年藏进一个冬天的国度里,在这样的国度里,没有什么作物能象麦子那样不惧寒冷。再大的风雪,麦子自若地袒露于其中。麦子没有把冰雪的浸淫当做一种苦难,或者麦子是把这种苦难当做一种历练,当做一种成长期的洗礼,更是当做一种成长的滋养,努力地汲取,从而使自己的品质更优秀,体格更强壮。

一个长长的冬天,麦子在冰天雪地里学会了坚韧,学会了并肩承受。然后,麦子以雪为被,在黄土地里开始安静地睡眠,做起一个温暖的金色长梦,没完没了,直至被一串春天的鸟鸣唤醒。春天里,醒来的麦苗会很快抖擞精神,一夜之间焕发出一片青翠。这样的麦田之上,云彩和鸟雀都喜欢放低些自己的身姿。风挟裹着风筝和童谣,也喜欢在麦田之上的云朵里奔跑。“这是我家的麦田,你们不能进入!”风筝和白云之下,叽叽喳喳的童声里,不时会飘荡起这样一句坚定的稚语。一群孩子,呼啦啦,像蝴蝶一样,飞过一片青翠……

那面被麦田紧紧依偎的坡上,一丛丛荆棵,稀稀拉拉的桑树和洋槐,还有一坡青草。在麦田之上,桑树挂满了桑葚,渐以变红、变紫。麦黄之时,荆棵花开始嫣紫地开着。坡上,桑树下,荆棵旁,是农人们抽烟小憩和打呼噜的好地方。我曾看到许多这样的情景:锄田的人累了,他们撂下农具,大汗淋漓地爬上那片坡。一袋烟抽完,他们就地躺下。即使只有十几分钟,他们也会把鼾声打得如同雷鸣。他们天天辛苦劳累,侍弄着土地。土地是他们的全部。他们的主要生活内容就是在季节的交替里,在这片黄褐色的土地上日出而作。这些黄土地上的垦耕者,或许只有在如雷的鼾声里,他们才能卸下一些生活的重负,才能去捡拾并温暖一些最初的梦想。

麦子终于开花了。如昙花一现般,立夏之时,麦子的花开得羞涩、简约而卑微。它不愿像荆棵花那样异香四溢而招蜂引蝶,也不愿像洋槐花那样香甜可口而撩人口腹之欲,它甚至不愿让人为它倾注些许的目光。但此时的田野和村庄,空气中蕴涵着一些别样而精致的情愫,它会使所有的呼吸平缓而舒畅,会使农人们感觉到脚步的流畅和踏实,也会使一个村庄、一座山抑或一条河流变得内敛而沉静。这个时节,天空格外湛蓝和高远,阳光也格外热烈。鸟雀们飞向更高处,它们告诉云朵别走开,一场天地间盛装的歌舞即将拉开序幕。

白天,太阳督促着麦子的成长和成熟。夜晚,月亮伸出带着银手镯的手,抚摸着麦子的身体,防止他们受伤。至今记得,麦子开花前后,父亲和母亲无数次穿行于那片麦田。日头下,他们将自己的躯体弯成一弯月亮,然后像月亮那样闪烁着汗水的光芒。他们乐于做这样一弯月亮。

麦子不会辜负谁。麦子会用一种最纯粹最质朴的色泽来宣告它的成熟,那是一种来自太阳,提炼于土地的颜色。这样的色度之上,所有的生命展开希望,在云端飞翔。那里,太阳为云朵,也会为所有生命的羽翼镶上一道金边。此时,农人们操持着千万把镰刀,在黄土地上挥舞着光芒。他们为自己以及所有生命的飞翔,也为云朵和清风,以及一个季节与一个季节的暖手相牵,刈割出一条铺满金光的路。

