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住宅

2024-05-07

集中住宅(精选七篇)

集中住宅 篇1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热水供应已逐渐成为每个家庭所必须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正在以环保、节能的特点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工程中常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有两种, 一种是分散供应热水系统, 另一种是集中式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与补充热源的组合方式。本文主要对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讨论。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五指山市某小区3# 楼, 为二类高层住宅。地上十一层, 地下一层, 建筑高度为32.95m, 建筑面积为7431.19 平方米。耐火等级为地上二级, 地下一级。一层为商业网点, 二至十一层为住宅。根据地方政府部门要求及甲方要求, 本项目热水系统采用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

2 热水供应方案的确定

因海南具有很好的地理优势, 太阳能资源丰富, 设置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优势较大, 集中式太阳能系统与传统分户式太阳能相比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投资节省、热水供应可靠性高、便于管理、不影响建筑外立面等优势;因本来户数多, 分户式太阳能系统要求每一户一个太阳能集热板和水箱, 海南纬度低, 太阳能集热板安装角度小, 对建筑物外立面影响较大;综上本建筑采用集中式太阳能系统。

根据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 用于住宅的集中式太阳能系统主要有两类:集中集热- 集中储热- 集中辅助加热系统和集中集热- 分户供热-分户辅助加热系统。这两种系统各有各的的优缺点, 分述如下:

2.1 集中集热- 集中储热- 集中辅助加热太阳能系统

该系统需在屋顶设置集热水箱及辅助热源, 设备集中, 便于根据建筑情况布局灵活, 便于维护管理, 可以实现与建筑物相协调, 供水可靠性高, 系统简单, 故障率低, 设备利用率高。本项目为住宅小区, 用水量均匀, 海南太阳能资源丰富, 更有利于该系统的运行, 可以极大的降低运行成本。

2.2 集中集热- 分户换热- 分户辅助加热的太阳能系统

该系统通过屋顶集中放置的太阳能集热板收集热量, 集热介质作为热媒供给各个用户的承压储热水箱与冷水换热, 虽然本系统不需要设置水箱, 但是系统复杂, 每户内均有设备, 设备故障率高, 不利于系统的正常运行, 初期投资高, 不利于物业管理, 供热不可靠。

通过两种方案的对比并与甲方沟通后, 最终采用了集中集热- 集中储热- 集中辅助加热太阳能系统。

2.3 集热器排列方式设计

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供水系统设计中, 集热器的排列方式是主要问题之一, 集热器排列方式的设计主要是根据系统运行方式和建筑的平面布局, 同时考虑和建筑结构及建筑物整体的美观。集热器常用的排列方式有串联、并联、混联三种, 本项目系统采用混联排列的方式。

3 存在问题

太阳能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可以满足用户对供水、可靠安全、噪音小、稳定等要求, 系统安全可靠, 内置加热系统带有安全保护装置, 并根据当地采取防结露、防雷、防过热、抗风、抗震、抗雹等技术措施, 系统设置分户表, 方便计量及物业管理。

存在的问题:

(1) 因本项目属于二类高层建筑, 用户多, 屋顶水箱容积较大, 集热板数量较多, 满足建筑疏散要求后调整集热板位置对建筑立面有一定影响。

(2) 本系统循环泵可能影响住户。

(3) 本楼供水干管及回水干管均设置在公共部位管道井内, 管道较长, 热损失大。

4 解决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 建议可采取如下措施:

(1) 设置循环泵位置应设置在不影响住户的公共位置的上方, 并采取减震降噪的措施。

(2) 管道井内供回水管道外设置保温, 减少热损耗。

(3) 太阳能系统安装时应与建筑、结构、电气及厂家进行配合, 防止出现失误。

5 结语

在能源日益匮乏的今天, 太阳能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成为建筑节能的主要方向,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也引起人们的关注。住宅、公寓、酒店等建筑对热水系统的可靠、安全、稳定等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对热水系统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和筛选是必须的。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的节能性已经得到认可, 但是要做到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物的相互协调与统一, 必须取消户内单独安装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做法, 在每栋建筑上安装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 统一向各户供应热水, 这样有占地少, 节约投资, 故障率低, 提高设备利用率、有利于水温和水压平衡的优点, 更重要的是能较好的与建筑结合起来。

集中集热- 集中储热- 集中辅助加热太阳能系统设备集中, 便于维修管理, 便于根据建筑平面情况布置设备, 可以实现与建筑物整体相协调, 供水可靠性高, 投资小, 供应热水系统形式简单, 便于安装, 使用寿命长, 用户室内无复杂部件。本系统作为本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是合理的, 此外本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排水[J].2009.

集中住宅 篇2

KTR-485R空调集中控制器是一款能起到节能,集中管理,来电自启动等功能!附加在空调上(无需接线),之后在电脑装个软件就可在这个软件上管理所有的空调

空调远程控制器是我司在前几代空调控制产品的技术积累基础上,全新推出的一款通过TCP/IP网络管理功能的空调控制器,彻底解决了用户现场布线、远程控制、集中管理的技术难题。用户可通过集中管理软件,管理多台非智能空调设备,可实现上百台空调的集中网络控制、节能控制。

功能介绍:

支持TCP/IP、RS-485多协议,集中管理控制功能

数码面板显示,LED面板指示

流水式学码、发码方式,控制简单快捷

定时开/关机、温控开/关机、时间段开/关机功能

远程实时获取空调运行状态,实时获取机房环境温度功能

具备记忆功能,供电恢复开起空调并达到停机前的模式安装和维护简单,不需要拆开空调修改电路

具备报警输出功能,可与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联网。

目前国内中小机房多数使用普通的民用(商用)空调作为机房环境控制设备,这些空调大都在断电再来电时没有自动启动功能,也不能定时进行开/关机操作,更无法实现远程的集中管理。

广州莱安智能化系统开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KTR-485R网管型空调智能启动控制器是一种通用型智能控制器。用户可以利用PC机控制软件,通过网络或RS485与设备进行通讯,可实现上百台空调的集中联网控制。设备主要功能有红外遥控、定点定时、周期定时、温度控制等。通过学习空调的空调的开启和关闭、工作模式、温度调整等红外信号,实现空调断电再来电自动启动,并开启到用户需要的运行模式,同时俱备温度检测控制功能,按用户配置的温度值,当环境温度达到设定值后,自动开启和关闭空调。也可以远程控制空调机的各项功能,利用集中管理软件,兼容市面上各种品牌柜式机、分体壁挂机、吸顶式机等各种空调机机型。

该产品性能优越、安装设置方便快捷,广泛应用于各类民用空调需要定时、定温控制场合,基站多空调集中管理监控,办公楼空调节能控制等领域。

空调集中控制器功能说明:

[1] 能够通过红外线方式像空调遥控器一样开启/关闭空调和设置空调工作状态;

[2]在一个建筑物内,所有KTR-485R控制器能够通过485总线方式组成网络,实现多空调集中远程控制

[3]KTR-485R控制器,可依据现场需要监测环境温度,设定空调定时定温启动,周期启动,按温度点启动等。

空调集中控制器功能特点:

1、通过红外遥控实现对空调的控制;

2、实现空调的温度、运行模式、扫风、风速等状态的控制;

3、可设定通讯地址1-255,通讯波特率9600;

4、实时测量环境温度;

5、测温精度高、低功耗、高稳定性;

6、可适用于多种品牌多种型号的空调。

7、适合各类仓库、机房、酒店、办公楼、宿舍楼等多空调需要集中控制的场所

设计单位:广州莱安智能化系统开发有限公司

网站: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建中路5号天河软件园海天楼3A06

用户服务中心:Tel:020-855746******85698850

联系人:周先生:***

欢迎来电索取详细方案或来电洽谈业务,免费提供设计方案,价格实惠

集中供热住宅供暖系统节能设计要点 篇3

关键词:集中住宅,供暖系统,节能

在2000年, 我国对集中供热住宅供暖系统强制实行分户热计量要求, 在“十一五”期间又对相关建筑实行了热计量改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热计量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由此也带来了我国住宅供热系统形式的多样化。然而, 不管是何种形式的供暖系统, 不仅要为各个住宅提供所需的热量, 而且要具备实现分户温度调控和分户热计量及系统水力平衡等功能, 以达到集中供热住宅供暖系统的节能要求。

一、供暖系统形式

通常情况下, 集中供热住宅的供暖系统应该采用共用立管分户独立循环系统, 即在住户楼梯之间设立共用供回水总立管, 然后再连接各住户内的独立循环管道, 以此为各住户供暖。共用立管分户独立循环系统有几个重要的特点:一是该系统所用的管道基本都埋于地下, 埋藏管道的地面必须设置一定的垫层以及一些保温材料, 这会对整体住宅建筑的高度产生一定的限制, 而且还会增加整体建筑的建设成本。二是这种系统可以随时控制住户的供暖情况, 如果有用户不缴纳供暖费用, 则可以通过关闭相关阀门停止向该用户供暖, 而且不会影响到其他住户的供暖情况。三是此系统的日常维护非常方便。对于既有住宅室内供热系统的改造应该采用下列几种方式:一是如果室内原先的供暖系统必须更新相关供水管道时, 可以将其改造为共用立管分户独立循环系统。二是如果室内原先的供暖系统是垂直单管顺流系统时, 应该改为单管跨越式系统。三是如果室内原先供暖系统是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垂直双管系统时, 应该保持原来的供热系统不变。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能源, 而且可以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二、分户热计量

住宅分户热计量应该以楼栋为主体, 设立楼前热量表, 以此作为供热住户和供热企业的唯一费用结算依据, 建筑内的各住户也应该装设相配的热量分摊仪器, 以此作为各自缴费的依据。供热企业可以根据楼前的热量表随时调整供热情况, 一方面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户感到公平合理。对于新建的建筑则不宜采用将楼前热量表设在室外地下管沟内的方式, 因为, 通常情况下地下管沟非常潮湿闷热, 会使得热力入口装置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而且还会影响装置正常工作。对于新建筑, 通常的做法是在首层楼梯内设立专用表计小室。

三、分户温度调控

供热用户应该依据自身对热量的需求, 通过供暖系统中的温度调控阀门自主调节室内温度。这种方式是实现集中供热住宅供暖系统节能的基础。如果住宅采用的是双管供暖系统, 则温度调控阀门可以有效地控制供热系统的总压差, 这种方式可以降低锅炉燃料消耗, 也可以降低水泵的能量消耗。

为了使住宅的室内温度能够自动调节, 还应该在室内的散热器的进水管上装设散热器恒温控制阀。此控制阀的功能是能够察觉到室内温度的变化, 可以依据人们设定的室内温度对室内散热器的进水量进行自行控制, 可以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热能浪费。

通常情况下, 要在室内供热系统的入口处设置电动温控调节阀, 这样可以使室内的温度被自动调节。室内的分集水器的每支环路上都必须装设可以手动调节的流量控制阀, 如果可以的话, 在室内的加热盘管上安装直接作用式恒温控制阀, 从而使得室内设定的温度不会发生变化。为了使温控阀能够更加敏锐地察觉到室内温度的变化, 应该将其装设在距离地面1.5米的位置, 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的消耗。

四、系统水力平衡

水力失调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 即动态水力失调和静态水力失调。住宅供热系统的水力失调会使得住宅内部温度无法达到设定值, 一些住户的室温会偏高, 而有些住户的室温会很低, 造成了热能的浪费。所以, 在集中供热住宅的供暖系统中要合理地设置水力平衡装置, 从而达到降低能耗、室内温度适宜的目的。通常情况下, 住宅内所装设的水力平衡装置有三种, 即自力式压差控制阀、静态水力平衡阀、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等。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在一定的压差范围内可以自行控制供热系统的压差, 始终使其保持平衡的状态。静态水力平衡阀可以测定住宅供暖系统的水流量和压差,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阀门的开度, 调节系统的水流量, 从而实现水力平衡。自力式流量控制阀, 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可以自行调控流量, 以使流量保持恒定的状态。

五、结语

为了实现集中供热住宅的供暖系统的节能设计, 首先要选择合理的供暖系统形式, 然后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分户热计量方式, 住户室内也要装设有效的温度调控装置, 而且应正确选用水力平衡装置。供热公司要使住宅供热系统的各个部分和设施能够相互配合, 以满足住宅供暖系统的节能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世刚.关于集中供热分户采暖热计量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04) .

[2]涂光备, 田雨辰, 李建兴, 涂岱昕.电子式热分配表在热计量中的应用[J].煤气与热力, 2001 (06) .

