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进修学校2011年国培工作总结

2024-04-23

教师进修学校2011年国培工作总结(精选5篇)

篇1:教师进修学校2011年国培工作总结

登封市教师进修学校“国培计划”工作总结

为切实提高中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提供师资保障,教育部启动了“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作为落实培训项目的进修学校,在教体局“国培计划”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精心组织、强化管理、健全制度、责任到人、骨干引领、明确要求,落实到位。对整个培训过程紧抓不放,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采取集中培训及远程培训方式相结合,以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多角度,分层面的进行了混合式培训,效果良好。现将我县本次培训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概况

我市共有770名教师参加2011年“国培计划”培训,770名教师参加远程培训,参培率100%,合格770人,合格率100%,共有453名教师学习成绩达到优秀,成绩优秀率为58.80%,圆满完成教体育党委交给的培训任务。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国培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就培训工作的实施进行了多次的专题研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和教导副主任为成员的“国培计划”实施领导小组,教导处全力投入此项工作中去,制定周密的培训方案和严格的管理措施,各校相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国培计划”领导小组,为“国培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管理措施

1、强化管理 健全制度

为加强“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管理工作,增强培训的绩效观念,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于2011年11月23日在教体局一楼召开了全市“国培计划”推进会,就前一阶段的问题和不足,李主席和张科长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将此次培训结果纳入各乡(镇)中心校、市直各中小学考核目标,要求各校认真组织、督促参培教师积极参加培训,遴选在校本研修中发挥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培训,建立电子档案库、对外出学习的教师及远程学习的教师监控到位,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将此次培训学时和成绩纳入教师档案,与考核挂钩、与绩效工资挂钩、与教师继续教育考核挂钩、与评优晋级挂钩,扎实推进国培实现了参训率达到100%。

2、落实责任 注重服务

此次“国培计划”项目培训时间长,任务重。为防止培训流于形式,使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校领导多次组织学科辅导教师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协作,从严从细科学管理,要求每位参培学员把此次培训作为一种机遇来把握,作为一种责任来担当,做到专心收听收看,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按时上传作业、交流、发帖等活动,不做与培训无关的事。教师远程学习,由于参训人数多,分散不集中、出现的问题不能面对面的交流。鉴于此,各班通过建立QQ群、建立通讯录等,利用电话、短信、邮箱、班级公告和简报为学员之间和辅导教师之间搭建交流的平台。多次召开了培训辅导教师和管理人员会议,要求班级辅导教师及时将“国培计划”的注册时间、课程安排、如何正常收看培训课程视频、如何上传资源等进行发布,让学员们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随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或困惑,确保了整个培训工作的高效、平稳,使“国培计划”落到了实处。

3、三管齐下 强化监督

采取各校、各乡镇“国培计划”实施领导小组督查,鼓舞士气;班级辅导教师每周三上午上报学情分析,并电话催促,对懒、拖、散的学员,在各管理群进行通报;教导处统一管理、上下协调三管齐下的办法,提醒各参培学员按时上网完成任务,积极参训研讨交流,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到有“做”、有“评”、有“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四、培训保障

为让参培教师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学习之中,我校为参训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场所、设备、时间等保障措施和网络技术支持,合理解决好参培教师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相关问题,在学习中,虽然部分农村中小学上网条件有限,但并没有挡住教师们学习的步伐,在这期间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有的乡镇电脑极少,出现学员们争电脑的事,学校领导及时出面予以协调,对电脑使用进行排班;有的身处乡镇村级小学的学员根本没有条件上网,星期五上完课就匆匆往城里赶,或在亲戚朋友家、或在网吧整夜学习,星期天又赶往学校上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都只为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

五、培训效果

此次“国培计划”项目培训,贴近教学,贴近课堂,形式新颖,内容符合教师的需求,讲授精彩具有针对性、实施性和前瞻性。教师积极性很高,参加短期集中培训的教师们认真聆听众多专家、学者乃至国内权威人士的讲座,倾听他们对教学的理解、感悟他们的思想方法等。远程培训给教师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为今后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注入了源头活水。

六、培训建议

此次培训暴露许多问题,有待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1、外出培训教师所到的培训院校与县级管理机构缺乏有效沟通;