收割后的麦子躺在我家的田里,以一种整齐有力的姿势排成一章排比句。一垄麦田,如同一面大炕,被六月的阳光晒暖,麦子躺在上面,会很快进入一场舒服的深度睡眠。任何的成长和成熟都是艰辛的,或许还有苦痛,麦子也一样。饱满的愿望抵达了,光阴也会流逝。一场温暖的睡眠,抑或一场永久的睡眠,在这里等候着麦子的灵魂,麦子的灵魂因此得以最终的成熟和升华,这一定是麦子最好的结局。上苍给予麦子的,只能是这些;光阴对于麦子,也只能如此。如同我们,在永远的成长和期待中,用沾满汗水和泥土的双手,努力捧起一个白面馒头,慢慢咀嚼……馒头的颜色却逐渐变深,最终变成脚下这片黄土地的颜色。

篇6:郭映辉《父亲的麦子》散文

灼日,镰刀。

阳光沸腾了庄稼四季的味道,麦田地一年的希期,跃上了父亲的镰刀。一镰下去,嚓——汗水,一滴……黄土地上的夏宴,从此,味道更厚重了,更香醇了。

麦田,被父亲的镰刀剔净毛发的孩子,麦捆,被父亲的`汗水醉倒,一个个东倒西歪。将军般的父亲一手叉着弯腰,一手指挥着我们搬运麦捆,井然有序……

夕阳将这凯旋的场面迅速拍成胶片,下班后托付给月亮冲洗,调皮的星星偷出几张镜头特写,悄悄地送进我的梦乡。

这匹老马,拉着石轱辘,咯吱吱、咯吱吱……每一个步子总是那么地小心翼翼,生怕漏碾掉一穗麦子。

翻挑麦秸秆喽——!顽皮的麦粒们在铁叉与秸秆之间玩起了藏猫猫,父亲,用他那双宽大的手,从麦秸秆与打谷场之间激动地一捧!终于成功地为今夏十月怀胎的麦子接了生。

在母亲的帮助下,每一粒麦子都与阳光相爱了。

白天,打谷场上,阳光用真情吻遍了每一粒麦子的通体;晚上,编织袋中,麦子紧紧地将阳光搂在怀中,柔柔地、绵绵地、咬着彼此的耳朵,策划着关于秋天的婚礼。

带着阳光的体香,住进了父亲特意精心建造的粮仓。这所旅途中暂时的归属,这湾世间心灵的港湾,并未能停止住麦子的思想——

篇7:种麦子散文

随着玉米收了、杆挖了,施完底肥,过了寒露,就该到种麦子的时候。

父亲吆上牛,套上放犁、麦种、斗等时用农具的架子车,我跟在后面。到了田里,父亲卸下农具,套上犁,我牵着牛开始犁地。随着犁铧,深褐色肥沃的湿土翻向两边。牛甩着尾巴矫健稳实地拉着犁铧,时而发出哞叫。父亲一手扶犁,一手执着长鞭。犁地讲究技术,必须一犁挨着一犁,接下来就是用铁齿做的凿子凿地,将翻出的土块凿碎。这才开始撒种,父亲将麦种倒在斗里,从地头开始,抓起一把种子向前边走边撒,抛撒的麦粒形成一道道均匀弧线,后来我上初中,才知道那叫抛物线。撒完种子,父亲给牛套上用藤条编成的`磨,让我坐在上边,顺着麦种播撒的地方开始磨地。几个回合,地被磨的平平整整,麦种完全被遮盖。父亲卸下磨,让我看着牛,他倒了倒鞋里面的土,坐在一只鞋上,掏出徊锅烟袋,装上烟末点燃,望看平整细碎的土地,他惬意地深深吸上一口,拧紧的眉头渐渐地舒展。

篇8:麦子的小学散文

阅读过程中我将学生置身课文情境的体验过程, 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 以促进学生对文中人物、事件的感受, 并催生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为了体现这一阅读理念, 本教学设计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 “披文入境”, 在角色感知中使阅读教学呈现为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

一、导入课题, 随机识字

1、板书:麦子

听说三年级的小朋友们个个是识字能手, 老师也想挑战一下你们。同学们认识这个词吗?指名读———齐读。

麦子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作用?

