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估

2024-05-22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估(共11篇)

篇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估

福建排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来源:中国环境报福建省日前公布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情况和问题清单,36个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排查出环境问题52个,98个县级城市(含县级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1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排查出环境问题80个,共计132个。通过落实“划、立、治”3项重点任务,两年内全面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据了解,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纳入全面打响污染防治七大攻坚战之中。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要求各地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限期完成清理整治,并计划于4月、10月对每个水源地的`每个问题开展两次全覆盖的全国范围交叉督查。福建省全面启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认真排查整治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目前,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问题排查工作已全面完成,共查出环境问题132个,分别是工业企业7个、码头3个、旅游餐饮9个、交通穿越22个、农业面源污染10个、生活面源污染51个、其他问题30个。下阶段,福建省将根据生态环境部、水利部整治要求和查出的问题情况,制定总体实施方案,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开展清理整治。对工作成效突出的,予以通报表扬,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对履职不力、弄虚作假、进展迟缓以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出现恶化的,采取通报批评、公开约谈,情节严重的,移交相关部门实行问责。

篇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估

新疆主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

新疆环保系统的`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16个主要城市的31个现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总供水量为4.47×108 m3,担负着供应420万常住城市人口的生活饮用水、部分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态用水的责任;城市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良好,水质达标比例为83.9%,不同地区、不同水源类型间存在差异;由于受原生土壤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有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超过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而且部分饮用水源地中有机污染物有多项检出;受水源保护区划工作滞后、监管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部分城市饮用水源地存在一定的环境安全隐患.

作 者:杨春 康宏 马超 YANG Chun KANG Hong MA Chao 作者单位:新疆环境监测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11刊 名:干旱环境监测英文刊名:ARI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年,卷(期):22(3)分类号:X824关键词:城市饮用水源地 水质 评价 新疆

篇3: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估

按照国家环保部的要求,铁岭市于2011年至今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年的地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评估工作,对于保障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水源评估中也发现了一些典型的问题。

一、水源地基本情况

铁岭市列入本次地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评估的水源共有5个。分别为柴河水库、双安水厂、凡河新区水源地、开发区水源地和清河区水源地。其中柴河水库为湖库型地表水水源地,其余4个为地下水型水源地。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这5个水源地都完成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划定工作,并于2010年6月经辽宁省环境保护厅批准。

根据对这5个水源保护区划分,其总面积为1037.08公顷。其中一级保护区42.45公顷,二级保护区153.55公顷,准保护区841.08公顷。5个水源地设计供水能力为7062.2万立方米/天,实际取水量为2741.6万立方米/天。服务人口约为42.92万人[3]。

二、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

1. 地表水水源地

2010~2012年,按平均值评价,柴河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3年监测综合评价结果均为基本达标。主要超标因子为总氮,最大超标倍数为2.83倍。水质富营养状态为中营养。

2. 地下水水源地

2010~2012年,4个地下水型水源地必测8项指标评价结果均为达标。选测指标中,凡河新区以及开发区水源各别月份出现铁、锰超标。超标原因主要是受本底值影响。

3. 污染源情况分析

地表水总氮超标原因分析主要受上游来水水质的影响,周围农田施用的农药化肥等,随着地表径流,流入河流,最终汇入水库,导致柴河水库水质总氮含量超标。铁、锰超标原因主要是受地区本底值影响。

根据调查统计,全市5个地级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一级保护区内不存在交通穿越,二级保护区均存在交通穿越。二级保护区内分散式生活污水年产生总量均值为198.79万吨,处理量为156.86万吨。畜禽养殖废物年产生总量8.5万吨,几乎无有效的废物综合利用。2011年调查结果,全市5个地级以上各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存在4家违法企业,铁岭市环保局配合铁岭市政府,对违法企业予以停产、搬迁、关停取缔等整顿处理。2012年和2013年检查结果,一级二级保护区内无违法企业。监督效果良好。

三、水源评估趋势分析

经过调研及监测分析,数据结果录入到国家环保部统一的数据采集系统,经过系统自动生成数据分析评价,铁岭市5个地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呈逐年转好的趋势。2011年评估结果,地下水最优水质为II类,最劣水质为V类。至2013年评估结果,全部地下水均为III类及以上。