2、县级培训机构相应的培训经费不足,难以落实培训的实效性;

3、部分教师参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少数教师至今对网络教育平台操作不熟练,不能积极参与交流;由于农村地区有的学校微机的配置较低、有的超出了连接宽带的范围,制约和影响了远程培训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本次培训让一线教师实现了和专家零距离的对话与交流,从根本上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我们将一步关注本次参训教师的每一个反馈信息,加大在岗实践学习的指导力度。今后将争取更多的研修培训机会,切实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提高全市的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推动全市教育再上新台阶。

篇2:教师进修学校2011年国培工作总结

在国家对教育的支持下,在省教院的领导和教授的精心组织与策划下,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学习。首先我要感谢领导给了我这个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为期十几天的“国培计划”(2011)农村骨干教师主干学科数学班的培训学习已经圆满结束,回顾十几天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悟颇多,收获很大,可以说是此次培训学习使我不枉此行,受益匪浅。

首先要感谢班主任王老师和培训部的赵老师对学员们的在食宿上的热情周到的按排及对学员们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给予的无私的支持与帮助,他们每天从早到晚的开始至终的陪伴这些学员渡过了这半个月的培训学习生活,真的是很辛苦,在这里我要真诚的对两位老师说一声“谢谢”谢谢两位老师半个月来的辛勤工作,谢谢两位老师对我们培训班的学员的关心与关照。

在此,更要非常感谢常德文理学院的领导和教授们对本次活动的精心组织与策划。感谢他们为我们编排的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感谢各位专家,教授,名师们为我们精心准备的丰富生动的专题报告与讲座的内容,通过这次培训使我真正的开阔眼界,陶冶了情操,更心了理念,极大地丰富我的教育教学理论,亲眼目睹了数学家、专家、教授、名师们的风采,感受到了他们的博学与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看到了名师们的课堂教学的风采,所见所闻无不捉动我深深的反思自己与名师们的距离,理念的陈旧,方法的落后,知识上的差距等等,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加倍努力,力强教育教学水平能力的提升,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下面谈谈参加本次培训的收获与感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这次培训收获最大的是前辈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目前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但这十几天里,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舞台。省教育学院每天为我们安排了风格不同的名师,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期间专题讲座,案例教学,专题报告,参与式培训,互动交流等等认识

无论是这些报告还是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特级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教学风范,令人高山仰止。他们“以学定教,关注学生促进发展”,“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的教学观给了我深深地震撼,他们课堂上那种浑然天成,对比鲜明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脑海里回映还是特级教师上课是信手拈来的精妙发问,形象生动的讲解,令人如沐春风。我想这些充分体现了他们平日教学基本功相当过硬,所以才会达到现在教学随心所欲的境界。

印象特别深的是提到教师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的问题,以前感觉这些理念很空洞,但在柳继明老师的报告中,觉得是那样的触手可及。她说要因材施教就是要了解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数学家,而是数学家小的时候也不都是天才。而且我们的教育不是要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数学家,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他提出数学教育重点是教育,以知识为载体,促进人的发展。

在讲座中提到有效教学,使我对有效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他说,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需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因此他认为教师、学生及数学课堂教学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数学课堂必须成为数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习来体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

在专题报告中提到了评价方式的智慧。在教学中评价学生应运用激励性、引导性、灵活性、角度多元化等评价方式,运用常识、表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并一一加以肯定,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一句表扬而使阴霾的心情云收雨霁,使平淡无奇的日子绚烂缤纷,甚至可以发迹他的一生,所以我们不要吝啬表扬赞美之词。10多位教授、专家、特级教师从微观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涉及教育教学多方面领域的精湛讲座,让我们从全新的视角了解了当今数学教学中最前沿的理论和研究,也让我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得到了方法上的指导和方向上的指引。

其实,培训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十几天的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是给我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综观目前我的教学,最注重的似乎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简单的说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它就是我们教师的生命。于是整天围着学生转,课内效益不高,就利用课外补,花了大量时间,出现了学生累我更累的局面。

反思我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数学经验。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自己多年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数学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数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大餐”!