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的探讨 篇4

关键词:集中供暖,分户计量,系统形式

1 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的前提条件

集中供暖住宅要实现分户热计量, 无论在系统设计方面还是采用的相应设备, 目前都是可以做到的。分户热计量的首要目的, 是要为热用户提供调节控制手段, 使他们可以根据热舒适度的需要, 调节控制采暖量, 实现供暖运行节能。供热单位根据设置的热量表计量所供热量, 并按热量进行收费, 实现建筑节能。为此, 供热质量必须满足要求, 否则, 分户热计量将成为一种摆设。

要保证高质量供热, 在加强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 降低耗热量的前提下, 首先要有合适的室内供暖系统形式, 其次要有完善的供热系统调节控制措施和高水平的运行管理。热用户可以手动调节用热量, 但在热源处必须是自动调节供热量, 使其根据所需热负荷的改变而变化。因此, 应在热源处设置既有流量调节性能又能定量显示出环路流量 (压差) 的装置———平衡阀, 以保证系统在调节运行中能有平稳的水力工况。

2 分户热计量的采暖形式

2.1 新建集中供热住宅的采暖形式

新建集中供热住宅的采暖形式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 通常住宅的一个单元设一组供回水立管, 每户为一环路, 在每户的供水管上安装热表和调节阀, 房间的每组散热器上安装温控阀。

可供选择的户内型式有:水平双管系统, 水平单管系统, 水平放射式系统以及低温地板辐射式供暖户内系统等。型式多种多样, 而采用何种型式, 则应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分析确定。

2.1.1 水平双管系统, 此型式类似于传统的水平双管式系统。

户内设置供回水管, 散热器并联, 热量可调节, 工况稳定;管材可采用金属管, 管材管件便宜, 施工安装、检修方便;可按要求设计坡度, 系统管道处于高点, 户内系统最低点可设泄水, 但末端自动排气不易解决, 由于户内供回水管的设置, 管材用量大, 既不经济, 又影响室内美观, 故不建议采用。

2.1.2 水平单管系统。

水平单管系统又包括水平单管顺流式系统和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

水平单管顺流式系统类似于水平串联系统, 散热器串联, 每组散热器不能调节, 只能在用户的入口处进行调节, 此种型式不建议使用。

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 各组散热器并联, 每组散热器可设温控阀调节, 干管设置于垫层内, 管材可采用塑料管材, 户内看不见干管, 室内环境美观。由于供回水干管采用塑料管材, 需降低热源的供回水温度 (80℃/60℃~70℃/50℃) , 能耗及散热器数量会有所增加。此种型式被广泛采用。

2.1.3 水平放射式系统。

此种型式是在每户的供暖管道入口设小型的分水器和集水器, 从分集水器分别引出支管连接各组散热器, 各散热器间属并联, 支管呈辐射状, 可埋地辐射, 支管与分集水器相连处安装关断阀, 管材可选用塑料管, 此系统的优点是各散热器可分别调节, 但支管管材耗用大, 并增设了分集水器, 增加了投资, 占用了户内面积。

2.1.4 低温地板辐射式系统。

此系统热媒的适宜水温是40℃~60℃, 每户设一组分集水器, 每个房间的供暖均为分集水器间的各组加热管, 加热管铺设于楼板上垫层 (厚度≥90mm) 中的低温辐射供暖, 每组加热管与分集水器相连处安装关断阀, 用户通过调节阀调节室温;管材可采用铝塑复合管等塑料管材, 系统由下而上辐射散热, 热舒适性强;房间内无散热设备, 房间的空间利用率加大;塑料管道在垫层内每根为一个环路, 不允许有接头, 减少维修;由于供水温度相对低, 能延长塑料管材使用寿命;加热管设在垫层内, 加强蓄热效果, 加大系统热容量, 热稳定性好。该系统较适用于供热质量好, 层高≥2.9m, 房间面积较大的住宅, 由于加热管设在垫层内, 如果管路堵塞, 不方便维修, 应在供水管上加设过滤器。

2.2 改造旧有系统的采暖形式

改造旧有系统适合热计量的室内采暖系统大体分为以下形式:一种是沿用传统的垂直的上下贯通的“单管式”或“双管式”系统;另一种是改用按户设置热量表的每单元设供回水立管和分户独立系统相结合的新形式。

改造旧有顺流式单管系统为跨越式单管系统、安设温控阀的可调节系统, 是改造既有系统常用的方式。这种系统的热计量设备是在一栋楼或小区的总入口处设楼用热量表, 在每组散热器上设蒸发式或电子式热量分配表。

传统的垂直双管系统由于各层间不同的自然循环压力而引起的竖向水力失调, 4层以上的采暖系统往往不被采用。经过改造在每组散热器入口处安装温控阀, 既解决了竖向水力失调的问题, 又利用双管系统的可调节性, 这使双管系统的采用不再受层数的限制。这种系统的热计量装置和垂直式单管系统的相同, 即一栋住宅楼总入口处设热量表, 在每个散热器上设蒸发式或电子式热分配表。

现阶段, 由于分户计量按热收费的政策并没有真正实施, 国家政策滞后于设计法规要求。大部分人思路局限于分户系统可控制, 能够锁闭, 便于物业管理就行了。实际收费也只是根据面积计量, 而没真正用多少热花多少钱, 计量装置基本处于预留位置的状态, 面对市场现状, 户内系统控制设备的选择, 根据住宅的物业档次, 以及投资计划, 在保证基本调节控制功能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投资, 因此, 在既有采暖系统改造中, 只在用户入户处第一组散热器前加一个温控阀, 将感温包接至起居室或末端有代表性的房间, 而其余散热器上均按系统形式安装高阻阀或三通调节阀, 被广泛应用。这样, 既可满足分户热计量的功能, 也可满足热用户需求间歇供暖, 自主调节的目的, 效果令人满意。

3 热计量仪表、温控阀

3.1 热量表

为了实现按户以实际耗热量来收取采暖费, 在供暖系统中必须要有计量热量的仪表。在用户的入口热水管道上安设热量表, 就可以测量出用户所耗的实际热量。

热量表由一个热水流量计、一对温度传感器和一个热量指示积算仪组成。仪表安装在系统的供水管上, 并将温度传感器分别装在供、回水管路上。一段时间内用户所消耗的热量为所供热水的流量和供回水的焓差的乘积对时间的积分, 热量表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用热水流量计测量逐时的流量并用温度传感器测量逐时的供回水温度, 将这些数据输入热量指示积算仪积分计算就能得出用户所用的热量。

热量表依据流量计测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电磁及超声波式、机械式和压差式。其中机械式有耗电少、抗干扰性好、安装维护方便和价格低廉的优点, 因此现在应用的比较多, 超声波式的特点是量程大、计量精度较高、压损较少, 但是易受管壁锈蚀程度、水中泡沫或杂质含量、管道震动的影响, 价格较机械式贵很多。

3.2 热量分配表

绝大多数住宅, 每户有几根采暖立管通过房间, 不可能在该户所有房间中的散热器与立管连接处设置热表, 这不仅过于复杂, 而且费用昂贵。应用热量分配表, 也能达到测量热量的目的。

热量分配表是通过测量散热器表面向房间散发出的热量的仪表。它的使用方法是:在集中供热系统中, 在每户的全部散热器上安装热量分配表, 每年在采暖期后进行一次年检 (读数及更换新的计量管) , 获得该户热量分配表刻度值总和 (即总蒸发量) , 即可根据供热入口处的热表读数与各户分配表读值推算出各户耗热量。