小朋友们想到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

(老师随机交给巧记的方法:大王出点头, 下面又一撇) “麦”有很多朋友, 哪个小朋友为它找朋友。

2、孩子们,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麦子”讲述的童话世界。齐读课题。

【利用学生的预习先知导入新课, 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融洽师生情感, 也为本节的童话主题奠定了基调, 生成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故事, 了解角色

1. 大声朗读课文, 把课文读顺, 把故事读好, 了解故事讲了什么?

2. 小朋友们, 读完了故事, 你认识了哪几个童话人物?围绕“麦子”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3.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系统了解每个故事人物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这里要给学生足够长的时间。)

【“大凡读书, 须是熟读, 熟读了则自然精读, 精度后, 理自见得。”让学生在初读识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尽可能达到“句句通, 句句顺”的朗读效果, 落实教学目标。】

三、提炼关键词, 练习概括

1.【介绍方法】出示第1自然段。

(1) 学生齐读, 红线标示“一份”“麦子”, 读准这两个生字词。 (2) 谁愿意用这两个词说说这段写了什么?

(提示:这样借助关键词就可以很好地把握自然段的内容。) (3) 齐读课文, 加深理解。

【以“关键词提示”的方式激活了孩子们的连词成句的概括能力, 让识概括内容充满趣味性, 有助于迁发孩子们理解能力的自主挖掘, 扩大思维空间。】

2.【学习方法】出示第2自然段

(1) 哪位小朋友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指名读, 要求准确。随机练习:“黄灿灿”这样形式的词语在前面的课文中已经学过, 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吗? (如:金灿灿、黑黝黝、蓝晶晶、亮闪闪)

(2) 这段中有我们要学习的两个生字词, 小朋友们发现了吗?

出示“迫不及待、食品”——指读词语,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 (急不可待, 等不及了)

———引导:从这个词语、这句话, 你看出什么? (高兴、急切地想吃, 多么贪吃的小猪呀!只顾眼前, 没有长远打算。) ———谁来读出小猪的心情?

练习运用“迫不及待”。

例句:看着一桌丰盛的饭菜, 胖胖迫不及待地_____。

游乐场里_____呀, 涛涛迫不及待地______。

______, ___迫不及待地______。

———难怪小猪看到黄灿灿的麦子那么迫不及待。让我们一起读出小猪的可爱样儿。 (学生齐读这段)

(3) 哪位小朋友愿意仿照第一自然段的方法, 运用这两个关键词说说这段的内容。提炼概括的句式: () 把麦子 () 。

过渡:相同的一袋麦子, 三个小伙伴的处理可不同哦!小猪———生答:吃了 (板书) 小牛、小猴呢?

3.【运用方法】出示第3、4自然段

(掌握多音字。麦种zhǒng种zhòng下地) , 学生组词、读词。

谁用“ () 把麦子 () 。”这样的句子结合关键词概括这两节的意思? (学生连说, 教师指导。)

【让孩子们大胆想象, 创设情境自由畅谈, 抓住了孩子在阅读中的第一感悟, 激发了孩子的表达欲望, 能够在不动声色的课堂讲演用初步涉及故事的寓意。】

四、品读片段, 感悟形象

出示6~9自然段

(1) 分段指名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

(2)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学习带问思考。

出示填空引发学生思考。

———孩子们, 你会招待客人吗?那谁来演一演小猴招待土地爷爷?谁演小猴?谁演土地爷爷?指导孩子演读, 突出“神秘地说”。

———演一演:小猴怎样招待土地爷爷。

———他种麦子小猪、小牛知道吗?土地爷爷知道吗?他想到一个好主意, 什么也没说就去做了。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小猴悄悄地去做了, 然后有了丰厚地收获———麦囤里堆得满满的。如果你是小猴, 这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

———想象练说:获得这么丰厚的收获, 播种到收获小猴要做了哪些事? (学生练习说话)

【通过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畅所欲言, 小动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形象, 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所以土地爷爷夸小猴———生:你真聪明, 真能干! (板书:聪明、能干)