四、水源地存在问题

1. 铁岭市部分水源,属于傍河(凡河)取水,水质受地表水影响较大。

2. 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面源污染比较严重,水质受地表水径流影响较大。尤其是每年春季开河期间,沉积了一冬的农药、化肥、秸秆杂物等随着雪水地表径流,以及地下水渗入径流等途径,污染地表水,易使总氮等指标超标。

3. 部分水源位于城区中,周围都是居民和建筑物,水源地环境管理难度较大。

4. 违法企业已经进行整改以及关停等处理,应该加大监管力度。

五、水源地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1. 污染防治对策

(1)非点源污染防治

柴河水库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大部分范围均为农村,一家一户分散式生活方式产生的垃圾、废水以及分散式畜禽养殖粪尿,均无集中收集处理,大部分均随意堆放于道路或河道两侧,雨水冲刷随地表径流,排入河道。耕地施用化肥农药等,随地表径流严重影响地表水质,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将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统一运输、集中处理;有条件的村镇,应考虑建设小型人工湿地,处理农村分散式污水;发展规模化养殖场,推广立体生态式养殖,可利用畜禽粪便发展有机肥;结合沼气、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发展有机绿色农业;推广平衡施肥和配方施肥技术,推行合理的耕作制度,有效减少化肥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禁止高毒性、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禁止在一级保护区内使用农药化肥,减少肥料与农药的使用量和流失量,以减少肥料和农药对水源地的污染[4]。

(2)工业污染点源防治

铁岭市水源保护区内工业污染源排放较少,仅有的几个工业污染源,已经于2011年取缔。应加强对水源地保护区内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同时对水源地保护区执行产业准入制度与土地严格审批制度,控制污染企业进入,防止产生新的污染源。

2. 监控预警方案

(1)加强环境监测能力

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尤其是基层监测能力。尽快实现水质水量自动在线监测。争取短期内,实现水质一年一次全分析,以全面了解和评价饮用水水源的水质。

(2)水源地安全应急预警能力建设

铁岭市水源地均有应急预案,应建立健全涉及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机制,做到饮用水源环境污染事件早发现、速报告、快处理,将铁岭市饮用水源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保护区内有公路穿过的水源地,应建立有针对性的风险预警,各级政府及水源保护部门,应建立应急通讯保障机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水源地突发事故的应急演练。

3. 完善水源地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1)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编制适合本地水源地管理的规定和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律及水源地保护制度。严格产业准入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证许可制度。同时,进一步强化环保责任考核制度、公众参与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以及流域协调管理制度。

(2)建立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要明确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的权责。按照环保法及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相关规定,建议水源地设立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由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工作,其他部门履行相应的职责。及时沟通情况,共同做好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

六、结语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涉及到供水区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保护水源,改善水质,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水源地环境环境评估与环境管理将十分重要。

摘要:对铁岭市地级以上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现状进行监测、调查分析及统计的基础上,利用全国统一的环境信息采集系统,对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水源地环境管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评估,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全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技术培训讲义[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3,1:2-17

[2]《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3]周莹等,铁岭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铁岭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10

篇4: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估

关键词 海口 ;水源地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分类号 X824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in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Haikou

TONG Xia1) GUO Bin2)

(1 Haik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Station, Haikou, Hainan 571100;

2 Hainan Agricultural Cadres School, Haikou, Hainan 571100)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rinking water safety risk and to furth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The concentrations of Cd, As, Hg and Pb and the health risk in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Haikou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four elements were better to the level two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for Surface Water in China (GB3838-2002). The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USEPA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the average personal health carcinogenic risk and non-carcinogenic risk were 10-10a-1, less than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s recommental value.

Keywords Haikou ; drinking water ; heavy metal ; health risk assessment

健康风险评价是环境中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的一种风险评价方法。重金属作为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污染物,具有难降解、可累积和毒性等特点[1]。其中镉、汞和铅是目前已经筛选出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的重要组成元素,干扰人体分泌功能,并在体内蓄积危害人体健康;砷是环境中危害性和致癌性最大的物质之一[2]。重金属污染物主要通过工农业废水排放、降水径流和大气沉降等途径进入水体,并通过饮水摄入人体,危害健康,已引起普遍关注[3-8]。海口市作为热带海岛城市,淡水资源紧缺,加强饮用水的保护和评估尤为重要,但目前对海南饮用水健康风险的评价较少[9],关于水质重金属污染的评价还未见报道。本文旨在为海口市水环境保护工作和保障饮水安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布点和采样