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 热量分配表有蒸发式和电子式两种。相对于电子式热分配表, 蒸发式热分配表构造简单、成本低廉, 也不用电, 但是相对应的, 它的准确性不如电子式。

3.3 温控阀

散热器温控阀安装在散热器的进水管上, 用户可根据对室温高低的要求, 调节并设定室温。由于单管系统 (不带跨越管) 中热水一般自上顺流而下, 如果安装了温控阀, 上一层的室温变化而引起的热水流量变化会影响到下一层, 所以温控阀不能直接应用于单管系统, 在单管系统中应用温控阀, 先决条件是必须在散热器的进出口管间安设跨越管。

按照《设计技术规程》中6.3.2规定, 散热器供暖系统的温度调节控制设施, 双管系统可在每个散热器上采用自力式两通恒温阀或高阻手动调节阀。单管跨越式系统可在每个散热器上采用三通调节阀或自力式三通恒温阀。

4 分户热计量面临的困难

4.1 既有建筑热计量改造存在的问题

分户热计量已经在新的建筑中大量使用, 但是对于既有建筑要使用分户热计量系统则需要改造。与集中供热相比, 分户计量确实是一种先进的供暖计量方式。但对旧有楼房, 供热分户计量改造工程大, 实施热能分户计量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分户计量的热表价格高昂, 再就是管道改造费用。这两项费用, 供热企业和用户谁也不愿承担, 实行起来非常困难。同时工程施工对房屋和用户造成较大的影响, 很多用户都不支持进行系统计量改造。

既有建筑实行分户计量改造, 在每一户供回水管上要增设热表、调节阀、锁闭阀, 散热器上增设温控阀, 这些阀门的设置会产生一定的局部阻力, 可能会导致局部用热不足、系统不平衡的现象。同时局部阻力的增大会使最不利用户的耗热量增大, 单就热计量仪表读值来决定费用, 那些处于采暖不利条件的住户比处于采暖有利条件的住户的采暖费用可能要高。

4.2 热费问题是分户热计量的又一瓶颈

热费由多种因素组成, 其中包括煤、水、电的消耗, 供热人员的工资, 设备的投资、折旧等等。城市供热热费计价办法应分为两个部分:固定开支与浮动开支。固定开支主要由用于热网正常运行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供热企业管理费用等组成。这些固定开支提供了用户相应的使用功能, 并不因为使用或停用、用的多少而变化。这部分投资应当按照用户所占建筑面积均分或是在房价上集中体现出来。浮动开支为热量热费, 是随能源的产量而变化的部分, 这部分费用需按照用户通过热量表计量的实际用量来确定的。

实行分户热计量后, 不同用户的用热需求不同, 各室间将会产生温度差, 温度差又将产生热量传递, 以室外最低温度为-30℃的地区为例, 一间完全不供暖的中间楼层南向房间, 由于从上、下及周围房间获取传热量可以维持10~12℃室温, 而此时该用户并未花钱买热, 可周围的每户均有将近1/4~1/5的热量传给了这个房间, 他们为此多付了热费, 可见即使实施了分户热计量, 由于存在房间的热传递, 热量表数值也不是该用户的实际用热, 相当于有一部分热量是消耗在不用热的房间, 这对用热的用户是不公平的。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采用节能型的围护结构, 减少围护结构的导热系数, 虽然这同样造成建筑造价的增加, 但从长远角度看还是可行的。

随着全球节能的开展, 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建筑技术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对于供暖技术中的分户热计量, 它的推广和实行尽管现阶段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历史的脚步总是在不断前进, 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 国家政策的调控引导,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供暖住宅的热计量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建设部节能工作协调组“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

[2]中国建筑业协会编著《建筑节能技术》

集中住宅 篇5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采暖供热已由原先以社会福利型消费为主, 逐步过渡到大众商品化消费为主的消费方式。各种采暖方式纷纷在市场上亮相, 竞争也由以前单一的城市集中供热, 变成了集中供热、小区范围内供热、单户供热等供热多元化并存的局面。

从控制方式来区分, 采暖可分为集中采暖和分户采暖两大类。集中采暖是北方地区主要的采暖方式, 使用安全、可靠, 但是采暖温度和时间不能由用户自主控制;分户采暖可由用户随意选择采暖温度和采暖时间。从采用的能源看, 采暖热源有煤、天然气、燃油和电能几种。随着新能源的使用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 采暖方式的多元化选择成为可能。本文主要从经济性角度, 选取沈阳、北京和西安这三个集中采暖地区典型城市, 对燃煤集中锅炉房、热电联产、分散燃气锅炉、户式燃气壁挂炉、发电电缆地板采暖和电暖器几种主要采暖方式进行了评价, 为集中采暖地区采暖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2 经济比较方法——费用年值法

本文采用费用年值法对各种采暖方式进行经济性比较。

费用年值法就是对参与比较的各个方案的初投资和经营费用这两项性质不同的费用, 利用投资效果系数这个折算比率, 将初投资折算成与经营费用类似的费用, 然后与经营费用相加, 算出一个称为“费用年值”的数值, 从而取费用年值最小的技术方案, 作为最佳方案。

费用年值法因概念明确, 计算方法通用简便, 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1 费用年值法的计算公式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 如其建设期为P年, 生产期为m年。工程项目中各年的投资Ki折算到开始正常投产时的终值为K, 正常生产年份的年经营费用为C。根据动态分析法, 将资金现值等额分摊到生产期m年中, 由此可得出费用年值的计算公式为[1]

Ζd=i (1+i) m (1+i) m-1×Κ+C (1)

式中 Zd——按动态法计算的费用年值, 元/年;

K——开始正常投产时的总投资额, 元;

C——年经营费 (在能源工程中, 它包括燃料费、电费、水费、材料费、基建折旧费、大修理费 、职工工资 、职工福利资金和其它费用项目) , 元/年;

i——利率或采用部门的标准内部收益率, 本文取10%;

m——生产期, 年。

2.2 关于设备使用寿命不同的问题

设备使用寿命不同给满足相同要求而只能计及费用的多方案评价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而采用了费用年值的计算方法, 不论各方案的使用寿命各为多少年, 只要将各方案的现金流量都折算成年值, 无论使用寿命相同或不同, 都可以在共同的时段一“年度”内进行比较, 给方案评价带来了很大方便。

由于本文所要比较的各种方案其初投资所包括的项目很多, 锅炉本体、锅炉房设备、采暖设备等的使用年限各不相同, 折算到每年的费用也不同。需要分开计算, 因此本文中费用年值法的计算公式变为

Ζd=Σj=1Ν[i (1+i) m (1+i) m-1]j×Κj+C (2)

式中 N——设备种类数, 其它符号如前所述。

本文中涉及各设备的使用寿命如下[2]:

锅炉房系统:15年;

户式燃气炉:8年;

外网:15年;

