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新教学设计

2024-04-29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新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2,练习十二第5、6、8题。

教学目标:

1.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 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 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情景图的课件。

2.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电脑出示。学生开火车练)

11-3= 13-8= 17-9= 14-5=

15-7= 12-3= 16-8= 13-7=

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来做几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8-6= 87-3= 96-6=

师谈话:把它们改为38-9=、87-8=、96-8=,你会算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发现两位数个位上的数都比减数小,如果直接减,够不够减?(不够减)那这三道题怎么计算呢?(退位),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列出减法算式。

课件演示:玩具商店的玩具货架画面。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屏幕上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生:图上告诉我们两辆玩具汽车的价格是15元和36元。

课件继续演示:两个小朋友进行对话。左边的小朋友在问:“我只有8元,想买一辆赛车玩具,还要攒多少元?”

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和想什么?

生: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钱?右边的小朋友在想怎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元钱?

师: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为什么这样列?

生答师板书

36-8=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

2、76-4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35-

2、76-4等算式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够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师: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动手摆小棒,分组讨论36-8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说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过程和方法?

生:6不够8减,我们先打开一捆和原来的6根合并在一起是16根,再从16根里面减去8根。

师:16根减去8根还剩8根,再加上剩下的2捆(20根)一共还剩28根。在算式后面写上得数“28”。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从刚才摆小棒过程当中你发现了什么?谁能根据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36-8的方法?

生: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当中我发现计算36-8,可以把36分成20和16,再用16减去8,最后把8和20合起来就是36-8的差。

结合生答师板书:36 – 8 =28

/ \16_8

8(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

师:还有其它算法吗?

生:也可以把36分成26和10,10减8得2,再用26加2得2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 8 = 28

/ \10_8

2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几种方法计算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在以后的计算中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68页“做一做”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可指定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余的在下面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订正答案时指定1到2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重点让他们说一说: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怎么办?

2、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先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81-4和60-3的计算过程与方法,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退位减的过程。

3、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先让学生明确计算任务,然后独立算,最后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学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师: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五、作业

练习十二第5、6题。

篇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新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执笔人:周文宇 2013年9月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11页。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100以内三个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和笔算,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2.学会如何把两个不相等的量变成相等的量,能辨别两个量之间的多少关系,并能借助具体情境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理解并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动手操作,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水平。

4.开展师友互助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指导预习和丰富评价手段,使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预习的质量,逐步形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氛围。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如何从具体形象的动手操作中较好的进行数学抽象,把握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则,能够正确运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提出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能力提升,主动融入到“师友互助”学习模式中去。单元课时安排: 6课时 苏教版第三册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竖式计算 45+17 80-59 指名板演,并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注意什么?

2、口算下面各题

2+4+3= 30+40+20= 2+30+5= 70-30-20= 17-7-5= 14-9-2= 提问:在计算连加、连减的算式时,要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二)揭示课题:连加 连减

(三)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探究连加

1、出示例1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苏教版第三册数学教案

(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2)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纸船)

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

2、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

(1)随生答板书:(1)19+27 46+26

(2)19+27+26或27+26+19 26+19+27

3、尝试竖式计算:

师:你准备怎么计算算出来的?(生先讨论,再尝试)

师:(启发)这是一道三个两位数连加的算式,想一想,要先算什么?19+27能口算吗?竖式该怎么列?接着要算什么?又该怎么计算?(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汇报板演,组织交流学生的计算方法,如果只出现第一种,师引导孩子继续想第二种竖式书写方法,如果两种都有,两种方法一一理解每一步算得什么

4、比较两种算法,哪种更便捷? 探究连减

出示试一试 90-25-28= 提问: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计算时,要先算什么?

谈话:在用竖式计算时,竖式可以怎么写?自己先在下面试一试,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是怎样算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巩固练习基础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并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连加 连减的,两个竖式连写时,要注意什么 提高练习苏教版第三册数学教案

2、想想做做第3题

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2)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

3、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 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师:还剩多少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减法)为什么? 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五)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师:今天,怎么计算连加和连减呢?指出:像今天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可以看到。比如,小朋友们一起到操场上去跳绳,先去了几个,又去了几个,然后又去了几个,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不就是连加吗?