此外,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数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数学: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乐学、爱学数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数学方法,体现数学课的灵魂,使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和新老师一样,不能因为自己新而原谅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因为对学生来说小学教育也只有一次。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第一、第一、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

第二、不断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断学习,成为长流水。

第三,交流。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是发现不足、认识“庐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径。要听真言,要想听真言,更要会听真言,久而久之对我大有裨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必须是着眼于未来,采取科学的方法应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努力使自己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必须给自己定好位,必须走“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

篇3:教师进修学校2011年国培工作总结

国培之行沉甸甸

一、新课标和教师发展

我刚入北外的校门,首先听到的就是来自课标组的5位专家就课标试行的情况的一个介绍,并就10年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以总结和修正,并且提前向我们展示了即将修正出台后的新课标的部分内容,并就一些细节部分加以详细的案例展示和分析。

为了更好地与外界接轨,新课改势在必行。可究竟什么是课改,课改有什么要求,我们对课改又了解多少?针对这些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专家团队给我们做了深刻的讲解。张连仲教授着重对进入课改的我们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课改后对教师的要求;二是在新课改下教师应如何备课。教师的教育观念须要更新,教育行为须要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师就是一味地在讲台上讲来讲去,填鸭式的教学,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东西都讲给学生,有的教师还会把所有的语言点都归纳好让学生抄下来背诵,然后通过不断地练习来加强巩固。专家、教授反复强调这种做法不可取,单纯的讲解单词用法和死抠语言点已经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只会导致教师跟着学生一起累。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教材呢?新课改注重的是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中保姆式的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做题能力,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以及脱离教师后的学习能力。

其二,我们的备课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教师不应该只拿着一本教材去传授知识了,21世纪的教师更应该有一双“教育眼”,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我们应充分地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如广阔的网络资源、紧跟时事的报纸和杂志等等,不应该做教材的机械的传授者,而是要把教材当做一种语言学习的辅助工具。同时教师备课不能将各个环节脱离,一节一节的备,而是应当从本单元的topic入手,以这个话题为主轴线,所有的环节和教学活动设计围绕话题展开,并且要体现出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合作型教学特点。面对教材中词汇量较大的阅读材料,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魂,给学生粗线条。对于语言点,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避免扩展太多,因为讲得越多,学生越没有自信。

二、课堂观察与评价

如果说前几天的学习是思想的盛宴,那么来自首都师范大学任真教授则实实在在给了我们实践的指导。老师流利的英式口语表达,丰富的表情,活泼的肢体语言,令我折服!

首先,在语言教学时,任真教授就以“try to do sth,”“try doing sth.”二者区别引出话题,找了一位教师回答,这位老师就用在课堂上讲述的方法,用汉语区分了一下二者的不同用法,当时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如此。但任教授说“No!”她说,在英语课堂上尽量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解释英语,给出一定语言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学生才能有效体验,迅速进入状态,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更深切地体会了这样一句话“教师的高度能决定学生的深度”。

其次,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有表情,肢体语言。让教材上的对话“活”起来,加入有生命的东西,而不是枯燥地念一下完事。接下来,任真老师就一个小对话的读法让大家对平时再简单不过的朗读又有了一种新的理解。一个母子间的对白,任真教授让不同的组合采用不同的语音语调去读,有的同学读出了一个爱唠叨的妈妈,有的同学读出了对孩子呵护有加的妈妈,让我们耳目一新。正如她所说的学习一种语言,真正的目的是运用。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那种枯燥机械的教学怎能让学生活用呢?在这个问题上,带感情的朗读和演绎课文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语法方面,教授提倡在语境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一开始就拿些公式或语法的汉语解释来教学,让学生自己区分、体会相近语法的区别,这样印象更为深刻。对于词汇教学,教授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建议,比如我们的教学中有一个过程叫“预习”,通常都是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课前完成。虽有些效果,但也只是少数学生真正参与,实效不大。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教师给了很让人称赞的建议:从观念上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如何完成呢?教师的策略如下:针对短文,可让学生先读课文,上课时,给他一些假设性填空,即在空上给一些打乱字母顺序的“单词”,让学生猜是哪个词?为了回答正确,学生在课前一定会自觉准备,对课文中那些重点单词就会主动了解,课中再完成猜单词的游戏,就会再次加深印象;还有一种方法,先通过听的输入,再给学生话题进行讨论,最后再将感受输出,这时就会和新知识接上轨,引出教学重点;还有一种学生最感兴趣的“纠正老师错误”的活动,教师先让学生自主熟悉课文,然后,将课文中某些词或短语进行改换,学生活动的同时也就对部分词或词组加深了记忆。最富艺术性的是最后一种“根据短文,完成短文”,可按难易程度编出几套完成短文的练习,每次都比前一次空更多,学生从易到难一步步加强记忆,就会将文章记住。这堂生动而有趣的课,带给我们的是有形知识的引领和无形思想的转变。