室内系统:15年;

发热电缆:50年;

电暖器:8年。

3 建筑能耗的计算

供暖系统的供暖期能耗决定了每年消耗的燃料量, 而供暖系统的燃料费占费用年值的很大部分, 所以进行采暖方式经济性比较时, 首先要确定供暖期内的建筑能耗。

3.1 能耗计算方法

建筑物能耗简算法有度日数法、BIN方法、负荷系数法等。

度日数法是美国ASHRAE给出的估算冬季采暖期建筑能耗的方法。采暖期度日数[3] (degree days of heating period) 指室内设计基准温度与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之间的温差, 乘以采暖期天数的数值, 单位为℃.d。我国有较齐全的度日数资料, 是按照18℃基准温度计算给出的。

度日数法用于能耗计算时, 认为能耗与室内外温差存在线性关系, 由建筑特征计算出该线性关系的斜率, 这样对于待定的建筑, 采暖期内建筑能耗就只与度日数有关。

度日数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全年能耗预测方法, 但它的缺陷在于:没有考虑太阳辐射得热的影响, 单纯考虑温差作用对负荷的影响;没有考虑部分负荷运行对采暖设备性能的影响;没有考虑建筑功能对负荷的影响。因此, 当建筑物负荷多来自于围护结构传热和渗透负荷, 且机组性能比较稳定时, 度日数法不失为一种简单、准确、经济的计算方法。

因为本文的目的在于不同采暖方式之间的横向比较, 所采用的建筑类型为非集中采暖地区的住宅建筑, 所在纬度较高, 冬季太阳辐射对负荷的影响相对较小, 因此采用度日数法可以达到准确性要求。

3.2 度日法的计算公式建筑物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QW+QX-QD (3)

式中 QW——围护结构耗热量 (包括墙体、屋顶、地面、窗户以及户间传热) , W;

QX——新风耗热量, 为保证室内新风要求而需要的耗热量, W;

QD——室内得热量 (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等) , W。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QW=Σj=1nQwj=Σj=1nΚjFj (tn-tw) αj (1+ffj+fchj) (1+fg) (4)

式中 Qwj——各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W;

Fj——各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 m2;

Kj——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W/m2·℃;

tn——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

t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

αj——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修正系数。

ff——风力附加系数, 建筑物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河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高出的建筑物, 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附加5%~10%。一般情况设置为0;

fch——朝向附加系数;

fg——高度附加系数, 除楼梯间外, 对高于4 m的房间应采用高度附加。

新风耗热量

QX=nVcρw (tn-tw) /3.6 (5)

式中 n——换气次数, 次/h;

V——房间体积, m3;

c——空气比热, 1.01 kJ/kg·℃;

ρw——室外空气密度, kg/m3;

由以上各式可得

Q=QW+QX-QD=Σj=1nΚjFj (tn-tw) αj (1+ffj+fchj) (1+fg) +nVcρw (tn-tw) /3.6-QD=[Σj=1nΚjFj (tn-tw) αj (1+ffj+fchj) (1+fg) +nVcρw/3.6] (tn-tw) -QD=Η (tn-tw) -QD (6) Η=Σj=1nΚjFjαj (1+ffj+fchj) (1+fg) +nVcρw/3.6

则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为

q=Q/Ff=H (tn-tw) /Ff-qD (7)

式中 q——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 W/m2;

Ff——建筑面积, m2。

采暖期内某房间的建筑能耗为

E=3600[24ΗΣj=1n (tn-twj) -hQD]/ (106Ff) =3600[24Η (ΗDD18) -hQD]/ (106Ff) (8)

式中 E——采暖期内某房间建筑能耗, MJ/m2;

h——采暖期, 小时;

twj——采暖期内某天室外平均温度, K;

(HDD18) ——以18℃为室内基准温度的采暖度日数, ℃.d。

对于间歇采暖的住宅建筑, 其能耗在计算所得连续采暖能耗的基础上乘以表1中系数CD[4]:

3.3 能耗计算结果

3.3.1 所选择建筑类型

能耗计算取某小区标准层的一户为对象, 户型图如图1所示。其中北、东、南向为外墙, 西向为内墙。

3.3.2 能耗计算结果

本文所采用的建筑类型为节能建筑, 传热系数、修正系数等参数的取值均按照文献[3]选取。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注:间歇采暖在连续采暖能耗的基础上乘以表1的数据;发热地板辐射采暖, 总耗热量在间歇采暖的基础上乘以0.9~0.95的修正系数, 本文取0.92[5]。

4 不同采暖方式技术经济性比较

4.1 比较方案的确定

本文所比较的采暖方式见表3。

4.2 初投资比较

初投资计算如下

K=K1+K2+K3+K4 (9)

式中 K1——设备价格, 元;

K2——设备安装费, 元/m2;

K3——外网投资, 元/m2。外网包括一次网、热力站和二次网。外网投资只限于热电厂和燃煤锅炉房, 对于燃气锅炉房和单户式燃气炉, 由于锅炉房在主体建筑内, 不存在外网, 也就没有外网投资。

K4——室内系统投资, 元/m2。室内系统投资是指用户干线以后的部分, 对于有调节、有计量的取70元/m2, 对于无计量、无调节的取32元/m2。

沈阳初投资比较见表4。

注:电暖器价格参考某品牌电暖器产品, 见表5;表中其他数据参照文献[2]。

4.3 运行费用比较

运行费用计算如下

C=C1+C2+C3+C4+C5+C6+C7 (10)

式中 C1——燃料费, 元/ (m2·年) ;

C1=B×J

B——年耗燃料量, kg/ (m2·年) ;

J——燃料单价, 元/kg。

C2——水费, 锅炉只计算补给水的费用。据统计, 对于1~10 t的锅炉补给水量可按锅炉的蒸发量来估算:即蒸发量为1 t/h的锅炉, 补给水量约等于1 t/h。对于单户式燃气炉, 它的补给水量很少, 一般可按供暖系统循环水量的0.3%~0.5%确定, 元/ (m2·年) ;本文取值参照文献[2]。

C3——电费, 锅炉 运行包括循环水泵、补给水泵、鼓引风机、上煤除渣、锅炉炉排的运行电耗, 元/ (m2·年) 。本文取值参照文献[2]。

C4——人工费, 按20元/ (人·d) 计, 福利费按工资的15%取值, 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配备15人, 分散燃气锅炉房锅炉的自动化程度高, 操作人员为2人, 单户式燃气炉和水源热泵供方式, 可视无人操作, 元/ (m2·年) 。本文取值参照文献[2]。

C5——维修费 , 一般按工程中固定资产的百分率进行估算。锅炉房供暖系统维修费取固定资产原值Cy的2.5% , 其它供暖系统Cy取的1%, 元/ (m2·年) 。Cy的计算式如下:

Cy=n×T

n——系数, 取90%~95%, 本文取90%;

T——初投资, 元/m2;

C6——折旧费, 包括厂房、热网、室内系统及用热设备等的折旧, 按固定资产的4%~5%选取, 本文取4.5%, 元/ (m2·年) ;

C7——其它费用 , 供热企业的各种税金、燃煤锅炉房的烟尘排污费、水处理费用等, 本文按固定资产的2.5%选取, 元/ (m2·年) 。

燃料价格见表6 (以2007年12月价格为准) 。

燃料费比较结果见表7。

运行费比较结果见下表8。

4.4 费用年值比较

费用年值比较结果见表9。

4.5 其他城市比较结果

为了更准确全面地比较集中采暖地区住宅建筑中各采暖方式的经济性, 依照同样的方法, 笔者将北京和西安两地的比较结果也统计如下。

5 采暖方式经济性比较结果分析

(1) 从费用年值角度, 发热电缆地板采暖的费用年值最高, 热电厂次之, 再次为燃煤集中锅炉房, 分散燃气锅炉、户式燃气壁挂炉和电暖器的费用年值低于前三种采暖方式, 但其费用年值的相对高低与所处城市的不同而不同。

发热电缆地板采暖舒适性最好, 但却是最昂贵的采暖方式。因为其初投资大, 由于电价较高, 运行费用也高。

电暖器虽然费用年值较低, 但是其燃料费占相当大的比例, 在沈阳为83% (燃煤集中锅炉房为28%, 燃气热电厂为44%, 分散燃气锅炉为65%, 户式燃气炉和发热电缆为45%) , 在北京为78%, 在西安为79%。所以电暖器适用于电价较低或对电采暖实行优惠政策的地区。

分散燃气锅炉与户式燃气壁挂炉的费用年值大致相当。但对于户式燃气壁挂炉, 严冬季节家中无人时, 也需保留低温燃烧;热泵经常启动及火焰燃烧, 噪音较大;燃烧室过小, 难以采用降氮措施, 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可能存在安全问题隐患。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应该优先选择分散燃气锅炉集中供暖。

(2) 对分户采暖方式而言, 燃料费的计算是建立在间歇采暖的基础上。若全部为连续采暖, 分户采暖方式在经济性角度并不优于集中采暖 (沈阳比较结果见表12和图4) ;因此分户供暖的优势在于:用户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自主启闭和调节采暖系统, 通过对采暖时间的控制和采暖温度的调节来减少热费。由于住宅建筑供暖时间的不确定性, 单纯说分户采暖便宜或者不便宜, 都是不确切的,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此, 有权利自主选择采暖方式的用户, 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当地能源政策和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

(3) 燃料热价性能指标

从费用年值的组成看, 运行费所占的比例较大, 而运行费中燃料费所占比例较大, 因此燃料价格对分析结果存在很大影响, 可以把燃料价格作为敏感因素, 对它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得出燃料热价性能指标, 燃料热价性能指标即每MJ热量所需要的燃料费用。以沈阳为例, 结果见表13。

可见, 仅从燃料费用来看, 电采暖是最贵的采暖方式, 燃气次之, 燃煤最便宜。

由于本文所选建筑类型为节能建筑, 传热系数等参数均符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规定。对于现有的非节能建筑, 其能耗要比本文计算结果大得多, 这对燃料费所占比例大的采暖方式无疑是不利的, 因此是否选取电采暖方式, 建筑类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参考文献

(1) 刘长滨.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学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6.

(2) 李彗星, 等.沈阳地区不同热源供热方式的动态经济性分析 (J) .节能, 2003 (7) :pp36-39.

(3) 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S) .

(4) 刘东, 等.常见能耗分析方法简介 (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5.23 (4) :pp29-32.

集中住宅 篇6

2000年建设部第79号令规定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其中第五条“新建居住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应当使用双管系统,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计量装置,实行供热计量收费”简称“分户热计量”;2001年分户热计量列入国家《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版)强制性规范条文;2012年《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对旧规范做了部分调整与修改,取消了分户热计量一次性计量、调温、计费的方法,代之以楼栋为对象热计量,按用户耗热量计收取暖费和分户温度调控,新旧规范在室温控制和按分户耗热量收费问题上没有原则区别。

通过新旧规范条文说明知道:①分户热计量是因节能要求而提出;②分户热计量通过用户自主降低室内采暖温度减少耗热量达到节能要求;③自由调控室温产生的附加传热引起相邻各户温度下降和楼内热平衡破坏是存在的主要问题;④住宅取暖费是按分户热计量表和用户耗热量计算。

根据以上条文及说明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 分户热计量是否具有节能的功能与效益

分户热计量如何实现节能,在规范中有明确说明。一是通过用户在采暖期内自主调控户内正常采暖温度达到节能;二是少数人采暖期内去温暖地区过冬,可以关闭户内供暖系统达到节能;三是在采暖季前、后期室内气温高于采暖设计温度时,用户自动关闭或减少供热管道流量,降低室内温度达到节能。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3种方式并不具有经济合理有效的节能效益,原因如下。

1)用户自主调控降低冬季正常采暖温度以实现节能并不可能。因为采暖期的室内温度是国家规范规定的最低舒适温度,降低标准采暖温度会降低用户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舒适性,不具有实际意义的节能。

2)少数人采暖期去温暖地区过冬,可以关闭户内供暖系统达到节能。这种现象毕竟是少数,并且在严寒地区一栋住宅楼内出现若干这样的住户,全楼的热环境、热平衡遭到破坏,造成相邻房间室温下降,而原有供暖装置和分户热计量装置又不具有增加室内供热量维持正常采暖温度的功能,相邻各户只能采取增加电热取暖等方式维持正常室温,综合计算,其节能量应为负值,因此在严寒地区并不适用住户自由调控户内采暖温度。

3)利用采暖期前、后时段可能出现的室温过高,通过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系统,关闭或减少供热量降低室温实现节能并不合理。由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全面性住户温度变化,具有高度的时段同一性,温度变化同一性和温控调节的同一性,因此只有从供热源头统一调控才是最直接、最简便、最经济、最有效的节能调控方法。而分户热计量和室温调控是采用末端调控、间接调控,把由供热中心提供的热源,经过末端降温调控后,再送回供热中心,这就增加了千万套热流、温度计量等调控装置,投入巨大,在节能效果方面,与源头控制在节能总量方面却没有多大差别。因此该方式不具有经济合理的可行性。