海口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为南渡江卜南村、龙塘水厂和永庄水库。卜南村和龙塘水厂断面分布在南渡江,属于河流型地表水水源地。永庄水库属湖库型地表水水源地。饮用水源地监测点位于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按照采样技术规范,每月初采样监测一次,全年共监测12次。卜南村和龙塘水厂断面按左、中、右3个垂直面,各采1个水样;永庄水库设1、2号监测点,各采1个水样。测定结果取各断面的平均值,并按地表水Ⅱ类标准评价其水质。

1.2 样品分析与质控

水样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方法测定重金属Cd、As、Hg和Pb[10],Cd和Pb采用ZEEnit-7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As和Hg采用AFS-830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水样加酸处理后上机测定,分析过程严格按质量控制要求操作,同步加测平行样、密码样和标准物质或加标回收。实验药品均与方法要求一致,实验用水为超纯水,实验器皿用稀酸浸泡过夜,并过超纯水,晾干。

1.3 健康风险评价

根据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及推荐值[11],对海口市集中式水源地水体中的重金属所引起的风险进行初步评价。各重金属元素通过饮水途径进入人体,按其致癌性分为化学致癌物质和化学非致癌物质,相应地风险划分为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4,8,12-13]。

1.3.1 致癌风险

致癌风险用风险值(R)表示,定义为化学致癌物i经过摄入途径产生的平均个人致癌年风险,a-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编制的致癌物质分类系统,将Cd和As划分为化学致癌物质。对其所致的健康风险评价按下述公式计算:

R=[1-exp(-Di×qi)]/76

其中,Di为通过饮水途径摄入的日均剂量;qi为化学致癌物i经摄入途径产生的致癌强度系数,mg/(kg·d),见表1;76为《2015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统计的中国人均寿命。

1.3.2 非致癌风险

非致癌风险通常用(R)描述,表示非致癌物 经摄入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平均年风险,a-1,计算公式如下:

nlc202309011504

R=(Di×10-6)/(RfDi×76)

式中:RfDi为非致癌物摄入的参考剂量,mg/(kg·d),根据相关研究资料[4,8,12,13],引用与评价有关的参考剂量值见表1。

1.3.3 模型参数计算

通过饮水途径摄入的日均剂量Di用下式计算:Di=2.2×Ci/76

式中:2.2为成人日均饮水量;Ci为饮用水中元素i的质量浓度,mg/L。

2 结果与分析

2.1 重金属浓度分布

通过对2014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表水的重金属Cd、As、Hg和Pb监测分析结果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可知Cd、As、Hg的质量浓度均低于其相应检出限,全年均为未检出,表明水体中这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水体未受污染;3个点位的Pb浓度有一定的变化,浓度范围由0.05 μg/L至0.8 μg/L,其中龙塘水厂Pb含量相对其他点位较高,可能与龙塘水厂上游的采沙船作业有关。由于龙塘水厂属于河流型地表水水源地,断面位于南渡江龙塘段,南渡江两岸有采沙船作业,可能有部分采沙船汽、柴油泄露污染水体,有研究表明劣质汽、柴油Pb含量较高[14]。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二级标准对3个主要水源地进行评价,表明Cd、As、Hg和Pb含量均优于地表水二级标准。而且各采样断面全年测定结果差异较小,水质稳定。同时,海口森林覆盖率达38.4%,雨水充沛,基本不受平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影响,四季水质变化不大。

2.2 健康风险评价

采用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海口市集中式水源地重金属进行评价,结果见表3。对于致癌风险,USEPA推荐的可接受致癌风险指数是1×10-4,认为低于该推荐值是可接受的[11]。由表3可知,致癌物质中As的风险值为8.57×10-10a-1,大于Cd的风险值为2.86×10-10a-1,As的风险值是Cd的3倍;致癌总风险为11.43×10-10a-1,致癌风险指数均低于推荐值,同时也低于荷兰、英国和瑞典环保部门给定的推荐值(1×10-6)[15]。表明海口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中重金属致癌因子主要是As,但该因子含量微量通过日常饮用途径对人体产生致癌风险较小。该研究结论与湖南、上海、南宁等地水源水中的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一致[13,16-18]。