作业设计: 课作书2页第2题

课后作业:课后找找身边的连加和连减故事,比比谁找的多!苏教版第三册数学教案

(六)、板书设计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

从左往右计算

19+27+26 90-25-28= 1 9 9 0 + 2 72 8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书第3—4页例2,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一)掌握不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二)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三)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26+25+38=

70-18-26=

指名两人到前面板演,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并用简便方法书写. 苏教版第三册数学教案

2.口算

其余学生口算,要求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复习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12+8+20=

50-30-6=

42+8-30= 78-18-8=

78-40-6=

52-12+8=

订正板演,由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二)学习新知

1.复习订正后,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引出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看看同学们会做吗.

2、出示例3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你准备怎么列式呢?

3、尝试列式。启发提问:

(1)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用竖式怎样计算?

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试算,教师行间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先出示正确的做法.即: 4 8 8 2 0-3 3

小结性提问:

(1)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计算“试一试”的一道题.

(1)60-38+40=(1)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苏教版第三册数学教案

(三)巩固练习

基本练习

1、练习

2.想想做做第2题,在书上填数.

3、想想做做第3题。提高练习

4、想想做做第4题

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要求还剩多少棵?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

现在一共多少棵?又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5、想想做做第5题

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

女生栽树多少棵?又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作业设计:

书第3页想想做做第1题

苏教版第三册数学教案

板书设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

从左往右计算

38+42-33 60-38+40= 3 8 6 0 + 4 23 3 +4 0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 书第5页练习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练习形式,达到对连加 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正确、熟练计算。

2、通过具体情境,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计算

难点: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化 教具准备: 课件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口算 苏教版第三册数学教案

1、口算下面各题(书第5页第一题,学生写在数学书上)

2、出示口算卡片:要求二人合作:一人读算式,一人作答。然后判断,错误的改正。练习时要强调先想什么,再想什么,练习过程中,可以从中抽出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加强对口算方法的具体指导。

二、提高练习

1、数学书第5页第2题,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用竖式计算,学生自己算,算好后板演反馈

2、数学书第3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分别用竖式计算每一条线上三个数的和

3、出示数学书第4题,引导学生理解表格。再想怎么计算三天一共拾了多少个?

三、拓展练习

思考题 读题审题,理解“尝试---调整”的策略解决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数补第3页

六、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

教学内容:

书第6---8页例3 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苏教版第三册数学教案

1、通过操作使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增加和减少及移多补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3课件

学生读题审题,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根据题中的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芳芳和小军穿的两串彩珠相差4个,在此基础上,提出“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方法”的问题?

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 反馈交流三种摆法

(1)增加法(2)减少法(3)移多补少

组织学生对三种方法回顾和反思,整理思考方法

二、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读题审题,根据题中每一问摆小棒,填空 反馈 讨论:多多少根,就增加多少?减少多少?就要把多出来的怎样移多补少

2、提高练习

课件出示第2题,学生读题审题,根据题意填空 反馈 讨论:多多少根,就增加多少?减少多少? 比较(1)和(2)

提问:(1)这一题中为什么不能把多的部分再移多补少?引导孩子比较得出结论:多的双数可以移多补少,单数不能。

苏教版第三册数学教案

课件出示第3 4题,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独立思考,在书上做好,师巡查,反馈。让学生自己说出理由。

作业设计: 数补第4页 板书设计: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

数学书第8~10页的例4题,“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的方法,学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谈话:在黑板上摆出8个正方形和5个三角形。(一对一摆)苏教版第三册数学教案

提问: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说出算式。

谈话:三角形和正方形一个对一个各摆成一排,三角形摆完了,正方形还3个,我们就可以说正方形比三角形(多3个),或者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少3个)。

二、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课件。

引导看图,并指名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小英做了11朵花 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花 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花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选择板书:(1)小华要摆多少个?(2)小平摆了多少个?

2、解决第1个问题。

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华做了多少朵? 让学生动手“排一排”,组内合作,集体交流。(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反馈提问:你知道小华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 “算一算”。

可以怎样列式算出小华做了多少朵?学生列出算式后,问:为什么要用加法算?第二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

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和,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解决第2个问题。

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平做了多少朵? 让学生动手“排一排”,组内合作,集体交流。(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反馈提问:你知道小平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 苏教版第三册数学教案

“算一算”。

可以怎样列式算出小平做了多少朵?学生列出算式后,问:为什么要用减法算?第一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

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平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差,所以要用减法计算

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 集体交流。小结:

三、巩固练习基础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读题,指名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各自在书中画一画,填一填,列式。指名回答,并说说这样列式的道理,集体评议。提高练习

2、“想想做做”第2、3题。学生各自读题,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汇报答案。

提问:谁来说说解答这道题时的想法?