2 分户自由调控户内采暖温度与热水集中采暖设计基本理论相违背

住宅集中供热采暖设计是建立在以楼栋为单位进行采暖设计,将全楼设置在统一的热环境条件下,按照室外气温与室内采暖温度之间的温差,通过建筑物外部围护结构产生的耗热量与内部供热系统提供的供热量形成的动态热平衡,维持室内采暖温度。只有建筑物外表面与室外气温接触的围护结构及与户内具有较大温差的内部围护结构才产生耗热量,楼栋内部各住户间和户内各室之间基本处在同一温度下,没有温差,也不存在耗热量,这是集中供热采暖设计的基本原则,违背这一原则,集中供热就无法存在。而分户热计量及温度调控装置允许住户自由调控户内采暖温度,内部相邻各户无法保持设计的室内温度,这违背了集中供热设计原则,也使全楼内部热平衡破坏。

3 按分户热计量计收取暖费是否科学、公正、合理

分户热计量可以准确计量各住户的实际采暖耗热量,但出现了按计量收费不公的现象。例如一幢2单元6层24户住宅楼,各户户型面积、采暖温度完全相同,但因楼层、平面位置和日照时间等差异,存在着9种不同耗热量(见图1),分户热计量把上述不同耗热量固化给了各户,各户热计量表显示的耗热量中包含着因区位、环境因素造成耗热量增减差异,这一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分户热计量收费没有把住宅楼看作是一个由外部围护结构(地面、墙体、屋面)和内部上下分层,左右分户、分室组合而成的整体建筑。住宅建筑在内部空间分布上由周边房屋和中间房屋所组成,存在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也是楼房建筑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比如该6层住宅只有一个防雨防寒的屋面,这个屋面是全楼共同的屋面,因此六层屋面产生的耗热量应由1~6层各户共同承担才是公平、合理的;同理,山墙耗热量不应由山墙住户承担,而应由全楼住户共同承担。而目前分户热计量把本应由全楼各层共同承担的屋面、山墙耗热量,全部算给了顶层住户与山墙住户,导致周边住户的高耗热量和高取暖费,分户热计量真实、准确,而按照它收费却严重不公正、不合理。此外,住宅采暖耗热量中包含着各种外部自然环境影响的复杂因素,如建筑朝向、风速、日照时间、室外温度等,因此一栋楼中有多少住户就有多少种耗热量,一个小区有多少住户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耗热量。由于耗热量的复杂性、隐蔽性,用户、物业部门及收费部门都无法说清其收费差异的合理性、公正性,使用户产生疑问、使收费人无法解答,甚至引起用户拒交取暖费等问题。因此按耗热量收费问题太多,不具有实际可行性。

4 分户热计量室温调控是节能装置还是浪费装置

1)分户热计量不仅达不到节能效果,甚至还会产生负作用,用作采暖计费方法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问题,如果强制推行,其后果是被用户弃而不用,或物业不用其做为收费依据,仍按原有办法收费,最终结果很可能被拆除。因此投入巨大人力、资金、资源研发的分户热计量,如果无法推行将会造成巨大浪费。

2)即便强制推行分户热计量,也存在不必要的浪费。高层住宅户型是以垂直分布为主的,一幢30层住宅楼水平方向的一梯两户只有两种不同耗热量,一梯3~4户,只有3~4种耗热量;在垂直方向只有1个屋顶层和1个地面层,有28个中间层的耗热量基本相同,只要计量其中1层耗热量就可计算其余27层采暖费,没有必要户户设置分户热计量表。规范没有考虑到在实施中热计量表户户安装的必要性和经济性,因此造成产品安装、计费、管理各方面资源和人力的大量浪费。

3)温控设备的利用率极低,一年中95%以上时间闲置甚至可能100%闲置,是对设备和用户投资的浪费。

5 分户热计量的有用功能和价值

虽然分户热计量作为节能和采暖收费的依据存在许多问题,但通过已有大量住户的热计量表可以得到各种不同条件,不同类型住户的真实采暖耗热量,这些数据是宝贵的资料,具有一定的研究实用价值,通过收集汇总、分析后,对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采暖设计、建筑节能等提供理论计算与实际耗热量之间的误差和设计计算的修正系数,使建筑、采暖、节能、热工设计更加符合实际。其研究成果对区域供热中心计算、调控区域供热量、楼栋供热量提供指导,对于采暖耗热量计算中难以准确计算的当地外部环境影响、建筑朝向、不同楼层日照时数、阳台得热与耗热等问题,通过不同住户耗热量进行计算和分析,以取得更加实际的设计参数。

6 结语

1)严寒地区分户热计量与室温控制不具有实际节能效益,依靠经济手段降低用户采暖温度,达到节能目的是一种非人性化的技术路线。

2)住宅建筑中按分户热计量收取采暖费不科学,不合理,不公正。其计量数据虽然真实可靠,但按它收费具有明显的片面性,不能直接作为采暖收费的依据。

3)分户室温调控,能实现一定的节能效果,但装备多、投资大、利用率低、高度分散、难以管理,投资人与受益人不一致,住户投资,供热中心受益,不合理,用户有权终止使用或拆除设备,温度调控与节能效益无法得到保证。

4)分户热计量收取采暖费,使用户产生质疑,给物业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增加了收费难度和物业成本。

5)按楼栋热计量计算全楼总采暖费,按各户采暖面积分摊采暖费是经济、简单、公平、合理的采暖计费办法。

6)采暖系统控温节能采用供热中心源头调控(取代分户调控)是具有全面统一、直接、快速、经济和便于调控等优点的节能方法。

摘要:结合相关规范,对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在严寒地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对用户自由调控户内采暖温度达到节能目的提出了质疑,对用分户电计量以及用户分摊耗热量作为计算取暖费的依据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住宅,分户热计量,室温调控,耗热量,节能,热计量收费

参考文献

[1]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 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JGJ173-2009供热计量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于涛,方修睦.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的施工方法[J].施工技术,2001(8):20-21.

集中住宅 篇7

为了摆脱困境, 小区对现状作出评估后, 提出了一个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收费方案。按调整后的收费标准收费后, 逐步达到了收支平衡, 使物业公司进入了良性运营状态。

1 调整后的现行收费标准

1.1 中央空调、生活热水收费标准 (表1)

1.2 对包月制方案作使用量的限制

1.2.1 季节包月

季节包月制收费标准见表2。

例:建筑面积为100m2住房

包月总费用:100×55=5500元

包月期间平均每月支出费用:5500元÷7=786元

包月期间可用冷量:786×4÷0.96×1.5=4913kWh包月期间可用热量:786×3÷0.825×1.5=4287kWh超量收费:超150%~180%部分, 按供冷、供热单价的60%收费;超180%以上部分, 按供冷、供热单价的80%收费。