对于非致癌风险,当健康风险指数值超过1时,认为会危害身体健康。由表3可知,Hg的非致癌风险指数为1.14×10-10a-1,Pb的非致癌风险指数为2.86×10-10a-1-45.71×10-10a-1,且龙塘水厂Pb的非致癌风险指数较大,与含量呈正比。Hg和Pb元素的非致癌风险指数总值为4.00×10-10a-1-46.85×10-10a-1,远低于1,表明非致癌重金属引起的健康风险甚微,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

3 结论

(1)对海口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Cd、As、Hg和Pb的含量进行统计,元素Cd、As和Hg均低于检出限,Pb的质量浓度在0.05~0.8 μg/L,4种元素均优于地表水二级标准。

(2)采用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海口市水源地中Cd、As、Hg和Pb进行评估,4种元素的风险值基本在10-10a-1,表明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致癌风险指数和非致癌风险指数均低于推荐值。经饮水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As>Cd>Pb>Hg,表明饮用水中重金属致癌因子主要是As,但该因子含量微量通过日常饮水途径对人体产生致癌风险甚微。

总体来看,海口市饮用水源地水体环境良好,建议合理规划水源保护区内的农业种(养)殖业,加强对可能产生重金属污染的企业及船只依法查处,降低水源地污染风险。

参考文献

[1] Huaghes M F. Arsenic toxicity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action[J].Toxicology Letters, 2002, 133(1): 1-16.

[2] 罗凤基,罗振东,马 亮,等. 呼和浩特西部地区黑河村居民富砷饮水与恶性肿瘤发病关系的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5(5):23-27.

[3] 张 芳,常春平,李 静,等. 胶东半岛农村地区地下水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以山东省莱阳市为例[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9):180-186.

[4] 孙 超,陈振楼,张 翠,等. 上海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重金属健康风险初步评价[J].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60-65.

[5] 胡春华,周文斌,黄宗兰,等. 环鄱阳湖区农村饮用水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34(1):102-106.

[6] 王若师,许秋瑾,张 娴,等. 东江流域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 2012,33(9):46-49.

[7] 范清华,黎 刚,王备新,等. 太湖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监测,2012,28(1):13-16.

[8] 高继军,张力平,黄圣彪,等. 北京市饮用水源水重金属污染物健康风险的初步评价[J]. 环境科学,2004,25(2):47-50.

[9] 何书海,陈 盛,张鸣珊,等. 海南饮用水源地水体中阿特拉津健康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监测,2015,31(2):12-17.

[10] 魏复盛.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C].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1] Usepa. Guidelines for exposure assessment[R]. Washington DC:Office of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USEPA, 1992.

[12] 李祥平,齐剑英,陈永亨. 广州市主要饮用水源中重金属健康风险的初步评价[J].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3):547-553.

[13] 黄玉琴,周小宁,朱文君. 南宁市河流型水源地重金属污染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价[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27(1):32-34.

[14] 于瑞莲,胡恭任,郑志敏,等. 泉州湾洛阳江河口潮间带柱状沉积物铅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与来源[J].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6):1756-1762.

[15] 倪 彬,王洪波,李旭东,等. 湖泊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评价,2010,23(1):74-79.

[16] 陆凤娟. 以嘉定区为例对上海市郊区饮用水源水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监测,2013,29(2):5-8.

[17] 张光贵,黄 博. 湖南洞庭湖水系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J]. 水资源保护,2014,30(1):14-19.

[18] 周国宏,彭朝琼,余淑苑. 深圳市饮用水源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1):50-52.

篇5: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估

张家口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及保护对策

摘要:分析张家口市中心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饮用水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作 者:蒋桂兰 Jiang Guilan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环境监测站期 刊: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HEBI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年,卷(期):,28(2)分类号:X5关键词:饮用水源 保护 对策

篇6: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估

元谋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对策

摘要:对元谋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自然环境、水质现状、面源污染状况进行了阐述,对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饮用水源地的环境监管、确保饮用水安全提出了措施和对策.作 者:赵映雄 ZHAO Ying-xiong 作者单位:元谋县环境监测站,云南,楚雄,651300期 刊:环境科学导刊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年,卷(期):,29(3)分类号:X32关键词:饮用水源地 环境管理 对策 元谋