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

3、“想想做做”第4题。拓展练习

4、“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读题审题,师帮助学生审查出多余条件。

四、全课总结

谁来告诉小朋友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作业设计: 数补第5页 苏教版第三册数学教案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练习二

教学内容 数学书第11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得数;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算法,提高合理运算的能力;能表述相关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获得成功的乐趣;能积极参与数学练习,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追求正确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教学过程

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预设5分钟)

1、计算。

(1)85-27-39(2)45+29-361.

列竖式计算,把计算过程和得数写在本子上,集体核对。让做错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看图填空。☆ ☆ ☆ ☆ ☆ ☆

○ ○ ○ ○ ○ ○ ○ ○ ○ ○ 苏教版第三册数学教案

(1)○比☆多()个。(2)□比○少5个,□有多少个?

① 想一想:怎样移,使得两行的数量一样多? ② 如果□比○多9个,□有多少个?怎样列式计算。

3、今天我们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加减计算和实际问题的练习。(板书课题)

二、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25分钟)1.基础练习:

完成“练习二”第1、2题

交流要求:同桌轮流发言,另一个小朋友先认真倾听,然后再补充、纠正。(1)学生计算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集体核对,同桌相互批改并订正。

(2)出示第2题第(3)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最后35是怎样得到的?□里的数要怎么算?小组内讨论讨论。

指明:用“倒推”的方法解决。

2.专项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3题

提问:哪种旗最多,哪种旗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求红旗多少面和绿旗多少面为什么算法不一样?让学生读题,说说知道哪些条件,要求哪些条件。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校对,同桌互相检查。

(2)完成“练习二”第4题 想一想:谁拍的最多,谁拍的最少? 全班交流:

① 小军可能拍了多少下?最多拍了多少下? ② 小强可能拍了多少下?最少拍了多少下?

交流要求:请一个小朋友发言,其余小朋友先认真倾听,然后再补充、纠正。苏教版第三册数学教案

3.综合练习

完成“练习一”第5两题。

让学生说说知道的条件,并根据条件再提出几个问题?同桌互相讨论讨论,等会儿交流。学生说说怎样算,教师适当板书求和、求相差数的问题。

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1.学生反思。

篇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新教学设计

一、明确复习目标

本单元的复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自学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与同学相互交流的学习乐趣;初步形成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并能准确、灵活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二、对复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对复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然后学习小组推荐代表汇报,全班进行交流,最后老师进行总结,评价每个学习小组的总结结果。具体可归纳整理如下。

不进位加:两位数加一位数(例34+3);一位数加两位数( 例6+42); 两位数加两位数 ( 例32+21); 两位数加整十数 ( 例35+50)。

进位加:两位数加两位数(例45+62);和的个位为零(例43+27);两位数加一位数 (例28+6)。

不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例37-21);两位数减一位数(例36-4);差的个位为零 (例37-17);差的十位 (最高位 )为零(例35-31)。

退位减 :两位数减 两位数 (例41-26);整十数减 两位数( 例60-34); 两位数减一位数 ( 例42-7); 整十数减一位数 ( 例70-6)。

连加:例27+35+21。连减:例74-30-16。加减混合:68-24+29。带小括号的运算 :例73-(46+17)。

笔算100以内加减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三、复习课实施策略

在复习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 在复习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本单元的复习。

1.创设有效 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复习课与新授课相比有很大差别,教师要针对具体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要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要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去探索、去发现,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设计的复习方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结构。再配合归纳、总结已学的知识,进行计算题训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和计算能力。

2.通过复习课 ,进一步培养学生良 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课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中容易出现错的地方,出示有针对性的题目(是平时学生计算过程中的计算结果错误的题), 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所在并进行纠正。查漏补缺不单纯是找出错误进行改正,更重要的是分析出现错的原因,针对错误类型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经过分析归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有三种:第一种是数位不对齐,原因是没按法则计算,对策:先把相同数位对齐,按法则步骤进行计算;第二种是进、退位错误,原因是计算中的重、难点没有掌握,对策:点上进、退位点,并记住加上进位1或减去退位1;第三种是看错加减符号,竖式抄错数字,忘记在横式上写得数等,原因是粗心大意,对策: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知识水平与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抓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归纳、概 括及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归纳、概括和总结已学过的知识, 从而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数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学习计算知识及发展数感的重要基础, 因此要重视数的概念的培养,狠抓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时一道计算题会有几种计算方法,在学生掌握了基本计算规律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计算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及计算能力。