师:光有聪明行吗?生…… (光有好的主意还不够, 还必须加上踏踏实实地实干。

【好的情境创设, 延伸的想象拓展, 把个性的体验融入交流中, 让孩子们自觉生成知识的逻辑性, 一切有痕教育当化为无痕。】

(3) 借助填空概括内容:土地爷爷分别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 小猪看到麦子便 () , 小牛把麦子 () , 小猴 () 。一年过去了, 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三位小伙伴了。小猪 () , 小牛 () , 小猴 () 。

(4) 借助填空练习讲述故事。

【学贵有疑。“我”该拿“麦子”怎么办?构成学生由最初的认知导向最终的思维辨析的线索。这一环节的设计, 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强化了对课文的自主认知, 更为下节课的情感目标做了充分的铺垫。】

篇9:父亲的麦子

②到乡下父母家时,院子大门紧锁着,邻居五婶告诉我,父母去田里看麦子了。我把行李放在五婶家,带着妻儿一起向后面的麦地走去。父母正陶醉在绿油油的麦田里呢,见到我们,才有些恋恋不舍地走出那片麦田。小麦已经蹿得很高了,齐刷刷地,微风吹过,就像排着整齐队列的士兵。父亲转过身,抱着我的儿子,不停地亲着。儿子咯咯地笑着躲着,“爷爷的胡子扎人!”儿子的话让我想起父亲硬硬的胡茬,小时候,父亲最喜欢用他的胡茬在我脸上来回地蹭,现在他又喜欢这样逗弄他的孙子。

③“今年又是个好收成!”父亲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我说话。我曾多次劝过父亲,让他丢掉乡下这二亩地,跟我们进城去享享福。可是父亲却恋着家乡的土地,季季把庄稼侍弄得油旺旺的。

④看到父亲陶醉的样子,我有些漫不经心地说:“庄稼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忙起来累得要命,到最后也落不下什么。”父亲听了我的话,沉着脸。乡下的房子让夏天的台风搞坏了,还是我掏了两千元钱修缮的。父亲年年辛苦地侍弄庄稼,却没有多少积蓄。我曾经跟父亲算过账,除去种籽、化肥、农药、耕地、收割,侍弄庄稼真的没有什么收入。可是父亲不听我的话,原先每当收割时,还让我回家帮忙,自从大型收割机进村后,父亲就没有再“麻烦”我,因为他害怕我的唠叨。

⑤中午时,父亲念叨我这段时间怎么没回家带面粉进城?妻子说:“在城里买着吃一样。”父亲不解地问:“买面不花钱吗?”“可是回家来也要花钱啊。”从城里到乡下,坐公共汽车既要转车,又太累,我们回家都是乘“的士”,如果仅为回家带面粉进城,当然不如在城里买着吃方便了。父亲又一次沉默了。

⑥吃完饭,父亲不像往常那样话多,独自出了门。直到我们要回城时,还没有见到父亲的身影。我出去找父亲,看到他正在望着那片绿油油的麦子出神,等我走近了,他才发现我。

⑦我看到父亲双眼盈满了泪水。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想起了艾青的那首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那片土地爱得深沉!当我默默地念着这句诗时,我觉得有点理解父亲对土地近乎虔诚的执著了。

⑧海子说:“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这应该是对那些执著地在土地上不辞劳苦、辛勤耕耘的农民最好的诠释。

⑨当我们辞别父母时,渐显苍老的他们把爱恋土地般的深沉目光牢牢地系在我们的身上,我忽然间明白:我们何尝不是父母种下的麦子?

(选自《中国剪报》2006年9月1日)

习题

1.文章第一段说,父母“与我们相距30多里路”,却“仿佛相隔很远”。这仅仅是“因为乡下的道路崎岖”吗?为什么会觉得“仿佛相隔很远”?