篇7: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估

云南省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

摘要:介绍了云南省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信息,对129个水源地达标情况做了评价,并阐述了水源地保护区污染状况.作 者:王健 WANG Jian 作者单位: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云南,昆明,650034期 刊:环境科学导刊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年,卷(期):2010,29(3)分类号:X52关键词:水源地 调查 云南

篇8: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估

吉林省共有63个区县,每个县级行政区选择1个典型乡镇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去除已经纳入城市供水管网的区,最后确定了58个水源地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地表水型饮用水源地18个,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40个。确保了水源地的代表性和区县全覆盖。

全省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服务人口达261.99万人,占全省总人数的9.7%。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服务人口89.03万人,占全省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服务人口的33.98%。

2 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58个典型水源地中,达标水源地共37个,占参评水源地总数的63.8%;超标水源地共21个,占参评水源地总数的36.2%,超标水源地服务人口32.16万人,占总服务人口的36%。其中,超标的地下水水源地16个,占参评地下水型水源地总数的40%;河流型水源地4个,湖库型水源地1个。

地表水水源地主要超标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总氮及锰。

地下水水源地主要超标因子总硬度、氟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铁、锰及总大肠菌群。

从水源地达标数量比例来看,河流型水源地达标数量比例略好,湖库型水源地达标数量比例居中,地下水型水源地达标数量比例较差。超标水源地共21个,占参评水源地总数的36.21%。其中,超标的地下水水源地16个,占参评地下水型水源地总数的40%;湖库型水源地1个,占参评湖库型水源地总数的33.33%;河流型水源地4个,占参评河流型水源地总数的26.67%。

从饮用水安全人口来看,河流型水源地达标状况仍然较好;湖库型水源地达标居中;地下水型水源地较差。其中河流型水源地饮用水安全人口达标比例85.66%;湖库型水源地饮用水安全人口达标比例70.43%;地下水型水源地饮用水安全人口达标比例60.9 6%。

3 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

在了解吉林省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信息基础上,围绕水源地的环境禀赋(指饮用水水源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基本条件)、污染现状、环境监管等方面,建立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定性或定量评价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

3.1 建立环境评估指标体系

针对吉林省环境特点、水源地属性、分布、水质水量状况以及影响饮用水水源水质的主要因素等情况,从环境禀赋、污染状况、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等方面,对每个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评估体系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级进行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评估。目标层是对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评估指数;准则层是从环境禀赋、污染状况、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四个领域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进行专项评估;指标层是对准则层分解和具体化,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类。

3.1.1 指标选取原则

为了合理评估吉林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的实际环境状况,结合吉林省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实际情况,选取了环境禀赋、环境污染现状、环境监管、环境风险四个方面作为指标体系的准则层进行评估。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禀赋评估是指评价饮用水水源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基本条件。其中,自然条件主要包括饮用水水源地区位、水质类别等方面,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水源地周边人口密度、化肥施用量及工业增加值等方面。

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现状评估是指评价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和周边污染源状况,其中水质状况包括水源地自身水质和周边水体水质状况,周边污染源状况主要包括水源地周边的污染现状结构和潜在的风险污染源状况。

环境监管评估是对水源地环境管理、环境监察和执法、环境监测、保护区管理及应急等方面进行评估。

环境风险评估是对水源地社会经济风险、水资源保障风险、水污染源风险及水质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估。

3.1.2 指标体系

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共选择33项指标,对水源地环境禀赋、环境污染现状、环境监管、环境风险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吉林省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

3.2 水源地环境现状评估

3.2.1 环境禀赋评估

地表水型水源地:15个典型乡镇河流型水源地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中东部地区的吉林市、通化市、白山市、延边州中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并都处于流域的中上游,上游来水水质较好,正常条件下水质水量能够得到保障,区位条件和自然条件也良好。

3个典型乡镇湖库型水源地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东部地区的通化市的辉南县及延边州地区的敦化市和汪清县。处于松花江流域支流辉发河及牡丹江的中上游,入库河流都为Ⅲ类,水质良好,区位条件相对较好,水量水质基本能保证。

地下水型水源地:40个地下水水源地中55%取用的都是承压水。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及白城地区地下水型水源地基本取用承压水;白山市、松原市及延边州地下水型水源地取用潜水。