4.巩固练习 ,拓展提升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巩固练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分层设计练习题目,即基础性练习和综合性练习。基础性练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编出题目进行计算,采取小组共同研究、探讨编出各类计算题并进行计算。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代表进行板演汇报结果,然后教师进行评价给予鼓励。综合性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如算式填空:在下列算式中的“ஐ”中填上合适的数:24+3=ஐ7;ஐ+31=37;32+24=5ஐ;25+40=ஐ5;43+62=ஐஐ5;43+17=6ஐ;27+6=ஐ3;37 -21 = ஐ6;36 - ஐ =32;27 -17 =1ஐ ;41 -26 = ஐ5;60 -32 = ஐ8;41-7=3ஐ;60-6=5ஐ。编题计算 :用23、24、25、26这四个数 (每个数只用一次)编一道加减混合算式。应用问题解答:1妈妈今年43岁,女儿今年14岁,妈妈比女儿大多少岁? 2大鸡有43只,小鸡比大鸡多38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解答。

进行系统复习后,学生系统掌握了知识内容。通过查漏补缺,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精心设计复习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复习教学要做到: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抓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计算能力;通过设计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新教学设计

关键词:数学;计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86-01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是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1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它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是小学数学计算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孩子难以学会学好。如果这个重难点不突破,对将来孩子的计算学习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首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立正确的计算方法,并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新颖有趣适合学生个性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枯燥、抽象的计算方法。现根据已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方法,希望能为各位家长辅导孩子提供方便,也希望各位家长能加强对孩子的个别辅导,以弥补孩子在学校中学习的不足。

一、20以内进位加法

方法一:“凑十法”9 + 4=9+1+3=13

“凑十法”的主要特点是:看大数,分小数,把大数凑成十,再加剩下的数。要熟练掌握这方法首先要把得数是10的加法记熟了,如:9+1=10,再次是要熟练把数分成两个数相加,如:4分成1和3。这方法的难点就在于要分清把小的数拆成几和几才有利于凑成十,如:4一定要分成1和3,因为9+1刚好等于10。凑十法的优点在于能多复习1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数的拆法。缺点在于一时学生掌握难度大,要慢慢的训练。

方法二:“五五凑十”6 + 8 =5+5+1+3=14

“五五凑十法”的主要特点是:当两个数都大于且接近5时,把这两个数都拆成5+,如:6=5+1,8=5+3,6+7=5+1+5+3=5+5+1+3。要熟练掌握这个方法主要是要熟练大于5的数分成5和几就行了。“五五凑十法”的优点在于比“凑十法更容”易掌握。缺点在于只局限于等于5和大于5的数的加法。

方法三:“多加减补”9 + 5 =10 + 5 -1 =14

“多加减补”的主要特点是:先把9看成10后与5相加,再把多加的1减掉。这是“多加减补”的方法,这里蕴涵假设的思想。也可以这样理解:8=10-2 ,用10-1来替换原式中的9,算式转换为10 -2+ 5,再调整运算顺序为10+5-1,这里蕴涵着替换的思想。这方法的优点:在于复习了得数是10的加法,从一年级就开始接处到假设法,替换法,加法运算顺序等。缺点在于和“凑十法”一样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大。

方法四:“记数添数法”把9记在心里,再接着数到6个数。

9+6=9+1+1+1+1+1+1=15

“记数添数法”的主要特点是:先把大数9记在心里,然后再添数1,边添数边数手指头,添到6为止。“记数添数法”的优点是:廷续了10以内的加法比手指头的计算方法学生容易掌握。缺點是:没有什么思考空间,单纯的机械计算。

教无定法,同样学也无定法。只要学生能正确计算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有个别学生有自己的计算方法,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该多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以上几种方法都有“凑整化简”的思想,在做题时应结合每道题不同的特点来灵活选择。

二、20以内退位减法

方法一:“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7=15,所以15-8=7,15-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思维力最高,首先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从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入手,学生容易了解,如:1+2=3反过来就是3-1=2,3-2=1。又能够廷伸到以后二年级的乘法口诀求商法。这个方法的缺点在于:要求学生的思维要高,反应要快,有个别学生记性不好或反应能力差的,要掌握这方法不容易。

方法二:“破十法”12-5=10-5+2=7

“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学习来容易记住,简单又好理解,还能为以后多位数的退位减法设下伏笔。但这个方法的缺点:学习这方法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的,缺乏自主学习的氛围。