2.第二段中“小麦已经蹿得很高了”一句中加点的“蹿”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三段中加点的“侍弄”一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4.第五段最后写道:“父亲又一次沉默了。”“沉默”的父亲此时心里肯定是不平静的,请你根据文意,揣摩此时父亲的心理活动。

5.怎样理解文末“我们何尝不是父母种下的麦子”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6.试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

1.不仅仅是因为乡下的道路崎岖,更因为“我们”只顾自己的小家庭,常常忘记了老人,常常不愿意回乡去看望他们。这样,“我们”和老人的感情就有点疏远了,心理距离逐渐拉大了。

2.形象地写小麦生长之迅速,从侧面说明“我”已经很久未曾回家了。

3.这里指精心种作、管理。

4.例如: 孩子呀,如果算经济账,回来拿面粉确实不划算,但你们常回家看看,我们会很开心的,这是用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的呀!

5.麦子好像是父母生命的一部分,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时时牵挂着它,天天呵护着它,日日培养着它……而对待子女,父母更是时时挂念,处处爱护,爱到无微不至,爱到不遗余力……

6.热爱土地,勤劳朴实,关爱子女。

篇10:麦子的小学散文

年事已高的母亲听到我要吃烧绿麦子,忙着张罗,抱来一些柴草,来到屋外的一棵槐树底下,点燃柴草,我拿着一束麦穗伸在柴火上烧。母亲在傍边拨弄火,柴草伴着麦秸噼里啪啦地燃烧,一阵风吹来,浓烟呛得我直咳嗽,溅起的火星烫到了我的手臂,母亲前额的一绺花发被火燎了。母亲说我不会烧,要接过来帮我,我说我行。母亲的这一举动令我动容,在母亲眼里,你就是再大,永远是她长不大的孩子,她总是习惯了为我们操劳。柴草熄灭,焦黄的麦穗一一掉进灰烬里,我象以前一样,急不可耐的捡拾麦穗放在手心里揉搓,吹净麦壳,扔进嘴里吃起来,到底也没有品尝出以前的滋味来,这让我回味起过去的生活。

每当季节进入小暑,地里的小麦饱了面水,开始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的衣衫。麦子是土地的女儿,又是乡村的母亲,它以自己的生命养育了许多的生命,令人敬畏。老人们常说“麦熟中暑”,小暑后离收拾拔麦也就十天半月,此时正是吃绿麦子,做麦娑子的最佳时节。绿麦子是生活紧张时度过荒月裹腹的重要食物,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过来的农村人来说,对青麦有着深刻的认知和特殊的情感,深知其包含的生活与生命的意义。

在饥馑年代里,每每农历四、五月份,正是青黄不接的荒月,也是一年中最难熬的岁月,家无隔夜粮,往往靠野菜艰难度日,老觉得那一段日子似乎格外的长些,很多家庭在焦灼难捱中等待麦子初黄,人们期盼着这个时节的到来,给饥饿的孩子们些许的安慰,因为可以私下里揪青掐黄,或烧或熬青麦吃,聊以充饥。在下午放学后,我们最爱做一件事是去山沟拔猪草,可以借此找一处麦地偷偷地拔一束绿麦穗,就地拾了柴草烧吃绿麦穗,以填饱辘辘饥肠。绿麦子的爽口清香自不必说,虽然弄得两手和嘴巴黑乎乎的,对于我们来说也包含着无穷的欢乐。

绿麦子还有一种地道的做成麦娑子的吃法。麦娑子是用新鲜的青麦做的一种古老吃食,富有原生态的食文化。但在庄稼人眼里,麦娑子首先是重要的救荒糊口的食物,然后才慢慢成为一种富有民间特色的时令小吃。一年中能做麦娑子的日子屈指可数,也就麦子快黄的几天。做麦娑子的工序较为复杂,还得费些功夫。母亲领着我们在自留地里拔来几捆将黄未黄的麦子,然后将麦穗分成小把搁在簸箕里用手揉搓成麦粒,接着烧起灶火,再把弄好的青麦粒倒入烧热的大铁锅里翻炒,烘焙至熟。那缕缕麦香弥漫在厨房里,刺激着我们饥饿的味蕾,我们迫不及待,顾不上烫手,抓起炒熟的绿麦子,放在手心里揉搓,吹去麦壳,就往嘴里送。