吉林省典型饮水水源地中水库型水源地位于东部山区,供水保证率较高,水质达标率达66.7%;河流型水源地位于中东部山区,供水保证率较高,水质良好,达标率达73.3%,环境禀赋评价结果较好;地下水水源地基本处于中西部地区,水质达标占总地下水型水源的60%,部分地下型水源地存在铁、锰及氟化物的背景值较高造成水源地水质超标现象。环境禀赋评价结果一般。

3.2.2 污染状况评估

地表水型水源地,18个水源地中4个超标,主要污染物分别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总氮、锰等,原因上游来水或湖库自然本底导致水质超标,地下水型水源地,40个地下水水源地,24个水源地水质达标。其中承压水水源地为22个,超标13个;潜水水源地18个,超标3个,主要污染物为总硬度、氟化物、铁、锰、硝酸盐、氨氮(N H3-N)、总大肠菌群。

潜水型水源地,主要由于受区域内农业种植、畜禽养殖、居民生活污水下渗等影响导致水源地硝酸盐、氨氮、总大肠菌群因子超标。承压水型水源地,主要由于区域自然的原因,导致总硬度、氟化物、铁、锰超标。

3.2.3 环境监管评估

吉林省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工作,整体水平严重滞后亟待提高。

一是至今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水源地管理、水源地监管与水资源管理分属水利、乡镇政府、卫生防疫、环保部门。供水设施则由水务局、乡镇政府、个人承包(买断)等多种方式管理。这种多头的管理状态严重制约了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县级环境监测能力薄弱。吉林省县级环境监测站人员、设备、资金等严重不足,吉林省境内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仅有11的水源地有常规监测断面,进行常规监测,其余都没有进行水质监测。

三是保护区管理滞后。吉林省90%以上的乡镇水源地都未进行保护区划,近60%的典型乡镇水源地没有应急预案。典型水源地中,只有12%的水源地按照规范设置围栏(围墙)、定界警示牌等标识,难以有效防控日益严峻的水质污染问题。亟待就水质改善、保护区基础环境综合整治、卫生防护、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水源地保护规划等整体保护问题全面、深入地开展工作。

3.2.4 环境风险评估

一是农业面源污染威胁。近几年,吉林省畜禽养殖呈现恢复性增长,农村畜禽养殖业已发展成为农村的支柱产业之一。在部分水源保护区还存在畜禽粪便无序排放现象,并且有大量的耕地,农民不断追求高产,短期内很难改变耕作观念。因此,为了满足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饮用水源的保护要从流域生态保护方面入手,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才能避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恶化。

二是水源地存在风险源。部分水源保护区内存在农村人口,个别水源地保护区内存在工业企业、加油站、垃圾堆放场等典型污染源,势必对水源地水质存在潜在影响;有的水源地还存在危险物品运输风险影响。

三是大部分乡镇水源地均为该地区的唯一水源地,一旦水源地发生事故和污染时,无法保证居民用水,建议尽快开展备用水源地的建设工作,提高水源应急保障能力。

4 建议

4.1 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规范,科学、合理地划分水源保护区。

4.2 针对乡镇水源地存在的多头管理、管理手段落后突出问题,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对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积极推动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工作,编制水源地管理的条例,建立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应急管理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

4.3 加强乡镇水源保护区污染源综合防治。加强工业污染源防治、农村生活污染源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种植业、养殖业)治理力度,同时实施保护区人口搬迁等工程。

4.4 加强乡镇水源保护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设置常规监测断面,增加相应的仪器设备投资及人员投入,完善水源地监测体系。在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等方面达到国家规范要求,以满足水源地保护的需要。

4.5 加强水源地管护设施建设。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规范》要求,在乡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边界设立告示牌,护栏或围网,向公众公布水源地规模、水源保护区边界范围、水源地供水人口等信息。逐步完成保护区管护设施建设。

4.6 加强保护区内危险品运输管理及保护区内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透处理。对因突发性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水源污染,使供水水源受到严重污染或威胁供水安全时,水行政主管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对污染源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

4.7 对由于环境背景值偏高的原因造成的饮水水源水质铁、锰、氟化物及总硬度超标的水源地应在净水工艺上增加相应的处理设施,以确保证居民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1]衣强,毛战坡,彭文启.饮用水水源地评价方法研究——以新西兰为例,给水排水,2006,增刊,6-10