方法三:“平十法”14-5=14-4-1=9

“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一定要拆对。“平十法”的优点在于:大多数学生容易掌握可以让学生自主动手研究学习。这方法的缺点:学生在用这个方法计算时容易养成扒手指的习惯。

方法四:“多减加补”13-9=13-10+1=4

“多减加补”这个方法的特点在于:把减数先凑成10,再用补减数减再加上和9凑成10的那个数1,如:9+1=10,再把13-10+1=4。这方法的优点在于:再次让学生复习凑十法。它的气点就是:只能局限于小位数的计算,以后计算多位数这方法行不通。有个别学生容易加补上的那数忘记加上了。

方法五:“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13-5=15-5-2=8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这个方法是将被减数的个位补到能被减数减,再接着减去补上的数。如:13-5化成15-5-2=8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掌握了。优点:这个方法比“多减加补”的方法更容易记,也比效不会出错。缺点:只能局限于小位数的计算,以后计算多位数这方法行不通。

篇5: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本单元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下面是我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反思。

完成《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任务后,整体感觉是:本单元教学比较轻松,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最大的收获是学生能根据操作活动口述所学口算题的口算方法,使本单元的两个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是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难点得以很好突破。同时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解决问题方面,本单元解决的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这一问题我已在上学期提前教学了,一半的学生已经过关。这一次教学一方面是使另一半学生过关,另外重点放在对此类问题的分析上。通过教学,学生不仅会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还能对此类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知道两个数相比,一个数多,一个数少,较大的那个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那个较小的数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较小的数多的,所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要用减法计算。在引导学生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由于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个单元单元感觉轻松,所以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增加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感觉学生掌握较好,这又为二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减轻了负担。借鉴前一轮执教课改教材的经验,把一些难点问题提前教学,这样能使一部分学生提前掌握,另一部分学虽然当时理解不是很透,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等到再次教学的时候,基本就能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方法对于那些接受能力稍慢的学生是很有好处的。本单元还增加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简单的“年龄问题”、“锯木头问题”、“植树问题”、“上楼梯问题”的教学。这些问题没有对全班学生作出统一要求,学生能掌握多少算多少,真正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今天对本单元进行了测验(试卷上没有涉及到增加的内容),整体情况教好,100分11人,他们是:柯舒鹏、李子烨、鲁敦祥、程彦闵、余开阳、杨念庭、翁晓熙、谢雨、张子涵、胡雪妍、向泰宁;90到99分43人,80到89分14人,80分以下8人。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做题不仔细,一些学生做漏题,还有一些学生物体的数量没数清楚;二是少数做题速度慢,有些学生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试题。当然与以往相比,学生做题的速度还是提高了;三是口算速度还没达标。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2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它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学生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后选用最基本的算法(从个位算起)。但学生的错误还是有的。如:倒减、无退位、全部做成退位。

3、面对这样的错误,我想重要的是将这一错误资源整理。通过学生板演,让学生抓典型的错例,教师分析其错误的所在,是粗心的错误,是知识的错误、还是方法的错 误。让学生在今后的作业中能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因为计算题的内容毕竟有别于其他内容的学习,它更要让学生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养成细心计算的 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4、教学这一单元后,我感受最大的是学生作业的正确定率不高。一次作业下来,做全对的学生不多,究其原因,学生计算 的正确率不高主要是基础知识不扎实,造成计算上的错误。还有做口算的速度不快。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吧,因为学生刚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马上让学生口 算,速度和正确率可想而知是没有的。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3

本单元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其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情景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谈谈这节课设计的几个想法。

一、注意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用闯关游戏的形式把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来,把枯燥无味的练习课上得生动有趣。

二、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例如:我设计的第四关,看图解决问题,再找出数学问题,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三、以“小老师”为动力,调动学生积极探索。

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当小老师,以雪亮的眼睛观察题目,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采用小老师的形式,让他们帮小马虎改作业,学生积极性可高了,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加法满十进一,减法不够减向前一位借的意义就更明确了。

四、在闯关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低年级的学生好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不足之处:

1、课堂调控能力不是发挥得很好。

2、教师的评价较少,大多都是让学生鼓掌。

3、最后都是五朵智慧花,讲的不好,应该鼓励他们说“都很厉害,都很聪明”,而不是说“怎么办?”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虽然注意了知识间的相互迁移,重视了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构建新的知识内容,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希望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而且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摆小棒的方法,力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抽象算理。但错误的情况依然存在。