母亲把炒熟的麦粒倒进簸箕里再行揉搓,簸净麦壳,将收拾干净的麦粒搭在石磨上磨上两三遍,随着磨盘的转动,柔软的绿麦粒经过磨的碾压,一串串色泽青碧、绿中透黄、长长短短、毛线头一样松软的麦娑子,从石磨缝里接连不断的钻出来,柔柔的、黏黏的,如同磨盘碾压的漫长无尽的艰难岁月,这也许叫“麦娑子”的由来。刚做出的麦娑子,散发着醇醇的天然麦香,令人垂涎欲滴,旱地禾尚头小麦做的麦娑子,吃一口柔韧劲道,唇齿留香,既解馋又解饿。我们开口大嚼的时候,母亲会怜爱的提醒不能吃的太多,因为是新粮食,吃多了会伤胃伤脾。

麦娑子还有一种吃法,母亲有时捣一些蒜泥,搁上醋、盐、葱、花椒,炝一点清油作为佐料,把麦娑子放入开水锅里煮一煮,调上准备好的佐料,为我们每人舀上一碗,虽是狼吞虎咽,但那纯香味儿,真是大快朵颐,感觉胜过世上的所有美味珍馐。

麦娑子烙印着过去一个时代人们对艰苦岁月的记忆,也成就了这曾经是荒月中的应急食品成为有特色的应时风味小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好转,麦娑子在青黄不接时填补生活的功能早已失去,农村的孩子或许知道绿麦子,但早已不知麦娑子为何物。如今做麦娑子的工具——石磨连同麦娑子一起退出我们的生活,人们已无口福享受这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时令小吃了,麦娑子留存在我的记忆中。

篇11:麦子熟了经典散文

前几日下乡,偶然见到了几块麦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黄,微风吹送,掀起了滚滚麦浪,一如在大地上抖动一床硕大的黄色的绒毯。再索性按下车窗玻璃,瞬间送来阵阵麦香,我不禁想到了麦收时节家乡人常念叨的一句口头语:麦子熟了,好割了。今天,在微信朋友圈,我看到摄友拍摄了一组照片名叫《农耕富庶地,胶东金粮仓》,摄友大概登高望远,俯拍出辽远的一片金灿灿的景象,满屏尽是金色的麦浪,此时的我,又想到“麦子熟了”这句话,思维好像在被什么催促着似的,在被什么催促着呢?噢,想起来了,是熟了的麦子。

眼见金黄的麦浪,引发了我思维的波澜,摄友的照片给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儿时麦收的景象,那时候的乡村,都是以生产队为单位劳动,生产队长就是生产队里的总指挥,麦收时节,仿佛是参加一次大突击战,生产队长带领着男女老少走向了大片麦田,他一如战场上的指挥员,站在地头上一打量,便开始分工:“男劳力割麦子,每人四垅;女劳力捆麦子,要跟上;高年级学生负责推麦子,低年级学生由王红领着拾麦穗,现在开镰了!”随着他的一声令下,男劳力就如同整齐列队冲锋陷阵的士兵一样,在小麦地头“一”字摆开,紧接着就拉开了收割小麦的序幕。