[2]元红.铁岭市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评价与防治对策.环境研究与监测,2007,20(3)

[3]刘成杰,刘丰录.加强综合整治,保护水源水质——浅谈峡山水库水源地保护措施.水利渔业,2006,4

[4]衣强.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评价方法研究[学位论文].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7

[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篇9: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估

关键词:饮用水源地 水质 评估 浅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c)-0119-02

1 饮用水源基础状况

1.1 饮用水源基础信息

梁辉水库位于梨洲街道,建成于1997年,坝高36.6 m,总库容3077万m3,正常蓄水库容2476万m3,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发电、水产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主要为城区和临市水厂供水水源,2013年度供水量3727.3万t。库区内基本无工业污染源,直接入库污染源主要为农村生活污水,目标水质Ⅲ类。

陆埠水库位于陆埠镇境内袁马、望石坑等地,建成于1976年,总库容2870万方,正常蓄水库容1830万m3,主要为城区供水水源,2013年度供水量459.54万t。陆埠水库水源相对丰沛,其多余水量通过隧道流向梁辉水库,库区主要受上游生活污染影响,此外,水库库底淤泥积物也影响库区水质,目标水质Ⅲ类。

1.2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情况

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浙政办发〔2005〕109号),各水库划定保护年限为2002年至2020年。

梁辉水库、陆埠水库一级保护区包含水库库面及最高水位以上沿岸纵深200m的陆域,二级保护区包含所有集雨面积。

2 水源地现状水质分析

2.1 水质监测和分析的概况

陆埠水库和梁辉水库水源地的环境监测工作由县级环境监测站承担,监测频次为每月一次,全年12次,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表2中除化学需氧量外的28项,同时增测叶绿素、透明度2项指标,总计30项指标。

在每年蓝藻易发期间,组织藻类变化情况进行连续跟踪监测,建立每周一次水库巡查制度,通过提高水质监测频次,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2个水库安装了浮标式自动监测系统,对水库水质进行实时监测。

2.2 水质达标及营养化情况

据统计,2013年陆埠水库水质达标率为67%,梁辉水库水质达标率为75%,与2012年两个水库水质达标率100%有明显下降。

2013年度梁辉水库、陆埠水库营养状态都为中营养,与2012年保持一致,营养状态指数与去年相比均略有上升。

3 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整治情况

3.1 一级保护区内整治

陆埠水库上游溪道生态湿地工程。在陆埠水库上游溪道建设总面积160亩人工湿地。该项目对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有一定净化作用。

3.2 二级保护区内整治

陆埠水库上游酸洗发蓝行业整治工程。74家酸洗发蓝油封企业实行全面关停搬迁整治,每年可减少废水排放3~4万t。

4 环境监管情况

4.1 政府管理措施

2009年编制《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报告》,对该市城乡饮用水安全做出科学合理的保障规划。2008年底,该市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办法》及2009-2011年每年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计划,建立完善监督考核、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将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实施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工作考核内容。

4.2 水源风险管理

水源地污染源结构以非点源污染为主,生活污染比例较高,农业面源污染次之,水库库区内基本已无工业污染源,个别地区仍有村民居住,存在一定风险。

4.3 应急能力建设

该市针对饮用水源制定了《突发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定期举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演习。同时建设和保护备用水源地,建立饮用水源地应急系统。

5 问题分析

5.1 生活污染

水库上游仍有村庄人口集聚,生活污水纳管处理工作相对滞后,生活污水等污染物通过溪道排入水库,造成水体受污。

5.2 农业面源污染

近年来对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作了不少工作,然而,农业面源污染由于其污染物的广域性、分散性、相对微量性和污染物运移途径的无序性,从而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污染水库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5.3 内源污染

水库服务年限已久,库龄较长,陆埠水库和梁辉水库服务年限已分别达到38和17年,水库和湖泊底泥及沉积物中含有大量氮磷营养物质,这些积聚的底泥及沉积物中的营养盐逐步释放,在动力作用下再悬浮,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状态。