存在错误情况有:(1)横式上的得数漏写。(2)笔算中进位“1”没有写,做时没能在十位上加“进1”。

又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我也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自己发现退位算理。其实,在课堂中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学生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后选用最基本的算法(从个位算起)。其二,也把方法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但学生的错误还是有。如:(1)倒减。(2)无退位。(3)全部做成退位。

面对这样的错误时,我想重要的是将这一错误资源整顿。通过学生板演,我和学生一起抓典型的错例,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所在,是粗心的错误,还是方法的错误,或还是其他的错误。让学生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的错误,以便在今后的作业做更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因为计算题的内容毕竟有别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他更要学生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纠正错误,在揪错的道路上让学生更好地养成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上本单元我们三位老师感受最大的是学生作业的正确定率不高。一次作业下来,做全对的学生不多,究其原因,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还有做口算的速度不快。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吧,因为学生刚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马上让学生口算,速度和正确率可想而知是没有的。结合本学期要进行口算能力的测试,还是要加强口算的练习,但是如何加强,还是值得我们探讨吧!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4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教学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比如,借助教材设计的运送鲜花场境提供的资源,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讨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再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发新书”、“买玩具”等,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情境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教学时,我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就能实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知识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领悟数学,促使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才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本单元的口算,学生应做到能正确进行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5—6题。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5

学生在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笔算时错误颇多。主要错误类型有:①基础计算不过关。如经过一个暑假有不少同学记不清6+7等于几,导致计算错误②书写规范问题。如数位没对齐,加号忘记写,书写顺序不对或进退位的记号搞错等;③不能正确进位或退位。该进位或该退位时不进或不退,不该进位或退位时却退了;④审题不仔细。有的学生是在写竖式时将题目数字抄错,有的学生是加减混淆,在同一题中一会算加一会算减。

针对这样的种种错误,我认为在平时的笔算教学可以做以下的努力。

一、基础口算要过关。口算作为一种技能是孰能生巧的。一段时间不练就生疏了,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或课后练习中要加强对基础口算的练习。尤其是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要保持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状态。

二、加强对算理的教学。课本中出示了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活动让孩子理解算理,但考虑到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秩序,在平日的教学中我都没有让学生实际独立操作小棒或计数器,而是让一个孩子在投影仪下代为操作或者直接课件演示。事后想想这似乎有些得不偿失。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亲自操作小棒,有了把小棒满10根捆成一捆的经验,对于理解个位满十进一的道理就数到渠成了,我想对“不该进位却进位”的这种现象应该会有所帮助。

三、加强检查。教给学生一定的检查方法。如“粗查”。先看看有没有漏写的,如横式的答案等,或利用估算做初步的检查。“细查”——“一对、二算、三查”。先对题目是否抄错,然后蒙住答案重新想计算过程,再和先前答案校对,最后查看是否规范,如数位是否对齐等。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6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1、数的概念有着很丰富的内涵,是学习计算其它知识及发展数感的重要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视数的概念的培养,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找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在其中又复习到了以前学习的估算,然后能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本节课中主要是加法计算, 所以我提出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加法就是要把数与数之间合起来,在后来的操作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一道计算题会有很多种方法来解决,所以我请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来计算结果,学生提出可以摆小棒,拨计数器,然后学生自主选择方法来操作,由于头脑中已有加法的概念,所以学生无论是选择摆小棒还是拨计数器,都能够较为准确的进行操作,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对本节课的竖式的计算方法埋下了伏笔。

二、尊重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1、贯彻课程标准,重视发展学生的计算策略,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学习用竖式计算时,由于本节课是不进位,所以可以从高位算起也可以从低位算起。

2、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板书的竖式,自主探索为什么要竖着列? 体会到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而得出计算方法把握住了重点,解决了难点。

3、在本节课的卡片练习中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练习形式,如: 火眼金睛辨对错,卡片练习,以及书上的练习找尾巴,在练习中逐步提高计算能力以及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4、在这节课中,学生和我交流得比较密切、理想。但在这节课中还存一些不足和值得吸取经验教训之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备学生。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面对教学会出现哪些情况,而教师面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应如何去应对,如何去启发引导学生,都是以后应多加学习的。

5、在本节课中,我认为教师的语言还应该再精炼些,把握住重点难点一针见血,而不是重复学生的话,这样也会显得比较罗嗦.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7