麦田里镰刀割麦子的“沙沙”声此起彼伏,响声一片。男劳力们开始还是整齐并排着的阵势,接着就像排兵布阵似地变换起来,一会就把麦田像割布一样豁开了一道道口子,口子在不断地豁大,阵势在不断地往前推进,跟在后面的女人们,只能看到男人们渐行渐远的背影,不时地夸赞着走在前面的男人们:“你看XXX个头不高,还真是把割麦子的好手。”“XXX身大力不亏,也冲到前面去了。”“看着人家割麦子不慌不忙的,可就是割得快。”男人们听到背后传来女人们的赞叹声,似乎像长跑运动员听到啦啦队的“加油”声,一会儿就不见影了,再一使劲就冲到了地头,坐下来抽了一袋烟,后面的还没撵上,足以看出割麦子的差距。等到后面的也割到地头了,就算告一段落,生产队长高声喊着:“大伙歇歇了!”听到吆喝声,男人们肩上搭上条毛巾,三个一帮,两人一伙,走到周遭的水库旁,三下五除二地褪去衣裤,赤条条地跳到了水库里,冲冲凉,洗却身上的劳累,享受着劳累后的轻松和欢乐。女人们则解下了头上的围巾,走到水库坝下的水渠旁,蹲下洗洗手,洗把脸,顿觉清爽、轻松了许多,弯弯的.河渠里,不时地传出女人们的欢声笑语,响彻在广阔的田野里,这是乡村夏天麦收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随着渐渐长大,到了麦收的时候,我还参加过学校统一组织的“三夏支农”劳动,搞好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其实重点就是帮着搞麦收,那时,最经典的一句话叫:“虎口夺粮”,形象地说明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气氛,要求学生们全力以赴搞好夏收夏种,颗粒归仓。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轮流帮助本村各生产队搞麦收,田野里,我们挥汗如雨;场院里,我们挑灯夜战。每到一个生产队,都像来了一支“增援部队”,都会突击完成一项艰难的劳作,麦收任务就会很快完成;每到一处,都会传出一阵阵欢声笑语。

那时的麦收,都是“人海战术”,每到一地,全班都拉开了战线,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老家村北头那茫茫的一片麦田里,我们两个班的一百多号人,拉开了收割小麦的序幕,都是同龄人,都在比试着干,谁也不服谁,谁也不嫌累,争先恐后,都怕被别人落下。一会儿,张三冲到前面去了,一会儿李四又追上了,再一会儿,王五又撵到头里去了,整个麦田里都呈现着热闹紧张的景象,似乎这不是麦田,而是角逐场,那时正年轻的我们,血气方刚,热血沸腾,麦收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麦田成为了我们的练兵场,茫茫的麦田里留下了我们几多汗水,也留下了我们为家乡人民抢麦收的一片赤诚之心,还有同学之间集体劳动的深情厚谊,这样的场面不管过去多少年都永生难忘。

记得更有意义的是,麦收时节,我们还走村串乡,到潘家、宝店等村子、生产队帮助搞麦收,周遭村子的辽阔麦田里,随处可见我们的身影,时而能听到我们欢乐的笑声。在那炎炎的夏日里,帮助宝店村收割小麦的时候,这个村的乡民怕我们中暑,派人担着绿豆汤漫山越岭送到我们面前,从绿豆汤里浸泡着的诸多绿豆里,我感受到了这是对我们的最好奖赏,从他们的奖赏里,隐隐感到了少年之我为社会所做的贡献。

后来,在单位上班的时候,每每到了麦收的时候,我还依然回家帮着搞麦收,为了提高速度,提前磨好了镰刀,为了避开炎热天气的曝晒,我早晨三四点钟就起床了,提上镰刀,披星戴月地奔向了静寂的麦田里,镰刀霍霍地割起了麦子,等到别人都上坡割麦子时,我家那一块麦田都快割完了,每到麦收的时候,我总能想起回家帮助收割小麦的情景,现在想来,还有点亲切的滋味。

再后来,单位里组织部分党员到大田镇扶贫村帮助收割小麦,我积极报名参加,和领导、同事一起帮助扶贫村百姓收割小麦的感受又不同,置身于他们的麦田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太不容易了,我们应该尽全力帮助他们从“虎口中夺粮”。于是,我们帮了这家帮那家,直到全部收割完。说实话,割麦子可是件苦差事,等到我们返回城里的时候,都已累得精疲力尽,可我们心里是痛快的,因为,这样的麦收是非常有意义的。

上一篇:德育主任辞职申请书下一篇:东联镇中心学校毕业班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