5.4 点源污染

点源污染主要来源为饮用水源上游及周边地区少量的散养畜禽、基本无污水排放的家庭小加工工业等。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1)梁辉水库、陆埠水库存在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具体表现为中度富营养状态,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2)梁辉水库、陆埠水库周边环境污染整治措施不能有效控制水库水体富营养化,不能改变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水库上游及周边生活、农业面源污染和水库自身营养盐释放导致总氮、总磷指标超标,水质达标率下降,饮用水源保护刻不容缓。

6.2 建议

(1)开展水库周边及上游污染源整治。对饮用水源上游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进行综合治理。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按照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范围,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上游村庄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进度,提高受益农户数;完善生活垃圾收集系统,从根本上减少污染量。

(2)开展内源治理工程。加强库区及上游溪道的保护、监管和处罚力度,禁止在保护区域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餐饮或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根据水库淤积情况适时开展清淤工作;长效开展水面保洁工作,保洁范围包括水库库面保洁和水库上游溪道保洁;有选择地实施生态湿地工程,通过高效复合植物生态系统加强对富营养污水的净化作用,抑制藻类生长;通过合理控制饲养滤食类鱼种,来控制藻类生物量;同时,加强底栖动物中滤食性螺、蚌等软体动物保护,使之成为减轻藻类大面积聚集的帮手。

(3)完善水质监控和预警预报体系。在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基础上,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质、装备和技术保障,构建水华防控体系,完善水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建成污染来源预警,污染源有效控制、水体污染应急处理等突发事件保障体系,为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宁波市政府法制研究中心生态建设系列研究课题组,阎勤,费孟云,李满志.宁波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4(2):7-11.

[2] 汪嘉利,李章平,杨志敏,等.重庆市主城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

[3] 张晓波,炳强兴,武周虎,等.棘洪滩水库水文情势与水质变化趋势分析[J].人民黄河,2012(11).

[4] 潘晨,谢文理,刘岩,等.太滆运河总氮污染物排放限值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3(3).

[5] 张勇,徐启新,杨凯,等.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研究述评[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12).

[6] 张祥志.江苏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与运行管理[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2).

[7] 周辉,王世进.关于完善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几点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4).

[8]黄锡生,陈有根.我国水污染防治的立法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2).

篇1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估

雷波县环境保护局 关于成立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 执法检查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股室、环境监察执法大队: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坚决遏制饮用 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环境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 全,根据省环保厅于(川环办发[2012]43 号)和凉山州环境保护 局凉(环办发 [2012]27 号)关于认真开展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 源地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 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经研究决定,成立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县环境保护局 副局长 王文生 文晓斌 龙江 吉根阿比 黑来志格

副组长:县环境监察执法大队 大队长 成 员:县环境监察执法大队 副队长 县环境保护局综合股 股长 县环境监察执法大队队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大队长文晓斌兼 任办公室主任。联络员:吉根阿比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日


篇1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估

水质状况报告

一、监测情况

2018年9月,监测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点1个,同步小康、乡镇及千人以上农村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监测13个,全部为地表水水源。

(一)监测点位

地表水出水口处采集水样。

(二)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4项,外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3838-2002)表2的五项,共29项。

二、评价标准及方法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评价。

三、评价结果

监测的县城(乡镇)14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均达到Ш类标准,达标率为100%,水质情况统计见表。

2018年9月晴隆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

水源名称 超标指标及序号 省份 城市名称 水源类型 达标情况

(监测点位)超标倍数 1 贵州 晴隆县

西泌河

地表水

达标

— 2 3 4 5 贵州 晴隆县 光照龙井 地表水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 — — — —

— — — — — 贵州 晴隆县 茶马杨海田、黄厂 地表水 贵州 晴隆县 沙子火把、联盟 地表水 贵州 晴隆县

晴隆县

碧痕一望坪 花母洒贡

地表水 地表水 6 贵州 7 8 9 10 11 12

安谷乡竹林田进水

地表水

鸡场镇抗旱应急拱贵州 晴隆县 地表水

水工程 贵州 晴隆县 贵州 晴隆县 贵州 晴隆县

紫马政府 长流乡邋遢窝

地表水 地表水

贵州 晴隆县 三宝和平水源点 地表水 贵州 晴隆县 大厂雷钵洞取水点 地表水

备注:

1、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是指进入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和具有一定取水规模(供水人口一般大于1000人)的在用、备用和规划水源。

上一篇:朋友一路上我陪你走作文下一篇:文化育人的三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