本单元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其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这些内容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有相同之处,但也不乏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课堂中要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下一些方面:

一、注重课本资源的利用,让学生灵活获得本领。

我们常说新课程的内容很活,是因为它更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有了更为广博的空间,更能展示学生的个性。教师如何利用这样的有效资源,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更好的发展,是每个教师所无限追求的目标。例如《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一课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景动态化。在主题图“乘车”的问题上,以“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为活动目标,将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还初步接触到排列组合的内容。

又如:《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一课中,注重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一张卫生评比栏,让学生根据图上小朋友的对话,推理出条件信息。即二(1)班16面红旗,二(2)班比二(1)少3面,并通过分析信息,解决二(2)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依此方法,解决其他各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让学生寻找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条件,解答某班得的红旗面数。由于条件不同,解答算式便也不同。从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不但会根据问题选择条件,也会根据不同条件来解答问题。

二、注意错误资源的整顿,在揪错的道路上反正。

课堂的教学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学生的思维也总是有别于成人。看似一个很简单的知识或许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虽然注意了知识间的相互迁移,重视了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构建新的知识内容,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希望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而且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摆小棒的方法,力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抽象算理。但错误的情况依然存在。存在错误情况有:

(1)横式上的得数漏写。

(2)笔算中进位“1”没有写,做时没能在十位上加“进1”。……

又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我也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自己发现退位算理。其实,在课堂中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学生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后选用最基本的算法(从个位算起)。其二,也把方法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但学生的错误还是有。如:(1)倒减。(2)无退位。(3)全部做成退位。……

篇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数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熟练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

3+2=

7+5=

9-4=

8-2=

5+5=

3+5=

2、摆小棒计算并叙述计算方法。2+7=

引导学生说出:2+7就是2个一加7个一,得9个一,也就是9,所以2+7=9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十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题里出现的数都是整十数。同学们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全班交流

(1)、数的方法:10、20、30(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4)、想加算减:因为30-10=20,所以10+20=30(5)、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想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流动,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你们用摆事实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摆小棒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和第三个问题

3、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20+10”。⑴指导学生操作理解20+10的计算方法。⑵反馈练习

①第62页“做一做”第1题。

②让学生自己编几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题,并叙述计算方法,算出结果。

3、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30-20”。⑴“30-20=”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⑵反馈练习。第48页第2题。

(三)全课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法不同。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借助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得来的。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投影仪、投影片等。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4=3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挂图,教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2、学生独立从图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板书:35+3 30+8 35+30 8+3 请你找一找,哪几个算式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35+3 35+30得多少?先想一想,再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 用小棒摆:先摆5根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 不用小棒直接算

4、教学例1。25+2=

(1)25用小棒怎样摆?图示

⑵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25+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图示

⑶归纳算法。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25+2的计算方法。⑷反馈练习:

5+3=

92+6=

35+3=

87+1=

并说一说口算步骤。⑸想一想: 2+34= ⑹反馈练习:

65+2=

6+69=

2+65=

69+6=

5、教学例1。⑴出示算式: 25+20= 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 ⑵图示:

⑶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5+20=45。

⑷如果把25和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板书20+25=

引导学生归纳:还是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0+25=45 ⑸反馈练习: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6、引导学生对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数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即“相同位数的数才能相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例题总结。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相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进位的道理。教学过程

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和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联欢会挂图。班上开联欢会,小红和小明为同学们送来了纯净水,他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具体算出有多少瓶纯净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明确要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2、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2)分组用小棒摆一摆,讨论怎样计算(3)请小组的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先把24揍成30,再算30+3得33。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

3、练习:出示“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和同学讨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4、小结: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进行两面三刀位数加一位数时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和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全课小结

教师放手让学生谈谈收获,引导学生找出本课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教师在课题上补充“进位”两字。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66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和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

2、课本第67页第6题。判断算法是否正确,不对的改正。

三、巩固新知 课本第67页第8题。

先说说得数十位上的数字,再计算。

四、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课本第67页第10题。

2、课本第68页第15题。

说说这些是什么样的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新知

1、课本第68页第12题。

2、课本第68页第16题。

篇7:《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新教学设计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它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学生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后选用最基本的算法(从个位算起)。但学生的错误还是有的。如:倒减、无退位、全部做成退位。

3、面对这样的错误,我想重要的是将这一错误资源整理。通过学生板演,让学生抓典型的错例,教师分析其错误的所在,是粗心的错误,是知识的错误、还是方法的错 误。让学生在今后的作业中能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因为计算题的内容毕竟有别于其他内容的.学习,它更要让学生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养成细心计算的 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篇8:《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新教学设计

