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镇双吴村2011年度科普工作总结

2024-05-13

三里镇双吴村2011年度科普工作总结(精选2篇)

篇1:三里镇双吴村2011年度科普工作总结

三里镇双吴村2011年度科普教育

培训总结

2011年,我村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五中全会,积极探索农村科普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在农业局领导专家的指导下,在镇党委镇政府领导的关心下我村2011年度科普教育培训取得圆满成功,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加大投入,营造良好的科普宣教氛围。

经过多年来的科普宣传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为了加强科普教育培训的力度,提高农业技术知识宣传教育的效果,进一步推进科普宣教的广度和深度,专门成立了“双吴村科普教育培训领导小组”,村主任吴增茂任组长,村副主任梁伟为副组长,覃石兰、石克观、梁伟成为成员。领导小组经常召开工作会议,布置落实科普教育培训工作。

在科普教育活动中,除了进行集中面授外,还利用各庄宣传栏进行农业科普知识的宣传,并经常性的对内容进行更新,使科普教育更加接近村民,接近人 们的生活,使村民日日可以学到科学知识,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二、抓好村干部、经联社人员和我村各类专业户的业务培训。

科普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密不可分,科普内容涉猎范围广,内容丰富复杂,而我们的村干部、经联社人员和我村各类专业户就是农业技能普及的科普工作者,抓好这支队伍的建设,落实培训工作,直接关系到我村科技教育质量。因此我村邀请县镇有关专家作科普知识讲座,对农业技术骨干开展系列科普讲座,这些讲座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技术骨干的科普知识水平和科普辅导能力。这些农业技术骨干在我村内广泛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在培养村民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积极探索,开展广大村民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

科普教育培训贵在坚持,一年来通过多方联动的方式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为广大村民喜闻乐见的科普宣教工作。第一季度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一直以来我村群众由于缺乏病虫害防治相关知识,在病虫害防治存在难大的盲目性。通过培训加强了群众病虫害防治认识,让更多的农民直接接受到病虫害防治知识。

第二季度甘蔗种植技术,向种蔗群众普及了甘蔗种植的新技术新方法,对有效提高甘蔗的产量,降低种植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加大帮助。

第三季度农药安全知识培训,普及了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提高农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及全村群众合力创建生态文明的村的意识。

第四季度水稻抛秧栽培技术。

四、存在的不足

今年的科普教育培训通过村两委人员的积极努力,科普成果以基本显现,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我们深刻熟悉到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在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创新方式,增加致富门路,增加我村群众的收入,如何将科普教育培训融入到这些创新方式上是我村科普教育培训的创新所在,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的去探索更好的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

五、2012年大致工作思路

推进学习型新农村建设工作,发挥农业科技骨干的带头作用,积极开展以学习科学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科普学习活动,充分发挥科普在学习型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并继续加强科普培训力度,提升双吴村干部、经联社人员和各类专业户的素质,推动我村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里镇双吴村委会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篇2:三里镇双吴村2011年度科普工作总结

文明村工作总结

双吴村委会位于三里镇的北部,地处与塘红乡万福村的交界处,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水利条件优越。全村共964户,人口4368人,水田2004 亩,旱地1285亩,山林10056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花生和甘蔗。近年来,本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面积种植糖蔗,现已种植有1009亩,村民收入逐年上升。2011年人均纯收入已达2500元,本村已建楼房914栋。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甘蔗种植和劳务输出,养殖有牛、猪、鸡、鸭、兔等。92年以来,争取上级扶持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建成和完善本村基础设施及文化设施,已全部硬化本村村道13500米,面积为47250平方米,人畜饮水工程 9个村庄。改厨改厕已达14%,村委会办公楼三层210平方米,建成沼气池达80%以上,球场5个,其中灯光球场3个,文化室2个。