前行的脚步,我在改变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这句至理教育名言成为我们自身专业成长的动力。教育的最完美即是“师生共成长”,成长的主要途径则是学习和反思。一年来我在这方面从未停止过跋涉的足迹,积极购买教育类书籍,利用网络资源整合自己的教学内容,不再为教材而教,学习名家的教育理念,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思想打开了我禁锢的心灵,我开始在课堂上跃跃欲试,开始放手锻炼学生,不再成为那个霸占课堂的人。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才有不断进步。

我曾参加过由省森工系统在生态学院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也有了一定的体会。两位哈市出课老师,就是进行阅读与写作课的新尝试,对于课文的把握不再是单纯地讲解知识点了,虽然这种训练相对我校的学生程度来说,开展起来有一定难度,但个人认为,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针对我教的这两个班,去年刚一接触到八年级下的长课文,我就在做这种尝试。针对课文,先进行泛读,整体把握文章中心及各段主要内容,让学生整理概括,尽量用英语去说。说一下我的体会,这种课上起来有一定难度,学生参与量相对少一些,但几个单元讲下来,至少学生对议论文的理解相对提升了,不再借助老师的帮助,就能表达出某一段落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了。现在教初三的学生了,我依然享受着这种课型的转变,学生已经更深入地把握了文章的脉络,对于学过的文章,再也不是空白了。

其次,在对短文的处理上,我也不再是先读后译,再将文章弄的全是知识点,而是全文把握,采用闪空的形式来处理重点的词汇、短语等,理解全文就是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文章的情节有了,还有什么词会不会用呢?短时间内,先由程度好的学生来抢答,然后再给时间,强化记忆的时候,我会采用小组竞赛积分的形式,这一遍则是主动权在我手里,我会叫每组的中等偏下的学生,有时甚至是最弱的学生,这样,大家的参与度被广泛地调动了,课堂上呈现了一片热闹的局面,大家你追我赶,生怕自己被落下。最后再进行填空处的拼写任务,这样一来,全体学生都兼顾到了,学生也不用再为枯燥的单词听写而头疼了。看到学生高高举起的小手(有个学生戏称是“满屋开花”了),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心里装满了感动……此时的我,才深刻地明白教师快乐的真谛!这一切也让我深刻地体会了张连仲教授特别强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时刻牢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更应该关注其学习过程,争取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做一个真正幸福的老师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国培”这14天一眨眼就过去了。可就是这短短两周的时间里,我在教育理念、专业素养、教学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了一次洗礼。每一位老师的讲课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更新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向我们示范了这些理论在实践中的操作方法,实际又实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一年以来我明白了许多:教师真正的成长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自身的素养,离不开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离不开有效、优质的课堂教学,人格的魅力,更离不开探索、研究的精神。“学然后知不足”,培训让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找出了困惑和差距,同样也给我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借用教育专家李静纯的一首诗与大家共勉:

教师的生涯

一个生命活给

另一个生命看:

看它的喜悦与伤感,

看它的求索与问难,

看它的神奇与平凡,

看它的坚守与咏叹。

于是,

人类就有了——

教师的生涯:

初恋与蜜月,

磨合与商洽,

积累与沉思,

篇4:教师进修学校2011年国培工作总结

2011 年 12月 5 日至 17 日,我有幸到楚雄师范学院,参加 了“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楚雄师范学院初中数学(短期集中)培训班的学习培训。现把学习报告总结如下:

一、集中培训阶段的理论概述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天,但这十五天里,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舞台。楚雄师范学院学院每天为我们安排了风格不同的名师,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这些讲座分别是来自楚雄师范学院数学系主任梁林的《初中数学教研论文的撰写》;楚雄市教科所教研员李建云的《初中书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维度》和《初中数学测试命题的创新》两个讲座;楚雄师范学院副教授毛志远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中心特级教师潘瑞胜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和《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研究》;昆明市五华区教进校特级教师石稀林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研究》;昆明市盘龙区教研室特级教师陈益民的《新课程与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研究》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用研究》。以及来自楚雄市北浦中学特级教师钱雷的《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及方法指导》;楚雄市北浦中学高级教师刘美琼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和《数与代数的教学研究》;楚雄市金鹿中学高级教师侯志刚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眼镜的实践与应用》;楚雄师院附中高级教师鲁绍荣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策略》还有到当地两所学校金鹿中学和紫溪中学进行了教学观摩。

无论是这些讲座还是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特级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教学风范,令人高山仰止。他们“以学定教,关注学生促进发展”,“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的教学观给了我深深地震撼,他们课堂上那种浑然天成,对比鲜明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脑海里回映还是特级教师上课是信手拈来的精妙发问,形象生动的讲解,令人如沐春风。我想这些充分体现了他们平日教学基本功相当过硬,所以才会达到现在教学随心所欲的境界。

印象特别深的是钱雷老师的讲座《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及方法指导》中,提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钱雷老师从六个方面来谈 :1.从增进师生感情中培养兴趣2.从新课的导入中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增加数学兴趣和数学的吸引力,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培养兴趣,加强直观教学,抽象为具体,设计生动的教学过程。4.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其他形式,培养学习兴趣。5.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故事、某个结论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兴趣;组织兴趣小组,利用小黑板、课外活动、年级组举办数学竞赛等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6.通过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故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其他形 1

式,培养学习兴趣。钱雷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作为教师的我以后在教学中,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想,着力改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情感气氛,使教学环境处于最优化,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这样学生学习将是主动的、积极的,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就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刘美琼老师的讲座《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让我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全新的定位。俞老实说:名师不一定是好老师。是的,好老师一定是品德高尚,平易近人,研究型的教师,一定是业务精湛,愿意为学生多花时间,多花力气的教师。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我想自己达到了读懂教师“教学设计”第二阶段,但课堂缺乏的是生成空间,我也采用了启发式教学,但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需要使“教学设计”达到最优境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侯志刚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有效教学,使我对有效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他说,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需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因此他认为教师、学生及数学课堂教学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数学课堂必须成为数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习来体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

刘建伦教授的专题报告《骨干教师 的形象与素养》为我们详尽的解读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懂得教师应该如何完善师德修养,学会自我调适,以促进心理成熟。主要有三点:1.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并悦纳自我,做到扬长避短。

2.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学会调节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作为教师,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就应该时时处处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其实,培训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十五天的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是给我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但无论是思想上还是专业技能上,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通过学习使我对初中数学的教与学有了崭新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但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也感觉到压力和责任的重大。我想我能够做的只有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采他山之石,纳百家之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每一项工作和任务,促使自己快速成长发展起来,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返岗实践的基本情况 2011年12月,我结束了国培初中数学培训第一阶段的培训学习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在职研修阶段,在这阶时间的学习中使我更新了教育观念、开阔了教育视野、增长了新知识、提高了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

半年的在职研修,我认真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不仅每两天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日志,而且还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其次要明确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标: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学事例的进行思索;在行动中研究——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案。最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积累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准备好科学依据;2.把每一节课或平时的教学所思所得及时记录,进行积累为今后的科研准备实践材料;3.找准自己教科研的切入点,注重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

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课本上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

三、教学反思

综观目前我的教学,最注重的似乎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简单的说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它就是我们教师的生命。于是整天围着学生转,课内效益不高,就利用课外补,花了大量时间,出现了学生累我更累的局面。反思我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数学经验。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数学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数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大餐”!