本节教学是对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进行系统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生将来学习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重要基础。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包括: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学会估算, 初步养成估算习惯。学生需要达到快速准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初步养成估算的习惯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设计思想

复习课不好上。一是学生不如平时授新课积极, 二是教师习惯了老调重弹, 三是题海战术压垮人, 学生做着累, 老师讲着更累, 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如何上好复习课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复习离不开对旧知的温习, 离不开做题。那么, 如何让学生乐意温习, 快乐做题, 在温习与做题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使课堂活起来, 是上好复习课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 我在设计本节课时, 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 构建快乐学习情境, 创新使用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操作、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从这一基本理念出发, 我结合福娃与奥运的大背景, 依据小学生喜欢看《奥运福娃漫游记》这一动画片的心理特点, 我设计了一个“福娃漫游数学城”的学习情境, 分别设立了口算城、笔算城、估算城三座城堡, 每一座城堡里都有一个福娃带来的“奥运小知识”, 通过了解北京奥运信息, 提出数学问题, 学习用口算、笔算、估算解决问题。这样设计一方面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方面把数学知识融入奥运信息中, 既引导学生了解奥运, 关心奥运, 又学会了用口算、笔算、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 在生活中学习计算, 在计算中体验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 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在本节教学时, 我把数学知识都融入在奥运信息中, 让学生从中提炼问题, 感受数学计算不是孤立存在, 而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进行估算复习时, 我设计了买篮球和排球的情景, 通过让学生估算解决,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用到估算, 处处有数学。

(三) 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教学中老师提问最多的问题是: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这样充分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四) 以奥运信息和奥运精神贯穿全课, 培养学生的奥运情感和奥运精神

本节课数学活动设计有几大亮点:以“福娃漫游数学城”引入新课, 以“奥运小知识”贯穿全课, 以“欣赏歌曲《站在世界领奖台》”结束本课。整节课渗透了一种奥林匹克精神, 渗透了一种“我为奥运加油”的情怀。

三、媒体设计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数学活动中去。基于这一基本理念, 结合本节课的特点以及小学生好奇、富于幻想的特点, 我设计了“福娃漫游数学城”的第一张幻灯片, 而后又分别以“口算城”“笔算城”“估算城”三张童话城堡情境图片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数学世界, 每一座城堡里都有奇妙的数学知识等待着学生去挖掘。最后在一曲《站在世界领奖台》的歌声中快乐而又振奋地结束本节课的学习。我的课件没有转移注意力的声音, 没有喧宾夺主的动画, 但是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亮点, 有组织教学的层次感, 有教学内容的条理性, 真正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这一目标, 很好地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四、教学流程

课题: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本技能, 学会正确估算, 初步养成估算的习惯;鼓励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学习意识, 渗透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和笔算的技能, 达到熟练口算和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估算, 养成估算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以“2008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 我们和福娃一起漫游数学城”导入新课。

2.自主探究

(1) 贝贝带来的奥运小知识。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三名国家金牌数如下:美国 (35枚) ;中国 (32枚) ;俄罗斯 (27枚)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从这句话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可能会有多个问题, 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主解决)

(2) 口算城

引导学生通过口算尝试解答以下问题。

7000-3000=400+360=34+56=

82-48=97-43=52+16=

33-25=6000+2000=6000-2000=

800-350=90+60=150-70=

(3) 笔算城

(1) 奥运小知识

给学生提供以下知识:北京奥运村占地约80公顷, 背靠760公顷的森林绿地,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这个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并让坐得好的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讲解。

(2) 神笔算算算

410+250=760+440=160+580=

720-390=540-340=960-470=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以上试题, 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并奖励优胜者。

(4) 估算城

(1) 奥运小知识

北京奥运会共有205个国家参加。大约 () 个国家, 金牌一共有303枚, 大约 () 枚。其中 () 是 () 的近似数, () 是 () 的近似数。

据新华社北京电,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10日说共有55支运动队的约1300名运动员目前在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备战奥运会。上面这则信息哪些数字是准确数, 哪些是近似数?

(2) 我是估算小能手

398+703≈457-349≈1099-729≈691+202≈

写出估算结果, 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3.反思交流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上一篇:云计算应用实例下一篇:李弥逊《蝶恋花·福州横山阁》阅读答案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