一、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发展经济。

近几年来,双吴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始终把文明建村作为振兴双吴、发展双吴、提高双吴知名度的高度来认识和狠抓落实。经村委班子建立健全,班子成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强,思想觉悟高,公道正派,乐于奉献,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为加强对文明村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村党委为核心的双吴 文明村创建领导小组,以及妇女联合会、老龄协会、治安联防队等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严格按照文明村创建标准和本村实际情况制订创建计划,积极带领全村群众投入到创建文明村的热潮中。为夯实文明创建基础,双吴村立足实际,依托党的富民政策,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2010年全村种植优质谷1800亩,甘蔗1009亩,经济林7500亩。同时盘活水产养殖、家禽家畜养殖业,积极搞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作,加强劳务输出,组织本村富余劳动力到海南、广东等地打工,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狠抓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村民素质。

双吴村始终把群众 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组织群众学习“八荣八耻”等道德规范,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制订符合村情 的《双吴村村民自治章程》,从遵纪守法、邻里和睦、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移风易俗、畜禽管理、爱护公物等十三个方面对村民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约束。村内还 开展创建文明模范(示范)户评选活动,评选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户、科技致富示范户、遵纪守法模范户、诚信示范户共484户,使村民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并在评先进、争当先进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优化社会风气。村里还开展了“知法、守法、用法”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通过这 些活动的开展,邻里团结、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在双吴村蔚然成风,无群众上访、闹事、斗殴,无大案要案,无法轮功、赌博、封建迷信等现象,无乱砍滥伐,无违法婚姻、违法生育,无婚丧大操大办。该村高度重视教育,历年来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100%。

三、基层民主健全有效,社会服务优质规范。双吴村各项组织机构、制度健全,对涉及村民利益的政治、经济等重大事项,均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大会决定”的方式,集体研究、共同定调,杜绝“一言堂”、个人说了算。加强村务公开,对于财务收支、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划分、合作医疗等日常公开事项,全部按照“三统一”(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形式)的要求进行公开,让村民随时了解情况。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小组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工作制度、村民代表制度、民兵工作制度、妇女工作制度等,使每一项工作都纳入制度规范。村委班子成员作风务实,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如及时上报本村五保户、低保户信息,使他们能按时享受到政府补贴,实现应保尽保;为种蔗专业户提供土地整理、砍运等服务,一项项工作在群众中有口皆碑。

四、科教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双吴村为满足群众的信息需求,开辟了科普宣传栏,经常更新内容,及时刊登党的政策、法律常识、科技、计生 等方面知识。建成科技文化中心,设有图书室、活动室等学习娱乐场所,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双吴村经常开展篮球、拔河等体育比赛及文艺演出,前来打球的除了本村村民,还有外村青年、县城干部职工及在校学生等,极大提高了双吴村的知名度。双吴村群众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经常通过广播、播放电教片、聘请技术员 授课等方式进行科技培训。

五、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和谐人居环境。

1992年前的双吴村,没有一条水泥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垃圾随处可见,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较为恶劣。为改变村内环境的“脏、乱、差”现象,村干部和群众狠下决心,多方筹资,义务投工投劳,努力改善各项基础建设,总共投资了350多万元,完成了6个自然庄的道路硬化工程。2011年11月11日,投资300多万元的双罗高古至双吴板寨的村道硬化项目开始开工建设实施,建成后将打通几十年来制约双吴村发展的致富之路,实现“哪里有农户住房,水泥路就铺到哪里”,极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为进一步改善我村群众的生活环境,在县、镇党委政府支持和发动下,群众建沼气池、改水、改厨、改厕,目前沼气池入户率达80%以上。村里安装了闭路电视、电话,随着“城乡清洁工程”的深入开展,村民环境卫生意识不断 提高,家家户户除了自觉保持房前屋后、屋内环境卫生、定点倒放垃圾外,庄道做到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从而保持了干净、整洁的环境,美化了村容村貌。

双吴村的文明村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与上级、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努力谱写文明创建新篇章!

三里镇双吴村委会

上一篇:论证券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诉讼方式下一篇:个人商铺买卖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