1.2.2 全年 (10个月) 资费

全年 (10个月) 资费收费标准见表3。

例:建筑面积为100m2住房

包月总费用:100×75=7500元

包月期间平均每月支出费用:7500÷10=750元

包月期间可用冷量:750×5.5÷0.96×1.5=6 4 4 5 k W h

包月期间可用热量:786×3÷0.825×1.5=6136kWh

超量收费:超150%~180%部分, 按供冷、供热单价的60%收费;超180%以上部分, 按供冷、供热单价的80%收费。

1.2.3 季度包费

季度包费:自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使用空调, 收费标准为建筑面积 (m 2) ×30元/m 2, 限量使用, 超量收费。

例:建筑面积为100m2住房

包月总费用:100×30=3000元

包月期间平均每月支出费用:3000÷3=1000元

包月期间可用冷量:1000×3÷0.96×1.5=4688kWh

包月期间可用热量:1000×3÷0.825×1.5=5 4 5 5 k W h

超量收费:超150%~180%部分, 按供冷、供热单价的60%收费;超180%以上部分, 按供冷、供热单价的80%收费。

1.2.4 月度包费

月度包费:自申请之日起1个月 (31天) 内使用空调, 收费标准为建筑面积 (m2) ×12元/m2, 限量使用, 超量收费。

例:建筑面积为100m2住房

包月总费用:100×12=1200元

包月期间可用冷量:1200÷0.96×1.5=1 8 7 5 k W h

包月期间可用热量:1200÷0.825×1.5=2 1 8 2 k W h

超量收费:超150%~180%部分, 按供冷、供热单价的60%收费;超180%以上部分, 按供冷、供热单价的80%收费。

2 用户冷热费用构成

住宅冰蓄冷集中空调系统总费用包括两部分:系统的建设费用 (系统初投资) 和运行费用 (包括固定费用和活动费用) 。前一部分费用一般是纳入住户的购房款中;后一部分费用则必须公平而合理地分摊到用户每月的帐单中。如果将费用完全按用户所用冷 (热) 量进行分摊, 由于系统运行费用与系统使用负荷一般并不成线性关系。在过渡季节只有少数用户用冷 (热) 时, 由于非满负荷运行, 系统的效率下降, 单位冷热量的成本可能会急剧上升, 用户每月的冷热费用可能会产生较大差异。因此, 用户应缴冷热费用应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主要是系统设备的折旧费、贷款利息及各种杂税等, 这部分费用宜按用户面积分摊, 一般每月是相对固定的;另一部分包括系统运行过程中消耗的水电费、燃料费、人工费、维修费、管理费等活动费用, 这部分费用宜按用户热表测得的数值和用户面积来综合考虑。

活动费用部分不能全部按热量表的计数分摊的原因是:

(1) 住宅楼的公共建筑部分的能耗费用应由用户承担。

(2) 每个住户都可以通过墙壁从相邻住户得到一定热 (冷) 量, 而获得冷热量的多少近似与其居住面积成比例, 这就意味着居住在集中空调楼房内的未开空调的住户, 也应当交纳一定的冷热费用作为对周围住户的补偿。

(3) 部分用户在集中空调期间由于某种原因关断阀门、不开空调, 但运行人员不能因其不开空调而将锅炉或制冷机停止运行, 企业的运行管理费也应按面积分摊到用户。

3 合理的收费模式

从上述住宅小区收费标准中反映出一种合理的收费模式——“套餐”的方式, 即规定一个时间段 (如每月) 内交纳一固定费用, 其中包括一定量的可用冷量, 超出该冷量范围后, 再按照不同的单位冷量价格征收费用。这样即可以鼓励用户多用冷, 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 减少运行成本, 同时又可以避免用户恶意用冷, 造成对能源的浪费。

在进行集中空调系统供冷 (热) 收费时, 采用“套餐”的方式, 系统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固定使用费用和计量使用费用两部分, 这两部分费用都计入供冷季和供热季内按月向用户收取的集中空调使用费用, 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mf=mbf+mmf

mbf=bA

mmf=mWm

W m=W a-W b

式中:mf为每月用户应支付费用, 元/月;

mbf为每月固定使用费用, 元/月;

mmf为每月计量使用费用, 元/月;

b为每月固定使用费用单价, 元/m2月;

A为用户房间建筑面积, m2;

m为每月计量使用费用单价, 元/kW月;

Wm为每月计量使用用冷 (热) 量, kW;

Wa为每月总的用冷 (热) 量, kW;

Wb为每月固定使用用冷 (热) 量, kW。

其中, 固定使用费用取决于用户房间建筑面积, 这是由于用户对系统设备应有的占用比例及公共部位能耗应有的承担比例, 都在一定程度上与用户的房间建筑面积有关, 因此, 将用户固定费用与其房间建筑面积联系起来。同时, 固定费用中包括用户每月的基本用能费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户不会为了省钱刻意去关闭空调, 能够保证系统不会在低负荷率下运行, 有利于降低单位冷 (热) 量成本。固定使用费用可以用来抵扣集中空调系统设备的折旧费及维护费用, 支付能源消耗费用以及运行管理人员工资等。

4 制定收费标准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制定住宅建筑的集中空调供冷 (热) 收费标准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社会稳定的原则。夏热冬冷地区的集中供冷 (热) 与寒冷地区的集中供热在一定程度上都属于社会公益事业, 供冷 (热) 收费价格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一次能源价格、运行管理水平以及用户可以承受的经济能力等多项指标来制定, 同时以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为原则, 不能盲目定价。

(2) 要兼顾国家、开发商 (供能单位) 和用户三方利益的原则。进行集中供冷 (热) 收费, 用户向供冷 (热) 单位 (开发商或者物业) 买冷, 按实际用冷量来进行公平交易, “谁用冷, 谁交费”, “用多少冷, 交多少费”, 这样可避免用户恶意用冷, 从而节约能源, 对整个国家是贡献。另外, 进行供冷收费后, 冷也是一种商品, 必须对供冷过程中所耗费的能源、设备折旧、维修保养以及员工工资等费用进行补偿, 做到“补偿成本, 合理盈利”, 这样才能保证正常运行, 同时还可以激励供冷单位改善运营管理, 提高服务水平, 做到节能降耗增效。最后, 收费标准的制定必须兼顾用户的利益, 一方面使用户能够付得起费, 另一方面利用供冷 (热) 价格激励用户去节能, 降低能源费用的支出。

(3) 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应对供冷 (热) 成本进行科学计算, 同时要做到计量准确, 无“缺斤少两”, 服务不打折, 尊重用户知情权。

5 总结

由于住宅建筑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在国内目前还少有先例, 处于起步阶段, 在当前还不甚成熟的运行管理模式中, 必然存在诸多问题, 期待着大家去解决。笔者认为采用“套餐”方式的收费模式, 即可以鼓励用户多用冷, 保证系统的高效率运行, 减少运行成本, 同时又可以避免用户恶意用冷, 造成对能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上一篇:音乐与生活下一篇:政府投资方向研究