此外,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数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

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数学: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乐学、爱学数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数学方法,体现数学课的灵魂,使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和新老师一样,不能因为自己新而原谅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因为对学生来说小学教育也只有一次。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

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

第二,不断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断学习,成为长流水。

第三,交流。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是发现不足、认识“庐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径。要听真言,要想听真言,更要会听真言,久而久之对我大有裨益。

篇5:教师进修学校2011年国培工作总结

师集中培训项目总结报告

兰州城市学院

2011年1月23日

“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报告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小学品德与社会国培学习,通过短时间的学习,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和快捷。在国培学习中,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厚实文化底蕴、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培训的过程中,经过专家精辟的讲解和同仁的讨论,我不仅从理论的高度了解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有一些感悟。

一、国培学习总结

(一)通过培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

由于工作在农村小学,没有更好地了解现在教育的现状和教师成长方面的情况,就像井底之蛙,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全面的了解。通过此次培训,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网络研修,好处多多,通过学习培训对我和广大教师及时学习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通过培训,提升了现代教育技能。

原来,我对于计算机方面的操作只是停留在一些基本的层面上,例如在文档中完成一些文稿的撰写。通过经常光顾我们的国培学习网页,如今,我已经能够熟练的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方式的操作,编辑出自己理想的电子稿件。国培学习网页,填补了我计算机操作知识的空白。这个质地细致,色调温暖的学习扉页,就像是一条大毛毯,看上去特别的舒适和亲和。

(三)、通过培训,夯实了专业知识基础。

作为一名非专职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就应该是全面系统的学科本位知识。以往,我只是研读一些与品德与社会有关的资料,习惯于积累一点一滴的知识素材。现在,有国培学习网页了。在这里所有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科学系统,有标可依,有律可循,学习起来方便至极。这个学习页面的课程设置,突现了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的特色。在这个学习页面上,通过专家引领,帮助我进一步领会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通

过参与学习、反思体会,帮助我准确地把握了品德与社会的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的重难点,帮助我认识并掌握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

(四)、通过学习,学会了交流。

21世纪倡导的主旋律是“和谐进取”,新课程倡导的主旋律是“师生互动,师师互动”。而平时,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多数情况下还是自己研究,自己思考。通过这次国培,我彻底打开了固步自封的思想,无所顾虑的和学友们、同事们共同交流,共同研讨,开拓了教研视野。

二、国培学习反思

(一)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地位

新课标增强了知识的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新课标在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并增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标的内容化繁为简,化细为粗,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广阔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这种改变要求教师不能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肩负起培养人的重任。教师不再是学生的主宰,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团体,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激励人、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帮助、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教师是新课改的具体执行者,执行者的意识和素质是很关键的,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新教材中有很多问题探究,要完成问题探究再不能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了,在课堂上教师要更多的引导学生参与教师设计的课堂和问题探究中来了,那么这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在课堂上,你怎样展开探究的问题?你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效的参与进来?等等问题都是上课之前教师要想好的,一节课就四十分钟的时间,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多了,老师的讲授时间必然减少,在有限的时间内,怎样让学生把要掌握的知识学熟学透,这也是老师要思索的。总之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课改了。所以我们这些老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的方方面面,结合新课程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知识。同时,要提高对STS的认识水平,扩大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信息获取、加工和传播水平。

(三)改变对学生的评定观念

新课标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并且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评价语言要多样化,要多用鼓励式的教学评价语言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今后的目标

1、转换角色,改变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在新课程教学中的身份和地位,在新课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教学中,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组交流、全班交流等。

(2)教学中的引导者。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如何做人和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是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指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是一种激励,当学生退却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是:观察、感知、参与、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控教学方向,照顾差异,发现“火花”。师与生之间的交流,有认知的交流,有情感的交流,通过语言进行交流,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2、转变观念,设计学习方式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

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养,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节作好奠基。

3、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新课程给了我们教改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我们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生物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我们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把原来的“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

总而言之,在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要理解并落实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圆满完成新一轮的课改任务。

三、结束语

最后,这次培训让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新课标提出的三维课标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学生的选择度,问题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对科学的重视。我相信通过我们教师耐心,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很快会适应自己课堂主人的角色

上一篇:大嗓门青蛙和小嗓门青蛙童话作文下一篇:分包工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